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国家概况复习提纲2014-15

日本国家概况复习提纲2014-15
日本国家概况复习提纲2014-15

日本国家概况复习提纲

日本的地理

1.日本位为亚洲大陆东边,被太平洋/日本海所包围。和大陆之间由浅的大陆架连接。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组成。西邻朝鲜半岛/中国。

2.日本所处的位置不会卷入大陆的政治变动中,相反具有吸收大陆文化的有利地形。因此日本建国以来即保持固有的文化,又吸收外来文化融合成自己独有的文化。

3.日本国土面积:38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2628万人。人口多分布在太平洋沿海平原。

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1个。

4.东京总人口:1158万人,位居世界第5位。东京位于日本中部。

5.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上,火山活动也很活跃。所以经常发生地震。

6.日本大地震:1923年关东大地震;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2011年东北(宫城县)大地震

7.日本气候温暖,各地域温差很大,四季变化明显。由于这种气候特征造成夏秋季雨和台风都很大。

8.日本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日本的陆地面积有377880平方公里,约为我国领土面积的二十六分之。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个大岛和6800多个小岛组成。其中,本州岛面积最大:22.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60%。日本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最大的平原的关东平原。

9.日本阿尔卑斯山位于本州的中部,高3000米。

10.日本有60个活火山

11.日本的河流短而急。急流用于水利发电,影响:引发洪水。

12.霞ケ浦是由砂丘和砂州与外海分离出来的。

13.因为日本地域差别显著所以造成了植物生态复杂而多极化。

14.能看到针叶树的地方是包含北海道的北部。温带落叶树很多的地方是从日本中部到九州的平地。

15.日本人喜欢的花是樱花。樱花季节从冲绳开始北上。因此如果北上旅行的话三个月都可以观赏到樱花。

16.日本铁路全长2万300公里,其中JR(即:JAPAN RAILWAY日本铁道)占80%。

17.连接本州和九州:関門隧道

连接本州和北海道:青函隧道(53.85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连接本州和四国:濑户大桥

18.日本的国土按照地方分为: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

按照行政分为:1都,1道,2府,43个县。

行政区域中最大的是北海道,是东京的37倍;最小的是大阪,是北海道的45分之一

19.日本的世界遗产:日本的世界遗产的特点是:以世界上罕见的丰富的自然环境和四季所孕育的遗产居多,而且还包括负面遗产,即人类应从中吸取教训的遗产,如“原爆圆顶馆(广岛和平纪念碑)”等。此外,历史性文化遗产当中还包括很多反映日本人特有的感性的建筑。世界自然遗产:白神山地、屋久岛、知床;世界文化遗产:白川乡和五个山的合掌结构村落、日光的神殿与庙宇、古都奈良的历史遗迹、法隆寺地区的佛教古迹、古都京都的历史遗迹、纪伊山脉圣地和朝圣路线以及周围的文化景观、姬路城、原爆圆顶馆(广岛和平纪念碑)、严岛神社、琉球王国时期的遗迹

★日本之最★

①日本最高的山:富士山高3776米

②日本最长的河:信浓川长367公里

③日本最大的湖:琵琶湖674平方公里

④日本最深的湖:田沢湖423米

二日本的政治

1.日本的天皇没有实行关于国政的权利。天皇对国事的行为限定于需要内阁的建议或承认,内阁负有该责任。天皇在政治上是没有权利的,但是在外交礼仪上是做为元首来对待的。现在的天皇叫明仁,1989年即位。

2.日本宪法是1946年颁布,1947年5月3日实施。和以前的宪法不同在:象征天皇,主权民主,平和主义,人权尊重,作为解决国际纷争的手段,放弃战争。

3.日本的统治机构由立法,行政,司法,三个机关组成。日本的国体是君主立宪制,政体是三权分立制。

4.国会是国权最高的机关,国家唯一的立法机关,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

5.最高裁判所的长官由内阁指名,天皇任命。

6.日本国旗:象征太阳的意思。又被称为日丸旗,或日章旗。

7.日本国花:菊花,樱花

国鸟:绿尾虹雉

8.现在日本的元号是平成,2015年是平成27年

9.现在的执政党是自民党,首相是安倍晋三。

10. 日本的政府机构包括1府(内阁府)11省厅,分别是:总务省、外务省、法务省、财务省、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环境省、防卫省。

三、日本的经济

1.战后日本经济分成几个阶段:战后复兴期,高度成长期,安定成长期,长期低迷状态,泡沫经济的生成和瓦解期,90年代长期低迷期

2.日本的农用土地占日本国土的14%。

3.北海道产米最多,其次是新泻,北海道的畜牧业很大发达。

4.工业地带:京滨工业地带:以前:从东京到横滨的临海地域。现在:从东京到崎玉,千叶县。

阪神工业地带:以大阪为中心,西至尼崎,西宫,神户。

四、文化及其他

1.了解日本料理,能举出代表性菜肴。比较高级的料理名称:怀石料理、会席料理。代表性的日本菜肴:生鱼片(刺身)、寿司、天妇罗、日式火锅、纳豆、腌梅等。

2.了解日本的大学,知道著名的东京大学是亚洲最早的大学之一,也是日本著名的国立大学。根据资金来源不同大学种类分为国立、公立和私立。有一种短期大学,多位私立,学制2-3年,生源多为女性,课程多为人文、外语等学科。

3.了解日本的宗教,并知道日本宗教信仰的特点。

4.了解日本的传统住宅特点。知道“床之间”是用来挂挂轴和摆茶花的地方。

5.了解日本的枯山水庭园的造园特点。

6. 了解日本人性格主要特征。

7. 了解日本茶道的集大成者是千利休,他的后代传承和发扬了他的茶道思想,形成了现今三大主要流派:里千家、表千家、武者小路千家

8. 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开始走上科技教育兴国的道路,杰出人物福泽渝吉被誉为日本的伏尔泰,创办了日本著名的私立大学庆应义塾。1972年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

9. 日本实行六三三四制教育,其中小学初中9年为义务教育阶段。1947年颁布了《教育基本法》。在日本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不登校(不上学)、欺凌问题等。

10. 日本的节日:其中包含15个法定节日和15个民间节日。

法定节假日:元旦(1月1日)、成人节(1月第二个星期一)、国庆节(1月12日)、春分(3月21日)、昭和の日(4月29日)、宪法纪念日(5月3日)、绿の日(5月4日)、儿童节(男孩节:5月5日)、海节(7月第三个星期一)、敬老节(9月第三个星期一)、秋分(9月23日)、体育节(10月第二个星期一)、文化节(11月3日)、劳动感恩节(11月23日)、天皇生日(12月23日)

民间节日:二月二日——---节分立春的前一天,撒黄豆,招福驱鬼

二月十四日——---情人节

三月三日——---偶人节,又称桃花节,是女孩子的节日

四月上旬——---赏樱花

四月二十九日到五月五日——---黄金周

五月第二个星期日——---母亲节

五月五日——---男孩节,家里有男孩的要挂鲤鱼旗

七月十七日——---京都祗园花车游行

八月六日——---广岛原子弹爆炸纪念日

八月十五日——---战争结束纪念日

八月中旬——---盂兰盆节民族大移动

八月十六日——---京都大文字送灵火

九月一日——---防灾日(纪念关东大地震,加强防灾意识)

十一月十五日——---七五三(为7岁、5岁、3岁的孩子过节)

十二月二十五日——---圣诞节

十二月三十一日——---大年三十

11. 日本的相扑运动备受全国人民喜爱。相扑选手的最高级别是横纲。每年有6场比赛,分别是1月东京、3月大阪、5月东京、7月名古屋、9月东京、11月福冈。

12. 了解日本动漫发展过程,能列举代表作者和他们的作品。

考试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

考试时间:2015年6月26日(周五)上午10点10分

考试地点:二教408教室(本课程学生编号1-90的同学)、

THANKS !!!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课件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日本概况(精简版)

日本国家概况 一.日本: 1.位置与面积: 1)面积:38万km261%山岳地带24%平地却集中了65%人口 本州:61% 北海道:22% 九州:12% 四国:5% 12910 4 7 1 自北向南:北海道东北关东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冲绳 行政(47个):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43县。都道府县市町村 2.人口与气候: 人口:约1亿2692万人9位(2000) 人口密度:34人/km2密度最高:东京都5514人/km2其次: 大阪府4652人/km2第三:神奈川县3515人/km2密度最低: 北海道72人/km2第二:岩手县93人/km2 第三:秋田县102人/km2 1970年进入高龄化65歳17.5% 日本人是世界上第一长寿的人平均:男77.6 女84.6 日本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大都市有13个 5万人以上的都市约660个第一:东京1100万第二:横滨355万第三:大阪263万第四:名古屋220万第五:札幌186万 东京都有23个区,27个市。是日本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首都圈:东京埼玉千叶神奈川茨城枥木群马山梨(1都7县)

日本的人口与气候(1) (1)日本の人口は1億2780万人。日本の総人口は第10位である。 (2)現在、日本には人口100万人以上の大都市が13ある。北から札幌、仙台、埼玉、東京、横浜、川崎、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戸、広島、福岡、北九州である。その他、5万人以上の市が約660ある。 (3)都市圏人口で1000万人を超える巨大都市をメガシティという。 人口密度: (4)1平方キロメートルに住んでいる人数のことである。 (5)日本の人口密度は1k㎡当たり336人である。 (6)人口密度が一番高い所は東京都で、5764人で、一番低い所は北海道で、66人である。(2010年の統計より) (7)日本の過疎,過密地域: 人口が特に集中している地域を過密地域という。人口が減少し、過疎地域になっている。 (8)日本には人口100万以上の大都市が13ある。 札幌仙台さいたま東京横浜川崎名古屋京都大阪神戸広島福岡北九州 (9)2010年日本65岁以上人口将达到20% (10)第1位東京(884,6万人東京都)1100万。 (11)東京都には23区と27の市がある。 (12)横滨市与川崎市在神奈川县。 (13)日本の気候の主な特色:気温が温暖なこと;地域によって気温の差が大きい;雨量が多いこと;四季の移り変わりがはっきりしている。 (14)因地域差异,气温变化大的原因: ①日本の国土は南北に細長いので、南と北では気候がかなり違っている。②日本は季節風帯にあるため、季節風も日本の気候に大きな影響を与えている。③日本は高い山々が背骨のように列島の中央部を貫いている。④日本の気候は大いに海流に影響されている。 (15)日本の気候は、大きく分けて6つの気候区分になる。 ①北海道気候区②太平洋沿岸気候区③日本海沿岸気候区 ④瀬戸内気候区⑤中部高地気候区⑥南西諸島気候区 太平洋沿岸気候区は、夏は雨が多く、冬は乾燥する。 日本海沿岸気候区は、一般に夏はわりあい雨が少なく、 冬は雪が多い。 (16)日本海侧降雪量多。新瀉县,东京。 (17)季节风:日本では、夏には太平洋から南東の風が、冬にはアジア大陸から北西の風が吹く。毎年同じ季節に吹く風なので、季節風(モンスーン)と言う。 (18)毎年、六月上旬から七月中旬にかけて高温?多湿の雨季のことを梅雨と言う。 (19)梅雨には毎日雨が降る。雨が降らない日にもあまりいい天気にならない。(20)梅雨は西南日本に強く、東北に行くほど弱くなり、北海道には梅雨はほとんどない。

日本国概况中文翻译

一,日本的地理 1,位置 日本是为于亚洲大陆的岛国。由3000多个岛组成,主要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隔海北临サハリン?シベリア、西临朝鲜半岛,中国。因为具有不会被卷入大陆的政治变动中,可以吸收大陆文化的有利位置,日本建国以来,即保留固有的文化,又吸收外来文化,形成独自的融合文化。 2,国土 全国4分之3被森林覆盖。山不高,位于本州中部的阿尔卑斯山高3000米,除此之外,超过2000米的山很少,火山很多,主要的有150个,因为没有广阔的平原,河川短而急。因为日本列岛属于地壳变动带,所以地震很多。日本面积38万平房米,是英国的1.5倍,和美国的阿尔福尼亚州一样大。 3,人口 日本总人口1亿2628万人(1998年),位居世界第8。中国:12亿5570万人,印度:9亿8222万人。美国:2亿7403人,印度尼西亚:2亿634万人,巴西:1亿6585万人,巴基斯坦:1亿4817万人,俄罗斯:1亿4743万人,人口大多分布在气候温暖,交通,产业发达的太平洋沿岸的平原,从本州的南关东至北九州集中人口70%.还有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集中在城市,农村明显减少。 以东京都的783万人(97年,包含郊外1.158万人)为首,人口在100万以上的城市有11个,东京包含郊区,人口占世界第5位。 4,地形 日本列岛被太平洋,日本海包围,和大陆之间由浅大陆架连接。太平洋岸有非常深的日本海沟,伊豆小笠原海沟。由于日本有几个火山群,所以地形变化丰富。河川短,急流,山间没有深的峡谷,海岸线错综复杂。有很多风光明媚的地方,也散布很多温泉。 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火山活动也很活跃是世界上少有的地震多发地带(1923年的关东大地震,《震级7.9》使包含东京在内波及很大范围受到损害。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震级7.2》使神户以及淡路岛为首的阪神地区遭受很大的损害。第二大地震) 5,气候 日本位于中纬度,气候温暖。中央部的东京平均气温15.3摄氏度。从列岛北部到南部有3000公里,所以气温温差大,年平均气温6-22摄氏度。雨量大,每年降水量达到1600-1700毫米。从早春到夏的植物生育期,特别是6月-7月的梅雨期经常下雨。夏季和秋季每年数次台风,大量的降雨。 日本列岛受有规则的季节风支配,冬季寒带气团南下,夏季热带气团北上。被两气团覆盖的冬季和夏季都会延长数月,季节风交替的山谷,春季和秋季各两个月。 冬季,吹北西季节风持续下雪的日本海岸和多数晴天干燥的太平洋形成对照的天气气候。本州南部的夏季热,和东南亚并列或往上的地方是典型的照叶树林带气候。夏季的3-4月,说和东南亚同样的气候是因为以日本农耕文化基础芋和稻为首,南方生物随着热带气团也会北上。这一点是将日本文化的基本性格转为南方型的有力证据。 6,山,川,湖 日本约70%都是山区,特别是本州中部有飛騨、木曾,赤石三个山脉,耸立着3000米以上的被称为北,中央,南阿尔卑斯。总称是日本阿尔卑斯。这是1896年英国人ウェストン起的名。 富士山,高3776米,是日本最高的山,也是典型的圆锥形火山(1707年有过一次爆发后,过去约3个世纪没有火山爆发)。有宽广美丽的原野。冬季山腰以上都被雪覆盖,更增加了一份美丽。 现在,日本有浅间山,阿苏山,樱岛,云仙岳,三原山等约60个活火山。 河川短而急,最长的信农川有367公里,落差很大的急流适用于水利发电,形成美丽的峡谷,但是在交通方面无法被利用,反而会造成洪灾。 湖在山间,水清澈见底。但是规模很小,最大的琵琶湖有674平方米。还有最深的湖市田沢湖,水深423米。除此之外还有由砂丘,砂州与外海分离所形成的浅滩:霞ケ浦168平方米。 7,植物 日本气候有明显的地域差,植物生态复杂多极化。日本有约4500种植物,其中约1000种是日本固有的。 包括北海道的日本北方可以看到冷杉等针叶树等和西北利亚地区相似的植物。 从日本中部到九州的平原有很多栗等温带落叶树。

日本国家概况论文

课程总结 感谢老师的教导,让我在十几次课程的学习中就对日本国家的各方面都有了些许了解,能以这种方式感受一个异域国家所带来的文化差异,对整个人的思想,眼界都有着和过去不同寻常的冲击。 文化差异无可厚非,就算是在漫长岁月之前的所谓同出一源,那种相似性也会在千年的生存中被撕的粉碎,日本作为一个岛国,没有像我国这种自给自足的资本,其唯一的生存之道,便是取所需于海外,而放眼世界诸多岛国,大抵如此。 在这种小心翼翼而又凶狠放肆的矛盾之中,培养出了日本人矛盾而又合乎情理的性格,如美国学者在《菊与刀》中所评价: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这种矛盾的性格造就了日本这个国家,也造就了这个民族。 很多国人对日本的评价趋于极端化,极端所带来的消极影响就是显得极为幼稚,要么以为日本人严谨精密如钟表齿轮从不犯错对其超然崇拜。要么提起日本人便恨不能生啖其肉,但真要其对着这种好恶说出一二三,却不能知其所以然,但总得来说唯一的好处尚在于大多数国人对这个恶邻还是抱有警惕之心,这对于崇尚儒道千年的天朝来说难能可贵。 但从另一个方向来看,中国近现代的建设也有日本的功劳,49年后日本像我国提供的大量的低息甚至是无息贷款,以及一些技术支持,都很大的帮助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我国与日本的贸易关系愈发紧密,大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感觉,我们所能做的,便是清醒的了解局面,不妄下判断,不随意跟风,更多的去了解关于日本的种种,不求欺人,但求不自欺,不被欺。

日本国家概况论文

关于日本企业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探究 内容提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企业文化已成为未来企业兴衰存亡的关键因素,而企业文化必然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传统文化是建设企业文化基础和前提。而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现实价值、日本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在日本企业文化中的应用以及日本的企业文化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进行探究。 关键词:日本企业文化企业精神中国传统文化吸纳影响 参考文献: [1]巴斯克、艾索思日本的管理艺术广西民族出版社 1984 第2页. [2]鲍宗豪决策文化论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1997 第224页. [3]郑凤田日本人企业家精神中国经济出版社 2001 [4]东方人的智慧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8 [5]日经产业新闻日本1987.2.3 [6]日本学刊 1997 第四期 日本文化是通过吸收、选择、融合外来文化才得以形成的混合文化。中国自古以来就对日本产生着深刻影响,特别是恢弘磅礴的唐文化,被日本变形、融合,使之日本化,最后使大和文化日渐丰盈起来。可以说,日本对中国文化的学习是多方面的、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国的传统文化对日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以来,:日本在战后不到30年的时间里,以惊人的发展速度一跃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经济强国。日本在各个特定行业都取得领先地位——横扫英国的摩托车业,超越德国和美国的汽车生产,抢夺德国和瑞士的钟表、摄影机、光学仪器等生意,打击美国在钢铁、造船、钢琴、拉链、一般用电子产品上的传统优势。日本之所以能够创造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除了有利的国际环境外,在国内条件中,人的因素起了重要作用。日本人常说:“日本没有土地,没有资源,有的只是阳光和空气。”在这样一个贫瘠的岛国里,他们非常好的挖掘和利用了人的自然资源。日本的经济奇迹的关键除了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外,重要的在于它特色的企业文化。日本经济的发展和企业的成功繁荣,也离不开日本独具风格的企业精神和文化 日本的企业精神受到了中国唐宋明清以来传统文化的深巨影响,再加上西方的科学思维和管理,才有了日本今天的成就。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是注重内在的充实和外在的起用,也就是所谓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外在能否起用、起用的大小如何,就在于内在是否充实、充实的大小如何。中国传统文化在某一时代,某一阶段,更注重外在的起用,也就是所谓的行愿。这种行愿最终要落实到我们的民族国家、社会上面,不单是个人上面。众生成就,你我才成就,国家社会成就,你我才成就,老百姓成就,企业才算成就。日本人活学活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把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充分的融入到他们自己的文化之中。 一、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 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传统文化是发端于历史、流传于现代的文化,是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它是一座价值无与伦比的伟大文化殿堂。中国传统文化是现代企业文化的心理价值,已经被国内外许多事例所昭示。日本学者伊藤肇曾经指出:“日本企

日本国家概况复习题

日本国家概况复习资料 复习内容: 1.日本针对老年人的福利政策有哪些? 1)日本老人福利的法律体系:《老人福利法》、《老人保健法》、《国民年金法》 2)建立以社区为中心的老人福利体系:以地方为主体的老人福利保健计划的制定;制定面向21世纪的长寿社会对策;《老人保健福利推进10年战略计划》 2.1923 年日本发生了什么地震? 关东大地震 3.列举日本的主要工业区。 北九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阪神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京滨工业区 4.列举三个你知道的日本的国立大学。 东京大学、大阪大学、鸟取大学、岛根大学、山形大学、 5.日本的陆地面积有377880平方公里,约为我国领土面积的二十六分之。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个大岛和6800多个小岛组成。其中,本州岛面积最大:22.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60%。 6.日本的国旗是日章旗(太阳旗),国花是樱花(菊花),国鸟是绿尾虹雉。 7.日本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山地面积占全国面积的76%,最高的山是富士山(3776),最长的河是信浓川(367公里),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在本州中西部滋贺县境内。南北长约64公里,面积672平方公里,湖面海拔85米,最深103米),最大的平原的关东平原(东京1.7万平方公里)。 8.日本的行政区划分为1都(东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43县。其中,面积最大的:北海道,是东京的37倍;面积最小的:大阪府,是北海道的45分之一。从地理上分为八个地方:北海道、东北地方、关东地方、中部地方、近畿地方、中国地方、四国、九州。 9.日本的政府机构包括1府(内阁府)11省厅,分别是:总务省、外务省、法务省、财务省、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农林水产省、经济产业省、国土交通省、环境省、防卫省。 10.日本的枯山水庭园是一种用石头和沙子象征着大海和岛屿的造园艺术。 11.日本行政区划的特点?同8题 12.日本的气候特点? 大部分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横跨亚热带、亚寒带 太平洋一侧夏季闷热降水量大、冬季干燥;日本海一侧降雪量大,世界闻名的多雪地带 日本自北向南跨越了约25个纬度,冬季受源自西伯利亚的季风影响,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季风影响。 亚热带森林气候、季风性温带针叶林气候、温带阔叶林气候 四季分明 13.日本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海流特点 被称为黑潮的暖流沿日本群岛南部向东北方向流动,其支流对马海流沿日本西海岸流入日本海。被称为亲潮的寒流沿日本东海岸从北向南流动,其支流利曼海流流入日本海。 14.日本宪法颁布的时间及主要内容 《日本国宪法》(又被称为“和平宪法”)1946年(昭和21年)11月3日公布,自1947年5月3日起实施。它规定,日本国实行以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三权分立为基础的议会内阁制;天皇为日本国和日本国民总体的象征,无权参与国政;“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战争、武力威胁或行使武力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此目的,日本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第9条)。日本国国家议会称国会,由众、参两院组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和唯一立法机关。众议院定员480名,任期4年。国会可通过内阁不信任案,首相有权提前解散众议院重新选举。参议院定员242名,任期6年,每3年改选半数,不得中途解散。在权力上,众议院优于参议院。每年1月至6月召开通常国会,会期150天,其它时间可根据需要召开临时国会和特别国会。内阁为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由内阁总理大臣(首相)和分管各省厅(部委)的大臣组成。首相由国会提名,天皇任命,其他内阁成员由首相任免,天皇认证。日本政府实施行政改革后政府机构为1府11省厅。日本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及下属各级法

日本国家概况(日文版)

日本国家概况(日文版) 第一章日本の位置と面積 第一節位置と国土 日本は?ジ?大陸の東側に南北3,000kmにわたって、弧状に位置している島国である。日本の東と南西には太平洋があり、?ジ?大陸と日本の間には、オホ―ツク海と日本海と東中国海がある。 日本は日本海と東中国海を隔てて、中国、韓国、北朝鮮と向い合い、東は広い太平洋を隔てて、?メリカ大陸と相対している。北にはオホ―ツク海を隔てて、ロシ?のシベリ?があり、南には太平洋を隔てて、フ?リピンや?ンドネシ?などの国々がある。特に、朝鮮半島とは対馬海峡で、また樺太(サハリン)とは宗谷海峡で接しており、大陸や近隣の島々と極めて近い位置にある。こうした地理的条件は、大陸からの人間や文化の移動を容易にし、日本という国家の形成に大きな役割を果たした。 日本と中国は「一衣帯水」の隣国であり、上海から九州の長崎まで約460海里、台湾省から日本の南西諸島の南端までは、約60海里しか離れていない。 日本は東経約123度(沖縄県の与那国島)から154度(東京都の南鳥島)、北緯約20度半(東京都の沖の鳥島)から45度半(北方領土の択捉島)の間にあり、首都東京は東経140度、北緯36度にある。 日本の国土は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の四つの大きな島ほか、散在する4,000弱の島からなっている。これらは日本列島と総称されている。 国土の面積は約37万8,000km2である。北海道は本州の北にあり、九州は本州の南西にあって、四国は本州の南にある。その中で、本州の面積が一番大きく、全国面積の61%を占めている。ついで、北海道は22%、九州(沖縄県を含む)は12%、四国は5%をそれぞれ占めている。 日本の国土は、北から北海道、東北、関東、中部、近畿、中国、四国、九州、沖縄の九つの地方に分けられる。これらの地方区分は地形などの自然的特性と地域の産業や歴史的変遷を基礎にして分けられたもので、行政上の地方区分ではない。 行政上では、日本は1都(東京都)、1道(北海道)、2府(大阪府、京都府)、43県に分けられている。東北地方と関東地方には県が十二あり、中部地方には九つの県があり、近畿地方と中国地方には県が十、四国地方には県が四つ、九州地方には県が七つある。沖縄地方は沖縄県一つである。日本の都、道、府、県にはそれぞれ都庁、道庁、府庁、県庁が設けられ、その下に 市、町、村、などの順序で行政機構が設けられている。 日本の47の行政区域の中で、面積が一番広いのは北海道で、東京都の37倍もあり、一番狭いのは大阪府で、北海道の45分の1しかない。 練習問題 一、次の質問に答えなさい。 1、日本海はどこにありますか。 2、日本は?ジ?大陸の東にありますか、西にありますか。 3、オホーツク海は日本海の南にありますか、北にありますか。 4、太平洋は日本の東にありますか、北にありますか。

日本国家概况结课论文

浅析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会计102 陈沁文100624222 日本与我国一衣带水,自古就与我国交流甚密受我国影响深远。日本文化与我国有许多相似之处,但是又存在很大差异。怀着对日本文化的兴趣,我选修了“日本国家概况”这门课,认识了形形色色的东瀛文化。 大一期间我选修过中日文化对比这门课,与日本国家概况的课程内容稍有重复。但是坐下来静静地听老师讲日本文化,欣赏PPT,偶尔看动漫,下课听听日文歌,实在是一件享受的事。 如果忽略政治的因素,单单用心去了解和感受日本文化,是一件有趣又令人着迷的事。说起日本,大家都不忘樱花,富士山,寿司,和服。对于90后的年轻一代来说,日本的文化还包括宫崎骏的动漫,久石让的音乐,岩井俊二的电影,以及柏原崇,中孝介,山下智久等很多优秀的日星。但是也会有人不忘提起日本火热的情色娱乐产业,恐怖电影等等。有点又纯真又变态的意味。 日本文化起源于中国,但是,无论日本和中国在历史上文化交流是多么频繁,相互影响是多么深远,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还是有它的许多特点,有许多既不同于中国,又不同于西方的发展规律。有许多看起来是很矛盾对立的现象,可是又和谐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自具一格的东亚文化,这种情况可以说是举世罕见的。所以美国哲学家穆尔认为,日本文化是“所有伟大的传统中最神秘的,最离奇的”。 记得开学第一节课,老师的最后几张PPT提到了日本的武士道,还有一本标题为《Bushido,the soul of Japan》的书。武士道尚武,但也与一些儒家的道德仁义相结合,这使得武士道的存在在道德上得到支持,同时又不妨碍武士们在认为需要的场合用暴力解决问题,更理直气壮地成为社会所崇尚的榜样之一。追求平和与崇尚暴力既各自存在,则必有相关联的层面。它们的结合导致了一种日本所特有的瞬间暴力的审美情趣。

京都和东京 日本国家概况小论文

日本国家概况课后作业 京都和东京,从古典到现代

京都和东京,从古典到现代 ——日本国家概况课后作业 一说到日本的城市,我总会率先想到东京和京都,这大概是受到过去所看的日本动漫和影视作品的影响吧,总能在荧屏上看到这两个城市的一景。虽然它们之间的距离不过370多公里,坐新干线也只需要2个多小时,但是它们却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和风貌,一个古典,一个现代,来往于两个城市之间,就像进行了一次时光旅行,游走在过去和未来两个时空之中。 在上课的时候,老师也曾经介绍过日本的城市,东京和京都都在其中,但是老师要介绍的城市太多,也只是大致地讲解了一遍,看了些图片和文字资料。为了满足我对它们的好奇,我特地查找了资料,比较这两所城市,同时完成我的作业。 关于东京。东京(Tokyo)位于日本本州岛东部,是日本国的首都,东京仅次于纽约、伦敦,和巴黎并列,并称“世界四大城市”。东京位于本州关东平原南端,下辖23个特别区、27个市、5个町、8个村以及伊豆群岛和小笠原群岛,总面积2155平方公里,是亚洲乃至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是一座国际大都市,东京是世界上拥有最多财富500强公司总部的地区。东京有全球最复杂、最密集且运输流量最高的铁道运输系统和通勤车站群,为世界经济富裕及商业活动发达的城市。东京在明治维新后即成为日本首都所在地,同时也是日本文化、经济、教育、商业、时尚与交通等领域的枢纽中心。东京不仅是当代亚洲流行文化的传播中心,为世界流行时尚与设计产业重镇。 关于京都。京都(Kyoto)从794年成为日本的首都,名为“平安京”。至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京都府位于日本本州岛的中部,近畿地区中央以北,北濒日本海。京都府是人口较多的自治体之一,是日本人的精神故乡,是日本文化的源点,是日本的文化象征之地。古都京都是根据历来王朝文化中盛行的日本式唯美意识所构建的。以神社、佛阁等历史建筑物、庭院、绘画、传统活动、京都料理为代表,被称为“千年古都”。建设以来,它接受了无数次历史风雨的洗礼之后,变化颇为巨大。但是,总是有时导入当代最先进的技术设备装置,在产业,

日本国家概况复习提纲

日本国家概况复习提纲 日本的地理: 1.日本位为亚洲大陆东边,被太平洋/日本海所包围。和大陆之间由浅的 大陆架连接。主要由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组成。西邻朝鲜半岛/中国。 2.日本所处的位置不会卷入大陆的政治变动中,相反具有吸收大陆文化 的有利地形。因此日本建国以来即保持固有的文化,又吸收外来文化融合成自己独有的文化。 3.日本国土面积:38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2628万人。人口多分布 在太平洋沿海平原。人口在100万人以上的城市有11个。 4.东京总人口:1158万人,位居世界第5位。东京位于日本中部。 5.日本列岛位于环太平洋上,火山活动也很活跃。所以经常发生地震。 6.日本大地震:1923年关东大地震;1995年阪神/淡路大地震;2011年东 北(宫城县)大地震 7.日本气候温暖,各地域温差很大,四季变化明显。由于这种气候特征 造成夏秋季雨和台风都很大。 8.日本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70%。日本的陆地面积有377880平方公里, 约为我国领土面积的二十六分之。由北海道、本州、九州、四国四个 大岛和6800多个小岛组成。其中,本州岛面积最大:22.74万平方公里,占全国面积的60%。日本的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最大的平原的关东平原。 9.日本阿尔卑斯山位于本州的中部,高3000米。 10.日本有60个活火山 11.日本的河流短而急。急流用于水利发电,影响:引发洪水。 12.霞ケ浦是由砂丘和砂州与外海分离出来的。 13.因为日本地域差别显著所以造成了植物生态复杂而多极化。 14.能看到针叶树的地方是包含北海道的北部。温带落叶树很多的地方是 从日本中部到九州的平地。 15.日本人喜欢的花是樱花。樱花季节从冲绳开始北上。因此如果北上旅 行的话三个月都可以观赏到樱花。 16.日本铁路全长2万300公里,其中JR占80%。 17.连接本州和九州:関門隧道 连接本州和北海道:青函隧道(53.85公里位居世界第一) 连接本州和四国:濑户大桥 18.日本的国土

日语专业培养方案

2009级《应用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以市场需求为主导,以实际应用为前提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具体讲,根据我国经济发展人才需求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应用型日语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为: 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较强的日语听、说、读、写、译的能力,掌握一定经贸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操作能力,具有较好的汉语表达能力和翻译技能的,能够与国际接轨并具有可持续发展性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学成毕业后,能够在外经贸企事业单位、文化及新闻出版界、教育旅游业等从事商务秘书、日语文员、教学或管理等具体工作。 二、人才培养规格 (一)思想政治素质要求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社会责任感;具有敬业爱岗、艰苦奋斗、热爱劳动、遵纪守法的品质;具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协作能力;有独立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开拓进取、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二)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要求 1.通用素质和基本能力要求 ①要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社会适应性强,具有一定的社会活动能力。 ②要求具有基本的计算机操作和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能力。 ③要求具有一定的英文能力,能应对简单的日常活动和涉外业务。 ④具有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2.职业理论素质要求 ①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掌握和了解本国和

日本国概况知识点归纳

1.日本的总人口长期保持在1亿2000万人水平上。 2.日本国家的国歌是君之代。 3.日本的国旗是太阳旗,正式名称是日章旗。 4.富士山海波3776m。 5.日本最长的河流是信浓川,全长376公里。 6.日本最大的湖泊是琵琶湖,面积670平方公里。 7.日本第一条新干线是1964年开通的连接东京和大阪的东海道新 干线。 8.日本的国花是樱花。 9.构成日本国土的4个主要岛屿的名称是北海道岛,本州岛,四国 岛,九州岛。 10.日本的国土面积是38万平方公里。 11.日本人际交往的特点:日本人的语言表达[1.爱沉默的日本人。2. 委婉与模糊的表述。3.异常丰富的“待遇表现”。4.随口附和。]注意与人保持一定的距离 12.日本料理被称“五味五色五法的烹饪”,所谓“五味”是指酸甜苦 辣咸,五色是红黄白绿黑五色,“五法”是指生吃,炖,煎烤,油炸,蒸等五中烹饪方法。 13.1月15日为成人节,他们往往穿上正式的和服出席。 14.确定2月11日为古代天皇政权建立的日子,就把此日定为纪元节。 1969年通过政令把2月11日定为“建国纪念日”。 15.现代日本人把婚礼形式分为基督教式,神前式,佛前式和与宗教

无关的仅邀请父母亲友同事等列席的人前式。 16.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国民衷心谋求基于正义与秩序的国际和平, 永远放弃把依据国权发动的战争,武力威胁或武力行驶作为解决国际争端的手段。为达到前项目的,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不承认国家的交战权”。 17.现代日本的主要政党有:自由民主党,民主党。 18.日本中央政府内阁,县知事,市市长,北海道知事,府知事。 19.2004年又通过了7项“有事法案”。“有事法案”标志着日本重新 主张宪法明文规定放弃的交战权,在台湾海峡,朝鲜半岛乃至南海等广阔的东亚发生紧张局势时,日本军队可以和美军共同介入。 20.终身雇用原则,是指企业从应届毕业生中招收员工,一旦决定雇 用,就会长期在该企业工作,原则上可以到退休为止。与之有关的是,企业实行内部培训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业务培训,并且有计划地让员工在不同的部门工作,增加业务经历促进员工全面发展,在此过程中发现和培养人才。 21.2006年世界报业协会发表的《2005年世界报业趋势报告》指出, 日本是世界上报纸发行量最大的国家,年发行量约6970万份。在全球发行量最大的10种报纸中,有《读卖新闻》,《朝日新闻》,《每日新闻》,《日本经济新闻》,《中日新闻》排在前五位。 22.日本广播电视产业分为以日本放送协会(NHK)为代表的公营电视 媒介和以日本民间放送联盟(NAB)为代表的商业电视媒介等两大体系。

北京自考日本国家概况课后练习

日本国家概况 一、日本の地理 1.日本はアジア大陸のどちらにあるか。3000以上の島のうちで四つの大きな島は何である 日本はアジア大陸の東端に位置する島国である。3000以上の島のうちで四つの大きな島は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である。 2.日本の西はどの国と隣接している。 日本の西は朝鮮半島?中国と隣接している。 3.地理的な位置は日本にどんな有利さを与えているか。 この位置は、大陸の政治的変動に巻き込まれることなく、大陸の文化を取り入れられる有利さを持っている。 4.日本が独自の融合文化を作ることができたのはなぜか。 日本は建国以来、固有の文化を残しながら、外来文化を摂取し、独自の融合文化を築いてくることができた。 5.日本の国土面積はどのぐらいで。 日本の国土面積は約38万km2。 6.地震が多いのはなぜか。 日本列島は地殻変動帯に属しているため地震が多い。 7.人口はどのぐらいいるか、人口の分布が多い所はどこか。 日本の総人口は一億2,628万人(1998年)でいる。人口の分布は、温暖で交通/産業の発達した太平洋側の海岸沿いの平野に多く、本州の南関東から北九州にかけて人口の70%が集まっている。 8.人口100万以上の都市が日本にはいくつあるか。 人口100万以上の都市が日本には11つがある。 9.東京の総人口どのぐらいで、世界で何番目であるか。 東京の総人口は783万人(97年、郊外を含むと1158万人)がいる。世界で五番目に人口の多い都市である。 10.日本列島は何と言う海に囲まれ、大陸とは何で接しているか。 日本列島は太平洋や日本海などの海に囲まれ、大陸とは浅い大陸棚で接している。 11.日本列島は大陸と比べて、どんな違いがあるか。 日本列島は太平洋や日本海などの海に囲まれ、大陸とは浅い大陸棚で接している。太平洋側には非常に深い日本海溝や伊豆小笠原海溝がある。 12.日本の地形には特色があるか、ないか。あるとすればどんなことで、どのようになっているか。 日本の地形には特色がある。約70%は山地である、日本にはいくつかの火山脈が走っているため、地形は変化に富む。川は短く急流で、山あいでは深い峡谷をなし、海岸線は複雑に入りくんでいる。風光明媚なところが多く、温泉地も点在している。 13.日本が世界有数の地震多発地帯となっているのはなぜか。二大地震とはなんをさし、いつごろのことで あったか。 日本列島は環太平洋地震帯の上にあり、火山活動も活発で世界でも有数の地震多発地帯となってい

日本国家概况论文

摘要:日本茶道源自中国。日本茶道是在“日常茶饭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日常生活行为与宗教、哲学、伦理和美学熔为一炉,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文化艺术活动。它不仅仅是物质享受,而且通过茶会,学习茶礼,陶冶性情,培养人的审美观和道德观念。本论文从茶道的产生,发展以及精神层面剖析日本茶道的特点。 正文 一、日本茶道的产生及发展 日本的茶道有烦琐的规程,如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插花要根据季节和来宾的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等来选择。主持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凡此种种都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体现“和、敬”的精神。 日本茶道,以“和、敬、清、寂”四字,成为融宗教、哲学、伦理、美学为一体的文化艺术活动。 分四个时期来叙述日本茶道的形成和发展。 一奈良、平安时代 据日本文献《奥仪抄》记载,日本天平元年(唐玄宗开元十七年,公元729年)四月,朝廷召集百僧到禁廷讲《大般若经》时,曾有赐茶之事,则日本人饮茶始于奈良时代(公元710-794)初期。 这一时期的茶文化,是以嵯峨天皇、永忠、最澄、空海为主体,以弘仁年间(公元810-824)为中心而展开的,这一段时间构成了日本古代茶文化的黄金时代,学术界称之为“弘仁茶风”。嵯峨天皇爱好文学,特别崇尚唐朝的文化。在其影响下,弘仁年间成为唐文化盛行的时代,茶文化时其中最高雅的文化。嵯峨天皇经常与空海在一起饮茶,他们之间留下了许多茶诗,如《与海公饮茶送归山》。嵯峨天皇也有茶诗送最澄,如《答澄公奉献诗》等。 日本虽于九世纪初形成“弘仁茶风”,但以后一度衰退。日本平安时代的茶文化,无论从形式上还是精神上,可以说是完全照搬《茶经》。 二镰仓、室町、安土、桃山时代 (一)镰仓时代 镰仓时代(公元1192—1333年)初期,处于历史转折点的划时代人物荣西撰写了日本第一部茶书——《吃茶养身记》。荣西之后,日本茶文化的普及分为两大系统,一是禅宗系流,一是律宗系流。饮茶活动以寺院位中心,并且是由寺院普及到民间,这是镰仓时代茶文化的主流。镰仓时代末期,上层武家社会的新趣味、新娱乐“斗茶”开始流行,通过品茶区分茶的产地的斗茶会后来成为室町茶的主流。

日本概况

日本国家概况 (转自外交部网站,截止2011年10月) 【国名】日本国(Japan)。 【面积】陆地面积约37.8万平方公里,包括北海道、本州、四国、九州四个大岛和其它6800多个小岛屿。 【人口】约1亿2771万(2011年4月)。主要民族为大和族,北海道地区约有2.4万阿伊努族人。通用日语。主要宗教为神道教和佛教,信仰人口分别占宗教人口的52.3%和42.2%。 【首都】东京(Tokyo)。人口约1319万(截至2011年4月)。 【国家象征】天皇明仁(Akihito),1989年1月即位,年号“平成”。 【重要节日】天皇生日:12月23日(相当于国庆节)。建国纪念日:2月11日(系按阳历推算出的公元前7世纪日本第一代天皇神武天皇元年的元旦)。 【简况】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一个由东北向西南延伸的弧形岛国。西隔东海、黄海、朝鲜海峡、日本海与中国、朝鲜、韩国、俄罗斯相望。属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终年温和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6月多梅雨,夏秋季多台风。1月平均气温北部-6°C,南部16°C;7月北部17°C,南部28°C。 1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全球有1/10的火山位于日本,1/5的地震发生在日本。1995年发生的阪神大地震、2004年新澙县中越地震造成重大人员财产损失,引起世界关注。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里氏9.0级特大地震,并引发海啸和核电站泄漏事故,被称为“日本战后以来最严重的危机”。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战后初期,美军单独占领日本,1947年颁布实施新宪法,由天皇制国家变为以天皇为国家象征的议会内阁制国家。战后奉行“重经济、轻军备”路线,20世纪60年代末成为西方第二经济大国。80年代中期以来提出成为政治大国的目标,90年代经济陷入长期低迷,2002年起出现缓慢恢复,复苏时间创战后最长纪录。2008年以来,先后受到国际金融危机和3·11特大地震冲击,目前正处于灾后重建阶段。外交上,日本坚持日美同盟,重视亚洲外交,力争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政治】实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天皇为国家象征,无权参与国政。国会是最高权力和唯一立法机关,分众、参两院。内阁为最高行政机关,对国会负责,首相(亦称内阁总理大臣)由国会选举产生,天皇任命。 目前民主党和国民新党联合执政。执政党在众议院中拥有稳定多数,但在参议院中席位未过半数。日本国会呈现执政党控制众议院、在野党控制参议院的局面。 【宪法】现行《日本国宪法》于1947年5月3日颁布实施。宪法第九条规定:“日本永远放弃把利用国家权力发动 2

刘笑明《日本国家概况》(第三版)笔记和课后习题答案

刘笑明《日本国家概况》(第三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提供 免费试用20%资料 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 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 第一篇日本の地理 第一章日本の位置と面積 1.1复习笔记 目次 第一節位置と国土 第一節位置と国土 一、位置 (一)位置 日本はアジア大陸の東側にあり、全体として弧状を形成している。 (二)海と海峡 ①日本周囲には海で、東側および南側が太平洋、北西側が日本海、西側が東中国海、北東側がオホーツク海と呼ばれている。つまり、日本の東と南西には太平洋があり、アジア大陸と日本の間には、オホーツク海と日本海と東中国海がある。 ②日本は日本海と東中国海を隔てて中国、韓国、朝鮮と向い合い、東は広い太平洋を隔ててアメリカと相対している。北にはオホーツク海を隔ててロシアのシベリアがあり、南には太平洋を隔ててフィリピンやインドネシアなどの国々がある。 ③朝鮮半島とは対馬海峡で、また樺太(サハリン)とは宗谷海峡で接している。 二、国土 (一)日本列島 日本の国土は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国の四つの大きな島ほか、伊豆?小笠原諸島、沖縄本島、そして北東に位置する北方四島などの島から成っている。これらは日本列島と総称されている。 (二)海流 日本列島の南側を黒潮(日本海流)と呼ばれる暖かい海流が流れており、北からやってくるのは親潮(千島海流)である。 (三)面積 ①約37.8万k㎡である。土地の約66%が森林に覆われており、国土面積の約70%が山岳地帯である。 ②本州の面積が一番大きく、ついで北海道、九州、四国である。 (四)九つの地方

日本文化概论

日本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日本文化概论》课程标准 课程英文名称:The Introduction of Japanese Culture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日语专业 学分数:2 一、课程性质 “日本文化概论”根据教育部日语专业本科教学大纲规定的,为本科日语专业开设的必修课程。在我院日语专业的培养计划中属于专业模块课程,是专业方向系列课程之一。 二、课程理念 1、所属学科分析 “日本文化概论”属于“文学”门类,其一级学科为“外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为“日语语言文学”。 2、课程授课对象分析 “日本文化概论”课程开设的对象是日语专业高年级学生,先修课程为《综合日语》、《日语听说》、《日语口语》、《日语阅读与写作》、《日本概况》等专业基础课程。

3、课程内容选择分析 本课程为本科日语专业高年级开设的专业方向课程。“日本文化概论”是一门围绕日本的文化特点及日本人的心理文化,以点带面地论述日本的历史、社会、宗教、文学、艺术、教育、风俗、科技等各个文化领域的课程。该课程设置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日本文化的主要特点,对日本历史及社会文化有一个较为深刻的认识。同时,使学生能将所学语言知识与日本文化相结合,逐步减少与日本人交往中由于文化差异所引起的摩擦与冲突,从而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4、课程学习要求分析 《日本文化概论》教学是以教学为手段的跨文化沟通活动,换言之《日本文化概论》教学既是教学活动,又是文化交流和文化比较活动。同时《日本文化概论》课程大都作为日语专业的一门课程,其直接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日语水平和应用能力。 5、课程考核目标和方法分析 “日本文化概论”课程的考核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日本文化的主要特点,并掌握一定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日语外来语卒业论文

日本語における外来語 -日本社会と日本語にもたらしている影響を中心に要旨: 16世紀から欧米言語を語源とする外来語が日本語に取り入れられた。数多くの外来語を導入することによって、日本は欧米の先進的な文化や技術を自国に取り入れ、産業革命の終電に間に合って、先進国の行列に入った。外来語の導入と活用は単なる言語現象ではなくて、西洋諸国の先進的な文化、芸術、科学技術、ライフスタイルなどが日本に輸入された明証である。外来語の導入は日本の経済発展にも大きな貢献をした。国際化の進展などに伴い、日本語における外来語はこれからも多くなるだろう。 キーワード:外来語導入欧米文化歴史日本語 はじめに: 今の日本では、商店の名前であろうと、雑誌の表紙であろうと、すみずみに外来語が満ちている。日本語ほど外来語が多い言語はないといっても過言ではない。しかも、外来語の勉強は日本語を勉強する学習者にとって、一番難しいかもしれない。日本語をよく勉強することには、外来語についての知識を了解する必要がある。本研究は先行研究を踏まえたうえで、外来語の範疇と性格、外来語導入の歴史や使用現状及び外来語導入による日本語と日本社会への影響の諸相について検討してみた。 第3節外来語導入の原因の考察 日本語の中にたくさんの外来語が存在していることは前述の通りであるが、ではなぜ日本語にこんなにたくさんの外来語が導入されたのか、それについて考えてみたい。 1、外国文化の吸収は外来語が導入された原動力である 島国である日本は国土が狭くて、資源も乏しい。日本人は古くから外部のものに強い好奇心を持っていて、外国文化を吸収することに積極的だ。産業革命後の西洋諸国の科学技術は日本にとって魅力的なものである。しかし、日本語の固有の言語体系で、語彙が足りない。客観的には時代のニーズに合わせる効率で速く西洋の技術を導入できる言語が必要となる。そのような時代背景から、外来語がたくさん導入された。 2、意訳から音訳への変化は外来語導入の速度を速めた 西洋文化の日本進出は最初、西洋のものを意訳して、漢字で表す。ときどき一つの外国語にいくつかの訳語があり、語義の面でも偏差がある。面倒だけでなく、かなり時間がかかる。明治維新の後、この方式はもう時代のニーズに合わないので、日本人は外国語を音訳し、カタカナで表

《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日本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课程《日本概况》是商务日语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是以学生在校所学各门课程的综合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为目标的主干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日本文化的主要特点,对日本历史和社会文化(包括地理、历史、政治、经济、风俗、宗教等)等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本课程的学习有助于学生今后从事中日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交流工作。学生学通过该课程学习之后,能够比较全面地了解日本社会,为学生拓宽学术研究的领域,增强涉外活动中的适应性。同时,使学生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与日本文化相结合,逐步减少与日本人交往中因文化差异所产生的摩擦与冲突。 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文化知识课。一方面通过日语阅读中日两国的背景资料,扩大知识面和词汇量,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文化知识,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巩固和提高日语水平。 二、课程教学理念与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程是实用性较强的课程,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开动脑筋,上课中多争取时间多举例子,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日本的专有名词。还应该采用对比和讨论的形式使学生在掌握课文内容的同时,能够进一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理性地看待日本社会各个领域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与基本要求 了解并掌握日本国家的地理、历史、政治、文化、社会习俗以及人民的思想、态度和生活方式等知识,培养既具有一定的语言水平,并能理解日本文化的外语人才。 四.本课程对学生的要求

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应对学生的学为主,积极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查找资料的能力,正确引导学生学习。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要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要求学生在上课前做好预习工作,查询相关的资料,调动学生参加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在课外应鼓励学生多途径多渠道地搜集和课程相关的资料进行研究和调研,使学生真正地理解日本社会深层次的内容,培养学生成为正确理解日本风俗文化,又掌握外语知识的人才。 五.教学模式与实施过程 本课程虽然不是日语学习的基础部分,但是课程的实用性却很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正确引导学生理解日本社会的深层次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日关系和日本社会存在的问题。教导学生在学好日语语言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加强文化方面的学习。指导学生全面系统地学习教材,引导学生把全面理解和重点深入结合起来,切忌孤立地只抓重点。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尽可能向学生提供和介绍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指导学生查工具书,进行网上阅读,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教学效果。以学生阅读文字教材为主,同时鼓励学生广泛猎取课外有关文字和音像材料,从而巩固和扩大本课程涉及的知识。 六.课程内容改革 该课程以日本的地理、社会、文化、经济、政治等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突出内容的实用性,着眼与学生能够掌握日本社会的基本知识,进而能够推进语言方面的学习。所以应把最常用、最实际的知识作为课程的教学重点,在讲解时还应该联系实际适时更新内容,比如在讲解中日关系时可以按照时间的顺序一直推进讲到目前的中日情况。教学的内容应以教材为主,适当增补相关内容,使学生深刻理解日本社会。 七.学时分配建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