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实务教案——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定

第十一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商定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订立的法律程序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内容】

对外商订货物买卖合同是一项政策性、策略性相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因此,无论是出口交易还是进口交易,都要依据各自的特点和经营意图,事先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例如确定参加谈判的工作人员,组织好谈判班子、选好客户、市场、拟订经营方案与谈判方案等。

第一节交易磋商

交易磋商的过程是商订交易条件和合同条款的过程,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和买卖双方的利害得失,也关系到交易的成败和合同能否顺利履行。实践证明,在磋商过程中犯下的错误或留下的隐患,往往很难在事后补救或挽回。

一、交易磋商的形式和内容

交易磋商可以书面或口头的形式或两者交叉进行。

交易磋商的内容主要是各种交易条件。

一般交易条件的合义、内容和效力。

二、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交易磋商一般要经过询盘、发盘、还盘、接受等环节。其中发盘和接受是订立合同的必备环节。

简要讲述这些环节的含义和表示方法。

三、发盘

1.发盘的定义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发盘是发盘人一方向对方(特定受盘人)提出订立合同的建议,内容十分确定,并且表明发盘人在得到接受时承受约束的意思表示。

发盘又称"发价",法律上称为"要约"。

2.构成发盘的条件

构成一项法律上有效的发盘,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是向一个或一个以上特定的受盘人发出的;

(2)表示发盘人在得到接受时承受约束的意旨;

(3)内容必须十分确定。

按《公约》规定,所谓"十分确定",是指在发盘中写明货物并且明示或暗示地规定数量和价格或规定如何确定数量和价格。

不同时具备以上三个条件的在磋商过程中的有关进行交易的意思表示通常仅应视为邀请做出发盘,或称发盘的邀请。询盘也是发盘的邀请。还盘可能是新的发盘,也可能不构成发盘。

还盘的含义、法律效力和表示方法。

发盘的生效与撤回。

主要国家的法律与《公约》对发盘撤销的解释。

发盘有效期的规定方法。

发盘的终止

在我国的外贸实践中,存在着两个"发盘",即所谓"实盘"和"虚盘"的提法。但是,这个提法是不科学的。

四、接受

1.接受的定义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规定,受盘人声明以其他行为表示同意一项发盘,即为接受。接受在法律上称为"承诺",对发盘的接受生效时,合同即订立。

2.构成接受的条件

构成一项法律上有有效的接受,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接受必须由发盘指定的受盘人以声明或其他行为表示出来,

(2)接受必须与发盘相符;

(3)接受通知必须在发盘的有效期内送达发盘人。

各国对接受生效的不同解释。

有条件的接受与非实质性改变发盘条件的接受。

逾期接受的不同后果。

3.接受的生效与撤回

第二节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有效订立的必备条件

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有效订立,必须具备必要条件,根据各国法律规定,主要有以下几项:

一、双方当事人应具有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

二、双方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通过一定的法律程序取得意思表示的一致。

三、必须互为有偿。

四、合同的标的和内容必须合法。

此外,有的国家的法律还要求经济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和审批手续。按照我国法律,对外经济贸易合同必须采用书面形式;凡我国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由国家批准的合同,获得批准时方为有效。

第三节书面合同

在国际贸易中,买卖合同的形式,有书面和口头两种。根据一般法律规则,一方作出的发盘为另一方接受时,合同即告成立。但是,在国际贸易实践中,买卖双方通常还需要另行签订一份有一定格式的书面合同。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第七条规定:双方"当事人就合同条款以书面形式达成协议并签字,即为合同成立。

通过信件、电报、电传达成协议,一方当事人要求签订确认书的,签订确认书时方为合同成立。"

书面合同既可以是有一定格式的,也可以是以信件、电报、电传文件作为书面合同的形式。书面合同的签订是在具有一定格式的书面合同上的签订,即签订买卖合同或确认书。

交易磋商达成协议后,签订一份有一定格式的书面合同有重要意义:可以作为合同成立的证据;有时可以作为合同生效的条件;便于履行。

书面合同的基本内容,一般包括约首、本文和结尾三部分。

书面合同的签退。

外商定单(order)、订单(Indent)、合同、确认书的性质与处理。

签订书面合同要符合法律规定,要体现政策,要做到与磋商-取得的协议一致;使用两种以上文字的,不同文本的文义也必须一致,文字要明确、简练、严密。

[复习思考题]

1.名词解释(1)发盘(2)接受(3)询盘(4)约首(5)约尾.

2.交易磋商一般经过哪些环节?哪些是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

3.撤回发盘要具备什么条件?

4.一项接受发出后,若发现情况有变,或有差错,有何办法补救?

5."只要买卖双方在合同磋商过程中取得一致,合同就有效成立"。这种说明是否正确?为什么? 6.签订书面合同的意义是什么?

7.书面合同主要有哪些形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