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题】2015武汉大学哲学基础和中西美学史的试题

【真题】2015武汉大学哲学基础和中西美学史的试题
【真题】2015武汉大学哲学基础和中西美学史的试题

【真题】2015武汉大学哲学基础和中西美学史的试题

哲学基础A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物质条件

2.认识的构成要素

3.化性起伪

4.四书

5.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士

6.斯宾诺莎关于知识的分类和真观念

二、简释题

1.简述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的矛盾以及克服矛盾的途径

2.简述社会发展规律的特点

三、论述题

1.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原理以及方法论意义

2.论老子‘‘道’’的思想

3.黑格尔关于宗教哲学的论述

中西美学史D

一、名词解释

1.真美(钟嵘)

2.境界(王国维)

3.古典型艺术(黑格尔)

4.酒神精神(尼采)

二、简述题

1.简述亚里士多德关于‘’艺术真实‘’的观点

2.简述鲍姆佳通的\"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意义

3.简述老子的‘’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美学意义

4.简述‘’无伪则性不能自美‘’的美学意义

三、论述题

1.老子说:‘’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解释这段话的意思并论述其美学道理。

2.康德在审美判断中提出了二律背反的现象,阐述你对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

更多最新考研资讯请扫描上方二维码

武汉大学 西 方 哲 学 史(上)试卷及答案

A卷 武汉大学 2004—200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西方哲学史(上) (2003哲学基地班、宗教学) 一、辨析题(每小题5分,其中判断正误1分,说明4分;共20) 1、“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命题是对爱利亚学派的“存在”学说的根本否定。 (正确。普罗泰戈拉的这种相对主义认为个人自身才是事物存在的唯一尺度,与爱利亚学派用抽象的神或存在等超感觉概念来否定现象世界的思路是针锋相对的。) 2、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导致了一种严密的机械论。 (错误。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导致了一种严格的机械决定论,然而这种机械论本身却并不严密,其绝对必然性自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偶然性,而且原子的运动也要由外在的推动决定,这样就在运动的最终来源问题上留下了空档。) 3、亚里士多德的“实体”与柏拉图的“理念”一样,都是思想的抽象物。 (错误。亚里士多德把个别的具体事物当作第一实体的做法是与柏拉图把普遍抽象的种属概念即理念当作真实存在的做法截然对立的。) 4、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要害就在于从思维直接过渡到存在。 (错误。安瑟伦的本体论证明才是从思维直接过渡到存在,而阿奎那的宇宙论证明则以经验的证据为出发点,从有限的存在上升到无限的存在。只是这一论证隐含着的先验原则仍然只能付诸信仰而已。)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将万物运动变化的法则称为逻各斯,其希腊文原意为话语,也有规律、命运、尺度、比例和必然性的意思。这个概念的提出标志着西方哲学语言学精神的出现,具有客观规律与主观理性的双重含义。) 真理与意见 (柏拉图将知识分为可见世界与可知世界的知识,可见世界的知识是意见,包括想象和信念;可知世界的知识则是真理,包括理智和理性。意见不如真理那么明确,但并不是无知。) 美德即知识 (苏格拉底对美德的一般定义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认为美德是关于善的概念的知识。这个命题把真与善统一起来,使美德获得了客观的规定性而成为普遍的知识。) 唯名论 (中世纪经院哲学在回答共相问题时形成了唯名论与实在论的两大阵营。唯名论坚持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的观点,认为只有个别事物才是真正的实体或实在,共相只不过是人们用以表示个别事物的名称、概念或符号,作为普遍本质只能存在于可感事物之中。) 三表法 (培根的科学归纳法在收集相关感性材料步骤中采用的一种方法,分别通过“本质或具有表”、“差异表”或“接近中的缺乏表”、以及“程度表”或“比较表”来列举有关例证,再以分析比较和排除对其进行归纳。) 三、论述题(第1题20分,第2题30分,共50分): 1、论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并说明形式与质料的辩证关系。 (亚里士多德在总结古希腊各种本原说的基础上,提出了实体存在或产生的四种原因,即:质料因、形式因、动力因和目的因。而在自然物中,动力因和目的因又都可以归结为形式因。质料与形式共同构成个别事实,因此它们都是实体,而形式由于代表一个实体的个别性,因此比无定形的质料更称得上实体,所以真正的实体就是形式。同时,质料与形式的关系又是相对的,对于低一级事物是形式的东西,对于高一级的事物则是质料,整个宇宙由此形成一个从质料到形式交替上升,从“纯质料”即“非存在”到“纯形式”即作为“第一推动者”的“神”的统一序列。) 2、试从毕达哥拉斯、赫拉克利特、巴门尼德和柏拉图哲学中 梳理出一条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线索。 (毕达哥拉斯把“数”这种有定形的抽象原则看作是万物的本原,在认识论上开创了一条理性主义的道路,不过此时数还没有完全脱离形体,还被理解为构成事物实体的物理质点或基本元素;赫拉克利特作为万物运动法则的“逻各斯”具有话语的意义,不但具有数或量上的规律性,更表达了一种质的必然性;不仅具有客观规律的含义,同时也具有主观理性的含义;巴门尼德从逻各斯的道路通向了作为世界本原的“存在”,他把存在理解为有定形的封闭的圆球,同时强调存在物只能存在于思想和语言中,处于流变中的事物因为无法在语言中固定而确切地表述,因此只能被归于非存在,这种本体论的观念构成了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石。柏

最新中西医结合综合模拟试题五十一

中西医结合综合模拟试题 A2型题 1.某人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当诊断为( ) A.里证 B.表证 C.寒证 D.热证 E.虚证 2.某人恶热喜凉,面红目赤,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燥,脉洪、滑、数、实等。属于( ) A.实热证 B.虚热证 C.虚寒证 D.实寒证 E.表实证 3.某人既见胸中烦热,口臭,牙龈肿痛等症,同时又见腹痛喜暖喜按,大便溏泄。当诊断为( ) A.表热里寒证 B.表寒里热证 C.上热下寒证 D.上寒下热证 E.真寒假热证 参考答案: 1.B 答案分析:表证是指六淫等外邪经皮毛、口鼻侵入时所产生的证候。其临床表现有恶寒(或恶风)发热,头身疼痛,鼻塞流涕,咽喉痒痛,咳嗽,舌苔薄白,脉浮。 2.A 答案分析:实热证的临床表现有恶热喜凉,面红目赤,口渴喜冷饮,烦躁不安,或神昏谵语,腹胀满痛拒按,大便秘结,尿少色黄,舌红苔黄燥,脉洪、滑、数、实等。 3.C 答案分析:上热下寒证是指病人在同一时间内,上部表现为热,下部表现为寒的证候。如既见胸中烦热、口臭、牙龈肿痛等上热证,同时又见腹痛喜暖喜按、大便溏泄之下寒证。此为上焦有热而中焦有寒的上热下寒证。 B1型题 A.阳证 B.虚热证 C.虚寒证 D.实寒证 E.表热证 1.恶寒喜暖,腹冷痛拒按,咳喘痰鸣,脉迟有力或沉紧,证属( ) 2.形体消瘦,口燥咽干,颧红,午后潮热,五心烦热,盗汗,舌红绛少苔,脉细数,此属( ) A.表虚证 B.表实证 C.里虚证 D.里实证 E.实热证

3.发热,恶风,头项强痛,汗出,脉浮无力,此属( ) 4.恶寒,发热,无汗,脉浮有力,此属( ) A.真寒假热证 B.真热假寒证 C.表热里寒证 D.表寒里热证 E.虚热证 5.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烦躁,口渴,尿黄,脉浮紧,此属( ) 6.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大便溏泄,四肢不温,小便清长,此属( ) 参考答案: 1.D 答案分析:实寒证的临床表现为恶寒喜暖,面色苍白,四肢欠温,腹冷痛拒按,大便溏泄或冷秘,或咳喘痰鸣,口淡多涎,小便清长,脉迟有力或沉紧。 2.B 答案分析:虚热证的临床表现为形体消瘦,口燥咽干,颧红,午后潮热,五心烦热,或骨蒸,或劳热,盗汗,舌红绛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3.A 答案分析:表虚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恶风,头项强痛,汗出,脉浮无力。 4.B 答案分析:表实证的临床表现为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脉浮有力。 5.D 答案分析:表寒里热证指寒在表而热在里的证候,常见恶寒发热、头身痛、无汗、烦躁、口渴、尿黄、脉浮紧。 6.C 答案分析:表热里寒证指热在表而寒在里的证候。发热恶寒、头痛咳嗽、咽喉肿痛属表热证,大便溏泄、四肢不温、小便清长属里寒证。 X型题 1.表证的临床表现是( ) A.脉浮 B.舌红苔白 C.身热不扬 D.寒热往来 E.恶寒发热 2.里邪出表,反映( ) A.病势减轻 B.邪有去路 C.邪盛正衰 D.邪轻正衰 E.邪正俱盛 3.里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外邪直接侵犯脏腑 B.内有素食,外感风热 C.旧疾加新疾

一大学教案

一、《大学》教案 一、《大学》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三纲”“八目”基本知识, 2、了解《大学》中体现的儒家思想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二)能力目标 1、理解《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理解《大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意义 3、理解《大学》中经典名句的含义,培养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中华民族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1、分析“八目”的基本含义 2、分析《大学》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1、理解“八目”对中国文化的积极和消极影响 2、理解《大学》的相关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诵读中感受古诗文的内涵,陶冶情操 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内容、考试、要求由教师讲解,分析内容和手法采取提问和讲授相结合办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大学 1、导语:大学生涯是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时间段之一。在我国古代,有一部经典着作与这一学习、生活阶段同名,这就是作为四书之一的《大学》。 2、首先我们来看一下关于“国学”这一单元的基础知识。什么是国学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同时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等等。按照划分方法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学科分:哲学、史学、宗教学、文学、礼俗学、考据学、伦理学、版本学等,其中以儒家哲学为主流; 思想分:先秦诸子、儒道释三家等; 《四库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其中又以经、子部为重,尤倾向于经部; 因此,就国学的内容而言,占主导地位的应是儒家的着作和学说,尤其是经典着作“四书五经” 3、国学最主要的内容就是儒家经典。儒家文化在封建时代居于主导地位。最高统治者不但从中寻找治国平天下的方针大计,而且对臣民思想的规范、伦理道德的确立、民风民俗的导向,无一不依从儒家经典。 以历史经验为鉴而资治:多取《尚书》《春秋》三传制典修仪多取:三礼——《仪礼》、《周礼》、《礼记》

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课后思考题

西哲史思考题 第一章思考题 1、试从“有定形”和“无定形”的角度来说明米利都学派关于本原思想的发展脉络。 2、为什么说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数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开创了西方形而上学之源端? 2、说明赫拉克利特哲学中火与逻各斯的关系。 4、巴门尼德的“存在”与“非存在”所指称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说他是古代最早提出唯理论思想的人? 5、试分析芝诺的诡辩论与高尔吉亚的诡辩论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6、普罗泰戈拉的相对主义是如何导致了自相矛盾的后果? 7、梳理从“四根说”、“种子说”到“原子论”的内在逻辑线索。 8、根据“原子自动”的思想,总结古希腊自然哲学在质料与动力关系问题上的观点发展。 9、为什么说苏格拉底把哲学从天上拉回了人间? 10、说明苏格拉底辩证法的基本特点? 11、柏拉图“理念论”的基本内容和实质是什么?它如何奠定了西方形而上学实在论的根基? 12、试述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柏拉图“理念论”之间的根本对立和内在同一性。 13、根据“理念论”与“回忆说”的关系,说明形而上学本体论与先验论之间的逻辑联系。 1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的实质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15、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是如何对古希腊哲学关于本原问题的思考进行总结的? 16、简述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基本内容? 17、说明德谟克利特原子论与伊壁鸠鲁原子论的差异及其意义。 18、比较伊壁鸠鲁主义与斯多葛主义的异同之处。 19、试说明古代怀疑主义“悬置判断”的思想观点。 20、分析新柏拉图主义哲学与基督教神学之间的精神联系。

1、说明教父哲学和经院哲学在对待理性与信仰关系问题上的差异性和同一性。 2、奥古斯丁的“原罪”理论如何表现了一种神秘主义决定论思想? 3、波菲利提出的“共相”问题包括哪几个方面? 4、唯名论与实在论在“共相”问题上的根本差异是什么?这两种相互对立的哲学观点在神学上将可能导致什么结论?梳理二者各自的发展演变情况。 5、分析安瑟尔谟关于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6、分析托马斯·阿奎那关于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推理形式和思想实质。 7、托马斯·阿奎那是如何运用亚里士多德的“四因”学说来为基督教神学服务的? 8、试论作为英国自然实验科学思潮之开创者的罗培尔·培根的主要哲学思想。 9、简述邓斯·司各脱的意志主义神学观。 10、什么是“奥卡姆剃刀”原则?它的哲学意义何在?

武汉大学大一上学期高数期末考试题

高数期末考试 一、填空题(本大题有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 ,)(cos 的一个原函数是已知 x f x x =??x x x x f d cos )(则 . 2. lim (cos cos cos )→∞ -+++=2 2 221 n n n n n n π π ππ . 3. = -+? 2 12 12 211 arcsin - dx x x x . 二、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有4小题, 每小题4分, 共 16分) 4.  )时( ,则当,设133)(11)(3→-=+-= x x x x x x βα. (A )()()x x αβ与是同阶无穷小,但不是等价无穷小; (B )()()x x αβ与是等价无穷小; (C )()x α是比()x β高阶的无穷小; (D )()x β是比()x α高阶的无穷小. 5. ) ( 0),sin (cos )( 处有则在设=+=x x x x x f . (A )(0)2f '= (B )(0)1f '=(C )(0)0f '= (D )()f x 不可导. 6. 若 ()()()0 2x F x t x f t dt =-?,其中()f x 在区间上(1,1) -二阶可导且'>()0f x ,则( ). (A )函数()F x 必在0x =处取得极大值; (B )函数()F x 必在0x =处取得极小值; (C )函数()F x 在0x =处没有极值,但点(0,(0))F 为曲线()y F x =的拐点; (D )函数()F x 在0x =处没有极值,点(0,(0))F 也不是曲线()y F x =的拐点。 7. ) ( )( , )(2)( )(1 =+=?x f dt t f x x f x f 则是连续函数,且设 (A )2 2x (B )2 2 2x +(C )1x - (D )2x +. 8.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9. 设函数=()y y x 由方程 sin()1x y e xy ++=确定,求'()y x 以及'(0)y . 10. .d )1(17 7 x x x x ?+-求 11. .  求,, 设?--?????≤<-≤=1 32 )(1020 )(dx x f x x x x xe x f x 12. 设函数)(x f 连续, =?1 ()()g x f xt dt ,且 →=0 ()lim x f x A x ,A 为常数. 求'()g x 并讨论'()g x 在 =0x 处的连续性. 13. 求微分方程2ln xy y x x '+=满足 =- 1(1)9y 的 解. 四、 解答题(本大题10分) 14. 已知上半平面内一曲线)0()(≥=x x y y ,过点(,)01, 且曲线上任一点M x y (,)00处切线斜率数值上等于此曲线与x 轴、y 轴、直线x x =0所围成面积的2倍与该点纵 坐标之和,求此曲线方程. 五、解答题(本大题10分) 15. 过坐标原点作曲线x y ln =的切线,该切线与曲线 x y ln =及x 轴围成平面图形D. (1) 求D 的面积A ;(2) 求D 绕直线x = e 旋转一周所 得旋转体的体积V . 六、证明题(本大题有2小题,每小题4分,共8分) 16. 设函数)(x f 在[]0,1上连续且单调递减,证明对任意的 [,]∈01q ,1 ()()≥??q f x d x q f x dx . 17. 设函数)(x f 在[]π,0上连续,且 )(0 =?π x d x f , cos )(0 =? π dx x x f .证明:在()π,0内至少存在两个 不同的点21,ξξ,使.0)()(21==ξξf f (提示:设 ?= x dx x f x F 0 )()()

武汉大学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考研试题真题2004-2014、2019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历年考研真题 845西方哲学史与现代西方哲学 2019(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 1.存在(巴门尼德) 2.上帝存在的五个证明(阿奎那) 3.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洛克) 4.人是机器(拉美利特) 5.自在与自为(萨特) 二、简答题(每题15分) 1.简述亚里士多德的四因说 2.简述休谟关于两类知识的区分 3.简述早期维特根斯坦关于可说与不可说的区别 三、论述题(每题30分) 1.试述康德的绝对命令学说 2.试述波普尔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评 2014(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阿那克萨哥拉的“种子说” 2.弗兰西斯·培根的“四假象说” 3.霍布斯的“利维坦” 4.斯宾诺莎的“神即自然” 二、简述题 1.简述希腊化时期怀疑主义对感觉和理性的否定 2.简述对笛卡尔的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的理解 3.简述对莱布尼茨实体、属性和样式的理解 三、论述题 1.试论述中世纪时实在论与唯名论的斗争及评析 2.康德对旧的形而上学批判,希望建立未来的形而上学,试论述康德论述的思路2013(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1.柏拉图的“知识”和“意见” 2.古代怀疑论 3.亚里斯多德的实践智慧 4.莱布尼兹的“自然从不飞跃” 5.卢梭的社会契约论

6.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 7.后结构主义 8.忘了 二、论述题 1.笛卡尔的第一原理和上帝存在的证明 2.康德的先验演绎 3.雅斯贝尔斯的生存哲学 2012(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9分) 1.巴门尼德的存在论 2.柏拉图的通种论 3.普罗提诺的太一说 4.我思故我在 5.贝莱克的存在即被感知 6.尼采的权力意志 7.思维经济原则 8.逻各斯中心主义 二、论述题 1.比较康德的范畴论和亚里士多德的范畴论 2.从费希特的自我哲学到谢林的同一哲学 3.海德格尔的理解的前结构和伽达默尔的前见论 2011(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每题10分) 1.四根说 2.光照说 3.利维坦 4.绝对精神 5.皮尔士确定信念的四个方法 6.尼采的超人学说 7.胡塞尔的现象学方法步骤 二、论述题(每题20分) 1.试述笛卡尔、斯宾诺莎、莱布尼茨的身心关系说的发展 2.评述康德的实践理性的二律背反及其解决 3.维特根斯坦的“可言说与不可言说”理论,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4.误解是一种理解吗?结合解释学相关理论回答 2010(回忆版) 一、名词解释

《人生的境界》教案

人生的境界 教学目标 1、对冯友兰的人生哲学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 2、理解对冯友兰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阐释。 3、启发学生思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2.启发学生对人生进行思考与解读,思索我们应该追求什么样的人生境界。 教学难点 1.理解文章重要语句的含义,深刻理解四种境界。 2.促进学生对人生意义产生思考,明白身处平凡也应该有精神追求,人应该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方法导读教学法、讨论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对冯友兰的人生哲学思想有个初步的了解。 教学重点:理解对冯友兰关于人生四种境界的阐释。 教学难点:理清文章思路,筛选文章关键信息。 一、故事导入 建筑工地上,三个泥水匠正挥汗如雨地干活。 有人问他们:“你们在干什么?”“在砌砖。”第一个泥水匠随口答道。第二个泥水匠回答说:“我在挣钱呢。”“我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第三个泥水匠很自豪地说。 十年后,第一、二个泥水匠仍然在砌砖,第三个泥水匠成了一位有名的建筑专家。 是什么给三个泥水匠带来了不一样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境遇?我们现在所做的是“在砌砖”、“在挣钱”还是“在建造一座漂亮的大楼”?我们又将拥有什么样的人生境界呢?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哲学大师冯友兰先生的教诲吧。 二、作者介绍 1、冯友兰(1895-1990),字芝生,河南人,著名的哲学家、哲学史家、教育家。1915年入北京大学文科中国哲学系,1919年赴美留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任中州大学、中山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哲学教授。抗战期间,任西南联合大学哲学系教授兼文学院院长。1947年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1952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30年代初出版两卷本《中国哲学史》,建国后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等,论著编为《三松堂全集》。 三、初读课文 请同学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教师设疑导引,学生讨论交流。 1.文章阐述的中心问题是什么? 明确:人生的境界 2.什么是人生的境界?找出文中的阐释。 明确:人与其他动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时,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觉地在做。正是这种觉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对于他有了意义。他做各种事,有各种意义,各种意义合成一个整体,就构成他的人生境界。 3.冯友兰认为人生有几种境界呢? 明确: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4.划分这四种境界的标准是什么? 明确:觉解。什么是觉解?了解和自觉。 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觉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对于他们也就各有不同的意义。每个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与其他任何个人的都不完全相同。”所以,人对所做的事情的觉解程度,决定了他的人生境界的高低。 四、整体感知 (一)自然境界 首先,作者给我们介绍了自然境界,现在请同学们自己读读看,自然境界的人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说说该境界的具体内涵。(生七嘴八舌)。 明确:自然境界的人处于一种蒙昧状态,板书:蒙昧。不知道或者不大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有什么意义。

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试题

武汉大学2012—2013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系别学号姓名考分 “西方哲学史”试卷 梳理和分析如下哲学文本中的思路和论证,并简要评价(2题,每题50分)。 1、“我早就注意到,为了实际行动,有时候需要采纳一些明知很不可靠的看法,把它们当成无可怀疑的看待,这是上面说过的。可是现在我的目的是专门寻求真理,我想做法就完全相反:任何一种看法,只要我能够想像到有一点可疑之处,就应该把它当成绝对虚假的抛掉,看看这样清洗之后我心里是不是还剩下一点东西完全无可怀疑。因此,既然感官有时欺骗我们,我就宁愿认定任何东西都不是感官让我们想像的那个样子。既然有些人推理的时候出错,连最简单的几何学问题都要弄乱,作出似是而非的推论,而我自己也跟别人一样难免弄错,那我就把自己曾经用于证明的那些理由统统抛弃,认为都是假的。最后我还考虑到,我们醒时心里的各种思想在睡着时也照样可以跑到心里来,而那时却没有一样是真的。既然如此,我也就下决心认定:那些曾经跑到我们心里来的东西也统统跟梦里的幻影一样不是真的。可是我马上就注意到:既然我因此宁愿认为一切都是假的,那么,我那样想的时候,那个在想的我就必然应当是个东西。我发现,‘我思,所以我存在’这条真理是十分确实、十分可靠的,怀疑派的任何一条最狂妄的假定都不能使它发生动摇,所以我毫不犹豫地予以采纳,作为我所寻求的那种哲学的第一条原理。” 2、“向来人们都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必须依照对象;但是在这个假定下,想要通过概念先天地构成有关这些对象的东西以扩展我们的知识的一切尝试,都失败了。因此我们不妨试试,当我们假定对象必须依照我们的知识时,我们在形而上学的任务中是否会有更好的进展。这一假定也许将更好地与所要求的可能性、即对对象的先天知识的可能性相一致,这种知识应当在对象被给予我们之前就对对象有所断定。这里的情况与哥白尼的最初的观点是同样的,哥白尼在假定全部星体围绕观测者旋转时,对天体运动的解释已无法顺利进行下去了,于是他试着让观测者自己旋转,反倒让星体停留在静止之中,看看这样是否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成绩。现在,在形而上学中,当涉及到对象的直观时,我们也能够以类似的方式来试验一下。如果直观必须依照对象的性状,那么我就看不出,我们如何能先天地对对象有所认识;但如果对象(作为感官的客体)必须依照我们直观能力的性状,那么我倒是完全可以想象这种可能性。但由于要使直观成为知识我就不能老是停留于它们之上,而必须把它们作为表象与某个作为对象的东西相关联,并通过那些表象来规定这个对象,所以我可能要么假定,我用来作出这种规定的那些概念也是依照该对象的,这样一来,我如何能先天地对它知道些什么这样的问题就使我又陷入了同一个困境;要么,我就假定诸对象,或者这是一样的,诸对象(作为被给予的对象)唯一在其中得到认识的经验,是依照这些概念的,这样我马上就看到了一条更为简易的出路,因为经验本身就是知性所要求的一种认识方式,知性的规则必须是我还在对象被给予我之前因而先天地就在我心中作为前提了,这个规则被表达在先天的概念中,所以一切经验对象都必然依照这些概念且必须与它们相一致。……我们关于物先天地认识到的只是我们自己放进它里面去的东西。”

中西医结合模拟试题

中西医结合模拟试题

————————————————————————————————作者:————————————————————————————————日期:

A1型题 1.我国第一部论述病源与证候诊断的专著是 A.《三因极-病证方论》 B.《伤寒杂病论》 C.《杂病源流犀烛》 D.《诸病源候论》 E.《诊籍》 答案:1.D 2.中医诊断学的基本内容是 A.四诊 B.八纲 C.辨证 D.A和C E.A和B和C 答案:2.E 3.以下不属于中医诊断基本原则的是 A.审察内外 B.整体观念 C.四诊合参 D.辨证求因 E.以上都不是 答案:3.E 4.以下不是望神重点的是

A.神志 B.面色 C.目光 D.形态 E.应答反应 答案:4.E 5.下列不属“假神”的表现的是 A.语声低微断续 B.突然颧红如妆 C.目光突然转亮 D.突然能食 E.神志突然转清 答案:5.A 6.“假神”的病机是 A.阴阳俱虚 B.气血两亏 C.阴阳离绝 D.阴虚阳亢 E.气滞血瘀 答案:6.C 7.病人言语失伦,瞳神呆滞,面色晦暗,反应迟钝属 A.无神 B.失神

C.精神异常 D.神气不足 E.假神 答案:7.B 8.下列不是“得神”的表现的是 A.神志清楚,语言清晰 B.目光明亮,精彩内含 C.面色荣润,表情自然 D.形赢色暗,两目有神 E.反应灵敏,动作灵活 答案:8.D 9.根据《灵枢?五色篇》的分法,整个面部称为“明堂”的部分是 A.鼻 B.眉间 C.额 D.颊侧 E.耳门 答案:9.A 10.根据《灵枢?五色篇》的分法,整个面部称为“蔽”的部分是 A.鼻 B.眉间 C.额 D.颊侧

《中国思想史》教案

赣南师范学院 教案 2013—2014学年 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 课程名称中国思想史 年级班级 2011历史本科 学生人数 60 主讲教师谢敏华 教师职称副教授 2013年8月30日 赣南师范学院教务处制 课程简介 1、课程性质: 学科基础类必修课 2、开课学期: 第五学期 3、适用专业: 历史学本科 4、课程修读条件: 学生在学习《哲学》、《中国通史》的基础上修读此课程5、课程教学目的:

中国思想史主要讲授中国古代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以及到近代思想的转变过程,包括自百家争鸣以来有代表性的主要思想家的观点或理论,以及思想流派的演变等内容。通过讲授,主要让学生从时空跨度上宏观把握中国上自古代奴隶社会、中世纪封建社会,下至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期思想的产生,发展和演变。懂得一种新思想的出现有其独特的历史条件和社会背景,并对社会产生过一定的影响。学习它,还要学会运用正确的历史唯物观来看待各种思想,并对其批判地继承,以服务于当今的现代化建设。 导言(2学时) [教学目标及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学习中国思想史的意义;掌握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了解中国思想史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教学重点与难点]1、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2、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教学内容] 一、中国思想史的对象、范围及意义 1、对象:思想史是理论化的人类社会思想意识的发展史。历史学中的专门史,研究中国思想产生、发展及其规律的学科。 2、范围: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思想、经济思想、哲学思想、科学思想、法律思想、军事思想等等,都是中国思想史的研究范围。 3、意义: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是社会作用,另一方面是理论思维的作用。(提高理论思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方面,对认识国情不可或缺;批判、继承中国思想遗产,为现实服务) 二、中国思想史的特点及阶段划分 1、特点:(P4-5) (1)重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 (2)重辨证思维 (3)重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 2、阶段划分: 先秦时期:夏、商、西周(宗教);春秋、战国(诸子) 两汉时期(经学)

武大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

第一章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对其他国家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 国际收支分文狭义和广义的概念:狭义上是指一国的外汇收支,即凡是在国际经济交易中必须通过外汇收支进行清算的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的内容。广义上指不涉及外汇收支的各种经济交易,如清算支付协定项目上的记帐、易货贸易等也包括在内。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s)也叫国际收支账户,是一国将其一 定时期内的全部国际经济交易,根据交易的内容与范围,按照特定账户分类和复式记账原理表示的会计报表。 ●经常账户(Current Account)又称为往来账户,反映了一个经济体与其他经济体之间真 实资源的转移情况,并在整个国际收支账户中占主要地位。具体包括货物、服务、收益和经常转移等四个子账户。 ●货物(Goods)。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购买的 货物和非货币黄金。IMF建议,货物按边境的离岸价格(FOB)计价。 ●服务(Services)。包括运输、旅游、通讯、建筑、金融、保险、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 有权的使用费和特许费以及其他商业服务。 ●收益(Income)。包括居民和非居民之间的两大类交易:一是职工报酬,主要指支付给 非居民工人(如季节性的短期工人)的工资报酬。二是投资收益,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其他投资的收入和支出,以及储备资产的收入。 ●经常转移(Current Transfer)。是排除了以下资产所有权转移的单方面价值转移:一是 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二是同固定资产收买/放弃相联系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 三是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经常转移包括各级政府的转移(如政府间经常性的国际合作、对收入和财政支付的经常性税收等)和其他转移(如工人汇款)。 ●资本和金融账户(Capital and Financial Account)主要反映资本所有权在一国与其他国 家之间的移动,即国际资本流动。具体包括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两大部分。 ●资本转移。即固定资产所有权的转移、同固定资产收买/放弃相联系或以其为条件的资 产转移和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 ●直接投资(Direct Investment)。主要特征是投资者对另一经济体的企业拥有永久利益。 这一永久利益意味着直接投资者和企业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关系,并且投资者对企业经营管理施加着相当大的影响。直接投资可以采取在国外直接设立分支企业的形式,也可以采取购买国外企业一定比例以上股票(最低10%)的形式。 ●证券投资(Portfolio Investment)。主要对象是股本证券和债务证券。股本证券包括股票、 参股和其他类似文件(如美国的存股证);债务证券可以分为期限一年以上的中长期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如国库券、银行承兑汇票、大额可转让存单等)和其他派生金融工具。 ●储备资产(Reserve Assets)。包括货币当局可随时动用并控制以达到一定目的的外部资 产,主要有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和其他债权。 ●自主性交易(Autonomous Transaction),又叫事前交易(Ex-ante Transaction),是指那 些基于商业(利润)动机或其他考虑而独立发生的交易,如商品、劳务、技术交流,收益的转移,无偿的转让,各种形式的对外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等等。 ●国际收支均衡(Equilibrium of BP),即国内经济处于均衡状态下的自主性交易平衡, 或者说,国内经济处于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和经济增长状态下的自主性交易平衡。 ●偶发性失衡(Accidental Imbalance) ●又称临时性失衡(Temporary Imbalance),即短期的、由非确定和偶然因素引起的国际 收支失衡。

武大《高等数学》期末考试试题

2000~2001学年第二学期《 高等数学 》期末考试试题(180学时) 专业班级 学号_______________ 姓名 一、 已知一个二阶常系数线性齐次微分方程有相等的实根a ,试写出此微分方程及通解。 (8分) 二、 设幂级数∑∞=?0 )1(n n n x a 在x =3处发散,在x =1处收敛,试求出此幂级数的收敛半径。(8分) 三、 求曲面323 =+xz y x 在点(1,1,1)处的切平面方程和法线方程 。(10分) 四、 设)(,0x f x >为连续可微函数,且2)1(=f ,对0>x 的任一闭曲线L,有0)(43=+∫L dy x xf ydx x ,求)(x f 。 (10分) 五、 设曲线L (起点为A ,终点为B )在极坐标下的方程为36(,2sin πθπθ≤≤= r ,其中θ=6π 对应起点A ,3 π θ=对应终点B ,试计算∫+?L xdy ydx 。(10分) 六、 设空间闭区域Ω由曲面222y x a z ??=与平面0=z 围成,其中0>a ,Σ为Ω的 表面外侧,且假定Ω的体积V 已知,计算: ∫∫Σ=+?.)1(2222dxdy xyz z dzdx z xy dydz yz x 。(10分) 七、 函数),(y x z z =由0),(=z y y x F 所确定,F 具有连续的一阶偏导数,求dz 。 (12分) 八、 计算∫∫∫Ω +,)(22dxdydz y x 其中Ω是由平面z =2与曲面2222z y x =+所围成的闭区域。(12分) 九、 已知级数 ∑∞=1n n U 的部分和arctgn S n =,试写出该级数,并求其和,且判断级数∑∞=1n n tgU 的敛散性。(12分) 十、 设)(x f 连续,证明∫∫∫??=?A A D dt t A t f dxdy y x f |)|)(()(,其中A 为正常数。D :2||,2||A y A x ≤≤ 。(8分)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模拟试题及答案4

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模拟试题(四) 一、单项选择题 1. 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外科专著是: c a. 《内经》 b. 《五十二病方》 c. 《刘涓子鬼遗方》 d. 《肘后备急方》 e. 《诸病源候论》 2.最常用的灭菌法: a a. 高温 b. 紫外线 c. 电离辐射 d. 煮沸灭菌法 e. 70%乙醇浸泡 3. 下列哪种方法不属于灭菌法: b a. 高压蒸气法 b. 甲醛蒸气蒸法1h c. 煮沸1h

d. 火烧法 e. 紫外线 4. 局麻药中毒早期表现为肌肉颤动,其常见部位是: c a. 颈部肌肉 b. 腹部肌肉 c. 颜面部肌肉 d. 躯干肌肉 e. 四肢肌肉 5. 输血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c a. 发热反应 b. 过敏反应 c. 溶血反应 d. 细菌污染反应 e. 变态反应 6. 代谢性酸中毒最明显的表现是: b a. 呼吸变得又浅又快 b. 呼吸变得又浅又慢 c. 呼吸变得又深又慢

d. 呼吸变得又深又快 e. 呼吸变得时浅时深 7. 造成休克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 a a.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 b. 急性心肌梗塞 c. 急性肾功能衰竭 d. 脑疝 e. 急性肝功能衰竭 8. 双人复苏时,心脏按压次数和口对口人工呼吸次数的比为: d a. 1:1 b. 1:2 c. 2:1 d. 5:1 e. 6:1 9. 手术前准备的最根本目的是: c a. 促进切口良好愈合 b. 防治术后感染 c. 使病人尽可能接近于生理状态,提高对手术的耐受力

d. 防止术中各种并发症发生 e. 促进术后早日康复 10.外科疾病致病因素哪项是错误得: c a. 外感六淫之邪 b. 感受特殊之毒 c. 气血雍滞,经络阻塞 d. 饮食不节,情志内伤 e. 房室损伤,外来伤害 11.急性感染是在: d a. 3d以内 b. 1周以内 c. 10d以内 d. 2周以内 e. 3周以内 12.急性皮肤病有明显的糜烂、渗出时,外用药应选用何种剂型:b a. 洗剂 b. 溶液 c. 软膏

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试卷

武汉大学1997—1998年第一学期“西方哲学史”试卷 (全校公选课) 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 1.西方的“哲学之父”是(),他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哲学家是()。 2.赫拉克利特把万物运动所遵循的规律叫做();古希腊智者普罗塔哥拉提出的著名命题是();而第一个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家是()。 3.古代原子论和理念论的代表分别是()和()。 4.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解释实体是如何生成的问题时,提出了()与()的理论。 5.在中世纪,提出著名的“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经院哲学家是();而提出“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经院哲学家则是()。 6.中世纪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论,是围绕着()与()的关系问题进行的。 7.近代西欧经验论的创始人是(),他在()一书中系统地制定了经验归纳法和创立了唯物主义经验论的学说;近代西欧唯理论的创始人是(),他在认识论上提出了()说。 8.洛克的主要哲学著作是(),他在认识论上提出了著名的(“”)说。 9.斯宾诺莎认为唯一的实体就是(),他同时又把它等同于神,他的这种世界观通常被称为()。 10.莱布尼兹创立了()的世界观理论体系,为了解决“不可分的点”与“连续性”的矛盾,他又提出了()的学说。 11.贝克莱哲学的两个重要命题是()和“存在就是被感知”;休谟把经验论推向了极端,从而导致了()的结论。 12.卢梭的主要著作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 13.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主要思想渊源有两个,一是笛卡尔“物理学”中的(),一是洛克的()。 14.康德的认识论思想集中表述在()一书中,康德认识论的出发点是()与()的二元对立,前者提供形式,后者提供内容,共同构成作为认识对象的()。 15.费希特哲学的基本概念是(),谢林哲学的基本概念是(),黑格尔哲学的基本概念是()。 16.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运动发展的根本动力是它内部所包含的(),而绝对精神运动发展的形式则是()。 17.黑格尔“逻辑学”的起点是(),终点是()。 18.费尔巴哈把思维与存在同一性的基础从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转化为“人”,他的哲学因此而被叫作()。 (说明:以下各题的答案请写在答题纸上。) 二、辨析题(每题判断正误1分,说明3分,三题共12分): 1.柏拉图认为,理念就是对客观存在的具体事物的反映。 2.洛克认为,我们的所有知识或观念都是来源于感觉。 3.黑格尔哲学最深刻的内在矛盾就是体系与方法之间的矛盾。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回忆说 我思故我在 自然神论 绝对命令

最新中西医结合综合模拟试题五十四

中西医结合综合模拟试题 21.男,58岁。心悸胸闷已2年。近1周来心悸加剧,并见胸部闷痛,入夜加重,伴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弦迟。其证候是 A.心气虚证 B.心阳虚证 C.心血虚证 D.心阴虚证 E.心脉痹阻证 答案:21. B 22.女,23岁。心烦失眠1个月。病人因最近与同事发生矛盾,心情烦躁,入夜难以入睡,自觉手足心发热,口干欲饮,但所饮不多,舌红苔薄而干,脉细数。其证候是 A.心阴虚证 B.肝阴虚证 C.心火上炎证 D.肝火上炎证 E.肝气郁结证 答案:22. A 23.女,68岁。患“冠心病” 10年余。今突然心痛剧作,而色青灰,冷汗淋漓,四肢厥冷,呼吸微弱,舌淡苔白润,脉微欲绝。其证候是 A.心脉痹阻证 B.心阳眾脱证 C.心阳虚证 D.亡阴证

E.亡阳证 答案:23. B 24.男,55岁。体胖,患“髙血压”已6年余,近2天来,自觉心前区闷痛,时感心悸, 短气,舌淡苔白腻,脉沉弦。其证候是 A.心脉痹阻证 B.痰迷心窍证 C.痰火绕心证 D.痰阻心脉证 E.瘀阻心脉证 答案:24. D 25.女,17岁。因高考将至,过度紧张,而致心情烦躁,入夜难眠,口干多饮,舌红苔黄干,脉数。其证候是 A.心阴虚证 B.肝阴虚证 C.心血虚证 D.心火上亢证 E.肝火上炎证 答案:25. D 26.女,45岁。平时常感气短乏力,前天与人争吵后,感心前区胀痛,放射至左肩背部, 伴心悸失眠,舌暗红苔薄白,脉沉弦。其证候是 A.肝气郁结证 B.气滞血瘀证 C.气郁心脉证

D.瘀阻心脉证 E.寒凝心脉证 答案:26. B 27.女,60岁。心前区疼痛10年余,每逢秋冬季节加重,今年入冬后感心前区刺痛,放射至左肩背部,伴心悸、胸闷,舌质紫黯,脉沉涩。其证候是 A.痰阻心脉证 B.气滞血瘀证 C.气郁心脉证 D.瘀阻心脉证 E.寒凝心脉证 答案:27. D 28.男,40岁。平时性情急躁易怒,近2周失眠多梦,头晕:,口舌溃疡肿痛,尿黄,大便干结,舌红苔黄,脉滑数。其证候为 A.肝火上炎证 B.心火亢盛证 C.胃火上冲证 D.脾胃湿热证 E.肾火上炎证 答案:28. B 29.男,20岁。5天前受凉后岀现恶寒发热,无汗,咳嗽,夜间加剧,咳痰稀薄色白,舌苔薄白腻,脉浮紧。英证候是 A.风寒束肺证 B.寒邪客肺证

武大经管院权威期刊排名

第Ⅰ层次,国内外重要权威学术期刊 1. 国外重要权威学术期刊 序号期刊目录主办单位备注 1. SCI(科学引文索引)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 所 全文收录、 核心收录 2. SSCI(社会科学引文 索引)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 所 全文收录、 核心收录 3. EI(工程索引)美国工程信息公司被Compendex(核心版)收录、 全文收录 2.国内重要权威学术期刊 序号期刊目录主办单位备注4. 中国社会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 5. 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6. 管理世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第Ⅱ层次,国内外权威学术期刊 1. 国外权威学术期刊 序号期刊目录主办单位备注 7. SCIE(科学引文索引 扩展版)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 所 网络版 8. SSCI社会科学引文 索引 美国科学信息研究 所 网络版 9. EI(工程索引)美国工程信息公司Page One版 2.国内权威学术期刊(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期刊目录主办单位备注 10. 经济学动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1. 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12. 世界经济中国世界经济学会 13. 世界经济研究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14. 中国人口科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 15.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中国可持续发展研

境 究会、 山东师范大学 16. 财政研究 中国财政学会 17. 财贸经济 中国社科院财贸经济研究所 18. 金融研究 金融研究杂志社 19. 保险研究 中国保险学会 20. 中国工业经济 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1. 国际贸易问题 对外经贸大学 22. 会计研究 会计学会中国成本研究所 23. 审计研究 中国审计学会 24. 统计研究 中国统计学会、 国家统计局统计科学研究所 25. 经济管理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26. 南开管理评论 南开大学国际商学院 27. 中国软科学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 28.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中国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 29. 管理科学学报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 30.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中国系统工程学会 31. 中国管理科学 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中科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32. 管理工程学报 浙江大学 3.学校列示的公共权威学术期刊(排名不分先后) 序号 期刊目录 主办单位 备注 33. 国外社会科学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34. 新华文摘 人民出版社 35. 人民日报(理论版) 人民日报社 论文要求2000字以上 36. 光明日报(理论版) 光明日报社 37. 经济日报(理论版) 经济日报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