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胶模具设计及制作要求

包胶模具设计及制作要求
包胶模具设计及制作要求

注塑模

具作业指导书及加工标准页号:1/5

适用

于:工模部版本: A

包胶(二次注塑)模具设计及加工要求

包胶模具是否合格,模具结构设计及制作加工时的FIT模过程非常重要,所有参与设计及制作加工工序的人员必须记住,包胶后的产品效果最佳状态就应该像双色模具注塑出来的效果完全一样,所以,我们的包胶模具FIT 模效果,就应该是当成制作双色模具完全一样,每一道加工工序都可能影响最后的FIT模,任何的加工结果都会与模具进度及产品质量息息相关。

(一)设计要求

1)由于包胶模具分型面接触位置比较小,模胚上面必须加平衡块。

2)包胶模具设计时一般采用标准小水口模胚,二次注塑时一射胶件尽量摆放在前模。

3)包胶模具的软胶胶位厚度最好在1.3mm至1.8mm之间(最好1.5mm左右),否则需要检察产品图纸时建议

客户修改配合,胶位薄过1.3mm,走胶会比较困难,胶位厚过1.8mm,生产时软胶容易缩水。

4)包胶模具入水非常重要,入水点必须充分考虑走胶的平衡,入水点大小必须可以调节,大块区域软胶入水

点不能大过ф1.5mm,小块区域软胶位置入水点不能大过ф0.8mm,为了保障走水平衡,建议制作入水点全部先做到小于ф0.8mm,便于第一次试模时在注塑机上面调整,包胶模具二次注塑胶料是软胶的产品,模具唧嘴小端不可大于ф2.5mm,否则生产时容易唧嘴粘模,大端不能大于ф6mm,否则唧嘴由于冷却不够容易短水口,为了防止流道粘模,流道设计尽量采用U型,流道单边斜度用15゜接顺R,流道及小水口大端不能大于6mm,水口扣针必须按公司的标准加工。

5)包胶模具顶出结构必须考虑顶出的平衡,否则软胶顶出之后容易变形,不能直接平衡顶出的产品,设计结

构的时候需要考虑缩呵来改善顶出平衡问题。

6)为了保障包胶注塑后顶出的胶件外观合格,设计的顶出装置必须是镶ABS或者亚加力的硬胶块。

包胶(二次注塑)模具设计及加工要求

7)如果包胶模具结构有行位封胶,行位尽量设计在前模,原因是前模行位方便FIT模。

8)为了保障封胶止口的强度,二次注塑材料是软胶的产品,封胶止口宽度尽量不能小于0.8mm,二次注塑

材料是硬胶的产品,封胶止口宽度尽量不要小于至1.0mm,否则,需要建议客户修改产品来配合。

9)包胶模具通常二次注塑的射胶量比较小,很多时候二次注塑材料是软胶,为了保障包胶产品的外观合格,

因此模具设计时必须尽量选择型号小的注塑机。为了尽量配合小型号的注塑机,模具设计时必须尽量考虑产品排位紧凑合理,但是产品摆放后一定要可以固定,必须要考虑保障每次放进模具的胶件状态一致。

10)无论二次注塑材料是硬胶或者软胶,包胶模具的包胶区域在注塑时都会承受非常大的压力,所以包胶区域

必须设计有大于产品相应形状及尺寸5mm~10mm左右的钢料支撑,包胶区域绝对不可以做避空,否则二次注塑后胶件会变形,没有封胶止口的产品更加需要留意这一点。

11)二次注塑时很容易发生困气现象,所以设计包胶模具时必须充分考虑排气问题,死角位胶料填充会更加困

难,所有死角位置及走水远程位必须在硬胶上设计有排气孔,另所有软胶入水口及排气孔直径不可小于ф

2.5mm,否则生产时易断。

12)无论包胶材料是硬胶或者软胶,为了保障一次及二次注塑的胶料完全融合及推力合格,需二次注塑产品的

边角位置第一射必须设计有扣位。

13)软胶封胶线位置,硬胶不可前后模出,尽可能用枕位来做,因前后分有夹线及出模角会导致软胶FIT模

易出披锋。

(二)CNC加工

1)电脑锣在加工二次注塑软胶模具前模呵之前,必须留意包胶模具的前模呵与硬胶一次注塑后模一致,软

包胶(二次注塑)模具设计及加工要求

胶模具前模呵不能预任何避空。

2)加工包胶模具骨位铜公,骨位两边可以预避空0.1mm-0.15mm,柱位不可以避空,无论骨位或者柱位,

底部都不可以避空。

3)加工包胶模具后模止口铜公,必须保障与硬胶一次注塑模具的前模止口位置一致,止口铜公一般比较单

薄,所以必须保障止口铜公下机之后不能变型,有需要可以在铜公底部加铝板或者钢板,否则,将会严重影响FIT模进度及模具质量。

4)骨位铜公与大面接顺铜公分开做,以避免骨位打深及者大面不能接顺的现象。

(三)火花机加工

1)火花机加工包胶模具铜公时,必须留意硬胶模具止口位置是否均匀一致,加工软胶模具止口位置,必须

留意封胶止口是否是围边均匀在0.8mm左右,必须留意校正铜公时止口铜公不能变形。尺寸方面,硬胶封胶止口铜公深度加工到准数,软胶止口铜公预浅0.02mm左右。

2)所有骨位及柱位铜公加工深度做准数,如果铜公损公明显,必须补做铜公。便于保障FIT模效果及进度。(四)制作组加工

1)制作组人员在FIT包胶产品软硬胶模具时,需要特别留意不要轻易去磨内模钢料及呵料高度,任何牵涉

到内模及呵料高度的加工工序,必须考虑相应的另外一射模具的相应位置。

2)软胶二次注塑FIT模时,先检察模具分型面及枕位的尺寸等是否符合图纸要求。

3)确认分型面与枕位完全FIT模合格后,才开始FIT胶板。首先取完整的硬胶样板尝试是否可以放进软胶

前模呵,请记住,无论硬胶产品是否有纤维或者是否变形,正常加工后的软胶前模,应该基本都可以放

包胶(二次注塑)模具设计及加工要求

进硬胶,否则,可能存在加工后的软胶前模呵避空不够或者尺寸不对。

4)当确认整件硬胶样板基本能放进软胶前模呵后,应当将硬胶需要包软胶位置胶件切割为15mm-20mm左

右的小块,单独将每一小块用来FIT模至前模分行面。

5)如果发现胶件与呵料相差太远不稳合柯面钢料与硬胶板间隙应该小于0.05mm,应该立即建议电脑锣检

察加工软胶前模钢料时否正常,不正常时必须返工,切记,软胶前模呵料尽量不要大面积烧焊。

6)确认切割后的小件全部FIT模合格后,需要考虑硬胶样板摆放至软胶前模柯时不能太费力,否则将来试

模或则生产时将会严重影响周期效率,最佳的FIT模效果应该是摆放进整个胶板后,自己用手可以轻易取出来。

7)确认软胶前模FIT好之后,开始摆放进样板前后模装好一起FIT模,FIT模时,第一次FIT模不能太用

力,否则可能会严重损伤软胶模具后模封胶止口位置,如果封胶止口与硬胶板差别太大,切记不可以直接修改封胶止口钢料,而是需要确认火花机及电脑锣前沿加工是否合格。

8)硬胶是纤维材料的胶板可能变形会大一些,当FIT模时确认胶板变形导致封胶止口红丹不均匀,可以考

虑局部硬胶封胶止口位置加胶。

9)前后模一起FIT模最好的效果,应该FIT完模后取出的胶板没有压伤,擦伤,封胶止口红丹均匀,封胶

止口没有压痕,硬胶没有骨位柱位压白,压肿。确认软胶模具前后模好之后,最后行位。

10)软胶模具的流道,唧嘴,水口及扣针必须按设计要求加工。

(五)省模加工

1)为了保障硬胶与软胶相互融合,硬胶模具需包软胶位置必须没有火花纹,硬胶是纤维材料的模具需包

包胶(二次注塑)模具设计及加工要求

软胶的位置必须抛光。

2)软胶模具第一次试模包胶位置不要省模,需要保留火花纹,否则容易粘膜。

3)所有软胶模具流道,唧嘴,小水口,不需要省模。

4)硬胶的封胶止口位置省模时不能用打磨机,必须用手,只可以轻轻推掉火花纹即可。

(六)试模及跟模

1)软胶模具试模必须选择何时的注塑机。

2)第一次软胶模具时模必须通知制作人员到现场调节水口,保障尽量走水平衡。

UG模具设计说明书

UG模具设计说明书 姓名: 学号: 班级: 指导老师: 完成时间:2015.12.25

一、产品分析 本产品为MP3上壳,该塑件材料选用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二、托盘模具设计过程 1、加载产品,进行项目初始化 设置材料为ABS材料,收缩率为1.005,选择项目单位为毫米

零件加载完成图 2、调整坐标系 单击“注塑模向导”中打的“模具CSYS”按钮,选中当前WCS,点击确定。 3、设置工件 点击工件按钮,弹出对话框,点击确定为默认值 工件图

4、型腔布局 点击“型腔布局”按钮,单击对话框中的“自动对准中心”按钮 三、托盘分模过程 1、分型补片 点击“分型”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中单击“创建/删除补片面”按钮,随后选择“自动”,单击“自动修补”按钮,对产品进行自动补面 自动补面图 2、创建分型线 单击“分型管理器”中的“编辑分型线”按钮,在分型对话框中单击“自动搜索分型线”按钮,选择好矢量方向

分型线图 3、创建分型面 单击“创建/编辑分型面按钮”,弹出对话框,然后点击“创建分型面”按钮,在曲面类型中选择有界平面,单击确定生成产品分型面 4、抽取区域 单击“分型管理器”中的“抽取区域和分型线”按钮,弹出“区域和直线”对话框,在“抽取区域方法”选择“边界区域”,单击“确定”按钮。 抽取完毕后,在“分型管理器”对话框中,“型腔区域”和“型芯区域”选项为着色状态,表示型腔、型芯区域抽取成功。 四、建立模架过程 1、创建模架 单击“注塑模向导”工具条中的“模架”按钮,弹出“模架管理”对话框,此时我们选用LKM_SG模架(类型为A)其他参数如下图所示:

模具设计规范

模具设计规范 一、模具工程代号: PG—顺送PB—连续开料BK—外形CP—外形及孔PC—冲孔NC—缺口加工BR—抽牙BN—押曲UB—U曲VB—V曲LB—L曲RB—R曲ZB—Z曲WB—W曲CL—卷外弯加工CB—复合弯曲DB—面押CK—窝合模HB—冲台DR—拉伸CT—分断TP—攻牙VM—折床SW—碰焊AW—烧焊PL—电镀PT—喷油HT—热处理RK—校正LV—直平RV—窝钉TB—镏披锋DG—除油PK—包装SS—丝印OT—其它 二、产品图及展开图的绘制: 要把客户的产品转化为设计所需的产品图。比如:尺寸公差的调整,形状的修正等。 1.所有产品图纸尺寸需与电子图文件核对一遍。确认产品图纸与电子图文件正确无误。 2.所有公差尺寸在图纸上用颜色笔作好标记,以便于审查、校对,且有助于自我记忆。 3.所有图形尺寸的公差调整,按其产品图纸所需加工精度要求适当调整。 例如下表: 4.折弯尺寸公差调整,如尺寸公差标注在外面时,其公差需放在凸模上,母模按其尺寸调 整实数做;如尺寸公差标注在内面时,其公差需放在母模上,凸模按其尺寸调整实数做。 5.设计者对图面有疑问时,应及时做好标记、并呈报上级主管共同商讨其对策。例如:冲 压件的工艺极限,图面的图形、注解及其尺寸等问题不清或有疑问等等,可向上级呈报

说明其详细情况后,通过提出打合书、检讨依赖书、要望申请书等书面形式与客户联络。 其方式可采用FAX或E-mail转送、答复。我公司优先采用FAX方式联络。 三、排样图 1、首先要确定产品的毛刺方向,压延方向;产品的毛刺方向一般情况下由客户下决定: 产品的压延方向当客户有特殊要求时按客户的要求来做;当客户无特别要求时,对各向同性的材质(SECC、SPCC、SPCE)来讲,应以材料的利用率为优先考虑,其产品的加工难易程度及生产稳定性面不需要考虑压延方向;对各向异性的材质(如SUS、铜材等)来讲,首先要考虑材质的纤维方向不可与折弯方向相平行,其次才考虑带料的稳定性及加工的容易程度。 2、确定料带的连接部位 当毛刺方向及压延方向确定之后,就要开始考虑料带的连接部位。一般来讲,连接部位与产品的主要部分在同一平面,而且连接部分的上下浮动及送进要能平稳带动整个料条及制品随其活动,同时还应考虑使切刀的形状应简单,结构稳固,接刀应尽可能的少。3、确定进给行程和料带宽度: 根据材料的厚度,产品的大小及连接部分的大小来确定边料的宽度,进而确定料带的宽度及过给行程。 4、冲压工程站数决定 (1)、冲头、母模的强度,模具加工的容易程度及模具维护性; (2)、分板的大小要与现有加工设备相符合; (3)、制件取出及废料的处理; (4)、精度有关联的孔应在同一工站冲出; (5)、冲孔要遵循先冲大孔,后冲小孔;先冲精度不高的孔,后冲精度高的孔;

橡胶模具设计

橡胶模具设计 凌毅 安徽中鼎密封件股份有限公司 内容提要:橡胶作为一种高分子材料,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橡胶制品的好坏直接影响其使用性能。生胶-塑炼-混炼-成型-硫化-修整(检验)是生产橡胶制品的必要工序,其中硫化是关键工序,对橡胶制品的质量起决定作用。因此,作为橡胶硫化用模具就显得尤为重要,模具的好坏直接影响橡胶制品的质量、成本、能耗等。 关键词:橡胶模具设计概述 橡胶模具的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橡胶加工工艺学、金属材料加工工艺学、材料力学、计算机软件工程等学科。本人初涉模具设计,就橡胶模具的设计谈一些自己肤浅的看法。 橡胶模具设计的基本工作流程:客户图纸评审阶段产品材料评审阶段计算成本确定模具结构利用电脑软件如AutoCAD或Pro/E出图校对试模修改总结。下面我就每一阶段的工作做一个简要的阐述。 客户图纸评审:根据客户提供的图纸,认真吃透、消化顾客对产品的要求,明确产品的使用条件,确定产品工作面、关键尺寸、尺寸公差等。这一阶段的工作非常重要,因为即使你模具设计得非常好,但是生产出来的产品不符合客户的要求也是枉然,有必要的话还需与客户沟通。这一阶段所得到的信息是我们进行模具结构设计的依据。 产品材料评审:依据材料工程师确定的胶料,掌握该胶料的相关性

能,最主要的是硫化速度、焦烧时间、流动性、硬度、胶料收缩率等,该工作阶段获取的信息是确定模穴数、模腔尺寸等的依据。 成本计算:包括胶料的价格、模具费用等相关费用,初步估算产品的单位成本以确定该产品是否宜于开发。 模具结构设计:根据前三个阶段所得到的基本信息,初步确定模具结构,该阶段为重要阶段,是信息的输出阶段,也是设计人员具体水平体现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较多,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分型面的选择:依据产品结构,选择分型面。 分型面的选择应考虑:a)保证制品易取出;b)排气方便;c)避免锐角;d)避开制品工作面;e)保证制品精度;f)便于装填胶料,模具易于装拆;g)加工的难易程度等因素,同时进行综合分析,选择最优方案。2.分型面选择好以后,依据硫化机的类型,制品厚度等确定模具层数、高度及其材料。 3.依据硫化条件、压机类型、生产效率、模具材料的强度确定模穴数。 4.导向定位装置的采用。对于那些采用活动模芯的模具应考虑定位。 5.根据胶料收缩率确定模具型腔的基本尺寸,一般高度方向由于飞边的影响,收缩率可放小一点。 6.余料槽的开设。 出图:经过以上步骤后,可以将模具在大脑中形成的初步设想通过AutoCAD或Pro/E等软件绘出来。注意图纸须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校对:对图纸进行校对,可由别人或自己进行。校对顺序依次进行,先粗略看一下整个幅面是否符合国标要求,尺寸是否齐全,公差配合是

包胶设计规范(20210117114407)

包胶设计规范

1. 前言 . ......................................................... 2. 目的与范围 . ................................................... 3. 术语 . ......................................................... 4. 材料的选择与匹配 . ................................................ 5. .................................................................................. 包胶结构设计规范: . 6. ......................................................................... 常见案例 . 7. 版本历史( Version ) . ............................................. 1. 前言 本规范根据我公司包胶设计的需要,结合本公司内部实际设计、制造、生产情况编制。属企 业内部标准。所有引用的标准都会被修订,因此使用时需要各方面的探讨并使用最新标准的可能 性。 2. 目的与范围 本规范的目的:规范我公司包胶的设计,降低因包胶问题引起的设计缺陷。提高包胶产品的 开发质量和 开发效率。提高包胶模具 / 材料/ 注塑生产的工艺可靠性,稳定性,可测试性 和维护性。 适用规范:我公司所有带包胶设计的电动工具。 3. 术语 基材 第一 种注 入材 料称 为基材 或者 基底材 料,我们俗称 为骨架或本 体。 硬胶可为 ABS 、 PA6/PA66-GF PP, PC PC+AB 等。 覆盖材料 第二种注入材料称为覆盖材料 我们俗称为包胶材料。通常使用的覆盖材料为弹性树脂。软 胶常用人工橡胶、TPU TPR TPE 软PVC 等胶料。 包胶注塑模具 一种材料在另一种材料上面成型 产生多层结构。在二次注塑过程中 覆盖材料注入基材的 上方、下方、四周或者内部 组合成为一个完整的部件。这个过程可通过多次注塑或嵌入注塑完 成。软胶包硬胶现在主要使用的是二次成型模具与双色模具。特别是二次成型模具(包胶模 主 要是软胶包硬胶) 其中: 3.3.1 包胶模具 (二次成型 ) 两种塑胶材料不一定在同一台注塑机上注塑 分两次成型;产品从一套模具中出模取出后 再放入另外一套模具中进行第二次注塑成型。这种工艺也可称为嵌入注塑( Insert Mold ), 其特 点是: 1:通常基材(本体 /骨架)要比覆盖材料大得多;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模具设计实训说明书范本

目录 一前言 (2) 二冲压件工艺分析 (3) 三工艺方案的确定 (4) 四模具结构形式设计 (8) 五模具零件的选用、设计及计算 (9) 六压力机校核 (10) 七凸模、凹模加工工艺方案 (11) 八设计小结 (13) 九参考文献 (13)

前言 模具是现在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工艺装备,在电子、汽车、电机、仪器仪表、加点通讯等产业中,60% -80%的零部件均依靠模具成形,特别是冲压和塑料成型加工中应用极为广泛。 本设计是对板料的冲压,板料冲压是金属塑性加工的一种基本方法,冷冲模则是推行冲压工艺比不可缺的装备。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机电行业作为科学技术的基础,也随着有了飞速的发展。随着加工技术的不断深化,加工件精度的日趋提高,模具的制造更是有着长足的进步。至今,我国模具制造行业的产值已超过机床行业。有关冲压技术方面的为题愈来愈为人们所关注。相应的冲压工艺理论研究和冲压加工机理的探讨也随之不断深化。模具的设计和加工改善冲件的质量和提高模具的使用寿命也就显著更为重要。 本设计是基础零件的模具设计,以基础、工艺、计算、结构、材料入手,设计一套加工连接垫片的模具。并使之满足要求。

一、冲压件工艺性分析 工件为图1所示的冲孔落料件,材料为Q235钢,料厚t=1.2mm ,大批量生产。 工艺性分析内容如下: 图1 1.材料分析 Q235为普通碳素结构钢,具有较好的冲裁成形性能。 2.结构分析 零件结构简单对称,外形均由圆弧连接过渡,对冲裁加工较为有利。零件中有两个孔,其中最小孔径为?10mm,符合冲裁最小d min≥1.0t=1.2mm的要求。另外,经计算孔距零件外形之间的最小孔边距为5mm,满足冲裁件最小孔边距l min≥1.5t=1.8mm的要求。所以,该零件的结构满足冲裁的要求。 3.精度分析 零件上所有尺寸都未标注公差要求,因此,该零件在精度方面要求不高,很容易达到,取12级精度,普通冲裁可以满足零件的精度要求。

模具制造及产品设计的相关规范

模具制造及结构设计的相关 设计规范 一、行位系统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 二、斜顶系统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 三、进胶系统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 四、外观要求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 五、顶出机构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 六、注塑成型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 七、模具强度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

一、行位系统问题点

1.圆形隧道行位 厚度 1.1设计圆形隧道行位,模具分型面到圆形镶件之间的钢料应保证1.5MM 以上 A,行位镶件直径15毫米以下,模具分型面到圆形镶件之间的钢料厚度保证1.8MM以上 B,行位镶件直径15/30毫米,模具分型面到圆形镶件之间的钢料厚度保证2.8MM以上 备注;以上数据为模具量产的可靠值,防止隧道孔压变形、断裂导致内模重制,影响生产进度 2.方形及异形隧道行位

宽度 厚度 2.1设计方形及异形隧道隧道行位时,模具分型面到行位镶件之间的钢料厚度应保证以下数据: A, 宽度15毫米以下,厚度保证1.8以上 B,宽度15/30毫米,厚度保证2.5以上 C,宽度30/50毫米,厚度保证3.5以上 备注;以上为模具量产的可靠值,防止隧道孔压变形导致内模重制,影响生产进度。

3.隧道行位镶件碰穿内模薄铁 3.1设计隧道行位,有时会出现行位镶件碰穿薄铁的现象,薄铁厚度应保证以下数据:A, 薄铁高度15毫米以下,厚度保证3毫米以上 备注;以上为模具量产的可靠值,防止薄铁变形断裂导致重制,影响生产进度

4.后模行位镶件碰穿内模薄铁 薄铁 厚度 4.1设计后模行位,有时会出现行位镶件碰后模薄铁的现象,厚度应保证以下数据: A, 薄铁高度15毫米以下,薄铁厚度保证2MM以上 B,薄铁高度15/20毫米,薄铁厚度保证3MM以上 备注;以上数据为模具量产的可靠值,防止变形导致切割镶件重制薄铁位置,影响生产进度。

包胶产品设计总结

包胶产品设计总结 (资料总结,如有侵权,请联系 我删除)

关键词:包胶、材料选择、包胶材料匹配、包胶设计总结 目录 1.前言..................................................................................................................................................... - 3 - 2.目的与范围......................................................................................................................................... - 3 - 3.术语..................................................................................................................................................... - 3 - 4.材料的选择与匹配............................................................................................................................. - 4 - 5.包胶结构设计规范:......................................................................................................................... - 6 - 6.常见案例............................................................................................................................................. - 9 -

开关按键的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开关按键的注塑模具设 计说明书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目录 绪论 (3) 1.模塑工艺规程的编制 (5) 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5) (5) (6) 计算塑件的体积和质量 (6) 塑件注塑工艺参数的确定 (7) 塑料成型设备的选取 (7) 2.注塑模的结构设计 (8) 分型面选择 (8) 确定型腔的数目及排列方式 (9) (9) (11) 浇注系统设计 (11) (11) (12) (13) (13) (14) 抽芯机构设计 (14) (14) (14) (15) (15) 滑块和导滑槽设计 (15) 导柱的设计 (15) 推出机构设计 (16) 成型零件结构设计 (16) (16) 3.外壳注塑模具的有关计算 (18)

4.模具加热和冷却系统的设计 (20) 5.模具闭合高度确定 (20) 计算模具的闭合高度 (21) 校核注塑机的开,合模空间 (21) (21) (21) 6.注塑机有关参数的校核 (21) 模具合模时校核 (21) 模具开模时校核 (22) 7.绘制模具总装图和非标零件工作图 (22) 本模具总装图和非标零件工作图见附图 (22) 本模具的工作原理 (22) 结论 (23) 致谢 (24) 参考文献 (25) 绪论 大学的学习即将结束,毕业设计是其中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是对以前所学的知识及所掌握的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采用模具的生产技术得到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随着工业的发展,工业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不断增加。换型不断加快。使模具的需要补断增加。而对模具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模具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显得更为重要。 根据业内专家预测,今年中国塑料模具市场总体规模将增加13%左右,到2005年塑料模具产值将达到460亿元,模具及模具标准件出口将从现在的9000多万美元增长到2005年的2亿美元左右,产值在增长,也就意味着市场在日渐扩大。 相当多的发达国家塑料模具企业移师中国,是国内塑料模具工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中国技术人才水平的提高和平均劳动力成本低都是吸引外资的优势,所以中国塑模市场的前景一片辉煌,这是塑料模具市场迅速成长的重要因素所在。 按照我国国家标准,模具共分为10大类46个小类,塑料模具是10大类中的l 个大类,共有7个小类:热塑性塑料注塑模、热固性塑料注塑模、热固性塑料压塑

座椅模具设计与制作规范标准

市古汉有色合金铸造 KunShan City Guhan Non Ferrous Alloy Casting Co., Ltd 座椅发泡模具设计与制作规 目录 座椅发泡模具设计与制作规 1.数据形式说明 ORG/ALED/ZOOMED----------------------------- Page3 2.数据名称管理要求----------------------------------------- Page4 3.设计数据相应图层管理------------------------------------- Page5 4.模具安装定位标准件 a. 磁铁标准与安装说明------------------------------ Page6 b. 定位钉、刺毛条、扰流槽尺寸---------------------- Page7 c. 定位销尺寸-------------------------------------- Page8 5.江森模具分型面形式 a. 环氧分型面形式---------------------------------- Page9 b. 电火花分型面形式-------------------------------- Page9 c. 凹分型面形式---------------------------------- Page10 d. 分型面设计准则、质量要求、检验方法-------------- Page10 6.江森模具外型尺寸确定方法----------------------------- Page11 7.模具拉钩安装尺寸与拉钩安装凸台放置说明---------------- Page11-12 8.江森模具安装所用模架--------------------------------- Page13 9.江森模具在模架中的放置方法

橡胶模具设计与制造

都说术业有专攻,各行各业都有自己的一个考核标准,一套橡胶模具从研究开发到完全生产制造出来是非常有讲究的,不仅要拥有多年从事研究开发经验的技术工程团队,在橡胶制造的细节上,也是一点也马虎不得的。 一套模具的造价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昂贵的,少则几万块,多则几百万。无论是对于模具的制造方还是模具的验收方来说,保证模具制作过程的高标准,需要在模具的设计阶段做到深思熟虑,考虑得面面俱到。 如果是不专业的厂家定制的模具,在模具设计上就会有缺陷,不仅严重影响到注塑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也会影响生产效率,并且在注塑过程当中容易产生不稳定的情况,生产出来的产品不良率也会变高,不专业的厂家还容易因为不了解商家定制模具结构的需求,容易造成料耗高和人工浪费的情况专业的模具制造厂家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橡塑产品材料开发,半成品、成品、印刷、包装的完整生产线,采用符合ROHS标准的日本、德国、美国、台湾及国内各种性能高的硅胶、橡胶、塑胶、五金原料。拥有全面的橡塑模具和橡塑产品的生产设备和检测试验设备,能够满足各种注塑件加工需求。 深圳佳诺佳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一直致力于模具和中高端橡塑制品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拥有成套的橡塑模具及生产设备和检测试验设备。团队有多名从事模具设计、橡塑配方、及超过20年以上相关经验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人员。公司从模具设计、模具制造、橡塑产品材料开发,半成品、成品、印刷、包装的完整生产线。从胶料引进到多样化产品的出厂,每一个生产过程都得到严密的控制,成熟的生产设备,现代的生产管理是品质产品的保障。引进橡塑模具和橡塑产品的专业生产设备和检测试验设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为业内提供更好的塑胶配件,是我们共同的理想,也是我们砥砺前行的伟大使命!

胶辊包胶工艺

胶辊绕注工艺 一、概况: 1、聚氨酯胶辊的特点和类型 浇注型聚氨酯胶辊是由液体聚氨酯橡胶通过浇注的方法制造的一种胶辊。它与普通胶辊相比,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卓越的耐磨性,突出的抗压缩性;硬度范围广,且在高硬度下仍具有高弹性;表面光洁度高;机械加工性能优越;与金属粘结性也比普通橡胶高得多,比较适合一定线速和高压力下使用。日前聚氨酯胶辊发展很快,原来使用的大量普通胶辊己被新型聚氨酯胶辊所取代。浇注型聚氨酯胶辊大体分为聚酯型、聚醚型和聚己内酯型三种。一般来说,聚酯型多用在低、中硬度的胶辊中,其物理机械性能高,耐溶剂性能较好,常用作有色金属行业。聚醚型多用在高转速、高硬度的胶辊中,它的耐水性能佳,耐低温性优越,工艺性能好掌握,常用来制造拉丝辊、印花辊等。聚己内酯型综合性能优越,耐低温性能及耐水解性能好,常用作压榨辊及要求较高的胶辊。 2、胶辊对聚氨酯材料的基本要求: (1)必须满足各种胶辊所要求的物理机械性能指标; (2)必须和辊芯有良好粘合性,以适应粘合成型的工艺要求; (3)胶辊硬度应符合要求,辊面硬度应均匀一致; (4)表面无气泡,杂质及机械损伤。 3、胶辊的主要技术性能 (1)硬度:各种胶辊的硬度参考值 (2)表面要求:根据具体的用途而走,有的要求表面光洁或需经特殊加工或处理。 (3)中高率:胶辊中心部直径和端边部直径之差。其作用是弥补较细长的胶辊在运转中的挠度变形,胶辊的中高率随胶辊的长度而增加。 4、金属辊芯预处理: (1)认真进行辊芯的表面清洗,去除油污,润滑剂及金属缔合生成的有机物质。清洗液可用通常的清洗溶剂或三氯乙烯等。 (2)认真清除辊芯表面锈迹或氧化物。常用喷砂处理:对碳钢质辊芯,推荐用80-100目氧化铝磨料;对铝质辊芯,宜用140-320目磨料进行湿喷砂处理,喷砂后,应使用溶剂将表面残留粉尘清除干净。为获得良好的粘接效果,碳钢辊芯要在喷砂后4小时内完成粘接,铝质辊芯可在喷砂后72小时内完成粘结处理。(3)认真涂敷适宜的粘合剂(如NA-1,chcmlock-218,Thixon422等),涂敷粘合剂后,辊芯应在干燥空气中干燥20分钟,并在90&#177;10℃下处理1小时,然后进行CPU 浇注操作。 二、胶辊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 (1)予聚体制备举例 ①聚酯多元醇脱水(在脱水釜中进行):用Mn2000(羟值53-59,mgKOH/g,溶点40-50℃)的聚酯,加热熔化后在带搅拌的不锈钢或搪瓷釜中,脱水温度100-140℃(聚醚100-110℃),以余压5mmHg进行真空脱水30-60分钟,使其含水量<0.05%(从视镜可观察脱水情况)。为使罐内液体充分脱气,可间歇开停搅拌装置,抽一段时间真空后,可停止反应罐加热,使料温降至70-80℃。 ②予聚体合成(在反应釜中进行);制品的性能取决于所用的原材料及其配比

模具 说明说(即正文范本)

1 引言 塑料制件的成型模具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模具设计者应以模具设计任务书为依据,对塑料制件的质量要求、生产批量和周期要求进行详尽和明确的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模具的结构设计和成型设备的选择。运用现代三维模具设计软件对模具结构进行设计,能够提高设计的可靠性和可预见性。说明书详细介绍了塑料弯头成型模具的结构设计及相关工艺。在该注塑模设计中,对成型零件的设计、合模导向机构的设计、环形抽芯机构的设计、推出机构的设计等内容均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 2 产品结构性能及工艺性能 2. 1 制件结构设计与分析 图2.1 塑料制件结构图 本设计的产品为塑料弯头(如上图2.1所示),其外形结构比较复杂,由环形部分和连接部分组成,两侧呈对称分布。环形曲面是该件的重要工作面,它的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弯头的质量。塑件整体宽度为140mm,环形部分壁厚为2.5mm,外圆弧半径为75mm,内圆弧半径为37mm,内腔的台阶深度为4mm,除环形外部需经皮革处理外,精度要求不高,其余表面需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 该产品的模具的结构主要难点是环形抽芯机构,环形型芯不能直接脱模,故采用齿轮抽芯机构,外部连接液压马达传递动力将型芯抽出。 2.2 制件材料 根据对塑件的主要用途、基本性能及经济性进行分析,该塑件采用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材料。该材料具有三种单体所赋予的优点,具有较好的冲击

韧性,且在低温下也不迅速下降,具有一定的硬度和尺寸稳定性,易于成型加工,拥有良好的耐寒性,可燃性,良好的电性能,良好的耐化学试剂性和耐候性,并且属于无定形聚合物,熔融温度低,熔程较宽,熔融粘度适中,流动性好,易于充模。 3 工艺方案及设计步骤 3.1设计目标 该塑料制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是长期占据市场的商品,为大批制造生产,产品质量为120g,年产量为30万件,模具预计寿命为50万件。塑件精度要求一般,根据标准SJ1372-78,采用四级精度。 3.2成型工艺方案 根据ABS塑料的抗冲击韧性和易于塑性成型性,采用注塑成型,注塑机拟选用XS-ZY-500型,本设计预备采用注射成型方法, 塑料的成型工艺方法主要有注塑成型、挤出成型﹑压缩成型等。该塑件制造年产量为30万件,模具预计寿命为50万件,1件产品重量为120g,体积和重量均较大,开模一次能制造2件制品,故需要设计出高寿命的模具,这样才能达到使用者的要求。 根据产品的材料、精度要求和生产效率拟采用注塑成型。注塑成型是热塑性塑料成型的一种方法,几乎所有热塑性塑料都可以用这种方法成型,某些热固性塑料也可以用注塑模成型,它具备以下特点:成型周期短,能一次成型复杂、尺寸精确、带有金属或非金属嵌件的塑料制件;对成型各种塑料的适应性强。所以我根据制件的材料选择该产品的加工方法为注塑成型。对此要选择合适的注射机来实现该产品的制造。3.3注射成型机的选择 在设计模具时,为了生产出合格的塑料制件,除了应掌握注塑成型工艺过程外,还应对所选用的注塑机的有关技术参数进行全面的了解。注塑机是塑料注塑成型所用的主要设备。注塑成型时模具安装在注塑机的动模板和定模板上,通过注塑机的液压锁模机构使动定模处于合模状态。这就需要较核该模具所需要的锁模力。是否在注塑既允许范围内。另外模具的开模行程和最大闭和高度都应该通过较核。本次设计采用国产卧式XS-ZY-500注射机,其主要参数如表3-1所示

模具设计技术要求

级进模设计要求 1、用该模具所冲出的零件应该满足产品质量要求; 2、优化排样设计,使材料材料的利用率尽可能高; 3、强度和刚性较差的小冲裁凸模必须有护套加导向; 4、镶块、凸模安装方便,正确可靠,冲裁凸模修模后,高度调节要方便; 5、单边冲裁凸模,尽可能加导向部分;单侧弯曲时,模具上要有防止材料流动的对策; 6、间隙的均匀程度要到达70%以上; 7、模具安装平稳性好,调整方便,工作安全;模具结构应便于制造与维修; 8、压力中心偏移量不能超过凹模1/6; 9、各工作系统坚固可靠,活动部分灵活平稳,动作互相协调。定位起止正确,卸料板、顶块不倾斜,有足够的卸料、顶出件力,卸料安全可靠。进料、定料、出件、清理废料畅通、方便,没有废料上浮、漏料孔堵塞、叠件现象。保证稳定正常工作; 10、上模座沿导柱上、下移动平稳、无滞住现象。 11、级进模用四角滚珠导柱导套钢模,弹性卸料,小凸模用护套,卸料板用小导柱导套导向,凹模做成分段拼合或组合式,冲裁凸模修模后,高度要能调节,前后工位排废料、出工件方案合理,毛坯定位准确可靠,送料方便无阻碍,废料切断后回收。 工作量:图纸(1:1),装配图1张0号图纸;零件图,凸模、凹模、护套,其他工作零件必须画,其次按卸料板、凸模固定板、凹模固定板等顺序,画够2张以上0号图纸。说明书:要求30页以上。图纸和说明书质量按学校要求做。 冲压件要求(大批量生产) 一、零件附加说明 零件的形状和要求见附图,尺寸从图纸上量取 二、合格的制件应满足的要求 1.尺寸、形状符合图纸要求; 2.冲裁断面不允许有夹层,毛刺最好在一面、毛刺高度小于10%t; 3. 冲压件平整、形状无明显翘曲、畸形、扭曲、歪斜等形状缺陷; 4. 光面的均匀程度要求大于70%; 5. 搭接口不能出现错位、不平直、毛刺现象; 6. 成形部分平整、光滑,无起皱、裂纹、显著变薄、明显的刮痕现象; 7. 制件必须不能被模具的伤痕、划痕、表面块陷所影响; 8.保证制件质量稳定。

液态硅橡胶模具设计要点

液态硅橡胶模具设计要点 摘要该文介绍了液态硅橡胶模具设计的若干要点,旨在提高液态硅橡胶制品的质量和产量,使加工者获益匪浅。 关键词:LSR;固化;充模;注压 热固性液态硅橡胶(LSR)注压模具的结构,总的来说跟热塑性胶料所用的模具结构相似,但也有不少显著差别。例如,LSR胶料一般粘度较低,因而充模时间很短,即使在很低的注射压力下也是如此。为了避免空气滞留,在模具中设置良好的排气装置是至关重要的。 另外,LSR胶料在模具内不会像热塑性胶料那样收缩,它们往往遇热膨胀,遇冷轻微收缩。因而,其制品并不总是如所期望的那样留在模具的凸面上,而是滞留在表面积较大的模腔内。 1 收缩率 虽然LSR并不会在模内收缩,但它们在脱模和冷却后,常常会收缩2.5%-3%。至于究竟收缩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该胶料的配方。不过,从模具角度考虑,收缩率可能受到几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模具的温度、胶料脱模时的温度,以及模腔内的压力和胶料随后的压缩情况。 注射点的位置也值得斟酌,因为胶料流动方向的收缩率通常比与胶料垂直流动方向的收缩率大一些。制品的外形尺寸对其收缩率也有影响,较厚的制品的收缩率一般要比较薄者小。如果需进行二次硫化,则可能再额外地收缩0.5%-0.7%。 2 分型线 确定分型线的位置是设计硅橡胶注压模具的前几个步骤之一。排气主要是通过位于分型线上的槽沟来实现的,这样的槽沟必经处在注压胶料最后到达的区域内。这样有助于避免内部产生气泡和降低胶接处的强度损失。 由于LSR粘度较低,分型线必须精确,以免造成溢胶。即便如此在定型的制品上还常能看见分型线。脱模受制品的几何尺寸和分型面位置的影响。将制品设计成稍有倒角,有助于保证制品对所需的另一半模腔有一致的亲合力。 3 排气 随着LSR的注入,滞留在模腔内的空气在模具闭合时被压缩,然后随着充模过程而通过通气槽沟被排出。空气如果不能完全排出,就会滞留在胶料内(这样往往会造成制品部分露出白边)。通气槽沟一般宽度为lmm-3mm,深度为0.004mm-0.005mm。 在模具内抽真空可创造最佳的排气效果。这是通过在分型线上设计一个垫圈,并用真空泵迅速将所有的模腔抽成真空来实现的。一旦真空达到额定的程度,模具即完全闭合,开始注压。

包胶模具设计及制作要求

包胶模具设计及制作要 求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包胶(二次注塑)模具设计及加工要求 包胶模具是否合格,模具结构设计及制作加工时的FIT模过程非常重要,所有参与设计及制作加工工序的人员必须记住,包胶后的产品效果最佳状态就应该像双色模具注塑出来的效果完全一样,所以,我们的包胶模具FIT模效果,就应该是当成制作双色模具完全一样,每一道加工工序都可能影响最后的FIT模,任何的加工结果都会与模具进度及产品质量息息相关。 (一)设计要求 1)由于包胶模具分型面接触位置比较小,模胚上面必须加平衡块。 2)包胶模具设计时一般采用标准小水口模胚,二次注塑时一射胶件尽量摆 放在前模。 3)包胶模具的软胶胶位厚度最好在至之间(最好左右),否则需要检察产品 图纸时建议客户修改配合,胶位薄过,走胶会比较困难,胶位厚过,生 产时软胶容易缩水。 4)包胶模具入水非常重要,入水点必须充分考虑走胶的平衡,入水点大小 必须可以调节,大块区域软胶入水点不能大过ф,小块区域软胶位置入 水点不能大过ф,为了保障走水平衡,建议制作入水点全部先做到小于 ф,便于第一次试模时在注塑机上面调整,包胶模具二次注塑胶料是软 胶的产品,模具唧嘴小端不可大于ф,否则生产时容易唧嘴粘模,大端 不能大于ф6mm,否则唧嘴由于冷却不够容易短水口,为了防止流道粘

模,流道设计尽量采用U型,流道单边斜度用15゜接顺R,流道及小水口大端不能大于6mm,水口扣针必须按公司的标准加工。 5)包胶模具顶出结构必须考虑顶出的平衡,否则软胶顶出之后容易变形, 不能直接平衡顶出的产品,设计结构的时候需要考虑缩呵来改善顶出平衡问题。 6)为了保障包胶注塑后顶出的胶件外观合格,设计的顶出装置必须是镶 ABS或者亚加力的硬胶块。 包胶(二次注塑)模具设计及加工要求 7)如果包胶模具结构有行位封胶,行位尽量设计在前模,原因是前模行位 方便FIT模。 8)为了保障封胶止口的强度,二次注塑材料是软胶的产品,封胶止口宽度 尽量不能小于,二次注塑材料是硬胶的产品,封胶止口宽度尽量不要小于至,否则,需要建议客户修改产品来配合。 9)包胶模具通常二次注塑的射胶量比较小,很多时候二次注塑材料是软 胶,为了保障包胶产品的外观合格,因此模具设计时必须尽量选择型号小的注塑机。为了尽量配合小型号的注塑机,模具设计时必须尽量考虑

塑料模具课程设计说明书

南昌航空大学 塑料成型工艺及模具设计 课程设计说明书 题目:肥皂盒底盖塑料模具设计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 班级: 姓名:简洪伟 学号:---------------------------- 指导老师: 时间:2010年4月28日

引言 本说明书为塑料注射模具设计说明书,是根据塑料模具手册上的设计过程及相关工艺编写的。本说明书的内容包括:目录、课程设计指导书、课程设计说明书、参考文献等。 编写本说明书时,力求符合设计步骤,详细说明了塑料注射模具设计方法,以及各种参数的具体计算方法,如塑件的成型工艺、塑料脱模机构的设计。 本说明书在编写过程中,得到江五贵老师和同学的大力支持和热情帮助,在此谨表谢意。 由于本人设计水平有限,在设计过程中难免有错误之处,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设计者:简洪伟 2010.4.28

课程设计指导书 一、题目: 塑料肥皂盒材料:PVC 二、明确设计任务,收集有关资料: 1、了解设计的任务、内容、要求和步骤,制定设计工作进度计划 2、将UG零件图转化为CAD平面图,并标好尺寸 3、查阅、收集有关的设计参考资料 4、了解所设计零件的用途、结构、性能,在整个产品中装配关系、技术要求、生产批量 5、塑胶厂车间的设备资料 6、模具制造技能和设备条件及可采用的模具标准情况 三、工艺性分析 分析塑胶件的工艺性包括技术和经济两方面,在技术方面,根据产品图纸,只要分析塑胶件的形状特点、尺寸大小、尺寸标注方法、精度要求、表面质量和材料性能等因素,是否符合模塑工艺要求;在经济方面,主要根据塑胶件的生产批量分析产品成本,阐明采用注射生产可取得的经济效益。 1、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 塑胶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同,对模塑工艺要求也不同。 2、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 塑胶件的尺寸精度和外观要求与模塑工艺方法、模具结构型式及制造精度等有关。 3、生产批量 生产批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模具的结构型式,一般大批量生产时,可选用一模多腔来提高生产率;小批量生产时,可采用单型腔模具等进行生产来降低模具的制造费用。 4、其它方面 在对塑胶件进行工艺分析时,除了考虑上诉因素外,还应分析塑胶件的厚度、

2020年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参照模板

附件7 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 模具设计与制造 专业教学标准上海市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办公室编

目录 一、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 (4) 入学要求 (4) 学习年限 (4) 培养目标 (4) 职业范围 (4) 人才规格 (6) 专业(实训)课程 (7) 课程结构 (12) 指导性教学安排 (13) 专业教师任职资格 (16) 实训(实验)装备 (16) 二、专业核心课程标准 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标准 (21) 模具零件检测课程标准 (28) 模具机械基础课程标准 (32) 模具拆装课程标准 (37) 模具零件加工课程标准 (42) 三、专门化方向课程标准 冷冲压模具制造专门化方向 冲裁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53) 弯曲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59) 落料冲孔复合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64)

注塑成型模具制造专门化方向 二板式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70) 三板式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75) 斜导柱抽芯注塑成型模具制造课程标准 (85)

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教学标准 【专业名称】 模具设计与制造 【入学要求】 初中毕业或相当于初中毕业文化程度 【学习年限】 学制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面向模具制造行业及与模具产品相关企业,培养在生产第一线能从事冷冲压与注塑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模具维修、模具品质管理、数控机床操作、冲压设备操作、注射成型设备操作及模具销售等工作,具有公民基本素养和职业生涯发展基础的中等应用型技能人才。 【职业范围】

【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应具有以下知识、技能与态度 良好的道德品质、职业素养、竞争和创新意识 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良好的人际交往、团队协作能力及健康的心理 通过多种途径获取信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运用信息技术进行交流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企业模具生产与管理能力 安全文明生产、环境保护的意识 质量控制的相关知识 识读与绘制模具零件图、装配图及使用CAD软件绘图的能力 设计冷冲压模具、注塑成型模具基础能力 零件机械加工基础知识 钳工基本操作技能 通用机床的操作技能 数控电加工机床操作及程序编制的能力 数控铣床操作技能 冷冲压模具、注塑成型模具的装配与调试能力 模具零件检测评价能力 解决模具制造过程中一般技术问题的能力 编制一般模具结构件的制造工艺规程 模具材料与热处理的基础知识 《模具制造工》(四级) 国家职业资格证书

橡胶与塑料模具设计教案

橡胶与塑料模具设计教案 橡胶模具设计 第一节绪论 随着我国橡胶制品工业的进展,橡胶制品的种类日益增多,产量日益扩大,促使着橡胶模具设计与制造由传统的经验设计到理论计算设计。尤其是橡胶生产设备的不断提高与生产工艺的不断改进,橡胶模具越来越多,模具的制造水平与模具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越精巧。高效率、自动化、周密、长寿命差不多成为橡胶模具进展的趋势。 一、橡胶模具的分类 橡胶模具依照模具结构和制品生产工艺的不同分为:压制成型模具、压铸成型模具、注射成型模具、挤出成型模具四大常用模具,以及一些生产特种橡胶制品的特种橡胶模具,如充气模具、浸胶模具等。 1.压制成型模具 又称为一般压模。它是将混炼过的、经加工成一定形状和称

量过的半成品胶料直接放入模具中,而后送入平板硫化机中加压、加热。胶料在加压、加热作用下硫化成型。 特点:模具结构简单,通用性强、使用面广、操作方便,故在橡胶模压制品中占有较大比例。 2.压铸成型模具 又称传递式模具或挤胶法模具。它是将混炼过的、形状简单的、限量一定的胶料或胶块半成品放入压铸模料腔中,通过压铸塞的压力挤压胶料,并使胶料通过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中硫化定型。 特点:比一般压模复杂,适用于制作一般模压不能压制或牵强压制的薄壁、细长易弯曲的制品,以及形状复杂、难以加料的橡胶制品。采纳这种模具生产的制品致密性好、质量优越。3.注射成型模具 它是将预加热成塑性状态的胶料经注射模的浇注系统注入模具中定型硫化。 特点:结构复杂、适用于大型、厚壁、薄壁、形状复杂的制品。 生产效率高、质量稳定、能实现自动化生产。 4.挤出成型模具 通过机头的成型模具制成各种截面形状的橡胶型材半成品,达

塑料模具设计说明书(样本).docx

目录 第1章绪论..................................................... 第2章光驱外壳的造型设计....................................... 2.1光驱外壳的选料及其性能.................................... 2.2光驱外壳注射成型工艺过程.................................... 2.3光驱外壳的结构分析........................................ 2.4光驱外壳造型设计过程................................ 第3章注射机的选择................................................. 3.1注塑机的初选................................................ 3.2注射机的有关工艺参数校核.................................... 3.3模具与注射机的安装部分相关尺寸的校核........................ 第4章成型零件与浇注系统的设计..................................... 4.1凹、凸模成型零件的设计...................................... 4.1.1加载参照模型 .......................................... 4.1.2成型零件设计 .......................................... 4.2浇注系统设计................................................ 4.2.1 主浇道的设计......................................... 4.2.2分浇道的设计 .......................................... 4.2.3 浇口及冷料穴设计 ...................................... 4.2.4铸模和开模 ............................................ 4. 3 冷去卩系统设计............................................. 4.3.1凹、凸模冷却系统设计 .................................. 第5章模具零件设计................................................. 5.1推出系统设计................................................ 5.2确定模架.................................................. 5.3模架各装配零件设计.......................................... 5.3.1 导向零件设计......................................... 5.3.2浇注系统零件设计 ...................................... 5.3.3推出机构零件 .......................................... 5.3.4定位圈 ................................................ 5.3.5其他零件 .............................................. 第6章模具的装配和调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