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课后习题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课后习题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选修三52《生态工程的实例和发展前景》课后习题

【优化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生物 5、2生态工程的实例与发展

前景课后习题新人教版选修3

课时演练·促提升

1、在我国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中,“保持天然林”与“退耕还林(草)”就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就是()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产量

D、改善生态环境

解析:我国就是一个农业国家,人多地少。千百年来为了扩大耕地面积,满足人类增长的需要,人们不惜毁林(草)开垦农田。西部气候干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人类破坏当地植被后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甚至形成沙尘暴。为了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2003年1月20日国务院颁布了《退耕还林条例》,经过这些年的实施,西部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改善后生态旅游业、畜牧业、林业等也蓬勃发展,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与质量都得到提升。

答案:D

2、生态农业的指导思想就是( )

A、多获取农产品

B、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C、使粮食增产

D、减少环境污染

解析:生态农业就是集生态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生态工程,而并非只强调经济效益. 答案:B

3、小流域治理已经从开始时的单纯造林与减水、减沙等工程,逐渐转移到生态经济型模式上,目标就是( )

A、建立节约型生态系统,获得最大的生态与经济效益

B、建立原始与现代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与经济效益

C、建立稳定、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与经济效益

D、建立农村小流域综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与经济效益

解析:小流域治理模式就是应用生态工程的整体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以及工程学原理等,通过保土蓄水、耕作措施、林草措施等工程与生物措施,层层设防来控制土壤侵蚀的.其目标就是建立稳定、持久、高效的复合系统,获得最大生态与经济效益。

答案:C

4、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不正确的就是()

A、生态农业实现了对能量与物质的多级利用

B、农田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比较低

C、生态农业使废物资源化,提高了能量的转化效率,减少了环境污染

D、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就是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理论基础

解析: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少,结构单一,抵抗力稳定性较低,恢复力稳定性较高。

答案:B

5、我国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在13世纪时曾就是肥沃的森林草原带,而现在不少地区已成荒山秃岭,土地沙化严重,其主要原因就是()

A、北方寒流长期侵袭

B、地震引起地壳运动

C、人类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D、长期干旱,造成沙漠化

解析:黄土高原沙漠化的最主要原因就就是人类的过度开发破坏.

答案:C

6、下列措施中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就是

( )

A、城市规划,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

B、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与低污染清洁生产工艺

C、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

D、用法律手段严禁汽车上路,以及造纸厂、酒厂的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

解析:应该控制污染,而不就是因怕污染而放弃发展。

答案:D

7、下图为生态养猪模式。从图中可知该生态工程属于()

A、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

B、节水与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C、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

D、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

解析:由于图示没有造成污染,所以不可能就是湿地生态恢复的生态工程或小流域综合治理与开发的生态工程;题图中没有提及能量问题,也不可能就是清洁及可再生能源系统组合利用的生态工程.养猪场的废水可以多级利用,养鱼的稻田对废水有净化作用,这种生态养猪模式属于节水与废水处理与应用的生态工程。

答案:B

8、生物氧化塘就是利用藻类与细菌处理污水的一种生态系统。下图就是生物氧化塘内部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相关分析错误的就是()

A、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生态工程的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等原理

B、在该氧化塘中引进硝化细菌有利于对污水的处理

C、B层中的藻类与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

D、出水处只要对细菌数量进行有效控制便可排放

解析:根据题图分析,A层中有机物被各种微生物分解,产物到B层中可与细菌代谢产物一同被藻类利用并产生O2,而O2又可被好氧型细菌所利用.由此可知,生物氧化塘利用了物质循环再生与物种多样性等原理,且B层中的藻类与细菌具有种间互助关系,A、C项正确;如果在该塘中引进硝化细菌,则可将产生的多余NH3转变为NO,利于污水的净化,B项正确;污水经处理后就是否达到排放标准,不仅需要对细菌等微生物数量进行控制,还要对主要污染物进行检测,合格后才能排放,D项错误。

答案:D

9、塔式蚯蚓污水处理系统(下图所示)采用人造湿地原理,利用植物根系与蚯蚓等处理,通过

泥、沙、小石、大石四层过滤,这样重复几次后可实现农村生活污水的达标排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就是()

A、该生态系统的群落由植物与蚯蚓构成

B、该生态系统选用蚯蚓等生物,体现了协调与平衡原理

C、该生态系统的群落只有水平结构,没有垂直结构

D、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

答案:B

10、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注重物种多样性原理的主要意义就是()

A、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与条件

B、提高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为各类生物的生存提供多种机会与条件

C、保持生态系统内各种群的密度固定不变

D、单纯追求农业或林业的最大产量

答案:A

11、“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的直接原因主要就是()

①温度失调②CO2含量增高③O2含量减少④生物群落不全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解析:“生物圈2号”不能完成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使得温度升高,以及“大气与海洋”比例与地球相差甚远,土壤呼吸释放的CO2超过了植物与海洋对CO2的固定能力,导致空气中CO2含量猛增,O2含量减少,不足以维持人及动物的生存。“生物圈2号”包括5个野生生物群落与2个人工生物群落,约有4 000种生物,生物群落不全不就是“生物圈2号”实验失败的直接原因.

答案:C

12、下面图甲、图乙分别表示稻-鱼—蛙共生农业生态系统与普通稻田生态系统的物质能量转化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甲稻—鱼—蛙共生农业生态系统

乙普通稻田物质能量转化

(1)分析说明鱼与蛙在该生态系统中的积极作用:

。(2)分析说明稻-鱼-蛙共生生态系统的生态优势.

。(3)上述两个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物所需的有机物都依赖于,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

(4)甲与乙相比,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就是,原因就是

。(5)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瞧,建立甲生态系统的目的就是

。(6)为了使稻获得高产,稻田乙需要经常使用农药,而甲则不需要,原因就是。

(7)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较低,废弃农田上会发生群落演替,该演替的类型就是。

解析:(1)消费者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就是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2)与传统农业相比,生态农业实现了物质循环再生与能量的多级利用,并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减轻了环境污染。(3)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就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各种生物所需的有机物都依赖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归根到底都来自太阳光能。(4)由于甲生态系统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较大,故甲与乙两个生态系统相比较,甲的抵抗力稳定性更强.(5)从能量流动的角度瞧,设置生态农业的目的就是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6)由于甲生态系统引入害虫天敌——蛙,有效控制了害虫数量,因而不需要经常使用农药。(7)一般地说,农田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较低.废弃农田发生的群落演替就是次生演替。

答案:(1)鱼、蛙就是消费者,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2)在原有食物链中引入新的环节(将人们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机物转化为可以直接利用的农副产品),有利于实现物质循环再生与能量的多级利用,并减轻了环境污染(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太阳光能

(4)甲生物种类较多,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较大

(5)调整能量流动的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6)引入害虫天敌——蛙,有效控制了害虫数量

(7)抵抗力次生演替

13、生态农业建设就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之一。下面就是两种生态农业模式: 模式1 鸡—猪—鱼立体养殖模式:1亩(1亩=666、67 m2)鱼池配6~8头猪,100~120只鸡,鱼池中各种鱼的比例大致为花白鲢占20%,草鱼占40%,鲤鱼、鳙鱼占40%,每亩投放鱼苗4 500尾。每天从鸡舍中收集新鲜的鸡粪晒干,经初步发酵后混入一定量饲料喂猪,猪粪喂鱼。

模式2 “四位一体”生态模式:以太阳能为动力,以沼气为纽带,将日光温室、沼气池、蔬菜种植与温室养猪相结合的一种新的农业生产模式。

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在模式1中,必须注意某种鱼的投入数量,不宜超过该鱼在生态系统中的。鱼塘中不同鱼类生活在不同水层,体现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的现象。

(2)下图表示某池塘中鲢鱼平均尾重变化情况,由曲线可知,生物体的生长呈型曲线.

(3)模式2中,光能输入生态系统的途径就是,沼气池中的产甲烷杆菌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成分)。

(4)建立以沼气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生态工程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就是。解析:(1)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某生物的数量不能超过环境容纳量即K值。不同鱼类生活的水层不同,体现了生物群落在垂直结构上具有分层现象.(2)图示曲线为“S”型.(3)光能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进入生态系统;产甲烷杆菌为分解者。(4)“四位一体”模式主要遵循的生态工程原理就是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答案:(1)环境容纳量分层

(2)“S”

(3)通过生产者的光合作用分解者

(4)物质循环再生原理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