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参赛教案

陕西师范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参赛教案
陕西师范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参赛教案

陕西师范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

参赛教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陕西师范大学第五届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

大赛参赛教案

留学生本科班古代汉语课

《远水不救近火》

教案设计

单位:国际汉学院

姓名:刘琳

《远水不救近火》第一节课教案设计

【课程名称】古代汉语

【课程类型】必修课

【教师基本信息】

刘琳,女,33岁,讲师,汉语言文字学专业博士,2004年7月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至今。多次承担留学生本科班各个年级的精读、语法、口语、听力、写作、古代汉语等课程,以及对外汉语专业中国本科生的语言学概论课程。

【教学对象】留学生本科班四年级学生

【学生特点】

本班学生来自越南、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和土耳其。学习汉语三年,HSK4级左右(已掌握3000以上汉语词)。学习过《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汉字文化》等相关课程。和《古代汉语》同时开设的还有《古代文学》和《中国文化》课程。

本班学生年龄差距较大,水平也有差别,但普遍学习态度积极,学习热情较高。喜欢提问,较关注古代汉语词汇和现代汉语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古汉语词汇语法现象在现代汉语中的运用。对文言文不熟悉,缺乏感性认识,不善于对学习过的语言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

【教学内容】

第十课《远水不救近火》

教材:《今用古代汉语》(上册)李禄兴主编,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

【教学目标】

1.能够熟练朗诵课文,并在提示下背诵课文。

2.能够完整准确地翻译课文。

3. 掌握语法点“古汉语中介宾词组的位置”,了解这种现象在现代汉语书面语中的运用。

4. 掌握汉字偏旁“宀”和“火”的类型意义,能举出这两个偏旁参与构形的常见汉字。

【教学重点、难点及处理措施】

1. 课文朗诵,注意断句、语调和生僻字的发音。处理措施:板书生僻字的拼音,强调声调。教师示范朗读课文,根据学生的情况领读,引导学生大声诵读。

2. 跟现代汉语意义区别较大的词语的意义。处理措施:板书重点词语的意义,以多种方式练习,多次重复,要求能改写成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

3. 古汉语中介宾词组的位置。处理措施:将语法点进行公式化归纳,适当举例,比照公式分析例句的结构,教师给出生词的解释后请学生准确翻译,提示适当改变词序。讲述例句的相关故事,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加深对例句的理解和记忆。设计看图造句、改写、填空等多种练习进行知识点的巩固。

4. 汉字偏旁“宀”和“火”的类型意义。处理措施:以图片的方式展示这两个偏旁的古文字字形和字形演变过程,以直观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偏旁的意义。解释常见字的意义,分析字形,加深学生对此偏旁类别义的了解,并举出常见字组成的现代汉语词汇。

【教学形式】

1. 以学生为主,启发引导式教学。以提问、讨论和练习为主要教学形式,讲解为辅。

2.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背诵练习和知识讲解,节省传统板书占用的课堂时间。

3. 展示图片进行相关文化背景介绍和知识讲解、造句练习。

4. 运用典型例句,通过对比和归纳的方法,帮助学生掌握成语的意义和用法,并创造情境,使学生能够正确使用该成语。

5.适当运用小故事、小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和练习用的卡片

【板书设计】

1.主要运用已制作完成的多媒体课件。

2.讲解课文时板书重点词语的释义。

3.临时性文字根据课堂需要当堂板书。

【教学反思与自我评价】

古代汉语对留学生来说比较困难,学生往往自信不足,缺乏学习的兴趣。教师要注意鼓励学生,增加学生的自信。比如背诵要求,开始时学生会觉得很困难,但是在提示下练习两三遍以后基本都能当堂背诵,经过这一过程后就会大大增加学习的信心,所以不能因为学生有畏难情绪而降低要求。对于个别程度较差的学生可适度放宽要求,比如给出较多的提示词。

由于缺乏语言环境,留学生对文言文很陌生,所以朗读的要求很重要,能读能背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语感。

语法部分的讲解要注意结合现代汉语进行对比,他们已经学过《现代汉语》,可以从现代汉语的相关语法出发,再进入古代汉语。一方面要注重比较,强调其区别的部分;另一方面要注重联系,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有着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现代汉语书面语的用法往往是对古代汉语语法的继承和保存。

要给出足够量的练习巩固学习,注意提示启发的技巧,避免代替学生完成练习。

在语法讲解和汉字学习部分容易出现难度过大的问题,要根据学生的情况适当调整难度。

以往教学中因条件有限未使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仅通过教师展示图片、板书例句等方式不利于课堂时间的节约和利用,创设情境也多靠教师语言描述,不够直观。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大大节约课堂时间,便于学生理解课文背景、词语使用的情境,能够更好地掌握词语和语法点的意义用法,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学改革】

教学内容上,传统古代汉语教学使用的文章难度较大,语言知识比较系统,完全从古代汉语的角度进行总结,比如词类的活用、古代汉语的词序、判断句、被动表示法等等,不注重与现代汉语的对比和联系。这种教学内容比较适合从小就接触文言文的中国学生的学习。与中国学生相比,留学生学习古代汉语有很多困难。因此,教学选用的文章要简短易懂,生动有趣,教学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认识了解古代汉语的第一手材料,通过朗读和背诵建立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启发他们认识到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在语法上的典型区别和联系,从而学会一些基础的古代汉语语法知识,能以古汉语为钥匙,打开学习现代汉语书面语的大门。

教学方法上,传统古代汉语教学主要是教师提点,通过大量的文本阅读和练习来完成学习。而留学生不具备自学古代汉语的能力,因此教师的讲解要具体到每一个词,并通过适度重复和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教学。传统的古代汉语教学也强调背诵,但都是学生课下独自进行。很多留学生不习惯背诵的学习方式,没有正确的背诵方法,因此我在课堂上用古今对译和提示词的方式引导背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几乎所有学生都能完成当堂背诵。此外,多种媒体的综合运用也有利于学生更快、更有效地接受和掌握本课的重点词语和语言点。

传统古代汉语教学并不强调汉字偏旁的学习,这是中国学生在识字之初就有所了解的知识。但大部分留学生没有进行过专门的汉字知识学习,因此在每课学习两个常用偏旁,通过字形演化认识偏旁的意义,从而了解有这一偏旁参与构形的汉字的意义,可以有效地提高留学生的识字能力。教学中我会使用很多图片来展示汉字形体的变化,让学生直观地认识汉字的意义;对于常用义和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