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三贵--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和主要扶贫政策

浅谈农村贫困问题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 一、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 众所周知,随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将完成,中国贫困地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人口已经基本脱贫,达到温饱生活的水平线,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功绩。同时,我们还应对目前贫困人口问题的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中国贫困人口问题,为消除贫困扫除人口障碍。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基础方面分析,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具有如下现状: (1)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一遇天灾人祸,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户又会返贫。虽然国家目前没有统一完整的返贫数字和返贫率的统计,但根据曾毅在《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指出广西一些贫困县的返贫率的计算估计。目前全国按最保守的10%左右的平均返贫率来算,应有1000万左右的返贫人口。还有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即未列入国家级贫困县的乡村,仍然存在着一个贫困阶层,尽管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但若按照3.5%的保守比率计算,亦至少有2000多万。 (2)、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人口增长速度快,表现为农村贫困户新增人口的程度快和城镇贫困人口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而增加。根据“四普”资料,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多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户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还表现为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老年贫困人的出现。 我国贫困人口的素质低下,不是某一方面的低下,而是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个方面的全面低下。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落后,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一直偏低,有些地方整体平均文化程度还不足小学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营养不良和近亲结婚,农村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表现为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发生率较高。所以,总的来说贫困人口素质差,特别是贫困地区文盲率高是我国目前的人口素质现状。 (3)贫困人口结构不合理,分布急集中又零星。农村贫困人口分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集中性。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在由国家和省、自治区政府分别确定的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中。二是零星,位于贫困县之外的农村贫困人口零星地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另外在我国大部分城镇都存在着由各种原因造成的贫困人口,这些人口的分布也表现出零星性的特点。我国贫困人口零星分布还表现为牧区人口、库区人口、高山高寒人口、边界人口、雷区人口、船民人口等等。(4)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导致生育行为与计划生育政策相悖。由于诸多主观、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长期以来逐渐形成农村独特的、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生育观念。例如,在农村以“传宗接代”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落后生育观念,驱使农村计划外生育普遍存在,超生数量增加,从而导致盲目的实际生育行为。这些都是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矛盾,无法减轻人口与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无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5)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1993年国定贫困县人均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仅为全国平均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的识别_汪三贵

中国农村贫困家庭的识别* 汪三贵(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北京100872) 王姮(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北京100081) 王萍萍(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司北京100826) 内容提要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农村贫困监测数据和计量经济模型(OLS和Logistic 模型)来识别与农户贫困和家庭福利状况高度相关的预测指标。我们发现,无论是OLS模型还是Log istic模型,都可以准确预测50%以上的贫困家庭。Log istic模型在准确预测贫困家庭方面有更好的表现,在选择合适的概率切割点后,预测的准确率可以达到70%以上。 我们还发现,要准确预测极端贫困人口是十分困难的。在实践中,较高的贫困线有利于提高预测和瞄准的准确性。 关键词农村贫困贫困瞄准贫困识别 一、导言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拥有数目庞大的农村贫困人口。根据官方贫困线和住户收入数据估计,2004年末农村贫困人口数约为2600万人。根据更高的贫困线(接近1天1美元的标准),贫困人口数估计为7600万人(国家统计局,2004)。尽管通过近20年来的持续经济增长以及政府部门有针对性的扶贫投资,农村减贫效果显著,但为实施更为有效的贫困干预计划,主要挑战在于如何更准确地识别穷人。由于难以获得住户层面可靠的收入和支出信息,长久以来,中国一直依赖区域瞄准(县和村)实施贫困投资项目,导致严重的覆盖不完全和漏出问题(W ang,2005)。因而,中国亟需更为简单有效的贫困瞄准方法来识别贫困户。 为瞄准贫困家庭和个体,可以利用住户调查资料和现代计量经济分析方法来建立贫困识别模型(W ard et a.l,2002)。本文讨论了该方法并试图建立中国贫困识别的模拟模型。该模拟的主要目的是在住户层面估计贫困的关联因素。为了提高实践中的可操作性,在模型中使用的预测变量都是那些容易收集的非收入和支出指标。 二、数据和方法 (一)数据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中国当前的贫困状况分析 1.1 贫困与中国的贫困群体 世界银行在《1990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贫困”下的定义是:“缺少达到最低生活水准的能力。”结合我国当前的实际状况,我国的贫困群体可以归纳为无法合法地获得基本生活条件并参与基本的社会活动的人的集合。根据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扶贫办对全国6万农村人口的消费支出情况进行的入户调查,确定农村贫困标准2003年为人均年收入637元,按照这一标准统计,目前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有2 900万,城市中有2 000~3 000万的贫困人员需要救助。这两部分人口属于绝对贫困人群。 这一贫困群体主要由以下两类人员组成:一是计划体制下的贫困群体。一般是城市中的三无人员, 即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人;农村中的五保户,由集体经济负担的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孤儿保教)的农村无依无靠的老、弱、孤、寡、残疾人员。二是市场体制下的新贫困群体,城市下岗、失业、半失业而造成生活困难的人员;以及在农村中因城市化,而“上班无岗、种田无地、劳保无份”,生活陷于贫困的失地农民,以及流动在城市和农村之间的部分农民工。除了这一绝对贫困人群外,我国还有近2亿的农村人口的年均收入是在850~950元之间,以及一些因灾返贫和因病返贫的人群。 1.2 中国的贫困现状 1.2.1 计划体制下的贫困问题得到了基本缓解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基本上走的是一条由农村补贴城市,农业补贴工业的发展道路,因此在计划体制下,贫困主要集中在农村,表现为“普遍性的区域贫困与极端贫困”。但是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首先在农村中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农村地区迅速走上了致富的道路。在另一方面由于改革开放使得中国的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财力得以能够进行一系列大规模的扶贫运动,使一些贫困地区摆脱了绝对贫困的处境,取得的扶贫成就举世瞩目。2004年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中国宣布:农村贫困人口从1978年的2.5亿减少到2003年底的2 9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为3%左右。 1.2.2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新贫困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城市中除了无依无靠、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三无人员外,基本上不存在贫困群体,城市居民可以享受到许多国家给予的优惠,比如就业、上学、住房、医疗等福利待遇,通过户籍制度将农业人口与非农业人口区分开来,逐渐形成以国有、集体企事业单位为依托的城市经济体制。随着市场化和国有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大部分企业经营困难,经济效益下降,从而使职工的生活状况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目前,城市中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国有企业和集体单位,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调整的结果,其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就是国有企业与集体企业在转轨过程中普遍表现出对市场的不适应,造成了自身的经营困难,部分企业破产、倒闭,减发、停发职工工资,造成城市“新贫困群体”的出现。 从收入分配制度上来说,由于规范和调节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法律、法规、经济杠杆、行政措施等存在许多缺陷,从而导致了部分城市居民的收入非透明化、非制度化,同时由于对高收入群体的调节不力,对低收入群体又保护不足,使我国城市居民收入差距日益拉大,造成相对贫困现象。 2 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2.1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含义及基本特征 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不以盈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组织形式,提供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社会组织。 由于非政府组织是介于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因此它具有和政府与企业相区别的特性。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莱斯特?萨拉蒙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五特征法,只要是符合这5个特征的社会组织都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

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 众所周知,随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将完成,中国贫困地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人口已经基本脱贫,达到温饱生活的水平线,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功绩。同时,我们还应对目前贫困人口问题的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中国贫困人口问题,为消除贫困扫除人口障碍。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基础方面分析,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具有如下现状: (1)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一遇天灾人祸,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户又会返贫。虽然国家目前没有统一完整的返贫数字和返贫率的统计,但根据曾毅在《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指出广西一些贫困县的返贫率的计算估计。目前全国按最保守的10%左右的平均返贫率来算,应有1000万左右的返贫人口。还有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即未列入国家级贫困县的乡村,仍然存在着一个贫困阶层,尽管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但若按照3.5%的保守比率计算,亦至少有2000多万。 (2)、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人口增长速度快,表现为农村贫困户新增人口的程度快和城镇贫困人口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而增加。根据“四普”资料,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多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户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还表现为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老年贫困人的出现。 我国贫困人口的素质低下,不是某一方面的低下,而是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个方面的全面低下。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落后,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一直偏低,有些地方整体平均文化程度还不足小学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营养不良和近亲结婚,农村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表现为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发生率较高。所以,总的来说贫困人口素质差,特别是贫困地区文盲率高是我国目前的人口素质现状。 (3)贫困人口结构不合理,分布急集中又零星。农村贫困人口分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集中性。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绝大部分集中在由国家和省、自治区政府分别确定的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县中。二是零星,位于贫困县之外的农村贫困人口零星地分布在广大农村地区。另外在我国大部分城镇都存在着由各种原因造

全国精准扶贫典型

全国精准扶贫典型 【篇一:扶贫开发典型案例】 潜山县扶贫开发典型案例 发布时间:2014-04-20 17:18:46来源:潜山扶贫办阅读次数:944特色产业舞龙头,对症扶贫阔步走 徐建平 一、案例背景 潜山县位于大别山东南麓,属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县总面积168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1万亩,宜林山场面积131万亩,水面9.2万亩。县域地形地貌复杂,西北部为大别山余脉,山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59.2%,中部的丘陵区占全县面积的23.9%,东南部为圩畈区,地势平坦,河湖穿插,耕地集中,占全县总面积的 16.9%。全县辖16个乡镇164个行政村,其中山区村为158个。2004年年末总人口57.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52.3万人,占总人口91.4%。由于我县山区面积较大,地形地貌复杂,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薄弱,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贫困人口数量较大。2004年全县人均收入668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 3.75万人,人均收入668-924元的低收入人口6.38万人。并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口在温饱线上挣扎。而且贫困人口居住分散,扶贫开发成本高。该县人均收入924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10.13万人,且多分布在自然条件极为恶劣的深山区和自然灾害频发区,居住分散,缺乏基本的生产生活条件,短时间内还很难摆脱贫困,改善这部分人口的生产生活条件,解决其温饱问题需要付出的扶贫开发成本较大。山区多是以保持生态效益为主的公益林,经济效益较低。农民主要以种植水稻为主,其他经济作物如茶叶、蚕桑、板栗、瓜蒌等规模小,产业化水平低,市场影响因素大,缺乏促进群众收入稳定增长的主导产品。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680元,山区人均纯收入仅为1200元左右,除绝对贫困人口外,尚有相当一部分群众在温饱线徘徊,生活条件和质量较差。脱离贫困的群众也只是一种低层次、低标准、低水平解决温饱,基础不牢,稍遇自然灾害极易返贫,需要继续扶持进行巩固。 山县根据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扶贫开发面临的新情况,在国家扶贫开发方针政策的指引下,创新扶贫开发方式,探索实施符合贫困地区实际的“六大产业对症扶贫模式”,即根据当地不同的资源禀赋,

中国贫困现状

中国现在的绝对贫困人口分布呈现点(14.8万个贫困村)、片(特殊贫困片区,含城市)、线(沿边境贫困带)并存的特征,贫困群体呈现大进大出的态势。按照联合国人均消费1.2美元的贫困标准,我国还有1.5亿贫困人口,大体分布为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人口。 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分布由散步逐步向某些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地域集中。同地理环境有极强的正相关性,进入21世纪,贫困人口大多数集中在我国山西、山西、甘肃、宁夏黄土高原干旱半干旱区和云南、广西、贵州喀斯特地貌地区。这些地区农业生产率低,生存条件恶劣,一直是中国农村贫困的一个主要原因。据国家统计局统计:贫困人口57%的所有收入仍然来自农业,贫困人口对农业有着严重的依赖性。此外,地理和自然条件的恶劣,对贫困的影响仍然很大。2005年,全国有一半以上的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分布在西部地区,52%的人口分布在山区。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家扶贫政策的不断实施,绝对贫困人口的数量在不断减少,人力资本缺乏作为导致贫困的一个原因,它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就是低教育的人口和健康状况不良的人口,贫困发生率要显著高于普通人口。 中国扶贫政策可分为三类,即开发式扶贫政策、社会保障政策和惠农政策。中国扶贫政策的突出特点,就是城乡扶贫长期采用双轨制的扶贫方式。开发式扶贫政策主要针对农村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侧重于生产性开发;社会保障政策至今主要以城镇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此外,惠农政策包括医疗、教育,税改等很多政策,主要不是针对贫困人口。而是采取了选择贫困县、贫困村的区域瞄准办法。贫困人口没有能从扶贫开发中同等受益,扶贫开发带来的好处更多地被贫困地区内部的中等甚至高收入家庭享用。部分扶贫项目的可持续性问题没有很好的解决,如信贷扶贫到户贷款的回收率很低。

现阶段中国,知识扶贫比经济扶贫更重要---一辩稿

亲爱的主席、评委、对方辩友,大家好:我方的观点是现阶段中国,知识扶贫比 经济扶贫更重要。开宗明义,概念先行。扶贫是指帮助贫困人口发展经济,摆脱 贫困。知识扶贫是扶贫主体通过提高教 育和文化科学水平,以促使贫困地区和 农户生产自救,逐步走上脱贫致富道路。经济扶贫是指扶贫主体直接向扶贫客体 提供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粮食、衣物等 物资或现金。而年收入在2300元以下具 备劳动能力的农村人口为我们主要扶贫对象。自1949年建国以来,中国扶贫分为 五个阶段,而现阶段是指最近的即从2001 年至今的第五阶段。中国在第五阶段的现状是已经基本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我们今天比较两者谁更重要的标准时比较谁更能稳定解决扶贫对象脱贫致富问题这一首要任务。具体论点如下: 第一,从扶贫的深度来讲。经济扶贫虽能第二,较快得解决眼前问题,但却是治标第三,不治本。而知识扶贫,传授生活经第四,验,谋生技能,从根本上解决贫困第五,问题。经济提供了物质,但知识为第六,我们提供合理运用经济扶贫的保障,第七,具有引导性。真正的扶贫是立足长第八,远的。贫者只有提高自身能力,才第九,能获得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同时,第十,经济增长是建立在优化结构和提高第十一,效益的基础上的,这也需要知识

第十二,引导。我方承认扶贫需要经济和 第十三,知识双管齐下,但相较而言知识 第十四,扶贫更能根本稳定地解决我国现 第十五,阶段贫困问题,因此知识扶贫更重要。第二:从本质上来说,各国企业间的竞争已 是人才竞争。通过对农村贫困人员进行知识 扶贫,提高生产力中的智能因素,提高贫困 人口的竞争力,从而提高生产力水平,做到 良性循环。能够达到彻底使其摆脱贫穷的作用。第三:贫困人口所处的自然环境恶劣,意味 着贫困农户更易遭到自然风险的冲击。导致出 现农村“扶贫,脱贫,再返贫”的怪圈发生。 因此,应充分认识到提高劳动力文化素质对改 编贫困农户家庭经济脆弱性所起到的作用。 综上所述,我方坚定我方观点:现阶段中国, 知识扶贫比经济扶贫更重要。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中国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韩嘉玲非常高兴,我以为这样冷门的一个题目不会有同学来听,结果那么多同学来关心农村教育,让我感到非常高兴,现在就将我长期从事农村教育的一些经验和大家一起分享。我偏重讲贫困地区,我先介绍一下,我大概在90年和91年在贵州省黔东南的一个少数民族地区作扶贫工作,所以你们等会看到的一些照片就是当年在那边工作时的一些情况,有一些也比较早,但也可以反映一些农村教育的情况。还有一些照片是2000年在甘肃和宁夏回族自治区所做的一些有关教育的调查研究。 那么农村教育应该包括那一些呢?我想农村教育应该是指发生在农村地区的各种教育。农村教育应该包括三种类型。第一种就是农村的正规教育,正规教育基本上指的是学校里面的正规教育,或者是学校里面的义务教育,当然教育里面又分为义务教育以前的和以后的,我想我今天会比较集中在贫困地区农村的义务教育这一块,不过我还是要指出农村教育不是只包括农村的基础教育或义务教育。还有一个就是非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不像学校教育,它没有固定的形式,比如说学期的开始和结束,基本上是一个没有固定形式和场所的,非正规教育很重要,它不是一个学历教育,基本上是和农村的发展相关联的一种教育,比如中国现在在贫困地区做了许多这种小儿信贷的服务,借钱给农民,让他们去养鸡养鸭,在此过程中教他们一些农村的实用技术,这种实用技术的教育就是属于非正规教育。在我国,可以把农村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包括扫盲教育都可以归入农村非正规教育。事实上我国过去在农村的非正规教育方面做得是非常好的,特别是在建国初期的时候有关扫盲的时候做了很多因地制宜、因陋就简的农村教育,创造出很多丰富的农村教育的形式,这样的一些形式至今还被许多的第三世界国家的传播和借鉴。我们出去看到就问,你们这是从那里来的,他们就说这是从你们中国传来的,可是我们过去创造出来的形式丰富的农村教育我们已经不太熟悉了。比如说在过去在扫盲的过程中,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回家教他们的祖父母的那种包学小组,或者是在树荫下,工厂里及在农村各种场合所进行的各种教育,比如说在冬天农民不能种地的时候开办的冬学班,比如说在街头放了一些识字牌,强迫你去认一些字,如果你不能认字就不能过去,虽然有一些强迫的性质,但这也是一种推广的模式。当时在牧区的时候,因为牧区非常分散,很多孩子上学很困难,所以就建立了所谓的马上学校,老师骑着马到牧区的每一个点去给孩子上学,或者在湖泊区的那种船上学校。当时有各种各样形式农村教育,可是今天完成了扫盲的工作以后,那些形式的教育已经很少了。最后一种就是所谓的informal education,我不知道怎么翻译,它就属于一种没有组织、没有事先计划的一种教育模式,比如是阅读看报纸、广播、电视、民间文化传统等形式,这个在以前农村也是非常丰富的,有一些放映对到农村去传播知识,这些都属于informal education,这些我们今天都不会讲,今天我们就针对农村学校里这种义务教育的情况。 基本上,我们国家到2000年时候基本上已经普及了义务教育,什么叫基本普及呢?事实上,大概是85%的地区的人口普及了义务教育,换句话说就是还有15%的地区没有普及义务教育,甚至还没有普及所谓的六年义务教育。所以我们以为好像是大部分普及了,其实还有很大的一块,而在这种所谓完成教育验收,或者是这些统计数目事实上和现实还是有很大的差距。我举一个例子,我们去的甘肃的4个贫困县,有两个县已经完成了普初验收,实际上这两个县是被别人要求在2000年或者2001年必须完成普初验收的,事实上这两个县在各个方面的能力都没有办法达到要求,可是因为要完成这个任务,所以它到了2000年的时候为了完成达标,它就必须造一些数字,为什么我们会发现这个现象呢?因为我们在甘肃的调查项目中我们做了一套经费的分布调查,中英合作项目中的1500万资金要分配给他们,怎样决定分配呢,那就不能用传统的指令式的我觉得差我就给你多,我觉得差就给你少,它是用一些指标来做,就是你的教育条件越差,没有完成普初的学生越多,我们给你越多的钱,

农村贫困现状

三、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现状 众所周知,随着“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即将完成,中国贫困地区的面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在中国农村贫困地区的绝对贫困人口已经基本脱贫,达到温饱生活的水平线,这是一个举世瞩目的功绩。同时,我们还应对目前贫困人口问题的现状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才能实事求是地对待中国贫困人口问题,为消除贫困扫除人口障碍。从自然条件、生态环境和社会基础方面分析,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具有如下现状: 传统、落后的生育观念,导致贫困恶性循环。如放羊娃。由于诸多主观、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长期以来逐渐形成农村独特的、与自然经济相联系的生育观念。例如,在农村以“传宗接代”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落后生育观念,驱使农村计划外生育普遍存在,超生数量增加,从而导致盲目的实际生育行为。这些都是与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相矛盾,无法减轻人口与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无法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人口增长过快,教育、卫生等基本社会服务水平太低。人口增长速度快,表现为农村贫困户新增人口的程度快和城镇贫困人口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化而增加。根据“四普”资料,农村贫困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多数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户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也普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城镇贫困人口的增加还表现为另外一个特征,就是老年贫困人的出现。 (2)贫困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业基础薄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返贫率高。一遇天灾人祸,已经解决温饱的贫困户又会返贫。虽然国家目前没有统一完整的返贫数字和返贫率的统计,但根据曾毅在《反贫困与可持续发展》一书中指出广西一些贫困县的返贫率的计

算估计。目前全国按最保守的10%左右的平均返贫率来算,应有1000万左右的返贫人口。还有农村非贫困地区的贫困人口,即未列入国家级贫困县的乡村,仍然存在着一个贫困阶层,尽管缺乏准确的统计数据,但若按照3.5%的保守比率计算,亦至少有2000多万。 (3)我国贫困人口的素质低下。不是某一方面的低下,而是身体素质、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三个方面的全面低下。贫困地区人口普遍营养不良。长期以来由于教育落后,农村贫困人口的文化素质一直偏低,有些地方整体平均文化程度还不足小学水平,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由于营养不良和近亲结婚,农村贫困人口的身体素质表现为传染病和遗传病的发生率较高。所以,总的来说贫困人口素质差,特别是贫困地区文盲率高是我国目前的人口素质现状。 (4)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和基础投入严重不足。 --农业生产条件较差。1993年国定贫困县人均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0%;在耕地中机耕面积仅占36%,有效灌溉面积31%,分别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8个和20个百分点;旱涝保收耕地面积则更少,1993年人均仅0.36亩,为全国平均水平的54.5%。一些贫困地区的农民还使用竹竿、木犁和简陋的铁制农具进行劳动、耕作,广种薄收,有些地方甚至仍然沿袭"刀耕火种"的古老生产方式。 --财政收入水平低,公共投入严重不足。1997年全国贫困县人均财政收入105元,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30%;国定贫困县累计财政补贴101亿元,县均1706万元。由于长期处于赤字状态,贫困县无力增加投入以改善贫困社区的公共设施、基础社会服务的低水平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5)特困的顽固性。 有很多贫困农民居住在耕地匮乏、水源困难的石山地区以及地处边陲、交通不便的深山区、大山区和荒漠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且其中多为社会发育程度较低的少数民族地区,要使他们脱贫致富,工作相当艰巨。

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农村贫困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生产总值跃居全球第二,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人口的福利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是在广大的农村地区贫困却依然存在,全球75%的贫困人口生活在农村地区,因此农村贫困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稳定,更对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农村贫困问题的界定、贫困现状和原因分析三个方面进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贫困;原因;对策 一、农村贫困问题的界定 我们一般认为贫困就是物质生活资料无法满足个人或家庭的生存需要的现象。随着时代的发展,贫困的定义发生了一定的变化,精神贫困也被包括在内,本文着重探讨农村贫困问题,旨在分析农村物质资料匮乏、农民生活困难产生的原因。所以,本文中的贫困特指物质贫困。朗特里和布思在1901年撰文认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的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人和家庭的生活状况,即为贫困。”在这个经典定义的基础上,我们可把农村贫困定义为:“一定数量的货物和服务对于个人和家庭的生存和福利的必需的;缺乏获得这些物品和服务的经济资源或经济能力的农村居民和家庭的生活状况”。相对于一般的贫困而言,农村贫困问题更突出,也更难以解决。根据农村居民生活消费价格指数,2007年农村贫困人口标准由上年的693元年调整为785元,低收入人口标准由上年的958元调整为1067元。与此同时,一方面,我国贫困线标准从2008年年底前的人均年收入785元,大幅提升至目前的人均年收入1196元;另一方面,世行的贫困线标准为人均美元/天。与我国平均贫困标准相比,农村贫困线低了将近35%,与世界水平相比则相差更大。 ' 绝对贫困又叫生存贫困.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其劳动所得和其他合法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这样的个人或

精准扶贫的中国经验与时代价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79555489.html, 精准扶贫的中国经验与时代价值 作者:曾文麒 来源:《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年第24期 [摘要]精准扶贫其实就是国家将扶贫工作转换到新阶段之后的措施,有所不同的是,精准扶贫强调的是精准,所谓的精准,并不是说要从金钱上进行扶贫,而是要做好扶志与扶智的工作。目前,国家在精准扶贫方面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即坚持党的领导,调动地方政府官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经济的发展,提高贫苦人民致富的动力;倡导社会扶贫,整合社会扶贫的力量,抓好精准的战略,确保精准扶贫的实用性;做好国际合作的工作,开拓扶贫道路。 [关键词]扶贫开发;精准;中国经验;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F323.8 [文献标识码]A 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国家一直都在不断地扶贫。尤其是在十八大以后,扶贫工作成为了当今的工作重点。在扶贫的过程中,一定要依据实际情况,不能好高骛远,另外,对于扶贫工作一定要落于实处,不能只是喊口号。在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一定要找准扶贫的目标,通过运用有效的措施,实际的行动,在安排项目与使用资金的时候,一定要确保精准度,这样才能为广大贫苦人民争取更大的利益。通过这一点,不难看出,我们国家对于扶贫的力度与决心极强,领导人对于扶贫工作也有深刻的见解与认识。通过党与地方政府的不断努力,在精准扶贫这一政策的指引下,获得了惊人的效果。 1 精准扶贫的定义 在中国三十多年的扶贫道路之上,已经有上亿人民彻底摆脱了贫穷。然而,在扶贫的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不少的问题,比如,贫困人民的底数模糊,没有找准扶贫的资金以及扶贫的指向等问题。所以,我国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的指导思想,其目的就是探究之前扶贫工作不足的地方,更新扶贫的策略,为更好的扶贫工作而努力。 之前的扶贫工作是粗放式的扶贫方式,有所不同的是,精准扶贫是依据不一样的贫困地区,不一样的贫困程度,选择针对性的扶贫方式,确保整个扶贫工作可以做到精准,不能出现丝毫的模糊。在实际扶贫的工作中,需要准确到位,精准脱贫,细化扶贫的思想,确保整个贫困的地区可以全面脱贫致富。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国家才能避免出现严重的两极分化,帮助贫困人民走向幸福的生活。 1.1 核心是精准

中国的贫困问题与国家反贫困政策

目录 【摘要】 (1) 【关键字】:贫困;扶贫;政策演变;经验借鉴;问题对策 (3) 前言 (4) 一、贫困的概念标准与中国当前的贫困现状 (6) (一) 贫困的概念及其原因 (6) 1. 贫困的概念 (6) 2. 我国产生贫困的原因 (7) (二) 中国的贫困评判标准 (9) 1. 现行的农村贫困标准 (10) 2. 我国现行的城市贫困标准 (10) (三) 当前中国的总体贫困状况 (11) 1. 农村贫困状况 (12) 2. 城市贫困状况 (14) 二、中国反贫困政策历史背景 (15) (一) 建国初期我国的反贫困政策的发展 (15) (二) 中国农村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变历程 (19) (三) 中国城市反贫困政策的历史演变历程 (24) 三、中国反贫困政策历史演变及其具体政策 (25) (一) 我国初始阶段的反贫困政策和扶贫资金投入 (25) 1. 反贫困政策投入 (25) 2. 资金投入 (26) (二) 转型期的反贫困政策 (28) (三) 我国现行的反贫困政策的目标 (32) (四) 配套政策 (34) 1. 财税支持 (34) 2. 投资倾斜 (34) 3. 金融服务 (34) 4. 产业扶持 (35) 5. 土地使用 (35) 6. 生态建设 (35) 7. 人才保障 (35) 8. 重点群体 (36) 四、中国反贫困政策评价 (36) (一) 总体评价 (36) (二) 现行反贫困政策的不足 (36) 1. 相对贫困问题突出 (36) 2. 我国反贫困依然以物质性措施为主,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不足 (38) 3. 扶贫对象规模大,返贫现象时有发生 (38) 4. 政策执行问题 (39) 5. 现行的贫困监测体系不合理 (39)

5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

5中国贫困人口的分布具有典型的区域特征,截止1992年底,估计全国仍有8000万贫困人口未解决温饱问题,占中国农村总人口的8.8%,这些人口大多集中在中、西部的18个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而这些地区又多以深山区、石山区、高寒区、黄土高原区、地方病高发区为主。其共同特征为: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生态失调、自然条件差、生产手段落后、粮食产量低、生活能源短缺、收入来源单一、就业机会少、信息闭塞、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等。其中典型的极贫困代表区域有两片,一片是“三西”(甘肃中部的河西、定西和宁夏南部西海固)黄土高原干旱区,面积38万平方公里。这里植被稀少,土地沙漠化和水土流失严重,地下水位低,严重干旱缺水;另一片是位于滇、桂、黔喀斯特(KARST)地貌区,面积约45万平方公里,由于多年的过度开垦、樵采,植被破坏十分严重,岩石裸露,降水很快就流失和蒸发,无法涵养水份。两片地区贫困的生态环境根源有:一是人口过多,大大超出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使这一地区生态环境形成恶性循环;二是水资源极端缺乏,水利设施不足,干旱严重,农业生产低而不稳,农民饮水困难。 8.6消除贫困和饥荒,公平地分配社会财富和资源,是国际社会和各国政府所面临的重要挑战和责任。中国进行经济建设、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共同富裕。为了实现这一目的,中国在政策上采取了两方面的策略:一方面,为加快经济建设步伐和社会财富的积累,允许并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一部分人率先富裕起来;另一方面,也实施了更加积极的消除贫困政策,并鼓励和提倡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消除贫困,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 8.7中国政府在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需求、解决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方面,进行了长期不懈的努力,80年代以来,采取了一系列扶贫改革政策和措施,包括: (a)改变了过去单纯分散救济的扶贫方法向经济开发扶贫方式转变; (b)强调扶贫工作从按全国人口平均分配扶贫资金向按项目、效益分配资金转变; (c)发挥科技扶贫的作用,在贫困地区组织各种适用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d)从单纯依靠政府系统向主要依靠经济组织转变; (e)从资金单项输入向资金、技术物资、培训相结合输入配套转变; (f)设置扶贫开发的专门机构,消除重点贫困地区,增加对贫困地区的投入; (g)动员全社会参与扶贫,加强对口支援和干部交流,发挥科技扶贫的作用。 8.8中国政府在消除贫困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贫困人口已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1992年的8000万人。但形势不容乐观,消除贫困的道路依然十分遥远。目前所说基本解决大多数贫困地区群众的温饱问题,实际上只是解决了“三不户”(食不裹腹、衣不遮体、房不避风雨)的基本生存条件,只达到温饱的标准低,并且不稳定。温饱标准按现价年人均纯收入300元计,只能维持基本生存和简单再生产,加上生产条件没有根本改变,每年约有20%~30%的农户饱而复饥、暖而复寒。 8.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既为贫困地区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资源开发、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机会、改善宏观经济环境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突出的不利因素有: (a)资金、物资和人才大量从贫困地区向大中城市和发达地区流动; (b)贫困地区对农村返销粮和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难以承受; (c)市场化后的贸易条件对贫困地区有明显影响,主要是产品质差,成本高,缺乏竞争力; (d)贫困户难以得到正常渠道的贷款,而且将出现市场竞争挫折后的新贫困; (e)在市场利益驱动下,加剧贫困地区自然资源的盲目开采,造成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大的破坏。 8.10中国政府每年拨出45亿余元的扶贫资金,相对巨大的贫困人口数量来说,扶贫强度是十分低的。因此,今后争取国际社会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也是中国消除贫困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目标 8.11到本世纪末,实现国家“八七计划”目标,即基本解决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具体目标是: (a)扶助贫困户创造稳定解决温饱的基础条件,有效、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为贫困户开辟可靠的就业门路; (b)基本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大力开展成人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培训,使农村新增劳动力就业前都能得到必要的职业技术教育;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和减贫对策分析

经济管理学院 发展经济学 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研究与减贫对策分析 学号: 200903010127 姓名:任少鹏 班级:农林经济管理091班

中国农村的贫困状况与减贫对策分析 贫困,一个深深困扰全人类发展的毒瘤和顽症,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包袱,也是在21世纪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大挑战。贫困是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障碍,是实现小平同志提出的“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要在这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目标的最需急待解决的问题。虽然我国经济近30年来有了巨大发展,但在农村地区依然有大量贫困人口存在。解决中国农村贫困问题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与公平,是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是农民自我发展的前提条件。本文主要对我国当前农村贫困的现状、造成贫困的原因和我国减贫对策进行分析,希望自己对中国农村贫困能有更确切的了解。 一、中国农村贫困现状及原因 1978年至1985年,改革开放政策给我国农村带来了巨大变化,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由1978年的2.5亿人减少到1985年的1.25亿人,在7年内贫困人口减少了一半,平均每年减少1786万人;1985年这1993年,农村贫困人口稳步减少,由1985年的1.25亿人减少到1993年的8000万人,平均每年减少562.5万人;1994年至2000年,平均每年减少714.3万人;截至2010年底,我国农村绝对贫困人口已减少到1479万,占农村居民总人口的1.6%。但是随着反贫困的深入,反贫困的难度也越来越大,贫困者每年脱贫的数量与比例都在下降。 导致我国农村贫困的因素主要有: (一)自然原因 贫困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生态问题,贫困的发生与贫困程度与生态环境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在我国“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所确定的592个国家重点贫困县几乎都处于生态环境恶劣的山区高原地区。其中307个集中在西南、西北地区以及中部大山区,贫困人口约占全国贫困人口的60%。这些地区农业的生产条件极差,水资源短缺、土地贫瘠、生产技术落后。由于生产技术落后,反过来又加剧了环境的恶化,这就形成了贫困——环境恶化——加剧贫困的恶性循环。(二)制度政策原因 1、农村教育、医疗落后 教育与医疗是人们应享有的最基本权利,但在自然环境恶劣的贫困地区教育与医疗水平十分低下。教师资源极度短缺,教育投资力度小,导致农民受教育水平低下、无技术特长,形不成人力资源群。“普九”欠债一直困扰着基层政府和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中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调研报告 1.引言 (2) 2.样本情况 (3) 2.1学校样本 (3) 2.2教师样本 (5) 2.3学生样本 (7) 3.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现状 (7) 3.1农村学校情况 (8) 3.1.1中心校和村小/教学点的规模差异较大 (8) 3.1.2寄宿制学校宿舍分配比较随意 (8) 3.1.3寄宿制学校缺乏专门的宿舍管理人员,教师兼任负担重 (8) 3.1.4寄宿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评价不容乐观 (9) 3.1.5农村校园安全问题值得重视,安全教育亟待加强 (10) 3.2农村学生情况 (11) 3.2.1学生学习兴趣较浓,课业压力适中 (11) 3.2.2学校课余活动匮乏,急需进一步丰富 (12) 3.2.3 农村学生校园人际关系堪忧 (12) 3.3教师生存状态 (13) 3.3.1工作强度与工作压力 (13) 3.3.2 身心健康 (15) 3.3.3经济状况 (19) 3.3.4专业发展 (21) 3.3.5职业认同和社会地位 (25) 4.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问题与需求 (27) 4.1 农村学校问题及需求 (27) 4.1.1寄宿制学校的寄宿条件需要完善 (27) 4.1.2寄宿制学校亟需专门的寄宿管理人员 (27) 4.2 农村学生问题及需求 (28) 4.2.1 农村学校住宿生的人际关系亟待改善 (28) 4.2.2 农村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厌学、学习动机不强等问题 (28) 4.2.3农村学生缺乏成长需要的多元教育资源 (29) 4.3 农村教师问题及需求 (29) 4.3.1 农村教师的工资、福利水平及绩效奖励有待进一步提高 (29) 4.3.2 农村教师工作强度大,亟需引入年轻师资和小科师资 (29) 4.3.3 农村教师的身心健康与娱乐生活问题需要引起关注 (30) 4.3.4 农村教师培训需增强适切性 (31) 5.改善我国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途径及建议 (31) 5.1 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政策设计与财政投入力度 (31) 5.2 围绕学生成长需求,重新建构农村学生的完整生活 (32) 5.3 立足“底部攻坚”,做好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保障 (33) 5.4 充分发挥社会公益组织对农村贫困地区基础教育的改善和促进作用 (34)

中国贫困地区的经历(四川省最西南面)

一位美籍華裔少年在中國貧困地區的經歷作者:胡仲陽發表日期:2011-7-29

一位美籍華裔少年在中國貧困地區的經歷 胡仲陽日記 我叫胡仲陽(英文名字:Albert Hu),是美國南加州圣馬力諾高中一名高四學生,居住在非常安全的圣馬力諾學區。在那里最危險的事情不是綁架也不是幫派打架,而是看到成績單上的“B”後的情緒低落。 自都村——中國西南一個偏僻山村,自都村的幾個村落散布在涼山群山上,地處四川省最西南面,靠近云南省。這地方城市里濕度比較大,海拔較高的地方溫度相對較低并且基本比較干燥。土生土長的人居住的地區屬于彝族自治地區,他們中的大部分人只會說只言片語的漢話。 注:胡仲阳在自都村呆了一段时间,并把这段经历用日记记录了下来。原文是英文的,中国日报网上有发表。 我是胡仲阳的朋友,他的另外的朋友帮他把日记翻译成了中文繁体的,我在这里转换成了简体中文,并发到天涯来,让更多人分享胡的感受。 1/5

第1天6月19日星期天 我和爸爸的行程是礼拜四开始的,为了节省旅费,我们从大都市上海乘坐深夜的飞机前往四川的一个小城市绵阳。然后航空公司的旅行车将我们和另外十几位旅客拉到四川省会城市成都,路上两个小时。在成都我和爸爸在一家关了灯锁着门的简易旅店敲门叫醒了警卫,登记了一个房间,快速地洗了个澡,瞇了一小会,凌晨四点在依稀晨光中急急赶往火车站。没曾想到,我们被告知火车将只开一半路程,成昆铁路中四川境内某一段因大雨造成塌方而中断。 我们在人头攒动的售票大厅排长队退掉火车票,之后就不知所措,不知该如何抵达通过崇山峻岭之间五百多公里外的目的地。一些兜售长途车票的贩子骗我们,说这个时候惟有乘坐他们的私家长途汽车,别无他法,我们后来发现他们卖给我们的票价高出正常票价很多。 上路后才知道这辆长途车太旧了,在山路上开了数小时后马达过热。两位司机只好在路上几次停车给马达浇水降温,最后找人修理。傍晚的时候当车行驶至山中某一个小镇时司机还是决定不再往前走了,因为他们得到消息说前方有一座桥被洪水冲垮了。一车的旅客四下里急找其它交通工具,付出更高的代价通过山中不同的途径继续前行。一辆小面包车载了我和爸爸及另外五位旅客走了非常颠簸的农村小路终于在半夜以后到达西昌。由于天气不好,旅客滞留,几乎所有的旅店客满。我们俩肩背着行李在街上挨家寻找旅店的空房。

中国贫困与扶贫政策探究

中国贫困与扶贫政策探究 在去大茂山之前,对于扶贫我只知道“输血式”扶贫和“造血式”扶贫,而其一直推崇和强调“造血式”扶贫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但是在大茂山的所见使我禁不住对原来的想法产生了怀疑,在读了一些学者的有关扶贫的书籍后,我顿觉豁然开朗,原来我们对贫困的认识是很狭隘的,对扶贫方法是知之甚少的。 我不是一个唯书本论者,但是一旦我的书本经验在现实中得到印证我将坚持它。接下来我将根据我所见的和我所知道的谈一下我对贫困以及扶贫的新认识。 一、什么是贫困什么是贫困?在我们普通人的概念里贫困就是一个字“穷”,也就是没钱。是的,没钱是贫困,但贫困绝不仅仅是没钱。 在1901年出版的朗特里的《Poverty:a study of Town life》中给出的贫困的定义是“总收入水平不足以获得‘仅仅维持身体正常功能’所需的最低量生活必需品,包括食品、房租和其他项目等”。这与世界银行在《198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给出的对贫困的理解:“当某些人、某些家庭或某些群体没有足够的资源去获取他们那个社会公认的,一般都能享受到的饮食、生活条件、舒适和参加某些活动的机会,就是处于贫困状态。”基本是一致的,都是指的绝对贫困状态。随着实践的发展世界银行对

贫困有了新认识,在《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中有这样的表述:“穷人生活在没有最基本的行动与选择的自由的境况中,而这种自由是使他们生活改善理所当然具备的。通常他们缺少必要的食品和住房、教育和医疗。以便使他们能过上所有人都向往的那种生活。面对疾病、经济混乱和自然灾害,他们分脆弱。同时他们经常遭受国家和社会的不公正对待,在涉及决定他们生活的重大问题上没有发言权。”而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在《1997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提出了“人文贫困”的概念:“人们在寿命、健康、居住、知识、参与、个人安全和环境等方面的基本条件得不到满足,而限制了人的选择。”大大拓展了贫困的内涵。(黄承伟,《社会性别与可持续扶贫开发:趋势、挑战和政策调整》)从这些权威的国际机构给出的不断发展着的贫困的定义可以看出,贫困不仅包括经济领域的低收入,还包含着非收入的因素,如人身歧视、性别歧视、对人身自由的限制、教育的不公正、医疗条件的缺失等,而且随着人道主义的深入人心,人本主义影响的不断扩大,这种非收入因素的贫困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我在大茂山的走访和调查中就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这种非收入因素导致的贫困的严重性。仅就教育来说,当地政府为了响应中央政策集中办小学,政府的这种行为的结果之一是部分偏远地区的家庭为了孩子上学而不得不搬出去,在学校附近租房子住,而他们的收入并没有因为搬出去而有大的提高,国家将本应该由政府承担的负担转嫁给了农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