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儿期发育复习题

胎儿期发育复习题
胎儿期发育复习题

胎儿期发育复习思考题

一、选择题

1、正常孕期分为哪几个时期( A B C ).

A 胚芽期

B 胚胎期

C 胎儿期

D 分化期

E 生长期

2、胎儿发育最敏感的时期是( B )。

A 胚芽期

B 胚胎期

C 胎儿期

D 分化期

E 生长期

3、脑发育的第一次高峰是( B )。

A 胚芽期

B 胚胎期

C 胎儿期

D 分化期

E 生长期

4、胎儿呼吸单位发育完善是在( C )。

A 8周

B 18周

C 28周

D 37周

E 40周

5、( D )以前出生的早产儿有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危险。

A 8周

B 18周

C 28周

D 37周

E 40周

6、人类最初的运动形式是( C E )。

A 微笑

B 吸吮

C 反射活动

D 翻身

E 胎动

7、视觉最初发生的时间在( D )。

A 胚芽期

B 胚胎期

C 胎儿早期

D 胎儿中晚期

E 出生时

8、胎儿生物物理相评分满分是10分,( C )分以上的胎儿结局良好。

A 2

B 4

C 6

D 8

E 10

9、目前,行之有效的胎教方法主要有(A B C D )。

A 音乐胎教

B 运动胎教

C 言语胎教

D 光照胎教

E 情绪胎教

二、填空题

1、胎儿在宫内的发育是人的整个生理发育过程的(初始环节)和(重要阶段),这一时期胎儿的发育结局对其出生后的发育产生重大影响。

2、人体各组织器官系统基本上在(胚胎期)形成,其特点是组织器官(分化快)、(变化大)。

3、胎儿生长过程中,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均衡,其中(肌)较慢,(神经系统)最快。

4、正常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最快是(妊娠中期到出生后18个月之间)。

5、胎儿期第19到28周,由于脑低灌注容易导致(脑白质发育不良)。第29周以后,如果缺血缺氧易导致(髓鞘发育不良)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

6、产前诊断应用(超声波监测胎儿眨眼的反应)来测试胎儿听力,作为产前鉴别胎儿是否耳聋的可靠手段。

7、孕妇的(体重)、(身高)、(孕史)、(营养)、(年龄)、(身体状况)、(情绪)等都对胎儿发育有影响。

8、畸胎的原因主要有两种:(遗传性疾病)、(不良环境因素)。

9、我国脑性瘫痪的患儿约半数是早产儿,即(胎龄足28周不足37周的活产婴儿)。

三、名词解释

1、原始反射——原始反射是新生儿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是婴儿特有的一过性反射,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脑桥。原始反射是胎儿娩出的动力、人类初期各种生命现象的基础,也是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

四、简答题

1、试述对胎儿发育的研究有哪些途径?

2、试述对胎儿发育进行监测的主要内容及常用方法。

发育生物学试题及答案68884

发育生物学题(余老师) 一.名次解释(20分) 1.试管婴儿:利用体外受精技术产生的婴儿称为试管婴儿,体外受精是一种特殊的技术,是把卵子和精子都拿到体外来,让它们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然后把早期胚胎移植到女性的子宫中,在子宫中孕育成为孩子。 2.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早期胚胎(原肠胚期之前)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胞,它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 3.受精:是两性生殖细胞融合并创造出具备源自双亲遗传潜能的新个体的过程。 4.孤雌生殖:有些动物种群卵子发生中减数分裂出现明显变异,以至产生二倍体的配子,不需要受精就能发育。这种方式称为孤雌生殖。 5.卵激活:经精子刺激,成熟卵从休眠状态进入活动状态,显示出的最早系列事件总称为“卵激活”,包括皮层反应、减数分裂恢复、第二极体排出、DNA复制和第一次卵裂。 6.生殖质:卵质中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殊定位的细胞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 构成,具有生殖质的细胞将分化成为原生殖细胞。 7.IPS:将几个转录因子导入已分化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而获得了类似于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干细胞,称之为“诱导产生的多功能性干细胞”(iPS细胞)8.母源效应基因;在卵子发生中表达并在在卵子发生及早期胚胎发育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称为母源效应基因。 9.合子基因:在受精后表达的胚胎型基因称为合子基因。 10.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是指存在于一种已经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这种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且能够特化形成组成该类型组织的细胞。 11.精卵识别:异种精子不能与卵子融合,这是因为精子表面的结合素能与卵细胞膜上特异的受体结合,而达到同种识别的目的。有距离识别和接触识别之分,前者见于体外受精的水生生物。 12.顶体:精子头的顶端特化的小泡,叫作顶体(acrosome),它是由高尔基体小泡发育而来。实际上,顶体是一种特化的溶酶体。 13.精子细胞:是在曲细精管中产生,用于遗传生育的一类细胞。 14.胚胎诱导:是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细胞命运和使细胞定

人体发育学B卷题库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课程代码:课程名称:《人体发育学》试卷(B) 年级专业康复治疗技术 (本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分。)1..成熟 2.拥抱反射 3.手眼协调 4.语言发育迟缓 5.认知功能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 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 A.2个方面 B.3个方面 C.4个方面 D.5个方面 E.6个方面 2. 人类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一般在() A.1~2岁以前 B.2~3岁以前 C.3~4岁以前 D.4~5岁以前 E.5~6岁以前 3. 正常健康小儿前囟约半数闭合时间为() A.0.5~1岁 B.1~1.5岁 C.1.5~2岁 D.2~2.5岁 E.2.5~3岁 4. 母亲几个月可感觉到胎动() A.3个月 B.4个月 C.5个月 D.6个月 E.7个月 5. .哪个孕期最容易受放射线、药物、感染及代谢毒性产物或胎内某些病变等因素的影响,不利胚胎发育成长,可致胎儿畸形() A.胚芽期 B.胚胎期(受精后3~8周) C.胎儿期 D.胚胎期(受精后2~8周) E.胚芽期(受精后o~3周) 6. 描述巴宾斯基反射哪项不正确() A.指触动胎儿足底时,足趾成扇形张开、足朝里弯曲的本能反射活动 B.直到出生后第12个月才消失 C.3个月的胎儿已出现 D.直到出生后6个月消失 E.巴宾斯基反射阳性表明锥体束受损或皮层发育不成熟 7. 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其反应分为两型,其中拥抱型存在时期为( ) A.0~3个月 B.4~6个月 C.0~6个月 D.6~8个月 E.2~3个月 8.紧张性迷路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其存在时期为( ) A.0~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0~5个月 9.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时期( ) A.O~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0~4个月 E.O~5个月 1.正常儿直腰坐位稳定,可以左右回旋身体,称为扭身坐阶段。可以在坐位上自由玩,也可以由坐位变换成其他体位的月龄为( ) A.3个月 B.4~5个月 C.6个月 D.7个月 E.8~9个月 11.小儿可以独自步行,称为独走阶段的月龄为( ) A.8个月 B.9个月 C.10个月 D.11个月 E.12个月 12.关于婴幼儿精细运动发育顺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人体发育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 二、名词解释 2.生长:生长是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3.发育:发育是个体在的,潜在的功能随时间的变化逐渐表现出其相应的特征,是身体认知,情绪,运动等各种功能有机的统一并伴随时间而变化的过程,是质的改变。 4.成熟: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的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三)简答题 生长发育的分期:①胎儿期②新生儿期③婴儿期④幼儿期⑤学龄前期⑥学龄期⑦青春期 ⑧成人期 7.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 生长发育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9.生长发育的连续性和阶段性。 10.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 15.运动发育的主要特点。 ①运动发育包括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两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粗大运动发育在先,精细运动发育在后,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②原始反射的发育存在与消失是以后自主运动发育的基础;③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是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 ④每个小儿都有运动发育的“关键龄”,关键龄时运动发育会有质的变化;⑤头部运动先发育成熟,上肢运动发育比下肢早,会走之前手的功能已发育较好;⑥头颈躯干的运动发育早于上肢与下肢的发育;⑦所有小儿运动发育的顺序相同,但发育速度存在个体差异;⑧粗大运动主要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等运动;⑨精细运动主要指手的运动。 第二章胎儿期 (二)名词解释 1.胎儿期:胎儿期是人体发育的最早阶段,是婴儿出生前在母体宫发育的阶段,从受孕到分娩共10个月左右,约280天。 2.胎动:胎动是指胎儿在母体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 (三)简答题 胎儿期认知发育:①视觉的发育②听觉的发育③味、嗅、触觉的发育④记忆力⑤言语⑥学习的可能性 第三章婴幼儿期粗大运动发育 (二)名词解释 1.粗大运动发育:粗大运动发育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跳等运动发育,是人类最基本的姿势和移动能力的发育。 10.立直反射:立直反射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主动将身体恢复立直状态的反射,立直反射的中枢在中脑。其主要功能是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和躯干间、躯干与四肢间的正常协调关系,是平衡反应功能发展的基础。多于出生后3~4个月出现,持续终生。 12.平衡反应:平衡反应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通过调节肌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 (三)简答题 原始反射发育顺序(看课本14个) 3.仰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的特点。 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②从反射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③手、口、眼的协调发育。 4.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特点。 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②抗重力伸展发育;③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

发育生物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发育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一、发育的主要功能:产生细胞的多样性(细胞分化);保证世代的连续(繁殖)。 二、发育的基本阶段:①胚前期:配子发生、成熟、排放的时期—生殖生物学()。②胚胎期:受精、卵裂、囊胚、原肠胚、神经胚、器官发生、新个体(幼虫、幼体,变态)。③胚后期:性成熟前期、性成熟期、衰老期(老年学)、死亡。 三、发育的主要特征和普遍规律: 细胞增殖():伴随发育的整个过程中,不同时期、不同结构增殖速度不同 细胞分化():从受精卵产生各种类型细胞的发育过程称为细胞分化。或者说,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性产生的过程为细胞分化。 图式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 形态发生():不同表型的细胞构成组织、器官,建立结构的过程。 卵裂:细胞分裂快、没有(或短)细胞生长的间歇期,因而新生细胞的体积比母细胞小。 胚胎在基本的形成之后,其体积会显著增长,原因在于细胞数量增加、细胞体积增加、胞外物质的积累。不同组织器官的生长速度也各异。 :指细胞特性发生了不可逆的改变,发育潜力已经单一化。 :指一组细胞在中性环境下离体培养,它们仍按其正常命运图谱发育。 诱导信号在细胞之间传递的三种方式:扩散性信号分子、跨膜蛋白的直接互作、间隙连接 信号传导特点:传递距离有限;并非所有细胞都能对某种信号发生反应;不同类型细胞可对同一信号发生不同反应, ., 乙酰胆碱使心肌收缩频率下降,但促使唾液腺分泌唾液。 模式生物的主要特征:取材方便;胚胎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进行遗传学研究 脊椎动物模式生物:两栖类:非洲爪蟾;鱼类:斑马鱼;鸟类:鸡;哺乳动物:小鼠。

1. 非洲爪蟾主要优点:1. 取卵方便,不受季节限制; 2. 卵1.4、胚胎体积大,易于操作; 3. 发育速度快,抗感染力强,易于培养。4、卵母细胞减数分裂。 主要缺点:异源四倍体,突变难。 2. 斑马鱼主要优点:1. 易于饲养,性成熟短,3个月;产卵力强;2.体外受精和发育,胚胎透明,易于观察; 3. 易于遗传操作:如杂交、诱变; 4. 基因组测序已完成;5、胚胎发育机理和基因组研究。 3. 鸡主要优点:1. 体外发育,易于实验;2. 器官(肢、体节)发育的重要模型;3. 基因组测序已完成。 4. 小鼠主要优点:1. 世代周期短2个月;2. 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3. 基因组测序已完成,遗传背景清楚,实验手段完善。 无脊椎动物模式生物:果蝇;线虫;其他:海胆;海鞘;文昌鱼;水螅;涡虫;拟南芥 1. 黑腹果蝇主要优点:1. 个体小,生命周期短,易于繁殖,产卵力强,操作简便,成本低; 2.染色体巨大,易于基因定位。其胚胎和成体表型特征丰富。胚胎发育图式; 3. 基因组测序已完成,遗传背景清楚,实验手段完善。 2、线虫主要优点:1. 成虫体长1,结构简单,细胞数目少,谱系清楚;2. 性成熟短2.5-3d 易于培养,便于突变筛选,两种成虫;3. 基因组测序已完成。 3、海胆主要优点:1. 最早的发育生物学模式动物;2、早期发育的模型,受精;3、已完成紫海胆基因组的破译、分析工作。 希腊哲学家在公元前第4世纪在对鸡胚和一些无脊椎动物胚胎观察后提出胚胎发育的两种假设:后成论() 与先成论()。 细胞的命运早在卵裂时,由细胞所获得的合子核信息决定——镶嵌型发育 发育生物学五大未解难题(中心问题):①分化难题:相同的基因组怎样产生不同类型的细胞?②形态发生难题:细胞是如何组建自己又如何形成恰当的排序?③生长难题:生物体内的细胞如何知道它何时该长,何时该停?④生殖难题:生殖细胞是如何发出指令形成下一代的?细胞核和细胞质中允许它们完成这一使命的指令又是什么?⑤进化难题:在发育中的变化怎样创造新体型呢?哪些变化能够起到进化的作用? 第一章细胞命运的决定

发育生物学8—17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八章神经系统发育 1、神经胚形成 答:神经胚形成:胚胎由原肠胚预定外胚层细胞形成神经管的过程。神经胚:正在进行神经管形成的胚胎。 2、初级神经胚形成和次级神经胚形成 答:初级神经胚形成:由脊索中胚层诱导上面覆盖的外胚层细胞分裂,内陷并与表皮质脱离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次级神经胚形成:外胚层细胞下陷进入胚胎形成实心细胞索,接着在细胞索中心产生空洞形成中空的神经管。 3、什么叫神经板,神经褶,神经沟 答:神经板:外胚层中线处细胞形状发生改变,细胞纵向变长加厚,形成神经板。 神经褶:神经板形成后不久,边缘加厚,并向上翘起形成神经褶。 神经沟:神经褶形成后在神经板中央出现的U型沟。 4、无脑畸形和脊髓裂与哪些基因有关,如何避免 答:无脑畸形和脊髓裂均为人类胚胎的神经管闭合缺陷症。人的后端神经管区域在27天时如不能合拢,则产生脊髓裂;若前端神经管区域不能合成,则胚儿前脑发育被停止,产生致死的无脑畸形。 它们与pax3、sonic hedghog和openbrain等基因有关。 约50%神经管缺陷可由孕妇补充叶酸加以避免。 5、斑马鱼的神经管如何形成 答:斑马鱼的神经管如何形成:鸟类,哺乳类,两栖类动物胚胎的后端神经管及鱼类的全部神经管形成均采用次级神经胚形成的方式,所以斑马鱼的神经管形成也如此。 6、三个原始脑泡的发育命运 答:前脑发育成为前端的端脑和后面的间脑,端脑最终形成大脑两半球,间脑形成丘脑和下丘脑区域及视觉感受区。中脑腔最终形成大脑导水管。菱脑再发育成前面的后脑和后面的髓脑,后脑形成小脑,髓脑形成延髓。 7、菱脑节

答:菱脑节:在神经管闭合后,后脑前后轴逐渐被划分为8节,成为菱脑节,每个菱脑节是一个发育单位,节内细胞可交换而节间不能交换(其是临时性结构,到发育后期逐渐消失,但部分由后脑产生的结构如颜面神经节仍保持分节性结构)。 8、脊髓背腹区域细胞的发育命运各与哪些因子有关 答:脊髓背部区域依次产生6种中间神经元(dI1-dI6),腹部则形成运动神经元和4种腹侧神经元(V0-V3)。 BMP和Shh信号在脊髓的背腹轴划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BMP活性沿脊髓背-腹轴形成一个浓度梯度,Shh活性沿脊髓腹-背轴形成一个浓度梯度,与BMP相反。同时,Hedgehog和Wnt 信号分别在腹部和背部细胞分化起作用。另外,许多转录因子在脊髓不同背腹轴位置表达,将其分为不同区域,它们受BMP和Hedgehog信号控制。 9、原神经基因的功能 答:a.抑制其周围细胞向神经元的分化 b.促进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而抑制其分化为神经胶质细胞 c.调节细胞周期 10、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层 答:中枢神经系统的分层:在不同时间点的神经元的最终停留位置不同。最靠近管腔的一层为室管膜层,其内的细胞维持了分裂能力;由于停止有丝分裂的细胞不断向外迁移,形成另外两层,外套层和边缘层.外套层:来自管膜层的细胞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边缘层主要为神经轴索和胶质细胞. 11、室管膜区细胞的分裂方式与特点 答:室管膜层区细胞的分裂方式与特点:垂直分裂(verticol dision):分裂面与表皮细胞长轴平行,产生2个有继续分裂能力的子细胞;水平分(horizontal division):分裂面与表皮长轴垂直,只产生一个有继续分裂能力的子细胞。原因:notch和numb层的不均匀分布。 12、神经轴突生长的引导机制 答:轴突生长的引导机制:神经轴突的生长首先决定于其自身表达的基因产物;神经轴突的生长也决定于其所处的环境,某些因素具有吸引作用,而有些具有排斥作用。 这些环境因素包括:其伸展途径中的组织结构,胞外基质成分,相领细胞的表面特性。长距离引导:利用可扩散的分子对神经有吸引或是排斥的作用来导引神经细胞去的位置,有化学性引导和化学性排斥两种。化学性排斥:体节生骨区中的netrin 对motor neuron的生长起排斥作用。化学性引导:神经管中的netrin分层只对中间神经神经元轴突的生长具有吸引作用。

《人体发育学》卷B答案

《人体发育学》试卷(B)答案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 1、成熟是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成为稳定的完全发育状态,心理学的成熟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2、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由于头部和背部位置关系的突然变化,刺激颈深部的固有感受器,引起上肢变化的反射。反应分为拥抱型和伸展型,存在时问为拥抱型0~3个月;伸展型4~6个月。 3、手眼协调指在视觉配合下手的精细动作的协调性。 4、语言发育迟缓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儿童口头表达能力或语言理解能力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的正常发育水平。主要表现为开始说话的年龄晚,语言发育进程缓慢,语言表达能力明显低于同龄的正常儿童。 5、认知功能大脑反映客观事物的特征、状态及其相互联系,并揭示事物对人的意义与作用的判断能力,是一种高级心理功能。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0道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10、BEBCBDADDE 11——20、EECCEEDBCC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道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1、①运动发育包括粗大运动与精细运动发育两部分,是一个连续的过程。粗大运动发育在先,精细运动发育在后,两者相互交融,共同发展;②原始反射的发育存在与消失是以后自主运动发育的基础;③立直反射与平衡反应的发育是人类建立和保持正常姿势运动的基础; ④每个小儿都有运动发育的“关键龄”,关键龄时运动发育会有质的变化;⑤头部运动先发育成熟,上肢运动发育比下肢早,会走之前手的功能已发育较好;⑥头颈躯干的运动发育早于上肢与下肢的发育;⑦所有小儿运动发育的顺序相同,但发育速度存在个体差异;⑧粗大运动主要是指抬头、坐、翻身、爬、站、走等运动;⑨精细运动主要指手的运动 2、①由两脚分开大足距向两脚并拢小足距发展;②由上肢上举到上肢下降发展;③由无上肢的交替运动到有上肢的交替运动;④由肩与骨盆的无分离运动,到有分离运动;⑤由小步跑,步幅不一致,到迈大步、有节律的步态发展;⑥由缺乏骨盆的回旋到加强骨盆的回旋; ⑦足尖与足跟接地时间短,主要为脚掌着地;⑧站立位的膝过伸展。 3、(1)动作是沿着抬头、翻身、坐、爬、站和行走的方向发育; (2)离躯干近的姿势运动先发育,然后是离躯干远的姿势运动的发育; (3)由泛化到集中、由不协调到协调发育; (4)先学会抓握东西,然后才会放下手中的东西; (5)先能从坐位拉着栏杆站起,然后才会从立位时坐下; (6)先学会向前走,然后才会向后倒退着走。 4、①平衡反应评定,各类平衡反应及保护性伸展反射的评定;②静态平衡功能评定,即双

最新13级康复专业人体发育学A卷答案

13 级康复专业 《人体发育学 》试题( A 卷) (答案) 单选题 (2分/题15X 2=30分) 1、 生长发育取决于( E ) A. 生物学因素 B.社会学因素 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 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E.上述各项因素 2、 胎教中首选的方法( D ) A.运动胎教 B.光照胎教 C.言语胎教 D.音乐胎教 E.其他 3、 描述巴宾斯基反射哪项不正确( D ) A.指触动胎儿足底时,足趾成扇形张开、足朝里弯曲的本能反 射活动B.直到出生后第12个月才消失 C.3个月的胎儿已 出现D.直到出生后6个月消失 E.巴宾斯基反射阳性表 明锥体束受损或皮层发育不成熟 4、 握持反射在生后即出现,以后逐渐被有意识的握物所替代, 其存在的时期为 ( C ) A. 2?3个月 B.3?4个月 C.0?4个月 D.4?5个月 E.0?6个月 5、 拥抱反射又称惊吓反射,其反应分为两型,其中伸展型存在 时期为 ( B ) 8、 小儿可以独自步行,称为独走阶段的月龄为 ( E ) A.8个月 B.9个月 C. 10个月 D. 11个月 E.12个月 9、 绘画动作发育阶段不包括 ( D ) A.乱涂阶段 B.组合阶段 C.集合阶段 D.乱画阶段 E.图画阶段 10、 儿童最早获得的是:( A ) A.名词 B.动词 C ?形容词 D ?代词 E ?连词 A.0?3个月 B.4?6个月 C.0?6个月 6、 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存在时期 ( D A.0?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7、 阳性支持反射存在时期 ( B ) A.0?1个月 B.0?2个月 C.0?3个月 D.6? 8 个月 ) D.0?4个月 D.0?4个月 E.2?3个月 E.0?5个月 E.0?5个

最新发育生物学复习题(最终版)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图式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 2胞质定域:是指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3形态发生素:携带决定细胞分化方向相关信息的可扩散的物质。形态发生素是决定细胞发育的基因表达产物,如果蝇中的合子基因。 4 自主特化: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的细胞定型方式。通过胞质隔离实现. 5渐进特化:细胞的定型分化依赖于周围的细胞或组织。同一种细胞可能因在不同的细胞或组织环境中,命运不同;通过胚胎诱导实现. 6紧密化:紧密化是哺乳动物与其它类型卵裂之间最关键的区别。8细胞之前,分裂球之间结合比较松散,从8个卵裂球起,卵裂球开始重新排列。8细胞之后突然紧密化,通过细胞连接形成致密的球体。紧密化是哺乳动物发育中第一次分化(滋养层与内细胞团的分离)的外部条件。 7卵裂: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blastula)的过程。 8原肠作用:是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原肠形成期间,囊胚细胞彼此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动,重新占有新的位置,并形成由三胚层细胞构成的胚胎结构。 9原条:来自上胚层的中胚层细胞内移进入囊胚腔以及来自上胚层后端两侧细胞向中央迁移所导致胚胎的后端上胚层细胞的加厚处,随着加厚部分不断变窄,它不断向前运动,并收缩形成清晰的原条。 10 secondary sex determination:次级性别决定:是指性腺之外的身体表型的决定,即第二性征。雄性的阴茎、精囊、前列腺;雌性的阴道、子宫颈、子宫、输卵管、乳腺和常有性别特异的个体大小、声带软骨和肌肉系统。 11 Primary sex determination:初级性别决定。指生殖腺发育为睾丸或卵巢的选择。胚胎生殖腺的发育命运决定于其染色体组成,Y染色体的存在使生殖腺的体细胞发育为睾丸而非卵巢。 12神经诱导:脊索诱导背部外胚层形成神经外胚层并进一步分化 13 embryonic induction:在有机体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组织分化方向上变化的过程称为胚胎诱导。 14 Nieuwkoop中心:在两栖类囊胚中最靠近背侧的一群植物半球细胞,对组织者具有特殊的诱导能力,Nieuwkoop中心是兼具动物极和植物极细胞质的特殊区域,含有背部中胚层诱导信号 15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能和其他组织一起调整成为中轴器官的胚孔背唇部分。 二、选择题. 1在发育过程中,胚胎细胞分化的最根本原因是胚胎细胞中(A)。 A.基因差异的表达 B.基因差异的转录 C.RNA差异的加工 D.蛋白质差异的合成 2.哺乳动物的精子在受精之前要发生一个重要的变化。这个变化发生的地点是(C )

人体发育学试题

一、单选 1此模式多见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大部分有利于正常运动的形成,但如果存在过久则可干扰正常运动的形成,这种模式也可用于临床治疗() A.原始反射模式 B.本体反射模式 C.前庭模式 D.皮肤介导模式 E.运动模式 2 儿童运动发育自头端向足端进行所遵循的发育规律是() A.从上到下 B.从近到远 C.粗大运动 D.精细动作 E.从泛化到集中 3 下列有关原始反射模式的说法错误的是()。 A.多见于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儿童 B.大部分是不利于正常运动的形成 C.存在过久会干扰正常运动的形成 D.可应用于临床治疗中 E.正常情况下2~6个月内消失 4 幼儿能够理解成人的语言,并能够指出自己的“鼻子”、“眼”的年龄是() A.3~5个月 B.6~8个月 C.9~11个月 D.12~18个月 E.2岁 5 小儿脑耗氧量在基础代谢状态下占总耗氧量的() A.20% B.30% C.45% D.50% E.60% 6婴儿由最初的全身性的、不精确的动作逐步分化为局部性的、精确的动作所遵循的发育规律是() A.从上到下 B.从近到远 C.粗大运动 D.精细动作 E.从泛化到集中 7下列关于儿童自我意识发展阶段不正确的说法是() A.对身体的自我感觉(1岁) B.对自我扩展的意识(4岁) C.自我尊重的意识(3岁) D.追求自我的形成(6岁) E.理解自我的形成(成年) 8下列有关语言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4个月的婴儿辅音增加 B.1个月的婴儿呈自然反射发音 C.6个月的婴儿已能模仿单音节声音 D.11个月的婴儿出现双音节 E.12个月的婴儿能说出简单的词和重复的字 9儿童擦腿综合征属于()

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

文春根发育生物学复习重点 名词解释 1、形态发生决定子:也称形成素或胞质决定子,存在于卵细胞质中的特殊物质,能够制定细胞朝一定方向分化,形成特定组织结构。 2、顶体反应:是指受精前精子在同卵子接触时精子顶体产生的一系列变化。顶体反应释放的水解酶溶解和精子结合的卵黄膜或透明带,并在该位置进行精卵细胞膜的融合。 3、初级神经胚形成:原肠胚的脊索中胚层诱导其上方的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这个关键的诱导作用,传统地被称为初级胚胎诱导。 4、卵裂:从受精卵到囊胚阶段的细胞分裂,是一系列的有丝分裂,在卵裂过程中,细胞质没有增加,受精卵的细胞质被分配到越来越小的卵裂球之中,卵裂过程中,并没有生长的时期,相邻的两次卵裂之间的间隔时间很短,从而使细胞质与细胞核的比率越来越小。 5、ZP3:称为透明带蛋白,它与ZP1、ZP2以网状的骨架结构存在于透明带中,ZP3能结合精子,并引发顶体反应。 6、多线染色体:分裂间期形成的染色体,由于复制多次而没有分离其复制产物, 许多染色线集合在一个染色体中,同时由于染色线折叠形成带与间带很明显区别的结构(2分)。 7、拟常染色体:含有与X染色体共有的DNA序列(1分),这使它能在有丝分 裂期间与X染色体配对(1分)。 8、乌尔夫氏再生:将成体蝾螈晶状体除去后(1分),可以从虹膜背缘再生出 新的晶状体。 9、阈值:变态过程中涉及的主要问题是发育事件的相互协调,协调变态的工具 好象是产生不同的特异影响需要不同数量的激素(2分)。 10、Bohr 效应:多数脊椎动物的血红蛋白显示出与氧的结合随pH的升高而增加 11、原肠作用: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 12、精子获能:是指精子获得穿透卵子透明带能力的生理过程,是精子在受精前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 13、胚胎诱导:在有机体的发育过程中,一个区域的组织与另一个区域的组织相互作用,引起后一种组织分化方向上的变化的过程称为胚胎诱导。 14、原条:鸟类和哺乳类原肠胚形成中的结构,由上胚层中预定中胚层和内胚层细胞组成,这些细胞通过原条进入胚胎内部,胚胎形成了三胚层,原条最终消失。 15、组织者:能够诱导外胚层形成神经系统,并能和其他组织形成次级胚胎的胚孔背唇称为组织者。 16、类坏死:指细胞处于活的和死亡之间(1分),有着一整套原生质的临界状态(1分),这种变化是可逆的。 17、转分化:虹膜背缘或神经视网膜上皮分化(1分)为晶状体或类晶状体。(1分) 18、全能细胞:能产生有机体的全部细胞表型,或可以产生一个完整的有机体, (1分)它的全套基因信息都可以表达,如合子或早期的分裂球等。(1分)

发育生物学题库

发育生物学题库FCY打印版 1、发育与发育生物学概念? 答:发育——指一个有机体从其生命开始到成熟的变化过程,是生物有机体的自我构建和自我组织的过程。 发育生物学——是以传统的胚胎学为基础,渗透了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和细胞生物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物个体发育过程及其调节机制,即研究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的发生、受精、胚胎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的规律的科学。 2、什么是原肠胚? 答:胚胎由囊胚继续发育,由原始的单胚层细胞发展成具有双层或三层胚层结构的胚胎,称为原肠胚。 3、神经板概念、形成过程及作用?(P77) 答:神经板概念——早期胚胎背侧表面的一条增厚的纵行外胚层条带。可发育成神经系统。 形成过程——主要是脊索动物发生初期原肠形成终了后于外胚层背侧正中产生的,呈球拍形,后部狭窄肥厚,以后其主要部分形成中枢神经系统和眼原基。神经外胚层细胞分布于神经板两侧,位于脊索的背方,该区域较平坦,呈平板状,它将发育成神经管。 作用——随着发生的进展,神经板周围的外胚层隆起变为神经褶,不久因两侧的神经褶在背侧正中闭合而变成神经管。 4、初级性别决定的概念?(P132) 答:指生殖腺发育为睾丸或卵巢的选择。胚胎生殖腺的发育命运决定于其染色体组成,Y染色体的存在使生殖腺的体细胞发育为testis而非ovary。 5、什么是胚孔?什么是原条?在胚胎发育中作用?(P64、68) 答:胚孔——两栖类和海胆囊胚表面产生的圆形内陷小口。在原肠期内胚层和中胚层细胞经此口内卷进入胚胎内部。(是动物早期胚胎原肠的开口。原肠形成时,内胚层细胞迁移到胚体内部形成原肠腔,留有与外界相通的孔。)作用:通过胚孔背唇进入胚内的细胞将形成脊索及头部中胚层,其余大部分中胚层细胞经胚孔侧唇进入胚内。原口动物的口起源于胚孔,如大多数无脊椎动物;而后口动物的胚孔则发育为成体的肛门,与胚孔相对的一端另行开口,发育为成体的口。如脊椎动物及棘皮动物等。 原条——在鸟类、爬行类和哺乳类胚胎原肠作用时,胚胎后区加厚,并向头区延伸所形成的细胞条。作用:其出现确定了胚胎前后轴。功能上相当于两栖类的胚孔,引导上胚层细胞的迁移运动,形成中胚层组织和部分内胚层组织。 6、什么是脊索?在胚胎发育中作用? 答:脊索——脊索动物体内的一种条状结构。也存在于脊椎动物胚胎时期,在脊椎动物成体中部分或全部被脊椎所代替。 作用——脊索的出现构成了支撑躯体的主梁,这个主梁使体重有了更好的受力者,体内内脏器官得到有力的支持和保护,运动肌肉获得坚强的支点,在运动时不致由于肌肉的收缩而使躯体缩短或变形。脊索动物身体更灵活,体形有可能向“大型化”发展。 7、精子发生与卵子发生概念及其异同点?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1 图式形成:胚胎细胞形成不同组织、器官和构成有序空间结构的过程 2胞质定域:是指卵裂时,受精卵内特定的细胞质分离到特定的分裂球中,裂球中所含有的特定胞质决定它发育成哪一类细胞,细胞命运的决定与临近的细胞无关。 3形态发生素:携带决定细胞分化方向相关信息的可扩散的物质。形态发生素是决定细胞发育的基因表达产物,如果蝇中的合子基因。 4 自主特化:细胞发育命运完全由内部细胞质组分决定的细胞定型方式。通过胞质隔离实现. 5渐进特化:细胞的定型分化依赖于周围的细胞或组织。同一种细胞可能因在不同的细胞或组织环境中,命运不同;通过胚胎诱导实现. 6紧密化:紧密化是哺乳动物与其它类型卵裂之间最关键的区别。8细胞之前,分裂球之间结合比较松散,从8个卵裂球起,卵裂球开始重新排列。8细胞之后突然紧密化,通过细胞连接形成致密的球体。紧密化是哺乳动物发育中第一次分化(滋养层与内细胞团的分离)的外部条件。 7卵裂: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blastula)的过程。 8原肠作用:是胚胎细胞剧烈的、高速有序的运动过程,通过细胞运动实现囊胚细胞的重新组合。原肠形成期间,囊胚细胞彼此之间的位置发生变动,重新占有新的位置,并形成由三胚层细胞构成的胚胎结构。 9原条:来自上胚层的中胚层细胞内移进入囊胚腔以及来自上胚层后端两侧细胞向中央迁移所导致胚胎的后端上胚层细胞的加厚处,随着加厚部分不断变窄,它不断向前运动,并收缩形成清晰的原条。 10 secondary sex determination:次级性别决定:是指性腺之外的身体表型的决定,即第二性征。雄性的阴茎、精囊、前列腺;雌性的阴道、子宫颈、子宫、输卵管、乳腺和常有性别特异的个体大小、声带软骨和肌肉系统。 11 Primary sex determination:初级性别决定。指生殖腺发育为睾丸或卵巢

(完整版)发育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发育生物学题(余老师) 一.名次解释(20分) 1. 试管婴丿儿:利用体外受精技术产生的婴儿称为试管婴儿,体外受精是一种特殊的技术, 是把卵子和精子都拿到体外来,让它们在体外人工控制的环境中完成受精过程,然后把早期 胚胎移植到女性的子宫中,在子宫中孕育成为孩子。 2. 胚胎干细胞:胚胎干细胞是早期胚胎(原肠胚期之前)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一类细 胞,它具有体外培养无限增殖、自我更新和多向分化的特性。 3. 受精 :是两性生殖细胞融合并创造出具备源自双亲遗传潜能的新个体的过程。 4. 孤雌生殖:有些动物种群卵子发生中减数分裂出现明显变异,以至产生二倍体 的配子,不需要受精就能发育。这种方式称为孤雌生殖。 5. 卵激活:经精子刺激,成熟卵从休眠状态进入活动状态,显示出的最早系列事 件总称为“卵激活”,包括皮层反应、减数分裂恢复、第二极体排出、DNA复制 和第一次卵裂。 6. 生殖质:卵质中有一定形态结构和特殊定位的细胞质,主要由蛋白质和RNA 构成,具有生殖质的细胞将分化成为原生殖细胞。 7. IPS:将几个转录因子导入已分化的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进而获得了类似于 胚胎干细胞的多能性干细胞,称之为“诱导产生的多功能性干细胞”(iPS细胞)8. 母源效应基因;在卵子发生中表达并在在卵子发生及早期胚胎发育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基因称为母源效应基因。 9. 合子基因:在受精后表达的胚胎型基因称为合子基因。 10. 成体干细胞;成体干细胞是指存在于一种已经分化组织中的未分化细胞,这种细胞能够自我更新并且能够特化形成组成该类型组织的细胞。 11. 精卵识别:异种精子不能与卵子融合,这是因为精子表面的结合素能与卵细胞膜上特 异的受体结合,而达到同种识别的目的。有距离识别和接触识别之分,前者见于体外受精的 水生生物。 12. 顶体:精子头的顶端特化的小泡,叫作顶体(acrosome),它是由高尔基体小泡发育而—| 来。实际上,顶体是一种特化的溶酶体。 13. 精子细胞:是在曲细精管中产生,用于遗传生育的一类细胞。 14. 胚胎诱导:是发育过程中通过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来决定细胞命运和使细胞定向分化

人体发育学试题.doc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 (一)选择题 [A1型题] 1.生长发育取决于()1.E A.生物学因素 B.社会学因素 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 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E.上述各项因素 2.人体发育学属于() 2.C 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 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领域 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 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 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 3.人体发育学是在() 3.A A.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B.发育心理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C.发育心理学与儿童精神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D.发育行为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E.发育行为学与儿童神经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 4.D A.比奈 B.格塞尔 C.赫伯特·斯宾塞 D.弗洛伊德 E.特曼 5.《儿童的思想与起源》的作者为() 5.E A.皮亚杰 B.布鲁纳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 E.瓦隆 6.美国的《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发行于()6.E A.20世纪60年代以前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D.20世纪80年代以前 E.20世纪80年代以后 7.《儿童心理之研究》的作者是() 7.C A.艾华 B.陈大齐 C.陈鹤琴 D.黄翼 E.朱智贤 8.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8.E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3年 E.2004年 9.格塞尔提出的儿童适应性行为,主要包括()9.B A.知觉、定向行动、姿势、移动、运动等发育 B.知觉、定向行动、手指操作能力、注意、智力等发育 C.知觉、定向行动、模仿能力等发育 D.知觉、定向行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等发育 E.知觉、定向行动、相互理解沟通能力等发育 10.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 10.B A.2个方面 B.3个方面 C.4个方面 D.5个方面 E.6个方面

发育生物学复习题汇编

1.定义:发育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从精子和卵子发生、受精、发育、生长到衰老、死亡规律的科学。 2. 发育生物学研究的主要任务:生物体发育的遗传程序及调控机制。 3. 发展基础: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 是多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 精卵识别精子与滤泡细胞、ZP和卵质膜在3个水平上独立的准确的相互作用。 顶体反应:精子顶体水解酶与卵子的ZP蛋白相互作用,使精卵相互黏附,同时进行膜的合。 精子获能:精子在获能因子的作用下,精子膜产生一系列的变化,进而产生生化和运动方式的改变,是顶体反应的前奏。 受精的过程:卵母细胞成熟→精子获能→精卵识别→精子入卵→卵的激活→发育 卵裂期是指受精卵开始有丝分裂并产生由较小的细胞构成的囊胚(blastula)的过程。 卵裂的主要特点包括: 1.分裂周期短; 2.分裂球的体积下降:海胆胚胎的质/核比由550降至6; 3.早期卵裂中合子基因大多处于休眠状态; 4.卵裂常经历由均等裂向不均等裂变化。 第一章绪论 一、选择题: ( A )1.第一个有系统地研究动物发育的人是 A.亚里士多德; B.达尔文;C.鲁斯;D.吴尔夫。 ( C )2.以下观点哪一个不是先成论的观点: A.卵子里早就有了胚胎; B.精子里早就有了胚胎; C.发育是渐近的,新结构是逐渐出现的; D.胚胎中套着更小的胚胎。( A )3.杜里舒在海胆早期胚胎的研究表明: A.早期的半个胚胎也可以发育成为一个完整的胚胎; B.半个胚胎只能发育成为半个胚胎; C.证明鲁斯的实验是对的; D.早期胚胎不能分离。 ( A )4.Spemann的伟大贡献是 A.发现了胚胎诱导现象; B.发现了差异的基因表达; C.发现了多线染色体; D.创立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的学说。 ( A )5.发育生物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下列哪个年代创立的? A.1950―1960; B.1960―1970; C.1970-1980; D.1980-1990。 二、判断题: ( F )1.吴尔夫是一个先成论者。。 (T )2.卢斯是实验胚胎学之父。 (T )3. Spemann发现了胚胎细胞诱导的信号。 (T )4.20世纪90年代,发育生物学获得了飞速的发展。 三、填空题: 1.发育生物学是在胚胎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Spemann将胚孔背唇称为组织者。 3.亚里士多德观察了鸡的胚胎发育。 4.渐成论的代表人物是Wolf 。 5.摩尔根在遗传学上进行胚胎发育的研究。 四、问答题: 1.先成论和渐成论有何区别?答案:P5 2.Spemann在发育生物学上有何贡献?答案:p6

(完整版)发育生物学考试试题

发育生物学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40空) 1发育生物学时在_____ 学、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2、在精子细胞的核_的过程中,核的形态结构也发生变化。 3、在原肠胚形成过程中,没有进入胚胎内部,留在胚胎表面的细胞属于—。 4、在两栖类的原肠胚形成中,边缘带区域的预定脊索中胚层内卷后,位 于 _______ 的背部。 5、胚胎主要包括两部分:丛密绒毛膜和—。 6、在哺乳动物中抑制细胞程序性死亡的基因是__ o 7、在双翅目昆虫幼虫阶段,细胞核中出现多线染色体。多线染色体上的—区域在合成RNA 8克隆羊多莉的产生说明分化了的体细胞的核依然没有丧失发育的 9、HOh基因与昆虫胚胎__ 轴的发育有关。 10、胚胎细胞的分化与卵裂过程中分配到细胞中的有关。 11两栖类原始生殖细胞的形成与卵子中称为—的一种卵质决定子有关。 12、血管形成的两个过程包括由_形成血管;血管的—生长。 13、原肠作用的细胞迁移的主要方式有—,—,—,分层,内移和集中延伸。 14、受精卵的__ 起着永久组织多精入卵的作用。

15、两栖类的卵裂属于—型。 16、初期胚胎诱导的三个阶段分为:第一阶段发生在—期,为—胚层的形成和分 区;第二阶段是—中胚层诱导背部外胚层转变为神经系统的神经诱导;第三阶段是中央神经系统的—o 17、成对控制基因的作用:把缺口基因确定的区域进一步分成____ o 18、体节将分化成三部分。它们是__ 节、 ___ 节和___ 节。 19、附肢的原基称为附肢芽,某些基因在预定位置激活—和—,二者分别特化后肢 和前肢。 20、羊膜和—膜的胚层成分是一样的。 21、初级性别决定指由未分化的性腺发育为__ 或是___ ,与丫染色体短臂上的 —基因及可能与常染色体或与X染色体相连的—基因有关。 22、在脊椎动物的脑的发育过程中先形成了三个脑泡,以后三个脑泡再发育成为 ___ 脑、___ 脑、___ 脑、___ 脑和___ 脑。 23、人的囊胚植入子宫内膜后,子宫内膜改称为—。 24、体外ES EG的培养方法主要是有:细胞培养法和—细胞培养法。 二、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0个) 1、灯刷染色体 2、形态发生决定子 3、支持细胞 4、滤泡 5、顶体反应 6、卵裂 7、开关基因 &胎盘 9、体节中胚层10、同源异型基因 三、选择题(每个1分,共20个)

人体发育学期末试卷A卷

第1页,共12页 第2页,共12页 考 生 信 息 栏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 __________ 级 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 班 学号 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 …○……答……○……题……○……不……○……得……○……超……○……过……○……此……○……密……○……封……○……线…○绝密★启用前 试卷编码:YXKFX —GYL 学院2016~2017学年上学期期末试卷(A) 《人体发育学》 适用范围: ▲:考生作答前应检查是否有缺页、白页,以防漏答。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从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每题1分,共20题,共计20分)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少选多选均不得分 共5题,共计10分) 一、单选题 1.生长发育取决于( ) A.生物学因素 B.社会学因素 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 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E.上述各项因素 2.人体发育学属于( ) 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 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域 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 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 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 3.人体发育学是在( ) A.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B.发育心理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C.发育心理学与儿童精神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D.发育行为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E.发育行为学与儿童神经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 ) A.比奈 B.格塞尔 C.赫伯特·斯宾塞 D.弗洛伊德 E.特曼 5.《儿童的思想与起源》的作者为( ) A.皮亚杰 B.布鲁纳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 E.瓦隆

人体发育学练习题-含答案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 [A1型题] 1.生长发育取决于( E ) A.生物学因素 B.社会学因素 C.生物学因素和社会学因素 D.生物学因素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E.上述各项因素 2.人体发育学属于( c ) A.儿童精神医学的分支领域 B.儿童行为医学的分支领域 C.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 D.儿童心理学的分支领域 E.儿童保健医学的分支领域 3.人体发育学是在( A ) A.发育心理学与发育行为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B.发育心理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C.发育心理学与儿童精神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D.发育行为学与儿童保健医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E.发育行为学与儿童神经病学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4.儿童精神分析研究的代表人物为( D ) A.比奈 B.格塞尔 C.赫伯特·斯宾塞 D.弗洛伊德 E.特曼 5.《儿童的思想与起源》的作者为( E ) A.皮亚杰 B.布鲁纳 C.弗洛伊德 D.埃里克森 E.瓦隆 6.美国的《发育与行为儿科学杂志》发行于( D ) A.20世纪60年代以前 B.20世纪60年代以后 C.20世纪70年代以后 D.20世纪80年代以前 E.20世纪80年代以后 7.《儿童心理之研究》的作者是( A ) A.艾华 B.陈大齐 C.陈鹤琴 D.黄翼 E.朱智贤 8.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成立于( E ) A.1999年 B.2000年 C.2001年 D.2003年 E.2004年 9.格塞尔提出的儿童适应性行为,主要包括( B ) A.知觉、定向行动、姿势、移动、运动等发育 B.知觉、定向行动、手指操作能力、注意、智力等发育 C.知觉、定向行动、模仿能力等发育 D.知觉、定向行动、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能力等发育 E.知觉、定向行动、相互理解沟通能力等发育 10.弗洛伊德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 B ) A.2个方面 B.3个方面 C.4个方面 D.5个方面 E.6个方面 11.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为( B ) A.面颊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和生殖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