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医学机能学实验设计

【VIP专享】医学机能学实验设计
【VIP专享】医学机能学实验设计

医学机能学实验设计大纲

实验名称:

课题来源:自选

设计班级:

设计人员:

设计日期:

指导老师: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014年制

一、实验设计的目的意义:实验设计的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

目的与意义:复制膀胱癌模型,利用直接采用药物灌注的的方法,比较研究盐

酸米托蒽醌与卡介苗的治疗作用。本实验的目的即在于探讨盐酸米托蒽醌与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为临床上治疗膀胱癌尤其在肿瘤复发方面提供一种新思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研究现状:膀胱癌是泌尿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临床上可分为浅表型、侵袭型和转移型,每种类型的治疗方法完全不同。其中浅表型膀胱癌占70%

80%,大多采用手术切除或经尿道电切术治疗,可以获得较好的近期疗效。但是

术后3—5年内复发率高达60%~90%,且多在术后1年内复发。膀胱内灌注是预

防术后复发的最常用的手段,理想的膀胱内灌注药,应具有对肿瘤细胞敏感性高,能在膀胱粘膜上皮迅速达到有效药物浓度,毒副作用较轻的特点。

目前,常用的灌注药物有羟基喜树碱、吡柔比星、盐酸米托蒽醌、卡介苗等。羟基喜树碱、吡柔比星价格昂贵,而盐酸米托蒽醌与卡介苗价格低廉,适合我国大多数人群的经济状况。

结合本实验的目的,即探讨盐酸米托蒽醌与卡介苗这两种膀胱灌注药物在预防膀胱癌复发疗效中的比较,看哪一种灌注药物更具有临床使用价值。

存在的问题:目前市场上卡介苗主要是一种用来预防儿童结核病的预防接种疫苗,接种后可使儿童产生对结核病的特殊抵抗力。目前国内外实验研究表明其在肿瘤治疗中也有一定良好的疗效。相关实验表明,相对分子质量超过200的物质易保留在膀胱内,盐酸米托蒽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44.49,大分子量的盐酸米托蒽醌从膀胱吸收极少,减少了心脏毒性、骨髓抑制等副作用。但目前对于二者在预防膀胱癌复发疗效方面的效果比较还未见大量资料证明。

解决问题的思路:用物理化学的方法对雌性C57BL/6小鼠膀胱粘膜表面进行处理,简便高效地建立小鼠正位表浅膀胱癌模型。对膀胱癌动物进行手术切除肿瘤之

后分别行盐酸米托蒽醌与卡介苗膀胱灌注治疗,比较二者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张建春,李军,朱峰,等.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立即腔内灌注及定期灌注吡柔比星预防复发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2010,5(5):431-432.

[2] Pasin E,Josephson DY,Mitra AP,et a1.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an update on etiology,molecular development,classification,

and natural history[J].Rev Urol,2008,10(1):3l_43.

[3] Dalbagni G.The management of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J].NatClin Pract Urol,2007,4(5):254-260.

[4] 朱峰,张艳,李建昌,等.吡柔比星与丝裂霉素膀胱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对比[J].中国医药,2008,3(12):788-789.

[5] Yaman Ls,Yurdakul T,Zissis WP,et a1.Intravesical mitoxafltrone

for superficial bladder tumors[J].Anti-cancer Drugs,l994,5:97. ·[6] Volpe A,Racioppi M ,Sacco E,et a1.New therapeutical ap—

proaches for non muscle invasive bladder cancer[J] Arch ltal Urol Androl,2008.12(4):136—142.

[7] Upton ML,Tangner CH,Payton ME.Evaluation of carbon dioxide

laser ablation combined with mitoxan fone and piroxi— cam treatment in

dogs with transitional cell carcinoma[J].JAm Vet Med Assoc,2006,2(4):549-452.

[8] Schmeeckle KD,Kim YW ,Sartor O.Substantial activity of mi.toxantrone and paclitaxel in a heavily pre-treated metastatic

bladder cancer patient[J].J La State Med Soc,2008,160(1):l7—18.[9] Yoneyama T,Ohyama C,Imai A,et a1.Low—dose instillation

therapy with bacille Calmette—Gu6fin Tokyo 172 strain after

transurethral resection:historical coho~ study[J].Urology,2008,71(6):1161—1165.

[1O] Demkow T,Alter A,Wiechno P.Intravesical bacillus

Calmette—Gu6rin therapy for T1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J].Urol Int,2008,8O(1):74-79.

[11] Kim YJ,Ha YS,Kim SK et a1.Gene signatures for the predic—

tion of response to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immunotherapy in

primary pTl bladder cancels[J].Clin Cancer Res,2010 16(7):2131-2137.[12] Takeda T,Kikuchi E,Yuge K,et a1.Discontinuance of bacille CalmeRe··Gu6fin instillation thempy fo r non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 has negative efect on tumor recurrence[J].U—rology,2009,73(6):1318-1322.

[13] Hirayama T,Matsumoto K,Tsuboi T.Anaphylactoid purpura after intravesical therapy using bacillus Calmette—Guerin for superficial bladder cancer[J3.Hinyokika Kiyo,2008,54(2):127—129.

二、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验动物设计,实验专业设计,实验统计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实验设计工作时间安排)。

(一)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设计目标:探讨盐酸米托蒽醌与卡介苗膀胱灌注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为临

床上治疗膀胱癌尤其在肿瘤复发方面提供一种新思路,从而探讨二者能否在临床

治疗中成为较为理想的预防膀胱癌复发的膀胱灌注药物。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实验模型的制备、对不同试验药物进行灌注的分组与实验结果分析。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动物设计

本实验选用雌性C57BL/6小鼠作为实验动物。

选用小鼠作为实验动物,有以下优点:

(1)小鼠生长速度快,繁殖能力高,大多用于安全性实验及营养与生长发育有关的研究。(2)广泛用于药理,毒理药校等实验。(3)小鼠平时表现温顺,其体积适中便于观察和解剖。(4)C57BL/6小鼠是肿瘤学、生理学、免疫学、遗传学研究中常用的品系,符合实验设计。

2、实验专业设计

选用雌性C57BL/6小鼠作为实验动物,手术切除肿瘤后分别给予盐酸米托蒽醌与卡介苗膀胱灌注,观察二者在预防膀胱癌复发中的疗效。观察小鼠白细胞介素一2(IL一2)、肿瘤坏死因子(TNF)水平、膀胱癌复发情况等实验指标。

3、实验统计设计

实验统计设计中应始终贯彻随机、对照、重复三大原则。

(1)随机:选取正常成年健康体重相近的雌性C57BL/6小鼠90只,将90只小组鼠按体重由小变大依次编号。具体方法:动物编号为1—90号,每实验小组30只。三个实验小组分别设为A、B、C三组,其中A组膀胱灌注卡介苗,B组膀胱灌注盐酸米托蒽醌,C组为空白对照组不作处理。

(2)对照:本组实验做了空白对照和实验对照,在前面的专业设计里已经提及。

(3)重复:本实验采用的是每实验小组有30只小鼠,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4)统计数据收集:本实验搜集计量资料,初步确定对各组实验数据的比较分为实验值和基础值比较。

表1 尿液中IL一2和TNF水平比较( ±s)

灌注前灌注后

组别IL-

2(kU/L) TNF(ug/L

)

IL-

2(kU/L)

TNF(ug/L

)

A组

B组

C组

表2 三组动物膀胱癌复发率和生存率比较[n(%)]组别肿瘤复发率小鼠生存率

A组(n=30)

B组(n=30)

C组(n=30)

(5)统计数据分析

三组小鼠在年龄、性别、发育情况、健康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实验也采用计量资料来测定各种指标的数值,所得数据采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三组间实验数据比较行完全随机单因素方差分析。

应肿瘤。

(5)处理措施:对切除膀胱内肿瘤的小鼠分别进行盐酸米托蒽醌与卡介苗膀

胱灌注,其中A组膀胱灌注卡介苗,B组膀胱灌注盐酸米托蒽醌,C组为空白对照

组不作处理。术后2d起行膀胱灌注,每天1次,持续灌注1周。灌注前对小鼠禁

水12 h并放置尿管,排尽尿液后进行灌注。盐酸米托蒽醌组:盐酸米托蒽醌12 mg+生理盐水4OmL,经导尿管注入膀胱。卡介苗组:每次生理盐水50 mL+卡介苗120 mg。要求每15 min改变小鼠体位1次,按顺序仰卧位、左侧卧位、俯卧位、右侧卧位共2次min;使药物和膀胱各壁充分接触,要求药液在膀胱内存留2 h以上方可拔出导尿管或排尿。

(三)可行性分析:

1小鼠易得到,容易饲养,在科研工作中被广泛利用。且本实验中建立的动物模型其生物学特性与人的膀胱肿瘤生物学特性极为相似,是浅表性膀胱癌防治研究

尤其是经尿道治疗和(或)免疫治疗研究中理想的动物模型。

2、常用的灌注药物一般价格昂贵,而盐酸米托蒽醌与卡介苗价格低廉,可从

市场上购买。

3、手术器材和设备均为实验室常用,手术方法我们也相对熟练。

(四)预期效果:

1、盐酸米托蒽醌及卡介苗均能有效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

2、盐酸米托蒽醌膀胱灌注较卡介苗操作简单,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安全有效

的膀胱局部化疗药物。

3、盐酸米托蒽醌可以考虑作为临床上膀胱癌手术切除后防止复发的首选药物。

(五)实验设计工作时间安排:

1、前期制模和手术及药物处理共计用时10天

2、后期观察和数据整理共计用时2天

3、总共实验耗时12天完成。

三、完成实验的条件

1、仪器设备情况:常用手术器械、注射器、导尿管、静脉留置针

2、实验动物情况:健康的雌性C57BL/6小鼠90只。

3、药品试剂来源:盐酸米托蒽醌、卡介苗、生理盐水、HCL、NaOH、PBS、戊

巴比妥钠

机能实验设计

基础医学机能实验设计 班级:临床1202 姓名:汪茜 学号:2 题目:卡托普利、硝苯地平和硝普钠对血压的影响 (一)材料与方法 1、实验对象及分组 (1)实验对象的种类:家兔8只。 (2)家兔的条件:家兔体重2.0~3.0kg,体重不应相差10%,雌雄各半,健康状况良好。 健康标准:1、一般状况:发育良好,反应灵活,食欲尚佳 2、皮毛与爪趾:被毛浓密而有光泽,紧贴体表。 爪趾无溃疡、结痂。 3、头部:眼睛明亮而灵活,眼结膜无充血,眼鼻部 无过多分泌物,呼吸均匀,无鼻翼扇动。 4、腹部与外生殖器:腹部无膨胀,肛门周围毛色洁 净,无损伤、脓痂与分泌物。 (二)实验器材与药品 BL-410型生物信号处理系统、哺乳类动物手术器械一套、听诊器、兔固定台、玻璃分针、注射器(5ml、2ml、1ml)、针头、头皮针、有色丝线、缚腿带、纱布、压力转化器、气管插管、动脉插管、动脉夹、保护电极、婴儿秤。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乌拉坦溶液)、0.08%

卡托普利(2.10 ml/kg) 、0.004%硝苯地平(0.84 ml/kg) 、0.002%硝普钠(0.54 ml/kg)、0.5%肝素生理盐水、生理盐水。 (三)实验步骤 1、麻醉固定:选取合适家兔后,称重,用20%氨基甲酸乙酯溶 液5ml/kg,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入(用头皮针),麻醉后仰卧固定于手术台上。可保留耳缘静脉以待给药。麻醉过程中若发现药量不够可适当增加麻醉药量(不宜超过原量的10%) 2、气管插管:剪去兔子颈部手术部位被毛,在甲状软骨至胸骨上 凹作一切口,用止血钳分离肌肉至暴露气管,并穿一根浸过生理盐水的丝线备用。于甲状软骨下1~2cm处的两个软骨环之间,用手术剪将气管横向切开,再想头端作一纵向切口,使呈’’⊥’’型,将口径适当的气管插管由切口向肺段插入气管腔内,用备用线结扎,再在插管的侧管上打结固定,以防插管滑出。3、颈总动脉分离与插管:在气管左侧,分离两条肌肉之间的结缔 组织,找到呈粉红色较粗大的血管,用手触之有搏动感,即为颈总动脉。用拇指和示指抓住颈皮和颈肌,以中指顶起外翻,另一手持玻璃分针,顺血管走行方向分离出颈总动脉。用长大约1.5cm,内径约为0.1~0.2的塑料管插入(管头为斜面),另一头连接的换能器腔中应充满肝素抗凝剂。游离的颈总动脉段应有两根备用线,一根结扎动脉远心端,用动脉夹夹住近心端,另一根线打一活结于动脉夹与远心端结扎线之间。用眼科剪在动脉靠远心端结扎线处剪一“V”形切口,插入导管。插

机能学实验设计

机能学实验设计 ——探究纳豆激酶是否有降血压作用 专业:医学检验与技术 年级及班级:14级本科一班 学号:1415030104 姓名:李天佑 组数:1班2组 日期:2015年12月12日

【立题依据】 1、研究背景: 纳豆源于中国。纳豆类似中国的发酵豆、怪味豆。古书(和汉三才图会)记载有:“纳豆自中国秦汉以来开始制作。”纳豆初始于中国的豆豉。据《食品文化·新鲜市场》(石毛直道著,第101页)一书介绍,两种纳豆都与中国有缘。特别是咸纳豆,大约在奈良、平安时代由禅僧传入日本。日本也曾称纳豆为“豉”,平城京出土的木简中也有“豉”宇。与现代中国人食用的豆豉相同。由于豆豉在僧家寺院的纳所制造后放入瓮或桶中贮藏,所以日本人称其为“唐纳豆”或“咸纳豆”。纳豆激酶(nattokinase简称NK)是一种枯草杆菌蛋白激酶,是在纳豆发酵过程中由纳豆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lnatto)产生的一种丝氨酸蛋白酶。近年来,关于纳豆降血压的相关广告在国内十分盛行,但真正的有科学依据关于报道还未出现,日本生物科学研究所与韩国首尔延世大学研究院心脑血管疾病中心共同研究关于纳豆激酶对高血压的效果。该研究报告的结论是:“总之,纳豆激酶会导致收缩压和舒张压下降。这个结果表明增加纳豆激酶的摄入,可能对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起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中国高血压病人的增多,有相关报道中国高血压患者达2亿人,每年新增加1000万人!市面上的降血压药物在降低血压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副作用,因此寻找一种食物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预防控制血压及有益于健康是广大人民普遍的需求。 2、研究目的: 本实验旨在探讨纳豆激酶是否有降低血压的功效,如果有,那对于病情不同程度的病人效果又是否有不同。 【研究内容与方法】 研究方法:本实验将先从小鼠入手,观察是否有降血压作用,如有作用再推广及人类,探究其对对于病情不同患者的作用效果。即实验二是在实验一的基础上进行的。 研究内容: 实验一: 1、实验对象与分组: 大鼠9只、体重100克左右、雄性、健康状况良好。 按血压、体重随机分成3组,设正常组(A组),高血压组(B组),高血压纳豆激酶组(C组)。 2、实验器材和药品: 大鼠、台秤、音频震荡器、扬声器、血压换能器、20%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 3、高血压大鼠造模: 采用大鼠,4月龄,放入隔音室内笼养,噪音刺激可由电铃或扬声器发出,发音器是一个音频振荡器,连接一个20W高音扬声器。噪音刺激应经常在700~1000周/秒中变换,噪音刺激每30秒一次,亦可每隔1分钟刺激30秒。可随时变换毋须恒定,但噪音干扰须日夜不止,连续数月。噪音刺激连续3个月后血压普遍升高,大灰鼠正常平均收缩压为113±8mmHg,此时可升高到130~140mmHg,有40%动物收缩压可高达160mmHg。 4、实验步骤: 大鼠进入实验室先喂养1-2天,然后选血压在130—140的小鼠进行实验,AB组

医学机能学实验设计书2011

实验设计书 研究题目:洋地黄的急性中毒及解救。 实验目的 1、观察洋地黄中毒引发的心律失常的临床表现。 2、观察镁离子在解救洋地黄中毒引发的严重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理论依据: 洋地黄对心脏的作用比较广泛, 对心肌的收缩力、自律性、应激性、电活动等均有影响, 且本品对心脏不同组织和部位有不同的作用, 有时甚至有相反的作用。洋地黄对心脏某些组织和部位的作用随洋地黄浓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异。在浦肯氏纤维内低浓度时可无影响, 高浓度或中毒浓度则加速浦肯氏纤维舒张期自律性去极化速率, 导致自律性增高产生新的起搏点。在心肌内治疗量的浓度使心肌传导加快, 高浓度时使心肌传导进行性延长, 高浓度时还可使心肌自律性增加。由于在心肌内传导抑制和自律性加强, 从而引起异位激动的折返, 而产生室性心动过速或其它室性异位节律。中毒量的洋地黄可抑制心肌细胞膜上钠-钾-三磷酸腺苷的功能。钠-钾泵功能低下, 心肌复极时细胞内流至细胞外的钾不能正常返回细胞内, 导致“细胞内失钾” , 从而使心肌细胞静息电位降低或不能维持静息电位, 使后电位振荡形成或后电位振荡幅度增大, 引起低极起搏点活跃而产生异位节律。洋地黄治疗安全范围小,一般治疗量一接近中毒量60%,而且生物利用度及对其敏感性的个体差异大,故易发生中毒反应。 对洋地黄中毒的抢救,应立即静脉注射氯化钾或苯妥因钠。临床用药时避免合用拟肾上腺素药、排钾利尿药等。血钾过低、高血钙患者禁用或慎用。本实验以注射过量的洋地黄使家兔产生急性毒性,观察氯化钾和硫酸镁对中毒家兔的保护作用。 研究现状: 心脏反应是洋地黄最严重、最危险的不良反应。表现为室性早搏型心律失常,

机能实验设计——胃酸分泌的调节

胃酸分泌的调节 摘要:目的以胃酸的测量,观察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胃酸分泌的调节作用。方法采用外科手术给动物安置插管收集胃液测酸碱度,通过其变化规律,分析各种因素对胃酸分泌的影响并分析其作用途径。 当空腹时,胃酸分泌很少,每小时约几毫升,几乎是非酸性的。当进食时和进食后,胃酸分泌增多,胃液中主要成分是盐酸(胃酸)和胃蛋白酶,进行胃酸测量,可以了解胃的消化腺的分泌情况。在正常生理情况下,胃酸的分泌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这是神经和体液多种因素中促进分泌的因素与抑制分泌的因素之间协同作用的结果。 胃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共同支配。交感神经的作用是抑制胃的兴奋,减少胃酸的分泌,抑制胃的运动。副交感神经对胃的运动和胃酸的分泌起兴奋作用。交感神经来自腹腔神经节,去甲肾上腺素是支配胃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释放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是支配胃的迷走神经节后纤维的神经递质,可直接作用于壁细胞上的M3受体,引起胃酸的分泌,还可以促进释放组胺和促胃液素间接增加胃酸的分泌。去甲肾上腺素、乙酰胆碱都是通过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而进行胃酸分泌调节的,通过阻断受体,观察胃液分泌的变化。 一、器材与药品 D-95微机化实验教学系统,兔手术台,哺乳动物手术器械,PH感受器,生理盐水,阿托品,酚妥拉明,20%乌拉坦 二、实验对象 兔 三、步骤与方法 1、麻醉与固定。20%乌拉坦,耳缘静脉注射,取兔仰卧固定。 2、手术:腹部剪毛,迅速剖开腹腔找到胃,以胃幽门与十二指肠交界处为起点穿线结扎,分离支配胃的神经——腹腔神经节,迷走神经。分离后分别在各神经节下方穿不同颜色的线以备用。将食管剪开一个小口,将酸碱感受器插入到胃中测量胃酸分泌液的PH。 3、向胃中滴加少许阿托品,观察PH的变化。 4、待胃中的酸碱度恢复正常后,向胃中滴加少许酚妥拉明,观察此时PH的变化。 5、待恢复正常后,刺激腹腔神经节,观察此时PH的变化。 6、待恢复正常后,刺激迷走神经节,观察此时PH的变化。 7、待恢复正常后,切断腹腔神经节和迷走神经节,注入食物,观察此时PH的变化。 四、预期结果与分析 1、滴加阿托品:M受体阻断,乙酰胆碱不能与壁细胞撒谎能够的M3受体特异性结合,胃酸分泌抑制,PH值升高。 2、滴加酚妥拉明:α受体阻断,去甲肾上腺素不能与α受体特异性结合,促进胃液分泌,PH值降低。 3、刺激腹腔神经节:交感神经兴奋→抑制胃的兴奋,抑制胃液分泌,PH值升高。 4、刺激迷走神经:副交感神经兴奋→使胃兴奋,促进胃液分泌,PH值降低。 5、切断腹腔神经节与迷走神经节:以食物刺激,胃酸较未切断前分泌减少,PH值升高。 五、问题及解释 1、为什么胃溃疡的病人会切除支配胃的神经? 2、结合实验分析胃药的成分应该怎样最有效果? 六、参考文献

医学机能学实验学生创新性实验设计题目汇编

医学机能学实验-学生创新性实验设计题目汇编 饮食控制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Nm23-H1基因对宫颈癌转移的影响雄性素对大鼠心肌却血型损伤的保护作用比较不同血管生成抑制剂对抗肿瘤效果一氧化氮对肿瘤的作用芹菜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盐是天然的抗抑郁剂(探究实验)绿茶对家兔急性心力衰竭模型的保护和治疗作用咖啡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氨基比林咖啡因片(脑清片)致死性研究及对其有效成分进行配比优化芦荟与治疗高血压的相关性探究银杏叶对高血压左心肥厚逆转作用氨茶碱对小鼠心肺复苏的作用注射用碟脉酮对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血红素加氧酶 1 对哮喘的抗炎作用新型利尿药托拉塞米的利尿作用探究阿司匹林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大蒜素对小鼠结肠癌抗肿瘤作用茶多酚对心律失常的作用口服异丙酚与部分常用麻醉药效果比较的研究高盐饮食对家兔血压和心肝肾组织中自由基的影响实验

u型高血压时交感神经活性及其相应受体敏感性的变化 艾叶油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影响白术对在体小鼠胃肠运动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不同比例的高渗盐溶液对失血性休克家兔的抢救效果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和大蒜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的对比实验毒蕈碱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急性右心衰竭与ANP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决明子对家兔的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咖啡因对大鼠工作记忆促进作用的定性研究 硫化氢和胃肠道疾病硫化氢对胃肠道的扩张及其机制的简单探讨 迷迭香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纳洛酮对家兔失血性休克血压的影响生姜汁的降血糖作用生姜油对病毒性肝炎小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研究生姜油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研究酸樱桃提取物软膏剂镇痛抗炎作用的初步研究探究腺苷在大鼠心肌缺血后适应中的保护作用桃仁对未孕大鼠子宫平滑肌收缩的影响小鼠中毒性休克模型及其救治药物 血管紧张素n对不同年龄大鼠心脏al肾上腺素受体介导正性变力效应的影响 乙醇联合安定对血压、心率和微循环的影响 丹参、川芎、穿山甲的活血性气作用比较应激性因素致大鼠胃溃疡作用及药物预防不同的送服溶液对药物吸收的影响天麻素对血压影响途径的研究抗生素联合用药的优势褪黑素对大鼠应激性胃溃疡的影响花椒毒酚不同给药途径镇痛作用的比较研究白萝卜提取物(MIGB对小肠平滑肌运动的影响绿豆球蛋白对血浆胆固醇的影响苦瓜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阿嗪米特对血铅浓度的影响1, 2-二甲基-3-羟基4吡啶酮(DHPO对铅中毒小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多巴胺在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中疗效评价甘油溶血实验鸡蛋对大鼠胃溃疡的预防作用及其机制探讨失血性休克腹腔复苏最佳给药浓度的研究甜菊苷的降压作用 实验性铅中毒对子代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山莨菪碱及IL-13 预处理对肾脏缺血/ 再灌注的影响硝酸异山梨酯对急性右心功能衰竭的治疗作用缩宫素对离体子宫平滑肌的兴奋作用主、被动吸烟的危害有机磷及解毒剂对蟾蜍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肌标本的作用失血性休克的生理指标观察利尿药对家兔尿量的影响布鲁卡因、利多卡因对BaCI2 致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的比较理化因素对红细胞脆性的影响精神性灼口综合征的临床心理治疗海水浸泡对创伤性脑水肿影响的实验研究缺铁对大鼠胃排空功能的影响及机制新斯的明对箭毒和琥珀胆碱肌松作用的影响清开灵注射液防治酒精中毒性肝损伤碘化钾预防孢子丝菌病的实验研究冷热环境中蟾蜍肠系膜微循环血流速度改变兔肾内是否存在乙酰胆碱能舒血管纤维灭滴灵、乙醇对甲醇中毒的解救对比一种联合药膏治疗烧伤的疗效判断巧克力的镇咳作用烟碱对家兔血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机能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Medical Functional Science 课程编号:23029110 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 课程负责人:李瑞峰开放实验项目数:12项 大纲主撰人:李瑞峰王立祥潘芳大纲审核人:胡维诚张岫美刘传勇陈哲宇于晓徐红岩王越 高建新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108 实验学时:7学时/次 课程总学分:3.5 实验学分:3.5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药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和口腔、预防、护理医学五年制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机能学实验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融合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主干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验,结合医学心理学、医学神经生物学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课程。该课程主要对人体或动物的生理活动、致病因子和药物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进行实验观察,探讨各种正常活动、异常变化以及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初步掌握基础医学机能学科实验研究的基本技术,验证和巩固基本理论;学会计算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等实验仪器的使用;提高科学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和获取医学及生物科学知识的科学方法;培养严肃的科学态度,启发科研创新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在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深刻理解实验原理及方案,按照实验操作规程,完成所规定的实验项目,从中熟悉所需仪器的应用和注意事项,并提交合格的实验报告和创造性设计报告和研究论文,并积极参加病理讨论和观看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活动。 四、考核方式 该课程是医学院必修考试课。 1.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占总成绩70% 2.实验设计报告、讲评操作和研究论文:30%(根据学生专业与学制而定) 五、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医学机能学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医学机能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医学机能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s of Medical Functional Science 课程编号:23029110 实验课性质:独立设课 一、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108 实验学时:7学时/次 课程总学分:3.5 实验学分:3.5 二、适用专业及年级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及药学七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和口腔、预防、护理医学五年制 三、实验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机能学实验课程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为目标,融合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主干学科的理论知识与实验,结合医学心理学、医学神经生物学而形成的一门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课程。该课程主要对人体或动物的生理活动、致病因子和药物引起机体功能的变化进行实验观察,探讨各种正常活动、异常变化以及药物与机体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通过学习可使学生初步掌握基础医学机能学科实验研究的基本技术,验证和巩固基本理论;学会计算机生物信号处理系统等实验仪器的使用;提高科学地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和获取医学及生物科学知识的科学方法;培养严肃的科学态度,启发科研创新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等。 在本课程实施过程中要求学生结合相关理论知识,深刻理解实验原理及方案,按照实验操作规程,完成所规定的实验项目,从中熟悉所需仪器的应用和注意事项,并提交合格的实验报告和创造性设计报告和研究论文,并积极参加病理讨论和观看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活动。 四、考核方式 该课程是医学院必修考试课。 1.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占总成绩70% 2.实验设计报告、讲评操作和研究论文:30%(根据学生专业与学制而定) 五、实验教科书、参考书 1.实验指导教材: 主编:胡维诚 书名:医学机能学实验 出版地:北京东黄城根北街16号

医学机能实验设计

医 学 机 能 学 实 验 设 计 报 告 姓名:孙亚东 班级:11级精神医学2班 学号:1112220211

一、实验名称:茶叶中的咖啡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 二、选题目的和意义 1.实验目的 探究茶叶主要成分咖啡碱是否能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以及兴奋中枢神经系统效果表现。 2.研究意义 利用咖啡碱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作用,人服用小剂量(50~200mg)即可增强大脑皮质的兴奋过程,从而振奋精神、增进思维、提高效率。研究咖啡碱可以用于对抗中枢抑制状态,如严重传染病、镇静催眠药过量引起的昏睡及呼吸循环抑制等,可肌内注射苯甲酸钠咖啡因。此外,临床上利用咖啡碱的作用还可配伍麦角胺治疗偏头痛;配伍解热镇痛药治疗一般性头痛。此时,它由于收缩脑血管,减少脑血管搏动的幅度而加强以上药物止头痛的作用。人还可以通过饮茶使睡意消失,疲劳减轻,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工作效率提高。 三、咖啡碱的提取 提取咖啡碱有很多方法,包括水提法、升华法、醇提法等方法。四、实验对象 性别相同、体型相当的小鼠10只 五、实验步骤 1.将小鼠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5只,甲组小鼠为实验组,分别对小鼠编号1—5。乙组小鼠作为对照,分别编号1—5。 2.甲组小鼠按1到5号分别灌胃0.5mg/kg、1mg/kg、2mg/kg、5mg/kg、

10mg/kg 的咖啡碱,记录给药时间。 3.乙组小鼠按1到5号分别灌胃0.5mg/kg 、1mg/kg 、2mg/kg 、5mg/kg 、10mg/kg 的生理盐水。记录给药时间。 六、实验观察项目 1.两组小鼠分别记录给药后10min 、30min 、60min 、90min 、120min 、150min 时的小鼠走动次数和举前肢次数,比较小鼠动物行为学指标差异。 2.实验记录列表如下: 七、实验结果初步探究 1.咖啡碱对大脑皮层有兴奋作用,可使人疲劳减轻,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工作效率提高,因此咖啡和茶叶早就成为世界性的兴奋性饮料成分。在动物实验,咖啡碱可引起觉醒型脑电波,损伤其间脑与中脑后,此作用仍存在,这提示作用部位在大脑皮层。较大剂量时则要直 编号 给药浓度 给药后10min 给药后30min 给药后60min 给药后90min 给药后120min 给药后 150min 1 0.5mg/kg 2 1mg/kg 3 2mg/kg 4 5mg/kg 5 10mg/kg

课3、《机能实验学》教案--设计性实验

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机能实验学》 集体备课教案(3) --“设计性实验” 设计性实验(一) 教学内容:1、实验设计概论 2、实验设计讲座 教学时数:5学时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 教学安排: 集中讲授,实验设计概论(约100分钟)→实验设计讲座(约100分钟)→学生讨论、提问、教师答疑(约25分钟)。 实验设计概论 §1 概述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什么课程?基础医学范畴? 机能实验学是融合传统的生理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三门实验内容为一体的新型课程,是实验性很强的医学基础课程。 ﹡实验教学的主要手段? 人体实验:有一定局限性 动物实验:主要是应用模拟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进行实验研究,是生命科学领域研究正常机体机能代谢规律、疾病发生、发展、转归以及药物作用和机制的主要手段。 ﹡实验教学的主要目的?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学思维及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的主要内容? 基础性实验:掌握基本实验技术及仪器,设备的使用,培养动手能力。 综合性实验:促进各学科知识的融会贯通。 设计性实验:掌握基本的科研工作方法。 §2 设计性实验 给定实验目的要求和实验条件,由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并加以实现的实验。 以学生为主,导师带教,学生自己选择题目、开题设计、实施实验、观察记录、论文答辩等,即创设“发现情景”,培养学生个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去探索未知世界。 ﹡实验设计目的 1、充分认识实验在科学理论产生和发展中的作用。 2、培养创新能力 3、培养一定的科研能力 ﹡实验设计三个基本要素 1、处理因素: 2、受试对象: 3、实验效应: 如:观察巯甲丙脯酸对肾性高血压大鼠的疗效(动脉血压变化是实验效应) ﹡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 1、对照原则:可使处理因素和非处理因素的差异有一个科学对比。 空白对照标准对照处理对照自身对照

机能学实验设计格式和范例

机能学实验设计大纲 实验名称:外源性PS和内源性PS在肺水肿疗效 中的比较 课题来源:自选 设计班级:2006级临床医学本科1班 设计人员:林静 设计日期:2006年10月8日 指导老师:张晓 成都医学院实验技术教研室 2009年制

二、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验动物设计,实验专业设计,实验统计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实验设计工作时间安排)。 (一)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设计目标: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和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实验性肺 水肿治疗作用上所存在的区别,从而探讨外源性PS能否在肺水肿的防治中作为一 种较为理想的内源性PS不足的替代药物。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实验模型的制备。对试验性肺水肿的模型进行分组与实验结果分析。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动物设计 我们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有以下几点理由: 1)、家兔易得到,容易饲养,在科研工作中被广泛利用。 2)、家兔肺相对较大,易于得到样品,能在称重过程中减少实验误差。 2、实验专业设计 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给予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和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对实验性肺水肿治疗作用,观察兔子死亡时间(min),肺系数(g/kg),肺湿/干重比(g/g),血管外肺水(g)等实验指标。 3、实验统计设计 实验统计设计中应始终贯彻随机、对照、重复三大原则。 (1)随机:选正常成年健康重相近的家兔80只,将80只家兔按体重由小变大编号后,从随机数字表中查取随机数字,依次抄录于家兔编号下。具体方法:动物编号为1—80号,随机数字从11行第一个数字开始接着抄写80个,按照能被4除的规律:不余到A组,余1到B1组,余2到B2组,余3到B3组,每组20只。 (2)对照:本组实验做了空白对照和实验对照,在前面的专业设计里已经提及。 (3)重复:本实验采用的是每实验小组有20只家兔,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4)统计数据收集:本实验搜集计量资料,初步确定对各组实验数据的比较分为实验值和基础值比较。 表1 实验数据收集记录表 编号肺系数(g/kg) 肺湿/干重比(g/ g) 血管外肺水(g) 兔子死亡时间 (min) A B1B2B3A B1B2B3A B1B2B3A B1B2B3

机能实验设计

影响尿液生成的因素 【目的和原理】 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和分泌三个过程。凡能影响上述过程的任何因素,均可影响尿的生成并可引起尿量及尿的性质、成分的改变。本实验以家兔为实验对象,采用膀胱插管术收集并记录尿量,主要观察不同因素或药物对尿量的影响。实验目的: 1.学习膀胱插管术、尿量记录及尿糖鉴定等泌尿实验的方法。 2.进一步学习并熟悉大动物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 3.观察影响尿生成的若干因素,加深理解尿生成的机理。 【实验材料】 1.动物家兔 2.试剂和药品生理盐水、20%氨基甲酸乙酯溶液、20%葡萄糖注射液、100单位/毫升肝素生理盐水(或6%枸橼酸钠)、1∶10,000去甲肾上腺素、垂体后叶素、速尿、20%甘露醇、班氏(Benedict)尿糖定性试剂。 3.装置和器材微型计算机及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血压换能器、保护电极、兔手术台和手术器械、动脉插管、动脉夹、膀胱漏斗、注射器(2ml 、5ml 、10ml 、20ml)及针头、酒精灯、试管架、试管和试管夹、输液装置、手术灯、纱布、丝线等。 【实验方法】 1.麻醉固定将兔称重后,自耳缘静脉缓慢注入20%氨基甲酸乙酯(5ml/kg),待动物麻醉后仰卧固定于兔手术台上,剪去颈部和下腹部手术野的毛。 2.手术 1)颈总动脉插管在颈部正中切开皮肤6~7厘米,分离皮下组织及肌肉,暴露出气管。在气管的两边分别分离出左颈总动脉和右迷走神经,在其下穿线备用。按颈动脉插管方法将充满肝素生理盐水的动脉插管插入左颈总动脉,动脉插管的另一端经血压换能器连接于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某一通道上,用于观察动脉血压的变化。手术完毕后用温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创面。 2)膀胱插管在下腹部正中线脐下方作一长约3~4厘米的皮肤切口,其下端直达耻骨联合。分离皮下组织并沿腹白线切开腹壁。将膀胱翻出腹外,辨认清楚输尿管,并向肾侧仔细地分离两侧输尿管2~3厘米,在其下方穿一条线,将膀胱上翻用线结扎膀胱颈部以阻断它同尿道的通路;然后在膀胱顶部选血管较少处,做一环形的荷包缝合,缝合线两端要足够长,暂不结扎;在荷包缝合的中央剪一纵行小切口,插入膀胱漏斗,然后用荷包缝合线将切口边缘固定于膀胱漏斗的凹槽上,膀胱漏斗的延伸管与引流导管相连。动物所产生的尿液经膀胱漏斗、引流导管流出后直接观察。手术完毕用温热的生理盐水纱布覆盖腹部创口。3.实验记录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与上次实验相同 4. 观察项目 待尿量和血压稳定后,即可进行下列各项观察。注意每项实验开始前都必须先记录一段正常尿量和血压曲线作为对照,然后进行注射或刺激,并连续观察和记录至效应明显后再等待恢复至原来水平时,才能开始下一项实验。 1)耳缘静脉快速注射37OC生理盐水20ml,观察血压和尿量的变化。 2)结扎并剪断右侧迷走神经,用中等强度的电流刺激其外周段20~30 秒,使血压维持在40~50mmHg,观察尿量的变化。 3)先收集尿液2滴进行尿糖定性实验*作为对照,然后自耳缘静脉注射20%葡萄糖溶液10ml,观察血压和尿量的变化,在尿量变化最明显时,再收集尿液2滴作尿糖定性实验。

医学机能学实验学生创新性实验设计题目大全

医学机能学实验---学生创新性实验设计题目汇编饮食控制对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 Nm23-H1基因对宫颈癌转移的影响 雄性素对大鼠心肌却血型损伤的保护作用 比较不同血管生成抑制剂对抗肿瘤效果 一氧化氮对肿瘤的作用 芹菜提取物对肾性高血压大鼠血管重构的影响 盐是天然的抗抑郁剂(探究实验) 绿茶对家兔急性心力衰竭模型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咖啡对大鼠学习记忆的影响 氨基比林咖啡因片(脑清片)致死性研究及对其有效成分进行配比优化 芦荟与治疗高血压的相关性探究 银杏叶对高血压左心肥厚逆转作用 氨茶碱对小鼠心肺复苏的作用 注射用碟脉酮对垂体后叶素诱发大鼠心肌缺血的影响 血红素加氧酶1对哮喘的抗炎作用 新型利尿药托拉塞米的利尿作用 探究阿司匹林对高血压的治疗作用 大蒜素对小鼠结肠癌抗肿瘤作用 茶多酚对心律失常的作用 口服异丙酚与部分常用麻醉药效果比较的研究

高盐饮食对家兔血压和心肝肾组织中自由基的影响实验 Ⅱ型高血压时交感神经活性及其相应受体敏感性的变化 艾叶油对离体豚鼠气管平滑肌的影响 白术对在体小鼠胃肠运动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 不同比例的高渗盐溶液对失血性休克家兔的抢救效果 丹参注射液、参麦注射液和大蒜素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的对比实验 毒蕈碱对离体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急性右心衰竭与ANP在急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 决明子对家兔的降血脂作用的研究 咖啡因对大鼠工作记忆促进作用的定性研究 硫化氢和胃肠道疾病——硫化氢对胃肠道的扩张及其机制的简单探讨 迷迭香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的影响 纳洛酮对家兔失血性休克血压的影响 生姜汁的降血糖作用 生姜油对病毒性肝炎小鼠肝损伤的预防作用研究 生姜油对豚鼠气管平滑肌的作用研究 酸樱桃提取物软膏剂镇痛抗炎作用的初步研究 探究腺苷在大鼠心肌缺血后适应中的保护作用

机能学实验设计格式和范例

机能学实验设计 实验名称:外源性PS和内源性PS在肺水肿疗效 中的比较 课题来源: 设计班级: 设计人员: 设计日期: 指导老师:

二、实验设计方案(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实验动物设计,实验专业设计,实验统计设计,实验方法设计,可行性分析,预期结果,实验设计工作时间安排)。 (一)实验设计目标,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设计目标:探讨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和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对实验性肺 水肿治疗作用上所存在的区别,从而探讨外源性PS能否在肺水肿的防治中作为一 种较为理想的内源性PS不足的替代药物。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实验模型的制备。对试验性肺水肿的模型进行分组与实验结果分析。 (二)实验设计 1、实验动物设计 我们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有以下几点理由: 1)、家兔易得到,容易饲养,在科研工作中被广泛利用。 2)、家兔肺相对较大,易于得到样品,能在称重过程中减少实验误差。 2、实验专业设计 选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给予外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和内源性肺表面活性物质,观察对实验性肺水肿治疗作用,观察兔子死亡时间(min),肺系数(g/kg),肺湿/干重比(g/g),血管外肺水(g)等实验指标。 3、实验统计设计 实验统计设计中应始终贯彻随机、对照、重复三大原则。 (1)随机:选正常成年健康重相近的家兔80只,将80只家兔按体重由小变大编号后,从随机数字表中查取随机数字,依次抄录于家兔编号下。具体方法:动物编号为1—80号,随机数字从11行第一个数字开始接着抄写80个,按照能被4除的规律:不余到A组,余1到B1组,余2到B2组,余3到B3组,每组20只。 (2)对照:本组实验做了空白对照和实验对照,在前面的专业设计里已经提及。 (3)重复:本实验采用的是每实验小组有20只家兔,具有一定的重复性。 (4)统计数据收集:本实验搜集计量资料,初步确定对各组实验数据的比较分为实验值和基础值比较。 表1 实验数据收集记录表 编号肺系数(g/kg) 肺湿/干重比(g/ g) 血管外肺水(g) 兔子死亡时间 (min) A B1B2B3A B1B2B3A B1B2B3A B1B2B3

机能学创新性实验设计报告书

机能实验学实验设计报告 实验名称:人指甲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药用价值 实验设计人: 专业: 年级班级: 联系电话: 指导教师: 2017 年11 月15日 1

实验内容: 一、立题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理论依据:根据《草医草药简便验方汇编》中所述,人指甲(煅存性),冰片少许,共研细粉。用时先将耳道洁净,后吹药粉。可治慢性化脓性中耳炎。 在某一偏方中也有说将人指甲烤干后磨粉,然后掺入一定比例的白矾。用时将耳道洁净,后吹药粉。 从以上依据可知,人指甲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其科学性有待考察。 研究现状: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王冰和许珉在国际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中表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细菌生物膜密切相关。他们认为低毒力的细菌或病毒感染是分泌性中耳炎的重要致病因素,而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和发展包括调节膜的形成、细菌可逆性附着、细菌繁殖、细菌播散5个过程,可通过屏障作用、生物膜特殊的微环境、耐药表型的表达对抗机体免疫、密度感应系统等多种方式导致抗生素耐药,从而导致慢性感染迁延不愈或反复性发作。通过对患者的分泌液进行培养,发现最主要的致病菌为金葡萄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故针对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的治疗方面提出假设:通过抑制细菌的黏附,破坏保护性基质、脂质体包裹抗生素穿透生物膜的目的,从而对慢性感染的治疗提供新的突破。 二、主要研究内容及实验过程。 1、实验对象、性别、规格、数量 健康豚鼠70只,雌雄不拘,体重250-300g。所选豚鼠均为耳廓反应灵敏,电耳镜检查可见鼓膜完整,光锥清晰,排除外耳道、鼓膜、中耳等感染。 2、仪器与药品 仪器:笼子、电耳镜、试管、注射器、生化培养箱、方形滤纸 试剂:铜绿假单胞菌落、3%戊巴比妥钠溶液、生理盐水、人指甲粉末、白矾粉末、冰片粉末、氧氟沙星洗耳液 3、实验步骤 (1)将豚鼠分为七组,分别进行编号(1-7)放置于鼠笼中。 (2)制备豚鼠的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模型。取真空保藏铜绿假单胞菌菌种活化24h后,取一个单菌落于盛5mlMH肉汤培养液的试管中,35℃静止培养12h左

医学机能学实验

医学机能学实验 1.支配心脏的神经有哪些?各有何作用? 心脏受心交感神经和心迷走神经双重支配。 心交感神经的作用:心交感神经支配窦房结、房室交界、房室束、心房肌、心室肌,兴奋时,产生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心率增快,心缩力增强,房室交界兴奋传导加快) 心迷走神经的作用:心迷走神经支配窦房结、心房肌、房室交界、房室束及其分支,少数支配心室肌,兴奋时,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心率减慢,心缩力减弱,房室交界兴奋传导减慢) 2.血管受哪些神经支配?各有何作用? 支配血管的神经主要有交感缩血管神经,分布在除毛细血管前括约肌以外的全身各处的血管平滑肌上,其作用是使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大。 交感舒血管神经支配骨骼肌血管,与运动时骨骼肌血流调节和防御反应有关。 副交感舒血管神经只分布于少数器官,如脑、唾液腺、胃肠道腺体及外生殖器的血管,使血管扩张,仅具调节局部血流的作用。 3.手术中出血如何处理? 1)组织渗血可用温热生理盐水纱布压迫止血。 2)较大血管出血必须要用止血钳夹住出血点及其周围少许组织,结扎止血。 4.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血压的变化情况及为什么? 血压升高。机制如下:夹闭一侧颈总动脉后,同侧颈动脉窦血流量减少,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发放冲动减少,窦神经传入冲动减少,导致: 1)心迷走中枢抑制,迷走神经传出冲动减少,对心脏的抑制作用减小,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 2)心交感中枢兴奋,心交感神经传出冲动增多,心跳加快加强,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升高。3)缩血管中枢兴奋,缩血管交感神经纤维传出冲动增多,引起小动脉收缩,外周阻力增大,血压升高;小静脉收缩,回心血量增多,心输出量增多,血压增高。 5.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血压如何变化及为什么? 由于电刺激迷走神经外周端,其中的副交感纤维兴奋,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作用于节后神经元,使之兴奋并释放乙酰胆碱。乙酰胆碱与心肌细胞膜上的M受体结合,M受体激活后转而激活G蛋白,G蛋白一方面调制K+通道,增强K+外流,使心肌细胞膜处于超极化状态,抑制细胞的活动;另一方面可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降低细胞内cAMP的浓度,调制钙通道,使钙通道关闭,产生负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使血压下降。 6.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对心血管的作用有何不同? 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血管活动的调节,是通过与相应的受体结合而实现的。去甲肾上腺素主要激活a受体;肾上腺素既能激活a受体,又能激活β受体,但对a受体的作用不如去甲肾上腺素强。 1)对心脏的作用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都能激活心肌细胞膜上的β受体,引起正性变时、变力、变传导作用。在完整机体内注射去甲肾上腺素后,由于血压明显升高,可通过压力感受器反射使心率减慢,掩盖了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的直接作用。 2)对血管的作用由于去甲肾上腺素主要作用于a受体,而大多数血管平滑肌上的肾上腺素受体为a受体,因此,去甲肾上腺素能使大多数血管发生强烈收缩,导致血压急剧升高。对以a受体占优势的血管,肾上腺素使之收缩;对以β受体占优势的血管,肾上腺素使之舒张。因此,肾上腺素的生理作用是调节全身器官的血液分配。静脉注射肾上腺素,开始肾上腺素浓度较高,对心脏和a受体占优势的血管发生作用,使血压升高;随着血中肾上腺素逐

机能学实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实验设计的原理

机能学实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实验设计的原理机能学实验设计的原理与方法 生理教研室白瑞樱 xx-10-29 新乡医学院实验课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机能实验学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白瑞樱助教 新乡医学院生理学与神经生物学教研室 xx.10.29 机能学实验设计与方法 【实验目的】 1.学习实验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初步掌握实验设计的原理及要素。

2.根据已有的理论知识,完成实验设计,分辨出三种药物乙酰胆碱、新斯的明和毛果芸香碱。 【实验原理】 (一)实验设计的基本程序 立题、设计、预备和正式实验、实验的收集、、统计分析、和撰写等方面。 立题要注意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和实用性。 (二)实验设计的三项基本原则 1.对照原则:(1)阴性对照:1)空白对照; 2)实验对照; 3)安慰剂对照。 (2)阳性对照

(3)自身对照 (4)相互对照 2.重复原则: 3.随机原则:(1)完全随机 (2)均衡随机 (三)实验设计的三大要素 1.明确实验目的 2.确定实验方法和指标强调客观性、特异性、重现性和灵敏性 3.选取实验样本要注意选择接近于人类而又经济的动物,动物年龄、体重、性别最好一致,并且实验样本要根据实验目的、方法和指标而定。 (四)三种药物乙酰胆碱、新斯的明和毛果芸香碱的药理学特性乙酰胆碱(acetylcholine, Ach):是胆碱能神经递质,化学性质不

稳定,遇水易分解。由于作用十分广泛,且在体内为胆碱酯酶迅速破坏,故除作为药理学研究的工具药外,无临床实用价值。 1.M样作用静脉注射小剂量Ach即能激动M胆碱受体,产生与兴奋胆碱能神经节后纤维相似的作用,引起心率减慢、血管舒张、血压下降,支气管和胃肠道平滑肌兴奋,瞳孔括约肌和睫状肌收缩以及腺体分泌增加等。舒张血管可能是激动血管内皮细胞的M受体使内皮细胞释放依赖性舒张因子所致。 2.N样作用剂量稍大时,Ach也能激动N胆碱受体,产生与兴奋全部植物神经节和神经相似的作用。还能兴奋肾上腺髓质的嗜铬组织(此组织在胚胎发育中与交感神经节的相同,受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支配),使之释放肾上腺素。许多器官是由胆碱能和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双重支配的,通常是其中一种占优势。例如,在胃肠道、膀胱平滑肌和腺体是以胆碱能神经占优势,而心肌收缩和小血管方面则以去甲肾上腺素能神经占优势。故在大剂量Ach作用下,全部神经节(具N1胆碱受体)兴奋的结果是胃肠道、膀胱等器官的平滑肌兴奋, 腺体分泌增加,心肌收缩力加强,小血管收缩,血压升高。Ach 还激动运动神经终板上的N2胆碱受体,表现为骨骼肌兴奋。过大剂量的

机能学实验设计

课题名称:酸奶对胃溃疡大鼠的影响 项目性质:基础研究 所属学科:病理学 申请者:左安举参加者:陈骏飞,陈良所在单位:山东大学医学院 研究内容摘要:采用SD大鼠(30只)用冰醋酸法制作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随机分成A,B,C三组,分别给予牛奶,西咪替丁,生理盐水,每日一次,共16天。大鼠禁食24小时后,于第22天断头处死,取胃溃疡组织制成切片,镜下观察黏膜厚度,胃腺体及各种细胞等来判断胃溃疡程度,从而得知酸奶,西咪替丁,生理盐水对胃溃疡的影响。 立题依据:胃溃疡是我国人群中常见病,多发病之一,而酸奶已成为人们必不可少的日常饮食之一。我们想得知,胃溃疡患者能否喝酸奶。故用冰醋酸慢性溃疡大鼠模拟人的胃溃疡,通过实验得到结论。 研究方法: 1.大鼠慢性胃溃疡模型的建立 SD大鼠30只,雌性,体重220—250g.通过查阅大鼠胃溃疡模型的相关资料得知,在麻醉方面实验采用以10%水合氯醛按照0.2ml/100g比例对大鼠进行腹腔给药,麻醉效果与实验用鼠个体差异有关,总体约4min麻醉起效,麻醉持续约时间40min以上,在麻醉时间内能够完成从固定到缝合的所有步骤。使用冰醋酸制作大鼠胃溃疡动物模型,有两种冰醋酸的给予方法可以选择,一种是在大鼠胃窦前壁注入冰醋酸的方法,另一种是用滤纸片浸渍冰乙酸在胃窦部浆膜面贴敷2次,每次30s左右。本实验采用的是用冰醋酸注射于大鼠胃窦前壁的方法,对鼠胃进行冰醋酸注射时冰醋酸的剂量在0.03ml—0.05ml间均可在鼠胃部形成溃疡,溃疡面积基本随所注射的冰醋酸剂量成正比例上升。在制模手术的操作方面,在取出鼠胃时应小心谨慎,避免伤及鼠胃和其他内脏器官,缝合时应也避免伤及大鼠内脏,手术过程注意消毒,避免大鼠毛发进入腹腔内造成腹腔内感染,导致实验鼠死亡。 2.分组及给药 大鼠造模苏醒后,将该30只SD大鼠随机分成A,B,C三组,每组10只。造模第6天开始灌胃。A组以适量牛奶灌胃,B组以西咪替丁76mg/(kg.d)灌胃,C组以生理盐水5.2ml/(kg.d)灌胃。每日一次,共16d. 3.制备切片及镜下观察

机能实验学考试试题整理

机能实验学考试试题整理

机能学实验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 6.急性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技术,分离血管与神经时,应遵循下列哪个原则进行分离。( C ) A、先血管后神经,先细后粗 B、先血管后神经,先粗后细 C、先神经后血管,先细后粗 D、先神经后血管,先粗后细 7、剪肌肉时,禁用何器械___。( D ) A.弯剪B.直剪C.普通粗剪刀D.眼科剪 8.常用的止血方法不包括___。( D ) A.压迫止血法B.钳夹止血法C.结扎止血法D.降温止血法 9.在小鼠腹腔注射中,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B ) A、注射时应从左下腹或右下腹进针,避开膀胱 B、进针时以45度角直接刺入腹腔 C、在给药前应回抽,判断有无血液或气泡 D、腹腔注射给药量一般为0.1-0.25ml/10g 10.关于机能学实验课目的,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D )

A、观察并了解机体正常机能活动规律 B、观察并分析疾病的发生与发展规律。 C、认识药物的效能及其作用规律。 D、与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技能无关。 E、培养并训练动物实验的计能与分析问题能力。 11.机能学实验一般需要的配套仪器是:( B ) A、传感器+刺激器+生物电放大器+离心机。 B、刺激器+传感、换能器+生物电放大器+记录处理系统。 C、刺激器+传感器+生物电放大器+生理记录仪。 D、刺激器+传感器+换能器+示波器。 E、刺激电极+刺激器+传感器+生物电放大器。 12.下列关于刺激器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连续刺激各脉冲主周期的倒数即刺激频率。 B、串间隔极主周期。 C、目前常用的为矩形波刺激器。 D、刺激强度一般以刺激脉冲的电压幅值表示。 E、“延迟”指刺激脉冲落后于同步输出的时差。

机能实验实验设计

班级 组别 小组成员

实验设计书 1、研究题目:茶多酚对氯化钡诱发的大鼠心律失常的作用 2、理论依据及研究现状: [1]心律失常就是由于窦房结激动异常或激动产生于窦房结以外,激动的传导缓慢、阻滞或经异常通道传导,即心脏活动的起源与(或)传导障碍导致心脏搏动的频率与(或)节律异常。心律失常就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组疾病。它可单独发病亦可与心血管病伴发。可突然发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续累及心脏而衰竭。导致心律失常的原因主要有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风心病等)、植物神经系统兴奋性改变、电解质紊乱、麻醉、胸腔或心脏手术、某些药物副作用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2]氯化钡能促进浦肯野纤维Na+内流,就是动作电位4相自发除极速率加快,心肌自律性增高,异位节律产生,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故静脉注射氯化钡可制作心律失常病理模型。 [3]茶叶系山茶科植物茶树的干燥嫩叶或叶芽,就是一种传统的药食同源的天然保健饮品、茶叶中含有咖啡碱、茶多酚、维生素类、矿物质、氨基酸与脂多糖等物质,其中茶多酚(tea polyphenols,、TP)就是茶叶的主要生理活性成分、近年来,大量的研究发现,茶多酚具有抗肿瘤、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强心、抗心律失常、抗衰老与抗菌等多种生物活性,并且揭示这些生物活性均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主要概述近年来有关茶多酚的药理、毒理与药动学方面的研究、 [4]茶多酚10mg/kg iv可显著降低CaCI2所致小鼠死亡率.15mg/kg茶多酚iv能提高哇巴因致膛鼠心律失常的用量.对氯仿诱发的小鼠心律失常有明显预防作用,并能对抗大鼠心肌缺血一再灌注所致的心律失常,但对鸟头碱诱发大鼠心律失常无作用。[5]可通过抑制Ca离子内流从而降低窦房结自律性,降低缺血时心房、心室,浦肯野纤维的异常自律性,减少或消除后除极所致触发活动;减慢房室结传导,可终止房室结折返,减慢心房扑动、心房颤动时加快的心室率;延长窦房结、房室结的有效不应期。 [5]利多卡因阻滞钠通道的激活与失活状态,通道恢复至静息状态时阻滞作用迅速解除,因此利多卡因对除极化组织作用强,对缺血或强心苷中毒所致的除极化型心律失常有较强抑制作用。并且抑制参与动作电位复极2期的少量Na内流,缩短或不影响浦肯野纤维与心室肌的动作电位时程。减小动作电位4期去极斜率,提高兴奋阈值,降低自律性。 3.研究内容: 建立急性心律失常模型,分别用茶多酚与利多卡因治疗,并比较实验结果,从而比较茶多酚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律失常的疗效 4、研究方法: (一)实验对象:健康大鼠性别:雌雄兼有规格:体重(200±50)g 数量:9只 (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处理: 1、将大鼠随机分为3组,注射适量生理盐水治疗心律失常的大鼠(A组),注射等量利多卡因治疗心律失常的大鼠(B组),注射等量茶多酚治疗心律失常的大鼠(C组) 2、A组大鼠注射氯化钡溶液0、05ml/100g后再注射生理盐水0、1ml/100g B组大鼠注射氯化钡溶液0、05ml/100g后再注射利多卡因0、1ml/100g C组大鼠注射氯化钡溶液0、05ml/100g后再注射茶多酚0、1ml/100g (三)观察指标:心电图 5、仪器与药品: 生物信号采集与处理系统, 心电电极及输入线,大鼠手术台,大鼠手术器械1 套,注射器(1ml,2ml,10ml),注射针头 10%水合氯醛,0、8%氯化钡溶液,0、5%盐酸利多卡因,0、5%茶多酚溶液,生理盐水,苦味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