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中考语文课外阅读专题专练-散文阅读

2020中考语文课外阅读专题专练-散文阅读
2020中考语文课外阅读专题专练-散文阅读

中考语文课外阅读专题专练:散文阅读

一、雕塑一般的姿势 张玉庭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此乃司马迁的名言。自然,人在弥留之际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个姿势,越细品,越意味深长。

最让人感慨万千的,我认为是化学家卜拉克的姿势。

卜拉克是因心脏病猝发突然去世的,死时手中端着满满一杯牛奶。令人惊奇的是,那杯子端得极平稳,里面的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他就是这么稳当当地坐着,从从容容,一如雕塑。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做化学实验时,总能把盛放化学药剂的器皿端得平稳之极。于是,他的死有了一个堪称天下第一的姿势。

最惊心动魄的,则是母爱的姿势。

那是在大兴安岭火灾现场,当人们扑灭大火后,突然惊呆了,因为他们发现:一位母亲虽已被大火活活烧死,但她却镇静地保持着一个极稳妥的姿势——紧紧地蜷曲着上肢!果然,正是因为她义无反顾地坚持着这个姿势,才硬是在熊熊烈火中护住了她的孩子!

面对着这个最能象征母爱的雕塑般的姿势,消防队员们不由得潸然泪下。

再试想,人在弥留之际的姿势尚且如此引人关注,何况正常生活中活生生的人!

是的,人总有姿势。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在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

那么你呢?你的姿势是挺拔如松,还是颓然如泥?

这,你想过吗?

(选自《读者》2008第4期)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猝( )发 蜷()曲 昭()示潸()然泪下

2.本文第四自然段中,“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这位化学家有个超越凡人的 ‘绝对一丝不苟’的‘好习惯’”中的“如此”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母爱的姿势是最惊心动魄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开篇引用了司马迁的名句,这是揭示人生价值、意义的名言。调动你的学习积累,请另写一句这方面的名句(古诗词亦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谈谈你对 “正所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所有的姿势都在昭示着人的状态和人的境界”这句话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儿时 叶至诚

儿时去河里游水,累了,躺在沙滩上歇息。河滩上灰黑的细沙上能让我消磨许多时光。

可以把沙子捏成团,作为跟伙伴“打仗”的武器;或者用手指在沙上划出纵横交错的道道,成个小小的运河网,让水在河道里流淌。最有趣的是掏起一巴掌带水的细沙,让它由指缝间一滴一滴地往下滴,一落地,水渗去了,只留下一滴沙,像这样一滴一滴的沙可以随意构成各种形状,譬如一座山,一座城堡……

这样的山或是城堡,在别人看来是很不像样的,做的时候却怀着种种美好的想象:这里是峻峭的山岩,这里是幽静的山谷,这里是山间的瀑布,这里是严子陵钓鱼台,这里是峨眉山的金顶;或者:这里是坚实牢固的城墙,这里是观察敌情的望塔,这里是罗密欧与朱丽叶相会的阳台……

常常有人走过,不小心踩了一脚,或者只带坏了一点儿,这样的山或是城堡就仿佛没有什么意思了,于是用手一撸……

建造的时候那样专心致志,撸去的时候那样漫不经心,当时是转眼

就忘了的,不知怎么的,近来却常常想起。我捉摸不透为什么前后竟有这样截然相反的态度,也许因为那只是游戏罢了。

有朋友说,要是撸去的并不是你自己建造的,你就连这点感觉也不会有了。

我不禁哑然失笑。

(选自《名家散文》)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流淌( ) 撸( )去

2.文章第三自然段中,“在别人看来是很不像样的,做的时候却怀着种种美好的想象:”这句话中的冒号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中的划线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罗密欧与朱丽叶”是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人物,你知道写这一剧本的作者是谁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你打开记忆的闸门,重温儿时的幸福时光,从中选一个你认为有趣的事,用简洁的语言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怀念一种声音 聂鑫森

有一种声音,让中年画家弘一泓越来越怀念了。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颜色,有形状,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但现在再也听不到了,准确地说是感觉不到了。

自从他搬进这个高档住宅区——世纪花园,住进其中一栋六层楼的顶层:200平方米的建筑面积外加一个赠送的露台,他发现他和家人的生活都悬浮在远离地面的空中了。邻居彼此不打交道,朋友们因出入制度的严格而代之以电话寒暄。作为一个专业画家,他无须出门上班,于是画室几成囚室。他常常站在窗前,朝远天眺望,这时候记忆中的一种

声音,便随风而来,让他心旌摇动、热泪盈眶。

他知道这种声音只存在于古城的一条小巷,只存在于他家几代居住的那个小院子、那座老屋。院子里有一棵梅子树,有两棵梧桐树,有一缸荷花,还有几畦作观赏用的韭菜。老屋为两层,砖木结构,上下呈现出一种古铜的色调。楼下有前厅堂、后厅堂、卧室、厢房、储藏间和厨房;楼上有书房、晒楼、阁楼。他的曾祖父是一位名中医,手中积蓄了足够的钱后,便置办了这处产业。以后,祖父、父亲都继其衣钵,厮守在这里。他当然也是在这里出生的,但不再悬壶济世,而是圆了一个做画家的梦。

画家的梦似乎与一种声音有关。这种声音叫做雨声。雨声从他出生和成长的方向,不断地传来。在他的记忆里,总是弥漫着一片雨雾和雨声,太阳总是见不到的。

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一下雨,他爹总会站在老屋的台阶上,听着一院子的雨声,如醉如痴。然后把少不更事的他叫到身边,告诉他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

句:“夜雨剪春韭”、“梅子黄时雨”、“梧桐叶三更雨”、“留得残荷听雨声”……他听不懂,但他看懂了雨声被花叶染就的绚丽颜色。

然后,他们回到厅堂里坐下来,爹说:“你听——”这两个字在无数次的重复后,他的耳朵变得灵敏了:雨点先是小而密,落在薄薄的小青瓦上,叮叮咚咚,如珠玑在玉盘里乱跳;击在为采光而设的玻璃瓦上,声音尖脆,犹如琴声中的高音阶;打在木晒楼上的雨点,因晾晒衣服的脚步磨亮了楼梯地板,声音细腻而光洁;但前厅堂雕花檐板上的雨声,恰恰相反,浑厚而古朴;响在麻石台阶上的雨声,沉着而充满力度。雨越下越大,越下越密。他听见潺潺湲湲的流水声了,那声音来自高高低低的屋檐边的木笕。木笕节节相连,一直把水导到天井边;溜筒(打通的大楠竹)竖着与木笕相接,水便畅快地流人地下的阴沟。老屋的地下水道纵横交错,水声急促犹如金鼓轰鸣。

古城有句俗语:“落雨天,留客天。”他记得一下雨,家里就会有

客人不期而至,都是他爹的挚友。雨是请柬吗?雨声中,他们谈天道、人道、医道、艺道;或者下围棋,落子声与雨声交错而响;或者,拉起京胡,唱他们所熟悉的京戏名段,音符从雨的缝隙里穿过去,居然没有濡湿……他坐在一边,看着,听着,如梦如幻。 雨声中,他长大了,考上美术学院了;雨声中,他成家了,做了父亲……小巷、老屋和雨,成了他生命最奇诡的底色。

父母亲相继离开了人世。

下雨的日子,他也向儿子讲那些古人关于雨的诗句。

下雨的日子,他的画室总会有好友联袂而至。

春雨、夏雨、秋雨、冬雨。

突然有一天,这一大片地皮划拨给了房地产商,旧城改造成了最时尚的口号。

他怅然携家人搬进了世纪花园。

小巷没有了,老屋没有了。那个地方建起了一条商业街,广告牌和霓虹灯,点缀着白天和黑夜。

只有季节不会变,下雨的日子依旧存在。但他记忆中雨的声音,没有了!

巨大的规整的水泥匣子,嵌着一个个用混凝土、玻璃和钢铁构筑的巢。雨声呈现出呆板的灰色,节奏沉闷而压抑。这不是他感觉过的雨声!每逢下雨的日子,他会觉得格外无聊。

妻子上班去了,儿子念书去了,留下他孤零零一个人。

从画室走到露台的檐下,从露台的檐下走到画室,如一匹落入陷阱的豹子,孤立无助。

给朋友打个电话吧,该说些什么?什么也不想说。

他决定,请些工匠,在露台上做一个屋顶,木屋架,盖上小青瓦,嵌上玻璃瓦。他希望找回那种声音。

露台的屋顶很快就做好了。

他还置办了一个瓷圆桌、四个鼓形瓷凳,一个烧木炭的红泥火炉,

一个烧水的青陶提梁壶。

下雨的时候,他坐在这里烹茶、沏茶,静静地坐下来听雨。露台的前方是开敞的,他一抬头便看见一栋栋的高楼,整齐地排列着;所有的窗口都装着锃亮的防盗窗,窗口的后面都垂下厚厚的窗帘,害怕有人窥探自家的隐私;外墙挂满了空调的外机,像一个个难看的肿瘤……这样的背景,绝对不会生发一种古典的雨声!

他明白了,在未来的日子里,他将永恒地怀念一种雨的声音了。

又是一个下雨的日子。

他蓦地离开露台,急急走进这间静寂的画室。宽长的画案上:砚池里墨汁充盈;调好色的瓷碟一字排开;宣纸也早早铺好,四角用瓷镇纸压着。他拎起一支大斗笔,刷刷地画起来。

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

(选自《读者》2008第5期)

1.给加点的字注音。

几畦( )潺潺()湲湲联袂() 锃()亮

2. 第一自然段中“这种声音非常奇妙,有颜色,有形状,有温度,还有杂含此中的情感故事”,该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文中写的是“春雨、夏雨、秋雨、冬雨”中的哪种雨?该句话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出现了许多古人关于雨的诗句,如“夜雨剪春韭”、“留得残荷听雨声”等,请你再写一句关于雨的诗句。(不得重复文中出现的关于雨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请按例句仿写一句关于雨的句子。

例句:雨是请柬,能邀来亲朋和挚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从文中看,画家对自己现在的居住环境有何感受?说说你的判断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从文中看,画家仅仅是怀念一种声音吗?谈谈你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章结尾写道“他希望在宣纸上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你认为他能画出那一片久远的雨声吗?谈谈你的看法和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cù quán zhāo shān

2.卜拉克猝死时,手中却平稳地端着满满一杯牛奶,居然一滴也不曾泼洒出来。

3.面对死亡,母亲始终坚持紧紧地蜷曲着上肢,保护着孩子,虽被大火活活烧死,但这一姿势丝毫未动。

4.示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保尔·柯察

金:“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5.略(要求观点鲜明,语言简洁)

二、1.tǎng lū

2.作解释说明。

3. 排比

4.莎士比亚

5.略(注意条理性,语言要简洁)

三、1.qí chánmèizèng

2.通感手法。把抽象的“声音”描绘得有色有形、有温度,起到让人具体可感的效果。

3.并不具体指哪一种,是泛写雨。 反复手法。

4.示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沾衣欲湿杏花雨,春面不寒杨柳风。等等

5.示例:雨是清除键,能删去失意和不快。

6.感到沉闷、压抑,有时感到孤独、无聊。依据第18自然段中的句子。

7.画家不仅仅是在怀念一种声音,即雨声,而是对昔日家园自然舒展、和谐惬意生活的留恋、怀念。那是他生命的精神家园,是他一生魂牵梦绕的所在。

8.略(言之成理即可)

散文阅读四篇

一、“悲欣交集”李叔同 许阳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在杭州虎跑的李叔同纪念馆里,一曲《送别》,清新优雅,余音袅袅。

张爱玲说:“不要认为我是个高傲的人,我从来不是的——至少,在弘一法师寺院围墙的外面,我是如此的谦卑。”梁实秋、林语堂说,李叔同的演讲稿与处世格言“一字千金,值得所有人慢慢阅读,慢慢体味,用一生的时间静静领悟”。这几位是响当当的人物了,且都自视甚高,唯对李叔同却如此地尊崇,李叔同如何就可以想见了。

20世纪的中国文化界,李叔同无疑是最具传奇性的人物。凡是诗词、篆刻、书法、音乐、美术、戏剧等等,无不独领当时风气之先。文化艺术的园地,差不多都被他走遍了。而且,李叔同在所涉足的领域都很出色,学什么就能称得上什么“家”,专门一种的艺术家大都不及他,向他学习。可以说,在中国近代史上,没有几个人能像李叔同那样学贯古今、艺汇中西,这真让我辈望而兴叹。

李叔同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按照其得意弟子丰子恺的说法,是因为他的认真和执著。其实,丰子恺只说对了一半。对很多事情而言,态度固然重要,个人的天分却是绝无可少。就像辜鸿铭半年背《浮士德》如流水、陈寅恪通晓十数种语言一样,靠的是上天赋予的博闻强记和聪明才智,换成一般人,打死也做不来。过去常说“有志者,

事竟成”,这句话作为勉励进取的座右铭可以,要把它作为真理却是万万不能的。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英姿翩翩,文采风流。从者如云,才名四播。现代中国文化,正待从他脚下走出婉约清丽一途”的大师(余秋雨语),却于盛年在杭州虎跑寺出家为僧,选择了一条与青灯黄卷相伴的道路。关于李叔同出家的原因,向来有很多种说法。有说李叔同从小就受佛教的影响,西湖的佛教环境又强化了他的佛化因子;有说李叔同缘于对青年时男女情爱的负疚;有说他长期患有神经衰弱症和肺结核,需要在精神上解脱等等。丰子恺则提出了“人生三层楼”的独到见解,他认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和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当人们满足了物质欲和精神欲后仍会觉得不够,还要探求人生的究竟、灵魂的来源、宇宙的根本,以满足他们的人生欲,这就是宗教徒。想想也是,大多数人一生为衣食而忙忙碌碌,生活在第一层,只有少数人到了第二层,第二层里的大多数人又终其一生无法冲出,而李叔同则是一步步到了第三层境界的。

丰子恺的说法是颇有见地的,称得上振聋发聩。李叔同遁入空门后,终其后半生精研佛学,将失传700余年、佛教中戒律最严的南山律宗拾起,被崇奉为律宗第11世祖,与虚云、太虚、印光大师并誉为“民国四大高僧”。即使是为僧,也把它做到“家”的份上,做到极致,李叔同真的就是李叔同,一个独特的李叔同。

据说,在泉州的开元寺里,存放着李叔同“悲欣交集”的临终绝笔,完整地表达了他告别人世前的心境:悲的是世间苦人多,仍未脱七情六欲的火坑;欣的是自己灵魂如蜕,即将告别婆挲世界,远赴西方净土。四个字写在一张用过的字纸上,那是一种超脱的随意,一种隐去了人间烟火气的清寂,一种无我的 “灵化”书法和难以用语言描述的字迹。

闭了眼静静地听《送别》,沉溺在音符缥缈的时空里,任苍凉的音

色在耳际飘荡。

(选自《散文百家》2009年第2期)

1.请谈谈你对文章标题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试用简洁的语言归纳第二自然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什么说“20世纪的中国文化界,李叔同无疑是最具传奇性的人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一想,第四自然段列举两位名人的例子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赞同作者在划线句中所表达的观点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关于李叔同出家的原因,向来有多种说法。作者倾向于哪一种呢?其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章以《送别》歌开头,又以《送别》歌结尾,其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做人当本然 老 兵

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做人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

宋太祖赵匡胤当初只是后周柴世宗手下的一名将军,有一次与敌军展开了你死我活的厮杀。赵匡胤正杀得兴起,不料他的战马突然中箭而死。赵匡胤跌落马下,敌军的几个战将乘机围了上来。正在这时,赵匡胤手下的一名骑兵飞驰到他面前,跳下马来喊道:“将军快上马!”情急之中,赵匡胤只匆匆看了那骑兵一眼,便跨上战马,与敌人再度拼杀起来。

战斗结束后,赵匡胤想找到救命恩人,便传令全军,悬赏那名骑兵。但

意想不到的是,连续几天也没有人来领赏。此事一搁就是十来年,但赵匡胤一直没有忘记那名士兵。

柴世宗死后,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中黄袍加身做了皇帝,富贵天下,更想报答舍身救己的恩人。于是根据自己的记忆,请画师描摹出骑兵的画像,在全国张贴找寻,却仍无结果。事已至此,赵匡胤猜想,可能为了救自己,那名失去战马的骑兵已经战死沙场。

又过几年。一天,有一个人拿着当年宋太祖找人的画像来到皇宫前,对门卫说:“你就说是这个人要求觐见。”门卫层层通报,太祖听说是恩人来了,急忙相见。

虽然已过了十多年,但太祖立刻就认出,眼前之人正是当年的骑兵。赵匡胤不免唏嘘感叹:“我找你许多年了,你怎么现在才来?若不是当年你舍命相救,我哪有今日?”

老骑兵说:“小民当年救您,是因为您是军中的主帅,救您就是救了全军,救了我自己。那次战斗之后,小民负伤回到家乡。陛下找人的画像我也见了,并揭下一张,以示纪念。陛下能记得小民,小民已经满足,不图回报。”

太祖正为他的胸怀称奇,又见他脸色一变,凝重地说:“小民今天来朝中觐见,并非为己。我的家乡这两年连年大旱,颗粒不收,而地方官吏为了显示政绩,又隐匿灾情不报,致使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子食父肉,惨不忍睹啊!小民实在坐立不安,决定来找陛下,希望陛下开恩,救济天下百姓!”

宋太祖听完,立即命人筹备赈灾之事,又下令赐给恩人黄金10万两,官位随意挑选。那人却说:“若是为了官位和钱财,小民早来领赏了。小民深知自己的才干难当大任,平凡度日最好。如果陛下恩准,把赐予的10万两黄金一并作为赈济灾民的款项,小民感激不尽!”

老骑兵随即跪拜在地,宋太祖忙唤他平身,长叹道:“你如此淡泊名利,情系百姓,令人钦佩!你既无心留在朝中为官,就派你押运这批钱粮回去吧。”

老骑兵却再次推辞:“赈济之事,体现的是陛下的爱民之心,若我押运,难免让人以为您是还我一人之恩,岂不辜负了皇恩!”

太祖沉吟半许,取来纸墨,亲笔写了一封信函,递给他说:“如果你遇到了什么难处,只需拿出此信,就能得到任何帮助。”老骑兵拜谢后,将信函放入怀中。

多年后,老骑兵享尽天年,安然离世。他的子孙整理遗物时,发现了太祖的亲笔信。这个甘于平淡、始终不用皇家关系谋取功名利禄之人,正是邢悚。

在许多人看来,能有幸救皇帝一命,真是摸到了命运的“头彩”。然而,邢悚并没有以此为念,而是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靠自己的本事和能力生活。虽然身为一介布衣,却活出了一番境界,真令那许多拼命投机钻营、蝇营狗苟、为了蝇头小利便不择手段的人汗颜。

《菜根谭》上有句话说得好:“文章做到极处,无有他奇,只是恰好;做人做到极处,无有他异,只是本然。”这本然二字,用邢悚所作所为来破解,最为恰当。人生在世,无论锐意进取,还是田园牧歌,都要记得“本然”,不忘根本,才能领悟生命真正的美妙。

(选自《意林》2009年第7期)

1.开头一段文字出自何处?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划线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战斗结束后,老骑兵为何不去领赏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骑兵为民请愿后,不仅谢绝了官位和钱财,还推辞了“押运这批钱粮”的风光使命。你能说说他这样做的原因吗?(可用文中语句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倒数第二自然段采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试用简洁的文字谈谈你对邢悚的评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做人当本然”中的“本然”一词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劳动是堂堂正正的事情 汪继峰

他出生在韩国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从小家境贫困,全家7口人挤住在一间旧房子里,酒糟是他们的主要食物。作为家中最小的男孩,他每天都有一项重要任务——想方设法买到最便宜的酒糟。

每天早晨,当他吃完酒糟去上学时,脸总是红彤彤的,任何人从他身边经过都能闻到一股刺鼻的酒味。

有一次,他从一位老师身边经过时,突然被老师叫住。老师把鼻子凑近他的脸,闻了闻,然后批评他说;“我闻到的是酒味吧?你居然敢红着脸、醉醺醺地来上学,太不像话了!’

虽然经常被老师误解而遭受批评,但为了保住最后一点自尊,他从不作任何解释。

进人中学后,他开始帮着父母做些小本生意。每天天不亮,他就起床同母亲一起做豆包和爆米花,然后拿到街上去卖。

这天,母亲让他换个地方卖爆米花。这让他感到非常为难,因为那里邻近一所女子高中。虽然他平时不太在意个人形象,但在女中旁边卖小吃,仍然让他感到非常紧张。

尽管他知道自己卖爆米花是为了赚钱贴补家用,没有什么丢脸的。但毕竟是正处于青春期的少年,每当听到买爆米花的女生们发出笑声,他的脸都会发烫,如同有一把火在燃烧,怎么也抬不起头来。

为了避免难为情,他绞尽脑汁地想出了一个好办法:在头上戴一顶大大的草帽,这样就可以挡住自己的脸了。

当时正值隆冬,一天,母亲来检查他的工作,见他戴顶草帽卖爆米花,感到很奇怪。不解地问:“现在是冬天,你为什么要戴草帽呢?”

当母亲得知他戴草帽的原因后,既伤心又生气,流着眼泪责备

道:“为什么要挡住脸?你没偷没抢,只是靠自己的劳动赚钱,这是堂堂正正的事情,没有什么可丢人的。”

母亲的这番话虽然简朴,却犹如醍醐灌顶,让他瞬间明白一个人生哲理——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家境贫困而产生自卑心理。从那以后,他不再因为家境贫困而自卑,开始抬起头来做事,人也变得越来越自信。

街头卖爆米花的经历让他变得坚强和自信,也培养了他决不服输的倔强性格。高中三年,他的学习成绩一直是班里的第一名,年年获得奖学金,没花家里一分钱便取得了高中毕业证。1961年他顺利考取韩国名校高丽大学,圆了自己的大学梦。

这个曾经戴着草帽卖爆米花的少年就是新当选的韩国总统李明博。回首自己的成长经历,李明博认为母亲是对自己人生产生最大影响的人,他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写道:“我的人生之所以能成功,都是因为母亲的教诲。”

(选自《思维与智慧》2009年第7期)

1.被老师误解而遭受批评时,他为什么不作任何解释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谈谈你对划线句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得知他戴草帽的原因后,母亲为何“既伤心又生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母亲的责备使他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李明博在自己的个人网站上写道:“我的人生之所以能成功,都是因为母亲的教诲。”你赞同他的话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成长的历程中,母亲一定给过你许多教诲。请以“母亲的教

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不少于6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只管向前奔跑 崔修建

贝基拉出生在埃塞俄比亚的一个贫苦的家庭,很小的时候,他就渴望成为一名驰骋赛场的长跑健将。他时常站在训练场边,羡慕地看运动员们的训练。但极度贫寒的家境,让他自卑得有些羞愧——他不仅拿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

那天,贝基拉不知不觉地又走到训练场边,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他既羡慕又难过,心头奔跑的热望亮起来,又暗淡下去。

一位跨栏教练员听了贝基拉的倾诉,将他带到一组很矮的栏杆前,让他一路跑过去,他轻松地跨越一个个栏杆;教练员又指了指那组已升高到足有1.5米的栏杆前让他再试一试,他努力了好几次,也没能跨过去。

这时,教练员平静地告诉他:“孩子,你刚才所说的那些困难,就像眼前的这一道道栏杆,它们会横在每个人的面前,那些你现在跨不过去的栏杆,可以在一次次的失败后,最终跨越它们,你还可以踢翻它们,也可以绕过它们,你只需盯准你向往的前方,只管努力地向前奔跑,相信没有什么可以拦住你的梦想的。”

教练员的一席话重新点燃了贝基拉的希望,从此,买不起跑鞋的贝基拉开始了他坚定而执著的赤脚奔跑训练,广袤的原野、泥泞的山路、坚硬的戈壁滩上……随处可见他奔跑的身影,他已练出了一双铁脚板。数年后,他成了埃塞俄比亚著名的马拉松运动员。

1960年罗马奥运会马拉松赛场上,贝基拉一出现,便引起人们的关注,因为他是唯一赤脚的运动员。在数万名现场观众热烈的掌声中,贝基拉为他的祖国赢得了一块沉甸甸的金牌。

距1964年的东京奥运会开幕还有20多天,贝基拉动了一次手术,很多人以为他会放弃比赛。然而,32岁的他不仅出现在马拉松赛场上,而且再夺金牌,成为奥运史上第一个蝉联这个项目冠军的选手,也成为埃

塞俄比亚的民族英雄。

面对记者蜂拥而至的话筒,贝基拉激动地感慨道:“一切都很简单,只要站在跑道上,就没有什么障碍可以拦住奔跑的雄心,就只管向前,再向前,一路向前地奔赴梦想的终点。”

没错,大千世界中的我们每个人面前,都可能会横着一些诸如清贫、疾病、磨难之类的障碍,只要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们,踢翻它们,绕过它们,就会抵达梦想的前方。

(选自《思维与智慧》第9期)

1.贝基拉小时候的梦想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贝基拉“心头奔跑的热望”为何“亮起来,又暗淡下去”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贝基拉最终实现了他的梦想,你认为他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最后一节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只管向前跑”有何深刻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有些同学虽然也有这样那样的梦想,但往往经不起困难的考验,很快便放弃了自己的梦想。请你引用贝基拉成功的例子,给他们写一封短信,激励他们重拾梦想,奋勇前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李叔同在离世前写下了“悲欣交集”。其悲的是世间苦人多,仍未脱七情六欲的火坑;欣的是自己灵魂如蜕,即将告别婆挲世界,远赴西方净土。

2.引用三位名人的评论,突出李叔同在文化界的崇高地位。

3.因为他在诗词、篆刻、书法、音乐、美术、戏剧等许多领域成就

卓著,甚至已经超过了那些领域的“专门一种的艺术家”。

4.说明李叔同能取得巨大成就,除了认真和执著外,还因为他具有艺术方面的天赋。

5.略(言之有理即可)

6.作者倾向于丰子恺的说法;李叔同遁入空门后 ……“民国四大高僧”。

7.《送别》是李叔同创作的歌词,也是一首经久不衰的歌曲佳作。文章两次提及,首尾呼应,进一步突出并讴歌了李叔同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

二、1.《菜根谭》;点题,引起下文。

2.为下文“请画师描摹出骑兵的画像”及“立刻就认出,眼前之人正是当年的骑兵”埋下伏笔。

3.老骑兵认为,赵匡胤是军中的主帅,救他就是救了全军,救了自己,无须图回报。

4.“若是为了官位和钱财……平凡度日最好”;“赈济之事……岂不辜负了皇恩!”

5.议论;表达对邢悚高尚品德的钦佩与赞美之情。

6.略 (只要突出“舍己救人、勇敢善良、淡泊名利、情系百姓”即可)

7.纯真朴实,不忘根本。

三、1.为了保住最后一点自尊。

2.这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他在卖爆米花时的紧张与自卑。

3.母亲觉得,卖爆米花是靠自己的劳动赚钱,是堂堂正正的事情,没有什么可丢人的,而他的自卑才是丢人的事情。

4.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自己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家境贫困而产生自卑心理

5.赞同。母亲的教诲使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从而克服了自卑,变得坚强和自信。

6.略

四、1.成为一名驰骋赛场的长跑健将。

2.“亮起来” 是因为“望着跑道上那些奔跑的身影”,受到了激励;“暗淡下去”是因为“不仅拿不出训练费,连最便宜的普通跑鞋也买不起”,无法接受正规训练。

3.战胜自卑,克服困难,坚定而执著地向着梦想的终点前进。(大意相同即可)

4.议论。 深化中心。

5.有两层意思:①贝基拉坚定而顽强地赤脚奔跑,练出了一双铁脚板,成为奥运冠军;②在困难面前,只要我们不失去向前奔跑的雄心,就能勇敢地跨越它们,踢翻它们,绕过它们,就会抵达梦想的前方。

6.略

散文阅读训练三篇

(一)寻找

劳拉·里查得

①那时,我还年轻,有一回我停车在佛蒙特州南部的森林里,附近的农民倒车时不小心将我的汽车撞瘪了一块,而我当时并不在场。我取车时,发现车窗上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工工整整地写着一行字:“我们等着您。”下面是一个电话号码。后来我是如何在农夫家里的饭厅里同他相见并交换各自汽车投保情况的一些细节我已想不起来了,但我清楚地记得,当我就农夫主动承担责任的精神表示感谢时,他平淡地回

答:“A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他妻子则微笑着在旁边用围裙擦干手,附和着丈夫的话。

②许多年过去了,可我始终记着这场面、这句话。这对正直、体贴的农家夫妇生活得好吗?我决定再次拜访他们的农舍。

③带着自家烘制的馅饼,我驾驶着汽车朝佛蒙特州的南部驶去。一路上我使劲搜索着记忆中的小屋。停下车,我向人描绘着记忆中的农场——低矮的苹果林边有一个石头砌成的谷仓;大片的向日葵地,屋前的

花坛里种着太阳花、瓜叶菊和毛地黄。路人笑着对我说:“我们这个州

有三分之一的地方类似这样,小姐,除非你能说出姓名。”可我说不出

来。

④“许多人都会这样干。真的,B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一个正

用干草喂着一群比利时栗色马的老妇人,听我复述往事后这样说。

⑤几个小时后,我把车开进了野餐区,这是一个有着清澈小溪,种

着大片凤梨树的地方。而我正为此次重返旧地一无所获而心情烦乱。

⑥“对不起,小姐,打搅您一下。”一对陌生人过来,他们正为自

己的车钥匙被锁进汽车而不知所措。

⑦“我可以替他们打电话请锁匠,或者让他们搭我的车回城。”我

想。

⑧于是我请他们上了我的汽车向城里开去。一路上,那位夫人向我

介绍说,她丈夫是个植物学家,他们正一路旅行去北方收集蕨类植物。

⑨我们终于把锁匠从城里带回了野餐营地。锁匠工作时,他们夫妇

和我则在露天餐桌边共同分享我带的馅饼。植物学家兴奋地说:“您真

好,您真肯帮忙。”我笑着回答:“C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接着我

就把当年的故事告诉了他们,并倾诉了寻找无着的懊恼。

⑩此刻,他的夫人甜甜地插上一句:“寻找?您已经寻找到了这里

的‘习惯’了。”

(选自《生活之友》2009年第5期)

1.请分别用三个两字短语概括文章记叙的三个重要经历:

(1)□□农夫

(2)□□农夫

(3)□□农夫

2.第①段的末尾写妻子“附和着丈夫的话”,请你发挥想象,说说

妻子会说出怎样的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上下文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

(1)他平淡地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他的夫人甜甜地插上一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有三处“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请用简要的语言分别说说

它们的具体内涵。

A.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这是我们做事的习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穷人的蒲公英

刘燕敏

①乡下的一位亲戚,在以色列的内坦亚城做劳工。回国前夕,那家

单位送他一株沙漠蒲公英。据说,这是犹太人的风俗。大凡要对穷人表

示感谢时,他们都要送这样一件东西。亲戚把那株蒲公英当礼物转送给

了我。

②这种沙漠里的蒲公英到底是干什么用的,我不清楚,由于它是一

种类似于人参的东西,于是,我就想当然地把它泡在了一瓶洋酒里。

③有一天,先生的几位朋友听说有一瓶来自以色列的补酒,决意要

尝一尝。就在他们打开瓶盖的时候,一个小小的奇迹出现了:泡在酒里

的沙漠蒲公英发芽了,并且在芽的中间,还开了一簇类似于小花的东

西。

④他们拿着酒瓶轮流看了一圈,说,这酒拿不住它,可见它的补力

不同一般。于是,在赞美声中,每人喝了一杯。沙漠蒲公英到底能不能

泡酒?喝了它会不会有事?我担心起来。为了找到依据,立刻上网寻

找,最后总算在美国《读者文摘》的电子版上找到这样一段话:

2019中考复习散文阅读训练

2019中考散文阅读训练 一、桐花声里燕子飞 郑小琼 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过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个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的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

中考散文阅读及答案合集

一、桐花声里燕子飞 郑小琼 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过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个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的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有梧桐可栖。前些时候收到母亲的来信,说我的年龄不小,家里的那几株梧桐树也有那么大了,是不是该砍了做嫁妆了。我没有回答母亲,只是在电话中问她梧桐树上的燕子们可好。 ⑤昨夜又是一场春雨,想来在昨夜风雨中,故乡井边那几棵梧桐树又有多少桐花让风雨捋落下来,它们该顺着那涓涓细雨汇成的流水,入河,入江,入海,消融在世界的尽头。那在风雨中的燕子是否安好? 1.(2分)在“我”的故乡,为什么有些人家会在房前屋后栽种一些梧桐树? 2.(2分)细读全文,说说“我”和燕子有何相似之处,为何作者说“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 3.(2分)请从修辞的角度分析下面语句的妙处。 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

中考 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园外 巴金 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8月14曰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午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的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⑧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⑨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⑩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训练

语文散文阅读训练 一、爱,有时是一种错误(深圳市06年中考题) ⑴这样开始新的一天,已经六年了,只是今天,略有不同。 ⑵在朝霞甩下的水袖里,忽地有了一片晃眼的色彩,温柔地旋开细嫩的花瓣,在秋天里微微地颤动,草地一下子灿烂起来。 ⑶父亲催促我快些,我也只好收回眼神。奔向学校。 ⑷一天很快地在挂念里过去了,再见到它们时,太阳已在遥远的地方等待落下,而那些花儿,褪尽了初绽的青涩,在夕阳里灼灼地期盼着.高大的棕榈投下灰暗的影子,而花儿们却如同太阳一般抵抗黑暗,在影子里依旧晃眼。 ⑸父亲笑着问我:“喜欢么?太阳花很漂亮呢!” ⑹太阳花?怪不得让人那样喜欢,多可爱啊。 ⑺很快的,我的窗台上也有了一盆太阳花,茂密的叶子托着玲珑的花蕾,隔着玻璃窗,冲着我甜甜地笑。相信过不了多久,我的窗台就会如同清晨一样灿烂,而我将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彩霞,每天,每夜。我细心地浇水,呵护,太阳花在满怀的期待里成长。 ⑻时间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转眼临近期末考,以学习为主的我并没有发现遗忘了什么。 ⑼终于考完了,我扔下书包,亲近久违的蓝天,阔别的草地,可心里总有块地方空着,似乎是我忘记了什么。 ⑽我开始清理房间,准备度一个快乐的寒假,拉开窗帘的那一刹那,我像是忽然清醒起来,窗台上本该有一片彩霞,我的太阳花!可是,一切都不一样了,枯黄的枝条在花盆里盘旋,有的已经伸出盆外,唯一的一个花蕾垂着凋零的脑袋,显然是不会不再开放了. ⑾依旧是秋天,依旧是夕阳西下,那给我灿烂的太阳花,今日却分外凄凉.它安静地伏在窗台上,定格在枯萎的瞬间,世界从此与它不再相关。我有了很深重的负罪感,是因为我的爱,它才来到我家,而又是因为我的疏忽,它才过早地走了。这一切,都是我犯下的错误,不可挽回了。轻轻地把太阳花埋在地里,我走了。身后是去年同它一起开放的同伴,今天它们的绚丽,对我来讲,似乎是批判,我的爱,错了。 ⑿转身的瞬间,我想起好多过去的事,好些东西都像太阳花一样可惜,我爱它们,便固执地将它们放进自己的空间,可到了最后,我总是不能很好地继续爱下去,以至于对我来说触手难及,而别人也无法得到. ⒀其实很多时候,爱,是一种错误. (选自《厦门文学》2006。1 有改动) 13.文章多处描写了太阳花,分别是草地上的太阳花;我照料下窗台上茂盛的太阳花;我疏忽后窗台上的太阳花,前后形成,突出了主题.(3分) 14.解释第⑷段加点词“灼灼”在文中的意思。(2分) 15.文中第⑺段画线句写得有情趣,请你展开想象再续写一个拟人句,要求与前面的句子保持连贯,情味和谐。(2分) 很快的,我的窗台上也有了一盆太阳花,茂密的叶子托着玲珑的花蕾,隔着玻璃窗,冲着我甜甜地笑, . 16.文章第⑵自然段语言很美,请选择一处加以品味。(3分) 17.将第⑺段“我的窗台就会如同清晨一样灿烂,而我将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彩霞,每天,每夜。”改为“我的窗台就会如同清晨一样灿烂,而我将每天每夜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彩霞.”好不好?为什么?(2分) 18.第⑽段画线句是个病句,请修改后将改句抄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唯一的一个花蕾垂着凋零的脑袋,显然是不会不再开放了。

初中散文阅读训练

初中散文阅读训练 初中现代文阅读训练 一、月是故乡明季羡林 每个人都有个故乡,人人的故乡都有个月亮。人人都爱自己的故乡的月亮。事情大概就是这个样子。 但是,如果只有孤零零一个月亮,未免显得有点孤单。因此,在中国古代诗文中,月亮总有什么东西当陪衬,最多的是山和水,什么“山高月小”、“三潭印月”等等,不可胜数。 我的故乡是在山东西北部大平原上。我小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山,也不知山为何物。我曾幻想,山大概是一个圆而粗的柱子吧,顶天立地,好不威风。以后到了济南,才见到山,恍然大悟:山原来是这个样子呀!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像苏东坡说的“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完全是我无法想象的。 至于水,我的故乡小村却大大地有。几个大苇坑占了小村面积一多半。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一点烟波浩渺之势。到了夏天,黄昏以后,我在坑边的场院里躺在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到了更晚的时候,我走到坑边,抬头看到晴空一轮明月,清光四溢,与水里的那个月亮相映成趣。我当时虽然还不懂什么叫诗兴,但也颇而乐之,心中油然有什么东西在萌动。有时候在坑边玩很久,才回家睡觉。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第二天一早起来,到坑边苇子丛里去捡鸭子下的蛋,白白地一闪光,手伸向水中,一摸就是一个蛋。此时更是乐不可支了。 我只在故乡呆了六年,以后就离乡背井,漂泊天涯。在济南住了十多年,在北京度过四年,又回到济南呆了一年,然后在欧洲住了近十一年,重又回到北京,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在这期间,我曾到过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我看过许许多多的月亮。在风光旖旎(1)的瑞士莱茫湖上,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这些月亮应该说都是美妙绝伦的,我都异常喜欢。但是,看到它们,我立刻就想到我故乡那苇坑上面和水中的那个小月亮。对比之下,无论如何我也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万万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我的故乡多少万里,我的心立刻就飞来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 我现在已经年近耄耋(2),住的朗润园是燕园胜地。夸大一点说,此地有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还有几座土山,点缀其间。风光无疑是绝妙的。前几年,我从庐山休养回来, 一个同在庐山休养的老朋友来看我。他看到这样的风光,慨然说:“你住在这样的好地 方,还到庐山干嘛呢!”可见朗润园给人印象之深。此地既然有山,有水,有树,有竹 ,有花,有鸟,每逢望(3)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一碧数顷, 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荷塘月色的奇景,就在我的窗外。

2019中考散文阅读题答案二

2019散文答案(二) 七、1.A祭炉仪式(打树花前的仪式)B打树花的过程(表演过程)(表演情景)(每空2分) 2.①服装奇;②仪式奇;③效果奇;④用料奇(用具奇)。(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3.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打树花汉子表演动作的娴熟,表达了作者对表演者的赞美之情。(动作描写2分,表达效果2分) 4.①对打树花这一民俗的喜爱和赞美;②对打树花勇士的钦佩和赞美;③对劳动人民智慧的歌颂和赞美;④对中国民俗文化的骄傲和自豪。(每点2分,答出两点即可) 八、1. 示例:用自己的辛劳酿造甜美的生活。这一题目言简意赅,既概括文章内容,又点名了文章的主题。解析:此题考查题目含义的理解及题目的妙处。文中写了各类人以及蜜蜂用自己的辛劳创造美好的生活,这就是题目的含义所在。甜蜜的生活怎样获得,靠辛勤的劳动,因此题目点明了文章主题。 2. 示例: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菌子各种各样的形状,突出其形状众多。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表达效果的赏析。赏析这一句子可以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进行,把菌子的形状比作伞、书册、活着的珊瑚,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菌子的各种形状,突出其形状众多。 3. 为解释文章主题做铺垫。解析:此题考查材料与主题的关系。材料是为主题服务的。文章用大量笔墨写了山、云、水、茶、菌、花表现出这里环境美好,资源丰富,为后文蜜蜂酿蜜提供了条件。拥有这样好的自然条件,只要努力就可以酿造美好的生活。 4. 示例:“一窝蜂”计划通过蜜蜂联系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让人们相互帮助,共享美好生活。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回答时可以结合第⑨自然段内容。蜜蜂把远隔千里的两家人联系起来,共享美好生活。 5. 示例:生活中一些美好的东西因为习以为常而被我们忽视,如父母的爱,老师的鼓励等,但这些却可以创造奇迹,让我们去珍惜所拥有的东西。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感悟。回答时要围绕“那些东西容易被忽视”来说,并联系实际说出这些被“忽视东西”的意义,表达出珍惜之情。 九、1.B 2.曹寅劝人晚上不要关门而睡,因有“夜夜凉风香满家”,语言通俗而意味无穷;朱自清把香味比作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打通了人们的嗅觉和听觉,新颖而独特。 3.君子是学问和修养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的人。他们的孤独不仅仅是指缺乏与之共处的人,更是指缺乏心灵深处志同道合的人。周敦颐感叹同他一样爱莲之高洁的人很少,苏轼感叹不汲汲于名利,从容流连光景的人很少。他们的孤独感是对“君子注定孤独,不在身边,就在心里”的最好诠释。 4.予人洁净清香的美好享受;通透简约,含蓄蕴藉;须在困境中汲取营养,积攒力量;有所突破。 5.强调了淤泥给予芙蓉营养和力量,成就了芙蓉;困境也如淤泥,磨砺并成就了君子和艺术。由此启迪人们要直面困境,勇于接受磨砺。 十、(1)①非人工栽培或驯化的纯自然的事物;②脱离喧嚣世俗的自由与快乐。 (2)非常得意心旷神怡一往情深 (3)①句子运用“久久”与“匆匆”两个叠词,描述生动、口语化,表现出作者对山间空旷、幽静与山间自然纯正事物的喜爱。 ②这个句子是对作者的动作描写,以“闭”“靠”“掏”“倒”“咽”等动词,表现作者身处山境的自由与随意,表现作者对这种生活的喜爱。 (4)童谣表现出儿童的纯真,陶渊明的“巷巾滤酒”表现其为人的纯朴、真实。以此来突出作者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纯真、自由生活的热爱。 (5)此段运用对比的手法,将“我”与众游客形成对比,突出“我”与众不同的人生态度,为下文对陶渊明的生活态度的赞美,表现文章的主旨作铺垫。

新部编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

新部编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练习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园外 巴金 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8月14曰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午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的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⑧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⑨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⑩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2018年中考语文散文阅读

【母题原题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窗子以外林徽因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树荫底下我看不清楚。无疑地他们已经走了许多路,再过一刻,抽完一筒旱烟以后,是还要走许多路的。兰花烟的香味频频随着微风,袭到我官觉上来,模糊中还有几段山西梆子的声调,虽然他们坐的地方是在我廊子的铁纱窗以外。 永远是窗子以外,不是铁纱窗就是玻璃窗,总而言之,窗子以外! 所有的活动的颜色、声音、生的滋味,全在那里的,你并不是不能看到,只不过是永远地在你窗子以外罢了。多少百里的平原土地,多少区域的起伏的山峦,昨天由窗子外映进你的眼帘,那是多少生命日夜在活动着的所在;每一根青的什么麦黍,都有人流过汗;每一粒黄的什么米粟,都有人吃去;其间还有的是周折,是热闹,是紧张!可是你则并不一定能看见,因为那所有的周折,热闹,紧张,全都在你窗子以外展演着。

在家里罢,你坐在书房里,窗子以外的景物本就有限。那里两树马缨,几棵丁香;榆叶梅横出疯权的一大枝;海棠因为缺乏阳光,每年只开个两三朵——叶子上满是虫蚁吃的创痕,还卷着一点焦黄的边;廊子幽秀地开着扇子式,六边形的格子窗,透过外院的日光,外院的杂音。什么送煤的来了,偶然你看到一个两个被煤炭染成黔黑的脸;什么米送到了,一个人掮着一大口袋在背上,慢慢踱过屏门;还有自来水、电灯、电话公司来收账的,胸口斜挂着皮口袋,手里推着一辆自行车;更有时厨子来个朋友了,满脸的笑容,“好呀,好呀!”地走进门房;什么赵妈的丈夫来拿钱了,那是每月一号一点都不差的,早来了你就听到两个人唧唧哝哝争吵的声浪。那里不是没有颜色、声音、生的一切活动,只是他们和你总隔个窗子,——扇子式的,六边形的,纱的,玻璃的! 你气闷了,把笔一搁说,这叫做什么生活!检点行装说,走了,走了,这沉闷没有生气的生活,实在受不了,我要换个样子过活去。健康的旅行既可以看看山水古刹的名胜,又可以知道点内地纯朴的人情风俗。走了,走了,天气还不算太坏,就是走他一个月六礼拜也是值得的。 没想到不管你走到哪里,你永远免不了坐在窗子以内的。不错,许多时髦的学者常常骄傲地带上“考察”的神气,架上科学的眼镜,偶然走到哪里一个陌生的地方瞭望,但那无形中的窗子是仍然存在的。不信,你检查他们的行李,有谁不带着罐头食

初中中考 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初中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废园外 巴金 ①晚饭后出去散步,走着走着我又走到这里来了。 ②从墙的缺口望见园内的景物,还是一大片欣欣向荣的绿叶。在一个角落里,一簇深红色的花盛开,旁边是一座毁了的楼房的空架子。屋瓦全震落了,但是楼前一排绿栏杆还摇摇晃晃地悬在架子上。 ③我看看花,花开得正好,大的花瓣,长的绿叶。这些花原先一定是种在窗前的,我想,一个星期前,有人从精致的屋子里推开小窗眺望园景,赞美的眼光便会落在这一簇花上。也许还有人整天倚窗望着园中的花树,把年轻人的渴望从眼里倾注在红花绿叶上面。 ④但是现在窗没有了,楼房快要倾塌了。只有园子里还盖满绿色,花还在盛开。倘使花能够讲话,它们会告诉我,它们所看见的窗内的面颜,年轻的面颜,可是,如今永远消失了。花要告诉我的不止这个,它们一定要说出8月14曰的惨剧。精致的楼房就是在那天毁了的,不到一刻钟的工夫,一座花园便成了废墟了。 ⑤我望着园子,绿色使我的眼睛舒畅。废墟么?不,园子已经从敌人的炸弹下复活了。在那些带着旺盛生命的绿叶红花上,我看不出一点被人践踏的痕迹。但是耳边忽然响起一个女人的声音:“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我回头看,没有人。这句话就是在惨剧发生后的第二天听到的。 ⑥那天中午我也走过这个园子,不过不是在这里,是在另一面,就是在楼房的后边。在那个中了弹的防空洞旁边,在地上或者在土坡上,我记不起了,躺着三具尸首,是用草席盖着的。中间一张草席下面露出一只瘦小的腿,腿上全是泥土,随便一看,谁也不会想到这是人腿。人们还在那里挖掘。远远地在一个新堆成的土坡上,也是从炸塌了的围墙缺口看进去,七八个人带着悲戚的面容,对着那具尸体发愣。这些人一定是和死者相识的罢。那个中午妇人指着露腿的死尸说:“陈家三小姐,刚才挖出来。”以后从另一个人的口里我知道了这个防空洞的悲惨故事。 ⑦一只带泥的腿,一个少女的生命。我不认识这位小姐,我甚至没有见过她的面颜。但是望着一园花树,想到关闭在这个园子里的寂寞的青春,我觉得心里被什么东西搔着似的痛起来。连这个安静的地方,连这个渺小的生命,也不为那些太阳旗的空中武士所容。两三颗炸弹带走了年轻人的渴望。炸弹毁坏了一切,甚至这个寂寞的生存中的微弱的希望。这样地逃出囚笼,这个少女是永远见不到园外的广大世界了。 ⑧花随着风摇头,好像在叹息。它们看不见那个熟悉的窗前的面庞,一定感到寂寞而悲戚罢。 ⑨但是一座楼隔在它们和防空洞的中间,使它们看不见一个少女被窒息的惨剧,使它们看不见带泥的腿。这我却是看见了的。关于这我将怎样向人们诉说呢? ⑩夜色降下来,园子渐渐地隐没在黑暗里。我的眼前只有一片黑暗。但是花摇头的姿态还是看得见的。周围没有别的人,寂寞的感觉突然侵袭到我的身上来。为什么这样静?为什么不出现一个人来听我愤慨地讲述那个少女的故事?难道我是在梦里?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真题练习 (含答案)

中考语文散文阅读真题练习(含答案) 典例精析 一、散文的定义 散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散文,是指诗词以外的散体文章;狭义散文,则专指同诗歌、 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散文的分类 (一)记叙散文 以记人、叙事、状物、写景为主的散文。在这类散文中,有的重点是记写、刻画人物,以人物为全篇的中心。例如朱德的《母亲的回忆》、鲁迅的《藤野先生》。它们虽然也是以写人物为主,但与小说的区别是明显的。它们不像小说那样多方面地、细致地刻画人物,也不讲求 故事情节的完整和曲折。 (二)抒情散文 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散文,它主要是抒发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感情和意愿。抒情散文抒发的是怎样的感情,如何抒发,都与文章揭示的思想意义是否深广有极大的关系。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中炽热的情感,就是当时生活、战斗在国民党统治区广大革命者的共同感情。作品既表达了对坚持抗战的中国共产党、抗日军民的热烈拥护和热情赞颂,又表达了作者对国民党顽固、倒退派的强烈憎恨。抒情散文的“情”不是虚的、空的,而是有所依据的。 (三)议论散文 以议论为主的散文。它说理往往借助于事例的简述、形象的描绘和感情的抒发来进行,文学色彩很浓。它同一般议论文一样,要求观点鲜明、概念准确、说理充分、层次明晰、以理服人。但是,它不需要逻辑推理,严密论证。常见的文学性很强的随笔、杂感等短小精悍的文章,皆属此类;作者常常借助于对古今故事、花鸟草虫等具体事物的描述来说理,显得妙趣横 生并富于感情。 三、散文的特点 1. 以个人抒情为主,把抒情、叙述、议论熔为一炉; 2. 从细处用笔,小中见大,把作者的情思贯穿在细致的描述中; 3. 从侧面暗示,发挥读者的想象力,激发读者的联想;

人教版中考 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答案

人教版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专项训练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赛里木湖 周涛 应该让思想的水散漫成湖,特别是当你处在人生的秋天。 让溪流聚集起来,让河水交汇起来,让雨水或雪水贮蓄起来,根据地形自然的状态造成一个非人工的海子,那就是湖。 湖不是海——它没有那么伟大; 湖也不是水库——它要柔和自然得多; 一般说来,它躺在那儿。它使周围变得潮湿了一些,滋润了一些;它使天空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蓝;使近处的山呈黛色,阴坡的松林幽静,使远处的山白发肃然。 一般来说,它躺在那儿。它不像山那样远远地就跑过来迎接你,而是躺在那儿,等着你突然发现它。它喜欢静静地微笑着看你吃惊。 这就是赛里木湖。 一个思想就应该是这样,经过无数条水系的源源不断的补充,经过地貌之下的颅骨加固合拢,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圆或椭圆的、深邃的内陆液体领域。 思想之所以称为思想,就因为它是圆的。从它的任何一点出发,走完全程终点都复合在起点上。 瞧,被称为思想的这个东西有多么深邃,同时又有多么清澈透明! 它深邃到使人不敢轻率地去游泳,仅只挽起裤腿在岸边浅涉一番,就足以使人领略到它的内涵,它强大而令人畏惧的吸力;而它的清澈透明,则让人一望见底却倒吸一口凉气,那见底的明澈里,反射着无数层游动的光影、光环、光斑,造成无法分辨的幻象,使真实与虚幻浑然一体,因而更加捉摸不清。这是那种比浑浊更深奥百倍的明澈! 赛里木湖——多美的名字! 这名字本身就有一种清澈的深邃,有一种高雅的韵味,有―种特殊的蓝,令人心醉。 你是伟大的海洋在撤离时留给伊犁河谷的一滴巨大的泪珠。汪汪的,闪闪的,既像美人腮边泪也像英雄颊上泪,妩媚而又刚健。 你就是我们的海。在亚洲腹地远离海洋的地方,你给了我们一个海的缩影,一个海的模特儿,让我们按照你的面貌在想象中放大去理解。因而,你又是本关于海的初级教科书。 当我们散步在你身边的时候,可以看到成群的水鸟翩飞降落,成为浮动在水面的一片黑点,同时浴着水色和光影。身材修长的马正垂着颈,披着头发,小小翼翼地亲吻你的水面,唯恐不慎弄皱了你的面容。 你与牧人的世界如此和谐。他们爱你,你也爱他们。你从不曾因为他们贫穷而鄙弃他们,相反,你把自己当成他们当中的一员,和他们气味相投。你就是他们当中找到平静的,你必须平静才能生存下去,而这,只有牧人才能给你。那些城市里的“湖”,你当然知道它们的窘状和自得难解难分,它们是供人娱乐的一池,而你,才是真正的湖。 总是这样,在远离喧闹的地方,思想默默地积蓄、沉淀,变得清澈起来,辽阔起来。 所有的游客和路人,在你的身边赞叹,夸奖,似乎在这片刻,你成了他们的一样东西,

中考散文阅读训练题(有答案)之欧阳语创编

开在心里的橘子花①周日的清晨,穿上运动装前往郊外的南山。山风徐徐,吹拂着脸庞。突然,隐隐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我四处张望,并没有看见有花啊。我循着花香一路寻去,转过一座小山坡,顿觉眼前一亮,满眼缤纷,这里竟是一片翠绿的橘林。 ②小小的橘子花缀满枝头,金黄的花蕊一团团,一簇簇,挤挤挨挨,肆意绽放,像调皮可爱的小精灵。真香啊!它静静的开着,不张扬,不喧哗,自然开放在荒郊僻野。一阵风吹过,几朵小花飘落于掌心,花瓣虽

已渐渐枯落,却仍可嗅到淡淡余香,我的心里充盈着满满的感动。③小时候,故乡很多人都会栽种橘树,父亲在老屋后也种了两棵。用不着精心打理,经过阳光雨露的沭浴,橘树很快长得高大茂盛,绿意盎然。每年清明几场春雨后,初夏的某天,似乎只一夜之问,你家的橘子花开了,他家的橘子花开了,全村的橘子花都开了,整个村子浸透在醉人的花香里。我和小伙伴们常常跑到树下玩耍,摘几朵橘子花别在发间,披着满身的花香,欢天喜地满村子疯跑。这时,父亲看着满树橘

花,脸上露出笑容。“看这花开得多好,今年橘子收成一定不错啊!”他仿佛已看见金黄的橘子缀满枝头。④橘子成熟了,我们几兄妹帮着父母采摘橘子,分享着收获的喜悦。橘子圆溜溜、黄橙橙的,酸甜可口。父母每年都会送些给亲戚、乡邻,自家也留一些。有一年,橘子遭了虫害,收成很少,母亲把橘子锁在柜子里,家里来了客人才拿出来招待,我们才能分到几瓣吃,让人觉得心里欠欠的。⑤一次放学回家路上,我和同伴路过一片橘林,树上的橘子笑红了脸,像一个

个晶莹的红灯笼,刺激着我的味蕾。我咽了咽口水,瞄了一眼身边的同伴。同伴环顾四周悄然无人,便给我使了个眼色,我们迅速摘下了两个橘子,飞也似地逃离橘林,心怦怦乱跳。掰开橘子一阵狼吞虎咽,酸甜的滋味让我们开心不已。我舍不得全部吃掉,便留下几瓣放书包里。⑥晚上,我悄悄拿出剩下的几瓣橘子,不巧被进屋的父亲发现。他沉着脸问:“小惠,哪来的橘子?”“我,我,别人给的……”我支支吾吾地,低下头不敢看父亲的脸。“是不是在村头树上摘的?听

近年中考散文阅读理解题及答案

老屋 周克武 (1)这一辈子,不管自己身居何处,在我的潜意识里,只有走进乡下的那栋老屋才叫回家。 (2)我家的老屋,只是傍山而建的一栋普通农舍,土墙青瓦,杉木门窗。靠西头的几间,至今还盖着稻草,山风吹过,弥散着一股亲切的草屑味,淡淡的。可是岁月的磨蚀无情,如今老屋的鱼鳞瓦沟里长满青苔,黄泥墙壁粉尘脱落,两扇略显笨重的大门也是油漆斑驳,绽开一条条深深浅浅的裂缝,好似老人额头遍布的鱼尾纹。 (3)老屋真的"老"了。落日衔山时分,我站在村口远远望去,它像在酣睡,许是太累,睡得那样安详、静谧。 (4)我默默走近老屋。夕阳下,风如佛手,柔柔地摩挲路边的草木,没有声响;鸟儿慵倦地栖落在树上,伸出尖尖小嘴巴梳理自己的羽毛,没有鸣唱。也许它们此刻一如我的心情--轻轻抚摸深褐色的大门,却不敢推开,怕惊扰了老屋,惊碎了它的梦。 (5)梦里有我的童年。也是在这样的傍晚,太阳渐渐沉落,屋檐下飘落起母亲长一声短一声催我回家的呼唤。我,还有鸡们、鸭们、牛羊们,朝同一个方向--炊烟轻笼的老屋,踏碎了一路残阳。我难以自控地抬眼望望,屋顶的炊烟仿佛还在,柴火饭的香味仿佛还在,飘飘拂拂,又落到了我的鼻尖上。此刻,我真想再像孩提时那样,一路飞跑进屋,猴急火急拈起一块香喷喷的白米锅巴塞进嘴里,再听一声母亲骂我"馋嘴猫"…… (6)老屋是心的归宿。当我终于抬脚跨进门槛的一刹那,一种久违的感觉涌动全身:真的到家了。 (7)老屋是父亲耗尽心血的杰作。我小时候,常听父亲说起,他和一家人是在赤日炎炎的酷暑下挥锄破土,头顶满天繁星赶运木料、砖块、沙石,直至北风呼啸的严冬圆垛上梁。【A】像春燕衔泥般,几经周折,终于盖起了这个属于自己的窝。【B】那时候,每当亲友上门,父亲总会喜形于色地拍拍门窗,或者指指屋上的椽皮、横梁,夸他这房子坚固耐用。一个秋日,村里来了位摄影师,平日不爱照相的父亲,突然换上他仅有的一件装,拉着一家人在老屋前照了相。还一再叮嘱我记住,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 (8)几十年岁月蹉跎,转眼间物是人非。奶奶和父亲去了另外一个世界,母亲也随我住进了城里。夜深了,我一个人默默地坐在堂屋里,孤灯只影,满屋的冷清。 (9)窗外的上弦月,瘦瘦的。也许是我与它相隔太久,彼此之间已经陌生,它刚刚露出半脸,一转身,又躲进了薄薄的云层。我突然想起,儿时老屋的月亮似乎不是这样。那时,我走到哪里它就跟到哪里。夏夜,奶奶把在外纳凉的我抱上床,月亮也悄悄地从窗口跟进来轻抚着我的脸。我至今记得奶奶一直坐在床沿,边给我打扇边哼童谣:月光光,夜光光,伴随我家乖乖郎……我迷迷糊糊入睡了,奶奶的歌声还在继续,像温婉的明月,落在我的枕上,我的梦里。今晚,我可用记忆的碎片还原全部细节,却再无法听到奶奶的歌声。只有墙角那静卧的雕花床仿佛与我达成心灵上的某种默契,无可辩驳地见证这里曾经氤氲的天伦之乐。(10)而这一夜,我久久无法入睡。 (11)第二天一早起来,太阳刚刚露头,温煦的投射在老屋的房顶,染成一片

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专题(精)

中考现代文阅读散文阅读专题 文体知识 1. 散文的定义: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自由灵活地抒写见闻感受,表达对社 会、人生、自然的感悟,与小说、诗歌、戏剧并列的一种文学体裁。 2. 散文的特点: “形散而神不散”是散文的特点。“形散”指题材广泛,表达方式和写作手法灵活多样,又指结构自由不拘一格; “神不散”指主题、意境鲜明集中,又指有贯穿全文的线索。 3. 散文的分类:按表达方式,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议论散文。 4. 散文的表现手法:对比、衬托、象征、借景抒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借物喻人等。 5. 散文的表达方式:综合运用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多种方式。 6. 散文的语言:有的明白晓畅,清丽自然;有的凝练含蓄,深刻隽永;有的通俗易懂, 形象生动;有的情理相谐,意境深广;有的具体详尽,质朴自然。 7.散文的线索:(1以时间为线索;(2以人物活动为线索;(3 以情感为线索;(4以具体事务为线索。 8. 鉴赏散文的技巧:叙事散文的细处落笔小中见大,写景散文的情景交融、融情于景;咏物散文的托物言志和象征手法。 方法指津: 1、整体感知题题目示例 ①阅读全文,说说作者喜欢“与植物相处”的原因。 ②阅读全文,说说“小草令我怦然心动”的原因。 ③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最后一节划线句的深刻含义。

整体感知题解答技巧 (1通读全文,概括中心①了解主要内容②归纳中心思想③分析题目含义 (2找出中心句或自己概括中心 (3 注意语言表达的规范性 2、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答技巧 分析词语常见题型: ㈠词语在特定语境中的含义(语境义㈡代词指代的内容 ㈢词语可否省略,调换,是否矛盾㈣动词、形容词的作用 ㈤加点词语的思想感情 词语的语境义例:1、对文中“一样的兰草,长在两个地方就有两个味?”中的“味”, 你是如何理解的? 2、根据语境,解释“在生命的初期,,, 却因此把养料酝酿了酝酿,等到果实成熟的时候,他们的气息就芬芳成了一壶绝世的好酒”一句中“芬芳”的意思。 3、说说下面 两个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天使的声音在耳边吹拂,这是老师吗?我怔了一下缓过神,这“批评”是对着我的吗? 怎么闻不到硝烟味? 硝烟味 ②我可大气不敢出,嘤嘤着说,, 老师依旧闷葫芦。 闷葫芦 方法:采用代入法

中考语文 散文阅读知识点汇总

散文知识点汇总表: ~形散~ 表现方法—不拘一格 选材—广泛自由表达方式—灵活多样 神(主题)线索—人—事物—感情 明确集中开拓深化 景物—时间—地点语言(凝练优美) 方法:托物言志寓情于事借景抒情联想(丰富) 散文:叙事散文、抒情散文、哲理散文 抒情散文:写景景语 (状物)抒情情语 直抒胸臆叙述(交待)语 叙事散文的阅读:叙事散文所记之事一般来说都比较平凡,讲究以小见大;叙事散文很少有单一、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常以若干零碎、琐屑之事来反映一个主题,这是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在叙事中的体现;叙事散文取材于真人真事,而不是借助虚构,因而更加重视行文的技巧,其构思之精妙,结构之严谨,感情之细微,尤其耐人寻味。 写景散文的阅读:①要注意作者是如何抓住景物特征来绘形状物的。特征即此事物与彼事物的区别,既有形状、色彩等外在的方面,又有气质、神韵等内在的方面。抓特征的目的不但是要求其形似,更要求达到本质上的神似。 ②要注意作者是如何安排描写的顺序的,一般地说,这类散文都以空间的转换为顺序。 ③还要注意作者的观察点与被观察景物之间的关系,注意观察角度的变化。 ④最重要的,是把握融注于景中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正确地领会作品的主题。 咏物散文的阅读:咏物散文最鲜明的特点是托物言志,借某个事物来表明某种意愿,抒发某种感情。托物言志,所托之物大都被赋予象征意义,阅读时要把握象征这种表现手法。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是直接点明的;有的作品,其象征意义含而不露。对后者须尽可能多了解一些写作背景,如作者的生平、思想倾向、写作时间等,但必须注意,联系背景不等于对号入座,不能把象征意义理解得太具体、太狭窄。咏物类散文蕴义含蓄,因而对文中的一字一句都要认真揣摩体会,尽可能理解其深层含义。 抒情散文的阅读:其实,散文多是用以抒情的,单列一种“抒情散文”,是因为这一类散文在表达方式上以直接抒情为主,传达感情不像叙事、写景、咏物类散文那样含蓄,读者比较容易把握文中的思想情感。 哲理散文的阅读:哲理性散文带有人生感悟性质,这类作品从一点入手,入题较小,对生活的积累和感悟尤为重要,表现上点到为止,不过于直白,留咀嚼回味的空间,水到渠成地引发出对人生对生活的慨叹感喟,写出人人心中有笔下无的个体感受。

中考复习散文阅读训练(通用)

2020中考散文阅读训练 一、桐花声里燕子飞 郑小琼 ①院子里有数棵梧桐树、榆树、槐树,以及几株苦楝树,春天来了一段时间了,那些榆、槐、楝早已舒展开已绷了一个冬天的愁容,只有临近水井那几株梧桐树还没有一点儿绿意。春风又吹过了几天,那些树早已盛装了,这时梧桐树才像一个姗姗来迟的女子一样,慢慢从闺房里探出头来。牙瓣儿的楝花已洒满了整个院子,淡嫩淡嫩地铺着,你拿起扫帚开始清扫它们,等你清扫干净的时候,在不经意的抬头间,你发现井台边那几株桐树已露出了花骨儿了。又下了一场春雨,几个暖暖的春风天,那些桐花便一簇簇一束束的开了。 ②村子里人忙着到庄稼地里去了,给隔冬的小麦锄草,或是准备牵牛耕田,浸种下泥,没有一个人有空闲去注意井边那几株桐树开花了。它们站在井台边,默不作声,寂寞地开着,老去,落下。幸好去年相识的几只燕子飞回了,它们落在那桐树上喃喃说过不停,出了一趟远门,见了一些世面,燕子们有很多路上有趣的事儿同这位老友说。 ③六岁那年,一个小心,我的腿让开水烫伤,疼痛难忍。惊动正在梧桐树下洗衣的母亲,她飞快地跑了过来,顺手从树枝上捋了一把桐花,放在手中揉搓,从那嫩嫩的花瓣儿搓出一些汁来,母亲把它敷在我伤口上,那尖酸的疼痛渐渐淡了下去。如今隔母亲在千里之外,离屋后梧桐也有千里之遥,再深的疼痛也没有母亲与梧桐了,只能自己贴上那没有一点人情味的创可贴了。 ④在故乡,无论谁家,只要生了个女儿,便总会在屋前屋后栽种数棵梧桐,以求女儿成凤凰时,将有梧桐栖,或者女儿们长大以后,用梧桐木做嫁妆。母亲说,我家的井边的那几棵便是生我之时种的,它们在家里院落里开开落落有二十多年了。一直没有引来凤凰栖,却引数只燕子在上面筑巢安家。母亲一直说,燕子是奔波命,年来年去,南来北往的奔波着,我何尝不是一只奔波的燕子,但是人在异乡,也没

新中考语文 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含答案

新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专题训练训练试题含答案 一、中考语文散文阅读专题练习 1.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云南看云 ①过卢锡麟先生的摄影后,必有许多人才俨然重新觉醒,明白自己是生在云南,或住在云南。云南特点之一,就是天上的云变化得出奇。尤其是傍晚时候,云的颜色,云的形状,云的风度,实在动人。 ②云有云的地方性。中国北部的云厚重,人也同样那么厚重;南部的云活泼,人也同样那么活泼。河南河北的云一片黄,抓一把下来似乎就可以作窝窝头,云粗中有细,人亦粗中有细。湖湘的云一片灰,长年挂在天空一片灰,无性格可言,然而桔子辣子就在这种地方大量产生,在这种天气下成熟,却给湖南人增加了生命的发展性和进取精神。四川的云与湖南云虽相似而不尽相同,巫峡峨眉夹天耸立,高峰把云分割又加浓,云有了生命,人也有了生命。 ③云南的云似乎是用西藏高山的冰雪,和南海长年的热浪,两种原料经过一种神奇的手续完成的,色调出奇的单纯。惟其单纯反而见出伟大。尤以天时晴明的黄昏前后,光景异常动人。完全是水墨画,笔调超脱而大胆。天上一角有时黑得如一片漆,它的颜色虽然异样黑,给人感觉竟十分轻。在任何地方“乌云bì天”照例是个沉重可怕的象征,云南傍晚的黑云,越黑反而越不碍事,且表示第二天天气必然顶好。几年前中国古物运到伦敦展览时,记得有一个赵松雪作的卷子,名《秋江叠嶂》,净白的澄心堂纸上用浓墨重重涂抹,给人印象却十分秀美。云南的云也恰恰如此,看来只觉得黑而秀。 ④在这美丽天空下,我们每天所能看到的,除了官方报纸虚虚实实的消息,物价的变化,空洞的论文,小巧的杂感,此外似乎到处就只碰到“法币”①。(甲)大官小官商人和银行办事人直接为法币而忙,教授、学生也间接为法币而忙。(乙)最可悲的现象,实无过于大学校的商学院,近年每到注册上课时,照例人数必最多。(丙)“xīxī攘攘,皆为利往,挤挤挨挨,皆为利来。”教务处几个熟人都不免感到无可奈何。(丁)教这一行的教授,也认为风气实不大好。 ⑤云南的云即或再美丽一点,对于那真正的多数人,也似乎是毫无意义可言的。 ⑥一个人若乐意在地下爬,以为是活下来最好的姿势,他人劝他不妨站起来试走走看,或更盼望他挺起脊梁来做个人,当然是不会有什么结果的。 ⑦就在这么一个社会,这么一种精神状态下,卢先生却来昆明展览他在云南的摄影,告诉我们云南,除法币以外还有些什么值得注意的事情。即以天空的云彩言,色彩单纯的云有多健美,多飘逸,多温柔,多崇高!只要有人会看云,就能从云影中取得一种诗的感兴和热情,还可望将这种可贵的感情,转给另外一种人。换言之,就是云南的云即或不能直接教育人,还可望由一个艺术家的心与手,间接来教育人。卢先生摄影的兴趣,似乎就在介绍这种美丽感印给多数人,所以作品中对于云的题材,处理得特别好。每一幅云都有一种不同的性情,流动的美。不纤巧,不做作,不过分修饰,一任自然,心手相印,表现得素朴而亲切,作品取得的成功是必然的。可是我以为得到“赞美”还不是艺术家最终的目的,应当还有一点更深的意义。如果一种可怕的庸俗的实际主义正在这个社会各组织各阶层间普遍流行,腐shí我们多数人做人的良心、做人的理想,且在同时还像是正在把许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