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经济师考试》word版

《中级经济师考试》word版
《中级经济师考试》word版

2012年中级经济师考试-财政税收重点、难点-全

第一章公共财政与财政职能

一、本章重点、难点

1.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公共产品"和"市场失灵"理论。

2.掌握公共产品的概念及特征

特征:效用的不可分割性、受益的非排他性、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提供目的的非盈利性。核心特征是:受益的非排他性与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的区别主要是就消费该产品的不同特征来加以区别的,并不是指产品的所有制性质。

3.掌握市场失灵的表现:公共产品缺失、外部效应、不完全竞争、收入分配不公、经济波动与失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的范围是以“市场失灵”为标准,以纠正和解决“市场失灵”这一问题来界定的。

4.掌握财政职能: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

5.掌握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注意财政资源配置的主体是政府。

(1)熟悉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财政资源配置的主要原因。

(2)掌握财政资源配置方式:财政资源配置方式是指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决定方式和资金供应方式。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实际上是一种政治程序。

公共产品的效率由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效率组成。财政资源配置方式实质上是财政运行机制。提高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实质上涉及政治体制的民主化、科学化和法制化的问题。

(3)掌握解决公共产品效率问题的基本途径

①实现公共产品资源配置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完善民主、科学的财政决策体制;

②实现公共产品生产效率的基本途径是完善公共部门的组织制度和激励约束制度,确保公共部门的行为不偏离政府的意图。

(4)掌握资源配置职能的范围:包括直接满足消费需求的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以及天然垄断行业的产品等。

(5)掌握资源配置职能的主要内容:调节全社会的资源在政府部门和非政府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配置。

6.掌握收入分配职能

(1)收入分配的目标:实现公平分配。

(2)掌握社会公平的准则:保证生存权准则;效率与公平兼顾;共同富裕准则。

(3)熟悉社会不公平的原因。

(4)熟悉财政的收入分配范围。

(5)掌握财政的收入分配方式

①在组织财政收入时要考虑社会公平;

②在安排财政支出时要考虑社会公平;

③要实行社会保障,以利于社会公平的切实实现。

(6)财政的分配职能主要是通过调节企业的利润水平和居民的个人收入水平来实现的。

7.掌握经济稳定职能

(1)经济稳定的含义: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

(2)

掌握经济稳定职能的主要内容(每年考)

①通过财政预算收支进行调节——逆经济风向行事;

②通过制度性安排,发挥财政 "内在稳定器"作用;

③财政政策和其他政策配合的调节。

第二章财政支出理论

一、本章重点、难点

1.掌握财政支出的分类,熟悉每类支出的具体内容。

2.掌握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对生产、流通、分配和国民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

3.掌握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的经济影响比较。

4.财政支出规模可以用绝对量和相对量来衡量。常用财政支出的相对量作为衡量和考察财政支出的指标。

我国选用的衡量指标:财政支出/国民收入。而现代市场经济国家大多选用国民生产总值或者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分母衡量财政支出的规模。

5.掌握财政支出的增长趋势

熟悉西方财政经济理论界对财政支出规模趋势的分析:瓦格纳的“政府活动扩张法则”、皮考克和魏斯曼的"公共收入增长导致论"、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6.熟悉中国财政支出规模分析

从1978年至1996年,我国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以及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总额的比重都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

掌握原因:政策性调整;管理水平的原因;管理体制上的原因——预算外资金的问题;统计原因。

7.财政支出必须讲究效益,其根本原因在于社会经济资源的有限性。

8.掌握财政支出效益分析的特点。

9.掌握衡量财政支出效益的方法:成本-效益分析法、最低费用法、公共劳务收费法、公共定价法;掌握其适用的领域。

第三章财政支出的内容

一、本章重点、难点

2.从世界各国的一般发展趋势来看,社会消费性支出的绝对规模总的是呈现一种扩张趋势,相对规模在一定发展阶段也是扩张趋势,达到一定规模则相对停滞。

3.掌握行政管理费支出的内容:行政支出、公安支出、国家安全支出、司法检察支出和外交支出。

按费用要素分类,行政管理费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大类。

从世界各国的一般情况看,行政管理费支出的绝对数是增长的,但它在财政支出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却应是下降趋势。

4.熟悉国防费支出的内容:国防费、民兵建设费、国防科研事业费和防空经费等。

5.教育支出

从经济性质看,教育服务一般被看作是一种混合产品。但其中义务教育:纯公共产品;义务教育以外的高层次教育:混合产品。

6.科学研究支出

用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强的科学研究支出(主要是基础科学的经费)应由政府承担,而那些可以通过市场交换来充分弥补成本的科学研究支出(主要是应用性研究经费),则可由微观主体来承担。

我国财政用于科学研究支出及其占财政支出和GDP的比重基本上是逐年有所提高。

7.卫生支出

公共卫生领域是具有很大外部效应和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因此应由政府提供公共卫生。此外政府提供公共卫生的另一个重要理由,是公平的收入分配。

熟悉世界银行提出的政府要对卫生事业进行干预的三条理由。

8.加强管理,提高文教科学卫生支出的效益。

9.财政投资性支出

(1)掌握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

(2)熟悉影响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所占比重的因素:经济体制的差异;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需要通过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进行。了解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的概念。

(4)掌握政府财政投资的决策标准: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就业创造标准。

10.基础设施投资

(1)熟悉基础设施的特点:决定了应该由政府支持基础设施投资。

(2)从经济性质看,基础设施从总体上说可以归类为混合产品,可以由政府提供,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了解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3)掌握财政投融资制度

财政投融资是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的。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熟悉财政投融资的五个基本特征。

11.了解财政农业投资的必要性,掌握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范围: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12.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概念,注意社会保障制度由德国的俾斯麦政府于19世纪80年代首创。

13.掌握我国社会保障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优抚,掌握其具体内容,注意社会保险是现代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是一国居民的基本保障。

14.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四种类型:社会保险型、社会救济型、普遍津贴型、节俭基金型。掌握其具体含义。

15.掌握我国的基本社会保障制度(重点内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的覆盖范围、费用筹集、运行模式、待遇等。

16.掌握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进一步改革

(1)养老保险的筹资模式:现收现付式、基金式(包括完全基金式和部分基金式);

(2)掌握辽宁养老保险改革试点的内容;

(3)熟悉农村的社会保障问题。

17.掌握财政补贴的性质

(1)财政补贴的

主体是国家;

(2)补贴的对象是企业和居民;

(3)补贴的目的是为了贯彻一定的政策,满足某种特定的需要,实现特定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目标;

(4)补贴的性质是通过财政资金的无偿补助而进行的一种社会财富的再分配。

财政补贴支出与社会保障支出同属财政的转移性支出。两者的差别主要体现在同相对价格体系的关系上。

18.掌握财政补贴的分类,注意企业亏损补贴与价格补贴的区别。

19.掌握税收支出的概念:为了实现特定目标而放弃一些税收。税收支出是政府的一种间接性支出,属于财政补贴性支出。

掌握税收支出的分类:从税收支出所发挥的作用来看,可分为照顾性税收支出和刺激性税收支出。

熟悉税收支出的形式:税收豁免、纳税扣除、税收抵免、优惠税率、延期纳税、盈亏相抵、加速折旧、退税等。

了解税收支出的预算控制。

第四章税收理论

一、本章重点、难点

1.掌握税收的概念及税收的三点含义

税收由国家征收,行使征税权的主体是国家。税收是政府取得财政收入最佳、最有效形式。

2.掌握税收的本质:作为权力主体的国家,在取得财政收入的分配活动中,同社会集团、社会成员之间形成的一种特定分配关系。

3.掌握税收的职能:财政职能(收入职能)、经济职能(调节职能)、监督职能,其中税收的财政职能是税收首要的和基本的职能。

4.熟悉制定税收原则的依据:(1)政府公共职能;(2)社会生产力水平;(3)生产关系状况。

5.熟悉古典税收原则

6.掌握现代税收原则

7.熟悉税法的概念和渊源

税法属于成文法,而不是习惯法。税法的渊源主要就是成文法。

8.熟悉税法的效力与解释

注意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可以作为办案和适用法律、法规的依据,而行政解释则不能作为法院判案的直接依据。

9.熟悉税法的法定主义原则——税法最重要的基本原则,或称税法的最高法律原则。该原则的实质在于对国家的权力加以限制。

10.掌握税收制度的基本要素——纳税人、征税对象和税率;熟悉税收制度的其他要素。

11. 熟悉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法律级次分类、税种分类

12.掌握税收负担的概念

13.熟悉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分为宏观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和微观税收负担的衡量指标。

14.掌握税收负担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与税制因素。

15.掌握税负转嫁和税负归宿的概念,掌握税负转嫁(税收辗转)的方式:前转、后转、消转和税收资本化四种。

16.熟悉税负转嫁的条件

商品经济的存在;自由的价格体制。

17.熟悉税负转嫁的一般规律

18.熟悉国际税收的概念

国家之间的税收分配关系。国际税收主要研究所得税和资本收益税方面的问题。

19.掌握税收管辖权的概念及其确定原则

属地主义原则和属人主义原则,其中属地主义原则是各国行使税收管辖权的最基本原则。

20.熟悉税收管辖权的种类

(1)收入来源地管辖权,也称为地域管辖权——按属地主义原则确立的税收管辖权。

(2)居民管辖权——按属人主义原则确立的税收管辖权。

多数国家,同时实行属人和属地两类税收管辖权。

21.国际重复征税是国际税收的基本理论问题和核心内容。熟悉国际重复征税产生的原因。

22.掌握国际重复征税的免除:低税法、扣除法、免税法、抵免法,尤其是抵免法。掌握其作用,

掌握抵免限额的计算方法——分国抵免限额、综合抵免限额、分项抵免限额。

在综合抵免法下,纳税人可获得最大限度的抵免。

23.掌握税收饶让的概念

24.了解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25.了解国际税收协定

第五章商品课税制度

一、本章重点、难点

(一)增值税

1.掌握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1)基本规定: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提供加工、修理修配劳务及进口货物。其中货物指的是有形动产,包括电力、热力、气体在内。

(2)掌握8种视同销售货物的规定

(3)掌握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的税务处理,注意建筑业的混合销售行为

(4)熟悉部分货物的征税规定

2.熟悉增值税的纳税人

3.掌握增值税的税率,注意13%低税率的适用范围

4.掌握纳税人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和旧货的税收政策

5.掌握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1)掌握销售额的范围: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收取的销项税额。掌握不包括的内容。

(2)销售额范围的特殊规定:折扣折让、以旧换新、还本销售、以物易物、包装物押金、租金、视同销售

(3)掌握含税销售额的换算

一般纳税人: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征收率)

(4)掌握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熟悉申报抵扣时间

①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②海关完税凭证上注明的增值税额;

③收购免税农产品可抵扣的增值税额,按照买价和13%的扣除率计算。

进项税额=买价×扣除率(13%)

买价包括纳税人购进农产品收购发票或销售发票上注明的价款和按规定缴纳的烟叶税。

④支付运费可抵扣的扣税额

进项税额=运输费用金额×扣除率(7%)

运输费用金额:包括运输费用结算单据上注明的运输费用和建设基金,不包括装卸费、保险费等其它杂费。

邮寄费不得扣除进项税额。

(5)不得抵扣的进项税额

①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

应税劳务

②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③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④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⑤上述第1项至第4项规定的货物的运输费用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6.掌握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

7.掌握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

组成计税价格=关税完税价格+关税+消费税

应纳税额=组成计税价格×税率

8.熟悉增值税的纳税义务发生时间、纳税期限、纳税地点、减免税、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划分

(二)消费税

1.掌握消费税的征收范围:烟,酒及酒精,化妆品,贵重首饰及珠宝玉石,鞭炮、焰火,成品油,汽车轮胎,摩托车,小汽车,高尔夫球及球具,高档手表,游艇,木制一次性筷子,实木地板。

2.熟悉消费税的税率形式——比例税率和定额税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