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关节撞击综合症

肩关节撞击综合症
肩关节撞击综合症

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最常见的是由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肱骨头间的软组织与肩峰、喙肩韧带碰击,造成这些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并引起疼痛,有时甚至发生嵌顿。构成本综合症的疾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袖退变撕裂等多种病理变化。

肩关节中的主要活动关节,肩峰,喙肩韧和喙突的一部分构成喙肩穹隆,其下方为肱骨头,在二者之间为肩峰下间隙,间隙内有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导致撞击综合症的原因可以是肩峰的形态问题,也可以是肩峰下骨赘增生引起肩峰下间隙狭窄。也有人认为由于过多的肩关节外展活动或长期累积性损伤,间隙内组织发生磨损,反复磨损加剧组织炎症性反应,间隙内压力增高,加重撞击,最终导致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总之,无论肩峰下间隙狭窄,或肩峰下间隙内内容物增大,只要肩峰下间隙内没有足够的空间,就会发生撞击,从而产生撞击综合症。

2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

2.1病史及临床表现本征可发生于10岁以上的任何年龄,仔细询问病史有助于诊断的确立,[7]多数患者有反复应用肩部史,尤其是过头运动,明显的外伤史,以前治疗的方式,疼痛的性质,症状发展过程及持续时间等均能对诊断的确立及治疗的选择带来帮助。[1,6,7]Neer将撞击征分为三期,主要鉴于病理变化不同,而临床表现上则差别不大,患者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严重时影响睡眠,上肢无力,有的出现疼痛弧征,即患臂上举60°~120°范围出现疼痛或症状加重,[1]据患者病情不同(是否合并肩袖损伤等)临床症状轻重不同。

2.2临床体征据Neer分期不同,患者可有不同的临床体征出现,(1)砾轧音,检查者用手握持肩峰前、后缘,上臂作内、外旋运动及前屈、后伸运动可扪及砾轧音,[6]听诊更易闻及。明显的砾轧音多见于Ⅲ期,尤其是伴有完全肩袖撕裂音;(2)肌力减弱,此乃因肩袖肌撕裂有关;(3)撞击征,为Neer[1]描述的一种检查方法,检查者用手向下压迫患侧肩胛骨,并使患臂上举,如因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而出现疼痛为撞击试验阳性,而在一些晚期病例中,患者不能做超过90°以上运动时,Hawkins[32]设计在上举90°位时,强迫患臂内旋引起疼痛为阳性,是又一种有效检查方法;(4)撞击试验,用1%的利多卡因10ml沿肩臂下面注入肩峰下滑囊,若注射前、后均无肩关节运动障碍,注射后肩痛症状得到暂时性完全消失,则可诊断撞击征。若注射后疼痛仅有部分缓解,且仍有关节功能障碍,则冻结肩可能性大。此法可对非撞击综合征引起的肩痛症做出鉴别;[1,7](5)肩肱节律异常,有大的肩袖撕裂者,患者不能外展上臂,而以耸肩来替代,此乃因肩袖组织不能稳定肱骨头,因此三角肌收缩时,肱骨头沿其纵轴向上,使肩胛骨在胸壁上抬起并旋转所致;(6)垂臂试验,在合并肩袖撕裂者中,部分病人不能主动上举或因疼痛上举后不能持住上肢出现垂臂试验阳性;(7)恐惧试验和再复位征,是Jobe[33]提出的一种对年轻有撞击征患者用来判断是否为肱盂不稳定所致撞击的方法,于患者仰卧位,使肩外展90°,臂外旋超过90°时,由于肱骨头开始向前方半脱位,患者出现恐惧试验阳性,然后反向施压还位,患者恐惧减少或消失为再复位征。

在Neer分期Ⅰ期(水肿、出血期),主要表现为肩袖下各种软组织的水肿、出血,可因疼痛而致肌力减弱,但无肩袖撕裂的一些典型表现,此期不易发现疼痛弧征、砾轧音、撞击试验等,在肩袖下注射利多卡因可使症状完全缓解。Ⅱ期(纤维化和炎症期),则由于肩峰下软组织进一步病变,出现增厚,纤维化,占据肩峰下间隙,易于发生撞击,症状持续较长,此期可发现撞击征阳性,疼痛弧征表现明显,肩峰下注射利多卡因仅能暂时缓解症状。Ⅲ期,则由于肩袖撕裂,二头肌长头腱断裂病损,各种骨改变出现(骨刺形成等),患者症状持续加重,疼痛与撞击频率增加,此期可有以上全部体征出现,但因合并肩袖撕裂大小,有无肱盂

关节不稳定等不同略有差异。

2.3X线检查由于肩部解剖结构复杂,诊断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时,应采用不同投照方法以能较彻底观察肩峰区域病变,常规前后位X线应包括正位,上臂内、外旋位,以观察肩峰、肱骨头、肩盂及肩锁关节,从而诊断肩峰下钙盐沉积、盂肱关节炎或不稳(有否Bankant 损害或Hill-Sachs损害)、肩锁关节炎、肩峰发育异常以及各部位有否骨赘形成或钙化增生,冈上肌出口X线[9,17]则有利于对肩峰骨骺未闭、肩峰-肱骨头测量以及其他肩峰发育异常的观察,其投照方法为:患者向下牵引,使肩胛冈呈水平位,X线球管从健侧往患侧向下倾斜10°指向患肩肩峰下间隙投照。Flatow[8]报告肩峰肱骨头间距正常为1~1.5cm,若<1.0cm为冈上肌出口部狭窄,而≤0.5cm则提示广泛肩袖撕裂。通过X线不同投照可发现前述病因学中各种不同异常,再配合临床体征、表现即可做出诊断。

2.4其他检查在有肩袖撕裂的Ⅲ期病人中,为了明确肩袖撕裂的情况,可进行附加影像学检查。关节造影是一种经典方法,报道的准确率达90~100%,[7]但是一种侵袭性方法,超声法是近年来普遍采用的方法之一,但因个人操作,对解剖熟悉程度,仪器好坏等不同,其诊断准确率易受许多因素影响,MRI因具有较高分辨率以及能对二头肌长头肌腱和周边组织诊断的优点,近来应用较多,[3]但价值较昂贵,不能普及,关节镜检查尽管准确率较高,亦因为侵袭性检查,不适应常规应用。总之,不同的方法各有利弊,主要用于合并肩袖损伤的诊断,本文此处不作详述。

3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

3.1非手法治疗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治疗处决于病因和病理分期,非手术治疗适合于多数患者,[1~7]但对Ⅰ期和Ⅱ期无肩峰下结构异常以及肱盂关节不稳定等明显病因者效果最佳,Morrison[34]报告616例无肩袖撕裂的撞击征病例,采用综合方法(非甾体药物、肩峰下注射,肌肉等长、等张练习等)治疗,67%有满意的结果,28%不满意是与Ⅱ或Ⅲ型肩峰异常相关联。非手术方法概括包括:各种肌力的练习,运动方式的改变,理疗。肩峰下注射皮质激素和利多卡因,局部适当制动(三角巾或吊带制动)。关于非手术治疗时间持续长短,文献报道多在12~18个月,[1,7]在主张行关节镜减压的学者中认为较短的非手术治疗是恰当的,[2]正由于每例病人的要求、职业、病情不同,Bigliani[7]认为最少6个月的非手术治疗是合理的。

3.2手术治疗对一些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或Ⅲ期伴有肩袖撕裂或二头肌长头腱断裂等病例,手术治疗为其适应证,其手术方式依病因、病理不同而不同,可单纯减压、异常肩峰切除、骨赘和骨质增生切除以及肩峰成形术和肩袖、二头肌腱修复术,所应用的具体方式依具体情况稍有差异,而肩峰前方成形术[1]是最基本的方法,不同学者提出的外侧肩峰切除,肩锁关节切除仅在少数病例中适用。[32]自Ellman[37]在1987年介绍关节镜下肩峰前方成形术以来,导致手术方式目前存在两大趋式,报道的疗效总体相差不大,[7]现就此二种手术方式的有关问题分述如下。

3.2.1 开放肩峰前方成形术此方法是Neer(1972)[1]最早提出,其方法为切除喙突韧带、增厚的肩峰下滑囊及肩峰下任何增生的组织(包括骨刺等),楔形切除肩峰前下方部分,直至臂在上举外展时不发生撞击为止。从而达到彻底减压,除去导致撞击的病因目的。其报告的病例手术后因没有疼痛、过头抬高受限小于20°,有至少75%的正常肌力、症状不复发最少9个月,为优良结果作标准,有94%的达到优良。此后许多学者报告了这种治疗方法的结果,如Haery应用肩峰前方成形术治疗21例,90%在一年后随访结果满意,但未说明具体评价标准,Post报告72例治疗结果,平均随访23个月,89%术后疾病减轻,运动和肌力明显改善,Hawkins则报告108例,术后依Neer评价标准,平均随访5年,有94例(87%)达到满意结果,并发现不满意者与接受赔偿状况相关联,[1,4,7]Rrieman[35]最近亦报告了应用开放肩峰前方成形术治疗74例的结果,平均随访17个月,97%达到满意,不满

意和需较长时间康复者与接受赔偿有关。

一些学者对Neer标准肩峰成形术进行了改良,如Neer在1982年描述了所谓四步手术法,即由标准Neer肩峰成形术、喙肩韧带切除、肩锁关节成形术、二头肌腱固定术组成,报告89例治疗结果,认为所有患者都有疼痛减轻,但无客观标准评价满意率,Rockwood 在1993年亦报告了“两步肩峰成形术”治疗37例有完整肩袖的撞击征患者,手术首先切除肩峰的前方部分到锁骨水平,然后行肩峰表面下滑切除,由于肩峰短缩,必须使用骨缝合方法使三角肌前方部分达到牢固连结,平均随访4年,89%的患者依Neer评价标准有满意的结果。[3,4,7]

少数学者报告应用标准Neer肩峰成形术后结果欠佳,如Thorling报告51例,仅76%达到满意,但在其研究样本中有11例合并肩袖撕裂,Sahlstrand则报告52例,77%为满意结果,但27%在休息时有中度到严重的疼痛,40%在活动时有中到严重疼痛存在。而Tibone 则报告了33例运动员的治疗结果,尽管73%达到满意结果,但76%仍然不易做过头运动,这可能与年轻运动员中易出现肱盂关节不稳定有关。[1,4,7]

在开放肩峰成形术的并发症上,总体报告发生率较低,[7]包括肩峰骨折、术后持续疼痛、肱盂僵硬、较长康复期、肌无力、切口感染、三角肌分离和功能障碍,Ogilvie-Harmis [36]分析了67例出现并发症的病例,通过各种方法检查发现,当初诊断不正确占40%,手术损伤失误占42%,仅少数病例当初诊断与治疗是正确的。

3.2.2关节镜肩峰下减压成形术Ellman[37]是第一个应用关节镜下肩峰成形减压术来治疗撞击综合征的,其报告49例(其中10例有全厚肩袖撕裂)平均随访17个月的结果,88%获得了满意效果,随后许多学者报告了这种方式的治疗情况,如Gantsman[38]报告126(129个肩)例应用关节镜减压的效果,并将病例划分为两组,Ⅱa为相似于Neer定义的Ⅱ期病人,Ⅱb则为有部分肩袖撕裂而无全厚撕裂病人,平均随访29个月,Ⅱa组中,依据美国肩和肘关节外科的评分系统,有87%的获得满意效果,在Ⅱb组中则83%达到满意,不满意结果是与技术失误,不正确诊断、漏诊肱盂不稳定、赔偿状况相关联。而Paulos(1990)、Ryu(1992)、Adolfsson(1993)、Roye(1995)等都分别报告了79~86%的满意治疗结果。[7]报告效果最差的是Hawkins[39],其复习了110例关节镜下肩峰成形术治疗结果,发现满意率在至少2年以上的随访之后仅为51%,在其样本中32%的病人存在赔偿状况。

关节镜肩峰成形术报告的并发症亦很低,[7,37~39]最常见的为不足够的骨切除,有时需要再次翻修,此外亦可发生肩峰骨折,神经牵拉伤,随着患者手术体位的改变(改为坐位),象神经牵拉伤已减到很小。

3.2.3开放和关节镜肩峰成形术的比较不少学者试图对二种方式进行比较,如Norlin(1989)、Van Holsbeeck(1992)分别报道二者比较的结果,但因评价标准,不能随机选择病例、随访时间较短等未能得出较准确的结论,[7]Sachs[40]在1994年报告了其前瞻性、随机比较的结果,两组病例均为Ⅱ期撞击征者,术前经最少非手术治疗6个月,并于2、6、12、26、52周(术后),对患者满意度、疼痛情况、运动范围、肌力恢复,住院时间、返回运动情况进行比较,开放肩峰成形术中22例有21例(占95%)有完全或中度改善,1例为轻度改善,19例关节镜肩峰成形术中17例(占89%)有完全或中度改善,1例为轻度改善,1例为差,而在开放手术组住院时间较长,返回运动时间亦较长,但疼痛恢复及运动恢复二者间无明显差异,在这个比较中存在评价的客观标准不易掌握。总之,此二种治疗方式目前均为人们接受,具体比较的结论不能完全作出,可依各自的经验来选择治疗方式。[4,5,7]4结束语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是近20年来逐渐引起临床医师重视的疾病之一,其导致慢性肩痛甚至肩部功能丧失是明显的,但由于导致肩病的原因较多,应仔细辨别,以免造成误诊或漏诊。亦由于导致肩峰下撞击征的病因复杂,在诊断中应综合考虑,正确选择治疗方式,以期达到

理想效果。本征Ⅰ、Ⅱ期一般治疗效果较好,且多数都无需手术,故临床医师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显得尤为重要,而Ⅲ期伴有肩袖撕裂或二头肌长头腱破裂及骨关节改变者,治疗效果明显较差,也是本文未做详述的原因之一,因为肩袖损伤或巨大撕裂目前已是一种独立病损,可采用Mclaughlin法修补、肩胛下肌转位、冈上肌推移等多种方法来治疗,其病因已非独由肩峰下撞击所致,将另文详述。总之,我们应努力使本征不发展到Ⅲ期,才能达到治疗的最终目的。[1~7]

参考文献

1.Neer CSII.Anterior accomioplasty for the chronic impingement syndrome in the

shoulder.A preliminary report.J Bone Joint Surg,1972,54A:41~50

2.Nutton RW,McBirnie JM Treatment of chronic rotator cuff impingement by anthroscopic 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J Bone Joint Surg,1997,79B:73

3.Herzog RJ,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the shoulder,J Bone Joint Surg,1997,79A:934

4.Habermyer P,Open surgical therapy of the rotator cuff,Orthopade,1995,24(6):512

5.Rossouw DJ,McElroy BJ,Amis AA,et al.A biomechanical eveluation of suture anchors in repair of the rotator cuff.J Bone Joint Surg,1997,79B:458

6.黄公怡,薛庆云,孙常太,等.肩峰下撞击征42例分析.中华外科杂志,1997,35(1):35

7.Bigliani LU,Levine WN,Subacromial impingment syndrome.J Bone Joint Surg,1997,79A:1854

8.Flatow FL,Soslowsky LJ,Ticker JB,et al.Excursion of the rotator cuff under the acromion.Patterns of subacromial contact,Am J Sport Med,1994,22:779

9.Nirschl RP.Rotator cuff tendinitis:basic concepts of pathoetiology.In instructional course lectures.The American Academy of Orthopedic Surgeons,1989,439

10.Jerosch J,Castro WH,Sones HU,et al.Zur Atilogie des subacromialen Impingment-Syndroms-eint biomech anische Untersuchung.Beitr Orthop,Traumatol,1989,36:411

11.Wichiewicz TL.Glenohumeral Kinematics in a muscle fatigue model:a radiographic study.Orthop Trans,1994,18:178

12.Leroux JL,Codine P,Thomas E,et al.Isokinetic evealuation of rotational strength in normal shoulders and shoulders with impingment syndrome.Clin Orthop,1994,304,108

13.McCann PD,Bigliai LU.Shoulder pain in tennis players.Sports Med,1994,17:53

14.Ogata S,Uhthoff HK,Acromial enthesopathy and rotator cuff tear,Clin Orthop,1990,254:39

15.Itoi E,Minagawa H,Sato T,et al.Isokinetic strength after tear of the supraspinatus tendon.J Bone Joint Surg,1997,79B:77

16.Bigliani LU,Morrison DS,April EW.The morphology of the acromion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rotator cuff tears,Orthop Trans,1986,10:228

17.Morrison DS,Bigliani LU.The clinical signficance of variations in acromial morphology.Orthop Trans,1987,11:234

18.Toivonen DA,Tuite MJ,Orwin JF.Acromial structure and tears of the rotator cuff.J Shoulder and Elbow Surg,1995,4:376

19.Aoki M,Ishii S,Usui M,et al.The slope of the acromion ad rotator cuff impingement.Orthop Trans,1986,,10:228

20.Edelson JG.Taitz C.Anatomy of the coraco-acromial arch.relation to degeneration of the acromion.J Bone Joint Surg,1992,74B:589

21.Nicholson GP,Goodman DA,Flatow EL,et al.The acromion:morphology condition and

age-related changes.A study of 420 scapulas.J Shoulder Elbow Surg,1996,5:1

22.Wuh Hck,snyder SJ.A modiffied classification of the supraspinatus outlet view based on the configuration and the anatomic thickness of the acromion.Orthop Trans,1993,16:767

23.Rochwood CAJr,Kyons FR.Shoulder impingment syndrome.J Bone Joint Surg,1993,75a:409

24.Jacobson SR,Speer KP,Moon JT,et al.Reliabillity of radiographic assessment of acromial morphology,J Shoulder Elbow Surg,1995,4:449

25.Glousman,RE.Instability versus impingement syndrome in throwing athlete.Orthop Clin North America,1993,24:89

26.Penny JN,Weish RO.Shoulder impingement.Am J Sports,Med,1981,9:11

27.Burns WC II,Whipple TL.Anatomic relationships in the shoulder impingement sydrome.Clin Orthop,1993,294:96

28.Friedman RJ,Bonutti PM,Mofray JF,et al.Clin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subcoracoid impringement.J Shoulder Elbow Surg,1993,2:22

29.Edelson JG,Zuckerman J,Hershkovitz I.Os acromiale:anatomy and surgical implications.J Bone Joint Surg,1993,75b:551

30.Davidson PA,Elattrache NS,Jobe CM,et al.Rotator cuff and post erior-superior glenoid labrum injur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glenohumeral motion:a new site of impingement.J Shoulder Elbow Surg,1995,4:384

31.Wuelker N,Plitz W,Roetman B.Biomechanical data concerning the shoulder impingement syndrome.Clin Orthop,1994,303:24

32.Hawkins RJ,Kennedy JC.Impingemtnt syndrome in athletes.Am J Sports Med,1980,8:151

33.Jobe FW,Kvitne RS,Giangarra CE.Shoulder pain in the overhand or throwing athlete.Orthop Rev,1989,18:963

34.Morrison DS,Frogameni AD,Woodworth P.Non-operative treatment of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J Bone Joint Surg,1997,79A:732

35.Frieman BG,Fenlin JMJr.Anterior acromioplasty:effect of litigation and worker' compensation.J Shoulder Elbow Surg,1995,4:175

36.Ogilvie-Harris DJ,Wiley AM,Sattarian J.Failed acromio-plasty for impingement syndrome.J Bone Joint Surg,1995,4:175

37.Ellman H,Arthroscopic subacromial elecompression:analysis of one to three-year results.Arthoscopy,1987,3:173

38.Gartsman GM,Arthroscopic acromioplasty for lesions of the rotator cuff,J Bone Joint Surg,1990,72a:169

39.Hawkins RJ,Saddemi SR,Moor JT,et al.Arthroscopic subacromial decompression.Arthroscopy,1992,8:409

40.Sachs RA,Stone ML,Devine S.Open vs arthroscopic acromioplasty:a prospective,randomized study.Arthroscopy,1994,10:248

本文来自:大众医药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b10871497.html,/pic/30/15/14/23/13/0028.htm

肩袖撞击综合症

Rotator cuff impingement syndrome

前言

肩关节是人体最灵活的关节,但是这种高度的灵活性是以牺牲一定稳定性为代价的。几块骨头及其连接的软组织(肌肉、韧带、肌腱)一齐工作产生肩关节的运动。在最大运动极限范围内这些组成结构互相作用,以保持肩关节的完整性。肩关节的每一组成成分都对肩关节的运动和稳定性作出贡献。某些工作或运动对肩关节要求极高,当超过肩关节运动极限和/或某一组成成分载荷过度时将导致肩关节损伤。

肩部损伤在年青人、运动员及老年人群中均较为常见。在以上人群中,都有很多导致肩部疼痛的原因。在肩部狭窄的骨性间隙中有两个很常见的伤病,其一为局部刺激、炎症,称作肩袖撞击综合症,其二为肌腱损伤称为肩袖撕裂。这两种情况可以独立存在也可并存。肩袖撕裂很可能是由肩袖撞击和肩袖肌腱老化改变导致的。

什么是肩袖撞击综合征?

当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在肩峰下狭窄空间受到挤压时即发生了肩袖撞击征,此时导致肩袖肌腱和肩峰下滑囊肿胀和炎症。当手臂举起离开躯干时这种挤压更加严重,症状最为明显。

肩袖轻微损伤经过一段时间可以发展为肩袖撞击征,肩关节反复重复运动也可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峰的某些特殊形态可使某些人更易患肩峰和滑囊间的撞击征;随着年龄变大以及发生关节炎,肩峰可形成骨刺,进一步使肩峰下间隙狭窄。在参加运动或从事需要超顶(overhead)姿势工作的老年人中,肩峰骨刺导致肩袖撞击征较为常见。如果在喙肩弓韧带之一发生钙盐沉积也可导致骨刺形成。

肩袖撞击征可以为三度:

?I°特点为肩峰下滑囊和肩袖肌腱炎症、增厚

?Ⅱ°为肩峰下滑囊的进行性增生和疤痕形成

?Ⅲ°时肩袖变性、退变和撕裂较为明显

肩袖撞击综合征的症状是什么?

大多情况下肩袖撞击症状的发生与过度使用的一次发作有关。在多数病人中,这一发作事件发生于以前的某一时间,从此该肩关节再也没有恢复到正常状态。但导致撞击征的原发事件常常相对轻微,记不起来。

肩袖撞击征最显著的特点是肩部疼痛:

●早期疼痛呈尖锐、间歇性

●随着撞击征的进展,疼痛变得更加持续久

●撞击征开始后肩部疼痛通常存在

●一旦炎症开始,简单地运动也可导致疼痛,超顶运动加重疼痛。手臂位于此位置时肩峰下滑囊活动的空间变得更小,加重滑囊受压

●手臂在腰水平活动不疼,因为此时滑囊空间较大,受压减小

●疼痛通常在晚上加重,原因有二:白天肩部使用后炎症和肿胀加重,从而晚上疼痛加重;晚上大脑活动减少;注意力更易集中到痛

如何诊断肩袖撞击综合症?

经过仔细询问病史和体格检查,对肩关节有经验的骨科医生来说,肩袖撞击和撕裂很容易诊断。

评估症状后,医生会进行某些肌肉检查以明确是否有肩袖肌腱撕裂,并排除其他情况。医生可能把手臂摆于特定位置来复制描述的症状以明确诊断。

进一步检查评估包括:

●诊断性注射封闭能够帮助医生区别撞击综合征和肩袖全层撕裂。将局麻药注射到有炎症的肩峰下滑囊以消除疼痛。如果疼痛阻滞后肩部力量恢复,那么无力可是由于疼痛,而肩袖肌腱没有撕裂。

●X射线能够反映关节炎征象、骨折以及肩峰上的骨刺。因为X射线仅显示骨性结构而非软组织,在肩袖损伤的早期常常无阳性发现

●MRI(磁共振成像)可以看到X射线看不到的肌肉及其它软组织

●肩关节造影是另一种有助于诊断肩袖撕裂的方法。

●超声波检查亦可用于诊断肩袖撕裂,但是结果难以评估,并且对操作人员和诊断的医生的技巧依赖性非常高

肩袖撞击综合征的治疗

治疗方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治疗。对该两种伤病的治疗通常均始于非手术治疗。2/3以上肩袖撞击综合症病人仅通过物理治疗即可明显改善症状。在老年人及有较大肩峰骨刺的病人,物理治疗的结果会较差。

1.非手术治疗,绝大多数病人仅通过初期的非手术治疗即明显改善症状。

(1)运动锻炼治疗

运动锻炼治疗的目的是增强肩袖肌腱力量、通过牵拉恢复因疼痛和炎症丧失的活动度、使肱骨在肩峰下的位置恢复到较好状态以减轻滑囊的压迫。主要的活动方式有:

A、外旋运动

与橡皮筋平行站立,肘关节屈曲90°置于体侧,以肘关节作为轴心,手慢慢旋转离开躯干直到臂部处于中立位。

B、交臂推(cross arm push)

手放于对侧肩上,另一只手用于推横放于胸前的肘部,直到肩关节后部感到一定的牵拉。

(2)抗炎药物治疗可以止痛、消炎。很多肩袖撕裂病人通过物理治疗和药物控制疼痛后功能明显改善,这对老年人和那些对肩关节要求较低的病人尤其如此、有意义。

(3)类固醇注射如果物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的症状没有改善,医生要可能会推荐肩峰下滑囊注射类固醇。可的松或类似的类固醇常与局麻药物联合应用以控制疼痛和滑囊炎症。类固醇要小心使用。数月之内应用2-3次以上类固醇可能损害肩袖肌腱组织。糖尿病患者也不适合应用类固醇注射。

2.手术治疗方法

对肩袖撞击综合征的大多数患者非手术治疗通常可以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但是,一小部分病人经过6个月的非手术治疗无效则适合手术治疗,肩关节亦应重新检查、评估以排除其它病症存在。

手术治疗方法为肩峰下减压,可以扩大肩峰与肩袖间的空间。根据医生的喜好,可以通过关节镜或开放手术来完成肩峰下减压。两种方法均可清除疤痕组织和骨剌,如果手术时发现肩袖有撕裂,

需要时亦可同时修复。应用关节镜治疗,一个小的光纤维镜插入到肩关节内,通常医生可以不作大的切口,仅通过关节镜诊断并修复损伤。

(3)手术有什么并发症?

手术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通常很低。常见的并发症有感染、大出血、神经损伤和肩关节僵硬。术前应用抗生素可以减少扩后感染的发生,关节镜手术的感染率较开放手术稍低。大出血或神经损伤的可能性极低。术后肩关节僵硬是肩袖撞击手术治疗的主要并发症。

术后康复治疗

1.术后护理总的原则是:

●术后2-3天保持手术切口干燥

●术后7-10拆线

2.肩袖撞击的术后康复

●肩袖撞击手术后,可以马上进行康复训练:

●术后第1周理疗师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肩关节活动度,持续6周

●术后第6周,大多数病部分恢复肩关节活动度,继续康复训练以恢复肩部力量,可以在家自行完成

●术后完全康复时间不尽相同,大多数病人在术后3个月明显改善,术后6个月接近正常

常见问题回答FAQS

(1)物理治疗为何能治疗肩袖的机械性撞击?

物理治疗是治疗肩袖撞击的主要手段。大多数病人经过物理治疗和服抗炎药物后功能明显改善。强壮的肩袖肌肉可以压低肱骨头、张开肩峰下间隙以缓解撞击症状。物理治疗不能去除肩峰下骨刺,但是,肩袖越健康,需要手术的可能性就越小。

(2)肩袖撞击的类固醇注射治疗的副作用是什么?

3-5次滑囊内类固醇注射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减轻炎症、消除疼痛的方法。这些局部应用的类固醇药物没有口服类固醇药物的风险,但是,反复多次注射类固醇损害肩袖肌腱的质量,不利于日后肩袖修复。

肩关节是人体活动度最大的三维运动关节,由肱骨头、关节盂和围绕它们周围的肌肉、肌腱(肩袖)、关节囊等组成,其中肩袖是由附着在肱骨大结节的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附着在肩胛下肌的腱性组织所构成,包裹于肱骨头附近。因形状酷似袖口,故得名。肩袖在肩关节运动中起着支撑、稳定、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正常支点的作用。

肩袖又是肩关节中最易损伤的部位。一旦受到损伤或过度运动,即可出现肩部疼痛,疼痛以夜间为甚,以致患者常被痛醒而影响睡眠。患者往往难以指出明确的疼痛部位,手臂举过头困难。任凭怎么用力,举向斜前上方的手臂就是不听使唤,好像有人在腋窝将衣袖紧紧拽住一样。这是该综合征的又一表现——肩袖撕裂。导致肩袖撕裂的危险因素有:反复过度运动,如游泳、棒球、网球、油漆、粉刷天花板、仓储上架;拎重物,如行李工、搬运工;外伤,如跌跤、撞击肩膀;等。

肩袖撞击综合征还可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肩峰(位于肩胛骨的前缘、肱骨头上方)因反复慢性劳损引起不同程度的退变和滑囊炎,致使局部软组织肥厚,造成肩峰下间隙狭窄,肩袖组织容易在肩关节上举过程中受到肱骨头和肩峰的挤压,导致关节活动受限,因而出现疼痛,并放射至三角肌止点区域,肩关节外展60~120度时无力,活动时可闻及砾轧音。

治疗肩袖撞击综合征并不难。症状轻者可内服云南白药胶囊、三七伤药片、强力天麻杜仲丸等舒筋活血化瘀药物,以及芬必得等止痛药,外涂扶他林乳膏、理疗;经保守治疗无效或症状重者,可采用手术治疗。关节镜检查对于了解损伤部位是必要的。手术治疗包括切开与关节镜下手术。但肩袖撞击综合征的治疗还务必强调三点:一是要力争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切勿失去最佳时机;二是不能按照肩周炎的治疗方法,早期要充分休息,不宜过早活动,否则会导致肩关节僵硬甚至留下终身残疾;三是手术后的功能锻炼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肩部撞击综合征的初期,疼痛呈间歇性,疼痛发作与撞击发生的频率密切相关,劳作之后及夜间症状加重,休息后明显减轻。如有慢性肩峰下滑囊炎存在,疼痛呈持续性和顽固性。因肩痛而使患肢无力,外旋、外展和上举活动受限。不完全性肩袖断裂或长期的疼痛性制动,反而易造成关节僵硬和功能丧失,并出现下列一些特殊体征。

1、肩前方慢性钝痛。在上举或外展活动时症状加重。

2、疼痛弧征。患臂上举60°~120°范围出现疼痛或症状加重。疼痛弧征仅在部分患者中存在,而且有时与撞击征并无直接关系。

3、砾轧音。检查者用手握持患臂肩峰前、后缘,使上臂做内、外旋运动及前屈、后伸运动时可扪及砾轧声,用听诊器听诊更易闻及。明显的砾轧音多见于撞击综合征第2期,尤其是在伴有完全性肩袖断裂者。

4、肌力减弱。肌力明显减弱与广泛性肩袖撕裂的晚期撞击综合征密切相关。肩袖撕裂早期,肩的外展和外旋力量减弱,有时系疼痛所致。

5、撞击试验。检查者用手向下压迫患者患侧肩胛骨,并使患臂上举,如因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而出现疼痛,即为撞击试验阳性。一般认为,本试验对鉴别撞击综合征有很大的临床意义。

6、撞击注射试验。1%利多卡因10ml沿肩峰下面注入肩峰下滑囊。若注射前、后均无肩关节运动障碍,注射后肩痛症状得到暂时性完全消失,则撞击综合征可以确立。如注射后疼痛仅有部分缓解,且仍存在关节功能障碍,则“冻结肩”的可能性较大。本方法对非撞击综合征引起的肩痛症可以做出鉴别

撞击综合症

冈上肌撕裂: 冈上肌撕裂属于肩袖撕裂的一种。 临床表现: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障碍、肌肉萎缩、疼痛弧和垂臂试验阳性、撞击试验和撞击注射试验、上臂外展韵律紊乱。 分级:肌腱的撕裂可能会导致渐进性的、不可逆的肌肉内脂肪浸润,受累的肌肉可能不仅限于撕裂的肌肉,还会累积及邻近肌肉。这种浸润病理首先由 Goutallier等描述 ,根据其在横断面上的浸润程度 (脂肪 /肌肉比例 )分为 5级。肩袖损伤后 ,即便手术修复效果理想,其肌肉的病理改变也无法阻止 , 2级以上的脂肪浸润可导致肌肉功能的永久丧失,这增加了肩袖再次撕裂的可能。 肩袖部分撕裂根据撕裂的深度分为三级:Ⅰ级撕裂的厚度小于 3 mm ;Ⅱ级撕裂的厚度在 3~6 mm之间;Ⅲ级撕裂的厚度大于 6 mm ,或者超过肌腱厚度的 50% 。并不是所有的肩袖损伤的患者都需要手术治疗,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目前通常采用,肩袖撕裂50%作为一个处理界限,<50%的撕裂采用清创治疗,>50%的撕裂采用修复治疗 治疗:肩袖撕裂非手术治疗通常能缓解疼痛及改善活动范围。临床上对在体检中发现无症状或非创伤性、症状较轻的肩袖撕裂,可先行非手术治疗,如可采用肌肉力量练习、肌肉收缩及运动协调性和本体感觉训练、制动、理疗、适当注射糖皮质激素、口服非类固醇类抗炎镇痛药等。 肩撞击综合征

肩峰下关节由于解剖结构的原因或动力的原因在肩的上举、外展运动中发生肩峰下组织的撞击而产生一系列症状、体征的临床症候群,称为肩撞击综合征。 临床症状除肩部疼痛外,肩上举受限,疼痛弧征阳性,撞击试验阳性,X摄片可发现肩峰形态异常,肩峰-肱骨头间距缩小,肩峰过长、过低、大结节骨赘形成等。 治疗:(根据不同的病因及病理表现,采用针对性治疗措施,对肩峰过长、过低、大结节骨赘形成等骨结构异常造成的撞击症,可采取肩峰成形术,肩锁关节部分切除术或大结节骨疣切除等方法治疗;对于动力失衡引起的撞击症,应采取动力平衡重建的方法;对肩袖滑囊病变引起的撞击症,需依据各自的适应征,采取非手术治疗或手术治疗。) 1.肩峰下撞击征治疗方法选择 治疗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撞击征的病因与病期。 (1)撞击征1期采取非手术治疗。早期用三角巾或吊带制动,在肩峰下间隙注射皮质激素和利多卡因能取得明显止痛效果。口服非甾体类消炎镇痛剂能促进水肿消退,缓解疼痛,同时可应用物理治疗。(2)撞击征2期进入慢性冈上肌腱炎和慢性滑囊炎阶段,仍以非手术治疗为主。以物理治疗与体育疗法为主促进关节功能康复,并改变劳动姿势和操作习惯,避免肩峰下撞击征复发。 (3)撞击征3期均伴有冈上肌腱断裂和肱二头肌长头腱断裂等病理变化,是外科治疗的适应证。对冈上肌腱断裂一般采用

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总结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20世纪80年代以前,肩峰下撞击综合征(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SIS)被称为撞击综合征(impingement syndrome)。1909年,Goldthwait首先使用了“撞击”一词,但此后很长时间,入们认为撞击发生在肩峰外端甚至整个肩峰。直到1972年 Neer通过尸体解剖和临床研究,提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概念,并沿用至今。 1、病因 SAIS 与肩袖损伤是引起肩关节疼痛最常见的 2 个重要病因。肩峰下间隙又被称为“第二肩关节”,它的上界由肩峰,喙突,喙肩韧带及肩锁关节构成,下界是肱骨头。间隙内包含冈上肌腱,冈下肌腱,二头肌腱长头,喙肱韧带及肩峰下滑囊等结构。各种原因导致肩峰下间隙体积减小、内容物体积增大,均可导致肩峰下撞击综合征。Neer 等认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系肩部前屈、外展或内旋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撕裂,以及二头肌腱长头的病变,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Morrison等通过临床观察发现随着年龄的增加,与三角肌相比,肩袖肌力的下降更为明显。肩部外展时,肩袖对肱骨头的压抑力量下降,肱骨头上移,肩峰下间隙变窄,肱骨头反复与肩峰前缘撞击而致。还有一些学者指出盂肱关节不稳会导致肩峰下撞击,他们认为,关节过度松弛会导致

肱骨头上移,与肩峰发生撞击。尤其常见于从事肩部训练的运动员,如游泳,棒垒球的投手等。 2、分型 广义的肩部撞击综合征包括以下三型:①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发生于肩峰下间隙,即由喙肩弓和肱骨头上部、肱骨大结节形成的间隙,以冈上肌腱损伤为主;②喙突下撞击综合征,发生于喙突下间隙(由喙突和肱骨小结节形成),可损伤肩胛下肌腱、喙肱韧带和肱二头肌长头腱等结构;③内撞击综合征,发生于冈上肌腱、冈下肌腱和关节盂(唇)后上方之间。狭义的肩部撞击综合征指的是肩峰下撞击综合征。根据肩袖组织的损伤情况,Neer将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分为三期,Ⅰ期为肩袖水肿出血期;Ⅱ期肩袖肌腱炎;Ⅲ期肩袖出现撕裂。依据核磁共振及关节镜下表现进行分期,Ⅰ期MR检查未见异常,镜下见肩袖上表面毛糙,喙肩韧带表面有磨损表现;Ⅱ期肩袖肌腱上表面部分撕裂,喙肩韧带和肩峰下表面有撞击磨损表现;Ⅲ期肩袖出现全层撕裂,肩峰形状为二型或三型。 3、发生机制 对于肩部撞击的产生机制一直存在争议,一种观点认为肩峰形态的异常是造成肩部撞击的主要原因,Neer根据尸体解剖的结果得出三种不同解剖形态变异:扁平(I型)、弯曲(II型)及钩状(III型),并指出其中肩袖损伤在钩型肩峰中的发生率更高。也有学者认为,肩峰下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综述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影像综述 发表时间:2012-10-12T16:20:04.467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14期供稿作者:张福全1 马延2 [导读]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可引起慢性髋关节疼痛及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的疾病,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的病因。 张福全1 马延2 (1山东省滨州地区惠民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251712) ( 2山东铝业公司医院放射科 255069) 【摘要】髋关节撞击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可引起慢性髋关节疼痛及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的疾病,是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常见的病因。依据临床病理分为三类:凸轮型(Cam);钳型(Pincer);混合型;髋关节X线正位片可观察到股骨头颈之间的凹陷度不足,表现为股骨头突起部向外侧伸延、头与颈间的凹陷减少或消失。CT及MRI能发现不明显的股骨头颈交界处及髋臼的解剖异常。而显示关节盂缘病变和邻近软骨病变及软骨下囊性变和滑膜疝,MRI较x线平片及cT更准确。主要就髋关节撞击综合征的临床、分型及影像学表现予以综述。【关键词】髋关节撞击综合征钳型(Pincer) 凸轮型(Cam) 混合型【中图分类号】R68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4-0028-03 髋关节撞击综合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 syndrome,FAI)是一种常见的、可引起慢性髋关节疼痛及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的疾病。它是由于股骨近端和髋臼盂缘间解剖的异常,或解剖正常但长期不正常外力作用于髋关节,导致两者长期不正常接触、碰撞,产生反复的微型创伤致使关节盂缘和关节软骨退变,从而引起一系列临床症状。FAI是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先兆[1-3]。为了阻止或延缓髋关节的退行性变,对FAI及其与骨关节炎关系的认识是早期诊断和治疗的关键。 一、发病机制 其碰撞的病理机制:FAI常见于髋解剖结构异常的病人,如髋发育不良、头骺滑脱、头骺缺血坏死或外伤后畸形等发生髋臼和股骨头颈结合部异常吻合。可单纯由于股骨头颈结合部或髋臼解剖异常引起,也可由两者共同引起。(图1、显示其发病机制) 图1 A为正常;B为股骨头颈凹陷不足;C为髋臼后倾;D为股骨颈凹陷不足与髋臼后倾共同作用所致。 二、临床表现 FAI病人常是喜欢运动的青壮年,临床症状为轻微外伤后或无创伤的情况下缓慢发生的髋部疼痛,腹股沟区慢性疼痛为锐痛,初为间隙性,以后随着活动及受力增加变为持续性髋关节屈曲和内收受限,碰撞试验阳性,即髋关节屈曲内旋时疼痛[5]。运动时疼痛加剧。 三、分型 依据临床病理分为三型:凸轮型(Cam);钳型(Pincer);混合型。 (一)Cam凸轮撞击型:由于股骨近端的解剖异常而引起的碰撞,称之为Cam凸轮碰撞,即股骨头相对于颈后移造成股骨头颈之间的凹陷不足,导致髋关节屈曲或(和)内旋时股骨颈和髋盂间接触或碰撞,这种不正常的力反复作用于前上盂缘区的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从而损伤关节盂缘和关节软骨[2 3]。这一类型多见于年轻男性运动员[2] 。 髋关节X线正位片可观察到股骨头颈之间的凹陷度不足,表现为股骨头突起部向外侧伸延、头与颈间的凹陷减少或消失。所谓“左轮枪柄”样畸形就是指这种通常应为凹陷的股骨头颈结合部变平,即股骨颈前外侧方隆起,(图2所示) 图2股骨头颈联合处前上缘骨性突起 Notzli等提出了用MRI定量描述股骨头颈交界处凹陷的方法。当股骨头颈凹陷不足时,A点处的骨皮质到股骨头中心的连线与股骨颈中轴线的夹角仅增大,(如图3所示)。在FAI组中该角平均为74.0°±5.4°,而在正常对照组为42.0°±2.2°所有由于股骨头颈结合部形状异常引起的碰撞原因都能引起这一角度的增大。股骨头颈凹陷不足时股骨颈宽度与股骨头半径比率也会增大,α角越大,越容易发生前上方股骨头颈与髋臼唇的撞击。α角>50°是诊断FAI的临界值。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肩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 杭州骨科在线2010-04-06 12:30:50 作者:季成来源: 文字大小:[大][中][小] 肩袖又叫旋转袖(rotator cuff),是包绕在肱骨头周围的一组肌腱复合体,肱骨头的前方为肩胛下肌腱,上方为冈上肌腱,后方为冈下肌腱和小圆肌腱,这些肌腱的运动导致肩关节旋内,旋外和上举活动,但更重要的是,这些肌腱将肱骨头稳定于肩胛盂上,对维持肩关节的稳定和肩关节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肩袖损伤,是引起肩关节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资料表明,在40岁以上人群中,约有40%存在肩袖损伤,而60岁以上人群中,几乎100%存在肩袖损伤。 1.肩袖损伤的病因: 肩袖损伤最主要的最主要原因是由肩峰撞击引起,其次是分别是肩袖的退变、钙化、外伤及其他原因。 2.肩袖损伤的主要症状: 早期主要表现为疼痛和力弱,特别是上臂外旋、内旋、外展位外旋,前屈位内旋的肌力下降,其肌力下降程度与肩袖损伤程度成正比。肩袖损伤后由于患肢因疼痛减少活动,肩关节周围组织因炎症粘连继而产生冻结肩。 3.为什么要手术修复肩袖: 生物力学的研究表明,完整的肩袖是保证肩关节的良好功能及维持肩关节的稳定性所必须的。其中岗下肌和小园肌是提供肩关节外旋的唯一肌肉,而肩袖也保证了肱骨头位于肩胛盂的中心,可以避免由于盂肱关节的不稳而产生的肩关节退变性疾病。因此手术修补受损的肩袖是有必要的。 4.如何选择手术: 肩袖损伤的修补一般有开放修补,关节镜加小切口修补,全关节镜下修补。 毫无疑问,全关节镜下修补具有可以获得更好的手术视野,可以从前后外侧等各个方向良好的观察病变区域。同时,全关节镜下手术具有良好保护三角肌并避免术中对三角肌进行的分离,可以使腱-肌肉单元得到充分的松解,可以同时进行肩峰下减压以及发现及评估盂肱关节内部可能合并存在的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肩袖的深层撕裂以及肩胛下肌的损伤等优势。 5.术后效果: 一般来说肩袖损伤修补术后都具有良好的缓解疼痛的效果,尤其是对于年龄越轻,损伤时间越短的患者,肩袖修补术后疼痛缓解及功能恢复情况则越好。即使是巨大肩袖损伤无法进行修补的患者,在行肩袖部分修补术后(包括修补肩胛下肌和冈下肌)也能达到缓解疼痛和稳定肩关节的目的。Burkhart等报道在对14例患者行部分修补术后,13例患者的疼痛得到了有效的缓解,功能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图1:关节镜下观肩袖(冈上肌腱止点)损伤

肩峰下撞击综合症治疗

肩峰撞击综合症 肩峰撞击综合症是肩痛最常见的原因。它是由上臂上举后肩袖受到肩峰的压迫造成。 肩袖是由岗上肌,岗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这四块肌肉的肌腱构成,这些肌肉包绕肱骨头,起着上提和旋转肩关节的作用。 肩峰是肩胛骨的前缘。它在肱骨头的上方,当臂上举时,肩峰檫过或撞击肩袖的表面。这就造成了肩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朱伟民疼痛可能是由于滑囊炎或肩袖本身的肌腱炎引起,也可能是由部分的肩袖撕裂造成。 一. 危险因素和预防 肩峰撞击在年青的运动员和中年人中比较常见。经常做上举运动的游泳,棒球和网球运动以及建筑工和油漆工都特别容易受伤。疼痛可以是小的创伤或没有明显诱因自发产生。 二. 症状 开始的症状可能很轻微。早期病人并不来求医。疾病初期就可能有活动时的疼痛。疼痛可能从肩部放射到前臂,在上举或持物时产生疼痛加重,运动员可能在投掷或打网球时产生疼痛。当疼痛不断发展后,会产生夜间痛。上肢的力量或运动幅度可能减小。可能不能把手放到背后,做系扣解扣的动作。在严重的病例活动的丧失可能造成凝冻肩。在急性滑囊炎时,肩部会有明显的触痛。肩关节在各个方向的运动都有限制和疼痛。 二. 诊断 诊断肩峰撞击,依靠症状和体征。病人需拍片。岗上肌出口位有时可以看到在肩峰前缘有小的骨刺。核磁共振可以发现有积液或滑囊炎。在有些病例中可以发现旋肩袖的

部分撕裂。肩峰撞击注射实验可以明确诊断 三. 治疗 1. 保守治疗 医生会建议病人休息和避免上举运动。还可能处方一些口服的非甾体抗炎药。在凝冻肩患者进行一些拉伸联系也有些帮助。许多病人对可的松和麻醉剂的局封治疗有效。医生还可能建议一些物理治疗。物理治疗从几个星期一直到数月。许多病人病情逐步改善并恢复功能。 2. 外科手术治疗 当保守治疗不能减轻疼痛时,医生会建议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目的是去除撞击,为肩袖创造一个比较大的空间。使得肱骨头在肩峰下间隙中自由地活动,无疼痛地上举上臂。最常见的手术是肩峰下减压和前部肩峰成形术。这可以通过关节镜手术获开放手术来完成。 肩关节镜手术技术:在关节镜手术过程中,需要作2-3个穿刺孔。肩关节用光纤的摄像系统来检查,用一些精细的小器械来进行肩关节内的手术操作。 切开手术:可以在肩关节的前方作一个小切口,这样可以在直视下看到肩峰和肩袖。 大多数肩峰撞击的病人在肩峰前缘去除一些骨质,并附带一些滑囊组织。 外科医生在治疗肩峰撞击的同时还可能治疗一些伴随的疾病,如:肩锁关节炎,肱二头肌肌腱炎或部分肩袖撕裂。 3. 康复 在手术后肩关节需用夹板暂时固定,这可以促进早期愈合。只要你感觉不痛了你可以去除固定,开始练习并使用肩关节。医生会根据你的需要和手术中的发现来提供一个康复计划。这包括通过锻炼来恢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和力量。一般需要2-4个月来获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康复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康复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 , SIS) 是1972 年由Neer 首先提出来的,是指肩部前屈、外展时,肱骨大结节与喙肩弓反复撞击,导致肩峰下滑囊炎症、肩袖组织退变,甚至撕裂,引起肩部疼痛、活动障碍,是对单独的或混合多样因素引起的肩前方或前外上方疼痛的总称。 中文名 肩峰下撞击综合征康复 外文名 subacromial impingement syndrome 类别 症状 特点 康复 疾病简介 肩峰下间隙又称冈上肌出口或肱骨上间隙,上缘是喙肩弓,由肩峰的下缘、喙肩韧带和喙突组成,下缘包括肱骨大结节和肱骨头上部,位于肩峰下间隙中的是肩袖肌肌腱、肱二头肌长头腱、肩峰下及三角肌下滑囊和盂肱关节囊的上部。在上肢上举过程中大结节移动并靠近肩峰, 使间隙变窄,其间任何组织发生病理改变均可导致SIS。 危险因素和预防 肩峰撞击综合症是肩痛最常见的原因。它是由上臂上举后肩袖受到肩峰的压迫造成。肩袖是由岗上肌,岗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圆肌这四块肌肉的肌腱构成,这些肌肉包绕肱骨头,起着上提和旋转肩关节的作用。肩峰是肩胛骨的前缘,它在肱骨头的上方,当臂上举时,肩峰檫过或撞击肩袖的表面。这就造成了肩关节的疼痛和活动受限。肩峰撞击在年青的运动员和中年人中比较常见。疼痛可能是由于滑囊炎或肩袖本身的肌腱炎引起,也可能是由部分的肩袖撕裂造成。经常做上举运动的游泳,棒球和网球运动以及建筑工和油漆工都特别容易受伤。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一般由于过度用肩或反复肩部损伤引起,故平时应该:急性发作期应保持肩部固定,少活动;2,缓解期注意适当锻炼,避免暴力,过重,外伤的刺激;注意肩部保暖. 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和活动受限,疼痛通常以肩峰周围为主,有时可放射至三角肌止点区域,尤其在肩关节外展到60~120°时,疼痛最明显,部分患者有夜间痛,侧卧压迫患肩时疼痛加重。X线检查可发现肱骨大结节硬化、囊性病变或者骨赘形成、肩峰前缘硬化或骨赘形成、肩峰下间隙变窄等变现,尤其是冈上肌出口位可明显显示肩峰的形态。 开始的症状可能很轻微。疼痛可能从肩部放射到前臂,在上举或持物时产生疼痛加重,运动员可能在投掷或打网球时产生疼痛。当疼痛不断发展后,会产生夜间痛。上肢的力量或运动幅度可能减小。可能不能把手放到背后,做系扣解扣的动作。在严重的病例活动的丧失可能造成凝冻肩。在急性滑囊炎时,肩部会有明显的触痛。肩关节在各个方向的运动都有限制和疼痛。 评估与诊断 参考Nikolaus 等提出的:诊断标准,当满足以下5 项标准中的3 项,则可诊断为肩峰下撞击综合征: ①肩峰前外缘压痛;

肩关节撞击综合症

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最常见的是由位于肩峰、喙肩韧带和肱骨头间的软组织与肩峰、喙肩韧带碰击,造成这些软组织发生无菌性炎症并引起疼痛,有时甚至发生嵌顿。构成本综合症的疾病包括肩峰下滑囊炎,冈上肌腱炎,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肱二头肌长头腱鞘炎,肩袖退变撕裂等多种病理变化。 肩关节中的主要活动关节,肩峰,喙肩韧和喙突的一部分构成喙肩穹隆,其下方为肱骨头,在二者之间为肩峰下间隙,间隙内有肩袖和肱二头肌长头腱通过。 导致撞击综合症的原因可以是肩峰的形态问题,也可以是肩峰下骨赘增生引起肩峰下间隙狭窄。也有人认为由于过多的肩关节外展活动或长期累积性损伤,间隙内组织发生磨损,反复磨损加剧组织炎症性反应,间隙内压力增高,加重撞击,最终导致肩关节撞击综合症。总之,无论肩峰下间隙狭窄,或肩峰下间隙内内容物增大,只要肩峰下间隙内没有足够的空间,就会发生撞击,从而产生撞击综合症。 2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诊断 2.1病史及临床表现本征可发生于10岁以上的任何年龄,仔细询问病史有助于诊断的确立,[7]多数患者有反复应用肩部史,尤其是过头运动,明显的外伤史,以前治疗的方式,疼痛的性质,症状发展过程及持续时间等均能对诊断的确立及治疗的选择带来帮助。[1,6,7]Neer将撞击征分为三期,主要鉴于病理变化不同,而临床表现上则差别不大,患者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严重时影响睡眠,上肢无力,有的出现疼痛弧征,即患臂上举60°~120°范围出现疼痛或症状加重,[1]据患者病情不同(是否合并肩袖损伤等)临床症状轻重不同。 2.2临床体征据Neer分期不同,患者可有不同的临床体征出现,(1)砾轧音,检查者用手握持肩峰前、后缘,上臂作内、外旋运动及前屈、后伸运动可扪及砾轧音,[6]听诊更易闻及。明显的砾轧音多见于Ⅲ期,尤其是伴有完全肩袖撕裂音;(2)肌力减弱,此乃因肩袖肌撕裂有关;(3)撞击征,为Neer[1]描述的一种检查方法,检查者用手向下压迫患侧肩胛骨,并使患臂上举,如因肱骨大结节与肩峰撞击而出现疼痛为撞击试验阳性,而在一些晚期病例中,患者不能做超过90°以上运动时,Hawkins[32]设计在上举90°位时,强迫患臂内旋引起疼痛为阳性,是又一种有效检查方法;(4)撞击试验,用1%的利多卡因10ml沿肩臂下面注入肩峰下滑囊,若注射前、后均无肩关节运动障碍,注射后肩痛症状得到暂时性完全消失,则可诊断撞击征。若注射后疼痛仅有部分缓解,且仍有关节功能障碍,则冻结肩可能性大。此法可对非撞击综合征引起的肩痛症做出鉴别;[1,7](5)肩肱节律异常,有大的肩袖撕裂者,患者不能外展上臂,而以耸肩来替代,此乃因肩袖组织不能稳定肱骨头,因此三角肌收缩时,肱骨头沿其纵轴向上,使肩胛骨在胸壁上抬起并旋转所致;(6)垂臂试验,在合并肩袖撕裂者中,部分病人不能主动上举或因疼痛上举后不能持住上肢出现垂臂试验阳性;(7)恐惧试验和再复位征,是Jobe[33]提出的一种对年轻有撞击征患者用来判断是否为肱盂不稳定所致撞击的方法,于患者仰卧位,使肩外展90°,臂外旋超过90°时,由于肱骨头开始向前方半脱位,患者出现恐惧试验阳性,然后反向施压还位,患者恐惧减少或消失为再复位征。 在Neer分期Ⅰ期(水肿、出血期),主要表现为肩袖下各种软组织的水肿、出血,可因疼痛而致肌力减弱,但无肩袖撕裂的一些典型表现,此期不易发现疼痛弧征、砾轧音、撞击试验等,在肩袖下注射利多卡因可使症状完全缓解。Ⅱ期(纤维化和炎症期),则由于肩峰下软组织进一步病变,出现增厚,纤维化,占据肩峰下间隙,易于发生撞击,症状持续较长,此期可发现撞击征阳性,疼痛弧征表现明显,肩峰下注射利多卡因仅能暂时缓解症状。Ⅲ期,则由于肩袖撕裂,二头肌长头腱断裂病损,各种骨改变出现(骨刺形成等),患者症状持续加重,疼痛与撞击频率增加,此期可有以上全部体征出现,但因合并肩袖撕裂大小,有无肱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