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拉大手助力脱贫攻坚

小手拉大手助力脱贫攻坚
小手拉大手助力脱贫攻坚

《小手拉大手,助力脱贫攻坚》主题班会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通过口、眼、手相传,用自己力所能及的方式,把自己参与感恩教育、励志教育、惠民政策全知晓等行动中所见、所学、所思、所感传递给父母,影响父母。

2.增强父母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提升苦干实干、大干快干的精气神,斗志昂扬、信心满怀地投入到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的战斗中,争做发家致富能手,努力做孩子成长的好榜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二、精准扶贫六条措施

为了深入推进教育精准扶贫工作,水城县出台《教育精准扶贫六条措施》,切实保障贫寒家庭子女同等接受教育,确保不让一户贫寒农户因学返贫因学致贫,不让一名农村贫寒学生因经济困难失学。

一是精准识别资助对象。资助对象分两类: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寒学生,农村低保学生、城镇低保学生、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等未纳入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寒学生。

二是实现学前教育扶贫全覆盖。对学期教育阶段的资助对象,每名学生每年给予资助金1000元,同时每名学生每年免(补)助保育教育费600元。

三是实现义务教育扶贫全覆盖。对就读于县内经县级以上教育行

政部门审批设立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资助对象,小学每名学生每年发放生活补助费1000元、中学每名学生每年发放生活补助费1250元,每三年发放一套校服,每套校服费180元。

四是实现普通高中教育扶贫全覆盖。对就读于县内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资助对象,每名学生每年发放助学金2000元、教辅资料费300元(据实核算)、扶贫资助金1900元,并按每名学生每年发放1000元标准免除学杂费,三年发放一套校服,每套校服180元。

五是实现中职教育扶贫全覆盖。对就读于县内经县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审批设立的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资助对象,每名学生每年发放助学金2000元、扶贫资助金1900元,并按每名学生每年发放2000元标准免除学杂费,三年发放一套校服,每套校服费180元。

六是实现高等教育扶贫全覆盖。对水城县户籍就读专科(高职)以上(不含研究生阶段)的资助对象,每名学生每年提供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8000元,录取本科的每名学生每年发放资助金4830元、录取专科(高职)的每名学生每年发放资助金4500元,录取省内院校的每名学生发放新生入学资助金500元、录取省外院校的每名学生发放新生入学资助金1000元,以后每名学生每年据实报销家庭所在地往返学校四次车票(仅限汽车票、火车硬座票和高铁二等票)。

三、脱贫攻坚常识

(1)贫寒户脱贫标准是:安定实现“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

贫寒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安定超过国家现行扶贫标准,实现扶贫对象不

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安全住房。

(2)贫寒县退出标准:达到“三率一度”考核指标;“三率一度”是:贫寒发生率下降至3%以下,脱贫人口错退率低于2%,漏评率低于2%,群众满意度高于90%。

(3)“四有五覆盖”:有安全饮水、有安全用电、有安全住房、有就业技能;入户路和院坝硬化全覆盖、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农村合作医疗及救助全覆盖、教育资助政策全覆盖、增收产业全覆盖。

(4)“五通四有”:即村村通小泥路(沥青路)、通客运、通宽带反电话、组组通公路及连户硬化便道、自然村通生产用电;有美丽乡村创建点覆盖、有达标合格的卫生室和医生或助理医生、有村文化活动室和文化信息员、有不低于3万元的集体经济积累收入。

四、小手拉大手,助力脱贫攻坚政

1.倡议学生争当脱贫攻坚的宣讲员、解说员,让家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影响。

2.回到家中要把老师宣讲的教育扶贫、康健扶贫等扶贫政策讲给家长听,引导家长要感恩党的好政策、给家庭的脱贫出谋划策、引导父母主动投身到脱贫奔康中去、要不等、不靠、不要、自力更生、依靠自身的奋斗实现脱贫致富。也可指出父母不足之处,向父母提出合理的建议,以此来实现家庭早日脱贫。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