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上高三年级三模化学试题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

命题:高三备课组 审题:高三备课组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第I 卷 客观题(共60分)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0道题,60分)

1.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等物质的量的NaN 3和Na 2O 2中所含阴离子数之比为3︰2

B. 电解精炼铜时,若阳极质量减少6.4 g ,则电路中转移电子数为0.2 N A

C. 标准状况下,将3. 36 LCl 2通入1 L 0.2 mol/L FeBr 2溶液中,被氧化的Br -数目为0.1 N A

D. 标准状况下,11 g 由3H 和16O 组成的超重水中,中子数和电子数之和为10 N A 2.将标准状况下的 aL HCl 气体溶于1000g 水中,得到盐酸密度为b g/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 122.4a mol L -? B. 122400ab mol L -? C. 12240036.5ab mol L a -?+ D. 110002240036.5ab mol L a -?+ 3.下列关于物质的量浓度表述正确的是

A. 0.2mol·L -1的硫酸铝溶液中含有Al 3+和SO 42-的总物质的量为1mol

B. 在K 2SO 4和NaCl 的中性混合水溶液中,如果Na +和SO 42-的物质的量相等,则K +和Cl -的物质的量浓度一定相同

C. 当22.4 L 氨气溶于水制得1 L 氨水时,其浓度为1 mol·L -1

D. 20 ℃时,0.023 mol·L -1的氢氧化钙饱和溶液100 mL 加入5 g 生石灰,冷却到20 ℃时,其体

积小于100 mL ,它的物质的量浓度仍为0.023mol·

L -1 4.下说法正确的是

A. NaHSO 4在熔融的状态下能够导电是因为:NaHSO 4=Na ++HSO 4-

B. pH=l 的无色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有:CO 32-、Na +、Cl -、Ba 2+

C. 能用 Fe 3++3OH -=Fe(OH)3↓ 表示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是:

2Fe(NO 3)3+3Mg(OH)2=2Fe(OH)3↓+3Mg(NO 3) 2

D. 铜片和稀HNO 3反应离子方程式为:Cu+4H ++NO 3-=Cu 2++NO↑+2H 2O

5.用下图所示的装置分别进行如下导电性实验,小灯泡的亮度比反应前明显减弱的是

A. 向亚硫酸钠溶液中通入氯气

B. 向澄清石灰水溶液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C. 向氢碘酸饱和溶液中通入少量氧气

D.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氯气

6.在复杂体系中,确认化学反应先后顺序有利于解决问题.下列反应先后顺序判断正确的是

A.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O2-、OH-、CO3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盐酸:AlO2-、Al(OH)3、OH-、CO32-

B.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Al3+、H+、NH4+的溶液中,逐滴加入NaOH溶液:NH4+、H+、Al3+、Al(OH)3

C.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Ba(OH)2、KOH的溶液中,缓慢通入CO2:KOH、Ba(OH)2、K2CO3、BaCO3

D. 在含等物质的量的Fe3+、Cu2+、H+的溶液中,加入Zn:Fe3+、Cu2+、H+、Fe2+

7.某无色溶液中可能由Na2CO3、MgCl2、NaHCO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往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也出现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据此分析,对上述溶液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有BaCl2②肯定有MgCl2③肯定有NaHCO3

④肯定有Na2CO3⑤肯定有Na2CO3或NaHCO3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⑤

8.将12.8g铜片加入到100ml一定浓度的硝酸溶液中,铜片完全溶解,产生NO和NO2的混合气体4.48L(标准状况下);若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400 ml 2 mol/LNaOH溶液,能使溶液中Cu2+恰好完全沉淀。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混合气体中NO和NO2的体积之比为1︰1

B. 原硝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0 mol/L

C. 铜片与硝酸反应过程中转移电子0.4 mol

D. 反应后溶液中剩余NO3-的物质的量为0.4 mol

9.已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以将 FeSO4氧化,方程式为:

2KMnO4+10FeSO4+8H2SO4=K2SO4+2MnSO4+5Fe2(SO4)3+8H2O

现将一定量的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与硫酸亚铁溶液混合,充分反应后再向所得溶液中加入 KI 溶液,混合溶液中铁离子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的 KI的物质的量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图中 AB 段主要是高锰酸钾和碘化钾溶液反应

B. 图中 BC 段发生的反应为2Fe3++2I-=2Fe2++I2

C. 根据 OC 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硫酸亚铁的物质的量为 1.25mol

D. 根据 OC 段的数据可知开始加入的高锰酸钾的物质的量为0.25mol

10.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在FeCl3溶液中投入足量的Zn粉:2Fe3++Zn = Zn2++2Fe2+

B. 磁性氧化铁(Fe3O4)溶于氢碘酸:Fe3O4 +8H+= Fe2++2Fe3++4H2O

C. Ca(ClO)2溶液中通入少量SO2:Ca2++2ClO-+SO2+H2O =CaSO3↓+2HClO

D. NaHSO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呈中性:2H++SO42-+Ba2++2OH-= BaSO4↓+2H2O 11.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W的阴离子核外电子数与X、Y、Z原子的核外内层电子数相同。X的一种核素在考古时常用来鉴定一些文物的年代,工业上采用液态空气分馏方法来生产Y的单质,而Z不能形成双原子分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上述四种元素的原子半径大小为W

B.W、X、Y、Z原子的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20

C.W与Y可形成既含极性共价键又含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

D.由W与X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总低于由W与Y组成的化合物的沸点

13.CO2通入BaCl2溶液中并不产生沉淀,在下图右侧的Y形管中放置合适的药品,进行合理操作,在BaCl2溶液中可以看到白色沉淀.右侧Y形管中放的药品是

A. Cu和浓硝酸

B. CaO和浓氨水

C. Na2SO3和较浓硫酸

D. KMnO4溶液和浓盐酸14.用下列实验装置进行相应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夹持装置未画出)

A. 用装罝甲检验溶液中是否有K+

B. 用装置乙验证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C. 用装置丙进行中和热的测定

D. 用装罝丁加热熔融NaOH固体

15.如图是一种综合处理SO2废气的工艺流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向溶液B中滴加KSCN溶液,溶液一定不出现血红色

B. 溶液B转化为溶液C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Fe2++O2===2Fe3++2H2O

C. 溶液酸性:A>B>C

D. 加Fe2O3可以使溶液C转化为溶液A

16.铜是一种紫红色金属,被称作“电器工业的主角”铜主要是黄铜矿炼制,焙烧时发生反应2CuFeS2+O2Cu2S+2FeS+SO2,其简单流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焙烧时硫元素全部转化为二氧化硫

B. 在焙烧时氧化剂只有氧气

C. 粗铜精炼时用粗铜做阴极

D. Cu2S可以用于火法炼制铜

17.生产环氧乙烷()的反应为:2CH 2=CH2(g) + O2(g) 2 (g) △H=-106 kJ/mol 其反应机理如下:

①Ag + O2→AgO2慢

②CH2=CH2 + AgO2→+AgO 快

③CH2=CH2+ 6AgO→2CO2+2H2O+6Ag 快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的活化能等于106 kJ/mol

B. AgO2也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 增大乙烯的浓度能显著提高环氧乙烷的生成速率

D. 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18.我国科研人员以Zn和尖晶石百锰酸锌(ZnMn2O4)为电极材料,研制出一种水系锌离子电池。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xZn +Zn1-x Mn2O4ZnMn2O4(0

A. ZnMn2O4是负极材料

B. 充电时,Zn2+向ZnMn2O4电极迁移

C. 充电时,阳极反应:ZnMn2O4-xZn2+-2xe-=Zn1-x Mn2O4

D. 充放电过程中,只有Zn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

19.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Na—CO2"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入” CO2,充电时“呼出” CO2。吸入CO2时,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吸收的全部CO2中,有2/3转化为Na2CO3固体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电极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吸入” CO2时的正极反应:4Na++ 3 CO2+ 4e -= 2Na2CO3+ C

B. “呼出” CO2时,Na+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移动

C. “吸入” CO2时,钠箔为正极

D. 标准状况下,每“呼出”22.4 L CO2,转移电子数为0.75 mol

20.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可吸收SO2,并用阴极排出的溶液吸收NO2。下列关于该装置的四种说法,正确的组合是

①.a为直流电源的负极

②.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SO3-+2H++2e-=S2O42-+2H2O

③.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

④.电解时,H+由阴极室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到阳极室

A. ①和②

B. ①和③

C. ②和③

D. ③和④

第II卷主观题(共40分)

21.工业上利用锌焙砂(主要含ZnO、ZnFe2O4,还含有少量CaO、FeO、CuO、NiO等氧化物)制取金属锌的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酸浸时ZnFe2O4会生成两种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2)净化Ⅰ操作分为两步:第一步是将溶液中少量的Fe2+氧化;第二步是控制溶液pH,使Fe3+转化为Fe(OH)3沉淀.

①写出酸性条件下H2O2与Fe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反应过程中有少量气泡产生,该气体是,简述产生该气体的原因。

②25℃时,pH=3的溶液中,c(Fe3+)= ____mol?L-1(已知25℃,Ksp[Fe(OH)3]=4.0×10-38)。

③净化Ⅰ操作中第二步调节pH时,一般需要加热,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没有净化Ⅱ操作,则对锌的制备带来的影响是____________;

(4)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除锌外还有____________。

22.铁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1)酸性条件下,硫酸亚铁可将MnO2还原为MnSO4,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2)分析表明,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时,生成的氧化物中Fe、O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8∶11,则其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3)铁及其化合物可用于消除环境污染。常温下,硫酸亚铁能将SO2转化为SO42-,总反应为2SO2+O2+2H2O=2H2SO4,其中一个反应为4Fe2++O2+4H+=4Fe3++2H2O,则另一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常温下,用氧缺位铁酸锌ZnFe2O y可以消除NO x污染,使NO x转变为N2,同时ZnFe2O y转变为ZnFe2O4。若2 mol ZnFe2O y与足量NO2反应可生成0.5 mol N2,则y=____________。

(4)工业上常采用如图所示电解装置,利用铁的化合物将气态废弃物中的硫化氢转化为可利用的硫。通电电解,然后通入H2S时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CN)6]3-+2CO32-+H2S=2[Fe(CN)6]4-+2HCO3-+S↓。电解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电解过程中阴极区溶液的pH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3.亚氯酸钠(NaClO2)是一种重要的消毒剂,主要用于水、砂糖、油脂的漂白与杀菌。以下是一种制取亚氯酸钠的工艺流程:

已知:①NaClO2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适当条件下可结晶析出NaClO2?3H2O。

②ClO2气体只能保持在稀释状态下以防止爆炸性分解,且需现合成现用。

③ClO2气体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不能稳定存在。

(1)在无隔膜电解槽中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生成NaClO3和氢气,电解的总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解”所用食盐水由粗盐水精制而成,精制时,为除去Mg2+和Ca2+,要加入的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生器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

(3)吸收塔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收塔内的温度不宜过高的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从滤液中得到NaClO2?3H2O粗晶体的实验操作依次是____、__________、过滤、洗涤、低温干燥。

(5)经查阅资料可知,当pH≤2.0时,ClO2—能被I—完全还原成Cl—,欲测定成品中NaClO2(M 为90.5g/ mol)的含量,现进行以下操作:

①步骤Ⅱ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上述滴定操作中用去了VmL Na2S2O3溶液,则样品中NaClO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不用化简)。(已知2Na2S2O3+I2=Na2S4O6+2NaI)

2017-2018学年度上学期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化学试题答题纸

第II卷主观题(共40分)

21.(13分)

(1)_____ ____(2分);

(2)①_______ ____(2分);

(1分),(1分)。

②__ __mol?L-1(1分)。

③______________ ____(2分);

(3)_______ __(2分);

(4)_________ ___(2分)。

22.(11分)

(1)_________ __(2分)。

(2)______ _(1分)。

(3)_________ __(2分)。__________(2分)。(4)_________ __(2分);__________(2分)。

23.(16分)

(1)_________ __(2分)。_______(1分)、_______(1分)。(2)_________ __(2分)。

(3)_________ __(2分),__________ __(2分)。(4)_______(1分)、_______(1分)。

(5)①_________ __(2分)。

②_________ __(2分)。(用字母表示,不用化简)。

参考答案

1.C 2.D 3.D 4.A 5.C 6.D 7.B 8.D 9.C 10.D 11.C 12.D 13.B 14.B 15.D 16.D 17.D 18.C 19.A 20.C

21.(1)ZnFe2O4+4H2SO4═ZnSO4+Fe2(SO4)3+4H2O;

(2)①H2O2+2Fe2++2H+═2Fe3++2H2O;O2;Fe3+催化分解H2O2

②4.0×10-5;

③促使Fe3+水解,(防止形成胶体),有利于过滤除杂;

(3)制取的锌含铜等杂质;(4)H2SO4、ZnSO4

22.(1)2Fe2++MnO2+4H+=Mn2++2Fe3++2H2O (2)Fe8O11

(3)2Fe3++SO2+2H2O=2Fe2++4H++SO42- 3

(4)[Fe(CN)6]4--e-=[Fe(CN)6]3-变大

23.NaCl+ 3H2O NaClO3 + 3H2↑ NaOH溶液Na2CO3溶液稀释ClO2以防止爆炸2NaOH+2ClO2+H2O2=2NaClO2+2 H2O+O2↑ 防止H2O2分解蒸发浓缩冷却结晶ClO2—+4H++4I—=2I2+Cl—+2H2O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