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语言学界尊称索绪尔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为什么语言学界尊称索绪尔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为什么语言学界尊称索绪尔为现代语言学之父

索绪尔,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学者世家,祖籍法国。

11876年索绪尔转入德国莱比锡大学学语言学。适逢“新语法学派”成立,索绪尔在很大程度上接受了他们的观点,但似乎并不属于学派的核心。1878年,索绪尔转至柏林大学,发表了著名的《论印欧系语元音的原始系统》。这是索绪尔早期的代表性著作,是一篇有关语言的历史研究的论文,但它所用的方法却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比较法。他把原始印欧语的语音系统看成一个有规则的整体结构,因此从语言结构的不规则处着眼,拟测原始印欧语的元音系统。索绪尔用这种方法解释了原始印欧语的元音系统的一些问题,他的这一理论被称为“喉化音理论”,在印欧语的历史比较研究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奠定了索绪尔当时在语言学界的学术地位。半个世纪以后,人们发掘出了古印欧语赫梯(Hittite)语的材料,证明了索绪尔在半个世纪以前拟测的正确性。这篇论文的理论方法已经显现出索绪尔从系统整体把握语言的思想。索绪尔在柏林住了18个月后又返回莱比锡,他写了一篇关于梵语中绝对属格用法的论文,以此获得了博士学位。

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许多学科已经遇到那种建立在机械主义和实证主义基础上的原子式研究所带来的困惑。因为单独对每个部分的研究并没有带来人们对于整体的可靠认识与把握。在语言学界,青年语法学派在理论上过于强调机械的、实证的方法,使研究者无视言语现象背后语言整体的存在,把可直接观察到的个人的言语事实作为唯一的语言现实,忽视语言的社会功能,最终使理论自身陷入危机。看来,要更确切地认识事物的整体,就要首先就整体来研究。而对于语言来说,怎样才能达到对整体的认识和把握呢?这个整体是如何存在的呢?当时的许多语言学家都开始思考这一问题,而索绪尔是其中之一,并且做出了独特的系统的阐述。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形成有其自身的的学术背景,他多年从事历史语言学研究,对十九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对整体语言学学科的性质有相当全面而深入的思考。我们从他多年所开课程可以证明这一点。(参见许国璋《关于索绪尔的两本书》)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毫无疑问汲取了前人的思想,我们从他的论述中可以感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17、18世纪的唯理主义语言哲学思想以及普通语言学的开创者洪堡特的语言形式观念,等等,都对他有很大影响。而同时代的青年语法学派,特别是保罗的心理主义语言学观念,可以说是索绪尔的社会心理语言观念的一个重要来源。他是否了解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德内(J.Baudouin de Courtenay)的音位思想,我们不得而知,但二人的思想也有相通之处。此外,美国的语言学家辉特尼(William Dwight Whitney,1827-1894)的语言观对索绪尔的影响也很直接。辉特尼早年学习梵语,1850年去德国学习语言学。他1867年著有《语言和语言研究》(language and the study of language),1875年发表《语言的生命和成长》(The life and growth of language),反对自然主义语言观,强调语言的社会因素,强调语言的规约性和惯例的性质。索绪尔在他的《教程》中多次以赞赏的口吻提到这位语言学家。

同时代的其他思想观念也与索绪尔语言思想的形成有一定关系。法国的“现代社会学之父”涂尔干(Emile Durkhelm,1858-1917)的社会学思想可以说是索绪尔的社会语言观的重要来源。在涂尔干之前,由于十九世纪末经验实证主义的影响,“社会”被看作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现象,不是客观的实体,而是每个人感情和行为的结果。人们只看到个人,社会中除了个人以外再没有任何实在的东西了。但涂尔干认为,社会不是个人行为的总和,而是第一性的实体,它对人有外部制约,而个人对此有时是无意识的。正是由于社会实体的存在,个人行为才成为有意义的行为。社会现象实质上是社会心理现象,社会是一种心理实体。索绪尔接受了涂尔干的思想,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心理实体,从而建立起社会心理的语言观念。

索绪尔的语言思想很具有时代性,他通过对语言系统的阐释提供了一个新的把握世界的方式,这就是结构主义的方法和原则。从结构主义的观点出发,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事物构成的,在任何既定情境里,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是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要对整体有所认识,必须由整体出发切分出要素,而这些要素是彼此联系的。

索绪尔的思想是结构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结构主义的另一个来源是1912年形成于德国的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学派(Gestalt),这与《教程》的形成几乎是同时的。可见,索绪尔语言思想的产生是同时代的学术思想发展和个人学术思想发展的共同结果。

《普通语言学教程》全书分六部分:绪论、一般原则、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和结论,其中前三部分是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核心,历时语言学和地理语言学基本延续了前人的观点,但纳入了他自己的理论框架,地理语言学属于外部语言学。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前三部分的内容。

在绪论部分,索绪尔确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他把复杂的语言现象分为语言(langue)、言语(parole)和言语行为(langage)三个层面。

我们直接感受到的每个人的言语行为性质是多方面的,跨许多领域。它既是物理的,又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是难以从整体上把握的。

语言是言语行为的社会部分,是个人被动地从社会接受而储存于头脑中的系统。它存在于个人意志之外,是社会每个成员共同具有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言语是言语行为的个人部分,是个人对语言系统的运用。

语言和言语紧密相连,互为前提。个人要说话使人理解,必须用语言,同时语言的存在又必须体现在言语当中,而且,使语言发生变化的也是言语。所以,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是两种绝对不同的东西”。

索绪尔认为,应该有两门学科分别研究,一门是语言学,一门是言语学。为了强调语言的同质性和系统性,索绪尔还提出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的区分,一切跟语言的机构、系统有直接关系的要素都属于内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

索绪尔在确定了语言的社会心理性质同时又指出,在社会现象中有一类特殊的社会事实,就是符号。语言就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他提出设立一门研究社会生活中符号生命的科学——符号学,语言学应是符号学的典范,这是它在人文事实中的地位。因此,索绪尔也是符号学的创始人之一。

这样,索绪尔首先确立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语言的位置,并对其性质做出了第一次概括,即语言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中的符号系统。

在一般原则的部分,索绪尔进一步论述了语言的符号性质和存在。

索绪尔首先为语言符号概括出两条基本原则,一个是符号的任意性,一个是符号的线条性。这是对语言符号系统进一步论述的理论前提。

所谓语言符号的任意性,指语言符号单位由两个部分构成,一个是概念,称为符号的所指,一个是音响形象,为符号的能指,能指和所指的关系是不可论证的。

关于语言中音与义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有论争。并非索绪尔最先指出语言中的音义关系带有约定性,不过,却是索绪尔首先为音义关系的任意性确定了在理论体系中头等重要的地位。他首先明确否定了以往的“约定论”中孤立地看待语言单位音义联系的立足点,认为语言不是分类命名集,不是给已经存在的概念范畴命名,相反是在语言系统中创造出概念范畴,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孤立的符号单位具有外在于系统的价值。同时他也否定了从语源方面对音义联系探询和论证的意义。因此,索绪尔的语言符号任意性原则完全不是就符号的创制或产生来说的。在索绪尔看来,任何时代任何社团的说话者都只能被动地接受前人的语言遗产。语言状态始终是历史因素的产物,是一个既定的系统。索绪尔的符号任意性原则是就一个系统中的单位价值而言的。正是由于符号单位的价值完全取决于符号在整个结构中的地位和关系,所以能指和所指的联系是系统制约的,二者在实质上没有可论证性,是任意的。这样,语言结构的整体成为第一性的,成为研究的出发点和主体。他认为,任意性原则“支配着整个语言的语言学,它的后果是不胜枚举的”。实际上,任意性原则是索绪尔语言符号理论的基石。

符号的线条性是指符号只能在时间上展开,相继出现,构成一个链条。索绪尔认为,这个看似简单的原则,其重要性与第一条原则不相上下,“它的后果是数之不尽的”。索绪尔在后面谈到了制约着整个语言系统运作的两种重要的关系,即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其基础就是符号的线条性。我们在以后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家对于语言结构的分析中发现,线条性往往是语言单位的切分和替换的基本前提。

明确了语言符号的两个基本性质后,索绪尔对语言的存在做了比较全面的把握。把它放在时间和大众的实际背景中,指出了语言系统对于使用者的强制性,即语言的不变性,以及时间带给语言的缓慢的连续的变化,即语言的可变性。他特别强调,语言的变化印证了每一语言状态的偶然性和符号的任意性,这是19世纪语言的历史研究带给人的启示。

正是基于语言的这种存在状况,索绪尔提出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区分。共时语言学研究同一个集体意识感觉到的各项同时存在并构成系统的要素间的逻辑关系和心理关系。历时语言学研究各项不是同一个集体意识所感觉到的相连续要素间的关系,这些要素一个代替一个,彼此间不成系统。

索绪尔指出,一切研究价值的科学都具有内在的二重性,必须区分两条轴线,涉及同时存在的事物间关系的同时轴线和事物在时间中的变化的连续轴线。二者的研究在方法和原则上是根本对立的,必须加以区分。一个作为价值系统的语言结构必须是同质的关系系统,要素的价值取决于系统的状态,不取决于要素的历史。例如,盎格鲁?撒克逊语中,fot的复数foti在第一次音变中变为feti ,在第二次音变中词末的i 脱落,feti又变成了fet,但两次音变都未改变它在系统中的价值,foti、feti和fet的价值不取决于它们自身,也与变化无关,而取决于在不同时间的系统中与单数形式fot的对立。因此,语言的演变都是个别要素的孤立的变化,它们是一些与系统毫不相干的现象,要确定要素在语言系统中的价值,只能从共时的状态中把握。

这样,在“一般原则”这一编中,索绪尔阐释了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和存在,提出了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的划分,进一步确定了语言共时研究在语言系统研究中的首要地位。

在第二编“共时语言学”中,索绪尔提出语言共时描写的一套理论和方法,其核心为价值理论。

索绪尔首先提出了在把握特异共时系统时遇到的首要问题,即语言具体实体的确定。所谓具体实体,就是指由能指和所指两面结合而成的符号单位。

符号单位的确定在过去不是一个问题。历来词作为语言基本单位是一个初始的概念,词的同一只是声音和意义两方面同一的综合。不过,索绪尔指出了问题的复杂性。他揭示出人们通常视而不见的事实,即人们心理中的一个词在具体使用中具有千差万别的声音和意义,所以词的同一不是简单的声音和意义的同一,不能凭实质(substance)确定单位的价值和同一。事实上,单位实体是一个形式实体,它的价值是由它在语言系统中与其他实体的关系决定的,而单位的同一实际上是这种价值的同一。由此,索绪尔提出了其语言系统理论的核心——价值理论。

索绪尔分别从符号的所指和能指两方面论证了符号价值的确定。他指出,概念没有什么初始的东西,它不过是由它与其他类似的价值的关系决定的价值,没有这些价值,意义就不会存在。例如,英语中的sheep 和法语中的mouton都有“羊”的意思,但二者价值并不同。在法语中mouton还可以指烧好的羊肉,而英语中的sheep却没有这个意思。这是因为英语中还有mutton一词,专指羊肉。所以概念价值的确定必须立足于单位存在的语言系统。另一方面,语言的能指实质上不是声音的,不是由它的物质,而是由它的音响形象和其他音响形象的差别构成的。

这样,一系列的概念差别和音响形象差别结合在一起就构成了积极的语言符号实体,具有相对的独立性和稳定性,并与其他符号相对立而存在。

价值理论揭示出,语言实体完全是形式而不是实质(substance),是具体言语中思想和声音的媒介。正因为这一形式系统的存在,在言语活动中具体的语音才能传递出具体的意义信息。同时可以看出,索绪尔的价值学说正与他的任意性原则相呼应。符号的所指不是预先给定的概念,而是由系统制约着的价值。所以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由价值理论确定了语言系统中的单位实体的存在性质后,索绪尔进一步指出,语言各项要素的关系和差别是价值的基础,也是语言状态的基础。这些关系都可归为两个不同的范围: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二者都是心理的,是语言生命所不可缺少的。

句段关系指话语中的要素以语言的线条性为基础结成的关系。这种以长度为支柱的结合可成为句段。句段总是由两个以上的单位组成的。句段关系不仅包括一个句段各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还包括整体和部分间的关系,即连带关系。联想关系指在话语之外,有某种共同点的要素在人们的记忆里联合起来,构成具有各种关系的集合,贮存在人的头脑中,是潜在的记忆系列。有多少种关系就有多少个联想系列。

索绪尔特别强调句段关系中的连带关系,指出句段关系不是两个独立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两个有连带关系的要素的结合,这两个要素要在一个较高的单位里互起作用才获得价值。整体的价值决定于部分,部分的价值决定于它们在整体中的地位。部分和整体的句段关系和部分和部分的关系一样重要。由连带关系,我们看到了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之间的依存关系和语言机构的运作。例如,“红衣服”由“红”和“衣服”组成,二者有句段关系,而“红”和“红衣服”、“衣服”和“红衣服”都具有连带关系,正由于这两种连带关系,可以形成两个不同的联想系列,前者如“蓝衣服”、“黑衣服”、“白衣服”等,后者如“红鞋”、“红书包”、“红衬衫”等,这两个系列让我们看到这个连带关系的一般性,并由此我们可以推出“白衬衫”这样的组合。图示如下:

可见,要表达的观念唤起的不是一个形式,而是整个潜在的系统。人们在说一句话时,联想集合和句段类型都在起作用。这就是语言机构的运作。

索绪尔认为,一切语法事实都可以纳入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当中,从而在理论上完成了对语言共时系统的完整把握。

教程编者在全书的最后提出,“语言学的唯一的、真正的对象是就语言和为语言而研究的语言。”尽管后人考证这并不是索绪尔的原话,但却是和索绪尔的整体思想一致的。这句话反映出在索绪尔语言理论中,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是语言自身,研究方法是就语言结构自身来描写语言的存在,而研究的目的就是对语言自身的把握。这正是结构主义语言研究的基本特点。

索绪尔的语言研究开辟了语言研究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从以往历史看,传统的语法研究是规范性的,长时期处于其他学科特别是哲学的附属地位,难于就语言而研究语言,因此对语言本体的把握难以全面深入,一直缺乏一套独立的语言学研究方法。十九世纪的历史语言学开始真正就语言自身做规律性的探究,总结出许多语言历史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但由于其理论落脚点是语言成分历时变化的语言事实,因此不可能从整体上把握语言成分间的结构关系。洪堡特的研究虽然具有普通语言学的意义,思想也颇为深刻,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但他的研究范围非常宽泛,思辩性较强,提出了有关语言的性质的一系列观念,但却没有拿出把握语言的明确的方法。

索绪尔在二十世纪初开始对语言整体的性质加以探讨。如何把握这个整体,确定这个整体的性质是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索绪尔以其社会心理主义的语言观念为基础,区分了语言和言语,指出语言才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第一次明确地提出语言学研究的确定的对象。继而,索绪尔又进行了共时和历时的区分,指出,对说话者来说,唯一存在的现实是语言共时的一面,而语言事实“在时间上的连续是不存在的”。这就是说,要确定某个语言成分的价值,并不需要考虑它的历史来源。从而最终确定了语言共时系统的符号性质。索绪尔的理论把语言研究引入新的轨道,为后人开辟一条新的可行的研究道路。在理论方法上,他为语言研究确定了一个相对封闭,静止,具有结构系统性的研究对象,使研究得以大大深入。

二十世纪语言研究的成就证明了索绪尔语言理论历史价值,索绪尔的理论思想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捷克的布拉格学派出现,结构主义语言学在欧洲迅速发展。丹麦的哥本哈根学派发展了索绪尔有关形式与实质的思想,创立了“语符学”。即使具有相对独立发展过程的美国结构主义学派,也在许多方面与索绪尔有一致之处。到五、六十年代,生成理论逐渐取代了早期结构主义语言学理论成为左右语言学潮流的主导学派。虽然生成学派在研究目标与方法上不同以往,但其语言观念与索绪尔仍有一致之处,作为语言学研究对象的“语言”始终是从复杂的言语活动中抽象出来的一套单纯的体系。索绪尔语言研究的基本思想至今仍是各种语言学流派的存在前提。

索绪尔的研究还廓清了语言研究的多种途径,为语言学各个分支的研究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在索绪尔的理论中增加了一些新的语言学术语范畴,诸如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共时和历时,语言和言语等。对于研究对象的划分并不等于对语言事实的割裂,而是使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前提。划分不等于只是孤立地研究某一个侧面,不顾联系。事实上,索绪尔早期对原始印欧语的拟测就是把语言的共时结构与历时发展联系起来研究的一个范例,只是他没有在理论上进一步论述。把研究对象加以分类再联系起来考虑,与根

本上的混沌不分是截然不同的。虽然索绪尔更强调语言的内部研究,强调共时研究,但无疑也为语言的外部研究、历时研究以及言语的研究提供了较为明确的对象。与此同时,也提供了语言研究中可资比较借鉴的不同研究层次。这一切无疑是使语言研究更趋严密精确的必要前提。二十世纪社会语言学,语用学等的出现就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任何理论作为人类思想和认识的成果都有其相对局限性。对于索绪尔理论的局限,我们应抱有科学的和历史的态度。首先,由于视角的单一,一个理论不可能涵盖研究对象的全部现象和性质。索绪尔的语言理论在方法上采取了语言整体第一的原则,强调系统的同质性,在深刻地揭示了语言作为社会交际工具的符号结构的性质的同时,自然会放弃其他的研究视角,如对语言中的个别要素事实的关注。从历史上看,一些强调语言个人风格在语言发展变化中的作用,强调语言和历史文化之间的复杂联系的语言研究学派,如欧洲的词与物学派、唯美主义学派等,在感受到语言现象的生动、丰富和复杂的同时,在对语言的统一的规律性的把握上就显得薄弱了。可见不同的理论视角具有不可避免的局限。至于以语言是个动态的而非静态的,有序异质的而非同质的,相对开放的而非绝对封闭的系统来批评索绪尔的观点,就未免苛责古人了,因为这些认识正是建立在索绪尔的系统理论之上的。另一方面索绪尔理论的局限也是具有时代性的。这个局限是理论目标的局限,即就语言而研究语言,而放弃了对语言存在本质的追寻,只停留于对语言状态的把握,放弃对原因的解释。这与19世纪兴起的“反形而上学”倾向相关。青年语法学派所遵循的实证主义就是反对虚妄的思辩的,虽然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实体观点与绝对的实证主义观点不同,但他仍强调其研究的现实性,而非抽象思辩性。二十世纪初整体思想界有对本质论放弃的倾向,而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思想正是提供了这样一个非本质论的观察世界的方式。

看来,学术思想的影响和继承带有历史的必然性,对于后继者而言,他们对于前辈思想的接受有些是主动的、自觉的,而有些则是不自觉的。不管人们接受与否,索绪尔的思想光辉一直照耀着语言研究的历程。象历史上所有的著名思想家一样,他为人类留下了一份具有永恒价值的学术遗产。

浅析索绪尔的《基础语言学教程》

浅析索绪尔的《基础语言学教程》 0. 引言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索绪尔在书中提出了新的理论、新的原则、新的概念,为语言研究打下科学的基础。后世有无数人受他影响并不断的解读分析他的著作。本文意在通过对教材节选部分的结构概括和分析浅谈笔者对这部语言学著作的简单理解。能力有限,有不足与局限处还望指正。 1. 《普通语言学教程》写作背景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正是科学史上反生重大变革的时代。自然科学以其严密的方法,精确的数据令人折服。在自然科学突飞猛进的历史背景下,若干社会科学学科开始摆脱传统的经验方法,逐渐发展成为成熟的科学体系,语言学和社会学就是两个突出的例子。 18世纪末梵文的发现是语言学史上的一件大事。以后,语言学家纷纷致力于印欧系各语言的比较研究,寻找亲属关系,探求语言演变规律,并从语音等方面努力构拟更古老的语言形式,其代表人物有梅耶等。这就是德国语言学家葆朴(Franz Bopp)创立的比较语法,开近代语言研究之先河。 索绪尔所处的时代是比较语言学占绝对统治地位的时代,而他自身的学术渊源也是比较语法。但他发现比较语法没有抓住语言的本质,忽视共识研究,只是在历时领域研究一些细节,造成巨大的片面性。因而他开始革新,而他学术革新在当时不被人所理解,只能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将自己的理论思想表达出来。我们现在所见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并不是索绪尔写的,而是后人根据其课堂笔记整理而成的。 2.《普通语言学教程》的理论基础 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和言语的区分,就收到当时社会学的影响。当时法国社会学家涂尔干(E.Durkheim)对诸如“社会事实”等一系列社会学概念下过定义;德社会学家德克海姆《社会学研究方法原则》提到“‘集体心智’产生了‘语言和言语’”。索绪尔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 出“语言是一种社会事实”,“语言活动有个人的一面,又有社会的一

普通语言学教程笔记(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 绪论 第一章语言学史一瞥 语法(规范)-语文学(过于注重书面语)-比较语文学或比较语法(只比较)-新语法学派(语言集团集体精神的产物) 第二章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与毗邻科学的关系 语言学的任务是:a 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他们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b 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概况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c 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它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语文学相关。语言学也有实际用途,特别是对于那些利用文献的人,另外对一般修养也很重要。 第三章语言学的对象 定义——在任何时候,语言都是现行制度和过去的产物。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做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部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人们说话的机能——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所以,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绝不是空想。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言语循环重建:心理现象-生理过程-物理过程-生理过程-

心理现象 (c-i)这一主动过程称为执行部分,(i-c)这一被动过程称为接受部分,此外还有联合和配置的机能。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言语是个人的、偶然的、从属的。 语言的特征是:1 他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的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言语的社会部分。2 语言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3 言语是异质的,而规定下来的语言是同质的,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4 语言这个对象在具体性上比言语毫不逊色。即是音响形象的堆叠,又可转为文字。 语言在人文事实中的地位:符号学——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符号在本质上是社会的。 第四章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

1.索绪尔简介 2.索绪尔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来源 3.索绪尔语言学理论核心法则 4.索绪尔理论历史价值及现实意义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语言学基本思想的集中体现,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该书的思想核心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这里,概要性地介绍一下索绪尔的生平和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及其核心法则。 二、索绪尔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及理论来源 索绪尔在对语言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后,于1907年开始讲授普通语言学。他的基本能理论,概括起来就是:语言是一种系统或结构,而语言结构即是语言和意义之间的关系网络。语言是一种符号,是概念和音响的联系,不是物质的,而是抽象的。索绪尔还进一步讲述了符号的特征,即符号是任意的、约定俗成的,具有线性特征,符号借助于相互对立关系而起作用。同时提出了,在语言中,每项因素都由于它同其他因素的对立才能有它的价值。他认为:“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语言学不是一种实用的、特殊的研究,它‘寻找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够概括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语言学家要做的不是去描述言语行为,而是要确定构成语言系统的单位及其组合规则。”(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张绍杰译湖南教育出版社)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的形成有其有其深刻的背景。一方面是其自身的学术背景,如上所列,他多年开设的课程进行历史语言学研究,对十九世纪的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有很深的造诣,对整体语言学学科的性质有相当全面而深入的思考。这些研究和思考都获多或少的反映到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中。 另一方面,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也汲取了前人的思想,我们从他的论述中可以感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17、18世纪的唯理主义语言哲学思想以及普通语言学的开创者洪堡特的语言形式观念,等等,都对他有很大影响。而同时代的青年语法学派,特别是保罗的心理主义语言学观念,可以说是索绪尔的社会心理语言观念的一个重要来源”。因为符号学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斯多德时代,那时候出现过“自然论”和“规约论”之争。此外,美国的语言学家惠特尼(William Dwight Whitney,1827-1894)的语言观对索绪尔的影响也很直接。辉特尼早年学习梵语,1850年去德国学习语言学。他1867年著有《语言和语言研究》(language and the study of language),1875年发表《语言的生命和成长》(The life and growth of language),反对自然主义语言观,强调语言的社会因素,强调语言的规约性和惯例的性质。索绪尔在他的《教程》中多次以赞赏的口吻提到这位语言学家。 学者们在研究《普通语言学教程》时发现,“同时代的其他思想观念也与索绪尔语言思想的形成有一定关系。法国的‘现代社会学之父’涂尔干(1902年执教于巴黎大学)的社会学思想可以说是索绪尔的社会语言观的重要来源。涂尔干认为,社会不是个人行为的总和,而是第一性的实体,它对人有外部制约,而个人对此有时是无意识的。正是由于社会实体的存在,个人行为才成为有意义的行为。社会现象实质上是社会心理现象,社会是一种心理实体。索绪尔接受了涂尔干的思想,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心理实体,从而建立起社会心理的语言观念。”(同上)

复习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基本观点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基本观点: 1.放弃“要素中心”的世界观以及“以词为中心的语言观”,对语言不仅进行历时性研究,更要根据语言各个部分的关系进行共时性研究。 2.语言和言语是不同的:语言指抽象的语言系统,是词的体系和语法规则。言语指在具体的情境中,由说这种语言的人所发出的话语。语言的本质超出并支配着言语的具体表现,言语是露出水面的一小部分冰峰,语言是支撑它的冰山。(语言相当于棋的抽象规则和惯例,言语相当于棋者与对手较量时走的一步棋。)语言永远存在着创造新句子的可能性,此即索绪尔所谓语言的“能产性”。 3.能指和所指:能指指语言的音响和形象,即语言的读音和书写样式;所指指语言的概念和内容。语言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语言符号具有随意性和武断性。语言有自己的现实,这就是它的关系结构,语言是自我调节和自我界定的。 4.语言是由相互依赖的诸要素组成的系统,每一要素的价值由其它要素的同时存在而获得。 语言符号的句段或水平关系:一个词意义接着前一个词的出现展现出来,直到最后一个词就位,意义才完整,这形成了语言的横组合方面(历时性方面)。 语言的联想或垂直关系:在语言中每个词还与此时尚未出现的其它词有关系,如与这个词相关的同义词、反义词、同音词或语法功能相同的词等,它们通过自己未被选中来促进词的意义界定。 通过语言句段水平关系和联想的垂直关系,索绪尔认为语言是封闭、自足和自我界定的系统,词的意义由语言结构的各个组成元素的差异关系赋予,与处于语言之外的现实无关。这使语言学的研究由“外”转向“内”,人们关注语言自身的机制,而不再是语言外的现实。 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哲学意义 1.词的意义不再由主体赋予,而是由系统本身决定,主体不再是意义的源泉以及字与客体之间关系的保证,这 大大弱化了主体在哲学上的崇高地位。 2.语言结构具有自主自足、和自我包容的特征。这启示人们:不必关注语言与现实(字与物)的关系,而应关 注语言结构内部符号与符号(符号之间的运动)的关系,从而把语言提高到现实之上。 3.没有先于语言系统而存在的观念和声音,任何所指和能指只有在语言结构中才存在。语言结构是人类的特殊 结构,是人们与现实打交道的必要媒介,语言结构即为人类现实的结构 4. 不同民族用不同的语言结构划分和译解世界,这导致了他们生活世界的独特性。 结构主义的基本观点 1.世界不是由事物组成的,而是由“关系”组成的,事物只是关系的“支撑点”。结构主义研究的是联接诸元素的 关系,而不是一个整体的诸元素。 2.结构主义力图构造出符号系统从而实现研究的形式化、模式化和公式化。 3.结构有表层和深层之分。结构主义通过纷繁复杂的现象世界寻找在其背后的深层结构,把全部现象世界还原 到秩序的恒定性中去。 4.结构主义所说的深层结构大都不是指客观世界本身固有的,他们强调深层结构是人类心智的产物,是人脑结 构对外部混沌世界的“整理”与“安排”,由此世界才具有了“秩序”和“意义”。 5.结构主义要“追根溯源”,要消解在时间中生成的一切,以便把握住最终源头,抓住一切变化中不变的“原型”。 6.在结构中,个体既受其他个体制约,又受系统整体制约,同时还受非个人的无意识机制制约。 结构主义的文学观 1.传统文学研究对象是文学作品,研究目的是对作品进行解释。从结构主义观点看,具体作品只是作家在历时 性过程中的一次“话语”。传统文学关注作品的意义,结构主义关注抽象的语法规则,认为所有的小说是根据规则来写的。传统(所指)结构(能指)结构主义语言学关注的不是某个人的某次具体叙述,同样,结构主义文学研究关注的也不是某时某地某个作家的某部作品;结构主义语言学把抽象的“语言”作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以此保证语言学研究科学性。同样,结构主义文学研究把决定具体文学作品叙述的规则、语法结构的“母本”作为研究对象,以此保证文学研究科学性。结构主义开辟了新的文学研究模式,即叙述学的诞生。 2.传统文学研究认为,文学作品是对生活、作家所处时代以及作家精神个性的反映。结构主义认为,文学既不 是时代和社会的反映,也不是作家主观世界的反映,它由系统内各种因素的差异和对立造成。索绪尔认为,

索绪尔和《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和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 李娟 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Ferdiand de sausure)是现代语言学的重要奠基者,也是结构主 义的开创者之一。他被后人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结构主义的鼻祖。《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 de Linguistique Generale)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基本语言学思想,对二十世纪的现代语言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由于其研究视角和方法论所具有的一般性和深刻性,书中的思想成为二十世纪重要的哲学流派结构主义的重要思想来源。 这里,我们概要地介绍一下索绪尔的生平和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并从历史的角度 分析一下他的语言思想具有的划时代性的历史地位以及理论的局限。 一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and de sausure,1857-1913),出生于瑞士日内瓦的一个学者世 家,祖籍法国。他的家族中多自然科学家,有自然科学研究的传统。祖父是地质学和矿物学教授,父亲是地质学家和博物学家。但他父亲的一位挚友阿道夫·皮科特(Adolph Pictet)研 究语言古生物学,他引导索绪尔学习语言学,这使得索绪尔很早就掌握了欧洲多种语言以及古拉丁语和希腊语。上中学时索绪尔就已经开始学习梵语了。 1875 年,索绪尔遵循父母的意愿在日内瓦大学学习了两个学期的化学、物理和博物学。 家庭的传统和早期的自然科学的教育使索绪尔的思想形式深受科学思想方式的影响。意大利 的语言学家Mauro 曾言,达尔文把科学的态度描绘成怀疑主义和大胆设想的一种适度的结合:每一个论点,哪怕是人们最能够接受的,也还是当作一个假设来看待;而每一个假设,哪怕是最奇特的,也被看作一种可能成立的论点,并有可能加以证实和发展。索绪尔把这种态度体现在语言学当中。这也许和他早年接受的自然科学研究观念的熏陶不无关联。 1876 年索绪尔转入德国莱比锡大学学语言学。适逢“新语法学派”成立,索绪尔在很 大程度上接受了他们的观点,但似乎并不属于学派的核心。1878 年,索绪尔转至柏林大学,发表了著名的《论印欧系语元音的原始系统》(Memoire sur le systeme primitif des voyelles dansles lanngues indo-europeennes)。这是索绪尔早期的代表性著作,是一篇有关语言的历史 研究的论文,但它所用的方法却不同于以往的历史比较法。他把原始印欧语的语音系统看成一个有规则的整体结构,因此从语言结构的不规则处着眼,拟测原始印欧语的元音系统。索绪尔用这种方法解释了原始印欧语的元音系统的一些问题,他的这一理论被称为“喉化音理论”,在印欧语的历史比较研究中占非常重要的地位,也奠定了索绪尔当时在语言学界的学 术地位。半个世纪以后,人们发掘出了古印欧语赫梯(Hittite)语的材料,证明了索绪尔在半个世纪以前拟测的正确性。这篇论文的理论方法已经显现出索绪尔从系统整体把握语言的 思想。索绪尔在柏林住了18 个月后又返回莱比锡,他写了一篇关于梵语中绝对属格用法的论文,以此获得了博士学位。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单词.

绪论 第一章 A Brief Survey of History of Linguistics institute 建立,实行prescriptive 规范性的Alexandria 亚历山大Philology 语文学inaugurate 倡导scientific 学术上的literary 文学的institution 制度criticism 考订 insofar 只有/在…范围内/达到…程度decipher 解密archaic 古代的problematic 难懂的couch v. 表达、措辞slavishly 如奴隶般的subservient 有帮助的/奉承的antiquity 古代文物affinity 亲属关系furnish 提供elucidation 说明,解释Sanskrit 梵语broader 广阔的sounder 牢固的Paradigm 范例/词性变化(表)Latin 拉丁语hypothesis 假定Vowel 元音Proto-Indo-European 印欧语faithful 如实的 havoc 杂乱,浩劫by chance 偶然,意外Germanic 日耳曼语etymological 词源学comparative mythology 比较神话学school 学派 principle 原理mutual 互相的,共有的codification 法典编纂systematization 系统阐述volume 著作instead of 然而warrant n.授权/搜查证/理由/委任书/证明vt. 批准/成为…的根据/向…论证/[口]断言elude 困惑/躲避exclusive 高级的/排外的/独有的validate 使生效/承认/验证Bizarre 异乎寻常的permissible 可容许的methodological 方法论的Initial stage 初期magnify 放大attest 证明 Restrict 限制,约束Junggrammatiker 新语法学派inadequacy 不足第二章语言的材料和任务;它和毗邻科学的关系

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综述

[摘要]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公认的现代语言学之父和结构主义先驱之一。他的语言学思想对语言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对索绪尔语言学思想产生的背景、主要观点以及局限性进行了综述。目的在于全面了解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学思想;语言和言语;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能指和所指;句段和联想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是公认的现代语言学之父和结构主义先驱之一。从索绪尔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经历来看,他的语言和言语、共时和历时、能指和所指、句段和联想、内部和外部等二元哲学思想以及系统观、符号观、符号任意观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一形成过程中,之前或当时各学科领域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都从各自不同的路径影响着他对语言本质问题的深邃思考和潜心研究。索绪尔作为一名语言学家,他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之前或当时的语言学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成果。对索绪尔的语言哲学思想的形成影响比较大的语言学家主要有辉特尼、洪堡特和赫尔曼·保罗。索绪尔在很多公开场合承认美国历史比较语言学家辉特尼对欧洲语言学的影响,并高度评价他对语言学的贡献:“为了强调语言地地道道是一种制度,辉特尼正确地坚持符号的任意性,这样就把语言学纳入了正确的轨道。”辉特尼发现了符号的“任意性”,但没有给它一个明确的地位,索绪尔最终发展了他的理论并把“任意性”确定为符号的基本原则,所以,索绪尔符号任意性思想的理论基础是辉特尼的语言观。

索绪尔在德国学习了五年的时间,对他语言哲学思想产生重要影响的另一语言学家是德国洪堡特。在对语言系统问题的探索上两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对索绪尔语言哲学思想产生影响的另一位语言学家是德国的赫尔曼·保罗,他的《语言史原理》中提出的“状态与历史的差别”被认为是索绪尔共时观的直接来源。索绪尔把二元对立的偶值性看作是语言系统无处不在的基本结构原则,他以一系列的二分思想来构建他的整个理论框架,所以人们称他的语言学理论是内涵意义上的语言哲学。一般来说索绪尔的学说又被叫做“符号学”。语言哲学、分析哲学的哲学基础是亚里士多德哲学,康德是亚里士多德的接续者,所以索绪尔的语言学哲学思想和康德哲学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索绪尔德国的留学生涯使他全面、系统而又深入地了解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并开始思考语言学的本体问题。1880年他离开德国前往巴黎并任教于巴黎高等研究学院,在这一时期,他开始梳理和整合他的普通语言学思想并透出雏形。在思考语言本体问题时,他受到了法国社会学的奠基人迪尔凯姆等人的启发。迪尔凯姆对“社会事实”这一概念作出了明确的解释,认为社会事实是一种行为,它对每个人都有“外部制约”。迪尔凯姆的社会学理论是当时的主要思潮之一,索绪尔无疑是在迪尔凯姆社会学理论的启发下提出的“语言也是一种社会事实,一种行为”这一语言观的。在法国学术界,索绪尔被公认为法兰西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他认为:“语言中的一切,包括它的物质的机械的变化,比如声音的变化,归根到底都是心理的。”因此,索绪尔的语言学思想和心理学就有了不解之缘。从他心理观的形成来看,有三种

索绪尔及其《普通语言学教程》之心得

费迪南德?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1857-1913)是现代语言学的创始人。他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学家。作为一门新兴人文学科的开创者,他对语言哲学的影响也极为广泛深刻。 索绪尔出生于日内瓦,父亲是一位科学家。他从小受到自然科学的教育,同时也得到良好的语言教育和语言学教育,掌握法语、德语、英语和拉丁语,初通梵文。15岁时就写了一篇《语言论》。曾于日内瓦大学和莱比锡大学,研习物理、化学和希腊文。莱比锡大学当时是新语法学家的中心,在那的学习大致确定了索绪尔后来以语言学为业的道路。也就在这个时期,他发表了他的第一篇重要论文,《论印欧系语言中原因的原始系统》,引起学术界的重视,而那时他才年仅21岁。获得博士学位后,索绪尔移居巴黎,在高等研究学院讲授梵文、哥特语、古高地德语以及印欧语文学概况。1891年,他开始到日内瓦大学任教。日内瓦与巴黎的学术研究相比相对滞后。索绪尔穷究一生,不带任何传奇色彩。他在世时只是著名的语言学家,但他作为一个哲学家的地位,却是直到他死后才为人们所认可的。 索绪尔生前只发表过很少几篇相当专业的论文。1907-1911年期间,他在日内瓦大学担任普通语言学课程的教学。1913年他去世以后,他的学生和同事根据几本听课笔记才汇编成《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出版发行。索绪尔不仅吝于发表,他留下的笔记也很少,因此编辑这本书很不容易。因为,跟所有的老师一样,他讲课时也是有很多重复,甚至不一致的内容。难得的是编辑者们没有放弃,合并梳理成一本书,从而造就了一部惊世巨著。 《普通语言学教程》这部著作主要由绪论和附录两部分组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索绪尔对于语言系统的看法。索绪尔认为语言系统具有自主性和形式化这两个特点。他把语言现象划分为“内部要素”和“外部要素”两部分,并以此作为语言研究的前提。“内部要素”是指语言系统内符号与符号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制约、相互对立的关系;“外部要素”则是指与语言有间接关系的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地理、历史等社会因素。因为索绪尔认为“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之间无联系,且进行语言研究必须建立起一个界限清晰的“语言系统”。所以,他说:“我们关于语言的定义是要把一切跟语言的组织、语言的系统无关的东西,简言之,一切跟我们用‘外部语言学’这个术语所指的东西排除出去。”另外,索绪尔还阐发了“语言符号的价值决定于语言系统整体性质”的观点,并将此观点以及上面所提及的观点合在一起,共同支撑起关于语言系统具有自主性的说法。实际上,此举的真正目的是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下定义,且以此厘清语言和言语之间的关系。 语言是言语行为的社会部分,是个人被动地从社会接受而储存于头脑中的系统。它存在于个人意志之外,是社会每个成员共同具有的,是一种社会心理现象。言语是言语行为的个人部分,是个人对语言系统的运用。语言和言语紧密相连,互为前提。个人要说话使人理解,必须用语言,同时语言的存在又必须体现在言语当中,而且,使语言发生变化的也是言语。所以,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但“这并不妨碍它们是两种绝对不同的东西” 在对语言学进行概述之后,《普通语言学教程》的附录部分进一步详细叙述了索绪尔的音位观、符号观以及结构主义研究方法论。他认为语言可为语音符号和文字符号,语音由心灵激活而被赋予意义,文字则只是语音的无生命的、随意的、可有可无的替代物。在符号观中,索绪尔对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展开阐述,并且重点论述了符号的“不变性”与“可变性”特点。由此他不但揭

普通语言学教程笔记(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笔记(索绪尔)

《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 绪论 第一章语言学史一瞥 语法(规范)-语文学(过于注重书面语)-比较语文学或比较语法(只比较)-新语法学派(语言集团集体精神的产物) 第二章语言学的材料和任务;与毗邻科学的关系语言学的任务是:a 对一切能够得到的语言进行描写并整理他们的历史,尽可能重建每个语系的母语;b 寻求在一切语言中永恒地普遍地起作用的力量,整理出能概况一切历史特殊现象的一般规律;c 确定自己的界限和定义。它与社会心理学、生理学、语文学相关。语言学也有实际用途,特别是对于那些利用文献的人,另外对一般修养也很重要。 第三章语言学的对象 定义——在任何时候,语言都是现行制度和过去的产物。我们的研究方法是一开始就站在语言的阵地上,把它当做言语活动的其他一切表现的准则。语言和言语活动不能混为一谈,它只是言语活动的一个确定的部分,而且当然是一个主要部

分,它既是言语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用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语言本身是一个整体,一个分类的原则。它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东西,人们同意使用什么符号,这符号的性质是无关轻重的。对人类天赋的不是口头的言语活动,而是构成语言——即一套和不同的观念相当的不同的符号——的机能。人们说话的机能——不管是天赋的或非天赋的——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所以,说语言使言语活动成为统一体,绝不是空想。 语言在言语活动事实中的地位——言语循环重建:心理现象-生理过程-物理过程-生理过程-心理现象

(c-i)这一主动过程称为执行部分,(i-c)这一被动过程称为接受部分,此外还有联合和配置的机能。语言是社会的、主要的,言语是个人的、偶然的、从属的。 语言的特征是:1 他是言语活动事实的混杂的总体中的一个十分确定的对象,是言语的社会部分。2 语言是人们能够分出来加以研究的对象。 3 言语是异质的,而规定下来的语言是同质的,它是一种符号系统,在系统中,只有意义和音响形象的结合是主要的,符号的两个部分都是心理的。 4 语言这个对象在具体性上比言语毫不逊色。即是音响形象的堆叠,又可转为文字。 语言在人文事实中的地位:符号学——语言是一种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符号在本质上是社会的。 第四章语言的语言学和言语的语言学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之浅析

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之浅析 摘要:作为“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提出的“语言和言语”、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语言的系统性、句段关系和联想关系、共时语言学和历史语言学、“语言是形式而不是实质”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论、原则和概念,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的深刻思想莫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石。正确理解和应用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对语言学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试从索绪尔语言学理论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发表一些见解。 关键词:索绪尔语言学理论现代语言学 引言 瑞士语言学家费尔迪南·德·索绪尔(Ferdinand de Saussure 1875-1913)是19世纪末20 世纪初西欧一位影响最大的语言学家(申小龙《〈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他的语言学思想主要体现在他的重要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一书中。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索绪尔从语言和言语的划分、共时和历时的划分、语言符号系统性以及语言符号的价值四个方面解析了什么是语言学,使我们对语言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本文拟从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的四个方面分析其理论对现代语言学的影响。 文献综述 索绪尔的语言学理论对语言学的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美国学者卡勒说:“其必要性表现在,许多语言学上的争论都可以归结为怎样准确地区分这一概念。”[3]潘庆云指出,将语言和言语区分开来.至少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有助于语言科学的精密化。有助于从具体、个别的言语中概括出一般的语言体系;二是可以带来研究和论述上的方便[3]。裴文认为,只有在言语体系中区分了语言和言语。才有可能建立真正的语言学理论,语言学才能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一区分是索绪尔构建的语言学理论一系列原则与关系中的最为根本的。它既是索绪尔理论完善的前提条件,又是语言学研究的出发点”[4]。王希杰认为.语言和言语的区分是现代语言学的最重要的方法论原则之一[5]。 近几年索绪尔的“任意说”受到了学术界的挑战和补充,许国璋先生在《论语言》一书中明确提出了“语言符号非任意性”的观点[7];王寅教授在他的学术专著‘论语言符号象似性——对索绪尔任意说的挑战和补充》一书中较为客观地表述了自己的观点:语言符号既有任意性,又有象似性,象似性是对任意性的补充[6];朱永生教授在评价索绪尔的观点和批判接受外界评论的基础上就任意性原则能否继续成立也进一步发表了见解,认为在复合词

复旦大学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

申小龙《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课 第一讲索绪尔的生平 (一)索绪尔的家族:从法国到日内瓦 (二)索绪尔的青少年时代 (三)德国留学的日子 (四)巴黎十年 (五)日内瓦的方言调查 (六)三期普通语言学课程 (七)索绪尔最后的日子 第一讲内容摘要 1908年7月14日,日内瓦大学为索绪尔举行五十寿辰庆祝会。这是他后半生最愉快的一天。他在日内瓦的同事和学生以及亲属济济一堂,远在法国的学生们也来参加老师的盛会。索绪尔胸前挂上了巴黎授予的红色的里昂·德奴尔勋章。日内瓦大学向他赠送为庆祝他五十寿辰而编辑的《德·索绪尔先生纪念论文集》。索绪尔在1909年被选为丹麦科学院会员,在1910年被授予法国学士院通讯院士的光荣称号。 晚年的索绪尔在孤独的学术求索中越来越沉默寡言。他深陷在对较语言符号本身更重要的符号间差异的沉思中,这一颠覆性的语言学革命使他与他的时代——热火朝天的历史比较语言学——渐行渐远。正如本维尼斯特所言:“没有比这样的逻辑思虑更能远离他那个时代的了。当时的语言学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历史调查之中,进行材料比较,编制词源目录。这些宏大工程,尽管非常有用,却没有为理论思考留出立锥之地。索绪尔独自面对着所思考的问题。要完成的任务的艰巨性,必要改革的极端性,使他犹豫不决,有时灰心丧气。但他没有放弃。”[1]本维尼斯特把索绪尔的沉默比作一出充满痛苦的戏剧,随着一年一年痛苦的加重,索绪尔看不到出路。 在思想史上,创造者,尤其是新的科学范式的创造者,总是孤独前行的。而索绪尔的孤独,不仅由于他理论上的特立独行,更在于他对理论的尽善尽美的追求。他的学生梅耶在谈到索绪尔晚年的沉默态度时说:“…在那以后的索绪尔,因为对任何有关语言理论都未考虑成熟,认为还未达到出版的水平。…认为必须使著作臻于绝对完善这种极端考虑,于是顽固地保持沉默,除简短的研究笔记外,其他出版一概拒绝……”。[2]索绪尔的学生巴利要将索绪尔在1897年日内瓦大学举办的暑期讲座上的报告《音节理论》的记录整理出版,被索绪尔以“细节不完全”的理由拒绝。梅耶力劝索绪尔把誊抄清楚的方言研究讲稿交付出版,也未获应允。这种近乎苛刻的态度使得索绪尔的理想目标对于他几近“不可能的任务”。这就使他的心理罩上了层层的阴影。本维尼斯特这样形容晚年孤独的思想者索绪尔: 他晚年的风貌,保持着威严和些许的疲倦,令人感到有种上了年纪的贵人的风格。 在他那像做梦一样不安的目光中有着疑问的神情,他的一生,在这以后把自己放在这个疑问上面了。[3] 1912年夏,索绪尔在病痛压迫下离开教学讲台,回乡养病,住在洛桑诺附近一座被中世纪庄 园的葡萄园围着的寓所内。妻子玛丽陪伴着他。他在病床上的唯一乐趣是学习汉语,这种古老的东方语言一定给索绪尔许多新的理论启迪。第二年开春,索绪尔病情恶化,于2月22日与世长辞。那是一个周末的傍晚,索绪尔英年早逝,才55岁。当地报纸刊登了讣告和国

如何评价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

索绪尔的普通语言学理论毫无疑问汲取了前人的思想,我们从他的论述中可以感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思想,17、18世纪的唯理主义语言哲学思想以及普通语言学的开创者洪堡特的语言形式观念,等等,都对他有很大影响。而同时代的青年语法学派,特别是保罗的心理主义语言学观念,可以说是索绪尔的社会心理语言观念的一个重要来源。他是否了解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德?库尔德内(J.Baudouin de Courtenay)的音位思想,我们不得而知,但二人的思想也有相通之处。此外,美国的语言学家辉特尼(William Dwight Whitney,1827-1894)的语言观对索绪尔的影响也很直接。辉特尼早年学习梵语,1850年去德国学习语言学。他1867年著有《语言和语言研究》(language and the study of language),1875年发表《语言的生命和成长》(The life and growth of language),反对自然主义语言观,强调语言的社会因素,强调语言的规约性和惯例的性质。索绪尔在他的《教程》中多次以赞赏的口吻提到这位语言学家。 同时代的其他思想观念也与索绪尔语言思想的形成有一定关系。法国的“现代社会学之父”涂尔干(Emile Durkhelm,1858-1917)的社会学思想可以说是索绪尔的社会语言观的重要来源。在涂尔干之前,由于十九世纪末经验实证主义的影响,“社会”被看作是第二性的,派生的现象,不是客观的实体,而是每个人感情和行为的结果。人们只看到个人,社会中除了个人以外再没有任何实在的东西了。但涂尔干认为,社会不是个人行为的总和,而是第一性的实体,它对人有外部制约,而个人对此有时是无意识的。正是由于社会实体的存在,个人行为才成为有意义的行为。社会现象实质上是社会心理现象,社会是一种心理实体。索绪尔接受了涂尔干的思想,把语言看作是一种社会现象,一个心理实体,从而建立起社会心理的语言观念。 索绪尔的语言思想很具有时代性,他通过对语言系统的阐释提供了一个新的把握世界的方式,这就是结构主义的方法和原则。从结构主义的观点出发,世界是由各种关系而不是事物构成的,在任何既定情境里,一种因素的本质就其本身而言是没有意义的,它的意义事实上是由它和既定情境中的其他因素之间的关系决定的。要对整体有所认识,必须由整体出发切分出要素,而这些要素是彼此联系的。 索绪尔的思想是结构主义思想的重要来源。结构主义的另一个来源是1912年形成于德国的完形心理学“格式塔”学派(Gestalt),这与《教程》的形成几乎是同时的。可见,索绪尔语言思想的产生是同时代的学术思想发展和个人学术思想发展的共同结果。 三 《普通语言学教程》全书分六部分:绪论、一般原则、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地理语言学和结论,其中前三部分是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核心,历时语言学和地理语言学基本延续了前人的观点,但纳入了他自己的理论框架,地理语言学属于外部语言学。我们简要介绍一下前三部分的内容。 在绪论部分,索绪尔确定了语言学的研究对象。他把复杂的语言现象分为语言(langue)、言语(parole)和言语行为(langage)三个层面。 我们直接感受到的每个人的言语行为性质是多方面的,跨许多领域。它既是物理的,又是生理的,又是心理的,既是个人的,又是社会的,是难以从整体上把握的。

索绪尔语言理论综述

索绪尔语言理论综述 摘要:索绪尔的语言学被称为结构主义语言学,他的《普通语言学教程》包含了他几乎所有的语言学思想,他提出的“语言和言语”、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任意性”“可变性和不可变性”、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论和概念,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开辟了语言学研究的新时期,索绪尔是当之无愧的现代语言学之父。 关键词: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语言学理论 一、作者简介以及主要著作 索绪尔是20世纪最伟大的语言学家,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符号学的奠基人。索绪尔语言学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他提出的语言学理论,是语言学历史上“哥白尼”式的革命。 1906年索绪尔开始教授普通语言学,并发现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缺陷,而后索绪尔广泛借鉴各国语言学家的思想理论,进行创新提出了语言学新理论。他一生致力于语言学研究,对语言学研究有清醒的认识和独特的看法,并形成了自己的语言学理论。 索绪尔语言学思想的问世有着一个不同寻常的历程。1907—1911年期间他在日内瓦大学为学生连续开设了3次普通语言学课程,他那富有创见又充满智慧的语言学思想在听众中引起了反响。索绪尔逝世后,他的同事和学生根据学生们听课时记下的笔记以及他留下的一些有限的资料整理出版了《普通语言学教程》。 该书的出版使这位语言学大师的思想得以为世人了解,其语言学思想对20世纪的语言学及人文社会科学的其他领域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成为20世纪结构主义思潮的重要理论源泉。他区分了语言的共时态和历时态,指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在研究方法和原则上的不同。他所区分的语言与言语、语言的内部与语言的外部、共时语言研究与历时语言研究、能指与所指、组合关系与聚合关系,以及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等概念,一直被认为是现代语言学最基本的原理。 二、索绪尔语言理论成就和贡献

索绪尔语言学研究

索绪尔语言学研究 在现代汉语、语言学纲要、西方语言学史三门课程中,索绪尔是被提及次数最多的人。他在语言学史上的重要地位,看他甚至出现在我们期末开始填空提上就可以心里有数。索绪尔是最伟大的语言学家,他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他的学说标志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各个语言学流派。想要研究语言学,必然要先研究这个现代语言学之父。 索绪尔语言学也称为“索绪尔主义”,就是以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为基础,认为语言学只能“就语言而研究语言”,排除任何非语言因素(如社会的、物理的、言语的……)的干扰;而就语言来说,必须区分共时和历时,语言学只研究共时的语言系统,排除任何历时因素的干扰;而就共时的语言系统的研究来说,只研究形式,不研究实质,“语言是形式,不是实质"的论断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索绪尔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及结构主义语言学之开山之作,现代语言学的许多理论基础都来源于此。 索绪尔语言理论以语言和言语的区分为基础,认为语言学只能“就语言而研究语言”,排除任何非语言因素(如社会的、物理的、言语的……)的干扰;而就语言来说,必须区分共时和历时,语言学只研究共时的语言系统,排除任何历时因素的干扰;而就共时的语言系统的研究来说,只研究形式,不研究实质,“语言是形式,不是实质"的论断就是这一思想的集中体现。什么是语言形式?概言之,就是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所以,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索绪尔语言理论的核心,后来有广泛影响的结构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等学派的理论和方法都是以索绪尔的这种语言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的代表性著作,集中体现了他的基本语言学思想。他提出的“语言和言语”、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任意性”“可变性和不可变性”、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等一系列前所未有的理论和概念,奠定了现代语言学的基础,开辟了语言学研究的新时期。作为西方语言学最著名的经典著作,《普通语言学教程》蕴涵着索绪尔的许多天才思想,它的影响几乎波及到了二十世纪的整个社会科学。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罗兰·巴尔特、列维—施特劳斯)、符号学美学、语义学(格雷马斯)、语言哲学以及分支众多的结构主义语言学(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等)等等,无一不可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后感

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浅读 大略看过索绪尔关于语言学的著作之后,大致了解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一个表达观念的符号系统,语言学是符号学的一部分。他强调语言具有一般符号系统的主要特征。“要发现语言的真正本质,首先必须知道它跟其他一切同类的符号系统有什么共同点。”从索绪尔的论述中,我大致找出语言和其他符号系统的共性及表现: 首先,内涵相同:一切符号系统都是可以传递信息的,无论简单艰深,因为它们每一种符号都与其所代表的具体意义相联系。意义是符号的内涵,是符号在使用该系统的人的头脑中激发的概念。就像哲学中的物质与意识关系一样,符号本身与意义本身存在着本与末的关系。因为意义的存在,所以我们知道一个符号所代表的东西。就像我们说到“大海”这个词,然后在我们头脑中激发起一种浩瀚的广博的印象一样。这就是概念。 其次,这二者目的相同:我们知道,各种符号系统虽然采用的手段不同,有些手段是特定的独有的,不是那个符号系统的我们或许不能理解;各自的复杂程度不同,简单的动物性的活动和人类的活动。但终其根本,它们的目的却是相同,都是为了传递信息,都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语言的意义。 再次,构成元素相同:无论是用简单的手段还是复杂的手段,传递简单的信息还是复杂的信息,交际结构的基本单位都是符号。一切符号都是由两个部分组成:能指和所指。(这一点我不太清楚。。) 那么对于我们所熟知的正在学习的语言中,语言作为一种符号系统,具有以下几种特点: 1、语言符号的最大特点是它的音与义的结合是任意的,由社会约定俗成。我们说一个物品的名字的命名是无法解释的,就像我们说那是太阳,那就是太阳,这种命名是任意的不知道该作何解释的。但是,符号一旦进入交际,也就是当某一语音形式与某一意义结合起来的时候,当这种关系表示某一特定的现实现象以后,它对使用的人来说就有强制性。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使用状况,是我们这些使用者必须遵守的,如不经过重新约定而擅自变更,就必然会受到社会的拒绝。 2、线条性。语言符号作为一个一个的单位,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就像我们说话,只能一个字一个字地说,无法做到一下子蹦出几个字那样。 3、系统性。语言符号不是互不相干的一盘散沙,而是有组织、有条理的系统。多数语言学家把语言系统概括为:语言是一种分层装置,这种装置靠组合和替换来运转。语言内部有很多规则约制我们的使用,我们运用的时候必须规范好这些“装置”,这样才不会使得这些符号的运用出现什么故障。 运用好语言,就必须掌握好各种规范呐。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心得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心得 篇一:《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普通语言学教程》读书笔记 在十一长假期间,我结合课上教学笔记和申小龙等编著的《普通语言学教程》精读,对《普通语言学教程》的一些内容做了比较肤浅的了解,虽难窥全貌,却也对某些内容有一些感想。 《普通语言学教程》是索绪尔关于自己在语言学上思想最为系统的阐述。包含了其对语言符号、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语言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等的理解,开创了结构主义,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 由于对语言学了解尚浅,只是谈一下读后对言语与语言关系以及语言符号系统的理解。 对于语言与言语的关系。在尚未学习语言学课程之前,如果问我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会这样认为,语言包含言语,它是在大的范围下人们话语的总和,而言语则是小范围的、偏个体的。而通过阅读《教程》,我们可以一言以蔽之,语言和言语最主要的区分在于社会性。在《教程》绪论的第三章,“在任何人的脑子里,语言都是不完备的,它只有在集体中才能完全存在”。还是在第三章,“语言...它既是语言机能的社会产物,又是社会集团为了使个人有可能行使这机能所采取的一整套必不可少的规约”。即语言是在社会条件下人们约定俗成的一种规则,是在整个社会集体中起作用的,即“自然的秩序”。而相对于语言,言语则具有一种个人性,即“个人永远是它的主人”。一方面你必须遵守社会语言习惯,另一方面你说话则是有个人自由的,不过是在语言规则下的自由。举个例子,在汉语中,你可以说“我喝茶”,也可以说“我吃茶”,符合汉语语言习惯,你的说话是自由的。但你不能说“我茶喝”,这就违反了约定俗成的语言习惯,别人就很难理

解了。当然,这只是从汉语角度举的例子,不排除其他语言中有这样的表达。“只有借助于集体所创造和提供的工具才能运用”,索绪尔在此表述的工具毫无疑问就是语言,比如说你有“我、 喝、茶”这三个语言材料。你可以说“我喝茶”、“茶喝我”、“我茶喝”等,但只有我喝茶是符合语言习惯的,才能被人理解,其他的表述没有借助于汉语语言规则,是不能被运用的。 其次让我感兴趣的是索绪尔对语言符号系统的解读。符号是一定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体,即能指与所指。而语言符号中声音即能指,意义指所指。在第一编第一章,索绪尔提出:“能指与所指的联系是任意的......,语言符号是任意的”。即单个语言符号的发音与意义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如表达“母亲”的意义,英语为“mom”,汉语则为“ma ma”。这让我想到了语言作为一种“自然的秩序”的社会性,不同语言之间由于社会习惯的不同使发音与意义之间的联系不同。我认为索绪尔在此提出的语言符号的任意性与语言社会性相关联,更论证了他的语言社会性学说,是对之前语言学上自然主义和心理主义的极大突破。 索绪尔在此还提出了语言符号的线条性。索绪尔认为:“它体现一个长度”、“这长度只能在一个向度上测定:它是一条线”。即单个语言符号之间为线性组合,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既然不同的符号组合会产生不同的意义,所以我们必须了解它们整体间的关系。这由此引出了索绪尔对语言组合、聚合关系的探索,继而结构主义随之产生。索绪尔的结构主义思想、整体论观点可以说是不仅为以后语言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还广泛影响到了20世纪的哲学以及其他学科,充分显示出了语言学的基础性,也可以看出索绪尔的巨大贡献。在阅读了部分章节后,我感觉索绪尔举例较为生动,如在第一编第一章,他举了“汉人从前用三叩九跪拜见他们的皇帝”这个例子,平浅地显示了社会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