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竞赛专题复习第二篇平面几何第17章几何不等式与极值问题试题新人教版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复习第二篇平面几何第17章几何不等式与极值问题试题新人教版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复习第二篇平面几何第17章几何不等式与极值问题试题新人教版

第17章

几何不等式与极值问题

17.1.1★

一个凸行边形的内角中,恰好有4个钝角,求n 的最大值.

解析 考虑这个凸行边形的n 个外角,有4n -个角90?≥,故有()490360n -??

如果恰好有k 个钝角,则n 的最大值是3k +. 17.1.2★ 在ABC △中,AB AC >,P 为BC 边的高AD 上的一点,求证:AB AC PB PC -<-.

P

C

D

B A

解析 易知AB AC PB PC +>+,

又2222AB AC BD CD -=- 22PB PC =-,

故有AB AC PB PC -<-.

评注 读者不妨考虑AD 是角平分线与中线的情况.

17.1.3 已知四边形ABCD ,AC 、BD 交于O ,ADO △和BCO △的面积分别为3、12,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

C

B O

D

A

解析 易知

ABO BCO

ADO DCO

S S BO S DO S ==

△△△△,故36ABO CDO ADO BCO S S S S ?=?=△△△△.

从而12ABO CDO S S +=△△≥,

且当ABO CDO S S =△△(此时四边形ABCD 为一梯形)时等号成立,所以此时四边形ABCD 面积达到最小值27. 17.1.4★ 已知:直角三角形ABC 中,斜边BC 上的高6h =. (1)求证:BC h AB AC +>+; (2)求()()2

2

BC h AB AC ++-. 解析

()

()2

2

BC h AB AC +-+

222222BC h BC h AB AC AB AC =++?---?,

由条件,知242ABC BC h S AB AC ?==?△,且222AB AC BC +=, 于是()()2

2

236BC h AB AC h +-+==.

注意:这同时解决了(1)和(2). 17.1.5★ 设矩形ABCD ,10BC =,7CD =,动点F 、E 分别在BC 、CD 上,且4BF ED +=,求AFE △面积的最小值.

B F

C

E

D A

解析设 BF x

=,

()

4DE y x ==-,则

()()()11

7101077022ABF ADE ECF S S S x y x y xy ++=++--=+????△△△。 由()2

144

xy x y +=≤

。故 ()1

70704332

AEF S -?+=△≥.

当2BF ED ==时达到最小值. 17.1.6★ 设P 是定角A ∠内一定点,过P 作动直线交两边于M 、N ,求证:AMN △面积最小时,P 为MN 的中点.

解析 如图,连结AP ,设MAP α∠=,NAP β∠=,θαβ=+,由

AMP ANP MAN S S S +=△△△,得

sin sin sin AM AP AN AP AM AN αβθ??+??=?。

又 左式2AP ≥,

故 212sin sin sin 2sin AMN

AP S AM AN αβ

θθ

=??△≥

达到最小值时,须AMP ANP S S =△△,故P 为MN 之中点.

17.1.7★

正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1,M 、N 、P 分别在BC 、CA 、AB 上,

1BM CN AP ++=,求MNP △的最大面积。

A

B

C

M

P

N x

y

z

解析 如图,设BM x =,CN y =,AP z =,则0x ≤,y ,1z ≤,1x y z ++=。

()()()1111sin602APN BPM MNC S S S x z y x z y ++=-+-+-?????△△△, 于是问题变为求()()()111x z y x z y -+-+-的

最小值,展开后约去()1x y z ++=,即求xz yx zy ++的最大值. 由

()2

1133

xy yz zx x y z ++++=≤

知,当1

3

x y z ===

时,

2

9

APN BPM MNC ABC S S S S ===△△△△,此时MNP S △的面积达到最大值。

(

)max 13MNP ABC S S =

△△. 17.1.8★

设ABC △是边长为l 的正三角形,过顶点A 引直线l ,顶点B 、C 到l 的

距离记为1d 、2d ,求12d d +的最大值.

l

C

P

B

l

A

Q

解析 如图,若l 穿过BC ,则由“直角边小于斜边”知121d d BC +=≤,取到等号时仅当

l BC ⊥.

若l 不经过BC ,取BC 中点P ,作PQ l ⊥,Q 在l

上,则1222d d PQ AP +==≤,取到等号仅当l BC ∥.

综上所述,12d d +

17.1.9 在数1、

12、13、14、15、16、17、18、19、1

10

中,若任找三个数能组成三角形

的三边,则称这三个数是“好搭档”,则总共有多少组“好搭档”? 解析 此题可分类讨论。 显然1不可能为边.

由于1115910<+,故1

5

???,16,17,18,19,110???中任三数可构成三角形的三边,一共有

6!

203!3!=组。 当最大边为

12时,次大边只能为13,最小边为14或1

5

,有2组。 当最大边为13时,次大边为14或15.次大边为14时,最小边1113412>-=,故可取11

~510;

次大边为15时,最小边1123515>-=,可取16与1

7共有8组.

当最大边为

14时,次大边为15、16、1

7

.次大边 为15时,最小边1114520>-=,可取11

~610;次 大边为

16时,最小边1114612>-=,可取11

~710; 次大边为

17时,最小边1134728>-=,可取1

8

和1

9

。共有11组。 综上所述,总共有41组. 17.1.10★ 设60XOY ∠=?,A 、B 是OX 上的两个定点,P 是OY 上的一个动点,问当P 在什么位置时,22PA PB +最小?

60°Y

P

O

A B X

解析 如图,设OA a =,OB b =,OP x =,不妨设a b <。则 222PA a x ax =+-, 222PB b x bx =+-,

()222222PA PB x a b x a b +=-+++

()2

2

22

248a b a b x a b ++??=-++- ?

??

。 显然当4

a b

x +=

时,22PA PB +最小。 评注 容易验证,此时P 为AB 的中点在OY 上的射影。

17.1.11★ 设直角ABC △中,90C ∠=?,求证:

2

4

ABC AB S △≤. 解析 如图,作A 关于BC 的对称点A ',连结'A B 、'A C ,则

A

C

A'B

'1

2ABC BAA S S =△△

1

'sin '4

AB A B ABA =??∠ 2211

sin 244

AB B AB =

≤. 取等号仅当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17.1.12★ X 是ABC △的边AB 上一点,P 为ACX △的内心,Q 是BCX △的内心,M 是PQ 的中点,求证:MC MX >.

解析 如图,连结XP 、XQ 、CP 、CQ ,则90QXP ∠=?,1

2

MX PQ =

,又1902PCQ BCA ∠=∠

2

CM PQ >,于是结论成立。

C

B

Q

M

P X A

评注 三角形某边上的中线分别大于、等于、小于该边的充要条件是该边所对内角为锐角、直角或钝角,这是一个常见的结论.

17.1.13★★ 已知凸六边形ABCDEF 中,AF CD ∥,AB ED ∥,BC EF ∥, 求证:ACE BDF ABCDEF S S S +△△≥.

Q

P R

E

D

C B

F A

解析 如图,作ABCD □、QCDE □、EFAR □,于是出现三组全等三角形。这样便有

()2ACE PQR PQR ABCDEF S S S S -+=△△△六边形,

()1

+2

ACE PQR ABCDEF S S S =

△△六边形 1

2

ABCDEF S 六边形≥. 同理有 1

2

BDF ABCDEF S S △六边形≥.

评注 不破除对称性,此题就比较复杂(当然不是所有的题目都能带给你好运).另外,用这种方法还能证明ACE BDF S S =△△.

17.1.14★★ 已知矩形ABCD ,3AB =,5BC =,P 是AD 上一点,CP 、BA 延长后交于M ,直线CQ 垂直于BP ,交BM 于Q ,若Q 为MB 中点,求AP .又条件同上,若BC 的长度不固定,求BC 的最小值.

Q

C

B

D

P

A M 解析 如图,设AP x =,由MBC △∽CDP △,得M

B CD B

C P

D =

,代入得15

5MB x =-。 又APB △∽BQC △,得BQ AP BC AB =

,5

3

BQ x =。 由2MB BQ =,得32

53

x x =-,或221090x x -+=,

解得x =

若BC 长度不固定,设其为y ,3y MB y x =

-,3

xy

BQ =,故由2MB BQ =得323x y x =-,或22290x yx -+=,由0?≥

得y ≥BC

可取的最小值是P 为AD 中点。

17.1.15★★ 设I 为ABC △的内心,P 是ABC △内部的一点,满足

PBA PCA PBC PCB ∠+∠=∠+∠.

求证:AP AI ≥,并说明等号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P I =.

I

P

C

B A

解析 易知

()1

2

PBC PCB B C IBC ICB ∠+∠=

∠+∠=∠+∠,

因此 BPC BIC ∠=∠.

故B 、C 、I 、P 四点共圆,即点P 在BCI △的外接圆ω上。

记ABC △的外接圆为Ω,则ω的中心M 为Ω的?BC

的中点,即为A ∠的平分线AI 与Ω的交点。

在APM △中,有

AP PM AM AI IM AI PM +=+=+≥, 故 AP AI ≥.

等号成立的充分必要条件是点P 位于线段AI 上,即P I =.

17.1.16★★ 延长一凸四边形形的四边和对角线,得六条直线,任两条直线有一个不大于90?的夹角(这些线无两条平行),求这些夹角中最小的一个的最大值.

654

321F

E

C B A

解析 如

角,则

12345612180ACB ABC ∠+∠+∠+∠+∠+∠=∠+∠+∠+∠=?,故总有一角30?≤,当ABC △为正三角形,DB AB ⊥、DC AC ⊥时最小角达到最大值30?

17.1.17★★ 凸四边形ABCD 中,点M 、P 分别是BC 、CD 的中点,若AM AP a +=,求证:

21

<2

ABCD S a 四边形。

B M C

P

D

A

解析 如图,连结AC 、MP ,易知

11

42AMP BDC AMCP ABCD S S S S +==△△四边形四边形.

BDC ABCD S S <△四边形,

1

sin 2

AMP S AM AP MAP =

?∠△ 221()1288

AM AP AM AP a +?=≤≤, 因此 2111

248

ABCD ABCD S S a <+四边形四边形,

21

2

ABCD S a <四边形.

17.1.18★★★ 在三角形ABC 中,4AC =,6BC =,2BAC ABC ∠=∠.P 是平面上任意一点,求32PA PB PC ++的最小值. 64

C

B A

D

解析 因为

32U PA PB PC =++

2()()PA PB PA PC =+++

224AB AC AB +=+≥. 下面来求AB .

延长BA 至D ,使得DA AC =,连结CD ,则

1

2

D DCA BAC ABC ∠=∠=∠=∠,

所以DCA △∽DBC △,故

DC DA

BD DC

=

,所以2DC DA DB =?,即364(4)AB =+,故5AB =.

所以,所求的最小值为14.

17.1.19★★ 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求证:

cos cos 2sin

2

A B C +≤. 解析 当B C ∠=∠时,显然有cos cos 2sin

2

A

B C +=.下面不妨设AB AC >. B

E

D C

G H F A

在AB 上取点F ,使AF AC =.作角平分线AE 、高AD ,则AE 垂直平分CF .又作

FH AD ⊥于H

,AD 与CF 交于G ,则2sin

cos cos 2A CF FG CG FH CD

B C AC FA AC FA AC

==+>+=+. 17.1.20★★ ABC △中,点D 为BC 之中点,点E 、F 分别在AC 、AB 上,求证: 2DEF ABC AEF S S S <-△△△.

解析 如图,连结BE 、CF ,则由BD CD =,得

2DEF BEF CEF S S S =+△△△.

C

D B E

F

A

而BEF BCF S S <△△,故BEF CEF BCF CEF ABC AEF S S S S S S +<+=-△△△△△△.于是结论成立. 17.1.21★★ 设a 、b 、c 为三角形三边长,则对任意实数x 、y 、z ,有 22()()()()a x y x z b y z y x --+--2()()0c z x z y +--≥.

解析 设x y p -=,y z q -=,则x z p q -=+, 原式222()()a p p q b qp c p q q =+-++ 2222222()()a p a b c pq c q f p =+-++=.

它的判别式 22222222()4a b c q a c q ?=-+- 22222[()][()]a c b a c b q =+---

0≤.

于是

()0f p ≥.

17.1.22★ 已知图中窗框总材料一定,问何时窗的面积最大?(图中6个矩形全等)

B

A

C

解析 设AB x =,AC y =,则总材料为109πl x y x =++(l 为常数),面积为

2

π62

S xy x =+

.于是 (10π)9l x y -+=

,代入,得2220π336l S x x ??

=-+ ???

. 这个二次函数在240π

l

x =

+时取到极大值,此时x 、y 均有实际意义.取得窗的最大面积为2

21203π

l +.

17.1.23★★ ABCD 和EFGH 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且AB EF ∥.两个正方形重叠部分

的面积为

1

16

,求两个正方形中心距离的最小值. 解析 如图,设ABCD 的中心为I ,EFGH 的中心为J ,过I 、J 分别作IK AB ∥,JK BC ∥,IK 、JK 交于K .又设两正方形重叠部分为矩形BMHN ,HM x =,

HN y =,则116xy =,11122IK x x ??

=+-=- ???,同理1JK y =-,

所以

222(1)(1)IJ x y =-+- 222()2x y x y =+-++

21()2()2216

x y x y =+-++-? 277

(1)88

x y =+-+≥.

所以, IJ .

当x

,y . 17.1.24★★ 在锐角ABC △的边BC 、CA 、AB 上各有一动点D 、E 、F ,求证:DEF △的周长达到最小当且仅当AD 、BE 、CF 为ABC △的三条高.

解析 如图,设D 关于AB 、AC 的对称点分别为G 、H ,GD 与AB 交于M ,DH 与

AC 交于N ,则DEF

△的周长22sin GF FE EH GH MN AD BAC =++==∠≥≥42sin ABC

S AD BAC BC

'∠=

?△ 2sin ABC

S BAC R

∠=

△. H

N C

D B

M G

E F

A

这里AD '为ABC △的高,R 为ABC △的外接圆半径.又由对称性,除了AD BC ⊥外,BE 、CF 也分别必须垂直于AC 、AB 时方能达到.

17.1.25★★ 直角三角形内切圆半径为1,求其面积的最小值.

初中数学竞赛辅导几何变换(旋转)

第2讲几何变换——旋转 典型例题 【例1】C是线段AE上的点,以AC、CE为边在线段AE的同侧作等边三角形ABC、CDE, △是等设AD的中点是M,BE的中点是N,连结MN、MC、NC,求证:CMN 边三角形.Array【例2】如图,两个正方形ABCD和AKLM有一个公共点A.求证:这两个正方形的中心以 及线段BM,DK的中点是某正方形的顶点. L

【例3】 已知:如图,ABC △、CDE △、EHK △都在等边三角形,且A 、D 、K 共线, AD DK =.求证:HBD △也是等边三角形. 【例4】 ABC △是等边三角形,P 是AB 边的中点,Q 是AC 边的中点,R 为BC 边的中点, M 为RC 上任意一点,且PMS △是等边三角形,S 与Q 在PM 的同侧,求证: RM QS =. E C H D B A Q ? S M P C B A R

【例5】 ABCD 是正方形,P 是ABCD 内一点,1PA =,3PB = ,PD =求正方形ABCD 的面积. 【例6】 P 是等边三角形ABC 内的一点,6PA =,8PB =,10PC =.求ABC △的边长. D

【例7】 设O 是等边ABC △内一点,已知115AOB ?∠=,125BOC ?∠=,求以线段OA 、OB 、 OC 为边所构成的三角形的各内角大小. 【例8】 如图,在ABC △中,90ACB ?∠=,AC BC =,P 是ABC △内一点,3PA =,1PB =, 2PC =,求BPC ∠. A P C

如图,已知ABC △中,90A =,AB AC =,D 为BC 上一点,求证:2222BD DC AD +=. 【例9】 如图,在等腰直角ABC △中,90ACB ?∠=,CA CB =,P 、Q 在斜边AB 上,且 45PCQ ?∠=,求证:222PQ AP BQ =+. A D C B A Q B C P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图形

第四课时几何图形初步 LYX 1、几何图形 ①几何图形:我们把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②平面图形:几何图形(如线段、角、三角形、长方形等)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 常见平面图形: ③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内,这样的几何图形叫做立体图形。 ⑴常见立体图形:⑵常见立体图形的归类: ★画立体图形时,看得见的棱线画成实线,看不见的棱线画成虚线。 ④展开图:有些立体图形是由平面图形围成的,将它们的表面适当剪开,可以展开成平面图形,这样的平面图形称为相应立体图形的展开图。 例1、圆锥由_______面组成,其中一个是_______面 ,另一个是_______面. 例2、如图所示,一个三边相等的三角形,三边的中点用虚线连接,如果将三角形沿虚线 向上折叠,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A)三棱柱(B)三棱锥(C)正方体(D)圆锥 例3、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看下面的四个几何体,得到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例4、下列各图形,都是柱体的是() 例5、下列四个图形中,经过折叠能围成如图所示的几何图形的是() 2、点、线、面、体 ①点动成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②线动成面线运动生成的有平面、曲面; ③面运动成体;(直角三角板绕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什么图形?长方形绕着它的一边旋转,形成了什么图形?) 总结: ⑴几何图形是由点、线、面、体组成。点是构成图形的基本元素。 ⑵点无大小,线有直线和曲线,面有平的面和曲的面。 ⑶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⑷体由面围成,面与面相交成线,线与线相交成点。 3、直线、射线、线段 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⑴因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除了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直线(直线)外,还经常用一条直线上的两点来表示这个直线; ⑵一个点在直线上,也可以说这条直线经过这个点;一个点在直线外,也可以说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⑶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②线段的表示方法 ③射线的表示方法 ★用数学符号表示直线、线段、射线?

数学竞赛平面几何重要知识点绝对精华

数学竞赛平面几何重要知识点 梅涅劳斯定理: 设D 、E 、F 分别是ABC ?三边(或其延长线)上的三点,则D 、E 、F 三点共线的充要条件是1=??EA CE FC BF DB AD 。 斯德瓦特定理:设P 是ABC ?的边BC 边上的任一点,则 BC PC BP AP BC AB PC AC BP ??+?=?+?222 西摩松定理: 设P 是ABC ?外接圆上任一点,过P 向ABC ?的三边分别作垂线,设垂足为D 、E 、F ,则D 、E 、F 三点共线。

6、共角定理:设ABC ?和C B A '''?中有一个角相等或互补(不妨设A=A ')则 C A B A AC AB S S C B A ABC ' '?''?='''?? 与圆有关的重要定理 4.四点共圆的主要判定定理 (1)若∠1=∠2,则A 、B 、C 、D 四点共圆; (2)若∠EAB=∠BCD ,则A 、B 、C 、D 四点共圆; (3)若PA ?PC=PB ?PD ,则A 、B 、C 、D 四点共圆; 三角形的五心 三角形的三条中线共点,三条角平分线共点,三条高线共点,三条中垂线共点。三角形的垂心、重心、外心共线(欧拉线),并且重心把连结垂心和外心的线段分成2∶1的两段。三角形的外心和内心的距离)2(r R R d -=。此公式称为欧拉式,由此还得到r R 2≥。当且仅当△ABC 为正三角形时,d=0,此时R=2r.其中R 和r 分别是三角形外接圆半径和内切圆半径。 与△的一边及另两边的延长线均相切的圆称为△的旁切圆,旁切圆的圆心称为旁心。

重要例题 例1.设M 是任意ABC ?的边BC 上的中点,在AB 、AC 上分别取点E 、F,连EF 与AM 交于N ,求证:)(21AF AC AE AB AN AM +=(1978年辽宁省中学数学竞赛) 例 2. 已知点O 在ABC ?内部,022=++OC OB OA .OCB ABC ??与的面积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例3. 如图①,P 为△ABC 内一点,连接P A 、PB 、PC ,在△P AB 、△PBC 和△P AC 中,如果存在一个三角形与△ABC 相似,那么就称P 为△ABC 的自相似点. ⑴如图②,已知Rt △ABC 中,∠ACB =90°,∠ACB >∠A ,CD 是AB 上的中线,过点B 作BE ⊥CD ,垂足为E ,试说明E 是△ABC 的自相似点. ⑵在△ABC 中,∠A <∠B <∠C . ①如图③,利用尺规作出△ABC 的自相似点P (写出作法并保留作图痕迹); ②若△ABC 的内心P 是该三角形的自相似点,求该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建系专题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建系专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一位居民打电话给供电部门:“卫星路第8根电线杆的路灯坏了,”维修人员很快修好了路灯。 2.地质部门在某地埋下一个标志桩,上面写着“北纬44.2°,东经125.7°”。 3.某人买了一张8排6号的电影票,很快找到了自 己的座位。 分析以上情景,他们分别利用那些数据找到位置 的。 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数据表示位置的例子吗? 二、新课讲授 1、由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引入:影院对观众席所有的座位都按“几排几号”编号,以便确定每 个座位在影院中的位置,观众根据入场券上的“排数”和“号数”准确入座。 (2)根据下面这个教室的平面图你能确定某同学的坐位吗?对于下面这个根据教师平面 图写的通知,你明白它的意思吗?“今天以下座位的同学放学后参加数学问题讨论:(1,5),(2,4),(4,2),(3,3),(5,6)。”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后得到共识:规定了两个数所表示的含义后就可以表示座位的位置. 思考: (1)怎样确定教室里坐位的位置? (2)排数和列数先后顺序对位置有影响吗?(2,4)和(4,2 )在同一

位置。 (3)假设我们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你在图书6 1-1上标出被邀请参加讨论的同学的座位。 让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到以下共识: (1)可用排数和列数两个不同的数来确定位置。 (2)排数和列数先后顺序对位置有影响。(2,4)和(4,2)表示不同的位置,若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则(2,4)表示第2列第4排,而(4,2)则表示第4列第2排。因而这一对数是有顺序的。(3)让学生到黑板贴出的表格上指出讨论同学的位置。 2、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 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 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3、常见的确定平面上的点位置常用的方法 (1)以某一点为原点(0,0)将平面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的方格,利用点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来确定点的位置。 (2)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用方位角、目标到这个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来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以后学习) 巩固练习:1、教材65页练习 2.如图,马所处的位置为(2,3). (1)你能表示出象的位置吗? (2)写出马的下一步可以到达的位置。

高中数学竞赛题之平面几何

第一讲 注意添加平行线证题 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平行线是初中平面几何最基本的,也是非常重要的图形.在证明某些平面几何问题时,若能依据证题的需要,添加恰当的平行线,则能使证明顺畅、简洁. 添加平行线证题,一般有如下四种情况. 1 为了改变角的位置 大家知道,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错角相等,同旁角互补.利用这些 性质,常可通过添加平行线,将某些角的位置改变,以满足求解的需要. 例1 设P 、Q 为线段BC 上两点,且BP =CQ ,A 为BC 外一动点(如图1).当点A 运动到使 ∠BAP =∠CAQ 时,△ABC 是什么三角形?试证明你的结论. 答: 当点A 运动到使∠BAP =∠CAQ 时,△ABC 为等腰三角形. 证明:如图1,分别过点P 、B 作AC 、AQ 的平行线得交点D .连结DA . 在△DBP =∠AQC 中,显然 ∠DBP =∠AQC ,∠DPB =∠C . 由BP =CQ ,可知 △DBP ≌△AQC . 有DP =AC ,∠BDP =∠QAC . 于是,DA ∥BP ,∠BAP =∠BDP . 则A 、D 、B 、P 四点共圆,且四边形ADBP 为等腰梯形.故AB =DP . 所以AB =AC . 这里,通过作平行线,将∠QAC “平推”到∠BDP 的位置.由于A 、D 、B 、P 四点共圆,使证明很顺畅. 例2 如图2,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BAF =∠BCE .求证:∠EBA =∠ADE . 证明:如图2,分别过点A 、B 作ED 、EC 的平行线,得交点P ,连PE . 由AB CD ,易知△PBA ≌△ECD .有PA =ED ,PB =EC . ∥= A D B P Q 图1 P E D G A B F C 图2

初二数学几何解题技巧

初二数学几何解题技巧 【知识梳理】 1、几何证明是平面几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它对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有着很大作用。几何证明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平面图形的数量关系;二是有关平面图形的位置关系。这两类问题常常可以相互转化,如证明平行关系可转化为证明角等或角互补的问题。 2、掌握分析、证明几何问题的常用方法: (1)综合法(由因导果),从已知条件出发,通过有关定义、定理、公理的应用,逐步向前推进,直到问题的解决; (2)分析法(执果索因)从命题的结论考虑,推敲使其成立需要具备的条件,然后再把所需的条件看成要证的结论继续推敲,如此逐步往上逆求,直到已知事实为止; (3)两头凑法:将分析与综合法合并使用,比较起来,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易于表达,因此,在实际思考问题时,可合并使用,灵活处理,以利于缩短题设与结论的距离,最后达到证明目的。 3、掌握构造基本图形的方法:复杂的图形都是由基本图形组成的,因此要善于将复杂图形分解成基本图形。在更多时候需要构造基本图形,在构造基本图形时往往需要添加辅助线,以达到集中条件、转化问题的目的。

【专题一】证明线段相等或角相等 两条线段或两个角相等是平面几何证明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相等关系。很多其它问题最后都可化归为此类问题来证。证明两条线段或两角相等最常用的方法是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其它如线段中垂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也经常用到。 【专题二】证明直线平行或垂直 在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中,平行与垂直是两种特殊的位置。证两直线平行,可用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的关系来证,也可通过边对应成比例、三角形中位线定理证明。证两条直线垂直,可转化为证一个角等于90°,或利用两个锐角互余,或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来证。 【专题三】证明线段和的问题 (一)在较长线段上截取一线段等一较短线段,证明其余部分等于另一较短线段。(截长法) (二)延长一较短线段,使延长部分等于另一较短线段,则两较短线段成为一条线段,证明该线段等于较长线段。(补短法)

七年级数学平面几何练习题及答案

平面几何练习题 一. 选择题: 1. 如果两个角的一边在同一条直线上,另一边互相平行,那么这两个角( ) A. 相等 B. 互补 C. 相等或互补 D. 相等且互补 2. 如图,l l 12//,AB l ABC ⊥∠=1130, ,则∠=α( ) A. 60 B. 50 C. 40 D. 30 A l 1 B l 2 α C 3. 如图,l l 1211052140//,,∠=∠= ,则∠=α( ) A. 55 B. 60 C. 65 D. 70 l 1 1 α 2 l 2 4. 如图,能与∠α构成同旁内角的角有( ) A. 1个 B. 2个 C. 5个 D. 4个 α 5. 如图,已知AB CD //,∠α等于( ) A. 75 B. 80 C. 85 D. 95 A B 120° α 25°C D 6. 如图,AB CD MP AB MN ////,,平分∠∠=∠=A M D A D ,,4030 ,则 ∠N M P 等于( )

A. 10 B. 15 C. 5 D. 75. B M C A N P D 7. 如果两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而其中一个角比另一个角的4倍少30 ,那么这两个角是 ( ) A. 42138 、 B. 都是10 C. 42138 、或4210 、 D. 以上都不对 二. 证明题: 1. 已知:如图,∠=∠∠=∠123,,B AC DE //,且B 、C 、D 在一条直线上。 求证:AE BD // A E 3 12 4 B C D 2. 已知:如图,∠=∠CDA CBA ,DE 平分∠C D A ,BF 平分∠C B A ,且∠=∠ADE AED 。 求证:DE FB // D F C A E B 3. 已知:如图,∠+∠=∠=∠BAP APD 18012 ,。 求证:∠=∠E F

数学初中竞赛大题训练:几何专题(包含答案)

数学初中竞赛大题训练:几何专题 1.阅读理解: 如果同一平面内的四个点在同一个圆上,则称这四个点共圆,一般简称为“四点共圆”.证明“四点共圆”判定定理有:1、若线段同侧两点到线段两端点连线夹角相等,那么这两点和线段两端点四点共圆;2、若平面上四点连成的四边形对角互补,那么这四点共圆.例:如图1,若∠ADB=∠ACB,则A,B,C,D四点共圆;或若∠ADC+∠ABC=180°,则A,B,C,D四点共圆. (1)如图1,已知∠ADB=∠ACB=60°,∠BAD=65°,则∠ACD=55°; (2)如图2,若D为等腰Rt△ABC的边BC上一点,且DE⊥AD,BE⊥AB,AD=2,求AE 的长; (3)如图3,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等边△EFG内接于此正方形,且E,F,G分别在边AB,AD,BC上,若AE=3,求EF的长. 解:(1)∵∠ADB=∠ACB=60°, ∴A,B,C,D四点共圆, ∴∠ACD=∠ABD=180°﹣∠ADB﹣∠BAD=180°﹣60°﹣65°=55°, 故答案为:55°; (2)在线段CA取一点F,使得CF=CD,如图2所示: ∵∠C=90°,CF=CD,AC=CB, ∴AF=DB,∠CFD=∠CDF=45°, ∴∠AFD=135°, ∵BE⊥AB,∠ABC=45°, ∴∠ABE=90°,∠DBE=135°, ∴∠AFD=∠DBE, ∵AD⊥DE,

∴∠ADE=90°, ∵∠FAD+∠ADC=90°,∠ADC+∠BDE=90°, ∴∠FAD=∠BDE, 在△ADF和△DEB中,, ∴△ADF≌△DEB(ASA), ∴AD=DE, ∵∠ADE=90°, ∴△AD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AE=AD=2; (3)作EK⊥FG于K,则K是FG的中点,连接AK,BK,如图3所示:∴∠EKG=∠EBG=∠EKF=∠EAF=90°, ∴E、K、G、B和E、K、F、A分别四点共圆, ∴∠KBE=∠EGK=60°,∠EAK=∠EFK=60°, ∴△ABK是等边三角形, ∴AB=AK=KB=4,作KM⊥AB,则M为AB的中点, ∴KM=AK?sin60°=2, ∵AE=3,AM=AB=2, ∴ME=3﹣2=1, ∴EK===, ∴EF===.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知识定理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知识定理 1 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 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4 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5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6 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7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8 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9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0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1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3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4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5 定理三角形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16 推论三角形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17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18 推论1 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19 推论2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20 推论3 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21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22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3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4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5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26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27 定理1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28 定理2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同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29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30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即等边对等角) 31 推论1 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平分线平分底边并且垂直于底边 32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3 推论3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 34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等角对等边) 35 推论1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6 推论2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37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8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39 定理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和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40 逆定理和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41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42 定理1 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43 定理2 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44 定理3 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45 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6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2+b^2=c^2 47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2+b^2=c^2 ,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48 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49 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竞赛专题:平面几何的定值问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竞赛专题:平面几何的定值问题(含答案) 【例1】 如图,已知P 为正方形ABCD 的外接圆的劣弧上任意一点.求证:为定值. AD ⌒ PA PC PB P A B C D 【例2】 如图,AB 为⊙O 的一固定直径,它把⊙O 分成上、下两个半圆,自上半圆上一点C 作弦 CD ⊥AB ,∠OCD 的平分线交⊙O 于点P ,当点C 在上半圆(不包括A ,B 两点)上移动时,点P ( ) A.到CD 的距离保持不变 B.位置不变 C.等分 D.随C 点的移动而移动 DB ⌒ A

【例3】 如图,定长的弦ST 在一个以AB 为直径的半圆上滑动,M 是ST 的中点,P 是S 对AB 作垂 线的垂足.求证:不管ST 滑到什么位置,∠SPM 是一定角. B 【例4】 如图,扇形OAB 的半径OA =3,圆心角∠AOB =90°.点C 是上异于A ,B 的动点,过点C AB ⌒ 作CD ⊥OA 于点D ,作CE ⊥OB 于点E .连接DE ,点G ,H 在线段DE 上,且DG =GH =HE .(1)求证:四边形OGCH 是平行四边形; (2)当点C 在上运动时,在CD ,CG ,DG 中,是否存在长度不变的线段?若存在,请求出该线段AB ⌒ 的长度; (3)求证:CD 2+3CH 2是定值. B O A C E H G D 【例5】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M 在x 轴的正半轴上,⊙M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C ,D 两点,且C 为弧AE 的中点,AE 交y 轴于G 点.若点A 的坐标为(-2,0),AE =8.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题20道

1、三角形ABC中,AD为中线,P为AD上任意一点,过p的直线交AB于M.交ac于N,若AN=AM,求证PM/PN=AC/AB 证明:过P点作BC的平行线交AB,AC分别于M',N'点;再分别过M,M'两点分别作AC的平行线分别交AD(或延长线)于P',A'两点。 由M'N'平行BC得:AC/AN'=AB/AM',即AC/AB=AN'/AM'.且M'P=N'P 由三角形AN'P全等三角形A'M'P得:M'A'=AN'.所以,AC/AB=A'M'/AM' 由三角形AM'A'相似三角形AMP'得:AM/AM'=MP'/A'M',即A'M'/AM'=MP'/AM 所以:AC/AB=MP'/AM 由三角形MP'P相似三角形ANP得:MP'/AN=MP/PN 而AN=AM 所以:MP'/AM=MP/PN 所以:AC/AB=MP/PN 1题图2题图 2、在三角形BCD中,BC=BD,延长BC至A,延长BD至E,使AC=BE,连接AD,AE,AD=AE,求BCD 为等边 证明:过点A作CD的平行线交BE的延长线于F点。则∠BDC=∠F=∠BCD=∠A,即∠A=∠F. 又因为:四边形AFDC是梯形 所以:AC=DF=FE+DE 而AC=BD+DE 所以:BD=FE 又因为:AD=AE,∠BDA=∠FEA 所以:三角形ABD和三角形AFE全等 所以:∠B=∠F 所以:∠B=∠BCD=∠BDC=60° 所以:三角形BCD是等边三角形。 3、三角形ABC中若圆O在变化过程中都落在三角形ABC内(含相切), A为60度,AC为8,AB 为10,X为未知数,是AE的长.圆O与AB,AC相切,圆O与AB的切点为E, X的范围是?解:如图,当元O与三角形ABC三条边都相切时,x的值最大。此时:

初中数学竞赛 几何专题:点共线问题(含答案)

初中数学竞赛 几何专题:点共线问题(含答案) 1. 锐角三角形ABC 中,45BAC ∠=?,BE 、CF 是两条高,H 为ABC △的垂心,M 、K 分别是BC 、 AH 的中点.证明:MK 、EF 和OH 共点,这里O 为ABC △的外心. 解析 如图,由条件45BAE ∠=?,可知AEB △和AFC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O 为AB 、BC 的中垂线上的点,故EO AB ⊥,FO AC ⊥,于是EO CF ∥,FO BE ∥,从而四边形EOFH 为平行四边形.故EF 与OH 的交点为EF 的中点. 另一方面,M 、K 为BC 、AH 的中点,结合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可知 12EM MF BC ==,1 2 EK KF AH ==.即四边形EKFM 为菱形,所以EF 与KM 的交点亦是EF 的中点. 从而命题获证. 2. 四边形SPNM 与PFET 都是正方形,且点S 、P 、T 共线,点N 、P 、F 共线,连结MT 、SE , 点S 在MT 上的射影是点A ,点T 在SE 上的射影是点B ,求证:点A 、P 、B 共线. 解析 设AB 与ST 交于点P ',又设ATS α∠=,TSE β∠=.于是由180ASB ATB ∠+∠=?,有 tan cot ASB ATB S SP AS BS P T S AT BT αβ'?===?'?△△ MS ST MS SP ST TE TE PT = ?== , 即点P 与点P '重合. 3. 在矩形ABCD 的边AB 、BC 、CD 、DA 上分别取异于顶点的K 、L 、M 、N ,已知KL MN ∥.证明KM 与LN 的交点O 在矩形的对角线BD 上. 解析 连结OB 、OD . B M N A S P T F E D M C N O L A K B

初中数学竞赛专题复习第二篇平面几何第18章整数几何试题新人教版

第18章 整数几何 ABC △,第三条高的长数,求这条高之长的所有可能值. 解析 由面积知,三条高的倒数可组成三角形三边,这是它们的全部条件. 设第三条高为h ,则 解得1515 45 h <<,h 可取4、5、6、7这四个值. ABC △3AB n x =+,2BC n x =+,CA n x =+,且BC 边上的高AD 的长为n ,其中n 为正整数,且01x <≤,问:满足上述条件的三角形有几个? 解析 注意AB 为ABC △之最长边,故90B ∠,而z 可正可负. 由2y z n x +=+,及()()()2 2 223242y z n x n x n x x -=+-+=+?,得4y z x -=,32 n y x = +,由勾股定理,知()2 22332n x n n x ?? ++=+ ??? ,展开得12n x =,由01x <≤及n 为正整数,知 1n =,2,…,12,这样的三角形有12个. ,其中一条直角边不超过20,其外接圆半径与内切圆半径之比为52∶,求此三角形周长的最大值. 解析 设该直角三角形直角边长为a 、b ,斜边为c ,则外接圆半径2 c R = ,内切圆半径2 a b c r +-= ,不妨设20a ≤. 由条件知 5 2 c a b c =+-,557a b c +=,平方,得()() 222225249a b ab a b ++=+,即 ()2212250a b ab +-=, ()()34430a b a b --=, 于是3a k =,4b k =,5c k =,或4a k =,3b k =,5c k =,周长为12k ,k 为正整数.k 的最大值为6,此时各边为18、24、30,周长最大值为72. ABC △,60A ∠=?,7BC =,其他两边长均为整数,求ABC △的面积. 解析 设AB x =,AC y =,则由余弦定理,有 2249x y xy +-=. 由条件x y ≠,不妨设x y <,则AB 为ABC △之最小边,x 只能取值1、2、3、4、5、6,分别代入,发现当3x =或5时,8y =,其余情形均无整数解. 于是1 sin 602 ABC S xy = ?=△. P ,求经过P 且长为整数的弦的条数. 解析 如图,O 半径为15,9OP =,过P 的弦ST 长为整数,APB 为直径,6AP =,24PB =,则144SP TP PA PB ?=?=,因此 24ST SP TP =+≥.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解答题专题练习

平面几何解答题专题练习 资料整理:沈于童老师 高频考察知识点: 一、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1)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是结合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线段和角相等的重要工具.在判定三角形全等时,关键是选择恰当的判定条件. (2)在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时,要注意三角形间的公共边和公共角,必要时添加适当辅助线构造三角形. 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①它可以作为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边三角形的方法; ②可以得到它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在等边三角形中,腰和底、顶角和底角是相对而言的.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它的任意一角的平分线都垂直平分对边,三边的垂直平分线是对称轴. 三、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3)在①等腰;②底边上的高;③底边上的中线;④顶角平分线.以上四个元素中,从中任意取出两个元素当成条件,就可以得到另外两个元素为结论. 四、等腰直角三角形 (1)两条直角边相等的直角三角形叫做等腰直角三角形. (2)等腰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具有所有三角形的性质,还具备等腰三角

形和直角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即:两个锐角都是45°,斜边上中线、角平分线、斜边上的高,三线合一,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为外接圆的半径R,而高又为内切圆的直径(因为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小角均为45°,高又垂直于斜边,所以两个小三角形均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两腰相等); 历年真题: 1. (13-14一中月考)如图,△ABC与△CDE均为等边三角形,B、C、E在同一直线上, AE、BD交于点G,AC交BD于M,CD交AE于N,连接CG. (1)若AB=2,DE=5,求AE的长. (2)求证:EG=CG+DG. 2.(17-18西附月考)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ABC内一点,AD=BD,且 AD⊥BD,连接CD.过点C作CE⊥BC交AD的延长线于点E,连接BE.过点D作DF ⊥CD交BC于点F. (1)若BD=DE=√5,CE=√2,求BC的长; (2)若BD=DE,求证:BF=CF. 3. (17-18一外期中)如图,△ABC中,∠ABC=45°,过C作AB边上的高CD,H为BC 边上的中点,连接DH,CD上有一点F,且AD=DF,连接BF并延长交AC于E,交DH 于G.

人教版 初三数学竞赛专题:平面几何的定值问题(包含答案)

人教版 初三数学竞赛专题:平面几何的定值问题(含答案) 【例1】 如图,已知P 为正方形ABCD 的外接圆的劣弧AD ⌒上任意一点.求证:PA PC PB 为定值. 【例2】 如图,AB 为⊙O 的一固定直径,它把⊙O 分成上、下两个半圆,自上半圆上一点C 作弦CD ⊥AB ,∠OCD 的平分线交⊙O 于点P ,当点C 在上半圆(不包括A ,B 两点)上移动时,点P ( ) A.到CD 的距离保持不变 B.位置不变 C.等分DB ⌒ D.随C 点的移动而移动 【例3】 如图,定长的弦ST 在一个以AB 为直径的半圆上滑动,M 是ST 的中点,P 是S 对AB 作垂线 的垂足.求证:不管ST 滑到什么位置,∠SPM 是一定角. 【例4】 如图,扇形OAB 的半径OA =3,圆心角∠AOB =90°.点C 是AB ⌒上异于A ,B 的动点,过点C 作CD ⊥OA 于点D ,作CE ⊥OB 于点E .连接DE ,点G ,H 在线段DE 上,且DG =GH =HE . (1)求证:四边形OGCH 是平行四边形; (2)当点C 在AB ⌒上运动时,在CD ,CG ,DG 中,是否存在长度不变的线段?若存在,请求出该线段的长度; (3)求证:CD 2+3CH 2是定值. P A B C D A P B

【例5】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M 在x 轴的正半轴上,⊙M 交x 轴于A ,B 两点,交y 轴于C ,D 两点,且C 为弧AE 的中点,AE 交y 轴于G 点.若点A 的坐标为(-2,0),AE =8. (1)求点C 的坐标; (2)连接MG ,BC ,求证:MG ∥BC ; (3)如图2,过点D 作⊙M 的切线,交x 轴于点P .动点F 在⊙M 的圆周上运动时, PF OF 的比值是否发 生变化?若不变,求出比值;若变化,说明变化规律. (图1) (图2) 【例6】 如图,已知等边△ABC 内接于半径为1的圆O ,P 是⊙O 上的任意一点.求证:P A 2+PB 2+PC 2为定值. 【能力训练】 1.如图,点A ,B 是双曲线x y 3 上的两点,分别经过A ,B 两点向x 轴,y 轴作垂线段.若S 阴影=1,则B O A C E H G D A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建系专题讲课讲稿

初中数学平面几何建系专题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一位居民打电话给供电部门:“卫星路第8根电线杆的路灯坏了,”维修人员很快修好了路灯。 2.地质部门在某地埋下一个标志桩,上面写着“北纬44.2°,东经125.7°”。 3.某人买了一张8排6号的电影票,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座位。 分析以上情景,他们分别利用那些数据找到位置的。 你能举出生活中利用数据表示位置的例子吗? 二、新课讲授 1、由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1)引入:影院对观众席所有的座位都按“几排几号”编号,以便确定每 个座位在影院中的位置,观众根据入场券上的“排数”和“号数”准确入座。 (2)根据下面这个教室的平面图你能确定某同学的坐位吗?对于下面这个根据教师平面 图写的通知,你明白它的意思吗?“今天以下座位的同学放学后参加数学问题讨论:(1,5),(2,4),(4,2),(3,3),(5,6)。” 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后得到共识:规定了两个数所表示的含义后就可以表示座位的位置. 思考: (1)怎样确定教室里坐位的位置 ?

(2)排数和列数先后顺序对位置有影响吗?(2,4)和(4,2)在同一位置。 (3)假设我们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你在图书6 1-1上标出被邀请参加讨论的同学的座位。 让学生讨论、交流后得到以下共识: (1)可用排数和列数两个不同的数来确定位置。 (2)排数和列数先后顺序对位置有影响。(2,4)和(4,2)表示不同的位置,若约定“列数在前排数在后”则(2,4)表示第2列第4排,而(4,2)则表示第4列第2排。因而这一对数是有顺序的。(3)让学生到黑板贴出的表格上指出讨论同学的位置。 2、有序数对:用含有两个数的词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其中各个数表示 不同的含义,我们把这种有顺序的两个数a与b组成的数 对,叫做有序数对,记作(a,b) 利用有序数对,可以很准确地表示出一个位置。 3、常见的确定平面上的点位置常用的方法 (1)以某一点为原点(0,0)将平面分成若干个小正方形的方格,利用点所在的行和列的位置来确定点的位置。 (2)以某一点为观察点,用方位角、目标到这个点的距离这两个数来确定目标所在的位置。(以后学习) 巩固练习:1、教材65页练习 2.如图,马所处的位置为(2,3). (1)你能表示出象的位置吗? (2)写出马的下一步可以到达的位置。

中考数学之平面几何总结经典习题

平面几何知识要点(一) 【线段、角、直线】 1.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 2.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3.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垂直。 4.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直线段最短。 垂直平分线,简称“中垂线”。 定义:经过某一条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中垂线)。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可看作和线段两端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

集合。 中垂线性质:垂直平分线垂直且平分其所在线段。 垂直平分线定理:垂直平分线上任意一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 逆定理: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 线上。 .三角形三条边的垂直平分线相交于一点,该点叫外心,并且这一点到三个顶 点的距离相等。 角 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

2.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 3.对顶角相等。 角的平分线性质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的集合 定理1: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定理2:到一个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三角形各内角平分线的交点,该点叫内心,它到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 【平行线】 平行线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平行线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平行线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行线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判定4: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三条平行线截两条直线,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 推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截其他两边(或两边的延长线),所得的对应线段 成比例。

初中数学竞赛第二十三讲平面几何的定值与最值问题(含解答)

第二十三讲平面几何的定值与最值问题 【趣题引路】 传说从前有一个虔诚的信徒,他是集市上的一个小贩.??每天他都要从家所在的点A出发,到集市点B,但是,到集市之前他必须先拐弯到圆形古堡朝拜阿波罗神像.古堡是座圣城,阿波罗像供奉在古堡的圆心点O,?而周围上的点都是供信徒朝拜的顶礼地点如图1. 这个信徒想,我怎样选择朝拜点,才能使从家到朝拜点,?然后再到集市的路程最短呢? (1) (2) 解析在圆周上选一点P,过P作⊙O的切线MN,使得∠APK=∠BPK,即α=β.那么朝圣者沿A→P→B的路线去走,距离最短. 证明如图2,在圆周上除P点外再任选一点P′. 连结BP?′与切线MN?交于R,AR+BR>AP+BP. ∵RP′+AP′>AR. ∴AP′+BP′=AP′+RP′+RB>AR+BP>AP+BP. 不过,用尺规作图法求点P的位置至今没有解决.?“古堡朝圣问题”属于数学上“最短路线问题”,解决它的方法是采用“等角原理”. 【知识延伸】 平面几何中的定值问题,是指变动的图形中某些几何元素的几何量保持不变,或几何元素间的某些几何性质或位置关系不变的一类问题.?所谓几何定值问题就是要求出这个定值. 在解决这类问题的过程中,可以直接通过计算来求出定值;也可以先考虑某一个特殊情形下的该相关值,然后证明当相应几何元素变化时,此值保持不变. 例1如果△ABC的外接圆半径R一定,求证: abc S 是定值.(S表示△ABC的面积)

解析 由三角形面积S=12 absinC 和正弦定理sin c C =2R, ∴c=2RsinC. ∴ abc S =2sin c C =4sin sin R C C =4R 是定值. 点评 通过正弦定理和三角形面积公式经过变形,计算出结果是4R,即为定值. 平面几何中不仅有等量关系,还有不等关系,例如在变动一些几何元素时,?某一相关的值保持不大于(或不小于)某个定值,如果这个定值在某个情形下可以取得,?这就是一个几何极值.确定几何极值的问题称为几何极值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总要证明相关的几何不等式,并指明不等式成为等式的情形(或者至少证明不等式可以成为等式). 例2 如图,已知⊙O 的半径 为⊙O 上一点,过A 作一半径为r=3的⊙O ′, 问OO ′何时最长?最长值是多少?OO ′何时最短?最短值是多少? 解析 当O ′落在OA 的连线段上(即⊙A 与线段OA 的交点B 时)OO ′最短,且最短长度为 当O ′落在OA 的延长线上(即⊙O 与OA 的延长线交点C 时)OO ′最长,且最长的长度为 点评 ⊙O ′是一个动圆,满足条件的⊙O ′有无数个,但由 于⊙O ′过A 点,所以⊙O ′的圆心O ′在以A 为圆心半径为3的⊙A 上. 【好题妙解】 佳题新题品味 例1 如图,已知P 为定角O 的角平分线上的定点,过O 、P?两点任作一圆与角的两边分别交于A 、B 两点. 求证:OA+OB 是定值. 证明 连结AP 、BP,由于它们为有相同圆周角的弦,AP=PB,不妨记为r.?另记x 1=OA,x 2=OB. 对△POA 应用余弦定理, 得x 12+OP 2-2OP ·cos ∠AOP ·x 1=r 2. 故x 1为方程x 2-2OP ·cos 1 2 ∠AOB ·x+(O P 2-r 2)=0的根,同理x 2亦为其根. 因此x 1,x 2为此方程的两根,由韦达定理,得x 1+x 2=2OP(1 2 ∠AOB)是定值.

初中数学竞赛平面几何常用公式及例题讲解

面积公式A bc B ac C ab S ABC sin 2 1sin 21sin 21===? ))()((c p b p a p p S ABC ---=? 2/)(c b a p ++= 和角公式 A B B A B A cos sin cos sin )sin(+=+ A B B A B A sin sin cos cos )cos(-=+ B A B A B A tan tan 1tan tan )tan(-+=+ 差角公式 A B B A B A cos sin cos sin )sin(-=- A B B A B A sin sin cos cos )cos(+=- B A B A B A tan tan 1tan tan )tan(+-=-

常用角度的三角比

相关练习题: 1.已知ABC ?中,,75 =∠B ,60 =∠C ,10=BC 求AB 与AC 的长及三角形的面积 2.求证面积公式A bc B ac C ab S ABC sin 2 1sin 21sin 21===? 3.求证海伦公式 ))()((c p b p a p p S ABC ---=? 2/)(c b a p ++= 4. 已知ABC ?中,,7=AB ,8=BC ,9=AC 求sinA , sinB , sinC 5.在等腰三角形ABC 中,AB=1,∠A=900,点E 为腰AC 中点,点F 在底边BC 上,且FE ⊥BE ,求△CEF 的面积。 6.已知四边形ABCD 内接于直径为3的圆O ,对角线AC 是直径,对角线AC 和BD 的交点是P ,AB=BD ,且PC=0.6,求四边形ABCD 的周长. 7.在△ABC 中,∠ABC =600,点P 是△ABC 内的一点,使得∠APB =∠BPC =∠CPA ,且PA =8,PC =6,则PB = 。 A B C E F A B C 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