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概论》大纲、教案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
《设计概论》大纲、教案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设计概论》

英文名称:Design Introduction

学分:2学分

总学时:36学时

适用专业:产品设计

先修课程:无

一、课程性质、教学任务

课程类别:专业通用课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设计概论》是产品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研究和概述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设计基本规律,以及对设计范畴的相关问题作知识性介绍、理论上探索。

通过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修养和吸收前人、他人设计成果的能力,拓展专业知识、扩展艺术思路,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其想象力、创造力,使学生认识到设计工作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知识,以其前瞻性、超前性与创新思维投入到设计中。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道德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从而达到设计教育的最高目标。

二、课程教学目的

(一)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以下专业素质:

1.了解艺术设计的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设计基本规律。理解设计的发生及相关设计历史。熟练掌握设计的目的与原则、设计的形态与特征。

2.建立市场意识,形成以“消费者为中心”的专业核心观念。

3.熟悉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环艺设计的基本方法,具备发现设计点,构思设计方案的基本技能。

4.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相关课程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

(二)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以下非专业素质:

1.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及沟通能力;

2.具有严谨的工作作风和诚实守信品质;

3. 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

4.具有较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三、课程教学内容(含学时分配要求、重难点、核心知识点、创新点)

四、实践教学环节安排(本课程为理论课,实践项目均安排在课外进行)

五、说明

1.教学方法、教学手段

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热点话题讨论、演讲陈述、实训

在该课程教学中运用开发内化教学法,在课程之初列出十本左右参考书目,并在课程中间就参考书目中某些问题进行针对性提问。每次课前给出下次课预习内容与章节思考题,下次课时首先进行了预习与思考题的反馈,教师现场进行点评和讲解。

《设计概论》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专业理论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大量经典案例分析和课外实践项目的开展,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对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也起到促进作用。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实践性设计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工合作,经过集体讨论、团队合作,最后将设计作品展示,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了互评交流,在这样的实践项目展开过程中,学生一方面掌握了设计的程序和基本方法,激发了设计创意,拓宽专业思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训练其沟通表达能力与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开发内化的教学方法,将单纯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培养。

2.作业及辅导答疑要求

作业不少于4次

辅导答疑:课内答疑,随教案记录;课外辅导,可单独使用辅导答疑记录本,记录时间、地点、学生、问题、解答。

3.课程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考查

学生最终成绩由期末考查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和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60%,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三部分组成)构成。

六、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本课程使用教材:《设计艺术概论》作者:朱和平编著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03,2012年1月第5次印刷

2.教材内容处理:36个学时里面,要全部详细讲完教材章节不太可能。为了使得教材内容紧凑,所讲内容时效性强,教材章节顺序需要稍作调整和取舍。实际讲授中,把教材第二章中四个小节合为一个大的章节,为设计的多重特征,为了强调实践将第三章中各个小节作为单独的章节进行讲授。

3.主要参考书:

[1]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第1版(2002年9月1日) ISBN:

9787500648314

[2] 《设计学概论》,尹定邦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2004年10月1日) ISBN:

9787535725936

[3] 《设计概论》,荆雷编著,河北美术出版社。第1版(2007年12月1

日)ISBN:9787531029212

二、教材选用情况及参考书(详细阐述)

(一)教材

《设计艺术概论》作者:朱和平编著出版社: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07-03 2012年1月第5次印刷

教材分析:该教材分为三大部分,一是导论篇,包含设计的本质、类型、现代设计的发展和现代设计教育发展概况,二是原理篇,包含设计与艺术、设计与科技、设计与经济、设计与文化,三是方法篇,包含设计师、设计创意与表现、设计的方法与程序、设计批评。比较全面、系统介绍了艺术设计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简明扼要,并收录了很多案例,能够让学生在理论学习中结合案例分析,对知识的应用有较好的把握。

结合实际,36个学时里面,要全部详细讲完教材章节不太可能。为了使得教材内容紧凑,所讲内容时效性强,教材章节顺序需要稍作调整和取舍。实际讲授中,把教材第二章中四个小节合为一个大的章节,为设计的多重特征,为了强调实践将第三章中各个小节作为单独的章节进行讲授。

(二)参考书

[1] 《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第1版(2002年9月1日) ISBN:

9787500648314

[2] 《设计学概论》,尹定邦主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版(2004年10月1日) ISBN:

9787535725936

[3] 《设计概论》,荆雷编著,河北美术出版社。第1版(2007年12月1

日)ISBN:9787531029212

教材分析:

(1)《世界现代设计史》共分九章,对世界现代设计史的源流、发展及现状进行通论式的阐述,描述世界现代设计史上的各个时期重要流派、重要人物、重要作品,展现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基本轮廓、构建基本框架。

(2)《设计学概论》包括导论、设计的多重特性、设计源流(中国部分、西方部分),设计的类型,设计师、设计批语共七章。该书希望引起中国设计界对理论问题的关注,进而对设计教育的关注,并最终使设计学成为一门真正在教育和实践两方面都得到落实的学科。在书中,尹定邦教授精辟的指出"为艺术而设计"、"为技术而设计"和"独立静止地看待设计与艺术的关系"是认识设计与艺术的关系问题的三个误区,并对设计学科中的不同门类及其具体范

畴进行基本界定,辩析要领,阐明要素。该书为文化部全国高等艺术教育"九五"规划重点教材。

(3)什么是设计?什么是现代意义的设计观念?怎样才能把握现代设计意识去完成设计?什么样的人才是真正的设计师等。《设计概论》试图以一种教学体例的论述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教学方法——讲授、案例分析、热点话题讨论、演讲陈述、调研报告

在该课程教学中运用开发内化教学法,在课程之初列出十本左右参考书目,并在课程中间就参考书目中某些问题进行针对性提问。每次课前给出下次课预习内容与章节思考题,下次课时首先进行了预习与思考题的反馈,教师现场进行点评和讲解。

《设计概论》是一门理论结合实践的专业理论课程。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大量经典案例分析和课外实践项目的开展,理论联系实际,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设计创新能力,对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兴趣有重要作用,同时对学生非专业素质的培养也起到促进作用。在理论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实践性设计项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分工合作,经过集体讨论、团队合作,最后将设计作品展示,小组与小组之间进行了互评交流,在这样的实践项目展开过程中,学生一方面掌握了设计的程序和基本方法,激发了设计创意,拓宽专业思路,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训练其沟通表达能力与良好的心理素质。通过开发内化的教学方法,将单纯理论知识的传授转变为学生自身积极主动的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培养。

(二)教学手段——理论教学+实训项目+网络资源

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名家访谈视频,让学生真切感受专业、行业实际;通过网络交流,及时解惑答疑,并将相关设计信息包括最细国内外设计比赛及其获奖作品即使反馈给学生,鼓励学生多参与实际项目,帮助学生对知识进行消化、理解、应用。

四、实践教学安排

(一)实践教学设计思想与预期效果

《设计概论》课程是艺术设计类各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一般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对《设计概论》暂无明确的实践(验)教学要求。但在实际教学组织过程中,要做到既有利于丰富学生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利于提高学生操作、应用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必须突出广告理论教学与实践应用的结合。

《设计概论》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改革,至少应体现以下方面:

1.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

2.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中心转向多样化教学;

3.由教学内容从设计理论知识的讲授为主向着力培养学生对设计的正确理解及实际应用能力转变;

4. 以传授知识为中心向培养、组织、指导学生提高综合文化素质,特别是非专业素质及环境艺术设计实践能力的转变;

5. 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向主动自主学习转变。

(二)实践教学安排(本课程为理论课,实践项目均安排在课外进行)

五、课程考核(主要阐述考核的创新改革思路)

(一)课程考试改革思路

课程教学围绕培养学生的“五大体系”进行,即品格、能力、观念、知识、方法,那么,单纯的考核知识,显然不够全面。为使课程考核从考知识向考“五大体系转变”,使考核的价值最大化,传统考核方式势必需要变革。《设计概论》课程的考核除笔试之外,增加演讲陈述

部分。笔试部分以分析题、辨析题、论述题、简答题、创作题等主观题为主,侧重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演讲陈述部分,学生在指定范围自选课题,收集准备材料,制作PPT上讲台演讲陈述,考查专业同时,对相关非专业素质进行考核。通过这样的方法,引导学生自己查资料,准备多媒体课件,提高了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评分标准也多元化,以考核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

设计概论(电子版)(完成版)

设计概论复习资料 教材重点是第2、3、4、5、6章,次重点是1、7、8、9、10、11、12、13、14、15章,其余为一般章节。设计元素、原则、思维方法、程序、设计师及设计特征和设计形态是设计概论课程考核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设计内涵 设计含义 广义上的设计,是蕴含于宇宙万物中的一种追求平衡与有序的力量,是人类试图统一和支配一切的冲动和需要。 1.1 设计 △1.1.1 设计是人的冲动和需要? 1、人类,作为宇宙自然的结晶,同样继承了这种试图统一和支配一切的力量。在人类设计的每件作品中,设计者都遵循着一种与宇宙一样古老的冲动,这是一种追求统一的力量和冲动,也就是设计的力量和冲动。 2、自然界存在着许多设计师们无法企及的设计杰作,它是我们无尽灵感的来源,蕴含着设计的元素和原则。其中蕴含的是一种自然本能的冲动和力量,是一种对我们自身的自然表达。 3、设计是人类所具有的一种和宇宙一样古老的,对秩序和规律的渴望和冲动,他是一种人性的反映,一种对人类生命节奏和内心灵魂的终极关怀。 1.1.2 设计的语源学意义? 1、“设计”一词,最早可能追溯到拉丁语,其意为“画记号”。演变成意大利语后意为“素描、描画”,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进入艺

术领域。 2、在中国古代艺术概念中,与之相对应的是另一个词“经营”。 3、从各自的语源背景及学科背景来看,他们的核心含义都是基本一致的,可以说,设计师人类为实现魔种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六法论 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谢赫《古画品录》)。 1.2 现代设计 1.2.1 现代设计的产生和发展? 1、现代意义上的设计,发端于英国工业革命产生以后的伦敦世界博览会; 2、现代设计是工业革命造就的工业化大批量生产技术条件下的必然产物;同时有时设计界改变以往专为权贵服务的方向,转而提出要为民众服务的口号下的产物,是设计民主化的表现; 3、现代设计的形成是基于社会的日益丰裕、中产阶级日益在社会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社会日益向消费时代转化、科学技术日益发展、知识传播对社会危机的不断思考和忧虑得到表达和完成的一个过程。 1.2.2 现代设计的含义、特点和形态? △现代设计的一般含义,指的是把一种计划、设想、规划、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其核心内容包括

设计概论部分知识点

●莫里斯——“现代设计之父” ●密斯.凡德罗——“少即是多” ●卢斯(维也纳“分离派”成员)——“装饰就是罪恶” ●文丘里——“少则令人生厌” ●萨利文——“形式依随功能” ●赖特----流水别墅 ●帕克斯顿----水晶宫 ●20世纪三大建筑巨匠----密斯.凡德罗、柯布西耶、赖特 ●在设计史上最具历史意义的事件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世界首次国际工业博览会 1."设计"(Design)的本义是什么? 设计(Design)源于拉丁文Designave,其本义是"徽章、记号",即事物或人物得以被认识的依据或媒介,在中国,设计最初是分开使用的,"设"指预想、策划,"计"指特定的方法策略等。 2.如何理解设计的内涵? 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设计的内涵: 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最基本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其实现为目标而建立的方案,这个界定几乎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文明创造活动,其所蕴含着的构思和创造性行为过程,则是现代设计的内涵和灵魂; 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特指在一般的计划和设计中,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构成要素,在各部分之间或者部分与整体的结构关系上,组织成为一个作品的创意过程。 3.设计(design),在汉语中最基本的词义是设想与规划. 4.汉语中的”设计”,最早是(计谋)的意思. 5.工艺美术运动 时间:1864-1896 起因:19世纪下半叶工业批量生产导致家具、室内用品、建筑的设计水准下降。 主要人物:理论奠基人:威廉.莫里斯创始人:约翰.拉斯金 企图通过工艺美术运动提高工艺的地位,用手工制作反对机器和工业化。这场运动的第一条原则是恢复材料的真实性。其次就是强调设计家关心社会,通过设计来改造社会。 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影响:创造了新的设计风格;对工业化的反对,和对机械、大批量生产的否定,注定工艺美术运动不能形成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强调装饰导致成本增加,没能真正为大众服务。但他代表了整整一代欧洲知识分子的感受,因此工艺美术运动的探索为此后的新艺术运动奠定了基础。 6.新艺术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之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出现的新艺术运动致力于创造一种具有现代感的风格,以彻底摆脱历史风格的影响。这种风格的灵感来自自然界,新艺术的典型纹样是模范植物根茎的卷曲形态,以蜿蜒交织的线条象征出一种内在活力。从本质上说,新艺术运动仍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 计 概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 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 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 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设计的地位及本质、设计的基本 原则、设计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必要 的理论基础,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四、 教学要求: 1、 通过学习《设计概论》,使学生比较广泛和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理论,认识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 方法论。 2、 在了解各设计流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设计与设计美学、科学工艺、地域文化、生态环境、 上层建筑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 3、 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材料等各个角度,了解工业设计的本质意 义和发展趋势。 4、教学中应坚持整体的原则,并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 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 五、 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64学时 分 值分配:平时(30%) +期末(70%)=总评成绩(100% ; 题 量一一90分钟 七、教材: 《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岀版社, 2003.8 六、考 核: 考核形 式 期末 考试; 试卷结 构 试题 分为四大类 型:填空、 名词解释、 简答、论 述;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 2、(日)大治浩,佐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岀版社,1991年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岀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岀版社,1987年 5、柳冠中,《工业设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岀版社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岀版社 7、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8、约翰.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设计一现代主义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岀版 10、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岀版社 九、讲授提纲 设计概论 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1 、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艺术设计的特征 3、掌握艺术设计的方法 4、了解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定义 一、设计在世界上的定义 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原理 一、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理 二、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原理 三、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原理 第三节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二、设计的图形性特征 三、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四、设计的科学性特征 五、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六、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第四节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对比设计的方法 二、分散的设计方法 三、形象的设计方法 四、逻辑的设计方法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设计概论是艺术设计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设计的涵义、理解设计的本质,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认识设计的规律与基本特征。使学生能够“从设计中来,到设计中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指导学生学习现代设计的方法与技巧,从而提升艺术设计思维的素质和能力。 (二)教学基本要求 1、介绍艺术设计的发展脉络。 2、介绍视觉传达设计的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及制作方法等。 3、介绍公共艺术设计的基本特征、功能及区域影响等。 4、介绍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适用功能及技术流程等。 5、介绍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材料选择、功能与形态等。 6、介绍批评意识对艺术设计健康发展的巨大作用。 (三)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与时间安排表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设计形态论 本章重点、难点: 1、艺术设计的基本含义,艺术设计家应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知识范围; 2、视觉传达设计、公共艺术设计、工业产品设计的基本特征; 3、对以上三种艺术设计类型的制作方法及流程的把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家 生存价值、知识范围、个人行为等。 第二节视觉传达设计 基本特征、传达理念、制作方法等。 第三节公共艺术设计 基本特征、功能、区域影响等。 第四节工业产品设计 基本特征、适用功能、技术流程等 第二章设计创意论 本章重点、难点: 1、艺术设计的图形创意方法的掌握; 2、图形确定、符号运用、形式构成的掌握; 3、对艺术设计制作材料和人体工程学相关知识重要性的认识和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图形与创造 题材、主题、符号运用、构图、节奏、色调等。 第二节古材料与美感 天然材料、符合材料、声光材料、物化意义、视觉审美等。 第三节功能与生态 人体工程学、人的生理、人的心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等。第四节精神与道德 造物观念、知识产权、道德价值等。 第三章设计文化论 本章重点、难点: 1、对艺术设计文化发展脉络的掌握; 2、“本土化”与“全球化”的关系的正确处理; 3、艺术设计批评方法和手段的掌握。 教学内容: 第一节历史与文明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0504041524)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中文名称: 设计概论 课程代码:0504041524 学分与学时:2学分 36学时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授课对象:视觉传达设计专业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任务 通过对设计学的研究范围、设计的多重特征以及东西方设计源流的分析,明确设计与特定的物质生产与科学技术的关系,设计与特定社会的政治、文化、艺术的关系。以设计学的涵盖范围为主体,探讨设计的特征、源流和研究方法。配合多媒体教学方式,以生动直观的图片资料强化教学效果。 三、学时安排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 四、课程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第一章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及其现状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现状。 基本要求: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现状。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难点:设计学的研究现状 教学方法:讲授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第二节设计学研究的现状 第二章设计的多重特征 教学目的:掌握设计的多重特征 基本要求:掌握设计的多重特征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多重性 难点:设计的艺术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 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 第三章设计源流之一(中国部分)教学目的:了解中国的设计源流 基本要求:掌握中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重点与难点: 难点:中国的设计源流 重点;中国古代设计的特点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原始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二节奴隶社会时期的设计 第四章设计源流之二(西方部分)教学目的:了解外国的设计源流 基本要求:掌握外国设计的发展历史 重点与难点: 重点;西方的设计源流 难点;西方现代设计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西方古代设计 第二节设计与工业革命 第五章设计的类型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的类型 基本要求:掌握设计的类型 重点与难点: 重点:设计的各种类型 难点:视觉传达、产品设计的特征 教学方法:讲授多媒体演示图例 主要内容: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 第二节产品设计 第六章设计师

《城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doc

《城市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城市设计概论 (英文): General Theory of Urban Design 课程编号:030403 学时: 24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4 学时;实验学时或上机学时) 学分: 1.5 适用专业:城市规划 一、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城市设计概论是城市规划专业基础课。课程通过追溯城市设计的起源、发展和前沿,介绍现代城市设计的一般理论、方法和程序, 分析国内外城市设计经典实例,为学生从事城市设计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2.1了解城市设计的起源与发展; 2.2建立现代城市设计理念; 2.3初步掌握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2.4学习国内外优秀城市设计经验。 三、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打下理论基础。 四、教学基本内容 4.1绪论 4.2城市设计的内容 4.3现代城市设计的要素 4.4城市设计的原则 4.5现代城市设计的基本方法与程序 4.6现代城市设计过程的建构及目标价值取向 4.7城市设计实例分析 五、教学方法和手段 采用理论讲授与实际案例分析相结合,历史与前沿相结合,教材与课外参考资料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教学手段上,理论课讲授与观看多媒体教学资料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现代教学设施与手段,着力改进教学效果。 六、课程设计:无 七、实验、实习或上机安排:无 八、考核方式: 1、平时成绩 50%

2、期末考核成绩 50% 3、综合成考核成绩=平时成绩×50%+课程设计成绩×50% 十、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教材:《城市设计概论》邹德慈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年参考书: 《城市规划设计资料集城市设计分册》上海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年《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王建国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建筑外环境设计》刘永德等著天津科技出版社 ,1998 《外部空间设计》卢原义信 (日)著中国建工出版社 ,1985 《图解城市设计》金广君著黑龙江科技出版社 ,1997 《城市广场设计》王坷等著东南大学出版社 ,1999 《城市设计感性原则与方法》余柏春著中国城市出版社 ,1997

设计概论思考题答题要点

设计概论思考题答题要点

————————————————————————————————作者: ————————————————————————————————日期: ?

第一章思考题答题要点 1."设计"(Design)的本义是什么??设计(Design)源于拉丁文Designave,其本义是"徽章、记号",即事物或人物得以被认识的依据或媒介,在中国,设计最初是分开使用的,"设"指预想、策划,"计"指特定的方法策略等。 2.不同的学者对设计的理解提出了哪些较有代表性的观点? 设计是人类的行为;?设计的本质是人为事物; 设计是人类生活方式的设计。?3.如何理解设计的内涵??我们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方面来理解设计的内涵: 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最基本的意义是计划乃至设计,即心怀一定的目的,并以其实现为目标而建立的方案,这个界定几乎涵盖了人类有史以来的一切文明创造活动,其所蕴含着的构思和创造性行为过程,则是现代设计的内涵和灵魂; 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design特指在一般的计划和设计中,对构成艺术作品的各种构成要素,在各部分之间或者部分与整体的结构关系上,组织成为一个作品的创意过程。?4.如何理解艺术与设计的关系? ①对"艺术"《辞海》解释为:"人类以情感和想象为特性珠把握和反映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具体说,它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识、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 ②设计虽然超越了纯艺术,存在于设计、生产或制作的全过程,和技术、材料、工艺、市场、消费、等因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但它与艺术创作并不能截然分开,设计师的设计至始至终总是要考虑到具体设计对象,根据生产技术条件和制作技艺的可行性,而进行创造性工作,这个创造性过程始终与审美发生联系。 5.什么是设计的形式?它包括哪些因素??设计的形式指形态、色彩、肌理等外在造型形式,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受到实用功能的制约,同时又对认知功能和审美功能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①形态:通常指某种特定的外形,即物体在空间中的特定形态。物体的形态特征是我们区别不同物体的依据,这里的形态概念既指设计物外形,也包括设计物内在结构,是设计物的内外要素的统一的综合体,构成形态的基本形式有点、线、面、体等; 设计物的形态创造要善于运用变化与统一,韵律与节奏,主从与响应、过渡与均衡、对比与协调、比例与尺度、比拟与联想等多种造型手法,以达到传达视觉信息的目的。 ②色彩:即颜色,物体在有选择地吸收、反射、透射色光的时候,由于物体的物理性质不同而呈现出不同的色彩。 ③肌理:肌理是表达人对设计物表面纹理特征的感受。一般认为,肌理与质感是同义词,对设计的形式因素来说,当肌理与质感相联系时,它一方面是作为材料的表现形式而被人们所感受,另一方面则体现在通过先进的工艺手法,创造新的肌理形态,不同的材质,不同的工艺手法可以产生各种不同的肌理效果,并能创造出丰富的外在造型形式。?6.如何理解设计的功能? 《辞海》中对"功能"是这样解释的:"一为事功和能力,二为功效、作用"。设计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①实用功能:即是通过将设计思想转化为设计物,以满足人的种种物质需要,即重在体现设计物的实用价值;?②认知功能:即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感觉器官接受来自物的各种信息刺激,形成整体认知,从而产生相应的概念;?③象征功能:象征功能传达出设计物"意味着什么"的信息内涵,如,一辆汽车的豪华程度,不仅表现了它在实用功能方面的进步和完善,同时,还是汽车使用者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设计的地位及本质、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 上,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四、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设计概论》,使学生比较广泛和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理论,认识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方法论。 2、在了解各设计流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设计与设计美学、科学工艺、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上层建筑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 3、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材料等各个角度,了解工业设计的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 4、教学中应坚持整体的原则,并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64学时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分值分配:平时(30%)+期末(70%)=总评成绩(100%);

题量——90分钟 七、教材: 《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 2、(日)大治浩,佐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柳冠中,《工业设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7、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8、约翰. 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设计—现代主义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 10、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 设计概论 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艺术设计的特征 3、掌握艺术设计的方法 4、了解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定义 一、设计在世界上的定义 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原理 一、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理 二、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原理 三、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原理 第三节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二、设计的图形性特征 三、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四、设计的科学性特征 五、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六、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第四节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对比设计的方法

艺术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艺术设计概论课程标准 一、课程定位 本课程为图形图像制作专业的必修专业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何谓设计、设计的本质与特征、设计形态、设计思维、设计美学、设计风格学、设计与科学技术、设计心理学、设计的历史、设计与教育等。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使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较系统地了解设计历史发展的过程,熟练掌握各历史阶段出现的代表作品,设计现象和设计流派,并能在实践中吸收前人成果,拓展设计思路。较全面地认识设计文化和各种特征。理解并掌握设计的本质特征、设计的物化、设计文化的继承方式,装饰的意义和特点、视觉在设计中的意义和特性,美感的特征及材料和技术的重要性等重要问题。 二、课程设计理念 本课程主要围绕艺术设计类基础理论进行编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充分了解何谓设计、设计的本质与特征、设计形态、设计思维、设计美学、设计风格学、设计与科学技术、设

计心理学、设计的历史、设计与教育等相关知识。使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较系统地了解设计历史发展的过程,熟练掌握各历史阶段出现的代表作品,设计现象和设计流派,并能在实践中吸收前人成果,拓展设计思路。 三、课程目标 (一)专业能力: 了解设计设计的基本涵义,设计的本质与特征; 掌握设计形态,设计思维,设计美学,设计风格学,设计与科学技术,设计心理学,设计的历史,设计与教育。 (二)方法能力: (1)使学生掌握艺术设计的概念与意义,较系统地了解设计历史发展的过程,熟练掌握各历史阶段出现的代表作品,设计现象和设计流派; (2)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在实践中吸收前人成果,拓展设计思路,发散思维。 (三)社会能力: 独立工作的技能; 学业能力; 自我认知能力; 团队合作能力,团结就是力量。 四、学习情境设计 (一)学习情境设计与时间安排

李砚祖《艺术设计概论》重点讲义

(1)指将各种高度精炼的信息,采用艺术手法,通过各种媒介传播给大众,以加强或或改变人们的观念,最终引导人们行为的活动。 (2)广告,即广而告之,以一种用登报、广播、招贴等形式介绍商品、服务性事业等的宣传方式。六、染织与服装设计 第3节对中国当代艺术设计实践的简要分析 一、概述 2、平面设计(装潢设计) 3、产品设计(产品设计) 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我国处于改造和建设时期,仿造为主,企业家认识不足。但已经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1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加入世贸组织,使工业设计的观念得到社会的确认和政府的重视,由此 会在工业发展的基础上形成更大的对工业设计的需求。2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为社会提供着一批较高质量 和较高水平的设计师,会促进工业设计整体水平的提高。3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国内外设计交流将会在 新的层面上开展,有利于中国学习世界先进的设计经验和方法,形成民族的设计特色。 4、环境艺术设计 5、染织服装设计 课后习题 1.你怎样界定设计的含义及范畴?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活动。 设计的核心是为实现一定的目的而进行的设想、计划和方案,设计的范畴不仅扩展到物质生产领域,也包括文学、艺术等的精神生产领域,甚至包括经济规划,科学技术发展的前景,国家大政方针上等诸多方面的决策和方案等,只要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畴划、策划,都可以说是设计,根据不同对象,范畴大致分为五大类:1)现代建筑设计、室内环境设计;2)产品设计; 3)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织品与服饰设计。 2.对当下中国的设计实践,你有何评价? 国家工业生产水平的标志。我国处于改造和建设时期,仿造为主,企业家认识不足。但已经开始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1)国民经济发展和政府重视2)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3)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 3.有关当代中国艺术设计状态的思考? 4. 列出2~3个设计的定义并加以辨析。 只要是为了一定目的而从事设想、规划、计划、安排、布置、筹划、策划的都可以说是‘设计’ 郝伯特·西蒙:“凡是以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 设计是人类改变原有事物,使其变化、增益、更新、发展的创造性活动。设计是构想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涉及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创造活动。 Design must become an innovative, highly creative, cross-disciplinary tool responsive to the true needs of men.

工业设计概论教学大纲教案资料

工业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大纲说明 课程编码: 3325038 总学时: 32 学时(讲课32 学时) 总学分: 2 学分课程类别:必修适用专业:工业设计(本科)预修要求: 无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 工业设计是一门综合科技、艺术、经济之大成的新兴边缘学科。工业设计的发展历史形象地反映了人类文明的演进,综合地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经济、文化及科技的特征。 本课程将概略介绍工业设计的特征及其覆盖领域;专题介绍工业设计简史、工业设计与文化、工业设计与相关学科、工业设计与市场、工业设计与环境等课题;着重介绍工业设计的三个主要领域:产品设计、环境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的程序与方法。 本课程力图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使学生了解工业设计的实际运作过程,激发学生对工业设计的兴趣;使学生能全方位、综合性地把握技术与艺术、设计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培养自觉的设计意识,提高视觉审美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探索,学生将理解作为一种新文化形态的工业设计,正影响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堂教学将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作业以读书报告、小论文为主要形式。 大纲正文 第一章设计与工业设计学时:4 学时(讲课4 学时) 了解设计的概念、设计的领域、设计的基本原则;熟悉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工业设计的特征、工业设计的程序;关注世界工业设计发展趋势。 本章讲授要点:设计的概念、领域和基本原则;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特征、程序和发展趋势。 重点:工业设计的基本概念 难点:设计的概念与原则 第一节设计的概念 第二节设计的领域 第三节设计的基本原则 第四节工业设计 第二章工业设计简史学时:4 学时(讲课 4 学时) 了解工艺美术运动与新艺术运动、德意志制造联盟与包豪斯、20世纪20?30年代的流 行风格;熟悉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理性主义与“无名性”设计、高技术风格、后现代主义等设计风格和理念。 本章讲授要点:德意志制造联盟与包豪斯;战后工业设计的发展、理性主义与“无名性” 设计、后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总述

二、教学时数分配

三、单元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和内容设置 导言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以及现状。【重点难点】重点是设计学的研究范围和设计学的现状。 【教学内容】第一节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1)设计史 2)设计理论 3)设计批评 第二节设计学的现状 1)对当代西方设计的思潮的一般看法 2)对中国古代设计思想的初步研究 第一章“看”的意义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的多重特征。 【重点难点】重点是设计的科技特征设计的经济性质。 【教学内容】2、设计的多重特征 第一节设计的艺术特征 1)设计与艺术的渊源 2)设计的艺术含量 3)设计的艺术手法 4)不同设计的艺术特征 5)艺术推动设计 第二节设计的科技特征 1)设计与科技进步 2)设计与科学理论 3)设计是科学技术商品化的载体 第三节设计的经济性质 1)设计作为经济发展的战略 2)设计作为价值方法 3)设计作为经济体的管理手段 4)设计与生产和消费的关系第二章艺术是什么

第三章西方设计史 【教学目的】了解西方古代设计设计与工业革命西方19世纪设计,现代设计运动以及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 【重点难点】重点是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 【教学内容】 第一节西方古代设计 1)原始时期和古典时期的设计 2)中世纪时期的设计 3)文艺复兴时期的设计 第二节设计与工业革命 1)作为历史转折时期的18世纪 2)早期的设计师和工业家 第三节西方19世纪设计 1)19世纪设计发展的背景 2)19世纪的设计教育和设计改革 第四节现代设计运动 1)现代主义设计运动 2)大战后的设计 3)60年代的波普审美观 第五节西方当代设计发展现状及展望 1)60年代设计文化的复杂性 2)设计和后现代主义 3)新时代设计的方向 第四章设计的类型 【教学目的】了解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 【重点难点】重点是针对不同的专业掌握与之专业相谋合的重点范畴。 【教学内容】4、设计的类型 第一节视觉传达设计 1)什么是视觉传达设计 2)视觉传达设计的构成要素 3)视觉传达设计的领域 第二节产品设计 1)什么是产品设计 2)产品设计的基本要素 3)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4)产品设计的分类 第三节环境设计 1)什么是环境设计 2)环境设计的类型 第六章设计批评 【教学目的】了解设计的批评对象及其批评者、设计批评的标准、设计批评的方式、设计批评的理论。 【重点难点】重点是设计批评的标准。

设计概论重点笔记

第一章 设计的定义:消费在物质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之后才会追求审美的需要做设计 1.使用功能2审美 苏格拉底:美是有用的,没用的就是丑的 柏拉图:相对美绝对美 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坚固,实用,美 奥古斯丁:区分只在美和自为美 艺术设计的作用:把有限的实在的和无限的潜在的短暂地永恒的形式连接起 来 什么是设计:在正式做某项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的目的要求预先制定方案图样 等 最早的设计定义来源于《牛津词典,有人设想的一种计划或实现某物而做的 纲要 把艺术设计看做解放艺术和机器之间的冲突的手段那么艺术设计编年史从 美国建筑师莱特开始 认为艺术设计是消除物质创做和物质实践活动之间对立的途径,那么艺术设计可以从英国威廉莫里斯开始 德国建筑家格罗皮乌斯领导的艺术设计学校包豪斯是艺术设计史的开始 艺术设计解决的两组环境问题: 物质环境(环境和产品世界) 人的行为设计(交际环境 马尔多纳区分外部特征和形式属性 外部特征:指赋予产品更吸引人的外观,可掩盖结构上的缺陷 形式属性:决定产品性质的各种内部因素,协调和调整的结果,由生产技术的复杂性和产品技术的复杂性所决定 设计师直接设计的是产品,间接设计的是任何社会 艺术设计是一种生活方式的设计,是一种文化的设计,是一种情感体验的设计,艺术设计师应按人的兴趣爱好和趣味来设计产品 艺术设计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和变异性 艺术设计作为集成创新有什么特点? 特点:1.艺术设计具有原型或源生材料,也就是说它具有集成的客体 2艺术设计明确的目的性和强烈的功利性, 3艺术设计起着进步加速器的作用,起着某种技术催化剂和社会催化剂的作用

第二章:设计史 现代设计诞生直接原因:工业革命给人创造了财富带来了机器同时机器生产 带来污染 艺术设计的先驱:罗金斯。威廉莫里斯(现代设计之父) 工业美术原因1工业革命的诞生 2资产阶级思想传播 3机械制品丑陋不堪过分装饰 工艺美术运动时欧洲艺术设计理论的源头 工艺美术运动时第一次世界博览会的导火线 道德主义—罗金斯工艺美术运动政治色彩 唯美主义—王尔德主张道德审美性,追求形式美 19世纪下半叶建筑和实用艺术的衰落 威廉莫里斯认为1资本主义只承认带来商业利润的产品是唯一主义 2劳动分工丧失了劳动创造性 新艺术运动1892—1902顶峰提倡艺术与手工艺结合 本质是:为艺术而艺术 霍塔—新艺术运动的奠基人 新艺术运动与工艺美术运动的比较 共同点:复兴手工艺和装饰艺术追求质量,形式简朴 不同点:工,具有政治色彩,向中世纪学习(尤其是哥特式建筑)追求道德,新,无政治色彩,不向任何世纪学习更自由为艺术而艺术 德国艺术工业联盟 泽因佩尔:主张通过改革艺术研究和反器物 青春风格:大量运用卷曲的曲线,有隐含意义的图案,如带表男人的树根等分离派:重视功能,几何外观,几何形式与有机形式相结合,反对新艺术运 动对花卉图案的运用 亨利凡德维尔德 清春风格与新艺术运动的多面手 德国工业联盟 批评过分装饰,顺应历史,否定青春风格,否定分离派,否定现存的模式, 考虑功能和外观的结合 艺术家和工业的结合,艺术家加入企业内部

设计概论

设计概论 大家好,很高兴有这个机会和各位共同学习,这们课程的先修课程是《中外工艺美术史》《世界现代设计史》等艺术设计历史类知识课程,如果目前尚未学习,或正在学习中,那么大家应该要在这门课程之前做一些先期的补充。 我们将要学习的《设计概论》将就设计专业的性质、本质、目的和具体内容,以及与其它专业的联系,给大家作一个系统的介绍,以便于你全面的认识自己要从事的专业,而不至于失之偏颇,陷入单纯追求技法的泥潭。具体的目录安排是这样的······(设计导论(设计概念、设计的起源、设计的发展概况及发展趋向)、设计的本质(功能、技艺)、设计美学、设计的应用、设计的鉴赏与批评)但是由于课时关系,只能作重点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树立一个观念,形成一种基本的认识,关键的还是要依靠大家自己将实践和理论结合,在实践中形成并保持一种思考的习惯,以期达成一定的认识高度。 目前所见的设计概论课程教材有《设计概论》,李立新,重庆大学出版社、《设计概论》、李巍编,西南师范大学出版、《艺术设计概论》李龙生,安徽美术出版社等,我们所选的教材语言叙述生动、内容简约,有一定个人见解(新意),举例生动,联系传统,能体现出一定的文化性,在学习中会设计很多相关的学科,例如历史、哲学、经济学等,这些内容在大家现在或将来的生活和工作中必定涉及,并可以对我们形成不断的提高。 参考书: 《图案设计原理》诸葛铠 《造物艺术论》张道一著 《世纪风格》(美)贝维斯·希利尔,河北教育出版社 前言 一、设计概论学习的重要性 艺术和设计是人类各个领域知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杂的文化产品,日本学者柳宗悦(1889—1961)曾发起了在日本影响颇大的“民艺运动”·····艺术以及艺术设计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视是显而易见的,2001年,全国一千多数高校中,一有近六百余所开设艺术及艺术或艺术设计类专业,而如今,在全国高校中,这类艺术已如雨后春笋了,北大已经开设了书法专业。 那么如何进行并延续这项重要的设计文化事业呢?无论我们从事设计工作还是从事设计史论研究,都要不断地开掘新境界,而这都不是靠单科独进,而是靠全面素质的培养才能形成。 例1:在香港,高校艺术系的课程分为学科、术科两部分,前者指艺术史课程,后者指艺术技巧的训练和实践。学生进校,根据自身兴趣对学科、术科多种课程作不同比重的选择和组合,以艺术导论、艺术学导论、中西方美术史、中西方绘画基础等为必须修满的核心课程。学科课程比重大,居术科指导位置。 例2:日本高等艺术教育将教养学科与基础学科并重。 例3:台湾高等艺术教育提倡通识教学,都是基于艺术学科的综合特点,设计与理论教学并重,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开启大家的创造思维,培养大家多方面的适应能力和应变能力。 例4:目前内地高校美术专门教育招生,文化基础不强,入校后,重术轻文,疲于专业课,文化修养和理论水平没有机会难以提高,但生活基础、专业技术基础都比港台学生深厚。

设计概论复习重点

1.设计创意的主要范畴是商业性和___________的设计活动。() A.政治性 B.适用性 C.文化性 D.公益性 2. 青铜是铜和()的合金。 A. 钴 B.铝 C. 锡 D.铁 3. 1928年担任杭州国立艺专校长的( )首先在艺专建立了“实用美术系”设置了商标、广告、装潢设计等课程。 A、张大千 B、潘天寿 C、徐悲鸿 D、林风眠 4.艺术设计的特征包括() A.被动性和主动性 B.创意性和图形性 C.产品性和科学性 D.工艺性和市场性 E.选择性和稳定性 5.设计方法可大致归纳为() A.分析法 B.对比法 C.离散法 D.形象法 E.逻辑法 6.以下属于爱迪生的设计的有() A.电灯 B.电话 C.电报 D.留声机

7.英国手工艺文化的倡导者是约翰·拉斯金和() A.沙利文 B. 莫里斯 C.贝伦斯 D. 文丘里 8.()的出现意味着人类有目的有意识的设计活动的开始。 A.陶器 B.石器工具 C.文字 D.饰物 9.平面设计的三大要素是文字、图形和() A.色彩 B.线条 C.符号 D.图片 10. ()坚持了最纯正的包豪斯精神。1953年成立的乌尔姆造型学院被看作是包豪斯的继承者。 A.英国 B.日本 C.美国 D.德国 11. 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艺术设计对于人民生活和生产发展的作用,()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自关怀下成立了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A.1955年 B.1956年 C.1957年 D.1958年 12. 1983年建立的(),其现代风格的室内设计,使其成为我国被“世界一流旅馆组织”接纳成为成员的第一家宾馆。 A.广州东方宾馆 B.广州白天鹅宾馆 C.南京金陵饭店 D.北京长城饭店

大学城市设计概论考试重点

1、城市设计基本评价标准。 定性标准:包括特色(可识别性)、格局清晰、尺度宜人、美学原则、生态原则、社区原则、活动方便、丰富多样、可达性、环境特色、场所内涵、结合自然要素等则显然可归属对一个好的城市设计的定性评价标准。 定量标准:包括项目范围内的建筑容积率、覆盖率和日照、通风等微气候的要求,以及考虑一些由空间度量关系而引起的视觉艺术和功能组织单元的要求属于城市设计评价的定量标准。 2、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和地位。城市设计和城市规划的关系及阶段对照。 作用和地位:城市设计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缓冲期,它起到了联系城市规划于建筑设计桥梁的作用,是减震器。 阶段对照: 总体城市设计——对应城市总体规划:着重研究在城市规划前提下的土地利用政策、新城建设、形体结构、开放空间和景观体系、公共性人文活动空间的组织、地标性建筑布局等。片区城市设计——对应城市详细规划:主要针对功能相对独立并具有相对环境整体性的城市街区,分析该地区对于城市整体的价值,保护、挖掘或强化该地区已有的环境特色和开发潜能。 重点地段城市设计——对应城市详细规划:主要指具体的建设工程项目设计,如街景、广场、交通枢纽、大型建筑物及其周边外部环境的设计等。 3、城市设计与哪些要素有关? 政治要素:绝大多数城市规划设计及其相关的建设活动都曾收到过不同程度的政治因素的影响。中国古代最初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就和政治统治与便于设防的建设目的紧密联系。——保护、防御、布局、等级秩序。 有三方的关联: 第一,政治作为一种有效的建设参与因素,通常贯穿了城市建设的全过程。 第二,政治理想常常是城市建设的主导动力,也常常是城市设计需优先保证的要求。对于设计者而言,只能理解、磋商、协同作用,而无法摆脱。 第三,政治干预方式的合适与否,对城市规划建设的成败至关重要。 文化要素:文化要素在城市发展历史曾经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各个时代的城市建设活动实质上也是建筑文化的创造过程。所谓“城市是文化的橱窗”。文化属性是城市特色的重要体现。城市特色除自然和生物气候条件的影响外,世界不同文化圈和地域性的文化差异也是城市特色形成的决定性因素。 法律(规)要素:任何一个有组织的社会的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活动都是在某种形式的建设法规和条令下进行的,从历史上看,政策和法律要素是人类聚居地规模逐渐扩张后进行集中建设必不可少的一个方面。相比整治要素,政策和法规与具体城市建设的关系要密切一些,而其作用同样也非常重要。 自然生态要素:城市地域自然生态学条件及其要素(如气候、地形地貌、水体、植被等),从来就对城镇规划和人类聚居环境建设具有重要影响。自然生态学条件对于城市整体空间形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5385209 课程性质:学科核心课程开课单位:美术学院 总学时:32 学分:2 适用专业:视觉传达专业开课学期:第四学期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要求 《设计概论》是视觉传达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主要对设计史、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等相关问题作知识性介绍、理论性探索。讲授设计的发生及设计发展历史,掌握设计的目的与原则、设计的形态与特征。通过学习,让学生较全面地掌握设计的基本理论,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念,完善知识结构,扩展设计思路,提高学生的设计文化修养。 二、教学要求 理论知识方面: 1.了解艺术设计的设计现象、设计基本原理、设计基本规律。 2.理解设计的发生及相关设计历史。 3.熟练掌握设计的目的与原则、设计的形态与特征。 二、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 先修课程:设计素描、色彩、平面构成 后续课程:本专业方向模块其它课程 三、教学内容与基本要求 导论:设计学概述(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设计学的研究范围,掌握设计学的三个分支:设计史、设计理论、设计批评。 2.本章重点:了解设计批评发展概况,掌握设计史论的代表人物。难点:掌握设计批评的四个标准。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

教学内容 设计学的研究范围 设计学的三个分支: 一、设计史 1.重点掌握设计史论著的代表人物。 2.掌握对设计史作出贡献的两位美术家。 3.掌握设计史的历史分期。 二、设计理论 1.了解西方设计理论发展概况。 2.掌握我国古代经营一词的概念。 三、设计批评 1.了解设计批评发展概况。 2.掌握设计批评的四个标准。 第一章设计的概念与内涵(4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设计概念的由来,设计概念的内涵 2.本章重点: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难点:理解不同历史阶段设计的服务对象的差异。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 教学内容 第一节设计的概念 设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一、为手工业生产而设计 二、为机器生产而设计 三、人工智能设计 第二节设计的定义及其范围 第三节设计的内涵、原则及依据 第二章中西方古代设计的发展(8学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中西方古代设计发展的轨迹,掌握中西古代工艺美术的发展状况。 2.本章重点:古代工艺美术重要门类 3.本章教学方法:讲授式、讨论式 教学内容

设计概论

1.什么是设计 设计是人类对事物的设想,策划和确定方案,它是在一定的目地,意图和指导下,对事物进行创造性的构想,并具体将意图表现出来。 2.设计作为一种审美创造活动,它向人们奉献的设计作品,除了具有实用的经济价值之外,尚具有不可忽略的精神价值和审美价值。 3.设计艺术的本质 (1)艺术设计是人类有目的性的审美创造活动。 (2)艺术设计是一种问题求解活动。 (3)设计是一种智能文化创造形态。 4.现代设计的特征 (1)现代设计是一种受到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实践活动。 (2)设计活动都是在特定的物质条件的约束下进行的。 (3)设计都是为了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而进行的。 (4)设计是一种富于创造性的活动。 (5)设计活动是一个不断推进的系统过程。 5.现代设计的源流及发展 (1)工业革命以前的设计:以手工业为中心和为贵族阶层服务是18世纪设计活动的主要特征。 (2)“工艺美术”运动:设计运动是从1851年在伦敦的水晶宫中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开始的,理论思想家是作家约翰·拉斯金,而主要人物是艺术家、诗人威廉·莫里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工艺美术”运动,导致了主张拉斐尔前派的“师自然”和哥特式风格的复活,他们力图贯彻莫里斯的理论,这一运动在20世纪初影响到北美和欧洲个别地区,成为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设计改革运动,使莫里斯有“现代设计之父”的声誉和美名。 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首先提出“美术与技术结合”的原则,主张美术家从事产品设计,反对“纯艺术”。1896年结束。 (3)新艺术运动:在英国“工艺美术”运动的影响下,19世纪后期,在欧洲大陆引发了一次设计运动,这就是以法国、比利时为中心的“新艺术运动。 新艺术运动在法国:法国“新艺术”的发源地。法国的新艺术运动有两个中心,一个是巴黎,一个是南西。 法国新艺术运动颇有影响力的设计群体:萨姆尔·宾的“新艺术之家”设计事务所、“现代之家”设计事务所和“六人集团”。 法国新运动时期的著名画家:马奈、莫奈、塞尚、高更。 新艺术运动在比利时:比利时新艺术运动中最杰出的设计家和思想家当数费尔德。 比利时新艺术运动著名的团体是“二十八社”,其领袖人物是费尔德,核心人物尚有霍特、波维,为比利时时新艺术运动的深入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新艺术运动在德国:“青年风格”运动有两个发展阶段,从1896年到1900年为第一阶段,这个时期的设计风格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是风格十分近似,具有明显的哥德复古倾向,自然主义色彩和象征形式是其主要特征。1900年以后,进入了第二阶段,其设计风格逐渐与法国、比利时新艺术运动的风格接近。 “青年风格”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艾克曼、奥布里斯特、恩德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