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表面现象练习题

第七章表面现象练习题
第七章表面现象练习题

第十章界面现象练习题

一、是非题(对的画√错的画×)

1、液体的表面张力总是力图缩小液体的表面积。()

2、液体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垂直。()

3、分子间力越大的物体其表面张力也越大。()

4、垂直插入水槽中一支干净的玻璃毛细管,当在管中上升平衡液面外加热时,水柱会上升。()

5、在相同温度下,纯汞在玻璃毛细管中呈凸液面,所以与之平衡的饱和蒸气压必大于其平液面的蒸汽压。()

6、溶液表面张力总是随溶液的浓度增大而减小。()

7、某水溶液发生负吸附后,在干净的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比纯水在该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低。()

8、通常物理吸附的速率较小,而化学吸附的速率较大。()

`

9、兰格缪尔等温吸附理论只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

10、临界胶束浓度(CMC)越小的表面活性剂,其活性越高。()

11、物理吸附无选择性。()

12、纯水、盐水、皂液相比,其表面张力的排列顺序是:γ(盐水)γ(纯水)γ(皂液)。()

13、在相同温度与外压力下,水在干净的玻璃毛细管中呈凹液面,故管中饱和蒸气压应小于水平液面的蒸气压力。()

14、朗缪尔吸附的理论假设之一是吸附剂固体的表面是均匀的。()

15、同一纯物质,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大于大液滴的饱和蒸气压。()

16、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总大于同温度下平液面的蒸气压。()

17、表面张力在数值上等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增加单位表面积时环境对系统所做的可逆非体积功。()

18、某水溶液发生正吸附后,在干净的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比在纯水的毛细管中的水上升高度低。()

|

19、弯曲液面处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相切。()

20、吉布斯所定义的“表面过剩物质的量”

n只能是正值,不可能是负值。( )

i

21、封闭在容器内的大、小液滴若干个,在等温下达平衡时,其个数不变,大小趋于一致。()

22、凡能引起表面张力降低的物质均称之为表面活性剂。()

23、表面过剩物质的量为负值,所以吸附达平衡后,必然引起液体表面张力降低。()

24、在吉布斯模型中,选择表面相的位置使溶剂的表面过剩物质的量n1(γ),则溶质的表面过剩物质的量ni(γ)可以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

25、过饱和蒸气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大的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二、选择题

.

1、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合力的方向总是(),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

(1)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液体内部。

(2)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气体内部。

(3)沿液体表面的切线方向,

(4)无确定的方向。

2、在定温定压下影响物质的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因素是()

(1)仅有表面积As (2)仅有表面张力

(3)表面积As和表面张力(4)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3、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是()

(1)由于存在表面(2)由于在表面上存在表面张力

<

(3)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在弯曲表面两边压力不同

(4)难于确定

4、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

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1)向左移动(2)向右移动

(3)不动(4)难以确定

5、今有一球形肥皂泡,半径为r,肥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则肥皂泡内附加压力是()

(1)2p r γ?= (2) r p 2γ=? (3) r p γ4=? 6、在定温下,同成分的两个大小不同的液球的饱和蒸气压()大*1,r p 和()小*2

,r p 存在( )的关系。

(1)**>21,,r r p p (2)**=2

1,,r r p p (3) **<2

1,,r r p p (4)不能确定 [

7、今有反应()()()g CO s CaO s CaCO 23+=在一定温度下过平衡,现在不改变温度和()g CO 2的分压下,也不改变()s CaO 的颗粒大小 ,只降低的()s CaCO 3颗粒直径,增加分散度,则平衡将( )

(1)向左移动 (2) 向右移动 (3)不移动

8、某物质B 在溶液表面的吸附达平衡时,则B 物质在表面的化学势()表B μ与溶

液内部B 物质的化学势()内B μ的关系是( )

(1)()()内表B B μμ> (2)()()内表B B μμ<

(3) ()()内表B B μμ= (4)不能确定

9、接触角是指( )

(1)g/l 界面经过液体至l/s 界面间的夹角

(2)l/g 界面经过气相至g/s 界面间的夹角

(3)g/s 界面经过固相至s/l 界面间的夹角

(4) l/g 界面经过气相至s/l 界面间的夹角

!

10、高分散度固体表面吸附气体后,可使固体表面的吉布斯函数( ) (1) 降低 (2)增加 (3)不改变

11、若某液体能在某固体表面铺展,则铺展系数S 一定:( )。

(1)≤ 0; (2)≥0; (3)= 0。

12、在等温等压下,同一种物质的粗颗粒的溶解度c 1 和微细颗粒的溶解度c 2间的关系为:( )。

(1)c 1

c 2;(2)c 1 = c 2 ;(3)c 1 c 2 ;(4)不能确定。

~

13、由两种不互溶的纯液体A 和B 相互接触形成两液相时,下面说法中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1)界面是一个界限分明的几何平面;

(2 )界面层有几个分子层的厚度,在界面层内,A 和B 两种物质的浓度沿垂直于界面方向连续递变;

(3)界面层的厚度可达几个分子层,在界面层中,A 和B 两种物质的浓度处处都是均匀的。

14、下面属于水包油型乳状液(O/W 型)基本性质之一的是:( )。

(1)易于分散在油中; (2)有导电性 ; (3)无导电性。

15、下列各式中,不属于纯液体表面张力的定义式的是: ( );

(1)p T A G ,??? ????; (2) p T A H ,??? ???? ; (3) V

T A F ,??? ???? 。 16、朗缪尔公式可描述为:( )。

,

(1)五类吸附等温线; (2)三类吸附等温线;

(3)两类吸附等温线; (4)化学吸附等温线。

17、在一般情况下不考虑表面的存在对系统性质的影响是因为:( )

(1)表面状态复杂;

(2)表面不重要;

(3)表面分子数比内部分子少的多,表面效应不明显;

(4)表面分子与内部分子状态一样。

18、一定体积的水,在同温度下分散为大水滴与分散为小水滴时的两种状态相比较,性质保持不变的是 ( )

(1)饱和蒸气压 (2)表面能 (3)表面张力

19、有机液体与水形成W/O 型还是O/W 型乳状液与乳化剂的HLB 值有关,一般是:( )

(1) HLB 值大,易形成W/O 型 ;

(2) HLB 值小,易形成O/W 型 ;

(3) HLB值大,易形成O/W型;

(4) HLB值小,不易形成W/O型。

20、矿石浮选法的原理是根据表面活性剂的:()

(1) 乳化作用;(2) 增溶作用;(3) 去污作用;(4) 润湿作用。

21、胶束的出现标志着表面活性剂的:()

(1) 降低表面张力的作用下降;

(2) 溶解已达到饱和;

;

(3) 分子间作用超过它与溶剂的作用;

(4) 分子远未排满溶液表面。

22、一个玻璃毛细管分别插入25℃和75℃的水中,则毛细管中的水在两不同温度水中上升的高度:()

(1) 相同;

(2) 无法确定;

(3) 25℃水中高于75℃水中;

(4) 75℃水中高于25℃水中。

23、人工降雨是将微细晶粒喷撒在积雨云层中,目的是为了降雨提供()

(1)冷量;(2)湿度;(3)晶核;(4)温度。

24、在农药中通常都要加入一定量的表面活性物质, 如烷基苯磺酸盐, 其主要目的是:()

(

(1)增加农药的杀虫药性;

(2)提高农药对植物表面的润湿能力;

(3)防止农药挥发;

25、对于一理想的平液面,下列物理量,何者为零()

(1)表面张力;(2)比表面;

(3)比表面吉布斯函数;(4)附加压力。

26、硅胶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使空气干燥,是由于()

(1)硅胶孔太小,吸附的水蒸气难以离开;

(2)硅胶与水形成氢键;

(3)硅胶孔中水的饱和蒸气压大于正常情况水的饱和蒸气压;

(4)硅胶孔中水的饱和蒸气压小于正常情况水的饱和蒸气压;

27、若在固体表面发生某气体的单分子层吸附,则随着气体压力的不断增大,吸附量是()

(1)成比例增大;(2)逐渐减少;(3)恒定不变;(4)逐渐趋向饱和。28、对于亲水性固体表面,其固、液间的接触角θ应()

(1)θ>90°;(2)θ=90°;(3)θ<90°;(4)θ=180°。

29、弗伦德利希吸附等温公式适用于()

(1)低压;(2)中压;(3)高压;(4)任何压力。

30、在干净、粗细均匀的U型玻璃毛细管中注入纯水,两侧液柱的高度相同,然后用微量注射器从右侧注入少量正丁醇水溶液,两侧液柱的高度将(),

(1)相同;(2)左侧高于右侧;(3)左侧低于右侧;(4)无法确定。31、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3根粗细不等的毛细管,其半径大小顺序为r1>r2>r3,则毛细管内水蒸气易于凝结的顺序是()

(1)1,2,3;(2)2,3,1;(3)3,2,1;(4)无法确定。

32、多孔固体表面易于吸附水蒸气,而不易吸附氧气、氮气,其主要原因是()

(1)水蒸气相对分子量比氧气、氮气小;

(2)水蒸气分子极性比氧气、氮气大;

(3)水蒸气的凝聚温度比氧气、氮气高;

(4)水蒸气在空气中含量比氧气、氮气少。

33、水在某毛细管内上升的高度为h,若将此管垂直的向水深处插下,露在水面以上的高度为h/2,则()

(1)水会不断冒出;

"

(2)水不流出,管内液面凸起;

(3)水不流出,管内凹液面的曲率半径增大为原先的2倍;

(4)水不流出,管内凹液面的曲率半径减小为原先的一半。

34、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1)农药中加入润湿剂可使γl/g 和γl/s 减少,药液在植物表面易于铺展;

(2)防水布上涂表面活性剂使γg/s 减少,水珠在其上不易铺展;

(3)泡沫浮选法中捕集剂极性基吸附在矿石表面,非极性基向外易被

吸附在泡沫上;

(4)起泡剂的主要作用是增大液体表面张力。

35、下列对于物理吸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1)吸附力基于范德华力,吸附一般没有选择性;

(2)吸附层可以是单分子层或多分子层;

(3)吸附速率较快,吸附热较小;

(4)吸附较稳定,不易解吸。

三、填空题

1、通常液体的表面张力是指某液体与其 相接触,或者 与 相接触时的界面张力。

2、临界状态下,由于 ,所以液体的表面张力为 。

3、一个球形液滴在定温下与其蒸汽成平衡时,液相压力P 1 气相压力P 2(选填>,=,<号)。若液体表面张力为

,球形液滴半径为r,则P 1-

P 2= 。

4、表面活性剂按亲水基团的种类不同,可分为:

、、、。 5、定温下溶液的表面张力随浓度增大而减小,则单位表面吸附量

&

为 0。(选填>,=,<号)

6、铺展系数S 与ls s l γγγ,,的关系是,S= ,若液体在固体表面上发生铺展,则S 0。

7、物理吸附的吸附力是 ,吸附分子层是 。

8、气体被固体吸附过程其熵变,△S= 0。焓变△H= 0。

9、由于新相难以形成而出现的四种常见的亚稳态是 ;

;;。

10、微小颗粒物质的化学势比大块物质的化学势要。

11、泡沫是以为分散相的分散系统。

12、乳状液的类型可分为和

13、过饱和蒸气的存在可用公式解释,毛细管凝结现象可用公式解释。(选填拉普拉斯、开尔文、朗缪尔)

<

14、朗缪尔等温吸附理论的基本假设为:

(1);(2)

(3);(4)

15、表面张力的作用方向是与界面,与边界

16、朗缪尔吸附等温式的形式为。该式的适用条件是。

17、由于表面效应的存在,所以新相生成。

18、表面张力随温度升高而。(选填增大、不变、减小),当液体到临界温度时,表面张力等于。19、通常以接触角θ值的大小来衡量液体对固体表面的润湿程度,若θ小于90°,称为_______________ 。

20、过热液体的存在可用公式解释。

四、计算题

1、已知293 K时,乙醚/水,汞/乙醚,汞/水的界面张力分别为×10 -3 N·m -1,379 ×10 -3 N·m -1,375 ×10 -3 N·m -1。用滴管在乙醚与汞的界面上滴一滴水,试求其接触角。

2、200 ℃时测定O2 在某催化剂上的吸附作用,当平衡压力为MPa及1 MPa 时

,1 g催化剂吸附O2的量分别为2.5 cm 3及 4.2 cm 3 (STP) 设吸附作用服从朗缪尔公式,计算当O2的吸附量为饱和吸附量的一半时,平衡压力为多少。

3、一个半径为r=2 cm的小玻璃杯,里面盛有水银,将一小滴水滴在水银表面上,试问水能否在水银表面铺展假定水能在水银表面铺展,求铺展过程Gibbs函数改

变。已知,γ

汞—空= N·m-1,γ

水—空

= N·m-1, γ

汞—水

= N·m-1

4、水在293 K 时的表面张力为×10-2 N·m-1,密度为998 kg·m-3,计算水在

293 K,半径为1×10-3 m 及1×10-5 m 的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g =9.81 m·s-2),假定接触角θ = 0°。

5、水的表面张力与温度的关系为:γ/ 10 -3 N·m -1 = -(t / ℃)今将10 kg 纯水在303 K及101 325 Pa条件下等温等压可逆分散成半径r= 110-8 m的球形雾滴,计算

(1)环境所消耗的非体积功;

(2)小雾滴的饱和蒸气压;

(3)该雾滴所受的附加压力。

(已知303 K,101 325 Pa 时,水的密度为995 kg·m-3,不考虑分散度对水的表面张力的影响。H2O的摩尔质量为18.0 g·mol-1。)

6、已知在33.6℃时,CO(g)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符合朗缪尔直线方程。经测定知,该(p/V)~p直线的斜率为23.78 kg·m-3,截距为131 kPa·kg·m-3,试求朗缪尔方程中的常数V m及b。

7、泡压法测定丁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20℃实测最大泡压力为kPa,若用同一个毛细管,20℃时测的水的最大泡压力为kPa,已知20℃时水的表面张力为mN·m-1,请计算丁醇溶液的表面张力。

8、283K时,可逆地使纯水表面积增加,吸热。已知283K时纯水的表面张力为. m-1,求该过程的W,△U,△H,△S,△G。

9、在298K时,乙醇水溶液的表面张力服从γ/mN·m-1= 72-5×10-4c+2×10-7c2,

试计算c =500 mol .m-3 时的表面过剩。

10、已知27℃时水的饱和蒸气压为kPa,已知水在298K时的表面张力为. m-1,密度为997㎏. m-3。试求:

(1)该温度下,水在半径为5×10-4m的某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是×10-2 m,求接触角为多少

(2)当毛细管半径为2×10-9m时,求27℃下水蒸气能在该毛细管内凝聚所具有的最低蒸气压是多少

第七章 表面现象习题答案.

第七章 表面现象习题答案 1.在293.15K 时,把半径为1 mm 的球形水滴分散成半径为1 μm 的球形小水滴,比表面为原来的多少倍?表面Gibbs 自由能增加了多少?此过程环境至少需做功多少?已知293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88 N ?m -1。 解: (1)小液滴比表面r a = r r r V A 3 3 4432=ππ=球体积球面积 r 1 = 10-3 m , r 2 = 10-6 m 36321121010 10/3/312 ===--r r r r a a r r = 倍 (2)分散前液滴表面积62111044-?==ππr A m 2 分散后小液滴数 9321323 121103 434=??? ? ??===r r r r V V n ππ 个 分散后液滴总表面积 () 32 6 9222104104104--?=?=?=πππr n A m 2 ?A = A 2 -A 1 ≈ A 2 ?G = σ??A = 0.07288?4π?10-3 = 9.158?10-4 J (3)环境至少做的功 W r '=?G =9.158?10-4 J 2. 将10-3 m 3 油状药物分散水中,制成油滴半径为10-6 m 的乳状液。已知油水界面张力为65?10-3 N ?m -1,求分散过程需作多少功?增加的表面Gibbs 能为多少?如果加入适量表面活性剂后,油水界面张力下降至30?10-3 N ?m -1,则此分散过程所需的功比原来过程减少了多少? 解:(1)分散后总表面积 小油滴面积小油滴体积 总体积 ?= A 36 332331031010310343 410?=?=?=?=----r r r ππ m 2 分散前表面积与分散后相比可忽略,?A =A 分散过程环境作的功及所增加的表面自由能: W r '=?G =σ??A =65?10-3?3?103=195 J (2) 加入表面活性剂后,分散过程环境作的功 W r '=?G =σ ??A =30?10-3?3=90 J 比原来过程少做功=195-90=105 J 3. 常压下,水的表面张力σ(N ?m -1)与温度T (K )的关系可表示为: σ=(75.64-0.00495 T )?10-3 。

界面现象练习题

界面现象练习题 1.下面关于表面张力的方向叙述不正确的是:(中科大2004年) (a) 平液面的表面张力沿着液面且与液面平行 (b)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指向曲率中心 (c) 弯曲液面的表面张力垂直于周界限,且与液滴的表面相切 (d) 表面张力是沿着液体表面,垂直作用于单位长度上的紧缩力答b; 2.水平放置的粗细均匀的毛细玻璃管中有一段汞柱,当在玻璃管右端稍稍加热时,管中汞柱将:(大连化物所2002年) (a) 向左移动 (b) 向右移动 (c) 不移动 (d) 无法确定答b; 3. 造成液体过热的主要原因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2003年) (a)气泡内压力下降 (b)小气泡受弯曲界面压力差 P (c)液柱静压力使气泡难以形成(d)过热时热力学上更稳定一些答b 4. 在一密闭恒温容器内,有大小不同的两个微小汞滴,经过足够长时间后,容器内仍有液体汞存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a)有大小不等的两个液滴 (b)有两个大小相等的液滴 (c)大液滴消失; (d)小液滴消失答d 5. 现有一个由水形成的液珠和一个气泡,附加压力的方向分别是:(大连理工大学2005年) (a) 液珠:向外,气泡:向内 (b) 液珠:向内,气泡:向外 (c) 液珠:向外,气泡:向外 (d) 液珠:向内,气泡:向内答d 9. 对于同一种物质,微小晶体与普通晶体相比较,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浙工大2006年) (a)蒸气压较大 (b)熔点较低 (c)熔点相同 (d) 溶解度较大 答c 11.对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b ) a.一定等于零 b. 一定不等于零 c. 不确定 14液体在能被它完全润湿的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反比于(b ) a.空气的压力 b.毛细管半径 c.液体的表面张力 d.液体的粘度 15. 两亲分子作为表面活性剂是因为(c ) a.在界面上产生负吸附 b.能形成胶束 c.在界面上定向排列降低了表面能 d.使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复习思考题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复习思考题一.名词解释: 1.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就是运用自然界中的乔木、灌木、藤本、竹 类及草本植物等,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与其它园林要素有机组 合来创造景观,使之构成一幅既符合生物学特性又具有美学价 值的生物立体画,供人们观赏、游憩。 2.园林:在一定的地块内,以植物、山石、水体、建筑等为素材,遵 循科学原理和美学规律,创造出的可供人们游憩和赏玩的现实 生活境域。 3.温度的三基点:每种植物生长发育都有最低、最适、最高温度,这 就是温度的三基点。 4.秋色叶树:凡在秋季叶子有显著变化的树种,均称为“秋色叶树”。 5.常色叶树:有些树的变种或变型,其叶片常年呈异色,而不必分春 秋季的来临,特称为常色叶树。 6.纯式花相:指树木在开花时,叶片尚未展开,全树只见花不见叶的 表现形貌。 7.衬式花相:指树木在展叶后开花,全树花叶相衬的一类表现形貌。 8.适地适树:是指根据当地气候、土壤等各生态环境条件来选植能够 健壮生长的树种。 9.花坛:是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花卉,运 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体现图案纹样,或观赏盛时绚丽景观的一 种花卉应用形式,它以突出鲜艳的色彩或精美华丽的纹样来体 现其装饰效果。 10.花境:是园林绿地中又一种特殊的种植形式,是以树丛、树群、 绿篱、矮墙或建筑物作背景的带状自然式花卉布置,是模拟自 然界中林地边缘地带多种野生花卉交错生长的状态,运用艺术

手法提炼、设计成的一种花卉应用形式。 11.地被植物:指覆盖在地表面的低矮植物,它不仅包括多年生低矮 草本植物,还有一些适应性较强的低矮、匍匐型的灌木和藤本 植物。 12.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攀缘植物来美饰建筑物的一种绿化形式,由 于这种绿化是向立面发展,所以叫做垂直绿化。 二.判断题: 复习资料第一章P68――――1,3,4,7。 复习资料第二章P71――――4,5,7,10。 复习资料第三章P73――――2,3,4,6,7,8,9,11。 复习资料第四章P75-P76――――1,2,3,4,5,6,7,8,9, 10,11,12,13,14。 复习资料第五章P77――――1,5,6,10,12。 三.单选题:复习资料第一章P68――――2,3。 复习资料第二章P71――――1,4,13。 复习资料第三章P71-P73――――1,13。 复习资料第四章P74-P75――――1,3,5,12。 四.多选题:复习资料第一章P68――――1。 复习资料第二章P71――――2,3,5,6,7,8,9,10,11, 12,14,15,16,17,18,19,20,21,22。 复习资料第三章P71-P73――――2,3,4,5,6,7,8,9, 10,11,12,14,15。 复习资料第四章P74-P75――――2,4,6,7,8,9,10,11, 13,14,15,16。 五.简答题:

植物学课后思考题

《植物学》教材中的主要复习思考题 [9987] 绪论 一、地球上的生命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主要因素影响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是否仍在进行?答:1、太阳系云团分散出地球云团冷却(H和O结合)地壳和原始海洋放电、紫外线等在原始海洋里形成了“有机物”(含蛋白质、核酸、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原始生命体 光合自养细菌。 2、原始海洋、太阳光、有机物的形成、臭氧层。 3、仍在进化。 二、自氧植物与异氧植物的主要区别是什么?各自在地球上的作用如何? 答:1、自养植物光合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存于有机物中;异养植物靠分解现成的有机物作为生活的能量来源。 2、自养植物是地球上有机物质的生产者,异养植物是分解者。 三、您认为“五界系统”划分的优缺点是什么?有无更好的划分方法? 答:1、五界系统将生物划分为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和动物界,其优点是在纵向显示了生物进化的三大阶段,即原核生物、单细胞真核生物(原生生物)和多细胞真核生物(植物界、真菌界、动物界);同时又从生物演化的三大方向,即光合自养的植物,吸收方式的真菌和摄合方式的动物,其缺点是它的原生生物界归入的生物比较庞杂、混乱。 2、1974年黎德尔(Leedale)提出了一个新的四界系统,他将五界系统中的原生生物分别归到植物界,

真菌界和动物界中,解决了原生生物界庞杂、混乱的缺点,近年来不少学者提出三原界系统(古细菌原界、真细菌原界、真核生物原界)正受到人们的重视。 四、什么是植物?动植物有何主要区别? 答:1、具细胞壁,含叶绿体,终生具分生组织能不断产生新器官,不能对外界环境的变化迅速做出运动反应的生物。 2、具运动性和吞食性者为动物,行固着生活能自养者为植物。 五、您认为今后植物学的发展趋势如何? 答:在宏观方面,已由植物的个体生态进入到种群、群落以及生态系统的研究,甚至采用卫星遥感技术研究植物群落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和演化规律,进行植物资源的调查。 在微观方面,将与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物物理学、量子力学等相互渗透,将在新的水平上进一步相互交叉、融合,向着综合性的方向发展。 植物学还将在更高层次上和更广的范围内,探索植物生命的奥秘和发展的规律。 六、怎样才能学好植物学? 答:应以辩证的观点去分析有关内容,深入理解细胞与细胞间、细胞与组织间、组织与组织间、组织与宇宙间、器官与器官间、形态结构与生理功能间、营养生长与生殖发育间、植物与环境间的协调性和一致性,要特别注意建立动态发展的观点。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运用观察法、比较法和实验法。 第一章植物细胞 一、细胞是怎样被发现的?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答:1、1665年,英人胡克()利用自制的显微镜,在观察软木(栎树皮)的切片时发现了细胞,而真正观察到活细胞的是荷兰科学家列文虎克(—hook,1677年)。 2、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生物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细胞来源于细胞。 3、为生物学的迅猛发展奠定了基础。

(完整版)物理化学界面现象知识点

279 界面现象 1. 表面张力、表面功及表面吉布斯函数 表面张力γ:引起液体或固体表面收缩的单位长度上的力,单位为N·m -1。 表面功:'δ/d r s W A ,使系统增加单位表面所需的可逆功,单位为J·m -2。 表面吉布斯函数:B ,,()(/)s T p n G A α??,恒温恒压下系统增加单位表面时所增加的吉布斯 函数,单位为J·m -2。 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广义定义: B()B()B()B(),,,,,,,,( )()()()S V n S p n T V n T p n s s s s U H A G A A A A ααααγ????====???? ',r s T p s W dA dG dA γδ== 表面张力是从力的角度描述系统表面的某强度性质,而表面功及表面吉布斯函数则是从能量角度和热力学角度描述系统表面的某一性质。三者虽为不同的物理量,但它们的数值及量纲等同的,均可化为N·m -1。 在一定温度、压力下,若系统有多个界面,其总界面吉布斯函数: s i i s i G A γ=∑ 2. 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拉普拉斯方程 附加压力:Δp =p 内-p 外 拉普拉斯方程:2p r γ?= 规定弯曲液面凹面一侧压力位p 内,凸面一侧压力位p 外;γ为表面张力;r 为弯曲液面的曲率半径,△p 一律取正值;附加压力方向总指向凹面曲率半径中心。 3. 毛细现象 毛细管内液体上升或下降的高度 2cos h r g γθρ= 式中:γ为表面张力;ρ为液体密度;g 为重力加速度;θ为接触角;r 为毛细管半径。当液体不能润湿管壁,θ>90°即0cos θ<时,h 为负值,表示管内凸液体下降的深度。 4. 微小液滴的饱和蒸汽压——开尔文公式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复习思考题汇总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复习思考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非侵染性病害是因环境条件不适宜而所致,属于非侵染性病害的是()。 A.植物缺素症、冻拔、毛白杨破腹病 B.杨树腐烂病、螨类病害 C.动物咬伤、机械损伤、菟丝子 D.害虫刺伤,风害 2.病毒侵入寄主的途径为。 ( ) A 微伤口 B C D 3.草坪害虫蝗虫类昆虫的前翅质地坚韧如皮革,其类型为()。 A.膜翅 B.鳞翅 C.半鞘翅 D.复翅 4.当病害明显显症后的时期称。) A B C 潜伏期 D 发病期 5.对于园林害虫的防治,灯光诱杀法属于()的范畴。 A.农业防治(园林技术措施) B.化学防治 C.物理防治 D.生物防治 6.对于园林害虫的防治,利用寄生性天敌进行防治属于()的范畴。 A. .物理防治 B.化学防治 C农业防治(园林技术措施) D.生物防治 7.对于园林害虫的树干涂白防治属于()的范畴。 A.农业防治(园林技术措施) B.化学防治 C.物理防治 D.生物防治 8.对于园林植物害虫分类叙述错误的是()。 A.园林植物害虫的命名采用双名法。 B.鞘翅目、蜉蝣目、直翅目等目昆虫中有些种类是园林植物的重要害虫。 C.在园林害虫分类阶元中在目和科之间可以有亚目和总科这两个中间阶元。 D.昆虫纲各目的分类是根据翅的有无及其特征、变态类型、口器构造、触角形状、足跗节数目以及古昆虫特征等来进行的。 9对园林植物刺吸式口器害虫描述错误的是()。 A.多数刺吸式口器害虫可以传播园林植物病毒病害,加剧危害程度。 B.刺吸式口器害虫可以造成对叶片的直接损害,严重时可以将叶片全部吃光。 C.该类害虫多数可以分泌蜜露、蜡被等物质,遮盖园林植物叶片表面,影响园林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对于该类害虫可以选择使用内吸剂进行化学防治。 10.对园林植物枝干害虫的危害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该类害虫的成虫和幼虫生活都较隐蔽。 B.危害时害虫的虫口较稳定,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 C.常蛀食园林植物枝干的韧皮部、木质部等,危害严重。 D.主要包括天牛、小蠹、木蠹蛾、茎蜂等类群。 11对钻蛀危害的枝干害虫危害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般该类害虫的成虫和幼虫生活都较隐蔽。 B.危害时害虫的虫口较稳定,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小。 C.常蛀食园林植物枝干的韧皮部、木质部等,危害严重。 D.主要包括天牛、小蠹、木蠹蛾、茎蜂等类群 12发育过程中仅具有四种虫态:卵、幼虫、蛹和成虫的变态类型是()。 A. 表表态 B.增节表态 C.完全变态 D. 不完全变态 13光周期是指昼夜交替时间在()中的周期性变化。 A.一年 B.一季 C.一个月 D. 一天

第十章 界面现象概念题及解答

§10.2 概念题 10.2.1填空题 1. 液体表面层中的分子总受到一个指向()力,而表面张力则是()方向上的力。 2. 在恒T,P下,纯液体是通过()来降低其表面吉布斯函数的,例如荷叶上的水滴呈球状是因为()。 3. 在25℃下,于100KPa的大气中,当某溶液形成半径为r之液滴时,液滴内液体的压力为150KPa.若在同温、同压下的空气中,将该溶液吹成一半径为r的气泡时,则该气泡内气体的压力为()(填入具体数值)。不考虑重力的影响。 4. 分散在大气中的小液滴和小气泡,或者毛细血管中的凸液面和凹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的方向均指向于( )。 图10-1 5. 如图10-1所示,设管中液体对毛细血管完全润湿,当加热管中水柱的右端时,则水柱将向()移动。 6. 将同样量的两小水滴中之一灌在玻璃毛细血管中该水滴能很好地润湿管壁,而另一小水滴则放在荷叶上,若两者均放在温度的大气中,则最先蒸发掉的是()。 7. 产生过冷、过热和过饱和等亚稳态现象之原因是()。 8. 固体对气体的吸附有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之分,原因是() 9. 朗缪尔的吸附理论只适用于()吸附,根据朗缪尔理论导出的吸附等温式所描绘的吸附等温线的形状为()(画出图形)。 10. 如图10-2所示,在固体表面上附着一气泡,气泡被液体所包围,请在图中画出接触角 的位置。 图10一2 图10一3

11. 如图10-3所示,将一半径为r 的固体球体并恰有一般浸没在液体中,设固体和液体的表面张力分别为,s l γγ与固液界面张力为sl γ,则在恒T,P 下,球在浸没前后的表面吉布斯函数变化s G ?=( )(写出式子)。 10.2.2 单项选择题 1. 如图所示,该U 型管的粗、细两管的半径分别为0.05cm 和0.01cm 。若将密度30.80.g cm U ρ-=?的液体注入型管中,测得细管液面比粗管的液面高h= 2.2cm , (γ=l 利用上述数据便可求得该液体的表面张力 ) 。设该液体与管壁能很好润湿,即0θ=?。 选择填入:(a)5.20×31313110.;()10.7910.;()12.8210.;N m b N m c N m ------??(d)因数据不足,无法计算。 2. 在100℃,大气压力为101.325kPa 下的纯水中,如有一个半径为r 的蒸汽泡,则该蒸汽泡内的水的饱和蒸汽压r p ( )大气压力0p 0p ;若不考重力的作用,则蒸汽泡受到的压力为( )。 选择填入:(a )大于;0p (大气压力)-p ?(附加压力);(b)大于;0p +p ?;(c)小于; o p p -?;(d)小于;o p p +?。 3. 在T ,p 一定的条件下,将一体积为V 的大水滴分散为若干小水滴后,在下列性质中,认为基本不发生变化的性质为( )。 选择填入:(a)表面能; (b)表面张力;(c )弯曲液面下的附加压力;(d )饱和蒸汽压。 4. 在室温、大气压力下,用同一支滴管分别滴下同体积的纯水和稀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其密度可视为与纯水相同)则水的滴数1n 与稀表面活性剂溶液的滴数2n 之比,即12 /n n

植物学思考题(120408期末)

植物学复习思考题(2012) 参考教材(马炜梁《植物学》) 第一章绪论 1.了解植物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生物分类中的地位(二界、三界、五界系统的分 类依据)。! 2.了解植物在自然界的的地位与作用。! 3.掌握生物分类阶层系统及物种概念。!! 4.掌握植物命名的:双名法!!! 5.了解栽培植物的命名的格式! 6.简答什么是植物学及其意义?!! 7.了解植物学发展简史,注意重要理论、方法和研究工具对学科发展的促进作 用。 一、名词解释 生物多样性;物种;双名法;自然分类法;Higher plant and lower plant; spore plant and seed plant; vascular plant and novascular plant 二、简答题 1、简述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及其所包括的层次。! 2、简述植物分类学及其意义?! 3、植物各级分类单位有那些?什么是分类的基本单位?! 4、何谓双名法?举例说明。!! 5、植物界分为哪几个基本类群? 6、高等植物的一般特征怎样?包括哪几个类群? 三、思考题 1、在整个地球演化史中,苔藓植物从未形成过森林,而蕨类植物却曾经是地球上极其繁盛的植被,为什么? 2、种子植物非常适应现代的地球环境,为优势植物,结合形态和结构等方面特征,举例说明它们与环境的相互适应。 第二章植物细胞与组织 1.试述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组成? !! 2.简述植物细胞的形状和大小? 3.简述液泡的结构及其功能。 4.简述细胞壁的结构及其功能。 5.植物的细胞器主要有哪些?!! 6.植物细胞后含物的主要种类?!! 7.什么是组织?植物组织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8.简述植物分生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 9.简述输导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 10.简述机械组织的类型及其特点。厚角组织和厚壁组织的区别何在?!

《园林苗圃学》复习思考题及答案(1)

《园林苗圃学》复习思考题 1.园林苗圃生产用地包括哪些? 园林苗圃的生产用地是指直接用于培育苗木的土地,包括播种繁殖区、营养繁殖区、苗木移植区、大苗培育区、设施育苗区、采种母树区、引种驯化区、苗木假植区等所占用的土地及展示位使用的轮作休闲地。 2.园林树木为什么会出现结实大小年现象?生产中采取什么措施可以减轻或消 除大小年现象? 树木结实要消耗许多养分,特别是结实丰年,光合作用产物的大部分被种实发育所消耗,树体的营养积累减少,树势减弱,有时甚至消耗了植物体内积累的营养物质,使随后的花芽分化中营养不足,致使结实丰年后、甚至随后几年都难以形成足够数量的花芽,结果出现结实歉年。此外,由于结实丰年消耗营养多,影响了新枝新梢的生长,使形成的果枝减少,导致随后开花结实量减少。树木结实的周期性随树种本身的生物学特性而异,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又受所处的环境条件所制约。 环境条件常常是制约结实周期性变化特征的重要原因。在大范围内,树木结实周期性受光照、温度和降水量等气候条件制约。在各个年份又受具体的天气条件影响。在花芽分化、开花直至种实成熟的整个过程中,霜冻、寒害、大风、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常使种实歉收。此外,病虫危害也对结实周期性变化有重要影响。特别值得指出的是,人为经营活动与园林树木的结实周期性具有密切关系。掠夺式的采种,不加控制地折断过多的母树枝条,致使母树元气大伤,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才能使母树恢复正常的结实,延长了树木结实间隔期。 在深入了解树木结实的自然规律以及弄清影响树木结实因素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经营管理措施,如浇水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疏花疏果等,可改善树木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促进树木结实,大大缩短或消除结实的间隔期。 3.影响园林树木结实的因素有哪些? 影响园林树木结实的因子:气候条件(光照、温度、降雨量、风)、土壤条件、生物因素、开花习性(开花与传粉习性、树木的生长与发育)。 4.何谓种子生理成熟和形态成熟?如何确定种子采收期? 生理成熟:种子的营养物质贮藏到一定程度,种胚形成,种子具有发芽能力时,称为种子的“生理成熟”。 形态成熟:种子的外部形态完全呈现岀成熟的特征,称为“形态成熟”。一般园林树木种子多宜在此时采集。 (1)浆果类(浆果、核果、仁果等)成熟时果皮变软,颜色由绿变红、黄、紫等色,并具有香味、甜味。 (2)干果类(荚果、蒴果、翅果)成熟时果皮变为褐色,并干燥开裂。 (3)球果类:种鳞干燥硬化、变色,并且有的种鳞开裂,散出种子。 5.为什么要进行种实调制?如何对干果类种实进行调制? 种实调制的目的是为了获得纯净的、适于播种或贮藏的优良种子。种实调制内容包括:脱粒、净种、干燥、去翅、分级等。 对干果类的调制:开裂或不开裂的干果均需清除果皮、果翅,取出种子并清除各种碎枝残叶等杂物。凡干果类含水量低的可用“阳干法”,即在阳光下直接晒干;而含水量高的种类一般不宜在阳光下晒干,要用“阴干法”。有的干果种类晒干后可自行开裂,有的需要在干燥的基础上进行人为加工处理。 6.园林苗圃学上讲的种子和植物学上讲的种子有何不同? 种子在植物学和生产上的概念是不同的。 (1)从植物学上严格地理解,真正的种子是一个成熟的胚珠,它包括三个重要部分,即胚、胚乳和种皮,是指受精后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2)在园林苗圃生产实际中,种子的含义比植物学生的种子更加广泛,包括植物学所指的种子、类似种子的干果、作为繁殖材料的营养器官以及植物人工种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将林木的子粒、果实、茎、苗、芽、叶等繁殖或者种植材料均归纳为种子的范畴。生产上所说的种子是广义的:凡是能供传宗接代和扩大再生产的播种、扦插、栽植材料,统称种子。 林木种子包括真正的种子、类似种子的果实(其内部含有一粒或几粒种子,外部则由子房壁或花器的其他部分发育而来。有坚果、翅果、颖果和核果。其种子包在果皮之内,不易分离,所以直接用于播种栽培,如竹子,榆树等)、营养器官(主要是植物的根、茎、叶等)。 7.保持种子生命力的关键是什么? 保持种子生命力的关键在于控制种子呼吸作用的性质和强弱,而种子含水量的 高低直接影响呼吸作用的强弱,一般含水量低的种子呼吸作用较弱,有利于关期保持种子生命力。依不同园林树种与品种的不同要求,给予不同种子以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使种子的新陈代谢处于最微弱的程度,即控制其生命活动而又不使其停止生命活动,并设法消除导致种子变质的一切因素,以最大限度地保持种子的生命力。 8.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内在因素都有哪些? 影响种子生活力的内在因素都有种子的生理解剖性质、种子的含水量、种子的成熟度、种子的机械损伤等。 9.影响种子生活力的环境因素都有哪些? 影响种子生活力的环境因素都有温度、湿度、空气条件、生物因子等。 10.种子贮藏的方法有哪些? 种子贮藏的方法主要有干藏法(普通干藏法、低温干藏法、密封干藏法)和湿藏法。 11.种子品质指标包括哪些? 净度、重量、含水量、发芽率、发芽势、生活力、优良度等。 12.简述种子层积贮藏的方法。 将纯净种子与湿沙(以手捏成团但又不流水为宜)混合或分层埋入 60 ~ 90 ㎝的种子贮藏坑中,坑中竖草把,以利通气。混沙量不可少于种子的 3 倍,这样将种子保持在 0 ~10 ℃ 的低温条件下 1 ~ 4 个月或更长时间。贮藏坑可在室外地势较高、背风向阳的地方,挖掘的位置在地下水位以上,冻土层以下。 13.影响种子发芽的因素(包括内因和外因)都有哪些? ( 1 )内因:①种皮坚硬,致密以及具有蜡层,不易透气透水,因而种子不能发芽;②种胚发育不全影响发芽;③种子本身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如单宁,因此,只有当这些抑制物质,在外界环境条件作用下,通过自身的生理、生化变化过程,改变性质,解除抑制作用,种子才能发芽。( 2 )外因:①水分:水分是种子发芽的首要条件。只有有了水分,才能使种子吸水膨胀,种皮破裂,促使酶活动,将种子中贮藏的营养物质从难溶状态转变为种胚可以吸收利用的易溶状态,以保证种胚的生长发育;②温度:种子内部的一切生理、生化作用,是在一定的温度条件下进行的,适宜的温度可促使种子很快萌发。变温条件可以刺激酶的活动,有利于种子内营养物质的转变,有利于气体交换,对种子萌发起加速作用;③空气:种子在萌发过程中,足够的氧气能增强种子的呼吸作用,促进酶的活动,分解种子中贮藏的营养物质,供给种胚生长。④光照:光照条件有时对种子萌发产生一定影响,有些喜光的种子在有光的条件下发芽更好。 14.常用的种子催芽方法有哪些? 常用的种子催芽方法有:清水浸种法、机械损伤法、酸碱处理法、层积催芽法。 15.层积催芽对种子发芽都有哪些作用? 层积催芽对种子发芽的作用有:软化种皮、促使抑制物质的转化、完成后熟过程、促进新陈代谢等。 16.播种前为什么要进行种子处理? 是为了提高种子的场圃发芽率,使出苗整齐,促进苗木生长,缩短育苗木的产量和质量。 17.春播都有哪些优点? ①从播种出出苗时间短,可减少圃地的管理;②春季土壤湿润,不板结,气温适宜,有利种子萌发,出苗整齐;③幼苗出土后温度逐渐增高,可避名低温和霜冻的危害及减少种子被鸟、虫、病和牲畜的危害。 18.苗木密度的大小对苗木生长有什么影响?确定苗木密度的依据是什么? 要实现苗木优质高产,必须在保证每株苗木生长发良健壮的基础上获得单位面积上最大限度的产苗量,这就必须有合理的苗木密度,因此苗木的密度对苗木的产量和质量起着重要的作用。密度过大,则苗木的营养面积不足,通风不良,光照不足,降低了苗木的兴合作用,光合产物减少,影响苗生长,叶量少,顶芽不饮满,根系不发达,易病虫为害,移植成活率低。当苗木密度过小,不但影响单位面积的产苗量,而且由于苗木稀小,苗间空地过大,土地利用率低,易滋生杂草,同时增加土壤中水分、养分的损耗,不便于管理。 确定苗木的密度要依据树种的生物学特性,生长的快慢,圃地的环境条件,育苗的年限以及育苗的技术要求等来考虑。对生长量大,生长快所需营养面积大的树种,播种时要稀,如枫杨。幼苗生长缓慢的树种可播的密一些。对于播后一年京戏移植的树种要密,而直接用于嫁接的砧木可稀,以便于操作。 19.播种方法都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点? 播种方法:①撒播(产苗量高);②点播(一般只适用于大粒种子如银杏,侧放种子利于幼苗生长);③条播(优点:苗木有一定的行间距离,便于抚育管理及机械化作业,比撒播节省种子;幼苗行距较大,受光均匀,通风良好,苗木生长良好,能保证苗木质量,起苗方便,多数树种适于条播,一般南北方向,利于受光均匀) 20.播种苗的第一个年生长周期可分为哪四个时期?各时期苗木生长特点和育苗技术要点是什么? (一)苗期:生长特点:种子吸水膨胀,生化反应,新陈代谢加强, E 活性也增强,促进种胚开始生,形成幼根深入土层,随着胚轴生长,幼芽逐渐出土。育苗特点:中心任务提高发芽率,促进种子迅速萌发、出苗整齐、苗多均匀、生长健壮。①必须选择适宜的播种期;②做好种子催芽,提高播种技术;③覆土厚度要适宜而均匀;④保持土壤水份,防止板结。 (二)生长初期生长特点:幼苗开始出现真叶,叶型变化大,由过渡叶型逐渐过渡到固叶形,苗木幼嫩,侧根生长并形成根系,但分布较浅抵抗能力弱,易受害而死亡。 中心任务:提高幼苗保存率,促进根系生长,为苗木的生长发育打下良好基础。技术要点:加强中耕除草,适当的灌水间革,适量施肥,必要遮阴防病虫害。(三)速生期生长特点:幼苗生长速度最快,苗的高度、粗度,根系的增长都最显著,生长量最大。 中心任务:加强抚育管,满足各种环境条件,促进苗木快速生长。 技术要点:①加强施肥、灌肥;②中耕除草;③喷尿素;④速生阶段。后期应适当停止施肥和灌水工作,以使幼苗在停止生长前充分木质化,有利越冬。(四)生长后期生长特点:生长缓慢,最后停止生长,进入休眠。 中心任务:促进苗木木质化,增加抵抗能力,安全越冬。 技术要求:停止促进苗生长措施,设法控制幼苗生长,做好越~冬工作。 29. 播种工作都包括哪些技术环节 ? 简述播种和覆土的技术要点。 播种工作包括:划线、开沟、播种、覆土、镇压五个五一节。 播种的技术要求:播种的沟宽度一般 2 ~ 5cm ,在干旱条件下,播种沟底应镇压以促使毛细血管上升,保证种子发芽所需水分,在下种时一定要使种子分布均匀,对极小粒种子可不开沟,混砂直接播种。 覆土技术要点:为保持适宜的水分与温度,促进幼功出土,覆土要均匀,存度要适宜,一般覆土厚度约为种子直径的 1 ~ 3 倍。确定覆土厚度的主要依据: ①树种的生物学我;②气候条件;③覆土材料;④播种季节;⑤土壤条件。 21.苗木施肥时间有哪两个?其中施追肥的方法有哪两种? 苗木施肥时间分:施基肥和施追肥。 施追肥的方法有:土壤追肥、根外追肥。 22.什么叫无性繁殖,无性繁殖有何特点? 利用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芽、叶)培育苗木的方法称为无性繁殖法(又称营养繁殖法)。 其特点是:①有利于优良品种和类型的繁殖;②能提早开花结果;③能提高生产苗木的成效和繁殖系数;④可繁殖和制作特殊造型的园林植物;⑤方法简便、经济。 23.插条生根有哪两种类型?简述其生根原理和过程。 ①从插条周身的皮部生根:以皮部生根为主,即不定根是从插穗周身皮部的皮孔、节(芽)等处发出很多不定根。如柳树、金银花、桉树等。②愈伤组织生根:在愈伤组织内分化长出不定根,或在愈伤组织相近的茎节上长出不定根。如油茶、水杉等。 24.影响扦插成活的内在因素有哪些? 采什么的插条容易生根?容易成活? 为 什么?

第十二章界面现象 复习题解答

第十二章 界面现象复习题解答 1、 为什么气泡、液滴、肥皂泡等等都呈圆形?玻璃管口加热后会变的光滑并缩小(俗称圆口),这些现象的本质就是什么? 答:这些现象的本质就是:表面层分子总就是受到本体内部分子的拉力,有进入本体内部的趋势,即总就 是使表面积缩小到最小的趋势,因为相同体积的球形表面积最小,所以都成球形,而玻璃管口加热后变为 圆口也就是减小曲率半径((缩小表面积)。 2、 用学到的关于界面现象的知识解释以下几种做法或现象的基本原理:(1)人工降雨,(2)有机蒸馏中加沸石,(3)毛细凝聚,(4)过饱与溶液、过饱与蒸汽、过冷液体等过饱与现象,(5)重量分析中的“陈化”过程,(6)喷洒农药时为何常常要在药液中加少量表面活性剂。 答:都用开尔文公式RTlnP/P 0=2 r m/ρR’或RTlnP 1/P 2=(2 r m/ρ)*(1/R 1′-1/ R 2′)或RTlnS/S 0=2 r m/ρR’或 RTlnS 1/S 2=(2 r m/ρ)*(1/R 1′-1/ R 2′)来解释。 3、如图所示,在三通活塞的两端涂上肥皂液,关断右端通路,在左端吹一个大泡;然后关闭左端,在右端吹一个小泡,最后让左右两端相通,试问接通后两泡的大小有何变化?到何时达到平衡?讲出 变化的原因及平衡时两泡的曲率半径的比值。 答:接通后小泡变小,大泡变大,即小气泡的附加压力Ps 大于大气泡的附加压力,当达平衡时两气泡的曲 率半径相等。 4、因吉布斯自由能越低,体系越稳定,所以物体总有降低本身表面吉布斯自由能的趋势。请说说纯液体、溶液、固体就是如何降低自己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的。 答:纯液体通过缩小表面积来降低表面吉布斯自由能。溶液通过减小表面积与表面吸附两种途径来降低 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对表面活性剂产生正吸附(Pi= -a i /RT(dr/da i ),对非表面活性剂产生负吸附。固体通过 吸附气体分子或液体分子来降低体系吉布斯自由能。 5、为什么小晶粒的熔点比大块的固体的熔点略低而溶解度却比大晶粒大? 答:根据开尔文公式RTlnS 1/S 2=2 r m/ρR’说明小晶粒的溶解度大于大块固体的溶解度(因为相同质量的 小晶粒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大于大晶体的表面吉布斯自由能。因为熔点就是三相平衡点 , ∵RTlnP 小/P 大=(2 r m/ρ)*(1/R 小-1/ R 大),小晶体的蒸汽压大于大晶体的蒸汽压,所以小晶体的熔点比大晶

园林花卉学复习思考题1

第一章绪论 作业习题: 1 什么是园林花卉或花卉? 2 依栽培目的和性质不同,花卉栽培有哪些类型? 3花卉栽培的意义与作用。 4中国花卉种质资源的特点。 5花卉常识知多少: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岁寒三友、花中四君子、花草四雅、园林三宝、园林之母、四大切花、花卉王国…… 思考题: 1 园林花卉与园林树木在园林中的作用有何异同点? 2 花卉业在中国及湖南的产业发展情况及前景? 第二章花卉的分类 作业习题: 1花卉按生态习性是如何分类的?分八类。 2 试述露地花卉、温室花卉、一年生花卉、二年生花卉、宿根花卉、球根花卉的含义,并举 4-5 例说明。 3 依花期不同如何分类? 4 依观赏部位不同如何分类? 5花卉按用途如何分类?分三类。 6 请说出 15 类不同的园林花卉。 依据花卉的生活型与生态习性进行分类,花卉可分为两大类:露地花卉和温室花卉。 第三、四章环境因子对园林花卉生长发育的影响 作业习题 1 什么是“春化作用”? 2 什么是“冬性植物”、“春性植物”和“半冬性植物”?哪类植物分别属于冬性植物和春性植物? 3花芽分化的类型有哪些? 4依温度对花卉分布的影响,将花卉分为哪几种生态类型,并举例说明耐寒性花卉,不耐寒性花卉? 5依照光照长度(光照时间)对花卉的影响,将花卉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性植物”?并举例。 6依照光照强度(光照度)对花卉的影响,将花卉分为阳性花卉、阴性花卉、中性花卉?并

举例。 7依花卉对于水分的要求,将花卉分为旱生花卉、湿生花卉、中生花卉?并举例。 8环境因子、生态因子的概念?环境因子有哪些? 思考题 1光照、温度、水分是怎样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 2什么是监测植物?它们有什么用途?举例说明。 第五章园林花卉的繁殖 作业习题: 1 花卉有哪些繁殖方法?“分生繁殖”、“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扦插繁殖”、“嫁接繁殖”、“压条繁殖”、“组织培养”等几个基本概念。 2 花卉生产和栽培中常用的种子贮藏方法有哪些?播种前种子处理方法有哪些?种子繁殖的特点以及播种方法?花卉常用的播种方法? 3 什么是需光种子、嫌光性种子?举例说明。 4 花卉分生繁殖有哪些类别?分生繁殖的特点? 5 花卉扦插的种类及方法? 6 促进扦插生根的方法有哪些?扦插生根的环境条件?花卉扦插的基质 用于花卉扦插的基质很多,主要有土壤、沙、珍珠岩、蛭石以及水。 促进插穗生根的方法主要有药剂处理法和物理处理法。 7 硬材扦插、软材扦插的概念。 8 花卉组织培养技术的特点? 9 花卉高空压条方法? 10“有性繁殖”、“有性繁殖”的优缺点是什么? 第六章花卉的栽培管理 作业习题: 1露地花卉移植的类型和步骤;露地花卉灌溉方法的种类;露地花卉栽培的步骤。 2 温室花卉的栽培管理方法。基质的主要种类。 3盆栽的方法:上盆,换盆,转盆,倒盆,松盆土,施肥,浇水; 4花卉促成和抑制栽培的概念、意义、方法和途径(并举例说明)。或者花卉开花调节的途径? 1 温度处理((1)高温打破或缩短休眠(2)提高温度,避免低温休眠(3 )降低温度,避免高温休眠,保持正常生育。(4 )低温打破休眠,即解除休眠( 5)低温满足春化要求,促使花芽分化。(6)低温延长休眠,推迟开花 2 光照处理 (1)遮光处理:在长日照季节里为使短日照花卉开花必须遮光。(2)加光处理:在短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习题

物理化学-表面现象习题

第七章 表面现象习题 1. 在293K 时,把半径为10-3 m 的水滴分散成半 径为10-6 m 小水滴,问比表面增加了多少倍?表面吉布斯能增加了多少?完成该变化时,环境至少需做功多少?已知293K 时水的表面张力为0.07288 N/m. 解: 2363 ,2,13 ,1 3 336391296232322134443 (1)433310********* (2)[(10)]/[(10)]1033104(10)4(10)4100.072884109.15810(3)9.15810s s s s A r a V r r a a a V n V A A A m G A J W G J πππππππσπ-----------== --=====?-=?-≈??=?=??=?=-?=-?球 球 =分散后液滴数个 = 2. 将10-6 m 3油分散到盛有水的烧杯内,形成半 径为10-6 m 的粒子的乳状液。设油水间界面张力为62×10-3 N/m ,求分散过程所需的功为多少?所增加的表面自由能为多少?如果加入微量的表面活性剂之后,再进行分散,这是油水界面张力下降到42

×10-3 N/m 。问此分散过程所需的功比原来过程减少多少? 解: 62 1223310(1)4343 621030.186(2)0.186(3)21030.1260.1860.1260.06V A A m V W A J G W J W A J J ππσσσσ---=??≈=???=-???-62 单个乳状油滴-63212’=(10)=(10)=-=-(A -A )-A ==-加入表面活性剂后,所需的功:=-=4=比原来减少的功为:-= 3. 常压下,水的表面张力σ(N/m)与温度t (℃) 的关系可表示为 σ= 7.564×10-2 - 1.4×10-4 t 若在10℃时,保持水的总体积不变,试求可逆 地扩大1cm 2表面积时,体系的W 、Q 、ΔS 、ΔG 和ΔH 。 解: 242244 246644887.56410 1.410107.42410/7.56410 1.410(273) ( )( ) 1.410 7.42410107.424107.42410( ) 1.41010 1.410/283 1.410T A T N m T S A T W A J G W J S S A J K A Q T S σσσσ--------------????=??-??=-=???=-?=-??=-??=-=???=?=??=??=?=??=-=-66653.965107.42410 3.96510 1.1410J H G T S J ----=??=?+?=?+?=?

第十章界面现象练习题及答案

第十章界面现象练习题 一、是非题(对的画√错的画×) 1、液体的表面张力总是力图缩小液体的表面积。() 2、液体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垂直。() 3、分子间力越大的物体其表面张力也越大。() 4、垂直插入水槽中一支干净的玻璃毛细管,当在管中上升平衡液面外加热时,水柱会上升。() 5、在相同温度下,纯汞在玻璃毛细管中呈凸液面,所以与之平衡的饱和蒸气压必大于其平液面的蒸汽压。() 6、溶液表面张力总是随溶液的浓度增大而减小。() 7、某水溶液发生负吸附后,在干净的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比纯水在该毛细管中上升的高度低。() 8、通常物理吸附的速率较小,而化学吸附的速率较大。() 9、兰格缪尔等温吸附理论只适用于单分子层吸附。() 10、临界胶束浓度(CMC)越小的表面活性剂,其活性越高。() 11、物理吸附无选择性。() 12、纯水、盐水、皂液相比,其表面张力的排列顺序是:γ(盐水)<γ(纯水)<γ(皂液)。() 13、在相同温度与外压力下,水在干净的玻璃毛细管中呈凹液面,故管中饱和蒸气压应小于水平液面的蒸气压力。() 14、朗缪尔吸附的理论假设之一是吸附剂固体的表面是均匀的。() 15、同一纯物质,小液滴的饱和蒸气压大于大液滴的饱和蒸气压。() 16、弯曲液面的饱和蒸气压总大于同温度下平液面的蒸气压。() 17、表面张力在数值上等于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增加单位表面积时环境对系统所做的可逆非体积功。() 18、某水溶液发生正吸附后,在干净的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比在纯水的毛细管中的水上升高度低。() 19、弯曲液面处的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与液面相切。()

20、吉布斯所定义的“表面过剩物质的量”只能是正值,不可能是负值。( ) 21、封闭在容器内的大、小液滴若干个,在等温下达平衡时,其个数不变,大小趋于一致。() 22、凡能引起表面张力降低的物质均称之为表面活性剂。() 23、表面过剩物质的量为负值,所以吸附达平衡后,必然引起液体表面张力降低。() 24、在吉布斯模型中,选择表面相的位置使溶剂的表面过剩物质的量n1(γ),则溶质的表面过剩物质的量ni(γ)可以大于零、等于零或小于零。() 25、过饱和蒸气之所以可能存在,是因新生成的微小液滴具有很大的 比表面吉布斯函数。() 二、选择题 1、液体表面分子所受合力的方向总是(),液体表面张力的方向总是() (1)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液体内部。 (2)沿液体表面的法线方向,指向气体内部。 (3)沿液体表面的切线方向, (4)无确定的方向。 2、在定温定压下影响物质的表面吉布斯函数的因素是() (1)仅有表面积As (2)仅有表面张力γ (3)表面积As和表面张力γ(4)没有确定的函数关系 3、附加压力产生的原因是() (1)由于存在表面(2)由于在表面上存在表面张力 (3)由于表面张力的存在,在弯曲表面两边压力不同 (4)难于确定 4、在水平放置的玻璃毛细管中注入少许水(水润湿玻璃)在毛细管中水平水柱 的两端呈凹液面,当在右端水凹面处加热,毛细管中的水向何端移动。()(1)向左移动(2)向右移动 (3)不动(4)难以确定 5、今有一球形肥皂泡,半径为r,肥皂水溶液的表面张力为γ,则肥皂泡内附加压力是()

园林树木学复习思考题

园林树木学思考题 第一部分总论 第一、二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园林树木学—— 2、园林树木—— 3、自然分类系统—— 4、园林建设分类法—— 5、种—— 6、亚种—— 7、变种—— 8、变型—— 9、品种—— 二、问答题 1、园林树木资源有什么特点? 2、亚种、变种、品种之间有何异同 3、举例说明植物分类系统中的等级次序是什么?树木分类的基本单位是什么? 4、常见的分类系统有哪几个?代表人物是谁? 5、树木依树木的生长类型分类有几种?举例。 6、依树木在园林绿化中用途分类有几种?举例。 7、园林树木按观赏特性分类有几种?举例。 8、园林树木依对环境因子的适应能力如何分类? 9、树种分布区、天然分布区、栽培分布区、水平分布区、垂直分布区、间断分布区的概念。 第三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0、离心生长—— 11、离心秃裸—— 12、向心更新—— 13、向心枯亡—— 14、生长—— 15、发育——. 16、生长期—— 17、生命周期-—— 18、年周期——

19、幼年阶段—— 20、青年阶段—— 21、成年阶段—— 22、衰老阶段—— 23、休眠期—— 24、自然休眠—— 25、被迫休眠—— 26、树木的物候期—— 27、树液流动开始期—— 28、萌芽期—— 29、展叶期—— 30、生长转入休眠期—— 31、休眠转入生长期—— 32、花芽分化期—— 33、开花期—— 34、落叶期—— 35、叶秋季变色期—— 36、定芽—— 37、不定芽—— 38、芽序—— 39、萌芽力—— 40、成枝力—— 41、早熟性芽—— 42、晚熟性芽—— 43、芽的异质性—— 44、顶端优势——一 45、芽的潜伏力—— 46、叶幕—— 47、干性—— 48、层性—— 49、总状分枝式—— 50、合轴分枝式—— 51、假二叉分枝式—— 52、花芽分化—— 二、问答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