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识字三

二年级上册识字三
二年级上册识字三

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重庆市万州区电报路小学刘纯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2、认识11个生字,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3、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熟读韵文认识11个生字。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祖国风光图片;了解少数民族;生字卡片

2、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句子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请看屏幕,这篇三字歌还记得吗?

(屏幕出示: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即改正。长辈错,要提醒,态度好,心意诚。家务事,愿承担,洗碗筷,扫庭院。家爱我,我爱家,好孩子,人人夸。)来,咱们一起读一读。

2、我知道你们不仅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还是祖国妈妈的好孩子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儿歌。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韵文,自主识字。

1、请把书翻到42页,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圈出来,不认识,就请下面树叶上的拼音帮帮忙,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多读几遍。

(学生读文,老师来回巡视,及时帮助阅读困难的孩子,鼓励先读完的多读几遍。)

2、会读啦?快和你的同桌比一比,看谁能把每句话都读正确。

(同桌互读互查,老师来回巡查,对不会合作的及时指导和调解。)

3、过了同桌这一关的举手。敢不敢过老师这关?请看屏幕(逐行出示生字注音的课文)。

⑴“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ⅰ、第一句谁来读?

ⅱ、(点击课件:生字音节闪现)观察这三个字的音节,你能发现什么?

请你把音节拼读一遍。全班拼读。

ⅲ、齐读这句话,注意读准翘舌音。

⑵“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ⅰ、第二句谁想读?

ⅱ、三声读得很准。像他那样,我们一起读。

ⅲ、(出示“涌”)这就是“长江涌”的“涌”,你还能给它组个什么词?

⑶“台湾岛,隔海峡。与大陆,是一家。”

ⅰ、这一句生字最多,自己再小声地练习读读。

ⅱ、谁敢来读?请你先读字卡,再读句子。

ⅲ、男孩子读一遍。女孩子读一遍。

⑷“各民族,齐奋发,争朝夕,兴中华。”

ⅰ、最后一行,请你来读。

ⅱ、(出示民族一词)这个词语特别容易读错,全班拼读。

ⅲ、你还知道有哪些民族?43页下的“读读认认”给我们介绍了几个少数民族,你认识吗?请一个孩子读给大家听。

ⅳ、齐读这句话。

三、熟读韵文,识记生字。

1、把四个句子连起来,去掉音节,还会读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整篇课文读两遍。

2、三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很有节奏,咱们一起拍手读一读。

3、读得这么热闹,老师也想和你们一起读了,可以吗?我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4、左边大组读前半句,右边大组读后半句。

5、图文结合,学生领读。

⑴课文读得又正确又熟练了,你知道文中的四个句子怎么和黑板上的四组图片相配吗?小声地讨论讨论。

⑵请拿到句子卡片的小朋友上来,把你手中的句子贴到相对应的图片下面。

请贴卡片的学生领着大家读句子,老师相机点拨和升华。

●第二行:你读得很有气势。想不想看这样的画面?出示相关视频,并配上解说:

这就是——长江,它是中国第一大河,两岸风光秀丽,土地肥沃。

这是哪儿?对,这正是奔腾不息的黄河,它是中国第二大河,被成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呢。

快看,雄伟的万里长城出现了,它多像一条巨龙呀,翻越群山,穿过荒漠,奔向大海。

这就是珠穆朗玛峰,你看,它高高耸立,多么雄伟。瞧,运动员正在努力攀登这座世界最高峰。

这样的山川美吗?壮丽吗?能不能读出这样的气势?(男生读、女生读、全班读)

●第三行:(出示中国大陆与台湾岛的地图)你们看,这是什么?(中国)这里呢?(台湾)它们之间隔着的是什么?(“海峡”)

(出示“峡”字)两山夹着的水和谷地都可以称为“峡”。所以“峡”的左边是个——“山”字,右边是个——“夹”字。

(指地图)虽然现在台湾离开了祖国,但我们相信,终有一天,它也会像香港、澳门一样回到祖国妈妈的怀抱。

6、看着课文,想着画面,齐读课文。(指着黑板读。)

7、配乐朗诵

我听出了你们对祖国的热爱,奖励你们一首好听的歌。(听两句后)让我们一起在美妙的旋律中朗诵这首三字歌,献给伟大的祖国。

四、背诵韵文,巩固生字。

1、祖国山川真是美,你们读得也很美。(点击课件)课文只剩下了生字,你能叫出他们的名字吗?把每个字读两遍。

2、根据老师出示的生字背出所在的谚语。

⑴看着这些生字你能想起整篇课文吗?赶紧试一试,争取把课文背下来。

⑵能完整背下来的举手。一起试一试。

3、复习巩固生字。

⑴生字宝宝从课文中走出来,正等着你们给他们点名整队呢。

(打乱顺序抽认字卡,认读一张卡片就贴在黑板上。边贴字卡边抓住重难点记忆生字)

⑵我们来和生字宝宝们玩个猜字游戏吧。

⑶生字宝宝要和我们说再见了,我们一起来送送它们。(读一个字组一个词,并取下卡片)

⑷生字宝宝真忙啊,刚和我们再见,又来到了另一首儿歌里,你还认识吗?

出示根据本课生字编写的韵文,学生齐读,巩固生字。

神州大地山川美,黄河长江波涛涌。台湾宝岛与大陆,相隔海峡遥相望。

中华民族齐努力,奋发图强兴中华。

4、祖国不仅有壮丽的山川,团结的人民,还有神奇的汉字呢。看老师画画,猜猜是生字中的哪一个字。

(老师写这两个字的象形字,根据学生回答告诉他们:“川”指河流,“州”指水中的陆地。)

五、指导书写,辨析字形。

1、这节课我们就来写这两个字(屏幕出示带田字格的“川”“州”)

2、观察“州”和“川”哪儿不一样。如果能看出这三点的不同那才是火眼金睛呢。

3、老师来写,你们有什么提醒我的吗?

(学生建议后,教师范写,同时提醒:“川”字第一笔是竖撇,中间的竖短,压在竖中线上写,最后一竖长,起笔高于第一二笔,收笔偏下。“州”字要注意笔画顺序,从左到右,第一点是左点,其余两点是右点,点压在横中线上写。有很多笔画都可以利用横中线和竖中线来写。)

4、学生评价老师。

5、学生描红仿写这两个字,师巡视指导、评议。

竖写直了,字才端正。

小小年纪就能把字写得这么好,长大了肯定能为祖国做更大的贡献。

认真地写字,就是真正地爱国。

多么端正的姿势呀,这样一定能写出漂亮的字来。

6、展示、评价学生的写字作业。

课后反思:

我执教的是二年级上册《识字3》。本文三字一句,文字虽短小,内涵却十分丰富。

1、目标明确,主线明朗

《识字3》是一篇识字教材,而低年级语文教学又应以识字为重点。因此,我教学的目标很明确,即通过各种形式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紧紧围绕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很明朗的教学主线:初读韵文,自主识字熟读韵文,识记生字背诵韵文,巩固生字指导书写,辨析字形。在“整体输入,定位联想”理论的指导下,教学过程中我强化了读中认,认中读,较好地将朗读韵文和识字教学结合起来,把韵语识字和随文识字结合起来,比较圆满地完成了识字任务。

2、精心呈现,巧妙突破

备课阶段,我认真研究了本课的生字,根据生字特点精心设计其呈现的方式,找准记忆生字的突破口。如“涌”字字义是难点,于是我采取让学生组词的方式来理解它与“勇”“泳”在字形、字义上的区别;如“川”“州”,通过板画其写法的演变使学生形象地将其形和义结合起来;如“峡”,把看地图和观察“峡”字的字形结合起来,学生一下子就记住了。

3、过渡自然,环环相扣

教学环节巧妙过渡,每个部分环环相扣,使课堂更加高效。如复习巩固生字环节:用卡片抽学生认字,边贴字卡边抓住重难点识记生字,充分利用了贴字卡的时间,并且为下一环节的猜字游戏作好了准备;猜字游戏结束后,用“送生字宝宝”的形式再次复习生字,并取下字卡。

4、联系生活,趣味多多

课标指出: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唤醒学生的生活积累,让语文教学和学生已有的直觉经验融为一体。对学生了解不是很全面、清楚的,我就及时给予补充,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积累。如:黄河、长江、珠峰图片视频的观看,让学生更好的感受到了长江之一泻千里,黄河之波涛汹涌,珠峰之高耸入云。教学台湾一句时,我结合中国地图,让学生找到了宝岛台湾的位置,知道了台湾与祖国大陆只隔海相望。以上课外知识量的有机补充,大大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更加激发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

当然,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教学后,我感觉到课堂上应该多一些个人认、个人读,并设计对生字的量的测评,这样识字教学才会落实到每个学生。

语文A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三

《识字三》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15个字。会写4个字。学习新笔画:撇点、竖提。 2.熟读歌诀,了解有的字(合体字)是由两、三个独体字组合而成的特点,初步了解汉字表意的特点。培养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喜欢识字。 ⊙教学重点 1.认识15个字。会写4个字。 2.熟读这首识字歌诀,初步了解独体字组合成合体字的构字规律。 ⊙教学难点 1.掌握要求会写的字,掌握新笔画。 2.初步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对汉字的喜爱的感情。 ⊙教学准备 识字卡片,放大的课文插图。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来学习《识字三》。《识字三》里可有个大秘密。我们赶快来读吧,看谁先发现这个大秘密。 (二)初读歌诀,读准字音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试读。

教师走到学生身边巡视、倾听,检查学生利用汉语拼音读文的情况,与学生单独交流,扫清学生读音上的障碍。 2.指名读歌诀。 (1)为了庆祝小朋友们胜利学完汉语拼音,请几位小朋友来表演读《识字三》,看谁读得正确、流利。 (2)一个小朋友读的时候,其他小朋友都在认真听。你认为他读得怎样?有哪个字音读错了?谁来帮帮他? 3.老师也想和你们比赛,听听老师读得怎么样。(教师范读) 4.小朋友们都会读了,全班小朋友一齐来表演读一遍。(全班齐读) (三)发现规律,指导用两个字合成一个字的方法识字 1.小朋友们找到《识字三》里的大秘密了吗? (“田力男,小大尖”就是“田”和“力”合成“男”,“小”和“大”和成“尖”……“双人从,三人众”就是两个“人”合成“从”,三个“人”和成“众”……) 2.认读生字。将生字卡片分成“力、女、子、长”和“男、尖、明、岩、泉、张、李、从、众、林、森”两组贴在黑扳上。 (1)看,生字宝宝从书上跑到了黑板上。啊,这么多生字宝宝,有15个,不过,我们发现了《识字三》的大秘密,很快就可以和这些生字宝宝熟悉的。 (2)指名读“力、女、子、长”四个字。注意这四个字的声母要读准确。 告诉学生:这四个字是独体字。说说自己在哪儿见过这几个字,同桌互相考一考是否认识。 (3)出示“男、尖、明、岩、泉、张、李、从、众、林、森”11个字。 ①指一两名学生读,指导读准确: 鼻音:男边音:林李 后鼻韵母:明翘舌音和后鼻韵母:张众 平舌音和前鼻韵母:森

32.二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 拍手歌》教案及反思

识字3 拍手歌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正确认读“牢、记”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歌、丛”等10个字。 2. 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 3.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4. 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进行教学让学生掌握“牢、记”等13个生字;正确书写“保、护”等10个字。 正确认读“牢记、孔雀、雄鹰”等词语;正确读写“拍手、保护、动物”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出儿歌的节奏,做拍手游戏。 3.了解“隹zhuī、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交流动物知识,增强关爱和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识记与动物有关的生字;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熟读课文,能做拍手游戏。 教学难点:了解“隹、鸟”等偏旁表意的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生字卡片,生词卡片 教学方法:引导,讲解,鼓励,启动,合作法 学习方式: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交流学习,讨论学习 教学过程: (一)展示图片,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 课件展示动物图片,引导学生说说认识其中的哪些动物,告诉学生这些 动物就藏 在今天要学习的课文中。 2. 揭示课题,板书“拍手歌”,学生齐读。 3. 认识“拍手歌”。回忆二年级学过的拍手歌。课件展示,请一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拍手应和。 教师简介:拍手歌就是拍着手诵读的儿歌。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 学生听录音,感受读课文的节奏,数一数课文有几个小节。 2. 学生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 同桌互读,纠正字音。 牢(牢记)(牢狱) 记(记住)(记性) 雀(麻雀)(孔雀) 锦(锦鸡)(云锦) 雄(雄伟)(雄鹰) 鹰(老鹰)(雄鹰) 翔(飞翔)(滑翔) 雁(大雁)(飞雁)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反思 《识字3》是一篇识字课文,类似三字经,三字一句,读起来朗朗上口。这篇课文虽然只有短短的48个字,但容量非常大,祖国的山川大地,黄河汹涌澎湃,长江一泻千里,珠峰高耸入云,台湾隔海相望,祖国渴望统一,小朋友应该努力学习,兴我中华。需要很多的课外知识,才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本文生字也非常的多,有12个是新认识的字。通过对课文的学习,感受祖国的伟大,激发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我请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生字,想一想,你是怎样记住生字的。最好编儿歌来记。小朋友编出了“两个小人立在大耳朵上(耸)、大鸟住在小山上(岛)”等记生字的方法。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有机结合。“教”体现的是教师对学生“学”的主导作用,表现为提出学习的目标、要求,指导学习的方法等。这种主导作用只有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才能实现。生字词的学习通过学生喜欢的方法来学习,让他们自主的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始,我以为农村的孩子思路不开阔,可能编不出儿歌。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让他们编。结果,他们积极的开动脑筋,编出了字谜,而且有几个同学编得相当好。 对学习者的研究应该真正进入教师确定目标的视野,而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方式,学习需求等要素则是目标确定的首要来源和依据。研究学习者的“起点”,其实质是确定学生的需要起点和需要层次。二年级的学生对祖国地理山川方面的认识是比较贫乏的,而本文涉及这方面的知识又比较多。我先让学生寻找一些祖国各处风光名胜的照片或图片,与小组同学互相交流。然后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提出了好多不懂的地方,如:珠峰耸是什么意思?可入画是什么意思等问题。我先请小朋友来回答,小朋友不能回答的问题,我在给小朋友解释。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又让知道答案的同学体验了成功的喜悦,当了一回小老师。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因为不明白所以认真听。本文是一篇韵文,通过朗读感受其中的韵律美和祖国山川美。本文只有短短的几句话,“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山川美,山有哪些山呢,川是河流的意思,河又哪些河呢?让学生说说你知道祖国有哪些山,哪些河?图文结合,把学生带来的图片和山川美结合起来学。通过不断地朗读,感悟、理解课文。

(福建专版)人教部编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三 口耳目

《人口手》课堂实录片段 猜字游戏,记忆字形 师:请同学们看老师手中的图片,你能猜到这是什么字吗? (师出示写有金文的“目”字图片。) 生:这幅图画的是一只眼睛,我觉得是“眼”字。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谁再来猜一猜? 生:我认为是“目”字,因为它和“目”字很像。 师:你还认识“目”字,真是个有心人!恭喜你,猜对了! 师:这个字就是“目”,是我们用来观察这个世界的窗户。古代人要写“目”字就画一只眼睛,渐渐地就越写越简单了,最后就变成了现在的“目”字。(教师一边粘贴图片一边说。) 师:那你知道“目”是什么意思吗? 生:我知道!就是眼睛的意思。 师:你真聪明!说对了,“目”最早就是眼睛的意思。后来又有“名称”“目录”“看”的意思。你能给“目”字找个朋友,组组词吗? 生1:我会组词,目光、题目。 生2:我也会,目录、目前。 生3:我还能组一个,历历在目。 师:同学们真棒,能用“目”组这么多的词,还会说成语,真了不起!其实,“目”字的意思还有很多,等你们学会了查字典,你们就会知道了。 师:这个“目”字就是象形字,你们看,它多像我们的眼睛呀!

这种与所代表的东西的外形非常像的文字就是象形字。它最早出现在距今三千多年的甲骨文中,是中国最初的文字。 师:老师这还有几个古时候的象形字,你们能猜出来它们是什么字吗? 生:能! 师:很有信心呀!那我们怎样猜才会猜得又快又准呢? 生:要看这个字像什么东西,然后再猜。 师:你真会学习!说对了,要根据象形字的特点来猜才行! 师:你们手里都有卡片,现在就把它们都翻开,四个人一组,研究研究,猜一猜,并说说你为什么这么猜。 (小组内猜字,教师巡视。)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猜到的字。 生1:我们小组猜到的是“手”和“耳”(生举卡片),因为这两个字的外形和手、耳朵特别像。 生2:我们小组猜到的是“口”(生举卡片),这个字很像一个张开的大嘴,而且它和现在的“口”字特别像。 生3:我们小组猜到的是“足”(生举卡片),因为这个字很像一个走路的人,而且它和现在的“足”字很像。 师:你们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帮助这么多汉字找到了朋友,还说出了理由,我们来看大屏幕!(出示这几个字的字理演变图。) 师:快为自己鼓鼓掌吧!你们真是火眼金睛,都猜对了!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这些字吧!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识字3 口耳目(精品教案,含设计意图和反思)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精品教案(含设计意图和反思) 3口耳目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 古人以图形作为文字使用,这些文字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象形字。象形字用文字的线条或笔画把要表达物体的外形特征具体地勾画出来,易于学生记忆字形,了解字义。一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图画情有独钟。因此,本课教学设计重在以图画构建识字情境,以图画贯穿识字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轻松的识字活动中感知字形,感知字义,并产生学习汉字的愿望。 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学习卡片。(教师) 2.生字卡片,学习卡片。(学生)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导言: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动画片《机器猫》吧?机器猫有一个神奇的宝贝——“时光机”。只要坐上时光机,我们就可以回到过去。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到古代去看一看。 2.课件出示一个古代人物画像。引言:咦?这个人好像缺少了一些器官。哦,原来它们在老师的桌面上,我们来做一个拼图游戏把这些器官拼回去好吗? 3.互动活动:师生板前活动,拼贴器官。 设计意图: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富于幻想,喜欢动画人物,用动画片中孩子们熟悉的人物导入新课,是吸引他们认真学习的“良方”。 二、学习生字,掌握音、形、义 1.认识象形字。 (1)课件出示“手、足、口、耳、目”的古文字,引导学生观察图画和字,说一说自己的发现。 (2)教师小结:这些很像图画的符号,是古时候的一种文字,叫做象形字。 2.图文对照,指导识记“目”“足”。 (1)对照图画和文字,猜猜它们是什么字?

(2)你是怎样猜出来的?和大家说一说你的想法。 (3)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识字。重点注意: 目:教师出示“目”的字理演变图,简单介绍后让学生与图片进行比较,找出“目”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外面的“”表示眼眶,里面的两横表示眼珠。 足:学生再次观察实物图片“足”和“足”的字理演变图,说一说“足”的字形与实物的联系。 (4)请学生做小老师领读生字“目”和“足”,并扩词。 (5)教师小结:认真观察图画,找一找图画和生字的联系,我们就能了解这个生字的意思,也能猜出它的读音,还能记住这个生字的字形呢! 3.小组合作,自主识记“口”“耳”“手”。 (1)课件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小组合作,商议识字方法,教师巡视,点拨指导。 (2)汇报交流。 预设: 口:①象形字识记。“口”字长得就像我们的嘴。 ②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竖,第二笔是横折,第三笔是横。 ③用一用。“口”——口水、开口、口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看到红烧肉我就流口水。 耳:①比较识记。“耳”和“目”长得很像,“耳”的两个长横都出头,右边的长竖下面出头。 ②用一用。“耳”——耳熟、耳聋、耳朵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很喜欢吃木耳。 手:①数笔画识记。第一笔是撇,第二笔和第三笔都是横,第四笔是弯钩。 ②用一用。“手”——左手、右手、双手等,我能用它说一句话——我有一双能干的手。 4.游戏巩固。 (1)连一连。 将金文、小篆、楷书分成三组,请学生“连连说说”,看谁说得正确。先在自己的学习卡上连一连,同桌对照,讲讲自己的理由。然后让一个学生到黑板上连。 (2)游戏。 学生有的拿图画,有的拿楷书,有的拿小篆,有的拿金文,自己找到对应的朋友。可让学生用“我的朋友在哪里”“你的朋友在这里”这样的句子形式进行交流表达。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充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本

一年级上册识字(带拼音)

天tiān 地d ì人r én 你n ǐ我w ǒ他t ā一 y ī 二èr 三s ān 四s ì五w ǔ上shàng 下x i à口 k ǒu 耳ěr 目m ù手shǒu 足z ú站zhàn 坐z u ò日 r ì

月y u è水shuǐ火h u ǒ山shān 石s h í田tián 禾 h é 对d u ì云y ún 雨y ǔ风fēng 花h u ā鸟niǎo 虫 chóng 六l i ù七q ī八b ā九j i ǔ十s h í爸b à妈 m ā

马m ǎ土t ǔ不b ù画h u à打d ǎ棋q í鸡 j ī 字z ì词c í语y ǔ句j ù子z ǐ桌zhuō纸 z h ǐ 文w én 数s h ù学x u é音y īn 乐y u è妹m èi 奶 n ǎi

白b ái 皮p í小xiǎo 桥qiáo 台t ái 雪x u ě儿 ér 草c ǎo 家j i ā是s h ì车c h ē羊yáng 走z ǒu 也 y ě 秋q i ū气q ì了l e 树s h ù叶y è片piàn 大 d à

飞f ēi 会h u ì个g è的d e 船chuán 两liǎng 头 t óu 在z ài 里l ǐ看k àn 见jiàn 闪shǎn 星xīng 江 jiāng 南n án 可k ě采c ǎi 莲lián 鱼y ú东dōng 西 x ī

北b ěi 尖jiān 说shuō春chūn 青qīng 蛙w ā夏 x i à 弯w ān 地d e 就j i ù冬dōng 男n án 女n ǚ开 k āi 关guān 正zhèng 反f ǎn 远yuǎn 有y ǒu 色s è近 j ìn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三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教学设计 设计理念: 生活是教学的源泉,也是学生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反复创设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轻松自如的环境中识字,并努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扩展识字的范围,增强学生对识字和读书的兴趣,巩固对生字的理解和掌握。 教材简析: 《识字3》是人教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二册的一篇识字课文。它是以对对子的方式识字,有三组对子组成。对子的内容都与大自然有关。教学本课应在学生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联系大自然实际,采用多种方法识字。 教学目标: 1.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会写“和、语”等6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有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雾、霜”等13个生字,诵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小朋友们,我们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的家园里有各种美丽的自然景观,有各种各样色彩艳丽的花草树木,还有许许多多活泼可爱的小动物。我们都很喜欢它们。通过这一组课文的学习,我相信同学们会有新的认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一篇课文《识字3》。这是一首对子歌。你们想读一读吗? (兴趣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的出发点,以兴趣导入,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情绪,活跃学生的思维,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初读全文,感知对子。 1.自由读课文,想想在读文中遇到不认识的字怎么办? 2、学生自由读课文,画出本课生字,借助拼音自学生字。 3.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有意思的让学生自主读书,自主识字,培养学生识字能力)

二年级上册识字三

二年级上册《识字3》教学设计 重庆市万州区电报路小学刘纯洁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韵文,背诵韵文。 2、认识11个生字,指导书写部分生字。 3、感受祖国的伟大,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通过熟读韵文认识11个生字。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收集祖国风光图片;了解少数民族;生字卡片 2、教具准备:图片、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句子卡片、课件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请看屏幕,这篇三字歌还记得吗? (屏幕出示:小朋友,正年少,尊长辈,懂礼貌,父母教,认真听,做错事,即改正。长辈错,要提醒,态度好,心意诚。家务事,愿承担,洗碗筷,扫庭院。家爱我,我爱家,好孩子,人人夸。)来,咱们一起读一读。 2、我知道你们不仅是爸爸妈妈的好孩子,还是祖国妈妈的好孩子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描写祖国山河的三字儿歌。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韵文,自主识字。 1、请把书翻到42页,自由读课文,遇到生字圈出来,不认识,就请下面树叶上的拼音帮帮忙,注意读准字音,把课文多读几遍。 (学生读文,老师来回巡视,及时帮助阅读困难的孩子,鼓励先读完的多读几遍。) 2、会读啦?快和你的同桌比一比,看谁能把每句话都读正确。 (同桌互读互查,老师来回巡查,对不会合作的及时指导和调解。) 3、过了同桌这一关的举手。敢不敢过老师这关?请看屏幕(逐行出示生字注音的课文)。 ⑴“我神州,称华夏,山川美,可入画。” ⅰ、第一句谁来读? ⅱ、(点击课件:生字音节闪现)观察这三个字的音节,你能发现什么? 请你把音节拼读一遍。全班拼读。 ⅲ、齐读这句话,注意读准翘舌音。 ⑵“黄河奔,长江涌,长城长,珠峰耸。” ⅰ、第二句谁想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