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完整全面)

脊柱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完整全面)
脊柱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完整全面)

1、脊柱健康问题的必然

追溯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人类由爬行脊椎动物进化而来。最早的爬行脊椎动物就是恐龙。考古化石所能证实的恐龙的生存年代至少是在三亿年前,而远古时代的恐龙,其脊椎骨骼形态和现今世界上的爬行动物脊椎架构就已经基本一致了。这说明爬行脊椎动物的“脊梁”形态已进化得十分完善,这也说明了脊椎动物的“脊梁”进化定型费时至少是3-5亿年。

而以爬行方式生存的改变成直立行走方式的早期原始人类——猿,其出现在至少200多万年前。也就是说,人类脊柱直立起来的年龄却只有200多万年的历史。应该说,相对于爬行动物的数亿年进化历史来说,一两百万年直立行走人的历史还远远不足以使现代人类的脊柱结构得以充分的进化。这也就是说,人类脊柱还是较为脆弱或不完善的。

也有研究证明,原本适应于爬行的脊“梁”虽然现在彻底改换成了“柱”,但现代人类“脊柱”的基本结构与其它爬行脊椎动物的“脊梁”仍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而,其椎体及椎间盘等基本结构还很难胜任直立行走人的需要。也正因为如此,当代人类才会遭受无数脊柱问题的困扰,才会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比如:人们从幼儿开始学习走路起,就在对自己的脊柱进行挑战,不断加重脊柱的负担。脊柱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劳动、锻炼等活动中因被频繁使用而很容易受到伤害,从而使26节(或者33节)椎骨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移位。没有发生任何脊柱移位或侧弯的脊柱几乎是没有的,我们确信这与人类的直立行走和坐立工作有关。因为,人类直立或坐立时,从侧面来看,脊柱并不是垂直的一条直线来支撑身体,而是骨盆以上稍呈S形弯曲,骨盆相对于地面也稍稍倾斜,在这种状态下身体受向前移动力的作用,使腰部负担过重。另一方面,颈部要支撑4-5千克重的头部,还要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以完成转头、抬头、低头等动作,致使颈部负担加重。支撑头颈部的是肩背部,对肩而言,悬挂着占体重1/8的两条胳膊,且两条胳膊在拿重物时,所有的负担就全落在肩背上了。由此可见,人类在直立行走时,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两只胳膊来提重物或搬运东西等,这无疑就得以脊背为中心来完成各种动作或技能。因而,颈部和腰部经常要承受过重的负担,加之颈腰背部的结构精密、灵巧复杂,因而很容易受损而患病。

可见,直立行走和四肢着地移动爬行在生物力学上有着天壤之别。为了直立

行走,我们的祖先不得不为之改变从头部向下直到脚上的骨骼,即颅骨和脊椎骨重新排列,使头部和躯干保持在一条垂直线上;为了支撑身体的重量并减缓直立行走时的冲击,四肢的关节和脊椎骨都开始变大;骨盆也从又长又细的桨状变成又宽又厚的鞍形,将躯干的重量自上而下传给双腿。虽然,脊柱的力学问题始终在严重困扰着人类的生存状态,但我们还是凭借天生具备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和代偿适应的特质,通过脊柱区的肌肉、韧带和椎间盘的协调能力的提高,基本上相对适应了直立状态的劳作和生活。总之,为了“站起来”而直立行走,我们的祖先可以说是“不惜代价”,这也可以说是进化妥协的代价,直至今天我们还不得不一直为此买单——脊柱损害。

可糟糕的是,人类在最近的一百年,又突然加速了改变生存方式的步伐,使直立行动为主的生存状态迅速演变成坐立位为主的工作生活方式。只要回首一下20世纪初,我们都会记得,当时世界上绝大多数人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都是以站立为主的姿态,如跋山涉水,扶犁耕作,劈柴挑担,挥锤炼铁等。但仅仅几十年的光景,在目前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甚至发展中国家),人们已经开始习惯以车代步,以机代人,以自动代人动的坐立位为主的生存方式。而且这种方式仍在迅速地向全球蔓延。这当然使人类大减轻了劳动强度,但同时也大失去了直立行走、活动脊柱的时间和空间。由此使得机体(尤其是脊柱)产生了新的生物力学的种种不适应。

可见,这个时代的人们在过于卷曲和静止休闲的脊柱力学状态下,直立人类的生命优势正在逐渐颓废,甚至逐渐失去直立生存的进化动力。因此,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需要研究如何在充满乐趣的方式下,通过协调运用肢体(四肢)和躯干(脊柱)的运动功能来完成和享受我们人类的生活和工作。如果我们仍然按照懒惰的思维去“光大”发展我们的现代化,人类将会为自己的懒惰付出更大的健康代价。

然而,更槽糕的是随着信息时代和全球竞争时代的到来,各种信息和精神方面的压力是接踵而至,这种压力的重担自然也就落在了支撑我们生命和健康的这根“脊梁”上。因为,脊柱是人体信息中枢和重要传递通道所在地,这些大量信息和压力要在脊柱上进行加工和处理、分拣和传递,是一个非常繁杂的过程。可是,人类的这根并没有进化完善好,又尚不够坚固,且正在遭受着汽车、电脑、空调

和冷饮损害的脊柱又怎么能担当得起超额而来的压力和重担呢?这真是“屋漏又逢连夜雨”,脊柱怎能不崩溃?!脊柱问题又怎能不象“井喷”一样的爆发?!

也由此可见,脊柱在这个特定的时代,已不仅仅是面临着损伤或骨伤的这些生物力学的改变问题,更难堪的是要面临着海量的信息压力和急剧竞争压力的这些生物信息学的紊乱问题。后者比前者更让脊柱无法承受而漏洞百出。所以,“因压成疾”应该是脊柱障碍和脊柱疾病的首要原因。也因而,解决脊柱的问题已不再仅仅是通过整脊或手术来矫正脊柱的力学关系就可以达到目的的,而应是要想办法来减缓压力和疏通经络通道以达到调节平衡和稳定信息及气血运化的目的。这也将是非常重要的解决脊柱问题方法之一。

2、脊柱疾病的发展趋势

据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每年有200多万人因长时间坐着不动而死亡;预计到2020年,全球将有70%的疾病是由坐得太久、缺乏运动引起。另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一生都为各种各样的脊背疼痛问题所累”。更令人担忧的是,已有大量的资料显示:脊柱障碍和脊柱疾病正呈现逐年增多和逐渐年轻化的趋势。例如:当前中小学生发生脊柱侧弯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这主要与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以及长期姿势不良和身体过度负重有关。目前中小学生功课繁重,书包越来越沉,体育锻炼越来越少,肌肉韧带力量不够,长期在某个肩膀上负重会直接影响脊柱的正常状态和功能。另外,现代生活条件改善,孩子体格发育比过去明显高大,部分学校的课桌板凳仍然保持原先的高度,没有及时根据孩子的身高变化做相应调整。这导致很多孩子的脊柱出现问题,进而导致驼背、假性近视等。可见,脊柱疾病也已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

还有就是: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使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及生态环境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目前,社会竞争激烈,生存压力增加,自然环境污染恶化,人的精神压力过大,生活方式急剧变化,致使人的肉体和精神都承担了前所未有的重负,脊柱也变得异常的脆弱,有时甚至经不起轻微的扭挫。换句话说,由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交往的频繁,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及巨大的生存压力和不良生活习惯等影响,人类的健康正面临着新的挑战,脊柱也不例外。首先是脊柱的创伤或劳损的机会明显增加;此外,脊柱的疾病谱也在不断扩大和增加,脊柱自身伤病及由脊柱引发的相关疾病已远远超出了脊椎骨科和中医骨伤科

的畴。据统计,脊柱医学已涉及到呼吸、消化、循环、泌尿、神经、分泌等几乎全身各个系统,横跨、外、妇、儿、皮肤、五官及老年医学等多学科领域,其病症种类近108种之多。

最近,据中国国家卫生部门一项调查表明,每天使用电脑超过4小时者,81.6%的人脊柱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变,导致了脊柱的侧弯、错位等等。且脊柱病人越来越低龄化,很多年轻人不过20多岁,却患上以前50多岁人得的病。在这些年轻的颈腰椎病人中,很多人每天都要在电脑前坐好几个小时,再加上坐姿不正确,桌椅高度不适合以及长时间紧绷的精神,导致颈腰部关节长期处于一种高压状态,易使颈腰椎结构过早丧失水分,引起骨刺、椎间隙塌陷等疾病。也由此可见,汽车和互联网高速发展以及信息和竞争时代的背后有着一个不争的事实,那就是脊柱慢性劳损并发生障碍的人群在递增。脊柱障碍和脊柱疾病的发展势头劲猛,将不可辩驳地成为这个时代疾病谱中最大也是最主要的家族,成为未来时代人类健康的头号敌人。

3、脊柱健康问题的现状

据世界卫生组织资料显示:目前全球有超过一半的人一生都为各种各样的脊背疼痛问题所累。

在美国:美国每年被脊柱疾病纠缠的人约有540万,其实,几乎各个不同的行业都有相应的脊柱疾病,蓝、白领人群受到脊柱病症的影响尤为严重突出。

美国脊椎矫正协会统计表明,美国30岁以上人口脊椎骨退化比例占三分之一以上,70岁以上老人都有脊椎退化现象,在18万卧床或坐轮椅的患者中更为严重。

国外普遍认为脊椎问题会让人的寿命缩短三分之一,它是人类实际年龄平均难以越过80岁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英国:年平均每1000名男性劳动者中,因脊柱病要失去627个劳动日;每1000名女性劳动者中,要失去347个劳动日。每年因背痛请假至少造成500万个工作日无人工作,每6个病假者中就有1人是因为背痛。

2004-2005年,45.2万名英国人称工作导致背痛或背部病情进一步恶化,其中约1/6是新增病例。2006年背痛患者平均请假19天;在280万名领取残障津贴的英国人中,约11%称有肌肉骨骼方面的疾病。在过去12个月

里,40%的英国成年人曾有过1天以上的背痛经历。

在德国:根据KEMPF(德国某家骨科医院)调查显示:大约有80%的德国人患有慢性衰落的文明病,其中约有六成以上的人是患有慢性或急性的脊背疼痛,最终的后果是他们患有脊柱和椎间盘等疾病,导致其无常工作。脊背疼痛一方面也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在中国:有资料显示,中国50岁以上的人群中,有97%的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脊柱疾病;而在40岁的人群中,有40%的人脊柱不健康。一家医院对收治的近千名腰间盘突出患者进行的调查显示,因静坐不动而致腰椎、腰肌疾患的比例占总数的50.6%,其中四分之三为15至35岁的年轻人。这种疾病临床常表现为颈、肩、背疼痛,手臂麻木,肌肉萎缩,头痛、眩晕、视力模糊、记忆力下降、食欲不振、反胃、呕吐、下肢无力,严重者可致瘫痪。

同时,另据中国儿童发展中心统计发现,我国儿童脊柱侧弯症的发病率高达20%。凯诺脊椎健康中心对5所小学1500名小学生进行了脊柱状况普查,发现脊柱不健康的孩子多达50%以上;另据中医药大学统计,80%出现头痛、腰背痛和手脚麻木的成年人,实际源于儿童时期的脊椎异常。为什么人们对脊椎移位的感觉比较迟钝呢?主要原因是连接椎体的椎间盘少有神经分布。当椎体发生移位时,椎间盘承受的压力失去平衡,容易造成椎间盘损伤。此外,脊椎移位还会影响椎间盘自身的营养供应,从而加速退化,退化到一定程度时,如咳嗽、弯腰等轻微的诱因都会导致椎间盘纤维环层破裂,髓核脱出,引起神经压迫症状。脊椎移位还可使椎体上下平行位置发生改变,引起椎间孔狭窄,压迫神经,导致头晕、头痛及颈、肩、腰、背、腿疼痛等一系列病症。调查表明,脊柱的许多隐患在儿童时期就已经存在了,但由于儿童的脊柱柔韧性强,掩盖了脊椎异常的真相。随着年龄的增长,30岁左右人体骨骼开始走向退化,脊柱不正常的移位进一步发展,脊柱异常引起的症状开始逐渐显现出来。这就是为什么人到中年就哀叹老之将至的原因之一。

总之,随着现代生活和工作方式的转变,很多年轻人和儿童都会有脊柱方面的损害或患上各种各样的脊柱疾病。白领一族、办公室工作者由于长期伏案工作或久盯电脑屏幕,多数患上以颈椎、腰椎损害为主的脊柱疾病。计算机工程师、设计师、会计、教师、企业家、司机、医生、学者、经理等相关工作者,以及沉溺于

电脑游戏的学生患此病的几率也逐渐上升。几乎不分行业、性别、年龄,人们都或多或少的受到“脊柱障碍”或“脊柱疾病”的威胁和侵扰,此病已逐渐成为人类最大的健康威胁。有关专家称:现代每个人的脊柱都有问题,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脊柱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完整全面)

1、脊柱健康问题的必然 追溯人类的起源与进化,人类由爬行脊椎动物进化而来。最早的爬行脊椎动物就是恐龙。考古化石所能证实的恐龙的生存年代至少是在三亿年前,而远古时代的恐龙,其脊椎骨骼形态和现今世界上的爬行动物脊椎架构就已经基本一致了。这说明爬行脊椎动物的“脊梁”形态已进化得十分完善,这也说明了脊椎动物的“脊梁”进化定型费时至少是3-5亿年。 而以爬行方式生存的改变成直立行走方式的早期原始人类——猿,其出现在至少200多万年前。也就是说,人类脊柱直立起来的年龄却只有200多万年的历史。应该说,相对于爬行动物的数亿年进化历史来说,一两百万年直立行走人的历史还远远不足以使现代人类的脊柱结构得以充分的进化。这也就是说,人类脊柱还是较为脆弱或不完善的。 也有研究证明,原本适应于爬行的脊“梁”虽然现在彻底改换成了“柱”,但现代人类“脊柱”的基本结构与其它爬行脊椎动物的“脊梁”仍然没有太大的区别。因而,其椎体及椎间盘等基本结构还很难胜任直立行走人的需要。也正因为如此,当代人类才会遭受无数脊柱问题的困扰,才会为此付出极大的代价。 比如:人们从幼儿开始学习走路起,就在对自己的脊柱进行挑战,不断加重脊柱的负担。脊柱在日常的生活、学习、劳动、锻炼等活动中因被频繁使用而很容易受到伤害,从而使26节(或者33节)椎骨很容易发生各种各样的移位。没有发生任何脊柱移位或侧弯的脊柱几乎是没有的,我们确信这与人类的直立行走和坐立工作有关。因为,人类直立或坐立时,从侧面来看,脊柱并不是垂直的一条直线来支撑身体,而是骨盆以上稍呈S形弯曲,骨盆相对于地面也稍稍倾斜,在这种状态下身体受向前移动力的作用,使腰部负担过重。另一方面,颈部要支撑4-5千克重的头部,还要保持高度的灵活性,以完成转头、抬头、低头等动作,致使颈部负担加重。支撑头颈部的是肩背部,对肩而言,悬挂着占体重1/8的两条胳膊,且两条胳膊在拿重物时,所有的负担就全落在肩背上了。由此可见,人类在直立行走时,为了生存,不得不用两只胳膊来提重物或搬运东西等,这无疑就得以脊背为中心来完成各种动作或技能。因而,颈部和腰部经常

脊柱外科常用英语词汇

脊柱外科常用英语词汇 LUMBAR SPINE Lumbar disc herniationsyndrome 腰椎间盘突出症 Fenestration and DiscectomyLove method(开窗髓核摘除术Love 法) minimally invasive discectomy微创椎间盘切除术 MED(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 内镜椎间盘切除术 Burst (Compression)fracture of T1—12,L1—5胸腰椎爆裂(压缩)骨折Open reduction and pedic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Depression and pedicle screw systeminternal fixationwith bonegraft减压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 Lumbar spine canal stenosis腰椎管狭窄症spinal stenosis Fenestration depression(开窗减压) laminectomy椎板切除术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假性(退变性)脊柱滑脱Spondylolitic spondylolisthesis 真性(峡部裂性)滑脱 Reductionandinterbody fusion (复位椎间植骨融合) anterior approach前入路 posterior approach后入路 Removal of internal fixation内固定取出术 ALIF:anterior lumber interbody fusion前路椎间融合 PLIF: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fusion后路椎间融合 TLIF: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经椎间孔融合 Endoscopicoperation内镜手术 spinalfusion脊柱融合 pseudarthrosis假关节 chemonucleolysis髓核融解术 discogenic backpain椎间盘源性腰痛 sacroiliac joint骶髂关节 spondylolisthesis脊柱滑脱 Removal 取出(术) backpain inchildrenandadolescents儿童与青少年得下腰痛 discitis间盘炎 CERVICALSPINE Anold_Chari Deformity颅底畸形 C1 laminectomy and Occipital_C3 Fusion (颈1后弓切除加枕颈融合术) Jefferson Fracture环椎爆裂骨折Halo—vest externalfixation (头环背心外固定) Atlantoaxial subluxation 环枢椎脱位 Margel Screw(C1—2关节突螺钉) Trans-oral approach(经口咽入路手术) DensFracture齿状突骨折 Dens Screwinternalfixation(齿状突螺钉内固定)

腰椎图片

学会看腰椎间盘突出CT和MRI磁共振片子 朋友们可以进来学一下,挺不错的.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病,要确诊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的方法是去医院拍一张腰部CT片或者MRI(磁共振片子)。不过一般医生都没有充裕的时间把片子报告详细解释给你听,患者常常只能拿着“语言简练”的CT或者磁共振报告单对自己的病情似懂非懂。不要着急~现在就来手把手教你,怎样自己也能看懂CT和MRI磁共振片子,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学习本看片教程不需要以前有医学知识背景,只要学完本教程的几个简单的步骤,十分钟后你自己也可以看懂“高深”的CT/MRI片子啦 (^o^) 第一课,我们先学一点儿预备知识。 腰椎间盘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髓核,髓核外边包围着纤维环,上下是软骨板。关于腰椎间盘构成的详细知识,请参见腰椎知识堂中的相关文章,这里主要讲一下和MRI/CT片中与腰椎间盘疾病有关的几个关键解剖结构。看看腰椎间盘片子的轴面视图示意图,这几个关键结构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腱鞘囊、又叫做硬膜囊(Thecal Sac)·发出神经根(Exiting Spinal Nerve Roots )(L5) ·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Spinal Nerve Roots)(S1) 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关键的“罪魁祸首”要看:·髓核·后纵韧带·后纤维环·小关节这几个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都可以导致腰痛以及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要看清到底哪里受压,被什么压迫着,正确的方法是看其MRI/CT的轴状面图(从上往下看)。而从矢状面图(从侧面看)上只能大概地看出是否存在压迫、膨出或突出。随着对下面内容的学习,你可能感到CT和MRI图像并不象这个示意图中

脊柱外科常见疾病中运用三种微创技术治疗的探讨

脊柱外科常见疾病中运用三种微创技术治疗的探讨 发表时间:2019-07-19T10:41:34.337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3月上第5期作者:方婷 [导读] 脊柱外科常见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掌控好具体的适应症,选择最适宜的微创技术,则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湖北省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 448000 【摘要】目的:脊柱外科常见疾病中选择正确的微创技术可以降低病患的损伤度,改善治疗效果。方法:对收治的90例行微创手术的脊柱外科病患进行研究,探讨三种微创技术(经皮成形术、自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以及显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的治疗情况。结果:A 组病患治疗优良率为90.00%;B组治疗优良率为96.67%,病患未出现1例并发症症状;C组30例病患手术完成48小时内其腰背疼痛均得到了有效改善。结论:脊柱外科常见疾病治疗过程中需要掌控好具体的适应症,选择最适宜的微创技术,则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关键词】脊柱外科;常见疾病;三种微创技术;治疗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挑选我院于2018年2月-2019年1月来我院脊柱外科治疗的90例病患进行研究,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三组,即A组(30例)、B组(30例)与C组(30例),A组病患实施APLD(自动经皮腰椎间盘切吸术),B组实施MED(显微内镜下椎间盘切除术),C组病患实施PVP(经皮椎体成形术)。所有病患中男性49例,女性31例,年龄为60-80岁,平均年龄(63.7257.03)岁。对入选90例病患的一般资料展开对比分析,比对差异不显著>0.05,有一定的对比价值。 1.2手术治疗方法 A组病患行APLD,病患取俯卧位,将腰桥升起,确保腰椎后凸,病变间隙后部增大,局麻,在症状相对严重的一边距离正中线旁边开一8-10厘米开口,与水平面保持35-45°的角,并对准突出间隙后1/3工作三角区进行穿刺处理,正侧位透视作用下见针的位置正确,逐级套管扩张,再将入口扩开,将突出髓核取出,将残余髓核运用负压切吸冲洗干净,完毕后将针眼覆盖。侧路下切吸术是运用专用的工作套管,于内壁放置一个专用的内镜,连接MED系统,可防止盲目性问题的产生。 B组病患行MED治疗,给予硬膜外麻醉,病患取俯卧位,为悬空腹部可垫软枕,在腰桥升起后保持腰椎后凸,开大病变椎板间隙,于C 壁X线下从病变间隙后正中线旁开出0.5厘米,同时插入导针,于透视状态下确保针的位置准确后以针眼为中心行一1.2厘米的纵行切口,将套管逐级扩张,将工作套管口端放置在椎板间黄韧带表面,采用自由臂加以固定,与成像系统以及显示器连接起来,将黄韧带与椎板中表面软组织清除干净,并将椎板间、上位椎板下缘以及关节突内缘黄韧带显露出来,咬除关节突内缘与椎板下缘(视情况而定),将神经根与保护硬膜囊显露出来,用髓核凿将突出间盘部分清除掉,同时运用钳取出间盘内退变松动髓核,确保神经要根管狭窄部分扩大。最后拔管、冲洗缝合切口。 C组病患实施PVP治疗法,依照病患的临床情况选择针对性的麻醉方式,取俯卧位,悬空腹部,消毒铺巾,于C臂X光机的指引下行经皮穿刺,通常情况下,伤椎进入由胸椎弓根外横突肋凹处穿刺,而腰椎伤椎则经椎弓穿刺进入。在确保穿刺针处于准确位置后注入造影剂,观察造影剂于病变椎体中的分布情况,将调好的骨水泥采用螺旋加压器推注进入病椎中,完成后将穿刺针拔出后覆盖无菌敷料。 2.结果 A组30例病患经治疗后,其治疗效果依照Macnab标准展开评定,30例病患中优有19例,良有8例,可有2例,差1例,优良率为90.00%。 B组30例病患经治疗后,针对病患的治疗效果肜Nakai标准加以评定,其中优有26例,良有3例,可有1例,优良率为96.67%,病患未出现1例并发症症状。 C组30例病患仅有2例治疗椎体转移瘤,有28例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手术过程中未出现1例骨水泥渗漏情况,无神经根、脊髓损伤症状。手术完成48小时内其腰背疼痛均得到了有效改善。 3.讨论 脊柱外科常见疾病主要有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产生的腰背疼痛等。就腰椎间盘突出症来说通常选择保守治疗,若效果不显著则可实施开刀手术,然而手术带来的创伤度不小,也会为病患带来相应的并发症,使病患无法完全接受。微创手术运用于脊柱外科中可以改善上述出现的问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从本研究结果来看,三组不同微创技术呈现出的效果是相当显著的,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Macnab I.Negative disc exploration:an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nerve root involvement in sixty-eight patients[J].Bone Joint Surg(AM),1971;53(5):891-893. [2]Nakai O,Ookaw A,Yamaura I.Long-term roentgeno-graphic and functional changes in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with wide fenestration for central lumbar stenosis[J].Bone joint Surg(2M),1971;73(8):1184-1196. [3]银和平,钟秀,曹振华.三种微创技术在脊柱外科常见疾病中的应用[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6(05):403-406.

脊柱外科出科考试

脊柱外科出科考试 1.脊柱屈曲型损伤最常发生的部位在 A:颈椎 B:颈胸椎交界处 C:胸椎 D:胸腰椎交界处 E:腰椎 2、搬运脊柱骨折病人的正确方法是 A:抬头、抬脚法 B:搂抱搬运法 C:半坐搬运法 D:平托搬运法 3、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有价值,可靠的方法是 A:详细询问病史与严格体检 B:X线平片 C:脊髓造影 D:MRI E:CT 4、在先天性脊柱侧弯病因中,下列哪项是常见的? A:姿势性脊柱侧弯 B:功能性脊柱侧弯 C:楔形椎体 D:神经源性脊柱侧弯 E:胸源性脊柱侧弯 5、强直性脊柱炎的好发年龄是 A:16~30岁 B:30~35岁 C:35~45岁 D:46~55岁 E:56~65岁 6、胸、腰椎骨折并关节突交锁,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骨盆牵引 B:骨折处垫厚枕复位 C:局麻下手法复位 D:手术切开复位 E:双踝悬吊法复位 7、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精确性,确定手术部位的特殊检查是 A:椎管造影 B:B超检查 C:MR检查 D:CT检查 E:可视性椎间盘造影 8、脊柱损伤伤员的正确搬运方法是: A:二人分别抱头抱脚平放于硬板上后送 B:二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搬起平放于门板担架上后送 C:一人抱起伤员放于门板担架上后送 D:二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头,肩,臀和下肢,平放于帆布担架上后送 E:无搬运工具时可背负伤员后送 9、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基本的活动方法是: A:推拿按摩 B:止痛药 C:理疗 D:完全卧床休息 E:脊肌锻炼 10、脊柱结核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窦道形成,混合感染 B:椎体的病理性骨折 C:脊柱的活动功能障碍 D:截瘫 E:骨骺受累时可影响生长发育 11、颈脊柱中活动范围最大的一个节段,而头的旋转活动主要发生在 A:寰枕关节 B:寰枢关节 C:上颈段 D:下颈段 E:整段颈椎 12、颈椎病病人出现枕下肌痛及同侧头皮感觉异常,与临床关系较大的是哪个神经受刺激 A:颈1 B:颈2 C:颈3 D:颈2~3 E:颈3~4 13、“竹节样”脊椎见于 A:强直性脊柱炎 B:脊柱结核 C:脊柱侧弯 D:脊柱骨折 E:脊柱肿瘤 14、腰椎间盘突出的临床体征中,最有意义的是 A:腰椎侧突 B:腰部活动受限 C:压痛及骶棘肌挛缩 D:直腿抬高试验阳性 E: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阳性 15、下列哪项属于结构性脊柱侧弯? A:功能性脊柱侧凸 B:下肢不等长性脊柱侧凸 C:骨盆倾斜继发脊柱侧凸 D:坐骨神经痛引起脊柱侧凸 E:特发性脊柱侧凸

如何看颈腰椎(图)

学会看腰椎间盘突出CT和MRI磁共振片子的超好教程 学会看腰椎间盘突出CT和MRI磁共振片子的超好教程泥巴 朋友们可以进来学一下,挺不错的.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病,要确诊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的方法是去医院拍一张腰部CT片或者MRI (磁共振片子)。不过一般医生都没有充裕的时间把片子报告详细解释给你听,患者常常只能拿着“语言简练”的CT或者磁共振报告单对自己的病情似懂非懂。不要着急~现在就来手把手教你,怎样自己也能看懂CT和MRI磁共振片子,做到自己心中有数。学习本看片教程不需要以前有医学知识背景,只要学完本教程的几个简单的步骤,十分钟后你自己也可以看懂“高深”的CT/MRI片子啦 (^o^)第一课,我们先学一点儿预备知识。 腰椎间盘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髓核,髓核外边包围着纤维环,上下是软骨板。关于腰椎间盘构成的详细知识,请参见腰椎知识堂中的相关文章,这里主要讲一下和MRI/CT片中与腰椎间盘疾病有关的几个关键解剖结构。看看腰椎间盘片子的轴面视图示意图,这几个关键结构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腱鞘囊、又叫做硬膜囊(Thecal Sac)·发出神经根(Exiting Spinal Nerve Roots )(L5) ·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Spinal Nerve Roots)(S1) 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关键的“罪魁祸首”要看:·髓核·后纵韧带·后纤维环·小关节这几个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都可以导致腰痛以及下肢疼痛(坐骨神经痛)。要看清到底哪里受压,被什么压迫着,正确的方法是看其MRI/CT的轴

状面图(从上往下看)。而从矢状面图(从侧面看)上只能大概地看出是否存在压迫、膨出或突出。随着对下面内容的学习,你可能感到CT和MRI图像并不象这个示意图中所画的那样清晰分辨出各个部分,看真实的CT/MRI片子,有时不得不发挥点“想象空间” ^_^ <第一课完> 第二课,找到我们要看的那一个椎间盘。 如果没有腰椎的定位图,对“外行人”来说几乎无法分清腰部的5个椎间盘的不同。定位图就象路线图一样告诉我们腰椎每个扫描层的具体扫描部位,所以即使对于很有经验的医师定位图也是必不可少的。这张定位图从矢状面观标出了腰部脊柱的20个MRI切片层。每个数字代表一个通过该平面所拍的MRI 图像。这张片子中的图像层只涵盖了L3, L4, 及L5三节。例如,层11 (标为红色的第10层上的一层)正好穿过L4椎间盘。如果你L4椎间盘有问题,就看此层图像。图层18信息也非常有用,它对应着L3椎间盘。对于椎间盘很薄的病人,层的厚度应最好更薄一点(6mm),以便保证其正好穿过变薄的椎间盘。所以,如果你现在再去看自己的磁共振或者腰椎CT片子,就已经学会了怎样通过“定位图”找到它。在许多MRI片上,每个大的图像都附上一个小的定位图,这就使我们很容易知道正在看的哪个椎间盘。 <第二课完> 第三课,学会看腰椎MRI/CT片子轴状面观。

脊柱外科常用英语词汇.docx

WORD格式 脊柱外科常用英语词汇 LUMBAR SPINE Lumbar disc herniation syndrome腰椎间盘突出症 Fenestration and Discectomy Love method(开窗髓核摘除术Love法) minimally invasive discectomy微创椎间盘切除术MED(micro-endoscopic discectomy)内镜椎间盘切除术 Burst ( Compression ) fracture of T1-12, L1-5胸腰椎爆裂( 压缩 ) 骨折 Open reduction and pedicle screw internal fixation切开复位椎弓根螺钉内固定Decompression and pedicle screw system internal fixation with bone graft减压植骨椎弓根钉内固定 Lumbar spine canal stenosis腰椎管狭窄症spinal stenosis Fenestration decompression(开窗减压) laminectomy椎板切除术 Degenerative spondylolisthesis Spondylolitic spondylolisthesis Reduction and interbody fusion (假性(退变性)脊柱滑脱真性(峡部裂性)滑脱复位椎间植骨融合) anterior approach前入路 posterior approach后入路 Removal of internal fixation内固定取出术 ALIF :anterior lumber interbody fusion前路椎间融合 PLIF :posterior lumbar interbody fusion后路椎间融合TLIF: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经椎间孔融合 Endoscopic operation内镜手术 spinal fusion脊柱融合 pseudarthrosis假关节 chemonucleolysis髓核融解术 discogenic back pain椎间盘源性腰痛

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学进展

脊柱相关疾病的病因学进展(转) 揭示疾病的本质,探索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就必须研究和认识疾病的发生原因和条件。针对病因而采取的防治方法是最积极有效的方法。这是我们医学工作者共同努力的方向。致病因素与人体抗病能力是引发疾病的两个重要原因,致病因素是外因,也就是祖国医学所说的邪气。人体抗病能力是内因,也就是祖国医学所说的正气。祖国医学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然而,现代医学体系仍是以著名的结构性原则为前提,主要是按器官与组织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和生理功能把人体分成若干个系统,如:神经、呼吸、消化、循环、泌尿、内分泌、免疫、生殖、造血、运动等系统。人们习惯于按个各系统来研究人的生理机能和病理变化,随之而来的是我们对疾病的概念也必然是在以结构为主的各系统上,如:循环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诊断、治疗多着眼于各系统和器官上,医疗机构的设置也是按器官、系统分为内、外、妇、儿、口腔、眼、耳鼻喉、皮肤…这种思路和方法虽然有很多优点,使现代医学得到迅猛发展,使人类对许多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便于患者就医,但也存在着不足,尤其是现代医学分科越来越细的今天,它容易使医生的思路局限,由于学科之间的交流较少,造成我们对疾病的整体认识和诊治能力减弱,有许多疾病甚至是常见病长期处在原因不清、机理不明的状态。脊柱相关疾病理论的出现,在病因学方面给了我们新的启示,它打破了以往的分科界限,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了许多常见病及疑难病的发病原因及诊治规律。 一、概念 脊柱相关疾病广义的概念是指:由于脊柱及周围软组织力学失衡引起的疾病。它不仅涉及大家所熟悉的颈、肩、腰、腿痛,如:落枕、颈椎病,腰间盘突出、腰扭伤、腰肌劳损、脊柱骨质增生等,还涉及循环、呼吸、消化、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系统的50 多种病证,如:头痛、头晕、耳鸣、椎动脉供血不足、头昏、视力障碍、咽部异物感、脑震荡后遗症、血压波动、心律失常、胸闷气短、胸背痛、哮喘、“心绞痛”、类冠心病、左侧腹痛、右侧腹痛、胃痛、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胆囊炎、结肠功能紊乱(腹痛、腹泻、便秘)、一侧上肢或下肢凉、痛经、月经失调……等。狭义的脊柱相关疾病主要指后者。 二、发展史

脊柱外科试题

脊柱外科试题 单选题 1、脊柱屈曲型损伤最常发生的部位在 A:颈椎 B:颈胸椎交界处 C:胸椎 D:胸腰椎交界处 E:腰椎 答案:D 2、搬运脊柱骨折病人的正确方法是 A:抬头、抬脚法 B:搂抱搬运法 C:半坐搬运法 D:平托搬运法 E:背运法 答案:A 3、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最有价值,可靠的方法是 A:详细询问病史与严格体检 B:X线平片 C:脊髓造影 D:MRI E:CT 答案:A 4、在先天性脊柱侧弯病因中,下列哪项是常见的? A:姿势性脊柱侧弯 B:功能性脊柱侧弯 C:楔形椎体 D:神经源性脊柱侧弯 E:胸源性脊柱侧弯 答案:A 5、强直性脊柱炎的好发年龄是 A:16~30岁 B:30~35岁 C:35~45岁 D:46~55岁 E:56~65岁 答案:A 6、胸、腰椎骨折并关节突交锁,首选的治疗方法是 A:骨盆牵引 B:骨折处垫厚枕复位 C:局麻下手法复位 D:手术切开复位 E:双踝悬吊法复位

答案:D 7、提高对腰椎间盘突出诊断的精确性,确定手术部位的特殊检查是 A:椎管造影 B:B超检查 C:MR检查 D:CT检查 E:可视性椎间盘造影 答案:E 8、脊柱损伤伤员的正确搬运方法是: A:二人分别抱头抱脚平放于硬板上后送 B:二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头肩,臀和下肢,动作一致将伤员搬起平放于门板担架上后送C:一人抱起伤员放于门板担架上后送 D:二人用手分别托住伤员头,肩,臀和下肢,平放于帆布担架上后送 E:无搬运工具时可背负伤员后送 答案:B 9、腰椎间盘突出症,早期基本的活动方法是: A:推拿按摩 B:止痛药 C:理疗 D:完全卧床休息 E:脊肌锻炼 答案:D 10、脊柱结核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窦道形成,混合感染 B:椎体的病理性骨折 C:脊柱的活动功能障碍 D:截瘫 E:骨骺受累时可影响生长发育 答案:D 11、颈脊柱中活动范围最大的一个节段,而头的旋转活动主要发生在 A:寰枕关节 B:寰枢关节 C:上颈段 D:下颈段 E:整段颈椎 答案:B 12、颈椎病病人出现枕下肌痛及同侧头皮感觉异常,与临床关系较大的是哪个神经受刺激 A:颈1 B:颈2 C:颈3 D:颈2~3 E:颈3~4 答案:B 13、“竹节样”脊椎见于

脊柱问题引起如此多的相关病症

脊柱问题引起如此多的相关病症 脊柱存在问题的人群所战的比例,要比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人群所战的比例高出很多。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习惯以放松的状态站立,或坐卧,最常见的有弓腰、驼背、跷二郎腿等。如此姿态时间久了,会改变脊椎的正常弯曲度,从而导致颈椎病、颈背肌筋膜炎、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等病变的发生。姿态(曲度)不良影响长期姿态不良,不仅影响美丽和脊柱功能,严峻时还影响相应的器官功能。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脊柱相关疾病。据中华脊柱医学论坛的统计,由脊柱问题而引起的相关症状达108处之多。 一、颈椎段脊柱受损或受累,有些部位或器官就遥相呼应能发生疾患: 第一颈椎段:主要关联头、耳、鼻、喉、脸等。如发生障碍,易患头痛、失眠、视力下降、记忆减退、眩晕、高血压和面瘫等症。 第二颈椎段:主要关联耳、鼻、喉、舌、声带、口等。如发生障碍,易患昏眩、偏头痛、耳鸣、胸闷、扁桃腺炎、肋腺炎、鼻窦炎、过敏、失声等症。 第三颈椎段:主要关联咽、颊、肩、横膈等。如发生障碍,易患咽喉炎、咽喉部异物感、牙痛、颈肩酸痛、呼吸困难、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症。 第四颈椎段:主要关联颈部肌肉、咽、臂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肩酸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胸闷、呃逆(打呃)等症。 第五颈椎段:主要关联手肘、食道、气管、横膈膜、心脏等。如发生障碍,易患气管炎、咽喉炎、哮喘、手臂酸痛、心动过速或过缓等症。

第六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道、气管、心肺、上脚等。如发生障碍,易患上臂或手腕痛、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变态、五十肩、大拇指酸麻痛等症。 第七颈椎段:主要关联甲状腺、食管、气管、心肺、肱肌等。如发生障碍,易患甲状腺炎、低血压、心律变态、手臂外侧、中指、肱肌、无名指酸麻痛等症。 二、胸椎段脊柱受损害,有些相关的部位或器官可能发生的疾患: 第一胸椎段:主要关联心脏、气管、食道、前臂等。如发生障碍,易患心慌、心悸、气管炎、气喘、咳嗽、呼吸困难、左上胸痛、手腕痛、手臂后侧痛等症。 第二胸椎段:主要关联心脏、气管、食道、肩臂等。如发生障碍,易患食道炎、胸痛、气喘、咳嗽、血压异常、心律变态、肩臂酸麻痛、手麻痹等症。 第三胸椎段:主要关联肺、支气管、食道、心脏、胸腔等。如发生障碍,易患气喘、咳嗽、支气管炎、肺炎、食道炎、胸膜炎、心脏病、胸闷、胸痛等症。 第四胸椎段:订关联肺、支气管、胆囊、胸肋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肺炎、气喘、黄疸、胸膜炎、乳房痛、肋间痛等症。 第五胸椎段:主要关联肝、胆、脾胃、胸壁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肝炎、胆囊炎、脾肿大、低血压、胃炎、乳房痛、胸壁痛等症。 第六胸椎段:主要关联胰、胃、胆、胸背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肝区痛、胃痛,胆石症、上腹胀痛、肋间痛、食欲不振、胸背痛等症。 第七胸椎段:主要关联肝、胆胰、十二指肠等。如发生障碍,易患肝区痛、胆石症、胃溃疡、2型糖尿病、十二指肠炎、扁桃腺炎等症。

脊柱CT(MR)图解

本帖最后由longer、婷于2013-5-3 04:32 编辑 很多骨科医生或者治疗疼痛的医生由于没有受过专业的学习,对看CT、核磁很费劲,前几个月至今一直有很多大像的这个问题,希望可以从这学习一些专业的知识,今天偶然发现这个专业的学习资料,对于我来说是个很大的开心,所以分享给所有的有缘人,希望可以帮助大家做出精确的诊断。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多发病,要确诊自己是否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好的方法是去医院拍一张腰部CT片或者振片子)。学习本看片教程不需要以前有医学知识背景,只要学完本教程的几个简单的步骤,十分钟后你自己也深”的CT/MRI片子啦(^o^) 第一课,我们先学一点儿预备知识。 腰椎间盘由三部分组成,中间是髓核,髓核外边包围着纤维环,上下是软骨板。关于腰椎间盘构成的详细知腰椎知识堂中的相关文章,这里主要讲一下和MRI/CT片中与腰椎间盘疾病有关的几个关键解剖结构。看看腰椎轴面视图示意图,这几个关键结构是诊断的重要依据:·腱鞘囊、又叫做硬膜囊(Thecal Sac)·发出神经根(Nerve Roots )(L5) ·过往神经根(Traversing Spinal Nerve Roots)(S1) 我们仔细观察这个图,关键的“罪魁祸首核·后纵韧带·后纤维环·小关节这几个结构中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都可以导致腰痛以及下肢疼痛(坐骨神经清到底哪里受压,被什么压迫着,正确的方法是看其MRI/CT的轴状面图(从上往下看)。而从矢状面图(从侧能大概地看出是否存在压迫、膨出或突出。随着对下面内容的学习,你可能感到CT和MRI图像并不象这个示意那样清晰分辨出各个部分,看真实的CT/MRI片子,有时不得不发挥点“想象空间” ^_^ <第一课完>

现代脊柱外科学(上下)

现代脊柱外科学(上.下)【赵定麟 本书分为总论与创伤、脊柱疾患、脊柱侧凸、畸形与肿瘤等共计四卷,七十八章加以阐述。在总论与创伤中,除有关脊椎的解剖及生物力学外, 对脊椎伤患的诊断学基础及脊髓受损的定位诊断等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在颈椎及腰骶椎两篇脊椎疾患中,较细至地介绍了各种常见的病变,对较少见之疾患亦加以介绍。本书在文字上深入浅出,并注重文图并茂,使读者一目了解,以便于临床工作的开展而有利于广大脊椎伤病患者。 赵定麟 男,主任医师,2级教授,博士生导师。1935年1月出生,1956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历任长征医院骨科主任、全军骨科研究所所长,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技专家,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现任国际创伤与矫形外科学会()及世界矫形外科教育学会()中国分会主席以及中华创伤外科学会、中华骨科学会委员、中华骨科学会脊柱外科专业组核心组成员等20个学术职务。二、研究方向主要研究方向为脊柱伤患的诊治,在颈椎伤病的诊治方面 造诣较深。曾设计了颈椎潜式减压、侧前方减压、Y型诫压、局部旋转植骨等多种术式,研 制了颈椎椎体间人工关节、空心螺纹式椎节内固定器及可调式钛合金人工椎体,在欧美、日 本等20余所大学或国际会议上讲学或学术报告,论文多次入选美国、日本及等世界性会议。三、承担课题为全军九五”指令性课题和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一一脊柱外科学主要负责人之一,曾承担课题神经肽与骨衰老的关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脊柱脊髓伤的研究(八五及九五全军医学科技攻关课题基金)”、脊柱外科的临床治疗与实验研究(上海市领先学 科资助项目基金)”等多项课题。四、成果奖励主编专著《脊椎外科临床研究》、《颈椎病》、《下腰痛、》《实用创伤骨科学》、《颈椎伤病学》、《脊柱外科学》、《四肢脊柱创伤》、《现代创伤外科学》、《骨科学新理论新技术》、《创伤骨科学及新进展》、《现代颈椎病学》、《骨科诊断学》《现代骨科学》等专著13部。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脊柱外科发展现状

脊柱外科发展现状 我院脊柱外科(骨科三病区)自2011年6月成立以来,坚持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派出去、请进来及自身不断刻苦学习研究,近年来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其中多项居省内先进水平,极个别项目在国内属高风险、高难度手术。现将我院脊柱外科目前开展的情况介绍如下: (1)脊柱创伤:根据骨折特点采用开放、微创或经皮切口,前方、后方、侧前方或前后联合扩大椎管、减压脊髓或硬膜,挽救神经功能,让患者得到最大限度恢复。其中开展的枢椎齿状突骨折经前路复位固定术,寰枢椎骨折经后路复位减压固定融合术、颈椎骨折脱位单纯前路复位固定术、高位胸椎后壁切除减压固定术、高位胸椎骨折脱位复位减压固定术、腰椎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固定融合术在省内仅有少数几家医院开展,特别是寰枢颈椎骨折脱位经后路复位减压固定融合术及腰椎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固定融合 术在国内能开展的医院也为数不多。 腰2骨折(A3型)经皮伤椎置钉骨折撑开复位内固定

腰3骨折(C1型) 经后路椎体次全切除椎管减压钛网支撑钉棒内固定术 颈6-7椎体骨折脱位前路复位内固定术

齿状突骨折前路复位内固定术 复位前复位后齿状突陈旧骨折后路复位内固定术

胸6、7骨折(C3型)后路钉棒复位内固定椎管扩大减压术 (2)颈椎病:更新对颈椎病诊治的理念,对其诊断、治疗(特别是手术)及康复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颈椎前路椎间减压固定融合,颈椎前路一个或多个椎体次全减压固定融合术,后路单开门、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属治疗颈椎病的经典术式,目前已常规开展。 脊髓型颈椎病:发育性椎管狭窄后路单开门颈3-7椎管扩大成形术(3)腰椎:腰椎侧突矫形手术、长节段减压固定融合

人体脊柱相关疾病对照表图完整版

人体脊柱相关疾病对照 表图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人体脊柱相关疾病对照表(图) 人体脊柱相关疾病对照表 有种思念叫牵肠挂肚, 有种爱情叫至死不渝, 有种约定叫天荒地老, 有种等待叫心甘情愿, 有种幸福叫认识你真好!!! 第一颈椎(C1)眩晕,后头痛,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 第二颈椎(C2)眩晕,偏头痛,耳鸣,胸闷,心动过速,排尿异常,视 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 第三颈椎(C3)喉咙部异物感,胸闷,颈痛,牙痛,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四颈椎(C4)喉咙部异物感,胸闷,打呃,肩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五颈椎(C5)眩晕,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过缓,上臂痛或下肢瘫痪 第六颈椎(C6)低血压,心率失常(过速或过缓),上肢桡侧麻痛 第七颈椎(C7)低血压,心率失常,上肢后侧尺侧麻痛 第一胸椎(T1)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 第二胸椎(T2)上臂后侧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 第三胸椎(T3)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胸闷,胸痛

第四胸椎(T4)胸壁痛,气喘,打呃,乳房痛 第五胸椎(T5)胸壁痛,气喘,乳房痛 第六胸椎(T6)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 第七胸椎(T7)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 第八胸椎(T8)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 第九胸椎(T9)胃痛,肝区痛,上腹胀痛,子宫炎 第十胸椎(T10)腹胀,肝区痛,卵巢炎,睾丸炎,子宫炎 第十一胸椎(T1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 第十二胸椎(T12)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 第一腰椎(L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大腿前侧痛 第二腰椎(L2)腰痛,排尿异常,大腿麻痛 第三腰椎(L3)两侧腰痛,腹痛 第四腰椎(L4)两侧腰痛,腹痛,腹胀便秘,下肢外侧麻痛, 第五腰椎(L5)下肢后侧麻痛,下肢痛,遗精,月经不调 骶骨(S)排尿异常,子宫炎,前列腺炎 注:颈椎C,胸椎T,腰椎L,骶椎S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理睬日志链接浏览!入门秘笈 制作技巧 电脑使用 个人情感

脊柱外科常见病入出院标准

脊柱外科常见病入出院标准 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病名:腰痹;西医病名: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入院标准】 一、病史:多发于20—50岁,长期弯腰劳动或座位工作的积累伤、家族遗传史、妊娠等为促发因素。 二、症状:腰腿刺痛,痛有定处,拒按,日轻夜重,腰部板硬,俯仰转侧不利,舌质暗,脉弦紧。或腰部冷痛、重着,转侧不利,静卧痛不减,受寒加重,肢体发凉,舌淡苔白,脉沉紧。 三、体征:腰椎侧突,活动受限;患侧压痛及骶棘肌痉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踝反射减弱,小腿前外侧及足内外侧触觉减退,踝趾运动肌力下降。 四、辅助检查 (一)X线片示腰椎侧凸,腰椎增生及椎间隙变窄或其他异常。 (二)CT或MRI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方向及黄韧带、椎管的改变。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者住院手术。 【中医出院标准】 一、体温正常,下肢感觉及活动正常,腰腿症状体征改善。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CT显示突出的椎间盘已取除。血常规正常。 【西医入院标准】 一、病史:多发于20—50岁,长期弯腰劳动或座位工作的积累伤、

家族遗传史、妊娠等为促发因素。首次发病常是在半弯腰持重或作扭腰动作时。 二、症状:下腰痛,沿坐骨神经放射痛及感觉迟钝,马尾神经受压时有鞍区感觉异常、二便障碍。 三、体征:腰椎侧突,活动受限;患侧压痛及骶棘肌痉挛,直腿抬高试验阳性,踝反射减弱,小腿前外侧及足内外侧触觉减退,踝趾运动肌力下降。 四、辅助检查 (一)X线片示腰椎侧凸,腰椎增生及椎间隙变窄或其他异常。 (二)CT或MRI显示椎间盘突出的部位、方向及黄韧带、椎管 的改变。 严格的非手术治疗无效或合并马尾神经受压者住院手术。 【西医出院标准】 一、体温正常,下肢感觉及活动正常,腰腿痛症状体征改善。 二、手术切口愈合、拆线。 三、CT显示突出的椎间盘已取除。血常规正常。 胫腓骨骨折 中医病名:胫腓骨骨折;西医病名:胫腓骨骨折 【中医入院标准】 一、有外伤史:直接暴力或间接暴力所致。 二、症状:小腿肿胀,局部疼痛,功能障碍。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或舌红或有瘀点,苔白,脉弦。

【内科学试题及答案】脊柱关节病

脊柱关节病习题 一、名词解释 1、attachment point disease 2、reactive arthritis 3、undifferentiated spondyloarthropathies 4、Reiter 's syndrome 5、Schober experiment 二、简答题 1、血清阴性脊柱关节病包括哪些疾病 2What are the clinical characters of seronegative spondyloarthropathies 3、What is the sign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4、什么是Schober试验? 5、诊断强直性脊柱炎的腰椎正侧位片主要观察哪些可能出现的改变? 6、w hich disease should identify with Ankylosing spondylitis? 7、P lease describ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later onste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8、P lease state x-ray appearance's degrees of sacroiliac joint 9、强直性脊柱炎何时应用激素治疗? 10、1991年ESSG脊柱关节病的分类标准 三、论述题 1 、what are the symptoms of ankylosing spondylitis?

2、试述强直性脊柱炎的1984年修订的纽约分类标准 3、What are the clinical features of the inflammatory back pain 4、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药物分为哪几类?各举两种药物 5、Please state therapies of AS. 四、单选题 1、强直性脊柱炎与下列那一种分子密切相关? A、HLA-B5 B HLA-DR4 C HLA-B27 D 抗CCP 抗体 E dsDNA 2、强直性脊柱炎在我国的患病率为 A 0.25% B 1% C 0.77% D 70/10 万人 E 0.01% 3、下列哪个关节是强直性脊柱炎最早累及的关节 A lumbar vertebrae B sacroiliac joint C Hip Joint D ankle joint E 寰枢椎 4、强直性脊柱炎的基本病变是:

脊柱外科出科考试

脊柱外科出科考试 科室:____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分:、A1 型题(每题2.0 分,共50.0 分) 1 、20°?45°脊柱侧凸主要的治疗方法是 A.药物治疗 运动治疗 B. 矫正体操 C. 佩戴侧凸矫形器 D. E.手术治疗 答案:( ) 2 、成人脊髓下段约平 A.第12 胸椎下缘 第1 腰椎下缘 B. 第2 腰椎下缘 C. 第3 腰椎下缘 D. E.第4 腰椎下缘 答案:( ) 3 、齿突是哪一个颈椎骨特有的结构 A.第1 颈椎 第2 颈椎 B. 第3 颈椎 C. 第4 颈椎 D. E.第5 颈椎 答案:( )

4 、第1 颈椎(寰椎)的组成不包括 A.椎体 前弓 B. 后弓 C. 侧块 D. E.横突孔 答案:( ) 5、骶骨骨折时,最容易受损伤的神经是 A.S 1 和S2 3 和S4 B.S C.L 4 和L5 D.L 2 和L3 E.股神经 答案:( ) 6 、导致马尾神经断裂的损伤为 A.第10 胸椎骨折脱位 第11 胸椎骨折脱位 B. 第12 胸椎骨折脱位 C. 第1 腰椎骨折脱位 D. E.第2 腰椎骨折脱位 答案:( ) 7 、第10 胸椎压缩性骨折合并脊髓损伤的节段是 A.胸段脊髓 胸腰段脊髓 B. C.腰段脊髓

D. 腰骶段脊髓 E. 骶段脊髓 答案:( ) 8 、对稳定型的颈椎骨折,例如轻度压缩的可采用颌枕带卧位牵引复位。石膏固定时间为 复位后用头颈胸 A. 3 个月 B. 2 周 C. 1 个月 D. 1 周 E. 3 周 答案:( ) 9 、多根多处肋骨骨折导致呼吸衰竭的主要原因是 A. 继发肺部感染 B. 反常呼吸运动 C. 肺不张 D. 纵隔摆动 E. 剧痛不敢呼吸 答案:( ) 10 、关于脊柱外伤与脊髓外伤的关系,哪项是错误的 A. 脊髓损伤节段与椎体受伤平面不一致 B. 胸椎较固定,所以胸椎骨折脱位多有脊髓伤 C. 有的病例表现为亚脊髓损伤,但X 线却无骨折脱位 D. 屈曲型骨折脱位造成脊髓损伤最多见 E. 椎管狭窄者,脊柱创伤更易发生脊髓损伤 答案:( )

人体脊柱相关疾病对照表(图)(特选借鉴)

人体脊柱相关疾病对照表(图) 人体脊柱相关疾病对照表 有種思念叫牽腸挂肚, 有種愛情叫至死不渝, 有種約定叫天荒地老, 有種等待叫心甘情願, 有種幸福叫認識你真好!!! 第一颈椎(C1)眩晕,后头痛,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 第二颈椎(C2)眩晕,偏头痛,耳鸣,胸闷,心动过速,排尿异常,视力下降,高血压,失眠,面瘫 第三颈椎(C3)喉咙部异物感,胸闷,颈痛,牙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第四颈椎(C4)喉咙部异物感,胸闷,打呃,肩痛,牙痛,三叉神经痛,甲状腺功能亢进 第五颈椎(C5)眩晕,视力下降,心动过速或过缓,上臂痛或下肢瘫痪 第六颈椎(C6)低血压,心率失常(过速或过缓),上肢桡侧麻痛第七颈椎(C7)低血压,心率失常,上肢后侧尺侧麻痛

第一胸椎(T1)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 第二胸椎(T2)上臂后侧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 第三胸椎(T3)上臂后侧痛,肩胛部痛,气喘,咳嗽,左上胸痛,心慌,心悸,胸闷,胸痛 第四胸椎(T4)胸壁痛,气喘,打呃,乳房痛 第五胸椎(T5)胸壁痛,气喘,乳房痛 第六胸椎(T6)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 第七胸椎(T7)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 第八胸椎(T8)胃痛,肝区痛,上腹胀,肋间痛,胆石症 第九胸椎(T9)胃痛,肝区痛,上腹胀痛,子宫炎 第十胸椎(T10)腹胀,肝区痛,卵巢炎,睾丸炎,子宫炎 第十一胸椎(T1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 第十二胸椎(T12)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 第一腰椎(L1)胃脘痛,肝区痛,胰腺炎,糖尿病,肾病,排尿异常,尿路结石,腹胀痛,肾炎,肾结石,腹泻,大腿前侧痛 第二腰椎(L2)腰痛,排尿异常,大腿麻痛 第三腰椎(L3)两侧腰痛,腹痛 第四腰椎(L4)两侧腰痛,腹痛,腹胀便秘,下肢外侧麻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