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治疗复杂腹腔感染疗效与安全性的Meta分析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罗氏芬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罗氏芬?)给药前需进行过敏试验 根据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罗氏芬?)新版说明书的要求,罗氏芬?在给药前需进行过敏试验,请各位临床医生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执行。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 注:以下有下划线的部分为新版说明书改动的内容 警示:本品不能加入哈特曼氏以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本品与含钙剂或含钙产品合并用药有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商品名称:罗氏芬? 英文名称: Ceftriaxone Sodium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Toubaoqusongna 【成份】(省略) 【性状】(省略) 【适应症】 对罗氏芬?敏感的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如:脓毒血症,脑膜炎,播散性莱姆病(早、晚期),腹部感染(腹膜炎、胆道及胃肠道感染),骨、关节、软组织、皮肤及伤口感染,免疫机制低下病人之感染,肾脏及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耳鼻喉感染,生殖系统感染,包括淋病,术前预防感染。 【规格】(省略) 【用法用量】 标准剂量 成人及 12 岁以上儿童:罗氏芬?的通常剂量是1~2 克,每日一次(每24 小时)。危重病例或由中度敏感菌引起之感染,剂量可增至 4 克,每日一次。新生儿、婴儿及12 岁以下儿童建议按以下剂量每日使用一次。新生儿(14 天以下)每日剂量为按体重20~50 毫克/千克,不超过50 毫克/千克,无需区分早产儿及足月婴儿。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2kg 者)的用药安全尚未确定。有黄疸的新生儿或有黄疸严重倾向的新生儿应慎用或避免使用本品。婴儿及儿童(15 天至12 岁)每日剂量按体重20~80 毫克/千克。体重 50 千克或以上的儿童,应使用通常成人剂量。静脉用量按体重 50 毫克/千克以上时,输注时间至少要30分钟以上。老年病人除非老年患者虚弱、营养不良或有重度肾功能损害时,老年人应用头孢曲松一般不需调整剂量。疗程疗程取决于病程。与一般抗菌素治疗方案一样,在发热消退或得到细菌被清除的证据以后,应继续使用罗氏芬?至少48 至72 小时。联合用药在试验条件下,罗氏芬?与氨基糖甙类抗菌素对许多革兰氏阴性杆菌的协同作用已被证实。虽然不总能预测出这种联合用药的增强作用,但对于象绿脓杆菌等所致的严重的危及生命的感染,应当考虑联合用药。由于这两种药物具有物理不相容性,故在使用推荐剂量时应分开用药。 特殊用药指导 脑膜炎:婴儿及儿童细菌性脑膜炎,开始治疗剂量每千克体重100 毫克(不超过4 克),每日一次,一旦确认了致病菌及药敏试验结果,则可酌情减量,以下疗程已被证实是有效的:脑膜炎奈瑟氏菌 4 天,流感嗜血杆菌 6天,肺炎链球菌 7 天。莱姆病:儿童及成人按体重50 毫克/千克,最大剂量2 克,每日一次,共14 天。淋病:治疗淋病(产青霉素酶及不产青霉素酶菌株)罗氏芬?的推荐剂量为肌肉注射250 毫克单剂。术前预防性用药:预防污染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范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不良反应范文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的不良 反应 不良反应与治疗的剂量、疗程有关。局部反应有静脉炎(1.86%),此外可有皮疹、皮炎、瘙痒、荨麻疹、水肿、发热、支气管痉挛和血清病等过敏反应(2.77%),头痛或头晕(0.27%),软便、腹泻、恶心、呕吐、口炎、腹痛、结肠炎、黄疸、胀气、味觉障碍和消化不良等消化道反应(3.45%)。实验室检查异常约19%,其中血液学检查异常占14%,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出血,血小板增多或减少和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异常者为5%和1.4%。其它罕见副作用有肝酶增加、尿少等。 不良反应与治疗的剂量、疗程有关。静脉用药后,局部反应有静脉炎(1.86%),可通过减慢静脉注射速度(2-4分钟)以减少此现象发生。肌肉注射时,如不加用利多卡因会导致疼痛。 此外可有皮疹、瘙痒、发热、支气管痉挛和血清病等过敏反应(2.77%),头痛或头晕(0.27%),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结肠炎、黄疸、胀气、味觉障碍和消化不良等消化道反应(3.45%)。实验室检查异常约19%,其中血液学检查异常占14%,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或减少和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异常者为5%和1.4%。

其他罕见副作用,头痛或眩晕,症状性头孢曲松钙盐之胆囊沉淀,肝脏转氨酶增高,少尿,血肌酐增加,生殖道霉菌病,发热,寒战,以及过敏性或过敏样反应。 因滥用抗生素药物头孢曲松钠可导致儿童泌尿系统结石,近期又有专家研究发现更为严重的问题,头孢曲松钠可导致急性肾后性肾功能衰竭。由于药典、教科书及药品说明均未提及这一严重并发症,医生普遍对其缺乏认识,会导致误诊和误治。 1.首先,这个人对头孢类抗生素肯定过敏! 为了安全考虑,在这样的情况下绝对地禁止再次使用头孢类抗生素,同时,青霉素类也不可以使用。 2.更换别的种类的抗生素,可以选用合成类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注射液等。 3.第二天医院仍然使用头孢曲松钠,那么它就是有责任的,如果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那就是医疗事故了。医院是要对第二天的治疗付责任的。

头孢曲松钠联合痰热清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头孢曲松钠联合痰热清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3-05-10T16:03:25.937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第8期供稿作者:阮冬梅 [导读] 痰热清用于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能减少抗生素应用对机体造成的损伤。 阮冬梅(包头市第八医院药剂科内蒙古包头 014010) 【中图分类号】R56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8-0187-01 【摘要】目的评价头孢曲松钠联合痰热清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使用台湾泛生产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进行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热清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在症状消失时间,缩短疗程方面亦短于对照组。结论头孢曲松钠联合痰热清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疗效满意。 【关键词】头孢曲松钠痰热清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引起的气管-支气管粘膜的急性炎症。近年来,对气管-支气管感染的中西药联合治疗日益增多,效果显著,中药尤以痰热清为代表,为评价头孢曲松钠与痰热清联合治疗急性支气管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选取了60例急性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联合使用两种药物的疗效。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10月~2011年10月期间收治的急性支气管炎患者60例,男39例,女21例,年龄16~68岁,中位年龄38岁。均符合《内科学》急性支气管炎的诊断标准[1]。入院时均有阵发新咳嗽咳痰、发热、双肺可闻及不固定的干湿性啰音,X线示肺纹理增多。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均无显著性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2组患者常规应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台湾泛生制药厂股份有限公司)抗感染、解痉平喘、镇静等综合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痰热清注射液(上海凯宝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内静脉滴注,1次/d。 1.3疗效标准 痊愈:治疗7d临床症状、体征消失,肺部干湿啰音消失,胸部X线正常。显效:治疗7d临床症状、体征明显减轻,肺部干湿啰音减少,胸部X线较前好转。无效:治疗7d体征改善轻微或无改善,胸部X线无好转或较前加重。 1.4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x-±s)表示,采用x2检验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 表1 2组疗效比较(n) 组别 n 治愈显效无效总有效(%) 治疗组 30 14 14 2 28(93.33) 对照组 30 12 13 5 25(83.33)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下同。 2.2 2组症状、体征消失和改善时间比较见表2。结果表明治疗组咳嗽、喘憋、发热、干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胸片改善时间(5.73±2.50)d、住院时间(9.22±1.02)d,短于对照组的(8.05±1.78)d和(12.33±1.78)d。2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2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d,x-±s) 组别 n 咳嗽、喘憋发热干湿啰音 治疗组 30 5.14±2.50△ 3.55±1.51△ 4.72±1.30 △ 对照组 30 6.84±2.30 5.82±1.76 6.90±2.52 3 讨论 头孢曲松钠是半合成的第三代头孢菌素,抗菌谱广,主要用于敏感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对照组常规的抗感染治疗不能改变本病的病程和转归,治疗组合理的中西药联用既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又能减少抗生素带来的不良反应。近年来,由于广泛和不规范应用抗生素,导致细菌耐药逐年增高[2]。致使治疗时间延长,治疗效果不明显,同时还增加治疗费用。痰热清注射液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作用[3]。痰热清注射液的主要成分为黄芩、熊胆粉、山羊角、金银花、连翘等,黄芩含多种有效成分,能清热解毒,还具有抗炎抗变态反应作用,对免疫系统有保护作用[4]。熊胆、山羊角能增强清热解毒、止咳化痰之功效。金银花可疏风解表,清热化痰。连翘能疏散风热,散火解毒。因此痰热清具有清热、解毒、化痰、抗炎、抗变态反应的功效,能改善炎症的病变过程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痰热清用于急性支气管炎的治疗不失为一种较好的选择,能减少抗生素应用对机体造成的损伤。 本研究结果显示,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既能使抗炎作用明显增强,又能止咳化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解除呼吸道梗阻,缩短病程,并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陆再英,钟南山主编:《内科学》第七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15-16. [2] 朱德妹,汪复,张婴元. 2003年上海地区细菌耐药性监测[I].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2005,5(1):4-12.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头孢西丁钠 英文名称:Cefoxitin Sodium for Injection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头孢西丁钠,其他学名称为:(6R,7S-3-氨基甲酰基氧甲基-7-甲氧基-8-氧代-7-[2(2-噻吩基乙酰氨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钠盐。 【适应症】 适用于对本品敏感的细菌引起的下列感染:1.上下呼吸道感染。2.泌尿道感染包括无并发症的淋病。3.腹膜炎以及其它腹腔内、盆腔内感染。4.败血症(包括伤寒。 5.妇科感染。 6.骨、关节软组织感染。 7.心内膜炎。由于本品对厌氧菌有效及对β-内酰胺酶稳定,故特别适用于需氧及厌氧混合感染,以及对于由产β-内酰胺酶而对本品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静注或静脉滴注。成人常用量为1~2g/次,每6~8小时一次。或根据致病菌的敏感程度及病情调整剂量。 肾功能不全者则按肌酐清除率调整剂量。 本品用于肌肉注射,每克溶于0.5%盐酸利多卡因2ml;静注时每克溶于10ml无菌注射用水;静滴时,1-2g头孢西丁钠溶于50ml或100ml生理盐水或5%或10%葡萄糖溶液中。【不良反应】 本品不良反应轻微。最常见的局部反应:静脉注射后可出现血栓性静脉炎,肌注后可有局部硬结压痛。另外偶见变态反应(皮疹、瘙痒、嗜酸性细胞增多、发热、

呼吸困难等、低血压、腹泻、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贫血以及ALT、AST、ALP、LDH、BUN 或血清Cr值一过性升高。 【禁忌】 对本品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 【注意事项】 1 青霉素过敏者慎用。 2 肾功能损害者及有胃肠疾病史(特别是结肠炎者慎用。 3 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时,会增加肾毒性。 【药物相互作用】 尚不明确。 【药理作用】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杀灭细菌,且由于本品结构上的特点使其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很高的抵抗性,某些临床常见革兰氏阳性、阴性需氧及厌氧致病菌对本品高度敏感。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对绿脓杆菌、肠球菌大多数菌株,阴沟杆菌等耐药。 【贮藏】 遮光、密闭,在阴凉干燥处保存。有效期:24个月 【有效期】 24个月。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泛生舒复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商品名称:泛生舒复 英文名称:Ceftriaxone Sodium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Toubaoqusongna 【成份】本品主要成份为头孢曲松钠。 化学名称为:(6R ,7R )-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胺基)乙酰]氨基]-8-氧代-3[[(1,2,5,6-四氢-2甲基-5,6-二氧代-1,2,4-三嗪-3-基)硫代]甲基]-5-硫代-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钠盐三倍半水合物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 18H 16N 8Na 2O 7S 3?3 1/2 H 2O 分子量:661.59 Cas No :74578-69-1 本品辅料:无任何辅料。 【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在水中易溶,在甲醇中微溶,在三氯甲烷或乙醚中几乎不溶。 【适应症】本品适用于敏感菌所致的下列感染,如:脓毒血症,脑膜炎,播散性莱姆病(早、晚期),腹部感染(腹膜炎、胆道及胃肠道感染),骨、关节、软组织、皮肤及伤口感染,免疫机制低下病人之感染,肾脏及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耳鼻喉感染,生殖系统感染,包括淋病,术前预防感染。 【规格】按C18H 18N 8O 7S 3计算 1.0g 肌肉注射:配有1安瓿装2ml 的1%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 静脉注射:配有1安瓿装5ml 或10ml 的灭菌注射用水 【用法用量】 用药方法:配制后的溶液应立刻使用。 肌肉注射:本品0.25克或0.5克溶于1%利多卡因注射液2毫升中,1克溶于3.5毫升中用于肌肉注射,以注射于相对大些的肌肉为好,不主张在一处的肌肉注射1克以上剂量。 利多卡因溶液绝对不能用于静脉注射。 静脉注射:本品0.25克或0.5克溶于5毫升灭菌注射用水中,1克溶于10毫升中用于静脉注射,注射时间不能少于2~4分钟。 静脉滴注:静脉滴注时间至少要30分钟,本品2克溶于40毫升以下其中一种无钙的静脉注射液中:如氯化钠溶液,0.45%氯化钠+2.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10%葡萄糖,5%葡萄糖加6%葡聚糖,6~10%羟乙基淀粉静脉注射液,灭菌注射用水等,由于可能会产生药物 C H 3 N O N N N N C H 3 N a N S H 2 N O O H 2 O 3 1 2 ,

头孢曲松钠与青霉素联合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头孢曲松钠与青霉素联合治疗肺部感染的临床观察 总结我院2006年6月~2007年1月用头孢曲松钠(山东瑞阳2 g/瓶)与青霉素钠(华北制药160万U/瓶)联合抗感染治疗肺部感染的患者共计78例,其中年龄在17~24岁的大学生46例,年龄在56~80岁的老年患者32例。发现老年人与大学生疗效差异较大,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46例大学生患者的选取标准要满足以下条件:发热、咳嗽、咳黄痰、痰液不易咳出、胸闷。查体:肺部呼吸音粗或有干湿啰音。胸片:肺纹理增粗或有小点片状阴影。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均大于10×109/L,中性粒细胞均大于75%。 1.2 32例老年患者中,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26例,肺部感染6例,其中瘫痪出现肺部感染的2例。临床表现:咳嗽、咳痰、痰液不易咳出、胸闷,部分有发热。查体:双肺均可闻及啰音。胸片:肺纹理增多、增粗或有小片絮状阴影。血常规提示:白细胞总数均大于10×109/L,中性粒细胞均大于75%。 1.3 临床治疗方案:(1)抗感染治疗方案:生理盐水250 ml加青霉素640万U静脉滴注,1次/日;生理盐水100 ml加头孢曲松钠2 g静脉滴注,2次/日。(2)祛痰、止咳、平喘、降温、吸氧等对症治疗。 2 结果 2.1 治疗3~5天后,咳、痰、胸闷等症状减轻,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降低患者:大学生患者组有44例,占95.6%,老年患者组有13例,占40.6%。症状无改变或加重,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的患者:大学生患者组有2例,占4.4%,老年患者组有19例,占59.4%。大学生和老年人共21例患者再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均对头孢曲松钠耐药。 2.2 治疗7~10天后,咳嗽、黄痰、胸闷等症状已缓解,复查血常规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降至正常,复查胸片示肺部炎症已部分或全部吸收的患者:大学生患者组原44例中,有43例有疗效。老年患者组原13例中,有5例有疗效。大学生和老年人共9例因疗效不佳,做痰培养及药敏试验显示对头孢曲松钠

注射用抗菌药物用法用量

注射用抗菌药物用法用量 1.注射用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5:1)成人与12岁以上得儿童常 用剂量:每8小时一次,每次1、2克;严重感染者:科增加至每6小时一次,每次1、2克。12岁以下得儿童按体重一次30mg/kg,一日3-4次(新生儿一日2-3次)。一日最大剂量用至4、8g。 2.美洛西林钠粉针肌内注射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溶解,静脉注 射通常加入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或5%~10%葡萄糖注射液溶解后使用。成人一日2~6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8~12g,最大可增至15g。儿童,按体重一日0、1~0、2g/kg,严重感染者可增至0、3g/kg; 肌内注射一日2~4次,静脉滴注按需要每6(8小时一次,其剂量根据病情而定,严重者可每4~6小时静脉注射一次)。 3.美洛西林钠舒巴坦钠针(4:1)成人剂量:每次2、5~3、75g(美洛 西林2、0~3、0g、舒巴坦0、5~0、75g)(每次2~3瓶),每8小时或12小时一次,疗程7~14天。1~14岁儿童及体重超过3Kg得婴儿,每次给药75mg/Kg体重,每日2~3次。体重不足3Kg者,每次75mg/Kg体重,每日2次。每天最高剂量不宜超过15g。 4.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4:1)成人每次2、5g或5g(即哌拉西 林2g或4g舒巴坦0、5g或1g),每8小时一次。肾功能不全者酌情调整剂量。疗程:7~14天。最大用量不得超过12克/日(舒巴坦最大推荐剂量4克/日)。 5.注射用萘夫西林钠成人:一般感染,一次2-4g/日;重度感染,4-6 g/日。儿童:每日按体重50-100mg/kg,分3-4次。新生儿一般不主

张用。一日最大剂量用至6g。 6.注射用磺苄西林钠中度感染成人一日剂量8g,重症感染或铜 绿假单胞菌感染时剂量需增至一日20g,分4次静脉给药;儿童根据病情每日剂量按体重80~300mg/kg,分4次给药。一日最大剂量用至20g。 7.苯唑青霉素针成人每次1-2g,溶于100ml输液中滴注0、5-1h, 每日3-4次。小儿按体重每日50-100mg/kg,分次给予。肌注:每次1g,每日3-4次。一日最大剂量用至8g。 8.苄星青霉素针长效青霉素,主要用以预防风湿热,治疗各期梅毒, 也可用以控制链球菌感染得流行。不能代替青霉素G用于治疗重症急性感染。临用前用适量灭菌注射用水制成混悬液,肌内注射,一次60万U~120万U,2~4周一次。小儿肌注每次30万U~60万U,2~4周一次。 9.五水头孢唑啉钠不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淋病与梅毒。成 人常用剂量:一次0、5~1g,一日2~4次,严重感染可增加至一日6g,分2~4次静脉给予。儿童常用剂量:一日50~100mg/kg,分2~3次静脉缓慢推注,静脉滴注或肌内注射。一日最大剂量用至6g。 10.注射用头孢硫脒成人一次2g,一日2-4次;小儿按体重一日 50mg-100mg/kg,分2-4次给药。一日最大剂量用至8g。 11.头孢呋辛钠针成人:大多数感染可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本品 治疗,每次750mg,每日3次;对于较严重得感染,剂量应增至每次 1、5g,每日3次,静脉注射给药;如果需要,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得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请以药品包装盒中的说明书为准。 妊娠:慎用 哺乳:慎用 儿童:有黄疸的新生儿或有黄疸严重倾向的新生儿应慎用或避免使用本品。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说明书 【说明书修订日期】 核准日期:2006年11月26日 修改日期:2007年03月13日 2007年11月09日 2009年11月16日 2011年09月01日 2013年01月22日 2013年11月07日 【警告】 警示:本品不能加入哈特曼氏以及林格氏等含有钙的溶液中使用。本品与含钙剂或含钙产品合并用药有可能导致致死性结局的不良事件。

【药品名称】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商品名称】 罗氏芬 【注册商标】 Rocephin 【英文名称】 CeftriaxoneSodium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 ZhusheyongToubaoqusongna 【成份】 化学名称:(6R,7R)-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8-氧代-3-[[(1,2,5,6-四氢-2-甲基-5,6-二氧代-1,2,4-三嗪-3-基)硫代]甲基]-5-硫代-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钠盐三倍半水合物。辅料名称:本品不含其他辅料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适应症】 对本品敏感的致病菌引起的感染,如:脓毒血症;脑膜炎;播散性莱姆病(早、晚期);腹部感染(腹膜炎、胆道及胃肠道感染);骨、关节、软组织、皮肤及伤口感染;免疫机制低下病人之感染;肾脏及泌尿道感染;呼吸道感染,尤其是肺炎、耳鼻喉感染;生殖系统感染,包括淋病;术前预防感染。 【规格】 按C18H18N8O7S3计算:1.0g 0.5g 0.25g 【用法用量】 标准剂量 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本品的通常剂量是1~2克,每日一次(每24小时)。 危重病例或由中度敏感菌引起之感染,剂量可增至4克,每日一次。 新生儿、婴儿及12岁以下儿童 建议按以下剂量每日使用一次。 新生儿(14天以下)每日剂量为按体重20~50毫克/千克,不超过50毫克/千克,无需区分早产儿及足月婴儿。新生儿(出

注射用头孢曲松钠他唑巴坦钠神经科专辑(内容)

一、头孢曲松简介 罗氏于1982首次在瑞士上市头孢曲松(商品名为Rocephin?,中文商品名为罗氏芬?),1994年进口产品进入中国市场,1997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进口分装的国产品罗氏芬?面世,迄今为止仍是唯一可以一天给药一次的长半衰期三 代头孢菌素。 罗氏芬?的产品定位:一天一次给药,最具药物经济学价值的抗生素(显著降低感染治疗和外科预防费用)。 头孢曲松具备以下诸多优点: ★抗菌谱广保证了卓越的疗效 对临床常见病菌,头孢曲松均有优良抗菌活性。 以下细菌对头孢曲松敏感: ▲革兰氏阳性需氧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β-溶血性,B族) ;(甲氧西林敏感)β-溶血性链球菌(非A、非B族);草绿色链球菌;化脓性链球菌(β-溶血性,A族) ;肺炎链球菌。 注: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对包括头孢曲松在内的头孢菌素耐药。一般来说,粪链球菌、屎肠球菌、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德杆菌也对头孢曲松耐药。 ▲革兰氏阴性需氧菌 鲁氏不动杆菌;莫拉氏菌属(其他)*;硝酸盐阴性不动杆菌 (多为鲍曼氏菌)* 摩根杆菌;嗜水气单胞菌;淋球菌;粪产碱杆菌;脑膜炎奈瑟氏菌;粪产碱黄杆菌;多杀巴氏杆菌;类产碱杆菌;志贺氏邻单胞菌;伯氏包柔体;奇异变形杆菌;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彭氏变形杆菌*;迪沃斯枸橼酸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弗 劳地枸椽酸杆菌*;洋葱假单胞菌*;大肠杆菌;萤光假单胞菌*;产气肠杆菌*;假单胞菌属(其他)*;阴沟肠杆菌*;雷极氏普鲁菲登斯氏菌;杆菌属(其他)*; 普鲁菲登斯氏菌属(其他);杜克嗜血杆菌;伤寒沙门杆菌;流感嗜血杆菌;沙门杆菌属(非伤寒);副流感嗜血杆菌;粘质沙雷氏菌;海马槽哈夫尼亚菌;沙雷氏菌属(其他);催产克雷白氏菌;志贺氏菌属;肺炎克雷白氏菌**;孤菌属;卡他摩拉克氏菌(卡他布兰汉氏菌);结肠炎耶尔森杆菌;奥斯陆摩克拉氏菌;耶尔森杆菌属(其他); * 这些种类中的一些分离菌对头孢曲松耐药,主要是由于产生染色体编码的β- 内酰胺酶 所致。 ** 这些种类中的一些分离菌的耐药,是由于产生广谱的、质粒传递的β-内酰胺酶所致。注:以上细菌的许多菌株对其他多种抗生素耐药,如氨基-和酰脲-青霉素,老一代的头孢菌 素和氨基糖甙抗菌素等,但对头孢曲松敏感。梅毒螺旋体在体外和动物试验中对头孢曲松敏感,临床调查显示,一期和二期梅毒对头孢曲松反应良好,绿脓假单胞菌除一小部分外,对 头孢曲松耐药。 ▲厌氧菌 类杆菌属(胆汁敏感)*;梭状芽胞杆菌属(不包括产气荚膜梭状芽胞杆菌群) 核梭杆菌;梭杆菌属(其他);厌氧加夫基氏球菌(消化球菌);消化链球菌属 * 这些种类中的一些分离菌由于产生β-内酰胺酶而对头孢曲松耐药。 注:产β-内酰胺酶的类杆菌属的某些菌种(值得注意的是:脆弱类杆菌)对头孢曲松耐药,难辨梭状芽胞杆菌对头孢曲松耐药。

头孢曲松钠与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

头孢曲松钠与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钠与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将入组的患儿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头孢曲松钠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显著较少,两组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头孢曲松钠与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应用能有效改善支气管肺炎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疗效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行推广使用。 标签:头孢曲松钠;热毒宁注射液;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症状 支气管肺炎是小儿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婴幼儿,多因呼吸道感染细菌或病毒所致,临床上常表现为骤发性发热、呕吐、烦躁、喘憋等,若未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将直接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针对支气管肺炎临床上常采用抗病毒及抗细菌类药物治疗,但常因耐药性等因素取得的临床效果不尽人意。本研究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探讨头孢曲松钠与热毒宁注射液联合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80例支气管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烦躁、喘憋等症状,经x线胸片及实验室检查符合《儿科学》中支气管肺炎的诊断标准,且排除心肝肾功能障碍、治疗禁忌症及药物过敏者,患儿家长知情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其中男42例,女38例,年龄1~7岁,平均(3.56±1.28)岁;病程1~6d,平均(3.21±0.27)d,将入组的患儿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两组患儿的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患儿入院后均给予止咳、化痰、补充维生素、抗感染、补充能量等支持治疗,对照组患儿在此基础上将20~80mg/(kg·d)的头孢曲松钠加入到0.9%的生理盐水100mL中静脉滴注,1次/d。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将0.3~0.6mL/kg 热毒宁注射液(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Z20050217,10mL/支)加入到0.9%的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每次剂量不超过10mL,1次/d。治疗1周后,比较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说明书-达力叮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说明书 【药品名称】 通用名:注射用头孢西丁钠 英文名:Cefoxitin Sodium for Injection 汉语拼音:Zhusheyong Toubaoxidingna 商品名:达力叮 【成份】 本品主要成份为头孢西丁钠,无辅料。 化学名称:(6R,7S)-3-[(1-氨甲酰氧)甲基]-7-甲氧基-8-氧代-7-[2-(2-噻吩基)乙酰氨基]-5-硫杂-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甲酸钠盐。 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6H16N3NaO7S2 分子量:449.43 Cas No:33564-30-6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 【适应症】 适用于对本品敏感的细菌引起的下列感染: ●上下呼吸道感染 ●泌尿道感染包括无并发症的淋病 ●腹膜炎以及其它腹腔内、盆腔内感染 ●败血症(包括伤寒) ●妇科感染 ●骨、关节软组织感染 ●心内膜炎 由于本品对厌氧菌有效及对β-内酰胺酶稳定,故特别适用需氧及厌氧菌混合感染,以及对于由产β-内酰胺酶而对本品敏感细菌引起的感染。 【规格】 按C16H17N3O7S2 1.0g 【用法用量】 肌内注射、静注或静脉滴注。成人常用量为1~2g/次,每6~8小时一次。或根据致病菌的敏感程度及病情调整剂量(见下表)

40mg/kg,每8小时1次。 围生期预防感染,剖腹产:脐带夹住时2g静注,4小时和8小时后各追加一次剂量;其他外科手术:术前1~1.5小时2g静注,以后24小时以内,每6小时用药1次,每次1g。 本品用于肌内注射,每克溶于0.5%盐酸利多卡因2ml;静注时,每克溶于10ml灭菌注射用水;静滴时,1~2g头孢西丁钠溶于50ml或100ml 0.9%氯化钠注射液或5%或10%葡萄糖注射液中。 【不良反应】 本品耐受性良好。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静注或肌注后局部反应,静注后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肌注局部疼痛、硬结。偶可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荨麻疹、瘙痒、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药物热、呼吸困难、间质性肾炎、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也可有腹泻、肠炎、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高血压、重症肌无力患者症状加重等。实验室异常可有血细胞减少、贫血、骨髓抑制、直接Coombs试验阳性,一过性ALT、AST、ALP、LDH、胆红素、BUN、Cr升高,偶有尿素氮和血肌酐升高。 【禁忌】 对本品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过敏者禁用。避免用于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病史者。 【注意事项】 1.青霉素过敏者慎用。 2.肾功能损害者及有胃肠疾病史(特别是结肠炎)者慎用。 3.本品与氨基糖苷类抗生素配伍时,会增加肾毒性。 4.高浓度头孢西丁可使血及尿肌酐、尿17-羟皮质类固醇出现假性升高,铜还原法尿糖检测出现假阳性。 【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用药】本品并未针对孕妇进行充分的研究,因此孕妇应该仅在必需的情况下才使用本品;本品可低浓度分泌进入乳汁,因此当哺乳期妇女使用本品的时候应该给予警告。 【儿童用药】新生儿至3月龄患儿使用本品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尚未建立。对于3月龄及以上患儿,本品大剂量可导致嗜曙红细胞增多与SGOT升高。 【老年患者用药】临床研究与临床报道中未见老年人与年轻人在安全性与有效性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但不能排除老年个体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药物相互作用】头孢菌素类药物与氨基糖苷类药物同时应用可增加肾毒性。 本品高浓度时可引起血浆与尿中肌酐水平、尿液中7-羟-皮质醇水平假性轻微升高,可能引起尿糖的假阳性反应。 【药物过量】成年雄性小鼠与兔急性静脉注射本品的LD50分别为8.0g/kg与大于1.0g/kg。成年大鼠急性腹腔注射本品的LD50大于10.0g/kg。 【药理毒理】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而杀灭细菌,且由于本品结构上的特点使其对细菌产生的β-内酰胺酶具有很高的抵抗性,下列临床常见革兰阳性、阴性需氧及厌氧致病菌对本品高度敏感。

头孢说明书

头孢曲松钠注射液 头孢曲松钠注射液主治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胆道感染,以及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 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及手术期感染预防。本品单剂可治疗单纯 性淋病。 基本信息 药品名称头孢曲松钠注射液 外文名称Ceftriaxone Sodium for Injection 药品类型注射液 产品规格0.5g 药品介绍 【中文名】注射用头孢曲松钠 【功能主治】用于敏感致病菌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尿路、胆道感染,以及腹腔感染、盆腔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骨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及手术期感染预防。本品单 剂可治疗单纯性淋病。 【药品性状】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 【药理作用】本品为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对肠杆菌科细菌有强大活性。对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产气肠杆菌、氟劳地枸橼酸杆菌、吲哚阳性变形杆菌、普鲁威登菌 属和沙雷菌属的MIC90介于0.12~0.25mg/L之间。阴沟肠杆菌、不动杆菌属和铜绿假单胞 菌对本品的敏感性差。 【药物相互作用】1.头孢菌素类静脉输液中加入红霉素、四环素、两性霉素B、血管活性药(间羟胺、去甲肾上腺素等)、苯妥英钠、氯丙嗪、异丙醇、维生素B族、维生素C 等时将出现混浊。由于本品的配伍禁忌药物甚多,所以应单独给药。2.应用本品期间饮酒 或服含酒精药物时在个别病人可出现双硫仑样反应,故在应用本品期间和以后数天内,应避 免饮酒和服含酒精的药物。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与治疗的剂量、疗程有关。局部反应有静脉炎(1.86%),此外可有皮疹、瘙痒、发热、支气管痉挛和血清病等过敏反应(2.77%),头痛或头晕(0.27%),腹泻、恶心、呕吐、腹痛、结肠炎、黄疸、胀气、味觉障碍和消化不良等消化道反应(3.45%)。实验室检查异常约19%,其中血液学检查异常占14%,包括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血小板增多或减少和白细胞减少。肝肾功能异常者为5%和1.4%。 【用法用量】一般感染,每日1g,1次肌肉注射或静注。严重感染,每日2g,分2次给予。脑膜炎,可按1日100mg/kg(但总量不超过4g),分2次给予。淋病,单次用药250mg 即足。儿童用量一般按成人量的1/2给予。肌肉注射:将1次药量溶于适量0.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作深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按1g药物用10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缓缓注入,历时2-4分钟。静脉滴注:成人1次量1g或1日量2g ,溶于等渗氯化钠注射或5%-10%葡萄糖液50-100ml中,于0.5-1小时内滴入。 【药品成分】本品主要成分为头孢曲松钠,其化学名称为(6R,7R)-7[[(2-氨基-4-噻唑基)(甲氧亚氨基)乙酰】氨基】-8-氧代-3-【【(1,2,5,6-四氢-2-2-甲基-5,6-二氧代-1,2,4-三嗪-3-基)硫代】甲基】-5-硫代-1-氮杂双环【4.2.0】辛-2-烯-2-羧酸二钠盐三倍半水合物。 禁忌及注意事项 【孕妇用药】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用头孢菌素类虽尚未见发生问题的报告,其应用仍须权衡利弊。 【儿童用药】新生儿(出生体重小于2kg者)的用药安全尚未确定。有黄疸的新生儿或有黄疸严重倾向的新生儿应慎用或避免使用本品。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对一种头孢菌素或头霉素(cephamycin)过敏者对其他头孢菌素或头霉素也可能过敏。 2.对青霉素过敏病人应用本品时应根据病人情况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有青霉素过敏性休克或即刻反应者,不宜再选用头孢菌素类。 3.有胃肠道疾病史者,特别是溃疡性结肠炎、局限性肠炎或抗生素相关性结肠炎(头孢菌素类很少产生伪膜性结肠炎)者应慎用。

meta分析简介

Meta分析 在医学研究中,绝大多数的医学现象都呈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医学研究的结果都受随机抽样误差影响而有所差异。所以对于同一研究问题的多个研究结果往往不全相同,有些研究的结论甚至相反。因此如何从结果不一的同类研究中综合出一个较为可靠的结论是医学研究中常常需要面临的问题。Meta分析就是研究如何综合同类研究结果的一种统计分析方法。 Meta分析就是把相同研究问题的多个研究结果视为一个多中心研究的结果,运用多中心研究的统计方法进行综合分析。Meta统计分析可以分为确定性模型分析方法和随机模型分析方法。较常用的确定性模型Meta分析有Mantel-Haeszel统计方法(仅适用于效应指标为OR)和General-V ariance-Based统计方法。然而所有的确定性模型统计方法都要求Meta分析中的各个研究的总体效应指标(如:两组均数的差值等)是相等的,并称为齐性的(Homogeneity),而随机模型对效应指标没有齐性要求。因此Meta分析可以采用下列分析策略: 1)如果各个研究的效应指标是齐性的,则选用确定性模型统计方法: ●效应指标为OR,则采用Mantel-Haeszel统计方法 ●效应指标为两个均数的差值、两个率的差值、回归系数、对 数RR等近似服从正态分布的效应指标,则采用General- V ariacne-Based方法进行Meta统计分析。 2)如果各个研究的效应指标不满足齐性条件或者研究背景无法用

确定性模型进行解释的,则采用随机模型进行Meta 统计分析。 为了使读者较容易地掌握Meta 分析方法,以下将结合STA TA 软件的Meta 分析操作命令,通过实例介绍Meta 分析步骤和软件操作以及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解释,然后对Meta 分析中所涉及的统计公式进行分类汇总小结。 确定性模型的Meta 分析方法 例1:为了研究Aspirin 预防心肌梗塞(MI)后死亡的发生,美国在1976年-1988年间进行了7个关于Aspirin 预防MI 后死亡的研究,其结果见表1,其中6次研究的结果表明Aspirin 组与安慰剂组的MI 后死亡率的差别无统计意义,只有一个研究的结果表明Aspirin 在预防MI 后死亡有效并且差别有统计意义。现根据表1所提供的资料作Meta 分析。 表1 Aspirin 预防心肌梗塞后死亡的研究结果 研究 Aspirin 组 安慰剂组 编号 观察人数 死亡人数 死亡率P E (%) 观察人数 死亡人数 死亡率P C (%) P 值 OR * 1 615 49 7.97 624 67 10.74 0.094 0.720 2 758 44 5.80 771 64 8.30 0.057 0.681 3 832 102 12.26 850 126 14.82 0.125 0.803 4 317 32 10.09 309 38 12.30 0.382 0.801 5 810 85 10.49 40 6 52 12.81 0.229 0.798 6 226 7 246 10.85 2257 219 9.70 0.204 1.133 7 8587 1570 18.28 8600 1720 20.00 0.004 0.895 注:11E C E C P P O R P P =--。可以证明:OR>1对应P E >P C ;OR<1对应P E

地塞米松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

地塞米松联合头孢曲松钠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9-05-15T15:49:29.307Z 来源:《航空军医》2019年2期作者:王佳 [导读] 将地塞米松与头孢曲松钠联合应用于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恢复,应用于临床的价值巨大。 (四川达州市宣汉县人民医院 636150) 摘要:目的分析于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中联合应用地塞米松与头孢曲松钠的临床疗效。方法2016.4~2018.11期间,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原则,从我院挑选10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头孢曲松钠治疗,观察组联合应用地塞米松与头孢曲松钠治疗,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临床症状变化情况予以比较。结果治疗总有效率对比分析,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4.00%,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退热、意识障碍恢复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作比较,观察组用时均较短,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地塞米松与头孢曲松钠联合应用于细菌性脑膜炎的治疗效果显著,促进了患者病情的恢复,应用于临床的价值巨大。 关键词:地塞米松;头孢曲松钠;细菌性脑膜炎 临床中,细菌性脑膜炎属于一种常见感染性疾病,诱发感染的病菌可分为多种,比如大肠杆菌、流感感觉以及脑膜炎球菌等,均具有较高的感染性。由于上述病菌感染的发生部位多集中于中枢神经系统,当患者早期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时,则会导致患者脑细胞持续加重损伤,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或对患者产生后遗症,对患者的日常生活和身体健康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影响。为此,积极探寻切实有效的治疗措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本文中就主要从我院挑选10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对地塞米松与头孢曲松钠的联合治疗效果予以了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4~2018.11期间,以随机数表法为分组原则将从我院挑选的100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有男性26例、女性24例患者,最小年龄为,11岁、最大年龄为56岁、年龄平均为(37.24±6.25)岁;观察组有男性27例、女性23例,患者,最小年龄为10岁、最大年龄为55岁、年龄平均为(37.25±6.54)岁。在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之间,P>0.05,一般资料不存在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只应用头孢曲松钠(生产厂商:吉林省辉南长龙生化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22025643),用法用量为:静脉滴注,将200mg头孢曲松钠注射液滴入到500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中,1天1次。 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地塞米松(生产厂商:福州海王福药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号:H35021170),同样将地塞米松注射液其加入到500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静脉滴注。将5天作为1个治疗疗程,两组患者均治疗1个疗程,完成治疗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价。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和临床症状消失时间(退热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以及颈强直消失时间)。 疗效。临床体征和临床症状在治疗完成后基本恢复正常且体温、白细胞计数处于正常范围内以及脑脊液检查结果处于正常水平为治愈;治疗完成后,治愈指标中有三项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显效;治愈指标中有二项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为有效;治愈指标中的指标均为发生改善,甚至存在加重的情况为无效[1]。 1.4统计学分析 在本论文中,全部数据均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处理,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x±s”采用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 2结果 2.1疗效对比分析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4.00%、90.00%,对照组显著低于观察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2.2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退热、意识障碍恢复等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与对照组作比较,观察组用时均较短,其中对照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以及颈强直消失时间分别为(36.22±5.25)d、(3.05±0.29)d、(5.35±1.65)d,观察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意识障碍恢复时间以及颈强直消失时间分别为(18.35±10.22)d、(1.63±0.22)d、(4.44±1.22)d,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0.998、27.585、3.136,P<0.05)。 3 讨论 细菌性脑膜炎在临床中属于一种常见疾病,诱发原因可分为多种,主要为病菌感染,比如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以及脑膜炎球菌等。为此,积极采取诊断与治疗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目前,治疗细菌性脑膜炎的主要措施为抗菌药物杀灭致病病菌[2]。 现如今,应用于细菌性脑膜炎患者中治疗措施多为对症治疗和抗生素治疗,其中最常应用的药物种类为头孢曲松钠,可有效杀灭流感病菌。地塞米松属于具有较强消炎作用的药物,在炎症病症患者中可发挥显著效果,实现改善炎性症状的目的。而在将上述两种药物联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