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nit1SchoollifeintheUK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Unit1SchoollifeintheUK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Unit1SchoollifeintheUK第一课时导学案.doc

课题:模块一Unit 1 School life in the U.K.

英国的校园生活Listening

第一课时导学案

【自研课导学】(课型设置:自研互动+展示6(r)

(一)自研内容及目标:1.认真朗读Unitl, P2?3的短文2?3遍,注意每个单词的发咅以及断句,将自己不确定发音的单词圈出;

2.在读的过程中,注意查阅检测中的词汇,若遇到自己不明白的地方,请做上记号。

3.完成前2项后,将书本合上,独立自主完场自研自探环节板块内容。

(二)检测内容及方法:尝试进行下列的英汉互译,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合作,互相解疑。

a time of discovery _________________

一次令人激动的经历____________________

attend an assembly ________________

取白勺女了成绩__________

earn respect from sb. ____________________

sound like 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研听力材料:

It is one year ________ I went to a British school, where my experience were very

______ and exciting.

I got up ________ than I did in China because school _______ around 9 a.m. We all have

to study Math,s, English and Science but wc can choose other _________ like Art, Computer Science or Language?In the Art class I made a small______ ? I also like Cooking. At the end of term, we __________ a class party f where all the students enjoyed the cake __________ I made. I was interested in all my subjects as all my teachers were very ___________ ? Miss Burke was my teacher who taught us English. I studied very hard and my English a lot because I used it too often? But I

didn't like British food, so I always Chinese food at

lunchtime ?

One year passed, but I remember what the headmaster said at _________ on the first day. He told us that the best way to _________ respect from the school was to work hard and achieve high grades.

【展示课导学】

(一)学习目标:L能听懂本篇关于校园生活的文章;2.加强对一些重点词语运用的理

(二)定向导学?互动展示

的或认为重要的句

子并试背诵。

当堂反馈:完成P91的练习

【训练课导学】1.时段:晚自习2.吋间:_20: 3.训练方式:独立,自主完成“日日清过关”巩固提升三级达标训练题

自评: ________ 师评: ___________ 批阅日期:

基础题:阅读P2?3的文章,翻译下列单词、词组或句子。

投身专注学习_______________ e-mail sb. back home for fre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期末_____________ 放弃一些学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体验不同的生活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上网冲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Look back on the time in the UK with satisfaction.

Cooking was really fun as I learnt how to buy, prepare and cook food. _________________

发展题:单项选择

( )L No one enjoys ______ f un of in public?

A.making

B.to make C? being made D? to be made

( )2. He ____ in teaching.

A. has had many experiences

B. has had much experience C? has a lot of experiences D. has a lot of experience

( )3. I have a great ______ a nd admiration for my former English teacher.

A. passion B? regard C. respect D? like

( )4. The _____ runner can run 2 miles in fifteen minutes?

A. common

B. usual

C. average

D. general

( )5.-…What about the protection?

——Let's keep the surface ___ dirty by putting a cover over it.

A. far from

B. free from

C. apart from D?

away from

提高题:阅读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 Comparing information.

More and more private schools arc being set up in china these days, ending the state monopoly of the country's education system. Although private schools are still on the experimental stage and are much more expensive as compared with the public schools, there is no lack of application for enrollment.

People welcome private schools for good reasons. First of all, those arc relieving our government^ part of the burdens of financing so many schools. Second, parents are willing to send their only child to better schools even if it costs more. And having more money than the public schools funded by the government, those private schools can attract better teachers . They can also offer better environments including superior living facilities and more advanced teaching equipment. However, adequate money doesn^t guarantee good education. If not well guided and properly disciplined, the privileged young children might turn out to be new aristocrats, and therefore unfit for our highly competitive modern society.

1.The private schools indeed have something better than the public schools but not ____ ?

A. living condition

B. teachers

C. students

D. advanced teaching equipment

2.Which are the reasons for people to welcome the private schools?

a.The government.

b.They break the traditional education system?

c.More money is connected with higher quality of teaching

d.Parents don't need to take charge of children so much like before?

e.Parents hope their children act more wonderful.

A. a, b, c

B. a, c, d C? a, b, e D? a, c, e

3.The writer is likely to talk about ____ i n the next paragraph.

A.Private schools have more advantages than wc imagine.

B.how the private schools guide students to the right way

C.there are some disadvantages in the private schools

D.how the public schools compete with the private schools

【高考链接】(2010 全国)()—Have you finished reading Jane Eyre ?

—No, I ________ m y homework all day yesterday.

A? was doing B. would do C. had done D. do

【学生自主反思】(精题选编,错题纠正,今口一得等)

今日心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日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培辅课】(时段:______________ 附培辅单)

疑惑告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效果描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技术导学案

《制作课程表》 教师寄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学习目标】: 1、学会插入表格,并进行简单得编辑与排版。 2、能够正确使用表格加工处理相关信息。 3、养成做事有计划、有条理得习惯。 【学习重、难点】: 重点:掌握插入表格得方法,认识并初步能运用表格工具编辑、修改表格。 难点:灵活运用表格工具编辑、修改表格。 【学习过程】: 一、自学研讨,初识表格 1、同学们,下面就是七班得《课程表》,请您瞧一下这个表格得结构及所包含得 内容。 2、请您举例,说一下您所见过得表格及结构。 (1)使用菜单命令创建表格 3、创建表格得三种方法(2)使用工具栏中得“插入表格”按钮 (3)使用“表格与边框”工具栏绘制表格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1、创建表格 (1)了解《课程表》结构。 (2)打开Word,输入表格得标题“课程表”,保存文档。 (3)执行“表格”→“”→“表格”,弹出“”对话框,在“列数”

框中输入8,在“行数”框中输入6,单击“确定”按钮。 任务一:创建一个简单得6行8列得表格。 2、表格得缩放 ⑴当鼠标指针指向表格得右下角(小方块)时,鼠标指针变成得形式,这时拖动鼠标,当表格达到合适大小时松开鼠标就完成了表格得缩放。 ⑵设置准确得行高与列宽 (1)选定整个表格,执行“表格”→“表格属性”命令,打开“”对话框。 (2)在“表格”选项卡中将表格得对齐方式设置为居中对齐。 (3)单击“行”选项卡。设置表格行高为1.5厘米。 (4)单击“列”选项卡。设置表格行高为2.5厘米。 任务二:将任务一中得表格拖放到适当得大小。 2、插入行 (1)将光标定位表表格最后一行段落标记前,按“”键即可,插入一行。 (2)操作一点通: ①如果要同时插入多行,选定得行数与插入得行数要相同。 ②将插入点光标移动到表格得最后一个单元格中,按Tab键可以在底部插入一行。 ③将光标定位表表格最后一行段落标记前,按Enter键也可插入一行。 任务三:插入两行(第7、8行)。 3、合并单元格 合并单元格时,首先选定要合并得单元格→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命令,完成操作。 任务四:对比我们得课程表,现在需要将第七、八行进行一些合并。 具体要求:将第七或第八行得2~8个单元格合并为1格。操作步骤:先选定2~8这几个单元格→然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合并单元格”即可。 4、绘制单元格中得斜线 方法:点击“表格”菜单→选择“绘制斜线表头…”命令→在弹出得“”对话框中选择合适得表头样式,并添加行标题与列标题→点击“”。 任务五:完成斜线表头得绘制。 5、编辑美化表格文本 (1)输入表格中得内容。 (2)根据《课程表》,完善设置。 任务六:完成课程表得制作。 三、合作探究 1、根据教师讲解,与同组同学完成我们班《课程表》得制作。 2、探究步骤 1)启动Word,输入标题《课程表》

区域地理南方地区(超实用)

南方地区学案 【考纲解读】1.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 2.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南方地区国土资源整治与开发 【学习目标】 1.利用南方地区图,掌握南方地区位置、范围、区域主要特征。 2.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南方地区为例,学会某区域自然地理特征的方法。 3. 激情投入,享受成功的快乐;通过与北方地区的比较,正确认识我国区域的差异性。【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通读区域地理读本和地图册,进行知识梳理;勾划课本,熟记基础知识。2.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和自主学习的收获做好标记 3.完成课后的读图训练。 【重难点】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环境特征。 【探究主题展示】南方地区的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发展方向和措施 第一课时 【目标一】区域位置和范围:(结合教材图3-12-1) 【读图指导】 1、描述南方地区的位置 特点和范围。 2、找出主要经纬线:北 回归线、30°N,100°E、 110°E、120°E 归纳一、位置和范围 1、范围:主要包括地区、地区和地区。 2、地理位置: (1)相对位置:位于以南,高原以东,东部和南部面临海和海。 位于东部季风区部。 邻国:南方地区陆上相邻的国家自西向东依次为:、、。(2)绝对位置:纬度范围:北纬度;重要纬线:北回归线、30°N (大部分地区)经度范围:东经度;重要经线:100°E、110°E、120°E 3、面积:约占全国。人口:占全国的%,是我国人口稠密、经济发达的地区。 技巧点拨:重要地理事物的空间定位 1、30°N和长江附近地理事物

2、北回归线附近地理事物 (一)、地形:(请结合地图册210页南方地区地形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地形特征: 地势: 地形: 2、主要地形区有——平原:高原: 盆地:丘陵:山地:

南方地区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第七章第一节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说出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2、掌握南方地区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环境特征; 3、了解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农作物。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自主学习】导学案一:阅读P44、45图文,完成下列问题: 1、位置:位于—以南、以东,东面、南面分别濒临海和海。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和为主,有高原盆地。东部为交错分布的、和,有平原丘陵。在沿江分布着面积较大的和,有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南方地区主要山脉有,期中和为二三阶梯的分界线。 导学案二:读P46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3、气候:南方地区纬度_______,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8—30℃,最冷月平均气温在以上。大部分地区为带,北回归线以南少部分地区为带。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在以上,属于湿润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夏季__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_。 4、植被与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的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在湿热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_____”。四川盆地土壤为,因此又被称为“”。 【合作探究】导学案三:P46活动读图7.3认识南方地区地形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图7.3中,找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原因? (2)云南省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原因? 导学案四:读图7.3 在图中找出中国第一大河长江,汛期最长的河流珠江,以及怒江、澜沧江。五大淡水湖泊: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洪泽湖。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合作探究】导学案五读P47课文,归纳总结 这样气候、地形等自然条件决定了南方农业为农业 南方地区发展水田农业的有利条件? 气候:地形: 。水源: 【自主学习】导学案六读P47图文,填空 主要种植,也种植等,盛产等经济作物。主要粮食作物,遍布在整个南方地区。糖料作物,分布在、。油料作物,分布在整个南方地区。经济作物棉花,分布在。南方水果。

第一章 信息与信息技术 学案(含答案)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学案(含答案) 第一章算法和算法的表示学习目标知识条目考试要求考试属性考试形式信息的定义及其特征领会学考客观题信息技术的发展应用识记1信息的概念1信息是指数据Data.信号.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2信息的载体语言.文字.声音.图像和视频等可以承载信息,这些是信息的载体,也是信息的常见表现形态。而纸张可以承载文字和图像,光盘可以承载声音.图像.视频等信息,所以纸张和光盘也称为信息的载体。2信息的基本特征1载体依附性信息的表示.传播.储存必须依附于载体,不存在没有载体的信息。2加工处理性信息是可以加工和处理的,可以从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如牛顿定律是人类对自然界现象抽象总结的结果。3存储性信息可以脱离它所反映的事物被存储.保存和传播。被存储的信息不会随着它所反映的事物改变.终结等而消失或改变。4可传递共享性信息是可以传递和共享的,可以被重复使用而不会产生损耗。人类社会三大基本要素物质.能源和信息,只有信息会越来越多。5时效性过期的信息会影响其价值。如天气预报和新闻,过期之后前者无效,后者价值降低。6真伪性信息有真实信息和虚假信息之分。虚假信息可能源于片面的感知与理解.不恰当的信息表达与传递及错误的信息加工。3信息技术是指利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信息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存储.表达和使用的技术。4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产生了重大影

响,数字化是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和虚拟化。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1古代信息技术语言.文字.纸.印刷术等。2近代信息技术以“蒸汽机”的出现为标志,摄影技术.电影技术.广播技术.电视技术都是典型代表。3现代信息技术以微电子和光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支撑。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有微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传感技术等。现代热门的信息技术有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物联网.机器人包括智能机器人和专家系统两个方向.因特网和下一代因特网IPv 6.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等。例1下列对于信息的描述正确的是A信息具有时效性,过期的信息就没了B教育网上发布的信息均是真实和有益的C信息被加工后它的核心含义不一定变化D信息的载体肯定看得见.摸得着例2下列关于信息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信息技术就是计算机技术B远古时代没有信息技术C信息技术能帮助我们完成任何工作D现代信息技术快速地改变着社会的经济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一.基础巩固1信息是指________.________.消息中包含的意义。2信息的特征有载体依附性.加工处理性.存储性.传递共享性.________.________。3现代信息技术的主要领域有 ______________.通信技术.________________和传感技术,其中CPU芯片的研究属于________________。4以下属于近代信息技术典型成就的是A印刷术B电视技术C电子计算机技术D物联网技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导学案教案

第四章第一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北方地区)导学案 年级:八年级科目:地理课型:新知探索时间:序号:【学习目标】 1、了解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等基本情况 2、了解北方地区的主要山脉、平原、高原、河流、半岛及长城的分布 3、了解北方地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及森林分布 4、了解北方地区的重要农业区及森林资源的分布 5、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特征和主要农作物及分布 6、了解北方地区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7、了解北方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分布 【学习重难点】 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自主互助合作学习】 一、概况(自主学习) 1、位置:我国部以北的地区,东 临、 2、范 围:、、、 、、、 全部地 区,、、 大部, 东北部,、东南 部,、北部 3、面积:占全国 4、人口:占全国

二、自然地理(合作学习)新课标第一网 在图4-7中找出下列内容 ①山脉: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太行山 (和分界线)、秦岭、长城(西 起,东至) ②地形:以、为主,主要有东北平原(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辽河平原)、华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黄土高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 ③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 ④河流:黑龙江(结冰期最长)、松花江、辽河、海河、黄河(含沙量最大)、淮河、京杭运 ⑤资源 (1)煤:山西大同、阳泉、西山陕西神府河北开滦、峰峰黑龙江鸡西、鹤岗 是我国产煤最多的省份 (2)铁:辽宁鞍山、本溪河北迁安 (3)石油:黑龙江大庆(第大油田) 山东胜利(第大油田)河北华北 辽宁辽河山东、河南交界处中原 (4)水资源不足,水土资源配合 (5)森林:东北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 ⑥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省)、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 ⑦气候:(气候特 征 ) 三、黄土高原(合作探究) 1、水土流失的原因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南方地区导学案(新 版)新人教版 【基础要点】 【南方地区的自然特征】 1、范围:南方地区位于以南,以东,东临海,南临海。 2、地形: O东部和西部差异明显。西部以和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和,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和。即有四大地形区、、、。 3、气候:纬度较低,一月气温在以上,降水量在以上,属于气候,气候特征是。 4、土壤:人们常把南方地区称为“ "o但四川盆地被称为“",云贵高原地形发育典型 5、植被类型: O 【南方地区的农业】 6、南方地区的耕地类型为。主要种植、也种植、、等。盛产、、、以及、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7、找到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在书中做标注) 【合作探究】 1、认识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及对气候的影响。见课本P46活

2、认识自然环境对日常饮食的影响。见课本P48活动 【会考预测】 1、南方地区东临()A:渤海B:东海C:黄海D:琼州海峡 2、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地形区的是()A:内蒙古高原B:四川盆地C:黄土高原D :青藏高原 3、下列属于南方地区农业发展有利因素的是()A:平原面积大B:水热条件优越C:降水偏少D :耕地集中连片 4、下列不属于南方地区主要作物的是()A甘蔗B茶叶 C苹果D水稻 5、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气候温暖,其主要原因是() A、纬度因素 B、海陆因素 C、地形因素 D、洋流影响HG (1)填出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山脉: A ,它是江西省与的分界山脉;C ; D ;地形区: ④,有“”之称;⑤,有之称;③,其特点是。(2) 河流⑥是;濒临海洋G , 11 ;岛屿①。(3)本区气候,耕地多为,粮食作物以为主,经济作物有、、。(列举三种即可)【基础要点】 【长江三角洲的自然特征】 2、范围:主要包括、南部和省北部地区。重点。

南方地区学案

南方地区(学案) 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由连结的山脉环绕而成,面积约16万平方千米。四川盆地聚居着四川、重庆的绝大部分人口,是中国和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也是巴蜀文化的摇篮。号称“天府之国”。蜀相诸葛亮曾赞其为「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四川盆地西依青藏高原和横断山地,北靠秦岭山地与黄土高原相望,东接湘鄂西山地,南连云贵高原。这里的岩石,主要由紫红色砂岩和页岩组成。这两种岩石极易风化发育成紫色土。紫色土含有丰富的钙、磷、钾等营养元素,是我国最肥沃的自然土壤。四川盆地是全国紫色土分布最集中的地方,向有“紫色盆地”的美称。盆地边缘多低山和中山,山势陡峻,地表崎岖,故历史上就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 气候四川盆地地形闭塞,气温高于同纬度其他地区。盛夏连晴高温天气又造成盆地东南部严重的夏伏旱。四川盆地年降水量1000~1 300毫米,70~75%的雨量集中于6~10月。“巴山夜雨”自古闻名,夜雨占总雨量的60~70%以上。盆地区雾大湿重,云低阴天多。故有“蜀犬吠日”之说。四川盆地周围的群山,强有力地阻挡了冬季从北方吹来的冷空气和寒潮侵袭。盆地内部冬季较温暖。各种植物和农作物可四季常绿。夏季盆地内部气温高,炎热的时间也长,再加上盆地内河湖众多,水道河汊遍布,雨量充沛,湿度很大,极利于农作物的快速生长 四川盆地的地带性植被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是中国动物种类最多、最齐全的地区之一。属于一类保护动物的有大熊猫、金丝猴、扭角羚、灰金丝猴、白唇鹿等。四川素称“天府之国”,既有山川俊美的自然风貌:地势多样,青峰竞艳,丹壑争流;又有秀冠华夏的历史人文: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名人文豪竞相辈出。在这里,自然、人文与社会风俗多种景观相生相依,情景交融,造就了得天独厚、品位极高的天府之国。 昔日的“天险”,今日已变通途。 思考:1、请用简炼的话语概括四川盆地最典型的自然地理特征。 2、根据材料和图片具体阐述四川盆地的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特征。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9《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19《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型:新授共2课时 一、认知学习目标 1.了解普希金这位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诗人及其诗作。 2.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背诵《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积累名篇,打下文化根基。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二、预习成果展示 1.导入新课: 在成长的道路上,阳光时时洒满你的心田,但风雨也可能不期而至。假如你觉得生活欺骗了你,你将如何面对?诗人普希金给了我们的叮咛和嘱咐。人生的道路不止一条,长长的一生中,我们有时不得不遭遇选择的尴尬和困惑。今天我们学习的诗两首,就会告诉我们 2.了解作者(先由学生认读,然后一一指正,最后出示答案) 亚历山大·谢尔盖耶维奇·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诗歌的太阳”、“俄国文学的始祖”;他被认为是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新俄罗斯文学的奠基人。 1817年以歌颂自由、抨击专制暴政为主题创作《自由颂》《致恰达耶夫》等诗作,长篇叙事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以当代贵族青年为主人公的叙事诗《高加索的俘虏》1830年12月完成了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 三、课堂学习研讨 1.自读课文,整体感知。注意课文的朗读节奏。 2.诗的两部分各表现了什么内容? 3.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人给了你怎样的叮嘱? 4怎样理解“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恋”? 独学:学生默读课文,分析、勾画并标注,学习完成后,告诉学科组长。(要求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紧盯每组B层学生的自学情况,但不得打扰学生的自学) 对学:两人一小组互相交流,一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二看不理解的地方是否相互之间可以理解。(教师紧盯各组B层学生的学习情况) 群学:组内同学在学科组长的主持下,相互讲解补充。 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点拨: 参考答案: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里/需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 来临。

【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两课时全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概况。 (2)了解北方地区的农业差异,分析形成的原因。 (3)掌握北方地区的主要资源及工业发展状况。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析图、讨论、探究,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资料、图片、音频等了解北方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征,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北方地区的地形、资源及工农业发展现状。 【教学难点】 北方地区的资源特点。 【教学方法】 读图析图、探究合作、多媒体辅助 【教学课时】 2课时(第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复习提问: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什么?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什么?秦岭---淮河线是哪两个地区的分界线?(学生回答) 明确: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青藏地区和其他三个地理区域的分界线是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线;秦岭---淮河线是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过渡: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四大地理区域中的北方地区。 二、新课学习 北方地区(一)自然概况 1.指导学生找出北方地区主要的半岛和濒临的海洋,说出本区的范围与地理位置特点。 明确: 北方地区大体位于大兴安岭、青藏高原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秦岭---淮河线以北。主要的半

岛有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东临渤海和黄海。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北方地区的范围及其主要省区: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北京、天津、山东、山西、陕西、河南以及内蒙古东北部、甘肃东南部、宁夏南部和江苏、安徽北部。 2.提问:找出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本区主要位于中国地势的第几级阶梯?说出你的判断理由?(学生读图回答) 明确: 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关中平原、黄土高原。北方地区位于我国地势的二、三级阶梯,在图中找出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大兴安岭和太行山。由此判断出黄土高原位于第二级阶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位于第三级阶梯。 播放音频:东北平原的黑土地 提问:北方地区的主要林区分布在哪里?(学生回答) 明确: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东北林区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气候: 从温度带来看,北方地区属于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带; 从干湿地区来看,北方地区属于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 从气候类型来看,北方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表现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北方地区(二)农业 展示“中国温度带的划分图” 提问:北方地区的作物熟制是一年几熟?种植的农作物分别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 明确: 北方地区位于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以古长城为界,古长城以南,秦岭---淮河线以北是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主要种植冬小麦、玉米、棉花、荞麦、甘薯、谷子等;古长城以北是一年一熟,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是春小麦、玉米、高粱、大豆、马铃薯、甜菜等。 提问:北方地区的特产有哪些?(学生回答) 明确:北方地区盛产温带水果,如苹果、桃、柿、梨、杏、枣、葡萄等;地方特产丰富,著名的有洛阳牡丹、兰州白兰瓜、东北“三宝”(人参、鹿茸、貂皮)等。 拓展延伸: 梅花鹿全身都是宝,所以古时候人们把鹿称作神兽。鹿身上最珍贵的东西要算鹿茸了。鹿茸能温肾壮阳,生精益血,强筋补髓,主治虚劳赢疲,血虚眩晕,腰膝酸痛,虚寒血崩等病症。 鹿茸主要有产于大兴安岭的马鹿茸和长白山的梅花鹿茸两种,质地上,梅花鹿茸要优于马鹿茸。 活动1:

信息技术导学案

信息技术《版式美化》导学案 徐钰烊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在我们所接触的资料当中,无论是报纸还是书籍,还有我们检测用的检测试卷,都有一个漂亮的页面,今天我们一块探讨本节课的内容,如何设置一个美丽的页面——版式的美化。 二、目标、重、难点概括 知识目标:设置适当的纸张类型,并能调整页边距 插入适当的页号形式 设计美观的页眉与页脚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在编辑制作之前对页面进行设置及对版面进行勾划的良好习惯。 重、难点:页面的设置、设置页眉、页脚和页码。 三、任务驱动,学生自学,合作探究 (1)设置纸张大小: 选择“文件”菜单中的“页面设置”命令,打开“页面设置”对话框,单击“纸型”选项卡,从“纸型”下拉列表框中选择“A4”规格,设置A4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分别为2厘米。并将方向设置为“纵向”。最后单击“确定”按钮使设置生效。(图见课本)) 自学任务:设置A4纸,页边距上、下、左、右分别为2厘米。 (2)设置页号 第一步:执行“插入/页码”菜单项 第二步:在“页码”设置对话框中设置页号的位置与对齐方式 自学任务:在页面的底端中间设置页码,格式为1,2,3…… (3)设置页眉、页脚 第一步:点击“视图”菜单,选择“页眉和页脚”命令。 第二步:编辑页眉和页脚(编辑页眉这时,将显示“页眉”框和“页眉和页脚”工具栏)。将鼠标指针移至页眉框内,即可开始输入和编辑页眉内容。要回到主文档,可选择“页眉和页脚”工具栏上的“关闭”按钮,或者双击主文本区。要重新进入页眉和页脚编辑状态,可在主文档页眉或页脚区域内双击鼠标。若要删除页眉和页脚,则在页眉和页脚编辑状态下删除所有的页眉和页脚内容即可。(“注”:一页操作,全页删除) 第三步:编辑页脚 单击切换页眉和页脚按钮,可把插入点在页眉或页脚区之间切换。将鼠标指针移到页面底部,然后在页脚框内单击,亦可。 自学任务:设置页眉为:信息技术导学案 设置页脚为:作者,页码

人教八下7.1 南方地区 自然特征与农业导学案

南委泉中学八年级地理下册导学案7.1 自然特征与农业 学习目标1、利用地图说明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以及地形特征||。 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了解红土地的成因||。 3、结合地形、气候特点||,分析南方地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以及主要农作物及其分布地区||。 学习 方法 问题学习法、归纳学习法、合作学习法 预习【自主学习】阅读教材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位于-- 以南、以东||,东、南面分别濒临____海和____海||。 2、地形:复杂多样||,东西差异明显||。西部以和为主||。东部为交错分布的、和||。在沿江分布着面积较大的和||。 3、河流:该区河湖众多有中国第长河江和汛期最长的江流过||。 4、气候:南方地区纬度_______||,属于湿润的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本区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夏季__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_||。(找到描述气候特点的词句||,标注在书中) 5、植被与土壤:由于水热充足||,这里的植被类型主要是____________||。在湿热环境下发育了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_________”||。四川盆地有||,因此又被称为“”||。 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学生自读47页内容||,总结归纳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及耕地类型、主要农作物等||。1、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1)期与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 (2)平原、三角洲地势||,土壤||,河流密集||。(3)农业生产悠久||,生产水平高||。 2、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 (1)江淮地区的||,南部沿海地区的影响大||。 (2)红壤分布区强||,土地||。 (3)云贵地区的地貌||,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3、填写下表: 南方 地区 耕地 类型 农作物 熟制 粮食 作物 经济作物 油料作物糖料作物纤维作物水果 展示【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1:读图7.3认识南方地区的地形差异对气候的影响||。 (1)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暖||。 (2)西双版纳地区不受寒潮影响||,而广州却受寒潮影响||。 探究2:阅读教材47-48页||,南方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1)地形:平原地区||,地势_________||,耕地多为_________||,且集中连片||,山区的_________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2)气候:南方地区气候_________||,发展农业的__________条件优越;(3)灌溉:河湖_________||,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导学案 设计:北洛初中王慧 一、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图,明确两大区域的主要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 2.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自然、人文地理差异。 3.通过学习学会用比较法和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的能力,逐步树立正确的人地观。 学习重点: 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差异。 学习难点: 自然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二、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老师想说:学习区域,我们可以从自然环境和人文特征两大方面分析。自然环境可以从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方面进行分析。那么就让我们慧眼识图,共同来品读两大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吧。 品读“地形”: 读图说出南北方的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及主要的地形区,并能在图中定位。 北方地区-----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积: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人口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 地形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方地区-----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面积:面积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人口约占全国的___________。 地形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品读“气候”: 读“中国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以及“哈尔滨、北京、武汉、广州四地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分析南、北方地区在气候方面的差异。 北方地区——温度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湿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方地区——温度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干湿地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武汉市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五单元 19 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新人教版

《外国诗二首》【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品析诗歌语言,发挥想象,充分联想诗歌创设的意境。 3.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重点难点】 1.品析诗歌语言,发挥想象,充分联想诗歌创设的意境。 2.理解诗歌中蕴含的哲理,培养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背景介绍】 1、《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的女儿的纪念册上的。那时俄国革命正开展得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 2、1912年弗罗斯特做了一个重要的选择,要么是继续留在家乡(新英格兰),要么去英国。是当一名农场主,还是当诗人?他面临着两种选择,“不能同时去涉足”。况且当时诗人的待遇并不好,“穷就穷吧”(弗罗斯特语),他毅然选择了诗歌。这首诗就是有感于人生选择而作。 【导学流程】 一、基础感知: 1、在了解背景的前提下,朗读诗歌。具体朗读步骤如下 ①听录音,划分节奏,把握语气。 ②师范读,生听读,把握读音。 ③自由诵读,组内齐读。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2.朗读后思考:“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指的是什么?诗歌的两部分各表现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特指在生活中因遭遇艰难困苦甚至不幸而身处逆境。作者写这首诗时正被流放,这是自己真实生活的写照。 第一部分写如果身处逆境,不必悲伤,要耐心等待,快乐的日子一定会到来。(劝告) 第二部分写要永远向往美好的未来,现在虽处逆境,当时过境迁,往事都将成为亲切的回忆。(希望) 3、怎样理解“生活欺骗了你”? 明确:要联系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来理解。表明正义被沙皇专制所扼杀。 问题 记 录

课题申报范本:4385-运用导学案和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健康课堂的实验研究

运用导学案和信息技术手段构建健康课堂的实验研究 选题目的: 在上世纪,就有学案导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研究和应用,到现在导学案铺天盖地,风靡全国,“校校通”、“班班通”、“人人通”、微课、幕课、反转课堂等新概念扑面而来。在“学案导学”研究的切入点上,不少研究者倾向于研究老师的“导”,而从学生“学”的角度研究的还不够,没有较好地解决“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参与、自主学习为主体地位的问题。大部分教师会在课堂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但并没有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学生获取的学习内容仍然停留在较简单的文字内容,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系统性和反思性未得到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资源有限。因此,我们力求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改变的不仅仅是方法,还有内容。 研究内容: ⑴探讨学生学习动机的提高的客观规律以及学案、信息技术手段在这其中所起的作用; ⑵探明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影响因素及导学案、信息技术手段对其影响作用的范围; ⑶探明学案导学的基本规律,加大微课和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和实践,研制开发适应于中学实际的文本和网络学习资源; ⑷科学开展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在不断的实践中验证假设并总结归纳将学案和信息技术手段更好地作用于学生自主学习中的对策。 重点:学案导学的设计、应用以及与信息技术的有效融合,积累一批多媒体素材(包括文字、图片、图形、动画、音频、视频)、多媒体课件及优秀教学案例、学案、练案、文献等,并将它们转化为师生共享的学习资源库。 难点:学案慧点的体现,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尤其是制作水平)的提高,学案、练案等文本资源以及微课、翻转课堂等网络资源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全覆盖和有效实施。 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研究法、案例行动研究法、实验观察法和调查法等。 理论意义:将信息作为教育教学的一个载体,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目标有机整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带动教育现代化。实践意义: (1)改变课堂教学模式。通过本课题研究,转变传授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引入学案、微课、翻转课堂等,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重构课堂,培养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主性,最大程度的优化课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提高学生学习品质。通过课题研究,使教学资源整合、教学活动方式、教学评价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主体意识、优化学习方式,养成良好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主动发展。 (3)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本课题研究过程中,着力培养一批勤于实践探索、善于反思总结、乐于奉献的科研型骨干教师、专家型教师,从而提高整体教学水平,推进学校的课程改革。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2015年10月——2015年12月) ①组织研究队伍,确定研究主题、研究路线。 ②查询、收集、整理资料,制定研究方案。 ③对教师进行“导学案的编制和实施”的优化和反思。 ④初步完成信息技术设备的添置、教师信息技术水平在提升的培训。 (2)实施阶段(2016年2月——2019年2月) ①将编写的巧学案及策略指导系列化 ②利用信息技术设备完成各科学习的量化数据,是教学更具针对性

南方地区导学案

南方地区 【考点预览】 1.南方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南方地区的地形特征和气候特征。 2.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与灾害防治。 3.南方地区的轻纺工业和有色金属工业及主要工业基地和城市。 4.南方地区低山丘陵地区农业开发面临的问题及综合开发途径。 【考点突破】 (读图训练)读下图,填写相关内容。 (1)填写出下列字母代表的地形区名称。 ①山脉:A_____,B______,C_____,D_____,E________, F________,G______,H________,I__________。 ②平原:J______平原,K___________平原,L_____三角洲,M______________。 ③盆地:N__________。④高原:O__________。⑤丘陵:P__________。 (2)填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河流和湖泊的名称。 河流:①,②③。 ④⑤⑥⑦ 湖泊:⑧⑨⑩一.自然地理特征 1、南方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位于东部季风区南部,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东部、南部临东海和南海。包括长江中下游地区、南部沿海地区和西南地区。与南方地区陆上相邻的国家是缅甸、老挝、越南。主要的岛屿和群岛有台湾岛(第一大岛)、海南岛、崇明岛和南海诸岛等 2、气候及植被: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具有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冬季低温少雨的特点 1月均温在0℃以上,南部沿海和滇南地区1月均温大于15°C;7月均温在30℃以上; 年降水量>800毫米; 梅雨和伏旱:自宜昌以东,淮河以南,南岭以北的地区,每年6~7月间受江淮静止锋影响,出现梅雨;7~8月间在夏威夷高压脊控制下形成伏旱。 云贵高原东部“天无三日晴”之说:云贵高原为源于太平洋和印度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 南部部沿海夏秋台风影响大;春季低温阴雨; 四川、广东、海南、贵州、云南、台湾受寒潮影响小 植被: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季雨林。 3、地形:以低山丘陵和平原为主 长江中下游平原含江汉、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平原,珠江三角洲平原(均为商品粮基地)。 东南丘陵,云贵高原岩溶地貌,坝子为农业区,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 山地主要有南岭、武夷山、大巴山、雪峰山、大别山、巫山、等 长江以南的广大丘陵地区分布着有机质少,酸性强, 4、土壤:土质黏重的红壤。 长江中下游平原分布有肥沃的水稻土 四川盆地分布有富含磷、钾的紫色土 红壤改良的方法: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种植耐酸性植被马尾松在土壤中掺入砂子,改良土壤结构等。 5、河湖:淮河、长江、钱塘江、岷江、珠江 主要湖泊:长江流域为我国淡水湖主要分布区,鄱阳湖(我国最大淡水湖)、洞庭湖、 太湖、洪泽湖、巢湖;日月潭。 水文特征:①水量大,汛期长;②水位变化小;③含沙量小;④无结冰期 6、资源:森林:西南、东南山区,茶、油桐、毛竹、杉树、樟树繁多;②水资源丰富; ③矿物能源缺乏,水能资源丰富;④有色金属资源丰富 有色金属:主要矿种及产地有铜(德兴、东川)、钨(大余)、锑(锡矿山)、铅锌(水口山)、

南方地区导学案---定稿 (1)

《南方地区》导学案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确定南方地区的位置、范围。 2、能够在地图上填注南方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并说出各大地形区的自然特征。 3、南方地区的气候、地形、水文、植被、土壤等自然特征。 4、南方地区的资源分布、农业发展条件及限制因素、工业发展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位置范围的判定及自然特征的掌握。 2、南方地区资源的分布位置及工农业发展的条件和存在的问题。 【基础知识梳理】 (1)填下列字母代表的名称: ①山脉:A__,B___,C___,D___,E___,F___,G___,H___,I ___。 ②平原:J______,K______,L______,M______。 ③盆地:N______。④高原:O______。⑤丘陵:P______ (2)填出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河流和湖泊的名称。 河流:①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⑥___,⑦___。 湖泊:⑧______,⑨______,⑩______。 (3)在图上描出100o E、110o E、120o E和25o N、30o N和北回归线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南方地区位于____________区南部,____________以南,____________以东地区。 包括地区,地区,地区。 二、地形: 地势东西差异大,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 1、东部_________、_________地形面积广大, (1)_________平原:河汊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属于此地形区的小地形区还有(如:江汉平原):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等。 (2)_________丘陵:大多由东北-西南走向的低山和河谷盆地相间分布; (3)南岭地区:岩浆岩分布广泛,是我国____________矿产的集中分布区。 2、西部以__________、__________地形为主 (1)_________盆地是素有“_________盆地”(紫色土:富含磷、钾等养分)和“天府之国”之称; (2)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地貌广泛,地表,可耕地面积小,土层薄,土壤贫瘠,地表水缺乏,严重,不利于农业发展。 3、南方地区主要的山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三、气候: 1、南方地区气候以______、__________季风气候为主气候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植被主要是:_____ ______、______ ___。热量条件南北差异大。年降水量大于 毫米,且集中于______半年,雨季由南向北变_____。 2、特殊天气现象 (1)横断山区:气候变化大 (2)云贵高原:为源于洋和源于洋的两类季风交汇处,冬季昆明准静止锋以东阴雨冷湿,以西晴朗温暖。 (3)长江中下游地区每年6-7月间受江淮准静止锋影响,出现“________”,7-8月在西太平洋高压脊控制下形成“_______”。 3、灾害性天气:冬春季节的__________、沿海地区夏秋季的__________是主要的灾害性天气。 四、矿产资源: 有色金属:江西的_______、_________湖南的_______、_______广西的________,贵州的 _________,云南的________。 铁矿:四川的________、湖北的_________、安徽________,海南的________。 常规能源_________,但_________资源丰富。 五、农业生产: 1、长江中下游平原: ①以水田为主,___ ___平原、______平原、_______平原和长江三角洲都是著名的水稻产区 ②经济作物:有、、桑蚕等。、是我国主要的棉花生产基地。油菜播种面积广,成为稻田的越冬作物。③江南丘陵的红壤区,适宜__ ___、杉木生长,产量很大。 2、【知识扩展】珠三角的农业: 在低洼易涝区挖地成塘,堆泥成基,塘中养鱼,基堤上栽植桑树、甘蔗、果树和花卉,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首》导学案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19课《外国诗两 首》导学案 1.易错字 忧郁(yōu)瞬息(shùn)伫立(zhù)萋萋(qī)幽寂(yōu) 2.多音字 假 将 更 3.形近字 4.近义词辨析 词语词义不同点巧辨 欺骗用虚伪的言行隐瞒真相,使人上当。侧重指用虚假的言行骗人。言行骗人用“欺骗”; 恶劣欺骗用“诈骗”。 诈骗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财物的行为。侧重指用恶劣的手段进行骗人。 5.词语释义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短时间。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极目:用尽目力(远望)。 伫立:长时间地站着。 普希金(1799-1837),俄国著名的文学家、伟大的诗人、小说家。19世纪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同时也是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现代标准俄语的创始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高尔基)。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上尉的女儿》,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该篇塑造了俄罗斯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的形象,成为普希金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出处:】 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他曾当过新英格兰的鞋匠、教师和农场主,从农村生活中吸取题材,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代表作品有诗集《波士顿以北》,还有《林间空地》《雪夜林边小驻》等。 【文题解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以假想生活中遭遇的挫折为题,从劝慰的角度,告诉人们要正确对待挫折,坚信未来是光明的、美好的。以此为题,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未选择的路》:用“未选择的”修饰“路”,揭示了诗歌的切入点——他虽然写了已走的路,但重点却放在未选择的路上。题目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创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写于1825年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那时俄国革命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这首诗是普希金在流放期间为邻居家的小女孩写的,题在她的纪念册上。 《未选择的路》首次发表在1915年8月的《大西洋月刊》上。第二年作者又把它作为首篇编入诗歌集《山间低地》。诗的内容与诗人的经历有关。弗罗斯特读高中时就开始写诗,17岁发表了处女作。以后一直坚持写诗,但很少能发表,20年中仅在小刊物上发表了6篇。他抱着当诗人的梦想打算去英国发展。那么是继续留在家乡(新英格兰),还是去英国;是当一名农场主,还是当诗人,他面临着两种选择。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中阐明了这样一种乐观坚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当生活欺骗了你时,不要悲伤,不要心急;在苦恼之时要善于忍耐,一切都会过去,未来是幸福、美好的。生活中不可能没有痛苦与悲伤,欢乐不会永远被忧伤所掩盖,快乐的日子终会到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