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电解工艺与控制讲解

铝电解工艺与控制讲解
铝电解工艺与控制讲解

铝电解生产工艺与控制指南

第一部分热平衡分析与控制

在霍尔-埃鲁法中,能量是以两种方式供入的,一种是是以电能的方式供入,另一种是以碳燃烧的热能方式供入。电解槽的热平衡表达式为:

Q热=W电+W碳-T△S-∑(H T-H298)

电解槽热平衡各影响因素的具体分析如下:

1.1 W电

电能热收入主要与槽电压和系列电流密切相关,在电解生产过程的正常情况下我们应力争保持槽电压和电流平稳,并尽可能减少阳极效应次数和效应持续时间,以维持热收入基本稳定。W电又是调节电解槽热平衡波动的最灵活,最方便的调控措施,因此生产中往往通过电流的变化来调整自然环境变化对电解槽热平衡体系的干扰,夏季适当降低部分电流,冬季适当提高部分电流以调整炉帮内外温差变化对电解槽散热能力的影响,从而保证炉帮基本稳定。通过保温料厚度来调节季节变化不但时间滞后而且对换极作业的浓度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原材物料的预热需求则采取短时间附加电压的方式来灵活的进行调节,这样可以提高对热平衡波动调节的针对性和及时性,个别槽的热平衡变化则通过设定电压的变更来灵活的进行调整。因此对于电能的调整必须坚持以适应电解槽的热平衡的需要为原则,力求节约。电流对热平衡的调整是系统的和长期的,不宜作频繁的变动,而电压对热平衡的调整则是灵活的和及时的,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电压对槽温的调节力度为日均电压提高10mv/天可以提高电解质和铝液温度3℃,而过热度提高必然增加热损失,电解槽热交换系数的典型值为500~1000W*m-2K-1,因此日均电压提高10mv实际只能提高1℃的槽温,但如果其它因素造成初晶温度降低或其它热损失增加则可能出现电压升高而槽温降低的异常现象。通过设定电压来调整槽温是滞后的,而根据热平衡变化采取短时间大幅度的电压附加方式及时调整各因素对槽温的干扰更符合电解槽的热平衡波动特性。

1.2 W碳

碳阳极的消耗也是电解槽热收入的重要来源,在950℃的电解生产环境下每公斤碳燃烧为CO2释放的热能约为7KWH,如果以240KA电解槽为例计算,

每降低10kg/tAl的阳极尽耗,则相当于降低了22mv的日均槽电压,如果碳阳极全部生成CO则相当于降低了约7mv的日均槽电压。因此我们要力争做到无炭渣生产以防止阳极和碳渣氧化而影响电解槽的热平衡,这同时也表明了捞炭渣作业对于热槽的意义。

1.3 T△S

T△S项的主要影响因素是电流效率的变化,电流效率波动的主要形式表现为铝液的二次氧化,具体反应方程式为2Al(液)+3CO2=AL2O3 +3CO 通过计算发现在电解生产条件下每损失一公斤铝液所释放的热能为4.3KWH,如果把它换算为对电压对槽热平衡的影响,则电流效率每降低1.0%则相当于提高了约14.3mv的日均槽电压,而电流效率每提高1.0%则需要增加18.5mv的热支出,效率升降造成的热收支不对称是由于分别生成了CO和CO2的缘故。电解槽电流效率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是电解生产中最活跃的变化因素,也是最难预知和调控的因素。

1.4∑(H T-H298)

该项实质上就是热交换中的热传导部分,而热对流和热辐射则合并为Q项内容。热交换的热能就是预热电解过程中的氧化铝、碳阳极以及其他原材物料需要提供的热支出,其中影响最频繁的是氧化铝加料作业,影响最剧烈的是更换阳极作业。虽然自法铝1975年开发点式下料技术以来加料作业的连续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对热平衡的干扰已经日益减弱,但过欠量加工依然或大或小地影响着电解槽的热平衡。理论计算表明,按240KA电解槽计算,下料量每日减少100kg则用于预热氧化铝的热支出将减少56KWH,假定同日效率降低0.5%则二次反应的潜热还要增加39KWH,相当于提高15mv电压所增加的热收入。因此我们必须力争实现氧化铝的平稳添加和完全溶解,并通过过欠量加工形式的频繁转换来减弱过欠量加料对电解槽热平衡体系的干扰。目前国外优秀的控制系统的控制效果为每1~2小时完成一次过欠周期,我们也要力争可靠的实现这一目标。对氧化铝浓度控制影响最大的因素是电解质过热度的变化,因为过热度的变化直接造成炉膛的变化而干扰电解槽的热平衡,因为炉帮中的氧化铝与料箱添加的氧化铝存在800℃以上的温差。因此我们有必要根据下料量的变化相应的调整电解槽的目标电压,通过设置加料附加电压来及时的调整下料量变化对热平衡的干扰,以保持电解槽热平衡的相对稳定。

换极作业是电解生产中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它不但影响体系热平衡的稳定性,还影响体系磁场和流体运动的稳定性,而流体运动的不稳定又进一步增加了热平衡控制的困难。国际上先进控制系统的解决办法是大幅度地提高换极后的附加电压,既可以增加热收入以满足新阳极预热的需要,另一方面又可以提高流体运动和槽电压的稳定性。国内的传统做法则只是对换极敞开液面期间的热辐射损失进行补偿,而并没有对新阳极的预热进行补偿。我们通过跟踪新阳极更换后的升温速率发现,新阳极的预热并不是以24小时为周期呈直线均匀上升的,而是以曲线形式不均匀变化的,在正常情况下八小时内要完成50%以上的吸热量,新阳极极距越低、导电越快、吸热速率越快,新阳极导电越慢则吸热速率越慢,其与新阳极的电流分布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新阳极的电流分布反映了新阳极的预热程度和安装高度信息。如果新阳极按比热残极高0.5cm的标准安装,则在正常情况下把八小时后的阳极电流分布为全部阳极平均电流分布的50%以上,新阳极的吸热量则要达到60%左右,因此需要在换极后的八小时内进行相应的电压补偿。

图I法铝400KA试验槽换极后的电阻控制曲线

图2法铝400KA试验槽换极后的过热度控制曲线

图3南平铝业240KA电解槽换极后的电压控制曲线

我们在240KA电解槽生产中的经验表明,长时间大幅度分阶梯式的电压补

偿制度符合电解槽换极后的稳定性控制需要,其对于热平衡稳定性、流体运动和电压的稳定性以及电解质水平的控制都是适宜的,也符合理论和实践需要的。对于电解槽的热平衡电压方式调整我们必须坚持以理论计算为依据,以实践检测数据为检验标准,以满足电解槽的热平衡需要为原则而取舍。

为了减少补充原材料对电解槽生产过程的热平衡干扰,我们不但对添加氧化铝要严格执行“勤加工、少加料”的控制思想,对氟化铝的添加也要执行这一管理要求,不因事小而为之。同时对于生产过程中的堵料、缺料也要严格防范,尽可能的减少各种意外因素对电解槽热平衡的干扰。根据以上分析,扎大面和扎角部作业明显违背了电解槽的热平衡和物料平衡管理思想,除非是电解槽出现了槽壳严重发红或者漏炉事故,在正常生产内条件下应该严格禁止,对中心下料预焙槽而言,扎大面和扎角部作业是对生产管理思想的背叛。

1.5 换极作业后的热平衡变化分析

换极作业对电解槽的热平衡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换极后的槽温变化测量数据与换极热损失的理论计算是一致的。理论计算双阳极的升温吸热量相当于60~80mv的工作电压,而冷阳极减少的表面热损失约为25~30mv的工作电压,按这样分析,更换双阳极会产生40mv左右的热平衡波动,这些热量是必须的,但这个吸热过程大致需要24小时左右才能完成,但其前八小时地吸热量一般占50%以上,因此我们换极后的前八小时内附加相当于20mv的日均设定电压与新阳极的吸热需求是基本一致的。部分工艺人员认为换极后的大幅度附加电压增加了电能的消耗,但如果我们在增加换极后附加电压同时适当下降我们的设定电压,这样就既解决了电解槽换极后的稳定性问题,又解决了电耗对生产指标的制约,由于换极后新阳极不导电以及流体运动的变化,换极后的极距是电解生产过程中最小的阶段,如果换极后不进行适宜的电压补偿,不但会压缩极距,而且会由于极距降低电解质水平提高熔化炉面而影响电解槽的物料平衡控制。

换极后大幅度附加电压虽然有利于换极后的稳定,但对于高温槽而言则是有害的,因为换极作业大量的热损失对于高温槽而言是一个难得的热平衡调整机会,为了解决附加电压对高温槽的影响,我们采取了根据不同槽况区别对待的分阶梯附加电压方式,即高温槽只附加一个阶梯短时间的附加电压,以适应高温槽温度调节需要,正常槽则附加较长时间的两个阶梯的附加电压,以满足

新阳极的吸热需求。

不同电解槽在换极后的温度变化是各不相同的,这是由于换极敞开电解质液面时间不同和电解质初晶温度及过热度不同的缘故。敞开电解质液面肯定增加热损失,但其是次要因素,过热度不同才是温度变化的主要原因。过热度高的电解质温度变化大,过热度低的电解质温度变化小,这是因为电解质凝固产生相变热的缘故。据初步估算,电解质凝固150kg产生的相变热能使电解槽整个体系温度上升1℃。如果仅相对于电解质和铝水而言会有3℃的变化。

通过对换极后的温度变化,我们可以推测和估计我们电解槽的初晶温度和过热度的合理保持范围。经初步分析,如果分子比保持2.30~2.35,氧化铝浓度2~3%,初晶温度应该在940左右,这与理论计算的初晶温度也基本一致。如果平均过热度保持10℃左右,我们的电解温度应保持在948~955℃。电解质温度高于960℃的电解槽肯定过热度高,其换极后的降温幅值也必然大。

为了满足氧化铝溶解和炉帮稳定我们需要保持8~10℃的平均过热度,按照适宜的铝水平条件,电解槽中心温度与边部温度会存在6~8℃的温差,这要求必须提供4℃的平均过热度,氧化铝溶解在下料点局部还会产生4~5℃温差,因此保持8℃的过热度是必须的,保持10~12℃才能稳定生产。而我们平时测量时没有考虑边部与中心以及过欠下料的温差,所以会看到5℃左右的过热度也能稳定运行,这其实是测量和计算中的误差造成的。如果不考虑槽内不同位置对测量误差的影响,则保持6~8℃的过热度是平稳生产的需要,这与国外常常报导的7℃左右的过热度数据是基本相符的。

1.6. Q热

由于各子项在电解生产期间是频繁波动变化的,因此电解槽的热平衡必然是相对的动态平衡。相对于四个子项而言Q热是随之被动的、滞后的变化的,波动初期Q热的变化值小于四个子项之和,大部分的热能由电解槽热平衡体系先储存或者释放,从而表现为槽温和炉堂的频繁波动,最终实现动态热平衡。但这个动态的热平衡不一定是我们需要的理想的热平衡状态,因为我们已经把理想的热平衡状态定格为6~8℃的过热度标准,因此我们还需要对电解槽的热平衡进行调整,以实现我们高效、低耗、优质、长寿的生产目标。

Q热实质上就是电解槽与大环境之间的热交换值,包括热对流和热辐射,而热传导则归入了∑(H T-H298)内。Q热值的计算存在许多的变数而很复杂,既有电

解槽热平衡体系变化的因素,也有大环境变化的因素,但主要受电解槽热平衡体系变化影响,主要包括炉帮的厚度变化,体系热交换系数变化,保温料厚度变化,换极作业液面敞开时间变化等等,其中体系热交换系数变化则主要包括铝水平、电解水平、流体流速。大环境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环境温度的变化/排烟风机的排风量变化以及供电系统的电流波动等因素,而其他设计因素一旦确定以后变化较少,基本不作考虑,但如果进行了材料设计变更则一定要进行相应的热平衡年调整。

出铝作业也是电解槽热平衡波动的重要因素。由于出铝后铝水平降低减弱了电解槽的散热能力,即表现为体系热交换系数的降低,从而造成槽温的上升,一般而言出铝半小时后槽温会上升6℃左右,在两小时后开始下降,在四小时后恢复到出铝前的正常温度。因此国内目前的出铝附加电压实质上不符合电解槽的热平衡需求,应当及时地进行改进。出铝后提高电压的目的是及时地进行炉底沉淀处理,这对于边部加工的自焙槽而言是适宜的,但对于采用浓度控制的中心下料预焙槽来说则是不合理的。

氟盐添加量通过影响电解质初晶温度和过热度而改变电解槽的炉帮和热平衡,电解质中的氟盐含量还通过改变铝液和电解质的界面张力和溶解度而影响电流效率,因此,氟盐添加量是影响电解槽热平衡的重要因素之一,调整氟盐添加量更是调整电解槽热平衡的主要措施。其理论基础是增加氟盐则降低电解质的分子比和初晶温度,在体系热收入不变的条件下则加速炉帮的溶化而增加散热,同时分子比的降低有利于提高铝液和电解质的界面张力、降低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度而提高电流效率,又增加了体系的热支出,因此对分子比偏高的异常槽加大氟盐的投入量是抑制其热趋势恶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但也不能把加大氟盐的添加量作为唯一的措施,因为我们必须为异常槽的炉帮恢复准备充分的条件,而大量添加氟盐必将加速炉帮的溶解。因此加大氟盐的目标仅仅限于保持热槽的分子比不因为炉帮的溶化而提高。

第二部分氧化铝浓度控制

2.1 氧化铝的溶解

邱竹贤先生的研究认为氧化铝在冰晶石中的溶解过程可以分为两步:第一

步是Al2O3晶体受F离子侵蚀而生成Al2O3溶质,第二步是Al2O3溶质在溶剂作用下生成铝氧氟络合离子。在低Al2O3浓度条件下主要生成Al2OF62-离子,在高Al2O3浓度条件下主要生成Al2O2F42-离子。我们笼统地认为Al2O3在冰晶石中的溶解度和溶解速率主要取决于冰晶石中游离F离子的数量和活度,取决于冰晶石熔体中AlF63-离子的离解度。熔体中凡是占用游离F离子的因素都会降低电解质对氧化铝的溶解度,凡是降低F离子活度的因素都必将降低电解质对氧化铝的溶解速率,而凡是提高电解质中F离子浓度和活度的因素虽然提高了电解质对氧化铝的溶解能力,但必然同时提高电解质熔体对阴极铝的溶解损失,因此努力降低铝液和氧化铝在电解质体系的溶解度并保持平稳生产是我们铝电解工艺和控制的重要内容。

高质量的氧化铝也是铝电解生产中提高技术经济指标的重要条件。杨振海、高炳亮和邱竹贤在透明槽中进行的氧化铝溶解试验发现,氧化铝在冰晶石中的溶解特征和溶解度由于氧化铝质量的差异而各不相同。概括而言,砂状氧化铝的聚合物漂浮时间接近于它的完全溶解时间,一般漂浮7~8min,完全溶解需要8~10min,而中间状氧化铝的漂浮时间则短得多,一般为3-4min,完全溶解时间则长得多,需要10~12min,漂浮与完全溶解时间又因搅拌速度加快而缩短。

如果氧化铝不能及时溶解则沉降到炉底形成沉淀。沉淀物的主要物相是氟化钙、氟化铝、氧化铝和冰晶石,其中大约含有40%的氧化铝,2%的过量氟化铝,3%的氟化钙,其余为冰晶石。沉淀物中的过量氟化铝与原始电解质中的过量氟化铝浓度并没有直接的关联,但一般而言沉淀中的氧化铝含量越高则其中的氟化钙含量会相对减少。随着时间延长沉淀物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溶解或者形成炉底结壳,结壳中的冰晶石和氟化钙将大部分返回到电解质中,因此结壳常常以蜂窝状的a-Al2O3形式存在。沉淀的导电率约为传统电解质的一半,而结壳是基本不导电的,为了防止沉淀和结壳提高阴极的导电压降,更主要的是为了防止沉淀和结壳在炉底产生水平电流而破坏电解槽流体运动和槽电压的稳定性,我们必须及时对炉底沉淀和结壳进行处理。还需要指出的是在沉淀熔化过程中将产生大量难溶的a-Al2O3颗粒,从而增大了电解质的电阻和电流效率损失,因此保持炉底洁净是我们电解生产工艺和控制的共同目标。但是提高电解质对氧化铝的溶解能力是有代价的,一般而言提高电解质对氧化铝溶解能力的

同时必然增加电解质对阴极铝的溶解损失,只有采用高比面积的砂状氧化铝是既有利于氧化铝溶解又不降低电流效率唯一途径,所以氧化铝质量也是制约铝电解经济技术指标的重要生产条件。

2.2氧化铝浓度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根据上下三个图表分析,在电压稳定的前提下极距的大小不是电流效率的决定因素,而铝液和二氧化碳在电解质中的溶解度及其停留时间才是电流效率的决定因素。

第三部分铝电解工艺与炉膛控制

铝电解槽的炉膛是铝电解工艺状况的真实写照,主要与电解质温度、铝水平、槽电流、电压等热平衡因素息息相关,同时也受添加剂浓度和氧化铝浓度的影响和制约。

3.1 电解质温度和成分的选择

电解质的主要作用是在较低的温度下溶解氧化铝,连接阴阳极传导电流,隔离阴极和阳极的产品,防止电流效率损失,添加剂的选择则必须满足电解质的基本功能。在霍尔-埃鲁法铝电解生产中冰晶石作为主要的溶剂从来没有动摇,现实生产中的添加剂则包括氟化钠、氟化铝、氟化钙、氟化镁和氟化锂,理论界的研究也主要局限于这几种。主要的研究结果如图:

图3-1 添加剂对氧化铝溶解速度的影响

各种添加剂对电解质表面张力和密度的影响

电解质中的氟化钙主要是氧化铝带入的,原则上在整个生产过程中没有必须要补充氟化钙,因为氟化钙不是理想的添加剂,增加了氟化钙的添加量就必然会降低氟化铝的添加量。关于氟化钙作为矿化剂对炉帮形成的作用,对比分析如下图:我们可以发现氟化铝才是最有效的矿化剂。

对于大型预焙槽而言原则上不应该添加氟化镁,对于边部加工的自焙槽来说则是合适的,其原因是现代大型预焙槽已经有效解决了氟化铝的挥发损失问题,而氟化铝比氟化镁具有更大的性能优越性。

关于氟化锂的添加不可强求,原则上槽温已经达到950℃左右则不宜继续

添加,以保证电解质对炉底沉淀的自溶解特性,这也是国外不添加氟化锂的根本原因,而且昂贵的锂盐不一定能为生产方带来现实的经济效益。

关于氟化铝的添加量国际上普遍保持12%左右,具体依据如下图

根据添加剂特性研究结果和炉底沉淀成分分析,在现有的工业氧化铝质量状况下,氟化铝是最理想的添加剂,它的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对电解质初晶温度的相对影响较小,适宜大量添加,二是对电解质与铝液之间的界面张力影响最大,有利于降低铝在电解质中的溶解损失,三是有利于降低电解质的密度,四是基本不影响氧化铝的溶解速度,其缺点主要是增大了电解质的电阻。根据炉底沉淀的过量氟化铝含量基本与电解质的原始氟化铝浓度无关的研究结果,以及沉淀的溶解温度为953℃左右的研究结果表明,保持950~955℃的槽温是最理想的槽温,既有利于降低铝在熔体中的溶解损失,又有利于炉底沉淀的返回和溶解,而在低于沉淀溶解温度的条件下必须保持较高的过热度以防止沉淀形成。Thonstad等人在150KA工业电解槽的研究发现在适宜的添件下电解质膜每小时可以从沉淀中传输14kg的氧化铝进入电解质,因此我们在选择电解运行温度时必须为保持电解槽的自溶解特性创造条件。

3.2铝水平队的选择

铝水平是铝电解生产中最重要的设计参数和工艺参数,它既影响电解槽的热平衡又影响电解槽的稳定性。一般而言对于流体运动和电压稳定性较好的电

解槽可以适当降低铝水平,以提高对炉底洁净的保持能力。而对于流体运动稳定性较差或者散热人物较大的电解槽可以适当提高铝水平,以提高电解槽的稳定性和热平衡能力,同时适当提高电解质初晶温度,以提高电解质对炉底洁净的保持能力。铝水平与槽稳定性的关系遵循如下稳定性判别式:

(D0+h E)*h M>A*B Z*I p

式中(D0+h E)表示假设的极距,D0表示等效的阳极距离(预焙槽为0.04m,自焙槽为0.036m,);

A=5*106m2*(Gs*kA)-1 :为经验常数;

BZ:为阳极底掌下的垂直磁场代数平均值(Gs);

Ip:为系列电流(KA)。

图3-4 150KA预焙槽的稳定性极限

因此提高铝水平既有利于增加散热能力又有利于提高电解槽流体运动和电压的稳定性,从而为降低电压创造条件,因此提高铝水平是强化电流生产中一个有效的工艺措施。它既解决了强化电流后的散热问题又解决了提高电流压缩极距后的流体运动稳定性问题。而铝水平提高以后的炉底洁净能力则主要依靠提高热平衡和氧化铝浓度控制能力来协调解决,必要时可以通过提高分子比来缓解。因此在炉底洁净和炉膛状况允许的前提下应该积极提高铝水平为强化电流增产增效创造条件。

从理论上分析铝水平的高低并不直接影响电流效率的变化,但铝水平通过

影响炉帮和流体稳定性二间接地影响电流效率的变化。一般而言流体流速小、稳定性好、炉膛小的电解槽都能够取得理想的经济技术指标,当然这也一定程度地提高了对生产操作和控制的要求。

3.3过热度与炉帮的关系

电解槽的过热度是由电解槽的热平衡状况决定的。过热度与电解槽各热平衡因素的关系如下:

过热度=(电解质温度-槽壳钢板温度)/(传热系数*∑R)

∑R=炉帮的热阻+侧部碳块和伸腿的热阻+侧部保温层的热阻+钢壳的热阻+钢壳与空气界面的热阻

其中炉帮的热阻与过热度的变化是一对相互调整的因素,过热度高则炉帮变薄而降低热阻和过热度,过热度低则炉帮增厚而增加热阻和过热度。而其它各因素在一定期间内基本没有变化。

根据过热度的计算公式可以看出,过热度对电解槽的热平衡影响要比槽温的影响大得多,但在电解质成分不变的情况下槽温变化的实质就是过热度的变化,因此我们主张在满足氧化铝完全溶解或者满足炉底沉淀自溶解的温度条件下尽可能的降低槽温和过热度,而其中又以降低电解质的过热度作为首要任务,因为过热度直接决定炉帮的厚度,而炉帮的厚度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铝液镜面的大小和铝液的溶解损失。

关于过热度和温度对电流效率的共同影响前期还比较混乱,但目前已经得

到了一个比较明确的共识,即温度对电流效率有积极的影响,但温度对效率的影响主要是由过热度和电解质成分变化对流体间的界面张力的影响决定的。过热度与电流效率的关系如下图:

3.4炉帮对流体流速和变形的影响

铝液的流速主要决定于电磁力,而电解质的流速在很大程度上受边缝水力学尺度的影响,当然也还与铝液的流速和流体黏度以及铝液变形度有关。炉帮的厚度通过影响边缝的宽度而影响流体的流速和流体变形。当铝液和电解质的

内压力相等时,可由下式说明电解质-铝液界面的倾斜:

dz/dx=[Fx/(g (ρM-ρE))]*[K’/(K+K’)]

式中g表示重力加速度;

ρM-ρE表示铝液与电解质的密度差;

K’表示两极间空间的流体阻力系数

K表示槽周边的流体阻力系数

当K〉〉K’时,dz/dx的值接近于零,即在阳极四周的加工面很窄的情况下就是槽周边的流体阻力系数很大,而降低了铝液的界面变形和电解质的流速。就极限情况而言就是电解质不运动或界面处的铝表面无变形。因此得到的第一个结论是炉帮厚的电解槽将因为加工面的缩小而降低电解质流速和铝液液面变形,生产实践中我们常常发现B面的铝水平比A面高,炉膛大的电解槽电解质流速快就是这一缘故。宽窄加工面的比较如图3-4

3.5炉帮对电流效率的影响

炉帮的厚度与加工面的大小和铝液镜面息息相关,就300KA电解槽而言,炉帮的厚度每减薄10cm,则会增加铝液镜面3m2,约提高铝液镜面的9%。由于边部的流体运动相对比较紊乱,而且由于边部的阴极电流密度比阳极底掌下的电流密度小得多,加工面越宽阴极电流密度越小,阴极的极化保护作用越弱,所以加工面的铝液溶解损失要比阳极底掌下的铝液溶解损失大得多。

邱竹贤等在实验条件下,研究铝电解中电流密度对于电流效率的影响结果如下表:

冯乃祥也对炉帮与电流效率的关系进行了长期的研究分析,公布的研究结果如下:

第四部工艺、控制和操作的相互关系

工艺与控制对生产操作的要求的实质就是人际配合问题。电解工艺主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为电解槽建立合理的热平衡制度,以形成理想的炉帮作为检

验标准。生产实践中发现,理想的炉帮比教科书上勾画的图画还要好,关键在于如何规划和保持稳定合理的热平衡;二是为电解质提供合理的氧化铝溶解能力,主要包括过热度和电解质成分的选择。氧化铝的溶解与铝液和CO2的溶解都密切相关,过大和过小都不利于得到好的经济技术指标。工艺控制的原则就是保持平稳,通过各个技术条件组合建立合理的热平衡制度和均匀的氧化铝添加制度。

计算机主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其一是自动加料功能,关键在于如何保持稳定的低浓度生产,氧化铝浓度既要低又要稳定,这方面我们还需要在效应预报方面进一步细化,提高效应预报的灵敏度和精确性;其二是电阻控制功能,关键在于如何把电阻控制与过热度控制结合起来,如何根据其他因素的变化来推断过热度的变化,提高操控机的智能性;其三是其他辅助作业的规划并为组织安全生产提供保障。计算机控制的中心任务就是协助工艺管理人员实现热量和物料的动态平衡。绝对的平衡是不存在的,我们的目标是根据生产设备的现状最大限度的降低两个平衡的波动幅值。

电解操作的的主要任务是维持生产连续平稳进行,保持阳极高度、两水平高度稳定以及解决其它异常因素对电解生产的干扰,保持电压和氧化铝浓度处于操控机的控制区间,为计算机控制创造适宜的条件。对电解生产操作的要求概括为“快、准、稳”,即换阳极作业要快,尽可能降低换极作业的液面敞开时间,减少热损失,熄灭阳极效应作业也要快,尽可能减弱阳极效应对电解槽的热冲击;出铝作业要准确,尽可能减少出铝量变化对热平衡的干扰;抬母线作业要力求电压平稳,确保母线框架机完好,必要时可以适当降低工作电压,防止突发阳极效应而诱发恶性事故。

铝电解生产控制的实质就是围绕两个平衡的控制展开的,而炉帮的好坏则是这两个方面控制效果的综合表现。电解工艺、计算机控制和生产操作的管理都必须围绕两个平衡为中心而展开,凡是从理论上违背两个平衡控制要求的都是电解生产所不能接受的。电解生产中的两个平衡又是相互影响的,我们的目标是坚持在理想的过热度条件下建立稳定的热平衡,这是争取优质、高效、低耗、长寿生产的根本途径,而高过热度条件下建立的热平衡虽然能得到较好的稳定性,但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槽寿命和经济技术指标。

电解铝工艺流程定稿版

电解铝工艺流程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电解铝工艺 电解铝 - 简介 电解铝就是通过电解得到的铝。现代电解铝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作为溶质,以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950℃-970℃下,在电解槽内的两极上进行电化学反应,既电解。 电解铝 - 工艺流程 电解铝生产过程 铝电解工艺流程:现代铝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作为溶质,以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950℃-970℃下,在电解槽内的两极上进行电化学反应,既电解。化学反应主要通过这个方程进行:2Al2O3==4Al 3O2。阳极:2O2ˉ-4eˉ=O2↑阴极:Al3 3eˉ=Al。阳极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和固体粉尘。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需对阳极气体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有害气体和粉尘后排入大气。阴极产物是铝液,铝液通过真空抬包从槽内抽出,送往铸造车间,在保温炉内经净化澄清后,浇铸成铝锭或直接加工成线坯.型材等。其生产工艺流程如下图: 氧化铝氟化盐碳阳极直流电 ↓↓↓↓ ↓

排出阳极气体------ 电解槽 ↑↓↓ 废气←气体净化铝液 ↓↓ 回收氟化物净化澄清 ↓↓↓ 返回电解槽 浇注轧制或铸造 ↓↓ 铝锭线坯或型材 电解铝 - 产业特点 电解铝 世界上所有的铝都是用电解法生产出来的。铝电解工业生产采用霍尔-埃鲁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即以冰晶石为主的氟化盐作为熔剂,氧化铝为熔质组成多相电解质体系。其中Na2AlF6-Al2O3二元系和Na3AlF6-AlF3-Al2O3三元系是工业电解质的基础。电解铝工

【生产管理】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工艺流程(DOC 6页)

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工艺流程(DOC 6 页) 部门: xxx 时间: xxx 制作人:xxx 整理范文,仅供参考,勿作商业用途

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工艺流程(附图片) (2009/12/18 15:19) 铝电解电容器主要原材料: 阳极箔、阴极箔、电解纸、电解液、导箔、胶带、盖板、铝壳、华司、套管、垫片等 生产工序 切割、卷绕、含浸、装配、老化、封口、印刷、套管、测量、包装、检验等 电解电容原材料分切 小型电解电容器自动卷绕机

大型电解电容器自动卷绕机 电解电容芯子含浸 电解电容高温老化 电解电容性能测试

铝电解电容制造进程: 第一步:铝箔的腐化。 倘若拆开一个铝电解液电容的外壳,你会看到内里是几多层铝箔和几多层电解纸,铝箔和电解纸贴附在一起,卷绕成筒状的机关,这样每两层铝箔中间便是一层吸附了电解液的电解纸了。 铝箔的制造要领。为了增大铝箔和电解质的战争面积,电容中的铝箔的外观并不是平滑的,而是通过电化腐化法,使其外观形成崎岖不屈的形状,这样不妨增大7~8倍的外观积。电化腐化的工艺是较量庞杂的,此中涉及到腐化液的种类、浓度、铝箔的外观状态、腐化的速率、电压的动态均衡等等。 第二步:氧化膜形成工艺。 铝箔通过电化腐化后,就要运用化学方法,将其外观氧化成三氧化二铝——也便是铝电解电容的介质。在氧化之后,要仔细检讨三氧化二铝的外观,看是否有雀斑也许龟裂,将不足格的清除在外。 第三步:铝箔的切割。 这个措施很简单明白。便是把一整块铝箔,切割成几多小块,使其适当电容制造的必要。 第四步:引线的铆接。 电容外部的引脚并不是直连接到电容内部,而是经过内引线与电容内部连结的。因此,在这一步当中我们就必要将阳极和阴极的内引线,与电容的外引线经过超声波键正当连结在一起。外引线通常采纳镀铜的铁线也许氧化铜线以削减电阻,而内引线则直接采纳铝线

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

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 材料成型及控制技术是通过改变金属材料的结构与形状来提高材料的性能,这是X为大家整理的材料成型控制技术论文,仅供参考! 材料成型控制技术论文篇一 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分析初探 摘要:材料成型与工程控制在制造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机械制造业发展的重头戏,在发展中机器制造业企业必须加以重视。作为汽车、电力、石化、造船及机械等方面的基础制造技术,材料成型加工技术在发展中得到不断成熟与发展壮大。文章主要论及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方面的汽车零部件方面的模块制造技术方面额介绍与分析探讨。 关键词:材料成型控制工程技术 现代制造工业在行业发展中呈蒸蒸日上的发展新趋势,并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为工业发展作出巨大的贡献。制造业的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方面的技术发展,同时也是业内十分关注的内容之一,我们从其技术发展特点入手屁,实现进一步分析和探究。 一、材料成与控制工程模具制造技术分析探讨 材料成型与制造中讲究技术发展,从效益、节能、生产速率等方面考虑进一步探讨研究,下面以奇瑞A21汽车中支

板产品图的制造技术方面进行分析探究。 (一)金属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加工技术 1技术材料一次成型加工技术 挤压:在置于模具内金属坯料的端部加压,使之通过一定形状、尺寸摸孔,产生塑性变形,获得与模孔相应的形状尺寸的工件。 特点:塑性好、不易变形 拉拔:在置于模具内金属坯料的前端施加拉力,使之通过一定形状、尺寸的摸孔,产生塑性变形,获得与模孔相应的形状尺寸的工件 特点:变形阻力比挤压小,但对材料塑性要求高 轧制:金属通过旋转的轧辊受到压缩产生塑性变形,获得一定形状、尺寸断面的工件。 2金属材料的二次成型加工 锻造:阻力大,通常需要加热实现。 自由锻造:在锤或压力机上,通过砧子、锤头或其它简单工具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之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尺寸的工件。 特点:不用模具,易变形,简单的工件形状。 模型锻造:坯料在锤或压力机上,通过模具施加压力,产生塑性变形,获得所需形状、尺寸的工件。 特点:需要模具(锻模),变形阻力大,工件形状可以比

电解工艺控制经验总结

电解工艺控制经验总结 一、现场第一,曲线与报表第二,事先预防 1.关注现场,深入现场了解的实际与真实情况:第一就多与员工交流讨论问题,员工每时每刻都在现场,对现场的问题是最了解最清楚的,让员工把现场实际操作中碰到的现象与变化及时反馈,使自己能找到真正问题,并有效解决;第二就是自己每天现场检查时间不少于3小时,每台槽子每天巡视二次,早上上班前从烟道端看一遍槽子,对火眼,角部极保温料,角部极阳极上调情况,打击头火苗情况及氧化情况进行记录;测量两水平的时候对电解质粘度,打击头火苗情况,角部极保温料,角部极异常,打击头粘包,氧化铝下料情况进行记录,初步判断电解槽的运行情况,如槽子热或凉,过热度大或小等。主要看电解槽的火苗、电解质颜色和沸腾等情况。火苗呈淡蓝色,强劲有力,电解质颜色红、黄适中,沸腾均匀,属正常槽;火苗呈蓝紫色,结壳厚,表面一片死沉,电解质颜色发红,形成黑色碳渣结壳封闭表面,属于冷槽的表现;火苗发黄而无力,且到处冒火,电解质颜色发亮,沸腾呈现出翻滚状态,在相对平静的电解质表面飘浮细粉碳末,不结壳等,属于热槽表现。

2.事先预防:现场的槽况变化一般要1到3天才会在曲线与报表一上体现,所以等到在曲线与报表出现异常时,已经对生产影响了,处理起来也困难些,损失了大些,如果我们能从现场细微的变化来判断槽子趋势,做到事先预防,这样调整起的也容易达到效果,损失也会小,所以真正的高手是预防异常的出现,而不是处理异常异常,分析方式应该是根据现场的变化情况结合曲线报表进行分析,而不是根据曲线报表上的异常再去现场找原因,真正做的预防控制。 二、勤于统计分析,建立台账,以数据说话 1.对报表的统计分析,通过长期的数据统计分析,主要根据效率、电耗、下料量、电压摆、效应综合分析,制定单槽最佳工艺参数控制标准,找出最优槽,找出规律性,根据最优槽来确定最佳的温度、分子比、电压、铝水平等工艺控制参数基准;找出最差槽,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稳定的差槽一般是槽子内热大,主要是铝量少,电压过高或过低,极上料过厚,不稳定的差槽主要是炉膛不好,伸腿大,先要规整炉膛,稳定槽况,再按最优槽控制的工艺参数的标准进行控制,把差槽转换成好槽。 2.对每台槽长角情况进行统计,定期进行分析,分析伸腿的发展趋势,分析长角的规律,提高提查的准确率,按照周期规律进行提查,

工艺流程+控制+方案

一、确定工艺流程:供料—— 圈圆——高频焊接——补涂——烘干 (1) 供料 ① 用机械手将一摞铁皮放置于托盘之上,由带有传感器发射器的机械托盘 带动铁皮上抬运输。 ② 如图1和图2.1所示,将铁皮升高至光电管处(光电管与吸盘为同一高度, 未画出),由带有吸盘的机械手吸起,放置Z 字形轨道进行圈圆。 ③ 如图2.1所示,若铁皮高度低于光电管时,反馈信号。由控制系统控制托 盘继续上移,光电管失去信号后1s ,停止上移。 ④ 如图2.2所示,此时红外测距传感器检测到托盘侧面的信号,反馈至控制系统。此时托盘下降至最低位置,由机械臂将新铁皮装入托盘。 (2) 圈圆 图2.1 托盘工作 图1. 工艺流程图 图2.2 上料

进入“Z”字形轨道将铁皮圈圆。由槽轮带动含吸铁石的轨道吸引前进,送至焊接处。 (3)高频焊接 ①用铜丝辅助对单张圈圆的铁皮进行电阻高 频焊接。 图3 电阻焊 ②如图3,由侧面推杆推桶底进入焊接位置由光电管检测,当进入被圈 圆的铁皮时反馈信号,进行焊接。等到焊接结束,由传送带传 动送至补涂处。 (4)补涂 ①焊接结束后由传送带运输,使用光电管控制,对桶外(内)壁进行补涂。 ②如图4,由光电管检测,当有桶时,反馈信号,喷头喷漆并由毛刷刷平。 图4 补涂 (5)烘干 使用链传动,18L方罐采用回转式的电磁烘干机进行烘干。送入下一阶段进行胀方。 二、控制要求 (1)伺服电机1工作,带动机械手(吸盘)移动到铁皮上方后下降至光电检测器1失去信号(此位置即吸盘与铁皮接触)。 (2)机械手上的气动装置打开,使吸盘吸附铁皮。 (3)机械手运动到滚轮下方(经过一个单张检测仪),气动装置关闭。 (4)机械手吸住铁皮运动至圈圆处,进入“Z”字形轨道

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工艺流程(DOC 6页)

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工艺流程(DOC 6页)

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工艺流程(附图片) (2009/12/18 15:19) 铝电解电容器主要原材料: 阳极箔、阴极箔、电解纸、电解液、导箔、胶带、盖板、铝壳、华司、套管、垫片等 生产工序 切割、卷绕、含浸、装配、老化、封口、印刷、套管、测量、包装、检验等 电解电容原材料分切 小型电解电容器自动卷绕机

大型电解电容器自动卷绕机 电解电容芯子含浸 电解电容高温老化 电解电容性能测试

接相连。大众注意这些小小的措施无一过错细密加工要求很高。 第五步:电解纸的卷绕。 电容中的电解液并非直接灌进电容,呈液态浸泡住铝箔,而是经过吸附了电解液的电解纸与铝箔层层贴合。这当中,选用的电解纸与平凡纸张的配方有些分歧,是呈微孔状的,纸的外观不及有杂质,不然将影响电解液的身分与性能。而这一步,便是将没有吸附电解液的电解纸,和铝箔贴在一块,然后卷进电容外壳,使铝箔和电解纸形成近似“101010”的隔断状态。 第六步:电解液的浸渍。 当电解纸卷绕完毕之后,就将电解液灌进去,使电解液浸渍到电解纸上。随着电解液配方的革新以及电解纸制造技能的提拔,目前铝电解液电容的ESR值也逐渐得以提拔,酿成往日的几多分之一。 第七步:装配。 这一步便是将电容表面的铝壳装配上,同时连结外引线,电容到这时已经根本成型了。 第八步:卷边。 若是是那种“包皮”电容,就必要通过这一步,将电容表面包覆的PVC膜套在电容铝壳表面。不外目前运用PVC膜的电容已经越来越少,主要因为在于这种原料并分歧适环保的趋向,而和性能展现没有太大相干。 第九步:组合装配。 第十步:充电、老化测试。

电解电容器测试方法详解

电解电容器测试方法详解 1目的 为了规范电解电容器来料检验及抽样计划,并促进来料质量的提高,特制定该检验规范。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IQC对电解电容器来料的检验。 3准备设备、工具: 所需工具及其规格型号如表一所示: 表一(工具规格型号) 品名规格/型号数量品名规格/型号数量 调压器0V~450V/三相1台电流表UNI-T 1台 万用表FLUKE-117C 1台游标卡尺mm/inch 1把电桥测试仪Zen tech 1台双综示波器LM620C型1台高低温交变湿 1台温度计1支热试验箱 4外观物理检测 4.1首先需检查待测电容是否有正规的《产品规格说明书》,其中需包括产品名称、规格型号、安装尺寸、工艺要求、技术参数以及供应商名称、地址及其联系方式,以确保此批次产品是由正规厂商提供。电容器上的标识应包括:商标、工作电压、标准静电容量、极性、工作温度范围。4.2参考《产品规格说明书》的工艺参数,观察电容的外观、颜色、及其材质等参数是否与其所标注的工艺指标一致。 4.3用游标卡尺对电容的安装尺寸进行确认,确保电容的直径、高度以及引出端的直径与间距等参数在产品工艺的误差范围之内,且外观尺寸要符合本公司选用要求。 4.4 检查电容的外观,确保其外观整洁、无明显的变形、破损、裂纹、花斑、污浊、锈蚀等不良状况;且其标识清晰牢固、正确完整。 4.5检查其引出端子,保证其端子端正、无氧化、无锈蚀、无影响其导电性能等状况,且引出端子无扭曲、变形和影响插拔的机械损伤。 4.6 检查电解电容标注的生产日期不应超过半年,并作好记录。 5容量与损耗测试 5.1用电桥测试其实际容量与标称容量是否一致(电解电容一般会有±20%的误差范围),其损耗角正切值tanθ(即D值)大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电解电容器tanθ≤0.25)。 5.2对Zen tech电桥测试仪的使用方法:正确连接电源以后,按“POWER”键开启测试仪的工作电压;按“LCR”键选择测试类型(L:电感,C:电容,R:电阻)。

材料成型工艺

材料成型工艺 (Material Molding Process) 课程代码:(07310060) 学分:6 学时:90(其中:讲课学时78:实验学时:12) 先修课程:材料成型原理、金属学及热处理、机械设计基础 适用专业与培养计划: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2012年修订版培养计划 教材:《金属材料液态成型工艺》、贾志宏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雷玉成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第一版; 《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姜奎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第一版开课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课程网站:(选填) 一、课程性质与教学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 《材料成型工艺》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该课程主要任务是学习液态成型、塑性成型及焊接成型的工艺原理、方法、特点、质量影响因素及其规律、质量控制、适用范围等。学习过程中侧重于实际经验、工程技术及其理论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系统学习,在掌握成型工艺过程基本规律及其物理本质的基础上,学生能够根据不同的零件需求,灵活选择和全面分析成型工艺、完成合理的工艺设计;同时,针对成型过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科学分析,找到解决措施,消除和减少工件质量缺陷; 本课程以数学、物理、化学、物理化学、力学、金属学与热处理、材料成型原理等作为理论基础,主要应用物理冶金、化学冶金、成形力学理论,系统阐述金属材料成型工艺过程的相关现象及其影响因素、规律、形成机制;同时,还汇总了大量的工程技术经验和实用技术。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材料成型工艺课程设计、金属综合性实验、毕业设计等后续课程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知识。 (二)课程目标(需包括知识、能力与素质方面的内容,可以分项写,也可以合并写) 1. 掌握铸造成型、冲压成型和焊接成型工艺过程所涉及的主要物理原理; 2. 掌握各种成型方法的工艺特点及应用范围,能够根据实际产品需要选择高效、优质低成本的成型工艺方法;

电解铝工艺流程-编写汇总

电解铝工艺流程 电解铝就是通过电解得到的铝,现代金属铝的生产主要采用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生产工艺流程如图1所示。 1. 铝电解工艺 直流电通入电解槽,电解槽温度控制在940-960℃,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作为溶质,以炭素体作为阳极,铝液做为阴极,使溶解于电解质中的氧化铝在槽内的阴、阳两极发生电化学反应。在阴极电解析出金属铝,在阳极电解析出和气体。铝液定期用真空抬包析出,经过净化澄清后,浇铸成商品铝锭。阳极气体经净化后,废气排空,回收的氟化物等返回电解槽。 电解铝的主要设备是电解槽,现代铝工业主要有两种形式的槽式分别为自焙阳极电解槽和预焙阳极电解槽。以下为两种槽的比较:

图一:两种类型电解槽的比较 目前世界上大部分国家及生产企业都在使用大型预焙槽,槽的电流强度很大,不仅自动化程度高,能耗低,单槽产量高,而且满足了环保法规的要求。从铝电解槽的发展来看,目前电流强度达到17-22KA 的大型化各类阳极电解槽,产铝量为1200-1500Kg/d,电能消耗降低到13.5KW*H。下图为一种铝电解槽参数 图二:一种铝电解槽配置图 2. 电解烟气干法净化 2.1干法净化原理 干法净化就是以某种固体物质吸附另一种气体物质所完成的净化过程。具有吸附作用的物质称吸附剂,被吸附的物质叫吸附质。铝电

解含氟烟气的干法净化使用电解铝生产用的氧化铝,作为吸附剂吸附烟气中的氟化氢等大气污染物来完成对烟气的净化。氧化铝对氟化氢的吸附过程分三个步骤: (1)氟化氢在气相中不断扩散,通过氧化铝表面气膜到达氧化铝表面。 (2)氟化氢受氧化铝离子极化的化学键力的作用,形成化学吸附。 (3)被吸附的氟化氢和氧化铝发生化学反应,生成表面化合物―氟化铝。氟化氢的吸附率可达98%~99%,沥青烟的吸附率在95%以上。载有氟和沥青烟的氧化铝由布袋除尘器分离后供电解使用。回收的氟返回电解槽可补充电解生产过程中损失的氟元素,沥青焦油返槽后可逐步被烧掉。 2.2干法净化工艺流程 图3干法净化工艺流程图 干法净化工艺流程包括电解槽集气、吸附反应、气固分离、氧化铝输送、机械排风等五个部分,如图3所示。 (1)电解槽集气。电解槽散发的烟气呈无组织扩散状态,为了有效地控制污染,必须对电解槽进行密封。收集的烟气通过电解槽的排烟支管汇到电解厂房外的排烟总管,然后送往净化系统集中处理。

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的规程

生产工艺流程控制的规程(草稿) 一、目的 为加强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控制,全面提升产品的制作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各相关部门和人员按照优化5M1E(注1)的原则进行生产活动,增强企业的竞争力,特制订本规程。 ——注1:5M1E分别是英文-人员、机器、材料、方法、测量和环境的单词首位字母。 二、使用范围 本集团下属各公司的应依据本规程来制订、执改进行、生产工艺流程、对其结果进行考核、奖惩,除另有规定外,均以本规程执行; 三、规程的内容: 1、工艺流程涉及的部门(体系化) 工艺流程涉及的部门有:各公司的技术部、生产部、质检部、和集团采购部。 2、管理责任(制度化) (1)各公司技术部责任 a,制定合理的工艺流程文件 各公司的技术部依据产品任务单,制定生产工艺流程的文件,工艺流程文件的主要是以下三种类: ——工艺过程卡片;

——工序卡片; ——操作说明书; 工艺流程的卡片和操作说明书中应包含:图纸(加工的工件图纸以及关键步骤和重要环节都有图纸说明)、加工工序、加工方法及对环境的要求、检验及方法、产品的包装、工时定额、材料和物耗定额、使用的设备和工装、加工工具、对特殊工件的吊装位置及方法、包装方法、加工的起始时间、责任者的签名等,总之应当是实际工作中涉及的工序和各个工序中要点(5M1E)都要简约地反映在流程中;——注2:工时定额和物耗定额:在实际中灵活应用和执行,对于首件和单件生产可以是定性管理;对于3-5件的小批量生产应当是首件完成后,对出其余件进行的半定量管理,就是给个范围值;对于成熟的大批量生产件应当是定量管理,就是应当给出固定的定额;——注3:可以有空项,按实际生产中需要的项目编写,应当简要全面部不应当有漏项;各个公司在制定工艺流程时,可以是表格式、卡片式、文字表述式,只要能在实际生产中,对生产的产品有以下作用即可--加工的指导、检验指导、记录完整(可以追溯产品的加工历史);b,根据生产出现的问题,可以用工艺流程附加单的形式进行补充及修改,必要时废除老工艺,重新制定新工艺; c,会同质检部门处理质量异常问题。 (2)各公司生产部责任

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结构讲解和生产流程

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结构和制作过程讲解 一、片式铝电解电容器的结构与特性 片式铝电解电容器是指适合于表面贴装技术(SMT)的铝电解电容器的总称。它是新一代微型化电子元器件,其引出端的焊接面在同一个平面上,适合表面贴装技术专用。 本项目所生产的片式铝电解电容器为非固体电解质片式铝电解电容器。这种片式铝电解电容器与其它片式电容器相比,价格低,标称电容量大,工作电压高,是其它片式电容器所无法替代的。其结构图如图1所示。 二、生产工艺流程 (一)工艺流程 三、主要工艺流程简介 1.切割工序 规定了绕箔(纸)环尺寸、分切宽度和允许偏差、切割毛刺、箔(纸)盘直径、纸和箔卷接

头数及接头标记等, 详见?片式铝电解电容器通用工艺?。 2.刺铆卷绕工序 规定了开片极限长度、打扁厚度要求、开花状况、开裂程度、接触电阻要求、芯子质量要求、芯子X光透视要求和芯子编带质量要求等,详见?片式铝电解电容器通用工艺?。 3.浸渍装配工序 规定了封口形状和尺寸、封口后外观质量要求、产品X光透视要求、芯子对外壳短路要求和产品再流焊要求等,详见?片式铝电解电容器通用工艺?。 4.老化分选工序 规定了老化的电压、温度、时间;规定了分选产品的电容量允许偏差、损耗角正切、漏电流等,详见?片式铝电解电容器通用工艺?。 5.座板编带工序 规定了座板产品的电容量允许偏差、损耗角正切、漏电流的要求;规定了座板尺寸、导针打扁厚度和宽度、导针翘起、导针在座板槽内位置、产品编带要求、坑带和盖带的相对位置和盖带的剥离强度等,详见?片式铝电解电容器通用工艺?。 四、市场情况 1.主要客户 国内:厦华、夏新、长虹、TCL、康佳、冠捷、中兴通讯 国外:三星、夏普、松下 2.主要应用 主要应用在显卡、显示器、计算机主板、液晶彩电、PDP-TV\LCD-TV、CD音响、汽车DVD 和数码相机等,目前用的最多的是显卡。主要作用主要是滤波,电路图如图2。 图2 滤波电路简图

电解电容制造过程

铝电解液电容的制造过程 发布:2011-08-31 | 作者: | 来源: wanghuixiang| 查看:393次 | 用户关注: 贴片铝电解液电容的制造过程包括九个步骤,我们就按顺序逐一为大家讲解:第一步:铝箔的腐蚀。假如拆开一个铝电解液电容的外壳,你会看到里面是若干层铝箔和若干层电解纸,铝箔和电解纸贴附在一起,卷绕成筒状的结构,这样每两层铝箔中间就是一层吸附了电解液的电解纸了。因此首先我们谈谈铝箔的制造方法。为了增大铝箔和电解质的接触面积,电容中的铝箔的表面并不是光滑的,而是经过电化腐蚀法,使其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形状,这样 贴片铝电解液电容的制造过程包括九个步骤,我们就按顺序逐一为大家讲解:第一步:铝箔的腐蚀。 假如拆开一个铝电解液电容的外壳,你会看到里面是若干层铝箔和若干层电解纸,铝箔和电解纸贴附在一起,卷绕成筒状的结构,这样每两层铝箔中间就是一层吸附了电解液的电解纸了。 因此首先我们谈谈铝箔的制造方法。为了增大铝箔和电解质的接触面积,电容中的铝箔的表面并不是光滑的,而是经过电化腐蚀法,使其表面形成凹凸不平的形状,这样能够增大7~8倍的表面积。普通铝箔一平方米的价格在10元人民币左右,而经过这道工艺之后,它的价格将升到40~50元/平米。电化腐蚀的工艺是比较复杂的,其中涉及到腐蚀液的种类、浓度、铝箔的表面状态、腐蚀的速度、电压的动态平衡等等。我们国家目前在这方面的制造工艺还不够成熟,因此用于制造电容的经过电化腐蚀的铝箔目前还主要依赖进口。 第二步:氧化膜形成工艺。 铝箔经过电化腐蚀后,就要使用化学办法,将其表面氧化成三氧化二铝——也就是铝电解电容的介质。在氧化之后,要仔细检查三氧化二铝的表面,看是否有斑点或者龟裂,将不合格的排除在外。 第三步:铝箔的切割。 这个步骤很容易理解。就是把一整块铝箔,切割成若干小块,使其适合电容制造的需要。 第四步:引线的铆接。 电容外部的引脚并不是直接连到电容内部,而是通过内引线与电容内部连接的。因此,在这一步当中我们就需要将阳极和阴极的内引线,与电容的外引线通过超声波键合法连接在一起。外引线通常采用镀铜的铁线或者氧化铜线以减少电阻,而内引线则直接采用铝线与铝箔直接相连。大家注意这些小小的步骤无一不对精密加工要求很高。

铝电解工艺试题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15分) 1.滚铝是由于在电解槽内(水平磁场)与(纵向电流)相作用,产生一种向上的电磁力而造成的。 2.(电流分布)是研究热场、磁场、流场的基础。 3.炉帮伸腿长至阳极外边缘可使(水平电流)最小。 4.在电流不变的情况下,增大(阴极电流密度),有利于提高电流效率。 5.温度过高将导致铝的溶解度(增大)、溶解后(扩散速度)加快等,增加铝的二次损失, 6.铝的熔点为(660 )℃。 7.提高极距对抑制铝的二次损失有益,因此应该通过改善(电解质成分)、(清洁电解质)等降低电解质电阻率的办法来提高极距。 8.弱酸性电解质有利于降低电解质(初晶温度),提高(电流效率)。 9.控制氧化铝浓度的依据是(槽电阻)—氧化铝浓度特征曲线。 10、电解槽的极距一般指(阳极底掌)到(铝液镜面)之间的垂直距离。 11、在冰晶石-氧化铝熔盐电解体系中,绝大多数电流是通过(钠离子)迁移的。 12、直流电单耗是由(电流效率)和 (槽平均电压 )决定的。 13、电解质中氧化铝的溶解量随分子比的降低而 (降低) 。 14、氟化镁能(减少)铝在冰晶石—氧化铝溶液中的溶解损失量。 15、氟化锂的主要优点是可明显提高电解质的(导电度),同时降低电解质的(初晶点)。 二、选择题(20分) 1.某电解系列生产槽200台,当日发生阳极效应30个,那么当日系列效应系 数为()次/日.台。 A、0.25 B、0.32 C、0.60 D、0.15 答案:D 2.铝液的密度要比电解质的大,一般两者相差()g/cm3。 A、0.05 B、0.2 C、0.4 D、0.6 答案:B 3.添加MgF 能()电解质的表面张力,促进炭渣分离。 2 A、增大 B、减小 C、不改变 D、取消 答案:A 4.分子比降低使电解质的挥发损失()。 A、增大 B、减小 C、不改变 D、为零 答案:A 5.电解槽启动后期是指()。 A、从开始启动到停槽之间 B、从启动结束到停槽之间 C、从启动结束到正常生产之间 D、从正常生产到停槽之间 答案:C 6.破损槽炉底修补后在工艺上应注意()。 A、多造沉淀形成炉底结壳 B、保持低铝水平 C、保持适当低的电解温度和适当高铝水平 D、勤加工勤扒沉淀 答案:C

铝电解电容器的用途及其生产流程、注意点

铝电解电容器的用途及其生产流程、注意点 铝电解电容器是由铝圆筒做负极,里面装有液体电解质,插入一片弯曲的铝带做正极而制成的电容器称作铝电解电容器。 电容器是一种储能元件,在电路中用于调谐、滤波、耦合、旁路、能量转换和延时。电容器通常叫做电容。 一、电容器的种类及用途 1、按照结构分三大类:固定电容器、可变电容器和微调电容器。 2、按电解质分类:有机介质电容器、无机介质电容器、电解电容器和空气介质电容器等。 3、按用途分有:高频旁路、低频旁路、滤波、调谐、高频耦合、低频耦合、小型电容器。 4、按制造材料的不同可以分为:瓷介电容、涤纶电容、电解电容、等 5、高频旁路:陶瓷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玻璃膜电容器、涤纶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 6、低频旁路:纸介电容器、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涤纶电容器。 7、滤波:铝电解电容器、纸介电容器、复合纸介电容器、液体钽电容器。 8、调谐:陶瓷电容器、云母电容器、玻璃膜电容器、聚苯乙烯电容器。

9、、低耦合:纸介电容器、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涤纶电容器、固体钽电容器。 10、小型电容:金属化纸介电容器、陶瓷电容器、铝电解电容器、固体钽电容器、玻璃釉电容器、金属化涤纶电容器、云母电容器。 以下为解说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流程及生产注意点 二、铝电解电容器的生产流程及生产注意点 进料检验、裁切、钉接、卷绕、烘干、含浸、组立、套管、老化、分选、加工、包装、出货。 1、材料检验 对电容器的原材料进行检验。检验项目主要控制其的外观、特性。 2、裁切 对于裁切必须要控制好裁切过程所造成的毛刺、箔灰。必须要把毛刺与箔灰清理干净,以免造成在老化环节中爆炸。 同时要控制好裁切的宽度、扭曲度、平面度。 3、钉接 芯子在铆钉铝箔时要控制好厚度、花瓣的大少与对称。同时对铝箔在卷绕的过程中所造成的毛刺、短路、刮伤、跑片、上下留边、脚距等进行严格管控,作业员要自律检查、品管严控好对产品的首检 4、含浸 卷绕好的芯子在含浸前必须对其进行烘烤,让里面的水分能

铝电解电容生产步骤(附图)

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工艺流程(附图片) (2009/12/18 15:19) 铝电解电容器主要原材料: 阳极箔、阴极箔、电解纸、电解液、导箔、胶带、盖板、铝壳、华司、套管、垫片等 生产工序 切割、卷绕、含浸、装配、老化、封口、印刷、套管、测量、包装、检验等 电解电容原材料分切 小型电解电容器自动卷绕机

大型电解电容器自动卷绕机 电解电容芯子含浸 电解电容高温老化 电解电容性能测试

铝电解电容制造进程: 第一步:铝箔的腐化。 倘若拆开一个铝电解液电容的外壳,你会看到内里是几多层铝箔和几多层电解纸,铝箔和电解纸贴附在一起,卷绕成筒状的机关,这样每两层铝箔中间便是一层吸附了电解液的电解纸了。 铝箔的制造要领。为了增大铝箔和电解质的战争面积,电容中的铝箔的外观并不是平滑的,而是通过电化腐化法,使其外观形成崎岖不屈的形状,这样不妨增大7~8倍的外观积。电化腐化的工艺是较量庞杂的,此中涉及到腐化液的种类、浓度、铝箔的外观状态、腐化的速率、电压的动态均衡等等。 第二步:氧化膜形成工艺。 铝箔通过电化腐化后,就要运用化学方法,将其外观氧化成三氧化二铝——也便是铝电解电容的介质。在氧化之后,要仔细检讨三氧化二铝的外观,看是否有雀斑也许龟裂,将不足格的清除在外。 第三步:铝箔的切割。 这个措施很简单明白。便是把一整块铝箔,切割成几多小块,使其适当电容制造的必要。 第四步:引线的铆接。 电容外部的引脚并不是直连接到电容内部,而是经过内引线与电容内部连结的。因此,在这一步当中我们就必要将阳极和阴极的内引线,与电容的外引线经过超声波键正当连结在一起。外引线通常采纳镀铜的铁线也许氧化铜线以削减电阻,而内引线则直接采纳铝线与铝箔直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doc

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材料科学与工程的理论基础、材料成型加工及其控制工程、模具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设计制造等专业知识,能在机械、模具、材料成型加工等领域从事科学研究、应用开发、工艺与设备的设计、生产及经营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本专业分为四个培养模块: (一)焊接成型及控制: 培养能适应社会需求,掌握焊接成型的基础理论、金属材料的焊接、焊接检验、焊接方法及设备、焊接生产管理等全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铸造成型及控制 这是目前社会最需要人才的专业之一。主要有砂型铸造、压力铸造、精密铸造、金属型铸造、低压铸造、挤压铸造等专业技术及专业内新技术发展方向。

(三)压力加工及控制 分为锻造和冲压两大专业方向,在国民经济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模具设计与制造: 掌握材料塑性成型加工的基础理论、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模具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塑性加工生产管理等全面知识的高级技术人才。 编辑本段课程设置 由于材料成型与控制包括焊接、铸造、压力加工、模具设计四个方面,每个方面之间差别较大。因而课程开设将依据学校的侧重点而异。 主要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基础外语、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计算机应用、机械制图、电工电子技术、金属学、材料冶金与成型工艺、材料成型设备及方法、材料成型微机应用、先进制造技术、检测技术与控制工程、技术经济、CAD/CAM基础、表面工程学、焊接冶金学、金属材料焊接、焊接方法与焊接设备、焊接检验、塑性成型理论、橡塑材料成型工艺学、橡塑成型模具、金属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技术等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程知识等等。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金工实习、机械热加工实习、机械设计课程设计、专业实习、综合设计、毕业设计(论文)等。 主要专业实验:包括材料冶金与成型工艺综合实验、材料成型设备方法综合实验、材料成型自动控制综合实验等。 编辑本段培养特色 本专业涉及的知识面广、信息量大,注重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创新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还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富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编辑本段就业去向 本专业具有工学学士、工学硕士和工学博士学位的授予权,学生可以选择进一步深造。学

200KA铝电解槽工艺与控制技术的改进

200kA预焙铝电解槽工艺与控制技术的改进 第三电解厂祁宗斌 摘要:介绍了铝电解槽智能模糊控制系统的技术原理和应用效果,并主要从电解工艺控制技术条件的角度出发,和联系智能模糊控制技术控制阳极效应系数的情况,对电解技术条件的影响,做了系统的阐述,对大家提高控制精度, 减少和避免控制误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技术条件电解槽效应系数模糊控制 1.引言 预焙铝电解槽控制工艺是一种复杂的系统的调控过程,且具有控制的滞后性和不确定性,因此把现场操作和上位机控制有机的结合起来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现场操作主要体现在技术条件的合理摆放和稳定程度上,而上位机的智能模糊控制主要体现在降低阳极效应的实际应用效果上。我国自80年代以来在控制系统硬件开发方面的进步很快,但在控制软件的开发应用方面,主要是借鉴国外在80-90年代设计的高效能预焙铝电解槽上所开发应用的点式下料和自适应控制技术[1,2]。由于我们目前大量应用的铝电解槽与国际上设计优良的预焙铝电解槽相比,在槽型设计和运行的外界条件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所以现有工人操作水平和素质和目前的技术水平很难保证高效率的技术条件和生产状况,因此实现现场操作和模糊控制技术的有机结合是实现优良工艺技术条件的前提,该法在200kA预焙槽上实施后,使优良工艺技术条件得以稳定实现,从而在技术指标和经济效益两个方面均获得良好的效果,证明该法具有广泛的推广应用价值。 2方法原理 2.1 总体方案 铝电解生产采用数十至数百台电解槽串联成一个系列进行。根据铝电解槽生产工艺过程的特点,采用如下的方案: (1)为确保实现高度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DDC(直接数字控制)—SCC(过程监控)”的两级分布式控制方案。 (2)每一台电解槽配备一台的模糊控制槽控机作为DDC级,它具备独立进行槽电压和系列电流采样的能力。其控制任务是,通过以调节下料速率(即下料时间间隔)和移动阳极(即调节极距)为手段,对铝电解槽的物料平衡和热平衡的快速变化过程实时地进行控制。因为可在线实时获取的能反映槽况变化的信息只有由系列电流和槽电压的采样信号计算得到的表观槽电阻(简称槽电阻),而槽电阻与反映物料平衡变化的主要参数——氧化铝浓度,以及反映热平衡变化的主要参数——电解质温度之间没有确定的对应关系,所以本设计采用能很好地应用专家操作与控制经验的专家模糊控制方法来建立用于DDC级的实时控制子系统——专家模糊控制器。 (3)每一个区域(数十台电解槽)配备两台互连的486或586工控微机作为SCC级。该级的任务是,对DDC级(专家模糊控制器)的运行过程进行监视,并力图从整体上“把握”和控制铝电解槽工况(即槽况)的变化趋势。为此,SCC级应该能尽可能多地收集各种能反映槽况变化的信息,并通过对信息的加工和处理,实现槽况诊断,进而实现对DDC级的设定值的优化计算和为人工操作与维护提供决策支持。为达到这种目的,在SCC级中设计了一个基于物理场(泛称“三场”)的计算机动态仿真原理的在线仿真子系统,用于对反映电解槽热平衡的重要特征参数——电解质温度和槽膛内形(槽帮厚度,伸腿长度,伸腿高度)等进行在线动态仿真计算;设计了一个基于神经 1

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工艺流程

铝电解电容器生产工艺流程 (附图片) (2009/12/18 15:19) 铝电解电容器主要原材料: 阳极箔、阴极箔、电解纸、电解液、导箔、胶带、盖板、铝壳、华司、套管、垫片等 生产工序切割、卷绕、含浸、装配、老化、封口、印刷、套管、测量、包装、检验等 电解电容原材料分切 小型电解电容器自动卷绕机

大型电解电容器自动卷绕机 电解电容芯子含浸 电解电容高温老化 电解电容性能测试 铝电解电容制造进程:第一步:铝箔的腐化。 倘若拆开一个铝电解液电容的外壳,你会看到内里是几多层铝箔和几多层电解纸,铝箔和电解纸贴附在一起,卷绕成筒状的机关,这样每两层铝箔中间便是一层吸附了电

解液的电解纸了。 铝箔的制造要领。为了增大铝箔和电解质的战争面积,电容中的铝箔的外观并不是平滑的,而是通过电化腐化法,使其外观形成崎岖不屈的形状,这样不妨增大7~8倍的外观积。电化腐化的工艺是较量庞杂的,此中涉及到腐化液的种类、浓度、铝箔的外观状态、腐化的速率、电压的动态均衡等等。第二步:氧化膜形成工艺。 铝箔通过电化腐化后,就要运用化学方法,将其外观氧化成三氧化二铝——也便是铝电解电容的介质。在氧化之后,要仔细检讨三氧化二铝的外观,看是否有雀斑也许龟裂,将不足格的清除在外。 第三步:铝箔的切割。 这个措施很简单明白。便是把一整块铝箔,切割成几多小块,使其适当电容制造的必要。 第四步:引线的铆接。 电容外部的引脚并不是直连接到电容内部,而是经过内引线与电容内部连结的因此,在这一步当中我们就必要将阳极和阴极的内引线,与电容的外引线经过超声波键正当连结在一起。外引线通常采纳镀铜的铁线也许氧化铜线以削减电阻,而内引线则直接采纳铝线与铝箔直接相连。大众注意这些小小的措施无一过错细密加工要求很高。 第五步:电解纸的卷绕。 电容中的电解液并非直接灌进电容,呈液态浸泡住铝箔,而是经过吸附了电解 液的电解纸与铝箔层层贴合。这当中,选用的电解纸与平凡纸张的配方有些分 歧,是呈微孔状的,纸的外观不及有杂质,不然将影响电解液的身分与性能。 而这一步,便是将没有吸附电解液的电解纸,和铝箔贴在一块,然后卷进电容外壳,使铝箔和电解纸形成近似“ 101010”的隔断状态。 第六步:电解液的浸渍。当电解纸卷绕完毕之后,就将电解液灌进去,使电解液浸渍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材料成形工艺基础》自学指导书 一、课程名称:材料成形工艺基础 二、自学学时:50课时 三、教材名称:《材料成形工艺基础》柳秉毅编 四、参考资料:材料成形技术基础陶冶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五、课程简介:《材料成形工艺基础》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任务是阐明液态成型、塑性成型和焊接形成等成型技术在内的内在基本规律和物质本质,揭示材料成型过程中影响产品性能的因素及缺陷产生的机理。 六、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七、自学内容指导: 绪论第1章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 一、本章内容概述: 绪论:1.材料成形工艺的发展历史2.材料成形加工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3.材料成形工艺基础课程的内容 4.本课程的学习要求与学习方法。 第一章:1)铸造成形基本原理;2)塑性成形基本原理; 3)焊接成形基本原理 二、自学学时安排:8学时 三、知识点: 1.合金的铸造性能 2.合金的收缩性; 3.铸件的缩孔和缩松 2合金的充型能力是指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尺;3影响合金的充型能力的因素1)合金的流动性2)浇;4合金的收缩概念液态合金从浇注温度逐渐冷却、凝固;5铸造内应力分热应力和机械应力;6顺序凝固,是使铸件按递增的温度梯度方向从一个部;7顺序凝固可以有效地防止缩孔和宏观缩松,主要适用;8缩孔和缩松的防止方法:顺序凝固 四、难点:

1)强度、刚度、弹性及塑性 2)硬度、冲击韧性、断裂韧度、疲劳。 五、课后思考题与习题:P40 1.1 区分以下名词的含义: 逐层凝固与顺序凝固糊状凝固与同时凝固 液态收缩与凝固收缩缩孔与缩松 答:逐层凝固: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是在恒温下结晶的,铸件凝固时其凝固区宽度接近于零,随着温度的下降,液相区不断减小,固相区不断增大而向中心推进,直至到达铸件中心。顺序凝固:是指在铸件上建立一个从远离冒口的部分到冒口之间逐渐递增的温度梯度,从而实现由远离冒口处向冒口方向顺序地凝固,即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靠近冒口的部位后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糊状凝固:如果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很宽,或者铸件断面上温度梯度较小,则在凝固的某段时间内,其固相和液相并存的凝固区会贯穿铸件的整个断面。 同时凝固:是指采取一定的工艺措施,尽量减小铸件各部分之间的温度差,使铸件的各部分几乎同时进行凝固。 液态收缩:从浇注温度冷却至凝固开始温度(液相线温度)期间发生的收缩。凝固收缩:从凝固开始温度到凝固终了温度(固相线温度)期间发生的收缩。 铸件在凝固过程中,由于合金的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所造成的体积缩减,如果未能获得补充(称为补缩),则会在铸件最后凝固的部位形成孔洞。大而集中的孔洞称为缩孔,细小而分散的孔洞称为缩松。 1.3拟生产一批小型铸铁件,力学性能要求不高,但壁厚较薄,试分析如何提高合金液的充型能力。 答:1)尽可量提高浇注温度。由于壁厚较薄,铸铁可取1450左右2)增大充型压力(即增大推动力)。3)选用蓄热能力强的材料作铸型。4)提高铸型温度。5)选用发气量小而排气能力强的铸型。 1.4冒口补缩的原理是什么? 冷铁是否可以补缩? 冷铁的作用与冒口有何不同? 答:在铸件厚壁处和热节部位(即铸件上热量集中,内接圆直径较大的部位)设置冒

铝电解(电解铝)生产实用工艺技术大全-从入门到精通

铝电解(电解铝)生产工艺技术大全-从入门到精通 发布日期:2010-10-18 浏览次数:95 铝电解用的原材料大致分三类:原料——氧化铝;熔剂——氟化盐(包括冰晶石、氟化铝、氟化钠、氟化镁、氟化钙、氟化锂等);阳 现代铝工业生产采用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熔融冰晶石是溶剂,氧化铝作为电解铝生产溶质,以碳素体作为阳极,铝液作为阴极,通入强大的直流电后,在950℃-970℃下,在电解槽内的两极上进行电化学反应,既电解。 化学反应主要通过这个方程进行:2Al2O3==4Al 3O2。阳极:2O2ˉ-4eˉ=O2↑阴极:Al3 3eˉ=Al。 阳极产物主要是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气体,其中含有一定量的氟化氢等有害气体和固体粉尘。为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需对阳极气体进行净化处理,除去有害气体和粉尘后排入大气。 阴极产物是铝液,铝液通过真空抬包从槽内抽出,送往铸造车间,在保温炉内经净化澄清后,浇铸成铝锭或直接加工成线坯,型材等。 1.生产工艺 (1)工艺机理铝电解工业生产采用霍尔-埃鲁冰晶石-氧化铝融盐电解法。所谓冰晶石-氧化铝融盐就是以冰晶石为主的氟化盐作为熔剂,氧化铝为熔质组成的多相电解质体系,即为Na2AIF6-A12O3二元系和Na3AIF6-AIF3-Al2O3三元系是工业电解质的基础。 能够传导电流和在电流通过时改变自己成分的液体叫做电解质。 许多年以来,铝电解质一直以冰晶石为主体,其原因如下。 ①纯冰晶石不含析出电位(放电电位)比铝更正的金属杂质(铁、硅、铜等),只要不从外界带入杂质,电解生产可以获得较纯的铝。 ②冰晶石能够较好的溶解氧化铝,在电解温度950-970℃时,氧化铝在冰晶石溶液中的溶解度约为10%(质量)。 ③在电解温度下,冰晶石一氧化铝熔液的密度比同温度的铝液的密度小,它浮在铝液上面,可防止铝的氧化,同时使电解质和铝很好地分离,这既有利于电解过程,又简化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