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循环范文

第七章血液循环

(一)填空题

1、亚极量运动中,心率增加的幅度越大,体能水平越。

2、估算人体最高心率的经验公式是。

3、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第一心音标志着的开始,其发生主要是、和室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液与心室壁振荡所致。

4、第二心音标志着的开始,其高低可反映的高低。

5、运动时最大心输出量的大小,取决于和的最高值,它是心泵功能的标志。

6、心率加快时,心脏的收缩期和舒张期均,其中以的改变最明显。

7、健康成年男子安静时的心指数为 L?min-1?m-2,运动时则随运动强度增大。

8、耐力训练可使心室腔舒张末期容积,心肌收缩力增强,故射血分数。

9、评价心泵功能的指标有、、、、。

10、心肌的前负荷(初长度)常用和表示。

11、心肌收缩能力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和肌凝蛋白是控制收缩能力的主要因素。

12、运动时,心率的增加与密切相关,所以运动实践中常用心率作为评定的生理指标。

13、正常心脏的起搏点是,这是由于的缘故。

14、自律细胞具有自律性,是因为它在期能除极化。

15、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最主要特征是有一个期,此期历时约,是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的主要原因。

16、心肌细胞一次兴奋过程中兴奋性的周期性变化可分为、和三个时期。

17、在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中,以兴奋传导速度最慢,这使心肌收缩前有充分的。

18、正常成人静息时,每搏输出量平均毫升,射血分数为 %。

19、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是、、。

20、成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血压,尤以最为明显。

21、在一般情况下,收缩压高低主要反映,舒张压高低主要反映。

22、我国健康青年人安静时的动脉收缩压为 mmHg,舒张压为 mmHg。

23、动力性运动时,中大量血管扩张,而内血管收缩,故总外周阻力,舒张压。

24、剧烈运动时肌肉血流量增加的非神经性调节的主要原因是肌肉本身代谢产物的和肌肉组织的。

25、微循环主要包括、、三类通路,其中是实现交换的主要场所。

26、剧烈运动时,机体所能达到的最高心率随年龄增长而,故通常用来估算最高心率。

27、静脉回心血量增加,将使心室舒张末期容积,从而使心室肌的初长度,心室通过调节,使搏出量。

28、在动物实验中,切断心迷走神经,心率,说明迷走神经对心脏具有作用。

29、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加强时,常伴有分泌增加;迷走神经活动加强时,常伴有分泌增加。在功能上前者被称为系统,后者被称为系统。

30、在调节心血管活动中,前列腺素是具有作用的活性物质;组织胺对微动脉、微静脉都有,并增加毛细血管。

(二)判断题

1、在心动周期中,由于心房收缩,房内压升高,迫使房室瓣开放,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

2、最大心率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心率贮备在一定范围内随着训练程度的提高而增大。()

3、心室肌的前负荷可以间接地用外周阻力来表示,心室肌的后负荷则取决于大动脉内的血压。()

4、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外周阻力增加时,致使舒张压降低,脉压增大。()

5、当组织代谢活动增强,代谢产物增多时,或因血液供应不足而缺氧时,可直接抑制血管平滑肌,

使血管舒张,以增加血液的供应,适应组织代谢活动的需要。()

6、运动开始时,由于迷走神经活动加强,交感神经活动减弱,致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心输出量增多。()

7、心房和心室在一次兴奋过程中所出现的电变化周期称为心动周期。()

8、人在运动中,心率增加是一种反应,故心率增加的幅度与体能水平无关。()

9、心室的充盈主要依靠心室的舒张,而不是心房收缩。()

10、在等容收缩期和等容舒张期中,房室瓣和半月瓣均关闭,心室容积不变,室内压急剧变化。()

11、静力性运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依靠搏出量的增加。()

12、在相同强度的亚极量运动时,经过耐力训练过的人,心输出量增加的幅度较无训练者大。()

13、耐力训练使心肌收缩力增强,搏出量增加,故射血分数增加。()

14、由于在剧烈运动时心室不能过分扩大,而射血分数可明显增加,故收缩期贮备比舒张期贮备大

得多。()

15、就心肌细胞异长自身调节而言,心肌初长度、前负荷、舒张末期心室内压、静脉回心血量为同一概念。()

16、直立位运动时,每搏输出量的增加,与异长自身调节有关。()

17、单纯心室后负荷增加,使等容收缩期延长,射血期缩短,射血速度减慢,因而搏出量减少。()

18、心肌细胞动作电位的离子基础与神经细胞或骨骼肌细胞相同,即除极过程是Na+内流所致,复极全过程是K+外流所致。()

19、心肌细胞动作电位持续时间较长,主要是由于有平台期。()

20、心肌不会产生强直收缩,是因为兴奋后有效不应期特别长,一直要延续到舒张早期。()

21、心电图不仅反映了心肌的生物电变化,也反映了心肌机械活动的变化。()

22、由于心室的射血是间断的,故血管系统中的血流也是间断的。()

23、左室壁较右室壁厚,是因为左心室必须射出比右心室更多的血流。()

24、微循环中的迂回通路的调节,主要是通过神经直接改变毛细血管前括约肌的舒缩活动实现的。()

25、如果心室射血能力增强,心搏出量增加,中心静脉压将下降。()

26、当血压突然升高或突然下降时,主要通过减压反射而使动脉血压维持相对稳定。()

27、血浆中P CO2升高,PH值下降或缺O2,可直接刺激心血管中枢而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28、肌肉活动时产生的代谢产物,具有舒血管作用,使局部血流量增加。()

(三)单选题

1、正常情况下,心跳的节律来自()

A、窦房结;

B、房室结;

C、希氏束;

D、浦肯野氏纤维。

2、动作电位从心房传到心室,在房室结上有一个时间延搁,其作用是()

A、避免心室肌痉挛;

B、使心室收缩不会太快以至于疲乏;

C、使前一次的收缩不会与这一次的合并;

D、使心室收缩与心房收缩时间分开。

3、在心动周期中,大部分血液由心房流入心室的时间是()

A、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时;

B、心房收缩,心室收缩时;

C、心房舒张,心室收缩时;

D、心房舒张,心室舒张时。

4、下列有关心输出量正确的是()

A、心室每收缩一次排出的血量;

B、每秒钟心室排出的血量;

C、每分钟一侧心室排出的血量;

D、每秒钟血液进入心房的血量。

5、以下对心动周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心音出现于心室舒张时;

B、心房收缩与心室收缩时间重叠;

C、等容收缩期中,房室瓣和半月瓣均关闭;

D、心房舒张和心室舒张时间不重叠。

6、心肌生理特性中,遇足够强度的刺激即可产生动作电位,这是心肌的()

A自律性;B、传导性;C、收缩性;D、兴奋性。

7、下列何种血管的舒缩,对全身血压的影响最大()

A、大动脉;

B、中型动脉;

C、小动脉和微动脉;

D、腔静脉。

8、脉压是指()

A、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和;

B、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

C、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和的平均值;

D、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的平均值。

9、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心输出量增加,则血压下降;

B、血粘度增加,则血压下降;

C、末梢小动脉收缩,则血压上升;

D、血量减少,则血压上升。

10、下列血管中,血压最低的是()

A、大静脉;

B、小动脉;

C、微动脉;

D、微静脉。

11、若某人的动脉收缩压为120mmHg,舒张压为90mmHg,其平均动脉压为()

A、115 mmHg;

B、110 mmHg;

C、100 mmHg;

D、95 mmHg。

12、血管阻力的变化,主要发生于()

A、静脉;

B、大动脉;

C、小动脉;

D、微血管。

13、下列因素中,不会造成局部血管扩张的是()

A、组织胺;

B、血清素;

C、二氧化碳;

D、乳酸。

14、下列血管中,血流速度最慢的是()

A、小静脉;

B、小动脉;

C、大静脉;

D、微血管。

15、心室肌的有效不应期较长,一直要延续到()

A、心室舒张早期;

B、舒张晚期;

C、收缩期开始;

D、整个收缩期。

16、心室肌细胞动作电位快速复极化初期是由于()

A、Na+内流;

B、Na+内流

C、Cl-内流;

D、Ca2+内流。

17、心肌工作细胞动作电位平台期的出现是由于()

A、Ca2+内流与K+外流;

B、Na+内流与K+外流;

C、Ca2+外流与K+内流;

D、C、Cl-内流与K+外流。

18、心肌组织中,自动节律性最高的部位是()

A、房室交界;

B、房室束;

C、窦房结;

D、结间束。

19、健康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心率的正常范围是()

A、50~70次/分;

B、60~80次/分;

C、70~100次/分;

D、60~100次/分。

20、左心室的前负荷是()

A、等容收缩期压力;

B、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C、收缩末期压力;

D、主动脉压。

21、左心室的后负荷是()

A、等容收缩期压力;

B、心室舒张末期压力;

C、收缩末期压力;

D、主动脉压。

22、人在运动或劳动时,心输出量持久而大幅度地增加,其主要调节机制是()

A、局部体液调节;

B、全身性体液调节;

C、等长自身调节;

D、异长自身调节。

23、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率表现为()

A、静息时较慢;

B、小强度运动时较快;

C、最大心率比同龄人高;

D、阵发性心动过缓。

24、平卧运动比直立运动时的搏出量大,这是因为()

A、循环血量重新分配;

B、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C、外周阻力降低;

D、胸内压升高。

25、受试者每分吸氧量为250ml/min,若动静脉氧差为·100-1,其每分输出量是()

A、3L/min;

B、4L/min;

C、5L/min;

D、8L/min。

26、正常机体,使心肌收缩能力增强的最主要因素是()

A、心室容积增加;

B、室内压升高;

C、主动脉压升高;

D、交感神经兴奋。

27、心脏收缩能力增强时,静脉回心血量增加,是因为()

A、血流快;

B、血流阻力小;

C、心室内舒张期压力低;

D、血压高。

28、肌肉运动或情绪激动时,表现为()

A、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B、心率加快,血压下降;

C、心率减慢,血压升高;

D、心率加快,血压稳定。

29、运动时,脑血流量保持不变,但内脏器官的血流量()

A、先增加,后减少;

B、不变;

C、增加;

D、减少。

30、由卧位转为立位时会引起动脉血压暂时性降低,但接着通过何种调节恢复正常()

A、肌肉收缩活动加强;

B、减压反射增加;

C、减压反射减弱;

D、体液调节加强。

31、运动时参与活动的肌肉血供增加,其重要机理是()

B、静脉回流量增加;

C、心输出量增加;

D、各器官血流量的重新分配。

32、静息时,骨骼肌的血流量约占心输出量的20%,而最大运动时则占()

A、72%;

B、47%;

C、88%;

D、50%。

33、从卧位转为站立位时,静脉回心血量是()

A、增加;

B、减少;

C、不变;

D、先增加后减少。

34、减压反射的最终生理效应是()

A、降低血压;

B、加强心交感中枢的活动;

C、加强心迷走中枢的活动;

D、维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35、对动脉血压变化较敏感的感受器位于()

A、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

B、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

C、心肺压力感受器;

D、以上都有。

36、运动时,机体能根据运动量的大小对心血管系统的活动进行调节,其最重要的调节机制是()

A、体液调节;

B、自身调节;

C、神经调节;

D、局部代谢产物调节。

37、下列有关心动周期的错误叙述是()

A、心动周期是指心脏机械活动的周期;

B、心动周期是指心肌电活动周期;

C、心房和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

D、当心率加快时,心动周期缩短,尤其以舒张期缩短更为明显。

37、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是由于左心室()

A射血速度快;B、每搏输出量大;C、射出的血液流经的管道狭窄;D、比右心室做更多的功。

39、每一个心动周期中,心室血液的充盈主要是由于()

A、血液依赖地心引力而回流;

B、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C、骨骼肌的挤呀压作用加速静脉血回流;

D、心房收缩。

40、在心动周期中左心室压力最高的时期是()

A心房收缩期末;B、心室舒张期末;C、快速射血期;D、快速充盈期末。

41、心动周期中,心室容积最大的时期是指()

A、减慢充盈期;

B、快速射血期;

C、等容舒张期;

D、心室收缩末期。

42、人在卧位时,下列指标中数值达峰值的是()

A、心率;

B、每搏输出量;

C、每分心输出量;

D、胸内压。

43、英国生理学家Starling提出的“心的定律”是指()

A、心肌代谢水平的变化;

B、植物性神经对心脏的调控;

C、心脏搏出量的等长自身调节机制;

D、心脏搏出量的异长自身调节机制。

44、异长自身调节是指心脏的搏出量受()

A、心力贮备的调节;

B、心肌收缩能力的调节;

C、心室舒张末期容积的调节;

D、心室收缩末期容积的调节。

45、心机的等长自身调节,是指通过改变()

A、心肌初长度;

B、Starling机制;

C、心肌收缩性能;

D、心室舒张末期容积。

46、正常人在心率超过180次/分时,心输出量将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快速充盈期缩短;

B、减慢充盈期缩短;

C、快速射血期缩短;

D、减慢射血期缩短。

47、平均动脉压是指是指()

A、(收缩压+舒张压)÷2;

B、舒张压+1/3脉压;

C、收缩压+1/3舒张压;

D、舒张压+1/3收缩压。

48、刺激心交感神经可使()

A、心功能曲线右移;

B、窦房结自律细胞4期自动除极速率减慢;

C、心率加快,心缩力增强;

D、房室束传导速度减慢。

49、下列关于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性反射的错误叙述是()

A、此反射通常发生在动脉血压迅速变化时;

B、此反射对缓慢的血压变化不敏感;

C、在正常情况下,此反射对维持血压的稳定有重大意义;

D、当颈动脉窦内压上升到27KPa以上时即可引发减压反射。

50、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对刺激最敏感的是()

A、P CO2 ↑;

B、H+↑;

C、PH↓;

D、P O2↓。

51、健康人的射血分数为()

A、55%~60%;

B、70%~80%;

C、80%~85%;

D、85%~95%。

52、个体的心指数()

A、在10岁时达到最大;

B、20~25岁时最大;

C、5~7岁时最大;

D、25~40岁时最大。

53、支配骨骼肌的交感舒血管神经发挥调节作用的是()

A、安静时;

B、机体处于应激状态时;

C、直立位时;

D、睡眠时。

54、心肌不可能产生强直收缩的原因是()

A、肌浆网不发达,Ca2+贮量少;

B、心肌收缩是“全或无”式的;

C、心肌具有自动节律性;

D、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55、心肌有效不应期长的主要原因是()

A、0期除极速度快;

B、2期的持续时间长;

C、阈电位水平高;

D、兴奋性高。

56、室性期前收缩之后出现的代偿间歇是由于()

A、窦性节律传导速度减慢;

B、窦性心率不齐;

C、房室传导阻滞;

D、窦性下传的一次兴奋节律落在室性期前兴奋后的有效不应期中。

57、心肌组织中传导速度最慢的部位是()

A、窦房结;

B、房室结;

C、房室束;

D、浦肯野氏纤维。

58、对照骨骼肌细胞,心肌工作细胞动作电位最重要的特征是()

A、4期能自动除极;

B、0期除极速度快,幅度大;

C、有持续时间较长的平台期;

D、复极速度很快。

59、自律细胞和非自律细胞电活动的主要区别是()

A、有平台期;

B、除极化速度不同;

C、4期自动除极;

D、动作电位的持续时间不同。

60、下列关于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对心脏和血管作用的错误叙述是()

A、两者都能升高血压;

B、肾上腺素能使心输出量增加;

C、肾上腺素使皮肤血管收缩,因而使总外周阻力明显上升;

D、在整体内,去甲肾上腺素使心跳减慢、变弱,心输出量减少。

(四)多选题

1、造成搏出量增加的因素有()

A、外周阻力减小;

B、心跳速率减慢;

C、心收缩力增强;

D、外周阻力增加。

2、关于心肌的自动节律性叙述错误的是()

A、所有心肌皆有;

B、惟有传导系统才有;

C、因心肌组织动作电位中有舒张期去极化而产生;

D、不需外来刺激即可产生节律性兴奋。

3、下列能引起血管舒张的物质有()

A、CO2;

B、H+;

C、组织胺;

D、氧气。

4、增进静脉血液回流的因素有()

A、骨骼肌收缩产生的肌肉泵作用;

B、深呼吸导致胸内压降低;

C、由直立为改为平卧位;

D、刺激交感神经引起全身血管收缩。

5、评价心泵功能的指标有()

A、心输出量;

B、心指数;

C、射血分数;

D、心电图。

6、下列关于心输出量的正确叙述是()

A、心输出量是与机体的新陈代谢水平相适应的;

B、可因性别、年龄、情绪和肌肉活动而改变;

C、左右心室的心输出量基本相同;

D、正常人在剧烈运动后的心输出量可达15—20ml/s-1。

7、通过异长自身调节使搏出量增加的因素是()

A、心室充盈期延长;

B、心室肌的收缩能力增大;

C、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D、剧烈运动。

8、可导致心输出量增加的是()

A、交感神经兴奋;

B、在一定范围内心率加快;

C、静脉回心血量增加;

D、主动脉血压升高。

9、心肌的电生理特性是指()

A、兴奋性;

B、自律性;

C、传导性;

D、收缩性。

10、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有()

A、心输出量;

B、外周阻力;

C、动脉管壁的弹性;

D、循环血量。

11、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有()

A、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B、心脏收缩力;

C、骨骼肌的节律性舒缩;

D、呼吸运动。

12、心交感神经兴奋时,其对心脏活动的效应表现为()

A、正变力作用(心缩加强);

B、负变力作用(心缩减弱);

C、正变时作用(心率加快);

D、负变时作用(心率减慢。

13、心室等容收缩期表现为()

A、心室内压急剧升高;

B、房室瓣和半月瓣均关闭;

C、心室容积不变;

D、主动脉压升高。

14、心室快速射血期表现为()

A、心室容积明显缩小;

B、心室内压上升达峰值;

C、主动脉血流量上升达峰值;

D、主动脉压快速上升。

15、耐力训练对心脏活动的影响表现在()

A、静息心率下降;

B、安静时搏出量增加;

C、极量运动时心输出量比无训练者高;

D、亚极量运动时心输出量比无训练者小。

(五)名词解释

1、自动节律性

2、期前收缩

3、代偿间歇

4、心率

5、心动周期

6、心指数

7、心输出量

8、射血分数

9、搏出量10、心力贮备11、异长自身调节12、心肌收缩能力13、最佳心率范围14、心电图15、血压16、收缩

压17、舒张压18、脉压19、平均动脉压20、动脉脉搏21、微循环22、减压反射23、血液的重新分配24、离心性肥大25、向心性肥大

(六)简述题

1、简述血液循环的功能。 2.简述心泵功能的异长自身调节机制及其生理意义。

3.什么是“最佳心率范围”?为什么? 4、动脉血压形成的条件有哪些?

5、简述心脏活动的神经及体液调节机制。

6、简述血管活动的神经及体液调节机制

7、简述减压反射。 8、简述运动时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化学感受性反射对呼吸循环系统功能的调节作用。

9、何为血液的重新分配?其生理意义是什么?

(七)论述题

1、与骨骼肌相比,心肌有哪些生理特性?其生理意义是什么?2.试述心脏的泵血过程及机制。

3.试述心泵功能的评价指标及方法。

4.阐述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5.根据影响静脉回心血量的因素,剧烈运动后怎样做才能促进静脉血液回流,加速疲劳的消除?为什么?

6、运动时循环功能会发生哪些变化?简述其调节机制。

7、试述运动员心脏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特点。

血液循环教案

第一节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1、区别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2、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教学难点:1、描述心脏的结构 2、说出血液在循环过程中成分的变化 课时安排:4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知道,血液在全身是循环流动的,它为什么不会停息呢? 生:由于心脏的作用。 师:对,心脏就像水泵一样,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推动着血液不停地流动,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二)、进行新课 【展示模型】揭开人体模型的胸腔,慢慢取出心脏,留给学生观察的时间。教师在展示过程中,注意提醒学生观察心脏的位置、形状、

大小等(学生认真观察后,会轻松地回答出来)。 【学生总结】人的心脏位于胸腔中部偏左,在左、右两肺之间,形状像桃子,大小与本人拳头差不多。 【结构展示】把心脏模型解剖开,让学生观看。 师:心脏的内部结构到底怎样呢?引入正文。 【观察讨论】看看心脏有几个腔,各腔之间是否相通,壁薄厚有什么差别,连接各腔的血管有什么特点,是动脉,还是静脉……学生们积极地讨论,预习过的能积极带动其他学生参与。 【学生体验】取一个新鲜的猪心脏,让学生用手摸一摸,感受心房壁与心室壁的薄厚,左、右心室壁的薄厚,想一想这与心脏的功能有何关系。观察连接心 房和心室的血管,联系所学动脉、静脉的知识,了解其特点。有的女生胆子小,不敢用手摸,应鼓励。对学生的疑问注意引导分析,不要盲目地进行解释。有异议的给予肯定和表扬,以激发他们的积极性。观察血管时,可对学生适当提示,以巩固动脉、静脉概念。 【交流总结】心脏有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左右心室的壁薄厚不同,左心室的壁心肌发达,壁厚;右心室心肌不如左心室发达,壁较薄。心室与心房比较,心室壁厚,心房壁薄(解释:左、右是以人体的生理结构为依据的)。心脏四腔分别连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左心房连接肺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整理

血液循环 百科名片 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友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目录 简介 过程和分类 血液的作用 肾脏血液循环 系统介绍 路线介绍 历史发现 能量介绍 简介 过程和分类 血液的作用 肾脏血液循环 系统介绍 路线介绍 历史发现 能量介绍 *主要功能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血液循环是英国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于1628年提出的科学概念。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动脉流向静脉的。1661年意大利马尔庇基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动、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从而完全证明了哈维的正确推断。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血液循环的形式是多样的。循环系统的组成有开放式和封闭 式;循环的途径有单循环和双循环。 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友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 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 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编辑本段过程和分类循环过程 心血管系统 (systemacardiovaschlare )包括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心血管系统 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的循环管道,它以心脏为中心通过血管与全身各器官、组织相连,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它不停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不断地吸入和压出血液,保证血液沿着血管朝一个方向不断地向前流动。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自心脏发出,经反复分支,血管口径逐步变小,数目逐渐增多,最后分布到全身各部组织内,成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呈网状,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就在此进行。毛细血管逐渐汇合成为静脉,小静脉汇合成大静脉,最后返回心脏,完成血液循环。 循环种类

血液循环教案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血液循环) 【教学课题】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第二课时:血液循环) 【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分析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了血液循环的途径,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血液、心脏、血管和呼吸系统的相关知识,知道心脏是输送血液的泵,也知道氧气会通过呼吸作用进入血液。这些知识都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2.课程标准要求 (1)知道血液循环的两条途径。 (2)知道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成分。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两条循环的途径; 2.血液在循环中的变化; 【能力目标】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学习运用原有知识自主地获取新知识。【情感目标】 1.在合作学习中提高思维能力及实验能力; 2.通过血液循环的学习知道保护心脏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实验,观察小鱼心脏的实验; 2、体循环与肺循环的途径; 【教学难点】

1、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 2、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成分变化及位置。 【教学策略】 1.实验: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让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对血液流动产生感性认识。 2.PPT演示:更直观反映人体内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变化以及血液循环的路径。 3.课时安排 本节教学内容的课堂教学为1课时。 【教学用具】 实验用品、多媒体设备、人体心脏模型 【教学板书】 肺动脉肺泡毛细血管网 上腔静脉 肺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左心房 右心室左心室 主动脉 身体毛细血管网 体循环肺循环 【教学进程】 教学程序 (包括时间 进程) 教师行为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导入1.5min 提问: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 了人体输送血液的泵——心 脏以及运输血液的通道—— 血管,也了解了血液中有许多 物质,如血浆、血细胞,那你 学生讨论 (有的认为是朝着 一个方向运动的, 有的则认为不是; 有的认为总是朝着 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 让他们对血液的 流动产生自己的 认识

血液循环

- 1 - 第三节《物质运输的途径》导学稿 【学习过程】: 一、温故知新 二、新课导入 三、 目标展示 【学习目标】1.说出血循环的概念。 2. 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知道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 四、自主学习1、血液循环的定义及意义(培养归纳总结能力) ①、血液循环的定义:在 的推动下,血液在 中按 的方向不停地流动,这一过程称为血液循环。 ②、血液循环的意义:血液循环实现人体内 的运输 2、血液循环路线——体循环(培养读图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 ①、体循环的途径: 体循环的出发点是心脏的 ,它收缩,射血进入 ,再流经全身的 ,到达 ,再过 ,最后汇集到 ,流回到终点站 。 ②、在全身毛细血管网是如何发生物质交换的? 在体循环中,当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毛细血管网时,把运来的 和 送给组织细胞利用,与此同时,把细胞产生的 等废物带走, 这样血液就有含 多,颜色 的动脉血 变成了含 少,颜色 的静脉血。 3、血液循环路线—肺循环(培养读图能力和思考能力以及小组合作意识) ①、肺循环的途径:肺循环的起点是 ,它收缩将血液压入 ,流经 ,再经 流回 ,这一循环途径称为肺循环。 ②、肺部毛细血管网处的物质交换 : 血液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中的 进入肺泡,肺泡中的 进入血液,这样血液就有含 少,颜色 的静脉血变成含 多,颜色 的动脉血。 4、体循环和肺循环的总结(培养应变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①、火车接龙(学生依次口头做答) 体循环:1 2 3 4 5 6 7 肺循环:1 2 3 4 5 ②发生物质交换的场所在哪里? ③、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关系:是否同时进行?起止点都在 在 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五、展示交流 六、疑难点拨七、盘点收获八.板书设计九.自我检测 达标检测: 每题1分 并求出小组平均分,小组内错题纠错。 1、动脉血的正确概念是( ) A 含氧和营养物质都多的血 B 在动脉内流动含氧多的血 C 含氧多,颜色鲜红的血 D 含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少的血 2、下列血管中流动着动脉血的是( ) A 主动脉 B 肺动脉 C 肾静脉 D 上、下腔静脉 3、肺循环的起点和体循环的终点分别是( )。 A.右心室 右心房 B.左心室 左心房 C.右心室 左心房 D.左心室 右心房 4、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共同规律是( )。 A.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B.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C.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D.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室 5、血液通过肺循环,其变化是( )。 A.由静脉血变为动脉血 B. 营养物质增多了,废物减少了 C.营养物质减少了,废物增多了 D. 由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6、右图是血液循环模式图,据图回答:(15分) (1) 血液由[ ]______经过[ ]______进入肺。在A 处进行气体交换后,由______血变成______血,再由 [ ]______流回到[ ]______,完成肺循环。 (2)[A ]与外界环境之间的气体交换依靠______来实现的,[A ]与[B ]之间的气体交换依靠______实现的。 (3)血液由[ ]______经过[ ]______给全组织细胞供血,在B 处进行气体交换,______血变为_____血,由[ ]______流回[ ] ______完成体循环。

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节的教学设计

1. 教材分析 1.1 对教材的认识 “血液循环”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七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第四章第三节输送血液的泵─心脏的内容,在此之前,教材已安排了血液、血管的相关内容,学生已经亲身体会到心脏和部分血管的跳动,已经感受到血液的流动离不开心脏和血管,从而建立起强烈的求知欲,希望更进一步学习血液循环的知识。教材将“血液循环”安排在此可以起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可以使学生建立起血液循环系统的完整“路线图”,形成完整的知识网络。 1.2 教学目标 ①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知道血液循环的概念;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认识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 ②能力目标:通过观察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视频,提高学生分析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问题的方法。 1.3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①重点:血液循环(体循环和肺循环)途径。 ②难点: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1.4 课型与时间 ①课型新授课 ②时间一课时 2. 学生分析 2.1学生一般特征分析 七年级学生思维活跃,但心理上较不成熟,知识基础和解决问题的经验相对不足,对老师的依赖性较强。教师的指导需要具体化,可以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开展探究活动,以利于不同程度的学生参与。 2.2学生特殊特征分析 学生对血液的组成和血管以及心脏的结构普遍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可采用多媒体指导其观察。本节应有足够时间用在血液循环途径和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变化的学习上,以便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掌握。 3.教学策略 3.1教学方法以实验法、问题法和讨论法为基本方法。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合作实验探究为前导,提问、讲解、演示、课件辅助等多种形式结合,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 3.2教具和媒体应用视频资源、PPT课件等。 3.3课程资源开发组织学生学习测量血压的方法。

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二) 知识目标 1、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区别动脉血和静脉血。 2、知道输血原则、献血的意义和四种血型系统分类。 3、描述血液的成份和主要功能。了解血液各成分的正常含量,能读懂血常规检验化验单。 4、学会用显微镜观察兔的血涂片,尝试识别红细胞和白细胞 教材 重点 难点重点: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 难点:血浆和血细胞的功能教具PPT课件 教学 方法讲授、讨论、活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你知道一个人体内一共有多少血吗?一碗?一盆?一桶? 血液为什么是红色的呢?有没有其他颜色的血液呢?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重新认识一下我们每个人体内的血液。 二.引入新课 师:首先我想请大家自己来谈谈你所知道的有关血液的常识。 生:畅所欲言(比如:红色;在血管中流动;皮肤划破流血后,伤口较小时,为什么不久就会自然止血?……) 三.新课 师:血液和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正常人的血量约为体重的7%-8%,如果体重为60kg,大约血量为4.5kg或4500ml。如果一次失血超过总血量的30%,人的生命就会遭到威胁,今天,我们就来结合大家已知的知识,来进一步了解一下血液及其功能。 (板书)二.血液 【讨论】 1、含有抗凝血剂的血液。离心或静止一段时间后,为什么会出现分层的现象?分成几层? 因为血液中含有不同的组成物质,它们的比重不一样,所以会分层。分成三层。(幻灯展示:血液的分层现象) 2、综合上面的资料,你认为血液可能由哪几部分组成的?常规化验单上所列的血液成分,分别应在什么层次?

生:学生观察,并找出几种血细胞。(有的找对,有的找错,并由其他学生更正)观察红细胞图片 师:请仔细观察一下,红细胞都是成什么形状的? 生:像一个两面凹的圆饼。 师:为什么红细胞都是红色的呢?(看书后回答)。 生:红细胞内含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所以使呈红色。 师:血红蛋白有什么作用呢?(看书后回答)。 指出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氧气浓度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生:血红蛋白帮助红细胞运输氧和一部分的二氧化碳。 师:对,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易和氧结合,而与二氧化碳分离,相反在氧浓度低的地方易与氧分离而与二氧化碳结合。 另外还有一种气体,一氧化碳,它与血红蛋白结合的能力是氧的160倍,所以当空气中一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就会导致红细胞携氧能力降低,出现窒息的现象。这种现象我们一般称为什么? 生:煤气中毒,一氧化碳中毒。 师:我们应该怎么做来防止这类事故的发生呢? 生:安全使用煤气,一旦发生泄漏马上开窗通风…… 师: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如果血液中红细胞过少,或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都会贫血。 观察白细胞图片 师:白细胞的外形都一样吗?颜色呢? 生:它的外形是多种多样的,颜色也各有不同。 师:白细胞的外形是随时可以改变的,有多种类型,都有细胞核,是血细胞中体积最大的一种,白细胞的功能是什么呢?(看书后回答)。 生:当人体受到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部位,吞噬病菌。 师:这时的伤口就会出现红肿,局部体温升高的现象,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发炎”。 (图片展示“白细胞吞噬病菌过程”) 观察血小板图片,视频展示“血小板在伤口处凝结的过程” 师:看完图片和这段影片后,谁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血小板? 生:(几个学生补充后)无细胞核,体积最小。人受伤流血时,血小板会在伤口部位聚集,促进止血并加速血液凝固,防止大量出血及阻止细菌的入侵。 师:很好,我再介绍一下,在凝血时,血浆内的可溶性纤维蛋白原转化为不溶性纤维蛋白原,伤口附近流出的黄色透明的液体就是没有可溶性纤维蛋白原的血浆,称为血清。 师:下面,请大家试着以列表的方式来比较一下三种血细胞 血细胞形态数量主要功能 红细胞

血液循环的途径

《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节课的教学 东乡实验中学李国兵 一、教学指导思想: 本节教学突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以探索导学为主线的教学思想,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运用现代教学手段,教师组织、启发、鼓励、指导学生按正确的思维方向、路线、探求未知领域的知识,使学生尽可能独自去开掘知识宝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教师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学生达到“学”是为了更好地“学”这一目的,实现主导与主体作用有机结合,“教”与“学”的最佳结合。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及知识的前后联系: 《血液循环的途径》是北师大七年级生物教科书下册第九章第二节《血液循环》中的内容。本节课前面分别讲述了“血液”、“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和“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等知识,为学习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血液循环的途径》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因为人体细胞需要的氧气、养料,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是通过血液循环来运输的,而且后面要学习的《呼吸》、《食物的消化和吸收》、《排泄》等章,都要以本节课为基础,所以,《血液循环的途径》一节又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重点: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3、教学难点: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出血的基本护理知识。 三、分析学情及学法指导: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所谓教学,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初中生好奇、好动、思维活跃,教师要抓住这一契机,细心研究学生可得的学法,教会学生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根据学生情况,我设计了以下学法指导: 1)采用多媒体电教手段,制作大量动画,同时配以模型、挂图等直观教具,使知识信息的传递立体化,综合利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认识功能,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能力。 2)采用启发诱导式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教会学生如何带着问题阅读教材,讨论、回答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教学方法: 运用PowerPoint课件,采用探究式、启发诱导式为主,学生自

血液循环专题复习课突破难点的教学设计

生物科《血液循环》专题复习课突破难点的教学设计 镇安镇中学林勇华 《血液循环》是《生物课程标准》北师大版《第四部分----生物圈中的人》的知识,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需要经过循环系统运送到身体的各种组织、器官,人体所产生的废物也通过循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泌尿系统等的协调活动排出体外,因此本章内容起到了联系各部分知识的作用。这一节教学以血液循环为中心介绍了血液流动的管道、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血液循环途径以及血压、脉搏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深化,又是后面呼吸、排泄等章节的前提和关键。 课堂目标:血管、心脏结构和血液循环途径等知识都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这些知识点有很大的难度,而这些内容也是本节教学的重点,所以,把以上内容列为难点。在教学中, 利用编制顺口溜和简图帮助学生轻松记忆突破了难点。 一、血管复习中难点的突破 1.识记概念,分清知识点 根据概念认识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教学中,提示学生,三种血管是根据血液流动方向(以心脏做区分点)来区分的,其中动脉血管内的血液流动方向是离开心脏,相接直不并脉静和脉动而,脏心回流是向方动流液血的内管血脉静. 通,两者通过毛细血管相连通。实际运用中,这是一个比较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编成顺口溜就是:“动离静回毛连通”。将顺口溜多读几次,学生很容易就分清楚了。 2.简图强化理解,提高解题能力 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理解: A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送到传身各器官的血管,所以,动脉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是从大血管流向小血管(分散型血管); B 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会心脏的血管,所以,静脉血管的血液流动情况是从小血管流向大血管(汇聚型血管); C 毛细血管处的血液流动情况是小动脉→毛细血管→小静脉(根据血流方向可以判断毛细血管两端各是哪一种血管);由于毛细血管管腔非常小,只能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 D 在相同级别的血管中,血液流动速度各有不同,具体情况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以上四点理解后,马上进行解题训练(借助简图)如下图:

10.2 人体的血液循环 教学设计

第十章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体的血液循环》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能量供给》中的第二节内容,课时设计为三课。在学习了血液和血型等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浓,思维敏捷,但抽象思维略有不足,在课堂上,他们喜欢自己动手,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在学校可利用的资源条件下,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自我探究,小组讨论模式来学习新知。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4. 说出心率和脉搏的基础知识。 5. 了解血压的概念以及如何测定血压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 能力。 2、通过收集有关高血压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了解自己及家人的身体,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 2.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难点: 1.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五、教学工具和手段 观察、讨论、交流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生物教学模型和视频教学相结合完成。

什么是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是血液在体内流动的通道,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淋巴系统是静脉系统的辅助装置,而一般所说的循环系统指的是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组成的一个封闭的运输系统。由心脏不停的跳动、提供动力推动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为机体的各种细胞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和氧气,也带走了细胞代谢的产物二氧化碳。同时许多激素及其他信息物质也通过血液的运输得以到达其靶器官,以此协调整个机体的功能,因此,维持血液循环系统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是机体得以生存的条件,而其中的核心是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人体的循环系统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 体循环开始于左心室。血液从左心室搏出后,流经主动脉及其派生的若干动脉分支,将血液送入相应的器官。动脉再经多次分支,管径逐渐变细,血管数目逐渐增多,最终到达毛细血管,在此处通过细胞间液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被组织吸收,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进入血液中,变动脉血为静脉血。此间静脉管径逐渐变粗,数目逐渐减少,直到最后所有静脉均汇集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即由此回到左心房,从而完成了体循环过程。肺循环自右心室开始。静脉血被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鲜氧气,变静脉血为动脉血,然后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左心房的血再入左心室,又经大循环遍布全身。这样血液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断地运转,完成了血液循环的重要任务。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膈内的上方,两肺之间,约在身体正中线的偏左侧,在右侧,并略向左扭转,所以右半心偏于前方,左半心偏于后方。心脏外观可分为心底和心尖,两面和两缘。 心底朝向右后上方,较宽大,与出入心脏的大血管相连,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脏的前面为胸肋面,大部分被两肺遮盖,仅小部分与胸骨和肋软骨相邻;后面为膈面,贴在膈上。

人体的血液循环 教案 苏教版 七年级下册

《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年级: 七年级 教材版本: 苏教版

一、教材分析 【教材的地位和分析】 《人体的血液循环》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能量供给》中的第二节内容,课时设计为三课时,本节课为第三课时。在学习了血液、血管和心脏的结构功能等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因此,本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重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教学难点】 血液在循环途径中成分的变化。 【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分析和理解,设定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能力目标: 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悟血液循环过程中蕴藏的生命魅力—生命高度的有序性。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浓,思维敏捷,但抽象思维略有不足,在课堂上,他们喜欢自己动手,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在学校可利用的资源条件下,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自我探究,小组讨论模式来学习新知。 三、教学方法 【教法分析】 1、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直观式——利用生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展示。 3、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学法分析】 1、分组探究法。 2、归纳总结法。 3、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四、教学过程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教学有效性的问题日益成为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热点。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率高起来,打造具有生命力的阳光课堂,成为新课程标准对课堂教学提出的本质要求。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达到学习效果,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环节:

血液循环系统概述

论文题目: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概述 姓名 学院 专业 学号 2014年 11月7日 1

目录 1.血液循环系统 (3) 1.1.前人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 (3) 1.1.1.古代西方学者的研究 (3) 1.1.2.东方人的认识 (4) 1.2.血液循环系统的定义 (4) 2.红细胞的流变性质 (4) 2.1.红细胞的沉降率 (4) 2.2.红细胞的变形性 (5) 2.2.1.红细胞变形性的重要作用 (5) 2.2.2.红细胞的变形性的决定因素和影响因素 (6) 3.血液的组成及其性质 (6) 3.1.血液的组成 (6) 3.2.血液的性质 (7) 3.2.1.血液的非牛顿粘性 (7) 3.2.2.血液的粘弹性和触变性 (7) 4.血液流变性质的定量描述 (8) 4.1.法林效应 (8) 4.2.轴流现象 (8) 5.血液循环系统动力学描述 (8) 2

1.血液循环系统 1.1.前人对血液循环系统的认识 1.1.1.古代西方学者的研究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哲学家们就开始认识到心脏、血管和脉搏之间的某些关系。如公元前4世纪,希腊医圣Hippocrates(460~375,B·C)就清楚心脏的位置以及它和血管的联系,但是,他们所观察到的是人尸体中的现象。在尸体内,几乎所有的血液都被驱入静脉,而动脉中则是空的。因此,他们断言动脉内充满来自肺进入的空气。Hippocrates认为,人体健康与否取决于体内4种液体的平衡作用,这就是所谓的四素论学说。四素论学说认为,人体内存在4种液体,即红液(血)、黄液(胆汁)、黏液和黑液(贮存于脾)。每种液体都有一定属性,血液温湿,胆汁温干,黏液冷湿,黑液干冷,认为只有4种液体的平衡,才能维持人体的正常机能。 古代西方学者对血液循环作过较系统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应为亚里士多德(384~322,B·C)。他对血管系进行了系统的观察,指出血管的重要性,心脏是最早成熟和最后死亡的器官。他描述了心包和心脏的轮廓,大血管在心脏的出入口。他认为血液是从心脏流至全身其他部分,并营养全身。 古罗马的盖仑是古希腊继亚里士多德之后的第一个伟大的医学泰斗,成为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动物生理功能的先驱,盖仑还在当时极其简陋的条件下,通过科学而巧妙的设计构思,进行了很多心血管功能的有益探索,对血液循环发现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盖仑通过解剖动物,研究了心脏、血管和脉搏,指出心脏有左右2个心室。他认为血液由肝生成。血液在“自然灵气”的推动下,一部分由肝分别送往身体的各部分,另一部分由肝静脉经下腔静脉注入右心室,后通过心室隔膜上的小孔,一滴一滴的流入左心室。血液在左心室注入由肺进入的“活力灵气”,从而使原来的静脉血变为动脉血。动脉血再分布至全身,进入脑部动脉血中的“活力灵气”变为“动物灵气”,从而使全身有了感觉。 3

(推荐)血液循环教学反思

反思一:血液循环教学反思 个人认为做得还可以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比较注意知识点的引入。比如利用复习提问引入血液循环的概念,利用血液循环过程中的气体交换引入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还有利用体检时体检表引入心率、脉搏和血压的概念等。 2、多种教学手段的使用。如课前学生收集资料,多媒体课件的利用,学生相互讨论、亲手实验探究等。 3、基本上能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贯穿整节课,每一个问题、实验学生都积极思考、参与,其中测量脉搏和血压的实验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到最高点。 但是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根据课后作业的反馈,少部分学生对于血液循环的路径还有点模糊,究其原因,个人课后也和各位老师进行了交流。我觉得这主要是对于血液循环的动画没有利用好。由于血液循环的途径是个难点,如果只根据教材中的插图学生较难理解,因此一定要充分利用好动画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来突破难点。 反思二:血液循环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为出发点,通过循序渐进地引导,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让学生发现生活处处有科学、处处用科学,并运用探究式、启发式、直观式等多种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为他们创设思维的空间,思想的时间,并适时穿插形象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和有趣的课堂游戏,这样不仅使学生掌握了课堂知识,还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以实现共同进步。在此仅作抛砖引玉,还希望各位专家和老师多加指导,谢谢。 反思三:血液循环教学反思 是教学中的难点,我决定采用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课后进行了反思,总结如下:1、有效地注意知识点的导入。如提问从手背注射药物怎样才能到达患处,引入血液循环的概念,利用血液循环过程中的气体交换引入动脉血和静脉血的概念。2、引领学生主动学习。如课前学生查找资料,学生相互讨论等。3、充分利用教学挂图,课件,学生演板,课堂师生评价等贯穿整节课,学生都能积极思考、参与。本节课存在的问题:少数学生对于血液循环的途径还有点模糊,这提醒教师在课件的制作上要更加直观,更加感性,学生先要获得感性认识然后才方面达到质的飞跃。利用口头评价方式:先考虑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回答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然后请学习好的学生点评,锻炼其胆量和表达能力,提倡团结合作学习。 反思四:血液循环教学反思 血液循环这节课的内容是人体物质运输部分的重要内容,但是这节内容存在一个问题就是,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这节课的内容是一个难题,个人认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比较直观。

什么是血液循环系统

什么是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系统是血液在体内流动的通道,分为心血管系统和淋巴系统两部分。淋巴系统是静脉系统的辅助装置,而一般所说的循环系统指的是心血管系统。 心血管系统是由心脏、动脉、毛细血管及静脉组成的一个封闭的运输系统。由心脏不停的跳动、提供动力推动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为机体的各种细胞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包括营养物质和氧气,也带走了细胞代谢的产物二氧化碳。同时许多激素及其他信息物质也通过血液的运输得以到达其靶器官,以此协调整个机体的功能,因此,维持血液循环系统于良好的工作状态,是机体得以生存的条件,而其中的核心是将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 人体的循环系统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组成。 体循环开始于左心室。血液从左心室搏出后,流经主动脉及其派生的若干动脉分支,将血液送入相应的器官。动脉再经多次分支,管径逐渐变细,血管数目逐渐增多,最终到达毛细血管,在此处通过细胞间液同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中的氧和营养物质被组织吸收,而组织中的二氧化碳和其他代谢产物进入血液中,变动脉血为静脉血。此间静脉管径逐渐变粗,数目逐渐减少,直到最后所有静脉均汇集到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液即由此回到左心房,从而完成了体循环过程。

肺循环自右心室开始。静脉血被右心室搏出,经肺动脉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排出二氧化碳,吸收新鲜氧气,变静脉血为动脉血,然后再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左心房的血再入左心室,又经大循环遍布全身。这样血液通过体循环和肺循环不断地运转,完成了血液循环的重要任务。 心脏位于胸腔中纵膈内的上方,两肺之间,约2/3在身体正中线的偏左侧,1/3在右侧,并略向左扭转,所以右半心偏于前方,左半心偏于后方。心脏外观可分为心底和心尖,两面和两缘。 心底朝向右后上方,较宽大,与出入心脏的大血管相连,心尖朝向左前下方。心脏的前面为胸肋面,大部分被两肺遮盖,仅小部分与胸骨和肋软骨相邻;后面为膈面,贴在膈上。右缘锐利,左缘钝圆。打个比方,心脏在人体内的自然位置,恰如用右手写字时的位置相仿,手背相当于心底,手指尖端相当于心尖。 心脏表面近心底处有一环形的冠状沟,分隔心房和心室。心脏的前后面有前、后室间沟,为左、右心室的分界。 在心脏内部,由上部的房中隔和下部的室间隔将心脏分成互不相通的左、右两半。左、右两半又分别被左、右房室口及周围的瓣膜分为上部的心房和下部的心室。因此,心脏可分为四个腔,即上部的左、右心房和下部的左、右心室。通过左半心的是动脉血,通过右半心的是静脉血。

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血液循环》教案1

《血液循环》的教学设计 仙桃市西流河一中杨会平 知识目标: 复述血液循环的概念,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的思维能 力。 情感目标: 通过观察血液循环的录像片,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教学设计思路: 1、课上结合血液循环的录像、VCD和挂图,从感性认识入手,识记血液循环途径。先安排学生观察录像,在观察录像时,最好采用分步观察,先观察体循环,再观察肺循环,为了使观察针对性强,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时,最好列出观察提纲:(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大致路径?(2)、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及发生变化的地点?(3)、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4)、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又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使观察明确具体,并且每观察一步都及时进行反馈,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结合挂图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血液循环途径概念图(见板书设计)。 2、分析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在分析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时,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毛细血管壁的特点、血红蛋白、动脉血的特点、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实质来分析,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可让学生自己分析,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及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完后,教师在板书概念图中,把流动脉血的结构用红粉笔来表示(如体循环中的动脉和肺循环中的肺静脉),流静脉血的结构用兰色粉笔来表示(如体循环中的静脉和肺循环中的肺动脉)。这样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不是动脉血管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血管并不一定流静脉血。 3、最后教师用投影写出下列图解并配合录像来使学生获得: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起止点都是心脏,二者在心脏处汇合,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心脏。

描述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

第四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复习学案) 河店中学 徐凤伟 复习摘要: 血浆 成分:主要成分是,还有及其它养料和废物 血液 功能: 血细胞:三种血细胞的比较 血管

心壁:主要由构成,心室壁比心房壁,左心室壁比右心室壁厚 左心房<) 结构四个腔 <连通主动脉) 右心房<) <连通肺动脉) 瓣膜房室瓣<只能向心室开) 动脉瓣<只能向动脉开) 心脏功能:血液运输的动力 心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生理心输出量:心脏每分钟输出的血量 心动周期: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血液循环体循环:左心室→→各级动脉→→各级静脉→→右心房 的途径肺循环:→肺动脉→→肺静脉→ 血型:ABO血型系统将人类血型分为: 输血与血型输血:输血时应以为原则 血量:成人体重的7%~8%;献血量: 典例解读:

例1、如下图,将新鲜的血液分别放入A、B、C、D四支试管中,其中A、B试管中加入抗凝剂,C、D试管中不加任何物质,静置24小时后,其中正确的图示是< )b5E2RGbCAP 例2、下图是小动脉、小静脉与毛细血管示意图,根据图填写内容。 <1)A是;B是;C是。 <2)在显微镜下辨别三种血管的理由是:动脉内血液由较的血管流向较而的血管;静脉内的血液由而的血管汇流入较的血管;毛细血管内血液中的红细胞一般成_____通过,血流速度。p1EanqFDPw 例3、输血可以挽救患者的生命,但有些患者只是缺少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并不需要输全血<含全部血液成分)。现代医学已经发展出成分输血,即有针对性地为患者补充血液中缺少的成分,请分析下列患者应该输入什么血液成分?<1)大面积烧伤患者;<2)贫血患者;<3)血流不止者。DXDiTa9E3d

血液循环 教案

第2节血液循环 一、教学目标 1.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能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 4.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 5.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的实验,学习用比较法归纳三种血管的区别。 6.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 二、重点难点 1.重点 (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2.难点 (1)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 (3)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4)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三、教学用具显微镜血管的横切片心脏模型 四、教学方法探究试验讨论 五、课时安排4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1课时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 (一)复习提问 1、常见的血型有几种? 2、输血时有什么原则

(二)新课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 观察步骤:(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的横切片,区别并比较动脉与静脉管壁结构的差异。(2)观察毛细管装片。 2.三种血管的比较学习 多媒体展示三种血管的模式图 讨论三种血管的特点。 小结师生共同得出: (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B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B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B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离心血管,静脉是回心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有很多特点有助于血液和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四)课堂练习 第2课时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用多媒体课件讲述世界上第一张心电图的故事: 今天课堂讨论的主题就是心脏。人只要活着,心脏就在不断地跳动。将你的右手按住胸部的左侧,感觉一下心脏的搏动。一般来说,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那么,心脏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心脏的结构

苏教版生物七下10.2《人体的血液循环(4)血液循环》经典教案设计

第一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4)——血液循环 一、学习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 2、对照插图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3、了解血压的概念以及如何测定血压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 思维能力。 2、通过收集有关高血压、冠心病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了解自己及家人的身体,以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引导学生从身边发现科学,热爱科学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体循环和肺循环的途径是重点。 血液循环途径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难点。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观察、讨论、实验,并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相结合。 四、课前准备 学生查阅到的有关哈维的资料;教师制作课件,一杯凝固的猪血,两根止血带、听诊器、血压计。 五、教学过程 1、复习 教师活动:白板展示心脏结构图,提问: ①心脏的四个腔及其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 ②血红蛋白的特性和毛细血管壁的特点。 学生活动:根据心脏结构图回答问题。 2、导入 教师活动: 展示哈维研究血液循环的资料(学生提供),进一步提出问题:心脏为何不停的跳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学生活动:①各小组协作完成书本P18的两个讨论和课堂练习(一);②带着问题,观看哈维研究血液循环的资料,并模拟哈维的实验;③血液循环的概念。整合点二:实物展示台便于展示学生的作业,且便于批改,让学生印象深刻。3、新课 活动一 教师活动:出示血液循环图片。 学生活动:结合课本P17的图14-13血液循环示意图,认识血液循环示意图上各个主要部分的名称。 活动二 教师活动: 资料1显示:有人曾做过测定:安静时,一滴血通过这条完整的路线约需20秒钟,而其中16秒在体循环,4秒在肺循环,因此,有些书又把体循环叫大循环,肺循环叫小循环。 资料2显示:在心脏的结构中,左心室壁为右心室壁的三倍厚,它收缩有力,适于把血压到身体较远及位置较高的头部血管,与完成大循环的功能相适应。 展示血液循环动画,结合书本P17图,指导学生观察,记录血液流动的路径,体循环和肺循环各自的路径,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血液颜色的变化及发生部位。 学生活动:观看动画,根据记录和老师提示描述体循环、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了解体循环和肺循环。小组成员合作写出血液循环途径(名称间用“→”连接)。 整合点三:对于人体的血液循环学生无法观察活体的循环过程,借助于动画,课件结合白板,便于学生反复观看,便于教师讲解时进行圈点。 活动三 教师活动:教师呈现一杯凝固的猪血,从颜色入手,分析为何动脉血、静脉血的颜色会不同。分析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组织细胞 氧气↑↓二氧化碳 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各级动脉→全身毛细血管→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利用复习提问②解释,血红蛋白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反之则分离。毛细血管壁由一层细胞构成,利于气体扩散。因此,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是:鲜红的动脉血→暗红的静脉血。变化部位:全身毛细血管与组织细胞处。 学生活动:学生尝试分析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