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胃癌防治研究三十年回顾

我国胃癌防治研究三十年回顾
我国胃癌防治研究三十年回顾

·胃癌专栏

·专栏寄语

我国是胃癌高发的大国,每年新发生胃癌病例近50万,占全球的50%,预计在未来的20年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为进一步提高我国胃癌规范化治疗水平,受《中国肿瘤临床》编辑部之邀,特开辟胃癌专栏,与广大读者共享国内外胃癌最新研究成果。此次邀请国内本领域各专业领军人物执笔专家笔谈、综述。

本专栏邀请了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季加孚教授,纵论了我国30年来胃癌诊治的历程及今后发展前景。此外,还邀请中国医师协会肿瘤外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胡祥教授,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硬化型胃癌的特征及治疗的若干问题。国内腹腔镜胃癌手术方面的领军人物黄昌明教授和苏向前教授分别以腹腔镜胃癌手术的循证医学及胃癌的微创之路为题做了精彩的综述。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在胃癌标准根治手术及胃癌淋巴结转移等方面处于全国领先水平,梁寒教授及邓靖宇教授分别就胃癌根治手术相关并发症的防范及胃癌淋巴结转移的研究现状结合其自身研究做精彩论述。

我国胃癌诊疗水平目前还存在地区间、医院间的发展不平衡,需要进一步推广标准化诊治技术及流程,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在季加孚教授的领导下获得了2017年在北京召开第12届世界胃癌大会的主办权。期待国内同仁以此为契机,共同努力积极开展胃癌相关的多中心随机临床研究以获得有广泛代表性的循证医学数据,进而制定有中国特色的胃癌诊治规约,提高胃癌治疗水平,造福广大胃癌患者。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梁寒教授

·专

栏 专家笔谈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胃肠肿瘤外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100142)通信作者:季加孚jiafuj@https://www.360docs.net/doc/f615486034.html,

季加孚

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北京市肿瘤

防治研究所所长,教育部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重点实验室主任,北京肿瘤医院肿瘤生物样本库主任,大外科主任,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胃癌诊疗协作组首席专家。兼任中国抗癌协会副理事长,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医院(研究所)管理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全国委员、胃肠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外科医师分会肿瘤外科医师委员会主任委员。美国外科学院(ACS)会员,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会员,国际胃癌协会(IGCA)常委,亚洲外科学会(ASA)常委,国际外科医师暨胃肠道医师协会(IASGO)学术委员会委员,欧洲临床营养与

代谢学会(ESPEN)会员,欧洲IASGO 学院外科学客座教授。NCCN 胃癌临床实践指南

(中国版)执笔人,卫生部胃癌诊疗规范起草专家,卫生部二级医院胃癌诊疗规范执笔专家。

研究方向主要以胃癌的临床综合治疗和分子机理,以及肿瘤遗传资源收集、标本库

建立和完善为重点,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和参与消化道肿瘤临床及基础科研项目28项,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十二五”重大专项、国家“863”项目、国家“985”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科委重大项目、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项目等多项重大课题的研究。于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总影响因子185.8,编写和编译学术著作8部。培养硕士、博士、博士后研究生60

余人。

我国胃癌防治研究三十年回顾

季加孚

摘要中国是一个胃癌大国,我国的胃癌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早期胃癌比例低、进展期病例为主要诊治对象等特点。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在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的组织和引领下,国内的胃癌工作者开展了活跃的全国性协作和地区性学术交流,使得我国在胃癌的病因学与预防研究,诊断与治疗研究,以及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辉煌的成就。在新世纪,中国胃癌迎来了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机遇,但也面临着诸多的挑战,我们唯有重视多学科协作的综合诊疗模式,加强转化医学研究,本着务实、可行的基本原则,努力提高临床与基础研究水平,才能推动我国的胃癌防治事业不断前行,继续取得一项又一项的辉煌胜利。

关键词胃癌预防治疗进展

doi:10.3969/j.issn.1000-8179.20131950

我国是一个胃癌大国,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及2012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数据显示,2009年,胃癌位居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为第2位,死亡率为第3位,发病人数及死亡人数均占全球胃癌发病总人数的一半左右。不同于日韩等国,我国的胃癌具有发病率和病死率高、早期胃癌比例低(仅10%左右)、进展期病例为主要诊治对象等特点。另外,近年来新发胃癌患者呈现年轻化趋势,30岁以下年轻患者的比例由上世纪70年代的1.7%蹿升至当前的3.3%,翻了一番,这更加严重影响了社会劳动力和社会生产,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危害。因此,如何提高胃癌综合防治水平,一直是关系群众健康和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是我国胃癌工作者多年来集中精力研究的主要课题之一。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胃癌的诊治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将对这一重要时期内我国胃癌防治工作的发展与成就做一简要的回顾与讨论。

1976年,在徐光炜、张文范、张天泽、张荫昌、林言箴、陈峻青、张祥福、张岂凡等老一代专家的努力下,我国建立了中国胃癌研究协作组,由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的徐光炜教授担任组长,并于1978年4月在北京召开了第一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会议上对解放后由曾宪九、汪忠镐、顾恺时、付培彬、冯友贤、孟宪民、郑生麟、韩积义、钱礼等老一辈专家所开拓的我国胃癌防治事业进行了重要的总结与回顾,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了重要的展望与规划。此后,1985年中国抗癌协会成立时,胃癌协作组重组为隶属于该学会的胃癌专题研究委员会,后正式更名为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成为我国唯一的胃癌专业代表性学术机构。1985~1999年间,学会分别在济南、沈阳、上海、南京召开了六届全国胃癌学术会议。在这期间,徐光炜、张文范、张天泽、张荫昌、林言箴、陈峻青、金懋林、朱正纲等教授分别先后承担了学会的领导工作。徐光炜及张荫昌教授被选为世界卫生组织胃癌协作中心(WHO-CC)的中国代表,徐光炜教授还被选为国际胃癌学会(International

Gastric Cancer Association,IGCA)理事。同时,在胃癌专业委员会的组织下,国内的胃癌工作者开展了活跃的全国性协作和地区性学术交流,主要包括胃癌病因学与预防研究,和胃癌诊治相关的临床研究。

1胃癌的病因学与预防研究

上世纪7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全死因调查显示,胃癌等部分起源于上皮的恶性肿瘤死亡率呈非随机分布,具有一定的地理聚集性,如胃癌死亡率在山东省临朐县、栖霞县及辽宁省庄河县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尽管患者自身因素在胃癌发病中起一定作用,但大多数研究表明,环境因素是胃癌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我国胃癌高发区多处于地域相对封闭,经济相对落后的农业地区,当地居民可能长期暴露于一组较强的致病因素下,造成胃癌发病和死亡的聚集。此外,大多数胃癌高发区还具有人口流动少,遗传相对稳定的特点,而当地政府组织机构健全,利于管理,为研究胃癌发病率的地区差异提供了资源优势,构成了我国具有独特价值的胃癌高发现场。

上世纪80年代初期,大连医科大学吴功侃教授于全国率先开展了早期胃癌的普查及研究工作,对2018名胃癌高发区及低发区人群进行流行病学询问调查、吞球吸取微量胃液测定pH、胃液潜血实验、血清的耐热实验、紫色反应、铜蓝蛋白检查,结果发现:于胃癌高发区1001名群众中发现7例胃癌患者,2例为早期胃癌,均经过胃镜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低发区中1017名未发现胃癌患者,该项研究内容获得了国内外同行高度关注,1983年被收入中国外科年鉴。

1983年起,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在山东省临朐县逐步建立了20万人群的胃癌高发现场,系统地进行了胃癌流行因素、癌变自然史和预防研究,通过大样本和前瞻性研究证实了胃癌发生是一个多阶段渐变过程,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胃癌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同时,针对胃癌癌前病变开展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根除HP感染、补充营养素和大蒜素的干预研究。其中,针对3400例成人进行的清除HP感染的干预研究是目前为止世界上样本量最大的胃癌发病干预研究,结果证明了根除HP感染能使重度癌前病变或胃癌的发病风险降低40%。该项研究工作引起了国际肿瘤界的高度关注,获得美国NCI的连续资助,并获得美国NIH特别荣誉奖,为胃癌的综合防治研究奠定了重要基础。

同期,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在辽宁省庄河市也建立了另一个大规模胃癌高发现场。通过对胃癌危险因素进行的调查研究,完成了咸猪肉及HP 致病的实验研究,发现二者均有较强的致突变作用,并能严重破坏人与动物的胃黏膜,证明了咸猪肉及HP为当地胃癌的危险因素。同时,该团队还在连续15年的胃癌高发现场研究中,进行了大量的行为干预及化学干预。通过减少咸猪肉摄取量,增加水果及新鲜蔬菜摄取量,使得胃黏膜病变及癌前病变的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与饮食相关的肠型胃癌发病率亦有所下降。这一成果也为我国胃癌的综合防治提供了有效的措施。

2胃癌的诊断与治疗研究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在当时的中国胃癌研究协作组的框架内,各专业协作组开展了一系列的全国性协作胃癌研究与地区性学术交流。这些研究成果的发表,为此后30年来我国胃癌的基础与临床工作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理论与研究基础。

其中,全国胃癌内窥镜协作组收集了19个省市、52个单位共188044例的胃镜资料,发现胃癌14124例,占7.51%,其中早期胃癌613例,比例为4.35%。除少数单位早期胃癌发现率在10%以上,绝大多数<10%。发病人群以41~60岁为主,占73.7%。胃镜肉眼诊断阳性率为80.7%,误诊率19.3%,镜下活检阳性率为88.6%。该研究指出胃镜对80%的早期胃癌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初步检出,联合活检阳性率可达88.6%;我国早期胃癌检出率较低主要是由于普通人群胃镜检查率较低及当时基层医疗机构胃镜普及率较低。要提高我国胃癌的早诊率,需要进一步普及胃镜并提高胃镜检查水平,当时提出的胃黏膜染色法,有些至今仍在我国的临床实践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全国胃癌病理协作组则对8800余例各期胃癌的病理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了胃癌病理变化的规律、分型和分类问题。尽管当时辅助检查条件非常有限,但广大的胃癌病理医生仍在大量临床数据的基础上结合我国胃癌患者的发病特点提出了更为实用的病理分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通过对胃切除标本的连续切片发现了浅表广泛型早期癌、微小癌及淋巴结微转移癌等多种病理生物学表现,并在国内首先提出了特殊型早期胃癌的分类、特点及诊断。此后,随着显微分光光度计、自动图像分析仪、流式细胞分析仪和根据体视学原理应用测试网格片等形态定量研究在我国临床工作中广泛地开展,我国的胃癌及癌前病变的病理研究也逐步从传统的常规染色和光镜观察,逐步走向应用物理、化学新技术,使形态的改变与功能相结合,从回顾性研究转向前瞻性研究,从组织学、细胞学水平的研究进一步向分子生物学水平的过渡。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荫昌教授提出了5种胃黏膜异型增生为胃癌前阶段的病变,并对各种分型的癌变发生率及癌变后出现的各种组织改变进行了深入研究,是当时国内外关于胃癌前病变研究最系统、最完整的资料,先后在日本、意大利、芬兰、俄罗斯、德国、巴勒斯坦、韩国等国际学术会议上交流,获得了国际同行专家的高度关注与认可。

外科治疗方面,北京肿瘤防治研究所牵头汇总并回顾分析了当时全国28个单位的11734例胃癌住院患者,数据显示总手术率83.4%,手术切除率

54.9%,而根治性切除率仅为23.6%,手术相关死亡率3.9%,根治性切除后5年生存率为31.2%;姑息性切除占27.3%,术后5年生存率为11.7%。986例施行联合脏器切除的病例生存情况中,合并切除胰体尾及脾脏的5年生存率为24.8%,合并脾切除的为19.6%,合并切除食管下段的为15.7%,胰十二指肠联合切除的则无一例存活5年以上。该研究还同时提出根治性切除辅以化疗疗效优于单纯手术。III/IV期胃癌姑息性切除后联合化疗5年生存率可达13.5%及7.6%。这是我国首个多中心大样本的胃癌回顾性调查研究,客观真实地反映了上世纪70~80年代我国胃癌诊治的综合水平,其研究结论的先进性也使得我国后续的胃癌相关研究始终与国外学术界保持了相对的同步性。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的丁立、张岂凡教授则通过大量的尸体解剖研究阐明了胃淋巴流注的动态规律,并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对胃癌手术进行了规范化处理,提出了胃癌选择性根治Ⅲ手术(即对高转移倾向的三站淋巴结进行重点清扫)和胃癌扩大手术即胃癌根治Ⅳ式手术(目前称

为腹主动脉淋巴结清扫术)。

辅助治疗方面,全国胃癌化疗协作组的研究结果确定了5-Fu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在我国胃癌化学治疗中的主导地位。而全国胃癌放射治疗协作组则率先开展了胃癌的术前放疗研究。通过总结16个单位的161例资料,提出了当时胃癌术前放疗的适应症为浆膜受累,淋巴结转移在第2站之内的Ⅱ/Ⅲ期患者,照射野应包括肿瘤及引流的第2站淋巴结,特别是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团队指出未分化癌照射效果最佳,低分化腺癌和管状腺癌次之,乳头状腺癌和黏液腺癌无效。胃壁黏膜肌层的放疗后反应均为可复性的,不影响伤口与吻合口愈合,从而认为胃癌术前放疗做为综合治疗措施是可取的。这一观点,即便从今天来看,仍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华西医院陈佳平和陈志新教授则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腹腔内高温低渗液灌注治疗、术中动脉化疗、术后腹腔化疗及静脉化疗的研究,并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尽管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我国对胃癌病因、病理、早诊、手术及辅助治疗方面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30年来,胃癌总体治疗水平的提高却并不显著,进展期胃癌的疗后5年生存率仅提高了约15%。不同教育背景和地域差异使得国内各家医疗单位甚至是胃癌治疗核心单位对于胃癌的诊治方法及认识水平参差不齐,难达标准化,从而使得本来不佳的疗效更加恶化,也就根本无法保证相应临床及基础研究的质量。因此,统一治疗理念,确立临床规范,切实提高胃癌综合防治水平,逐步成为我国胃癌工作者近十年来集中精力研究的主要课题。

在此背景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等团队均相继建立了连续无断层的大宗胃癌病例数据库,为我国的胃癌临床及基础科研奠定了至关重要的数据基础。

同时,新型技术在胃癌诊疗中的应用价值也得到了国内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与探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团队率先在国内开展进展期胃癌的常规腹腔镜探查,发现通过传统影像学诊断为局部进展期胃癌的患者中约有1/5实际存在腹腔游离细胞学阳性或腹膜的种植转移,这对明确我国胃癌患者真实的分期情况及准确选择合理的诊疗策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明示意义。解放军总医院胃癌团队则在国内率先开展了PET在胃癌术前分期、术后复发评估及相关基础研究工作。该研究证明PET在检测胃癌术后复发和转移方面有一定作用,即使可能出现假阴性,但仍应考虑作为评估手段,该结果从2009年起一直被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引用作为依据。2004年起,国内胃癌外科相关的学术交流中逐步开始引入展示手术录像的互动交流手段,同时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牵头组织了胃癌外科的核心专家,在全国多个省市开展了定期的胃癌标准根治手术的巡讲,迄今已延续5年,讲演30余场,培养专科医师超过5000余人次,是国内迄今关于胃癌外科治疗方面影响范围最广,反馈最好的继续教育项目,为提高我国进展期胃癌患者的手术疗效及相应的临床、基础研究水平提供了重要的质量保证。同时,通过手术实况的展示与交流,我国胃癌外科的手术水平也逐步得到国际学界的认可,并与国外相关的学术机构建立了紧密的联系与合作。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郝希山院士的团队在总结既往术式以及动物实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全胃切除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术的新术式,与传统的Roux-en-Y消化道重建比较,功能性间置空肠代胃具有保持十二指肠通路、手术操作简便以及显著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等优点。华西医院胃癌研究团队则率先在国内开展了胃癌消化道重建的生存质量研究,同时对于合理的胃切除范围这一焦点问题进行了细致探讨,研究认为推荐进展期AEG(Ⅱ/Ⅲ型)患者行全胃切除,术后生存率、生活质量较近端胃切除为优。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团队则基于胃周的“胃背侧系膜遗迹”,提出在此结构中存在的广义与狭义的“第5转移”,并发展出了D2+CME的手术方式。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在国内首先将生态免疫营养支持治疗引入胃癌外科治疗领域,开展外科危重症病救治和围手术期肠内、肠外营养支持研究。其主持并完成的全国多中心随机研究“低氮低热卡肠外营养在术后病人的应用”,是目前全球设计最严格和病例数最多的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引起了国内外专家的高度重视,并成为国内营养学会制定术后肠外营养指南的基础。

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多项大型RCT研究结果的公布,以及在其它实体肿瘤中的治疗价值得到认可,围手术期辅助治疗成为我国胃癌研究领域近10年来不争的热点。2001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胃肠肿瘤外科率先在国内开展了针对进展期胃癌进行围手术期化疗的单中心前瞻性对照研究,通过对73例患者的分析,表明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的总生存率较单纯术后辅助化疗提高近30%。随后,在此基础上,北京地区11家大型胃癌诊疗中心进行了多中心、开放、平行对照的前瞻性II期研究,初步证明了“化疗-手术-化疗”的治疗模式可

以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根治性切除率,相关结果得到了国际学界的认可,并在2007年的ASCO-GI会议上进行了报告。随后,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牵头,国内47家胃癌诊疗核心单位依托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对进展期胃癌围手术期综合治疗模式进行了前瞻性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研究共入组患者312例(研究组159例,对照组153例)。初步结果证实了新辅助化疗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目前仍在进行远期随访。该研究更重要的价值在于,这是我国胃癌领域首个全国范围内的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参加此次研究的47家胃癌临床治疗核心单位涉及全国20余个省市。本研究的顺利完成,证实了通过信息平台技术,在我国进行大规模胃癌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可行性,同时也为今后我国类似的临床及基础研究积累了重要的实践经验。靶向治疗无疑是近年胃癌药物治疗最热的前沿课题,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团队通过对阿帕替尼开展得的Ⅰ~Ⅲ期临床研究,证明了阿帕替尼治疗二线化疗失败的晚期胃癌,较安慰剂能明显延长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超过2个月,该系列研究的成功,为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疗又增添了一项利器,也使我国在全球范围内,首先找到了能用于晚期胃癌姑息治疗的有效口服靶向治疗药物。

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胃癌团队则通过活性炭吸附抗癌药物进行腹腔化疗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证实经过活性炭吸附后,腹腔内淋巴组织的抗癌药物浓度是水剂腹腔化疗的近千倍,高药物浓度的持续时间超过24h,因此腹腔缓释化疗药物的AUC (area under curve)值是常规腹腔化疗的数千倍。这一成果也为胃癌腹腔内缓释化疗这一新的治疗手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进入21世纪以后,我国胃癌防治事业迎来了又一个快速发展期。多学科协作的诊疗模式得到越来越多的胃癌防治工作者的认可和重视,国内多数的胃癌诊疗核心团队几乎都组建了各种形式的MDT团队。此外,EMR/ESD、腹腔镜辅助手术、超声胃镜、腹腔游离细胞学检查等诊疗技术逐步在基层临床实践中得以普及,手术辅助机器人等高精尖技术也在胃癌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和推广。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无疑是腹腔镜辅助手术在我国胃癌外科领域的迅猛发展。从21世纪初起,国内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福建协和医院、四川华西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大连医科大学等团队就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腹腔镜辅助胃癌手术的系统化及规范化研

究。其中,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南方医院、福建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团队攻克了最适手术体位、术者位置、腹壁戳孔布局、淋巴结清扫路径和方法、吻合方式方法选择等困扰腹腔镜胃癌手术发展的一系列技术难题,引领了我国腹腔镜胃癌手术的进步,也为这一技术的普及化开展提供了非常关键的技术支撑。

截至2012年底,中国主要的大型胃癌诊疗中心已完成腹腔镜胃癌手术近6000例,其中西南地区和福建的胃癌团队均完成单中心1000例以上,已成为除北京、上海、广东以外中国最成熟的胃癌腹腔镜治疗中心。并迅速带动了周边省市相关工作的开展。腹腔镜胃癌手术在中国的发展已成燎原之势。不过,由于日韩等国进行腔镜早期胃癌尚处于临床试验的阶段,故我国仍仅有少量单位开展了胃癌腹腔镜手术相关工作。并且在初始开展阶段,各研究团队总体保持了谨慎的态度,因此在经验积累阶段,研究报道仍然是以个案报道及回顾性研究为主,RCT研究比例仅为8%左右。但是鉴于我国胃癌以进展期患者为主体的现状,腹腔镜胃癌手术的研究应用对象在渡过了早期探索及积累阶段后,就迅速地从早期胃癌向进展期胃癌扩展,目前国内腹腔镜胃癌手术相关研究中以早期胃癌为研究对象的比例仅为30%,进展期胃癌则占到了61%。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在循证医学证据尚不充分的情况下,严格掌握腹腔镜胃癌手术的适应证,并合理平衡手术根治性和微创性的关系成为中国胃癌腹腔镜外科医生关注的重点。同时,积极进行腔镜胃手术培训,建立资质准入与质量控制机制也成为亟需完成的工作。在这样的需求下,先后成立了中国腹腔镜胃肠外科研究组[Chinese

Laparoscopic Gastrointestinal Surgery Study(CLASS)Group]与大中华腹腔镜胃癌研究与发展委员会(GCLGC)。在这些框架下,中国腹腔镜胃癌外科研究组(CLASS)首先开展了30余家中心参与的多中心回顾性对照研究,以期对中国国内腹腔镜胃癌手术的现状及疗效进行了解及评价。该研究收录了共4098例患者的临床病理、手术、随访资料,成为当时国际上该领域最大宗病例,受到国内外同行瞩目。随后南方医院团队的发起下,中国腹腔镜胃癌外科研究组(CLASS)开展了“腹腔镜和开腹D2根治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远端胃癌肿瘤学疗效的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CLASS-01)”,以3年无病生存率为主要研究终点,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解放军总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复旦大学中山医院、福建医科大学协和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18个单位参加,预计入组患者1056例。该项研究成为目前国际上正在进行的关于腹腔镜手术治疗局部进展期胃癌的三

大瞩目研究之一(中国CLASS-01、韩国KLASS-02、日本JLSSG0901),已成为我国腹腔镜胃癌外科研究领域的里程碑事件。由此,我国腹腔镜胃癌外科工作者正式登上了国际舞台,也代表了当前我国胃癌外科循证研究的最高水准。此外,从2009年开始,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以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团队还先后在国内开展了机器人辅助腔镜胃癌手术,建立了我国机器人胃癌手术新技术方法及操作流程,共同引领了国内胃癌腔镜手术发展新趋势。3胃癌的基础研究

临床与基础结合是推动胃癌防治的重要抓手,2000年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的徐光炜、季加孚撰文《加强胃癌的基础研究,提高防治水平》,指出基础研究成果可以在预防性手术、分子分期、分子切缘、导向手术、导向治疗以及预后判断等方面加以应用。提高胃癌防治水平“颇为重要的一条途径就是与基础研究相结合,不断引进基础研究的进展,充实并发展肿瘤外科,才能使传统的肿瘤外科焕发青春”。推动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把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实践成为我国胃癌科研工作的重心之一。1998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林言箴教授发表述评《现代分子生物学在胃癌研究中的应用》阐述了胃癌的相关基因,率先号召我国的胃癌研究尽快开展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胃的良恶性鉴别、精确识别胃癌的生物学特性以指导综合治疗以及评价预后。次年,林言箴教授再次发表述评《胃癌相关预后因素与外科综合治疗》强调了胃癌相关基因对胃癌的预后和综合治疗的参考价值。随后,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柯杨教授领衔承担了科技部“863”重大专项“人类重大疾病相关基因的研究”,其中最重要内容就是胃癌致病基因及易感基因的克隆鉴定与功能研究,从而掀开了我国胃癌相关基因研究的热潮。

提高胃癌基础与临床研究的基础性工作首先是建立组织标本库与病例数据库,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在国内率先建立了规范的专业化肿瘤组织标本库,并先后获得科技部“863”项目、国家“十二五”的支持,目前已累计收集胃癌组织样本逾4000例,期间出版了《生物样本库的能力建设与最佳实践》等国内生物样本库领域仅有的2本技术专著,为我国胃癌的生物样本收集工作积累了重要的推广经验。

另一方面,动物模型也是研究胃癌的重要工具,1992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率先通过MNNG 水溶液饲喂大鼠,成功构建了发病率为93.8%的胃癌大鼠诱导发病模型。6年后,该团队再次报道了应用完整组织块裸鼠胃壁原位种植建立模拟胃癌临床转

移的胃癌转移模型。

近年来随着国力增强,我国胃癌的基础研究得到了全面发展,涉及肿瘤基础研究的多个领域,包括胃癌新标志物的筛查、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表观遗传学、蛋白质组学、代谢组学、肿瘤微环境、肿瘤干细胞、胃癌免疫治疗、分子分型与个体化诊疗等等。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吕有勇教授承担的科技部“863”项目《胃癌组学整合研究》,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刘炳亚教授承担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慢性胃炎向胃癌转化的转录调控网络及其关键节点的研究”等都代表了当今肿瘤研究的前沿。胃癌预警系统建立使胃癌防治的窗口前移,继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胃癌预警体系研究与预警模型的开发》之后,2010年第四军医大学樊代明院士承担的国家“973”重大专项《胃癌新标志物筛选及其预警和早诊作用的大规模人群研究》也围绕“正常黏膜→炎症→癌前病变→早期胃癌→进展期胃癌”的发生发展全过程,将用前期发现的5个胃癌恶性表型相关分子群计175个相关分子,依次开展癌变分子机制的基础研究、数万病例资源的临床分析和大规模高发人群的现场验证,从致病因素、宿主因素、异常分子、表观修饰调控、恶性转化逆转、恶性表型预告等多途径获得可用于临床应用的胃癌恶性表型相关分子标志物,再行逆向比对,由此循环往复、精挑细选,最终获得具有高危预警、早期诊断和有效治疗等应用价值的生物标志物。

进入到21世纪的第2个十年,间断13年的全国胃癌学术会议得以重新开幕,RESOLVE等一批涵盖胃癌各个关键领域的高质量的多中心RCT研究也相继展开。在如此活跃的学术交流背景下,我国胃癌临床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如《卫生部胃癌诊疗规范》、《NCCN胃癌治疗指南中国版》相继出台,为规范我国胃癌诊治工作,切实提高治疗疗效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同时,我国学者积极地参与到大规模的国际合作研究中,ToGA、CLASSIC等划时代的研究成果中都有我国胃癌工作者的巨大贡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生物样本库入选国际肿瘤基因组计划(ICGC),主要负责胃癌样本的提供与后续研究工作,也说明了我国在胃癌生物样本资源管理方面已被国外同行所认可。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上海交通大学瑞金医院的胃癌随访数据入选国际胃癌新分期项目。此外,在刚刚结束的第十届世界胃癌大会(IGCC)上,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代表中国成功取得2017年第十二届世界胃癌大会主办权,这将是我国首次承办胃癌领域世界最高级别学

·读者·作者·编者·

术会议,也标志着我国在胃癌诊治方面所做出的努力获得了世界同行的认可,中国的胃癌防治研究真正地开始了国际化的进程。

不过,我们更应清醒地看到,我国的胃癌诊治与研究工作中仍存在早期胃癌检出率低、多学科协作研究较差、以及临床-基础结合研究欠紧密、深入等诸多不足。转化医学是近十年来国际生命科学界的一大热点,转化医学的核心是要将医学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迅速有效地转化为可在临床实际应用的理论、技术、方法和药物。这些举措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填平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之间的鸿沟,在从事基础科学的研究者和临床一线的医生之间建立起有效联系,尤为关注如何将基础研究成果向临床应用快速转化这一过程,用最直接的手段建立起最有效和最合适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模式,让患者从基础医学的进展中获得最大收益。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我们必须做好多学科协作治疗,重视并加强转化医学(Translational Medicine )研究,本着务实、可行的基本原则,努力提高RCT 研究水平,只有这样才能推动

我国的胃癌防治事业不断前行,取得一项又一项的辉煌成就。

4致谢(排名不分先后,音序为序)

感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大连医科大学、福建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哈尔滨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瑞金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附属肿瘤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为本文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行文素材以及热情的帮助,也衷心地感谢他们为中国胃癌防治事业所做出的突出贡献!

(2013-10-10收稿)(2013-11-09修回)(本文编辑:贾树明)

天津市肿瘤医院王平院长获“最具领导力中国医院院长”奖

2013年11月15日~17日,由《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主办在广州召开的第七届中国医院院长年会上,我院王平院长获得“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荣誉。

为表彰以自身领导力带领医院发展并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医院管理者,《中国医院院长》杂志社于2006年开始“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评选活动,活动采取省市推荐、专家打分、网络投票形式进行评选,至今已举办了6届,共评选出120名在医院改革发展过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医院院长。此届活动共评选出21名中国最具领导力的中国医院院长,王平院长是天津市第二位获此荣誉的医院院长,也是本次会议天津市唯一一位获奖院长,彰显出我院作为新中国肿瘤事业发祥地、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在不断发展成为国内一流肿瘤专科医院的技术实力与影响力。

会议期间,王平院长作了《高水平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的思考与实践》的学术报告,共享了我院作为肿瘤专科医院在建设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方面的做法,得到国内同行的一致认可。

我国胃癌防治研究三十年回顾

作者:季加孚

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暨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胃肠肿瘤外科、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北京市100142

刊名:

中国肿瘤临床

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年,卷(期):2013(22)

本文链接:https://www.360docs.net/doc/f615486034.html,/Periodical_zgzllc201322001.aspx

2020 年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全文)

2020 年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全文) 受疫情影响,2020 BOC/BOA在线上举行,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各肿瘤领域最重磅研究进展、中国年度研究进展和2020版指南更新解读三个方面。2020年胃癌指南更新要点主要包括胃癌诊断、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转移性胃癌的药物治疗。详细解读了2020版CSCO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详情如下。 今年指南新增了遗传筛查和管理部分 病理学诊断:分子诊断要点解析 根据分子分型指导治疗: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后,需进行相关分子检测,今年指南增加了NTRK融合基因检测作为III级推荐,新增了第二代

测序(NGS)作为II级推荐。 注释增加:“NGS可平时评估胃癌多基因改变指导精准治疗,但可供检测的组织有限时,且患者无法接受其他检测时,考虑进行NGS检测,但应注意其局限性,新增了分子结果报告的规范要求,强调检测必须在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新增了PD-L1检测标本要求;新增“液体活检HER2扩增检测可用于胃癌患者治疗的检测”。 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术后辅助治疗 2019年SOX(S-1+奥沙利铂)辅助治疗方案是作为II/III期患者的III级推荐(2B类证据)。基于RESOLVE研究和ARTIST2研究结果,今年指南将SOX辅助治疗升级为1A类证据I级推荐(对于III期患者)和1B类证据II级推荐(对于II期患者)。 多项研究显示,D2术后辅助放化疗获益并不明确,因此,对于II期D2根治术后患者,删除术后辅助放化疗:DT45~50.4Gy(同期氟尿嘧啶)(3类证据,III级推荐);对于III期D2根治术后患者,保留术后辅助放化疗(3类证据III级推荐),但在注释中写明“限于局部区域高危因素者:安全切缘不安全,脉管癌栓,神经束周围侵犯,N3或转移性淋巴结比例>25%”。

2020 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

2020 CSCO 胃癌诊疗指南更新要点及研究进展 受疫情影响,2020 BOC/BOA在线上举行,会议内容主要包括各肿瘤领域最重磅研究进展、中国年度研究进展和2020版指南更新解读三个方面。2020年胃癌指南更新要点主要包括胃癌诊断、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转移性胃癌的药物治疗。 今年指南新增了遗传筛查和管理部分。 病理学诊断:分子诊断要点解析 根据分子分型指导治疗:经组织病理学确诊后,需进行相关分子检测,

今年指南增加了NTRK融合基因检测作为III级推荐,新增了第二代测序(NGS)作为II级推荐。 注释增加:“NGS可平时评估胃癌多基因改变指导精准治疗,但可供检测的组织有限时,且患者无法接受其他检测时,考虑进行NGS检测,但应注意其局限性,新增了分子结果报告的规范要求,强调检测必须在有资质的实验室进行。”;新增了PD-L1检测标本要求;新增“液体活检HER2扩增检测可用于胃癌患者治疗的检测”。 可手术胃癌的综合治疗:术后辅助治疗 2019年SOX(S-1+奥沙利铂)辅助治疗方案是作为II/III期患者的III 级推荐(2B类证据)。基于RESOLVE研究和ARTIST2研究结果,今年指南将SOX辅助治疗升级为1A类证据I级推荐(对于III期患者)和1B类证据II级推荐(对于II期患者)。 多项研究显示,D2术后辅助放化疗获益并不明确,因此,对于II期D 2根治术后患者,删除术后辅助放化疗:DT45~50.4Gy(同期氟尿嘧啶)(3类证据,III级推荐);对于III期D2根治术后患者,保留术后辅助放化疗(3类证据III级推荐),但在注释中写明“限于局部区域高危因素者:安全切缘不安全,脉管癌栓,神经束周围侵犯,N3或转移性淋巴结比例>25%”。

胃癌的发病机制及预防

胃癌的发病机制及预防 姓名:孟慧佳学号:2011013281 班级:生物工程111 正文: 胃界于食道和十二指肠之间,是消化道最宽大的部分,它的形状和位置随内容物的多寡和体位变化而改变。胃分4个部分,靠近食道的部分是贲门部,胃上部膨大部分是胃底部,自胃底部往下是胃体部,靠近十二指肠的部分叫幽门部。 在胃内壁上覆盖着一层厚约0.3-1.5毫米的胃黏膜,胃黏膜上生长着三种腺体:即贲门腺、胃底腺和幽门腺。三种腺体加起来的数量是惊人的,每天分泌的胃液的数量约有1500-2500毫升,贲门腺和幽门腺主要分泌黏液,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胃酸的强刺激和胃蛋白酶的强消化力,都不能破坏胃黏膜,主要就是因为黏液总是先于胃酸和胃蛋白酶分泌出来,并均匀地布散到胃壁上的缘故。胃黏膜的这种巧妙的自我保护功能,是令人叹为观止的大自然的杰作之一。 胃的功能有:1.存放食物。液体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很短,油脂性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较长,混合性食物在胃里停留时间约4-6个小时。 2.胃蛋白酶可消化食物中的蛋白质。 3.制造内因子及吸收维生素B2。 4.胃酸可杀灭随食物进到胃里的细菌。 胃内有食物时,胃的蠕动方向是由贲门向幽门进行,当胃内容物排空后、血糖也消耗到较低水平时,胃会由幽门向贲门方向逆性蠕动,这叫饥饿蠕动,使人产生饥饿感。 胃癌介绍: 恶性肿瘤胃癌起源于胃壁最表层的粘膜上皮细胞,可发生于胃的各个部位(胃窦幽门区最多、胃底贲门区次之、胃体部略少),可侵犯胃壁的不同深度和广度。癌灶局限在粘膜内或粘膜下层的称为早期胃癌,侵犯肌层以深或有转移到胃以外区域者称为进展期胃癌。肉眼或胃镜观察胃癌有多种形态,如表浅型、肿块型、溃疡型、浸润型、溃疡癌(为慢性胃溃疡癌变)。显微镜放大观察癌细胞有多种类型(组织学分类),如腺癌(占约90%,包括乳头状腺癌、管状腺癌、粘液腺癌、印戒细胞癌)、腺鳞癌、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类癌。更细微的癌细胞内部的分子结构也有很多差异,因此,虽都称为胃癌,即使肉眼和显微镜下所见类型是相同的,但个性仍有很大差异,目前并不知晓究竟有多少个性独特的胃癌。 胃癌的发病机制: 正常胃粘膜上皮细胞是由原始新生细胞(干细胞)不断分裂生长分化而来,何时生长何时死亡都是受机体控制的,不会疯狂失控生长。干细胞都有各种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绝大多数情况下原癌基因的特性不表达出来,不会形成致癌物质,因此也就不能发育成胃癌细胞。 有胃癌家族史者原癌基因可能更容易表达出来,这就是遗传的因素。除了遗传等内在因素外,还有很多外在的致癌因素,如上述高危人群面临的各种非遗传因素,也可直接诱发或长期破坏胃粘膜屏障使促癌物质更易诱发干细胞癌基因表达或基因突 变而产生致癌物,使新生不成熟的原始细胞不能分化成具有正常功能的胃粘膜上皮细胞,而是变成各种分化程度不良且生长失控的非正常细胞。 若机体的免疫监测功能正常,往往可以清除少量的异常细胞,但当长期心里状态不佳引起内分泌系统异常及免疫功能长期低下、或异常细胞由于某种未知原因逃逸了机体的免疫监测,则异常细胞最终发展成机体无法控制其生长的胃癌细胞,完成癌变过程。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癌

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胃癌 胃癌属于中医“胃脘痛”、“噎膈”、“痞满”、“呃逆”、“积聚”、“反胃”等范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近年来众多专家学者在继承传统中医理论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摸索与实践,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中医对胃癌的病因病机以及治疗方面的许多新学说、新观点,极大地丰富了中医药在胃癌临床治疗上的理论依据。 从痰论治 在中医经典理论中,痰是疾病发病的重要病因之一,又是疾病过程中形成的重要病理产物。外感六淫、内伤情志、饮食劳逸均可导致痰的产生。痰滞成积既是胃癌的表现又是胃癌形成和进一步发展的病因。朱丹溪所描述的“痰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正与胃癌易于浸润转移的特点相类似。手术以后,正气受戕,脾失健运,水湿运化失司,容易促进痰浊的再次生成,恰好又为胃癌的复发及转移创造了物质条件。由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从痰论治”是中医辨治胃癌的一个重要法则。 从瘀论治 胃癌的产生是多种致病因素长时间共同影响的结果,“久病必瘀”,“久病入络”,进而“瘀血在经络脏腑之间,则结为癖”,因此“从瘀论治”亦是中医辨治胃癌的一个重要法则。北京御方堂中医肿瘤科专家认为肿瘤侵袭,手术创伤等加重了患者正气亏虚,气虚可导致血瘀;阴(血)不足也可导致血脉不利而致血瘀。使用自拟扶正化瘀方药辨证论治胃癌,不仅降低了局部复发及转移率,而且血液流变异常指标有明显改善。瘀既可作为致病因素,又可成为病理产物同时存在,瘀癌之间存在着互为因果,交互为病的“瘀—癌—瘀”的恶性病理循环过程,癌潜瘀内,瘀渗癌中,癌瘀交结,瘀深癌剧。在遣方用药上必须癌瘀同治,攻癌勿忘化瘀,散瘀更须抑癌。 从毒论治 毒既是致人各种细胞的基因与外基因改变的因素,也是致癌因素与促癌因素,其引起的癌症性质、种类也是多样的,临床表现也各异。抗癌解毒是临床上胃癌治疗的又一重要法则。李忠教授认为癌邪为患,必夹毒伤人,且由于癌毒留结,又可以产生痰、瘀等病理产物,癌毒与痰瘀搏结,则形成肿块。因此治疗上提出以“抗癌解毒”为基本大法。 从虚论治 胃癌属于本虚标实之证,整体属虚,局部属实,从虚论治是中医药治疗胃癌的传统方法。通过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癌可减轻化疗毒副反应,改善患者体质,提升机体免疫力,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是当前“从虚论治”胃癌的主要手段。胃癌的本质是脾虚。以补脾益气、清热解毒、软坚化痰的胃肠安复方为主方治疗胃癌,临证以小复方加减。用药当升清降浊同施,补通兼顾,清化湿热,并多用甘味补益。 分期与分型论治 北京御方堂李忠教授诊治胃癌时,辨证用药立足于“邪正盛衰”,主张既不能专攻邪毒之实,又不宜峻补正气之虚,攻邪勿忘顾其正气,扶正尚需祛其邪毒,不同阶段,各有取舍。肿瘤患者在手术前,属痰瘀互结,予以化痰散结;手术后,多气血两虚,予以益气补血;放化疗术中,耗伤胃气,予以益气和胃降逆;放

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四综述四 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薛静 王浩 DOI:10.3877/cma.j.issn.1674-0807.2018.01.0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项目(81602713)作者单位:750004银川,宁夏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与医学免疫学系 【摘要】 免疫治疗是继手术二放射治疗二化疗二内分泌治疗等之后的乳腺癌重要治疗手段三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不断发展,乳腺癌的免疫治疗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日益受到临床医师的重视三笔者简述了针对乳腺癌治疗相关靶点的治疗性疫苗,如免疫检查点相关疫苗二特异性抗原疫苗二细胞疫苗二病毒载体疫苗和双特异性抗体疫苗等,同时,还介绍了近年来针对乳腺癌的预防性疫苗,这将有利于临床医师进一步了解乳腺癌免疫治疗的现状与进展三 【关键词】 乳腺肿瘤; 免疫疗法; 疫苗 【中图法分类号】 R737.9 【文献标志码】 A 乳腺癌是威胁女性生命健康的主要原因之一,当前发病率和病死率分别占女性恶性肿瘤的25%和15%[1]三随着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的不断发展,免疫治疗成为了继传统放射治疗二化疗二手术等治疗之后的又一重要的乳腺癌治疗方法三笔者针对乳腺癌治疗相关靶点的治疗性疫苗和预防性疫苗的研究现状和进展作一综述三 一二治疗性乳腺癌疫苗 治疗性乳腺癌疫苗是一类通过消除患者体内免疫耐受,重建或增强免疫应答,起着治疗作用的新型疫苗三它是在使用常规手术二放射治疗二化疗以及新型生物治疗如单克隆抗体药物等的基础上,通过调动机体特异性抗肿瘤免疫,清除残存的零星癌细胞,防止肿瘤的复发,以便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三笔者总结的相关治疗性乳腺癌疫苗临床试验见表1[2?29]三 (一)免疫检查点相关疫苗 在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抗原激活T 淋巴细胞的过程受多个受体二配体的相互作用,因此,这些受体或配体在肿瘤的发生二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三目前,乳腺癌的研究主要针对的是淋巴细胞激活基因?3(lymphocyte activation gene?3,LAG?3)二细胞毒T 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4,CTLA?4)和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cell death?1,PD?1)等相关免疫靶点三 https://www.360docs.net/doc/f615486034.html,G?3 LAG?3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之一,其分子质量为 70000,位于12号染色体上[30]三它主要表达于活化的NK 细胞二T 淋巴细胞和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的表面,能够抑制T 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并在调节性T 细胞 (regulatory T cells,Tregs)发挥抑制作用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8]三重组可溶性LAG?3免疫球蛋白融合蛋白(recombinant soluble LAG?3immunoglobulin fusion protein,IMP321)与主要 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Ⅱ分子有很高的亲和力,能够引起抗原提呈细胞(antigen?presenting cells,APC)和记忆性T 细胞活化三已有研究在3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中评估了IMP321的疗效,患者接受每2周1次IMP321,每周1次80mg/m 2紫杉醇皮下注射,连续治疗6个疗程三结果表明:患者6个月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率达90%,并且,APC 数量二自然杀伤细胞与CD8+效应T 细胞的比例呈持续性增加,且未见与IMP321相关的不良反应[2]三而之前已有实验证明,抗LAG?3联合抗PD?1治疗具有协同效应,并且能够防止T 细胞耗竭和无能[31]三 2.CTLA?4 CTLA?4是一种免疫检查点受体,它既能在活化的CD8+ 效应T 细胞中表达,也能在肿瘤细胞中表达三并且,其能与T 细胞共刺激受体CD28竞争结合其配体CD80或CD86,抑制T 淋巴细胞活化,进而阻断CTLA?4,消除免疫系统对自身组织的外周免疫耐受和解除对T 淋巴细胞活化的抑制,从而发挥抗肿瘤活性[32]三目前,临床上有2种用于抑制CTLA?4的单克隆抗体三一种是ipilimumab,多项多中心3期临床试验已经证明其能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故美国FDA 已批准ipilimumab 用于未经治疗和难治性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33?34],而另外一种单克隆抗体tremelimumab 已经用于多种肿瘤的临床试验中[35]三研究者在26例转移性激素敏感型乳腺癌中评估了tremelimumab 的临床疗效三这些患者每28d 或90d,接受3~10mg /kg 的tremelimumab 治疗,同时每天给予25mg 依西美坦治疗,其主要不良反应为腹泻(46%)二瘙痒(42%)二便秘(23%)和疲劳(23%)三其中5例患者中,有4例出现剂量限制性毒性腹泻,还有1例患者出现短暂性转氨酶升高,并且,患者接受tremelimumab 联合依西美坦治疗,每90d 的最大耐受量(maximum tolerated dose,MTD)为6mg /kg三在接受MTD 治疗的13例患者中,无一例出现3二4级治疗相关性腹泻,其最佳客观反应率(objective response 四 34四中华乳腺病杂志(电子版)2018年2月第12卷第1期Chin J Breast Dis(Electronic Edition),February 2018,Vol.12,No.1

2020医生推荐12种防治胃癌的方法(完整版)

2020医生推荐12种防治胃癌的方法(完整版) 癌症是世界上最致命的疾病之一。像其他癌症一样,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在早期阶段对其进行识别,并在不可治愈的阶段之前对其进行良好的治疗。像其他形式的癌症一样,胃癌的确切病因仍未知。但是,某些情况会使胃癌更容易发生。 胃癌的可能原因如下: 1.吸烟 2.肥胖 3.不良饮食 4.手术后的残胃 5. A型血 6. EB病毒感染 7.遗传 8.石棉 9.在某些行业中接触某些材料 10.幽门螺杆菌 11.胃炎 12.贫血 13.胃息肉

症状- 像所有其他形式的癌症一样,胃癌具有不同的阶段,因此至关重要的是,必须在早期阶段对其进行诊断,以阻止其发展。首先,胃癌的症状包括食欲不振,轻微的恶心,胃灼热和饭后饱胀的感觉。但是,这些症状并不总是意味着患有胃癌,但是如果这些情况持续存在,应该去看医生以排除胃癌的可能性。 胃癌的生长也会导致许多严重的症状,例如: 1.胃痛 2.胃灼热 3.便血 4.乏力或疲惫 5.呕吐 6.腹泻和便秘 7.没有明显原因的体重下降 8.肚子胀大 9.吞咽困难 10.眼睛和皮肤变黄 可有效防治胃癌的方法: #1:食用含有槲皮素的食物

请确保饮食中含有大量含有槲皮素的食物。槲皮素是一种生物类黄酮,具有很强的抗癌,抗菌,抗真菌和抗炎特性,并以高浓度存在于红洋葱和黄洋葱中。根据一项研究,每天半洋葱可以将患胃癌的风险降低50%。除了黄色和红色洋葱,槲皮素的良好饮食来源包括苹果,西兰花,樱桃,柑橘类水果,红葡萄,茶和许多浆果。 #2:避免蛋白质摄入过多 1902年,苏格兰癌症研究人员约翰·比尔德(John Beard)发现,人体抵抗癌症的主要武器之一就是胰酶。胰酶本质上是蛋白质消化酶的混合物,但是这些酶还有另一个目的:消灭癌症。富含蛋白质的饮食使胰腺酶忙于消化蛋白质,结果,这些酶几乎没有时间抵抗胃癌。许多营养学家建议每天约12个小时的无蛋白期来预防癌症。 #3:姜黄素 姜黄素是一种植物化学物质,可使姜黄具有强烈的黄色。姜黄素以姜黄的形式被用于中药已有数百年历史,这是由于其具有强大的医学和治愈能力。最近,西方科学家也开始更加关注这种非凡的化合物,根据最近的研究,该化合物具有很强的抗癌特性,使其对几乎所有类型的癌症(包括胃癌)都非常有效。芝加哥大学研究人员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姜黄素抑制与胃癌有关的致癌细菌(幽门螺杆菌)。姜黄素还被证明可以触发细胞凋亡(一种癌细胞的自毁机制)并破坏自由基。

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占全球一半左右

震惊!我国每年新发胃癌病例占全球一半左右 4月20日,第12届国际胃癌大会(IGCC)在北京正式召开。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胃癌每年新发病例约为68万例,占全球发病病例的一半左右,许多患者诊断时已为进展期胃癌…… 胃癌是起源于胃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早期胃癌多无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中晚期的胃癌患者存活超过5年的机会一般低于30%。而早期胃癌患者经内镜手术或外科手术治疗,存活5年的机会超过90%。因此,要十分警惕胃癌的早期症状,对于胃癌高危人群要做规律的筛查,以免延误诊治。 根据我国国情和胃癌流行病学,我国专家学者将40岁以上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确定为胃癌高危人群,建议作为筛查对象,包括:胃癌高发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者;曾经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胃息肉、手术后残胃、肥厚性胃炎、恶性贫血等胃癌前疾病;胃肠道肿瘤患者父母和亲兄弟姐妹;存在胃肠道肿瘤其它高危因素等。 此外,流行病学资料显示部分胃癌有家族聚集倾向,其中遗传性弥漫性胃癌是由基因突变引起,突变的携带者一生中有80%的概率发生遗传性浸润性胃癌。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2014年4月·长沙)》及《中国早期胃癌筛查流程专家共识意见(草案)(2017年,上海)》对我国早期胃癌筛查提出了切实的建议,总结如下: 1. 血清学筛查 (1)血清胃蛋白酶原(PG)检测: PG是反映胃体胃窦黏膜外分泌功能的良好指标,可被称为"血清学活检"。当胃黏膜发生萎缩时,血清PGⅠ和(或)PGR(PGⅠ与PGⅡ比值)水平降低。一般以"PGⅠ≤70 μg/L 且PGR≤3"作为针对无症状健康人群的胃癌筛查临界值。 (2)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 目前常用肿瘤标志物包括癌胚抗原(CEA)、CA19-9、CA72-4、CA125、CA242等,但上述肿瘤标志物在进展期胃癌中的阳性率均低于40%,因此目前主要通过几项指标的组合进行联合检测,可大大提高检测灵敏度。 (3)其他方法: 此外,胃泌素17(G-17)和幽门螺旋杆菌(Hp)检测等也是常见的血清学检测方法。血清G-17水平的升高可提示存在胃癌发生风险,血清G-17联合PG检测可以提高对胃癌的诊断价值。Hp的血清学检测常与PG、G-17检测同时进行,此外,C13、C14尿素呼气试验是临床最常应用的非侵入性Hp检测试验。

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肝癌免疫治疗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摘要】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生与肿瘤的免疫逃逸密切相关。 随着免疫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免疫治疗已成为研究热点,并开始应用于临床,显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主动免疫治疗和过继免疫治疗两个方面综述了肝 癌免疫治疗的现状和进展。 【关键词】肝癌免疫治疗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方法主要有手术切除、化疗栓塞、射频治疗、生物反应调节剂治疗等。放化疗最大的缺点是无特异性杀伤作用,副作用大,易对机体造成继发性损伤,即使是根治性手术也只能解决局部问题, 复发转移率高,预后差。研究表明,肿瘤的发生发展与机体免疫系统密切相关, 免疫逃逸是主要原因之一。如何打破免疫耐受,激活肿瘤的杀伤功能是肿瘤免疫 治疗的主要方向。目前,肝癌的免疫治疗有多种策略。 1 主动免疫 主动免疫是指利用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从而主 动杀伤肿瘤细胞。目前,肝癌的主动免疫包括树突状细胞疫苗、肿瘤细胞疫苗和 异种重组甲胎蛋白疫苗。 1.1树突状细胞疫苗 树突状细胞(DC)是体内功能最强的抗原提呈细胞。DC最重要的功能是激活静息T细胞。由于许多肿瘤患者缺乏功能性DC,不能刺激抗原特异性T细胞反应,因此在体外诱导功能性DC对于主动免疫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大多数实验 都是利用细胞因子或转录因子激活,或热休克蛋白和肿瘤细胞负载DC制备DC疫苗,然后将这些致敏DC疫苗回流体内,诱导机体产生有效的肿瘤免疫排斥反应。MAGE-1在肝癌中的表达率高达80%,提示MAGE-1可作为肝癌免疫治疗的靶点。吴鸣宇等MAGE-1肽负载DC体外诱导高特异性抗癌免疫应答。肿瘤睾丸抗原(Tumor testis antigen,CT)是20世纪90年代发现的一种肿瘤特异性抗原,除 睾丸外,在正常组织中不表达,但在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肿瘤睾丸抗原NY-ESO-1是CT抗原中免疫原性最强的抗原。结果表明,NY-ESO-1在肝癌组织中的表达率较高(30%-40%)。张文敏等。用原核表达纯化的NY-ESO-1蛋白肽攻击DC,体外诱导特异性CTL对肝癌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融合蛋白肽刺激DC可 有效刺激T细胞增殖,诱导CTL的产生。 1.2 甲胎蛋白(AFP)多肽疫苗 AFP不仅是肝癌诊断的标志物之一,而且是肝癌免疫治疗的潜在靶点。甲胎 蛋白多肽疫苗是一种刺激肝癌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疫苗。巴特菲尔德等人。报道10 例Ⅲ-Ⅳ期肝癌患者用甲胎蛋白肽休克DC疫苗治疗。6例AFP特异性T细胞增多,6例AFP特异性T细胞合成IFN-γ的比例增加。提示AFP靶向疫苗具有免疫活性。 1.3 肝癌肿瘤疫苗 肝癌疫苗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因素的处理,改变或消除自身或同种肝癌 细胞的致瘤性,保持免疫原性,输入体内,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Yang 等人。结果表明,H22全细胞疫苗可诱导肝癌小鼠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明显延 长小鼠的存活时间。 2 过继免疫治疗 ATT是一种将具有抗瘤活性的免疫细胞诸如:LAK、TIL、CTL细胞、细 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转移给肿瘤患者的被动免疫治疗方法.

胶质瘤免疫治疗探究进展综述

胶质瘤的免疫治疗研究进展 刘海龙 摘要胶质瘤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由于其较高恶性程度,尤其是三期和四期胶质瘤,以及高复发率,其治疗方式若单纯依靠手术治疗,则很大程度上难以完全切除,甚至不能切除。免疫治疗在对抑制肿瘤细胞生长、诱发肿瘤细胞凋亡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的免疫疗法包括使用重组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分子疫苗、过继性淋巴细胞等。免疫治疗辅助手术等其他治疗方式,可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生长,减缓其他治疗方式的毒副作用,延长患者生存期。 关键词胶质瘤免疫治疗 胶质瘤起源于神经上皮组织,占颅内肿瘤的40—50%,是神经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分为星形胶质细胞瘤、少突胶质细胞瘤、室管膜瘤、髓母细胞瘤、多形性胶质细胞瘤等。根据北京神经外科研究所统计,胶质瘤的综合发病年龄在30—40岁范围内,以大脑半球胶质瘤最为多见。根据Knudso的“二次打击”学说,目前虽对胶质瘤的发病原因缺乏完全清楚的认识,但认为诱发肿瘤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等的综合作用。临床表现以颅内压增高症状以及局灶性症状和体征为主,如头痛、呕吐、运动障碍、感觉障碍等。随着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胶质瘤认识的深入,对其治疗已经由原来单纯依靠手术治疗发展为如今的以手术治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包括手术、化疗、放疗、基因治疗、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心理治疗等。 目前,人们逐渐认识到胶质瘤的发病与患者的免疫力低下有关,故对于胶质瘤的免疫治疗关注程度日益加深。胶质瘤的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增强机体自身免疫,来达到防御肿瘤和杀伤肿瘤的目的,被称为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的第四种治疗模式,具有特异性强、毒副反应轻、长期记忆等特点。人体免疫系统主要包括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两大类,而特异性免疫主要通过细胞核体液免疫发挥作用。其中巨噬细胞、CD8+T淋巴细胞对肿瘤的监测和杀伤起到了重要作用。免疫治疗则主要是通过调控非特异性免疫中的巨噬细胞和特异性免疫中的CD8+T淋巴细胞起作用,包括重组细胞因子、单克隆抗体、分子疫苗、过继性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等几种方法。 一、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是肿瘤免疫治疗的核心,胶质瘤细胞本身即可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如IL-2、TGF-10、PGE-2等,这些细胞因子协同或拮抗,相互作用构成细胞因子网络,促使肿瘤细胞发生、发展、复发和转移等。目前,研究人员希望可以通过一种或者几种细胞因子作用于人体,发挥其自身的细胞毒作用或辅助特异性免疫作用,达到杀伤肿瘤的目的。 细胞因子治疗胶质瘤的作用机制主要有:1)辅助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反应;2)增强NK细胞的溶解细胞作用;3)刺激T细胞、NK细胞分泌IFN-γ;4)血管形成抑制剂;5)增强肿瘤细胞MHC抗原表达,从而增强肿瘤细胞免疫原性;6)抑制部分细胞因子对免疫系统的调节;7)抑制肿瘤细胞增长,诱导分化。 目前,经常使用的细胞因子主要有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表皮生长因子等。Ohno等人和Ogbomo等人主要对EGFRvⅢ展开研究,发现胶质瘤细胞表面特异性表达3C10/CD3δ,EGFRvⅢ可以渗透到肿瘤内部作用于肿瘤细胞,明显延缓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干扰素在治疗胶质瘤中的作用已被多数研究人员重视,部分使用IFN-β,部分使用IFN-γ。田道锋、郭宗泽和李光宗等人主要对IFN-β进行了研究。田道锋等人将MSCs-hIFN-β瘤内注射观察荷瘤鼠的临床表现和生存时间,使用MRI显示肿瘤大小,幷体外培养C6胶质瘤组织病理学检查和肿瘤组织IFN-β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发现体外培养C6细胞的生长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体内发现注射MSCs-hIFN-β可以使肿瘤体积明显缩小。郭宗泽等人则使用IFN-

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进展(2020完整版) 摘要 胃癌在全球的发病率及致死率仍位居前列,针对胃癌的靶向治疗是研究热点,但让患者获益的治疗仍占少数。目前被批准用于晚期胃癌靶向治疗的药物仅有曲妥珠单抗、雷莫芦单抗、阿帕替尼、帕博丽珠单抗及Nivolumab,且靶向药物的临床应用面临诸多问题。靶向药物的耐药、患者个体化的药物选择、靶向药物的合理使用等问题仍有待于进一步探究。本文就胃癌靶向治疗的研究成果及面临的挑战进行综述。 胃癌一直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且基于我国的饮食特点、筛查意识的缺乏等原因,许多胃癌患者在发现时已进展至晚期。既往以化疗为基础的治疗仅能使晚期胃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mOS)延长7~11个月[1]。近年来,从基因水平寻找影响胃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指标并开展靶向治疗,已成为晚期胃癌治疗研究的热点。目前针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皮生长因子受体-1(EGFR)、肝细胞生长因子(HGF)/酪氨酸蛋白激酶Met(c-MET)信号通路、免疫检查点等相关通路和靶点的药物和研究较多。现就近年来胃癌靶向治疗的新突破进行综述。 一、抗HER-2的靶向药物 HER-2属于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通过激活RAS-RAF-MRK-MAPK通

路、PI3K-AKT等通路,最终加速肿瘤细胞增殖、生长及侵袭。 1.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曲妥珠单抗是一种抗HER-2的单克隆抗体。ToGA试验证实,曲妥珠单抗联合以顺铂为基础的化疗可以改善晚期胃癌患者mOS约1.2个月,亚组分析显示,患者生存期获益仅限于免疫组化(IHC)"3+"及"2+"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者(IHC"2+"~"3+"或FISH"+"者与IHC"-"~"+"或FISH"-"者比较,mOS 16.0个月比11.8个月)[2]。2011年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已明确推荐,胃癌患者在确诊时或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前接受HER-2的检测(图1),对于符合条件的患者,推荐一线使用曲妥珠单抗联合以铂类为基础的化疗。JFMC45-1102等Ⅱ期临床试验证实,对于既往未使用过抗HER-2治疗的晚期胃癌患者,二线或超二线使用曲妥珠单抗也可获益[3]。HER-FLOT[4]、NEOHX[3]等临床试验显示,曲妥珠单抗在术前转化治疗及新辅助治疗中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曲妥珠单抗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中性粒细胞减少、厌食、贫血、周围神经病变、腹部绞痛,极少患者出现左心射血分数下降,也有患者出现治疗相关性肺炎或呼吸衰竭。因此,对于应用曲妥珠单抗的晚期胃癌患者应定期检测血常规、血生化、心脏的射血分数及胸部CT等,若有异常应及时暂停或停止治疗。曲妥珠单抗可以改善HER-2阳性患者的生存期,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目前已被批准用于指定患者的一线治疗,但即使是HER-2阳性的患者仍只有50%的患者有效,耐药问题仍待解决。

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目前中国每年胃癌

胃癌为什么总是发现得太晚? 根据最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目前中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超过42万例,居 全球首位。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砚青/北京报道 据近日发布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15)》(以下简称“《报告》”),十年来中国癌症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根据2013年全国肿瘤登记结果分析,中国癌症发病率为 235/10万,癌症死亡率为144.3/10万,其中,胃癌的死亡率仅次于肺癌与肝癌,是第三大癌症杀手。 半数患者发现时已属晚期 中国抗癌协会胃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院长季加孚告诉《瞭望东方周刊》,胃癌是发生在胃黏膜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全世界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他透露了一组数据: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统计,2008年全球胃癌新发病例达95万,占全 部恶性肿瘤发病的7.8%;在死亡率方面,全球每年约有72万人因胃癌死亡,占所有恶性肿瘤 死亡的9.7%。 而根据最新发布的《2015年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目前中国每年胃癌新发病例超过42万例, 居全球首位。 “中国是胃癌高发国家,全世界每年新增的胃癌病例近一半都出现在中国,占比高达47%。”季加孚指出,之所以全球近半新增胃癌患者都出现在中国,是由于中国人口基数较大所致。在他看来,中国实际上并不是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国家。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中国胃癌发病率为22.7/10万,而韩国这一数据高达41.8/10万。 “虽然韩国的胃癌发病率几乎是中国的一倍,但韩国的胃癌死亡率却仅为13.0/10万,比中国 的17.9/10万少了近三分之一。”季加孚说,尽管中国近年来对胃癌的整体治疗效果已取得突 破性进展,但是与其他国家,特别是日本和韩国相比,仍存在相当差距。 胃癌为什么总是发现得太晚? 胃癌与其他恶性肿瘤一样,也分为早期、中早期、中晚期和晚期共四期。”季加孚说,对比中 日韩三国的四期结构比来看,中国只有16%的患者发现时处于早期,超过半数都属于晚期患者; 而日本和韩国有接近60%的患者属于早期患者,只有15%左右处于晚期。 根据《2014 中国早期胃癌筛查及内镜诊治共识意见》,胃癌的预后与诊治时机密切相关, 大部分早期胃癌在内镜下即可获得根治性治疗,5 年生存率超过 90%。然而,目前中国早期胃 癌的诊治率不足10%,远低于日本的70%和韩国的50%。

胃癌治疗方法与优缺点

胃癌治疗方法与优缺点 发表时间:2010-11-07 发表者:赵岩(访问人次:1918) (一)外科治疗 胃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是胃癌获得根治的唯一希望。凡临床检查无明显转移征象,各重要脏器无严重器质性病变,估计全身营养状态、免疫功能状态能忍受手术者均应予剖腹探查的机会。此外,即使有远处转移者,如果伴有幽门梗阻、穿孔、出血等危及到生命的严重并发症而一般情况尚能耐受手术者,亦应予以姑息性手术的机会,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胃癌手术治疗的效果与胃癌的病期、病理形态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很大关系。根据对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上部胃癌比中下部胃癌手术预后差。这可能因为下部胃癌以限局型者多,而上部胃癌以弥生者多。肿瘤大小对预后无明显关系,浸润弥漫型胃癌因其边缘不清,手术切除范围不易确定,且此种类型的胃癌有转移者多而广泛,手术不易彻底清除,需要术前认真的检查和多点胃镜活检,精确的判断病变范围。 腹腔镜辅助的胃癌根治术是最近新兴的微创治疗方式。对于病期较早的患者更为适合。腹腔镜手术也能够达到开放手术对切除范围和淋巴结清除的要求,创伤比较小,患者恢复较快。腹腔镜还可用于探查病变的程度,避免一部分病期过晚的患者接受不必要的手术。但因为需要采用特殊的器械,费用方面高于普通手术。 胃癌手术的要点在于标准的根治手术,要求对胃周围回流淋巴结进行系统、整块的切除,即D2廓清。同时对切缘的准确把握也是预防局部复发的重要因素。手术中无瘤术操作能够减少或避免手术中肿瘤的播散以及医源性种植转移。所以,手术水平对胃癌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化学治疗 胃癌对化疗中度敏感,目前没有能够根治胃癌的化疗方案,因此化疗仅作为手术的辅助治疗方案,一般分为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化疗。如果化疗敏感,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使病灶局限、降期,以提高手术切除率。(2)减少术中肿瘤细胞播散、种植的机会。(3)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消灭可能存在的残留病灶,减少转移和复发的几率。(4)姑息性手术治疗后,控制病情发展,减轻症状,延长生存期。 (三)放射治疗 未分化癌,低分化癌,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对放疗有一定的敏感性,癌灶小而浅者、无溃疡者效果最好,欧美比较推崇,对手术廓清的不足也有一定的辅助作用。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对放疗无效,故为禁忌。化疗可能引起放射性的肾损伤和放射性肠炎的严重问题,需要有经验的医疗单位予以实施。 据报道胃癌的术前放疗能使60%以上病例的原发肿瘤有不同程度的退缩,能够提高切除率,提高5年生存率。此外,还可以施行术中放疗。对手术中无法根治性切除,有肿瘤残留者,可以在癌残留处以银夹标记,术后经病理证实其组织学类型非粘液癌或印戒细胞癌可行术后补充放疗。 (四)免疫治疗

胃癌分型

众所周知胃癌在我国十分常见,然而胃癌还可分为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治疗措施各不相同。早期胃癌是指局限而深度不超过粘膜下层的胃癌,且不论其有无局部淋巴结转移。进展期胃癌深度超过粘膜下层,已侵入肌层者称中期,已侵及浆膜层或浆膜层外组织者称晚期。胃癌可发生于胃的任何部位,半数以上发生于胃窦部、胃小弯及前后壁,其次在贲门部,胃体区相对较少。 一、具体形态分型 胃的任何部位皆可发生胃癌,胃窦部最常见(48,8%~52.5%),大弯、小弯、前壁、后壁皆可受累,其次是贲门部(16.1%~20.6%),胃体部和累及全胃者相对较少(7%~16.6%)。胃癌多为单发,少数也可多发。胃癌发病起始于黏膜上皮层,多为单中心发生,少数为多中心发生。后者也多因相距不远逐渐发展融合成一个癌灶,偶形成双癌。癌灶逐渐发展,同时向水平方向和深层浸润和扩散,逐渐累及胃壁各层甚至周围脏器,也可通过多种途径转移。病期早期对疗效和预后的影响很大。按照胃癌侵犯胃壁的深浅,被分为早期胃癌与进展期胃癌。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下层者称早期胃癌,侵至肌层者称中期胃癌,侵及浆膜及浆膜以外者称晚期胃癌,中、晚期胃癌合称进展期胃癌。(1)早期胃癌:是指癌组织局限于胃黏膜或黏膜下层的胃癌,不论其有无淋巴结转移。它的最大直径一般在5cm以下,直径小于1cm的称小胃癌,小于0.5cm称微小胃癌。原位癌是指未突破固有膜的癌肿也属早期胃癌,但难于识别。①日本早期胃癌分型:1962年日本早期胃癌大体形态分为3型:隆起型、浅表型和凹陷型。A 、隆起型(Ⅰ型):肿瘤表面呈结节状隆起或息肉状,边界清楚,高出

周围黏膜约2倍以上。B、表浅型(Ⅱ型):肿瘤表面高低与周围黏膜差别不甚大,癌灶较平坦,无明显隆起和凹陷,依其隆起或凹陷的程度又分3个亚型。表浅隆起型(Ⅱa):肿瘤隆起高度不超过周围黏膜厚度的2倍。表浅平坦型(Ⅱb):癌灶与周围黏膜同高。表面无隆起或凹陷。表面凹陷型(Ⅱc):癌灶较周围黏膜稍凹陷,侵犯深度不超过黏膜厚度。 C、凹陷型(Ⅲ):癌灶明显凹陷,不超过黏膜下层。根据上述各型特点,还可分出各种混合型如Ⅱa+Ⅱb、Ⅱc+Ⅱa、Ⅱb+Ⅱc、Ⅱc+ Ⅲ、Ⅲ+Ⅱc等。②我国分型:我国也分3型,即隆起型,癌肿呈息肉样隆起,高出胃黏膜5mm以上,有蒂或无蒂,原发或继发于息肉者。将日本分型的Ⅰ型、Ⅱa型和Ⅱa型为主的复合型皆归在此型。浅表型又称胃炎型或平坦型,只相当Ⅱb型,根据病灶范围大小又分2个亚型,即局限型(直径<4cm)和广泛型(直径>4cm),并将其划在特殊类型中。凹陷型则包括了Ⅱc型、Ⅲ型和以其为主的复合型。此分类简便实用优点较多。据统计我国早期胃癌凹陷型最多,浅表局限型次之,隆起型最少。有些早期胃癌大体形态与众不同,称特殊型早期胃癌。包括:A 、浅表广泛型:多在黏膜内扩散,也可在黏膜下扩散,直径超过 4cm。B、局限浅表型:病灶浅表,但局限,直径小于4cm,较早出现淋巴结转移。C、微小胃癌和小胃癌:癌灶<5mm者为微小胃癌,多为平坦型,<10mm者称小胃癌,隆起型和凹陷型多见,“一点癌”是指胃镜活检即可彻底切除的微小癌灶。D、多发性早期胃癌:即同一胃上发生各自独立的2个以上的早期癌灶,微小胃癌多呈多发性。(2)进展期胃癌:进展期胃癌指肿瘤组织已超过黏膜下层。胃癌发展一旦突破黏膜下层而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摘要】近几年,对于癌症的研究不断增多,将免疫治疗应用在抗肿瘤治疗过程 中受到了广泛关注,要结合免疫治疗的应用机制以及机体免疫反应调节通路等特点合理性提升治疗效果。本文简要分析了免疫治疗的内涵,并对目前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新进展予以讨论,仅供参考。 【关键词】肿瘤免疫治疗;研究进展;单克隆抗体;新生抗原 蔡尚,田野,徐波[1]等在研究中指出,肿瘤免疫治疗目前已经成为了癌症研 究的热点,如何有效进行疗效的评价需要结合临床试验等进行多元化分析,从而搭建更加系统化的研究平台。 1肿瘤免疫治疗的内涵 肿瘤免疫治疗是基于肿瘤免疫学的治疗机制,在激发并且调动人体免疫系统的基础上,强化肿瘤微环境抗肿瘤免疫力水平,一定程度上控制并且杀死肿瘤细胞。需要注意的是,肿瘤免疫学治疗方法不断增多,和现代生物科技技术的融合也是必然趋势,尽管在近代医学研究中对免疫系统的研究机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但是依旧存在一些应用问题,其中,免疫治疗存在无法预测治疗结果以及患者反应的问题。特别是一些新的生物标志物,对疗效的评估以及耐药研究都将成为未来医学研究的重点。 2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为了进一步推动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相关学者也在不断研究和创新,旨在建立更加系统化的新型治疗机制,提高患者的治愈水平。 2.1单克隆抗体 宋征,马璟[2]在研究中指出,近几年单克隆抗体成为了癌症治疗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尤其是在研究人员全面开展癌细胞和正常细胞差异化分析工作的基础上,新型单克隆抗体附加到药物中能有效提升作用疗效,发挥单克隆抗体安全性治疗优势。值得一提的是,单克隆抗体本身组成成分是蛋白质,为了避免治疗效果不良,研发新型药物处理方式较为关键。其中,将不同抗体进行部分组合,形成双特异性抗体,使得一部分附着在癌细胞上,另一部分则附着在免疫细胞上,建立免疫应答,从而提升单克隆抗体的治疗效果。 2.2新生抗原 针对恶性肿瘤的免疫治疗方式主要集中在细胞因子、疫苗接种以及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方面,而新生抗原能借助检查点抑制剂疗法提高治疗效果。陈弟,唐超,姚瑜[3]等在研究中指出,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在2011年批准了靶向程序性细胞死亡受体的单抗,并且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进行了科学化规范,但是这种药品的实际治疗效果仅为10%到30%,加之药品价格较为昂贵,受众面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基于此,对于相应药品的研究进程也在不断深入,新生抗原能作为预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重要指标,借助分析新生抗原数量以及质量就能对CD8+T细胞的肿瘤浸润时间进行分析,从而合理性完善对应的治疗方案。另外,高克隆性新生抗原负荷也能作为分析免疫相关基因的标准,一般而言,肿瘤突变负荷较高的患者体内新生抗原负荷会随之增加,进而就会造成特异性CD8+T细胞和CD4+T 细胞发生细胞免疫反应,关注基因组层面有效对免疫环境进行分析,从而合理性预测免疫治疗效果,提升用药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除此之外,过继细胞疗法也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治疗方案,主要是将肿瘤特异

2020晚期胃癌免疫治疗进展

2020晚期胃癌免疫治疗进展 从1960年5-fu开始晚期胃癌(包括胃食管结合部)的化疗之路,之后经历了2006年V325研究奠定了DCF(多西他赛联合氟尿嘧啶和顺铂)三药的地位,再到后来的EOX方案(卡培他滨+表柔比星+奥沙利铂;real2研究),2008年spirits研究(S1+顺铂),直到2012年TAGO研究前,晚期胃癌经历了漫长的化疗探索时期。尽管多项Ⅲ期临床研究确立了以紫杉类或铂类联合氟尿嘧啶类为主的用药策略,尽管不同的用药选择将晚期胃癌患者的生存期从3~4个月提高到13个月左右,但是化疗的平台期始终无法再超越。虽然我们看到阿帕替尼治疗三线及后线晚期胃癌较安慰剂延长了生存以及雷莫芦单抗单药或联合化疗(Regard研究和Rainbow研究)在晚期胃癌二线治疗看到了抗血管生成药物在胃癌非一线治疗的获益,但是晚期胃癌一线治疗始终举步维艰。那么免疫时代的到来,是否会改变晚期胃癌的治疗模式,今年ESMO报道的2项研究为晚期胃癌的治疗打开了新的局面,为此一起梳理和回顾晚期胃癌免疫治疗的路程。 2016年6月Lancet Oncology公布的KEYNOTE-012研究正式开启了晚期胃癌的免疫治疗之路。KEYNOTE-012是多队列的伞计划的Ⅰb期研究,涉及到头颈部肿瘤、乳腺、胃癌、尿路上皮癌等多个癌种[1]。在胃癌队列中我们看到帕博利珠单抗单药(10mg/kg)≥三线治疗晚期胃癌PD-L1表达阳性的患者(纳入人群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36例患者中看到8例患者有缓解,客观缓解率(ORR)达到22%。中位无进展生存期

(PFS)为1.9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11.4个月;6个月的PFS率为24%,6个月的OS率为69%。中位起效时间为2个月,中位疗效持续时间为6个月。不良反应3~4级发生率为13%,没有治疗相关的死亡。KEYNOTE-012首次证实帕博利珠单抗单药在晚期胃癌中可观的抗肿瘤活性和可处理的治疗相关毒副反应。后线治疗上可观的有效率也给研究中带来期许,所以后续开展了三线及更前线的治疗。 2017年ASCO首次报道了keynote-059队列1的初期结果。Keynote-059是既往治疗失败的晚期胃癌患者给予帕博利珠单抗(200mg)的全球多中心、多队列的Ⅱ期研究。KEYNOTE-059 分为3个队列:①队列1中,此前接受过二线以上化疗的转移性胃癌患者(PD-L1阳性或阴性)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②队列2和队列3分别是对新确诊的转移性胃癌患者一线接受帕博利珠单抗与化疗的联合治疗和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主要终点为安全性(队列1、2、3)及客观缓解率(队列1、3)。ASCO上报道的队列1的研究中,总共招募了259例患者,57%的患者PD-L1表达阳性,ORR为11.2%,完全缓解(CR)率为1.9%,9.3%的患者部分缓解(PR)。中位缓解持续时间为8.1个月。1年后,2018年3月JAMA正式发表了队列1的结果[2]。ORR率为11.6%,2.3%的患者达到CR,中位PFS为2.0个月,6个月PFS率为14.1%。中位OS为5.6个月,6个月OS率为46.5%。其中能观察到PD-L1阳性的患者的ORR高于PD-L1阴性的患者(15.5% vs 6.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