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官评定实验报告

感官评定实验报告
感官评定实验报告

感官评定实验报告

————————————————————————————————作者:————————————————————————————————日期:

华南农业大学

综合性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食品感官评定系列试验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所属课程名称:食品感官评定

学院:食品学院

班级:12食品科学与工程3班

姓名:

学号:201230600311

指导老师:吴青

2014年11月16日

摘要:本实验由5个小实验组成,实验1得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的群体察觉阀分别为0.075g/L,4.0g/L,0.0035g/L,0.8g/L,群体识别阀分别为0.175g/,7.0g/L,0.005g/L,1.20g/L;人们普遍对酸和咸较为敏感,甜和苦次之。实验2用3点检验法得伊利与蒙牛牌牛奶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aka与蒙牛牌牛奶以及aka与牧牌牛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3用排序检验法显示出达能,华农和香满楼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没有差异;达能,光明和卡士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也没有差异。实验4又F检验得明治,斯格登及瑞特斯波德这三个品牌的牛奶巧克力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实验5由t检验得木桐和瑞丽牌葡萄酒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木桐和长城牌葡萄酒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关键词:味觉敏感度,阀值,3点检验法,牛奶,排序检验法,酸奶,牛奶巧克力,消费者检验,干红葡萄酒,定量描述分析

正文:

1. 前言:现代感官评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食品、机械、电子、纺织、印刷、化工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肉的色泽、香味、酒的勾兑到评价、彩电的色彩、电风扇的噪音、布的手感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首推食品行业,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感官评定日益引起食品界人士的重视。食品感官评定主要应用于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市场调查,确定生产规范,原辅料和半成品的质量管理和商标和包装设计。食品感官评定常用的方法有区别检验,描述分析和偏好型检验。其中区别检验又分为成对比较检验法,成对比较检验法和三角检验法等,而常用描述分析方法有风味剖面法,质构剖面法和定量描述分析。

2. 材料与方法

2.1味觉敏感度实验

2.1.1实验目的

(1)检验感官评价员的察觉阀,识别阀以判断他们的味觉灵敏度。

(2)检验评价员对四种基本味道的识别能力。

2.1.2实验步骤

(1)味觉灵敏度测试

评价员从左到右品尝代表四种基本味溶液(四排),强溶液含在口中停留一段时间,活动口腔,使试液充分接触整个舌头,仔细辨别味道,然后吐去试液。

每次品尝后,用清水漱口,如果是在品尝另一种味液,需等待1min,再品尝。

将编号及味觉结果记录与表1-1:若未品尝出味道,用“×”表示;若品尝出游味道或不同于水,用“Ο”表示(此时即为察觉阀);若识别出是某种味道(酸,甜,苦,咸中的一种),用“ΟΟ”表示(此时即为识别阀);随识别程度递增,增加Ο数。

表1四种基本味阀值的测试记录

甜味酸味咸味苦味

编号:编号:编号:编号:一

编号:编号:编号:编号:二

编号:编号:编号:编号:三

编号:编号:编号:编号:四

编号:编号:编号:编号:五

(2)味觉识别能力测试

请从左至右品尝9杯溶液,这里面包含四种基本味和水,将编码与味觉识别结果记录与表1-2。

表2 四种基本味道识别能力的测定记录表

序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试样编号

味觉识别结果

(3)结果分析

①以超过50%人数的结果为人群平均察觉阀和识别阀,比较自己与群体的差别。

②了解自己对四种基本味的识别能力,计算对四种味的识别正确率。

2.2 3点检验法评定两种品牌纯牛奶的风味是否有不同

评定样品;超高温杀菌纯牛奶

检验开始前请用清水漱口。你将收到3个编号的样品,请将样品的偏好按呈送顺序从左至右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这3个样品中有两个是相同的,另一个是不同的。请从左至右品尝各样品,圈出这一不同样品的代码。在两样品品尝之间用清水漱口。

__ __ _

2.3 排序检验法评定3种不同品牌酸奶的喜爱顺序

试验产品:原味酸奶

将你收到的样品编码写在样品栏的划线上。如果你需要可以再检验的任何时候再次漱口。请按给出的顺序从左至右品尝3个样品。你可以再次品尝样品。

请按从不喜欢到喜欢的顺序对样品进行排序,将样品编码写在下面的横线: __ __ _

2.4 三种品牌牛奶巧克力的消费者检验

试验产品:牛奶巧克力

你将先后收到3个样品,将样品的编码填于下表中。请用9点快感标度对样品进行接受性评价,在对应的评价类项的方格中打“√”。

表3消费者接受性检验实验记录表

样品编号:样品编号:样品编号:

□极端喜欢

□非常喜欢

□一般喜欢

□稍微喜欢

□既不喜欢,也不厌恶□稍微厌恶

□一般厌恶

□非常厌恶

□极端厌恶□极端喜欢

□非常喜欢

□一般喜欢

□稍微喜欢

□既不喜欢,也不厌恶

□稍微厌恶

□一般厌恶

□非常厌恶

□极端厌恶

□极端喜欢

□非常喜欢

□一般喜欢

□稍微喜欢

□既不喜欢,也不厌恶

□稍微厌恶

□一般厌恶

□非常厌恶

□极端厌恶

2.5 两种品牌干红葡萄酒的定量描述分析

试验产品:干红葡萄酒

你将收到2个干红葡萄酒样品,从左至右品尝样品,用所给的线性尺度对葡萄酒的各个感官属性进行标度,将你所感知到的强度在线性尺度上做标记,不同样品用不同标记,如用“*”和“-”,最后将每个样品的标记点相连。

持酒杯的方法:手拿杯茎

2.5.1 眼睛观察:颜色渐变程度,澄清度,光泽度和挂壁程度

(1)颜色渐变程度:从将酒杯想你反方向倾斜45度观察,越优质的酒颜色会向边缘逐渐变淡;

(2)挂壁程度:将酒在杯中打旋,观察杯壁上酒的挂壁程度,挂壁程度越大,说明酒体越丰满。

2.5.2 鼻闻感知:果香和酒香:

将葡萄酒在杯中打旋,然后将酒杯(以45度角)置于鼻孔下方(可将鼻伸进酒杯里面一点),用力吸气,嗅闻果香和酒香,越浓郁,得分越高。

2.5.3 嘴巴品尝:酒体丰满程度,酒体圆滑,口感协调,后味绵延程度

喝入一口,将酒在口中铺展,并停留10秒左右,在此期间还可微微开嘴,吸入一些空气。

酒体丰满是指:醇厚,圆满,立体结构感强,对应差的酒是单薄,轻质,味淡;口感圆滑是指:质地细腻;口感协调是指:口感柔和,匀称,协调,让人感到愉快;后味绵延是指:酒体离开口腔后仍感到它的存在。

3. 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3.1味觉敏感度实验

(1)味觉灵敏度测试

表4对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的觉察阈和识别阈测试的人数统计

对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的觉察阈和识别阈测试的人数统计

甜编号257 编号376 编号739 编号517 编号683

3.0g/L

4.0g/L

5.0g/L

6.0g/L

7.0g/L

觉察阈O 12级16 12 10 9 3 11级20 30 17 19 9

合计36 42 27 28 12 145

识别阈OO 12级7 12 20 22 29

11级 6 13 28 35 31

合计13 23 48 57 60 201

酸编号758 编号771 编号721 编号259 编号696

0.075g/L 0.125g/L 0.175g/L 0.225g/L 0.275g/L

觉察阈O 12级12 13 11 1 2

11级37 24 12 7 8

合计49 37 23 8 10 127

识别阈OO 12级11 21 24 28 23

11级11 32 43 30 25

合计22 53 67 58 48 248

咸编号193 编号858 编号936 编号181 编号698

0.8g/L 1.20g/L 1.60g/L 2.0g/L 2.4g/L

觉察阈O 12级14 4 6 1 1

11级47 20 13 10 6

合计61 24 19 11 7 122

识别阈OO 12级22 27 25 26 24

11级25 34 31 31 33

合计47 61 56 57 57 278

苦编号102 编号022 编号771 编号565 编号035

0.0030g/ L 0.0035g/

L

0.0040g/

L

0.0045g/

L

0.005g/L

觉察阈O 12级7 9 9 8 8

11级23 24 18 25 5

合计30 33 27 33 13 136

识别12级10 15 15 15 19

阈OO 11级13 20 25 15 23

合计23 35 40 30 42 170

由上表得酸、甜、苦、咸的群体察觉阀分别为0.075g/L,4.0g/L,0.0035g/L,0.8g/L,群体识别阀分别为0.175g/,7.0g/L,0.005g/L,1.20g/L。实验时我对酸、甜、苦、咸的察觉阀分别为0.075g/L,4.0g/L,0.0035g/L,0.8g/L,识别阀分别为0.125g/L,4.0g/L,0.0045g/L,0.8g/L。由此可得我对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觉的觉察阈与群体察觉阀一致,而识别阀则均比群体识别阀高。

(2)味觉识别能力测试

实验的10个样品中除了编号999的苦味样品没有识别出来外,其它的都识别正确,正确率为90%,说明我的味觉识别能力比较好。

3.2 3点检验法评定两种品牌纯牛奶的风味是否有不同

表5

评价伊利与蒙牛牌牛奶总人数正确(人) 错误(人) 总人数

12级7 7

11级13 16

合计20 23 43

评价aka与蒙牛牌牛奶总数正确(人) 错误(人)

12级9 8

11级15 14

合计24 22 46

评价aka与牧牌牛奶总数正确(人) 错误(人)

12级 4 6

11级18 9

合计22 15 37

评价伊利与蒙牛牌牛奶总人数为43人,其中正确的有20人,查阅Roessler 表中3点检验一栏,发现43名评价员在5%的概率下表中的值是21,因为20比21小,因此,评价员不能鉴别样品间的差异。

评价aka与蒙牛牌牛奶总人数为46人,其中正确的有24人,查阅Roessler表中

3点检验一栏,发现46名评价员在5%的概率下表中的值是22,由于24大于22,因此,评价员能鉴别样品间的差异。

评价aka与牧牌牛奶总人数为37人,其中正确的有22人,查阅Roessler表中3点检验一栏,发现37名评价员在5%的概率下表中的值是19,由于22大于19,因此,评价员能鉴别样品间的差异。

3.3 排序检验法评定3种不同品牌酸奶的喜爱顺序

表6不同品牌酸奶的喜好排序人数统计

样品喜好程度总计

不喜欢一般喜欢

达能12级 3 3 1

11级21 18 8

合计24 21 9 54

华农12级 1 3 3

11级15 14 18

合计16 17 21 54

香满楼12级 3 1 3

11级9 20 18

合计12 21 21 54

样品喜好程度总计

不喜欢一般喜欢70

达能12级14 9 11

11级11 10 15

合计25 19 26

光明12级11 13 10 70

11级 4 16 16

合计15 29 26

卡士12级9 12 13 70

11级19 10 7

合计28 22 20

食品感官实验报告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食安1201 学号 12015001xx 姓名 xxx 实验日期 2014.12.03 一、实验原理与目的 1.描述性检验是对一种制品感官特征的描述过程。评价制品的时候要考虑所有能被感知的感觉——视觉、味觉、嗅觉、听觉、触觉等。 2.评价可以是总体的,也可以集中在某一方面。 3.通过实验要求掌握用描述性检验法来评价样品的感官特性以及每种特性的强度。 二、实验材料 1.材料: 长鼻王膨化夹心卷(蛋黄口味)420g(产地:浙江嘉兴); 伊达玉米味软糖(产地:广东省揭阳市); 金丝猴奶糖(原味)118g(产地:上海市浦东新区); 小天使鲜米饼270g(产地:浙江杭州); 上好佳酸奶味硬糖(产地:上海市); 上好佳话梅糖(产地:上海市); 达利低糖海苔饼(产地:四川成都市); 达利香葱咸饼130g(产地:福建省泉州市); 饮用纯净水。 2. 检验容器:足量味碟或一次性水杯,要求清洁、干燥。 三、实验步骤 1.被检样品的制备 为评价员准备好所需容器及饮用纯净水,按样品种类分装样品,并呈送给评价员。 2、品评检验 (1)将按照准备表组合并标记好的样品连同问答表一起呈送给评价员。 (2)每个评价员品尝四组样品,品评后对样品各特性打分,并填好问答表。(后附问答表) 四、实验数据处理 根据实验回收得的32份问答表统计酸味类型及甜味类型的数据,即样品一(上好佳酸奶味硬糖)、样品二(上好佳话梅糖)、样品三(伊达玉米味软糖)、样品四(金丝猴奶糖)的数据。数据汇总如下: 1、酸味类型 各快感标度的人数统计如下:

得样品一各项平均得分: ①喜好:味道=5.69; 气味=5.03 ;口感= 5.66;整体=5.66 ②JAR:味道=3.00 ; 气味=3.09 ;口感=2.97 ;整体=2.97 表2样品二(上好佳话梅糖)人数统计数据 得样品二各项平均得分: ①喜好:味道=5.25 ; 气味=5.06 ;口感=5.25 ;整体= 5.28 ②JAR:味道=3.44 ; 气味=3.34 ;口感=3.38 ;整体= 3.34 2、甜味类型 各快感标度的人数统计如下: 表3样品三(伊达玉米味软糖)人数统计数据

食品快速检测实验报告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 实验报告 指导教师:邬旭然 实验小组: 12组 班级:应101-2 小组成员:李恒国 201055501244 张明军 201055501243 冯亚雪 201055501242 1. 实验时间:2012年11月15 日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定义以及快速检测的意义所在。 2.初步了解我国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现状以及在当代食品速测的必要性。 3.明确各种食品添加剂的国家安全标准。 4.学会几种快速检测试剂的配制和使用。 5.掌握NaOH的标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 1.快速检测原理: (1)亚硝酸盐快速检测原理:食品中的亚硝酸盐可迅速与本试剂反应生成紫红色产物,颜色越深,表示样品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越高,与标准品比较,可以得出样品中亚硝酸盐是否超标的半定量结果。 (2)碘盐快速检测原理:碘遇淀粉呈蓝色,颜色深浅与碘含量成正比,与标准色卡比对确定碘含量。 (3)食醋总酸速测原理:食醋中主要成分是乙酸,含有少量其他有机酸,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滴定,以指示剂显示终点,得出样品中总酸的含量。 (4)乳品蛋白质速测原理:蛋白质具有两个以上的肽键,具有双缩脲反应现象,在碱性溶液中,能与Cu2+形成紫红色络合物,颜色深浅与蛋白质浓度成正比,故可以用来测定蛋白质的含量。 2.食醋中酸的总含量的半微量检测原理 (1) NaOH溶液的标定 因NaOH易吸收空气中的水和CO 2 ,其纯度、浓度均不定。配制准确浓度的NaOH 溶液,先配成近似浓度的溶液,再用标准物质标定出准确浓度。本次实验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NaOH溶液。 反应方程: KHC 8H 4 O 4 +NaOH=KNaC 8 H 4 O 4 +H 2 O 滴至化学计量点时溶液呈弱碱性,故采用酚酞作指示剂。 1mol KHC 8H 4 O 4 ~~1mol NaOH ∴c(NaOH)*V(NaOH)=c(KHC 8H 4 O 4 )*V(KHC 8 H 4 O 4 ) ∴c(NaOH)=c(KHC 8H 4 O 4 )*V(KHC 8 H 4 O 4 )/V(NaOH) 也可用草酸来标定NaOH: H 2C 2 O 4 +2NaOH=Na 2 C 2 O 4 +2H 2 O (2).总酸含量测定,利用酸电离出的H+与溶液的反应,已知碱的体积与浓度,酸的体积,计算得到酸的总量。 反应方程式: H++ OH- == H 2 O

火腿肠质地评价实验报告格式

食品品质评价实验 —火腿肠质地主客观评价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采用评分检验法对四种不同品牌的火腿肠的质地进行感官评价,用TA.XT Plus物性测试仪测定进行火腿肠的质地测定。通过实验了解感官检验方法—评分检验法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初步学会食品评分检验的方法和质地的仪器测定方法、感官评定与仪器测定结果的相关性分析,学习食品物性测定仪器的选择依据与方法。 二、样品及器具 1.样品:四种不同品牌的火腿肠。 2.器具:纸质托盘,一次性水杯 3.仪器:TA.XT Plus质构仪(物性测试仪)。 三、方法步骤 1.仪器测定 硬度:采用P/100 和HDP/BS两种探头测定; 弹性:采用P/100探头测定; 测试参数: 2.感官评定 (1)评价组长按评分检验法程序做好样品火腿肠的“评分检验问卷”; (2)四种火腿肠样品以随机三位数编号,放在托盘内,呈递给评价员;(3)评价员在熟悉火腿肠的评价品质标准要求的基础上独立品评,主要评价火

腿肠的硬度和弹性两项质地特性,并填写问卷表。 3.数据处理 (1)用方差分析法分析样品之间的差异和评价员之间的差异。 (2)根据感官评价结果统计数据及仪器分析数据,进行主、客观质地评价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四、实验结果报告 (一)感官评价实验结果报告 1.检验目的:利用评分检验法对四种不同品牌的火腿肠进行硬度和弹性两项质地特性的感官评定。 2.样品情况: 样品A:新王中王;样品B:金锣王中王; 样品C:双汇王中王;样品D:金双汇 3.评价员数:初级评价员 第一组:45人(1~45号) 第二组:45人(46~90号) 4.检验结果: ……. 5.对结果进行统计解释: …… 6.检验负责人:付新萌 7.检验日期和时间:2014年12月17日 (二)仪器测定实验结果报告

1食品感官分析实验报告第二组-2014

二〇一四年四月

嗅觉辨别试验 一、实验原理与目的 原理:嗅觉属于化学感觉,是辨别各种气味的感觉。嗅觉的感受器位于鼻腔最上端的嗅上皮内,嗅觉的感受物质必须具有挥发性和可溶性的特点。嗅觉的个体差异很大,有嗅觉敏锐者和嗅觉迟钝者。嗅觉敏锐者也不是对所有气味都敏锐,因不同气味而异,且易受身体状况和生理影响 目的:本实验可作为候选评价员的初选及培训评价员的初始实验。 通过本实验要求学会不同的嗅觉辨别技术。 二、实验材料 (1)标准香精样品,如柠檬、苹果、茉莉、玫瑰、菠萝、草莓、香蕉、水蜜桃、甜橙、香草、奶油等;溶剂:乙酸乙酯、乙醇、水。 (2)检验容器:具塞棕色玻璃小瓶、脱脂棉、吸管、辨香纸、保鲜膜。 三、实验步骤 A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将棕色瓶洗净贴上标签,液体试剂用棉花沾取适量放入棕色瓶中,固体试剂用药匙取适量倒入棕色瓶中,盖好瓶盖,防止气味流失或串味。评价员将瓶打开,闭上嘴,用手轻轻扇几下,用鼻子吸嗅蒸气,以识别气味样品。一旦确定之后,立即盖上瓶盖,记录数据。 B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无色溶剂(乙醇)稀释配制成1%浓度,装入棕色试剂瓶中,试剂液面高度不超过10mm,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评价员在嗅条距底端5~10 mm之间作一标记,并在嗅条顶端写上对应样品编号,将嗅条伸入对应样品瓶中,迅速蘸湿至标记处,立即盖上瓶盖。嗅条拿出来后让溶剂自由挥发几秒钟后,将嗅条距离鼻子几厘米轻轻挥动,通过吸嗅来评价气味。嗅条应不得接触嘴或皮肤。 C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无色溶剂(蒸馏水)稀释配制成1%浓度,装入棕色试剂瓶中,每瓶装20-30mL,液面不超过试剂瓶高度的1/3,用保鲜膜封口,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评价员用吸管刺穿塑料薄膜,然后用嘴含住吸管,吸入试剂瓶中液面上方的气体后,经鼻腔用力呼出。注意吸管不要接触液面。判别味道并记录相关数据。 D系列:挑选3种不同香型的香精用蒸馏水稀释配制成一定浓度,装入品尝杯中,每杯约30mL,用保鲜膜封好口,以随机数进行编号,并记录对应的风味物质名称。评价员用吸管刺破样品杯的保鲜膜,喝一口溶液,吞咽溶液,在呼气过程中评价气味,并记录数据。 配偶试验:按照“嗅技术训练”中A系列样品的准备方法制备5种不同气味样品各

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食品品质评价 —描述检验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定量描述检验法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初步学会定量描述检验的方法。本实验是利用定量描述检验法评价两种品牌的西红柿薯条和薯片的总体品质,分析其感官差异。 二、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感官所能感知到的食品的各个感官特性,用专业术语形成对产品的客观描述。在本实验中,把人当做一种仪器,依靠感觉器官的感觉检查评价食品的感官指标。 三、样品及器具 1.样品:两种品牌的薯条或薯片 2.器具:一次性纸杯,托盘,纸巾,笔 四、方法步骤 1.召开信息会,熟悉产品,确定产品特性特征及强度等级,采用GB12313-90 标度A(数字); 2.确定评价方法:独立方法; 3.评价组长按定量描述检验法程序做好样品的‘描述检验问卷’; 4两种薯条/片样品以随机三位数编号,放在托盘内,呈递给评价员; 5.评价员在熟悉薯条/片产品的各项特性特征,独立品评,并填写问卷表; 5.数据处理 分组:按编号分成两大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中: 1-22号为第一大组(薯条), 23-44号为第二大组(薯片), 结果报告形式:用QDA图报告总体评价结果; 用方差分析报告样品间和评价员差异。 五、描述检验实验结果报告 1.实验内容 (1).涉及的问题

评价两种品牌的西红柿薯条的总体品质分析及品质差异。 (2).检验技术 采用独立评价。 (3). 制备样品的方法: 将纸盘按顺序编号,再用A5纸裁好分界纸条,需要对称一折突出立体效果,放在纸盘的正中央,按照样品制备表,将对应纸盘左右写下两种薯条/片样品的编号,再按编号将两种样品放在托盘两侧内,呈递时一定要将编号正对评价员面前; (4).是否使用了对照物:无 (5).检验条件: A.评价员(初级)人数:44人二组 B.特性特征的目录与定义: 产品特性特征及强度评价表

实验一、鱼类鲜度的感官评定

实验一、鱼类鲜度的感官评定 一、实验目的 掌握鱼类鲜度等级的划分和感官鉴定鱼类鲜度的方法,使学生获得评价鱼类鲜度的感性知识。 二、实验原理 鱼类死后,随着放置的时间延长鲜度会逐渐下降。鱼体鲜度下降是由于鱼体内生化变化及外界生物和理化因子综合的结果,这些结果往往又会表现在眼球塌陷、肌肉弹性下降、鳞片暗淡无光泽、肛门突出等感官指标上,我们通过这些感官指标进行合判断,就可以定性评定出鱼体的鲜度。 三、实验材料各种不同鲜度的鱼类。 四、实验方法 1、通过人们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判定不同鱼体的鲜度。 2、鲜度判定的标准(见表) 五、鱼类感官鉴定分级标准 鱼类鲜度感官鉴定的评价标准,一般采用0~10分的分级标准对样品进行质量估价。一级:7~10分;二级:4~6分;三级:1~3分;变质、腐败为0分。 六、问题与讨论 1、鱼体鲜度下降时,感官上会发生哪些变化? 2、如何用感官评定的方法鉴定鱼体的鲜度? 七、编写实验报告书 要求写出各种不同鲜度鱼类的感官评定结果。

实验二、海鲜调味料的制作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掌握酶解法制作海鲜调味料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二、实验原理 利用外加酶或天然酶(水产动物体内存在的酶)将水产鱼、虾、贝中的蛋白质分解成离成游离氨基酸及短肽,经过浓缩、调配、装瓶、杀菌等工艺制作成营养丰富,有浓郁海鲜风味的海鲜调味料。 三、实验设备 搅拌机、水浴锅、封罐机、杀菌锅、液化气炉、不锈钢盘、不锈钢锅等 四、实验原材料 1、虾0.5公斤(一个小组的原料) 2、山梨酸钾1.2g ;食盐150 g ;IMP 1.2g ;CMC 2.5g ;黄原胶2.5g ;淀粉50g ;味精6g;焦糖适量。 五、工艺流程及工艺要点 原料虾→匀浆→自溶→过滤→浓缩→调P H →调配→装瓶→封口→杀菌→成品 1、匀浆洗净的虾放进搅拌机内加0.5公斤水匀浆,然后再加0.5公斤水。 2、自溶用NaOH 调P H 7.5,加入1﹪浆体的NaCI(虾+水)搅匀,开始升温,温度从40℃起,每30分钟使浆体升温5℃至65℃止。 3、过滤100目滤布过滤,得水解液。 4、浓缩将水解液浓缩至1公斤,再用柠檬酸调P H5.5。 5、调配按配方顺序投入各种配料,边加热投料边搅拌。 6、装瓶、封口用250ML汽水瓶灌装,立即封口。 7、杀菌杀菌方法有二种:一是高压杀菌:10′—15′/121℃,杀菌完毕,待高压杀菌锅内温度下降到100℃以下,慢慢打开高压杀菌锅的盖子,取出产品,自然冷却;二是水浴杀菌:100℃—25′,先将水加热至50℃,放入已装瓶封盖的产品,煮沸后开始计算时间,达到杀菌条件,取出产品,自然冷却。 8、成品感官评定。 六、问题与讨论 1、酶法制作海鲜调味料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2、酶法制作的海鲜调味料与其他调味料相比有什么特点﹖ 七、编写实验报告

感官实验报告

1 实验目的 评估2个品牌的超高温短时杀菌纯牛奶是否有差别。 2 材料与方法 材料 蒙牛牛奶: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总统牌牛奶:法国进口President公司 伊利牛奶: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方法 采用三点检验评估2个品牌UHT牛奶的风味差别; 样品采用盲标标号:2122、9553、8401、5701、7793、1282、3121、8802、2133、8543、7761、5632、5832、5471、6413、4461、9692、3173。 3 实验结果 ○1蒙牛牛奶与总统牌牛奶 评价蒙牛牛奶与总统牌牛奶人数正确(人)错误(人) 1087038 ○2蒙牛牛奶与伊利牛奶 评价蒙牛牛奶与伊利牛奶人数正确(人)错误(人) 844044 分发表格数(即实验人数)有效表格数无效表格数 1921920 4 结果分析 ○1蒙牛牛奶与总统牌牛奶

评价人数n 大于100,根据n n m t 1 2+-=,得t=>,两样品在α=1%水平下有显着差异。 ○ 2蒙牛牛奶与伊利牛奶 评价人数n 小于100,查阅Roessler 表中3点检验一栏,发现84名评价员在1%的概率下表中的值是39,正确判断数超过36,两样品在α=1%水平下有显着差异。 5 结论 蒙牛牛奶与总统牌牛奶之间、蒙牛牛奶与伊利牛奶之间均有有极显着差异。 实验二 采用排序标度评估3种不同品牌酸奶的偏爱程度 1 实验目的 评估3种不同品牌酸奶的偏爱程度 2 材料与方法 材料 卡士鲜酪乳(原味): 绿雪生物工程(深圳)有限公司 光明酸牛奶(原味): 光明乳品有限公司 达能碧悠(原味): 达能乳业(北京)有限公司 方法 采用排序标度评估3种不同品牌酸奶的偏爱程度。 3 实验结果 不同品牌酸奶的偏好排序人数统计 偏好程度 样品 不喜欢 一般 喜欢 卡士 34 61 103 光明 58 82 58 达能 106 55 37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内容

实验一阈值测定实验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三种基本味酸、甜、咸的代表性成分;掌握基本味识别、觉察阈和差别阈的测定方法;掌握标度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三种基本味的代表性成分的认识;三种基本味的识别;基本味觉觉察阈和差别阈的测定;标度的使用。 三、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每位学生品尝事先给定样品的味道,将自己得到的结果写在记录纸上,并统计个人的正确率,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 1.材料及样品制备 (1)材料:纯净水、氯化钠、柠檬酸、蔗糖; (2)样品制备 储备液:蔗糖32g/L、氯化钠3g/L、柠檬酸0.5g/L,分别配制各种溶液,于室温下保存; 样品液:三种基本味每种配制三个浓度梯度。蔗糖0.4、0.8、1.6g/100mL;氯化钠0.08、0.16、0.32g/100mL;柠檬酸0.02、0.04、0.08g/100mL。 (3)品评杯:按实验人数准备。 2.品评表设计 (1)样品编码:利用随机数表进行编码。 (2)品评结果记录:将品评结果填在表1-1与表1-2中。 表1-1 味觉测定 姓名地点 样品编号未知样酸味咸味甜味

表1-2 阈值测定 姓名地点未知甜味酸味咸味样品编号 记录 注:○无味;×察觉阈;××识别阈; ×××识别不同浓度,随识别浓度递增,增加×数。 五、思考题 1.实验环境对品评实验有何种影响? 2.影响个人嗅觉和味觉的因素有哪些? 六、注意事项及其它说明 在实验过程中,每个评价员不要相互商量评价结果,独立完成整个实验。

实验二感官差别检验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成对比较检验、逐步排序检验的方法,熟悉相关的统计分析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制定成对比较检验、逐步排序检验的实验方案; 2.通过实验比较所给定三个样品(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的甜度,并排序; 3.使用标度,估定三个样品的甜度; 4.统计分析实验结果。 三、实验要求 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实验前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每个人分别记录品尝结果,将样品按照甜度强度排列顺序;按照12人/组分组,统计各组实验结果,根据结果分析样品之间的差异;实验后提交实验报告。 四、实验准备 1.材料及样品制备 (1)材料:纯净水、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2)品评杯:按实验人数准备。 2.品评表设计 (1)样品编码:利用随机数表进行编码。 (2)品评结果记录:将品评结果填在表2-1与表2-2中。 表2-1 三种饼干甜度评定 姓名班级学号 样品溢东小曲奇小布雷黄油曲奇皇冠丹麦曲奇 样品编号783 931 657 甜度顺序 估定甜度

气味感官评价实验报告格式

食品感官检验方法——差别成对比较检验法 一、实验目的 本次实验采用成对比较检验法。通过嗅觉实验辨别两种香料是否存在差异,并判断差异强弱,进而了解成对比较检验法的概念、原理,初步掌握成对比较检验的方法及应用。 二、实验原理 嗅觉属于化学感觉,是辨别各种气味的感觉。感觉的感受器位于鼻腔最上端的嗅上皮内,嗅觉的感受物必须具有挥发性和可溶行的特点。嗅觉的个体差异很大,有嗅觉敏锐者和迟钝者。嗅觉敏锐者也并非对所有气味都敏锐,因不同气味而异,且易受身体状况和生理的影响。 三、样品及器具 1.样品:香料A、香料B 2.器具:托盘、笔 四、方法步骤 1.评价组长按成对比较检验法做好“成对比较检验问答表”。 2.两种样品以随机的三位数编号,呈递给评价员。 3.评价员得到一组两个样品,独立品评,并填好问卷表。 4.实验结果统计及数据处理 五、实验结果报告 1.检验内容 判定两组样品色泽、气味是否存在差异 2.样品描述 A组样品,为固体松散颗粒和粉的混合物; B组样品,包装内为固体松散颗粒和粉的混合物 3.检验次数与评价员级别:126、初级评价员 4.检验技术:允许回答“无差异”,双边检验 5.检验结果:气味差异识别结果:有效票63,有差异61,无差异2 差异强度判别结果:有效票61 “很大”17,“比较大”35 ,“不大”9 6.结果统计解释: 检验负责人选择5%显著水平(即a≤0.05),并采取双边检验法。 在完成实验后,统计气味差异识别结果显示,63张有效票,其中61人选择有差异,2人选择无差异。根据双边检验表可知,当答案数为63时,显著水平所需每个样品答案最少数为39,由61>39可得出结论两种样品气味有差异。.统计差异强度判别结果显示,61张有效票,其中17人选择“很大”,35人选择“比较大”,9人选择“不大”,超过半数认为差异比较大。综上所述,两种样品之间气味上有比较大的差异。

味觉感官实验报告

实验一基本味识别实验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四种基本味酸、甜、苦、咸的代表性成分,掌握基本味识别、觉察阈和差别阈的测定方法,学会感官评价 实验的准备步骤与方法。 注意事项: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2.实验内容或原理 实验的主要内容:四种基本味的代表性成分的认识;四种基本味的识 别;基本味觉察阈的测定等。 .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 实验场所:感官评价实验室 仪器:玻璃仪器 试剂:纯净水、氯化钠、盐酸、蔗糖、咖啡碱。 4.实验步骤 (1)实验方案的制定 (2)不同浓度基本味成分浓度的配制,每种配制三个浓度梯度;(3)样品编号及制定主控表和评分表; (4)样品品尝; (5)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5.教学方式 采用老师指导,从实验准备到品尝评价全部有学生自己完成。由于感官评价的特殊性,具体实验时每班分为两组,两组交叉准备实验样品

并组织另外一组进行品尝。 6.考核要求 要求学生制定的实验方案合理、样品制备过程认真、结果准确,实验的结果分析方法准确合理。 7.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要求写出实验的主要内容、步骤;对每组的品尝结果进行统计;每个学生对统计出的结果进行分析 实验二差别检验实验 1.本次实验的目的和要求 实验目的: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差别检验方法的基本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方案的内容及方案的制定、样品的制备方法、结果的统计及分析方法。 注意事项: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实验前不食用有刺激性的食物,保持良好的心态。 2.实验内容或原理 实验的主要内容:差别检验实验方案的制定;样品的准备;实验的组织及品尝;实验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3.需用的仪器或试剂等 实验场所:感官评价实验室 仪器:低温贮藏设备、保温设备等。

感官评定实验报告

华南农业大学 综合性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食品感官评定系列试验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所属课程名称:食品感官评定 学院:食品学院 班级:12食品科学与工程3班 姓名: 学号:201230600311 指导老师:吴青 2014年11月16日

摘要:本实验由5个小实验组成,实验1得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的群体察觉阀分别为0.075g/L,4.0g/L,0.0035g/L,0.8g/L,群体识别阀分别为0.175g/,7.0g/L,0.005g/L,1.20g/L;人们普遍对酸和咸较为敏感,甜和苦次之。实验2用3点检验法得伊利与蒙牛牌牛奶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aka与蒙牛牌牛奶以及aka与牧牌牛奶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实验3用排序检验法显示出达能,华农和香满楼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没有差异;达能,光明和卡士牌酸奶在消费者喜爱排序上也没有差异。实验4又F检验得明治,斯格登及瑞特斯波德这三个品牌的牛奶巧克力之间没有显著性的差异。实验5由t检验得木桐和瑞丽牌葡萄酒没有显著性的差异;木桐和长城牌葡萄酒也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关键词:味觉敏感度,阀值,3点检验法,牛奶,排序检验法,酸奶,牛奶巧克力,消费者检验,干红葡萄酒,定量描述分析 正文: 1. 前言:现代感官评定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食品、机械、电子、纺织、印刷、化工等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肉的色泽、香味、酒的勾兑到评价、彩电的色彩、电风扇的噪音、布的手感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首推食品行业,随着食品工业的不断发展,食品感官评定日益引起食品界人士的重视。食品感官评定主要应用于新产品开发,质量控制,市场调查,确定生产规范,原辅料和半成品的质量管理和商标和包装设计。食品感官评定常用的方法有区别检验,描述分析和偏好型检验。其中区别检验又分为成对比较检验法,成对比较检验法和三角检验法等,而常用描述分析方法有风味剖面法,质构剖面法和定量描述分析。 2. 材料与方法 2.1味觉敏感度实验 2.1.1实验目的 (1)检验感官评价员的察觉阀,识别阀以判断他们的味觉灵敏度。 (2)检验评价员对四种基本味道的识别能力。 2.1.2实验步骤 (1)味觉灵敏度测试 评价员从左到右品尝代表四种基本味溶液(四排),强溶液含在口中停留一段时间,活动口腔,使试液充分接触整个舌头,仔细辨别味道,然后吐去试液。

硬糖感官检验实验报告

实训三:实验报告 实训班级:2011级工管7班实训小组:第二组 实训小组成员: 实训单品类别:硬糖

目录 一、基本鉴别方法 (1) (二)视觉鉴别法 (1) (二)嗅觉鉴别法 (1) (三)味觉鉴别法 (2) (四)触觉鉴别法 (2) 二、单品介绍 (3) (一)高档:徐福记梅汁夹心糖(乌梅味) (3) (二)中档:阿尔卑斯葡萄牛奶硬糖(葡萄味) (3) (三)低档:绿达山楂味水果糖 (3) 三、具体感官检验 (4) (一)视觉 (4) 高等 (4) 中等 (4) 低等 (5) (二)嗅觉 (6) 高档:徐福记煤质夹心糖(乌梅味) (6) 中档:阿尔卑斯葡萄牛奶硬糖 (6) 低档:绿达山楂味水果糖 (6) (三)味觉 (6) 高档:徐福记煤质夹心糖(乌梅味) (6) 中档:阿尔卑斯葡萄牛奶硬糖 (7) 低档:绿达山楂味水果糖 (7) 四、感官检验结果比较 (7) 五、最终结论 (8)

硬糖感官检验实报告 食品质量感官鉴别的基本方法,其实质就是依靠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来鉴定食品的外观形态、色泽、气味、滋味和硬度(稠度)。不论对何种食品进行感官质量评价,上述方法总是不可缺少的,而且常是在理化和微生物检验方法之前进行。 一、基本鉴别方法 (二)视觉鉴别法 这是判断食品质量的一个重要感官手段。食品的外观形态和色泽对于评价食品的新鲜程度、食品是否有不良改变以及蔬菜、水果的成熟度等有着重要意义。视觉鉴别应在白昼的散射光线下进行,以免灯光隐色发生错觉。鉴别时应注意整体外观、大小、形态、块形的完整程度、清洁程度,表面有无光泽、颜色的深浅色调等。在鉴别液态食品时,要将它注人无色的玻璃器皿中,透过光线来观察;也可将瓶子颠倒过来,观察其中有无夹杂物下沉或絮状物悬浮。 (二)嗅觉鉴别法 人的嗅觉器官相当敏感,甚至用仪器分析的方法也不一定能检查出来极轻微的变化,用嗅觉鉴别却能够发现。当食品发生轻微的腐败变质时,就会有不同的异味产生。食品的气味是一些具有挥发性的物质形成的,所以在进行嗅觉鉴别时常需稍稍加热,但最好是在15℃~25℃的常温下进行,因为食品中的气味挥发性物质常随温度的高低而

食品感官分析

食品感官分析 第一章概述 1. 食品感官分析是在食品理化分析的基础上,集心理学、生理学、统计学的知识发展起来的一门学科。 2. 现代感官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人的感官测定物品的特性;二是以物品的特性来获知人的特性或感受。 3. 食品感官分析是通过评价员的视觉、嗅觉、味觉、听觉和触觉而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 4. 常包括四种活动:组织、测量、分析和结论。 5. 食品感官分析的适用范围:食品的评比、消费者的择食、开发新产品。 第二章感觉的基础 1. 感觉是生物(包括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本能,是外部世界通过机械能、辐射能或化学刺激到生物体的受体部位后,在生物体中产生的印象和(或)反应。 2. 感官通常具有下面几个特征: ①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②只有刺激量在一定范围内才会对感官产生作用; ③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④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影响; ⑤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互相影响。 3. 感觉阈值是指刚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依照测量技术和目的的不同,可以将各种感觉的感觉阈分为两种:绝对阈和差别阈。 4. 绝对阈:指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的两个阈值。 5. 差别阈: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或者是最小可察觉差别水平( JND)。 6. 影响感觉的因素: 1) 影响感觉的几种现象:疲劳现象、对比现象、变调现象、相乘现象、阻碍现象。 2) 温度对感觉的影响:理想的食物温度因食品的不同而异,以体温为中心,一般在±(25?30)C 的范围内。 3) 年龄与生理:随着人的年龄的增长,各种感觉阈值都在升高,敏感程度下降,对食物的嗜好也有很大的变 化。另外,人的生理周期对事物的嗜好也有很大的影响,许多疾病也会影响到人的感觉敏感度。 7. 疲劳现象:疲劳现象是经常发生在感官上的一种现象。当一种刺激长时间施加在一种感官上后,该感官就会产生疲劳现象。 第三章食品感官分析的环境条件 1.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应达到的要求: I 一般要求:食品感官实验室应建立在环境清净、交通便利的地区,周围不应有外来气味或噪声。 II 功能要求:食品感官实验室由两个基本部分组成:试验区和样品制备区。 III 试验区内的环境要求:这里专指试验区环境内的气象条件,包括室温、湿度、换气速度和空气纯净程度。(1) 试验区内的微气候:①温度和湿度:室温保持在20?22 C,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眩右。②换气 速度:换气速度以半分钟左右置换一次室内空气为宜。③空气的纯净度:检验区应安装带有磁过滤器的空调,用以清除异味。 (2) 光线和照明:桌面上的照度应有300?500lx ,推荐的灯的色温为6500K。 (3) 颜色:检验区墙壁的颜色和内部设施的颜色应为中性色,以免影响检验样品。 (4) 噪声:检验期间应控制噪声,推荐使用防噪声装置。 2. 食品感官分析实验室中隔挡的数目一般为5?10个,但不得少于3个。 3. 样品制备的要求: (1) 均一性:所谓均一性就是指所制备的样品的各项特性均应完全一致,包括每份样品的量、颜色、外观、形态、

实验1味觉敏感度测定(1)

《食品感官评定》实验实训 实验一味觉敏感度测定 一、实验原理与目的 1、酸、甜、苦、咸是人类的四种基本味觉,通过实验使学生掌握四种基本味酸、甜、苦、咸的代表性成分,掌握基本味识别、觉察阈和差别阈的测定方法,学会感官评价实验的准备步骤与方法。取四种标准物质味感物质按两种系列(几何系列和算术系列)稀释,以浓度递增的顺序向评价员提供样品,品尝后记录味感。 本法适用于评价员味觉敏感度的测定,可用作选择及培训评价员的初始实验,测定评价员对四种基本味道的识别能力及其察觉阈、识别阈、差别阈值。 2.实验内容或原理 实验的主要内容:四种基本味的识别;基本味察觉阈、识别阈、差别阈值的测定等。 二、试剂(样品)及设备 1、水:无色、无味、无臭、无泡沫,中性,纯度接近于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2、四种味感物质储备液:按下表规定制备: 4、设备:容量瓶、玻璃容器(玻璃杯) 三、实验步骤 1、把稀释溶液分别放置在已编号的容器内,另有一容器盛水。 2、溶液依次从低浓度开始,逐渐提交给评价员,每次7 杯,其中一杯为水。每杯约15mL,杯号按随机数编号,品尝后按下表填写记录。 四种察觉阈测定纪录(按算术系列稀释) 四、结果分析 根据评价员的品评结果,统计该评价员的察觉阈和识别阈。

五、注意事项 1、要求评价员细心品尝每种溶液,如果溶液不咽下,需含在口中停留一段时间。每次品尝后,用水漱口,如果是再品尝另一种味液,需等待1min,后再品尝。 2、试验期间样品和水温尽量保持在20℃。 3、试验样品的组合,可以是同一浓度系列的不同味液样品,也可以是不同浓度系列的同一味感样品或二~三种不同味感样品,每批样品数一致(如均为7 个)。 4、样品编号以随机数编号,无论以哪种组合,都应使各种浓度的试验溶液都被品评过,浓度顺序应为以稀逐步到高浓度。 注意事项:学生实验前应保持良好的生理和心理状态。 六、思考题 1、什么是察觉阈、识别阈、差别阈值 2、在样品品尝时,应如何提高察觉阈、识别阈、差别阈值测定值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3、在样品准备和品尝样品时,为什么样品编号应随机数编号

食品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1.目的 1.1明确感官检验的意义及基本知识。 1.2明确感官检验常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3进一步了解感官检验的环境要求及感官检验的实施程序。 1.4了解感官的相互作用 2.原理 在本实验中把人当作一种仪器,依靠感觉器官的感觉检查评价食品的感官指标。 3.样品 3.1面包:桃李牌(随机编号247),晨太牌(随机编号279) 3.2火腿肠:双汇牌(随机编号782),金锣牌(随机编号748) 3.3橙味饮料:统一牌(随机编号752),美年达牌(随机编号298),康师 傅牌(随机编号794) 4.实验内容 4.1两点嗜好法 从247352、279734同种类型,不同品牌的两种样品中选出一个喜欢的。 4.1.1样品:同种类型的两个样品,247352、279734 4.1.2检验目的:确定两个样品哪个受欢迎 4.1.3评价人数n1=16 n2=67 4.1.4填问答票 两点嗜好法问答票 学号:200810630052 日期:2010-12-02 目的:确定样品中哪个受欢迎 要求:先品尝两种样品;而且在两种样品中间应漱口;要休息, 不受外界影响。 结果:247352、279734中选择279734 4.1.5统计问答票,统计正确数a(即样品受欢迎人数大的数) 4.1.6结果判断 4.1.6.1查表法:查两点嗜好法检验表 表1.两点嗜好法检验表 n 显著水平为5% 16 13 67 40

由表可知:当n= 16正解数与表值比较显著水平为5%,喜欢程 度为显著。 4.1.6.2计算法 t 计= a – n/2-1/2 (n×1/2×1/2) 1/2 a — 为正解数,即与评价目的相一致的人数; n — 为参加评价的人数 根据a 与n 计算t 计,到t 值相应自由度下查t 表,比较t 计与t 表 确定显著水平。 4.2 两点识别法 对于同种类别,不同品牌的两个样品,给出一种特性,从中选出特性强的样品。 4.2.1 样品:同种类型不同品牌的两个样品,782374、748259 4.2.2 检验目的:选出特性强的一种 4.2.3 评价人数n 1=16 n 2=67 4.2.4 填问答票 两点识别法问答票 4.2.5 结果判断 4.2. 5.1 查表法: 表2.两点识别法检验表 由表可知:当n=16,正解数与表值比较显著水平为5%结果为782374 4.2.5.2 计算法 n 显著水平为5% 16 13 67 41 学号:200810630052 日期: 目的:确定样品中哪个特性强 要求:先品尝两种样品;而且在两种样品中间应漱口;要休息, 不受外界影响。 结果:782 374 、748259中选择782374

食品感官检验

第一章 令狐采学 1.感官评价的定义: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 通过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而感知到的食品及其它物质的特征或者性质的一种科学方法。 2.三类感官评价方法:区别检验法、描述分析法、情感实验 3.人作为仪器的特点(也为缺陷): 1)不稳定性 2)人容易受到干扰 4.所以在感官检验当中感官评价人员需要做到的有(针对3如 何克服避免): 1)实验要反复几次进行 2)每次试验使用多个品评者,通常参评者的数量要在20~50 之间 3)要对参评人员进行筛选 4)对感官评价人员要进行培训 5.执行一项感官检验,需要完成的任务有: 1)项目目标的确定 2)实验目标的确定 3)样品的筛选 4)实验设计 5)实验的实施

6)分析数据 7)解释结果 第二章 一、名词解释: 1、风味:对口腔中的产品通过化学感应而获得的印象 2、味道:由口腔中溶解的物质引起的通过咀嚼获得的感受 3、黏稠性(黏度):黏度是指液体在某种力的作用下流动的速度,比如重力 4、感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5、感觉阈值:是指感官或感受体对所能接受的刺激变化范围的上、下限以及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化感觉的灵敏程度 二、填空题: 1、人的五种基本感觉分别是_视觉_、__听觉__、_嗅觉_、_味觉_、__触觉_。 2、四种基本的味觉分别是___酸__、__甜___、__苦__、___咸_。 3、声音的三种特性分别是:__音调___、__音量___、___持续性___。 三、判断题: 1、食品的声音特性与食品的硬度和脆性有关。(T ) 2、感觉是由适当的刺激所产生的,然而刺激强度不同,产生的感觉是不相同。(T )

食品感官评定系列试验

华南农业大学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实验报告 实验内容:食品感官评定系列试验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所属课程名称:食品感官评定 2014年12月20 日 摘要 通过对评价员味觉敏感度实验来评定评价员的味觉灵敏度的基础上,分别用三点检验法评定两种品牌纯牛奶的风味,得出蒙牛、伊利,aka之间风味存在差异性显著;用排序检验评达能、光明、卡士3种不同品牌酸奶的喜爱排序,得出三种酸奶在喜爱排序上无明显差异;用9点快感法评价明治巧克力,斯格登巧克

力,瑞特斯波德巧克力3种品牌纯牛奶巧克力的消费者接受性,得出3种品牌纯牛奶巧克力的消费者接受存在差异;用定量描述检验评价木桐,长城两种品牌的干红葡萄酒,得出两者总体上存在差异,在透明度上存在显著差异,澄清度上无显著差异。 关键词:感官评定味觉敏感度差异性方差分析 1 前言 感官评定是一种测量、分析、解释由食品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所引发的,能通过人的味觉、触觉、视觉、嗅觉和听觉进行评价的一门科学[1]。 虽然目前已经拥有非常先进和灵敏的分析仪器,但许多仪器分析专家们意识到只有通过仪器与感官分析相结合才能获得最佳的食品信息,然而人的感官用来评价食品的质量已有几百年。自古以来,人们就懂得利用自身的感觉器官进行食品的评价和判别工作。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从而对食品感官评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没有任何设备可以代替人的大脑与感官,因此感观评价应用越来越广泛,成为食品工业中必不可少的质量检验手段,为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产品改进、成分替换、市场预测、质量控制提供了信息,降低了生产过程中的风险[2]。 当前常用的感官评价方法有差别实验Discrimination Testing ) 描述实验( Descriptivenalysis) 接受性实验( Affective Testing) 三大类在这三大类评定方法内,其又包括很多子类评定方法差别实验中包括配对法实验无关分布检验三角检验等; 描述实验中有风味概况评价质构剖面评价量化描述分析谱图描述性分析自由选择貌相分析Free-choice Profiling) 等; 接受性实验有配对对比法喜好刻度法( Hedonic Scale)等[3]。 2.材料与方法 2.1 味觉敏感度实验 2.1.1 实验材料 四种基本味溶液,每种基本味分别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 2.1.2 实验方法 (1)味觉灵敏度测试

食品感官评价 复习

食品感官评价 绪论 1、感官评价的应用: 产品质量控制与管理、产品开发、风味营销、消费嗜好 2、感官评价的概念: 感官评价:是用于唤起、测量、分析和解释产品通过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和听觉等感受到的食品及其材料的特性所引起反应的一种科学方法(用感觉器官检查产品的感官特性)。 第一章 食品感官评价的基础 1、感觉、感官的定义及特点。 感觉:客观事物的不同特性刺激感官后,在人脑中引起的反应。 特点:①感觉可以反映外界事物的属性,但不局限于此; ②感觉也反映人体自身活动和舒适情况; ③感觉是低级的反映形式,但它是一切高级复杂心理的基础和前提; ④感觉的敏感性因人而异,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 感官:即感觉器官,由感觉细胞或一组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的细胞组成,这些细胞获得刺激后,能将这些刺激信号通过神经传导到大脑。 特点:①对周围环境和机体内部的化学和物理变化非常敏感; ②一种感官只能接受和识别一种刺激; ③只有刺激量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对感官产生作用; ④某种刺激连续施加到感官上一段时间后,感官会产生疲劳(适应)现象,感官的灵敏度随之明显下降; ⑤心理作用对感官识别刺激有很大的影响; ⑥不同感官在接受信息时,会互相影响。 2、感觉的类型: 物理变化引起的感觉:视、听、触 化学变化引起的感觉:味、嗅 3、感觉阈。 感觉阈值:指从刚能引起感觉到刚好不能引起感觉刺激强度的一个范围,是通过许多次试验得出的。 绝对阈值: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和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 差别阈值: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阈下刺激: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值的下限,低于下限的刺激为阈下刺激。 阈上刺激:刚刚导致感觉消失的最大刺激量称为绝对感觉阈值的上限,高于上限的刺激为阈上刺激。 4、Weber 定律:(刺激强度) (差别阈值)韦伯分数)I I K ?=( 5、感觉疲劳(适应现象)。 现象: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原因:各种感官在同一种刺激施加一段时间后,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疲劳; 结果:感官对刺激感受的灵敏度急剧下降。

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感官评价实验报告

食品品质评价 —描述检验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了解定量描述检验法的定义、特点及其应用;初步学会定量描述检验的方法。本实验是利用定量描述检验法评价两种品牌的西红柿薯条和薯片的总体品质,分析其感官差异。 二、实验方法原理 根据感官所能感知到的食品的各个感官特性,用专业术语形成对产品的客观描述。在本实验中,把人当做一种仪器,依靠感觉器官的感觉检查评价食品的感官指标。 三、样品及器具 1.样品:两种品牌的薯条或薯片 2.器具:一次性纸杯,托盘,纸巾,笔 四、方法步骤 1.召开信息会,熟悉产品,确定产品特性特征及强度等级,采用GB12313-90 标度A(数字); 2.确定评价方法:独立方法; 3.评价组长按定量描述检验法程序做好样品的‘描述检验问卷’; 4两种薯条/片样品以随机三位数编号,放在托盘内,呈递给评价员; 5.评价员在熟悉薯条/片产品的各项特性特征,独立品评,并填写问卷表;5.数据处理 分组:按编号分成两大组进行数据统计分析,其中: 1-22号为第一大组(薯条),23-44号为第二大组(薯片),结果报告形式:用QDA图报告总体评价结果; 用方差分析报告样品间和评价员差异。 五、描述检验实验结果报告 1.实验内容 (1).涉及的问题 评价两种品牌的西红柿薯条的总体品质分析及品质差异。 (2).检验技术 采用独立评价。

(3). 制备样品的方法: 将纸盘按顺序编号,再用A5纸裁好分界纸条,需要对称一折突出立体效果,放在纸盘的正中央,按照样品制备表,将对应纸盘左右写下两种薯条/片样品的编号,再按编号将两种样品放在托盘两侧内,呈递时一定要将编号正对评价员面前; (4).是否使用了对照物:无 (5).检验条件: A.评价员(初级)人数:44人 二组 B.特性特征的目录与定义: 产品特性特征及强度评价表 序号 特性特征 特征强度标 度 强度描述 备注 1 西红柿 0 不存在 食入样品后所感觉到品质特征的强 度,由弱到强分为七级。 2 薯香味 1 刚可识别 3 辣味 2 很弱 4 咸味 3 弱 5 鲜味 4 中等 6 甜味 5 强 7 酸味 6 很强 8 松脆度 7 过强 9 余味 样品被吞下后,出现的与原来不同的特性特征。特征的强弱,由弱到强分 为七级。 10 综合印象评价 是对产品的总体评估, 3 点评度,其 中1 为低,2 为中,3 为高。 C.测定强度所使用的标度: GB 12313-90 标度A (数字)。 D.分析结果所使用的方法: 每个样品的总体评价 QDA 图 样品间差异 (评价员重复性) 方差分析。 (6).检验次数和评价员:44次 (7).检验结果分析 A.样品的QDA 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