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残联章程

中国残联章程
中国残联章程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

2018年9月15日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简称中国残联)是国家法律确认、国务院批准的由残疾人及其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全国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

第二条中国残联的宗旨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融合发展,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第三条中国残联具有代表、服务、管理三种职能:代表残疾人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团结帮助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管理和发展残疾人事业。

第二章任务

第四条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维护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平等的公民权利,密切联系残疾人,听取残疾人意见,反映残疾人需求,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

第五条团结、激励残疾人自尊、自信、自强、自立,履行法定义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建设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

第六条沟通党和政府、社会与残疾人之间的联系,宣传残疾人事业,动员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消除歧视、偏见和障碍。

第七条协助政府制定实施残疾人事业发展纲要,促进残疾人康复、教育、劳动就业、扶贫、托养、维权、文化体育、社会保障、无障碍环境建设、科技信息化应用、残疾人服务标准化建设和残疾预防等工作,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

第八条参与研究、制定和实施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发挥综合协调、咨询服务作用,对有关领域的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

第九条承担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十条管理和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第十一条加强党的建设,深化自身改革,保持和增强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联系和指导各类残疾人社会组织。培养残疾人工作者。使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更加活跃。

第十二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的作用。参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履约工作。

第三章全国组织

第十三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残联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

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国残联主席团召集。代表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应超过半数。

全国代表大会职权是:

一、审议中国残联主席团报告,确定工作方针和任务;

二、修改中国残联章程;

三、选举中国残联主席团。

第十四条名誉职务

中国残联可设名誉主席、名誉副主席,由中国残联主席团聘请。

第十五条主席团

主席团每届任期五年。在全国代表大会闭会期间,负责贯彻全国代表大会决议,领导全国残联工作。

主席团由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委员若干人组成。主席团委员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应超过半数。

主席团会议由主席团主席召集,每年至少举行一次。主席团实行民主集中制。

主席团职权是:

一、选举主席、副主席;

二、推举执行理事会理事长,通过执行理事会组成人员;

三、检查代表大会决议执行情况;

四、审议执行理事会工作报告;

五、调换、增补主席团委员;

六、监督执行理事会贯彻有关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划的情况;

七、监督“人道、廉洁”职业道德建设情况;

八、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六条执行理事会

执行理事会是中国残联全国代表大会及其主席团的常

设执行机构,由理事长一人、副理事长若干人、理事若干人组成。

理事会成员中应有各类残疾人或残疾人亲属代表。

理事长由中国残联主席团推举,政府任命,任期不超过两届。副理事长由理事长提名,主席团通过,政府任命。理事由理事长提名,主席团通过。执行理事会实行理事长负责制。

执行理事会下设办事机构,承办中国残联的日常工作。

第十七条专门协会

中国残联领导盲人协会、聋人协会、肢残人协会、智力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精神残疾人及亲友协会等专门协会。

专门协会委员会由中国残联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同类

别的残疾人、残疾人亲友选举产生。

专门协会的主要任务是:代表、联系、团结、服务本类别残疾人,反映特殊愿望及需求,维护合法权益,争取社会帮助,开展适宜活动,参与国际交往。

专门协会设主席、副主席,由专门协会委员会选举产生。

第十八条团体会员

与残疾人事业有关的全国性社会团体,承认本章程,可申请作为本会的团体会员。

第四章地方组织

第十九条按国家行政区划设立中国残联各级地方组织。

第二十条县(市、区、旗)及县以上残疾人联合会,每五年召开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大会审议同级主席团报告,确定工作方针和任务,选举本级大会主席团。可设名誉主席、

名誉副主席。主席团每届任期五年,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召开。

代表大会及其主席团的常设执行机构为执行理事会,设理事长、副理事长、理事。

县(市、区、旗)及县以上残疾人联合会领导所设专门协会。

第二十一条乡、镇、街道残疾人联合会,每五年召开一次代表会议,设主席、理事长。理事长负责日常工作。

第五章基层组织

第二十二条社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及残疾人集中的企业、事业、社会组织等单位,建立残疾人协会或残疾人小组。

大中型企业事业单位、开发区,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残疾人联合会同意、本单位批准,可建立残疾人协会或残疾人联合会。

第二十三条基层组织的任务是:代表残疾人利益,反映残疾人需求,维护残疾人权益,开展有益活动,为残疾人办实事。

第六章经费

第二十四条经费来源

一、政府财政拨款;

二、社会捐助;

三、其他。

第七章会徽

第二十五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外形为梅花图案,中心由“残疾人”三字汉语拼音缩写CJR组成。底色为翠绿色,中心图形和边线为金黄色。

第二十六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会徽可在办公地点、活动场所、会场悬挂,也可作徽章佩戴。

第八章附则

第二十七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英文译名是“China Disabled Persons’Federation”,缩写为“CDPF”。

第二十八条本章程解释权属于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部分修改,2008年11月12日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简称中国残联)是国家法律确认、国务院批准的由残疾人及其亲友和残疾人工作者组成的人民团体,是全国各类残疾人的统一组织。 第二条中国残联的宗旨是:弘扬人道主义思想,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 第三条中国残联具有代表、服务、管理三种职能:代表残疾人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团结教育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管理和发展残疾人事业。 第二章任务 第四条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维护残疾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平等的公民权利,密切联系残疾人,听取残疾人意见,反映残疾人需求,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 第五条团结、教育残疾人遵守法律,履行应尽义务,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贡献力量。 第六条沟通政府、社会与残疾人之间的联系,宣传残疾人

事业,动员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 第七条开展和促进残疾人康复、教育、扶贫、劳动就业、维权、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和残疾预防等工作,改善残疾人参与社会生活的环境和条件。 第八条参与研究、制定和实施残疾人事业的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发挥综合、协调、咨询、服务作用,对有关领域的工作进行管理和指导。 第九条承担政府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十条管理和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 第十一条管理和指导各类残疾人群众组织,培养残疾人工作者,使残疾人在残疾人组织中更加活跃,残疾人组织在基层更加活跃,残疾人和残疾人组织在社会上更加活跃。 第十二条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发挥联合国经社理事会特别咨商地位的作用。 第三章全国组织 第十三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残联的最高权力机构是全国代表大会。 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由中国残联主席团召集。代表中残疾人及残疾人亲友应超过半数。 全国代表大会职权是: 一、审议中国残联主席团报告,确定工作方针和任务; 二、修改中国残联章程;

3.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6.2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课标要求】 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识记:文学艺术对中华文化的意义;科学技术是民族文明的重要标志。 2、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是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见证,是中华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不同区域的文化形成原因、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各民族文化特征、关系及对中华文化的意义。 [能力目标] 培养同学们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理解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人类文明史上古老文明;不同区域的文化和各个民族的独特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彰显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标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爱国主义情感,为将来投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良好的文化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的表现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法、情景设置法、讨论法、讲授法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回忆上一框题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知识导入,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我国千古未绝、唯我无双的中华文化的特征之一源远流长,这节课我将带领同学们继续领略华夏神韵,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板书: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二)推进新课 【课件展示】幻灯片展示中国的瓷器、茶文化、戏曲、书法、武术等文化,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不仅源远流长,而且博大精深,从而激发他们对祖国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全文)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全文) (1988年3月13日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第一次全国 * 通过)下面是为您精心的有关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全文内容,仅供大家参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会定名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简称中国残联。 第二条中国残联是中国政府批准的全国性残疾人事业团体。中国残联代表残疾人的共同利益,维护残疾人的合法权利;为残疾人服务;承担政府委托的任务,动员社会力量,推进残疾人事业。 第三条中国残联的宗旨是:适应 * 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发展残疾人事业。动员社会发扬 * 人道主义精神,理解、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促进残疾人平等参与社会生活;鼓励残疾人坚持爱国主义和乐观主义,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为社会贡献力量。 第二章任务 第四条关心残疾人生活、学习和工作,做好宣传舆论工作,为残疾人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第五条团结残疾人遵守国家法律,履行社会义务,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第六条促进和发展残疾人的康复、教育、就业、文化、体育、科研、社会服务及福利事业;推动残疾的预防工作。 第七条推进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化管理;培养残疾人事业的社会工作者。

第八条沟通政府、社会与残疾人之间的联系,协助国家研究、制定和实施有关残疾人事业的法规、政策和规划。 第九条协调残疾人社会团体的工作。 第十条开展国际(地区间)交流与合作。 第十一条承担“ * 残疾人十年中国组织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第十二条完成政府交办的任务,向政府提交工作报告和建议。 第三章全国组织 第十三条全国 * 中国残联全国 * 由中国残联主席团召集,每五年举行一次。代表中残疾人不少于半数。 * 实行民主集中制。 * 职权: 一、选举中国残联主席团委员,委员中残疾人不少于半数; 二、确定工作方针,审议工作报告; 三、制定、修改中国残联章程。 第十四条名誉职务 中国残联设名誉职务,人选由中国残联主席团聘请。 第十五条中国残联主席团 主席团每届任期五年。主席团会议由中国残联主席召集,每年举行一次,必要时可提前或延期召开。主席团实行民主集中制。 主席团职权: 一、选举中国残联主席、副主席; 二、检查 * 决议执行情况,审议年度工作报告和工作计划;

中华文化的魅力

中华文化的魅力 苏轼曾说:“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三国演义》中又有一句话:“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详端历史的长河,我们可以轻易地发现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光芒:顽强奋斗、隐忍、和谐…… 中华文化的魅力体现在“攻”与“守”的结合上。有“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和“大丈夫能屈能伸”的中华文化,灌铸出蔺相如的灵魂。在秦庭智商,他敢庭叱秦王,他敢玉石俱焚,他完璧归赵;在渑池之会上,他在谈笑间威胁秦王,护赵王于身旁,挽回了赵国的尊严,这是充满攻势的、凌厉的蔺相如。在面对廉颇的恶言相向时,他选择的是沉默,是退让,不与之争是因为不欲争,这是带着防卫、谦逊内敛的蔺相如。攻与守,两个极端,却因中华文化之力在蔺相如身上大放异彩。 中华文化的魅力体现在“德”与“智”的交汇中。唐太宗李世民重视:“德治”,注重民生,以德治国。他礼贤下士,用人不问出处,只要有德有才,都会予以重用,于是有了长传于世的“贞观之治”。他充满智慧,明白“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的道理,他重用魏征,虽然魏征的直谏常常令他龙颜大怒,但他都没有真正治过魏征的罪,还是一如既往地信任、重用魏征。李世民用“德”与“智”开创了“贞观之治”,而中华文化的“德”与“智”亦借李世民之手举世长传。 中华文化的魅力体现在“固”与“变”的灵动力。在“江山不移”的中华文化融汇了另一种人生态度“随遇而安”之后,又铸就了怎样一颗坚定的心呢?面对亡国的危机,勾践选择了自己携宫廷中人到吴国为奴,以换来越过不被吞并。他可以住在金碧辉煌的供电之后接受众人的朝拜,却也可以为了国家而做一名马夫,住在马厮之中;他心态平和,位高权重之时不自高自大,受人凌辱之时亦不气馁,他只是暗暗积累力量,卧薪藏胆。在吴国的为奴生涯没有磨灭掉他的意志,反而给了他力量,最终“三千越甲可吞吴”。“固”与“守”,是勾践的坚韧,是勾践的退让,同时,也是中华文化所蕴含的光彩。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既有固守的豪气与美德,又有变通的灵气与智慧;既有积极进取、勇敢执着的攻势,又有恬退隐忍、蓄势待发的守护……你,准备好领略她的魅力了吗?

中国残联各专门协会章程

中国残联各专门协会章程 中国盲人协会章程 (2003年9月10日中国残联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盲人代表会议通过)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本会全称:中国盲人协会,简称:中国盲协,英文全称:China Association of the Blind,英文简称:CAB。 第二条本会是全国盲人的群众组织,是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的专门协会。 第三条本会的宗旨是:代表盲人的共同利益,反映盲人的特殊需求,维护盲人的合法权益,弘扬人道主义,宣传、动员社会,理解、尊重、关心、帮助盲人,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盲人平等充分参与社会生活,共享社会物质文化成果。本会遵守国家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政策,遵守公共道德规范。 第四条本会由中国残疾人联合会领导。 第五条本会位于北京市东城区北池子大街44号。 第二章任务 第六条任务 (一)代表盲人的共同利益,密切联系盲人,反映盲人的意见和需求,沟通盲人与社会之间的联系,全心全意为盲人服务。争取和维护盲人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等方面同其他公民平等的权利。

(二) 团结、教育盲人遵守国家法律,履行应尽的义务,发扬乐观进取精神,自尊、自信、自强、自立。 (三)促进盲人的康复、教育、扶贫、劳动就业、维权、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及残疾预防等工作。 (四)推进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盲文的规范化研究与普及,推动盲人辅助用品用具的研制、开发与推广、应用。对盲文出版、盲人按摩等具有盲人特色的工作提供咨询、建议、服务和监督。 (五)参与、举办与盲人有关的各类培训,推动文化扫盲工作。 (六)组织开展各种有益于盲人身心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 (七)在盲人中推荐残疾人工作者。 (八)承办中国残联委托的专项工作。 (九)通过地方残联,联系并指导地方盲人协会开展工作。 (十)代表中国盲人参加国际活动,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第三章组织 第七条全国盲人代表会议 全国盲人代表会议由中国残联全国代表大会中的盲人代表组成。盲人代表会议的职权是:

中华文化的特征

一、文化的特征 任何一种文化类型的产生,都离不开特定的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这就是特定自然地理环境下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结构。关于这三个方面,我们在下以章节将有详细的论述。简而言之,从地理环境看,中国处于一种半封闭状态的大陆性地域,与西方地中海延岸的多民族有很大的不同;从物质生产方式看,中国文化植根于农业社会的基础之上,封建的小农经济在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与中亚、西亚的游牧民族、工商业比较发达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从社会组织结构看,宗法制度在中国漫长的历史中成为维系社会秩序的重要纽带,专制制度在中国延续两千年,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 中国文化的特征可大致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国,也曾经出现过许多优秀的文化体系。英国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在近6000年的人类历史上,出现过26个文明形态,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国的文化体系是长期延续发展而从未中断过的文化。这种强大的生命力,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中国文化的强大生命力,表现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续力和凝聚力等方面。 所谓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进入中国后,大都逐步中国化,融入中国文化而成为其一部分。在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过于佛教文化的传入和中国化。佛教开始流传于尼泊尔、印度、巴基斯坦一带,并不是中国本土的文化,在公元1世纪的两汉之际开始传入中国,经过魏晋、隋唐几百年,佛教高僧的东渡,佛教经典的翻译,中土僧人的西行求法,都不能使佛教文化完全征服中国的士大夫。佛教传播的结果,一部分变为中国式的佛教(如禅宗),一部分反而消融于宋明理学之中,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犹太人遍布全球,而且保持他们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思维方式,而他们来到中国后,便湮没在中国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 所谓融合力,是指中国文化并非单纯的汉民族文化或黄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汉民族文化的基础上有机地吸收中国境内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吴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中华文化。中华各民族文化,例如历史上的匈奴、鲜卑、羯、氐、羌、契丹、辽、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汇于中国文化的血脉之中。没有这种融合,也就没有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当然,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包含有“同化”的意义。 中国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在历史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简单的偶然的文化现象,而是一种文化生命力的表现。具有如此强大的文化生命力的民族,在世界历史上都是少见的。汤因比在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曾与日本学者池田大作有过一次著名的对话,在这次对话中,他指出,“就中国人来说,几千年来,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几亿民众,从政治文化上团结起来。他们现实出这种在政治、文化上统一的本领,具有无与伦比的成功经验。” 在人类历史上,多次出现过因为异族入侵而导致文化中绝的悲剧,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亚历山大大帝的入侵而希腊化、恺撒的占领而罗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兰化,希腊、罗马文化因日耳曼蛮族入侵耳中绝并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国,此类情形从未发生。唯有中国文化一种,历经数千年,持续至今而未曾中辍,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延续力。 这种强健的生命延续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东亚大陆特殊地理环境提供了相对隔绝的状态,是其缘由之一。而中国文化长期以来以明显的先进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 篇一:残疾人社会保障 一关于残疾人 定义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1990年12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二条的规定:残疾人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的人 现状全世界约有6.5亿多残疾人,占人口总数的10%左右,其中80%在发展中国家。 据20xx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共有残疾人8296万人,占总人口的6.34%,涉及近1/5的家庭。我省有700多万残疾人,涉及五分之一的家庭和近3000万人口 郑州市52万残疾人总人口的7.2% 节日1.国际残疾人日 1992年10月12日至13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举行了自联合国成立以来首次关于残疾人问题的特别会议。大会通

过决议,将每年的12月3日定为“国际残疾人日” 2.我国助残日 1990年12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并决定于1991年5月15日起在全国实施。根据《保障法》第48条规定:“每年5月的第三个星期日,为全国助残日。” 二.残疾人社会保障 定义残疾人社会保障是指国家给予残疾人特别扶助,以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权益的一种制度安排。是整个社会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及养老保险按照正常人实行 城市残疾人参加城市居民养老医疗保险 农村残疾人参加农村居民养老保险和新农合 就业保障据全国第一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我国16岁以上具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约为3060万人,占当时残疾人总数的59.25%。 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的就业保障,实行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方针,采取优惠政策和扶持保护措施,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地安排残疾人就业 就业办法1).福利性企业组织(残疾人占总员工比例的50%以上)

华夏文化出版社简介

华夏文化出版社 本社概述 华夏文化出版社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华文出版机构,始于上世纪40年代。现总部设于中国香港,港府商业登记证号码:38044197—001。总社地址:中国?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C座(Flat/Rm. C, 23/F., Lucky Plaza, 315-321 Lockhart Road, Wan Chai, Hong Kong.)。 出版社以图书出版为主要经营业务,出版范围包括:文化、艺术、文学、历史、社科、教育等图书、画册以及相关学术专著。 历史沿革 该社前身为上世纪40年代(民国时期)成立于上海的“华夏文化事业社”,并在南京等地设立分社。创社之初,时逢乱世,倭族入侵,内乱不止,华夏倾覆在即。本社以一己微薄之力,一腔泣血之声,为拯救华夏文明、争取民族独立而积极宣传抗战,出版了众多进步书籍,与旧时代之众多进步人士共赴国难,共抗敌侮。 抗战功成,被寄以厚望的时任政府日渐令国人失望,旋即时局动荡,纷乱又起。本社远迁香港,以避时乱。 港城殖民文化泛溢,华文事业生存日艰,迫于无奈,出版事业停滞数十载,以待时新。后以“中国作家出版社”之名复业。 进入新世纪,香港回归后,殖民者退出华埠,在港的中国文化如获新生,重新成为主流。本社承应时代发展,复名为“华夏文化出版社”,再继初创之传统。

本社宗旨 传承华夏文明,弘扬中华文化,加强两岸交流,共促进步发展。 本社创于乱世,在颠沛中存续,虽身羁偏隅,却心系祖国。 本社坚持一个中国,拥护祖国统一,拥护共产党执政。 以推进中国文化发展、服务当代文化艺术为己任,努力出版优秀图书,繁荣华文出版业。 本社拒绝反动、色情、分裂祖国的书稿出版。 发展现状 历经半个多世纪后,历史几经更迭终归平静,又逢香港回归祖国,华夏文明和中华文化的伟大复兴曙光重现。华夏文化出版社获得新生,迎来了新的发展时期和机遇,秉承“复兴华夏灿烂文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凭藉几十年来深厚的文化积淀,充分发扬传统文化优势,逐渐朝着多元化和产业化的道路发展,业务量迅猛发展,现年出版图上百种,业务范围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并成立了“中国青年作家协会”等下属机构,为繁荣中华文化发展积极贡献力量。 近年来,出版社尤其关注中国内地文化发展和出版市场。世界华人同根,中华文化同源,根源在祖国,在内地。出版社多年来加强与内地文学文化界、出版界的交流合作,出版了众多简体版优秀图书,荣获各类奖项若干,并被中国内地及香港地区权威图书馆收藏,部分优秀作品被知名文摘类杂志转载。 机构设置 总部地址:中国?香港湾仔骆克道315-321号骆基中心23楼C座。 香港总部设立总编室、秘书处、编辑室、设计印刷处、综合业务处、中国青年作家协会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发展历程 一、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上古(一般指夏商周)是指几百万年以前,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殷商之前)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的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人类的进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拉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这是世界人类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1、中国人的起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化自然”,或叫“自然的人化”,因此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文化史,中国文化的起源应该从中国人的起源说起。 (一)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猿人”。经科学家研究,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元谋人更象古猿。他们在密林中采摘果实,追猎野兽,还能蹒跚直立行走。 (二)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这种猿人被称作“北京猿人”。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为了抵御灾害和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在一起生活,形成原始群。他们白天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交谈。 (三)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 1933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这种人被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猿人有了很大进步。山顶洞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了装饰品。 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7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发展阶段的丰富材料在我国相继发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在人类起源的各个环节中唯一没有缺环的国家。 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的特征。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人们对人类的起源是缺乏研究的,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淮南子》、《山海经》)。 2、原始物质文化 原始物质文化是指原始社会人化自然过程中所创造的实体文化。我们可以把原始物质文化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时代加以介绍: (一)旧石器时代:是指从人类开始使用简单加工过的石块开始。 (1)工具(石器)是最早出现的物质文化。

中华文化专题

中华文化专题 1、基本特征 (1)源远流长。重要见证是汉字与史书典籍。 文字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文化内涵丰富,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 (2)博大精深。 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文艺和科技 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 ①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丰富色彩。 ②各民族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民族特性。 ③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 ④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原因】:特有的包容性。(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所谓“求同存异”,就是能与其他民族的文化和谐相处; 所谓“兼收并蓄”,就是能在文化交流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 【意义】:有利于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

理解。 2、中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困 难、创造幸福生活的强大精神力量,也是激励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创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之源,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精神上。 中华民族精神专题 1、WHAT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2、WHY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 (1)【重要性】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 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 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 是中华民族之魂。 中华民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中华民族永远的精神火炬。(3)【必要性】 ①弘扬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文化建设的极为重要的任务; 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 ③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 ④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中国残联康复部关于印发《2017年度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专业人才实名

中国残联康复部关于印发《2017年度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专业 人才实名制培训计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老少妇幼残保护 【发布部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发布日期】2017.03.13 【实施日期】2017.03.13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团体规定 中国残联康复部关于印发《2017年度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专业人才实名制培训计划》的通 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残联康复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黑龙江垦区残联: 《2017年度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专业人才实名制培训计划》已经中国残联理事会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你们,请按照《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专业人才培训实施方案》要求,积极配合各培训主办单位,合理选派专业人员参加国家级实名制培训,同时参考国家级实名制培训计划,制定本省(区、市)实名制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确保圆满完成2017年度实名制培训任务。 中国残联康复部 2017年3月13日

2017年度全国残联系统康复专业人才实名制培训计划(国家级) 13 月 孤独症儿童康复学 科带头人培训班 (第一期) 中国残 疾人康 复协会 孤独症儿童康复国内外学 科前沿与发展其实;专业 核心技能;科学研究能力 各省残联孤独症 康复学科带头人 北 京 1040 2 4月 听力语言康复机构 业务骨干培训班 中国听 力语言 康复研 究中心 听觉语言康复机构业务管 理内容、依据、原则与方 法 各省残联系统听 力语言康复机构 业务管理骨干 北 京 670 3孤独症儿童康复骨 干培训班(第一 期) 中国康 复研究 中心 孤独症儿童功能评估及康 复训练技术,包括言语沟 通、情绪和行为、社交能 力、生活自理能力等 各省残联孤独症 康复骨干 北 京 7100 4省级残联辅具中心辅助器具学科带头人 5假肢、矫形器制作 师资培训班(第一 期) 中国残 疾人辅 助器具 中心 假肢、矫形器适配、制作 新技术;假肢、矫形器适 配技术指导、人员培训 省级残联辅具中 心假肢、矫形器 骨干师资 北 京 735 6假肢、矫形器制作 骨干培训班(第一 期) 中国残 疾人辅 助器具 中心 假肢、矫形器适配、制作 技术 各省残联假肢、 矫形器技术骨干 北 京 735 7智力残疾康复社会 服务机构规范化管 理及服务评估标准 骨干师资培训 中国智 力残疾 人及亲 友协会 智力残疾康复服务新理 念、新技术、新模式;儿 童服务机构、成年服务机 构不同专业服务标准 中国智协及部分 省智协智力残疾 康复专业技术骨 干师资 北 京 530 8 5 月盲人定向行走及适 应训练骨干培训班 (第一期) 中国残 联康复 部 盲杖适配及服务;定向技 能及行走训练;社会适应 能力训练 省级残联盲人定 向行走负责人 四 川 570 9儿童耳蜗、助听器 适配及服务技术骨 干培训班 中国听 力语言 康复研 究中心 耳蜗、助听器佩戴及调 试;辅助材料评估及更换 各省残联系统听 力语言康复机构 听力辅助器具适 配技术骨干 北 京 770

《中华文化》试题(开卷)

(试卷代号:1220号) 《中华文化》 试题 第 1 页(共4页) 试卷代码:1220(号) 《中华文化》 试题 第 2 页(共4页) 试卷代号:1220 新疆广播电视大学2011至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中华文化》 试题(开卷) 2012年1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把密封线内的各项内容(学生证号、姓名、分校或工作站)填写清楚,不得填出密封线外,同时把座位号填写的试卷右上角座位号内。 2、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把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 得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中国的陆地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公里,差不多和欧洲一样大,居世界* 。 2.打开中国地图,会看到很多高原、山脉、盆地、平原、沙漠、江河和湖泊,而且还会发现,中国地形是 ,就像一座阶梯,由西南向东,级级降低。 3.《百家姓》是宋代人写的关于姓氏的书,里面共有 个姓。 494 4. 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特点,这个特点体现在农具使用、耕作方法、田间管理、作物栽培等各个方面。 5.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像一条巨龙,爬山岭,过草原,穿沙漠,长度有 里,显示了中华民族的力量和智慧。 6. “笔墨”是中国画的术语,是指用笔用墨的 和画面效果,同作为工具讲的笔、墨不是一个意思。 7.京剧中的唱腔主要有“西皮”、“二黄”,一般来说,西皮音高响亮,二黄 。 8. 古建筑屋顶上面要铺琉璃瓦和青瓦,琉璃瓦有黄、蓝、绿等几种颜色,其中 瓦等级最高,只有皇宫和寺庙中的大殿才能使用,普通居民是不能用的,居民一般用青瓦。 9.故宫是明朝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的,到现在已有 * 多年的历史了。 10.中国画的用笔跟书法的用笔有很多相同的地方,古代就有“ ”的说法。 得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 (每题2分,共20分) 在正确句子后打(∨)号,在错误的句子后打(×) 1.在这级阶梯上还有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四川盆地,这三个盆地加上第一阶梯上的柴达木盆地,被称作中国的四大盆地。(1) 2.中国古代神话源远流长。在文字产生以前,很多神话就广泛地在人们口头上流传,神话的作者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2) 3.形声字打破了单纯表意的造字方法,可以大量造字,汉字的90%以上是形声字。 (3) 4. 城墙,是长城的主体,它以高大的山脉为基础,多建在上下起伏的山峰下。(4) 5. 在古代,人们从昼夜交替中产生了“日”的概念,从月亮的圆缺变化中产生了“月”的概念,从气候的冷热变化中产生了“年”的概念。(5) 6. 元宵节时在农历正月十五日,古代把这一天叫 “上元节”,“宵” 是夜晚的意思,于是就有了“元宵节”这个合称。(6) 7. 古代丝绸之路东起长安(今西安),经过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越过葱岭(今帕米尔高原),再经过西亚,最后到达欧洲,全长约7000多公里。(7) 8. 瓷器是用瓷土作胎,胎上上釉,用高温(1200℃以上)烧制而成。(8) 9. 公元7世纪,中国的茶叶传到欧洲、美洲和非洲,16世纪以后,又陆续传入日本和朝鲜。(9) 10.汉字是由笔画组成的,而笔画是由平面来表现的。(10) 得分评卷人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 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第一阶梯是中国西南部的 (1),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地方,平均高度4500米,被称作“世界屋脊”。 A.青藏高原 B.内蒙古高原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2.汉字起源于图画,三千年来,经历了(2)的演变过程,在形体上逐渐由图画变为笔画,由象形变为象征,由复杂变为简单。 A.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 B.楷书、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 C.隶书、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 D.小篆、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 3.在远古氏族社会时,以蛇为图腾的黄河流域的华夏族战胜了其他氏族,后来华夏族又联合了其

中国及广西相关单位名翻译

中国及广西相关单位名翻译 附录Appendix 1. 中国和广西主要部门Main Organizations in China and Guangxi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CCPC) 中央政治局Political Bureau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中央书记处Secretariat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CPC 中央办公厅General Office, CCCPC 中央组织部Organization Department, CCCPC 中央宣传部Publicity Department, CCCPC 中央统战部United Front Work Department, CCCPC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NPC)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Standing Committee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of the People’s Republi c of China 最高人民法院Supreme People’s Court 最高人民检察院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国务院办公厅General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外交部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State Development Planning Commission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State Economic and Trade Commission 教育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科学技术部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公安部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国家安全部Ministry of State Security 国土资源部Ministry of Land and Resources 建设部Ministry of Construction 铁道部Ministry of Railways 交通部Ministry of Communications 信息产业部Ministry of Information Industry 水利部Ministry of Water Resources 农业部Ministry of Agriculture 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Ministry of Foreign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State Family Planning Commission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Overseas Chinese Affair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Hong Kong and Macao Affair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Taiwan Affairs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海关总署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ustoms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Stat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Civil Aviation of China 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State Administration of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国家体育总局State General Administration of Sport 国家统计局National Bureau of Statistics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 State Administration of Industry and Commerce

全国残疾人服务工作平台

网站面向残疾人、残疾人组织机构和社会各界,整合国内外互联网资源,打造强大的应用服务交付平台和统一权威的信息发布窗口,宣传扶助残疾人政策,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提供详尽的残疾人服务资讯。下面是本站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全国残疾人服务工作平台 (点击下图可直接进行访问) 全国残疾人服务工作平台 许多残疾朋友都有这样的问题,残疾人可以得到多少补贴,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对残疾人的补贴有何区别 事实上,不同层次和不同家庭条件的残疾人士可获的资助金额亦不同。今天,我们进行一个关于残疾人可以得到多少补贴的简要介绍! 残疾人补贴基本情况简介 对残疾人最重要的补贴是残疾人的两项补贴低保。 对残疾人的两项补贴有两项基本规则 第一几乎所有最低保障的残疾人都可以享受有需要的残疾人的生活津贴。 第二,几乎所有严重残疾的人都有机会获得护理补贴。 特别提示 在某些地区,第一和第二次听力和言语残疾人不能享受护理补贴。请知道,本文所考虑的第一级和第二级残疾人可以享受护理补贴。 最新的低保标准 全国城镇最低保障标准达到602元/人/月,农村最低保障标准达到5078元/人/年。 两项补贴标准 生活补贴标准 每月有22个省在50元到80元之间,10个省每月达到或超过100元。 护理补贴标准

每月有18个省在50元到80元之间,14个省每月达到或超过100元。 在2019年,一级、二级、三级、四级残疾人能得到多少补贴 一级、二级残疾人能得到多少补贴 如果一级、二级残疾人有低保 只要第一级和第二级残疾人享有最低限度的保障,他们几乎可以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再加上已经为重度残疾人提供了护理津贴。 那么,在2019年,第一级和第二级最低安全保障的残疾人将能够享有低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如果一级、二级残疾人没有低保 如果没有低保,一级,二级残疾人只能获得重度残疾人的护理补贴。 三级或四级残疾人士可获多少津贴 如果三级或四级轻度残疾人有低保,那么他们可以享受低保、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如果三年级或四年级的轻度残疾人没有低保,那么他就很难享受任何补贴。 这就是为什么在第三层或第四层的残疾人经常抱怨他们没有补贴。 最后总结来说 第一级和第二级残疾人 无论是否有低保,一级和二级严重残疾人可获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但是,有低保的一级、二级残疾人补贴数额,远远高于没有低保的一级、二级残疾人的补贴数额。 三级、四级残疾人 三级或四级残疾人必须有低保,才能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 如果没有低保,几乎享受不到任何补贴。 为什么残疾人领到的补贴不一样

必修33.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品优秀教案

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 第六课我们的中华文化 第二框题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一、教案目标: 知识点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 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原为: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民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重点、难点: (一)重点: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现: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 (二)难点: (1)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三、设计思想: ①学法: 讨论探究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全身性的参与,在“交流讨论”“欣赏感悟”等环节中充分地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思、有所悟。学生通过探究式学习,引导学生通过“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进行综合分析,形成观点,加深认识,培养学生全面的、历史的分析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 ②教法:多媒体辅助教案法、引导启发教案法(通过设计易于让学生接受的教案情境情境,提出要求,引导同学动脑,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实际教案方法,注意书本知识与实际的结合,把维扬文化作为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个契入点,以小见大,由表及里,使抽象的知识易于被学生理解。 四、教案设计: 【引入新课】 (引言)在外国人心中她是茶叶,她是瓷器,她是泰山,她是长城,她是北京太和殿,她是西安兵马俑 在中国人心中她是盘古,她是女娲,她是大禹,他是皇帝,她是白居易的《长恨歌》,她是曹雪芹的《红楼梦》同学们,她到底是谁? 是啊,是我们的祖国,在上节课的学习中,我们知道文明圣火千古未绝者唯我无双,这节课我们继续领略华夏神韵,走进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板书: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引导过渡]提到中华文化你首先能想到的是什么?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四章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8学时 一、教学目的 依照时代先后,介绍历代文化的发展历程,让学生从纵向上把握各个朝代文化的特征和成就。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来龙去脉。为学习中编内容各专题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重点 本章为上编的重点。每一节都有教学重点。(1)殷商西周时期,重点介绍文化从神本走向人本,周人的文化维新;(2)春秋战国时期重点介绍,诸子百家兴起的原因及其学派特征;(3)魏晋时期,重点介绍此时的多元文化(二学二教)及文化成就;(4)隋唐时代,重点介绍唐文化繁荣的背景及气魄,唐代在文学艺术方面取得的成就; 三、教学效果 1.紧密联系学生己掌握的有关历史、文化知识,加以提练和深化,合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有一个纵向的把握。 2.如有条件,可运用投影仪展示图片。 3.加强课堂提问,让学生回顾己学过的知识。 4.布置书面作业(论文) 第一节上古:中国文化的产生 上古(一般指夏商周)是指几百万年以前,至有文字记载以前的历史阶段。(殷商之前)在中国传统文化史上,我们可以把上古界定为:170万年前至殷商的4000多年前这段时期。在这个时间段内,人类的进化发展经历了五个阶段,即拉玛古猿、南方古猿、直立人(猿人)、早期智人(古人)和晚期智人(新人),这是世界人类学家共同努力的结果。 一、中国人的起源: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化自然”,或叫“自然的人化”,因此有了人就有了文化。一部人类文明史就是文化史,中国文化的起源应该从中国人的起源说起。 (一)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 迄今为止,在中国发现的最早的人类是“元谋猿人”。经科学家研究,元谋人距今已有170万年。元谋人更象古猿。他们在密林中采摘果实,追猎野兽,还能蹒跚直立行走。 (二)五十万年前的北京猿人 1927年以来,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洞穴内陆续发现了不少猿人的牙齿、头盖骨、肢骨等化石,这种猿人被称作“北京猿人”。在距今四五十万年前,北京猿人为了抵御灾害和获取生活资料,不得不几十个人结成一个群体在一起生活,形成原始群。他们白天采摘果实猎取野兽,到晚上返回龙骨山的山洞里,边烤火边休息,边用简单的语言和手势交谈。 (三)1.8万年前的北京山顶洞人 1933年,在北京市周口店龙骨山顶部发现了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这种人被称为“山顶洞人”山顶洞人比北京猿人有了很大进步。山顶洞人的文化生活比较丰富,有了装饰品。 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70年代以来,人类各个发展阶段的丰富材料在我国相继发现,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在人类起源的各个环节中唯一没有缺环的国家。 根据人种学分类,中国人属蒙古人种,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都具有典型的蒙古人的特征。从猿到人是生命物质所实现的质的飞跃,而文化就是在这种转变中被创造出来的。 在古代人们对人类的起源是缺乏研究的,于是就有了盘古开天地,女娲抟土造人的传说(《淮南子》、《山海经》)。 二、原始物质文化

中华文化笔记1(丁元军)

王国 维分清学 中华文化笔记整理 上节回顾: 1.圣人先得我心之同然尔。 2.天理当然而已。 3.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 性 习:似是而非,以性克习,难以;辨习与性,亦难矣。 4.熟极而流,自然而然。 性与习的辨析,先天为性,后天为习,但习与性往往不容易区分。 本节知识: 中国文化:圣学、经学、理学:三位一体,但以经学为最。 明后期王阳明的学术余温意外爆发,产生历史上的“王学流弊” 东林党:从风俗人心的角度批判王学。 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 “冷风热血,洗涤乾坤” 版本一:黄一舟、李庸、孙其逢。 版本二:黄一舟、顾炎武、王夫之 明亡 于儒生而言,不只是国家的沦丧, 更代表着文化的沦陷。 复社:东林党的清代余热。 “怀家国之痛,以憎王学。” 文献:《明儒学案》 被当时知识分子唤作“天崩地解”的大变故。 “礼崩乐坏”----孔子 晋亡于五胡-------以夷变夏 宋亡于蒙古-------以夷变夏 明亡于后金-------以夷变夏 欧洲文化入侵 反思,批判王学 王夫之,字船山。明末清初举反清复明旗失败,隐入山林,潜心著学。后曾国藩发现其遗著,编纂为《船山遗书》。船山思想代表了明清思想的最高峰。 历史上的变革 夷夏之辨:孔子曾这样评论管仲①“管子气小也。”②“微管仲吾其披发左衽也。”(左衽:汉服都是向右作衽,所以左衽指“夷”的服饰)一反一正的评价证明,在孔子眼中,维护华统,以夏变夷,才是文明开化的行为。所以夷夏之辨,还是应该以汉文化为正统。

王国 维分清学 所以中华民族从来不缺少大的变故,欧美文化的入侵只是这些变故中的一小段,不能提到“千古第一遍”的高度。而孔子“修实数,正礼乐,齐春秋”为中华民族奠定了民族基调,是四千年来再也没有被超越的创举。 顾亭林(炎武)《日知录·正始》:“有亡国,有亡天;亡国与亡天奚辨?曰:异姓改号谓之亡国,仁义充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魏晋人之清谈,何以亡天下?是孟子所谓杨墨之言,至于传天下无父无君,而入于禽兽者也。” “是故,知保天下,而知保其国。保国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谋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已矣。” 有清朴学诸子 吕晚村:坚持夷夏之辨。 曾静:宣扬夷夏之辨------惹怒乾隆。参考:https://www.360docs.net/doc/f815858941.html,/f?kz=141135489 黄梨洲:浙东史学。 (授业) 万斯大 章学诚《文史通义》 (授业) 曾国藩(文正):发扬王船山思想,理学复兴:参考 顾亭林:《音韵五书》 造成音韵学的发展。 训诂学 清代训诂学的发展。参考: 浙东史学:钱大昕... 乾嘉之学 宛学:江永《近思录集释》 戴震:反理学 吴派:浙东三慧。 章太炎:反理学 鲁迅 保种,保教,保文化;“国史不亡,则国不亡。” 张巡守城:张巡奉命守一座孤城,誓死不降。以致城中食尽,人将相食。由顾亭林的言论可知,张巡其时国已亡,而天下也将倾亡,这样的行为有必要么?是城重要还是人重要?这中间产生一种病态---“人道破产” 天下以百姓为基础,毛之不存皮将焉附! “幼读《朱子集注》而笃信之,因朱子而信周程,因周程而知信孔孟,故于友人言,必举朱子为断。”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5858941.html,/01gmrb/2007-08/31/content_663488.htm https://www.360docs.net/doc/f815858941.html,/view/210802.ht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