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设计(耳机)

结构设计(耳机)
结构设计(耳机)

包装结构设计——耳机包装

设计思路:此次设计的是四六级专用耳机的外包装结构,同上次的水杯包装一样,我们小组仍然采用外包装盒加内衬的方法来进行设计。外包装是传统的长方体盒,正面和侧面采用了开窗结构设计,在包装过程中,开窗采用透明薄膜覆盖上去,方便从外边进行观摩,侧面开窗的原因是为了销售过程中,方便顾客可以从侧边直接看到耳机的主要结构,同时耳机的颜色与造型,对于外包装盒而言,就是最有效果的平面设计造型。

内部的内衬结构,是为了方便耳机可以立体的装入,所以用了一个支架,在顶部挖槽去除材料,方便耳机的桥梁部分可以刚好的插入进去,方便固定。另外为了顾客在购买后,携带过程中方便,我在盒子的顶部加了提手设计,可以很轻松的携带。以上就是我组此次的设计思路。

蓝牙耳机设计规范材料粗整理

(5)壳体常用材料特性(Material) ?ABS:高流动性,便宜,适用于对强度要求不太高的部件(不直接受到冲击,不承受可靠性测试中结构耐久性测试的部件),如蓝牙耳机内部的支撑架(Camera frame,Speaker frame) 等。还有就是普遍用在要电镀的部件上(如按钮,侧键,导航键,电镀装饰件等)。目前常用奇美 ABS 727(电镀级),ABS 757 等。 ?PC+ABS:流动性好,强度不错,价格适中。适用于绝大多数的蓝牙耳机、蓝牙耳机外壳,只要结构设计比较优化,强度是有保障的。较常用 GE CYCOLOY C1200HF,三星 HI-1001BN,Mitsubishi Iupilon MB2215R(冷熔接痕抗冲击强度高,用于 Sekito 主底,battery cover 和翻盖面)。 ?PC:高强度,价格较高,流动性不好。适用于对强度要求较高的外壳(如翻盖蓝牙耳机中与转轴配合的两个壳体,不带标准滑轨模块的滑盖机中有滑轨和滑道的两个壳体等,目前指定必须用 PC 材料)。较常用 GE LEXAN EXL1414 和三星 HF-1023IM。 ?PC+GF,目前 PC 加玻纤在蓝牙耳机壳体上的运用有增加的趋势,这种材料结合了玻纤的高模量强度高硬度高的特点,和PC 的耐冲击性特点,使得其在抗弯抗扭强度要求较高的场合得到运用,但是其耐疲劳冲击强度(如翻盖测试)比 PC 差(由于添加了玻纤的缘故)。比较常用的有三菱Mitsubishi GS2010MPM PC+10GF(10%GF)。价高。 ?PPA+GF,尼龙加玻纤(PPA+60%长纤),GE Verton系列的PDX-U-03320。模量是PC+ABS的,但是抗冲击性比PC+ABS差。这种材料刚性极好,某些场合可以替代金属,可喷涂,表面光滑外观好,不翘曲不飞边。多用于超薄结构上,如 LG-KV5900 滑盖机主面。价高。 ?PC+PET,GE 的 Xylex,透明,这是 GE 新开发的材料。综合了 PC 抗冲击和 PET 耐化学的特点,用于IMD LENS和要求

玩具结构设计常见结构设计方法系列教程之二

玩具结构设计常见结构设计方法系列教程之(二) [概述]: 本系列教程详细讲解了在玩具产品结构设计过程中使用的各种常用结构的实现方法和尺寸规格。对于有至于从事玩具设计的新手还是老手们都有很高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本系列教程的内容将包括如下 1.选择材料的考虑因素 2.壁厚(料厚)设定原则 3.加强筋的处理方法 4.出模角大小确定 5.司柱尺寸设定方法 6.司柱套(司筒)尺寸设定方法 7.常见扣位设计及尺寸 8.超音波焊接技术 9.电池箱设计方法 10.滑轮设计方法 11.喇叭的基本装配方法 12.止口的使用及尺寸 13.齿轮的设计指引 14.齿轮箱的基本设计 15.离合器设计规范 6.0 支柱套 (Boss holder) 1. 如成品是以支柱收紧螺丝的时侯,在成品的上壳身必须要有支柱套来作定位之用。 2. 跟据一般的安全规格标准,螺丝头必须收藏于不能触摸的位置,所以高度必须有2.5mm 或以上 3. 以及,因为加上支柱套后会有Shape edge的关系,所以在每一个支柱套上壳收螺丝的地方,必须加上R1.0或以上的round fillet。

4. 为方便生产装配时的导入,所以在每一个支柱套的底部都可以不多不少的加上Chamfer 作导入之用。 5. 而且因为定位的关系,在支柱套底部必须要有至少1mm的深度来收藏支柱。 7.0 扣位 1. 扣位提供了一种不但方便快捷而且经济的产品装配方法,因为扣位的组合部份在生产成品的时候同时成型,装配时无须配合其它如螺丝、介子等紧锁配件,只要需组合的两边扣位互相配合扣上即可. 2. 扣位的设计虽可有多种几何形状,但其操作原理大致相同: 当两件零件扣上时,其中一件零件的勾形伸出部份被相接零件的凸缘部份推开,直至凸缘部份完结为止; 及后,借着塑料的弹性,勾形伸出部份实时复位,其后面的凹槽亦即被相接零件凸缘部份嵌入,此倒扣位置立时形成互相扣着的状态。 3. 如以功能来区分,扣位的设计可分为成永久型和可拆卸型两种。永久型扣位的设计方便装上但不容易拆下,可拆卸型扣位的设计则装上、拆下均十分方便。其原理是可拆卸扣位的勾形伸出部份附有适当的导入角及导出角方便扣上及分离的动作,导入角及导出角的大少直

头戴式ANC耳机结构设计研究-结构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头戴式ANC耳机结构设计研究-结构设计论文-设计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耳机类型众多,根据其佩戴方式可以分为“头戴式”“入耳式”“耳挂式”和“后挂式”4种类型。头戴式耳机是最常见的耳机类型,它通过具有弹性的头带并连接两个发声单元以形成一个立体声道环境。而ANC(ActiveNoiseCancellation)耳机是一种可以给用户提供更好的噪音屏蔽体验的耳机。客观地说,头戴式ANC耳机结构设计开发的难度不低,在设计的过程中有不少要关注的设计要点,不仅需要注重理论知识的应用,更要充分考虑满足人们在审美、功能、佩戴舒适性及人机交互等方面的需求。这样的产品才能得到大众的认可,才有市场竞争力。 关键词:头戴式ANC耳机;结构设计;设计要点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不论是从休闲娱乐还是信息通信方面,耳机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同时对其性能和质量都表现出更高要求和标准。本文以Jabra新款头戴式ANC耳机的开发实践,探讨一下这类耳机结构设计的方法与要点,为后续相关产品设计与研究提供可行的参考依据。 一、耳机ID造型的设计要点 耳机ID造型设计应兼顾外观美感及人体工程学设计(佩戴舒适性、操作便利性及便携性)。以JabraElite系列头戴耳机为例,在ID造型设计时充分考虑了外观及人体工程学,体现如下:(1)整体造型圆滑顺畅,选择视觉冲击力强的单色调或者双色调,应用具有质感的金属及塑料,体现了外观美感及现代科技感。(2)耳罩采用椭圆造型,选择记忆海绵及透气性好、柔软耐用的人造蛋白皮套并在垂直方向上呈顺时针15°旋转与人耳廓轮廓相吻合,体现很好的佩戴舒适感。(3)音量调节按键排布于右听筒7、8点钟方向,方便大拇指操作。(4)设计中利用话筒臂“旋转控制”静音开/关;利用“佩戴侦测”传感器控制音乐播放/暂停(方便用户操作)。(5)可隐藏式话筒臂、可折叠收纳听筒设计,使产品

结构设计新手的七种学习方法(免费分享)

结构设计新手的七种学习方法 第一种武器:熟悉结构设计的任务和内容 如果你的职业规划是结构设计,了解民用建筑结构设计的深度很重要,起码要知道结构设计不同阶段的不同设计内容,这样可以做到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如果连起码的设计内容都不是这里缺一点就是那里漏一点,想不被审图办打回来都难! 结构新手必看--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深度及图样 https://www.360docs.net/doc/fa8742555.html,/forum.php?mod=viewthread&tid=35189&fromuid=991887 05G104民用建筑结构初步设计深度及图样 04G103民用建筑结构施工图设计深度及图样 第二种武器:扎实的结构理论基础知识要用结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忌盲目上阵: 大学本科的材料力学、结构力学、混凝土设计原理、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土力学与地基基础等等这些和结构设计紧密相关的主干课程务必要重视。真正的高手一定是具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素质,但如果这些理论不过关的话何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呢?很多学生在学校的时候总是觉得学校的课程枯燥无味,不知道学这些知识和实际的设计有什么样的联系。其实当你真正地涉足设计的时候却往往发现:原来我们90%的设计总是可以从我们的大学课程中找到它的原型。我们很多学员都是在开始设计的过程中发现自己大学的主干课程学得不扎实然后恶补,与其亡羊补牢,不如未雨绸缪。如果你的职业规划是结构设计,这些和结构设计紧密相关的主干课程务是一个必须跨过去的坎,任何抱着侥幸心理而又想做好结构设计的思想都是不切实际的,在这个原则问题上是无法妥协也是没有捷径而言的。比如结构新人在画楼梯大样配筋时经常容易犯图一的错误,之所以犯这样的错误就是因为对钢筋和混凝土的材料特性不了解。

耳机喇叭的结构设计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a8742555.html, 耳机喇叭的结构设计 作者:周磊 来源:《信息技术时代·下旬刊》2018年第01期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耳机的设计制造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然而耳机知名品牌都是国外品牌,如德国的Beyerdynamic(拜亚动力)和Sennheiser(森海塞尔),美国的Beats (节拍)和Bose(博士),奥地利的AKG(爱科技);中国的耳机制造企业还处于萌芽发展阶段,如Merry(美特科技)和欧仕达(AST),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们也会像华为一样发展壮大,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关键词:耳机;喇叭;结构设计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们选择通过户外运动方式来缓解面临的各种压力,各种各样的运动耳机也越来越被人们所使用。下文讲解运动耳机中最重要的部件-喇叭,以及和喇叭相配合机构件的设计。 一、耳机的分类 耳机根据其换能方式分类,主要有:动圈方式、动铁方式、静电式。 1. 动圈式耳机是最普通、最常见的耳机,它的驱动单元基本上就是一只小型的动圈扬声器,由处于永磁场中的音圈驱动与之相连的振膜振动。动圈式耳机效率比较高,大多可为音响上的耳机输出驱动,且可靠耐用。通常而言驱动单元的直径越大,耳机的性能越出色,目前在消费级耳机中驱动单元最大直径为70mm,一般为旗舰级耳罩式耳机。 2.动铁式耳机是通过一个结构精密的连接棒传导到一个微型振膜的中心点,从而产生振动并发声的耳机。动铁式耳机由于单元体积小得多,所以可以轻易的放入耳道。这样的做法有效地降低了入耳部分的面积可以放入更深的耳道部分 3.静电耳机有轻而薄的振膜,由高直流电压极化,极化所需的电能由交流电转化,也有电池供电的。振膜悬挂在由两块固定的金属板(定子)形成的静电场中,静电耳机必须使用特殊的放大器将音频信号转化为数百伏的电压信号,驱动,所能到达的声压级也没有动圈式耳机大,但它的反应速度快,能够重放各种微小的细节,失真极低。 二、喇叭的工作原理及结构 喇叭的工作原理:是由磁铁构成的磁间隙内的音圈在电流流动时,产生上下方向的推动力使振动体(振动膜)振动,从而振动空气,使声音传播出去,完成了电-声转换。喇叭实际上是一个电声换能器。

耳机基础知识——耳机的构成

常看Soomal的朋友应该对耳机结构已经有了比较清晰的了解,Soomal有着大量的耳机拆解以及部分耳机的暴力拆解,但此篇文章还是有必要总结一下,这对系统的了解耳机结构还是大有帮助的。 Philips飞利浦 SHP8500 头戴式耳机 一个典型的头戴式耳机,由5大部分组成,分别为头带(又称头梁)、耳壳、驱动器、导线、耳垫。

Philips 飞利浦 SHP8500 头戴式耳机-耳壳 耳壳是最重要的部分,它相当于音箱的箱体,你也可以把它理解为一个超小的音箱。里面安装了一个[或多个]驱动器,用于发声。根据耳壳的声学设计,又可以分为密闭式和开放式两大类,耳机在声学结构上与音箱有区别,耳机的声学设计基本不需要考虑声短路的问题,这些细节在后面的文章中再谈。耳壳大部分采用塑料材质制造,主要的原因是易于造型以及塑料材质本身可以做到非常轻巧。也有少量的耳机使用木壳、铝壳,这些材质的应用并不是为了音质,而是外观设计的需求,对于耳机来说,1毫米多厚的塑料壁厚已经十分坚固了。

Philips 飞利浦 SHP8500 头戴式耳机-从耳壳障板上摘下驱动器

Philips 飞利浦 SHP8500 头戴式耳机-驱动器 驱动器,或称为耳机扬声器。这是耳机的发声部件,大部分为电动扬声器结构,也是俗称的动圈,它的结构与大部分音箱用扬声器没有大的不同,一样是利用音圈通电后形成电磁体,与永磁体产生吸斥作用,推动振膜发声。

创新 in-ear 入耳式动铁耳机拆解-动铁单元内部的结构 在耳机扬声器的设计当中,还有一类比较盛行的,即动铁驱动器。这类驱动器主要用于耳塞式的耳机设计当中,头戴式耳机中几乎不会采用。

耳机构造讲解

一只耳机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头带、左右发声单元、耳罩和引线。 头带的功能是固定左右发声单元,将其置于头的两侧,它的结构和它与单元的连接方式决定了头带和耳罩对头部的压力,影响着耳机佩带的舒适性。 耳罩是头部与发声单元接触的部件,它对于动圈式耳机是至关重要的,其功能是将低频反射回来,保证低频的重放。耳罩一般有两种样式,一种压在耳朵上,叫压耳式耳罩(Supra-aural),另一种耳罩呈杯状,环绕着耳朵,叫绕耳式耳罩(Circumnaural)。耳罩要尽量的柔软舒适,其内部一般填充海绵,外面蒙上皮革或绒布。耳罩使用的材料对中频和高频有吸收作用,它使耳朵与振膜形成一段距离,并在耳机和头部间形成一个腔室。大型的绕耳式耳罩内部空间大,声音可以作用于耳廓,形成较好的空间感。一只设计良好的耳机已经充分考虑了耳罩的作用,所以中高档耳机的耳罩是不可以损坏或随意更换的。 耳机的引线是耳机放大电路输出端与耳机音圈的连接线,优质耳机线常采用多支线芯的无氧铜(OFC)线,经过严格的绝缘和屏蔽处理,杜绝铜内杂质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和外界杂波的干扰。耳机线的末端是插头,有两种规格:6.35mm和3.5mm,即平时所说的大小插头,6.35mm插头用于专业音频和民用音频设备,3.5mm插头用于便携设备。一般高保真耳机会提供插头转换器,保证耳机在各种设备上的使用。中高档耳机的插头是镀金的,这不是为了漂亮,主要是为了防止插头氧化影响声音,由于金光滑柔软,还可以提供尽量大的接触面积。低档耳机常采用镀镍插头,这样虽然也可以防止氧化,对声音却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耳机的发声单元是耳机设计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

结构设计思路

汽车内饰结构设计心得 1、造型设计数据输入、输出 2、安装结构初步分析 3、结构设计细化 4、最终数模整体后期分析 5、模具件试装分析、调整 国内汽车设计起步比较晚,真正的自主设计(也只是在逆向阶段)也是最近这几年的事,而内外饰的设计相对来说又更晚,原因可能是主要是因为以前设计大家主要是把精力集中在白车身的设计上,认为只要把白车身设计出来了,这车也就出来。另一个原因也可能是用户也不大注重车的外形要求吧。直到最近这几年,能买得起车的用户越来越多,而对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光是性能,对外形的要求也有较高的要求。这样一来,使得在设计汽车的过程中,对汽车内外饰在设计过程中所占的份量也越来越多。外饰是第一眼就看到的,其重要度自然不用说,而汽车内饰,对于用户来说,是要与自己亲密接触所占时间最长的,是可以直接影响到自己部分。它的外形美观与否、舒适的好与坏、各部件的操作方便与否等等,都直接影响了用户心情。而组成这些部分的完整,需要合理的安装结构来保证。以下是我个人对内饰设计的一些看法和观点,有些看法可能比较肤浅,甚至是错误的,我想这些应该是可以原谅的,毕竟个人的能力和经验都非常的有限。 接下来按几步来分析: 一、配合造型设计提供数据: 内饰设计从造型到A面,最后结构设计,看似是一个先后顺序关系,其实这几方面都是要相互配合、相互协调的。在内饰造型初始时,需要有一些以下内饰相关的输入条件: 1、主断面:在汽车设计之初,通常会在一些重要部位作一些主断面,作为以后要重点控制参数,不管是结构还是造型都需要考虑此参数。 2、硬点:硬点参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数据,硬点对控制整车布置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造型之初就提供与内饰布置有关的硬点参数,使造型能正确表达整车的设计参数。比如侧围护板在设计时,就要考虑车身直口边及门框密封条的硬点参数,使侧围各护板内表面位置是正确的。 3、拔模方向:内饰的内表面一般都有皮纹,而皮纹也都有拔模角度,不同的皮纹拔模角度也是不一样的,因此,在内饰造型的同时确定拔模方向,使在此就能初步控制内表面拔模角度,减少给结构设计带来不方便,甚至是因错误而返工带来的损失。皮纹拔模角度一般是:细皮纹在3度拔模角左右,粗皮纹在5度拔模角左右,当然,这得因不同的皮纹来定。 内饰拔模方向确定原则:一般为整车坐标某坐标轴方向,或是此拔模方向在某坐标平面内(即与某坐标轴垂直); 4、内饰整体外观参数确定:内饰整体外观参数主要是各护板间的间隙、段差、分型线等,这些参数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内饰整体外观的品质;而这些参数都是需要合理的安装结构、生产工艺水平来决定的,因此使在造型之初,需配合造型合理确定此参数,既能使整体外观协调,又能合理设计安装结构。 二、安装结构初步分析确定: 在内饰造型的同时,可也进行内饰安装结构的初步分析确定,也就是进行安装断面的设计.此过程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需要考虑、确定: 1、与车身的安装方式:对于内饰件与车身的安装方式,主要要求能达到安装简单、快捷、牢固、可靠等。一般安装都是选用卡扣连接安装,对每个部位工作环境、性能要求、安装要

结构设计基本步骤方法及相关概念(精)

结构设计基本步骤、方法及相关概念 PKPMCAD 邹军 一、常用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混凝土设计规范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地基设计规范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 二、基本资料及信息 1.建筑需求:建筑外观、平面布局及使用功能要求,建筑重要性。需要相应阶段的建筑图纸、审批文件。 2.使用荷载:一般民用建筑可查看可在规范,普通住宅、办公室为2.0kN/m2,阳台2.5kN/m2;电梯机房等效8kN/m2;消防车等效20kN/m2。 工业厂房需要业主提供文件,指定使用荷载。 3.风信息:(荷载规范、高规) a.基本风压:一般用50年一遇,深圳为0.75kN/㎡,对应风速约120公里 /小时;高度大于60米的结构,承载力计算用100年一遇的 风压,深圳为0.90 kN/㎡) b.地面粗糙度:一般城市市区可选C c.体型系数:一般建筑取1.3

d.基本周期:简单估算(0.1x楼层数),用于计算风振 e.其他相关概念: Wk=βzμsμzW0 用于主要承重结构 Wk=βgzμsμzW0 用于围护结构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 风振系数(基本自振周期大于0.25s,高度大于30m且高宽 比大于1.5的房屋,考虑顺风向风振系数;横向 风软件没有考虑) 阵风系数:计算围护结构风荷载 群体效应:群集的高层建筑,相互间距较近时,风力相互 干扰,体型系数应增大。 4.地震信息:(抗震规范、高规) a.设防烈度:按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划分,分为6度(0.05g)、7 度(0.10g)、7度(0.15g)、8度(0.20g)、8度(0.30g)、 9度(0.40g),具体取值由政府规定(可查抗规附表),。 深圳为7度(0.1g) b.设计地震分组:按震中的近、远划分,分为第1组、第2组、第3组。 深圳为第1组 c.场地土类别:按土层等效剪切波速和土层厚度划分,分Ⅰ、Ⅱ、Ⅲ、 Ⅳ四类,大部分为Ⅱ类。由地质勘探部门提供。可以理 解为Ⅰ类场地土最结实,Ⅳ最差。 d.其他抗震相关概念: 抗震设防三水准: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

耳机构造讲解

耳机构造讲解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一只耳机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头带、左右发声单元、耳罩和引线。 头带的功能是固定左右发声单元,将其置于头的两侧,它的结构和它与单元的连接方式决定了头带和耳罩对头部的压力,影响着耳机佩带的舒适性。 耳罩是头部与发声单元接触的部件,它对于是至关重要的,其功能是将低频反射回来,保证低频的重放。耳罩一般有两种样式,一种压在耳朵上,叫压耳式耳罩(Supra-aural),另一种耳罩呈杯状,环绕着耳朵,叫绕耳式耳罩(Circumnaural)。耳罩要尽量的柔软舒适,其内部一般填充海绵,外面蒙上皮革或绒布。耳罩使用的材料对中频和高频有吸收作用,它使耳朵与振膜形成一段距离,并在耳机和头部间形成一个腔室。大型的绕耳式耳罩内部空间大,声音可以作用于耳廓,形成较好的空间感。一只设计良好的耳机已经充分考虑了耳罩的作用,所以中高档耳机的耳罩是不可以损坏或随意更换的。 耳机的引线是耳机输出端与耳机音圈的连接线,优质耳机线常采用多支线芯的无氧铜(OFC)线,经过严格的绝缘和屏蔽处理,杜绝铜内杂质对信号传输的影响和外界杂波的干扰。耳机线的末端是插头,有两种规格:

6.35mm和3.5mm,即平时所说的大小插头,6.35mm插头用于专业音频和民用,用于便携设备。一般会提供插头转换器,保证耳机在各种设备上的使用。中高档耳机的插头是镀金的,这不是为了漂亮,主要是为了防止插头氧化影响声音,由于金光滑柔软,还可以提供尽量大的接触面积。低档耳机常采用镀镍插头,这样虽然也可以防止氧化,对声音却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耳机的发声单元是耳机设计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的工作原理与动圈扬声器相同,音频信号输入音圈后,音圈产生的电磁场随信号的变化发生变化,变化的电磁场与磁路相互作用推动音圈和振膜的运动,振膜推动空气发声。发声单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磁路系统、振动系统、腔体和孔等声学结构。 磁路系统由恒磁体、极板和极靴组成,对耳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直接的影响,恒磁体的一面是平板型的极板,另一面是呈“T”形的极靴,极板和极靴间形成一个尺寸较小的环形磁间隙,振动系统的音圈就悬挂在这个间隙内。通常使用的恒磁体为性能优良的钕铁磁体,较早的耳机型号有采用昂贵的钐钴磁体的,低档耳机一般采用铁氧磁体。磁路系统的设计比较复杂,象SENNHEISERHD580、这样的高档耳机其磁路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磁路的生产工艺也是影响其性能的一个方面。设计和制造优

钢结构设计步骤和设计思路

钢结构设计步骤和设计思路 (一) 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 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直观的说:大厦、体育馆、歌剧院、大桥、电视塔、雕塑、仓棚、工厂、住宅、山地建筑和临时建筑等。这是和钢结构自身的特点相一致的。 (二)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结构选型及布置是对结构的定性,由于其涉及广泛,应该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下进行。此处仅简单介绍. 详请参考相关专业书籍. 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 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未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构造措施。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所得结构方案往往易于手算、力学行为清晰、定性正确,并可避免结构分析阶段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同时,它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林同炎教授在《结构概念和体系》一书中介绍了用整体概念来规划结构方案的方法,以及结构总体系和个分体系间的相互力学关系和简化近似设计方法。 钢结构通常有框架、平面桁架、网架(壳)、索膜、轻钢、塔桅等结构形式。 其理论与技术大都成熟。亦有部分难题没有解决,或没有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比如网壳的稳定等。 结构选型时,应考虑不同结构形式的特点。在工业厂房中,当有较大悬挂荷载或大范围移动荷载,就可考虑放弃门式刚架而采用网架。基本雪压大的地区,屋面曲线应有利于积雪滑落(切线50度外不需考虑雪载),如亚东水泥厂石灰石仓棚采用三心圆网壳,总雪载和坡屋面相比释放近一半。降雨量大的地区相似考虑。建筑允许时,在框架中布置支撑会比简单的节点刚接的框架有更好的经济性。而屋面覆盖跨度较大的建筑中,可选择构件受拉为主的悬索或索膜结构体系。高层钢结构设计中,常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震烈度高或很不规则的高层

钢结构设计方法与思路(doc 15页)

钢结构设计方法与思路(doc 15页)

钢结构设计简单步骤和设计思路 (一) 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这个问题实际上一般和结构选型联系在一起)。 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高温车间、密封性要求高、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直观的说:大厦、体育馆、歌剧院、大桥、电视塔、仓棚、工厂、住宅和临时建筑等。这是和钢结构自身的特点相一致的。(材料的选用还应考虑:材料的综合成本,施工周期,是否就地取材,以及使用环境) (二)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此处仅简单介绍. 详请参考相关专业书籍.由于结构选型涉及广泛,做结构选型及布置应该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下进行。 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 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未 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措施。运用概念设计可以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所得结构方案往往易于手算、概念清晰、定性正确,并可避免结构分析阶段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同时,它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林同炎教授在《结构概念和体系》一书中介绍了用整体概念来规划结构方案的方法,以及结构总体系和个分体系间的相互力学关系和简化近似设计方法。[20] 钢结构通常有框架、平面(木行)架、网架(壳)、索膜、轻钢、塔桅等结构型式。 其理论与技术大都成熟。亦有部分难题没有解决,或没有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比如网壳的稳定等。 结构选型时,应考虑它们不同的特点。在轻钢工业厂房中,当有较大悬挂荷载或移动荷载,就可考虑放弃门式刚架而采用网架。基本雪压大的地区,屋面曲线应有利于积雪滑落(切线50度内需考虑雪载),如亚东水泥厂石灰石仓棚采用三心圆网壳。总雪载释放近一半。降雨量

耳机结构设计思路浅析

耳机结构设计思路浅析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耳机的设计制造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目前的发烧耳机看,我们会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绝大多数民用HIFI 耳机的结构和总体走向是接近的,即以开放式为主声音趋向平衡没有明显短板,这也可以说是耳机声音国际化的一个趋势。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就是HIFI耳机的设计和调音思路。 我们认为目前发烧耳机有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1. 开放式或半开放式外壳 2. 外壳的材质 3. 中等尺寸的发声单元,除了铁三角之外单元尺寸普遍不超过40mm 4. 单元前加滤网和海绵,调音的关键也应该是滤网和海绵,有些厂商单元表面有一层带孔的金属板,他的功能并不仅是保护振膜,它还起到调节相位过滤声音的作用 5. 耳机腔体内部吸音材料 6. 耳机线的设计,是否共用地线和单双边走线的问题 从外壳设计上看,封闭式半开放式开放式都有优秀的产品,但是民用HIFI耳机则几清一色的采用开放式设计(对于极致ED系列和铁三角的产品暂且略过不谈),为何采用开放式设计?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减小腔体内空气阻尼系数从而实现大动态和优良的低频重放。与封闭式的设计不同开放式耳机腔体内部不需要填充大量吸音材料,因此可以使用较小的腔体制作出轻量化的耳机产品,但是开放式耳机

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声音转换效率不高,有接近一半的声音不会直接进入人耳,而腔体的反射作用又比较微弱,因此多数开放式耳机都很强调腔体共鸣,不信,你带上K701用手弹头梁,能听到明显的共鸣声。腔体共鸣是一个较难的问题,这也是为何国内的厂商很少做大型头戴式耳机的原因。 对于外壳的材质而言普遍的都选择工程塑料做为外壳材质,这主要是考虑轻量化的原则以及降低成本的考虑,较为另类的就是铁三角和极致,他们喜欢使用金属材质作为耳机的外壳。金属材质的优势在于本身密度较高共鸣较小,同时较厚的外壳能够有效的抑制不必要的共振,因此封闭式金属外壳的耳机存在着声音略干,泛音不足的特点,但是正是这种设计使它利于还原声音的本来面目,而不是被大量的音染掩盖。典型代表就是铁三角A系列(虽然没有人承认他是真的监听耳机,但是建议听听A900TI声音中正平实)。 对于发声单元这个是最能体现一个厂商实力的,一般单元表面都有为了增强振膜强度的凹槽或是其他花纹。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凹槽多少,数量多少都是要经过设计的,而且是否使用凹槽也是值得探讨的。早期有的日本耳塞就存在凹槽过深,从而导致使用一段时间之后振膜塌陷而无法正常使用的现象。那么回归正题,凹槽的作用是什么?我们认为是增加强度同时保证整张振膜的同步运动,玩音箱的朋友应该知道,大尺寸的扬声器普遍存在着振膜不同步的问题,即我们常说的分割振动。这种相位不同步直接导致的问题就是瞬态表现下降,对于耳机和耳塞单元这个问题并不严重,但是也有。对于全频单元来

耳机构造讲解

. 一只耳机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头带、左右发声单元、耳罩和引线。 它的结构和它与单元的连头带的功能是固定左右发声单元,将其置于头的两侧,接方式决定了头带和耳罩对头部的压力,影响着耳机佩带的舒适性。 其功能是动圈式耳机是至关重要的,它对于耳罩是头部与发声单元接触的部件,将低频反射回来,保证低频的重放。耳罩一般有两种样式,一种压在耳朵上,叫,另一种耳罩呈杯状,环绕着耳朵,叫绕耳式耳罩压耳式耳罩(Supra-aural)外面蒙上皮革耳罩要尽量的柔软舒适,其内部一般填充海绵,。(Circumnaural)它使耳朵与振膜形成一段距或绒布。耳罩使用的材料对中频和高频有吸收作用,声音可以并在耳机和头部间形成一个腔室。大型的绕耳式耳罩内部空间大,离,一只设计良好的耳机已经充分考虑了耳罩的作作用于耳廓,形成较好的空间感。用,所以中高档耳机的耳罩是不可以损坏或随意更换的。 优质耳机线常采用多支放大电路输出端与耳机音圈的连接线,耳机的引线是耳机线,经过严格的绝缘和屏蔽处理,杜绝铜内杂质对信号传输线芯的无氧铜(OFC)和的影响和外界杂波的干扰。耳机线的末端是插头,有两种规格:6.35mm,音频设备6.35mm3.5mm,即平时所说的大小插头,插头用于专业音频和民用会提供插头转换器,保证耳机在各高保真耳机3.5mm插头用于便携设备。一般主要是为了防中高档耳机的插头是镀金的,种设备上的使用。这不是为了漂亮,低档耳由于金光滑柔软,还可以提供尽量大的接触面积。止插头氧化影响声音,机常采用镀镍插头,这样虽然也可以防止氧化,对声音却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 的工作原理动圈耳机耳机的发声单元是耳机设计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部分。音圈产生的电磁场随信号的变化发生音频信号输入音圈后,与动圈扬声器相同,振膜推动空气发声。变化的电磁场与磁路相互作用推动音圈和振膜的运动,变化,腔体和孔等声学振动系统、动圈耳机发声单元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磁路系统、结构。 恒对耳机的性能和可靠性有直接的影响,磁路系统由恒磁体、极板和极靴组成,”形的极靴,极板和极靴间形成一T磁体的一面是平板型的极板,另一面是呈“高保真耳通常个尺寸较小的环形磁间隙,振动系统的音圈就悬挂在这个间隙内。较早的耳机型号有采用昂贵的钐钴磁体使用的恒磁体为性能优良的钕铁磁体,机SENNHEISER 的,低档耳机一般采用铁氧磁体。磁路系统的设计比较复杂,象磁路的生产工HD600HD580、这样的高档耳机其磁路采用了计算机辅助设计。设计和制造优良的磁路系统能对振动系统进行有艺也是影响其性能的一个方面。效的控制,得到较高的灵敏度、较小的失真、良好的瞬态和低频。 直接影响推动空气振动发声,振动系统由音圈和振膜组成。振膜是声辐射元件,制造振膜形状和制造工艺。频率响应和灵敏度。它的性能主要取决于制造材料、越高、质量机械强度的材料要求单位面积质量尽量小、高、内阻尼大。机械强度越轻有效的频率范围越宽广、输出声压级越高;内阻尼大,在大信号下失真小。一些公司开发出了用质量轻、现在振膜多使用易于热成型、刚性好的聚酯薄膜,“生醋酸杆菌SONY于振膜的新材料,比如公司用从中分离得到的纤维素制造

耳机设计经验杂谈

耳机设计经验杂谈 1,耳机的作用是用来听音乐的,所以让耳机怎样更好的表现音质是重点,也是难点.因为同样的喇叭装在不同的耳壳中所表现的音质是不同的.结构方面我认为中次要的; 2,音响产品在设计时一定要依照电声器材的声学参数进行设计,比如说共振强的体积,还有出声口的面积,以及出声口位置的料厚。这些都会影响产品的频响曲线; 3, 音腔设计怎么注意? 我知道戴在头上的Headband, 日本304钢板,张开长度284cm,半径R57.15,材料宽4mm, 厚0.8mm; 4, 要注意漏音,注意高低音; 5, 小耳机只要注意能有空间放下小喇叭和脱模,其他是用胶水粘,大耳机要注意喇叭空间,装配是用卡钩,但也有很多厂结构设计不合理时用焊铁融胶来固定的,很简单的,头带夹角好象是28度; 6, 耳机就是个小功率的喇叭。有阻抗是8欧、16欧、32欧、64欧等。也有高阻抗的; 7, 一般的扬声器的结构是一样的```环形磁铁+中心磁极+线圈+震动膜; 8,头戴部位之材料用百折PP即可,以前我们高档的用PC(TPU系列的)具体型号不记得了。它可以做10万次拉伸实验没问题。但比较贵。其它ABS就可以了。耳夹之弹力值大小一般没有明确的标准。结构设计主要考虑到跌落,线材选用、出音孔布置; 8, 音质主要出音孔布置合理和喇叭选合理点就可以了; 9, 头带主要用:PP/PVC/TPU PP多 其它部件材料:ABS多 音质好坏好考虑很多,比如腔体大小、调音纸选用、喇叭选用、排音孔大小同布局 做耳机最难就是音质同声音的曲线小耳机一般是103正负3 KB; 10,如何做到体积小,重量轻?主体采用什么材料?----从朔胶材料与电子元件的选用着手; 11, 耳朵佩戴部分应如何去适应各种耳形?与耳机主体部分怎样固定结合?应该是能够转动的吧?-----主体是弹性朔胶材料,可根据使用者耳朵自由调; 12,上下壳是如何结合和固定的?应该怎样配合?---固定靠卡勾,或超声波; 13,开发一款蓝牙耳机时,是外壳参照电路模块设计,还是先决定外观再考虑电路模块?---首先得确定该产品有哪些功能,需用到哪些电子件,然后电子开发部门与工程设计部门相互协调.互相迁就.发扬合作精神; 14,蓝牙耳机应经过那些测试才算合格?--销往不同国家就需要不同的测试,不过大同小异; 15, 上下壳的配合尺寸公差?具体配合只有上面两种方式吗?粘接行吗?建意用可以拆卸的结构,因为电子这东西容易坏,这样子做给以后维修方便.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

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的基本思路 1、以设计流程为主线,对每一个设计环节要掌握: (1)、需搜集的基础资料及如何应用这些资料 (2)、需要掌握的主要设计规范条文以及相应的理论背景 (3)、需要掌握的设计计算手段及结构分析的力学模型,同时要掌握其基本的受力特点 (4)、与之相关的已有工程经验和工程实例 (5)、需要完成相关设计文件,包括设计说明、设计图纸、计算书 2、主要依据的规范及技术标准 (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3)、《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2008版 (4)、《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2008修订版 (6)、《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7)、《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9)、《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10)行业及地方的其他相关规程规范、法规标准。如国家或行业的地基处 理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冶金部的基坑规范;可靠度统一标准;工程建设 所在地的地铁规范、基坑规范、地基处理规范、勘察规范、地基基础规范 等; (11)、针对所设计工程,由总体设计院制定的技术标准、文件编制规定、 设计文件深度与内容规定。 3、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 (1)、基坑工程设计 (2)、主体结构设计 (3)、其他:结构防水设计、监测、施工场地布置、管线迁改、施工中的辅助措施(如围堰、建构筑物的地基加固)等 4、地铁车站结构设计的基本流程 一个地铁车站设计的基本流程可描述如下: (1)、基础资料分析:车站周边环境、建筑、地质、盾构施工筹划、总体设计院制定的技术要求和原则、相关专业的提资资料 (2)、制定总体结构方案:施工方法及工况设定、墙体形式 (3)、基坑工程设计:环境保护等级及安全性等级、基坑方案设计、基坑详细设计、编制设计文件(说明、图纸、计算书) (4)、主体结构设计:拟定结构尺寸、重要性等级、耐久性要求、缝的设置、确定分析模型及结构分析、结构配筋、编制设计文件(说明、图纸、计算 书)

最清晰的钢结构设计步骤和设计思路(精)

(一) 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 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高温车间、密封性要求高、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直观的说:大厦、体育馆、歌剧院、大桥、电视塔、仓棚、工厂、住宅和临时建筑等。这是和钢结构自身的特点相一致的。 (二) 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此处仅简单介绍. 详请参考相关专业书籍.由于结构选型涉及广泛,做结构选型及布置应该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下进行。 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 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未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措施。运用概念设计可以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所得结构方案往往易于手算、概念清晰、定性正确,并可避免结构分析阶段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同时,它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林同炎教授在《结构概念和体系》一书中介绍了用整体概念来规划结构方案的方法,以及结构总体系和个分体系间的相互力学关系和简化近似设计方法。[20] 钢结构通常有框架、平面(木行)架、网架(壳)、索膜、轻钢、塔桅等结构型式。 其理论与技术大都成熟。亦有部分难题没有解决,或没有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比如网壳的稳定等。 结构选型时,应考虑它们不同的特点。在轻钢工业厂房中,当有较大悬挂荷载或移动荷载,就可考虑放弃门式刚架而采用网架。基本雪压大的地区,屋面曲线应有利于积雪滑落(切线50度内需考虑雪载),如亚东水泥厂石灰石仓棚采用三心圆网壳。总雪载释放近一半。降雨量大的地区相似考虑。建筑允许时,在框架中布置支撑会比简单的节点刚接的框架有更好的经济性。而屋面覆盖跨度较大的建筑中,可选择构件受拉为主的悬索或索膜结构体系。高层钢结构设计中,常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震烈度高或很不规则的高层中,不应单纯为了经济去选择不利抗震的核心筒加外框的形式。宜选择周边巨型SRC柱,核心为支撑框架的结构体系。我国半数以上的此类高层为前者。对抗震不利。[19] 结构的布置要根据体系特征,荷载分布情况及性质等综合考虑.一般的说要刚度均匀.力学模型清晰.尽可能限制大荷载或移动荷载的影响范围,使其以最直接的线路传递到基础. 柱间抗侧支撑的分布应均匀.其形心要尽量靠近侧向力(风震)的作用线. 否则应考虑结构的扭转. 结构的抗侧应有多道防线. 比如有支撑框架结构,柱子至少应能单独承受1/4的总水平力.

耳机音腔结构设计要点

A.Φ9mm~Φ13mm(喇叭外径):后音腔最小容积1.5~3 ml。 B.泄露孔设计: >a. 能起到泄露作用前提下,泄露孔设计越小越好 >b. 后音腔体积较小时(若A条件不能满足),需要增大泄露孔声阻来减小>b 泄露孔对声学性能带来的影响,可以通过额为的阻尼去实现(如:泄露孔外增贴阻尼布) >c >c. 泄露孔设计位置尽量远离speaker后出声孔 C.前后音腔一定要完全隔离!

A A.麦克风收音孔要求通畅,无堵塞; B.麦克风除收声孔外其余部分要求密封,减小Echo; C.对于异型麦克风的收声通道(导声管)设计,具体要求如下:>a.MIC收声孔直径D 0.8mm-1.1mm >a MIC D08mm11mm >b.声道(导声管)长度L< 8mm >c.尽量保证Mic胶套内腔体体积V尽量小(以避免共振的形成)。

mic的表面到mic胶套的内表面的距离的最小限制是:>0.5mm.

1、后腔设计要求:后腔要求无限大,密封(手机扬声器振幅较小,空气压缩容积小)。 2、前腔设计要求:前腔要尽量小(扬声器曲线在理想的情况下),但由于扬声器参数的缺陷,前腔要为声音形成一个高频共振,使声音干净,前腔高度应在1.5mm-3.5mm之间。 3、前腔出声孔要求:出声孔面积要尽量的大(扬声器曲线在理想的情况下),但由于手机扬声器低频下限高,没有低频,过多的高频形成了燥音,因此出声孔最好控制在扬声器振动面积(泡棉内面积)5%-15%之间。 4、电池槽,卡槽孔要远离手机扬声器。 5、前后腔要完全隔开,后腔要密封好。 ?出声孔作用: ?1、出声。 ?2、出声孔面积影响高频截止频率、中低频的灵敏度。 ?3、出声孔面积一般在扬声器振动面积的5%-15%之间,过大可导致高频燥音过多,过小可能导致声音变小。 ?出声孔:1、尽量不要开在正中,这样高频较多,声音做不大,并且伴随高频燥声。2、开孔面积也不能太大,因为扬声器本身的原因和后腔因素,高音会显得比较尖锐,听 起来声音刺耳。 ?出声孔过渡要平滑,这样声音不会刺耳。

钢结构设计简单步骤和设计思路(一)

钢结构设计简单步骤和设计思路(一) 摘要:钢结构设计简单步骤和设计思路关键词:钢结构结构设计步骤 (一)判断结构是否适合用钢结构 钢结构通常用于高层、大跨度、体型复杂、荷载或吊车起重量大、有较大振动、高温车间、密封性要求高、要求能活动或经常装拆的结构。直观的说:大厦、体育馆、歌剧院、大桥、电视塔、仓棚、工厂、住宅和临时建筑等。这是和钢结构自身的特点相一致的。 二)结构选型与结构布置 此处仅简单介绍.详请参考相关专业书籍.由于结构选型涉及广泛,做结构选型及布置应该在经验丰富的工程师指导下进行。 在钢结构设计的整个过程中都应该被强调的是\"概念设计\",它在结构选型与布置阶段尤其重要.对一些难以作出精确理性分析或规范未规定的问题,可依据从整体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破坏机理、震害、试验现象和工程经验所获得的设计思想,从全局的角度来确定控制结构的布置及细部措施。运用概念设计可以在早期迅速、有效地进行构思、比较与选择。所得结构方案往往易于手算、概念清晰、定性正确,并可避免结构分析阶段不必要的繁琐运算。同时,它也是判断计算机内力分析输出数据可靠与否的主要依据。 林同炎教授在《结构概念和体系》一书中介绍了用整体概念来规划结构方案的方法,以及结构总体系和个分体系间的相互力学关系和简化近似设计方法。20] 钢结构通常有框架、平面(木行)架、网架(壳)、索膜、轻钢、塔桅等结构型式。 其理论与技术大都成熟。亦有部分难题没有解决,或没有简单实用的设计方法,比如网壳的稳定等。 结构选型时,应考虑它们不同的特点。在轻钢工业厂房中,当有较大悬挂荷载或移动荷载,就可考虑放弃门式刚架而采用网架。基本雪压大的地区,屋面曲线应有利于积雪滑落(切线50度内需考虑雪载),如亚东水泥厂石灰石仓棚采用三心圆网壳。总雪载释放近一半。降雨量大的地区相似考虑。建筑允许时,在框架中布置支撑会比简单的节点刚接的框架有更好的经济性。而屋面覆盖跨度较大的建筑中,可选择构件受拉为主的悬索或索膜结构体系。高层钢结构设计中,常采用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地震烈度高或很不规则的高层中,不应单纯为了经济去选择不利抗震的核心筒加外框的形式。宜选择周边巨型SRC柱,核心为支撑框架的结构体系。我国半数以上的此类高层为前者。对抗震不利。19] 结构的布置要根据体系特征,荷载分布情况及性质等综合考虑.一般的说要刚度均匀.力学模型清晰.尽可能限制大荷载或移动荷载的影响范围,使其以最直接的线路传递到基础.柱间抗侧支撑的分布应均匀.其形心要尽量靠近侧向力(风震)的作用线.否则应考虑结构的扭转.结构的抗侧应有多道防线.比如有支撑框架结构,柱子至少应能单独承受1/4的总水平力. 框架结构的楼层平面次梁的布置,有时可以调整其荷载传递方向以满足不同的要求。通常为了减小截面沿短向布置次梁,但是这会使主梁截面加大,减少了楼层净高,顶层边柱也有时会吃不消,此时把次梁支撑在较短的主梁上可以牺牲次梁保住主梁和柱子. 三)预估截面 结构布置结束后,需对构件截面作初步估算。主要是梁柱和支撑等的断面形状与尺寸的假定。 钢梁可选择槽钢、轧制或焊接H型钢截面等。根据荷载与支座情况,其截面高度通常在跨度的1/20~1/50之间选择。翼缘宽度根据梁间侧向支撑的间距按l/b限值确定时,可回避钢梁的整体稳定的复杂计算,这种方法很受欢迎。确定了截面高度和翼缘宽度后,其板件厚度可按规范中局部稳定的构造规定预估。 柱截面按长细比预估.通常初学者需注意,对应不同的结构,规范中对截面的构造要求有很大的不同。如钢结构所特有的组成构件的板件的局部稳定问题。在普钢规范和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