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精选教育文档

新加坡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精选教育文档
新加坡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精选教育文档

新加坡学前教育现状及发展趋势

新加坡学前教育长期主要由社会团体、宗教组织和私人业者经营,不列入正规教育体系。幼儿园提供3~6岁幼儿教育,一般为半天课程。托儿所提供2个月至6岁婴幼儿保育和教育,为半天或全天课程。2011年,新加坡长期关注幼儿及老人福利的慈善机构“连氏基金”委托英国“经济学人信息部”对世界45个国家学前教育状况进行调查。2012年公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45个国家中新加坡的学前教育名列第29。此后,“连氏基金”又推出了集合27名幼教专家意见的《给重要幼年的重要意见》报告书,呼吁政府重视学前教育,加大财政投入,改变新加坡学前教育相对落后状况。

对此,新加坡政府迅速作出反应。李显龙总理随即在2012年8月的国庆群众大会上宣布,政府将在学前教育上扮演更积极的角色,成立新的法定机构,投入可观资源,改善学前教育素质。随后,政府陆续出台和实施了多项学前教育改革措施,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成立新的职能机构,加强政府对学前教育的统筹管理和指导;二是加大财政投入,扩大低收费和提供全天服务的学前教育机构规模,加大对弱势群体的资助,为民众提供负担得起的学前教育;三是提高教师素质,完善学前教育课程框架和质量认证体系,为民众提供高质量的学前教育。

一、成立幼儿培育署,

统筹管理和指导学前教育发展

作为政府加强学前教育的重要举措之一,新加坡于2013年4

月1日成立了管理学前教育的法定机构――幼儿培育署(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gency),改变了新加坡学前教育长期

分属教育部和社会与家庭发展部两个部门管理的状况。幼儿培育署的主要职责有:通过提供资源、制定规范和实施质量评估等措施,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推动学前教育工作者培训和职业技能发展;统筹规划学前教育的基础设施和人力需求;提供补助和津贴,确保民众,特别是中低收入家庭,能够获得优质且负担得起的学前教育;加强公众教育,提高家长对幼儿发展的认知。

幼儿培育署成立以来,在实施好学前教育重大改革项目的同时,从规模、结构、布局、质量、服务等方面加强了对学前教育的统筹规划和管理,许多方面已呈现明显成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

二、加大财政投入,

为民众提供负担得起的学前教育

2013年,新加坡政府宣布5年内投入30亿新元,用于发展和改善学前教育。投入的资金主要用于四方面工作:扩展“主要业者计划(Anchor Operator Scheme)”,增加低收费的学前教育机构数量;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学前教育资助;开办公立幼儿园;加强对非主要业者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业者开办符合政府政策

要求的学前教育机构。.

1.扩展“主要业者计划”

“主要业者计划”于2009年开始实施。人民行动党社区基金会(PAP Community Foundation)和新加坡职工总会幼儿学府(NTUC First Campus)为首批主要业者,其下属学前教育机构占托儿所总数约20%、幼儿园约50%。主要业者可以用低廉价格租用组屋底层开设学前教育机构,可以接受政府津贴用来支付教师薪水和日常开销,在开设新的学前教育机构时也可以获得政府津贴补助,但同时必须遵守政府设立的学费上限以及在师资、办学质量和办学规模等方面的规定。月学费上限:幼儿园160新元;托儿所720新元;托婴服务1275新元。扩展计划实施后,政府调整了此前的“主要业者计划”准入标准,鼓励更多私人业者和社会团体加入该计划。2013年底,通过公开招标,京华基督教青年会(Metro-politan YMCA)、馨乐园教育服务财团(Kinderland Educare Services)、伊顿国际教育集团(EtonHouse International)等3家学前教育集团获准加入“主要业者计划”,学前教育主要业者由此前的2家增至5家。

扩大“主要业者计划”,一方面可以扩大低收费学前教育机构的数量,为民众提供更多收费低廉的学前教育学额;另一方面也可以引进良性竞争,让家长有更多的选择,促使主要业者改善教育教学和服务质量,彼此相互学习借鉴。

2.开办公立幼儿园

向新加坡人提供更多为在学前教育领域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优质且收费低廉的学前教育,新加坡教育部在2014―2016年将开办15所公办幼儿园。公办幼儿园统一使用教育部开发的课程大纲和教材,并在教育部组织下分享教学资源和教学方法,为其他业者提供示范。公办幼儿园的1/3学额将保留给家庭月收入不超过3500新元,或人均月收入不超过875新元的低收入家庭。

3.加大对弱势群体的资助力度

在原有政策的基础上,新加坡政府近年来进一步加大了对中低收入家庭和其他弱势群体的资助力度,扩大资助范围,提高资助标准,保障所有婴幼儿能够获得较好的学前教育。

(1)扩大幼儿园学费资助计划。从2015年开始,在教育部或主要业者下属幼儿园实施的学费资助计划(KiFAS)受益范围将从低收入家庭扩大到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家庭,同时资助标准也较前进一步提高(见表1)。如果家庭成员为5人以上,但人均月收入不超过1500新元亦可享受学费资助。家庭月收入与家庭人均月收入不在同一资助档内,政府将按高限给予资助。

(2)设立学前机遇基金。对不在教育部和主要业者举办的学前教育机构就学的低收入家庭子女,如家庭月收入低于4500新元,或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1250新元,可以申请“学前机遇基金(Pre-School Opportunity Fund)”。“学前机遇基金”的标准为每人每年不超过1300新元,用于上述家庭支付儿童认知、艺术、道德、体能、社交和情感等全面教育课程的费用,甚未购买医疗至孩子的出游费用和生日蛋糕费用都可以申请津贴。.

保险的低收入家庭孩子还可利用基金支付手足口症、水痘等传染病的医药费。(3)继续实施好儿童保育资助计划和儿童综合保健计划。儿童保育资助计划(Centre-Based Financial Assistance Scheme For Childcare)主要资助月收入低于1800新元双职工而且孩子无人照看的家庭,为其支付孩子入托费用,从而确保夫妻双方都能够去参加工作,减轻双职工家庭的负担。该计划还包括一个初期补助金,为低收入家庭一次性提供1000

新元,帮助他们的孩子支付刚开学时的注册费、制服费和保险费等费用。

儿童综合保健计划(Integrated Childcare Programme)的资助标准为每月25~150新元不等,专门针对2~6岁罹患听觉、

视觉、说话或发育等障碍的特殊儿童,帮助其与正常儿童共同成长。家长可通过专门的托儿所申请,这些机构配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保育师,其教学环境也是针对特殊儿童专门设计的。

4.加大对非主要业者新办学前教育机构的支持力度

为缓解特定区域的学前教育学额不足问题,新加坡政府推出一系列措施加大对非主要业者的支持,鼓励他们新办学前教育机构,但接受政府补贴的学前教育机构必须遵守政府设定的学费上限

和质量认证要求。月学费上限:幼儿园210新元;托儿所850新元;托婴服务1450新元。

(1)提高志愿福利团体在组屋区新办学前教育机构的补贴此

前可获得志愿福利团体在组屋底层新办学前教育机构,标准。.

基本建设成本20%的补贴,补贴最高限额不超过每平方米527新元。自2013年8月开始,补贴比例提高到50%,最高限额提高到每平方米665新元。同时,还将根据托儿所的收生规模给予举办者用于装饰和设备的资助。学额在30名以内的,补助27000新元;超过30名的,每增加一个学额补助300新元。

(2)扩大非主要业者新办学前教育机构补贴范围。非主要业者在高需求地区组屋区外开办学前教育机构,志愿福利团体可以获得60%的房租补贴,最高限额为每平方米36.5新元;其他合格的私营业主可以获得30%的房租补贴,最高限额为每平方米19.6新元。

非主要业者在高需求地区或办公区域举办学前教育机构,志愿福利团体可以获得与组屋区办园相同的基础建设补助和装饰设

备补助;其他合格的私营业主可以获得基础建设成本20%的补贴,最高限额为每平方米665新元,获得装饰设备补助的标准与志愿福利团体相同。

三、提升教师素质,完善质量保障体系,

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为实现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的目标,新加坡政府从打造合格教师队伍、完善婴幼儿培育指导框架、加强质量认证等多方面着手,积极构建学前教育的质量保障体系。

1.打造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

所。学前教育从业1123所,托儿所494新加坡现有幼儿园

人员约16000人,其中教师约13000人。教师数量不足,整体素质、社会地位和薪酬偏低,流动率、流失率高,难以保证学前教育的质量。新加坡政府通过提高教师准入标准,加强教师培养培训,改善教师待遇,吸引更多社会人士从教,努力打造一支合格的幼儿教师队伍。

(1)提高教师准入标准。2009年以前,新加坡政府要求新入职幼儿教师至少通过3门O(Ordinary)水准考试(包括英语科目),并取得学前教育证书。2009年,这一标准提高到必须至少通过5门O水准考试(包括英语科目),并取得学前教育大专文凭。从2013年1月开始,政府要求所有在职的K1和K2年级幼

儿教师必须通过O水准英语科目测试或其他类似的英语水平测试,并取得学前教育大专文凭,同时要求每所学前教育机构中必须至少有75%的教师符合上述两个标准。那些未达标准的教师,即使可以教授婴儿班,但总数也不能超过全体教师的25%。

(2)加强教师培养培训。为提升幼儿教师的素质,政府一方

面鼓励更多教育机构开设学前教育证书课程和大专文凭课程,加强对新教师的培养;另一方面鼓励在职教师参加培训,提高自身水平。目前,新加坡已有包括义安理工学院、新加坡理工学院、淡马锡理工学院在内的13家教育机构通过了幼儿培育署的认证,可以开设学前教育大专文凭课程或证书课程。

2013年底,幼儿培育署推出“婴幼儿教师持续专业发展计幼

儿培育署承担培训鼓励更多在职婴幼儿教师参加培训。划”,

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

https://www.360docs.net/doc/f719075811.html, 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在素质教育战略中具有奠基性地位。把握学前教育未来发展前景,顺应其发展方向,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立思辰留学360介绍,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100%的学生将在毕业前最后2个月获得幼儿园实习机会。和雇主有近距离交流与接触,学生全方位体验幼教老师的工作,实习期间学校将为学生申请新加坡劳工部颁发的实习准证,多元化展示个人工作与教学魅力。 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就业 1、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国内就业:我国两会的召开,把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推上了一个至高点,为了解决幼儿入园难的社会问题,国家鼓励大力发展学前教育,除了公立园计划扩大招生规模外,民办幼儿园更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因此留学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在回国之后的就业前景发展也是十分可观的。同时社会对学期教育教师的需求,尤其是对高素质幼儿师资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2、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新加坡就业:据新加坡政府声明,新加坡学前教育市场热招华文幼教,急需更多具有学前大专学历和资格的华文幼教老师。这也是华文幼教行业一直在新加坡盛行的原因,这又势必将引起一场哄抢幼教毕业生的的潮流。所以学生在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毕业之后,未来的就业前景发展还是十分不错的。

https://www.360docs.net/doc/f719075811.html, 新加坡学前教育专业申请 普通GCE“O”水准5科及格(华文科目至少达到C6或以上)GCE“O”水准华文成绩为C5/C6的申请者,必须在注册为老师的两年内,考到华文GCE“O”水准B4或更好的成绩,或HSK6级(包括口语)。外国文凭的申请者必须具备有至少12年以上华语为教学媒介语言的正规教育;至少五科及格成绩包括华语及格(60分/100分)

我国的学前教育现状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现状: 一、当前制约我国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 新的时代要求教育培养的人不仅应该具备21世纪社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且必须具备创新精神、主动学习与发展的能力,具备良好的交往能力和合作、自主、自信等社会性人格素质。因此,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兴起了素质教育改革高潮,各级教育包括学前教育大力开展素质教育,以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但由于社会条件、经济发展和教育科研状况、人们观念与认识的局限等原因,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也面临着不少问题与挑战,制约学前教育事业积极、健康的发展。 目前不利于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对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目标、内容的认识存在偏差。 近年来,一方面,人们日益认识到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也越来越意识到学前阶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开端,是中小学教育质量的基础与保障,这是可喜的现象。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社会上仍有许多人士(包括家长、教师等)对于学前教育的性质、功能还存在着不少不适应时代要求的观念与想法。 在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上,由于传统、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在社会上还较普遍地存在着重智轻德,重认知教育轻社会性、人格培养的问题,如忽视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情感、态度、自主性、社交能力等的培养。

第二,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缺乏领导机构与计划的保障。 在当前政府精简机构的背景下,特别是由于一些地区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对学前教育的重要性缺乏应有的认识,因而对发展学前教育事业在个体成长与国家整个教育事业发展中的作用缺乏足够的重视,还有一些地区的教育行政部门在近几年的工作计划中基本不提或根本不提及学前教育,使得这些地区学前教育的发展缺乏计划保障。 第三,学前教育发展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和必要的政策规范。 近十几年来,我国政府相继制定实施了《幼儿园管理条例》(1989年)、《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年)等法规性文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教育质量的提高。但是,我国目前学前教育立法层次偏低,其最高层次仅处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第四层次,而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等则有全国性的法律,可见,学前教育与它们还存在着相当的距离。 第四,幼儿园教师的待遇、培训等问题仍未很好解决。 近20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我国幼儿教师的地位与待遇等问题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并处于不断提高的过程中。在《教育法》(1995年)中,即明确规定幼儿园教师享受与中小学教师同样的政治和经济待遇。但遗憾的是,在实际中,由于经济条件与人为的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幼儿教师的待遇仍普遍偏低,幼儿教师培训、学习的机会和条件未能得到很

新加坡学前教育基本理念

www.iedu.sg 新加坡学前教育基本理念 新加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念是希望幼儿能拥有以下的品质:能辨别是非对错;愿意与他人分享;能与他人沟通;具有好奇心及勇于探索;掌握听说的技能技巧;能与他人和睦共处;建立健康的生活以及培养良好的习惯;爱家人、朋友、师长和幼儿园;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掌握独立生活的能力。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新加坡的教育十分强调必须从小进行基本的社会行为准则、价值观、道德观的教育,以培养具有完整、良好个性品质的公民。 教育部规定幼儿园每日课程活动包括语言、数概念、自然科学、社会交往、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自理能力、音乐律动以及户外活动等。由于教育部规定幼儿园必须以英文和第二语文(母语——华语、马来语等)为媒介语,所以,许多幼儿园的实际课程内容包括英文、华文、马来文、数学、科学、音乐律动、美劳、游戏、户外活动、室内活动、电视观赏、故事分享、道德教育以及电脑课程等。 过去,新加坡的幼儿教育同中国幼儿园一样,比较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业成绩,如在幼儿园要学会写字等等。随着逐渐与国际接轨,新加坡人开始越来越关注儿童身心发展的独特性。2003年教育部提出了有关学前教育课程的六大指导纲领,强调孩童全面的身心发展;掌握综合学习、积极学习、互动学习、从游戏中学习的能力,更注重教师与家长在孩子学习中扮演的角色。同时,教育部还倡导推行主题教学、角落教学(相当于我国的区角活动)。许多幼儿园在实施幼儿教育中加入了更多的游戏元素,强调从游戏中学习,让幼儿在互动和自主学习中,达到主动学习的目的。 资料源自: http://www.iedu.sg/show-19-731-1.html

中国幼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幼儿教育行业发展现状 新生婴儿数自2000 年来一直负增长,2010 年以来增速企稳回升,2014 年增幅尤为明显,2015 年由于农历羊年的因素的影响,2015 新生儿数量增速下降,但我们认为,2016 年新生儿数量增长的趋势将依然延续,近五年的新生儿数据印证了我们的判断。 2000-2015年中国新生儿数量及增长率统计 数据来源:Wind 世界上著名的婴儿潮发生在二战后的美国。在1946 至1964 年间,约有8千万婴儿出生,美国把这段人口大量出生的时期称为“婴儿潮时代”。经济学家保罗皮尔泽说:“婴儿潮人口创造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股市涨幅、房屋

需求、国际航空、个人计算机、电脑网络和运动休闲工具的需求。而日本、韩国经济的崛起,也与其婴儿潮有关。 中国经济或将呈长期L 型的走势,经济增长将面临痛苦的转型,消费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一定会到来,我们认为,婴儿潮能撬动的消费潜力巨大,未来将影响各行各业,但也需要很长时间的传导效应,因此,我们关注幼儿教育消费,婴儿潮受益的最前端产业链。 根据我们的假设,以2015 年的市场规模为标准,未来几年每年将新增加640 万新生儿,按照家庭和幼儿园的平均支出,这部分增量将为幼儿教育市场带来358 亿元的增量市场,约合每年教育市场规模年均10%的增量。预计到2018 年,幼儿教育的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4565 亿元。 2015-2018年学前教育市场预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改革开放以来,民办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补充,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在学前教育方面,民办教育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虽然近几年国家对学前教育的资源在不断收紧,但整个市场仍保持较好的增长态势,高端园、特色园等民办园的需求还很大。国家对民办教育方面的法律存在着诸多的问题,目前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民办教学机构的性质认定问题,非营利性机构性质,直接阻碍了资本市场与民办教育的接轨,至今没有能成功在国内实现IPO 的民营教育机构。但蓬勃发展的民办教育已经是资本高度关注的领域,最新**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三次会议,明确提出要对民办教育登记为营利性机构的可能,我们认为,政策的不断放开,资本的正式介入,将对教育带来更多的机遇。 有关民办教育机构性质认定的相关法律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国内外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成都大学学前教育学院李建波 №.1:事物发展的原因——内因和外因 ※为什么要谈这个问题?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篇》 ※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事物发展的内因(根本原因);事物发展的外因(重要条件) ※人的发展亦是如此,我们应明确我们面临的外部环境 ※关于学前教育概念的界定 广义:以学龄前儿童为对象的教育活动。 狭义:在专门的学前教育场所中进行的教育活动。 ——《简明中国学前教育史》第3页注:学前教育对象的年龄界定 1. 古代至19C初:母育教育(母亲就是教师) 2. 19C初至20C50年代:学前公共教育(3岁—入学前) 3. 20世纪50年代至今:(0~3岁的早期教育和3~6岁的幼儿教育) 学前教育是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幼儿教育的发展水平既是一个国家教育水平的反映,是一种文化传承的首要环节,也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反映。 世界各国都高度重视发展幼儿教育。许多国家都把对幼儿教育的投资看作是国家对未来发展的投资,并根据这种观点来制定社会和教育政策。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20世纪后半叶世界范围内出现的保护儿童权利的运动,已经不只是保护儿童本身了,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保护国家和民族。《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等文件也对儿童的各项基本权利加以清晰的说明并提出保护的要求。其中对儿童受教育的权利、游戏的权利、参与文化和艺术活动的权利等的强调,体现了国际社会对儿童发展和教育的社会价值和个人利益的确认。 正是在这些新的共识与理论的推动下,世界各国加大了学前教育的改革力度,使学前教育取得了长促进步。当然,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而且学前教育本身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涉及幼儿园,而且需要国家政府切实可行的教育政策以及家庭教育的大力支持;不仅是观念和理论的创新,更是涉及课程设置、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和创新。因此,尽管世界各国学前教育的改革都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不为别的,为了儿童的发展。我们必须正视学前教育发展的现状,积极进行改革。№.2:当前国外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及趋势

新加坡学前教育概况

新加坡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对新加坡幼儿教育发展的影响。 2003年1月20日,当时的新加坡教育部长尚达曼发布文告推出本地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Kindergarten Curriculum Framework: Nurturing Early Learners, 简称NEL)。时至今日,这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不但没被淘汰,教育部还在这框架的基础上逐步加强改善幼儿教育课程指导的内容。在此,笔者将结合本地独立后的学前教育发展概况,渐进式简述新加坡这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对本地学前教育发展的影响。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末——良莠不齐的新加坡幼儿教育体系 新加坡是个天然资源贫乏的小国,惟有的最大资源是人。所以建国初期,政府对于人民普遍上教育程度低的问题,显得特别关注。于是政府开始向人民灌输教育的重要性,但这也仅仅是对主流教育的重视罢了。虽然建国后,幼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迅速,但新加坡政府直到80年代末,对幼教却还处在不甚关注的阶段,这可从早期的幼儿教师培训课程时间短,内容不全面,以及只有教育部及成人促进局开的晚间课程中可窥探出一二。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本地才逐渐增设多几家较有规模的培训中心负责开办相关课程。 可以这么说,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因为幼儿教育不被政府看重,导致当时的学前教育课程不存在系统化的纲领和明确的教学原则,师资方面也良莠不齐。这种现象一直维持到90年代末,新加坡政府才开始着力于学前教育师资的培训,重点检讨并进行一系列的纲领统筹以进行教学改革,本地首个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 21世纪初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指导纲领的实施

浅谈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题对策_1029

浅谈我国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问 题对策 前言 学前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是终身教育的起点,在素质教育战略中具有奠基性地位。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的落实,学前教育将在政府管理、教育公平、质量提升、机构改革深化、中国特色理论体系形成和国际融合等多方面呈现出发展趋势。把握学前教育未来发展前景,顺应其发展方向,对学前教育事业发展意义重大。 1我国当前的学前教育现状 在二十一世初期,我国的义务教育推行工作目标基本完成,在这之后,我们国家开始逐渐重视学前教育,在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中,学前教育已经被作为今后十年教育发展任务之一,近年来,教育体制也在不断改革,在探索新的发展之路,渐渐走上正轨,建立起更利持续发展的新的教育体制。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知识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标准之一,世界各国越来越重视教育,培养人才,我们国家近年来与国际接轨,也愈加重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这样一个学前教育改革的时期,各个方面都开始酝酿发生巨变,在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史中,经历了一个比较曲折的过程,二十世纪五十年代

初,学前教育处于一个比较正式和稳定的发展时期;到五十年代末期,是在盲目发展的阶段;至六十年代前期之后,在整改与调节中逐渐走上正轨。十年“文革”时期,学前教育与其他方面一样,处于混乱之中。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今,通过吸取错误教训,进行教育改革,学前教育有了较稳定地发展。 2我国学前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2.1学前教育改革中的经费问题 学前教育的经费总投入比重较小,在教育改革启动之后,各方面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度关注度都有所上升,但是,在投入经费上,学前教育所占的投入比重是非常微小的,远不够高速发展的需要,学前教育所能够占有的社会资源以及社会资源总体来说还是比较稀少发展较为薄弱,当然,这一问题也是由于我们国家处在经济发展的高速时期,许多方面的基础根基都还不够稳固,但是,任何一项改革如果要求得长远的动力,就必须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学前教育改革也是如此。纵观各个发达国家,无一不是加大了对教育的投入,每年的财政支出中教育都是一大头,我国与之相比则要落后很大一截,远远达不到应有的投入比例。 国家经费的分配模式单一,在我国,国家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集

小学学前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小学学前教育现状调查报告 一、基础情形 ***小学始建于xx年,xx年9月正式招生办学,不开设幼儿园,有学前班2个,学前儿童118名,聘请低级幼儿教师4人。至XX年9月,***小学学前班增至4个,就读儿童201名,学前一年入园率100%,其中流动听口146人,占比73%,聘用初级幼儿教师8人,均有教师资历证,月均匀工资800元,其中6人"五险一金"均自行购置。 在学前教育建设的经费投入上,***小学坚持"不等、不靠,多条腿走路"的准则,建立了多元投入机制。 首先,政府拿出资金和无偿供给土地,筹建了***小学,并于xx 年9月正式开学。 二、重要办法 学前教育是基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言教育的奠基阶段。自***小学建校以来,引导班子就从实际"xxxx"重要思惟、落实迷信发展观、构建协调社会的高度认识发展学前教育的

重要性,把学前教育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计划,兼顾部署,增强指导。 ***小学当真落实上级有关学前教育的法律法规,及时拟定学前教育发展规划、相干文件和政策。每学期,学校都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坚固建立"珍重性命,保险第一"的观点,始终坚持高度的警惕,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切实把学前班各项平安和管理工作落实到位,谨防各类安全事变的产生,新加坡留学学费。坚持依法治教,惯例管理步入规范化、轨制化、科学化。 ***小学保持幼先生资队伍建设,加大培训力度,通过开展对青年教师的学习培训、教学大比武、群体备课和教研交换等情势,增进幼儿教师彼此学习,丰盛教学教训;同时请求每学期至少组织一次教师全员介入培训运动,发展教研探讨和教学方式交流。这些措施有力地推动了学校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存在问题 目前制约***小学学前教育发展的瓶颈仍是资金不足。目前学前教育都是自信盈亏,经费主要用在聘用老师和少部分器材添置上等,学前教育场地和小学公用,没有独自的学前教育场地,师资缺少,

新加坡幼儿园共分三种类型

新加坡幼儿园共分三种类型 新加坡拥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也是最适合华人移民的国家之一。许多中国家长选择投资移民新加坡,只为了让孩子接受到高质量的教育。新加坡是少数接受中小学出国留学的国际之一,在低龄留学教育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以从小培养适应新加坡发展的双语人才为目标,扩大海外中小学生的招生量,并且非常欢迎来自中国的学生。幼儿园类型 新加坡幼儿园共分三种类型:政府幼儿园、私立幼儿园和国际幼儿园,均对国际留学生开放,学生只要成功申请便可入读。政府幼儿园有两家,PAP和NTUC,其中PAP有90所分校,NTUC 有80所分校;其余都是私立幼儿园和国际学校,其中私立幼儿园有300余所。 政府幼儿园遍及全国、费用相对较低、批准率高,但缺点是名额有限,申请成功率较低;私立幼儿园更好申请,但费用相对较高;国际幼儿园与私立类似,只是开办方不同。 新加坡对于申请留学孩子的年龄有严格要求,并非按照国内以月份生日来计算,而是以年份来计算。按照新加坡的计算方式,在国内过完3周岁生日的孩子才可以零条件申请上新加坡幼儿园。 新加坡幼儿园一年四季都可以申请入学,但是从申请成功率来讲,任何一所学校都最好提前三个月以上着手准备,只要学校有空位即可申请该校。 教育模式

新加坡是以“快乐教育”为主的国家,从幼儿园开始包括小学的教育模式,大多以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为主。“一般一周会有一至两次外出参观活动,引导孩子思考,寓教于乐。” 新加坡的幼儿教育很注重“玩”。所谓“玩”就是动手能力,譬如做小点心、做些理化小实验等,在玩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知识,既让孩子们感受快乐童年,又让他们乐于接收新事物和新知识。 此外,新加坡幼儿园的授课是纯英文的,但在公立幼儿园,下午会根据留学生的不同国籍,安排一个半小时的母语课,譬如,中国的孩子学习中文,马来西亚的孩子学习马来文,目的是为了不让孩子忘记本国文化。 零条件申请仅截至“小一” 新加坡是一个把年龄段卡得很死的国家。赴新加坡上幼儿园及小学一年级都是可以直入的,不需要任何考试。但是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一直到初中结束,留学生申请入学就要参加升学体制由新加坡教育部组织的入学考试,要考英文和数学。“当地的小学六年级、初中四年级(相当于国内的毕业班)是不接受留学生直接申请的。” 很多选择从小留学新加坡的学生和家长,是希望令未来升学或者跳转到其他欧美国家接受高等教育更具优势。 小学教育:重在挖掘学生潜质 新加坡属于英联邦国家,属英国教育体制,当地小学一共上6年,与国内一致。不同的是,小学1-3年级是不上正式课程的。每天上午会教授一些华文、英文和数学课程,下午则是培养兴趣

新加坡学前教育概况作业课案

新加坡学前教育概况 个人书面作业 1、对新加坡托儿所及幼稚园的异同点进行比较,并针对这两种办学模式提出个人见解 (1)相同点: 执照要求:向商业注册局注册,也要向所属相关机构申请营业执照。目前,儿童早期发展局(ECDA)监督幼儿中心在新加坡的设立并定期巡查核对,给予执照更新。 学生、老师: 学生:一般身心健康的幼儿、身心特殊的幼儿、环境特殊的幼儿 老师:都有资格要求,确保照顾及教育幼儿的老师们每位具备专业的水平师生比例:2至18个月 1 :5 18个月至30个月 1 :8 30个月至3岁 1 :12 3岁至4岁 1 :15 4岁至7岁 1 :25 护理活动:在日常入园活动中,都需要提供安全、卫生的护理环境,关注幼儿的生理需要,给予全面的照顾 教师培训:都必须要具备相关学前教育资格,如参加:幼儿保育课程(CIT、HCIC、ACEY、FCECCE),学前教育课程(CPT、DPT、DPL)以及相关急救课程、特殊教育课程等

管理层资格要求:两种教育机构对管理层的资格要求也相同。如对园长的学历要求必须是5科“O”水准,学前教育双大专文凭(DPT、DPL) 课程设计:都需要根据不同年龄的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设计教学计划与课程模式。要涵盖两大部分的均衡课程:学术型范畴(语言、数理、艺术、社会、健康)和三位一体的全面涵盖(知识、技能、情感) 环境布置:凡是幼儿直观感受到得皆是幼儿的学习环境,包括家庭,社会及自然界得大环境,包括学校里的小环境。教室的布置,各种资源的投放都要在幼儿身心发展基础上实施。同时,物质环境要考虑安全和卫生元素,精神环境则要营造舒适和谐的学习气氛 教材教具:都应该选择能满足幼儿生活、游戏、学习及身心发展的教材教具,能吸引幼儿兴趣且必须考虑幼儿的安全,使用安全材质的教具 (2)不同点:

华师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简介

学前教育学专业课程简介 课程编号:S0109020401004 课程名称:儿童发展与教育 课程英文名称:Child Development and Education 学分: 3 周学时总学时:54 课程性质:硕士学位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学 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内容 1 Human Development: Facts or Theory? 探讨儿童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性,理论与事实的关系、理论与研究的关系、研究与应用(尤其是教育)的关系。 2 Historical Roots of Human Development: Concepts and Theories 儿童发展关键性理论及概念,包括遗传决定和环境决定、连续性和阶段性、稳定性和可变性、主动性和被动性、规律性和差异性、情境性和普遍性的历史渊源及变迁。 3 Philosophical Models of Development 有关发展的几个主要哲学模型的介绍及有关讨论。 4 The Nature–Nurture Controversy: Implications of the Question How? 集中探讨有关儿童发展遗传决定和环境决定的争议、哲学基础、教育思想及影响等。 5 The Continuity–Discontinuity Issue 集中探讨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稳定性和可变性的有关争议。 6 Preformationism, Locke, and Rousseau/ Gesell’s Maturational Theory 洛克与卢梭早期学说里的胚胎中预存说以及格塞尔的成熟理论。 7 Ethological Theories: Darwin, Lorenz and Tinbergen, and Bowlby and Ainsworth 达尔文、洛伦兹、亭柏根、包尔比和安斯沃思的动物行为学理论。 8 Learning Theory: Pavlov, Watson, and Skinner/ Bandura’s Social Learning Theory 巴夫洛夫、华生与斯金纳的学习理论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 9 Nature Approaches to Human Development: Behavioral Genetics and Sociobiology 介绍行为基因学的有关思想背景及理论观点。通过社会生物学这一概念,介绍发展的遗传决定思想的近期发展。 10 Stage Theories of Development:Piaget’s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Kohlberg’s Stages of Moral Development 发展的阶段理论及观点的介绍: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与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 11 The Differential Approach and Erick son’s Eight Stages of Life 发展的差异理论及观点的介绍,艾里克森之生命八个周期。 12 Freud’s Psychoanalytic Theory and Jung’s Theory of Adulthood

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及思考

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及思考发布时间:2007-02-05 来源:幼儿教育作者:李生兰(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摘要】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在目标的设定、方案的选择、内容的组织、途径的运用、师资的培训上都具有自己明显的特点。本文重在借鉴其有效举措, 反思其不足之处。【关键词】学前教育; 课程特点; 评价 2004年9~10月, 我曾赴新加坡讲学, 访问了两个幼儿园教师培训机构(F学院、SAT学院), 参观了七所不同类型的学前教育机构(TWP幼儿园、C学习中心、TW教育中心、KC 中心、O儿童发展中心、M儿童发展中心、E学前班), (注)观察了幼儿在学前教育机构中的一些活动, 和七位园长及园长助理、12位教师进行了交谈; 2005年5~6月, 我又对新加坡两位学前教育研究者和管理者进行访谈。下面, 我将自己了解到的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的特点作一介绍, 并谈点自己的看法。 一、在课程目标的设定上 新加坡学前教育工作者认为, 学前教育既然是为儿童进入小学作准备的, 那么学前教育课程也应该为儿童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在他们看来,新加坡是个多元文化的国家, 只有从小对儿童进行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教育, 才能使儿童通过课程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 同时新加坡是个非常开放的国家, 涌入的外国人越来越多, 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因此学前教育课程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儿童终身发展的需要。如KC中心提出, 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儿童的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 发展儿童的独立性、自尊心和自信心, 使儿童成为一个有热情、有创造性的终身学习者。TW教育中心提出, 学前教育课程的目标是创造一个温暖的、积极的社会环境, 使每个儿童都能受到最好的教育, 个性得到和谐充分的发展; 创设一种平衡的课程体系, 通过引导性学习和非引导性学习, 培养儿童终身学习的积极态度, 帮助儿童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由此可见, 新加坡在学前教育课程目标设定上的特点是: 不但考虑儿童的基本知识、技能与学习态度、能力之间的关系, 而且关心儿童的现在发展与未来发展之间的关系, 这对于我国学前教育课程的改革具有启发意义, 不论是何种课程, 在制定具体的课程目标时, 都应正确处理这两对矛盾。 二、在课程方案的选择上 新加坡学前教育课程的方案多种多样,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视角加以审视: (1) 从时间上看,有一日课程方案、半日课程方案、周末课程方案、临时课程方案。(2)从年龄上看, 有为2~3岁儿童、3~4岁儿童、4~5岁儿童、5~6岁儿童专门设计的课程方案。(3)从语种上看, 以英语和汉语教育的课程方案为主, 以马来语、泰米尔语、日语、朝鲜语教育的课程方案为辅。(4)从内容上看, 学前教育机构为儿童提供了不同特色的课程方案, 如

新加坡幼儿园课程设置原则的内容及特点分析

新加坡幼儿园课程设置原则的内容及特点分析 一、新加坡幼儿园课程设置的原则的内容 1、全面学习和发展:让幼儿进行多领域的学习,促进孩子在知识、技能、性格和情感方面 的发展,使孩子的潜能尽可能地发挥。以下领域非常重要。 审美及创意表现。由于幼儿表达观点和情感的方式是天真率直的,应该为他们提供自由表达自己的机会,舞蹈、音乐和美术是促进幼儿自由表达的有效方式。 环境意识。为了让孩子学会观察,身边、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的环境,幼儿园开展的活动应该增进孩子对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认识,为孩子将来学习历史、地理和科学奠定基础。 语言。语言对孩子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创设丰富的语言环境,为孩子提供各种有意义的语言艺术活动,如角色扮演、唱歌和阅读等,促进孩子积极学习语言。 运动技能。良好的运动技能有助于孩子处理能力和其他领域技能(如画画)的发展。因此,认识孩子的身体发展需要并提供不受限制的运动时间和空间让孩子自然地发展平衡感、身体协调能力以及空间方向感是非常重要的。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保证孩子运动时的安全。 计算能力。计算是日常生活的重要技能。通过操作图片和符号,让孩子理解组群的关系,学习分类、计量、均分和表示物体。同时,活动应该接近孩子的日常活动。 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学前阶段是孩子学习理解自己与周围关系的重要阶段。孩子必须学会理解支配社会的价值和规则,养成社会和道德接受的行为,学会在学习和游戏中理解他人的需要,发展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的必要社会技能,学会面对成功和失败。 2、整合学习 鉴于知识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且整合各科内容的学习是较为有效的,儿童应该向周围的各种事物学习,而不是进行分科学习。他们的学习经验应该是被整合成一个整体,这些交叉学科活动能帮助孩子理解知识和掌握技巧。 3、主动学习。 如果孩子认为任务是有意义的,任务的完成会比较有效。幼儿的课程应该以孩子的兴趣和需要为基础,重视孩子理解和形成思想的过程。应该为孩子提供观察、提问、探索和实践的机会,让孩子在安全的环境中积极探索、实验和创造。孩子不应该害怕尝试新的事物,即使他们在做事情时犯了错误或遇到失败,教师要鼓励孩子再试一次,赞扬他们的努力。

浅谈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浅谈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目前相当多的农村地区仍处于相当落后和贫困的状态,由于诸多外部因素的限制,农村幼儿教育事业还存在着办园条件简陋、''小学化、保姆式现象严重等问题。如何使农村幼儿教育既符合幼儿身心特点,又为幼儿入小学奠定基础呢、本文就如何发挥农村自然优势,改变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谈几点看法。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家庭的希望,发展幼儿教育对于促进儿童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几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广大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农村幼儿教育事业有了很大的变化,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办园宗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学前教育的方针政策下,总体发展还是好的。我作为一名幼儿教育工作者感到由衷的欣慰和自豪,但是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农村学前教育目前还是教育体系中相对薄弱的环节,还存在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幼儿教师师资力量薄弱等等。为了让孩子们得到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的教育,下面是我提出的几点肤浅的建议。 一、改变传统观念。 当前农村学前教育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观念落后造成的,因此,转变观念是改变现状的基础,教师应改变传统的自导自演,硬性灌输的局面,充分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认识到

幼儿才是学习的主体,要真正做到师幼互动,帮助幼儿成为主动的探索者。 另外幼儿家长的观念改变也尤其重要。由于农民经济收入偏低,农村家长隔代教育现象严重。文化层次低,教育观念落后,不重视幼儿教育。农村家长更多重视幼儿身体上的健康,而忽视了幼儿心理和社会性方面的健康。或是重视智力的培养,轻其他各种能力的培养。于是我们常常看到有的孩子虽然很聪明,生活自理能力却很差,有的孩子记忆力强却缺乏创造力。还有就是家长对学前教育认识不足,不懂幼儿教育规律。许多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认字多、会算题就行要求孩子写很多家庭作业,限制他们的玩耍。于是为了迎合家长的这种心理,主要教幼儿写字、数数、做加减法。这种'小学化'的教学却很受家长的欢迎,以孩子会认多少字,会做多少题为标准来评价孩子的发展。这不仅影响了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秩序,更加严重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之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力,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为了孩子们能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就必须要改变家长们这种错误的观念。 首先幼儿园要开家长会,建立家园互动手册,让家长及时了解新的教育观念,向家长介绍幼儿园近期的教育内容,报告幼儿在班上的表现。征求家长意见,让幼儿园与家长之间教育一致,

幼儿园双语教育现状及思考

幼儿园双语教学现状及思考 The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the Kindergarten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周念丽副教授 完成时间:2012年X月X日

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3) (一)研究背景 (3) (二)选题意义 (4) 二、相关理论研究 (4) (一)双语教学的定义和特征 (4) (二)我国学前双语教育发展 (5) 三、学前双语教学中的改革与创新 (6) (三)学前双语教学实践 (6) (四)双语教育学习环境的重要性 (7) 四、父母在学期双语教育的重要性 (9) 五、我国学前教育的问题 (9) 六、总结 (10) 七、参考文献 (11)

幼儿园双语教学现状及思考 The Situation and Thinking of Bilingual Teaching in the Kindergarten [摘要]:什么是幼儿园双语教育,幼儿学习英语的目标取向、内容选择、学习的途径、方式,母语与第二语言的关系以及合格师资应具备的条件等等一系列问题。目前在社会上及幼儿园的幼儿英语教学中,仍存在一些误区。急需要端正一些看法和认识。只有在正确观念指导下,实施科学有效的幼儿园双语教育才能促进幼儿语言及身心全面的发展。 [关键词]:幼儿学前双语教育学习途径目标取向 一、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什么是真正的双语教育?双语教育在学前阶段有没有必要进行?从什么年龄阶段开始比较合适?这是围绕在学前教育领域的普遍问题之一,同时也是学前教育机构和家长们继续得到的答案。这凸显了在我国学前双语教学中的普遍争议。要回答上述的问题,学前双语教育的目标、价值取向、方法形式及合格师资条件等基本问题急需理清,它们关系着我国学前双语教学是否需要展开、展开的阶段等后续重要的问题。 在我国,“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盛行,家长们往往支持学前双语教育,让孩子在小学之前就能接触更多的外语知识,从而先人一步。家长的普遍支持助长了学前双语教学的轰轰烈烈的开展,特别是在大型的经济文化水平更高的城市,更衍生出了各种形式的培训班和强化班。在学前双语教学的开展是否合适等问题仍然存在争议的情况下,幼儿园的孩子无疑成为了各种英语教学的试

学前教育主要学什么

很多向选择幼师专业的学生和家长,都会思考学前教育主要学什么?学前教育也叫幼儿师范专业,含有中专和大专两种层次,主要学习: 1.文化课:计算机、语文、英语、高数、 2.才艺课:乐理、视唱练耳、琴法、美术(绘画、手工)舞蹈、 3.专业课:现代汉语口语(普通话)、幼儿文学、儿歌创编、看图说话、幼儿卫生学、幼儿心理 学、发展心理学、教育学、五大领域说课、教案编写、课程研发(本科或者研究生阶段才有) 4.大专、中专必上体育课。 还有一些常见的问题,学前教育主要学什么,为什么每一年的课程不一样。不是所有的课程都从头学到尾,有些课程是阶段性的。专业课的学习才能成为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研究人才。 ??学生选择幼师学校,需要谨慎。要选择公办重点学校,从教学、教育、升学上,更有保障。 重庆幼师学校是幼师人才培养的摇篮,重庆幼师学校管理严,师资强,环境优美,随着重庆的发展,完善的幼儿园教职工工资保障办法、专业技术职称(职务)评聘机制和社会保障政策,保障了学生毕业后工作稳定。 重庆幼师学校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立、重点学校。学校成立于1940年,隶属于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为市财政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学前教育(幼师)”专业是学校的特色专业。 学校占地近300多亩,位于交通便捷、风景秀丽的重庆教育科技园。学校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校园温馨和谐,书香浸润,是教书育人的理想场所。学校师资雄厚,现拥有教职员工300余名,

在校生7500余人。学校建有漂亮的教学大楼、标准的学生公寓、现代化的学生餐厅,教学设施设备齐全,搭建了现代化教学、办公网络...... ? ? 初中毕业学幼师,学生年龄较小。不要让学生荒废时光,不要让学生读了三年也不知道学前教育主要学什么。 学校实行准军事化全封闭式管理、开放式教学,专职班主任24小时跟班,全天保安巡逻,电子监控。对学生实行:全封闭、全方位、全天候的“三全”严谨管理,保障学生在校安全。 ? 学校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培养和造就高技能、宽基础的综合性人才。(学校和重庆市内多个一、二级幼儿园建有长期合作机制,初中毕业学幼师,即学期教育专业深受社会欢迎。) 重庆幼师学校 报名流程:电话、QQ、微信预约登记→通知来校参观面试→合格者录取→缴费录入学校系统→开具发票发放录取通知书→入校就读。 培养目标:通过系统的学习,培养在政治思想、专业技能、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并具备幼儿教育专业知识,胜任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高素质人才。 学前教育主要学什么主要课程: 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儿园活动设计与实践、学前卫生与保健、各幼儿教学法、计算机应用基础、幼儿英语、儿童文学、书法、美术、声乐、钢琴、古筝及舞蹈等等。初中毕业学幼师同时也要学习高中语数外。毕业前还有职业考证培训、综合实训、幼儿园顶岗实习等。 学校位置: 学院地处重庆市主城区教育科技园区,占地320亩,环境非常优美,空气格外清新,鸟语花香之读书圣地。 资助、奖励政策:

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论文

浅谈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摘要: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虽有一定的发展,但是发展较为缓慢。农村和城市 学前教育存在较大差距,虽然国家在办学体制上不断改革完善,可目前农村的学前教育现状存在较多的问题,如家庭教育的缺失、生源的大幅度减少与幼师专业队伍薄弱、办园不规、农村幼教的“小学化”倾向严重、相关政策及相关部门重视不够、教育资金投入不足、幼儿教师的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混乱、硬件基础设施薄弱等问题。学前教育对国家未来发展和个人健康成长的特殊重要作用,迫切需要我们这一代进一步提高认识,强化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对发展学前教育的重视,加大对幼儿教育的投入,尤其是要加大力度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事业。 关键词: 学前教育发展现状发展趋势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投入和关注度也逐渐增加,我国的教育水平得到了全面的发展,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越来越重视,农村中小学与城市中小学的差距在不断的缩小,有效地促进了教育的公平。但农村与城市教育的不均衡性表现还较为突出,特别是农村的幼儿教育表现出严重的滞后性,依旧是我国目前教育现状的一大不足。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这就要求全社会都应重视农村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现状 1、农村幼儿家庭教育缺失 一方面,在农村大部分家长的文化程度较低,就只是小学及初中文化,加之忙于工作和农活,无暇顾及孩子的教育问题。大部分家庭经济条件差,阻碍供孩子上幼儿园的积极性,因此,不能很好地配合幼儿园进行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由于生活所迫,有极大多数家长,必须到城市打工赚钱,这样就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孩子多数是由爷爷、奶奶来带,而多数的老人一方面基本就不认识字,另一方

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学前教育发展状况调查问卷 尊敬的女士/先生: 您好!为全面准确地了解您所在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状况,为研究制定学前教育发展思路和措施提供必要的事实依据,我们特编制了此调查问卷,以征求您对发展学前教育的建议。对于您提供的信息我们仅做研究之用,不做任何评估,并将对个人资料完全保密。请根据您的实际情况填写,在您选择的答案前划“√”,谢谢您的合作与支持! 1.您家庭所在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是___________,您的性别是___________,家里有无亲人正处在学前教育阶段__________(填有或没有),若有,请填写如下问卷: 2.您生活的城市是:A.直辖市 B.大城市(省会城市)C.中等城市(建制市)D.县城 E.乡镇 3.您属于哪一个年龄段A.20岁以下B.21—40岁C.41-60岁D.61岁以上 4.您的文化程度A.初中及以下B.高中、职高C.大专D.本科及以上 5.您的月平均收入 A.1500元以下 B.1500-3000 C.3001-5000元 D.5000元以上 6.您的孩子就读的幼儿园是何种性质的 A.教育部门办幼儿园 B.集体办幼儿园 C.民办幼儿园 D.其他 7.您的孩子就读的幼儿园规模 A.400人以上 B.300-400 C.200-300 D.100-200 E.100以下 8.您的孩子所在幼儿园是何种类型的 A.全日制 B.寄宿制 C.其他 9.您的孩子入园的方式是 A.交纳了赞助费 B.通过熟人帮忙 C.提前报名排队 D.正常办理 10.您的孩子是通过何种方式去幼儿园 A.乘坐校车 B.家长接送 C.其他

11.您送孩子上幼儿园的主要原因 A.家里没人带 B.为了小孩的前途 C.政策宣传 D.别的孩子上了,也跟着上 E.其他 12.您觉得您所在地区的学前教育普及程度如何 A.普及广泛 B.普及一般 C.普及程度不够 D.不清楚 13.您认为学前教育是否可有可无 A.是 B.不是 C.不知道14.您的孩子每月缴纳的各种费用为 A.500元以下B.500-700元 C.700-1200元 D.1200-1500元 E.1500元以上 15您觉得本地幼儿园的收费标准是否合理 A.合理 B.偏高 C.太高,难以接受 D.不清楚 16.您认为学前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A.课堂教学 B.兴趣培养 C.减轻家长负担 D.启蒙教育 E.智力开发 17.您是否希望政府将学前教育纳入义务教育中去 A.是 B.否 C.无所谓 18.您为孩子选择幼儿园依据何种标准 A.是否公办 B.师资力量 C.办园条件 D.收费标准 E.地理位置 19.除了每学期需缴纳的保教费、伙食费、接送费,幼儿园是否还收取其他费用 A.收取 B.没有收取 C.有时巧立名目收取 D.不清楚 20.您对孩子所在幼儿园情况的评价:(请在合适的格中打“√”) 21.您觉得您所在地区学前教育存在哪些问题(可多选)(1)公办幼儿园数量不足、入园难(2)办园条件亟待改善(3)幼儿园师资力量偏低(4)民办园收费太高、入园贵(5)幼儿园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6)幼儿园教师队伍不稳定(7)城乡学前教育发展不均衡(8)其他 22.您认为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哪些(可多选)(1)学前教育

新加坡幼儿园:世界上最好的学前教育体系之一

新加坡幼儿园:世界上最好的学前教育体系之一 新加坡作为亚洲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最安全城市以及学术重镇,不仅教育质量优异,而且在很多方面也是非常适合中国的家庭。 比如,华人占比七成,即使年幼的中国学生在新读书,也可感受到中国文化氛围;双语教学、启蒙期就开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及动手能力;新加坡社会安定,气候宜人,非常适合年龄小的学生学习;学生的母亲、奶奶或是外婆都可以办理陪读,照顾学生起居。 1. 幼儿园年级分类: 新加坡幼?园通常为3?6周岁的?童提供三年课程。 2. 幼儿园课程: 英语和母语双语教学。 第一语言是英语,按照新加坡政府的规定,英语是必须掌握的行政用语,也是学校教学的媒介语。第二语言是新加坡诸族裔的母语,包括中文,马来语等等。 日常课程是开发语?和阅读能?、基本算术、简单的科学常识、社交技能、创新能?和解决问题的技能等学习活动,以及?乐欣赏和室外游戏。 3. 教育理念与特色 新加坡非常重视幼儿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核心教学理念是责任、尊重、坚持。 幼儿园提倡老师要发现每个学生的特点和潜质,加以引导和激发。同时,老师还要教给学生基本的生活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新加坡的幼儿园不设置专门的保育员,通常每个班都配备一名英文老师和一名华文老师(或是其它母语老师),她们在教学生上课的同时,还要负责学生的生活包括吃饭、喂药、洗澡等,真正体现出“保教结合”。 新加坡另一个特色教育的内容是性别教育。新加坡的男孩子,从小被教育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女孩子从小被教育做事要细心认真。新加坡的幼儿园,男女厕所是分开的,幼儿入园的第一课就是认识男女厕所。 4. 幼儿园上课时间: 通常周一到周五上午或是下午上课,每天3-4小时。有些学校可以提供全天课程,6-8小时,家长可以自行选择。 5. 幼儿园性质: 新加坡幼儿园?般都是由组织或者个?兴办的,独?于公?教育系统。分为本地体系幼?园和国际体系幼园。 本地体系幼?园是指衔接新加坡本地公?教育系统的幼?园,此类幼?园在教学上会注重与新加坡?学知识的衔接,?双语(?般是英?加?门本地语?,如中?、马来?或者印度?)给孩??定的学前培训。 国际体系幼?园是衔接具体国家(如美国、英国)教育系统的幼?园,也有?部分国际体系幼?园是按照国际学前教育标准培训,不衔接任何教育体系。 在硬件环境、户外活动场所、教育理念、课程设计等方面,当地国际化学校幼儿园要远远好于普通幼儿园。 总的来说,新加坡幼儿园坚信应从小培养正确的人生观,着重培养学生优良的品行,包括学会尊重、学会感恩、乐于助人、团结合作等,是最值得我们学习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