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信息化现状和需求

学校信息化现状和需求
学校信息化现状和需求

学校信息化现状和需求

一、信息化现状

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目前学校已经完成部分应用系统建设,这些信息化建设内容在学校取得了许多很好的实际应用效果,也为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但存在以下问题:

1、存在信息孤岛,教务处、财务处、人事处等系统及数据各自独立,部门数据不能有效及时交互,信息缺乏互通,导致数据不统一,业务衔接不到位,工作效率得不到提高,容易产生错误。

2、各自独立的应用系统导致缺乏协同工作能力,也缺乏为用户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的能力。重管理轻服务,为师生提供的信息服务没有良好的应用体验。

如:

(1)各类申请服务需要填写大量的重复信息,十分繁杂;

(2)办理离校手续,不清楚离校手续审批情况,仍然需要到每个业务部门盖章;(3)年终总结填写,仍要到各个系统去统计自己的工作量、科研情况,不能通过系统统一获取和生成;

……

3、单个部门的信息系统(如科研管理、人事管理、教务管理、图书馆管理、资产管理等),很难站在自己这个信息集上,进行整个学校的全面信息查询和决策分析,各个应用系统能够发挥的效益没有更好地利用和挖掘。

4、全校总体情况统计信息,不全面、不及时、不准确;

……

二、需求分析

1、标准化需求

缺少统一的技术体系标准及详细的整体建设规划,不利于长期发展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业务系统由各个部门主导完成,缺少技术及功能的长期规划,主要解决当期的、局部的需求满足,各部门独立建设、独立维护,没有形成统一管理,有的甚至造成系统的重复建设,不利学校信息化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资源浪费。

需要通过统一的标准和体系建设,进行长远的规划。

信息标准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建设的重点之一,对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保证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有着重要的意义。鉴于各个学校的特殊性,结合国家和行业标准以及学校的实际要求,制定出《学校信息化数据标准》。该数据标准在全校范围内作为数据编码的依据和标准,为数据库设计提供了类似数据字典的作用,

2、数据共享需求

缺乏数据标准,业务系统之间数据难以共享,给各部门的协作业务处理带来困难

由于数据缺乏标准,现有的系统无法提供相互数据交换的功能,这使得某些数据需要跨部门使用时,还依赖于手工的传递或电子表格等方式半手工的传递。这种低效率的信息共享方式无法满足各部门及时获取需要其他部门信息的需求,同时也无法进行跨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系统建设。

需要建立数据共享机制及规范(数据中心),实现校园数据的共建共享,协同发展。

3、一站式服务需求

现有应用重管理轻服务现象严重,为师生提供的信息服务不够全面

“技术导向”的思维模式,在实施过程中表现出明显的“重建设、轻应用”偏向,不仅导致教育信息化投资效率不高,而且对促进教育改革、推动学习方式变革、提高教育质量影响不大。

需要实现业务的整合贯通,通过信息门户,提供面向师生的一站式服务。

学校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及前景

学校信息化教育的现状及前景 毛主席曾经寄语青年人:“这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是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朝气蓬勃。”这句话用来形容今日之校园也颇为贴切。以前的校园,一支粉笔纵横天下,而现在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学校信息化管理也日新月异、不断发展、不断更新,让人不禁感叹:九万里风鹏正举,前景无限。 我们都知道,所谓的学校教育信息化是指学校为了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变化的需求而进行的教育改革,在此基础上不断为学生营建信息化的教学环境,进行教学资源的优质整合,使学校的科研、教学、学习以及管理等各方面实现信息化管理,实现教育教学全过程的信息化。但是,所有的事情在最初起步和发展的时候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学校信息化发展也是如此。我们都能看到,学校信息化刚刚起步的时候,一切只是局限于:教师播放PPT,学生观看幻灯片。这一时期,学校的信息化还处于最原始的状态,但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科技的发展总是让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在科技大力发展的同时,学校的信息化发展也取得了长足发展,不再需要揣着一个U盘进课堂了,而是轻轻点击,即可进入共享课堂;不必再辛苦地查找学生分数了,上管理平台,一切一目了然。但是,在学校信息化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其中存在的问题。 一、运用老观念,指导新工作 近年来,学校的教育信息工作不断提升,教育理念也在不断地更新。这是可喜可贺的一个现象。但是,仍有部分教师对教育信息化认识不高、重视不够,仍然在用传统的教育观念指导新环境下的教育教学工作,并且把学生也只是当作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教得死板、学得被动。这必然阻碍了学校信息化教育的长足发展。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一问题呢? 针对这一情况,从思想上改变“重实科教育教学,轻信息化教育”的观念,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队伍必不可少。孙中山先生曾说:“人能尽其才则百事兴。”对一个学校的信息化建设来说,要树立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的新观念。按照我们的新课程标准,在教育教学中大力推进信息技术的应用。在实际教学中,改革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推进现代的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方法。具体的做法有以下几点。 首先,学校的管理层要切实加强信息技术的建设,制订完善的培训计划,加强广大教师的在职培训。比如,我校每年都会对新调入、聘任的教师在开学之初请专业的信息化人才进行专业培训;并且还定期开办信息技术培训班,让教师了解信息科学的前沿技术、最新动态;不仅如此,还把信息技术纳入教师继续教育的必修课程,要求持证上岗。通过培训,让广大教职工具备利用信息技术从事教学的能力。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宣传活动来提高决策、管理人员的信息化意识,让他们重视教育信息化。 其次,教师队伍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而面对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技术,每一个教师更应该保持一种学习的心态。教师不仅要具有应用现代化办公手段和信息化技术教学的能力,而且要会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头脑。教师要不断学习,不仅教会学生学习知识,更要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不仅能获取信息、储存信息,更能够处理筛选信息、更新创造信息。 最后,打造一支高标准、严要求的信息化教育师资队伍。一支好的团队是一个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深入开展的保证。而目前,学校的信息化师资队伍之所以比较薄弱,主要是因为学校在考核待遇、职称评定等方面没有切实重视教育信息化的教师。因此,面对实际存在的问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从职务、职称评定、地位、待遇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从而吸引更多高学历、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对一线的信息化工作者,也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有效措施,让他们都有机会离岗进修、在职学习等,有计划、有目的地学习先进的信息技术理论来适应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化教育时代。同时,建立有效的考评和激励机制来调动所有人的

教育信息技术工作的自查报告

峰迭新区中学教育信息技术工作的 自查报告 为了促进我校教育信息技术、教育装备的发展,提高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作效益,充分发挥其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作用,强化学校对教育技术与装备工作的管理,提高教育技术与装备运用效益,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我校高度重视,做了大量的工作,使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装备工作不断前进。下面就我校近年来开展教育信息技术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校现有教学班54个,在校学生2740多人。学校具有较高政治素质和管理能力的领导班子,职能机构与群团组织健全,在职教职工296人。 二、加强管理,措施落实 近年来,学校注重发挥自身优势,将信息化建设确定为学校管理和学校发展的主要着力点、教育现代化的突破口,并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促进课程改革、推动素质教育。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先导,以切实提高全体教师的现代教育水平为根本,以提高学校教育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程度为目标,注重学校现代化硬件建设、软件建设的同时,积极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

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素质与学校教育技术现代化的建设水平。 (一)领导机构健全,分工明确 构建三个层面的管理体系。为了加强对现代教育信息技术工作的管理,增强学校信息化工作的推进力度,我校高度重视,构建了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三个层面的管理机制:领导层面:成立了由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以教导主任、总务主任、教研组长,教师为组员的“现代教育技术领导小组”、负责目标确定、整体规划、相关制度的制定。教导处、年级组等部门发挥各自职能,共同做好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工作。 参与层面:全体师生积极学习、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参与者、实践者。 辐射层面:将积累的经验向广大教师推广、辐射,人人掌握并会运用。我校还配备了现代教育技术兼职技术员,辅导教师。 (二)完善制度,管理到位 为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我们先后制定了各种规章制度,并做到“分工明确、职责清晰、督查到位、奖罚分明”,确保网络的安全与正常使用。把使用信息技术并取得突出成绩纳入对教师评价考核之中,确保了资源最大限度的运用。 三、加强建设,强化装备

学校教学信息化工作总结.doc

学校教学信息化工作总结 学校教学信息化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度里,教学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学校领导的指导、支持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无论是基础建设上,还是在管理水平上以及设备利用率上都较好地完成年初期制定的目标。现特将本期电教工作总结如下: 一、强化管理,确保电教设备的正常使用: 1.继续做好电教设备的配、管、用工作 目前学校各功能教室的电教设备已基本配备好,因此现在首要的任务是做好管理及使用登记工作。管理主要包括认真执行有关电教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对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测维护,并做好维修记录。做好老师的教学软件借还登记,整理软、硬件资源,健全管理制度,使软、硬件不流失、不损坏。用主要是指提高电教设备的使用率,鼓励老师充分利用电教资源,提高教学效果,养成使用完成后填写记录本的习惯。 2、切实管理好多媒体 既要提高使用率,充分发挥其作用,又要保证设备的完好,并做好多媒体教室、班级的卫生、安全工作。 3.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专业素质

作为信息技术专业人员,努力学习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理论,发挥创造力,大胆实践,进行网络环境下学科课程教学的研究,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级各类计算机学习。 4、增强电教人员的服务意识 采取合适的方式将学校内的电教资源传递给各位老师,让每位老师了解学校的资源进而能利用这些资源来改进教学工作,提高教学效率,得到较好的教学成果。本学期,每天对各班级使用电教设备进行记录。 二、加强培训和科研,提高师生信息素养: 1、我校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利用业余时间与休息时间进行Word 文档的撰写、演示文稿的设计制作、进行对因特网(Internet)的学习了解及其应用等现代教育技术能力的培训活动,提高各位教师信息素养和现代化办公水平、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信息资源和网络资源整合的应用能力,也为教师们进行电化教学课题的研究创造条件。 2、积极参加课题研究与总结: 本年度我校的《基于理化生虚拟实验室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的课题通过专家组审定,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多位参与教师在课题中期成果总结中获奖。 3、信息技术教学方面:我校按照上级要求开齐开足信息技术课程。初中信息技术课以课本为基础,适当增加电脑动画知识,培养了学习兴趣和操作能力,同时加强了网络教学,让学生学会了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应 用情况 Document number【980KGB-6898YT-769T8CB-246UT-18GG08】

学校信息化建设及开展应用情况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成为学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终生学习和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技术支撑。我校按照“建设好,使用好”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创新之路。 建设情况 如何让资金短缺的基层学校,尤其是资金严重不足的一所民办学校,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速实现教学现代化,真正实现“三通两平台”。我们本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满足教师、学生发展需要,满足学校现代管理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协商提出并形成了“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机制”。 我校积极按照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发展要求,把校园网(校校通),班级多媒体(班班通)有效利用和连接起来,并顺利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人人通过渡。我校配合市教育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光纤教育宽带网络的接入,建设信息化资源平台。 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本着“坚持质量一流、开放灵活、安全可靠、易于扩展”的原则,在市育局大力支持以及学校自身的努力下,经过多年的时间,完成以下七个方面的建设。 一、“班班通”教学设施建设。

“班班通”是学校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学校建成“班班通”教学班88个,均配备计算机、交互式智能教学触摸一体机、实物投影等设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网络计算机教室和信息化教学办公建设。 计算机网络教室不仅能够进行计算机常规教学,而且满足了学校规模培训的需求,全面提升培训效率,创造了一个实时的网络互动课堂。 建成标准化计算机网络教室3个,学生电脑180台,为学生信息课的开设提供了保障。已配教师办公电脑220台,并全部接入互联网,师机比达到1:1。 三、互联网及校园局域网建设。 学校采用教育网光纤接入互联网,教育网出口带宽达到1000Mbps,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200Mbps。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都有网络节点,无线WIFI网络覆盖整个校园,使教师办公、学生学习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满足了教师电子备课需要,实现了资源共享。2015年全省开展“一师一优课”活动以来,我校教师积极参与此项活动,在我市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上网络空间注册、开通率达100%。2018年底将对校园局域网进行升级改造,计划实现全千兆的局域网网路环境。 四、录播系统管理平台和录播教室升级改造建设。 2017年学校建成多媒体录播教室1个,可实现实时直播,搭建了相互观摩借鉴的网络平台,达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五、平安校园安保系统建设。

2019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报告

安定区团结初级中学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全面落实《定西市安定区教育信息化应用工作整体推进方案》,我校把教育信息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并选拔一名专职计算机教师负责学校的网络建设和维护工作,以确保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在现代化硬件、软件建设,开展现代技术教育科研活动,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加快推进信息技术教育和学科课程的整合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些成绩,现对照《安定区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达标评估方案》,将我校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教育信息化建设基本情况。 学校成立了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校长李勇担任组长,负责整个信息化建设的规划和对信息化工作实施指导,副校长姚凤堂担任副组长,具体负责规划的推进,教导主任马国福、总务主任焦庆、电教员员逸群及各学科组长为组员,主要负责信息化环境建设、信息技术的培训。学校在健全组织机构的同时,着重建立了信息化发展的各项制度,将教育信息化纳入教师考核。这些制度的建立,保证了学校信息化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发挥持续不断的推动力。由于意识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学校信息化建设发展迅速,尤其是近3年来学校信息化建设取得了重要的进展。主要表现在: 1.加大经费投入,加强硬件配置,实现了多媒体化。现有学生电脑室1间,配备电脑35台,其中学生用机45台(另外10台电脑在语数教研组,师生共用),另一间学生电脑室逐步淘汰,生机比达到7.6:1,教师用机56(含电子白板教室电脑),实现了专任教师人手一机的标准,师机比为0.8:1,

电子白板教室19间,实现了班班通。建有生物实验室、物理实验室、化学实验室、音乐教室,购置了教学用多媒体设备,数码摄象机1台,照相机1台,DVD2台(远教工程项目配发)。这些设备的配置,优化了信息技术环境,基本实现了教学信息传播的多媒体化。此外,学校每年能够根据校情,加大经费投入,对设施设备进行更新维护,加强人员培训力度以及添置教学资源。 2.实现了教育资源共享。为对外交流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学校建有教师QQ办公群、微信办公群。外网于2012年建成后经过逐步改造,目前已实现了20M光纤连接,为教师获取信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3.教师信息素养不断提升,教育观念得到转变。学校认真落实《信息技术培训制度》,保证每学期信息技术培训量达到人均每月1课时,培训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1)多媒体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2)电子白板使用及课件制作。(3)办公软件的使用。经过培训,目前100%的老师能网上获取资料,存储上传资料。截止2016年12月,教师全部注册了安定区教育云平台的个人学习空间,参加了信息技术能力提升的培训和甘肃教师学苑网上研修学习,合格率为100%;学校领导积极参加了教育信息化管理能力研修培训并具备了一定的信息化领导能力,能从宏观上掌握学校信息化管理、建设和应用情况,制定了学校的信息化发展规划。所有老师都能运用多媒体技术上课,90%的学科都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而且有一部分教师能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组织的多媒体教学大赛中获得荣誉。 4.学校根据上级要求开展了“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等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和教师个性化资源建设的主体作用,每学年总有一部分教师上传录课视频至甘肃基础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网站上,而且校级资源库在学校领

2019学校信息化工作总结 范文

学校信息化工作总结 我校现有14个教学班,34名教师,469名学生,计算机101台(有10台欲打报废需更新)生机比:6:1;师机比:1:1。随着我区教育现代化、高水平、高质量区域均衡发展的逐步推进,学校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被重视,硬件建设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建设每年都增加投入。有了这样好的发展基础,我们把信息化建设工作做为我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纳入规划,并逐步落实。网络资源开发和利用为我校教育教学深入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为全面推进学校发展发挥极大的功能。 一、组织保障、制度管理 我们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在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工作,学校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组织机构,成立三个小组即:信息技术应用领导小组、信息技术工作小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小组,形成由校长主管、书记、副校长分管,信息技术小组教师具体贯彻实施的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确保了我校运用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在组织上、技术上、资金上得保证和支持。职责明确,强化过.

程,制度约束。 学校先后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管理人 员工作职责》《微机室管理制度》《微机室学生守则》《学校 资源开发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确保信息技术课程计划的落实,开足开齐上课与上机操作两课时。 二、有限经费、有效投入 我们学校经济基础很薄弱,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就是有限经费做到有效投入,那就是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学校把加强对全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纳入教师 专业化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这项工作主要分三步走:一是,学校拿出经费组织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信息 技术相关知识培训,确保了专任教师培训合格率为100%,适龄教师参加国家教育技术考试通过率为100%;占教师总数80%。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使用率和覆盖率,我们经常组织本校教师的校内培训相关信息技术育培训,学校领导及信息技术教师经常为老师做计算机应用培训,并随时为教师答疑解难。三是,对资源开发小组成员的提高培训,以青年教师为龙头,提高教师整体的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和水平。.

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自查报告

上海市XX职业高级中学 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自查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教育行业信息技术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进一步规范学校校内网络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管理,保障校园网络和信息系统的安全和正常运行,推动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我校成立了校园网络与信息安全的组织机构,建立健全了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了安全检查的相关措施,加强了网络和信息安全技术防范工作的力度。下面将详细情况汇报如下: 一、成立完善组织机构 成?员: 二、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教育网站和网校暂行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教育行业信息技术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了《校园网络和信息安全管理办法》,同时也制定了《校园网络和信息安全应急预案》、《校园网络信息安全维护制度》、《校园网络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置流程》等相关制度。学校还和相关部门签订了《学校网络与信息安全工作责任书》,和第三方运维服务企业达成相关协议,同时坚持对学校的校园网络和信息系统随时检查监控的运行机制,有效地保证了校园网络的安全。学校对外网络信息发布帐号由专人专管,信息发布由领导审核后推送。 三、严格执行备案制度

学校在区教育局的指导要求下对学校所使用的域名https://www.360docs.net/doc/f6610165.html,进行了工信部、公安部的备案,并上报至区教育局,对IP地址进行排摸和梳理,同时建立对系统的调整和更新根据要求进行备案变更制度,坚持网络与信息运维管理服务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原则。 四、加强技术防范措施 我校的技术防范措施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的: 1.安装了防火墙,防止病毒、不良信息入侵校园网络、Web服务器。 2.安装杀毒软件,实施监控网络病毒,发现问题立即解决。 3.及时修补漏洞和各种软件的补丁,进行相关软件的升级。 4.对学校重要文件、信息资源、网站数据库做到及时备份,创建系统恢复文件。 5. 建立服务器日志,对服务器的运行和使用进行自动记录。 6.学校门户网站每年接受由市教委组织的安全检测。 7.定期和第三方运维服务企业共同对校园网络和信息系统进行安全检查。 8. 实时监测校园网络和信息系统的运行状态。 五、加强意识和队伍建设 目前我校无线网络达到校园全覆盖,随着学校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我校领导非常重视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通过教工大会对全体教职工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教育行业信息技术安全工作的通知》精神的传达和动员宣传,加强教职工对网络和信息使用的防范和安全意识,并通过学生管理处对学生开展网络使用安全的相关教育。另外通过网络技术人员组建学生社团进行计算机安全使用方面的培训,随时对全校师生使用中的问题和故障进行了解和排除,提高对网络和信息系统使用的规范和服务,尽力做到校园网络和信息安全工作无漏洞、无缺失。

“互联网+”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报告

“互联网+”时代 当下,“互联网+”已成为经济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创平。高等教育行业在互联网思维化,在此背景下,高校信息化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中国高校较好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和管理 1、基础平台建设状况和效时代,高校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趋势报 为经济发展的提振器,利用信息通信技术以及互联网融合,创造新的发展生态,全面提升了社会资源配置的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的双重力量推动下,也发生了全信息化建设将何去何从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国高校信息化经历了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建设两个时和管理应用体系。 况和效果参差不齐 趋势报告 互联网平台,让互联配置的集成与优化水了全局性的深刻变 两个时代,现已形成

普通本科院校与高职高专的建 均高于高职高专,而应用效果 1——效果较差评分原则,五大 表 图表1 基础平台总体建设状况 图表2 基础平台总体应用状况 专的建设状况和应用效果具有较大差异。普通本科的五 用效果却略逊于高职高专。按照3——效果较好,2 ,五大平台应用效果平均分如表2所示。 表格1 不同类型高校基础平台建设状况对比 科的五大平台普及率 2——效果一般,

表 2、应用系统建设状况 普通 表格2 不同类型高校基础平台应用效果对比 普通本科好于高职高专

普通本科院校的应用系统建设 务系统和移动校园两者已应用 比高职高专院校高出 10-20 统应用效果方面的评分均高于 图表3 应用系统总体建设状况 图表4 应用系统总体应用效果 统建设状况和应用效果均好于高职高专院校。在系统建 已应用比例比较接近外,普通本科在其他五大系统的已 20个百分点。应用效果方面,除OA系统外,普通本 均高于高职高专。 系统建设方面,除教 统的已应用比例方面 普通本科在六大系

农村小学信息化工作总结-小学学校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农村小学信息化工作总结|小学学校信息技术工 作总结 农村小学信息化工作总结|小学学校信息技术工作总结 篇一 我校现有14个教学班,34名教师,469名学生,计算机台,目前,学校信息化建设,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硬建设不断增强,信息技术建设每年都增加投入。有了这样好的发展基础,我们把信息化建设工作做为我校整体工作的一部分,纳入规划,并逐步落实。网络资源开发和利用为我校教育教学深入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资源保障,为全面推进学校发展发挥极大的功能。 一、组织保障、制度管理 我们充分认识信息化建设在提升学校办学特色,提高行政管理效率,优化课堂教学效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的积极促进作用。为了进一步深化信息化工作,学校建立了信息化工作领导组织机构,成立三个小组即:信息技术应用领导小组、信息技术工作小组、教育教学资源开发小组,形成由校长主管、书记、副校长分管,信息技术小组教师具体贯彻实施的管理网络和运行机制,确保了我校运用信息技术应用管理在组织上、技术上、资金上得保证和支持。职责明确,强化过程,制度约束。

学校先后建立了《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制度》《网络管理人员工作职责》《微机室管理制度》《微机室学生守则》《学校资源开发工作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确保信息技术课程计划的落实,开足开齐上课与上机操作两课时。 二、有限经费、有效投入我们学校经济基础很薄弱,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就是有限经费做到有效投入,那就是促进教师发展和学校发展。学校把加强对全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纳入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这项工作主要分三步走:一是,学校拿出经费组织教师参加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信息技术相关知识培训,确保了专任教师培训合格率为100%,适龄教师参加国家教育技术考试通过率为100%;占教师总数80%。二是,为了进一步提高我校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使用率和覆盖率,我们经常组织本校教师的校内培训相关信息技术育培训,学校领导及信息技术教师经常为老师做计算机应用培训,并随时为教师答疑解难。三是,对资源开发小组成员的提高培训,以青年教师为龙头,提高教师整体的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和水平。学校对资源开发小组成员给与不同等次的奖励,奖金不多但是一种肯定和鼓励。 三、发挥专长,全员提高我校计算机专任教师队伍一直不稳定,缺少专任教师一直困惑着我们。可我们还很庆幸,我校王洪波书记通过自己的自学研究,对信息化建设方面有较强的实践和指导能力。王书记作为分管领导充分发挥了作用,培训教

中小学信息化建设及应用情况

学校信息化建设及开展应用情况随着信息化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学校信息化建设已成为未来学校教育发展战略的制高点,成为学校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的专业发展,终生学习和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技术支撑。我校按照“建设好,使用好”的目标,走出了一条学校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创新之路。 建设情况 如何让资金短缺的基层学校,尤其是资金严重不足的一所民办学校,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加速实现教学现代化,真正实现“三通两平台”。我们本着“明确目标,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以满足教育教学需要,满足教师、学生发展需要,满足学校现代管理需要为基本出发点,协商提出并形成了“多方参与的教育信息化建设新机制”。 我校积极按照国家“三通两平台”的发展要求,把校园网(校校通),班级多媒体(班班通)有效利用和连接起来,并顺利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人人通过渡。我校配合市教育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光纤教育宽带网络的接入,建设信息化资源平台。 根据学校教育信息化的现状,本着“坚持质量一流、开

放灵活、安全可靠、易于扩展”的原则,在市育局大力支持以及学校自身的努力下,经过多年的时间,完成以下七个方面的建设。 一、“班班通”教学设施建设。 “班班通”是学校信息化资源获取与利用、终端信息显示的软硬件环境。学校建成“班班通”教学班88个,均配备计算机、交互式智能教学触摸一体机、实物投影等设备,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二、网络计算机教室和信息化教学办公建设。 计算机网络教室不仅能够进行计算机常规教学,而且满足了学校规模培训的需求,全面提升培训效率,创造了一个实时的网络互动课堂。 建成标准化计算机网络教室3个,学生电脑180台,为学生信息课的开设提供了保障。已配教师办公电脑220台,并全部接入互联网,师机比达到1:1。 三、互联网及校园局域网建设。 学校采用教育网光纤接入互联网,教育网出口带宽达到1000Mbps,互联网出口带宽达到200Mbps。每个办公室、教室、微机室都有网络节点,无线WIFI网络覆盖整个校园,使教师办公、学生学习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满足了教师电子备课需要,实现了资源共享。2015年全省开展“一师一

衡阳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自查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衡阳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自查报告正式版

衡阳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自 查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衡阳市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评估自查报告 南岳区第一中学 南岳第一中学(简称南岳区一中)位于风光旖旎的衡山集贤峰下,其前身为坐落于长沙市韭菜园的南华中学,经数次搬迁、屡经兴废后迁于现址,改为现名。建校以来,历届师生克服重重困难,秉承“忠诚、团结、勤奋、向上”校训,在教育教学方面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南岳区一中在继承光荣传统,面向新世纪,全面贯彻教育方

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走全面育人之路,特色办学之路,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合格的现代化建设人才,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赞誉。 数年来,在上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本着以创办优秀实验学校的目标,一方面我们多渠道筹措资金,配置了一批现代化教育设备,另一方面我们开展多方面的教学与培训,全面提高校行政管理人员、老师、学生的信息素养,使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工作由小到大,一边实施一边发展,一边装备一边开发使用,到现在,已经取得了部分成果。现对照检查指标系列的四个方面要求,分别汇报如下: 一、坚强有力的组织管理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高校信息化是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高等院校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来构建数字化校园,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和教学质量,促进科学研究,提升服务水平。高校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正推动着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当前高校信息化发展已经呈现不断增长的势头,然而学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研究和寻找一条可行的、适合的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道路是很有必要的。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的现状 近几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成绩显著,在校园网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信息数据源建设、教学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信息系统以及信息化保障制度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设施建设有了较快发展 目前,高等学校已经全部建成了校园网络,校园在学生宿舍、教学、科研与管理楼宇的覆盖率达到83%,学校无限网络覆盖学校公共区域的比例达到了16.7%,学生人均信息点数达到了0.59;我国自主研发的Cernet软件系统,连接了分布在200多个城市的大学,教育机构、科研单位,互联单位达到了2000多个,用户超过了2000万人,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学术互联网。 2.数字资源体系基本形成 目前我国建立了“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成员图书馆超过500家,联合目录数据库数据量180万条,馆藏总量近700万条;“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集中收录了近2800种中外文期刊和37万种外文图书,面向全国高校开放文献传递服务,注册用户近4000个,成员馆遍及全国。“大学数字博物馆”建设项目收集了30所高等院校的10余万件优质教学标本和特色藏品等基础资源,涵盖了地球科学、人文科学、生命科学和科学技术四大领域。此外,绝大多数高校建立了教学数据库,包含多媒体素材,多媒体课件,电子教案库和题库等。 85.7%的高校建立了电子图书资源,校均电子图书资源达到29.3万册。 3.信息化教学与应用取得长足进步 高等学校普遍采用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课程比例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doc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互联网的出现,对传统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各国都把推进教育信息化作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方向。我国也采取了强有力的措施,加快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今天我给大家整理了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总结范文一 作为学校公共服务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校园网络已成为学校重要的基础设施。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的校园网络基础设施面貌得到了比较大的改变,与之相适应的校园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较大提高,针对我校在信息工作的要求,我们确立了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总则和总体目标,并制定了校园信息化建设的分阶段实施方案,以期对今后进一步的校园信息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之路。 一、抓领导,确立岗位分工责任制为特征的管理机制 围绕学校信息化发展方案,发挥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积极作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各学科课程的整合,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提升教师的教学信息技术水平,深化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系统的应用,保持我校教育信息化的创新与活力。创建智能化、网络化与个性化的数字化环境,推进学校向现代化教育的转变,加速学校教育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推动我校的教育信息化和智能化。进一步完善我校数字化建设步伐。 1、组织保障

实施信息化工程,涉及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学校通过建立信息化领导小组,形成信息化管理的工作网络。领导小组由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和信息技术教师组成,共同研究制定学校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和管理制度。 2、制度落实 将数字化学校创建作为我们学校发展的增长点和奋斗目标,把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与学校的制度建设、教学改革、教育科研、教师学生成长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首先,将目标分解成每个学期的具体目标,经常向教师宣传,使之成为全校教师追求优质共同发展的共同愿景,扎扎实实分步实施。其次,分阶段、分层次、有步骤地对老师进行培训,注重提高教师使用计算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培养教师自己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及网上操作的能力。 二、抓建设,确立优化资源配置为特征的执行机制 为了使学校真正实现教育教学活动全面实现信息化,营造数字化环境,学校加强信息化设备的投入,现已做到每位教师有一台工作电脑,每个教室配置了一套多媒体电脑设备、实物投影机,营造了学校数字化环境。有了硬件的保证,现在教师的每堂新授课都能保证应用多媒体,基本上所有老师都能利用电脑查阅资料、电子备课、制作课件等,学校已经建立起比较完整的资源库。电脑和多媒体设备已经成为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必备,实现了办公的电脑化和网络化。 三、抓应用,确立构建数字化为特征的校园氛围 学校在初步完善校园网络的平台建设之后,把工作的重点转移

学校信息化自查报告

桃州中学教育信息化工作自查报告 在教育信息化工作推进中,桃州中学以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与信息技术融合创新为着眼点,在应用信息技术推动学校管理方式、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和学习方式的改革等方便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对照《广德县基础教育学校信息化工作考核要点(试行)》,将工作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组织健全,保障有力 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教育信息化工作领导组,各处室主任担任主要成员,职责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了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强力推进。制定的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管理制度符合学校实际,且目标明确,措施得力。按规定配备兼职信息技术系统管理员并按照广教体办[2016]238号文件要求落实待遇。 二、网络畅通,基础环境建设符合要求 2012年,学校建成校园网。该网现已成为学校日常管理、校本研修、资源下载、教师交流、家长获取学校信息的主要平台。我校互联网接入带宽100M,并且是电信、移动双网接入。学校有38个教学班级,班级电子白板安装率为100%;此外,还有2个美术教室、1个书法教室安装了电子白板,2个阶梯教室、1个会议室及食堂二楼安装了6套多媒体设备。学校教职工139人,教师办公室计算机有142台,师机比为1:1。在校学生2043人,每百名学生拥有计算机数为8.3台。 三、平台使用率高,信息技术课堂广泛应用 教师网络学习空间注册数138个,注册比例99%;学生网络学习空间注册数1219个,注册率60%,七年级新生注册工作正在进行。在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注册开通率达到100%。有138名教师参加“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网上“晒课”活动,参加“晒课”的教师数达本校教师数的87.2%。教师能充分利用安徽基础教育资源应用平台资源,进行备授课等,我校教师上传1.2个,下载8个。认真组织好各类管理信息系统数据采集工作,严把数据采集时间关、质量关,做到数据上报无差错。教室多媒体设备网络畅通,教学中教师多媒体操作熟练,使用率达90%。 按要求开设信息技术课,开课率达100%。英语、音乐、美术等课程信息化程度高,学校数字教育资源实现全覆盖。 四、重视信息技术培训,经费保障机制健全 全面推进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创造条件完成“提升工程”年度培训任务,教师参训率、合格率较高。安县教体局要求完成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发展测评工作。

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既然物理网络只是一个通信载体,自己又不专业、管不好,而信息资源是信息社会最基本的战略资源,作为一种战略资源又必须行业、单位自己建设、研究,并且是自己最需要的,那么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如果不是信息资源、信息服务还能是什么呢!还能把物理网络作为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和重要成就来看吗? 诚然,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各个单位、学校大多自己建了园区网络,而且不少单位不管是否需要,在不断翻新网络追求着豪华、时髦。他们却很少愿意在信息资源、信息服务上投资和努力。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建设被严重忽视了。要知道,可以买来世界上最贵的交换机、服务器,但是却买不来师生需要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就像不能说学校有了十万亩土地,就理所当然是世界最好的大学一样,也不会因为买了个最牛的交换机就可以吹牛说取得了信息化建设的伟大成就,这只会被人笑话。遗憾的是,如今仍然有不少人在引人发笑,我们已经笑得有点麻木了! 三、关于信息化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这里有两个问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信息化能不能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 学校是干什么的?第一是教书育人,第二是科学研究,科学研究的目的是更好地教书育人。所以毫无疑问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教学、科研。那么信息化可不可以对教学、科研产生积极的影响呢?当然可以。国外已经证明这一点,但是在国内则不然。 首先是在理论上不承认“信息化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的命题。近两年,笔者遇到一些致力于“信息化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研究的人,他们把论文投到国内在信息系统、信息管理等方面的核心期刊,送审后专家们持否定意见(不是文章本身),认为这不能成为理论,没有意义。这一方面反映了某些专家的霸道和浅薄,不允许不同观点发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学校在信息资源建设的研究上做得太少。 其次由于大多学校在信息资源、信息服务建设方面进展甚微,师生得不到有效的信息服务,缺少有效的信息资源,所以对“信息化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没有什么感觉。 如何改变这种局面?根本的办法就是加强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建设。正因为信息化在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提高上还远远不够,我们才要不断深化信息资源与信息服务建设,才能给师生提供良好、有效的信息服务。比如:利用信息化对师生教学进行跟踪服务,为科研提供信息跟踪服务等等,这些都需要高质量的信息资源做后盾。而做好了这些服务,就能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教学质量、科研创新能力的提高,从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四、结语 不管从哪一方面来看,我们都迫切需要改变信息化建设重硬件轻信息资源的观念,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把信息化建设推向前进。信息化建设绝不等于建网!筅 教育信息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是构建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正推动着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的全面创新和深刻变革。为了全面掌握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状况,在2008年度教育部教育改革和发展战略及政策研究重大课题“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研究”中,特设置教育信息化现状调研子课题,对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现状进行全面调研。 高校信息化发展现状与政策建议 蒋东兴1,宓詠2;郭清顺3 (1.清华大学,北京100084;2.复旦大学,上海200433;3.中山大学,广东广州510275) 摘要:高校信息化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当前高校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国高校信息化经过二十多年的建设,虽然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在当前信息化进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依据对于全国高校信息化的抽样调查结果,分析了我国高校信息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宏观政策与微观措施两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高校信息化校级统一信息系统IT治理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09)15-0027-04 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筅

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现状及需求分析

校园信息化建设项目现状及需求分析 1.1信息化现状分析 中职学院是校园信息化的先行者和开拓者,很早就开始注重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和信息化人文素养的提升。在过去几年里,学校投入相当的经费进行了校园信息通信网络、计算机等基础硬件设备建设,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硬件基础支撑体系。同时,为了实现部分业务的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引进部分学校应用软件和平台。总体来说,中职学院信息化建设已初显成效。 1.2信息化现存问题分析 中职学院信息化建设已有成果能够满足学校过去日常办公、管理的需要。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凸显出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乏整体规划 学院早期信息化建设都是立足于解决本部门业务管理需求,没有从学校层面进行整体规划,业务全景模糊,信息化体系残缺,缺乏一套科学、健全、可持续化的智慧校园应用建设指导体系。 2.缺乏统一技术标准,信息孤岛严重 学校现有应用系统来源较多,有自行开发、外购、上级单位下发,每个应用系统采用的编码规范、开发语言、技术架构、运行环境、数据库等都不尽相同,导致了各应用系统之间信

息交互较弱,形成一个个信息孤岛,数据无法联动和更新,阻碍了各部门之间业务协同。 3.原有应用陈旧、单一,应用效果不佳 原有应用系统在一定程度都存在着技术架构的落后,造成系统运行效率不高,性能不稳定等现象。另一方面,原系统在搭建时未充分考虑学校实际业务的需要,致使原系统在与当前的业务开展的模式有很大的不匹配和不吻合,既有原系统中的功能缺失,也有原系统一些功能的浪费。 4.多重身份和密码体系,多重登陆界面,师生使用方便 性不够 现有的校园网上面向全校师生访问的系统,各自维护和管理自己的用户信息,用户在访问不同的系统时,不仅需要输入不同的访问网址,而且还需要记忆不同的用户名/密码。同时,多个系统存在多套访问页面,且界面风格各异,用户无法通过终端界面统一获取已有的各类信息及服务,当各类应用新增和更新时也无法获知,这些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5.业务系统的开发和维护模式不统一,更新维护困难 学校各应用系统的开发平台、数据库和运行环境千差万别,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考虑。随着校园网上应用和资源越来越多,应用缺乏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技术升级存在风险,从而也带来业务系统维护成本不断增加的问题。

校园APP、互联网群组使用和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校园APP、互联网群组使用和管理工作 自查报告 东王营乡朱营小学 2019.3.25

校园APP、互联网群组使用和管理工作自查报告为切实维护广大中小学生及家长的切身利益,根据市县教体局通知精神,我校组织开展了各类APP软件应用情况排查工作,现将排查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高度重视,摸清底数。 学校成立了APP软件应用情况排查工作领导小组,立即组织人员开展了一次全面摸排,迅速了解和掌握师生通过中小学信息化校园、数字化课堂、计算机教室等网络载体下载、安装使用的教辅APP终端,或者学生、家长在手机上购买安装的教辅APP终端使用情况,没有发现非法教辅APP进入校园。 二、建立工作机制,严把入口关。 学校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建立了教辅APP进校园监管机制,严厉查处并抵制带有不良信息(色情、游戏、迷信等)内容的教辅APP软件进入校园,严厉查处学校和教师假借推动信息化教学名义向学生推荐和使用未审核、带有不良信息的教辅APP软件,加强过程监管,严禁非法教辅APP进入校园。 三、规范教材使用,抵制不良教辅。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2.0要求,学校严格采用教育行政部门主导推进的教育云平台及智慧(数字)校园平台等推进学校信息化教学、管理及服务。坚决不使用教辅APP向学生布置作业、不向中小学生推荐教辅APP。目前没有一位老师使用或向学生、家长推荐教辅APP。

四、开展专题教育,提高师生认识。 学校集中组织开展专题教育活动,通过课堂教学、主题班会、家长会等多种形式,对学生和家长开展专题教育,引导学生和家长正确认识、科学对待教辅APP,提高对不良教辅APP的认识,自觉抵制使用不良教辅AP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