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井间巷道贯通测量设计及误差预计

合集下载

贯通测量

贯通测量

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

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4.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5.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6.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内蒙古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贯通测量前言贯通测量,尤其是大型巷道贯通测量是矿山测量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贯通工程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整个矿井的建设、生产和经济效益,为了加快矿井的建设速度、缩短建井周期、保证正常的生产接替和提高矿井产量,经常采用多井口或多头掘进,这样就会出现两井间或井田的长距离巷道贯通测量,所以两井间贯通测量就成为了矿井生产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4]。

近50年来,随着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光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测绘仪器制造也得到了长足进展,其高科技产品代表之一就是电子全站仪。

全站仪是当前比较流行,也比较实用的测绘仪器。

应用全站仪与传统的科技手段和地质勘探技术理论相结合,在矿山勘探、设计、开发和生产运营的各个阶段,对矿区地面和地下的空间、资源和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利用,将极大地提高资源勘探的效率,降低成本,减少人力物力,使矿区开采更加有效地进行。

国际上矿山测量仪器正向着多功能、小型化、数字化和全自动化方向发展。

目前国内外两井贯通理论比较成熟,两井间贯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1.在确定测量方案和方法时,应保证贯通所必须得精度,过高和过低得精度要求都是不可取得。

2.对完成得测量和计算工作均要有客观得检查,如:进行不少于两次独立测量;计算由两人分别进行或采取不同得方法,不同计算工具等。

探析井下巷道贯通测量误差与控制

探析井下巷道贯通测量误差与控制

探析井下巷道贯通测量误差与控制发布时间:2021-05-20T10:18:28.117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1期作者:沈孝良[导读] 摘要:在矿山巷道的贯通测量中,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巷道的贯通效果及质量,对矿井建设及生产效益最大化有着重要意义。

山东烟台鑫泰黄金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烟台 265147摘要:在矿山巷道的贯通测量中,测量精度直接关系到巷道的贯通效果及质量,对矿井建设及生产效益最大化有着重要意义。

基于此,文章就井下巷道贯通测量误差种类及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误差控制措施,以保证巷道最终贯通效果。

关键词:井下巷道贯通;测量误差;误差控制井下巷道作为矿山生产、运输的主动脉,巷道布局、安全性对生产进度以及经济效益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而巷道贯通测量精度则是影响井下巷道施工质量及安全性能的关键因素。

因此,为了确保井下巷道贯通测量误差在规定范围内,保证巷道贯通质量,需要对巷道贯通测量误差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升测量精度,保证其符合施工要求及生产要求。

一、造成巷道贯通测量误差的原因在井下巷道贯通测量过程中,测量极易受多种因素影响,导致测量结果出现误差,为了有效控制贯通测量误差,需要对误差种类进行具体分析。

常见的测量误差种类分为地面误差和井下误差两类,其中地面误差又分为地面角度测量误差、地面高程测量误差,井下误差细分为井下测角误差、井下钢尺量边误差、井下光电测距误差及井下高程测量误差。

而造成这些误差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控制点造成的误差随着矿山开采的深入及外部环境的破坏,导致地面控制点遭到破坏甚至消失,或这与实际坐标误差较大,最终导致地面测量结果与实际情况出现较大误差。

2、测量仪器导致的误差井下巷道贯通测量过程中,所有的测量仪器均有其精度,而仪器精度稳定性的高低直接影响测量质量。

仪器未定期进行保养,测量前未进行调试等均会导致测量误差。

3、人为原因导致到的误差观测人员对测量误差的识别能力有限,测量精度受仪器的影响较大,若测量仪器操作不当,则会导致测量误差较大。

矿山测量第五章 贯通测量

矿山测量第五章 贯通测量

图5-2(a)一井内的平巷和斜巷贯通
(2)两井之间的巷道贯通,见图5-2(b)
图5-2(b)两井间的巷道贯通
(3)立井贯通,见图5-2(c)
图5-2(c)两井间的巷道贯通
2、贯通巷道的误差种类 巷道贯通接合处的偏差值,可能发生在三个方向上:
(1)水平面内沿巷道中线方向上的长度偏差,这种偏差只对
对于立井贯通来说,影响贯通质量的是平面位置偏差,即 在水平面内上,下两段待贯通的井筒中心线之间的偏差(见 图5-5)。
图5-5 立井贯通偏差
三 、贯通测量工作的步骤及贯通测量设计书的编制
(一)贯通测量的工作步骤 (1)调查了解待贯通巷道的实际情况,根据贯通的容许偏差 ,选择合理的测量方案与测量方法。对重要的贯通工程,要编 制贯通测量设计书,进行贯通测量误差预计,以验证所选择的 测量方案,测量仪器和方法的合理性。 (2)依据选定的测量方案和方法,进行施测和计算,每一 施测和计算环节,均须有独立可靠的检核,并要将施测得实际 测量精度与原设计书中要求的精度进行比较。 (3)根据有关数据计算贯通巷道的标定几何要素,并实地 标定巷道的中线和腰线。 (4)根据掘进巷道的需要,及时延长巷道的中线和腰线, 定期进行检查测量和填图,并按照测量结果及时调整中线和腰 线。贯通测量导线的最后几个(不少于3个)测站点必须牢固埋 设。最后一次标定贯通方向时,两个相向工作面之间的距离不 小
三、 在两个已知点之间贯通平巷或斜巷
设要在主巷的A点与副巷的B点之间贯通二石门,即图5-8 中用虚线所表示的巷道。
图5-8 在主巷与副巷之间贯通二石门
其测量和计算工作如下: (1)根据设计,从井下某一条导线边开始,测设经纬仪导线
到待贯通巷道的两端,并进行井下高程测量,然后计算出CA,

浅谈矿山测量中井下巷道贯通测量问题

浅谈矿山测量中井下巷道贯通测量问题

浅谈矿山测量中井下巷道贯通测量问题 摘要:矿山测量作为矿山生产与安全的重要保障,其精度与准确性直接关系到矿山生产的安全与效率。井下巷道贯通测量作为矿山测量中的关键环节,其实施过程中涉及的技术要点与注意事项众多。本文旨在探讨井下巷道贯通测量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重视原始资料信息、进行复测复算以及施测结果要进行精度分析。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注意事项,有助于矿山测量人员更好地掌握贯通测量技术,提高测量精度,进而保障矿山生产的安全与顺利进行。

关键词:矿山测量;井下巷道;贯通测量 随着矿山开采技术的不断发展,矿山测量在矿山生产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井下巷道贯通测量作为矿山测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确保矿山生产安全、提高开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实际测量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贯通测量往往存在较大的误差。因此,本文将从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的技术出发,分析井下巷道贯通测量重点关注问题,以提高测量精度和矿山生产的安全性。

一、巷道贯通测量的核心步骤及其重要性 矿山巷道贯通测量作为矿山生产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不仅关乎巷道开挖的精准性,更是整个矿山安全高效运行的基石。

1.准备阶段 在巷道贯通测量的准备阶段,首要任务是完成井下巷道贯通测量的初步准备。这包括利用经纬线绘制巷道的导线点,进而确立巷道贯通测量的中心线。通过精确的导线点布局,可以为后续的测量工作提供准确的参照基准。接下来,基于已确立的中心线,确定井下巷道的开切点,这是决定巷道走向和位置的关键。在这一步中,需要充分考虑巷道的地质条件、挖掘设备、作业环境等因素,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测量方案。此外,当测量距离较远时,必须评估可能出现的误差,并根据精度要求制定相应的误差控制措施。这一阶段工作的严谨性和精确性将为后续测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2.计算阶段 在完成准备阶段后,进入计算阶段。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计算井下巷道贯通所需的几何元素,如巷道中心线、倾角位置等。这些元素的计算涉及复杂的数学和几何知识。通过使用坐标值进行逆向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满足测量精度的设计图纸。设计图纸是巷道挖掘的重要依据,其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巷道的开挖质量和安全。因此,在计算阶段,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煤矿巷道贯通误差标准某煤矿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煤矿巷道贯通误差标准某煤矿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煤矿巷道贯通误差标准某煤矿贯通测量误差预计第页码页码页 / 总页数 NUMS 总页数总页数页煤矿巷道贯通误差标准 [某煤矿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摘要】:^p :本文结合实例,通过对某煤矿的贯通误差的预计,对误差计算公式进行梳理,总结了在做矿山贯通测量误差预计时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p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中图分类号:O24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引言: 贯通测量误差预计,就是预先选择一种测量方案,测量方法和仪器,并据此按误差理论估算一下,测量误差在贯通巷道拟定的相遇点处的每一重要方向上的累计可能达到多少。

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本文主旨在于理清思路,对矿山测量中的误差预计工作提供参考。

1 概况××煤矿位于××县东南百子沟,行政区划隶属××县,与××县新民镇相邻,距××县城约20Km。

本矿井井田南端开拓有主立井、副斜井用于提煤、下料、行人。

本次拟在北端开凿一立井,用于通风。

按设计要求,本次贯通垂直于掘进方向允许偏差0.2m,竖直方向上允许偏差为0.1m。

2 贯通测量方案2.1 贯通线路根据矿井目前生产建设情况,贯通路线由副斜井口开始,经井底车场,沿已投入生产的8煤层轨道下山至8煤层回风下山北端,到新建风井完成贯通。

井下控制测量距离约3.75Km,贯通相遇点F点也就是新建风井井筒中心。

2.2 测量方案贯通测量方案见表1。

表1贯通测量方案1 四等GPS网四等水准一级导线等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等外水准3 贯通误差预计依据甲方提供的“××煤矿采掘工程平面图”绘制贯通误差预计图,见图一。

3.1 水平方向上的预计误差3.1.1 地面GPS控制测量误差地面GPS控制测量误差分为角度误差和边长测量误差。

角度和边长测量误差都引起贯通相遇点F点在′方向上的误差。

(1)式中MSⅠ-Ⅱ——近井点Ⅰ与Ⅱ之间边长SⅠ-Ⅱ的误差;(2)a——固定误差,D级及E级GPS网的a≤10 mm;b——比例误差系数×10-6, D级GPS 网的b≤10×10-6,E级GPS网的b≤20 ×10-6;α′——SⅠ-Ⅱ边与贯通重要方向′之间的夹角。

毕业设计__两种贯通方法误差预计程序设计

毕业设计__两种贯通方法误差预计程序设计

摘要现在市场上没有一款正式发布的软件明确支持地下贯通误差预计,并且实际工作中使用图解法或者Excel计算繁琐复杂,在特大型贯通中又有些力所不足。

基于此,本文主要使用C++语言,设计井下两种贯通方法(一井贯通和两井贯通)误差预计程序。

程序直接读取点数据文件和按约定原则的贯通信息数据文件(txt文本格式文件),计算贯通点在重要方向上的误差值,极大的减少处理数据和计算繁琐度。

并且改变了在增添或者删除加测陀螺定向边情况下就需要大规模重新计算的局面,使贯通测量设计提高效率。

整个使用的误差预计公式,为现在贯通误差预计中使用最久最成熟的导线法误差预计公式。

程序主要由两个大类,一是支导线误差预计类,二是加测陀螺定向边的方向附合导线误差预计类组成。

通过main主函数的调用,简单组合,实现程序最大的灵活性。

而每个类由主要的五个成员函数构成,使程序简明。

最后以文本格式输出贯通误差预计详细结果和预计处理过程的相关数据。

不仅对实际误差预计工作有现实意思,也为编制测量程序积累了经验。

关键字:导线法贯通误差预计程序AbstractNowadays,We can’t find a software tha t released officially supporting estimation of through error underground in the surveying and mapping market.Besides,using graphical method or Excel to calculate during the practical work is complicated.It’s inefficient in the large-scale break through survey.Therefore,this article will design program to solve error prediction of two back through ways(single shaft orientation and two shaft orientation).The program can directly read data files andbreak through information data files (.txt) according to the contract.It can calculate the error value of holing point on the important direction which greatly simplify the process. It also change the situation where need to a large scale recalculate in the case of adding or deleting gyroscopic directed edges which can improve efficiency in through survey.The error prediction formula the program use is the most longer and mature formula in break through error prediction.The program concludetwo parts: error prediction of branch conductor and direction-connecting traverse which has gyroscopic directed edges.By calling mainfunction,simply combining,the program achieve great flexibility.Each class has five member function makes the program simple andclear.Finally it can output the result and related data of error prediction process.This article is not only meaningful to the actual work,but also a useful experience for measurement program writing.Keywords: Wire ; error prediction ; through ; software目录1.绪论 1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3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42.贯通误差预计公式 62.1支导线误差公式 62.2方向附合导线误差公式 92.3导线最远点高程中误差的误差预计公式 12 3.贯通误差预计程序总体设计 133.1数据格式设计 133.2贯通情况讨论与程序灵活性设计 173.3预计过程可视性设计 244.程序详细设计 274.1读入数据类设计 274.2支导线误差预计类设计 314.3加测陀螺定向边误差预计类设计 364.4 main主函数体现程序灵活简单特性 39 5.程序在实际案例中应用 415.1 某煤矿开采面最弱点误差预计 415.2某煤矿两井贯通误差预计 456.结论与展望 47参考文献 50致谢 52附录 531. 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国际隧道协会(IAT)提出“大力发展地下空间,开始人类新的穴居时代“的倡议和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务部2015年3月28日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

矿井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要点及误差问题分析

矿井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要点及误差问题分析

矿井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要点及误差问题分析作者:葛磊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7年第21期摘要:煤矿矿井巷道建设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关键部分,直接影响煤矿的安全系数。

贯通测量技术是一种具有高精度测量水平的技术,可结合井下巷道的实际情况,完成对矿井井下巷道的开挖质量。

在实际的矿井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中,误差问题是确实存在的,严重影响矿井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的质量。

故此,需对具体技术要点和误差问题进行解读。

关键词:矿井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技术要点误差问题中图分类号:TD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7(c)-0028-02为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选取适宜的矿山测量方案,促使矿井井下巷道的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得到改善。

其中,贯通测量主要是用于大型矿井井下巷道测量,借助有效的贯通测量技术,有助于改善矿井的建设质量和运行效率。

但是,贯通测量技术应用时,存在误差问题影响,制约矿井井下巷道的功能性和安全性,亟需改进与完善。

本文将对矿井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的要点展开解读,再详细分析具体的误差问题,内容如下。

1 矿井井下巷道贯通测量实例为实现对矿井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的分析,本文以某一具体大型煤矿矿井建设的基本情况为例,该煤矿为副斜井和回风立井的贯通作业,选择贯通测量技术为开挖奠定基础。

其中两个井口间的直线距离为656m,井下具体作业长度为3137m,且在作业过程中有两个180°的大转角及两个小角度转角,回风立井深度为224m(见图1),按照作业线结合巷道实际情况,对导线点进行布置,共需布设31个导线点,除弯道转角处外导线长度均值为150m(见图1)。

在实际过程中加测三条陀螺边,其中两个180°拐弯后各加测一条陀螺边,回风立井井底采用陀螺定向加测一条陀螺边。

按照这样的方案展开对矿井井下巷道贯通测量,保障该煤矿副斜井和回风立井的贯通作业。

2 矿井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要点结合上述工程基本情况,对矿井井下巷道贯通测量技术要点展开以下研究。

煤矿两立井多巷道贯通测量方案及精度保证技术

煤矿两立井多巷道贯通测量方案及精度保证技术
Ab s t r a c t :I n o r d e r t o s o l v i n g d i ic f u l t p r o b l e m o f c o mp l e x s u r v e y i n g e n v i r o n me n t i n c o n n e c t i o n e n g i n e e i r n g b e t we e n t w o s h a f t s o f Z h a o —
R e g u l a t i o n s .T h e r e s u l t s h a d r e f e r e n c e v a l u e f o r c o n n e c t i o n e n g i n e e r i n g b e t w e e n d e e p s h ft a s .
第l 8卷 第 4期 ( 总第 1 1 3期 ) 2 0 1 3年 8月

矿 开

V o 1 . 1 8 N o . 4( S e i r e s N o . 1 1 3 )
Au g u s t 2 01 3
o l o g y
果对 国内高难度、深立井阍不沿导向层相 向贯通 测量_ T - 程有一定参考价值 。
[ 关键词 ] 贯通工程;误差预计;陀螺定 向;贯通精度 [ 中图分类号 ]T D 1 7 2;T D 1 7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 号]1 0 0 6 . 6 2 2 5( 2 0 1 3 )0 4 — 0 0 1 4 . 0 3
c o n n e c t i o n s u r v e y i n g nd a t r a n s f e r r i n g e l e v a t i o n a n d c o o r d i n a t e . Ob s e va r t i o n r e s u l t s h o w e d t h a t c o o r d i n a t e c l o s e e r r o r w a s mi n o r t h a n 3 0 mm,e l e v a t i o n c l o s e e r r o r W a S 8 5 i n n ,a z i mu t h a n g l e c l o s e e ro r wa s 3 5 ” ,w h i c h w e r e mi n o r t h a n t h o s e i n C o a l Mi n e Me a s u r e me n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井间巷道贯通测量设计及误差预计 摘要:两个井筒之间的巷道贯通一般需要贯通测量距离长,受已有巷道坡度和角度限制,导线点不能均匀布置,导线边长一般较短,导线测站多,对贯通测量增加了难度。为保证巷道能够准确贯通,在工程施工前要对贯通测量方案进行设计,依据设计的测量方法和各项精度要求进行误差预计计算,误差预计结果能满巷道贯通要求说明测量方案正确,否则需要重新设计。

关键词:两井;贯通;测量设计;误差预计 一、概述

铜川矿业公司玉华煤矿位于铜川市印台区,随矿井发展设计从地面开拓北风井与井下现有巷道定点贯通。两井口间井下导线全长5300多米,地面控制距离近5600米,闭合长度10893米。井下受巷道条件限制导线边长和角度不能均匀布置且观测条件差,所以施工前必须进行贯通设计和误差预计。

二、地面控制测量设计 1.GPS平面控制 根据付(斜)井和北风井两个井口附近的具体条件并兼顾今后测量工作,设计在付井附近布设六个近井点,北风井附近布设一组四个近井点,并与测区附近的三个国家控制点共同构网联测,采用GPS测量方案。

(1)已知点资料 根据现有的“矿区控制点成果资料”,选取距测区10km以内的三个高等级控制点“葡萄寺”(Ⅱ等点)、“中石峁”(Ⅱ等点)及“草滩”(Ⅲ等点)作为GPS起算点。

(2)近井点布设 首先布置与井下通视的井口永久点,其它点布设在稳定位置,要求最小基线长度不低于200m。保证相邻两点之间相互通视,并尽可能使同组近井点之间都通视。设计在两个井口共设置10个近井点,点位与编号见附图1。

(3)GPS网的精度设计 根据《煤矿测量规程》确定近井点测量采用E级GPS网。 (4)GPS网的图形设计 GPS网共有10个未知点(近井点)和3个已知点,其图形布设如附图1。采用边连接方式,包括6个同步环。最长基线边9238m,最短基线边300m。总基线 边36条,其中独立基线边18条,必要基线边12条,多余基线边6条。 表1E级GPS网测量精度与技术要求

(5)GPS测量方法 先对三个已知点进行GPS检测,在确认已知点进行GPS约束平差,然后再进行整体控制测量。

用标称精度不低于表1要求的双频GPS接收机静态方式观测,设计同步接收机4台,观测2个时段,时段长度为60min,数据采样间隔为10″,最大PDOP值小于6。

(6)GPS网平差处理 先用GPS平差处理软件先作基线解算和无约束平差,得到各点的WGS-84坐标。再根据已知点54坐标与高程作三维约束平差,获得近井点的平面坐标。基线向量的改正数及基线边相对误差应小于规范要求。

2.地面复测导线 在两井口之间布设5″级复测导线,以检测两井近井点的相对精度。地面复测导线起于GPS近井点P2-P1终于P7-P8,尽量沿两井口的连线方向布设成近似等边直伸形状。按一级光电测距导线要求施测。导线平差先检查最远边(P7-P8)的导线测量方位角与GPS测量的方位角之差,以及相对于GPS成果的导线相对闭合差是否都满足要求。若在限差范围内,证明复测导线精度及GPS近井点的精度均满足测量要求。否则,须重新进行导线复测和GPS控制测量,直到满足规范要求。

3.近井点高程联测 GPS正常高测量精度较低,不能作为近井点高程数据。起始近井点高程的绝对精度对于贯通测量没有影响,但两井口高程起算点只能使用同一基准点高程值,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先检测原有井口导线 “付2”和“付1”的高程值高差不符值在2倍允许限差以内时,取其中任一点的高程作为基准高程,再按四等水准测量要求对10个近井点进行高程联测。

由于本次贯通在高程上为重要方向,精度要求较高。因此,副井和北风井之间的高程联测应独立复测一次,取两次测量均值作为高程结果。 三、井下控制测量设计 1.井下平面控制 (1)导线布设方案 导线点应选择在稳定位置,尽可能加大导线边长度。北风井从地面单向掘进与井下现有暗风井贯通,贯通点K (见附图2)。由于受巷道条件限制,部分导线边长小于40m,平均边长100 m左右,导线点数为27个。

北风井的井下控制导线随井筒施工掘进延伸,每隔150 m左右设置永久导线点,在巷道变坡和转折处设点。共布设永久导线点8个。其平面位置见附图2。

(2)导线测量技术要求 井下控制使用2″级全站仪按井下7″级基本控制导线要求施测。每次独立观测,每测站两个测回,边长采用光电测距法,每边往返观测两测回。并进行一次独立复测,当两次测量的成果符合精度要求时,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观测成果,若两次观测的互差超过限差要求时,则应重新独立观测。

在边长测量中,测定气压读至100Pa,气温读至1°C。每条边长往返二个测回。其限差为:一测回读数较差不大于10mm,往返观测同一边长时,化算为水平距离(经气象和倾斜改正)后的互差,不得大于l/6000。

对于边长小于30m的导线点及临时导线点,可采用“三架法”观测,以减少对中误差和提高观测速度。用全站仪测定的边长观测值应加入温度和气压改正。

(3)边长的归化改正 测区距高斯投影带中央子午线较远,平均高程超过1400米,测点高差超过500米。实测边在经过温度和气象改正后,还应根据测距边的平均高程及平均横坐标进行高程归化改正及高斯投影改正,改正公式如下:

式中—测距边在高斯投影面上的长度。 —测距边实测长度 —测距边两端点横坐标的平均值。 —地球曲率半径 —测距边两端点的高程平均值 (4)井下加测陀螺定向边 由于付井导线长度近3km,因巷道转折点有多条短边,为了提高方位精度,确定在付井中部导线边“G16-G17”及最远导线边“G26-G27”上加测两条陀螺定向边,则支导线变为两段方向附合导线。

陀螺定向使用WILDGAK-1型陀螺经纬仪。一次测量陀螺方位角中误差为15″。采用付井外的GPS基线边(如P2-P1)测定仪器常数,要求方位角误差<10″。井下陀螺定向边长度不小于50m,采用“地面2测回一井下2测回一地面2测回”作业模式,用跟踪逆转点法观测。陀螺定向独立进行两次,取其平均值作为定向边方位角结果,方位角均值中误差为10″。

2.井下高程控制 (1)井下水准测量 井下控制导线位于水平巷道部分采用往返水准测量方法进行高程控制测量,相邻点高差采用两次变仪器高观测,其互差<5mm时,取平均值作为高差观测结果。往返测高差较差允许值为±50 mm(其中L为线路长度,单位为km),取往返测的平均值作为高程结果。井下水准测量应独立复测一次,取两次测量的均值作为最终高程结果。

(2)井下三角高程测量 倾斜巷道导线点高程采用三角高程方法测量。井下三角高程测量与导线同时施测,每测站2测回,采用往返观测。

三角高程测量相邻两点往返测高差互差<10mm+O.3mm×L(其中L为导线长度,以m为单位)。三角高程闭合差或两次独立三角高程的互差≤±100 mm。

井下三角高程测量应独立复测,取两次独立测量平均值作为复测导线最终高程值。

四、贯通测量误差预计 1.误差参数的确定 巷道工程是北风井单向掘进与现有巷道贯通(贯通点K)。从付井井口起始导线点至贯通点K的导线水平总长度为2830m,北风井至K点的导线水平总长度为947 m。依据导线形状建立以K点为坐标原点,沿现巷道延伸方向为x/轴正向,与其垂直方向为Y/轴的误差预计假定坐标系统。见附图2。

(1)导线起始点及起始边方位角误差 如附图2所示。贯通点两侧的井下导线起始边分别为GPS近井点P2-P1及P7-P8。GPS点位误差根据平差后基线边的精度确定。以起始边(P2-P1)为300m计算,取相对点位中误差m0=lOmm,则井下导线起始边方位角误差

= ×Arctan(m0/(3xlO5))=7″ (2)陀螺定向误差 采用WILD GAK—1型陀螺经纬仪进行陀螺定向,一次定向中误差取为15″则井下导线陀螺边一次定向的方位角误差mαT=15″。

(3)井下导线测角误差 按《煤矿测量规程》规定取:mβ下=7″ (4)井下导线边测距误差 2″级全站仪的标称测距精度为2mm+3×10-6D(D为距离,单位为mm)。井下导线边长一般不超过200m,比例误差小,主要是仪器对中和观测条件差对测距的影响。参照《煤矿测量手册》,取井下全站仪测边中误差为mS=lOmm(平均边长100m)。

2.贯通点K在水平X′轴方向的误差预计 A、付井一侧井下导线误差预计 (1)起始边及陀螺定边误差引起K点在x′轴上的误差 如附图2所示,此段导线为两条以陀螺定向边G16一G17及G26—G27作为坚强边的方向附合导线。依据附图2用计算机算出贯通预计的各项参数,如附表1、附表2所示。根据《煤矿测量手册》,由起始点误差m0及起始边方位角误差mα0与陀螺定向边方位角误差mαT引起K点在x′轴上的误差为:

=±12mm 式中, 、 —两段方向附合导线重心在假定坐标系中的横坐标。如附表1。 、 —导线起点P2及贯通预计点的假定横坐标由附表l得 =-214, =o (2)付井一侧井下导线测角误差引起K点在x'轴上的误差 由测角误差引起的导线终点K在x′轴上的误差为:

=±9.9 mm 式中,第1段导线中 , ,第2段导线中 , 。计算过程见附表1。 (3)付井一侧井下导线测边误差引起K点在x'轴上的误差

m =±51mm 式中,Lli、αi/为付井一侧各导线边长及其假定方位角。计算过程见附表2。 B、北风井一侧井下导线误差预计 北风井一侧井下导线误差预计计算方法付井一侧导线误差计算方法相同,没有陀螺坚强边误差计算。

计算结果:MXα2=±12mm MXβ2=±12mm Mxs2=±30mm C、贯通点K在水平方向x/轴上的总误差 由于井下控制导线测量和陀螺经纬仪定向测量都独立复测一次,故贯通点K在水平重要方向x/轴上总的预计中误差为:

=±45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