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波变换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小波变换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小波变换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小波变换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通信1303 周颖 20133565

引言:小波变换(wavelet transform,WT )是一种新的变换分析方法,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基于Y .Meyer 、S.Mallat 等人的奠基性工作而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与傅里叶变换相比,其继承和发展了短时傅里叶变换局部化的思想,克服了窗口大小不随频率变化等缺点。与傅里叶变换的频域分析方法不同,小波动变宽变低,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由于离散小波变换可把信号分解为不同尺度下的信号,而且非常灵活,所以把小波称为“数学显微镜”。小波分析的应用领域及其宽广,在数字图像处理方面,因其无约束基性质,对于一大类信号的压缩、去噪和检测,小波是接近最优的。本文将简单介绍小波变换原理,并讨论其在数字图像领域中的应用。

1. 理论基础

1.1 小波导引

对任意)()(2R L t f ∈,其小波展开可以构造一个两参数系统,即 )()(,,t t f k j j k j k a ψ∑∑= (1.1)

其中j,k 是整数指标,)(,t k j ψ是小波函数,通常形成一组正交基。展开的系数集k j a ,成为)(t f 的离散小波变换(DWT )。

?=R k j k j t d t t f a )

()()(,,ψ (1.2) 可用内积表示,即

)(),(,,t t f a k j k j ψ= (1.3) 小波变换的特征:

1)它把一维(或高维)信号用二维展开集(通常是一组基)表示。

2)小波展开具有时频局部化的特点。

3)

j i a ,的计算效率可以非常高,大多数小波变换(展开系数集)的计算量为

O(N)。

4)所有的一代小波系统是由一个尺度函数或小波函数通过简单的尺度伸缩和平移生成的。如下,小波函数(或小波基函数)由生成小波(或母小波)生成:

)2(2)(2/2/,k t t j j k j -ψ=ψ (1.4) 其中,k 代表时间或空间,j 代表频率或尺度。

5)几乎所有有用的小波系统都满足多分辨条件,即如果展开基的宽度减小一半,且平移步长也减半,那么它们更利于描述图像的细节。

6)使用一个称为滤波器组的树结构算法,低分辨率系数可以由高分辨系数得到,因此计算效率很高。

1.2 小波系统的多分辨阐述

1.2.1 尺度函数

小波的多分辨分析与尺度函数这一概念不可分割,借助于一个基本尺度函数)(t ?,可以定义一个尺度函数的集合:

)()(k k t t -=??,Z ∈k 2L ∈? (1.5)

由)(t k ?张成的)(R L 2的子空间o V 定义为

)}

({pan o t S V k k ?= (1.6)

则通过基本尺度函数的尺度变化和平移得到的二维函数族: )

2(2)(2/,k t t j j k j -=?? (1.7) 对所有的Z k ∈,可以张成空间

)}

({,j t Span V j k k

= (1.8) 对于j

V t ∈)(f ,那么它可以表示为 ∑-=k j k k t a t f )

2()(? (1.9)

如果0>j ,)(,j t k ?表示细节信息;如果0

(,t k j ?表示粗糙信息。

1.2.2 多分辨分析

陈述多分辨分析的基本要求是张成空间满足如下嵌套关系:

1j +?j V V (1.10)

即包含高分辨率的信号空间也包含较低分辨率的信号空间。由j V 的定义,空间

必须满足固有的尺度条件:

1)2()(+∈?∈j j V t f V t f (1.11)

这意味着)(t ?可以借助于)2(t ?的平移加权和表示:

∑-=n

n t n h t )2(2)()(??,

Z n ∈ (1.12) 其中系数)(n h 是称为尺度函数(或尺度滤波器)系数的实数或复数序列,在本文后面会提到它作为一维离散小波变换的数字低通滤波器。

为了更好的描述信号的细节信息,除了尺度函数还需定义一个不同的函数集)(,t k j ψ来张成不同尺度空间的差空间,这个函数就是小波函数。

将1+j V 中j V 的正交补空间定义为j W ,则j V 中的所有元素正交于j W 中的所有元素。对任意Z j ∈满足如下关系:

j j W V V ⊕=+1j (1.13)

一般情况下,当0V 为尺度函数)(k t -?张成的初始空间时,有

⊕⊕⊕=1002W W V L (1.14)

如图1.1所示。初始尺度空间的尺度是任意的,一般选择的尺度应能够表示信号的感兴趣的组粗糙细节。由于10V W ?,因此对于某个系数集)(1n h ,小波可以由尺度函数)2(t ?的平移加权和表示为

∑-=ψn

n t n h t )2(2)()(1? ,

Z n ∈ (1.15) 其中尺度系数)(n h 与小波系数)(1n h 之间有如下关系:

)1()1()(1n h n h n --= (1.16)

对于形如

)2(2)(2/,k t t j j k j -ψ=ψ (1.17)

的展开函数类可由式(1.15)表示的母小波)(t ψ经尺度变换和平移得到。至此,由)(t k ?和)(,t k j ψ张成整个)(2R L 空间,对任意函数)()(2R L t g ∈,可以写为尺度函数和小波函数的级数展开,即

∑∑∑∞-∞=∞-∞=∞=ψ+=

k k k j j j k t k j d t k c t g )(),()()()(,00j ?

(1.18) 式(1.18)中第一个和式给出)(t g 的一个低分辨或粗糙的逼近,在第二个和式中,随指标j 的增加,一个个较高的或较细分辨的函数不停地加入,从而加进了更多的细节信息。对于式中的系数可由如下变换得到:

dt t t g t t g k c k j k j j ?==)()()(),()(,,?? (1.19) dt t t g t t g k d k j k j j ?ψ=ψ=)()()(),()(,, (1.20) 这种小波展开中的系数就称为信号)(t g 的离散小波变换(DWT )。

图1.1 尺度函数向量空间和小波向量空间

1.3 离散小波变换

在实际应用当中,不需要直接处理尺度函数或小波,只需考虑系数)(n h 和)(1n h ,以及)(k c j 和)(k d j 。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下:

∑+-=m

j j c k m h k c )m ()2()(1 (1.21)

)()2()(11m c k m h k d j m

j +∑-= (1.22)

可见执行离散小波变换可由二通道滤波器组实现,如图1.2所示。

图1.2 一维离散小波变换

以上是以分析滤波器对信号实现分解,也可以用综合滤波器对信号实现重构,重构过程实际上是你离散小波变换(IDWT )。重构原理可表示为

)

()2(2)()2(2)(11m d k m h m c k m h k c j m m j j ∑∑-+-=+

(1.23)

其实现方式如图1.3所示。

图1.3二通道综合滤波器组

若输入为一数字图像,则对图像做的小波变换为二维离散小波变换,该变换有两种方式,一种为标准的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另一种为非标准的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前者是先在水平方向进行多层一维离散小波变换,直到水平方向上得到最粗糙细节,再对得到的图像做垂直方向上的多层一维离散小波变换,这种变换得到的特征是不规则的。后者是分别对图像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做一层一维离散小波变换,重复直到得到图像最粗糙细节,这种方式得到的特征是方形的。本文采用非标准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其原理框图见图1.4.

图1.4二维离散小波变换

以上执行离散小波变换的方法是由Mallat 于1988年提出的,称为为Mallat 算法。 2. 小波变换的相关算法

2.1 Mallat 算法

Mallat 算法是由S.Mallat 和Y .Meyer 在前人大量工作的基础上于1986年提出的。1989年,Mallat 在小波变换多分辨分析理论与图像处理的应用研究中受到塔式算法的启发,提出了信号的塔式多分辨率分析与重构的快速算法。该算法

已在上一节做描述,其分解原理见式(1.21)(1.22),重构原理见式(1.23)。

实现该算法的编程思想如图2.1所示

图2.1Mallat快速算编程思想

将小尺度尺度系数和低通(高通)滤波器系数进行添零到数据长度,然后进行fft变换,再进行2抽样,最后相加就能得到大尺度尺度系数和小波系数。具体实现过程见实验部分。

2.2小波提升算法

第一代小波的小波基是由定义在空间上的函数而今伸缩平移生成。其具有若干局限性,如小波结构依赖于傅里叶变换,仅适用于规则采样数据等。故W.Sweldens等人提出了一种不依赖于傅里叶变换的新的双正交小波的构造方法——提升法(lifting scheme)。这种方法保留了小波特性,同时又克服了原有的局限性;其主体思想是:始于非常简单的MRA,然后向具有某一特性的MRA逐渐逼近(提升)。其复杂度只有原来卷积方法的一半左右,因此成为计算离散小波变换的主流方法。其实lifting scheme就是为了构造第二代小波,使得不像第一代小波那样构造,非常依赖Fourier变换。同时已经证明了提升方式可以实现所有的第一代小波变换。

提升方式的特点:

1.继承了第一代小波的多分辨率的特性

2.不依赖傅立叶变换

3.不占用系统内存

4.反变换很容易从正变换得到,只是改变了数据流的方向和正负号

正因为小波提升样式由于其计算速度快,占用内存少,可以实现整数变换等等特点所以被JPEG 2000所推荐作为小波变换,是JPEG 2000里面的核心算法。其通过预测和更新两个提升环节实现信号的高低频分离,由于信号有局部相关性,某一点的信号值可以通过其相邻的信号的值通过适当的预测算子预测出来,同时预测出来的误差就是高频的信息,从而这个过程就是预测环节。预测环节下面得到的高频信息又通过更新算子来调整信号的下抽样来得到低频信息,这个过程就是更新环节,在整个的提升算法中,更新环节叫做primary

lifting,而预测环节叫做dual lifting。

实际上,小波提升的核心就是更新算法和预测算法,通过预测算法可以得到高频信息,而通过更新算子可以得到正确的低频信息。提升样式可以实现原位计算和整数提升,并且变换的中间结果是交织排列的。其中原位计算和整数提升在硬件实现中很有价值。

原位计算

提升样式中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进行小波变换的时候在原位计算各个系数。原位计算,只是占用了跟输入大小相同的空间,不需要其他的辅助空间。 整数提升

在传统的小波变换算法中(即Mallat算法),采取了输入信号与高通和低通滤波器相卷积的方法来实现高频和低频信息的分离。但是小波滤波器的系数都是小数,中间结果中有一些是小数,如果对小数进行取整,会丢失很多信息,使得重构和分解是不可逆,从而无法实现精确重构。但是在提升方案中,可以进行整数变换,并且整数变换是不影响精确重构。

分解结果交织

以一维信号X进行分解为例:

X进行第一级分解,低频信息在奇数上面,高频在偶数上面,进行第二级分解,对第一级的低频信息进行分解,分解的结果则是在奇数数据中的奇数位数为低频信息,偶数位数为高频信息。小波提升的数学模型见图2.2.

图2.2小波提升的数学模型

2.3应用

小波分析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像压缩、图像消噪、图像增强、图像平滑和图像融合等。

图像压缩图像数据往往存在各种信息的冗余,如空间冗余、信息熵冗余、视觉冗余和结构冗余等.如果需要进行快速或实时传输以及大量存储,在同等通信容量下,把图像数据压缩后再传输,就可以传输更多的图像信息,也就可以提高通信能力.小波分析用于图像压缩具有压缩比高、压缩速度快,压缩后能保持图像的特征基本不变的特点,且在传递过程中可以抗干忧.小波分析进行图像压缩的基本原理是:根据二维小波分解算法,一幅图像作小波分解后,可得到一系列不同分辨率的图像,而表现一幅图像最主要的部分是低频部分,如果去掉图像的高频部分而只保留低频部分,则可以达到图像压缩的目的。

图像消噪图像在被采集、传输和恢复等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被噪声污染.利用小波技术可有效地进行图像消噪处理。其步骤如下:①图像信号的小波分解。选择一个小波和小波分解的层次N,然后计算信号s到第N层的分解.对高频系数进行阈值量化.对于从第1到N的每一层,选择一个阈值,并对这一层的高频系数进行软阈值量化处理.②二维小波的重构.根据小波分解的第N层的低频系数和经过修改的从第1到N层的各层高频系数,计算图像信号的小波重构。

图像增强小波变换将一幅图像分解为大小、位置和方向都不同的分量,在做逆变换之前可以改变小波变换域中某些系数的大小,这样就可以有选择地放大感兴趣的分量而衰减不重要的分量.图像轮廓主要体现在低频部分,而细节部分则体现在高频部分。

拓展:

3. 实验结果

由于编程能力有限,本文只采用Haar小波分别对图像进行处理分解、重构、去噪处理。首先是分别用mallat算法对lena图像进行分解和重构,结果见图3.1和3.2.

图3.1 Mallat算法图像分解

图3.2未设阈值时的图像重构

对lena图像增加一个服从高斯分布的随机噪声,采用Mallat算法对叠加噪声的图像进行分解后,对高频系数进行阈值处理,然后重构处理后的图像,观察不同阈值的去噪效果。实验结果见图3.3.

(a)

(b)

(c)

(d)

图3.3(a)原图(b)加噪声后的图像(c)第一次消躁后的图像(d)第二次消躁后的

图像

该实验采用不同阈值和不同小波得到的实验效果不相同,采用合适的于是重构图像与原图相比具有更小的失真,此外,由于图像的连续性较好,采用haar小波分解图像不是很适合。

4. 总结

小波变换虽是一种新兴的变换分析方法,但由于其在数学分析上的优越性,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中,更是在工程应用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数字图像处理方面,图像压缩具有压缩比高、压缩速度快、压缩后能保持图像的特征基本不变等一系列优点 ,进行图像消噪和图像增强具有方便快捷、去噪效果好、目标明确等优点,同时说明了小波技术用于图像处理的有效性。最后,随着计算机视觉的发展,在提取特征时,haar特征作为模式识别领域的三大特征之一,得到了广泛的应用。M ·Oren起初就是根据小波变换提出了三大哈尔特征(垂直,水平,对角),后人又在Oren的基础上扩展了哈尔特征,使得图像的特征种类更多,提高了识别的精确度。所以,为了在计算机视觉领域有所成就,学好小波变换是十分必要的。

5. 参考文献

[1][1]王振飞. 提升小波的高效算法设计及其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D].华中科技大

学,2006.

[2][2]赵登峰,许纯新,王国强. 小波分析及其在数字图像处理中的应用[J]. 同济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2001,09:1054-1057.

[3][3]胡斌. 小波阈值去噪及其在数字图像相关中的应用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1.

[4][4]刘宇. 小波分析及在数字图像压缩中的应用与研究[D].湖南大学,2006.

[5][5]S. Mallat, "A theory for multiresolution signal decomposition: The wavelet

representation", IEEE Transac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gence, vol. 11, no. 7, pp. 674-693, July 1989.

[6][6]C.SidneyBurrus,lntroduction to Wavelets and Wavelet Transformation:A Primier

小波变换图像去噪综述

科技论文写作大作业小波变换图像去噪综述 院系: 班级: 学号: 姓名:

摘要小波图象去噪已经成为目前图象去噪的主要方法之一.在对目前小波去噪文献进行理解和综合的基础上,首先通过对小波去噪问题的描述,揭示了小波去噪的数学背景和滤波特性;接着分别阐述了目前常用的3类小波去噪方法,并从小波去噪中常用的小波系数模型、各种小波变换的使用、小波去噪和图象压缩之间的联系、不同噪声场合下的小波去噪等几个方面,对小波图象去噪进行了综述;最后,基于对小波去噪问题的理解,提出了对小波去噪方法的一些展望 关键词:小波去噪小波萎缩小波变换图象压缩 1.前言 在信号数据采集及传输时,不仅能采集或接收到与所研究的问题相关的有效信号,同时也会观测到各种类型的噪声。在实际应用中,为降低噪声的影响,不仅应研究信号采集的方式方法及仪器的选择,更重要的是对已采集或接收的信号寻找最佳的降噪处理方法。对于信号去噪方法的研究可谓是信号处理中一个永恒的话题。传统的去噪方法是将被噪声污染的信号通过一个滤波器,滤除掉噪声频率成分。但对于瞬间信号、宽带噪声信号、非平稳信号等,采用传统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次还有傅里叶(Fourier)变换也是信号处理中的重要手段。这是因为信号处理中牵涉到的绝大部分都是语音或其它一维信号,这些信号可以近似的认为是一个高斯过程,同时由于信号的平稳性假设,傅立叶交换是一个很好的信号分析工具。但也有其不足之处,给实际应用带来了困难。 小波变换是继Fourier变换后的一重大突破,它是一种窗口面积恒定、窗口形状可变(时间域窗口和频率域窗口均可改变)的时频局域化分析方法,它具有这样的特性;在低频段具有较高的频率分辨率及较低的时间分辨率,在高频段具有较高的时间分辨率及较低的频率分辨率,实现了时频窗口的自适应变化,具有时频分析局域性。小波变换的一个重要应用就是图像信号去噪。将小波变换用于信号去噪,它能在去噪的同时而不损坏信号的突变部分。在过去的十多年,小波方法在信号和图像去噪方面的应用引起学者广泛的关注。本文阐述小波图像去噪方法的原理,概括目前的小波图像去噪的主要方法,最后对小波图像去噪方法的发展和应用进行展望。 2小波图像去噪的原理 所谓小波变化,即: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设计-小波变换

摘要 小波变换的理论是近年来兴起的新的数学分支,素有“数学显微镜”的美称。它是继1822年傅立叶提出傅立叶变换之后又一里程碑式的领域,解决了很多傅立叶变换不能解决的困难问题。小波变换可以使得信号的低频长时特性和高频短时特性同时得到处理,具有良好的局部化性质,能有效地克服傅氏变换在处理非平稳复杂信号时存在的局限性,具有极强的自适应性,因此在图像处理中具有极好应用价值。本设计主要分析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分解和图像压缩技术,并运用Matlab软件对图像进行分解,然后提取其中与原图像近似的低频信息,达到对图像进行压缩的目的。分别作第一层分解和第二层分解,并比较图像压缩的效果。 关键词:小波变换;Matlab;图像分解;图像压缩

目录 摘要 ..................................................................................................... I 第1章绪论 (1) 1.1设计背景 (1) 1.2设计要求 (1) 1.3设计思路简介 (1) 第2章小波变换处理图像设计过程 (2) 2.1小波变换的分解和重构算法 (2) 2.2小波变换在图像压缩中的应用 (4) 第3章软件设计与仿真 (6) 3.1MATLAB程序 (6) 3.2结果及分析 (7) 第4章总结与展望 (9) 参考文献 (10)

第1章绪论 1.1设计背景 小波分析是当前应用数学和工程学科中一个迅速发展的新领域,经过近10年的探索研究,重要的数学形式化体系已经建立,理论基础更加扎实。与Fourier变换相比,小波变换是空间(时间)和频率的局部变换,因而能有效地从信号中提取信息。通过伸缩和平移等运算功能可对函数或信号进行多尺度的细化分析,解决了Fourier变换不能解决的许多困难问题。小波变换联系了应用数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信号与信息处理、图像处理、地震勘探等多个学科。小波分析是一个新的数学分支,它是泛函分析、Fourier分析、样调分析、数值分析的完美结晶;小波分析是时间—尺度分析和多分辨分析的一种新技术,它在信号分析、语音合成、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数据压缩、地震勘探、大气与海洋波分析等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有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的成果。 1.2设计要求 利用小波变换的基本原理在MATLAB环境下编写程序对静态图像进行分解并压缩,并观察分析其处理效果。 1.3设计思路简介 一个图像作小波分解后,可得到一系列不同分辨率的子图像,不同分辨率的子图像对应的频率是不相同的。高分辨率(即高频)子图像上大部分点都接近于0,越是高频这种现象越明显。对一个图像来说,表现一个图像最主要的部分是低频部分,所以利用小波分解就可以达到去掉图像的高频部分而只保留低频部分的目的。 MATLAB是矩阵实验室(Matrix Laboratory)的简称,它在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MATLAB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它编程语言的程序等,主要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 本设计利用MATLAB工具箱中的Wavele Toolbox——小波工具箱对图像进行小波变换。

数字图像处理在医学上的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在医学上的应用 1 引言 自伦琴1895年发现X射线以来,在医学领域可以用图像的形式揭示更多有用的医学信息,医学的诊断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医学已越来越离不开医学图像的信息处理, 医学图像在临床诊断、教学科研等方面有重要的作用。目前的医学图像主要包括CT (计算机断层扫描) 图像、MRI( 核磁共振)图像、B超扫描图像、数字X 光机图像、X 射线透视图像、各种电子内窥镜图像、显微镜下病理切片图像等。但是由于医学成像设备的成像机理、获取条件和显示设备等因素的限制, 使得人眼对某些图像很难直接做出准确的判断。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可以改变这种状况,通过图像变换和增强技术来改善图像的清晰度, 突出重要的内容,抑制不重要的内容,以适应人眼的观察和机器的自动分析,这无疑大大提高了医生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正确性。 数字图像处理的基本方法就是图像复原与图像增强。图像复原就是尽可能恢复原始图像的信息量,尽量保真。数字化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它所固有的噪声。噪声可视为围绕真实值的随机波动, 是降低图像质量的主要因素。图像复原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消除噪声。图像增强就是通过利用人的视觉系统的生理特性更好地分辨图像细节。 与其他领域的应用相比较,医学影像等卫生领域信息更具独特性,医学图像较普通图像纹理更多,分辨率更高,相关性更大,存储空间要更大,并且为严格确保临床应用的可靠性,其压缩、分割等图像预处理、图像分析及图像理解等要求更高。医学图像处理跨计算机、数学、图形学、医学等多学科研究领域,医学图像处理技术包括图像变换、图像压缩、图像增强、图像平滑、边缘锐化、图像分割、图像识别、图像融合等等。在此联系数字图像处理的相关理论知识和步骤设计规划系统采集和处理的具体流程同时充分考虑到图像采集设备的拍摄效果以及最终处理结果的准确性,例举了基于图像处理技术的人体手指甲襞处微血管管袢直径的测量方法。 2人体微血管显微图像的采集 人体微血管显微图像的采集采用了如图1所示的显微光学系统和图像采集系统主要由透镜模组滤镜模组光源系统电荷耦合器件以及图像采集卡等构成。 图1显微光学系统与图像采集系统示意图

小波变换去噪基础地的知识整理

1.小波变换的概念 小波(Wavelet)这一术语,顾名思义,“小波”就是小的波形。所谓“小”是指它具有衰减性;而称之为“波”则是指它的波动性,其振幅正负相间的震荡形式。与Fourier变换相比,小波变换是时间(空间)频率的局部化分析,它通过伸缩平移运算对信号(函数)逐步进行多尺度细化,最终达到高频处时间细分,低频处频率细分,能自动适应时频信号分析的要求,从而可聚焦到信号的任意细节,解决了Fourier变换的困难问题,成为继Fourier变换以来在科学方法上的重大突破。有人把小波变换称为“数学显微镜”。 2.小波有哪几种形式?常用的有哪几种?具体用哪种,为什么? 有几种定义小波(或者小波族)的方法: 缩放滤波器:小波完全通过缩放滤波器g——一个低通有限脉冲响应(FIR)长度为2N和为1的滤波器——来定义。在双正交小波的情况,分解和重建的滤波器分别定义。 高通滤波器的分析作为低通的QMF来计算,而重建滤波器为分解的时间反转。例如Daubechies和Symlet 小波。 缩放函数:小波由时域中的小波函数 (即母小波)和缩放函数 (也称为父小波)来定义。 小波函数实际上是带通滤波器,每一级缩放将带宽减半。这产生了一个问题,如果要覆盖整个谱需要无穷多的级。缩放函数滤掉变换的最低级并保证整个谱被覆盖到。 对于有紧支撑的小波,可以视为有限长,并等价于缩放滤波器g。例如Meyer小波。 小波函数:小波只有时域表示,作为小波函数。例如墨西哥帽小波。 3.小波变换分类 小波变换分成两个大类:离散小波变换 (DWT) 和连续小波转换 (CWT)。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连续变换在所有可能的缩放和平移上操作,而离散变换采用所有缩放和平移值的特定子集。 DWT用于信号编码而CWT用于信号分析。所以,DWT通常用于工程和计算机科学而CWT经常用于科学研究。 4.小波变换的优点 从图像处理的角度看,小波变换存在以下几个优点: (1)小波分解可以覆盖整个频域(提供了一个数学上完备的描述) (2)小波变换通过选取合适的滤波器,可以极大的减小或去除所提取得不同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3)小波变换具有“变焦”特性,在低频段可用高频率分辨率和低时间分辨率(宽分析窗口),在高频段,可用低频率分辨率和高时间分辨率(窄分析窗口) (4)小波变换实现上有快速算法(Mallat小波分解算法) 另: 1) 低熵性变化后的熵很低; 2) 多分辨率特性边缘、尖峰、断点等;方法, 所以可以很好地刻画信号的非平稳特性 3) 去相关性域更利于去噪; 4) 选基灵活性: 由于小波变换可以灵活选择基底, 也可以根据信号特性和去噪要求选择多带小波、小波包、平移不变小波等。 小波变换的一个最大的优点是函数系很丰富, 可以有多种选择, 不同的小波系数生成的小波会有不同的效果。噪声常常表现为图像上孤立像素的灰度突变, 具有高频特性和空间不相关性。图像经小波分解后可得到低频部分和高频部分, 低频部分体现了图像的轮廓, 高频部分体现为图像的细节和混入的噪声, 因此, 对图像去噪, 只需要对其高频系数进行量化处理即可。 5.小波变换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

第1章绪论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现实中的图像都是带噪声的。噪声恶化了图像质量,使图像变得模糊。对同时含有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的图像先进行混合中值滤波,在滤除椒盐噪声的同时,又很好地保留了图像中的物体细节和轮廓。小波域去噪处理具有很好的时频特性、多分辨分析特性等优点,可以看成特征提取和低通滤波功能的综合。小波模极大值去噪方法能有效地保留信号的奇异点信息,去噪后的信号没有多余振荡,具有较好的图画质量,改进后可以得到更满意的图像。小波相位滤波去噪算法是基于小波变换系数相关性去噪算法的,适于强噪声图像,去噪后也可以改善图像质量。 1.1课题背景 图像信息以其信息量大、传输速度快、作用距离远等优点成为人类获取信息的重要来源及利用信息的重要手段,而现实中的图像由于种种原因都是带噪声的。噪声恶化了图像质量,使图像模糊,甚至淹没和改变特征,给图像分析和识别带来困难。为了去除噪声,会引起图像边缘的模糊和一些纹理细节的丢失。反之,进行图像边缘增强也会同时增强图像噪声。因此在去除噪声的同时,要求最小限度地减小图像中的信息,保持图像的原貌。经典的图像去噪算法,如均值滤波、维纳滤波、中值滤波等,其去噪效果都不是很理想。 中值滤波是由图基(Turky)在1971年提出的,开始用于时间序列分析,后来被用于图像处理,在去噪复原中得到了较好的效果。它的基本原理是把数字图像或数字序列中的一点的值,用该点的一个邻域中的各点的中值代替。中值滤波在抑制椒盐噪声的同时又能较好地保持图像特征,图像也得到了平滑。对同时含有高斯噪声和椒盐(脉冲)噪声的图像,先进行混合中值滤波处理。基于极值的混合中值滤波兼容了中值滤波和线性滤波的优点,在滤除椒盐噪声的同时又对图像中的物体细节和轮廓进行了很好的保留。基于混合中值滤波和小波去噪相结合的方法,去噪效果好于单纯地使用小波变换去除噪声,或者单纯使用混合中值滤波去除噪声,能获得比单一使用任何一种滤波器更好的效果。

小波变换图像去噪的算法研究自设阈值

基于小波的图像去噪 一、小波变换简介 在数学上,小波定义卫队给定函数局部化的新领域,小波可由一个定义在有限区域的函数()x ψ来构造,()x ψ称为母小波,(mother wavelet )或者叫做基本小波。一组小波基函数,()}{,x b a ψ,可以通过缩放和平移基本小波 来生成: ())(1 ,a b x a x b a -ψ=ψ (1) 其中,a 为进行缩放的缩放参数,反映特定基函数的宽度,b 为进行平移的平移参数,指定沿x 轴平移的位置。当a=2j 和b=ia 的情况下,一维小波基函数序列定义为: ()() 1222,-ψ=ψ--x x j j j i (2) 其中,i 为平移参数,j 为缩放因子,函数f (x )以小波()x ψ为基的连续小波变换定义为函数f (x )和()x b a ,ψ的内积: () dx a b x a x f f x W b a b a )(1)(,,,-ψ=ψ=?+∞ ∞- (3) 与时域函数对应,在频域上则有:

())(,ωωa e a x j b a ψ=ψ- (3) 可以看出,当|a|减小时,时域宽度减小,而频域宽度增大,而且()x b a ,ψ的窗口中心向|ω|增大方向移动。这说明连续小波的局部是变化的,在高频时分辨率高,在低频时分辨率低,这便是它优于经典傅里叶变换的地方。总体说来,小波变换具有更好的时频窗口特性。 二、图像去噪描述 所谓噪声,就是指妨碍人的视觉或相关传感器对图像信息进行理解或分析的各种因素。通常噪声是不可预测的随机信号。由于噪声影响图像的输入、采集、处理以及输出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图像输入、采集中的噪声必然影响图像处理全过程乃至最终结果,因此抑制噪声已成为图像处理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 依据噪声对图像的影响,可将噪声分为加性噪声和乘性噪声两大类。由于乘性噪声可以通过变换当加性噪声来处理,因此我们一般重点研究加性噪声。设f(x,y)力为理想图像,n(x,y)力为噪声,实际输入图像为为g(x,y),则加性噪声可表示为: g(x,y)= f(x,y)+ n(x,y), (4) 其中,n(x,y)和图像光强大小无关。 图像去噪的目的就是从所得到的降质图像以g(x,y)中尽可能地去除噪声n(x,y),从而还原理想图像f(x,y)。图像去噪就是为了尽量减少图像的均方误差,提高图像的信噪比,从而尽可能多地保留图像的特征信息。 图像去噪分为时域去噪和频域去噪两种。传统图像去噪方法如维纳滤波、中值滤波等都属于时域去噪方法。而采用傅里叶变换去噪则属于频域去噪。这些方法去噪的依据是一致的,即噪声和有用信号在频域的不同分布。我们知道,有用信号主要分布于图像的低频区域,噪声主要分布在图像的高频区域,但图像的细节信息也分布在高频区域。这样在去除高频区域噪声的同时,难免使图像的一些细节也变得模糊,这就是图像去噪的一个两难问题。因此如何构造一种既能降低图像噪声,又能保留图像细节特征的去噪方法成为图像去噪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数字图像处理课后题答案

1. 图像处理的主要方法分几大类 答:图字图像处理方法分为大两类:空间域处理(空域法)和变换域处理(频域法)。 空域法:直接对获取的数字图像进行处理。 频域法:对先对获取的数字图像进行正交变换,得到变换系数阵列,然后再进行处理,最后再逆变换到空 间域,得到图像的处理结果 2. 图像处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图形数字化(图像获取):把连续图像用一组数字表示,便于用计算机分析处理。图像变换:对图像进 行正交变换,以便进行处理。图像增强:对图像的某些特征进行强调或锐化而不增加图像的相关数据。图 像复原:去除图像中的噪声干扰和模糊,恢复图像的客观面目。图像编码:在满足一定的图形质量要求下 对图像进行编码,可以压缩表示图像的数据。图像分析:对图像中感兴趣的目标进行检测和测量,从而获 得所需的客观信息。图像识别:找到图像的特征,以便进一步处理。图像理解:在图像分析的基础上得出 对图像内容含义的理解及解释,从而指导和规划行为。 3. 名词解释:灰度、像素、图像分辨率、图像深度、图像数据量。 答:像素:在卫星图像上,由卫星传感器记录下的最小的分立要素(有空间分量和谱分量两种)。通常,表 示图像的二维数组是连续的,将连续参数 x,y ,和 f 取离散值后,图像被分割成很多小的网格,每个网格 即为像素 图像分辨率:指对原始图像的采样分辨率,即图像水平或垂直方向单位长度上所包含的采样点 数。单位是“像素点/单位长度” 图像深度是指存储每个像素所用的位数,也用于量度图像的色彩分辨率.图像深度确定彩色图像的每个像素 可能有的颜色数,或者确定灰度图像的每个像素可能有的灰度级数.它决定了彩色图像中可出现的最多颜色 数,或灰度图像中的最大灰度等级(图像深度:位图图像中,各像素点的亮度或色彩信息用二进制数位来表 示,这一数据位的位数即为像素深度,也叫图像深度。图像深度越深,能够表现的颜色数量越多,图像的 色彩也越丰富。) 图像数据量:图像数据量是一幅图像的总像素点数目与每个像素点所需字节数的乘积。 4. , 5. 什么是采样与量化 答:扫描:按照一定的先后顺序对图像进行遍历的过程。采样:将空间上连续的图像变成离散点的操作。 采样过程即可看作将图像平面划分成网格的过程。量化:将采样得到的灰度值转换为离散的整数值。灰度 级:一幅图像中不同灰度值的个数。一般取0~255,即256个灰度级 5.说明图像函数 的各个参数的具体含义。 答:其中,x 、y 、z 是空间坐标,λ是波长,t 是时间,I 是像素点的强度。它表示活动的、彩色的、三维 的视频图像。对于静止图像,则与时间t 无关;对于单色图像,则波长λ为常数;对于平面图像,则与坐 标z 无关。 1.请解释马赫带效应,马赫带效应和同时对比度反映了什么共同的问题 答:马赫带效应:基于视觉系统有趋向于过高或过低估计不同亮度区域边界值的现象。同时对比度现象: 此现象表明人眼对某个区域感觉到的亮度不仅仅依赖它的强度,而与环境亮度有关 共同点: 它们都反映了人类视觉感知的主观亮度并不是物体表面照度的简单函数。 2. 色彩具有那几个基本属性描述这些基本属性的含义。 答:色彩是光的物理属性和人眼的视觉属性的综合反映。色彩具有三个基本属性:色调、饱和度和亮度 色调是与混合光谱中主要光波长相联系的(红绿蓝)饱和度表示颜色的深浅程度,与一定色调的纯度有关, 纯光谱色是完全饱和的,随着白光的加入饱和度逐渐减少。(如深红、浅红等)亮度与物体的反射率成正比。 颜色中掺入白色越多就越明亮,掺入黑色越多亮度越小。 { 3.什么是视觉的空间频率特性什么是视觉的时间特性 答:视觉的空间频率特性:空间频率是指视像空间变化的快慢。明亮的图像(清晰明快的画面)意味着有 ),,,,(t z y x f I λ=

小波变换图像去噪MATLAB实现

基于小波图像去噪的MATLAB 实现 一、 论文背景 数字图像处理(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DIP)是指用计算机辅助技术对图像信号进行处理的过程。数字图像处理最早出现于 20世纪50年代,随着过去几十年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通信的快速发展,为信号处理这个学科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使得DIP 技术成为信息技术中最重要的学科分支之一。在现实生活中,DIP 应用十分广泛,医疗、艺术、军事、航天等图像处理影响着人类生活和工作的各个方面。 然而,在图像的采集、获取、编码和传输的过程中,都存在不同程度被各种噪声所“污染”的现象。如果图像被污染得比较严重,噪声会变成可见的颗粒形状,导致图像质量的严重下降。根据研究表明,当一图像信噪比(SNR)低于14.2dB 时,图像分割的误检率就高于0.5%,而参数估计的误差高于0.6%。通过一些卓有成效的噪声处理技术后,尽可能地去除图像噪声,我们在从图像中获取信息时就更容易,有利于进一步的对图像进行如特征提取、信号检测和图像压缩等处理。小波变换处理应用于图像去噪外,在其他图像处理领域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本论文以小波变换作为分析工具处理图像噪声,研究数字图像的滤波去噪问题,以提高图像质量。 二、 课题原理 1.小波基本原理 在数学上,小波定义为对给定函数局部化的新领域,小波可由一个定义在有限区域的函数()x ψ来构造,()x ψ称为母小波,(mother wavelet )或者叫做基本小波。一组小波基函数,()}{,x b a ψ,可以通过缩放和平移基本小波 来生成:

())(1 ,a b x a x b a -ψ=ψ (1) 其中,a 为进行缩放的缩放参数,反映特定基函数的宽度,b 为进行平移的平移参数,指定沿x 轴平移的位置。当a=2j 和b=ia 的情况下,一维小波基函数序列定义为: ()() 1222,-ψ=ψ--x x j j j i (2) 其中,i 为平移参数,j 为缩放因子,函数f (x )以小波()x ψ为基的连续小波变换定义为函数f (x )和()x b a ,ψ的积: ( )dx a b x a x f f x W b a b a )(1)(,,,-ψ= ψ=?+∞∞- (3) 与时域函数对应,在频域上则有: ())(,ωωa e a x j b a ψ=ψ- (4) 可以看出,当|a|减小时,时域宽度减小,而频域宽度增大,而且()x b a ,ψ的窗口中心向|ω|增大方向移动。这说明连续小波的局部是变化的,在高频时分辨率高,在低频时分辨率低,这便是它优于经典傅里叶变换的地方。总体说来,小波变换具有更好的时频窗口特性。 2. 图像去噪综述 所谓噪声,就是指妨碍人的视觉或相关传感器对图像信息进行理解或分析的各种因素。通常噪声是不可预测的随机信号。由于噪声影响图像的输入、采集、处理以及输出的各个环节,尤其是图像输入、采集中的噪声必然影响图像处理全过程乃至最终结果,因此抑制噪声已成为图像处理中极其重要的一个步骤。 依据噪声对图像的影响,可将噪声分为加性噪声和乘性噪声两大类。由于乘性噪声可以通过变换当加性噪声来处理,因此我们一般重点研究加性噪声。设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图像处理

基于小波变换的数字图像处理(MATLAB源代码) clear all; close all; clc; M=256;%原图像长度 N=64; %水印长度 [filename1,pathname]=uigetfile('*.*','select the image'); image1=imread(num2str(filename1)); subplot(2,2,1);imshow(image1); title('original image'); % orginal image for watermarking image1=double(image1); imagew=imread('dmg2.tif'); subplot(2,2,2);imshow(imagew);title('original watermark'); %original watermark %嵌入水印 [ca,ch,cv,cd] = dwt2(image1,'db1'); [cas,chs,cvs,cds] = dwt2(ca,'db1'); for i=1:N for j=1:N if imagew(i,j)==0 a=-1; else a=1; end Ca(i,j)=cas(i,j)*(1+a*0.03); end end IM= idwt2(Ca,chs,cvs,cds,'db1') ; markedimage=double(idwt2(IM,ch,cv,cd,'db1')); %显示嵌入后水印图像 subplot(2,2,3);colormap(gray(256));image(markedimage);title('marked image'); imwrite(markedimage,gray(256),'watermarked.bmp','bmp'); %提取水印 image1=imread(num2str(filename1));image1=double(image1); imaged=imread('watermarked.bmp'); [ca,ch,cv,cd] = dwt2(image1,'db1'); [cas,chs,cvs,cds]=dwt2(ca,'db1'); [caa,chh,cvv,cdd]=dwt2(imaged,'db1'); [caas,chhs,cvvs,cdds]=dwt2(caa,'db1'); for p=1:N for q=1:N

小波变换及其应用_李世雄

现代数学讲座 小波变换及其应用 李世雄 (安徽大学数学系 合肥 230039)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类进入了信息时代。在信息社会中人们在各种领域中都会涉及各种信号(语音,音乐,图像,金融数据,……)的分析、加工、识别、传输和存储等问题。长期以来,傅里叶变换一直是处理这方面问题最重要的工具,并且已经发展了一套内容非常丰富并在许多实际问题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但是,用傅里叶变换分析处理信号的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与弱点,傅里叶变换提供了信号在频率域上的详细特征,但却把时间域上的特征完全丢失了。小波变换是8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新数学分支,它是傅里叶变换的发展与扩充,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傅里叶变换的弱点与局限性。本文从信号分析与处理的角度来介绍小波变换的基本理论与应用,使具有微积分基础的读者通过本文能对这一新的数学分支有一初步了解。小波变换在函数论、微分方程、数值计算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应用,有兴趣的读者可参看[1][4]。 (一)从傅里叶变换谈起 数学中经常用变换这一技巧将问题由繁难化为简易,初等数学中用对数将较繁难的乘除法化为简易的加减法就是很典型的一个例子。而傅里叶变换(简称FT )则是利用积分将一个函数f (t )(-∞

小波变换去噪

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方法 一、摘要 本文介绍了几种去噪方法,比较这几种去噪方法的优缺点,突出表现了小波去噪法可以很好的保留图像的细节信息,性能优于其他方法。 关键词:图像;噪声;去噪;小波变换 二、引言 图像去噪是一种研究颇多的图像预处理技术。一般来说, 现实中的图像都是带噪图像。为了减轻噪声对图像的干扰,避免误判和漏判,去除或减轻噪声是必要的工作。 三、图像信号常用的去噪方法 (1)邻域平均法 设一幅图像f (x, y) 平滑后的图像为g(x, y),它的每个象素的灰度值由包含在(x, y)制定邻域的几个象素的灰度值的平均值决定。将受到干扰的图像模型化为一个二维随机场,一般噪声属于加性、独立同分布的高斯白噪声。可见,邻域平均所用的邻域半径越大,信噪比提高越大,而平滑后图像越模糊,细节信息分布不明显。 (2)时域频域低通滤波法 对于一幅图像,它的边缘、跳跃部分以及噪声都为图像的高频分量,而大面积背景区和慢变部分则代表图像低频分量,可以设计合适的低通滤波器除去高频分量以去除噪声。 设f(x,y)为含噪图像,F(x,y)为其傅里叶变换,G(x,y)为平滑后图像的傅里叶变换,通过H,使F(u,v)的高频分量得到衰减。理想的低通滤波器的传递函数满足下列条件: 1 D(u,v)≤D H(u,v)= 0 D(u,v)≤D 式中D0非负D(u,v)是从点(u,v)到频率平面原点的距离,即,即D(u, v) = u2 + v2 (3)中值滤波 低通滤波在消除噪声的同时会将图像中的一些细节模糊掉。中值滤波器是一种非线性滤波器,它可以在消除噪声的同时保持图像的细节。 (4)自适应平滑滤波 自适应平滑滤波能根据图像的局部方差调整滤波器的输出。局部方差越大,滤波器的平滑作用越强。它的最终目标是使恢复图像f*(x,y) 与原始图f(x,y) 的均方误差 e2 = E ( f (x, y) ? f *(x, y))2 最小。自适应滤波器对于高斯白噪声的处理效果比较好. (5)小波变换图像信号去噪方法 小波变换去噪法的基本思想在于小波变换将大部分有用信号的信息压缩而将噪声信息分散。对信号进行小波分解,就是把信号向L2 ( R) ( L2 ( R) 是平方可积的实数空间) 空间各正交基分量投影,即求信号与各小波基函数之间的相关系数,亦即小波变换值。“软阈值化” ( soft-thresholding) 和“硬阈值化”( hard-thresholding) 是对超过阈值之上的小波系数进行缩减的两种主要方法。一般说来,硬阈值比软阈值处理后的图像信号更粗糙,所以常对图像信号进行软 阈值的小波变换去噪。如图2 所示,横坐标代表信号( 图像) 的原始小波系数,纵坐标

小波变换及其应用

实验三小波变换及其应用 实验目的 1、通过观察小波变换系数建立对小波变换及其有关性质的感性认识。 2、掌握小波变换及重构方法;了解小波变换基本应用。 实验内容 1、图像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及其重构; 2、小波变换在去噪、压缩、图像增强上的应用。 实验原理 1、“小波”就是小区域、长度有限、均值为0的波形。所谓“小”是指它具有衰减性;而称之为“波”则是指它的波动性,其振幅正负相间的震荡形式。与 Fourier变换相比,小波变换是时间(空间)频率的局部化分析,它通过伸缩平移运算对信号(函数)逐步进行多尺度细化,最终达到高频处时间细分,低频处频率细分,能自动适应时频信号分析的要求,从而可聚焦到信号的任意细节,解决了Fourier变换的困难问题,成为继Fourier变换以来在科学方法上的重大突破。 小波转换分成两个大类:离散小波变换 (DWT) 和连续小波转换 (CWT)。两者的主要区别在于,连续转换在所有可能的缩放和平移上操作,而离散转换采用所有缩放和平移值的特定子集。 小波变换的公式有内积形式和卷积形式,两种形式的实质都是一样的。它要求的就是一个个小波分量的系数也就是“权”。其直观意义就是首先用一个时窗最窄,频窗最宽的小波作为尺子去一步步地“量”信号,也就是去比较信号与小波的相似程度。信号局部与小波越相似,则小波变换的值越大,否则越小。当一步比较完成后,再将尺子拉长一倍,又去一步步地比较,从而得出一组组数据。如此这般循环,最后得出的就是信号的小波分解(小波级数)。 当尺度及位移均作连续变化时,可以理解必将产生大量数据,作实际应用时并不需要这么多的数据,因此就产生了离散的思想。将尺度作二进离散就得到二进小波变换,同时也将信号的频带作了二进离散。当觉得二进离散数据量仍显大时,同时将位移也作离散就得到了离散小波变换。 2、二维离散小波变换常用函数

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方法研究毕业设计

题目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方法研究

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 院(系)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1101班学生姓名陈菲菲 一、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方法研究 二、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自 2015 年 3 月 1 日起至 2015 年 6 月 20 日止 三、毕业论文﹙设计﹚进行地点: 物理与电信工程学院实验室 四、毕业论文﹙设计﹚的内容 1、图像处理中,输入的是质量低的图像,输出的是改善质量后的图像。常用的图像处理方法有图像增强、复原、编码、压缩等。一般图像的能量主要集中在低频区域中,只有图像的细节部的能量才处于高频区域中。因为在图像的数字化和传输中常有噪声出现,而这部分干扰信息主要集中在高频区域内,所以消去噪声的一般方法是衰减高频分量或称低通滤波,但与之同时好的噪方法应该是既能消去噪声对图像的影响又不使图像细节变模糊。为了改善图像质量,从图像提取有效信息,必须对图像进行去噪预处理。 设计任务: (1)整理文献,研究现有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算法,尝试对现有算法做出改进; (2)在MATLAB下仿真验证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算法。 2、要求以论文形式提交设计成果,应掌握撰写毕业论文的方法,应突出“目标,原理,方法,结论”的要素,对所研究内容作出详细有条理的阐述。 进度安排: 1-3周:查找资料,文献。 4-7周:研究现有图像去噪技术,对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算法作详细研究整理。 8-11周:研究基于小波的图像去噪算法,在MATLAB下对算法效果真验证。 12-14周:分析试验结果,对比各种算法的优点和缺点,尝试改进算法。 15-17周:撰写毕业论文,完成毕业答辩。 指导教师陈莉系(教研室) 系(教研室)主任签名批准日期 2015.1.1 接受论文 (设计)任务开始执行日期 2015.3.1 学生签名

小波变换理论及应用

2011-2012 学年第一学期 2011级硕士研究生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小波变换理论及应用任课教师:考试时间:分钟 考核类型:A()闭卷考试(80%)+平时成绩(20%); B()闭卷考试(50%)+ 课程论文(50%); C(√)课程论文或课程设计(70%)+平时成绩(30%)。 一、以图示的方式详细说明连续小波变换(CWT)的运算过程,分析小波变换的内涵;并阐述如何从多分辨率(MRA)的角度构造正交小波基。(20分) 二、综述小波变换理论与工程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不少于3000字。(25分) 三、运用MATLAB中的小波函数和小波工具箱,分别对taobao.wav语音信号在加噪之后的taobao_noise.wav信号进行降噪处理,要求列出程序、降噪结果及降噪的理论依据。(25分) 四、平时成绩。(30分)

(一)连续小波变换(CWT )的运算过程及内涵 将平方可积空间中任意函数f (t )在小波基下展开,称这种展开为函数f (t )的连续小波变换(Continue Wavelet Transform ,简记CWT )其表达式为 t a b t t f a b a f W d )(*)(||1),(? ∞+∞--=ψψ ( 1.1) 其中,a ∈R 且a ≠0。式(1.19)定义了连续小波变换,a 为尺度因子,表示与频率相关的伸 缩,b 为时间平移因子。其中)(| |1)(,a b t a t b a -=ψψ为窗口函数也是小波母函数。 从式(1.1)可以得出,连续小波变换计算分以下5个步骤进行。 ① 选定一个小波,并与处在分析时段部分的信号相比较。 ② 计算该时刻的连续小波变换系数C 。如图1.5所示,C 表示了该小波与处在分析时段内的信号波形相似程度。C 愈大,表示两者的波形相似程度愈高。小波变换系数依赖于所选择的小波。因此,为了检测某些特定波形的信号,应该选择波形相近的小波进行分析。 图1.5 计算小波变换系数示意图 ③ 如图1.6所示,调整参数b ,调整信号的分析时间段,向右平移小波,重复①~②步骤,直到分析时段已经覆盖了信号的整个支撑区间。 ④ 调整参数a ,尺度伸缩,重复①~③步骤。 ⑤ 重复①~④步骤,计算完所有的尺度的连续小波变换系数,如图1.7所示。 图1.6 不同分析时段下的信号小波变换系数计算 图1.7 不同尺度下的信号小波变换系数计算 C =0.2247

小波变换及应用

小波变换及应用 一. 为什么研究小波变换 傅立叶变换(Fourier Transform ,缩写为FT )由下列公式定义: 正变换公式 ?()()i t f f t e dt ωω∞ --∞ =?? (1) 逆变换公式 ? ∞ ∞ -?= dt e f t f t i ωωπ )(?21 )( (2) 分析: 1.对于确定信号和平稳随机过程,傅立叶变换把时间域与频率域联系起来,许多在时域内难以看清的问题,在频域中往往表现得非常清楚。 2.变换积分核t i e ω±的幅值在任何情况下均为1,即1=±t i e ω,因此,频 谱)(?ωf 的任一频率点值是由时间过程)(t f 在整个时间域),(∞-∞上的贡献决定的;反之,过程)(t f 在某一时刻的状态也是由)(?ωf 在整个频率域),(∞-∞上的贡献决定的。)(t f 与)(?ωf 彼此之间是整体刻画,不能够反映各自在局部区域上的特征,因此不能用于局部分析。特别是傅立叶变换的积分作用平滑了非平稳过程的突变成分。要知道所分析的信号在突变时刻的频率成分,傅立叶变换是无能为力的。 3.实际中存在许多信号具有局部时间范围(特别是突变时刻)内的信号特征(一般是频率成分),例如,在音乐和语音信号中,人们所关心的是什么时刻奏什么音符,发出什么样的音节;图像信号中的细节信息,如边缘特征。 4.为了对非平稳信号作较好的分析,可以对信号在时域上加一个窗函数 )(τ-t g ,使其对信号)(t f 进行乘积运算以实现在τ附近的开窗,再对加窗的信 号进行傅立叶分析,这就是短时傅立叶变换(Short Time Fourier Transform, 缩写为STFT ),或者称为加窗傅立叶变换(Windowed Fourier Transform )。STFT 定义如下: (,)()()i t f S f t g t e dt ωωττ∞ --∞ =-? (3)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2013 - 2014 学年第2 学期 《信息管理前沿讲座》(双语I) 课程论文 题目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班级1304972 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职称副教授 二О一四年五月三十日

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130497227王琼菲 摘要数字图像处理是将图像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利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处理的过程。文章简述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主要特点和优点、以及数字图像处理的过程、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应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的研究方向和内容,并根据最新进展,阐述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5个主要研究方面的最新热点,最后总结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领域中面临的主要发展领域和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数字图像处理,采集,识别,应用 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130497227 Wang Qiongfei A bstract D igital image processing is to process the image signal into digital signal and processed by computer to its。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and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advantages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he application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the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research direction and content, and according to the latest advances in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introduces 5 new hot main research aspects, summarizes the main development faces in the field of technology in the field of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and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in the future。Key words Digital image processing, Collection, Identification, Application

《数字图像处理》习题参考答案与解析

《数字图像处理》习题参考答案 第1 章概述 1.1 连续图像和数字图像如何相互转换?答:数字图像将图像看成是许多大小相同、 形状一致的像素组成。这样,数字图像可以 用二维矩阵表示。将自然界的图像通过光学系统成像并由电子器件或系统转化为模拟图像(连续图像)信号,再由模拟/数字转化器(ADC)得到原始的数字图像信号。图像的数字化包括离散和量化两个主要步骤。在空间将连续坐标过程称为离散化,而进一步将图像的幅度值(可能是灰度或色彩)整数化的过程称为量化。 1.2 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有何优点?答:数字图像处理与光学等 模拟方式相比具有以下鲜明的特点: 1.具有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共有的特点。(1)处理精度高。(2)重现性能好。(3)灵活性高。 2.数字图像处理后的图像是供人观察和评价的,也可能作为机器视觉的预处理结果。 3.数字图像处理技术适用面宽。 4.数字图像处理技术综合性强。 1.3 数字图像处理主要包括哪些研究内容?答:图像处理的任务是将客观世界的景象进 行获取并转化为数字图像、进行增强、变换、 编码、恢复、重建、编码和压缩、分割等处理,它将一幅图像转化为另一幅具有新的意义的图像。 1.4 讨论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的组成。列举你熟悉的图像处理系统并分析它们的组成和功能。 答:如图1.8,数字图像处理系统是应用计算机或专用数字设备对图像信息进行处理的信息系统。图像处理系统包括图像处理硬件和图像处理软件。图像处理硬件主要由图像输入设备、图像运算处理设备(微计算机)、图像存储器、图像输出设备等组成。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控制软件及应用软件等。 图1.8 数字图像处理系统结构 图 1

1.5 常见的数字图像处理开发工具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答.目前图像处理系统开发的主流工具为 Visual C++(面向对象可视化集成工具) 和 MATLAB 的图像处理工具箱(Image Processing Tool box)。两种开发工具各有所长且有 相互间的软件接口。 Microsoft 公司的 VC++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能的面向对象可视化集成工具,用它开 发出来的 Win 32 程序有着运行速度快、可移植能力强等优点。VC++所提供的 Microsoft 基础类库 MFC 对大部分与用户设计有关的 Win 32 应用程序接口 API 进行了封装,提高 了代码的可重用性,大大缩短了应用程序开发周期,降低了开发成本。由于图像格式多且 复杂,为了减轻程序员将主要精力放在特定问题的图像处理算法上,VC++ 6.0 提供的动 态链接库 ImageLoad.dll 支持BMP、JPG、TIF 等常用6 种格式的读写功能。 MATLAB 的图像处理工具箱MATLAB 是由MathWorks 公司推出的用于数值计算的有力工具,是一种第四代计算机语言,它具有相当强大的矩阵运算和操作功能,力求使人们摆脱繁 杂的程序代码。MATLAB 图像处理工具箱提供了丰富的图像处理函数,灵活运用这些函数可 以完成大部分图像处理工作,从而大大节省编写低层算法代码的时间,避免程序设计中的重 复劳动。MATLAB 图像处理工具箱涵盖了在工程实践中经常遇到的图像处理手段和算法,如 图形句柄、图像的表示、图像变换、二维滤波器、图像增强、四叉树分解域边缘检测、二值 图像处理、小波分析、分形几何、图形用户界面等。但是,MATLAB 也存在不足之处限制了 其在图像处理软件中实际应用。首先,强大的功能只能在安装有MA TLAB 系统的机器上使用 图像处理工具箱中的函数或自编的 m 文件来实现。其次,MATLAB 使用行解释方式执行代码,执行速度很慢。第三,MATLAB 擅长矩阵运算,但对于循环处理和图形界面的处理不及C++ 等语言。为此,通应用程序接口API 和编译器与其他高级语言(如C、 C++、Java 等)混 合编程将会发挥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之长协同完成图像处理任务。API 支持 MA TLAB 与外部数 据与程序的交互。编译器产生独立于MATLAB 环境的程序,从而使其他语言的应用程序使用MATLAB。 1.6 常见的数字图像应用软件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答:图像应用软件是可直接供 用户使用的商品化软件。用户从使用功能出发,只要了解 软件的操作方法就可以完成图像处理的任务。对大部分用户来说,商品化的图像应用软件无 需用户进行编程,操作方便,功能齐全,已经能满足一般需求,因而得到广泛应用。常用图 像处理应用软件有以下几种: 1.PHOTOSHOP:当今世界上一流的图像设计与制作工具,其优越性能令其产品望尘莫及。PHOTOSHOP 已成为出版界中图像处理的专业标准。高版本的 PHOTOSHOP 支持多达 20 多种图像格式和 TWAIN 接口,接受一般扫描仪、数码相机等图像输入设备采集的图像。PHOTOSHOP 支持多图层的工作方式,只是 PHOTOSHOP 的最大特色。使用图层功能可以很 方便地编辑和修改图像,使平面设计充满创意。利用 PHOTOSHOP 还可以方便地对图像进 行各种平面处理、绘制简单的几何图形、对文字进行艺术加工、进行图像格式和颜色模式 的转换、改变图像的尺寸和分辨率、制作网页图像等。 2.CorelDRAW:一种基于矢量绘图、功能强大的图形图像制作与设计软件。位图式图像是 由象素组成的,与其相对,矢量式图像以几何、色彩参数描述图像,其内容以线条和色块为主。可见,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可以满足用户的设计要求。位图式图像善于表现连续、丰富 色调的自然景物,数据量较大;而矢量式图像强于表现线条、色块的图案,数据量较小。 合理的利用两种不同类型的图像表现方式,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CorelDraw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