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公共关系题库

体育公共关系题库
体育公共关系题库

1.知名度:表示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知道和认识的程度,即组织名声的大小。美誉度:表示

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信任和赞誉的程度,即组织名声的好坏。2、公共关系部:指组织内部

针对一定的目标,为开展公共关系工作而设立的专业职能机构。3、组织实际社会形象:指

社会公众及社会舆论对一个组织机构的真实看法和评价。4、公关传播效果:就是传播信息

所取得的结果,指信息通过大众媒介在受传者方面产生的影响和反响。5、公关调查:即通

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准确的概括数量巨大、分布广泛、兴趣各异的各类公

众的意见和态度,揭示具体的环境中,影响公众认识和态度的某些共同因素。

1.“公众受舆论的时期”指的是()。1、B 2、C 3、A 4、D 5、A 6.C

7、B 8、C 9、D 10、D 11、A 12、C 13、B

A、古代时期

B、巴纳姆时期

C、艾维.李时期

D、伯内斯时期

2.美国著名的公关专家卡特利普和森特在他们的著作中提出()。

A、公共关系咨询

B、投公众所好

C、“双向对称”的公关模式

D、说真话

3.各类组织有效开展全方位公共关系工作的基础和出发点是()。

A、内部公共关系

B、组织的整体目标

C、公共关系调查

D、公共关系策划

4.运用大众传播媒介和内部沟通方式开展工作的公关活动模式是A、社会性公关 B、

交际性公关 C、服务性公关 D、宣传性公关

5.与公共关系主体关系最密切的公众关系是A、员工关系 B、社区关系 C、名流关系 D、政

府关系6.把公众分为临时公众、周期公众和稳定公众的标准是,A、公众对组织的态度 B、

公众对组织的价值C、公众对组织的稳定性 D、公众对组织的重要性

7.政府要完成公关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扩大知名度

B、提高政府的美誉度

C、加强与公众的联系

D、不断完善制度

8.为现代公共关系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物质技术保障的是()。

A、商品经济的出现

B、社会政治生活的民主化

C、交通工具和传播手段的现代化

D、经营管理思想的深刻转变

9.传统的线性传播模式的提出者是A、查菲 B、拉斯韦尔 C、施拉姆 D、香农

10.人的表情属于哪种符号媒介A、有声语言媒介 B、无声语言媒介 C、有声非语

言媒介 D、无声非语言媒介11.公共关系的状态是无形的,却是客观的,不以社会组织

的什么设想为转移。(A、主观 B、客观 C、自身 D、总体

12.哪一年国际公关协会在英国伦敦正式成立,标志着公关已作为一门世界性的行业而独立

存在()。A、1935 B、1947 C、1955 D、1985

13.任何一个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必须依赖于()。A、形象 B、环境 C、传播 D、信誉1.A、B、C、E 2、B、D、E 3、A、C、D、E 4、B、C、D、E 5、A、B、C、D 6、A、C、E

1.公众的特征包括()。A、整体性 B、同质性 C、多样性 D、多变性 E、相关性

2.公共关系学研究的内容包括A、公关案例 B、公关理论 C、公关技巧 D、公关史 E、公

3.重要的公关环境包括A、舆论环境 B、市场环境 C、信息环境D、人际环境 E、心理环境

4.公共关系社团的特征是A、复杂性 B、广泛性 C、松散性 D、服务性 E、非营利性

5.公关目标体系包括不同类型的各种目标,一般分为A、长期目标B、近期目标C、一般目

标 D、特殊目标 E、短期目标

6.影响公共关系计划实施的因素是众多的,一般主要来自()。

A、实施本身的目标障碍

B、方案本身的计划障碍

C、实施过程的沟通障碍

D、实施过程的创造障碍

E、突发事件干扰的障碍

四、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 10、√

1.自信是对公关人员职业心理素质最基本要求()

2.访谈调查是公关调查的唯一方法()

3.作为一种职业和一门科学的现代公关,早在人类开始组成家庭、部落和国家时就产生了

4.公共关系百分之十靠自己做的好,百分之九十靠宣传()

5.公共关系公司通过为社会提供无偿服务,满足客户需要,并取得一定盈利()

6.技术人员的劳动直接关系到组织的声誉和形象()7公众舆论是自发产生的、并处于不断扩大和缩小的动态中,它是公众对组织的一种浮动的表层认识()

8.相同的礼节习俗常常造成沟通中的误解,以致使沟通受阻()

9.物质鼓励能发挥职工工作能力的40%。60%的潜在能力要靠精神奖励来激发()

10.银行、军队、新闻机构属非营利组织()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饭店业公共关系的任务是什么?

2.公关思想演变经历了哪几个时期?各时期的特点是什么?

3.如何理解新闻媒介是传播性质最强的一种关系?

4.如何激励内部公众的动机?(即热爱组织)

5.公共关系的特征包括哪些方面?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1)塑造享有声誉的饭店形象;(2)联络感情、增进了解和友谊;(3)收集信息、参与决策(4)教育、引导内部员工;(5)处理突发事件、宾客投诉

2、(1)古代时期-------朴素、自发的公关思想(2)巴纳姆时期------不择手段、损人利己(发端时期)(3)艾维.李时期--------说真话(职业化时期)·(4)伯内斯时期--------投公众所好(科学化时期)(5)现代时期---------学科的科学化、职业道德的规范化

3、(1)新闻界公众是公关工作中最敏感、最重要的一部分2)具有工具性和对象性(3)新闻界被称之为对外传播的首要公众,往往被摆在显著位置(4)好的新闻界关系就等于好的舆论关系(5)建立良好的新闻界关系是运用大众传播手段的前提

4、(1)实行民主化管理(2)奖励先进树立榜样,调动员工积极性3)领导以身作则,感召公众(4)感情投资,增强内聚力

5、(1)从结构上看,公关特指一个具体的社会组织与其相关的公众之间的关系(2)从目的上看,公关是为一定的组织机构在公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3)从原则上看,公关活动遵循的是互利互惠、真诚合作的原则4)从方针上看,公关着眼于长远打算,着手于平时努力(5)从方式上看,公关运用传播手段,通过双向沟通、内外结合,实现组织的最终目标.

一、名词解释

1、体育组织★作为体育公共关系活动主体的体育组织,它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协调力量和行为的合作系统。

2、体育公众★因面临某个共同问题而形成的并与体育组织利益相关且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社会群体称为体育公众

3、公众★公众,是指与特定的社会组织发生联系,并对其生存发展具有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

4、大众传播“大众传播”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电影及网络等传播媒介向大众提供消息、知识、思想、见解、娱乐、广告等的活动。

5、体育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体育公共关系专题活动是指体育组织针对特定公众,围绕特定主题或目标而有计划进行的,借以增强组织知名度、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称。

6、企业文化.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思想、意识、观念等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基本组织机构。

7、组织形象:公众对组织的整体印象和评价。

8、传播:传播是特定的个体或群体运用一定的媒体或形式向受传者进行信息传递与交流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和分享。

体育公共关系部.体育公共关系部是组织内部设立的÷专门从事公共关系活动的职能部门。

10、互利观念是指主体在公关活动中,所应当具备的正确认识和处理客体关系,摆正彼此的利益关系,在利他中利已,在利已时不忘利他的思想观念。

11、公众观念★公共关系的公众观念事说主体在谋取自身利益、塑造自身形象时,应考虑到公众的利益,应对公众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

12、职业道德是人们在职业生活时间重形成的比较稳定的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的综合。

13、体育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是在体育公共关系计划被采纳以后,将计划所确定的内容变为公关实践的过程。

14、从众心理.是指在社会团体的压力下,个人不愿意因为与众不同而感到孤立,从而放弃自己的意见,采取与团体中多数人相一致的行为,以获得安全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15、公关策划★.是指公关组织根据现存问题和差距确定组织的公关目标,制定公关工作规划和实施方案,为组织设计科学合理的形象的活动。

16、整合营销传播.整体营销传播的核心思想是将与企业进行市场营销有关的一切传播活动一元化。一方面,把广告、公共关系等一切传播活动都涵盖到广告活动范围之内;另一方面,使企业能够将统一的传播资讯传达给消费者。

17、公共关系:所谓公共关系,就是一个社会组织为了推进相关的内外公众对它的理解、信任、合作与支持,为了塑造组织良好形象、创造自身发展的最佳社会环境,利用传播、沟通等手段而努力采取的各种行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各种关系。

18、美誉度:是社会公众对一个组织的信任和赞许的程度,它表明的是社会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地位和信誉情况。

19、体育竞赛是以争取优胜伟直接目的,以体育项目为内容,在裁判员的主持下,依据一定的规则和程序进行的集体或个人竞技能力的较量过程。

20、社会公益活动是指社会组织关心和尽责的伟促进社区乃至整个社会公益事业的建设与发展而进行的各种形式的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1、公共关系与社会上抨击的“庸俗的拉关系”现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公共关系工作的实质就是如何通过有效的工作,使本团体、单位或机构在其生存的众多群体之间享有声誉和信任,进而建立起良好的相互关系,最终达到营造适合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适宜环境的目的。

2、如何理解“体育公共关系是以推动体育发展总体目标的一类公共关系策划和实践活动”这句话?

体育公共关系主要是指负有体育工作使命或其工作与体育有密切依附关系的组织、团体和机构,为了自身和事业的发展所采取的一系列有计划的策略性行动。

体育公共关系旨在指导人们如何通过运作、帮助组织、团体或机构建立起自己与公众相互了解、相互合作的良好融洽的社会关系,获得社会公众的美誉,树立起自身的形象,最终达到提高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自身和事业发展的目的。

体育公共关系的性质:以公众为对象、以获得美誉为目标、以真诚为信条、以互惠为原则、以沟通为手段、以长期性、战略性、持久性为基本方针。

3、什么是体育组织?体育组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作为体育公共关系活动主体的体育组织,它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协调力量和行为的合作系统。主要构成要素:目标及任务、人员、物质条件、内在结构与机制、信息联系。

4、体育组织有何特性?

体育组织的生存和发展都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1)体育组织都有与实现其特定目标相适应的组织结构形式2)体育组织是一种合作系统

3)体育组织既是社会发展的产物,又是促进社会发展的工具

5、体育公众的特征?★特征:相关性、同质性、群体性、多维性、可变性。

6、体育公共关系传播特点?双向性、共享性、快速性、广泛性

7、试阐述实现体育公共关系的协调功能,需要行使哪些职责?★传播沟通,影响舆论;咨询建议,参与决策;协调咨询,争取谅解

8、举例说明体育公共关系的效益功能★重视环境监测功能,主动捕捉经营时机

开发现象功能,提高体育组织的无形资产

扩大宣传功能的效应,改善体育经营管理规律

9、试述体育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对现实体育组织目标的作用.体育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在体育公共关系的基本思想观念指导下,根据公共活动客观规律和要求所提出的基本的工作方法和准则。体育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是其基本观念在公共实践中的具体化。

体育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坚持提高透明度原则、坚持体育公共传播的真实性原则、坚持依靠长期努力为主的原则、坚持双向交流的原则、坚持首先自我完善的原则、坚持以调查研究为基础的原则、坚持互惠的原则。

10、体育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应如何树立自己的形象?

★体育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应该从如下方面来树立自己的形象:

体育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内在形象:自信是一个公关人员形象的核心;开朗健谈是又一要求。体育公共关系从业人员的外在形象:穿着合体适度是仪表美的首要因素;在社交中,人们的举手投足、站立坐停,都在一定程度上表现着情绪、愿望。

11、体育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如何获得这些能力?应该具备的能力:创新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组织能力、应变能力、社交能力。这些能力的获得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获得的,要在实际生活工作中,多学、多看、多练。

12、12、什么是公众?是受众?其主要区别是什么?公众,是指与特定的社会组织发生联系,并对其生存发展具有影响的个人、群体或组织的总和,是公共关系传播沟通对象的总称。13、作好边缘公众的工作对组织的发展有什么意义?★边缘公众是指对组织持中间态度、观点和意向不明朗的公众,在一定的时空条件下,他们既不受该组织的政策、行为的影响,也不对该组织产生任何实际的影响和作用。

公关关系工作中最重要的是作好边缘公众的沟通工作,争取他们对组织的了解和好感,引导他们成为顺意公众,防止他们发展成为逆意公众

14、社区体育公共关系的处理技巧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社区体育活动中,不仅需要对社区成员的活动进行现场技术指导和健身咨询,还需使用、维护多种运动健身器材的技能,运动心理和生理、医疗保健方面的知识和自身健康的形象。另外,还需有良好的公关能力。

15、什么是大众传播?它有哪些特点?★“大众传播”是指通过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书籍、电影及网络等传播媒介向大众提供消息、知识、思想、见解、娱乐、广告等的活动。大众传播的特点:传播机构和传播手段高度专业化;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影响力大;大众传播往往赋予所传播信息以某种特殊的意义;大众传播基本上是信息的单向流动,受众是不知名的,来自受众的信息反馈也是有限的、滞后的。

16、简述大众传播与体育的关系.体育运动既然是一种社会文化活动,就必定与大众传播媒

介有着天然的联系。很多人是通过大众传播认识体育,了解体育,然后参与体育。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出让大型运动会的电视转播权已是为运动会筹集资金的一种公认的办法。大众传播媒介还使体育运动的速度加快,社会覆盖面加大,使体育活动与人们的社会距离缩短,大大促进了体育运动的发展。总之,体育离不开大众传播媒介,大众传播媒介也离不开体育。社会越发达,二者的关系就越密切。

17、大众传播媒介有哪些类别?在体育公关活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传播媒介有:报刊(报纸、杂志),无线电广播,电视,互联网络把握信息、媒介、公众三者的特点,选择最有效的媒介,以收到最佳的传播效果

18、试举例说明传播技巧在各类公关关系活动中的作用。体育公共关系中的传播技巧:选择适宜的时空环境;运用恰当的公关语言;名人效应;制造新闻大众传播具有客观规律性。在体育公共关系活动中,公共关系的原理、原则是理论的概括,是抽象的、固定的知识,而传播的受众则是实际的、具体的、千差万别的,要把二者结合起来是体育公关人员在体育公关实践中的一种创造性劳动。

19、体育公共关系策划在体育实践工作中有何重要意义?体育公共关系策划是体育企事业公共关系工作的中心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体育组织能否持续有效地开展体育活动,营销体育社会产品,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共关系活动开展的好坏。而公共关系活动开展的好坏又取决公共关系策划的优劣。因此,体育公共关系策划在体育实践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20、体育公共关系策划的步骤★策划动因的形成阶段;调查研究阶段;确定目标阶段;设计方案阶段

1、简述体育公共关系新闻的主要特征★

答:(1)时效性.体育公共关系新闻必须是新近发生的事情。报道的时间与事件发生的时间间隔越短,越能引起体育公众的兴趣和注意,也就越有价值。(2)接近性.体育事件发生的地点与准备接受这一信息的体育公众在空间或心理距离上越近,一般越能引起体育公众的兴趣与注意。(3)特殊性.一个体育事件如果有明显的特殊性,就会引起新闻界及体育公众的注意,因而新闻价值就比较高。4)重要性.某一体育事件,如果对某个地区或国家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其新闻价值就高。(5)人情味.所谓人情味,指的是所报道的内容,包括体育训练、比赛、生活中发生的为公众称颂的体育事件,多是人情味很浓的事件。如助人为乐、公益事业等。

了解体育公共关系新闻的特点,有助于体育公共关系人员对体育公众的分析不断地变换角度,加深层次,发现其具有新闻价值的地方,从而为体育公众挖掘出更多更好的体育新

2、简述体育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及创作技巧

答:体育公共关系广告是体育组织或企业运用大众传播手段为其传播公共关系信息、树立良好形象的一种重要形式,在整个体育公关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科学构思和巧妙设计体育公关广告具有重要意义。

(一)体育公共关系广告主要有四种基本类型。

(1)企业广告

这是体育公共关系广告中普遍运用的一种广告。它主要介绍组织或企业的各方面情况。(2)合作广告

这类广告强调体育组织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关联性和公共性。主要包括响应广告、祝贺广告、征求性广告等。

(3)创意广告

这是一类以体育组织或企业名义率先发起某种社会活动,或倡导某种有益于社会发展的新观念,或对体育赛会进行赞助,或利用名人效应、邀请体育明星作为企业品牌的形象代言人,

或直接参与企业管理和产品开发等所做的广告。

(4)信息广告

这类广告主要用于宣传体育方面的赛事、科技、教育活动或体育产品的信息。其作用是加强舆论宣传,扩大影响,服务公众,不断加深公众对体育组织及其产品、人员的良好印象。(二)广告的制作技巧

广告的制作是一门实用性很强、应用范围很广的综合性学科,它涉及到许多专业知识,如美术、摄影、语言、心理等学科。同时,广告的艺术性和竞争性要求它必须强调首创性,并以新颖、独特的构思设计广告。因此,在广告的制作中,应注意把握广告标题、广告正文、广告插图、广告结尾和广告口号等五个主要方面。

(1)广告标题

标题要有吸引力。常见的广告标题有直接性标题、间接性标题和综合式标题三种。

(2)广告正文

这是广告的主体部分。正文的写作没有固定格式,但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开头、主体、结束语

(3)广告插图

在广告中有三个作用:醒目的插图,足以引起公众的注意;形象性的信息便于公众的记忆;同时,广告插图还可以增加广告的趣味,获得公众的好感。

(4)广告的结尾和广告口号

广告结尾的文字要简短有力,给公众一种强烈的吸引力。

与此同时,在广告设计中,要注意文字和图形是不可分割的两个元素,要注意将两者巧妙而和谐地组织起来,使广告产生强大的魅力。

3、什么是体育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它对体育组织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答:(1)体育公共关系专题活动是指体育组织针对特定公众,围绕特定主题或目标而有计划进行的,借以增强组织知名度、提高经济和社会效益、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称。(2)体育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形式多样,比较常见的有体育庆典、体育竞赛、记者招待会、体育赞助、体育用品展览等。

(3)由于体育公共关系专题活动针对性强,具有轰动效应和辐射作用因而被广泛应用,成为这些组织有效开展工作的重要方式之一。

4、体育庆典的公关意义何在?★

答:体育庆典的公关意义表现在以下方面:

(1)有利于体育组织建树形象,扩大知名度

体育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现象,社会关注度高,影响范围广,易于给人们带来强烈的身心震撼,留下深刻的印象。体育庆典活动,不仅向人们展示体育组织的实力和组织能力,而且还向人们展示组织所具有的文化内涵和人才素质。可以说,体育庆典是展示体育组织形象的良好窗口,对于提高体育组织的知名度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增强组织凝聚力,激励组织成员的斗志

体育庆典是一项整体性、时机性和新闻性都非常强的活动。一次成功的体育庆典需要整个组织团结努力,需要组织全体成员拼搏奋斗,否则不可能取得成功。

(3)有利于增进体育组织与社会公众的交流与合作

体育庆典本身是一种以体育为媒介的组织与公众关系协调沟通的方式。通过体育庆典,组织与公众达到了互动与交流,减少了双方的摩擦,弥合了分歧,从而增进合作。

(4)有利于向社会宣传体育,推动体育的发展

体育庆典不仅种类繁多,形式多样,而且以其突出的创新性、民族性、文化性及其别出心裁的创意、气势恢弘的场面和氛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能够在一定范围内造成轰动效应,

不仅直接影响现场观众,而且能辐射到社会的一定范围,从而极大的推动体育事业的发展。

5、论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体育工作必须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理由。★

①商品经济条件下,商品交换关系的稳定与畅通对工商企业来说是生死攸关的。而要保证商品交换关系的畅通和稳定,就必须开展公共关系工作,建立商品交换关系之外的良好情感关系。

②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专业水平的提高要求加强工商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需要开展公关工作。

③商品经济条件下,卖方市场会向买方市场转化,要求工商企业组织重视公众利益,争取消费者的支持,这就需要开展公关工作。

④商品经济条件下,消费者的需求及其发展趋势是工商企业组织的决策依据,了解消费者的要求及其发展趋势需要开展公关工作。

⑤商品经济条件下,工商企业的组织形象直接影响商品流通,而树立良好的组织形象,需要开展公关工作。

《体育公共关系》复习思考题

(0456)《体育公共关系》复习思考题 一、名词解释 1、体育组织 2、体育公众 3、公众 4、大众传播 5、体育公共关系专题活动 6、企业文化 7、组织形象 8、传播 9、礼仪 10、体育公共关系部 11、记者招待会 12、目标导向 13、互利观念 14、公众观念 15、职业道德 16、体育公共关系计划的实施 17、公共关系活动(实务) 18、从众心理 19、公关策划 20、整合营销传播 21、公共关系 22、差异观念 23、美誉度 24、体育竞赛 25、社会公益活动 二、简答题 1、公共关系与社会上抨击的“庸俗的拉关系”现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 2、如何理解“体育公共关系是以推动体育发展总体目标的一类公共关系策划和实 践活动”这句话? 3、什么是体育组织?体育组织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4、体育组织有何特性? 5、体育公众的界定及其特征

6、体育公共传播有何特点? 7、体育公共关系的作用 8、试阐述实现体育公共关系的协调功能,需要行使哪些职责? 9、举例说明体育公共关系的效益功能 10、试述体育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对现实体育组织目标的作用 11、体育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应如何树立自己的形象? 12、体育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应该具备哪些能力?如何获得这些能力? 13、什么是公众?什么是受众?其主要区别是什么? 14、作好边缘公众的工作对组织的发展有什么意义? 15、社区体育公共关系的处理技巧 16、什么是大众传播?它有哪些特点? 17、简述大众传播与体育的关系 18、大众传播媒介有哪些类别?在体育公关活动中如何选择合适的传播媒介? 19、试举例说明传播技巧在各类公关关系活动中的作用。 20、体育公共关系策划在体育实践工作中有何重要意义? 21、体育公共关系策划的步骤 22、简述体育公共关系计划实施中的反馈调整原则。 23、体育公共关系评估一般分为几个步骤?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24、体育公共关系活动评估的重要性 25、礼仪在体育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价值体现 三、论述题 1、常见的体育新闻稿件的写作方法有哪几种? 2、简述体育公共关系新闻的主要特征 3、简述体育公共关系广告的类型及创作技巧 4、什么是体育公共关系专题活动?它对体育组织的发展有什么作用? 5、体育庆典的公关意义何在? 6、什么是CI策划?其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 7、什么是企业文化?如何理解体育类企业文化? 8、企业文化的特征与功能有哪些 9、企业组织的企业文化对公共关系活动有哪些影响? 10、培育企业文化的途径有哪些? 11、论述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体育工作必须开展公共关系工作的理由。 (0456)《体育公共关系》复习思考题答案 三、名词解释 1、作为体育公共关系活动主体的体育组织,它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形 式建立起来的协调力量和行为的合作系统。 2、因面临某个共同问题而形成的并与体育组织利益相关且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 社会群体称为体育公众 3、公众,是指与特定的社会组织发生联系,并对其生存发展具有影响的个人、群

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医学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资料 第一章绪论 一、A型题 1. 世界上第一个在显微镜下看到活细胞的人是 A. Robert Hooke B、Leeuwenhoek C、Mendel D、Golgi E、Brown 2. 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 A、细胞核 B、细胞膜 C、细胞器 D、细胞质 E、细胞 3. 被誉为十九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的是 A、中心法则 B、基因学说 C、半保留复制 D、细胞学说 E、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4. 细胞学说的提出者是 A、Robert Hooke和Leeuwenhoek; B、Crick和Watson; C、Schleiden和Schwann; D、Sichold和Virchow; E、以上都不是 二、X型题 1. 当今细胞生物学的发展热点集中在_______等方面 A、细胞信号转导 B、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的调控 C、细胞的生长及分化 D、干细胞及其应用 E、细胞的衰老及死亡 2. ______促使细胞学发展为分子细胞生物学 A、细胞显微结构的研究 B、细胞超微结构的研究 C、细胞工程学的发展 D、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E、克隆技术的发展 三、判断题 1.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结构的科学。 2. 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是指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结构。 3. 细胞是生命体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4. 英国学者Robert Hooke第一次观察到活细胞有机体。 5. 细胞学说、进化论、遗传学的基本定律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 四、填空题 ?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开展研究的学科。?1838年,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细胞学说,认为细胞? ?是一切动植物的基本单位。 ?1858年德国病理学家魏尔肖提出一切细胞只能来自原来的细胞的观点,通常被认为是对细胞学说的一个重要补充。 第二章细胞的起源及进化 一、A型题 1. 由非细胞原始生命演化为细胞生物的转变中首先出现的是 A、细胞膜; B、细胞核; C、细胞器; D、核仁; E、内质网 2. 在分类学上,病毒属于 A、原核细胞 B、真核细胞 C、多种细胞生物 D、共生生物 E、非细胞结构生物 3. 目前发现的最小的细胞是 A、细菌 B、双线菌 C、支原体 D、绿藻 E、立克次氏体 4.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的细胞器是 A、中心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复合体; E、溶酶体 5. 一个原核细胞的染色体含有 A、一条DNA并及RNA、组蛋白结合在一起; B、一条DNA及组蛋白结合在一起; C、一条DNA不及RNA、组蛋白结合在一起; D、一条以上裸露的DNA; E、一条以上裸露的DNA及RNA结合在一起 6. 关于真核细胞,下列哪项叙述有误 A、有真正的细胞核; B、体积一般比原核细胞大; C、有多条DNA分子并及组蛋白结合构成染色质; D、遗传信息的转录及翻译同时进行; E、膜性细胞器发达 7. 下面那种生物体属于真核细胞 A、酵母 B、蓝藻 C、病毒 D、类病毒 E、支原体 8. 下列哪种细胞属于原核生物 A、精子细胞 B、红细胞 C、细菌细胞 D、裂殖酵母 E、绿藻 9. 原核细胞的mRNA转录及蛋白质翻译 A、同时进行; B、均在细胞核中进行; C、分别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进行;

最新医学微生物复习资料

1、细菌以微米()为单位。按其外形主要有球菌、杆菌和螺旋菌三大类。 2、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核质等各种细菌都有,是细菌的基本结构;荚膜、鞭毛、菌 毛、芽胞仅某些细菌具有,为其特殊结构。 3、细菌细胞壁的肽聚糖结构受到理化或生物因素的直接破坏或合成被抑制,这种细胞壁受 损的细菌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者称为细菌细胞壁缺陷型。又称细菌L型。 4、质粒是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 5、根据功能不同,菌毛可分为普通菌毛和性菌毛两类。 6、某些细菌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胞质脱水浓缩,在菌体内部形成一个圆形或卵圆形小体, 是细菌的休眠形式,称为芽孢。产生芽孢的细菌都是G+菌。 7、革兰氏染色:原理:(1)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结构较致密,肽聚糖层厚,脂质含量少,乙 醇不易透入;而格兰阴性菌细胞壁结构较疏松,肽聚糖层少,脂质含量多,乙醇易渗入。 (2)革兰阳性菌的等电点低(pI2~3),革兰阴性菌等电点较高(pI4~5),在相同pH条件下,革兰阳性菌所带负电荷比革兰阴性菌多,与带正电荷的结晶紫染料结合较牢固且不易脱色。(3)革兰阳性菌细胞内含有大量核糖核酸镁盐,可与结晶紫和碘牢固地结合成大分子复合物,不易被乙醇脱色;而革兰阴性菌细胞内含极少量的核糖核酸镁盐,吸附染料量少,形成的复合物分子也较小,故易被乙醇脱色。 方法:(1)初染:将结晶紫染液加于制好的涂片上,染色1min,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 (2)媒染:加卢戈碘液作用1min,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3)脱色:滴加95%酒精数滴,摇动玻片数秒钟,使均匀脱色,然后斜持玻片,再滴加酒精,直到流下的酒精无色为止(约30s),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4)复染:加稀释石炭酸复红染10s,用细流水冲洗,甩去积水。 结果:G+菌:紫色G—菌:红色 8、根据细菌所利用的能源和碳源的不同,将细菌分为自养菌和异养菌两大营养类型。 9、某些细菌生长所必需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必须由外界供给的物质称为生长因子。 10、营养物质进入菌体内的方式有被动扩散和主动转运系统。 11、根据细菌代谢时对分子氧的需要与否,可以分为四类:专性需氧菌、微需氧菌、兼性厌 氧菌、专性厌氧菌。 12、研究细菌的生物学性状(形态染色、生化反应、药物敏感试验等)应选用对数期的细菌。 13、各种细菌所具有的酶不完全相同,对营养物质的分解能力亦不一致,因而其代谢产物有 别。根据此特点,利用生物化学方法来鉴别不同细菌称为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 14、吲哚(I)、甲基红(M)、VP(V)、枸橼酸盐利用(C)四种试验常用于鉴定肠道杆菌, 合称为IMViC试验。 15、热原质或称致热源,是细菌合成的一种注入人体或动物体内能引起发热反映的物质。 16、外毒素是多数革兰阳性菌和少数革兰阴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到菌体外的蛋白质; 内毒素是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的脂多糖,当菌体死亡崩裂后游离出来,外毒素毒性强于内毒素。 17、某些微生物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一类能抑制或杀死某些其他微生物或肿瘤细胞的物质称为 抗生素。某些菌株产生的一类具有抗菌作用的蛋白质称为细菌素。 18、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物质,使之抑制某些细菌生长,而有利于另一些细菌生长,从 而将后者从混杂的标本中分离出来,这种培养基称为选择培养基。 19、鉴别培养基是用于培养和区分不同细菌种类的培养基。 20、可根据培养基的物理状态的不同分为液体、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三大类。 21、将标本或培养物划线接种在固体培养基的表面,因划线的分散作用,使许多原混杂的细 菌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上散开,称为分离培养。单个细菌分裂繁殖成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

公共关系基础教案

公共关系基础教案 此文档为WORD版可编辑修改

公共关系基础教案 目录 第一章形成意识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含义 第二节公共关系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现代公共关系的兴起和发展及对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促进 第四章沟通协调 第一节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 第二节组织外部的公共关系 第五章培养素质 第一节公共关系人员的形象 第三节公共关系人员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公共关系人员的能力 第六章交际礼仪 第一节一般社交礼仪 第二节对外交往礼仪 第三节有关场合礼仪 第七章语言表达 第一节交际与交际技巧 第二节语言表达的基本要求 第三节陈述、说明和议论

第四节即兴发言 第八章演讲商谈 第一节演讲的作用和风度第二节演讲的语言技巧 第三节商谈的原则和过程第九章活动策划 第一节公共关系活动的方式第二节公共关系专题活动第四节公共关系策划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一章形成意识 第一节公共关系的含义 【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公共关系科学,首先要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含义,公共关系的基本概念,通过案例的分析学习深入了解体会公共关系的内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含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 意识,树立初步的公共关系意识。 情感目标:提高公共关系学习的信心和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公共关系的基本含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意识。 教学难点:树立公共关系意识,提高学生学习公共关系的信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讲述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

【课堂外延】 1.知识补充:案例推荐 (1)有一位老人家的海尔电冰箱坏了,声音像拖拉机的响声一样大,老人家吓坏了,赶紧查海尔的服务电话,打过去。“我家的冰箱坏了,需要你们过来修一下”。然后告之在什么地点,冰箱大约什么样之类的。半个小时左右,一位服务人员骑着摩托过来了,进门就拿出一个单子说;“先生你先给我签字。老人心想冰箱还没给我修,让我签什么字?他说:“你帮我签一下,你是几点给我打的电话,还有我是几点到达的就可以”。 签完以后,他走到冰箱处,听一听,摸了摸,说:“先生你这个冰箱在这儿肯定修不好,需要拉走,我们会在两小时内把冰箱拉走,同时用一台冰箱来替换这个冰箱”。他走之前,老人问:“你进家门不看冰箱,为什么先签那个”。他说我们有一个时间的要求,必须在若干分钟内达到,让客户确认,不然要扣我们的工资,这让我们有了压力,必须高质量的完成好我们的工作。 两小时内,来了一个汽车,好几个人抬走了坏的冰箱,把替换的冰箱弄好,装上,插上电源,布都给你擦干净了,大约两天以后再把修好的给你送过来,替换的再拉走。后来老人讲如果我还需要微波炉,就买海尔的,就买海尔的。 (2)美国有一个豪诚公司,是多元化发展的公司。有一次两个员工出差,飞机在空中盘旋好长时间,机组人员已经通知所有乘客,飞机面临很大威胁。经过四十几分钟的空中搏斗以后,飞机安全着陆了,豪诚这两个员工就想利用这个机会宣传一下公司,他们向乘务人员要了纸笔写下了这样的字,“豪诚公司祝大家永远平安”、“豪诚公司向战胜这次空难的所有同胞致敬,并请你们享用豪诚的啤酒”。 当这两个员工手中拿着纸片下飞机的时候,所有的记者的镜头,所有记者的跟踪访问都围绕他俩展开,由此豪诚公司的啤酒生意在整个美国西部地区首屈一指。 (3)《公共关系实例与运作》中公关职能一章的〈长城托起长城饭店〉 2.拓展训练: 在我们身边,可以开展哪些公关活动,提高同学们的礼仪形象,做文明学生,并提高自己所在组织(班级)的形象。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答案)(1)

1、公共关系的英文是( A ) A 、 publicrelations B 、 publicrelation C 、 publicationrelations D 、 publication relation 2、公共关系学可直接称为( A ) A 、公众关系 B 、人际关系 C 、人群关系 D 、社区关系 3、组织与公众联结的方式是( B ) 6、公共关系的主体是( C ) 7、公共关系的客体是( A ) 8、公共关系的中介环节是( B ) 9、( B )是指与组织虽有关系,但联系较少,影响较小的一类公众,其重要性最 小。 第2章 第1章 A 、大众传播 B 、传播 C 、人际沟通 D 、 舆论宣传 A 、社会公众 B 、传播 C 社会组织 D 、 政府官员 A 、社会公众 B 、传播 C 社会组织 D 、 政府官员 A 、社会公众B 、传播C 社会组织 D 、 政府官员 A 、潜在公众B 、边缘公众C 独立公众 D 、知晓公众 10、(C )又称为中立公众或不确定公众 或未表态的公众。 ,是指那些持中立态度或态度不明确 A 、潜在公众 B 、边缘公众 C 独立公众 D 、知晓公众

11、利用新闻媒介揭露垄断企业“愚弄公众”的现象,形成了美国近代史 上著名的(C)。 A、报刊宣传运动 B、便士报C揭丑运动D、民主政治运动12、1906年, 艾 维李发表的著名文件是(B)。 A、《有效的公共关系》B《原则宣言》C《公众舆论之形成》D、《公共关系学》 13、被誉为“公共关系之父”的是(艾维。 李)。 第3章 16、组织形象的基础是(D)。 A、员工形象 B、管理形象C机构形象D、产品形象17、设计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组织名称和商标是处于(B)。A、初创时期B、发展困难时期C发展顺利时期D、形象受损时期 18、民主参与法是用来协调(D)的。 A、外部公众关系 B、顾客公众关系 C、媒介公众关系 D、内部公众关系 19、树立交往合作的观念,提高社交能力属于公众关系的(D) 。 A、优化环境功能 B、提高素质功能C塑造形象功能D、协调关系功能 20、组织公共关系活动的出发点应当是(A)。 A、从事实出发 B、从理想出发C从利益出发D、从专家意见出发 21 、组织最需要广告宣传,可恰恰拿不出大笔广告费是组织处于( 初创时期B、发展困难时期C发展顺利时期D、形象受损时期A)A、 第4章 26、公共关系部是一种具有服务性质的、较高层次的间接(D) 。 A、管理者 B、领导者C生产者D、管理部门

医学生物学复习资料

医学生物学解答题 (一)蛋白质的结构单位是什么?它的结构特点是什么? 氨基酸每个氨基酸的α-碳上连接一个羧基,一个氨基,一个氢原子和一个侧链R基团。20种氨基酸结构的差别就在于它们的R基团结构的不同。 (四)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包括哪几级结构?在哪级结构上表现出生物学活性? 一二三四级结构;三级结构 (六)蛋白质的变构与变性?蛋白质的变性在医学上有何重要用途? 变构:在生物体内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某些代谢中间物或变构剂能是蛋白质的构象发生轻微变化,从而使其生物活性发生改变,使其更有效地完成生理功能。这种通过蛋白质构象变化而实现调节功能的现象,称为变构或变构调节。 变性:蛋白质分子受到某些物理因素,如高温、高压、紫外线照射等,或化学因素,如强酸、强碱、有机溶剂等的影响时,空间结构发生破坏,理化性质改变,生物活性丧失,这一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变性。 变性作用:当在保存蛋白质制剂,如酶、血清、疫苗时,需要低温保存,以防止蛋白质的变性,而当用高压、高温、紫外线照射等方法消毒杀菌时,可使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变性。(七)酶的化学本质及特性是什么? 酶的化学本质:大多数由蛋白质组成(少数为RNA)。 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催化效率比无机催化剂更高,使得反应速率更快;2、专一性:一种酶只能催化一种或一类底物,如蛋白酶只能催化蛋白质水解成多肽;3、多样性:酶的种类很多,大约有4000多种;4、温和性:是指酶所催化的化学反应一般是在较温和的条件下进行的。5、活性可调节性:包括抑制剂和激活剂调节、反馈抑制调节、共价修饰调节和变构调节等。 6.有些酶的催化性与辅因子有关。7.易变性,由于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因而会被高温、强酸、强碱等破坏。 (八)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什么?磷酸、戊糖、碱基是如何构成核苷酸的? 核酸的基本结构单位是核苷酸。核苷中戊糖5’位碳上的羟基(—OH)和磷酸上的氢(—H)结合,脱掉一分子的水,形成的化合物,称为核苷酸,即单核苷酸,其连接键为磷酸酯键。(九)什么是3,-5,磷酸二酯键?什么是多核苷酸的5,端和3,端? 是由前一个核苷酸戊糖3’碳位上的羟基与后一个核苷酸戊糖5’碳位磷酸上的氢结合,在核酸聚合酶的催化下,脱掉一分子连接而成。 在戊糖5’碳位上油磷酸基游离者,称为5’端,即首段。而戊糖3碳位上油羟基游离者,称为3端,即尾端。 (十三)DNA的功能? DNA是遗传物质,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在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中,DNA分子要进行自我复制,然后经过细胞分裂,将遗传信息传给子代细胞,并且在子代细胞中,DNA分子中的遗传信息经过转录、翻译,才能表达出相应的遗传性状。:1.DNA的半保留复制。2.DNA的转录。 (十四) RNA的种类有哪些?它们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tRNA(转运RNA), rRNA(核糖体RNA), mRNA(信使RNA)。还有核酶和微小RNA等。功能:mRNA 从细胞核内的DNA分子上转录出遗传信息。并带到细胞质的核糖体上,作为合成蛋白质的模板。 tRNA 是识别被激活的氨基酸,合成氨酰-tRNA复合体,并借自身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咬合’,将携带的氨基酸运输到核糖体,供合成蛋白质需要。

体育公共关系

1.体育组织的含义 作为体育公共关系活动主体的体育组织,它是人们按照特定的目标、任务和形式建立起来的协调力量和行动的合作系统。 2.体育组织的构成要素 1.目标及任务 2.人员 3.物质条件 4.内在结构与机制 5.信息联系 3.体育公共关系的性质 1.以公众为目标 2.以获得美誉为目标 3.以真诚为信条 4.以互惠为原则 5.以沟通为手段 6.以长期性、战略性、持久性为基本方针 4.体育公众 因面临某个共同问题而形成的与体育组织利益相关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社会群体称为体育公众。 体育公众的特征: 相关性、同质性、群体性、多维性、可变性。 5.体育公众的分类 1.根据体育公众与体育组织的相互关系分类:内部体育公众和外部体育公众 2.根据体育公众对体育组织的不同态度分类:顺意体育公众,逆意体育公众,独立体 育公众。 3.根据体育公众对体育组织的重要性不同分类:首要体育公众,次要体育公众,边缘 体育公众 6.体育公共关系传播的特点:双向性,共享性,快速性,广泛性(25) 7.信息传播在体育公共关系中的作用 1.信息传播可以使体育公共关系主体准确地把握自身与现实环境及其关系的真实状 况 2.信息传播可以使体育公共关系主体增强选择能力,扩大选择范围,从而提高决策的 可行性 3.信息传播可以使体育公共关系主体的预定目标易于实现。 8.体育公共关系传播的基本方式 一.人际传播 特征:1个体性强 2参与度高 3从传播的信息看,其交流的手段丰富,符号多样化 4从传播的反馈看,其速度最快,交流的双方最易于相互调整适应 5最富有人情味 6不利于信息广泛、迅速、准确的传递 二.体育组织传播 特称:1.有特定的传播主体——体育组织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新)

公共关系学复习资料: 1、公关三要素:社会组织,公众,传播活动。公关三特征:以事实为依据、以传播为手段、以互惠为原则。 形象:公众对社会组织的总体评价,也是社会组织的表现与特征在公众心目中的反映。 2、公共关系的含义: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手段来影响公众的科学与艺术。它有公共关系状态、公共关系活动、公共关系学科这三种指代。 3、组织形象识别:组织形象识别是由社会组织制作识别体系,进行公关传播活动,进入公众视野,从而形成组织形象。 组织形象识别系统包括:物系统——VI(设计整合化)——组织的脸 人系统——MI(理念共识化)——组织的心事系统——BI(活动环境化)——组织的手评介组织形象的三个基本指标:认知度(一个社会组织被社会公众所认识、知晓的程度,包括深度和广度)、美誉度(一个社会组织获得公众赞美、称誉的程度)、和谐度(一个社会组织在发展运行过程中,获得目标公众态度认可、情感亲和、言语宣传、行为合作的程度) 4、公关的兴起和发展: 1\艾维.李,核心理论:公众必须被告知—向公众讲真话; 2\伯纳斯,核心理论:投公众所好; 3\卡特里普与森特,《有效公共关系》,公关圣经; 4\格鲁尼格,公关实践的四种模式:新闻代理模式,公共信息模式,双向非对称模式,双向对称模式。 5中国公关兴起的背景: 闭关锁国走向对外开放;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政府本位走向社会组织本位;社会媒介资源匮乏走向媒介化社会。 中国公关目前存在的问题:社会公众对公共关系的认识还存在很多误区;整个公关市场仍处于无序状态,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和服务规范;高素质公关人才的严重缺乏制约了中国公关业的迅速发展;理论研究比较滞后:公关理论水平滞后于公关实践水平、公关基础理论研究滞后于应用性研究、公关研究者的理论视角存在偏差、公关理论研究资源严重缺乏。 中国公关发展趋势:公关运作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融合趋势大大增强;公关公司定位从代理性发展为咨询顾问性;公关专业服务进一步细化和深化;中资客户将成为中国公关咨询业市场新一轮竞争的焦点;公关人才市场竞争将更趋激烈;公关理论研究更加深入。 4、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 (广告本质属性——“付费性”;新闻本质属性——“真实性”;营销本质属性——“交易性”;人际关系本质属性——“个体性”)公共关系的本质属性是“公共性”,即“第三方市场”。公共关系是一种“组织——公众——环境”关系:从组织的角度来看,公共关系通过倡导组织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来说通、监督和制造民意,公关人员扮演着“组织的良心”和“道德卫士”的角色;从公众、环境的角度来看,它又代表着公众和环境的意见,向组织传达、沟通。 4、公共关系“4P”: 公众性:Public,是一种对象性;公开性:Publicity,是一种手段性; 公共舆论性:Public Opinion,是一种内容性;公益性:Public Interest,是一种伦理属性。 5、公共关系基本特征: 说真话:是有效公共关系的一个必要条件——信息真实、态度真诚、好事要出门、坏事要讲清 做善事:是积极公共关系的活动方式——利己利人,有社会责任感。 塑美形:是成功公共关系的追求目标——对组织美誉度、和谐度的提升(理念美、行为美、视觉美) 公共关系通俗定义:公共关系是一门说真话、做善事、塑美形的科学和艺术。 6、公共关系的主要功能: 说服:改变组织或公众的态度和行为;制造舆论;影响民意。 倡导:倡导一种组织定位和品牌个性;倡导一种文化认同;倡导优惠的产业政策、优良的以营环境、健康的消费理念。 咨询:为决策提供信息咨询;协助拟定和选择决策方案;从公共关系角度评价决策效果;为确立决策目标提供咨询建议。 管理:战略管理;信息管理;传播管理;关系管理;声誉管理;危机管理;议题管理;活动管理。 7、公关与新闻的比较: 相同点:1都是一种信源的提供者,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新闻依赖于公关人员提供的信息。2他们都有相似的价值观,即以事实为基础,以说真话为原则,代表了第三方立场,具有一定的公信力。3他们在舆论上互相控制,在信源上互相依赖,为了交换资源和达成

医学微生物期末考试

登陆QQ邮箱,对比重点是否有出路 1、败血症:病原菌侵入血流,并在其中生长繁殖,同时,产生毒素,引起严重中毒症状。 2、病原微生物:对人类和动物、植物具有致病性的微生物称病原微生物。 3、潜伏感染:宿主与致病菌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暂时处于平衡状态,病菌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组织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一旦机体抵抗力下降,潜伏致病菌大量繁殖,即可使疾病复发。 4、菌群失调:是指在原微生境或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和定性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量的变化,故也称比例失调。 5、消毒:杀灭物体上的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芽胞的方法 6、无菌操作: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体的操作方法。 7、条件致病微生物:某些微生物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正常菌群当其菌群失调、定位转移、宿主转换或宿主抵抗力的严重降低时,可引起疾病,称条件致病菌。 8、显性感染:当机体抗感染的免疫力较弱,或侵入的致病菌数 量较多、毒力较强,以致机体的组织细胞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生理功能也发生改变,并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和体症。 9、菌落:单个细菌经培养后分裂繁殖成的一堆肉眼可见的细菌集团 10、毒血症:致病菌侵入宿主体内后,只在机体局部生长繁殖,病菌不进入 血循环,但其产生的外毒素入血。外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11、半数感染量:表示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指定感染途径,使一定体重或年龄的某种动物半数感染所需最小细菌数或毒素量。 12、灭菌: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微生物、非病原微生物和芽胞的方法。 13、微生物:自然界中一些个体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直接看不到 的微小生物。 14、CPE:即致细胞病变效应,是指病毒感染引起的、光学显微镜下可见的受感染组织细胞的形态学改变。 15、侵袭力:是指致病菌突破机体的防御功能,在体内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 与细菌的表面结构和产生的胞外酶有关 16、肥达试验:系用已知的伤寒杆菌O、H抗原和甲、乙型副伤寒杆菌的H抗原,与不同稀释度的待检血清作定量凝集试验,根据抗体的含量和动态变化以辅助临床诊断伤寒、副伤寒的一种血清学试验。 17、菌群失调症:是指在原微生境或其他有菌微生境内正常微生物群发生的定量和定性的异常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量的变化,故也称比例失调。 18、结核菌素试验:属于迟发型超敏反应,用结核菌素试剂做皮肤试验,感染过结核分枝杆菌或接种过卡介苗者一般都出现阳性反应 19、慢发病毒感染:病毒或致病因子感染后,经过很长的潜伏期,有的可达数年或数十年之久,以后出现慢性进行性疾病,直至死亡。如HIV的艾滋病和麻疹病毒的亚急性脑。。 20、溶原性转换:是指当噬菌体感染细菌时,宿主菌染色体中获得了噬菌体的DNA片段,使其成为溶原状态时而使细菌获得新的性状。 1、简述破伤风梭菌的致病机制及防治原则。 感染条件:伤口需形成厌氧微环境,伤口窄而深(如刺伤),伴有泥土或异物感染;大面积创伤、烧伤,坏死组织多,局部组织缺血;同时有需氧菌或兼性厌氧菌混合感染。

体育公共关系教学大纲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大纲 (2017版) 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 课程编号:112124003 课程名称:体育公共关系 二、学时、学分 总学时:32学时总学分:2学分 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 适用专业: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体育教育 开课学期:第六学期 四、课程的性质、目标 (一)课程性质 限定选修课 (二)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了解体育公共关系的基本知识,掌握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策划活动以及在体育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各种礼仪,重点培养学生在营造良好的公共关系过程中,该怎么去做的实践能力。 五、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在保证该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系统性的前提下,着重突出体育公共关系的实用性。有关本课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要求学生牢固掌握并熟练运用。 2、坚持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讲授时,尽可能借助体育领域中的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阐明其基本原理,旨在拓开学生的思路,并积极培养学生掌握如何进行公共关系活动策划的能力。 3、课堂讲授实行启发式,力求做到少而精,突出重点,并注意将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放在重要位置。 4、坚持课后练习是教好、学好本门课程的关键。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根据正常教学进度布置一定量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按时完成。 六、课程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体育公共关系策划、体育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体育公共关系中礼仪

教学难点:体育公共关系的专题活动策划 七、教学时数分配 《体育公共关系》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总学时:32 学分:2 第一章绪论(共2学时) 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公共关系与体育公共关系的起源,掌握体育公共关系的定义,体育公共关系的职能,熟悉体育公共关系的研究方法。 教学重点:体育公共关系的定义,体育公共关系的职能。 教学难点:体育公共关系的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PPT课堂讲授 作业形式:名词解释、问答题 第二章体育公共关系的构成要素(共4学时)

生物医用材料复习题

1.什么是生物医用材料 是用于生物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生物体组织或器官,增进或恢复其功能的材料。 2.软骨的功能有哪些 润滑、受力、减震。 3.生物相容性具体包含哪几方面 血液相容性组织相容性力学相容性 4.生物相容性的主要表现包括哪两种各是什么含义 宿主反应:是生物机体对植入材料的反应。 材料反应:是材料对生物机体作用产生的反应,可导致材料结构破坏和性质改变。 5.生物医用材料设计方法除了依据一般材料设计的原则,还应考虑哪几个方面 生物机体组织及器官的组成与构造; 生物机体及器官的功能; 生物机体的生物力学性能; 除上述要求外,材料的选择还应满足制备加工以及消毒等要求。 6.影响高分子材料老化的因素有哪些 ①原子间的结合力不均匀、不牢固,或一些基团受外界因素作用产生交联或裂解; ②结晶度; ③太阳光紫外线; ④热量; ⑤电、高温辐射、机械力; ⑥氧、臭氧、水、介质、腐蚀气体; ⑧生物机体中的生理环境。 7.植入用新型合金材料的开发一般应遵从哪些原则 (1)材料必须具备较高的化学稳定性及在生理环境下的耐腐蚀性能,呈现生物惰性,减小植入后的生理组织反应,提高生物相容性; (2)材料除具有足够的力学强度外,还必须具有一定的综合力学性能,以满足临床应用的需要,对用于骨科的金属材料,还需考虑降低材料的弹性模量,以提高材料的生物力学相容性; (3)对有摩擦发生的材料,还必须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减少磨损产物对人体的危害。8.材料与生物体组织可能发生的生物反应有几种 血液反应、组织反应和免疫反应 9. 材料设计大体可分为哪几个层次材料设计通常有哪几种方法 微观层次亚微观层次宏观层次方法:经验性设计定量性设计概率性设计 10.请说明血液的作用和功能。 ①血液在血管中由于心脏收缩的推动作用而遍布全身,浸润着各个生活细胞,使它们进行各种生命活动。 ②血液接受由消化道吸入的水、养分和由呼吸器官吸入的氧供给细胞,同时把细胞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送到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③血液能把激素送到各种器官,以调节它们的活动。 ④血液还具有调节体温、杀菌和免疫等功能。 11.皮肤具有哪些功能 ①皮肤表面有一层酸性皮脂,能抑制病菌的繁殖。 ②皮肤表面的汗液可以洗净粘附皮肤上的菌落,起到保护机体的作用。

公共关系复习资料

第一章公共关系概述 1)公共关系的基本内涵 公共关系是社会组织为了塑造组织形象,通过传播、沟通的手段来影响公众,并由此建立和改善组织与公众的关系,以获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一门管理科学和艺术。 2)内涵 组织和相关的公众之间的关系状态;一种有目的的活动;通过传播来实现其职能;主体与客体之间的联系是双向交流;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公共关系本质特征:目的性;双赢性;社会性;持久性;双向性;对象性;公正性(中心) 1、公共关系状态 公共关系状态是指一个组织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舆论的状态,即这个组织在公众心目中的现实形象。 (1)高知名度、高美誉度;(2)高知名度、低美誉度;(3)低知名度、低美誉度;(4)低知名度、高美誉度。 2、公共关系活动 公共关系活动是指一个组织为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争取公众舆论支持而采取的政策、行动和手段,主要包括协调、传播、沟通等活动。 日常公共关系活动 公共关系专项活动 3、公共关系意识 公共关系意识,是人们在公共关系实践中形成的影响人们思想和行为倾向的深层的思想意识,它既包括人们显在的公共关系思想观念,也包括尚未被当事人意识到的潜在的观念,是人们对公关活动的一种自觉的认识和理解。 (1)形象意识(2)公众意识(3)传播意识(4)协调意识(5)互惠意识 4、公共关系学 公共关系学是以公共关系的客观现实和活动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是研究组织和公众之间传播与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学科。 应用性很强的边缘性学科; 综合性、交叉性的学科 5、公共关系职业 公共关系职业是指专门提供公共关系方面的劳务而获取报酬的职业,其职能是协调组织同公众的关系,塑造组织良好的社会形象,以促进组织不断发展和完美。 6、公共关系与人际关系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主体不同;服务对象不同;交往范围不同; 联系:公共关系通常表现为人际关系;公关目标的实现,离不开人际关系 2、公共关系与广告 目标不同;传播方式不同;传播周期不同;工作性质不同;效果不同 联系: 公关需要借助于广告形式作为一种工具,而广告业务也需要公关思想作指导。 3、公共关系与市场营销 区别:

生物医用材料期末试卷试题

注:材料2为2012级材料 一、名词解释 1.生物材料 见材料2 2.组织工程 见材料2 3.智能水凝胶 见材料2 4.药物控释系统 见材料2 5.玻璃化转变温度 见材料2+Tf是高弹态向粘流态的转变温度,是加工成型的下限温度。 二、简答题 1.生物材料定义与分类 1)定义——见上 2)分类——见材料2 2.生物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指材料在宿主的特定环境和部位,与宿主直接或间接接触时所产生相互反应的能力。是材料在生物体内处于静动态变化过程中,能耐受宿主各系统作用而保持相对稳定,不被排斥和破坏的生物学性质。+材料2() 3.如何利用组织工程的原理构建工程化组织或器官 (1)应基于仿生学的原理,针对不同组织或器官,设计制备不同组成和结构的支架,用于组织修复与再生。组织工程三要素: ○1支架:微环境——调控细胞行为和生长方式 支撑和模板——引导或诱导组织再生 ○2生长因子:促进或调控细胞生长或分化 ○3种子细胞:组织的基本单位,包括成体细胞和干细胞 (2)构建方法 组织工程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将组织细胞(或者干细胞)贴附于生物相容性良好的

生物材料上,形成细胞—生物材料复合物;将其植入到体内特定部位,或者置于体外特定环境下,在生物材料逐步降解的同时,细胞产生基质,形成新的具有特定形态结构及功能的相应组织。 技术核心是建立由细胞和生物材料构成的三维空间复合体。细胞通过大量分泌胞外基质完成组织结构的架构,细胞在新组织内的生物学活动维持了组织结构的长期稳定,并使再生组织具有特定的生理功能。生物材料为细胞提供了适合其生长、基质合成及发挥其功能的生物学空间,克服了以往单一的细胞移植中细胞不易成活、基质合成能力低下等缺点。生物材料支架降解前为三维组织形成提供了临时的机械支撑,同时也是未来所构建组织与器官的三维形态模板。 细胞与生物材料之间的相互作用是组织形成即组织工程化组织构建的关键,生物材料上细胞接种必须保持一定的高密度,生物材料降解速率必须与细胞的生长与细胞外基质合成速率相互匹配,才能保证组织构建的成功。 4.简述纳米材料性质及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见材料2 5.壳聚糖是一种天然生物材料,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其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1)特点: 1)活泼的羟基和氨基: 发生水解、烷基化、酰基化、羧甲基化、磺化、硝化、卤化、氧化、还原、缩合和络合等化学反应,可生成各种具有不同性能的壳聚糖衍生物,从而扩大了壳聚糖的应用范围。 2)在碱性条件下C-6上的羟基: ○1羟乙基化——壳聚糖与环氧乙烷进行反应,可得羟乙基化的衍生物。 ○2羧甲基化—壳聚糖与氯乙酸反应便得羧甲基化的衍生物。 ○3磺酸酯化—甲壳素和壳聚糖与纤维素一样,用碱处理后可与二硫化碳反应生成磺酸酯。 ○4氰乙基化——丙烯腈和壳聚糖可发生加成反应,生成氰乙基化的衍生物。上述反应在甲壳素和壳聚糖中引入了大的侧基,破坏了其结晶结构,因而其溶解性提高,可溶于水,羧甲基化衍生物在溶液中显示出聚电解质的性质。 (2)在组织工程中应用: ○1壳聚糖与磷酸钙的复合物可作为骨的替代物,用于骨的修补及牙的填料;

生物医学传感器复习资料

第一章 传感器与生物医学测量 (1)国家标准(GB7665—87)关于传感器的定义,传感器的组成部分及其作用。 定义:传感器是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它通常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 传感器的组成:敏感元件,转换元件,信号调节转换电路,辅助电源 传感器的作用:将一种能力转化为另一种能量形式。 (2)生物医学测量仪器的三个主要部分及其所起作用。 ? 传感器和电极 ? 放大器和测量电路 ? 数据处理和显示装置(现代生物医学测量仪器已包括治 疗仪器组成完整的生物医学仪器,也包括基于网络的数据传输部分。) (3)常见生理参数的测量范围(心电,脑电,肌电) 心电图ECG :(所用传感器)体表电极 (幅值)50uv —5mv (频率)0.05—100Hz 脑电图EEG :头皮电极 2—200uv 0.5—100Hz 肌电图EMG:针电极 20uv —1mv 10Hz —20kHz (4)通过人体的低频电流(直流~1KHz )对人体的作用有三个方面。 ? 产生焦耳热; ? 刺激神经、肌肉等细胞; ? 使离子、大分子等振动、运动、取向。 第二章 生物电信号的特征 (1)什么是膜电位?静息时细胞膜内外常见离子浓度情况如何? 膜电位(membrane potential ):在可兴奋组织(如神经,肌肉或腺组织)的细胞膜内外,存在着不同的带电离子。膜外呈正电,膜内呈负电,存在着一定的电位差。平时呈现静息电位,细胞膜内介质的静息电位约为-50mV ~-100mV ,细胞内带负电,细胞外带正电。(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 ):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的膜电位,即处于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电位差。) 静息时: ? K + 的膜内浓度比膜外高30倍; ? Na +的膜外浓度比膜内高10-15倍; ? CL -的膜外浓度比膜内高4~7倍; ? Ca 2+ 的膜外浓度比膜内高104 倍; ? 蛋白质阴离子的膜内浓度比膜外高等 由此可知,膜内外的K + 、Na + 、CL -、Ca 2+ 等离子之间各有一定的浓度差形成浓度梯度。 (2)能斯特(Nernst)方程以及利用能斯特方程求静息时K + 的平衡电位ε k 。 (式中ε为扩散电位差,生理学上为 膜两边的跨膜电位) 例子:已知人体神经细胞内、外K + 的有效浓度分别为[K + I ]和[K + o ](单位为mol/L ),则根据Nernst 方程式计算出 K + 的平衡电位εk : k=1.38x10-23 J·K -1),T 为绝对温度(K),Z=+1,e=1.60x10-19 C 在人体体温(37℃)下,若将各项值代入,则Nernst 方程式可化为: 代入表2.1给出参数,得εk =-89mV,理论计算值与实测结果(- 86mV )很接近。 (3)细胞膜的模拟等效电路 细胞膜等效电路为电容和电阻并联形式。 例子:若细胞膜面积S=5x10-6cm 2,厚度d=10-6 cm,ε=3.26 膜的电容值:d S C ε4==1.3pF=1.3×10-12 F(法拉) 若已知膜电位为V = - 86mV ,代入公式Q = CV,可求得应带的电量为Q=1.3×10-12 × 0.086 = 1.1×10-13 库仑(C)。 这些电量应是Q/e 个K + 离子所有,已知e=1.6×10-19 库仑(即K + 离子的电量),得参与扩散的K + 离子数应为:Q/e = 6.9×105 。 已知典型的细胞体积为10-9 cm 3 ,K + 离子的浓度约为0.14克分子/升,或每立方厘米约有0.14×6×1023 /1000 ≈1020 个离子。 照此计算,每一细胞内就有:1020 ×10-9 =1011 个K + 离子,其中只有6.9×105 个K + 离子向膜外扩散 (4)什么是动作电位,动作电位在去极化和复极化过程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包括时程,电位幅度,K + 、Na + 、Ca 2+ 离子运动情况)。 心肌细胞受到窦房结发来的电脉冲剌激时(阈剌激),受剌激部位膜电位将发生短暂的电位变动,最初膜电位升高,接着慢慢恢复到原来静息电位水平。这个过程经历300ms 时程,膜电位的变动,生理学上称为“动作电位”。 1.去极化:去极化即除极,是动作电位的0期。(当可兴奋的细胞受到外界剌激,如给它以电剌激,剌激电流从膜内流向膜外,因此膜的极化状态减弱,称之为去极化。) ? 表现:去极化达到一定临界水平,即阈电位,便产生兴奋。 这时细胞膜的极化现象消除,出现膜内为正、膜外为负的反极化状态:在短时间内由-50mV —100mV 变到+20mV —+40mV ,构成动作电位上升支(去极相)。快钠通道“开放”,Na + 通过快钠通道,向膜内迅速扩散,使膜电位升高得很快,最快变化率可达800v/s,上升幅度大(-80mV 至+30mV)。 ? 特点:对于心肌细胞,此期历时很短,仅1~2ms 。 2.复极化:是从去极化电位达到正峰值后开始,一直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状态之间的过程。(动作电位的产生,取决于细胞膜两边的电压和膜对于Na + 、K +随时间变化的通透性。) 1期:亦称快速复极初期,Na + 向内扩散减慢,而K + 的向外扩散则缓慢地上升,两者达到动态平衡。膜外CL -浓度高于膜内4~7 倍,而且此时膜内电位为正,高于膜外,故CL - 借助于浓度差和电位差两者的作用而大量向内扩散,使细胞内的电位逐渐降低。1期占时平均约10ms 。 2期:缓慢复极期或平台期,胞外Ca 2+ 浓度比细胞内高得多,此期慢钙通道‘早已开放’,并且开得很大,Ca 2+ 在浓度梯度作用 )(] [] [lg 3.2mV K K e T O I k + +Z -=κε)(] [] [lg 51.61m V K K O I k + +-=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