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思想特点研究

90后思想特点研究
90后思想特点研究

一、价值取向多元化、分散化、功利化

随着全球文化思潮的影响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在原有“精英”教育下形成的单一的思想认识模式正在被“大众化”教育所带来的多元化意识内容所取代。其中既包含代表社会前进方向的先进思想,但也不乏一些陈腐消极甚至是错误的思想。大学生面临着多元文化思潮和价值观念的冲击,因此大学生在思想意识方面呈现出多样化, 价值取向方面呈现出多元化、分散化、功利化的特点。

具体表现在对个人事业的追求上,即除以满足社会客观的物质和精神需求为自身价值取向外,多数学生还将自身需求能否满足以及满足的程度为自身的价值取向。既要顾全大家,也要快乐自己;既要国家发展,又要个体幸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里,他们都选择更能满足自身需求的奋斗目标,更注重寻求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更多的是显示自己以求社会的承认,来体现自身价值的存在。他们不再是单一的“先公后私,先人后己,无私奉献”,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功”、“利”化趋向以及实用主义、拜金主义。比如:在入党动机上,学生是为谋取好职业而增加竞争力,或者为了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才干;在择业观上,从原来的服从国家需要到今天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很少有人想“到边疆去,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更多的是想到“到事业单位,到国外,到外资企业”,把对“理想”和“成才”的长远期盼转化为对工资收入、住房、职务晋升、发展机会等具体条件的要求。在择业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追求实惠和功利化倾向,注重职业的经济价值而舍弃了职业的理想价值。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渴求知识与金钱的对等,参考理想的标准由对国家的贡献演变为经济收入的可观性,生活的舒适性,还有家庭的幸福与否。

二、道德思想多元化、复杂化、直观化

在当今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多种观念的多元化发展现象,在大学生的思想中,也出现了不同道德观念、道德规范和标准兼容并蓄的现象,使得当代大学生道德观念呈现出多元化、复杂化的发展趋势。大学生对待社会现象不再以单一的眼光来看待,而是多角度地看待、分析和评价。过去那种以是否对社会、对人民、对他人有利作为评判善、恶的道德标准受到冲击。

这种复杂的道德观念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有前进的一面,也有倒退的一面;有正确的一面,也有错误的一面。如:注重自我价值的发展以及开放竞争意识的增强,反映了道德上的进步,但是基础文明、社会公德方面的削弱则是道德上的退步;思想开放、拥护改革开放是正确的,但完全否定传统文化又是错误的;不轻信,不盲从是正确的,但排斥正确的政治理论教育又是错误的;竞争观念意识强,敢于竞争是正确的、积极的,但在竞争中掺杂的极端个人主义又是消极的。相互矛盾、相互冲突的道德观念复杂而又统一的表现在大学生身上。大学生道德观念的复杂化还表现在,大多数学生既有对传统道德的基本肯定,又有对传统道德的某种反叛。如他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修身养性,完善人格,但在实际日常生活中却缺乏内省精神,缺乏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信念的坚守,道德行为的笃行,甚至无视社会公德。

这种相互矛盾、冲突的道德观念复杂而又统一地表现在当代大学生的身上,使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又呈现出多重标准、多坐标系的特点。正是这种特点使得许多学生对日趋多元的道德标准有时尚不能加以正确选择,面对社会上存在的种种不道德、不文明的现象,不能自觉地去身体力行那些良好的道德规范,有的大学

生在道德文明方面甚至知行脱节,比如在为逃避偿还借款的非诚信、性道德滑坡等文化低俗、道德缺失等问题上表现尤为突出。

政治思想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制度是广大学生的主流。他们普遍关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普遍认同,对国家保持长期繁荣稳定持乐观态度,对党中央近年来的工作表示满意,并关注现实,能较客观地观察、分析、思考时事问题。但是认知方式偏重直观化。大学生是崇尚科学、善于思考、知识层次较高的青年群体。在新旧体制转型时期社会上存在着诸多矛盾,使人们一时难以正确把握;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的一系列改革都在摸索,免不了出现某些失误;现代意识和传统观念发生冲撞,许多事情一时难辨良莠;社会上出现的种种不尽人意的现象与理论宣传形成了强烈反差。凡此种种,使得大学生轻视理论思维、理论学习,造成认知方式偏重直观化,主要表现在:他们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对泛泛的空谈、不切实际的宣传不易接受。现在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大学生在学校通过电视、广播、网络、书刊获得信息的渠道多样化,走出校园听到的是家长、朋友、社会的“百家言”。面对这些情况,他们一改过去那种人云亦云的固定认知模式,表现出追求真实,厌恶虚假的特点。他们不轻信说教,不盲从,凡事凭自己思考后的感觉进行判断选择。近几年陕西省大学生思想状况调查显示,许多大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不关心、不重视;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认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比较系统的理论”的只占37.6%;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对自己无收获和无所谓的占63%。尽管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因素很多,但大学生对政治理论学习的冷淡,不能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三、心理上个性意识增强、追求平等,但心态浮躁,看问题片面,承受能力相对较弱

1、情绪、心态浮躁化。人的思想观念总是随着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而改变。从情绪和心态方面看,新形势下的大学生群体普遍存在“浮躁和从众”的心理特点。这主要是因为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其人格、个性等心理因素还没有完全稳定,对人生价值的选择和判断更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在纷繁复杂、价值多元的市场经济社会环境里,人们的思想观念都受到了多方面的冲击,大学生的情绪和心态也随之浮躁起来。

2、追求平等,想问题简单,片面易偏激。我国加入WTO之后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日益接轨,当代大学生处在传统与现代、封闭与开放的时代交织点上。他们思想活跃、视野开阔,把自己的命运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振兴紧密联系在一起,普遍关注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势,拥护支持党和政府的大政方针,对我国的政局稳定和经济持续发展充满信心。他们向往民主追求平等,重视自己的民主权利,要求积极参与社会改革,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理解与信任,重视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开始把眼光转向自己、开始认识和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但是由于青年学生年龄、阅历等方面的原因,他们还较缺乏政治经验与实践锻炼,思想单纯,看问题往往简单化、片面化,在一些问题上容易被人利用而误人歧途,有时容易产生偏激情绪。还有的学生片面地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最主要的是经济效益,政治上无所追求,道德上知行相悖无关紧要。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往往导致部分学生思想上的随意散漫。

3、个性特征强。人的个性特征是他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

定的区别于他人的心理特征的综合。个性意识日益增强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特点之一,这突出地表现在大学生的独立意识、自主意识和批判精神上。他们渴望摆脱对他人的依附,更迫切地要求表达自己的声音。他们反对他人的说教,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为了满足自我表现和引人注目的需要,行动上具有很强的反抗性。具体表现为对权威强制的反抗,对不同意见的反抗,对教育的反抗,对束缚和干涉的反抗等。他们具有强烈的好胜心和竞争意识,目标期望值大,缺少顺从和谦让,对任何事总带有一种信手拈来,满不在乎的情绪和感觉,表现出了从“谦谦君子”到“唯我为大”的心路历程。

4、承受能力弱。高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及其强烈的竞争性和效益性使社会生活希望和风险并存,在这样的环境下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成功与失败、机遇与挑战就是一个需要经常面对的课题,这就要求大学生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承受能力。但是,由于他们在社会性发展方面远没成熟,心理调适能力不强,容易造成心理失衡。一旦学习上、生活中出现问题,则会出现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甚至迷茫、困惑和悲观厌世等不良行为和情绪。

四、行为上以自我为中心,追求知识,渴望友谊,求新意识、竞争意识增强,思维活跃,但集体意识人际关系淡漠,自我控制能力较差

1、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求新意识趋于强化,集体意识淡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我国社会经历了社会转型,社会利益分配的形式也呈多元化趋势,社会发展带来的新情况、新模式,中西方文化的相互作用的新观点、新思潮使大学生有一个分析、鉴别、选择的问题。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及其对人的尊重和满足,赋予大学生强烈的求新意识,使其对计划经济下的旧观念、旧思维、旧传统、旧价值取向日益厌倦和逆反,自我实现,变革创新,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时代精神。同时,大学生在自我实现、个人奋斗增强的另一面,其社会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却在弱化,部分大学生崇尚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我设计、自我选择、自我奋斗、自我实现”,难以准确把握集体与个体、集体观念和主体意识的辩证关系。在处理公与私,个人与集体关系方面,在认识上接受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在具体行为上,相当多的学生希望贡献与索取相平衡,主张“先人后己,尽量兼顾”或“利人但不损己”,赞赏“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合理”利己主义。有一部分大学生在涉及个人、国家和集体利益的关系时,会过分强调个人利益。例如评定国家助学金、奖学金过程中为了达到某些利益,就出现了学生开假的贫困证明或故意拖欠学费的情况。而且现在的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他们早就习惯了以自我为中心,做事情不太去考虑他人的感受,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这样也容易出现在为人处事中的一些矛盾和危机。

2、开放竞争意识强化,表现欲望强烈,自信张扬,渴望得到认可。

“90后”大学生身处的社会大环境相对复杂,这种大环境是市场经济、信息爆炸、网络时代、个性偶像等各种新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这使得他们可以有更

开阔的视野,获得的信息量大增,他们随时可以了解到世界发生的事情,其行为更带有选择性。他们是自信、充满激情的一代,这种自信是从谈笑、举止中所体现出的对自己能力的自我肯定。“90后”大学生成长的家庭环境相对优越,这为他们的自信奠定了一个物质基础,而且随着年龄、阅历、教育程度的增长,大学生对于事物的认识有了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逐渐形成了独立自主的品格。他们竞争意识强化,渴望在一个集体的舞台上显示自身的优势,表现欲望非常强烈,在各种活动中要显示自身价值的存在,敢于开拓创新。这体现在大学生身上有两种形态:一是现时竞争,现在的“快乐女生”“快乐男声”等节目有那么多人报名参加,还有在学校各种干部选举过程中,大家也都非常积极踊跃参加竞聘,以及在评优评先中大家表现出来的热情,都能体现出这些特点,他们非常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展现自己的风采和能力,通过表现得到人们的认可。二是潜在竞争,即“今天是为了明天”,他们积极为毕业后的竞争储备力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和发展,人才市场的出现,使大学生越来越注重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就业的竞争实力,以使自己在将来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3、追求知识,渴望成功,但自主学习意识较弱,自我控制能力差。

在工作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学习目的比较明确,志向远大、渴望成才成功、追求知识和学习热情很高。如“考研”已经成为“风气”,随着考研率的逐年稳步上升,很多同学确定了“考研”的目标。不考研的学生也想提高自身素质和培养自身的能力,尤其是掌握实用技能,特别是英语、计算机的学习上。但是,虽然他们确定了目标和志向,渴望有所突破,有所成就,但在实际行动上却不愿意刻苦用功付出努力,期望在大学里有所作为,却又疏于平时的基本训练。他们自主学习意识较弱,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比较差,尤其在学习过程中的自律方面有些学生在行动上存在一定的反复性,需要老师不断的督促和提醒。大部分学生能自觉遵守校规校纪,但也有部分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较弱,虽有法纪观念,但很少顾及后果,认识混乱,习惯意气用事,行为轻率。

4、渴望得到友谊,但人际关系淡漠。

“90”后的大学生热情、主动, 是青年人中的活跃分子。他们内心中渴望与人交往,渴望得到真正的友谊。在以往“精英”式教育下,那种理想志趣的高度统一,很容易使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成为朋友。但随着高校扩招后,学生人数的大大增加,尤其是拥有着不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的大学生们,很难像以往那样轻易交到知心朋友。哪怕是经常见面、近在咫尺的同班同学,有些也是形同陌路,各做各事,人际关系淡漠。从而使他们形成了内心所想与自身行为的严重背离的郁郁寡欢的状况。虽然,大多数学生认为应该讲信修睦,谦虚礼让,向往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在实际行动中,多数学生依然信奉“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处事原则,要么陷入小团体的江湖义气中,努力营造自己的小天地。要么我行我素,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个别同学甚至自私自利。

5、思维意识积极活跃,习惯独立进行比较和判断。

当代大学生思维意识积极、活跃,容易接受新思潮、新事物,并且习惯于独立地进行比较和判断,这是他们进行理性思维追求的新特点。他们在认知、意志

等方面更注重自己的意识独立性,强调个性化,主要表现为不趋同。他们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以及自己的学习生活安排等方面,都表现出自身的个性。他们不局限于教师的教导,不满足书本的条条框框,敢于用自己的大脑思考问题,用自己的眼睛观察世界。大学生对于前人的实践和结论不太容易直接接受,而是习惯自己经过重复体验后再来认可,这大大延长了整个认识过程。在实际工作中,也深刻体会到“90后”的学生习惯自己解决问题,能不找家长和老师就不找,他们喜欢用自己的方式去处理遇到的困难,哪怕会碰壁。一方面,他们比较关注社会的热点问题,这是青年人对社会具有责任心的一种表现。另一方面,他们又常常独立地、片面地对这些问题做出相关结论,他们认为自己通过互联网等形式掌握的资料和信息,已经足够做出一切结论。认为自己比长辈和老师更有根据、有理由做出许多判断。其实这些结论往往缺少历史纵向的考虑,可他们通常却认为自己的证据比任何人都更加充分。因此,他们的比较判断往往带有偏向性,善于横向比较,缺少历史的视野,善于局部比较,不能作出全面的结论,这使得他们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会遇到种种挫折。

6.参与意识强,辨别能力弱。

当代大学生个体意识强化最明显地表现在强烈的参与意识上,他们思想活跃,勤于思考,他们对事物的评价不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而是一有机会就身体力行。在小的方面,他们积极踊跃参加学校开展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勤工助学活动以及开展的辩论赛、演讲赛等活动,这些都体现了他们强烈的参与意识。大的方面,他们希望改变我国经济发展中的落后状态,对党中央的改革措施非常认同,他们探讨中国怎样才能加快四化建设速度,怎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等。在政治上,他们向往民主,重视自己的民主权利,对民主管理、民主作风、民主选举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和关注。他们要求积极参加社会改革,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

7、消费观念超前,欲望更强,钱和获得钱的渠道的重要性被过分强化。

在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90后”,对钱的概念比较模糊,金钱物质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他们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金钱和物质。他们接触的事物时尚,因此消费欲望比“80后”更强。经过和一些学生家长交流,发现有些学生一个月的生活费用高达2000-3000元。他们往往不考虑个人经济状况,一味追求“吃的讲究、穿的高档、玩的豪华”的消费模式,在消费中存在盲目的攀比行为,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

8、对网络的依赖性比较强。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普及,网络正极大的改变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90后”大学生尤其对网络有着严重的心理依赖。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互联网时代赋予的特点,从小就学会了利用网络获取资讯的本领,但信息丰富的网络上内容也会良莠不分,让他们的思想也多少受到了一些冲击和影响。其实他们对网络的依赖和家庭特点也有一定的关系,他们大多是独生子女,在成长过程中缺少兄弟姐妹和玩伴,同时还要面对特长班和补习班等很多学习的压力,使他们“玩”的天性被压抑和束缚,他们必然要寻求新的方式,于是,电脑和网络便成了他们的朋友。他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找寻到寄托和寻求到安慰,其实这也反映出了他们内心的无奈和寂寞。而作为“网络新一代”,当代大学生不仅充当了推进网络

发展的重要角色,在个人人际关系上,也越来越趋向于网络化沟通。网上聊天、网络交友、网上求职、网上教育等,都为网络充当一种新型的沟通工具奠定了基础,也为人际交往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和空间。而作为时尚的一代,网络成为了当代大学生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际工具。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成因和教育对策 2010-05-26 16:34 作者:梅喜萍查看:1372 90后是指改革开放富裕起来时出生的,以独生子女为主要群体的一代人。随着90后跨进大学并逐渐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大学生的思想也随之烙上“新新人类”的特殊印记。90后的思想比前几代人更加开放独立,肩负与生俱来的前所未有的责任。如何理解、教育和呵护90后大学生,使他们健康快乐成长,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人才,是我们辅导员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必须探讨的课题。 一、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成因 90后是独生子女的第二代,他们的父母在改革开放中受到了较好的教育,所以和孩子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而且90后在出生时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已经得到不断完善,教育的普及和教育观念的发展,以及关于独生子女问题在全社会受到重视和反思,使到学校和家庭愈加重视对独生子女的培养,90后大学生的素质总体上比80后大学生有了相对大的提高。 (一)自信张扬,独立特行。 90后在出生时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网络普及,教育民主程度提高,学习模式发生巨大变化,使90后获取信息更加快捷,知识更加丰富,也使他们在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信心和理性上超越了他们的前辈,在知识结构的复杂和多样性方面甚至知道或考虑得比老师还多。90后大学生思想上独立开放,行动上独立特行。他们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喜欢通过深度思考,争论和碰撞再认同,并结合实际探索新的思路和方法。据了解,现在很多90后大学生报考我们学校的志愿是自己拿主意,这就反映了这一代人思想上的独立。同时,在我校陪同新生报到的家长中,“不放心孩子独自来校”是首要原因的比例在下降,同时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新生比例也在下降;大多数家长是抱着“了解学习环境,方便今后指导孩子,顺便旅游”的目的而来。这说明了90后大学生行动上的独立。90后正年轻,由于年轻,总让人自信,让人在言谈举止中洋溢出充满激情的气质。所以90后大学生非常乐意组织或参加各种社团活动,他们自信有能力搞好活动,并尽力在活动中展现自己才华,磨炼自已的斗志。 (二)思维方式开阔,价值观念更加西化。 从1997年恢复高考制度之后,教育体制的一系列改革,使中国教育慢慢脱离死记硬背,思维定向的模式,迈向注重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个性教育。同时,90后所接受的学习方法教育也与前一代的大为不同,因此,90后大学生思维方式开阔。 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取得明显成效,日益强盛的国力和富裕起来的人民,吸引全球各地物品涌入中国,各国交流日益广泛。90后从小就接触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他们思想活跃,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在东西方思想文化碰撞中,90后的审美观和价值观与前几代人有很大不同,思想价值、行为方式更明显的带上西方色彩。 (三)竞争意识和创造能力强,个人规划长远。 90后的父母们刚成家立业,就遭遇国家经济转型,他们习惯的生活模式——“铁饭碗”被打破了,他们不得不在改革的阵痛中转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强迫自己去学习新的生存技能,去重新选择职业和创业,奋斗使他们饱偿辛酸。90后耳闻目睹父母们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惆怅,变革的社会使90年代出生的孩子普遍早熟,竞争欲望、财富意识强烈,创造能力、理财能力比前辈更强。对个人发展有计划性是90后大学生又一大特点。很多同学在大一时,对自己毕业后是出国,还是考研深造,或者直接就业,就有了方向。大二时,他们付诸实际行动,炒股,开网店,英语四级考试……大三时,他们已经在实施出国、考研或者就业计划的细节了,非常了不起。所以我们学校关于职业发展的讲座十分火爆,有关职业生涯规划的社团组织就有两个。寒暑假也被90后大学生安排得满满的,预习大学课程,社会实践,考

90后十大性格特征

当90后“长江后浪推前浪”般推着我们前进时,我们期待能对他们有更多了解。经连续3年的尝试后,2010年有了些感觉。透过“对话”这个平等相处的平台,90后的形象在我们心目中正生动起来。我们试着给90后画像,忍痛取舍之后,留下了这十组性格语句。我们知道,这不可能全面,但至少是一个勇敢的开始…… 性格一:敢爱敢恨 成长中的90后还没有学会深藏不露和表里不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不管是喜怒哀乐还是轻蔑与不满,都明明白白地写在了脸上。他们讨厌做作、拒绝虚伪、喜欢透明。这样的一代,没有人们想象中的灰暗与复杂。一是一,二是二,不瞻前顾后,不面面俱到,不左右逢源。 身边人点评: 就我个人而言,做不到敢爱敢恨,因为这也是需要一定勇气的。身边倒是有这样的朋友,我很喜欢他们的作风,但是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也比较大,毕竟一个人即使十分讨人厌,也总有另一面,在没有全面了解的情况下,说敢爱敢恨都言之过早了。 (受访者:黄凌云,学生,1991年出生;校媒记者:福建农林大学校报王选辉) 其实敢爱敢恨是每一代青年的特征,只是这种特征因年代的不同表现程度不同。90后目前都处于青少年阶段,这是青春期的正常表现,而且,由于90后是和网络一起成长的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行为自然会被网络媒体所关注和放大。 (受访者:陈璐瑶,厦门大学学生,1990年出生;校媒记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黄琬丽) 90后敢爱敢恨的个性鲜明而又独特,我们慎于判断,对待感情严谨又勇敢。喜欢或讨厌表现得直白,并且义无反顾:爱上就死心塌地,恨了就决绝背弃。某些人看来这难免显得武断,但优柔寡断会让自己更茫然无措,个性上的独立与倔强让我们拥有了这样果敢坚毅的性格。我们做自己觉得对的事,敢爱敢恨是我们的标签,有自己的坚持,这就够了。 (受访者:王燕美,学生,1991年出生;校媒记者:漳州师范学院青年宣传中心大学生记者团陈若蓝) 90后的我们更热爱生活、热爱自己。我们会花很多的时间在长辈们认为没有价值的事上,比如我们所钟爱的街舞。我们觉得,只要是自己喜欢,就算再辛苦也值得,我们只想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好好地认真一把,去实现自己的价值。但如果我们不喜欢,再怎么逼迫也

90后消费特点

九零后的消费特点 90后独特的价值观、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让商家有些茫然,曾经传统的营销方式在90后面前面临失效的风险。对此,商家必须去迎合他们的消费主张才能“抱得美人归”,所谓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90后就要说90后的话。企业必须深谙打动“90后”消费时代的营销之道。 一、互动式体验营销 产品或品牌好就一定能赢得90后的喜爱吗?看看他们的真实消费行为吧:他们选择产品或品牌的准则不是“好”或“不好”这一理性认知,而是“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性态度。他们更注重消费和使用产品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追求产品或服务与自己情感体验的一致性。因此,互动式体验营销更能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引导消费,刺激消费。 互动式体验营销在实际操作中可有以下几种类型: 功能体验: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百见不如一试。通过对产品的试用体验将使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有更真实的感受和认知。比如SONY建立品牌体验店,成立SONY梦工厂,为年轻消费者提供不一般的视听享受,大大激发了他们的购买欲望。 娱乐体验:90后讨厌说教、讨厌教条、讨厌一本正经,他们喜爱娱乐、追逐娱乐,从深夜KTV里他们舞动的身影、从娱乐选秀节目上他们嘶哑的呐喊中就可见一斑。将产品或品牌的理念特质融入到娱乐之中,以娱乐的体验营销让消费者HIGH的过瘾,让企业赚得HIGH。除了借助娱乐节目,企业自我创意出娱乐活动也是不错的选择。 五感体验:90后是注重感受的一代,90后是想要得更多的一代。给与他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感的综合感受,才更能让他们感觉到酷、有意思、好玩。当我们接触一个品牌时,最主要会透过视觉和听觉来认识它,但触觉、味觉及嗅觉这三项则较易为人所忽略。其实,最佳的品牌营销,应该要全数囊括五感才算完整。在体验经济时代,“感受”才

_90后_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第25卷 第16期2009年8月 甘肃科技 Gansu Science and Technol ogy V ol.25 N o.16 A ug. 2009 “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对策研究 王肇飞1,彭家龙2,王 丹3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学院,陕西西安710055;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理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55) 摘要:2008年9月,“90后”已经开始加入高校新一届大学生群体中,他们终将取代“80后”,成为中国高校大学生的新生力量。“90后”将成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教育对象,他们的思想特征、心理特点因受到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等因素的影响,有着不同以往的时代特征。只有准确把握新一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影响因素,高校思想教育工作才能与时俱进地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指导教育模式不断改革创新,更有效地培养出有理想、有文化、有责任感的新时代大学生,使其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中坚力量。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教育对策 中图分类号:G4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每一个时代的青年都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90后”大学生的成长背景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他们的思想行为特点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也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的挑战。 1 “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 “90后”从小就生活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的重大变革和全球化不断加剧的复杂社会背景中,新事物、新观念不断产生,各种价值观相互碰撞,对处于成长期的“90后”大学生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其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各方面带着时代高速发展、社会急剧转型的鲜明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以自我为中心,追求思想独立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90后”大学生的生活环境也比“80后”更加优越,他们大都是独生子女,一出生就成为家庭的中心,深受父母和长辈的宠爱,已经习惯了更多的关注自我,以自我为中心,习惯从家庭和社会进行索取。他们更强调主观感受和个体意识,对生活的质量和品位有更高的标准。此外,“90后”大学生出生于中国真理标准讨论趋于成熟并深入人心的年代,他们更习惯于经过亲身实践来接受前人的结论,很少对某种价值观盲目认同,表现出强烈的思想独立意识。他们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和死板的教学模式,喜欢自主展示思想,通过争论和碰撞形成观点,并引导自己的行为。 1.2 对家庭依赖性很大,耐挫能力较弱 “90后”大学生追求思想独立,但经济独立意识较差,对家庭的依赖也很大。他们独立生活的能力较差,特别是家庭的中心地位减少了他们直接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机会,以致他们心理脆弱,耐挫能力较弱。根据最近武汉大学的一项针对“90后”大学新生的调查结果显示,在“90后”大学生中,遇到挫折后,大部分人心理素质偏弱,72.3%的人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5.1%的同学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14%的新生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 1.3 关注社会主流思想,但价值观更务实 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信息资源的不断开放,“90后”大学生对社会的认知比他们的前辈更加丰富和趋于理性。据调查,“90后”大学生近七成都拥有电脑。他们更加依赖网络,也很善于利用网络获得有价值的学习、生活等方面的信息,这对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他们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解决,同时也相当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但在市场竞争的压力下,多种复杂的利益关系让他们的价值观更加务实,很多人很早就明白应该把价值取向关注于具体的事情,而不是抽象的哲学。他们重视物质生活质量,同时他们的目标定位受到市场经济大环境的影响,表现出功利性较强,更加重视与现实的结合。例如,有部分大学生把有利于就业和个人前途作为入党的目的,反映出部分“90后”大学生在政治理论、政治观念上的混乱,以

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李志彬

第9卷第7期 2012年7月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ul.2012Vol.9No.7 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关系到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2008年,“90后”首次成为大学新生进入高等院校。当前在校 大学生,主要是“90后大学生”即出生在1990年以后的青年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8岁至23岁之间,正处于生理发育的成熟期和心理发展的过渡期。”[1]他们是目前高校的绝对主力军,由于他们的成长背景与上一代人明显不同,在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具有鲜明变化,这要求高校要认真探究出一条适合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首先则是要廓清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下面,笔者就此问题作一浅陋论述,以抛砖引玉、教于方家。 一、90后大学生的文化心理特征 社会文化是社会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它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对于社会关系感受、认识和道德习俗规范的复杂综合。文化一般由心理和思想两个层次构成,其中,心理是指感觉、知觉、思维、情感、性格、能力等功能的总称。相较于文化思想、文化理论而言,文化心理处于文化的最深层次,其作用与影响更为稳定和持久。 由于时代变迁,尤其是受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从根本上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于90后大学生而言,呈现出同以往迥异的心理特征和问题。可以说,他们正处于社会多维思想观念交汇的旋涡中心,因此也表现出社会转型时期鲜明的心理特征。 (一)自我意识凸现,但内心矛盾重重 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及其与周围关系的一种认识。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教育等形式。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 90后大学生自我意识觉醒和凸现创造了外在的条件和机遇, 并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注重自我,关心自我,热衷自我完善,追求自我实现。一方面,他们更为务实进取,更为强调个体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性和独立性,民主、自由意识凸显,能够大胆追求个体利益和个人需求,同时要求得到他人的肯定和尊重。另一方面,90后大学生认识到,要想谋得更好的经济和社会地位,就要从社会需求出发,不断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水平。这时常促使他们重新认识和评价自我,自觉设定和选择自我目标,从而有助于他们走向理性与 成熟。90后大学生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符合了市场经济的要求和发展规律,总体上也合乎人的发展本性。 不过,90后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存在明显的两面性。例如,他们在务实观念增强的同时,功利思想趋于严重;自我意识增强的同时,易于脱离实际奢谈———成为语言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热衷权利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应尽的义务和责任,等等。在心理发展上,90后大学生表现出许多过渡状态的矛盾性:一是锁闭性所导致的孤独感与强烈交往需要归属感的矛盾;二是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三是求知欲与识别力低的矛盾;四是情绪与理智之间的矛盾;五是愿望、幻想与当前现实的矛盾;六是强烈的性意识与正确处理异性关系之间的矛盾等。当然,这些矛盾的显现,是90后大学生心理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不过,如何化阻力为动力,有效解决这些矛盾,使他们心理发展更趋成熟,则给我们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竞争意识增强,但心理素质偏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市场机制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强大的社会导向,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体系和认知结构。在竞争中生存,在竞争中发展,已成为普遍认可的社会现实。这对于 90后大学生的成长而言,诚然有其强大的激励作用,即锤炼 了他们勇于挑战、敢于竞争的市场观念,以便在将来的社会中寻求更好的发展。但与此同时,由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的缺失,他们思维品质并不完善,对竞争中的挫折所带来的失败和痛苦缺乏应有的心理承受能力,一旦遭受挫折,往往容易一蹶不振。 90后大学生明显有“智商”高于“情商”的趋势。他们大都 成长在物质生活较为富裕和关爱太多的环境中,其中相当一部分人还不善于正确处理自我完善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系,还没有确立立足现实,做长期艰苦奋斗的准备。当不得不直面竞争中的挫折和失败时,他们的心理素质往往不堪一击,容易产生悲观失望情绪。在90后大学生当中,较为常见的两种情绪障碍是焦虑和抑郁。所谓焦虑,是指因对环境、人际关系、学习等不适应而感到不安、害怕;抑郁是指因持续的情绪低落、沮丧而感到前途无望。因此,高等教育要能够正确地分析与理解90后大学生的情感和需求,教育和引导他们在增强自信的 浅析90后大学生的时代特征 李志彬 (河源市高级技工学校,广东河源517000) 摘 要:基于经济全球化、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变迁,以及社会转型、高校改革和西方资产阶级思潮之语境影响, 90后大学生在思想和行为上相较上一代人发生了显著的突变。本文主要从90后大学生的文化心理、价值取向和恋 爱婚姻观念三个方面对其时代特征做一扼要阐述。 关键词:90后大学生;时代特征;文化心理;价值取向;婚恋观念 163··

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

2012年第·5 期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 of TaiYuan Urban Vocational college期 总第130期 M ay2012 [摘要]90后大学生有着鲜明的特点,他们多数追求个性、平等,渴望交流,有着务实的学习观和对网络的高依赖性。结合《管理学原理》的课程特点,其教学设计应重视对学生主动性的调动,注重建 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利用网络资源,引导学生树 立更积极的价值观、同时改进考评制度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046(2012)5-0138-02基于90后大学生特点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 邱海燕 (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广东广州510800) 90后目前已经成为了大学校园的主力军。由于生活 环境、成长经历的不同,90后心理和行为特征与80后有着较大的差别,这对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认识90后大学生的特点,如何对他们“因材施教”成为了每一位大学教师需要认真思索的问题。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明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是我们做好教学设计的基础。结合一些研究者对90后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及笔者的亲身体会,笔者将90后大学生的典型特点总结如下: 1.追求个性。90后的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衣食无忧。在“6+1”的家庭结构中,长辈们都围着他一个人转。在成长中,他们受到的关怀和爱护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代。家人无论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努力地为他们提供最优越的物质环境,同时在情感上给予他们更多的关注和鼓励,这使得90后一代喜欢并敢于释放个性。他们通常思维活跃,对很多事情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角度和见解,并常常深信不疑。 2.追求民主平等、渴望交流。90后大学生成长在一个政治氛围相对宽松而稳定的时代,他们追求民主平等、渴望交流,希望自己的想法在交流中被人肯定,自己的要求在沟通中能够得到满足。尤其对于90后大学新生来说,他们来到大学校园这个陌生的地方,要认识陌生的同学,了解未知的事物,需要他们多沟通和交流。因此,我们会发现他们在课堂上善于发现问题并大胆质疑,他们坚持自己的见解并乐于与老师、同学分享,从而表现出更加活波、大胆的个性。 3.学习观务实。“90后”大学生对学习的认识多数都是从当前社会现实出发的,他们的学习目标相对务实得多。这与当前就业形势一年比一年紧张是紧密相关的。他们希望通过学习能够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的知识储备,以适应社会经济变革环境下对人才的需求。他们把学习目的定位于“将来美好的生活”、“理想的职业”。因此,大学生们对学习内容及课程体系都很关心,不少学生存在着对所学知识能否与社会需求接轨的担心。这使得他们更希望了解贴近生活实际的知识,也更喜欢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手段。 4.对网络依赖程度高。90后大学生成长于电子信息时代,计算机的普及和先进的网络资源为他们提供了丰富和多元化的信息,他们从小就具备了利用网络的本领。一些学生利用网络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协助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但有时候他们也表现出过度依赖网络的状况。比如,一些学生习惯于一遇到问题,自己不动脑筋思考,就直接去网络上寻找答案,这些学生往往感到离开了网络很多事情都无从下手。还有一些学生则不喜欢看书,满足于了解网络上面的一些知识片段,不重视系统知识结构的构建及高效学习方法的养成。所以,网络一方面可能丰富了他们的知识,使他们的思维更为活跃,但另一方面也可能禁锢了他们的创新,削弱了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管理学原理》的课程特点 《管理学原理》是管理类学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内容上注重管理学基础概念、原理、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教学目标是学生基础管理思想的培养、管理技能的训练、管理艺术的熏陶和管理素质的养成。作为基础课程,这门课通常安排在大一上,它需要为后续的专业核心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因而这门课具有一定的过渡性的特点,即学生从高中对管理专业课一无所知的状态过渡到熟悉了解的阶段。 三、针对90后大学生的《管理学原理》教学设计 结合90后大学生的个性和学习特点以及《管理学原理》的课程特点,笔者认为,在该门课程的教学设计中应当充分重视调动学生的主体作用,内容上注意由浅入深、逐渐推进,同时要将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教学方法上注意采用参与性强的一些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和热情以提高学习效果。具体的关键点如下: 1.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网络时代的到来,加深了高等学校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观念上的冲突。传统的教学思想强调“教化”的作用,学生多处于被动地位。但作为信息时代的“90后”,他们接受知识的渠道大大增加,很多学生对某一方面知识比教师还了解得多,因此他们常常难以将老师看作是知识的权威代表。同时他们追求个性、自由,不喜欢被动接受陈旧知识。因此,他们希望老师能做他们的良师益友、帮助和引导他们学习。对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当重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不再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而应该成为学习探究过程中的引导者。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地交流、相互学习。只有在教学过程中突出“以生为本”,推动教学互动,才能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调动学 138··

60后70后80后90后个性特征一览

60后70后80后90后个性特征一览 -60后70后80后90后个性特征一览 此文为整理 60后属于地球人,70后属于地球边缘人,80后属于太空人,90后典型火星人,横批:这些家伙都不是人。 以下为转载整理 60后70后人的特征: 1. 绝大部分都有啤酒肚or水桶腰 2. 喜欢吐痰,动作熟练 3. 擅长包养(二奶小白脸是近代新生的名词) 4. 喜欢老牛啃嫩草(不用我解释了吧) 5. 喜欢用一次性筷子 6. 大部分都有口臭 7. 崇洋媚外但很多却都不会说英文 8. 虚荣心强,爱攀比(自己有多金,有多少权,甚至孩子学习有多好,自己家的菜刀有多利) 9. 喜欢在公共场合和大家一起享受自己的二手烟 10. 喜欢《两只蝴蝶》《2002年的第一场雪》等高雅旋律(都是他们捧红的吧) 11. 经常穿西装但是却很少打领带

12. 喜欢邓丽君的歌,但知道的却不超过5首(无外乎是那几首) 13. 爱装深沉,但实质心中大多充斥的是勾心斗角,金钱地位还有sex. 14. 阳痿早泄普及率广泛 15. 倚老卖老却不服老 16. 说话官腔,出口成章,却都是毫无疑义,废话连篇(同志们,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浮夸连篇,省略)) 17. 该被西方杂志拿来和英国绅士比拟,从而突显整体中国人的低水准。 18. 吃老本,没有很强的竞争力 19. 桑拿按摩房的常客 20. 吃喝嫖赌就差一个赌就凑齐了 21. 呼噜高手 22. 新时代的岳不群 23. 口里说着热爱祖国文化,却很少背得出几句唐诗 24. Chinglish的发明者(Chinese style English, ex: lock good door 锁好门) 25. 沉迷于纸醉金迷 26. 男的嘴巴jian,女的是非多 27. 喜欢上着厕所吹口哨,完事后不洗手 28. 喜欢歧视(种族、性别、年龄、国籍)

90后大学生有那些特点

一、“90后”心理特点 1、热情、开放与沉默孤独并存 “90后”的大部分大学生都热情、开放、充满活力,善于言谈。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热情、开放、能言善辩是在熟悉的人或者朋友面前,在陌生人面前他们表现的比较沉默,不善言辞。让人感觉比较清高。从通过部分学生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多大学生与同学交流并不多,他们的交往范围仅限于同宿舍同学,有的学生甚至在宿舍也很少说话,同学会反映他比较孤僻之类的,遇到事情也从来不和周围同学说,时间长了,别的同学也会觉得他们不合群,不好交往,渐渐的大家会习惯于他们的沉默,遇到事情也很少与其交流。这样,他们自己就会觉得孤独、被忽视。 2、独立性和依赖性并存 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存在强烈的独立意识,不希望别人打扰,讨厌父母、老师、同学、朋友过多的管自己的事情,但与此同时,由于独生子女比较多,从小到大很多事情都是父母包办,很少自己洗衣服、做家务,因此在日常事务和经济依赖上对父母的依赖非常大。另外,由于独生子女,被宠习惯了,与人分享的能力、合作的能力相对较差,在学校里和室友、同学也会存在矛盾,事情也不愿意和同学交流,感觉孤独,对父母存在很强烈的情感依赖,但同时又不愿意和父母做深入的交流。时刻存在矛盾心理。 3、追求新鲜感,接受新事物能力强 “90后”的大学生也是在网络影响下成长起来的一代,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非常强,喜欢寻求刺激、追求新鲜感,但学习能力也很强,思维活跃、创造性强。经常求新、求变,不能安于现状。并且善于从网络上接受新信息、学习新东西。 4、责任感往往体现在关键时刻 自私、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历史使命感、不关心政治、不关心别人,只关心自己、关心什么时候买房、买车等,这是社会普遍认为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这些学生成长起来的社会背景与60、70年代的人有很大的区别。60、70年代的人经历了最艰苦的生活,深刻体会到了共产党给人民带来的自己当家作主的生活,改革开放给人民生活带来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有强烈的爱国情怀。“90后”的青年呢,正如网上的一些文章显示的,他们生下来生活就有好的生活,父母的呵护,不知道什么叫苦,他们不需要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发展,除了父母、老师教育自己要好好学习以外,没有人告诉他们还需要关注学习以外的事情,因此,他们就显的对国家、对社会关注不够,责任感不太突出。 但是,关键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看到“90后”的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强烈的爱国情怀,比如“5·12”大地震中很多大学生争先恐后的捐钱、献血等,灾难中相互帮助、舍己为人的感人事迹,出现了很多小英雄。 5、心理承受力不强 90年代出生的大学生比较特殊,国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经济有很大好转,每个家庭的经济条件相对比以前好,在孩子身上的投入也会更多。而且父辈们自己吃了很多苦,都不想让自己的子女再受苦,想让子女过上优越的生活,即使自己再累,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几乎物质上有求必应;另外,孩子受到整个家庭的完全照顾和爱护,除了学习以外什么事情都不用干,整个家庭都以这个孩子为中心,他们可以任意发脾气,家长无条件的接受。这些孩子成了温室里的花朵,从来没有经历过狂风暴雨的洗礼,一旦遇到挫折就感到像天塌了一样,觉得世界一片灰暗。 6、人际交往存在欠缺 有研究表明,“90后”的部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是存在一定欠缺,主要表现在:缺乏自信心、在社交场合十分拘谨,过多地考虑自己的形象、以自我为中心,过分地苛求别人。对他人的言行吹毛求疵、挑剔、猜疑,缺乏理解、尊重、同情心;不懂宽容,不会设身处地为别

95后和90后的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90 ”后与“95”后的消费行为特征分析比较一、研究背景 伴随着电商移动终端化、智能化的发展,更多的消费者行为研究者将社会的主力消费分的更加的细致,这样能更好的帮助企业、商家等更好的掌握新兴一代消费者的行为,并针对这些消费者本身的性质开发新的产品,改变以往的产品模式。不断涌现出的80后、90后、95后、00后等。每一代人的出现会出现不一样的用户群。而用户群的成长史就是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史。每一个用户群都有着自身的独特性质和特点,这些的特征将影响到用户产品的创新、商务模式的改变、经济战略的变迁等。不同的用户群的文化背景、成长环境、消费行为不同,这些的因素将会带来巨大的市场。所谓“的用户者得天下”,能更好的把握用户的消费行为、深入的研究用户的真正需求,把握用户的未来发展和需求。将会是电商企业更好的发展和壮大的契机。 定制化(C2B)的发展需要更多的消费者行为研究数据,对90后和95后的不同年龄阶段的人群的研究,能更好的区别他们之间的微妙的区别。可以针对这些的变化和不同设计产品。这样能更好的做到精准营销。 二、“90”后与“95”后消费行为研究 1、“90”后与“95”后比较简介 90 后与95后相比较,虽然是只有几年的时间差距。但是在90年-95年这一段时间中,中国的互联网技术、新兴科技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90后于95后接触网络的时间不一样。对互联网的感情也不一样。因此他们的消费行为会收到很大的影响,并出现巨大的差距。目前90后现在已经大学毕业,走入社会,或者马上毕业。95后任然处于大学一、二年级,高中,初中等。不同的阶段的年龄造成了他们在消费行为上的巨大差别。 2、“95”后消费行为分析: (1)从小接触网络,对网络操作、新型产品具有良好的接受度。能最快的适应各种产品。 (2)95后家庭成长环境更优越和宽松,消费能力比80后、90后更强劲,但消费观差异巨大;95后更注重“内涵表达”,性格上更洒脱,而非80后追求形式上的“视觉派”;个性更张扬,消费讲究“我喜欢”,主张更鲜明,这就意味着融入和引导的难度更大。 (3)品牌忠诚度下降;跟着感觉走,追逐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青睐高科技产品,对网络媒体,特别是社交工具和平台使用率高; (4)快消食品的主力军,奢侈品购买潜力大; 3、“90 ”后消费消费行为分析: (1)“90后”大学生追逐消费时尚、存在消费攀比、消费浪费严重、消费中的民族情感浓,需要更多的消费引导。“90后”更注重突出自我、表现出位、有更大的抱负。 (2)追求外国名牌,但也不排斥国产品牌,总之他们的消费总是朝向优秀的产品、优质的服务。盲从性更大。 (3)“90 ”后消费者可分为:“Cosplay族”、“都市潮人族”、“非主流火星族”、“低关注族”和“传统标杆族”等五部分。

浅谈关于90后大学生就业观

浅谈关于90后大学生就业观 就业观是一个人对就业的认知和态度,它是一个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就业方面的具体体现,它指导着一个人的求职行为,对求职成功具有导向作用,指引大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90后大学生即将进入或已经进入职场,他们在就业理想、就业选择、就业目标上表现出明显的新特点。 近年来由于高校扩招和劳动就业体制的变革,使得我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变得比较严峻。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是当前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关系大学生自身和千万家庭的切身利益,正是在这样的形式下,迫使大学生的“就业”意识观念逐渐增强,尤其90后的影响最为深刻,从而形成三种不同的就业观念:一种是大学生大学毕业生找不到工作就没有收入,感觉在社会上的地位下降,自己的经济问题解决不了,故不得不想方设法找“工作”,以实现自己的经济自立、不再依靠父母的基本目标;第二种是大学毕业生早就意识到靠政府分配工作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靠的是自己的实力;第三种是是从众心理,看到周围的大学毕业生都忙于找工作,自己岂能闲在校园中碌碌无为的被同龄人淘汰,被社会所淘汰。 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是一个关系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稳步发展的重要问题。面对当前的高强度的就业竞争压力,90后大部分大学生对职业的期望值过高,主要体现在对工作环境和薪资水平要求都很高,择业目标过于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部分大学生功利主义倾向突出,社会价值观淡化,部分90后大学生的工

作价值观是切合实际的,值得肯定的;但仍有不少大学生的工作价值观是不可取或是不切实际的,其显示出来的主要问题是:对工作的期望值过高导致了大学生找不到“适合”自己的工作现象,比如,自己心目中的职业和现实中的职业不相匹配而不想就业,或者觉得以自己的实力不适合做那样的低等的工作,这样的种种问题造成大学生就业难,难就业的问题。 面对这样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改善大学生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首先,应该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择业观。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对于大学生的价值观的培养必不可少的前提。在大学里,校园文化坏境对以后的不同职业的价值判断和认可度往往会影响到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标准和依据,所以积极的引导大学生调整正确的就业心态,降低期望值,打破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观念,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多数大学生选择职业动机是锻炼自我,提高自身能力,这些以个人发展观为择业标准的,注重趋向于给自己带来实际物质财富的工作,从而避开对社会有贡献的工作,当然也有一些大学生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实现自己自身价值的基础上为国家付出自己的一点微薄之力,向国家想要的职业和人才靠拢,去选择这样的工作去实现自己的价值和人生目标。同时地域的限制对择业也有很大的影响。比如大多数学生会选择离家近的城市就业,有些人也想去大都市但由于就业竞争压力过大而避免去,虽然繁华的城市机遇大同时挑战也很大,而且物价水平高消费自然也就自认而然高,然而偏远地方的则希望回自己的家乡,愿意到基层就业。

浅析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2011年12月刊 156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进步,随着90后的大学生渐渐已经成为在校大学生的主体,当今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 90后大学生们的成长环境、社会影响、接触的新鲜事物与思想等诸多方面原因塑成了他们特有的性格和特点,这就给高校的管理与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如何培养好90后大学生”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来说就是一个必须解决并且必须解决好的课题。 一、90后大学生的几个显著特点及成因: 1、自信、张扬、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90后大学生成长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知识经济时代。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不断发展,我国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父母在“90后”的教育上投入的精力和财力都在变大,不少很多90后都有一技之长,比如音乐、美术、舞蹈、体育等,再加上接触新事物较多,所以在很多场合都表现出自信、个性张扬的一面。90后大学生从懂事开始,就与网络一起成长,网络的迅速发展使得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90后”的生活。无论是手机、宽带、MP3、MP4、数码产品等,他们对新媒体的熟悉程度和亲和力远远超过前几代人,他们是全球化时代中最易感染和吸收的人群。 2、自私,集体观念淡薄,承受能力差,缺少责任感。90后的大学生很多都独生子,而他们的父母、爷爷奶奶等长辈的青少年时代生活条件多数不好,生怕他们吃苦受罪,所以对“90后”的他们疼爱有加,久而久之养成了“90后”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中心、按着自己的意愿去做事的习惯。家里就一个孩子的“90后”们从小就一个人玩、缺少心与心的沟通与感情上的交流,从而导致他们养成不知道什么是忍让、不知道什么是协作。很多“90后”都是在父母长辈们的呵护下成长起来的,他们很多事都是由父母长辈们包办,“90后”们根本不知道这些事情是怎么回事,而离开父母到了大学校园他们就面临着竞争的压力,每天生活在竞争、受敦促的环境中,这些常常超出了他们的承受能力,由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风浪,致使他们的心理普遍比较脆弱,常因为一点小事受挫就会感觉人生毫无意义,轻者出现学习动力不足、厌学等现象,重者产生焦虑、焦躁甚至抑郁等一系列心理问题。这就造成他们缺乏社会责任感、缺乏为人服务的意识。对很多社会现象不闻不问,更谈不上参与了,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缺少政治追求。 3、追求高档次、高品位的生活,缺少吃苦精神,没有耐性,有强烈的反叛心里。90后大学生是在祖辈和父母的疼爱与呵护下长大的,可以说吃的、穿的、用的几乎是想要就可以得到满足的一代,这样养成“90后”消费观念超前,欲望更强,背后支持消费的能力也更强。服装、电脑、手机、IT 产品等都追求名牌。许多90后大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母、学校一些不甚合理或和他们不能接受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敢于公然提出。但有时反叛意识会出现偏差,比如一旦在学校遭遇意外事件,比如偶然的停水、停电,有些学生(包括平时比较老实)便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自己的情绪。一些学生对很多问题不能够用社会化的思维来看待。动辄以民主、自由、权利为理由评价学校的人和事,却往往忽视了社会常识。比如在制止学生使用违规电器时,有的学生讲为什么住在学校的老师可以用,这是不平等。 二、90后大学生的教育办法 首先,教育工作者要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素质,提高服务育人意识。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一定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方法,工作中一定要坚持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的理念,真正做到为了学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工作中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正确、恰当、有效的工作方法达到管理育人,科学育人的目的。 其次,从师生到朋友,从交友到交心,从强压倒感化。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要尽快调整工作思路,改变工作方法,与时俱进,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目前工作中所遇到现实问题。从师生到朋友可以让学生们更主动、更愿意与我们交流,让学生排除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地位戒心,放下心理包袱,这样才能实现从交友到交心,只有了解到学生心里的真实想法,才能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这样做起学生的的思想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作为学生工作的我们也要与时俱进,改变以往的指手划脚、发号施令、训斥和惩罚来压服或制服学生的工作方法,利用和学生们交心的的机会,从点点滴滴、方方面面来感化他们,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教育效果。 最后,建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高校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大学生管理不单单是学生工作者的事,教师和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作为辅导员的我们不要把所有责任都自己扛,要积极发动教师和家长,只有三方统一协作才能达到最好的教育效果。教师们接触学生时间长,而且教师在课堂上直接接触学生,他们掌握着学生的学习状态和精神状态的第一手材料,如果我们能主动与教师们建立良好通畅的沟通渠道,从教师手里拿到第一手材料,可以让我们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正确的找到切入点,可以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另外,家长应该是最了解自己的孩子的,我要与家长保持联系,从家中那里了解学生的基本信息,并且有点问题做到及时和家长沟通,听取家长意见,做到全方位了解学生,让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有针对性。 浅析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和思想政治教育策略 高 华 刘凤利(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 吉林·长春 130012) 摘 要:90后大学生是指1990年至1999年出生的一代大学生,他们具有自信、张扬、思想开放、接受新事物快、自私,集体观念淡薄,承受能力差,缺少责任感、追求高档次、高品位的生活,缺少吃苦精神,没有耐性,有强烈的反叛心里等思想特点,这些新特点对高校的思政工作构成了挑战。由此,本文研究了90后大学生的几个显著特点及成因,并提出90后大学生的教育办法。 关键词:高校 90后大学生 思想教育工作 参考文献: [1]左小平,论新时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138-140 [2]梁丽营.90后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初探[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12). [3]刘毓,以人为本:高校学生管理的重要模式[J],教育探索,2003,(5):55-561 [4]张宝君.90后大学生教育管理探微[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09,(3). [5]王晓丽.二战后韩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及启示[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8,(6):30-33. 作者简介:高华(1978.4—),女,吉林松原,长春理工大学光电信息学院辅导员;刘凤利(1980.1—),男,吉林松原,长春工业大学辅导员。

90后企业员工的特质分析

90后企业员工性格特质分析 专业:工商管理 班级:102021-2 组长:李光耀 组员:吴小倩邱悦 王睿嫣吕鹏 指导教师:金环 沈阳理工大学应用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二零一二年七月

前言 “90后”是指上世纪九十年代初至九十年代末出生的一代中国公民。目前,他们开始逐渐离开学校步入社会,至此开始了他们的职业生涯。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90后员工不断地壮大,90后俨然成为了企业员工重要组成部分,为企业注入了新鲜的血液。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领导深知企业要想走的越来越远、发展的越来越好,就必须对90后员工重视起来。通过对90后员工的性格特点、人生观、价值观详尽的了解,企业HR才能“对症下药”,更好的发挥90后所长、改90后所短,为企业今后的发展做好充分的人才储备工作。 对于目前来说90后,是一个比较具有争议的社会群体,有些人认为90后的员工年轻气盛,强调特立独行,待人接物与前辈60,70,甚至是80后都格格不入。导致社会人对90后产生异声的原因我认为大体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其他年龄段群体对90后存在一定的偏见,另一方面就是90后自身的特点了。 之所以现在社会对90后员工有这样或那样的非议,我认为这不仅是90后员工自己的问题,还有社会其他年龄群体对90后的偏见。我认为现在90后员工存在棱角,存在不足只是一个人生发展历程,是正常的,不仅是90后,80后、70后、60后在这一年龄期间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而长辈对我们的要求是按照一个完美人的标准来要求的,没有考虑到各年龄性格特点不同这一问题。还有很多老员工一批判的角度来评价90后员工,是则是在打压新员工的发展,他们嫉妒90后具有的优秀特质,这些优秀的特质将会逐步取代老员工在企业的地位,因此对90后的负面评价,也存在老员工有意之所谓的因素。

90后学生的心理特点

90年代后成长起来的青少年出现了很多心理问题:缺少理想和信仰、功利欲望心强烈、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也导致少年犯、追星族、网瘾、暴力叛逆等刺激反应现象的出现,这些已经成为了一个越来越严重的社会问题。既没有形成正确的现代价值观,又没有把优秀的传统价值继承下来,导致“90后”一代中的很多青少年处于一种精神匮乏的“悬空状态”,他们迫切需要孝心、爱心和感恩心的教育,学会平等、尊重和承担责任。 90后的一些典型特点: 1. 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好奇心强、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 2. 很多人都有一技之长; 3. 自信又脆弱,敏感而自私; 4. 往往具有成年人很难理解的古怪爱好; 5. 内心世界:从童年就开始变“老”,更加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 6. 比较了解中国社会的主流思想和价值观,且价值观更加现实; 7. 市场消费观念强烈,但名利作用被过分强化; 8. 张扬自我个性,相对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 9. 网络时代的广阔事业,信息和知识丰富,但内心有时较为空虚;90后的偏差: 1. 很多孩子学习焦虑 2. 自私且承受挫折能力弱: 90后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有些孩子会不自觉的流露出自私的一面,做事往往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别人;承受挫折的能力相对较弱,甚至遇

到不大的事情也会有很大的情绪反应,采取过激的行为。 3. 嫉妒心比较强: 有些学生嫉妒心比较强,看不惯别人比他(她)强,我没有的别人不能有,不允许别人比我“拽”,否则他们就会搞些小动作,甚至会想方设法让你“拽不起来”。 4. 有强烈的反叛意识: 许多“90后”学生有自己的观点,敢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甚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更强。这是这一代人的显著特点,但是有些时候他们的反叛意识也会出现偏差。一旦在学校遭遇意外事件,比如说偶然的停水、停电,有些学生(包括平时比较老实的学生)便会通过起哄、制造混乱来宣泄心中的情绪。 5. 极力表现与众不同 一部分学生在学业上无法做到出类拔萃时,会选择其他各种方式获得心理满足。比如说,上课调皮捣蛋、起哄,穿奇装异服,试图通过这样的表现来获得“与众不同”的感觉,引起老师和同学关注,寻求心理平衡。看看大街上的青少年,已经有部分男生戴着耳环、打着耳钉、染了发,有些女生刻意模仿自己喜欢的**韩明星的穿着打扮。 6. 对网络十分依赖 青少年上网现象被称为“网络海洛因”,也是影响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因素。迷恋网络的孩子,也有求助心理咨询的,他们往往都知道迷恋网络的害处,又无法控制自己,老想往外面跑。 社会对90后的关注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