(完整版)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联系练习题

(完整版)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联系练习题
(完整版)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联系练习题

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联系练习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工业部门运输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甲图所示的工业部门( )

A.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B.运输原料的成本较低

C.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D.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2.乙图所示的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A.家具制造B.炼铝C.精密仪表D.制糖

3.现在许多钢铁企业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并在网上建立自己的主页,从影响工业生产和布局的因素看,这类行为对于企业来说属于改善( )

A.经济环境B.技术因素C.环境因素D.社会协作因素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据此完成4~6题。

4.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地B.消费市场C.劳动力价格D.交通运输

5.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D.方便产品运输

6.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 A.原料生产环节B.加工环节C.运输环节D.销售环节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某区域加工制造业重心转移示意图”。回答7~8题。

7.我国吸引日本、韩国制造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便利B.自然条件优越

C.工资水平较低D.劳动力素质高

8.目前,日本、韩国相关企业主要向海外生产基地提供( )

A.技术服务B.原料供应C.基础设施D.能源保障

毛绒玩具“福娃”的生产过程总共有裁剪、缝纫、充棉、整理、包装等5道大的工序,100多道小工序才能完成,据悉,100多道小工序一半以上都是靠手工完成的。据此完成9~11题。

9.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玩具制造业属于________指向型工业( )

A.劳动力B.原料C.市场D.动力

10.在“福娃”整个制造过程中,各车间存在________的联系( )

A.投入—产出B.生产协作C.商贸D.科技与信息

11.近半个世纪以来,像玩具制造这样的企业大量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有( ) A.丰富的原料B.廉价的劳动力C.广阔的市场D.优惠的政策

山东省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威海市区西北部的文教科研区,威海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等一批大中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座落区内。紧邻威海港和火车站,距离威海机场只有30公里,整个开发区,依山傍海,空气清新,风光绮丽,环境优美。据此回答12~13题。12.关于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区内各企业之间都有密切的工序上的工业联系②区内各企业之间都有密切的信息联系③各企业由于共用基础设施而聚集在一起④是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3.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其最有利的条件是( )

A.临近黄海,水运便利B.临近大学,科技力量雄厚

C.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D.气候宜人,地形平坦

瓦轴集团(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轴承工业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轴承工业的故

乡和摇篮。瓦房店市除拥有各类规模不等的轴承生产、加工企业200余家外,还包括市区内轴承包装、销售、维修企业100多家。读图,回答14~16题。

14.图中反映了瓦房店轴承及相关企业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了( )

A.产业集群B.产业扩散C.产业郊区化D.产业集约化

15.图中显示该市轴承企业向郊区扩散、布局,影响因素不是( )

A.地价B.交通C.环境D.能源

16.该市向郊区扩散的轴承企业(部门),主要是( )

A.生产企业B.销售企业C.研发中心D.信息中心

读某区域略图,完成17~18题。

17.若早期钢铁工厂设于甲地,其主要优点是( )

A.接近煤铁产地B.靠近市场C.水运便利D.劳工众多

18.现规划建一大型炼钢厂,该厂需要进口大量质优价廉的铁砂,并出口钢铁产品,则建于何处最佳( ) A.甲 B.乙C.丙D.丁

(2011·天水市一中高考第三次模拟)我国西部地区某传统造纸企业为获取最大利润,对其不同选点的平均成本费用(a)和产品价格(b)进行调查,形成如下图所示曲线。据此回答19~20题。

19.该企业布局最合理的地点是( )

A.m点

B.n点

C.o点

D.p点

20.政府为了降低传统工业对环境的污染等影响,决定对该企业出台增收污染费(环境治理费)、提高电费等惩罚性措施。基于此( )

A.图中n点与q点之间的距离会减小

B.m点所在地域的范围将缩小

C.该企业利润可能下降,但分布范围将扩大

D.产品的价格最低值将上升

区域产业竞争力系数表示该区域某产业的输出额占区域市场的比重,产业竞争力系数越大,产业竞争力也越强。产业竞争力系数可以衡量产业转移的动态趋势。读“甲、乙两地区某产业竞争力系数变化图及上海与浙江制

造业在全国的竞争力系数比较表”,回答21~22题。

21.

A.甲地区在T1时开始输出该产业

B.在T2时,甲地区开始向乙地区转移该产业

C.甲地区在T1时和乙地区在T3时该产业的输出额是相同的

D.T3到T4期间,该产业可能向其他地区转移

22.根据表格可知,1990~2003年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海的家具企业规模一直小于浙江

B.皮革和文体用品产业可能存在从上海向浙江转移的趋势

C.浙江省一直输出表中制造业的产品

D.上海的产业均有向浙江转移的趋势

下图的右上角显示该城市的风频,其中线段的长度表示该方向上的风频的大小。据图回答23~24题。

23.上图中最适宜建自来水厂的是( )

A.①B.②C.③D.④

24.如果在③处建钢铁厂,有关区位评价,错误

的是( )

..

A.地形开阔,地势平坦,有利于建钢铁厂

B.交通便利,有利于能源的输入

C.靠近城区,便于职工的上下班

D.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向,对城区环境的污染小

25.(2011·济宁一模)如图中的①②③图表示城市地域功能分区,a、b、c图为三种玫瑰风向图。下列风向对城市功能分区影响的正确组合是( )

A.①—a,②—b,③—c B.①—b,②—c,③—a

C.①—c,②—a,③—b D.①—c,②—b,③—a

(2011·湖南省高三十二校联考)假设每生产1吨钢要消耗1.5吨煤炭和1.5吨铁矿石,下图中甲、乙两地和乙、丙两地相距都为10km,甲、丙两地相距8km。每吨/千米煤炭、铁矿石和钢材的运费分别为0.2元、0.12元和0.35元。据此回答26~27题。

26.若甲地为钢铁的消费市场,则图中最适合建钢铁厂的是( )

A.甲地B.乙地C.丙地D.乙地和丙地之间

27.上题中钢铁厂选择在该地布局的理由是( )

A.运费少、靠近河流运输方便B.靠近铁矿、运费少

C.靠近煤矿、运费少D.环境污染小

(2011·北京海淀高三统测)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服装工业实施“大进大出、以进养出”的策略,进口美国的棉花、澳大利亚的羊毛、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棉纱和坯布、日本和韩国的面料,加工后出口成衣。在当今全球服装出口总值中,“Made in China”的服装占到三分之一。据此回答28~29题。

28.决定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规模和产品种类的主要因素是( )

A.国家政策B.市场C.生产技术D.劳动力

29.据材料,我国此类服装产业应布局在( )

A.廉价劳动力充足的中西部地区B.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

C.原材料丰富的地区D.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2011·苏北四市调研)读“某工业部门区位要求及其所在地的地方条件比较表”(“◎”号表示指向性因素,“×”号表示重要因素,“○”号表示一般因素),回答30~31题。

30.

A.水果罐头制造B.高级服装制造C.石油化工D.有色金属冶炼

的是( )

31.此地拟将该工业部门作为主导产业大力培育,下列措施中不合理

...

A.利用便利交通,扩大原料进口B.发展下游产业,拓宽消费市场

C.大量引进人才,提高创新能力D.分散布局企业,减小生产规模

3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我国内地某大型铁矿区附近有炼焦煤、石灰石、黏土矿和丰富的地下水资源。且该地区附近还有铁路干线。

(1)随着大型铁矿的开采,将建立焦化厂、钢铁厂、火力发电厂和水泥厂。请填出工业联系图中A、B、C、D所代表的工厂名称:

A.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

(2)该地的主导工业是________工业。

(3)下面工厂中,在该地建厂条件较好并与主导工业联系密切的是( )

A.重型机械厂B.精密仪表厂C.制糖厂D.纯碱厂

(4)从当地农业需要和综合利用资源方面考虑,该地还将建立氮肥厂,其原料供应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2011·江苏T28)图甲为“广东佛山市产业分布示意图”,图乙为“佛山市顺德区家具生产专业镇联系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佛山市工、农业空间分布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改革开放初期,港商在佛山市投资建厂,主要考虑的区位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3)顺德区家具业高度集聚,并且形成了分工明确的专业镇,其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

(4)近年来,佛山市工业出现向外地转移的趋势,其对佛山市的有利影响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34.T公司初期在A地建厂制造高档家具,产品主要销往美国。其后T公司将生产厂迁至B地,随即又在C地建了新厂。

(1)普通家具厂的区位选择属于__________指向型。

(2)T公司将家具厂由A地迁至B地,可获得的比较区位优势有哪些?

(3)试从工业联系、工人素质和市场潜力三个方面,分析在C地建高档家具厂的优势。

1.C 2.A [从甲乙两图可以看出,总运费在接近原料地或接近市场时运费不同。甲图中,近原料地总运费最低,是原料指向型。乙图中近市场总运费最低,是市场指向型。]

3.D [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除原料、燃料、交通、市场外,社会协作条件也是工业布局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因为协作可获得集聚效应。]

4.A 5.D 6.C [本组题考查了工业区位因素及变化。第4题,水果等农产品容易腐烂变质,不适宜远距离运输。因此,以水果为原料的加工企业应靠近原料产地。第5题,依据题干材料可知,S州面积不大,显然不是柑橘的主要产地。巴西柑橘果酱主要面向国际市场,S州拥有大型港口,方便果酱出口。第6题,依据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说明果酱的运输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果酱产业的主要制约因素。]

7.C 8.A [劳动力工资水平低是我国吸引国外投资的重要因素。例如,日本、韩国等国家为降低成本把制造业生产过程迁入我国,建立海外生产基地,本国相关企业向海外生产基地提供技术服务。] 9.A 10.B 11.B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福娃”的整个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因此它的加工企业属于劳动力指向型工业;在“福娃”整个制造过程中,各车间负担“福娃”制造的不同工序,它们间的联系属于生产协作的联系;需要大量劳动力的企业,其生产成本中工资的支出占很大比重,因此要向劳动力廉价的地域转移。]

12.C [在规划形成的高技术产业开发区内,各企业之间并不存在生产上和信息上的联系,而主要是为了共同利用这里的基础设施,属于空间上的联系。]

13.B [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以技术为主导,一般都位于高等院校附近,以利用其雄厚的科研实力。] 14.A 15.D 16.A [瓦房店轴承及相关企业数量众多,都集中于瓦房店市附近,在空间分布上形成产业集群。市轴承企业向郊区扩散、布局且沿交通线分布,原因是郊区地价便宜,还可以减少对市区的污染。向郊区扩散的主要是有污染的生产企业部门,而销售、研发及信息中心还是分布在人才众多、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区。]

17.A 18.D解析:第17题,据图可知,甲地有露天煤田及表层铁矿。第18题,据图可知,丁地位于海湾处,且有铁路连接,交通便利,便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

19.C 20.A解析:第19题,O点平均成本费用最低,产品价格最高,企业获取利润最大。第20题,政府对企业增收污染费、提高电费将会使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在产品价格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的赢利空间将会缩小。图中n点到q点之间为企业赢利的空间段,当平均成本费用增加时,即a曲线向右平移,则赢利的空间距离(n 点与q点之间的距离)将会减小。

21.D 22.B解析:第21题,由图可知,甲地区在T1时期和乙地区在T3时期竞争力系数是相同的,但产业输出额并不一定相同,此后该产业可能向其他区域进行了转移。第22题,竞争力系数的大小并不代表企业规模的大小。1990年~2003年间上海的皮革和文体用品竞争力系数下降,而浙江在上升,这说明有可能是该类产业从上海向浙江进行了产业转移。

23.A 24.D解析:第23题,①的位置为山谷,集水线的位置,为河流的上游,水质好,适宜建水厂。第24题,从风向玫瑰图判断该处盛行季风,主导风向为东南风和西北风,③处建钢铁厂,会造成城区大气污染。

25.C解析:根据玫瑰风向图,a地的盛行风向是东南风和东北风,b地的盛行风向是北风和南风,c地的盛行风向是东南风和北风,根据工业区和居民区的布局原则,只有C项符合。

26.A 27.A解析:第26题,根据题干可知,煤炭、铁矿石、钢铁三种产品运费最高的是钢材,甲地建设钢铁厂,就地消费,节省运费。第27题,甲地靠近河流,运输方便,运价低廉。

28.B 29.D解析:第28题,从我国加工出口的服装占全球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可以看出,市场条件决定了我国服装产业发展规模和产品种类。第29题,从材料可以看出,我国的服装工业实施的是“进口—加工—出口”模式,为便于进口原料和出口成衣,我国此类服装产业应布局在交通便利的沿海地区。

30.C 31.D解析:第30题,读表可知,该工业部门的指向性区位因素是市场,说明工业是市场指向型工业,水果罐头制造、高级服装制造、石油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四个部门中,只有石油化工是市场指向型企业。第31题,石油工业是传统工业,生产规模较大,不宜分散且分散后不利于该地主导产业的培育,故D项不合理。

32.(1)火力发电厂焦化厂钢铁厂水泥厂

(2)钢铁(3)A

(4)可回收焦化厂焦炉煤气中的氨,以生产氮肥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和工业联系。正确解答该题应把握以下关键点:

(1)焦化厂、钢铁厂和水泥厂都需要电能。

(2)该地的主导工业可以从当地的资源条件和将要建立的四家工厂之间的联系判断。

(3)在该地建厂条件较好并与主导工业联系密切的工厂应具备原料获取方便、产品有销售市场且对环境要求不太严格几个条件。

(4)氮肥厂的建设主要考虑回收焦化厂焦炉煤气中的氨。

33.(1)工业主要分布在东部;农业主要分布在西部

(2)政策支持;劳动力充足;临近香港;交通便利

(3)便于企业间交流与协作;降低生产成本;获得规模效益

(4)有利于产业升级;改善环境

解析:第(1)题,由图甲及图上的说明可知,佛山市工、农业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邻近广州方向多为工业,佛山市区以西多为农业。第(2)题,改革开放之初,外商在此投资较多的区位因素主要是位置、交通、政策、劳动力、侨乡等。第(3)题,考查工业集聚的优点。第(4)题,考查产业转移对迁出区的有利影响,可从社会、经济、生态三个角度进行回答。

34.(1)市场

(2)劳动力价格较低,地价较便宜。

(3)C地所在地区(长江三角洲)工业基础较好,可为家具生产求得比较便利的工业联系;有素质较高的技术工人;(长江三角洲地区)高档家具的市场潜力较大,而且其(腹地)联系的范围较广。

《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针对训练(有答案)

2.该循环系统中 a 、b 、c 、d 依次为 A .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棉纺织、创意产 业 C .创意产业、棉纺织、服装生产、污水 处理厂 3.关于该生态工业园区的说法,正 确是 A .产业生产处于工业发展的成长阶段 C .具有高效的经济过程及和谐的生态功能 李先生登录 装显示的发货方是位于南京的 B .棉纺织、创意产业、污水处理厂、服装生产 D .污水处理厂、棉纺织、创意产业、服装生产 B .该工业园属于高科技产业园 D .生产过程中所有工业产品都能循环利用 Y 快递公司的送货,外包 K 公司,如下图所 T 公司的网购平台,订购了某品牌枸杞,两天后在家收到 H 商贸公司,内包装袋上标明的生产加工商为宁夏的 示。 《工业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针对训练 姓名: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 座号: 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 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该市规划在 甲地建设产业园区,最适宜的是 A .电子信息产业园区 B .钢铁工业产业园区 C .航空航天产业园区 D .汽车工业产业园区 读我国某地区循环经济模式图,回答下列各 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8.读德国鲁尔区和我国辽中南工业基地图,比较两地的区位特点,完成下列问题。 两地发展钢铁工业相同的区位优势是 ①接近煤炭产地 ②水源充沛 ③水陆交通便利 ④市场广阔 ⑤廉价劳动力多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④⑤ 广东家具在中国市场一直扮演着“龙头老大”的角色,但伴随着四川、江浙、北京、东北四大 4.H 公司布局在南京的主要原因是 ( A .接近原料产地,节省运费 C .交通发达,接近消费市场 5.空间 布局最灵活的是 ( ) A .T 公司 B .Y 公司 ) B .科技发达,产品加工能力强 D .临近 T 公司,便于信息交流 C .H 公司 D . K 公司 读 “工业区位因素影响力模式图” ( 图中各点与中心距离的长短表示各区位因素影响程度的大 小) ,回答下面小题。 7.区域工业发展规划合理的是 A .我国沪宁杭工业区发展①所示的工业部门 C .印度班加罗尔工业区发展③所示的工业部 B .美国东北部地区发展②所示的工业部 门 D A .①—有色金属冶炼厂 B .②—计算机装配

地理工业区位分析答题技巧

地理工业区位分析题答题技巧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完整版)工业区位因素(含答案)

第22讲工业区位因素(一) 考纲解读 (一)工业 1.概念: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产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 2.类型: (1)按生产对象:采掘工业(采煤工业、水电工业)、加工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2)按产品性质:重工业(钢铁工业、机械工业)、轻工业(食品工业、服装工业) (3)按投入多少: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资金密集型、知识密集型 (4)按主导区位:原料导向型、市场导向型、劳动力导向型、技术导向型、动力导向型(二)工业区位因素 1.主要工业区位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低投入、高利润)

3.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结合课件图片和上述案例,思考下列问题: 1.鞍钢和宝钢在区位选择上最大的不同是什么? 2.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学技术在其中起 了什么作用? 4.环境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环境质量已成为影响工业的一个重要区位因素,不同类型的工业对环境的要求和污染程度不同。 (1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对大气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严重的工厂 电子厂、感光器材厂 需要清洁水源的工业,应布局在市区河流的上游 自来水厂、啤酒厂 (2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规模小,基本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 服装厂、玩具厂 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 机械厂、仓库 污染严重的企业宜布局在远离城市的郊区 钢铁厂、水泥厂 (3区位选择要求 典例 已知主导风向,则应布局在当地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水泥厂、酿造厂、火电厂、钢铁厂 季风气候区,则应布局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区 已知最小风频的,则应布局在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水污染严重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尽量布局在河流下游 印染厂、造纸厂 固体废弃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和居民区 钢铁厂、火电厂 (一)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 如图a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则其主导因素是技术。图b 中甲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投入,则其主导因素是劳动力;乙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产品运费,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图c 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市场,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 2.根据特定生产环节判断 (1)运输环节: ①原材料运量大(如制糖业)或不能长途长时间运输(如水产品加工业),则布局在原料地,主导因素为原料。 ②产品运输要求高(如食品厂),则布局在消费地,主导因素为 原料(铁矿) 燃料(煤) 市场 优势区位条件 鞍钢 鞍山铁矿 山西、黑龙江等 辽中南重工业基 地 接近原料、燃料产地,又接近消费市场。 宝钢 澳大利亚、印度、巴西等地 安徽淮南、山西等 沪宁杭工业基地 接近消费市场,便利的交通运输。

(完整版)工业区位知识点整理

工业生产活动专题 (一)工业主导区位分类: 工业分类: (1)按产品的性质分类 重工业主要生产生产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采矿、冶金、机械、电力、建材、化学等工业。 轻工业主要生产生活资料(或消费资料)的各工业部门的总称。如纺织、食品、造纸、皮革、钟表、家电等工业。 (2)按形成时间分类 传统工业第一、二次技术革命时形成。如钢铁、纺织、石油化工工业。 新兴工业新技术革命时形成。产品轻、薄、短、小,如电子工业、高分子合成、核工业、航天工业。 (3)按生产对象分类 采掘工业采取自然资源制造生产生活资料的生产部门。 加工工业(制造业)对农产品及半成品进行加工的生产部门。 (4)按投入的主要要素的分类 资源密集型工业 主要分布于经济水平较低的地区,受资源分布的影响和制约。其发展特点为:需进行一定开发,要有长远的发展计划。投入要素为原料。(例:采掘业和农产品加工业) 劳动密集型工业 主要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发展特点为:产品春雨成熟期和衰退期,需开发优质新产品,并降低生产成本;投入要素为劳动力。(例:纺织、普通服装制造、家用电器装配工业) 资金密集型工业 分布于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资金雄厚,对原料依赖性强;发展特点:产品多处于成熟期,应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投入要素为资金(例:钢铁、化工) 技术密集型工业 多分布于高科技和高等教育发达的地区;特点为产品多处于增长期和开发期,更新速度快,技术成本高:投入要素为技术(例:微电子、核工业、航天工业、激光工业) (5)按工业按主导区位因素分类 原料指向型工业、市场指向型、动力指向型、廉价劳动力指向型、技术指向型 总结

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联系练习题

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地域联系练习下图表示甲、乙两种工业部门运输原料和产品的运费情况。读图回答1~2题。 1.甲图所示的工业部门( ) A.运输产品的成本较高B.运输原料的成本较低 C.属于原料指向型工业D.属于市场指向型工业 2.乙图所示的工业部门最有可能是( ) A.家具制造B.炼铝C.精密仪表D.制糖 3.现在许多钢铁企业通过互联网获得信息并在网上建立自己的主页,从影响工业生产和布局的因素看,这类行为对于企业来说属于改善( ) A.经济环境B.技术因素C.环境因素D.社会协作因素 巴西的柑橘产量位居世界前列。巴西柑橘果酱生产几乎全部集中在东南部沿海的S州。该州面积不大,拥有大型港口。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运输果酱的专用轮船的使用,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市场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据此完成4~6题。 4.一般而言,影响柑橘果酱生产厂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是( ) A.原料地B.消费市场C.劳动力价格D.交通运输 5.巴西柑橘果酱生产集中在S州的主要原因是( ) A.接近原料产地B.接近消费市场 C.利用廉价劳动D.方便产品运输 6.据材料推测,20世纪80年代初期,巴西柑橘果酱在国际竞争中面临的问题出现在( ) A.原料生产环节B.加工环节C.运输环节D.销售环节 下图为“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某区域加工制造业重心转移示意图”。回答7~8题。 7.我国吸引日本、韩国制造业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条件便利B.自然条件优越

C.工资水平较低D.劳动力素质高 8.目前,日本、韩国相关企业主要向海外生产基地提供( ) A.技术服务B.原料供应C.基础设施D.能源保障 毛绒玩具“福娃”的生产过程总共有裁剪、缝纫、充棉、整理、包装等5道大的工序,100多道小工序才能完成,据悉,100多道小工序一半以上都是靠手工完成的。据此完成9~11题。 9.从材料中可以看出玩具制造业属于________指向型工业( ) A.劳动力B.原料C.市场D.动力 10.在“福娃”整个制造过程中,各车间存在________的联系( ) A.投入—产出B.生产协作C.商贸D.科技与信息 11.近半个世纪以来,像玩具制造这样的企业大量由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主要原因是发展中国家有( ) A.丰富的原料B.廉价的劳动力C.广阔的市场D.优惠的政策 山东省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位于威海市区西北部的文教科研区,威海大学、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分校等一批大中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座落区内。紧邻威海港和火车站,距离威海机场只有30公里,整个开发区,依山傍海,空气清新,风光绮丽,环境优美。据此回答12~13题。12.关于威海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区,说法正确的是( ) ①区内各企业之间都有密切的工序上的工业联系②区内各企业之间都有密切的信息联系③各企业由于共用基础设施而聚集在一起④是规划建设形成的工业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13.该经济技术开发区以电子信息为主导产业,其最有利的条件是( ) A.临近黄海,水运便利B.临近大学,科技力量雄厚 C.有大量廉价的劳动力D.气候宜人,地形平坦 瓦轴集团(辽宁省大连市瓦房店轴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轴承工业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轴承工业的故

2020高中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知识点梳理与练习(附答案解析)

高中地理工业区位因素及区位选择知识点梳理与练习 (附答案解析) 知识点梳理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 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 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 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不足: 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 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 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 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 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 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能源不足;污染严重 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沪宁杭工业基地 (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 地) 区位分析: (1)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 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 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 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 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 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 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 (2)自然因素: 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 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 不足:能源、资源不足

工业区位专题练习(全国卷整合)

工业区位专题练习 (20年山东新高考1卷)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产业政策不断调整,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上汽集团成立于1984年,是国内最早的汽车集团之一。1994~2016年,上汽集团的扩张经历了“本地多样化—初步的市外扩张—以市外扩张为主”三个阶段。其中,第一阶段在上海市建成了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第二、三阶段向江苏等地扩张(图5)。据此完成11~12题。 11.上汽集团“本地多样化”扩张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研发水平B.满足生产需要C.带动当地就业D.提高生产效率12.依据上汽集团的扩张历程判断,图中K、N、P、V分别代表A.研发、总部、制造、销售B.销售、总部、制造、研发 C.总部、研发、销售、制造D.研发、总部、销售、制造

(20年江苏新高考1卷)《中巴经济走廊远景规划(2017~2030年》将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与巴基斯坦“愿景2025”深入对接,为中巴合作带来新机遇。图5为“我国企业在中巴经济走廊重大投资项目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我国企业投资的项目主要集中于() A.采矿和制造业 B.金融和零售业 C.交通和能源 D.教育和医疗 10.影响我国企业投资项目地域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市场规模和劳动力数量 B.区位和资源禀赋 C.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D.政策和文化传统 (20江苏新高考1)卷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湖北省黄石市是武汉都市圈的副中心城市,有“青铜古都”“钢铁摇篮”“水泥故乡”之称。图15为“黄石市区位示意图”。 材料二黄石市2008年被定为资源枯竭转型试点城市,2015年年底关闭第一批露天矿山,采掘业产值明显下降。图16为“2008~2017年黄石市GDP和三次产业结构统计图”,图17为“2008~2017年黄石市轻重工业产值统计图”。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

工业区位因素的变化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联系实际理解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法、对比法等,提高分析地理图表的能力,培养提取并加工有效地理信息的能力,从而 加强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实例激发对地理事物进行分析、探究的兴趣;在学习中形成科学的环境观,初步树立人地 协调的观念。 【教学重点】运用工业区位选择的基本原理对工厂进行合理的区位选择。 【教学难点】判断影响某个工厂区位的主导因素及其合理布局。 【课前预习】 1、区位因素的变化:由于和的发展,一些原料导向型工业的区位选择降低了对、等区位因素的依赖程度。 2、环境因素:大气污染型企业应布局在地带;水源污染型企业应布局在;固体废弃物污染型企业应布局在。 3、其他因素 (1)政策因素:在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也会产生影响。 (2)企业决策者的因素,有时甚至会成为主导因素。 【自主学习】 读图“鞍钢和宝钢的区位”及教材相关内容,列表比较鞍钢、宝钢的区位因素。 【合作探究】 1.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思考大型钢铁企业转向沿海钢铁消费区布局,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什么作用

铁矿石2 材料二:目前世界上最大的铁矿石运输船:“Berge Stahl”号。全长343米,总载重吨位高达万吨,最大吃水深度23米。 科技进步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影响:区位选择对原料、动力(燃料)的依赖程度;区位选择对信息的依赖程度;区位选择对劳动力数量的依赖程度,而对劳动力素质的要求;交通与市场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2、环境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1)产生固体废弃物污染的工厂有哪些,应如何布局 (2)严重污染水源的工厂有哪些,应如何布局 (3)严重污染空气的工厂有哪些,应如何布局 3.分析下面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 材料一:20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在内地建立了一些大型工业基地,在西部一些非纺织原料产区或消费密集区、经济欠发达地区,陆续建设了一批纺织工业中心。 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我国沿海地区经济迅猛发展。 材料三:20世纪末国家为谋求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加大了在西部地区发展工业的力度。 材料四:王老板酷爱高尔夫球,他原本计划到老家投资建厂,后来由于听说那儿没有高尔夫球场而最终放弃这个计划。材料五:广大港澳同胞、海外华人回国、回乡投资建厂。 【课堂练习】 1、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A、产品重量和体积增加 B、运输条件的改进 C、产品质量和价格提高 D、劳动力价格和产品需要下降 2、上海宝山钢铁企业的区位选择反映了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是() A、原料地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B、市场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加强 C、信息通信网络的通达性作为工业区位因素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D、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逐渐增强 3、某城市将建印染厂、水厂、污水处理厂、科技园区和生态公园。下图中的A、B、C、D、E五处可供选址,该地盛行东风。据此并读图回答问题。 (1)印染厂宜选址于,理由是 。 (2)水厂宜选址于,理由是 。 (3)污水处理厂宜选址于,理由是 。 (4)科技园区宜选址于,理由是。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工业区位因素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工业区位因素 一、典例导入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首钢始建于1919年,选址在北京市西郊。进入21世纪,首钢的发展与首都北京的环境及产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2001年,北京申办“2008夏季奥运会”成功,提出“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理念,以此为契机,2005年首钢迁至曹妃甸。2016年北京2022冬奥会”组委会入驻首钢原址,将旧厂房改造为比赛训练场馆。下图示意首钢搬迁。 (1)说明首钢选址在北京市西郊的有利区位条件。 (2)分析促使首钢搬出北京市的主要原因。 (3)说明在曹妃甸建造钢铁厂的优势条件。 (4)简述将首钢旧厂房改造为比赛训练场馆的意义。 【答案】 (1)靠近煤矿,能源丰富,位于郊区,地价便宜,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污染小;靠近大城市,市场需求大。 (2)与北京作为首都的发展战略不符,城市化发展,郊区变为市区,污染环境;绿色奥运对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3) 临近煤炭、铁矿,资源丰富;临港(海),有铁路相通,便于原材料和产品的运输;位于曹妃甸,地价便宜;政府决策;市场更加广阔等。 (4) 充分利用原厂址的车间、厂房等,达到资源的再利用;降低冬奥会训练场馆建设成本,有利于工业遗迹的保护和传承;有利于发展体育产业、旅游业等。 【解析】(1)根据工业区位因素进行分析,首钢选址在北京市西郊,靠近煤矿,能源丰富,位于郊区,地价便宜,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污染小。靠近大城市,钢铁市场需求量大。 (2)由题目材料“进入21世纪,首钢的发展与首都北京的环境及产业结构的矛盾日益突出”“2016年北京2022冬奥会”组委会入驻首钢原址,将旧厂房改造为比赛训练场馆”分析可知,首钢与北京作为首都的职能和产业发展战略不符。发展钢铁工业会污染环境,绿

工业区位因素和主导区位因素选择

工业区位因素和主导区位因素选择 一、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 题一:某钢铁厂于19世纪初建在M地;20世纪80年代将炼铁厂从M地迁至N地,炼钢厂仍留在M地,如下图所示。该钢铁厂所用的铁矿石一直 依赖进口。图中河流可通航。结合表1,回答1~2题。 1.该钢铁厂最初选择建在M 地的有利条件有() ①接近燃料地②接近铁矿 ③接近消费市场④廉价劳动力充足 A.①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2.钢铁厂将炼铁厂迁至N地,可以降低() A. 燃料运输费用 B. 铁矿石运输费用 C. 产品运输费用 D. 废弃物的排放量 题二:材料:印度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图。根据材料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二、主导因素选择形成指向型工业 题三:木糖醇是可以从白桦树、橡树、玉米芯、甘蔗渣等植物中提取出来的一种天然植物甜 味剂。据此完成1~2题。 1.木糖醇生产厂应当接近() A.消费市场 B. 原料产地 C.廉价劳动力 D.研发基地 2.材料所述木糖醇工业原料中的糖料作物,在我国分布广泛的省区是()

A. 四川、吉林 B. 宁夏、新疆 C. 江苏、河北 D. 广东、台湾 题四:下图中M1为能源地,M2为原料地,M3为市场,P1、P2分别为甲、乙两企业所在地。据此回答1~2题。 1. 当企业甲选择在P1时,则该企业可能是() A. 印刷工业 B. 电解铝工业 C. 电子工业 D. 制糖工业 2.P2是企业乙的运费最低点。以P2点为圆心的同心圆是企业乙的等运费线,即企 业乙从P2点移动而产生的单位产品运费(货币单位:元)增加额相同点的连线。 假设劳动力费用(货币单位:元)从P2点向周围降低,生产单位产品所需劳动力费用在P2点为50元,L1点为42元,L2点为28元,L3点为20元,L4点为15元。当综合考虑运费和劳动力费用时,企业乙将从P2点移向() A. L1点 B. L2点 C. L3点 D. L4点 题五:图表示工业区位选择的四种模式,图中圆圈大小表示 各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程度的强弱。读图,回答1~2题。 1.工厂区位选择与图示相符的是() A. ①生物制药厂②食品罐头厂③电脑装配厂④玻璃厂 B. ①彩印厂②造船厂③纺织厂④皮革厂 C. ①水泥厂②造纸厂③家具厂④烤烟厂 D. ①啤酒厂②炼铝厂③缫丝厂④榨糖厂 2.德国鲁尔工业区形成初期的区位选择符合()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题六:厂商在选择工厂区位时,运输费用是其考虑的因素之一。回答1~3题。 1.为了减少运费,最需要接近市场的是() A. 制糖厂 B. 造船厂 C. 瓶装饮料厂 D. 高级时装厂 2.运费构成中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最小的是() A. 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低 B. 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高 C. 原材料重量大,产品价值低 D. 原材料重量轻,产品价值高 3.工业区位受原料产地的制约越来越小,主要是因为()

2020高考地理专题训练 工业区位 精品

工业区位 一、选择题 (2020年广州调研)图1为“美国‘硅谷’地区图”,图2为“鲁尔区图”,读图,完成1~2题。 1.两地区工业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 A.劳动力丰富B.交通便捷 C.气候宜人 D.水源充足 2.两工业地域形成与发展的共同特点是( ) A.因生产联系而集聚 B.经历了衰落、重振过程 C.新增企业以中小型为主 D.工业布局趋向原料产地 解析:美国硅谷工业区是以微电子工业为核心,而德国鲁尔区是以传统工业为主,都是依赖便捷的交通运输。 答案:1.B 2.C (2020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下图示意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完成3~4题。 3.影响该生态产业园区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能源 B.技术 C.原料 D.市场 4.该生态产业园区中( ) A.企业的集聚避免了市场的竞争 B.技术协作带来了企业间的集聚 C.企业彼此间形成了生产工序上的联系 D.物质的循环利用形成了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联系 解析:本题组以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为载体,考查工业区位因素和工业联系。正确理解产业园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组的关键。第3题,题中图示信息表明,该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围绕制糖厂布局相关企业,而影响制糖厂的主导因素为原料。第4题,图中甘蔗来源于第一产业,其产品在制糖厂、纸浆厂、发电厂等第二产业间循环利用,第二产业生产的化肥等又被第一产业利用。 答案:3.C 4.D (2020年湛江调研)读iPod产业链示意图,回答5~6题。

5.根据图中信息,该类工业的指向型为( ) A.市场指向型 B.技术指向型 C.劳动力指向型 D.原料指向型 6.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各零部件因在生产上的联系而自发地集聚 B.iPod产品组装在中国完成得益于铁路、水运等交通的迅速发展 C.该工业为寻求最优区位,形成工业分散的现象 D.此类工业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长 解析:从iPod产业链示意图中可知该类工业属于高科技工业。这类工业产品轻、薄、短、小且价格高,为了寻求最优区位多分散布局。 答案:5.B 6.C 7.对于珠三角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未来的出路应是( ) A.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产业转型和升级 B.树立品牌意识,完善产业链配套水平 C.降低能耗,降低生产成本 D.实现生产自动化,减少劳动力使用量 解析:选A。对于珠三角众多的加工型企业而言,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为动力,加快战略转型,努力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8.下列各图表示的工业区中,其工业布局主要是利用当地矿产资源发展起来的是( )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传统工业区与新兴工业区区位要素的差异。根据海陆轮廓可知,A为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其工业因素很多,包括交通、科技、劳动力等,但该地资源较贫乏;B为意大利南部的著名钢铁工业城市塔兰托,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海运;C为日本北九州,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科技;D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它是依赖本地资源发展起来的传统工业区。 (202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下表示意我国沿海某鞋业公司全球化发展的历程。读表,完成9~11题。 发展阶段时间方式 ①产品“走出去”1991~1997年接收订单,代工生产 ②销售“走出去”1998~2001年在俄罗斯、阿联酋、尼日利亚、美国、巴拿马建立贸易分公司 ③品牌“走出去”2001~2003年收购意大利某知名鞋业公司 ④资本“走出去”2003~至今在尼日利亚、意大利建立生产基地,在意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影响工业区位因素: ①自然区位因素:原料、燃料(动力)、土地、水源;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交通、政策、科技、劳动力; 2、主导区位工业类型 ①原料指向型:应接近原料产地如,制糖(甘蔗、甜菜)、水产加工、水果罐头。 ②市场指向型:应接近市场如,啤酒、家具、印刷、食品。 ③动力指向型:应接近火电厂、水电站如,炼铝、电镀。 ④技术指向型:应接近高等教育与科技发达地区,电子、卫星、飞机、精密仪表。 ⑤廉价劳动力指向型:应接近劳动力丰富得地方,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 3、投入要素类型 包括资源密集型、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如,钢铁、化工)、技术密集型。 4、不同类型工业区得区位因素: (1)、德国鲁尔区 区位优势:①、煤炭资源丰富; ②、离铁矿区(法国东北)较近; ③、降水丰富,河网密布,水源充沛;④、水陆交通便捷;⑤、市场广阔。 衰落原因:①生产结构单一; ②煤炭得能源地位下降; ③世界性钢铁过剩; ④新技术革命得冲击。 整治措施:①、发展新兴工业与第三产业,促进经济结构多元化; ②、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 ③、拓展交通,发展科技; ④、消除污染,美化环境。 (2)、意大利新兴工业区 工业区特点:①、(规模)以中小型企业为主; ②、(部门)以轻工业为主; ③、生产过程分散; ④、资本集中程度低; ⑤、工业分散在小城镇,甚至乡村地区。 (3)、美国“硅谷” 区位优势: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 ②、地中海气候区,温暖湿润,气候宜人; ③、高等院校云集,技术力量雄厚; ④、交通便捷。⑤、军事订货 工业区特点:①、从业人员知识技术水平高,科学家与工程师所占比例高; ②、增长速度快,产品更新周期短; 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重大; ④、产品面向世界市场。 存在得问题:①用地紧张,地价上涨;②交通拥挤,环境压力增大。 解决得措施:①调整产业布局(将新工厂转移到内地得德克萨斯州以及东南亚、墨西哥等地);②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环境wjP4Q。 (4)、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工业区位因素习题(含答案)

第22讲工业区位因素(二) 【巩固练习】 (2015福建四地六校三联)右图是工业生产的投入因 素比重图。读图完成1~2题。 1.分别和①、③吻合的工业部门最可能是 A. 制糖、钢铁 B. 纺织、石化工业 C. 服装、机械 D. 微电子、炼铝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①类工业地域逐渐从分散走向集聚 B. ②类工业对劳动力数量要求逐渐提高 C. ③类工业在我国正逐渐从东部沿海转移到中西部 D. ④类工业主要分布在发达国家和地区 (2014·天津模拟)出口加工区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为利用外资设 立的以制造、加工或装配出口商品为主的特殊区域,落户企业不出 加工区即可享受快速通关、保税免税及退税等诸多优惠。读我国出 口加工区分布图,回答3~4题。 3.吸引外企落户在出口加工区的主导因素 A.原料B.市场C.土地D.政策 4.出口加工区②与①相比,②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A.交通运输方便B.对外贸易方便 C.经济相对发达D.劳动力资源充足 (2014·南京模拟)比较费用即一个区域某一生产要素相对于另一区域的该要素的比值。读甲、乙、丙、丁四地三种生产要素相对另一个参照区域的比较费用表,回答5~6题。 5 A.造纸工业B.钢铁工业C.石油化工D.电子工业 6.该公司决定建一原料指向型的加工厂,最好建在 A.乙地B.丙地C.丁地D.甲地 (2013年合肥模拟)近年来,中国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翡翠加工中心和翡翠消费市场。海外许多经营翡翠多年的大牌公司纷纷看好中国内地市场,已经开始逐步将市场重点转移至中国内地。读表2,完成第7-8题。 7. A.靠近原料产地 B.接近消费市场 C.加工技术高 D.资金力量雄厚 8.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新的翡翠加工基地的原因是

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教案

3.3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2.了解工业联系的形式和各类工业地域的形成。 3.理解环境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实例引导学生讨论分析影响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并作出适当评价。 2.通过了解工业生产活动过程,理解工业各部门之间的联系。 3.引导学生结合实例分析世界各地工业转移和工业集聚的原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学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 2.了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业发展取得的成就,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通过工业与环境的学习,培养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 工业的转移;工业集聚形成的工业区域。工业的区位因素 [教学难点] 联系实例,分析工业的集聚、转移现象以及不同工业区域形成的原因。 [教学媒体与教具]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2课时 [讲授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工厂建在什么地方,在什么地方建设工业区和工业城市,需要企业和政府进行思考和决策。在决策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如图)。

【板书】第三节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一、工业区位因素 【讲解】工业区位是指工业企业的经济地理位置,以及工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与相关事物的联系。 【阅读思考】为什么说运输、土地和集聚是影响工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点拨】交通运输是工业的主要区位因素,运输成本的高低决定了工业产品的成本和市场竞争力。因此,工业生产活动应尽量减少运费,降低运输成本。从运输“原料”看,为了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那些原料运输成本高或不便长途运输的或原料笨重,而制成品重量却大大减轻的工业部门工业布局应尽量接近原料产地,这类工业也叫原料指向型。例如制糖工业,一般8吨甜菜才能制出1吨糖。再如低品位铁矿砂冶炼生铁,重量会减轻三分之二似上。因此这类工业应接近原料布局以降低成本。还有像水产品、水果等容易腐烂、不能久贮的食品,要制成罐头也要接近原料地。从运输“产品”看,产品不便于运输或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这类工业也叫市场指向型。一些由原料加工制成产品后,重量并不减少,而运费在成本中占很大比重的工业。如棉纱制成棉布、石油加工等。或是运输不便,产品只适宜在本地销售的工业,如食品工业、汽水、啤酒等瓶装饮料的制造业,以及家具制造、印刷工业等,多接近消费市场。 土地的有限性和不可移动性决定了土地的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任何工业布局都要占用一定量的土地,这一因素对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尤为重要。工业企业都要占有一定量的、适合建筑的土地。(对于占地面积较大的工业企业,“土地”因素尤为重要。如:钢铁、石化等)。所谓土地的价格,是指长期出租土地的地租价格。例: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用地高达每平方米1万元,王府井的商业用地高达每平方米4万元。因此,在城市内各个不同的地段办工厂,在占有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地价相差很大。只有占地少,而且出得起高地

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工业区位因素

2020 届高三地理复习综合题专题训练:工业区位因素1.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沙特阿拉伯人口主要集中在沿海和内陆绿洲地区,21 世纪初,该国甲地发现便于开采,储量丰富的优质磷酸盐矿( 位置见下图) 。初期开采的矿石运往乙地加工。2013 年,该国在甲地附近筹建了磷酸盐工业城,使其成为集开采、加工为一体的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 (1)分析沙特阿拉伯建设国际磷酸盐工业中心的优势条件。 (2)分析在甲地附近建设磷酸盐工业城需要克服的不利地理条件。 (3)在甲地或乙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都会造成污染。有观点认为“与乙地相比,甲地加工磷酸盐矿石造成的污染危害较轻” 。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请通过对甲、乙两地的对比分析,阐述理由。 答案:(1) 沙特阿拉伯( 靠近亚洲、非洲、欧洲市场)濒临海洋,产品运输方便;磷酸盐矿品位高,储量大,易开采;油气资源丰富,能源成本低;资金雄厚。 (2) 高温干燥,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地处偏远地区,人口稀少,劳动力缺乏;地区开发历史短,工业与基础设施薄弱。 (3) 赞同:甲地人口少,未利用土地多,能容纳更多污染物;乙地人口多,经济活动密集,对污染更敏感;位于港口,容易污染海洋等。 反对:甲地生态环境更脆弱( 水资源短缺,植被稀少,易沙漠化) ;乙地环境保护设施较完备,污染物处理技术较成熟。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界区域人文与自然地理知识,同时考查获取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解答问题的能力、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第(1) 题,考查工业区位因素。结合题干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从原料、能源、资

金、交通、市场等角度分析解答。第(2) 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甲地为热带沙漠气候区,气候炎热干旱,生产生活用水缺乏;图示甲地位于沙特西北部,人烟稀少,劳动力与工业基础条件差。这些是甲地发展磷酸盐工业需要克服的主要不利条件。第(3) 题,考查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观点应与理由对应。赞同观点可从受污载体角度分析( 甲地为人烟稀少的未利用土地,污染后果轻;乙地人口、经济密度大,濒临海洋,污染后果重) ,反对观点可从生态稳定角度分析( 甲地生态脆弱,易受污染,污染后难以恢复,污染后果重;乙地环保技术、设备完备,应对措施得力,污染后果轻) 。2.下图为华中地区某城市的市区及近郊图,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 地区应优先发展的大型工业部门是什么?试分析该工业在此处布局的区位优势。 (2)图中B 地区是以食品、服装等轻工业为主的工业区,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3)该城市计划在C地区兴建一个新型工业园区( 以电子工业为主) 。简述这样规划的主要依据。 答案:(1) 炼铝工业。因为附近有煤矿和铝土矿,接近原料、燃料供应地;靠近河流,水源充足;靠近公路、河流,交通运输便利;处在与当地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及河流的下游,对城市环境污染较小。 (2) 接近消费市场 (3) 接近大学城,科技力量较强;交通运输便利;距重工业区较远,污染小,环境条件好。 3.图甲和图乙是甲、乙两个不同时期建设的钢铁基地,图丙是每冶炼一吨钢所消耗煤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人教版高中地理 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高中地理最全的区位因素知识点归纳总结区位因素是指促使区位地理特性、功能的形成、变化的原因或条件,根据区位因素本身的性质和状态,可分为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技术因素。自然因素包括地理位置、区位形状、地形、地貌、地质、太阳辐射、气候、土壤等;社会经济因素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政策、资金、土地价格、市场等;技术因素包括科技水平、化肥、机械等。区位因素是高中地理的常考知识点。 一、农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地形:为冲积平原或三角洲,地形平坦开阔或地势低平 土地:土地面积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气候:日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好、昼夜温差大 水源:靠近水库、河流、冰川融水区或地下水丰富区,水源充足,灌溉便利土壤:土壤肥沃深厚或土壤较肥沃 2.人文(社会经济)因素 市场:该区人口稠密、工矿业发达、城市较多、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交通:临近河、湖、海,水陆交通便利,河流交汇处,内河航运发达(对商品农业影响大) 政策:国家政策的支持(扶持、鼓励) 科技:科技水平高或科技发达,冷藏保鲜技术高 习俗:生产历史悠久、饮食偏好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劳动力工资低 工业基础:工业发达、工业基础雄厚,能提供技术支持 3.自然对农业的不利的区位因素 洪涝、干旱、台风、春季低温、寒潮等气象灾害;热量、光照、水源、土壤肥力等不足,酸碱度偏高

二、工业区位因素分析 1.自然因素 土地:土地平坦开阔,利于建厂,土地租金低 水源:临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水源充足,水质好 环境:环境优美、气候宜人,有利于高科技工业的布局 2.经济因素 原料:靠近原料产地,原料充足──原料指向型工业 能源:靠近能源产地(煤、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 ),能源充足──动力指向型 市场: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位于或靠近大城市,市场广阔(对市场指向工业更明显) 交通:临海港、河湖或河流交汇处、临铁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和通讯便利 劳动力: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密集型工业;劳动力质优价廉,生产成本低 技术:科教发达或临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劳动力素质高──技术密集型工农业基础:临近商品农业基地或农业发达,能提供充足的原材料和消费市场;当地工业发达,生产协作条件好 3.社会因素 国家政策:国家政策的扶持、鼓励;国家政策的变化(解决就业的工厂设在不盈利的区位;为缩小经济差距进行的西部大开发) 国防安全:某时期国防需要(多在山区、边区) 个人行为(或偏好):如海外华人、华侨的投资 工业惯性:考虑搬迁费用或政府的影响或出于对当地经济的考虑等 4.环境因素 风向:严重污染大气的工厂,应该在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口地带,或者在主导风向的垂直两侧选择厂址,季风区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的风向的上风地带水源:有废水排放的工厂应布局在远离水源地或远离河流上游区;自来水厂布局在居民区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区

高考地理-工业-专题练习(一)(含答案与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一) 工业 一、选择题(15小题,共60分) 读“某类工业空间布局演变图”,回答1~3题。 1.“某类工业”指的是() A.制糖工业B.造纸工业 C.服装工业D.汽车工业 2.导致从a到b演变过程的直接原因是() A.吸引人才B.降低运费 C.公共基础设施D.开拓市场 3.c阶段给中心区域带来的变化包括() A.污染加剧B.地价上涨 C.分工更专业D.劳动力短缺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药物,而且提取技术比较简单。下图反映不同纬度地区黄花蒿青蒿素含量差异。读图回答4~5题。 4.我国某县被誉为“世界青蒿之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黄花蒿生产基地,也是全球高含量青蒿素的富集区之一。该县位于() A.重庆B.黑龙江C.新疆D.山西 5.提取青蒿素的工厂一般接近于() A.黄花蒿主要产地 B.青蒿素制药工厂

C.青蒿素研究机构 D.劳动力廉价地区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要生产380亿支圆珠笔,但至今还没有彻底掌握中高档笔头、墨水的核心制造技术,每年至少要花2亿美元进口“零件”。这意味着“Made in China”的圆珠笔,要不是低档货,要不就是“装配in China”。据此回答6~8题。 6.我国的制笔企业属于() A.资金密集型B.资源密集型 C.劳动密集型D.技术密集型 7.“十二五”期间,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制笔行业关键材料及制笔研发与产业化”的实施,这对我国制笔行业的直接影响是() A.进入世界制笔产业链上游 B.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竞争力 C.迅速占领全球市场 D.与发达国家进行生产协作 8.目前,能把笔芯的材料黄铜加工换成镍白铜或不锈钢,公差达到u级,只有瑞士做的最好;高端笔头机也只有瑞士能够生产。瑞士制造业用“精密机床”的名义奠定了其在世界制造业的领先地位。瑞士的制造产业着重发展体积小、高精密、自动化的机械的原因有() ①矿产资源缺乏②海运便利 ③国内市场需求大④劳动力素质高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下图为“某电子装配企业1988年~2013年选址城市与路径示意图(年度为竣工或投产时期)”。读图回答9~10题。 9.该电子装配企业() A.属于原料导向型企业 B.产业转移的方向由南向北 C.选址主要考虑劳动力成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