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与技术进步的发生学分析

标准化与技术进步的发生学分析
标准化与技术进步的发生学分析

标准化与技术进步的发生学分析

标准化与技术进步的发生学分析

安佰生①

内容摘要:新增长理论指出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决定性因素,但该理论并没有对技术进步过程本身进行分析。本文从技术进步过程中技术选择的多样性和统一性分析出发,探讨了标准化在产生并约束多样性、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以便为国家标准化的政策制订提供理论借鉴。

主题词:技术进步、发生学、标准化、制度安排

古典经济学家斯密②、李嘉图③等都对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给予肯定,马克思也高度重视技术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中的作用。但此后经济学研究一直将技术作为一个给定的因素,而将其排斥在经济学研究之外,正如弗里曼所说:“在经济理论中持续存在着关于技术进步是资本主义经济最重要的能动来源的这一共识,和最主流文献对这个问题的相对疏忽之间的矛盾。”④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这种情况有所改观,⑤现代增长理论⑥和新增长理论⑦分别对(外生)技术进步和(内生)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进行了论述。他们的论述修改了以前总

①安佰生:商务部世界贸易组织司副处长、经济学院博士。

②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原因和性质的研究》,商务印书馆1972年。

③李嘉图:《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载彼罗?斯拉法主编:《李嘉图著作和通信集》第一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

④Freeman, Christopher The economics of technical change, in Daniel Archibug and Jonathan Michie (ed). Trade, growth and technical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16.

⑤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

⑥Solow, Robert W. “Technical change and the aggregate prodaction function”,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 XXXIX, August, 1957.

⑦Romer, Paul,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vol. 98. No. 5.

产量为资本和劳动力函数的传统认识,并将技术看作经济增长中的决定性因素。

经济学并不满足于现有的研究成果,他们所希望的不仅仅是将技术因素纳入分析框架,而是“在一个发生急速技术进步的世界里”,建立一种“主要注重技术进步过程本身”的“分析工具”,并在“理论和实践中建成一座桥梁”,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⑧

相对于产品,技术具有更大的流动性,如果遵循主流经济学以产品价格和数量为核心的均衡研究方法,技术进步过程的研究需要在模型中引入更多的变量,这些变量的数量之多势必导致模型的瘫痪。因此,主流经济学尽管得出了关于内生性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重要结论,但在“技术进步过程本身”的研究工作中,并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相对而言,由于演进经济学强调经济活动中的信息不全面、非理性和不确定性,更接近经济活动和技术变迁的实际,因而更适合对技术进步研究。由于演进经济学是一个新兴的学派,这个学派虽然在技术创新领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这些进展只能被看作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对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尚待更为深入的探讨。

一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分析

关于宇宙演化的发生学分析认为,“宇宙的一般进化并不具有固定的目的、永恒的方向”,而是“一个充满了不可预先决定的诸多方向的开放的过程”。⑨生

⑧保罗·克鲁格曼:《国际贸易新理论》,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176页。

⑨牛龙菲:“异质发生学与一般进化论”,《哲学研究》1992年第5期。

科学学的研究也指出,在科学的探索中,“没有范式或范式的某种候补者,所有与某一门科学发展可能有关的事实,似乎都同样重要”。⑩在经济学研究中,技术创新经济学的研究认为,技术进步是科学技术提供的可能性和市场条件相互作用的产物,?在技术存在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自然难以做出事先的判断,只能就不同的方向进行实验并通过市场进行“事后”(ex post)性的选择。因此,从演化的角度说,正确的发展方向是不可能事先被认知的,它必然经过一个允许多样性并行发展的阶段。只有在这个阶段中获得充分的信息,才有可能对未来的发展方向作出相对正确的判断。

同时,尽管库恩承认,与科学相关的事实对科学的发展都同样重要,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收集所有的事实。他说“这些收集事实的活动尽管对许多重要科学的起源是必要的,但是……这些收集事实的活动会产生困境。人们多少会犹豫是否能把这样搜集到的文献称做是科学的”。?技术多样性的供给上,根据Metcalfe 的计算,如我们将技术看作由一套设计概念凝结成的最终设计,那么n个设计概念将组成2n –(n+1)个由两个或多个设计要素组成的最终设计。?由于信息搜集成本以及厂商研发活动中的相互保密,非约束条件下多样性供给结果必然是爆炸性的多样性(explosive variety)。爆炸性的多样性无法实现经济活动中的规模经济和简化经济;爆炸性多样性也无法为“干中学”提供一个有效的范围,为实验提供一个更为有效的方向。因此非约束的多样性将导致资源浪费?。因此,由于多样性供给由于具有内在的爆炸性,就要求技术进步有一个对多样性约束的

⑩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Dosi, Giovanni,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Research Policy, 11 (1982).

?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

?Metcalfe, J.S. and I. Miles, "Standards, selection and variety: an evolutionary approach", in: Information Economics and Policy Vol. 6, 1994.

?David, Paul, A., and G.S. Rothwell, Standardization, diversit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the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capa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4(1996)a.

机制,以求得技术进步中的秩序(order)效果。

根据库恩在关于“通往常规科学之路”的论述,科学在走上明确的发展轨道之前,往往经历有一个寻找现象和事实的过程,基于这些现象和事实形成诸多解释,并在这些解释中试图形成一个范式。这些范式相互竞争,彼此无法说服对方。这个时候,科学还没有步入轨道,只是一个“前范式”时期,事实只是一些“纯粹”的事实。直到“科学共同体的成员”就范式达成共识,一个范式学派的范式成为科学共同体“共有的东西”,科学才进入真正的轨道,那些事实也就成为“科学的事实”。在既定的范式下,科学家们停止了关于科学发展方向的讨论,开始集中力量,朝着一个方向努力。

在库恩关于科学范式论述的基础上,意大利经济学家多西(Giovanni Dosi)开始了关于技术进步的范式和轨道的分析。?根据多西的定义,技术范式是以自然科学和实用技术为(material technologies)基础,就一定技术问题进行解决方案探索的“模式”;而技术轨道则是“在一个技术范式内的前进方向”,“是在由范式自身性质决定的边界内可能的技术方向的集群”,是技术范式规定范围内的技术变量之间“多维权衡”(multi-dimensional trade-off)的进展。也就是说,技术范式规定技术发展的总体方向,而技术轨道则在这个总体方向内,决定技术发展的具体方向,即技术的“非持续的变化与新范式的出现相联系”,而技术的持续变化“经常与沿着技术范式规定的技术轨道的方向前进相关。”

在多西的范式和轨道分析中,他所做的第一项工作是将范式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畴。库恩的范式是一种关于科学发展的哲学思考,主要以现象和事实为基础对科学发展路径的界定,注重的是自然科学中的内在规律。而多西则将技术和经

?Dosi, Giovanni,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Research Policy, 11 (1982).

济因素作为决定范式的变量,把范式看作以特定技术和经济均衡为基础的“进展”的概念,是“科学进步、经济因素、制度变量和在已有技术路径无法解决的困难相互作用的产物”。简单说,多西所做的是在“技术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的经济分析框架下开展对技术进步的分析。此外,多西的范式和轨道分析,体现了对多样性的连续约束的概念。在库恩的范式分析中,一旦范式问题得到解决,常规科学研究便进入正常的轨道。而在技术进步中,范式给出了一个约束范围,轨道则在这个范围内继续约束,以便寻求解决方案。技术进步被看作是一个在给定科技的条件下,通过对多样性连续约束求解的过程。

多西的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分析,对演进经济学关于“技术进步过程”的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1982年这篇题为“技术范式和技术轨道”论文成为该领域的代表作,对技术轨道研究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它使技术进步开始走出随机的混沌状态,而呈现出可以探究的线索,打破了经济学对技术创新“黑箱”的踟躇不前,鼓励了技术创新经济学从技术轨道研究的角度对这个“黑箱”的探索。弗里曼认为:“尽管技术进步的来源和结果有很大差异,但它不是一个随机过程。技术进步类型中存在规律性,这在经验研究中作过分析并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相对稳定的增长模型。”?纳尔逊和温特特也明确指出,特定技术或“技术体系”有他们特有的“天然轨道”(natural trajectories)。?这一天然轨道的存在使得设计人员、工程师、管理层和企业家可以形成对可能的未来发展和增长路径的预想,?并使他们的能动性在市场和非市场因素的激励、约束下在这个轨道上寻求对问题解决的方案。而市场通过“试错”(trial and error)方式对这些

?多西等:《技术进步与经济理论》,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年,第12页。

?理查德?纳尔逊、悉尼?温特:《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第P285页。

?Christopher Freeman The economics of technical change in Daniel Archibug and Jonathan Michie ed. Trade, growth and technical chan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p. 43.

方案进行实验,并以“事后”(ex post)的方式给出裁决。

二标准化对技术多样性的约束

技术范式与技术轨道分析,指出了技术进步是对多样性逐步约束的过程,从而给出了认识技术进步过程的基本框架。但这种分析并没有包括对技术商业化的论述,也就是是说,并没有完成科学—技术—产品的技术进步全过程分析。这个全过程分析的完成还需要考虑标准化在其中的作用。

早在上个世纪初,经济学家马歇尔就已经认识到标准化对技术进步的作用,并就标准化与技术进步的关系进行了论述。马歇尔将技术进步看作一种惯例(custom)的积累,他说:“早期工业技术的累积性进步主要依赖对惯例用法的非正式记录。……惯例提供了关于一般设计的持久主体。在此基础上,每一个有着新思想的人都在致力于做一些调整,以便获得经济的效益、增加的效用和更为快慰的效果。”惯例在进一步的发展中,“无意识地、粗犷地就程序和产品进行标准化”。而现代工业科学中,惯例“有意地”在为产品和程序的设计预留了空间,以便满足不同需求和新奇想法对技术未来的改进,从而成为现代科学中的“有意识的标准化(deliberately standardization)”。?

可以看出,不论是早期的无意识的“粗犷”的标准化,还是现代规范的标准化,都是一个对技术多样性进行选择,并约束为一个统一的技术选择的过程。

罗默(Paul Romer)在1990发表的一篇论文中,曾经将技术变迁看做?Marshall, Alfred., Industry and Trade, MacMillian and Co. Limited, 1919. pp.198-201.

“将原料组合在一起的指导方法(instructions)的改进”?。1994年,技术创新经济学的基地之一、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经济学教授梅特卡夫(J.S. Metcafe)发表了题为“标准—选择和多样性:一个演进的方法”的论文,明确指出“标准为系列指导方法”,建立了标准化与罗默以“指导方法”为内容的技术变迁之间的直接联系,将标准化正式纳入经济学关于技术进步过程分析的范畴。

在梅特卡夫看来,在约束和产生多样性、实现技术进步的过程中,标准化的一个“基本功能”是将“秩序”(order)强加给生产过程,以便“阻止生产程序的失控以及产出中关键要素的随意偏离”,实现“将技术发展纳入有生产效率的轨道”。从这个意义上说,标准“对多样性的产生设置了限制”,将技术的发展限定在有效率的轨道内。同时,我们也提到,宇宙进化的非目的性决定多样性是必然存在的现象,而且也是长期发展的基础和来源。标准一方面对多样性进行收敛,也为多样性的产生提供了一个共同的起跑线,即梅特卡夫所说的“构建多样性的基础”。21当多样性收敛为一个标准后,以这个标准为起点,随着新技术或/和市场新需求的出现,以这些新技术为基础在为新需求提供解决方案的探索中,多个解将在一定时间内同时出现。这些解通过市场竞争的“事后”选择,逐渐被约束为新的标准。技术进步就是这样一个标准连续产成并约束多样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的“熊比特竞争”保证了标准对多样性约束过程中,最优技术选择被选中。通过标准连续不断的制造和约束多样性,技术进步得以实现,社会沿着有序和有效的轨道发展。

标准化是一种约束多样性、制造秩序的行为,标准化的这两个功能对技术进?Paul Romer, 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0 vol. 98. no. 5

21前引书。

步缺一不可。22其中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标准化必须在多样性相对发展,技术进步方向相对明朗的时候,才能介入对多样性的约束。早在1927年,德国标准学会(DIN)主席Hellmich就就此做出了精辟的论述:

“自由和秩序是任何非无序发展必经的两个极点。人类天生的创造力为自由创造了条件,而思索和系统的思考提出了秩序的要求。二者都有其存在的依据。只有当这两个核心力量自由地相互作用,才能得出有意的结果。当标准化放肆地限制创造力火花、毁灭对进步最具推动力的力量的时候,它便是危险和邪恶的。因此,标准化只能进入在那些发展已经进入实际轨道、作为理性秩序和控制的基础的方法和知识已经就绪的领域。”23

下面我们以20世纪初汽车动力为例,说明标准化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以及其中的路径倚赖问题。

工业革命时期,蒸汽机的发明改变了人类以畜力和水力等自然力为运输动力的传统,动力进入了一个新的范式:相对于自然力的机器动力范式。这个范式就是图2-1中弧线ABC所界定的。以此为起点,人类进入了一个探讨可商业化的动力技术的时代。

22乔治?泰奇:《研究与开发政策的经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170页。

23David, Paul, A., and G.S. Rothwell, Standardization, diversity and learning: Strategies for the coevolution of technology and industrial capacit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14(1996)a.

在蒸汽机作为汽车动力的同时,世界汽车生产商也在根据所在国和地区不同资源和技术优势,探索其他的汽车动力技术,并将产品投放市场。在19世纪中后期,共出现了三个技术选择: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力,在图1中分别用a 、b 、c 代表。a 、b 、c 在这里可以被看作是范式ABC 范围内的三个技术轨道,汽车动力的技术在19世纪中后期沿着这三个不同的技术轨道向前发展,其中将形成具体的技术标准。

初期的蒸汽机以煤为燃料,这适合火车但对作为个人运输工具的汽车并不适合,因为汽车不能象火车那样随车运载大量的煤炭。美国汽车生产商成功以石油或石蜡取代煤炭作为燃料对水加温制造蒸汽后,蒸汽机成为美国主导的汽车动力。而欧洲在石油和水资源方面都有欠缺,没有那么多石油,也不能象美国那样随时可以找到水源。但欧洲在机械设计方面具有优势,因此,他们发明了热能效果更好的内燃机。

对水加温制造蒸汽的蒸汽机,作为汽车动力。a 技术轨道中的煤炭和石油/石蜡最终被约束在石油/石蜡上。从当时的统计数据看,为减轻蒸汽机电动车、以油为燃料的蒸汽机和内燃机都有很大的市场份额,甚至在初期内燃机并不占优

A

B

D

D

C

a b c 图1:汽车动力的技术进步过程

势。

1900 1904 1909 1914 蒸汽机1681 1568 2374 401

电动车1574 1425 3826 4669

内燃机936 18699 120393 563984 图3:1900-1914年美国汽车动力源(产量)分布

尽管美国的蒸汽机很有竞争力,但当时美国对欧洲的汽车生产技术非常推崇,美国的杂志《美国科技》(Scientific American)在19世纪80年代长篇连椟地报道欧洲的汽车技术进展情况。美国的汽车生产商也大量雇佣欧洲的汽车工程师。其中,特别是福特的转产内燃机决定对世界汽车动力产生决定性的影响。1905年福特在做了大量技术准备工作后,放弃蒸汽机而转产内燃机。由于福特随后在1908年采用大规模生产模式,内燃机搭上福特的流水线,汽车动力技术最终被约束在内燃机上,完成了机器动力新范式内的技术轨道选择。

有关机车动力的技术标准则沿着这个技术轨道,对技术多样性进行选择,如燃料标准中的汽油、柴油标准,不同油料的标号标准,发动机性能标准等。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技术进步是一个持续的变迁过程,图2中标准化对技术多样性的菱形约束呈现连续性,因此应拓展为图4表示的动态技术进步过程分析。这样,技术进步过程就成为一个技术范式、技术轨道和技术标准对技术多样性的连续菱状约束的过程,其中每个菱形代表一个技术范式。

A D

B

C

图2-4:标准化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一个连续菱形约束

在多样性和秩序这个两个极点中间,标准化何时介入对多样性的约束,是一

个重要的问题。在作为技术进步基础的多样性缺失的情况下,过早进行标准化意味着技术选择可能被约束在错误的标准上。由于技术变迁的正反馈和路径依赖,技术有可能被“锁定”在劣质技术上,如打字机的键盘设计格式。24“等待”在现代经济活动中则基本上是不现实的。一方面它将造成多种技术选择并存,这意味着机会成本的上升;另一方面,在标准化机构“等待”的情况下,竞争厂商将会通过抢先“锁定”制造“事实标准”,而事实标准只是厂商利润最大化的产物,并不是国际标准组织ISO和IEC所说的社会“最佳利益”的结果。这是目前标准化机构普遍关注的问题,考虑到技术进步是一个对多样性逐步约束过程,标准化对多样性的约束也应呈渐进特征。为此,标准化机构开始考虑先行制订“预期标准”(anticipatory standards),就多样性进行类似技术轨道所做的初步约束,然后在制定具体的技术标准。应该说,先行制订“预期标准”的做法,符合技术进步进程的内在特征和需求。为此,OECD科技司副司长、经济学教授Lundvall指出,通过制订“预期标准”、“提前对技术进行标准化被认为是标准化调整的一个必要内容。”25

24David, Paul, A., "Clio and the economics of QWERTY",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apers and Proceedings, Vol. 75, 1985.

25Lundvall Bengt-Ake, Standards in an innvative wolrd, in Hawkins, Richard, Robin Mansel, Jim Skea(ed) Standards, innovation and competitiveness The politics and economics of standards in natural and technical environment Edward Elgar Aldershot, UK.Brookfield, US 1995.

标准差σ的4种计算公式

标准差σ的4种计算公式: 简易标准差,Rbar/d2,Sbar/C4和Minitab中 标准差σ的4种计算公式: 简易标准差,Rbar/d2,Sbar/C4和Minitab中的Pooled standard deviation(合并标准差) 做数据分析,经常会碰到提到标准差σ这个概念,关于标准差σ的计算方式,目前,本人知道有4种标准差σ的计算方法,如下: 一,简易标准差σ的计算方式 上面是计算整体的标准差,如果是计算样本的标准差,这里的N, 应该为N-1. 一般情况下,都是计算样本的标准差。关于这个标准的详细运算公式和案例分析,可以参考附件,里面有比较详细的解释。 标准差的简易计算公式和案例分析.rar(28.19 KB, 下载次数: 1262) 二,XBAR-R管制图分析( X-R Control Chart)图中的Rbar/d2 算法 XBAR-R管制图分析( X-R Control Chart):由平均数管制图与全距管制图组成。 ●品质数据可以合理分组时,可以使用X管制图分析或管制制程平均;使用R管制图分析制程变异。 ●工业界最常使用的计量值管制图。

关于上面公式中用到的A2、A3、D2、D3、D4等常数请参考帖子下面的表格三,XBAR-s管制图分析( X-sControl Chart)中的Sbar/C4算法 XBAR-S 管制图分析( X-S Control Chart):由平均数管制图与标准差管制图组成。 ●与X-R管制图相同,惟s管制图检出力较R管制图大,但计算麻烦。 ●一般样本大小n小于等于8可以使用R管制图,n大于8则使用S管制图。 ●有电脑软件辅助时,使用S管制图当然较好。

大唐甘谷发电厂耗差分析技术标准

Q/GDC-210-01 大唐甘谷发电厂 耗差分析技术标准 2010-06-30发布2010-07-30实施大唐甘谷发电厂发布

前言 为了规范大唐甘谷发电厂定期工作,进一步提高设备运行可靠性,及时发现设备运行或备用状态的故障和隐患,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对设备做到可知、可控,以有效防止设备隐患的积累而导致事故的发生,保证设备安全稳定运行,根据国家及电力行业有关规定和标准,依据中国大唐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特制订本标准。 本标准由大唐甘谷发电厂发电部组织编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国荣 本标准主要审定人:周龙 本标准批准人:孙万荣 本标准由大唐甘谷发电厂发电部负责解释。

大唐甘谷发电厂耗差分析技术标准 范围 本标准对中国大唐甘谷发电厂耗差分析系统的三级指标体系、分析方法、数据规范、系统功能、软硬件环境等作出了规定。 本标准适用于大唐甘谷发电厂。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0184-88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ANSI/ ASME PTC4-1998 蒸汽锅炉性能试验标准 GB/8117-87 电站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 ANSI/ASME PTC6-2004 汽轮机热力性能试验规程 GB474-1996 煤样的制备方法 GB/T211-2007 煤中全水分的测定方法 GB/T212-2001 煤的工业分析方法 GB/T213-2003 煤的发热量测定方法 DL/T 606-2006 火力发电厂能量平衡导则 DL/T 904-2004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DL/T 467-2004 电站磨煤机及制粉系统性能试验 DL/T 469-2004 电站锅炉风机现场性能试验 DL/T 924—2005 火力发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技术条件 GB/T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定义和术语 下列定义和术语适用于本标准 1.1 运行基准值 运行基准值也叫运行应达值,是对应机组某个负荷工况下,各运行参数的最经济或最合理的值。基准值可以是设计值,试验值,或运行统计最佳值。一般地,对新机组或缺少试验资料时,往往以设计值作为运行的基准值。而经过大小修以后的机组,总是以优化试验结果作为基准值,必要时也可以用运行统计最佳值作为基准值。比如滑压运行机组的滑压曲线,就是主汽压力的基准曲线。曲线上对应某个负荷的主汽压力,就是主汽压力在该负荷时的基准值。 1.2 耗差 耗差是指当某一运行参数偏离运行基准值时,对机组运行经济性(供电煤耗)影响的大小,其单位为“克/千瓦小时”。 1.3 运行可控耗差 指运行操作人员能够调整(增加或减小)的耗差。 1.4 运行不可控耗差

标准差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样本

标准差的概念与计算方法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是一组数值自平均值分散开来的程度的一种测量观念。一个 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的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一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 值较接近平均值。 例如,两组数的集合{0, 5, 9, 14} 和{5, 6, 8, 9}其平均值都是7 ,但第二个集合具有较小的标准差。 标准差能够当作不确定性的一种测量。例如在物理科学中,做重复性测量时,测量数值集合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测量的精确度。当要决定测量值是否符合预测值,测量值的标准差占有决定性重要角色:如果测量平均值与预测值相差太远(同时与标准差数值做比较),则认为测量值与预测值互相矛盾。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值都落在一定数值范围之外,能够合理推论预测值是否正确。 标准差的简易计算公式 假设有一组数值x1, ..., xN ( 皆为实数),其平均值为: 此组数值的标准差为 一个较快求解的方式为

一随机变量X的标准差定义为: Q = - EX尸)=x/E(川)一(E(X)尸须注意并非所有随机变量都具有标准差,因为有些随机变量不存在期望值。如果随机变量X为x1,...,xN 具有相同机率,则可用上述公式计算标准差。从一大组数值当中取出一样本数值组合x1,...,xn , 常定义其样本标准差: 范例 这里示范如何计算一组数的标准差。例如一群孩童年龄的数值为{ 5, 6, 8, 9 }:第一步,计算平均值 n = 4 (因为集合里有4个数),分别设为: Ti = 5 Ta = 6 X3 = 8

^4 = 9 *=扌(5 + 6 + 8+9 — 7此为平均值。 第二步,计算标准差p'-'i "=\ 一 7)2 _ 1 i=1 用7取代至 <7 = [(富1 - 7尸 +(X2 一 7尸 + (叼 - 7)2 + (血 - 7尸 rr = ^[(5-7)3 I (6-7)5 + (8-7)2 + (9-7)2 "二 £((一2尸+(T )U1"巧 心 /扣+ 1 + 1+4) 10 T 用4取代N 衍+ +亞 一可2 用4取代N

自备热电厂SIS系统改造项目技术方案.doc

厂级监控信息系统(SIS)项目 技术规范书 一、项目概述 本技术规范对新特能源自备电厂厂级监控信息系统(以下简称SIS)改造项目提出了技术方面和有关方面的要求。本技术规范的内容,是按照全厂需要监视的信息和信息管理需要涉及的范围来编制的,SIS系统改造保留现有SIS系统的edna实时数据库和硬件,对所有软件平台进行改造,使SIS系统能够满足现场的需求并长期稳定运行。本次项目包括通讯接口调试、数据采集、数据库安装调试、软件安装调试、画面组态、日常报表统计分析、指标统计分析、经济指标分析、耗差分析等工作。参与投标的供应商需要最终提供一套功能完成、能长期稳定运行的SIS系统。 二、项目标准 1.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 8117 电站汽轮机热力性能验收试验规程 GB/T 8566 计算机软件开发规范 GB/T 8567 计算机软件产品开发文件编制指南 GB/T 9385 计算机软件需求说明编制指南 GB/T 9386 计算机软件测试文件编制规范 GB/T 10184 电站锅炉性能试验规程

GB/T 12504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 GB/T 12505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 14394 计算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管理 GB/T 15853-1995 软件支持环境 GB/T 17544-1998 信息技术软件包质量要求和测试 GB/T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等级划分准则 GB 4208-19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 50229-2006 火力发电厂与变电所设计防火规范 DL/T 467 磨煤机试验规程 IEEE802.X 局域网标准 TCP/IP 用于网络的一组通讯协议,包括传输控制协议和网际协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和贸易委员会第30号令:电网和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及调度数据网络安全防护规定。(按最新版执行) 2.本技术规范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所有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完全陈述与之有关的规范和标准。供应商应提供符合本技术规范和有关工业标准要求的优质SIS。对国家有关安全、环保等强制性标准必须满足其要求。 3.所有文件、图纸及通讯,均应使用中文。不论在合同谈判及签约后的工程建设期间,中文为主要的工作语言。 4.技术规范应作为SIS合同的一个附件,并与合同文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差分GPS定位技术在ITS中的应用.

概述 1 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动车辆增加,交通拥塞导致时间延迟,交通事故增多,环境污染加剧,这些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各国纷纷开展研究,旨在利用计算机、现代通信及自动化等现代高新技术来改善交通状况,建立智能交通系统 ,合理利用现有道路交通设施,充分发挥道路交通的 (ITS潜能,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以便有效地解决交通拥塞现象。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导航定位技术、数据通信技术、 ITS 自动控制技术、图像分析技术以及计算机网络与处理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有效地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体系,使人、车辆、道路密切配合,和谐地统一,建立在一种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运输综合系统,是一种新型交通系统。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主要基于这样一种考虑:GPS 在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准确地知道车辆当前所在 ITS 的位置,这个问题通常采用全球定位系统技术解决。 (GPS是美国维护的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包括个部分:GPS 3GPS 卫星空间部分 、地面支撑系统地面监控部分、接收 ( ( GPS 机用户部分。它可以为地面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位置、三 ( 维速度和时间。它由颗距地球万多公里的人造地球卫星 242组成,形成对地面的连续、均匀覆盖。定位的特点是全 GPS 天候、实时性和高精度,因此倍受测量和导航用户的青睐。 在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车辆定位和导航上,在 GPS ITS 的诸多应用中,车辆定位导航应用发展最快,它可以改 GPS 善交通条件,提高交通流量和系统动态响应通行条件,从而避免地区交通拥挤,取得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车辆应用已跃居各应用之首, 车辆应用有种 GPS GPS 3类型:美国的汽车急救系统; 日本的车辆导航仪; (1(2(3中国的车辆调度系统。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日本的车辆导航仪应用最具规模,而且已有全国性的与之匹配的道路交通信息系统及其中心。美国的急救系统也在不断的扩大应用之中。我国的车辆调度指挥系统正值蓬勃发展,尤其在公 GPS 安、金融部门中应用最为广泛。

标准差公式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 ,也称均方差(mean square error ),是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的平均数,它是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S (σ)表示。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平均数相同的,标准差未必相同。 标准差也被称为标准偏差,或者实验标准差,公式如下两式: ()1 n x x S n 1 i 2 i --= ∑= 或 1 n n x x S 2 n 1i i n 1 i 2i -??? ??- =∑∑ == 即: () 1 n x x 1 n n x x S n 1 i 2 i 2 n 1i i n 1 i 2i --= -??? ??- = ∑∑∑ === 如是总体,标准差公式根号内除以n 如是样本,标准差公式根号内除以(n-1) 因为我们大量接触的是样本,所以普遍使用根号内除以(n-1) 公式意义 所有数减去其平均值的平方和,所得结果除以该组数之个数(或个数减一),再把所得值开根号,所得之数就是这组数据的标准差。 标准差越高,表示实验数据越离散,也就是说越不精确;反之,标准

差越低,代表实验的数据越精确 简单来说,标准差是一组数据平均值分散程度的一种度量。一个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一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近平均值。 例如,两组数的集合{0, 5, 9, 14} 和{5, 6, 8, 9} 其平均值都是7 ,但第二个集合具有较小的标准差。 标准差可以当作不确定性的一种测量。例如在物理科学中,做重复性测量时,测量数值集合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测量的精确度。当要决定测量值是否符合预测值,测量值的标准差占有决定性重要角色:如果测量平均值与预测值相差太远(同时与标准差数值做比较),则认为测量值与预测值互相矛盾。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如果测量值都落在一定数值范围之外,可以合理推论预测值是否正确。 标准差应用于投资上,可作为量度回报稳定性的指标。标准差数值越大,代表回报远离过去平均数值,回报较不稳定故风险越高。相反,标准差数值越细,代表回报较为稳定,风险亦较小。 例如,A、B两组各有6位学生参加同一次语文测验,A组的分数为95、85、75、65、55、45,B组的分数为73、72、71、69、68、67。这两组的平均数都是70,但A组的标准差为17.07分,B组的标准差为2.37分(此数据时在R统计软件中运行获得),说明A组学生之间的差距要比B组学生之间的差距大得多。

标准差与估计标准差

2-3 變異的計算及解析 由基礎課程裡我們可以知道:表示變異的方法有很多,其最常使用的是“標準差”;關於標準差的計算又分兩個觀念:(真)標準差σ與估計標準差σ?。 為了解釋這兩個觀念的差異,我們先看下例數據: 下例數據有經過分組,每組抽測5個數據(即S/S 或n = 5的意思)。分組的原因不外乎量產、或長期研究等, 需要分批量測而形成母體與樣本的關係。

(1)(真)標準差σ: 若將所有Raw Data 視為一個母體、混合不分組,則 =STDEV( )所計算出來的標準差即為所求,即工程師最熟 悉的算法。

-------------------------------------------------------------- 使用時機:a.) 想了解母體真正的變異的時候;b.) 想敏銳地抓出上圖/組間變異的異常的時候。 --------------------------------- 目的:了解整個母體的總變異。 優點:可以充分反映整個母體的異常(含上圖/組間變異、及下圖/組內變異的異常…尤其是組間變異的異 常)。 缺點:數據量要夠大(避免誤差過大)、且上圖不能有異常(避免組間變異顯著),否則計算出來的 不具代 表性。 (2) 估計標準差σ?: 大部分的工程師沒聽說過估計標準差。Raw Data 若經過分組(分組與抽樣皆要隨機),我們可以利用樣本的變異、去估算整個母體的變異;但是要特別注意組間變 σ)已經被假設成常態分配;以白話來說:想像管制異(X 圖-上圖的每個組平均X是一顆綠豆,當這些綠豆被一把撒到管制圖-上圖的時候,這些綠豆皆自動定位到常態分配該有的位置上,因此整個上圖的假設都是常態分配,若真有異常、也早已被視而不見。 故以估計標準差σ?來看問題,祇能解析下圖/組內變異的

差分定位技术对比分析

差分GPS定位技术分析 单GPS系统提供的定位精度是优于25米,而为得到更高的定位精度,通常采用差分GPS技术:将一台GPS接收机安置在基准站上进行观测。根据基准站已知精密坐标,计算出基准站到卫星的距离改正数,并由基准站实时将这一数据发送出去。用户接收机在进行GPS观测的同时,也接收到基准站发出的改正数,并对其定位结果进行改正,从而提高定位精度 差分GPS定位的几种常用的方法包括伪距差分、位置差分和载波差分三类。 伪距差分将所有卫星的测距误差传输给用户,用户利用此测距误差来改正测量的伪距,此方法效果良好,但目前能够支持用户修正伪距的GPS接收设备的价格相对较为昂贵,并且算法的主要计算任务在用户一方,不适合运用到计算资源相对比较缺乏的嵌入式系统当中。此前也有相关研究提出采用集中差分的方式,即将主要的计算任务交给基站,而用户端只负责发送自己得到的伪距信息,并接收基站的计算结果;但这样做也可能导致信息发送和接收占用有限的无线信道,从而在用户数量较多的时候导致信息发送和接收的延迟,影响定位的实时性。

载波相位差分定位精度很高,但算法较复杂,且由于求解整周未知数需要一定时间的静止观测,所以此算法适合固定站进行静态精确定位,而不适合于应用到汽车导航定位中。 位置差分与前两种差分算法相比,计算复杂度最小,且能够应用于位置差分的GPS接收设备的造价低廉,任何一种GPS接收机均可改装成位置差分系统。虽然位置差分的效果一般不如伪距差分,但只要基站位置和用户所在的位置在一定的区域范围内(一般认为是百公里左右),所得到的差分效果是可以满足实际车辆定位的需求的,所以作为一般的城市车辆应用来讲,并不需要建设非常多的基站就可以满足绝大多数新旧GPS用户的定位要求。另外,位置差分计算量较小,也非常适合应用于处理能力并不太强的嵌入式系统。 考虑到以上种种因素,特别是GPS接收机的限制,车载定位通常采用位置差分的GPS算法,GPS接收机的导航电文以1Hz 的刷新频率通过串行通讯口不断传送到车载导航平台。平台开辟一定大小的RAM缓冲区用来存储已经接收到的导航电文,并同时对RAM缓冲区中的导航电文进行分析判断。这里,我们关心的是GPGGA数据,此数据中已经包含我们需要的信息,包括时间、经度、纬度、使用到的卫星数、高程信息等等,其中的经度和纬度信息就是算法最关心的内容。经过对经度和纬度的变换,可以得

标准差σ的4种计算公式

标准差σ的4种计算公式

标准差σ的4种计算公式: 简易标准差,Rbar/d2,Sbar/C4和Minitab中标准差σ的4种计算公式: 简易标准差,Rbar/d2,Sbar/C4和Minitab中的Pooled standard deviation(合并标准差) 做数据分析,经常会碰到提到标准差σ这个概念,关于标准差σ的计算方式,目前,本人知道有4种标准差σ的计算方法,如下: 一,简易标准差σ的计算方式 上面是计算整体的标准差,如果是计算样本的标准差,这里的N, 应该为N-1. 一般情况下,都是计算样本的标准差。关于这个

关于上面公式中用到的A2、A3、D2、D3、D4等常数请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f810256535.html,/thread-476-1-1.html帖子下面的表格 三,XBAR-s管制图分析( X-sControl Chart)中的Sbar/C4算法 XBAR-S 管制图分析( X-S Control Chart):由平均数管制图与标准差管制图组成。

●与X-R管制图相同,惟s管制图检出力较R 管制图大,但计算麻烦。 ●一般样本大小n小于等于8可以使用R管制图,n大于8则使用S管制图。 ●有电脑软件辅助时,使用S管制图当然较好。 关于上面公式中用到的A2、A3、D2、D3、D4等常数请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f810256535.html,/thread-476-1-1.html帖子下面的表格 四,Minitab中所使用的Pooled standard

deviation(合并标准差) Minitab中所使用的Pooled standard deviation,这个标准差的计算和一般的不一样,这个是Minitab默认的,相关的计算公式可以参考《Minitab: Pooled standard deviation》https://www.360docs.net/doc/f810256535.html,/thread-288-1-1.html Minitab: Pooled standard deviation(合并标准差), Rbar, Sbar Pooled standard deviation(合并标准差) is a way to find a better estimate of the true standard deviation given several different samples taken in different circumstances where the mean may vary between samples but the true standard deviation (precision) is assumed to remain the same. It is calculated by where sp is the pooled standard deviation,

如何计算标准差

调用函数 STDEV 估算样本的标准偏差。标准偏差反映相对于平均值(mean) 的离散程度。 语法 STDEV(number1,number2,...) Number1,number2,... 为对应于总体样本的1 到30 个参数。也可以不使用这种用逗号分隔参数的形式,而用单个数组或对数组的引用。 说明 函数STDEV 假设其参数是总体中的样本。如果数据代表全部样本总体,则应该使用函数STDEVP 来计算标准偏差。 此处标准偏差的计算使用“无偏差”或“n-1”方法。 函数STDEV 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 为样本平均值AVERAGE(number1,number2,…),n 为样本大小。 忽略逻辑值(TRUE 或FALSE)和文本。如果不能忽略逻辑值和文本,请使用STDEVA 工作表函数。 示例 假设有10 件工具在制造过程中是由同一台机器制造出来的,并取样为随机样本进行抗断强度检验。 如果您将示例复制到空白工作表中,可能会更易于理解该示例。 操作方法 创建空白工作簿或工作表。 请在“帮助”主题中选取示例。不要选取行或列标题。 从帮助中选取示例。 按Ctrl+C。 在工作表中,选中单元格A1,再按Ctrl+V。

若要在查看结果和查看返回结果的公式之间切换,请按Ctrl+`(重音符),或在“工具”菜单上,指向“公式审核”,再单击“公式审核模式”。 A 1 强度 2 1345 3 1301 4 1368 5 1322 6 1310 7 1370 8 1318 9 1350 10 1303 11 1299 公式说明(结果) =STDEV(A2:A11) 假定仅生产了10 件工具,其抗断强度的标准偏差 (27.46391572) 方差分析 EXCEL的数据处理除了提供了很多的函数外,但这个工具必须加载相应的宏后才能使用,操作步骤为:点击菜单“工具-加载宏”,会出现一个对话框,从中选择“分析工具库”,点击确定后,在工具菜单栏内出现了这个分析工具。 如果你的电脑中没有出现分析工具库,则需要使用OFFICE的安装光盘,运行安装程序。在自定义中点开EXCEL,找到分析工具库,选择“在本机运行”,安装添加即可。 在数据分析工具库中提供了3种基本类型的方差分析:单因素方差分析、双因素无重复试验和可重复试验的方差分析,本节将分别介绍这三种方差分析的应用: 单因素方差分析 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前,须先将试验所得的数据按一定的格式输入到工作表中,其中每种水平的试验数据可以放在一行或一列内,具体的格式如表,表中每个水平的试验数据结果放在同一行内。 数据输入完成以后,操作“工具-数据分析”,选择数据分析工具对话框内的“单因素方差分析”,出现一个对话框,对话框的内容如下: 1.输入区域:选择分析数据所在区域,可以选择水平标志,针对表中数据进行分析时选取(绿色)和***区域。 2.分组方式:提供列与行的选择,当同一水平的数据位于同一行时选择行,位于同一列时选择列,本例选择行。 3.如果在选取数据时包含了水平标志,则选择标志位于第一行,本例选取。4.α:显著性水平,一般输入0.05,即95%的置信度。

GPS实时差分动态定位技术

第22卷 第2期1998年4月 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 Journal of Wuhan T ransportation University Vol.22 No.2Apr il 1998 GPS 实时差分动态定位技术 a 甘俊英 张有为 (广东省五邑大学信息科学研究所 江门 529020) 摘要:全球定位系统GPS 是一个实时、全天候和全球性的星基导航定位系统.分析了全球定位系统GPS 的组成及功能,探讨了GPS 实时差分动态定位技术及其误差来源.GPS 实时差分动态定位这一高新技术必将进入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全社会提供服务.关键词:全球定位系统;差分动态定位;动态定位;实时定位技术中图法分类号:T N967.2 1 GPS 的组成 C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为全球定位系统,主要由GPS 卫星、地面监控系统和用户设备三部分组成. 全球定位的空间卫星由21颗工作卫星和3颗备用卫星组成.工作卫星分布在6个轨道面内,每个轨道面分布3~4颗卫星.卫星轨道面相对地球赤道面的倾角为55°,各轨道面升交点的赤径相差60°,在相邻轨道面上,卫星的升交距相差30°.轨道平均高度约为20200km,卫星运行周期为11h 58min.因此,在同一测站上每天出现的卫星分布图相同,只是每天提前约4min .每颗卫星每天约有5h 在地面线上,同时位于地平线上的卫星数目随时间和地点而异,最少为4颗,最多为11颗.这样的空间配置,可保证在地球上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均至少可以同时观测到4颗卫星,加之卫星信号的传播和接收不受天气的影响,因此,GPS 是一种全球性、全天候的连续实时导航系统. GPS 地面监控部分是由5个监控站、 3个注入站和一个基准站组成.基准站位于美国科罗拉多?斯平士(Colorado Spr ings)的联合空间执行中心(Consolidated Space Oper ation Center ),三个注入站分别设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的3个美国军事基地,即大西洋的阿森松(Ascension)岛、印度洋的狄哥?伽西亚(Diego Garcia )和太平洋的卡瓦加兰(Kwajalein),5个监控站除了位于基准站和3个注入站之外的4个站以外,还在夏 威夷设立了一个监控站,监控站为数据自动采集中心,配有双频GPS 接收机、高精度原子钟、环境数据传感器和大型计算设备,为基准站提供各种观测数据.基准站为系统管理和数据处理中心,其主要任务是利用本站及各监控站的观测数据推算各卫星的星历、卫星钟差和大气延迟修正参数,提供全球定位系统时间基准,并将这些数据传到注入站,调整偏离轨道的卫星,使之沿预定的轨道运行,启用备用卫星以代替失效的工作卫星.注入站将基准站推算和编制的卫星星历、钟差、导航电文和其他控制指令等注入相应卫星的存储系统,并监控注入信息的正确性. 用户部分包括GPS 接收机、天线、计算机及其处理软件.按照GPS 信号的不同用途,GPS 信号接收机可分成3大类:导航型、测地型和守时型.按照GPS 信号的应用场合,可以分为袖珍型、背负式、车载式、船用式、机载式、弹载式和星载式等7种类型.天线一般采用全向振子天线、小型螺旋天线和微带天线.微带天线将成为GPS 信号接收机的主要发展方向.GPS 信号接收机通过RS -232接口与PC 机进行实时通信,经常采用的是Visual Basic 4.0.因为该软件有专门的通信应用设计为MSCOMM.V BX 控件,编写通信程序显得很容易. 2 GPS 的实时差分动态定位技术 2.1 GPS 的实时差分动态定位原理 GPS 实时定位要求观测和数据处理在定位 a 收稿日期 甘俊英:女,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实例

标准差的计算公式实例: 计算标准差的步骤通常有四步:计算平均值、计算方差、计算平均方差、计算标准差。 例如,对于一个有六个数的数集2,3,4,5,6,8,其标准差可通过以下步骤计算: 计算平均值:(2 + 3 + 4 + 5+ 6 + 8)/6 = 30 /6 = 5 计算方差:(2 – 5)^2 = (-3)^2= 9(3 – 5)^2 = (-2)^2= 4(4 –5)^2 = (-1)^2= 0(5 – 5)^2 = 0^2= 0(6 – 5)^2 = 1^2= 1(8 –5)^2 = 3^2= 9 计算平均方差:(9 + 4 + 0 + 0+ 1 + 9)/6 = 24/6 = 4 计算标准差:√4 = 2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在概率统计中最常使用作为统计分布程度(statistical dispersion)上的测量。标准差定义为方差的算术平方根,反映组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测量到分布程度的结果,原则上具有两种性质:一个总量的标准差或一个随机变量的标准差,及一个子集合样品数的标准差之间,有所差别。其公式如下所列。标准差的观念是由卡尔·皮尔逊(Karl Pearson)引入到统计中。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是离均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算术平方根,用σ表示。标准差也被称为标准偏差,或者实验标准差,在概率统计中最常使用作为统计分布程度上的测量依据。 标准差是方差的算术平方根。标准差能反映一个数据集的离散程度。平均数相同的两组数据,标准差未必相同。

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在概率统计中最常使用作为统计分布程度(statistical dispersion)上的测量。标准差定义是总体各单位标准值与其平均数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它反映组内个体间的离散程度。测量到分布程度的结果,原则上具有两种性质:为非负数值,与测量资料具有相同单位。一个总量的标准差或一个随机变量的标准差,及一个子集合样品数的标准差之间,有所差别。 简单来说,标准差是一组数据平均值分散程度的一种度量。一个较大的标准差,代表大部分数值和其平均值之间差异较大;一个较小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数值较接近平均值。 例如,两组数的集合{0,5,9,14}和{5,6,8,9}其平均值都是7,但第二个集合具有较小的标准差。 标准差可以当作不确定性的一种测量。例如在物理科学中,做重复性测量时,测量数值集合的标准差代表这些测量的精确度。当要决定测量值是否符合预测值,测量值的标准差占有决定性重要角色:如果测量平均值与预测值相差太远(同时与标准差数值做比较),则认为测量值与预测值互相矛盾。这很容易理解,因为如果测量值都落在一定数值范围之外,可以合理推论预测值是否正确。 标准差应用于投资上,可作为量度回报稳定性的指标。标准差数值越大,代表回报远离过去平均数值,回报较不稳定故风险越高。相反,标准差数值越小,代表回报较为稳定,风险亦较小。 例如,A、B两组各有6位学生参加同一次语文测验,A组的分数为95、85、75、65、55、45,B组的分数为73、72、71、69、

电厂MIS_SIS技术规范书

电厂信息系统(MIS、SIS)采购技术规范书附件1 技术规范 1总则 本技术规范书对燃煤发电机组工程采用的以安全生产为基础、经营管理为中心的现代化企业管理、生产模式所采用的电厂信息系统(MIS、SIS)提出技术及其相关要求。 本协议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所有技术细节做出规定,也未完全陈述与之有关的规范和标准。卖方应提供符合本协议和有关工业标准要求的经过实践的能代表当今技术发展方向的优秀电厂信息系统(MIS、SIS)及相关材料。 卖方提供的电厂信息系统以及资料和服务等应完全满足本协议和有关工业标准的要求。 卖方提供的文件,包括图纸、计算、说明、使用手册等,均应使用国际单位制(SI)。所有文件、工程图纸及相互通讯,均应使用中文。不论在合同谈判及签约后的工程建设期间,中文是主要的工作语言。若文件为英文,应同时附中文说明,对于英文缩写,应提供专用的附表。 合同谈判将以本协议为蓝本,并列入买方提供的其所需的设计资料,并按买方施工和设计进度要求随时修正。双方共同签署的会议纪要、补充文件等也与合同文件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合同签订前后,卖方都应按照买方的时间、内容、深度要求执行。 卖方提供的产品不应侵犯第三方知识产权,否则卖方必须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2 技术要求 2.1规定及标准 本协议中涉及的所有规范、标准或材料规格(包括一切有效的补充或附录)均应为最新版本,即以买方发出本MIS 、SIS系统定单之日作为采用最新版本的截止日期。若发现本协议与参照的文献之间有不一致之处,卖方应向买方指明。

卖方所有设备的设计,检查,试验及特性除本规范中规定的特别标准外,都应遵照适用的最新版中国国家标准(GB)及电力行业(DL)标准,以及国际单位制(SI)。卖方提出的等同标准应不低于买方要求的标准并征得买方的认可,卖方应遵循的标准至少包括: GB18030-200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的扩充 GB1526-89 信息处理-数据流程图、程序流程图、系统流程图、程序网络图和系统资源图的文字编制符及约定 GB2887-89 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 GB4943-90 信息技术设备(包括电气事务设备)的安全 GB/T12504-90 计算机软件配置管理计划规范 GB/T13702-92 计算机软件分类与代码 GB/T14079-93 软件工程术语 GB/T15629.3-1995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安全保护条例 GB/T15532-1995 计算机软件单元测试 GB2423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 GB2887-2000 计算站场地技术条件 GB9361-88 计算机场地安全要求 GB50174-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SJ/T30003-93 电子计算机机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T50312-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TIA/EIATSB-67 无屏蔽双绞线UTP端到端系统功能检测标准 ISO/IEC11801 国际标准组织结构化布线标准 ANSI/EIA/TIA-568-A 大楼通信布线标准 DL5003-92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设计技术规程 DL476-92 电力系统实时数据通信应用层协议 DL/T621-1997 交流电气装置的接地 DL/T659-1998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在线验收测试规程 除上述标准外,卖方提供的系统还应符合下列组织颁布的相关标准或与之相当的其它国际组织相关标准:

Excel计算方差和标准差

Excel计算方差和标准差 样本中各数据与的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叫做样本方差;样本方差的叫做样本标准差。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都是衡量一个样本波动大小的量,样本方差或样本标准差越大,样本数据的波动就越大。 方差(Variance)和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方差和标准差是测算离散趋势最重要、最常用的。方差是各变量值与其均值离差平方的平均数,它是测算数值型数据离散程度的最重要的方法。标准差为方差的算术平方根,用S表示。标准差与方差不同的是,标准差和变量的计算单位相同,比方差清楚,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分析的时候更多的使用的是标准差。平均值=AVERAGE () 方差=VAR ( ) 标准差=STDEV ( ) 一、标准差 函数STDEV:估算样本的标准偏差。标准偏差反映相对于平均值(mean) 的离散程度。 语法STDEV(number1,number2,...) Number1,number2,... 为对应于总体样本的1 到30 个参数。也可以不使用这种用逗号分隔参数的形式,而用单个数组或对数组的引用。 说明函数STDEV 假设其参数是总体中的样本。如果数据代表全部样本总体,则应该使用函数STDEVP 来计算标准偏差。此处标准偏差的计算使用“无偏差”或“n-1”方法。 函数STDEV 的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x 为样本平均值AVERAGE(number1,number2,…),n 为样本大小。 忽略逻辑值(TRUE 或FALSE)和文本。如果不能忽略逻辑值和文本,请使用STDEVA 工作表函数。 示例假设有10件工具在制造过程中是由同一台机器制造出来的,并取样为随机样本进行抗断强度检验。如果您将示例复制到空白工作表中,可能会更易于理解该示例。 操作方法创建空白工作簿或工作表。请在“帮助”主题中选取示例。不要选取行或列标题。从帮助中选取示例。 按Ctrl+C。 在工作表中,选中单元格A1,再按Ctrl+V。 若要在查看结果和查看返回结果的公式之间切换,请按Ctrl+`(重音符),或在“工具”菜单上,指向“公式审核”,再单击“公式审核模式”。 A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解释及耗差分析 一、概述 火力发电厂既是能源转换企业,又是耗能大户,因此技术经济指标对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经营和管理至关重要。火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不仅反映电力企业的生产能力、管理水平,还可以指导火电厂电力生产、管理、经营等各方面的工作。 火力发电厂指标很多,一般将经济技术指标分为大指标和小指标。小指标是根据影响大指标的因素或参数,对大指标进行分解得到的。小指标包括锅炉指标、汽轮机指标、燃料指标、化学指标等。 1、综合性指标:火力发电厂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为发电量、供电量和供热量、供电成本、供热成本、标准煤耗、厂用电率、等效可用系数、主要设备的最大出力和最小出力。 2、锅炉指标:锅炉效率、过热蒸汽温度、过热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再热蒸汽压力、排污率、炉烟含氧量、排烟温度、空气预热器漏风率、除尘器漏风系数、飞灰和灰渣可燃物、煤粉细度合格率、制粉(磨煤机、排粉机)单耗、风机(引风机、送风机)单耗、点火和助燃油量。 3、汽轮机指标:汽轮机热耗、汽耗率、主蒸汽温度、主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真空度、凝汽器端差、加热器端差、凝结水过冷却度、给水温度、电动给水泵耗电率、汽动给水泵组效率、汽动给水泵组汽耗率、循环水泵耗电率、高加投入率、胶球装置投入率和收球率、真空系统严密性、水塔冷却效果(空冷塔耗电率、冷却塔水温降)、阀门泄漏状态。 4、燃料指标:燃料收入量、燃料耗用量、燃料库存量、燃料检斤量、检斤率、过衡率、燃料运损率、燃料盈吨量、盈吨率、燃料亏吨量、亏吨率、煤场存损率、燃料盘点库存量、燃料盘点盈亏量、燃料检质率、煤炭质级不符率、煤质合格率、配煤合

格率、燃料亏吨索赔率、燃料亏卡索赔率、入厂标煤单价、入厂煤与入炉煤热量差、入厂煤与入炉煤水分差、输煤(油)单耗、输煤(油)耗电率、燃煤机械采样装置投入率、皮带秤校验合格率。 4、化学指标:自用水率、补水率、汽水损失率、循环水排污回收率、机炉工业水回收率、汽水品质合格率等。 5、热工指标:热工仪表、热工保护及热工自动的投入率和准确率。 二、综合性指标定义及计算 1、发电量:指电厂发电机组经过对一次能源的加工转换而产生的有功电能数量,即发电机实际发出有功功率与发电机实际运行时间的乘积,单位为kW·h或万kW·h。发电量根据发电机端电能表的读数计算,即: 发电量=计算期电能表的读数差×电能表的倍率 2、厂用电率:指发电厂为发电耗用的厂用电量与发电量的比率。 厂用电率=计算期内发电厂厂用电量(万kW·h) 计算期内发电量(万kW·h) ×100% 综合厂用电率:综合厂用电率是指全厂发电量与上网电量的差值与全厂发电量的比值,即 L gh=W f?W gk+W wg W f ×100 式中 : W wg——全厂的外购电量,kW﹒h ; W gk——全厂的关口电量,kW﹒h 3、标准煤耗 (1)标煤量 注:各种不同煤种具有不同的发热量,必须折算到一定的基准下才能进行经济性比较。标准煤是指收到基低位发热量为kg(即7000kcal)的煤。燃油耗用量较小且油质变化不大,41868 kJ/kg(即10000kcal/kg)就是1kg标准油的发热量。 (2)发电标准煤耗(发电标煤率):是指火电厂产生1kW·h电能所消耗的标准煤量(g/kW﹒h)。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中的差分技术应用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0256535.html, 北斗导航定位系统中的差分技术应用 作者:李俊炜 来源:《无线互联科技》2017年第03期 摘要:文章利用差分GPS相关原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建立了适用于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差分定位技术,解决了定位不准确的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北斗导航定位系统的定位精度。 关键词: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差分技术;定位精度 1.北斗导航系统研究背景 2000年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北斗导航卫星系统的初步建成,经过十几年 的发展我国北斗导航定位系统卫星数量逐渐增多,系统逐渐完善,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事业和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了我国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北斗导航卫星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拥有了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也打破了美国、俄国在卫星导航领域中的垄断局面。 2.导航定位差分技术 当前GPS差分定位技术的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其对应的原理:在固定的(站台)地点,通过测地获得其“精确位置数据”,再将该站台的“所测位置数据”进行传输,利用一个c/A码用户接收器来接收该数据信息,通过“所测位置数据”和“精确位置数据”的差异分析,就能得知“GPS定位误差修正量”。其次通过无线电发射机传播这些“定位误差修正量”,而区域内的其他c/A码用户的接收器正好接受,并将接收器的定位数据进行修正。“差分式GPs系统”的应用,使得c,A码用户接收器有了更精确的定位,是之前定位精度的10倍多。 GPS定位时有3部分误差,分别是:第一是用户接收机都存在的如卫星钟、星历、电离层、对流层等方面的误差;第二是传播延迟误差,这类误差是用户测量不成或者是校正模型计算不出的;第三是用户接收机自身存在的固有误差,表现在内部噪音、通道延迟、多径效应方面。差分技术的应用,完全消除了第一种误差,并将第二种误差消除掉大多数,这要由基准接收机与用户接收机之间的距离来决定,而对于第三种误差,差分技术则不起作用。由此可以看出差分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大的改善GPS中的定位功能。通过各用一台GPS基准接收机和用户接收机,以实时处理技术或者是事后处理技术,就能消除用户测量中的误差源,即电离层效应与对流层效应。 事实上,差分技术就是对1个测站进行2个目标的观测量和2个测站进行1个目标的观测量的差的求值,或者说是和1个测站进行一个目标的2次观测量的差的求值。最终的目的是将

标准差和标准偏差 (1)

标准差和标准偏差 1)首先给出计算公式 标准差:σ=(1) 标准偏差:s =(2)方差就是标准偏差的平方 这下大家就困惑了,这两个公式分别表示什么意义?他们分别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两个公式是怎么来的? 2)公式由来 标准差又叫均方差、标准方差,这个大家都不陌生,它是各数据偏离平均数的距离的平均数,是距离均差平方和平均后的方根,用σ表示。。说白了就是表示数据分本离散度的一个值。计算公式也很好理解,从一开始接触我们用的看的都是这个公式。 那么第二个公式,怎么来的呢?其实标准偏差从样本估计中来的。比如我们有一批数据,共10000个点,他们服从正太分布,很容易计算出它的均值和标准差。在这里我们叫做样本均值和样本标准差。表示如下: 样本均值:1 1n i i X X n ==∑ 样本方差:2211()n n i i s X X n ==-∑ 这两个公式就是大家常用的公式。那么现在我们认为,我们想用采集到的这10000个样本估计数据的真实分布,想要求出其均值μ和方差2σ。 对于均值μ,我们容易通过期望获得:

但是对于方差,我们知道 2 1 2 () n i i X X σ = - ∑ 是服从卡分分布2 1 n χ - 的(这一点请查阅卡分分布的 定义)。因此有下面的公式: 这个公式的第一个等号后面是利用期望的性质,试图构造卡分分布来求解。第二个等号后面是利用卡分分布的均值计算出来的。请自行查阅卡方分布的定义和性质。 这么一来,我们就能看出,X是μ的无偏估计,而2 n s则不是2σ的无偏估计。但是我们 可以通过对样本方差进行重新构造,从而是2 n s就是2σ的无偏估计。我们定义:这样我们重新来求解方差的期望: 这样一来,2s就是2σ的无偏估计,这也就是这个公式的由来。 3)这两个公式的应用。 在实际中,公式(2)用的更多。因为当样本容量比较小的时候,公式(1)会过小的估计实际标准差;如果样本容量较大,公式(1)和公式(2)很接近。这时候公式(1)叫做渐近无偏估计,当然还是比不上公式(2)的无偏估计喽。 看了上面这段话,你可能还不知道该用哪个。其实是这样的:如果我们想求一批数据的标准差,那么自然就用公式(1)。如果我们是利用现在的样本估计真实的分布,那么就用公式(2)。 4)在EXCEL中,方差是VAR(),标准偏差是STDEV(),函数里解释是基于样本,分母是除的N-1,其实就是公式(2)。还有个VARP()和STDEVP(),基于样本总体,分母是N,也就是说你关注的就是这批数据。 在Excel透视表中 标准偏差为=STDEV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