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概论课的心得体会

学习概论课的心得体会

篇一:浅谈我对“概论”课的体会

学习“概论”课的体会

这个学期,在老师的辛勤教育下,我们学习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这门课,深切感受到了这门课程对我们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等方面都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的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1、老师讲课态度认真、方法科学;2、对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内容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认识;3、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下面,我就以上三点分别进行阐述:

一、在进入大学之后,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大学课堂与高中课堂相比,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明显减少,课堂氛围死气沉沉,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好像脱节了一般,我觉得这样不利于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快速掌握,如果课下同学们再不看书的话,就更难理解了。然而,这个学期的“概论”课则一改以往的方式,老师每堂课都会对上节课的内容进行提问,这样做,一方面提高了同学们上课的积极性,有助于更好的掌握课上的内容,另一方面也可以促使同学们课下进行复习,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除此之外,老师还可以通过这种

方式了解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有助于以后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

另外,老师还要求我们课上记笔记,其实在上高中的时候我们大部分同学都有记笔记的良好习惯,可是再进入大学之后我们却慢慢地丢掉了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方法,这个学期老师再次要求我们记笔记,虽然有些同学不是很情愿,不过我相信在以后进行复习的时候他们就会发现当初的一点劳动,会给他们带来很大的便利。除此之外,老师在讲课的时候很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当讲到一些不易于理解的内容时,老师就会列举一些历史案例或当今现实来辅以我们理解,我觉得这种方式,在我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也应该尽量尝试。

二、通过对“概论”课的学习,我进一步理解了毛泽东思想的内容,毛泽东思想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理论同实际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则。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政党来说,所谓实际,最根本的是国情实际和世界实际。必须把二者统一起来,全面加以把握。这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把中国长期革命实践中的一系列独创性经验作了理论概括,形成了适合中国情况的科学的指导思想,这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毛泽

东思想。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贯穿于上述各个组成部分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有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根本点和出发点,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实事求是,就是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就是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

群众路线,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群众进行革命和建设的必然结论。

三、进一步认识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与应用相结合的重要性,这点对我们学习和工作有很大的启发意义。比如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应用于学习和工作当中时,就要求我们,在学习上,要勤勤恳恳、踏踏实实,一步一步地慢慢积累。俗话说的好,“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况且现在检测一个人知识和能力的方式有很多,如果在学习方面作假,最终受害的还是自己。在工作上,每做一件事也要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现在一般人工作都习惯先列个工作计划,做完以后要写个工作总结,在做这些事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不能胡编乱造。同样,也不能按照计划死板硬套,计划是死的,人是活的,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而做决定。最重要的是要以群众的利益为前提,不要为了

一己私利去损害他人以及群众的利益。

毛泽东思想是博大精深的,其理论成就是随着中国的创建发展之路而一点一滴的形成的,其不仅是一个人的智慧,更是一个群体的智慧的结晶,是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学习的科学理论。

篇二:谈谈学习“概论课”的几点收获

谈谈学习“概论课”的几点收获

时光荏苒,转眼概论课就要结束了,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对毛泽东思想的了解由知之甚少到有所领悟。很多的时候,我感觉这位中国的创始人真的让人莫名的崇拜。他的思想是那么的丰富,那么的睿智,他的所为是那么的令人乍惊乍恐,是他领导着中国人民走出了压迫和落魄,是他把中国带向了胜利,更是他使中华儿女在世界上有了立足之地。潜移默化中,他的思想深深的感染着我们,他的理念也必将薪火相传,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

我觉得学习和认识毛泽东思想是必要的,有利于提升我们思想。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时间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运用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但绝不是生搬硬套,而是从中国国情出发,探索一条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

坚持以服务人民,走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指引共产党不断发展壮大的航标。毛泽东同志是我们党的群众路线的倡导者、推进者和实践者。毛泽东同志把群众路线提到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高度作出理论概括,标志着我们党的群众路线具备了成熟的理论形态。从此,党的群众路线获得了清晰明确的科学内涵,有了鲜明准确的表述形式,这就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信任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那就任何困难也能克服,任何敌人也会被我们所压倒。毛泽东同志一生的思想和业绩集中到一点,就是唤起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群众路线是贯穿毛泽东思想全部内容的一条主线,具有持久的价值。认真学习毛泽东同志群众路线的光辉思想,忠实继承我们党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并不断发扬光大,既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新局面的迫切需要,也是对毛泽东同志的最好纪念。

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形成有它的社会历史条件,它是20世纪中国社会历史和革命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俄国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经过新文化运动洗礼的中国,为马列主义的传播准备了条件。李大钊,毛泽东等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经过比较鉴别,终于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正是在这种时代条件和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的前提下产生的;毛泽东思想的本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而次

源则是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毛泽东思想产生,形成的过程,也就是马列主义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融会贯通的过程。所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中国工人阶级队伍的不断发展壮大,工人运动不断发展,迫切要学习新的本阶级的思想武器的指导和革命政党的领导,这就为马列主义传入中国和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创造了社会条件,奠定了阶级基础;而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人民革命运动则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时间基础。

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有一个历史过程。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尝试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思想,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已经萌芽。20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但在时间上为开辟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奠定了极为坚实的基础,初步形成了关于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新道路的理论,并解决了与这条新道路相关的一系列革命的基本问题,特别是关

于《反对本本主义》一文已初步包含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方面,这标志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思想已基本形成;土地革命后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即从遵义会议到中共七大,毛泽东思想得到系统的总结和多方面展开而到达成熟,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

思想;解放战争时期和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思想继续得到发展。毛泽东领导全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通过对”概论课“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进程就是毛泽东思想的进程。也了解到了推进毛泽东思想的原因和经历的历史进程以及产生的重大理论成果;认识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各自形成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主要内容、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认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毛泽东思想理论成果的精髓同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是完全一致的,都是实事求是。毛泽东在民主革命时期领导全党确立了一条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由此保证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从1957年下半年开始,党的领导工作程度不同地背离了这条正确的思想路线,由此造成了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严重失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条思想路线不仅得到了重新确立,而且有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通过学习,我们认识到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基本内容。

在近代中国这样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东方大国里进行革命,无产阶级政党如何实现对中国革命的领导?中国革命应该走怎样的道路?革命胜利后建立一个怎样的国家?在”

概论课“这本书中我们得到了答案。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反对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在总结中国革命经验的基础上,解决了中国革命面临的一系列重要问题,创立了独具特色的新民主主义理论。

学以致用,实践真理。通过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了解到毛泽东思想的真正含义:任何事物都有其特殊性,必须在原有事物基础上,根据实际环境因地制宜,才能避免教条主义的错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就是按着这条理论逐步发展的,并且这些理论经受住了实践的考验。这就告诉我们要懂得学以致用,用实践检验真理这也应该是我们以后对自己理论体系正确与否检验的最佳途径。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理论成果的精髓,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与时俱进是党和国家发展的内在要求。这是党一路艰辛走来的理论经验,这也应该是保持党先进性的要求。对于我们来说,也应该以此来要求自己,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要敢于接受新鲜事物,勇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使自己跟上时代的步伐。

总之,对于这学期概论课的学习收获很大,了解了党一

直坚持和发展的科学的指导思想,和一代又一代领导人对理论的创新和探索,丰富了自己的知识体系。对自己的生活也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无论是在以后的学习还是工作过程中,都会用概论课学到的知识来修正自己,提升自己。

篇三:概论心得体会

一、结合自身收获,谈谈学习《概论》课的心得体会。

自从20XX年的9月迈进大学的校门,至今已一年有余,感到遗憾的是,大一第二学期的概论课很快就结束了。遗憾的同时,更值得我庆幸的是:在这短暂的时光里,从概论课中我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思想上也得到了锻炼。

对于概论课的学习已接近尾声,而它对我们人生的影响却仍在进行中。依稀记得,当我第一次坐在概论课的课堂上,在没有任何思想准备的情况下,面对课程的抽象与枯燥,我顿时迷茫了。但是,面对困难我没有退缩,为改变这种状况,我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就是要在上课前熟悉课本内容,不懂的地方勾画出来,做到对课本内容心中有数,听课时有重点。古人说:“凡事预则立,不遇则废。”有无学习计划,直接影响到学习效果。科学地利用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有计划地学习,这是科学学习方法的一条重要原则。所以,在上课前我都会先预习课本内容,在课堂上,跟随吴老师的讲课思路,慢慢地我对课堂内容不再像开始那样茫然了。

《概论》作为一门理论,一种先进的文化,要想深入,

学透还需要一定的时间,而作为一门思想,要想完全参透,则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对历史事件的探索,对我党每一步战略部署的学习,对其内在思想的领悟,对历史背景的研究,尤其是它如何指引我们人生方向,都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让我们每一步都走的正确,都走的脚踏实地,即使失败了,都要走的自信。

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的伟大的政党。

领导中国人民从暗无天日的旧社会走向了通往光明与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它在这漫长而艰苦的历史之路上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光辉形象。在吴老师的生动叙述下,一个个光辉而伟大的身影跃然眼前。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还有数不清的仁人志士为了救国救民的信念,为了共产主义信仰,抛头颅,洒热血,在革命的道路上前仆后继,勇往直前。正是他们用铁与血铸造了中国共产党,将这一救民族于生死间的政党永远刻在每个人心中。

其次,我想谈一下关于学习《概论》课更深一层的体会和课本之外的收获,那就是我们吴老师的教课方式。吴老师从不只是把略显枯燥的理论塞给我们,不是脱离课本,脱离理论知识单单去谈现实生活,而是理论与背景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虽然都只能在课堂上看到吴老师播放的老一辈的视频,不能去参观一些革命圣地体验一下他们的艰辛和奉献精

神,从而培养我们吃苦耐劳的精神,但她会经常举一些生活中近期的例子来给我们讲解,印象最深的是她借着习近平说的一句话跟我们说:“打铁必须自身硬,”使我们在课堂上有密切的讨论,也使得整个课堂互动,活跃起来,深受我们的喜爱。她总在提醒着我们:我们是肩负着建设祖国重任的新一代大学生,我们在努力学习好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要关注时事、关注社会的发展,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会在实践中发挥功效。同时,也应把个人情况与社会现状相结合,努力探索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

最后,在此预祝为《概论》课辛勤付出的吴老师道一句:老师您辛苦了!谢谢这一年有您的陪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