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高中一年级

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高中一年级
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高中一年级

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高中一年级

欣赏作品:《卡门序曲》(管弦乐)

年级:高中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标]

一、探索音乐欣赏课堂教学的延伸,利用网络使学生能独立获得所需的音乐知识。(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充实教学内容,易于学生更方便更积极地学习知识。学生利用业余时间学习音乐,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方式,与时代接轨,使严肃音乐成为学生可以学习的一部分。)

二、依据曲式图听辨作品《卡门序曲》,把握作品各主题,从作品的结构深入认识音乐作品。

三、以当堂测验的方式来检查学生对作品的认识和掌握作品的情况。

四、欣赏歌剧《卡门》中的著名唱段。直观性地了解──歌剧,定义:歌剧是把戏剧、诗歌、

音乐、舞蹈和美术结合在一起的综合性艺术。

[教学重点]

运用曲式图听辨《卡门序曲》,正确认识每个主题的发展变化并记忆音乐作品片断。[教具]录音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

[教学过程]

一、收集有关歌剧《卡门》的资料,

请两位同学来讲解或介绍,在课下收集有关歌剧《卡门》的资料。(由学生亲自演示)。

二、欣赏管弦乐作品《卡门序曲》

《卡门》是世界著名歌剧之一,在这部歌剧中最具代表性及流传最广的器乐作品就是管弦乐作品《卡门序曲》又称《卡门前奏曲》,经常被一些交响乐团作为音乐会曲目来演奏。欣赏作品,在音乐会演出中作品就演奏到这里结束。这段音乐描写欢乐的节日气氛和剧中斗牛士的英雄形象。而在歌剧中作品并没有结束,让我们继续欣赏,提问:这段音乐留给你的印象?

一、首先来欣赏作品《卡门序曲》(录像)——欣赏到第一大段落结束,(在一般的音乐会演奏

时,我们所欣赏到的《卡门序曲》就结束了,而在歌剧中的序曲乐曲没有完,让我们来继续欣赏。(磁带)学生的感受()

1、引出——曲式图

卡门序曲

并置曲式

三部曲式

A

a b

a

8 8 8 10 8

8

B

引 c c1

4 8 16 8

14

A

a

8 12

展开性段落

引 d d1

d2

2 4 4 4 4 1

全曲共分两个部分,采用并置曲式结构,

第一部分为三部曲式,(ABA)气氛热烈;第二部分在一般的音乐会演奏时,大多不演奏,这段

旋律具有悲剧气氛与第一部分形成反差。

2、按曲式图听全曲。(第一遍)

要求全体学生看板书,由教师指图欣赏,使全体学生熟悉这部作品的曲式图。

掌握、分辨出曲式图中二个大的段落(三部曲式、展开性段落)。

3、按曲式图听全曲。(第二遍)

要求学生听辩出各主题,(看教材P97页)找到

第一主题、第二主题、第三主题、第四主题

(在曲式图中)的旋律,并和曲式图相对应,在曲式图中标出这四个主题。

4、按曲式图听辨全曲。(第三遍)

要求学生随音乐的发展在自己的曲式图上作记录。(可用各种符号标出旋律、力度、速度等的变化,也可用文字说明或记谱,其中特别注意每个主题的区别更包括重复部分的变化。)

5、按曲式图听辨作品片断,要求在图上完成,在小节下面用方括号标明音乐从哪小节到哪小

节,并写清楚序号。

6、公布正确答案(师生共同完成)

二、观看录像片欣赏歌剧《卡门》中的著名唱段(根据教学进度完成的情况,欣赏一段或二段)

1、女主人公卡门的唱段《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

卡门在第一幕中挑逗霍塞时所唱的哈巴涅拉舞曲,唱词是卡门的爱情观念的自我

表白。作为一个倔强的吉卜赛人,卡门宁可付出生命的代价,也不愿让她的爱情自由受到任何约束。(观看录像片)

小节:这首哈巴涅拉舞曲源于当时还是西班牙殖民地的古巴,比才采用了哈巴涅拉舞曲的形式写了这首歌,而歌曲的音调却带着浓厚的西班牙民间风格。卡门边舞边歌,旋律跳跃而有生气,节奏强烈而有特性,整个音乐充分表现了卡门的精神面貌:热情奔放,明朗大胆而又无拘无束。

2、斗牛士埃斯卡米洛唱段《斗牛士之歌》

第二幕斗牛士埃斯卡米洛上场时,唱起了这首著名的唱段。音乐鲜活,

课后学习:同学们如果想欣赏到更多歌剧《卡门》,可以在网上下载一此MP3的作品。如可去洪恩在线等去欣赏和学习。

音乐欣赏课教案

音乐欣赏课教案 学校莱西市成人中专授课年级一年级教师姓名刘奎华

莱西市成人中专刘奎华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叫刘奎华,是成人中专的一名音乐教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职业学校《音乐欣赏》教材中第五单元中国曲艺音乐的欣赏曲目《重整河山待后生》。 根据大纲的要求,我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把“突出审美,深化歌曲主题”这根主线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无论从课的外部模式还是内容结构都力求能体现新的教育教学思想。每个环节的设计都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突出“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在生动有趣的氛围中学习音乐、感受音乐、表现音乐。 教材分析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由吴宇红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音乐欣赏》教材中第五单元中国曲艺音乐的内容,是大纲规定的重点欣赏曲目;曲艺音乐——京韵大鼓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民族民间音乐。 《重整河山待后生》是电视剧《四世同堂》的主题歌。该曲运用京韵大鼓的基本唱腔创作而成,具有浓郁的京韵大鼓韵味。歌曲旋律跌宕起伏、情绪激昂,表现了旧中国劳苦大众在日寇铁蹄下不屈不挠、不甘沦落的民族精神,欣赏该曲对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热爱祖国、热爱民族音乐文化的思想感情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品的音乐要素及表现手法生动鲜明,有利于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和欣赏技能。 本课应训练的基本能力: 1、通过学唱名句的主旋律,提高学生的识谱试唱能力。 2、让学生为歌曲设计速度、力度和情绪的表现,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能力,又能让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学情分析 通过前面对民歌、歌剧、戏曲的学习,学生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为学习曲艺音乐打下了良好的情感基础。 教学目标 1、德育目标 2、知识目标 3、能力目标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初探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初探-旅游管理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初探 赵秀莉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变,教育部越来越重视德智体美相结合的教育模式,高中课程的设计安排应该推崇这一模式。高中院校在课程中设立音乐教学,帮助学生学习音乐知识以及欣赏音乐。高中音乐欣赏课是高中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板块,并且高中生能够利用学习音乐欣赏课来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同时能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然而在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过程中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不足,这就阻碍了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质量的提高,不利于培养高中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本文着重阐述高中音乐欣赏课的相关学习内容,探索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高中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策略。 一、引言 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开设目的是为了放松高中生的心理压力以及给予高中生音乐上的享受。国家教育体系中开设音乐欣赏课是为了让更多的高中生,在紧张的学习中,能够听到一些舒心的音乐得到放松,缓解高度紧张的学习压力。将音乐欣赏课作为高中课程的必开课,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教育计划,也是高中院校应该注重的课程教育。高中院校的课程体系安排在每一个学期都设立音乐欣赏课,帮助学生在每日紧张的语数外学习中得到放松。音乐欣赏课的课堂气氛是活跃的,轻松的氛围带给学生感官和心灵上的体验,不仅仅可以放松学生的心理,还可以帮助学生提高音乐欣赏能力和品位。 二、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目的 高中院校在教学计划中设立了音乐教学,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音乐教学释放

了学生的高考压力,带给学生放松的学习。音乐教学的形式多样化,有音乐欣赏、教唱学习、听唱结合、示范教学、自我练习等学习形式,不同的教学形式带给学生的直观感受是不同的。国内外的音乐名人有很多,其音乐风格迥然不同,外国音乐豪迈奔放,热情洋溢;中国音乐有其古典之美,优雅动听。每一种音乐都有自身的独特魅力,在高中音乐欣赏课上,老师可以将不同的风格的音乐欣赏分课时进行教学。尽量让各种类型的音乐都能给学生欣赏一次,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熟知和认识,丰富高中生的视野面和知识面,让其能在三年紧张的学习中得到一些心情的愉悦。 三、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高中课程设计还存在着许多不足的地方,在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就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这些问题的解决,帮助了音乐欣赏课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同时也提高了教学质量,让学生能够更好的欣赏音乐带给他们的乐趣。 (一)许多高中院校对音乐欣赏课设置的不重视,大部分的院校注重的是语数外及其他重要考试课程的教学,对音乐体育等课程却持置之不理的态度。这类院校不仅不重视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甚至在高中三个年级都不设置这类课程。不仅没有音乐欣赏课的上课设备,更加缺乏音乐类教师,在这类院校的看法中,他们认为音乐欣赏课是一种浪费学生学习时间的体现。 (二)部分院校的教学理念比较落后,虽然部分院校设置了音乐欣赏课程,但是其教学形式和教学理念是非常落后的,教学的方式不注重多样化教学,只是单一的放音乐给学生听,这种不重视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教学形式应该被社会淘汰。

高中音乐课欣赏教案

高中音乐课欣赏教案 授课年级: 高中一年级 课时: 一课时 主讲: 丁强 一、课题:音乐与影视 内容:1、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音乐 2、电影《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音乐 3、电影《悍牛与牧童》配乐 二、教学目标: 1、通过三首影视乐曲的听赏自己说出各自在影片中的作用,且自己在教师引导下分析音乐表现要素更深层理解音乐作品。 2、通过对以上乐曲的感受及相关知识的了解,激发学生乐观向上、憎爱分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体验,培养对音乐的兴趣。 3、通过本课教学为学生提供独立欣赏影视音乐的方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乐曲由感性到理性认识过程的引导 难点:《MongDong》现代派音乐风格的认识把握及对该曲欣赏兴趣的调动。 四、教学准备 VCD机、投影机及相关VCD片投影材料,录音机磁带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VCD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头音乐 问题:该段音乐的风格特点,对电视画面起什么作用。 (导入语:在大家记忆中除《西游记》音乐外肯定还会有许多令同学们难忘的影视音乐,不信听我唱上一段我幼时观看过的一部电影中的乐曲片段,音乐虽不优美,但令我们这个时代的人刻骨铭心:引出所听音乐“鬼子进村音乐”) (二)《平原游击队》中“鬼子进村”音乐片段欣赏 1、投影:该片剧情介绍 2、VCD播放该片段 问题:(1)听后的感受 (2)为何会有这种感受(分析音乐表现手段:配器、铜管乐恢宏的气势、强力度、进行曲风格) 3、比较欣赏:《樱花》与鬼子进村音乐的联系,认识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问题:该段音乐换成日本民歌来表现刻画日本鬼子的形象效果会怎样,你们熟悉的日本民歌有哪些,请唱唱,试试,想想。 (樱花是一首抒情的日本民歌,表现日本人民对生活、大自然的热爱,日本的音乐文化是美的,而日本的侵略行径是丑恶的。语言设计:音乐其奇妙,同一音乐材料通过变换表现手段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下面的音乐更加奇妙,你们听听便会知道它的奇妙之处)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 开题报告 课题负责人:胡灿云 研究基地学校:桃江县第七中学 课题组成员:(以姓氏笔画为序) 丁顺仇平叶凤君安娜 李敏杨志军罗晴胡仪 胡灿云胡浩良胡梦君钟志红 夏亚夫龚伟民彭艳红漆放军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组 2010年8月24日

尊敬的各位专家、领导,老师们: 大家好。 首先要自我介绍一下。本人参加教育工作19年,从事专职音乐教学13年,02年开始从事高中《音乐欣赏》即现在的《音乐鉴赏》教学。尽管专职音乐教学经历时间较长,但音乐教育理论水平不高;尽管参与过省级课题研究,但主持课题尚需专家全面指导。 为完善研究方案、明确目标任务,顺利开展“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的研究工作,下面,我作开题报告,请课题组成员进一步审议,请各位领导、专家给予指导。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策略研究》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实用教学方法研究》的子课题。 一、关于母课题 《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实用教学方法研究》由省教科院音乐教研专家薛晖主持的湖南省“十一五”规划课题。 其研究目标:一是构建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有效教学的方法体系,丰富音乐学科教学论;二是指导中小学音乐教师的有效教学行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三是通过有效教学方式,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和谐发展。 其研究内容:①中小学音乐教学论研究综述。②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现状研究。③以音乐新课程教学案例为载体的中小学音乐课程内容的有效教学研究。④研究全省中小学音乐教师新课程培训的有效途径和模式。⑤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课程资源开发研究。⑥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教学评价与管理研究 其子课题有:

高一音乐鉴赏课教案

高一音乐鉴赏课教案耀华中学 音乐教师杨莉 一、教学思想 本着高中音乐鉴赏课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以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为原则,突出弘扬民族音乐为主线。让学生通过鉴赏不同形式、不同版本的《茉莉花》,能够评述和评论这样一种现象:即“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同时通过不同地域风格的《茉莉花》的欣赏,从音乐要素入手,让学生能够鉴别不同地域《茉莉花》的音乐特点,从而更进一步了解民族音乐形成的原因,达到审美和鉴赏的目的。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收集和整理关于《茉莉花》在歌剧《图兰朵》中的资料,与中国民歌《茉莉花》的比较。初步了解《茉莉花》在国内舞台上所产生的影响和地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展示各种重大场合演奏的不同形式的《茉莉花》,能对比现象做出个人的评价。 3、知识与方法 能分辨出三首不同地区的《茉莉花》在风格和情感上所存在的差异,并能表述自己对不同风格的感受。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听辨各种重大场合演奏的《茉莉花》,对此现象能做出个性评价。 教学难点对三首不同地区《茉莉花》音乐风格的把握。 四、教学过程 1、聆听与鉴赏 教师出示1998年歌剧《图兰多》在北京太庙演出的课件,让学生感受宏大的场面和民族音乐的魅力。 这首歌曲在18世纪末就传到欧洲,1924年由意大利著名作曲家普契尼将这首民歌的音调作为音乐主题贯穿歌剧《图兰多》的全剧,从此,《茉莉花》的芳香便随着这部歌剧飘向世界。 2、聆听之后展开讨论 在中国太庙演出的《图兰多》与以往的歌剧演出形式有何不同? 能举出《茉莉花》的曲调在哪写重大场合中演奏? 为何有这样的现象?就此现象发表见解。 3、学生举例及出示演奏场面视频。 4、教师出示各种不同重大场合中演奏的《茉莉花》的音乐,师生共同参与讨论及分析。 1998年中国中央民族乐团在维也纳演奏的《茉莉花》 1997年为庆祝香港特区政府成立,在《天地人》组曲中,马友友演奏的《茉莉

新课标人音乐版高中音乐鉴赏学堂乐歌教案 (2)

新课标人音乐版《高中音乐鉴赏》《学堂乐歌》教案 课题那些留在校园的记忆—学堂乐歌 教学目标一、聆听《送别》、《祖国歌》、《黄河》,感受、体验歌曲的情感,认识并了解这些歌曲的创作方法和反映的时代思想。 二、初步了解20世纪初“学堂乐歌”对我国近代音乐所产生的影响,并认识 其重要意义。 三、认识、了解沈心工、李叔同的生平及其代表作。 教学重点了解、体验学堂乐歌的创作方法。 教具多媒体课件以及相关设备 教材人民音乐教育出版社版《高中音乐鉴赏》 教学对象高中二年级 教材分析1、学堂乐歌中国清末民初新学堂唱歌课中教唱的歌曲。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废科举,办新学,学习西方的科学文明, 其中包括在新式学堂中开设“乐歌”课程。1900年“庚子事变”后,清政府被 迫于1902年颁布学堂章程,对乐歌课的开设予以认可。 2、《送别》是美国音乐家奥特威在1913年来中国学习东方音乐时与李叔 同合作写成的歌曲。歌曲表达了送别亲友时凄凉、哀伤的景与情。70年代 拍摄电影《城南旧事》中,此歌作为电影的主题歌,至今仍久唱不衰。 3、《黄河》是我国近代学堂乐歌中自己谱曲最早的优秀作品之一,约作于 1905年。首载于1937年出版的《心工唱歌集》。歌曲为两段体结构。第 一乐段着重描绘了长城外河套边壮伟旷然的景色。第二乐段音调高亢激越, 节奏现紧后宽,最后结束在昂扬豪放的长啸主音上,全曲一字一音,铿锵

有力,表达了炎黄子孙“誓不战胜终不还”的爱国激情。 4、《祖国歌》作于1905年。是作者根据民间曲调《老六板》填词而成, 也是我国学堂乐歌中为数较少的以民族民间音乐来填词的歌曲之一。歌词 以精炼的笔墨歌颂中华神州地大物博及深厚的人文积淀,唤醒广大民众的 爱国情怀,号召国民传承民族精神、同仇敌忾,为和平而战,为胜利而庆。 由于曲调是采用民间的音调,因此琅琅上口,唱起来更觉亲切、动听,这 首歌在当时曾受到广泛的欢迎。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导入教学过程(课前出示显示执教者信息的多媒体课件,背景音乐为《送别》伴奏) 组织学生就做。 课前礼仪:师生问好 师:同学们对现在播放的这段旋律一定不会感到陌生。他是(《送别》)(引导学生回答) 师:96年对于历史只是沧海一粟,而一首歌曲如果能够历经96年的岁月洗礼依然能够打动你我,我想这足以能够书写一段音乐传奇。《送别》就是这样一首跨越96年的历史依然能够打动你我,书写音乐传奇的作品。我们今天的课就从歌曲《送别》开始 (伴奏音乐持续,音量稍弱) 师:播放视频(课件出示歌曲《送别》视频资料) 师: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感受 生:…… 师:《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堪称音乐与文学的完美结合,形象的表达了送别亲友时凄凉、哀伤的景与情。由于它反应校园生活,在校园中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人音版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人音版高中音乐(音乐鉴赏)《7丝竹相和》优质课教案1教学 目标1、聆听民间丝竹乐曲,激发、培养学生对民间丝竹乐的兴趣及 爱好。 2、感受、体验江南丝竹及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掌握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的特色乐器的知识及其音色判断能力,了解形成这种风格的 主要原因。 3、掌握有关江南丝竹和广东音乐的基础知识。 2学情分析在流行音乐对民族音乐的剧烈冲击下,学生极少有机 会也不远主动去接触这类意境深远的传统民间器乐曲,导致学生对于 民间音乐文化的兴趣逐渐缺失。本堂课在小组探究的基础上,加以听、说、演等手段,辅以多媒体,让学生体验并感知音乐,通过参与演奏、 演唱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课例在设计上着重让学生认识 两个乐种的音乐风格,了解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3重点难点1、聆听《中花六板》、《娱乐升平》,感受、体验其音乐情绪,掌握江南丝竹乐队及广东音乐的乐队编制知识和判断主奏 乐器音色的能力。2、探究形成其音乐风格的主要原因。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以丝竹 之悦耳,祛案牍之劳形师生探讨“”丝竹“”一词来源,引出“丝竹乐”。 活动2【讲授】一、江南丝竹1、浏览教材52页文字部分,了解 江南丝竹音乐知识。 2、思:聆听《中花六板》,分析其风格。 3、议、评:探究:《老六板》与《中花六板》旋律对比,探究其联系与变化? 4、展、练:师生合作完成乐曲《紫竹调》。

【设计意图:师生通过探究、合作、展示等活动,提高学生对江南丝竹乐的认识。】活动3【讲授】二、广东音乐1、检:教师高胡演 奏《步步高》,学生判断是否区别于江南丝竹。 2、展:学生展示搜集的广东音乐基本知识,教师总结。 3、思:简介主奏乐器——高胡 4、思:欣赏《娱乐升平》,分析其 风格特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大胆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在比 较中感受、体验、提高并加深认识。】活动4【活动】三、拓展与 探究【检】归纳总结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相关知识,完成表格内容。 对比项目流行地区主奏乐器音色特征音乐风格江南丝竹流行于江浙地区二胡近似人声清新、典雅、柔和广东音乐流行于广州及珠三 角一带高胡明亮高亢华丽、轻快、活泼活动5【测试】四、小组探 讨与总结1.【议】分组探讨江南丝竹与广东音乐的音乐风格形成原因?【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方案

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方案 陕西省渭南市澄城县城关一小白晓红 教学设计思想: 信息技术运用于音乐教学之中,大大开阔了学生的音乐视野,通过生动形象的画面、言简易赅的解说、悦耳动听的音乐,使学习内容更为生动形象,图文、音视、动画栩栩如生,犹如身临其境,充分激发了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视野,激发学生思维,学生通过收集知识信息,增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和体验性。“创造良好的艺术环境”一直是大多数音乐教师教学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使我们能将抽象的艺术环境形象地展现于学生面前。与此同时,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且知识含量庞大的学习平台,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学习。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年级:五年级 我校从一年级开设音乐课,此时,学生接受过视唱、练耳、唱歌、律动、音乐知识、音乐欣赏的学习,学生的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有一定的音乐感受力和表现力;思维活跃,具有独特性。 教材背景分析: 《瑶族舞曲》是人教版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五十六朵花”中的一课。本课所欣赏是一首管弦乐合奏曲。乐曲优美,旋律流畅。生动形象地描绘了瑶族人民载歌载舞欢庆节日的动人场面,表达了人民的幸福生活和无比欢乐的心情。全曲分为三大部分,开始由轻柔的拨奏模仿瑶族特有的长鼓敲击声,在长鼓的敲击声中奏出幽静委婉的第一主题,第二部分为抒情的中板,音乐描绘抒情而温馨的意境,旋律富于歌唱性,第三大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媒体设计思路: 本节信息技术整合课,充分运用电脑及网络资源,最大程度开放课堂,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多采用学生自学,小组互学,教师导学的学生“主体发展”模式,发展学生能力,使其学会学习。教学内容为一课时,根据高年级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知程度,以了解音乐旋律中变化的力度、速度、节奏与塑造音乐形象的关系为首要任务,通过视听欣赏与对比分析,讨论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新理念。 根据高年级思维活跃、具独特性的年龄特点,我选择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通过电脑和网络,将可视的音乐影音及丰富多彩的教学游戏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将抽象的音乐情境,以动画或具体形象的图片呈现于学生面前;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学习,通过学生动手操作电脑(如搜索民族知识,完成冲关游戏等),使学生自主地发现、探索、获取知识,充分发挥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想象力,挖掘其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视听结合的方式下了解音乐,感受音乐,从而创作音乐。 教学目标设计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我国瑶族的风土人情,感受瑶族音乐特色。 2、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听赏音乐,引导学生想象音乐描绘的内容和场景,进一步培养音乐感受和欣赏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通过聆听、模仿、讨论等多种形式,探究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及特色。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情趣,增强和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操。

高中音乐鉴赏《影视音乐》精品教案

湖南文艺版高中音乐鉴赏《影视音乐》精品教案 教学目的:1.通过欣赏影视音乐,从中获得丰富的体验与享受 2.在欣赏过程中,能了解主题歌、插曲、主题音乐、场景音乐,并分 析其在影视作品中的作用。 重点难点:掌握音乐在影视中的作用。 教学方法:教授法对比法启发法讨论法 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及教学内容: 一、课程导入: 问题:该歌曲出自哪部影片 欣赏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主题曲《枉凝眉》 二、教学过程 (一)主题歌 1.定义:主题歌或主题曲是在电影、电视剧等作品中,用来代表作品的主题 思想的歌曲。有时主题歌化为音乐在影片中反复出现。 2.影片介绍:老师引导学生说出将要欣赏的影片---《泰坦尼克号》 3.歌曲介绍:《我心永恒》歌曲荣获:第七十届奥斯卡最佳电影音乐 第五十五届金球奖最佳电影音乐 4.欣赏主题歌在影片中反复出现的其中三个片段,分析各个片段音乐的作用 分别是什么? 视频一:引入故事情节,提前将观众带入影片的气氛中 视频二:渲染场景气氛,推动故事情节发展,进入爱情故事的高潮 视频三:凄美婉转的歌声似在诉说感人泪下的爱情悲剧,对画面起到烘托、突出主题的作用 5.总结主题歌的作用 主题歌贯穿全剧,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展现影片的爱情主题,是整个爱情故事的凄美缩影。

(二)插曲 1.定义:是配置在影片中的歌曲,常常伴随着重要的场景及人物出现,与 剧情发展。 2.欣赏:《天竺少女》 3.问题:从音乐中你能判断出故事发生在: A、新疆 B、云南 C、印度 4.音乐在这里起到的作用是什么? A、刻画人物形象 B、渲染场景气氛 C、表现人物内心情感 D、展现异域音乐风情 (三)主题音乐 1.定义:主题音乐是一段完整的纯器乐演奏段落,能深刻的表达一定的思想 感情,是影视剧的核心音乐。 2.学生影片介绍:《辛德勒的名单》 影片讲述的是德国商人辛德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目睹了德国纳粹党对犹太人民残暴虐待、血腥屠杀的场面后,唤醒了良知,最后拿出自己所有积蓄拯救犹太人民免遭屠杀,人们永远感谢他怀念他的真实历史事件。 教师介绍作曲家,主题音乐曾获:奥斯卡:最佳电影音乐 全球奖:最佳电影音乐 英国学院奖:最佳电影音乐 3.欣赏主题音乐完整出现的段落,问题: (1)主题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2)音乐中包含着人们怎样的情感?对犹太人民,对辛德勒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祖国颂》

高中音乐欣赏课教案《祖国颂》 教学目的:结合歌曲《祖国颂》,了解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 重点难点: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哪些声部的节奏宽松、舒展,旋律起伏、跌宕?哪些声部节奏密集、紧凑,旋律线平直,同音连续重复?让学生体会和欣赏音乐中所包含的情绪及表达方法。 一、自我介绍及导课。 1、今天是我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和欣赏音乐的第一课,在学习和欣赏音乐的过程中,安静应该是必须的一种条件。试想,在嘈杂的环境中有可能进行音乐创作或者音乐欣赏吗?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请同学们配合我,让我们共同创造良好的课堂环境,为我们成功的进入音乐的美妙世界创造前提条件。 2、首先老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音乐艺术?音乐艺术是声音的艺术、是时间的艺术、是听觉的艺术、是情感的艺术。可能同学们对最后一项的感觉比较明显,是的,音乐对人们情感的影响力是很强大的,比如在我们听《义勇军进行曲》时情绪会比较激昂,听二胡演奏的《二泉映月》是心中会感到凄凉悲伤,这些都是音乐在对我们的情绪产生影响。下面我们就来举一个例子,请同学们和我一起欣赏《祖国颂》,听听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授新课 1、用多媒体放《祖国颂》的音乐(欣赏一部分),对作者及背景进行介绍。 乔羽作词,刘炽作曲。原系作者1957年冬天为彩色宽银幕文献纪录片《祖国颂》(初名为《1957年国庆节》)写的两首混声合唱曲之一(另一首为《今夜到处有歌声》)。影片在1958年元旦献映后,这首歌就随之广泛流传至今。 歌曲的体裁是颂歌。颂歌是一种声乐作品的体裁,主要是歌颂祖国、英雄或歌颂作者所崇敬的人物和事物。《祖国颂》为混声合唱歌曲,旋律宽广,速度从容,气势宏伟。F大调、单乐章,分为A、B、A三个部分。 A段(第一部分),描写祖国大地山川壮丽,人民迎接社会主义时代到来的无比兴奋的心情。开头是男高音领唱和合唱形式的乐段,旋律悠长、开阔,中段有一段朗诵伴有优美动听的复调合唱,具有秦腔的某些特点,而朗诵词之后则配上了2/4拍子的曲调:“鸟在高飞,花在盛开,江山壮丽,人民豪迈,我们伟大的祖国进入了社会主义时代。”速度转快,节奏明快而富有弹性,间奏之后,进入B 段(第二部分)。 B段旋律悠扬而富有民族特色,是领唱、合唱形式。在d小调上的舒展、深情的分节歌,先后由女高音、男高音和派劳动、丰收的喜人景色。赞美了祖国各地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的情景。 再现的A部分(第三部分)是第一部的变化反复,节拍由4/4拍变为6/8拍,略去了朗诵段落,气息更为宽广,意境更为壮丽,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反映了人民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和歌颂。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方法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有效方法 发表时间:2019-08-22T16:05:50.790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9月总第313期作者:梁亚华[导读] 音乐是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 甘肃省临洮中学730500 摘要:高中音乐欣赏属于整个音乐教学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借助于对音乐的有效欣赏,促进师生沟通交流,美妙的乐曲让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和创造力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鉴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实际教学经验,对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进行了一番探讨。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对策方法 音乐是可以塑造一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教育。当今中国推行素质化教育,高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知识储备增加但对世界的认知、对人生的意义处于迷茫的阶段,所以利用音乐鉴赏课加强高中学生的艺术素就显得极为重要,能够充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中音乐鉴赏课中,提升高中学生的音乐素养要做到教学互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带领为基本方法,引导学生提升音乐兴趣,塑造学生的音乐素养。 一、合理选择欣赏曲目 很多著名音乐家在创作时,往往会潜意识地融入自己的情感,融入对国家、对民族的情感,所以音乐欣赏对于传承与发扬文化而言意义重大。另外,还有很多音乐作品具有十分强烈的感染力,能够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形成认同感,所以在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对于曲目的选择也必须科学合理。高中时期的学生身心逐渐发育成熟,对音乐作品也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在欣赏过程中我们要求学生从自己的眼光出发对曲目做出自己的评价,再根据学生的喜好特点进行区分,形成他们自己独有的理解和感受。因此我们在对欣赏曲目进行选择的过程中必须突出曲目的易理解性以及曲目实际内涵的丰富性,尽量满足高中生对欣赏曲目的需求,从而真正培养他们良好的艺术品味,为有效促进高中生音乐鉴赏能力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重视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对音乐作品的鉴赏中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感受音乐、用音乐美化和丰富人生的前提。”多媒体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有很大的优越性,不仅增加了课堂密度,更以精美的画面吸引学生,使音乐欣赏有形、有声、有色、有情,易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强烈的感染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比如,在欣赏作曲家创作的乐曲《赛龙夺锦》时,我就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在投影屏幕上呈现了赛龙舟的热闹场面,播放完毕后,再播放乐曲《赛龙夺锦》,让学生仔细体会这首乐曲的旋律,并要求学生在听的同时辨别乐曲里演奏所使用的乐器。这样,我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赛龙舟的视频,营造了一种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了对这首音乐作品的鉴赏中。 三、教会音乐欣赏方法 通常而言,高中音乐欣赏教学需要经过感官欣赏、情感欣赏以及理智欣赏三个过程;同时对各个体裁的曲目,其欣赏方法也存在差异。对歌曲的欣赏往往能够结合歌词去理解其中的内容,但针对部分寓意相对较深的曲目,需要学生拥有一定的文化素养。针对部分古典歌曲、外国艺术歌曲以及经典民歌作品等,在欣赏过程中不但要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同时还需要了解其创作背景、作者的风格以及创作动机等,唯有如此才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作品。 四、小组合作去学习,实现学生之间优势互补 音乐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主动地去探索音乐。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共同去思考。教师要促进学生讨论,在小组中学生更容易产生思想的火花和艺术的碰撞,形成自己独到的理解。例如,在学习《非洲歌舞音乐》的时候,学生对非洲的音乐形式和表达方式并不是很了解,教师可以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让学生共同去探究非洲音乐的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在集体的努力下,学生很好地欣赏到了这首歌曲的真谛和所要表达的含义。 五、多媒体教学 多媒体手段为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它集声、文、图、像一体,给学生带来视觉、听觉的盛宴,同时又给学生带来了更多的信息资源,让音乐欣赏更加直观、生动,课堂更加有活力。如介绍“独特的民族风”,鉴赏蒙古民歌到时候,可以先给学生播放一些蒙古草原的影像资料,配上蒙古族民歌,在画中听,在听中看,这样更能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感受到民族歌曲的魅力,从而获得音乐的审美认知。 音乐课的教学过程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音乐本身是一种实践性的艺术,音乐课也应是在实践中由教师引导学生的教学活动中完成的,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和快乐体验保持积极的态度。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精神世界的家园,即所谓“音乐就是音乐的真理”。新时代的教育培养新时代的人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体验为主线的教学思想和模式已经显得尤为重要。要在感知的基础上,插上想象的翅膀,积极地参与到音乐中来,让学生成为音乐的主人,尽情地畅游在音乐的海洋中。 参考文献 [1]蔡倩倩对话式教学在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的应用[J].当代音乐,2017,(23)。 [2]苏霞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7,(41)。

音乐欣赏课教学基本模式

音乐欣赏课教学基本模式 一、基本流程 课前准备 阶段 音乐实践和拓展阶段 课堂欣赏阶段 课后巩固阶段 二、流程解读 (1)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做好四个方面工作:1、分析教材编写者让学生欣赏该歌曲(乐曲)的主要意图;2、分析学生的学情和音乐基础;3、准备本堂课最需要的教具;4、拟定详细的教案。 (2)课堂欣赏阶段 1、导入环节:以与本课密切相关的内容导入新课,根据情况可采用律动导入、谈话导入、讲故事导入、猜谜导入、游戏导入等多种方式,引发学生学习兴趣,为欣赏歌曲(乐曲)作好铺垫。 2、欣赏环节:可采用整体欣赏音乐或分段欣赏音乐的方式进行。每次欣赏后让学生谈对歌曲(乐曲)的感受,(教师根据情况引导学生谈出情感、力度、速度等方面的感受),欣赏一次,提问一次,总结一次。经过反复的欣赏,提炼出歌曲(乐曲)的段落、风格以及表达的中心思想。其间也可渗透作者的介绍、创作背景等,让学生对歌曲(乐曲)有深刻的认识。 (3)音乐实践和拓展阶段:在学生对本堂课的欣赏内容和知识点掌握比较透彻的时候,进入到音乐实践和拓展的环节。第一步教师用创设好的方式引领学生通过声势、律动、打击乐伴奏等形式表现歌曲(乐曲);第二步,让学生充分展开想象,根据自己对歌曲(乐曲)的理

解,进行创作表演,这里可以用小组合作、师生合作方式,也可以是个人创编的方式;可以是分段创编的方式,也可以是整曲编创的方式。第三步是师生互评,总结出最恰当最精妙的表现形式,让全班同学共同参与表演,让大家共享创作的成果和愉悦。 (4)课后巩固阶段: 布置作业,指给学生与本歌曲(乐曲)相类似的一些曲目,让感兴趣的学生下来以后去欣赏和关注,并在下次课与大家分享。 附: 《彼得与狼》音乐欣赏课教学设计 教材版本: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八册第五课 教学目标: 1、初步欣赏《彼得与狼》,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了解童话故事的情节。2通过欣赏,培养学生的对乐器的辨别能力、肢体体验表现力、想象力。 3、通过音乐故事使学生获得思想情感上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能听辨出各种乐器的音色所代表的角色。 教具准备:课件、贴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新课: 1、认识乐器。 师:同学们对乐器的了解一定不少,下面就考一考大家,愿意接受挑战吗?(点课件出示图片)这是什么乐器?听听它的声音。 小提琴音色优美抒情。长笛音色明亮、活泼。双簧管音色略带沙哑,多表现抒情的旋律,单簧管哨片是单簧,适合演奏活泼、流畅的旋律。大管音色低沉、厚重。圆号也叫法国号,音

如何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

如何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 发表时间:2014-10-16T08:58:10.890Z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第10期(上)供稿作者:陈晓庆  [导读] 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基础性模块,是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化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修养。陈晓庆 摘要:普通高中音乐鉴赏课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基础性模块,是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化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修养。在音乐鉴赏模块中,要坚持以聆听音乐、感受音乐为主的原则下,整合各种教学手段,解放学生,让他们在平等、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体验美,达到上好音乐鉴赏课的目的。让学生经常保持一种对音乐学习的积极心态和愉悦体验,音乐课堂便成了学生精神世界的家园,这就是所谓“乐则是乐的道理。德国音乐教育家奥尔夫曾说过:“对于音乐教育,我最终关注的不是音乐,而是能让人产生愉悦的、精神的探讨”。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课;探究;交流马克思说:“如果你想得到艺术的享受,你本身就必须是一个有艺术修养的人”,音乐欣赏是人类诉诸于听觉的感性活动,它能唤醒人的音乐感觉提升人的艺术修养。托尔斯泰曾说:“我喜欢音乐胜过其它一切艺术。”黑格尔曾说:“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中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灵魂借声音抒发自身深邃的喜悦与悲哀,在抒发中取得慰藉,超越于自然感情之上,音乐把内心深处感情世界所特有的激动化为自我倾听的自由自在的,使心灵免于压抑和痛苦……。” 普通高中设置的各门学科中,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那么,怎样在中学音乐欣赏课中唤醒学生的音乐感觉呢?这就要靠中学音乐教师按照新的课程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耳、眼、手等感官来感受音乐。 一、情感体验在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中的重要性从心理学上讲,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反应形式。它是人对待外界事物的态度,是人对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已的需要而产生的体验。从艺术价值上看,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是最容易激发和调动情感的,并能很好地体现个人的修养。从实践教学中,情感体验是可以获得和培养的,因此,在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中,学生可通过大量的音乐实践得到情感的体验、抒发、产生一定层次的认识、评价、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修养水平。普通高中音乐欣赏课在目前,课时少,内容多的情况下,情感体验教学就更为重要了,音乐大门的开启,要靠教师选择好钥匙,情感的调动和培养则是教学中最好的选择。音乐中的投入、想象、联想、思考的范围是广阔的,是不可造型的艺术,并在瞬间或长期都可以有着不同层次的情感。音乐本身来源于生活,使情感能得到充分的表现,在此基础上得以提炼和升华,情感也随之加重。音乐艺术是综合的艺术,它所包容的内容万千,是其它任何艺术不可替代的,所以音乐是最富情感的艺术。换言之,音乐有着丰富的情感,人类的情感是最丰富的,二者不谋而合,因此可以通过情感的体验使普通高中的学生更广、更深、更自然地接受音乐艺术的教育和培养。 二、如何使学生在音乐欣赏课中获得情感的体验 1.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在最初可选择一些脍炙人口的名曲,如贝多芬、莫扎特等作品,学生直接接受音乐的感染,打破了学生对音乐欣赏的神秘感,使学生感到能听得懂音乐。在反复欣赏时,还会听出不同的乐器,作品的段落──曲式结构,作品的风格等,调动起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2.通过音乐自身的内容(音乐的要素)来进行情感的体验。音乐艺术自身就应是美的化身,在音乐欣赏教学中,让学生做一些节奏练习,体会音乐的变化。 3.根据普通高中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通过音乐欣赏课中的情感体验丰富、完善学生的情感世界。在中学生们青春期的心理活动的发展过程中,有一点就是情绪,情感的日益丰富,表现为充满活力,有热情,重感情的特点。这些普遍的特征在音乐欣赏课中都能得到体现,为学生提供了一方情感体验的热土。 4.与时代相结合,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获得情感体验。情感的表现可体现在古典音乐之中,它也可在通俗,流行音乐之中。学生平日所接触的是大量的通俗音乐。如在课堂上禁止,那就事倍功半了,课上找一点时间,机会给学生们自己,5-10分钟,听一些学生喜爱的流行音乐,可以放松他们紧张的神经,建立师生的沟通使学生的音乐情感得已自由的发挥,课前教师要进行筛选。 三、创设课堂情境,体验愉悦教学,让学生融入音乐由于受社会环境等综合因素影响,学生大多热衷于流行音乐,追星现象屡见不鲜,而对于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艺术——京剧,却知之甚少,甚至有陌生感和距离感。例如:在京剧欣赏梅兰芳的代表作时,课前教师在教室里张贴几幅剧照,在教室里营造出戏剧院氛围。请部分学生跟随锣鼓的节奏简单的模仿一下戏曲的动作。动作虽简单,但学生的兴趣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们在快乐体验的同时又学到了相关的知识。无论学生的即兴表现效果如何,对于他们的积极表现,老师都给予肯定。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享受表现之乐,体验音乐带来的愉悦感。 四、音乐欣赏对学生个性的培养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我们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所要思考的问题之一。过去的音乐欣赏活动,语言几乎成了表达、交流音乐感受的唯一工具。这种欣赏教学方式,仅能满足一部分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的学生的需要,却往往让另一部分更善于运用其他表达方式的学生明显地处于“技不如人”的窘境。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将对参与音乐体验的表达活动缺少兴趣,丧失信心。在音乐欣赏活动设计中,应注意为学生提供各种表达途径,如:表演、绘画、歌唱、朗诵、编讲故事等方式,这其中也包括语文表达。并引导学生在这些活动中发现自己和他人的长处,鼓励他们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课程改革是一种逐步探索的过程,我们音乐教师只有本着与学生合作,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思想,多方位地让学生自主体验和学习探究,才能上出一堂别开生面的优质音乐鉴赏课,从而扩大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智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提高感受和理解音乐的欣赏分析能力;引导学生产生深刻的情绪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强烈的审美激情,提高审美能力,最终使学生的素质得以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高坪中学邮政编码:563000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高中音乐鉴赏教案 。 高中音乐鉴赏《新时代》教案一 【教学目标】 (1)欣赏《走进新时代》、《祖国颂》、《你是这样的人》,联系本册所学过的所有作品,懂得音乐的社会性——音乐的社会功能。 (2)让学生自主收集整理有关合唱艺术的相关资料(文字、音响)在课上进行展示与交流,在课堂上亲身体验感受合唱音乐风格、特点,并了解我国合唱艺术的发展史及艺术价值,引导学生用积极乐观向上的态度进行歌唱,教师引导学生在进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学习知识技能,让学生知道,知识技能永远是为表现音乐情感服务的。

【教学内容】 1、《走进新时代》 2、《你是这样的人》 3、《祖国颂》 【教学理念】 本课围绕着合唱形式表现之一——“合唱”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尝试,教师不再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而是要求学生在课前通过多种渠道寻找、收集有关合唱相关的文化资料、信息、音响资料,并分成小组进行筛选和整理,最后通过多种形式整理出不同时期合唱代表作品,并总结此时的代表作在这个时期的意义与作用,并以合唱曲《走进新时代》、《祖国颂》为例进行现场艺术实践,进一步感受合唱艺术的独特的艺术魅力。课前教师对每个声部长进行培训,然后由

声部长再教会各自声部同学,培养学生对理论艺术实践的自主参与意识,更重要的是从中掌握学习的方法,学会学习。 本课是学生交流展示的环节,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换。学生根据自己准备的相关理论与合唱的音响资料,从合唱的起源,不同时期的代表作,以及当时的音乐风格特点、作用意义等,认识用歌声记录新中国发展的历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勇气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教师根据学生参与艺术实践的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补充,与学生共同探讨交流。 【教学重点与难点】 从高中的音乐教学角度看,采用合唱这种音乐表现形式,对学生来说,增大了学生参与学习的机率,使众多的学生从中受益,并通过艺术实践,教师要特别注重引导学生感受体验音乐作品,让学生了解合唱音乐的特点,更多地发挥其引导、启发、促进学生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作用。

音乐鉴赏课教案

音乐鉴赏课教案 【教学目标】 一、情感价值观 1、激发起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让学生能积极学习本门课。 2、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审美能力。 3、希望让学生通过今天的学习,更加喜欢音乐。 二、知识与技能 1、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的兴趣,以及培养学生对音乐鉴赏的思维能力。 2、了解音乐的本身与节奏之间的配合。 3、能够大胆的,富有感情的演唱一段歌曲。 4、了解本课的文本知识。 三、过程与方法 1、欣赏带有本课知识特色的音乐,用心感受。 2、通过学生之间的合作关系,分小组,讨论歌曲特点。 3、讲述其节奏特点,风格特点等。 4、让同学学习演唱一小段歌曲。 5、思考回答课后问题。 【学情分析】 一、学生的认知特征: 当下普通高中的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不同于专业的音乐学习者,他们对于音乐文化大部分都是陌生的,只是平时自己听听歌曲或在文艺会、电视上听听音乐。所以,在音乐鉴赏课上,因多让学生用心聆听音乐,感受音乐内在魅力,让学生自己多讨论问题,讲出自己的理解,老师再加以讲解,这样也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 二、学生的知识基础: 1、没有专业的音乐知识。 2、没有进行过准确的发音练习。 3、更不会对音乐有着专业性的理解和认识。 所以在给他们上课时,不能太过于要求音乐知识的学习,这样会使学生们感到枯燥乏味。本节课上,我会着重教学生们唱本课歌曲,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再与书本知识相结合,从而有效地传授知识。 三、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非智力因素”及“学习力”,也就是学生学习的动机与学习的兴趣。这点在课堂之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失去了学习动力,不仅会影

响身边的学生,更会影响课堂气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一味的自己讲课,一定要注重教师与学生的合作。 【教材分析】 一、《问》 作者:萧友梅词:易韦斋 《问》——在学生和知识分子中广泛流传。歌曲反映了人们对当时军阀统治的强烈不满,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郁。 二、《渔阳轚鼓动起来》 本首歌是清唱剧《长恨歌》的第三乐章,它取材于历史题材。表现了叛军西犯长安边关报警的内容,更表现了在民族危亡之际,人民群众的爱国意识。 三、《长恨歌》 1、原味清唱剧,创作于1932年。 2、根据元曲《长生殿》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长篇叙事诗《长恨歌》写出的。 四、《送别》 作者:李叔同(其为李叔同先生的代表作) 是“学堂乐歌”的其中一首。 五、《竹马》 1、同为“学堂乐歌” 2、填词:沈心工 3、受其时代影响较大。 六、“学堂乐歌” “学堂乐歌”多数是填词歌曲,少数是创作歌曲,它的内容包括:富国强兵、破除迷信、妇女解放、传授科学文化等教材,宣传了资产阶级的爱国民主思想,本节课运用了三首歌曲来展现“学堂歌曲”。分别是《体操——兵操》、《黄河》、《祖国歌》。 【教学设计理念】 一、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动力,使更多的学生了解音乐,喜爱音乐,鼓励学生大胆唱歌。 二、本节课着重于音乐欣赏与歌唱时的节奏练习,带动学生去学习音乐的内在文化。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一、学唱萧友梅先生的《问》。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道理:体会对老师的尊敬与爱戴之情。 二、着重歌唱时的节奏问题,注意附点部分。 【教学方法】 一、“启示教育法”,比如可以告知学生这首歌曲的作者,平时的创作风格、创作特点,让学生猜猜这首歌的创作特点。 二、要注意与学生的交流,把文本知识与音乐欣赏结起来合教学。

高一音乐鉴赏公开课教案(1)

高一音乐鉴赏公开课教案 课题:汉族民歌 时间:2014/3/11第3 节 班级:高一(311)班 设计思路: 中国民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尤其是汉族民歌内容丰富,曲目众多,在一课时里向原本并不十分了解民歌的高中学生来作介绍,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我运用结构教学的观点,设计了三个版块——汉族民歌的体裁(侧重欣赏体验)、汉族民歌的题材(自主探究),汉族民歌的色彩区(拓展升华);层次分明,重点突出。在课前准备中,精心选择了一批有代表性的汉族民歌,在课的安排上,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归纳总结汉族民歌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感受不同体裁、不同地域的汉族民歌的不同风格特点。了解中国民歌的基本概念及发展概况。 2、能力目标:在欣赏体验的基础上,能对汉族民歌体裁的音乐特点进行探究、归纳和总结。 3、情感目标:感悟汉族民歌丰富的文化内涵,培养热爱民族传统音乐文化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民歌的体裁,感受民歌的地方色彩。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归纳总结汉族民歌的音乐性。

教学方法:欣赏、讨论、探究等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课前音乐——让世界倾听我们的声音) 同学们,我们刚才听到的音乐是什么作品?(茉莉花) 这首歌的旋律,早在80年前就随着《图兰朵》登上了世界歌剧的舞台,在香港回归的庆典上,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闭幕式上,在上海“申博”的宣传片上……人们无数次聆听着这首在全球范围内极具知名度的歌曲,它就是江苏扬州民歌《茉莉花》。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中国汉族民歌。) 二、新课教学 (一)民歌简介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传统民歌以口头创作、口头流传的方式生存于民间,成为人民群众思想情感表达的结晶。 民歌是人类社会生活中最早形成的音乐形式,并由此孕育出其他民间音乐体裁以及专业音乐形式。可以说,民歌是一切音乐艺术的基础。 (我国的民歌,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厚的艺术遗产。《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也是我国最早的民歌集。《诗经》中的“风”收集了我国古代大量的民歌。除此之外,还有汉魏六朝的“乐府民歌”、唐宋的“曲子词”、元代的“散曲”、明清以来的“歌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