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全国高考新课标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卷)

理科数学 第I 卷

、选择题:本大题共 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有且只有 () C. -i D. i

(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

B. y =|x| 1 D. y =2*

N 是6,那么输出的p 是( )

B. 720 D. 5040

4.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

的概率为

()

1 —2i 3 3

A.

i B. i

5

5 2.下列函数中, 既是偶函数又在

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A. y =x

C. y - -x 2 1

3.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

A. 120 C.1440

1.复数2 J 的共轭复数是

3

开始

- 输入N

*

k =1,P =1 p = p k 4

-输出

P

吉束「

1

9.由曲线,直线y =x-2及y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

)

( ) A. 2

B. ■. 3

C. 2

D. 3

8. (x ? a )(2x-1)5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

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 )

x x

A. — 40

B. — 20

C. 20

D. 40

A.

B. C.

D.

5.已知角r 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

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

A. B.

C.

D.

6.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

7.设直线l 过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且与 C 的一条对称轴垂直,

y =2x 上,贝V

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为C 的实轴长的2倍,贝U C 的离心率为

其中的真命题是

TT

C. f (x)在(0,—)单调递增

2

1

12. 函数y =—— 的图像与函数y =2sin 二x ( _2岂x^4)的图像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1 —x

第II 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

A. 2

B. 4

C. 6

D. 8

B. 4

C."

D. 6

10.已知a 与b 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

v,有下列四个命题:

P 1 : |a b| - [0,—);

3

P 2 : |a b| 1 : r (生,二];

3

P 3 : |a -b | 1— v [0,—);

3 P 4: |a -b| 1 : v (—,二].

A. P 1, P 4

B. P 1, P 3

C. P 2, P 3

D. P 2, P 4

11.设函数 f (x)二sinC ,x 亠巧 cos(?,x 亠「)(u >0,

的最小正周期为 二,且f (-X )

f(x),则

A. f (x)在(0,刁)单调递减

B. f (x)在(一,—)单调递减

4 4

f (x)在(一,—)单调递增

4 4

D. .第22题?第

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3 2x 亠v 9

13. 若变量x , v满足约束条件一一,则z=x 2v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兰x_y兰9

14.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的中心为原点,焦点F i,F2在x轴上,离心率为.过F i的直线l交C于A、B两点,且△ ABF?

2

的周长为16,那么C的方程为 _________________ .

15. 已知矩形ABCD的顶点都在半径为4的球0的球面上,且AB=6,BC =2?.3,则棱锥0-ABCD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6. 在厶ABC中,B =60,AC = .3,贝AB 2BC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等比数列{a n}的各项均为正数,且2a1 3a2 =1 , a, Ma z^ .

(I) 求数列何}的通项公式;

1

(II) 设 b =log3 a log3a2 - - - log3 a n,求数列{一}的前n 项和.

b n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

/ DAB =60 , AB =2AD , PD 丄底面ABCD.

(I) 证明:PA丄BD ;

C

(II) 若PD =AD,求二面角A -PB -C的余弦值.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种产品的质量以其质量指标值衡量,质量指标值越大表明质量越好,且质量指标值大于或等于102的产品为优质品.现用两种新配方(分

别称为A配方和B配方)做试验,各生产了100件这种产品,并测量了每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得到下面试验结果:

A配布表指标值分组[90, 94)[94, 98)[98 , 102)[102 , 106)[106, 110]

频数82042228

B配布表指标值分组[90, 94)[94, 98)[98 , 102)[102 , 106)[106, 110]

频数412423210

(I)分别估计用A配方,B配方生产的产品的优质品率;

匚2, t ::: 94

(II)已知用B配方生产的一件产品的利润y (单位:元)与其质量指标值t的关系式为y二2, 94竺:::102.从用B配方生产的产品中任取一

4, t_102

件,其利润记为X(单位:元),求X的分布列及数学期望.(以试验结果中质量指标值落入各组的频率作为一件产品的质量指标值落入相应

组的概率)

20. (本小题满分12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A(0,-1), B点在直线y =-3上,M点满足MB // OA , MA?AB二MB -BA , M

点的轨迹为曲线C .

(I) 求C的方程;

(II) P为C上的动点,I为C在P点处的切线,求0点到I距离的最小值

21.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f(x)=创口卫,曲线y=f(x)在点(1, f (1))处的切线方程为x?2y—3=0.

X勺X

(I) 求a,b的值;

(II) 如果当x 0,且x=1时,f(x) —k,求k的取值范围.

X -1 x

22.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D,E分别为△ ABC的边AB,AC上的点,且不与厶ABC的顶点重合?已知AE的长为m , AC的长为n , AD,AB的长是关于

2

x的方程x -14x - mn F的两个根.

(I) 证明:C,B,D,E四点共圆;

(II) 若/ A =90,且m =4 , n =6,求C , B , D , E所在圆的半径.

23. (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 —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f x - 2cos '■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G的参数方程为一G为参数),

1 y=2+2sin a

(I)当求C2的方程;

(II)在以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

3T

^3与C1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A,与C2的异于极点的交点为B,求|AB|.

M是C1上的动点, P点的轨迹为曲线C2.

P点满足OP二2OM

2011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全国

2011年高考题全国卷II数学试题·文科全解全析 莘县实验高中赵常举邮编:252400 科目:数学试卷名称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文科) 知识点检索号 新课标 题目及解析 1 (1)设集合{} 1,2,3,4 U=,{} 1,2,3, M={} 2,3,4, N=则 U = ? (M N)(A){} 12,(B){} 23,(C){} 2,4(D){} 1,4 【思路点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集合交并补的计算方法,易求{2,3} M N =, 进而求出其补集为{} 1,4. 【精讲精析】选D. {2,3},(){1,4} U M N M N =∴=. 4 (2 )函数0) y x =≥的反函数为 (A) 2 () 4 x y x R =∈(B) 2 (0) 4 x y x =≥ (C)2 4 y x =() x R ∈(D)2 4(0) y x x =≥ 【思路点拨】先反解用y表示x,注意要求出y的取值范围,它是反函数的定义域。【精讲精析】选B. 在函数0) y x =≥中,0 y≥且反解x得 2 4 y x= ,所以0) y x =≥的反函数为 2 (0) 4 x y x =≥. 20 (3)设向量,a b满足||||1 a b ==,则2 a b += (A (B (C (D 【思路点拨】本题要把充要条件的概念搞清,注意寻找的是通过选项能推出a>b,而由a>b推不出选项的选项. 【精讲精析】选A.即寻找命题P使P, a b a b ?>>推不出P,逐项验证可选A。

29 (4)若变量x,y满足约束条件 6 3-2 1 x y x y x +≤ ? ? -≤ ? ?≥ ? ,则=23 z x y +的最小值为(A)17 (B)14 (C)5 (D)3 【思路点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作出如右图所示的可行域。然后要把握住线性目标函数=23 z x y +的z的取值也其在y轴的截距是正相关关系,进而确定过直线x=1与x-3y=-2的交点时取得最小值。 【精讲精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从图中不难观察当直线=23 z x y +过直线x=1与x-3y=-2的交点(1,1)时取得最小值,所以最小值为5. 24 (5)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 (A)1 a b+ >(B)1 a b- >(C)22 a b >(D)33 a b > 【思路点拨】本题要把充要条件的概念搞清,注意寻找的是通过选项能推出a>b,而由a>b推不出选项的选项. 【精讲精析】选A.即寻找命题P使P, a b a b ?>>推不出P,逐项验证可选A。 11 (6)设 n S为等差数列{}n a的前n项和,若11 a=,公差2 d=, 2 24 k k S S + -=,则 k= (A)8 (B)7 (C)6 (D)5 【思路点拨】思路一:直接利用前n项和公式建立关于k的方程解之即可。思路二: 利用 221 k k k k S S a a +++ -=+直接利用通项公式即可求解,运算稍简。 【精讲精析】选D. 2211 2(21)2(21)224 5. k k k k S S a a a k d k k +++ -=+=++=++?=?= 19 (7)设函数()cos(0) f x x ωω =>,将() 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 3 π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像与原图像重合,则ω的最小值等于 (A) 1 3 (B)3(C)6(D)9

2011年高考全国卷理科数学新课标卷解析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复数 212i i +-的共轭复数是 (A )3 5i - (B )35 i (C )i - (D )i (2)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 )3y x = (B) 1y x =+ (C )21y x =-+ (D) 2 x y -= (3)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是6,那么输出的p 是 (A )120 (B )720 (C )1440 (D )5040 (4)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 )13 (B )12 (C )23 (D ) 34 (5)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2y x =上,则cos2θ=

(A )45- (B )35- (C )3 5 (D )45 (6)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右图所示, 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 (7)设直线L 过双曲线C 的一个焦点,且与C 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 与C 交于A ,B 两点,AB 为C 的实轴长的2倍,则C 的离心率为 (A 2 (B 3 (C )2 (D )3 (8)5 12a x x x x ???? +- ???? ???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 )-40 (B )-20 (C )20 (D )40 (9)由曲线y x =2y x =-及y 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A )103 (B )4 (C )16 3 (D )6 (10)已知a 与b 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有下列四个命题 12:10,3 P a b π θ??+>?∈???? 22:1,3P a b πθπ?? +>?∈ ??? 3:10,3P a b πθ??->?∈???? 4:1,3P a b πθπ?? ->?∈ ??? 其中的真命题是

2010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及答案-全国Ⅱ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Ⅱ) 文科数学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P A B P A P B +=+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P A B P A P B ?=? 球的表面积公式 24S R π=, 球的体积公式3 34 V R π=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 的概率 ()C (1)(0,1,2,)k n k n n P k p p k n -=-=L 第Ⅰ卷 (选择题) 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设全集{ } * U 6x N x =∈<,集合{}{}A 1,3B 3,5==,,则U ()A B = e( ) (A){}1,4 (B){}1,5 (C){}2,4 (D){}2,5 (2)不等式 302 x x -<+的解集为( ) (A){}23x x -<< (B){}2x x <- (C){}23x x x <->或 (D){}3x x > (3)已知2sin 3 α= ,则cos(2)πα-=( ) (A) 53 - (B) 19 - (C) 19 (D) 53 (4)函数1ln(1)(1)y x x =+->的反函数是( ) (A) 1 1(0)x y e x +=-> (B) 1 1(0)x y e x -=+> (C) 1 1(R )x y e x +=-∈ (D) 1 1(R )x y e x -=+∈

(5) 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325x y x x y ≥-?? ≥??+≤?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 (A) 1 (B) 2 (C) 3 (D)4 (6)如果等差数列{}n a 中,3a +4a +5a =12,那么 1a +2a +…+7a =( ) (A) 14 (B) 21 (C) 28 (D)35 (7)若曲线2y x ax b =++在点(0,)b 处的切线方程式10x y -+=,则( ) (A )1,1a b == (B )1,1a b =-= (C )1,1a b ==- (D )1,1a b =-=- (8)已知三棱锥S A B C -中,底面ABC 为边长等于2的等边三角形,SA 垂直于底面ABC , SA=3,那么直线AB 与平面SB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A ) 34 (B ) 54 (C ) 74 (D ) 34 (9)将标号为1,2,3,4,5,6的6张卡片放入3个不同的信封中,若每个信封放2张,其中标 号为1,2的卡片放入同一信封,则不同的放法共有( ) (A )12种 (B )18种 (C )36种 (D )54种 (10)ABC V 中,点D 在A B 上,CD 平分ACB ∠.若C B a =uur r ,C A b =uur r ,1a =r ,2b =r , 则C D =uuu r ( ) (A )1233a b +r r (B )2133a b +r r (C )3455a b +r r (D )4355 a b +r r (11)与正方体1111ABC D A B C D -的三条棱AB 、1C C 、11A D 所在直线的距离相等的点( ) (A )有且只有1个 (B )有且只有2个 (C )有且只有3个 (D )有无数个 (12)已知椭圆C : 22 x a + 2 2b y =1(0)a b >>的离心率为 2 3,过右焦点F 且斜率为k (k >0) 的直线与C 相交于A 、B 两点,若AF =3FB ,则k =( ) (A )1 (B ) 2 (C ) 3 (D )2

2011年全国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新课标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 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 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 要求的. 1.已知集合M={0,1,2,3,4},N={1,3,5},P=M N ,则P 的子集共有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2.复数512i i =- A .2i - B .12i - C . 2i -+ D .12i -+ 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 .3 y x = B .||1y x =+ C .21y x =-+ D .|| 2 x y -= 4.椭圆 22 1168 x y +=的离心率为 A . 1 3 B . 12 C D . 2 5.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是6,那么输出的p 是 A .120 B . 720 C . 1440 D . 5040 6.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 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 .13 B . 12 C .23 D .34

7.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2y x =上,则cos 2θ= A . 45 - B .35 - C . 35 D . 45 8.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侧 视图可以为 9.已知直线l 过抛物线C 的焦点,且与C 的对称轴垂直,l 与C 交于A ,B 两点,||12AB =,P 为C 的准线上一点,则ABP ?的面积为 A .18 B .24 C . 36 D . 48 10.在下列区间中,函数()43x f x e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A .1 (,0)4 - B .1(0,)4 C .11(,)42 D .13(,)24 11.设函数()sin(2)cos(2)44 f x x x π π =+++,则 A .()y f x =在(0,)2 π 单调递增,其图象关于直线4 x π =对称 B .()y f x =在(0,)2 π 单调递增,其图象关于直线2 x π =对称 C .()y f x =在(0,)2 π 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4 x π =对称 D .()y f x =在(0, )2 π 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2 x π = 对称 12.已知函数()y f x =的周期为2,当[1,1]x ∈-时2 ()f x x =,那么函数()y f x =的图象与函 数|lg |y x =的图象的交点共有 A .10个 B .9个 C .8个 D .1个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

2011年全国高考2卷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II) 数学 本试卷共4页,三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3. 填空题和解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满足题目要求的。 1.复数1z i =+,z 为z 的共轭复数,则1zz z --= (A) -2i (B) -i (C) i (D) 2i 2. 函数()20y x x =≥的反函数为 (A)()24x y x R =∈ (B) ()2 04 x y x =≥ (C)()24y x x R =∈ (D) ()240y x x =≥ 3.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 (A) 1a b >+ (B) 1a b >- (C)22a b > (D) 33 a b > 4.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1a =,公差22,24k k d S S +=-=,则k= (A) 8 (B) 7 (C) 6 (D) 5 5.设函数()()cos 0f x x ωω=>,将()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3 π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像与原图像重合,则ω的最小值等于 (A) 1 3 (B) 3 (C) 6 (D) 9 6.已知直二面角l αβ--,点,,A AC l C α∈⊥为垂足,,,B BD l D β∈⊥为垂足,若 2,1AB AC BD ===,则D 到平面ABC 的距离等于 (A) 22 (B) 33 (C) 63 (D) 1

2010年高考全国卷1文科数学试题

绝密★启用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必修+选修II) 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 卷1至2页。第Ⅱ卷3 至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 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I 卷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球的表面积公式 ()()()P A B P A P B +=+ 24S R π=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P A B P A P B = 球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p ,那么 334 V R π= n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1) (0,1,2,)k k n k n n P k C p p k n -=-=… 一、选择题 (1)cos300?= (A)12 (C)12 (2)设全集{}1,2,3,4,5U =,集合{}1,4M =,{}1,3,5N =,则() U N M ?=e A.{}1,3 B. {}1,5 C. {}3,5 D. {}4,5 (3)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1,0,20,y x y x y ≤??+≥??--≤?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A)4 (B)3 (C)2 (D)1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文科)(新课标)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5分)(2011?新课标)已知集合M={0,1,2,3,4},N={1,3,5},P=M∩N,则P的子集共有() A.2个B.4个C.6个D.8个 2.(5分)(2011?新课标)复数=() A.2﹣i B.1﹣2i C.﹣2+i D.﹣1+2i 3.(5分)(2011?新课标)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A.y=2x3B.y=|x|+1C.y=﹣x2+4D.y=2﹣|x| 4.(5分)(2011?新课标)椭圆=1的离心率为() A.B.C.D. 5.(5分)(2011?新课标)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是6,那么输出的p是() A.120B.720C.1440D.5040 6.(5分)(2011?新课标)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A.B.C.D.

7.(5分)(2011?新课标)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cos2θ=() A.﹣B.﹣C.D. 8.(5分)(2011?新课标)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图可以为() A.B.C.D. 9.(5分)(2011?新课标)已知直线l过抛物线C的焦点,且与C的对称轴垂直.l与C交于A,B两点,|AB|=12,P为C的准线上一点,则△ABP的面积为() A.18B.24C.36D.48 10.(5分)(2011?新课标)在下列区间中,函数f(x)=e x+4x﹣3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A.(,)B.(﹣,0)C.(0,)D.(,)11.(5分)(2011?新课标)设函数,则f(x)=sin(2x+)+cos(2x+),则() A.y=f(x)在(0,)单调递增,其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 B.y=f(x)在(0,)单调递增,其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 C.y=f(x)在(0,)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 D.y=f(x)在(0,)单调递减,其图象关于直线x=对称 12.(5分)(2011?新课标)已知函数y=f(x)的周期为2,当x∈[﹣1,1]时f(x)=x2,那么函数y=f(x)的图象与函数y=|lgx|的图象的交点共有() A.10个B.9个C.8个D.1个 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 13.(5分)(2011?新课标)已知a与b为两个垂直的单位向量,k为实数,若向量+与向

2011年全国新课标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及答案

数学(文)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集合M={0,1,2,3,4},N={1,3,5},P=M N I ,则P 的子集共有 A .2个 B .4个 C .6个 D .8个 2.复数512i i =- A .2i - B .12i - C . 2i -+ D .12i -+ 3.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单调递增的函数是 A .3 y x = B .||1y x =+ C .2 1y x =-+ D .|| 2 x y -= 4.椭圆 22 1168 x y +=的离心率为 A . 13 B .1 2 C .33 D .22 5.执行右面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 是6,那么输出的p 是 A .120 B . 720 C . 1440 D . 5040 6.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 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 A . 13 B . 12 C .23 D .34 7.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2y x =上,则cos2θ= A . 4 5 - B .35 - C . 35 D . 45 8.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与俯视图如右图所示,则相应的侧 视图可以为 9.已知直线l 过抛物线C 的焦点,且与C 的对称轴垂直,l 与C 交于A ,B 两点,||12AB =,P 为C 的准 线上一点,则ABP ?的面积为 A .18 B .24 C . 36 D . 48 10.在下列区间中,函数()43x f x e x =+-的零点所在的区间为 A .1 (,0)4 - B .1(0,)4 C .11(,)42 D .13(,)24

2011年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全国卷2及答案

2011年高考数学文科试题(全国卷2) 一 选择题。 (1) 设集合U={ 1,2,3,4 },M={ 1,2,3 },N={ 2,3,4 }, 则()Cu M N = (A ){1,2} (B ){2,3} (C ){2,4} (D) {1,4} (2 )函数(0)y x =≥的反函数是(A )2 ()4 x y x R =∈ (B )2(0)4x y x =≥ (C )24()y x x R =∈ (D )24(0)y x x =≥ (3)设向量,a b 满足||||1a b ==,12 a b ?=-,则|2|a b += (A (B (C (D) (4)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6321x y x y x +≤??-≤-??≥? ,则23z x y =+的最小值为 (A )17 (B )14 (C )5 ( D ) 3 (5)下列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充分不必要的条件是 (A )1a b >+ (B )1a b >- (C )22a b > (D) 3a b > (6)设n S 为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若11a =,公差2,d =,224,k k S S +-=则k= (A )8 (B )7 (C )6 (D)5 (7)设函数()cos (0),f x wx w =>将()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3 π个单位长度后的图像与原图像重合,则w 的最小值等于 (A )13 (B )3 (C )6 (D) 9 (8)已知直二面角,l αβ--点,,A AC l C α∈⊥为垂足,点,,B BD l D β∈⊥为垂足, 若AB=2,AC=BD=1,则CD=(A )2 (B (C (D) 1 (9)4位同学每人从甲、乙、丙3门课程中选修1门,则恰有2人选修课程甲的不 同选法有多少种(A )12 (B )24 (C )30 (D) 36 (10)设()f x 是周期为2的奇函数,当01x ≤≤时,()2(1)f x x x =-则5()2 f -= (A )12- (B )14- (C )12 (D) 14

2011年全国高考理科数学试题及答案-北京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理)(北京卷) 本试卷共5页,150分。考试时间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 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项。 1.已知集合P={x ︱x 2≤1},M={a }.若P ∪M=P,则a 的取值范围是 A .(-∞, -1] B .[1, +∞) C .[-1,1] D .(-∞,-1] ∪[1,+∞) 2.复数212i i -=+ A .i B .-i C .435 5 i - - D .435 5 i - + 3.在极坐标系中,圆ρ=-2sinθ的圆心的极坐标系是 A .(1,)2 π B .(1,)2 π - C . (1,0) D .(1,π) 4.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输出的s 值为 A .-3 B .-12 C . 13 D .2 5.如图,AD ,AE ,BC 分别与圆O 切于点D ,E ,F , 延长AF 与圆O 交于另一点G 。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①AD+AE=AB+BC+CA ; ②AF·AG=AD·AE ③△AFB ~△ADG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

6.根据统计,一名工作组装第x 件某产品所用的时间(单位:分钟)为 ???????≥<=A x A c A x x c x f , ,,)((A , C 为常数)。已知工人组装第4件产品用时30分钟,组装第A 件产品用时15分钟,那么 C 和 A 的值分别是 A .75,25 B .75,16 C .60, 25 D .60,16 7.某四面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该四面体四个面的面积中,最大的是 A .8 B . C .10 D .8.设()0,0A ,()4,0B ,()4,4C t +,()(),4D t t R ∈.记()N t 为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不含边 界)的整点的个数,其中整点是指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则函数()N t 的值域为 A .{}9,10,11 B .{}9,10,12 C .{}9,11,12 D .{}10,11,12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110分) 二、填空题共6小题,每小题 5分,共30分。 9.在ABC ?中。若b=5,4 B π ∠=,tanA=2,则sinA=____________;a=_______________。 10.已知向量a =1),b =(0,-1),c =(k 。若a -2b 与c 共线,则k=___________________。 11.在等比数列{a n }中,a 1= 12 ,a 4=-4,则公比q=______________; 12...n a a a +++=____________。 12.用数字2,3组成四位数,且数字2,3至少都出现一次,这样的四位数共有__________个。(用

2011年高考数学文科试卷(全国1卷)(内含答案)(新课标卷卷)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一、选择题 (1)设集合U={}1,2,3,4,{}1,2,3,M ={}2,3,4,N =则U =(M N ) I e (A ){}12, (B ){}23, (C ){}2,4 (D ){}1,4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集合交并补运算. 【解析】{2,3},(){1,4}U M N M N =∴=eQ I I (2) 函数0)y x =≥的反函数为 (A )2()4x y x R =∈ (B )2(0)4 x y x =≥ (C )24y x =()x R ∈ (D )24(0)y x x =≥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反函数的求法. 【解析】由原函数反解得2 4 y x =,又原函数的值域为0y ≥, 所以函数0)y x =≥的反函数为2 (0)4 x y x =≥. (3)设向量,a b 满足||||1a b ==,12 a b ?=-r r ,则2a b += (A (B (C (D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长度的计算方法. 【解析】2221|2|||44||14()432 a b a a b b +=+?+=+?-+=r r r r r u r , 所以2a b +=r r (4)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63-21x y x y x +≤??-≤??≥? ,则=23z x y +的最小值为 (A )17 (B )14 (C )5 (D )3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 【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从图中不难观察当直线=23z x y +过直线x=1与x-3y=-2的交点(1,1)时取得最小值,所以最小值为5. (5)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 (A )1a b +> (B )1a b -> (C )22a b > (D )33a b > 【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充要条件及不等式的性质. 【解析】即寻找命题P ,使P a b ?>,且a b >推不出P ,逐项验证知可选A. (6)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1a =,公差2d =,224k k S S +-=,则k = (A )8 (B )7 (C )6 (D )5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基本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法一 2(2)(1)(1)[(2)12][12]442422 k k k k k k S S k k k +++--=+?+?-?+?=+=,解得5k =. 解法二: 221[1(1)2](12)4424k k k k S S a a k k k +++-=+=++?++?=+=,解得5k =. (7)设函数()cos (0)f x x ωω=>,将()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3 π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像与原图像重合,则ω的最小值等于 (A )13 (B )3 (C )6 (D )9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的周期性与三角函数图像变换的关系. 【解析】由题意将()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3 π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像与原图像重合,说明了3π是此函数周期的整数倍,得2()3 k k Z ππω?=∈,解得6k ω=,又0ω>,令1k =,得min 6ω=. (8)已知直二面角l αβ--,点A α∈,AC l ⊥,C 为垂足,B β∈,BD l ⊥,D 为垂 足,若2,1AB AC BD === ,则CD = (A ) 2 (B (C (D )1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二面角的平面角及解三角形.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

2011年全国统一高考数学试卷(理科)(新课标)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1.(5分)复数的共轭复数是() A.B.C.﹣i D.i 2.(5分)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0,+∞)上单调递增的函数是()A.y=2x3B.y=|x|+1 C.y=﹣x2+4 D.y=2﹣|x| 3.(5分)执行如图的程序框图,如果输入的N是6,那么输出的p是() A.120 B.720 C.1440 D.5040 4.(5分)有3个兴趣小组,甲、乙两位同学各自参加其中一个小组,每位同学参加各个小组的可能性相同,则这两位同学参加同一个兴趣小组的概率为()A.B.C.D. 5.(5分)已知角θ的顶点与原点重合,始边与x轴的正半轴重合,终边在直线y=2x上,则cos2θ=() A.﹣ B.﹣ C.D. 6.(5分)在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中,正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则相应的侧视

图可以为() A.B.C.D. 7.(5分)设直线l过双曲线C的一个焦点,且与C的一条对称轴垂直,l与C 交于A,B两点,|AB|为C的实轴长的2倍,则C的离心率为()A.B.C.2 D.3 8.(5分)的展开式中各项系数的和为2,则该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A.﹣40 B.﹣20 C.20 D.40 9.(5分)由曲线y=,直线y=x﹣2及y轴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A.B.4 C.D.6 10.(5分)已知与均为单位向量,其夹角为θ,有下列四个命题P1:|+|>1?θ∈[0,);P2:|+|>1?θ∈(,π];P3:|﹣|>1?θ∈[0, );P4:|﹣|>1?θ∈(,π];其中的真命题是() A.P1,P4B.P1,P3C.P2,P3D.P2,P4 11.(5分)设函数f(x)=sin(ωx+φ)+cos(ωx+φ)的最小正周期为π,且f(﹣x)=f(x),则() A.f(x)在单调递减B.f(x)在(,)单调递减 C.f(x)在(0,)单调递增D.f(x)在(,)单调递增12.(5分)函数y=的图象与函数y=2sinπx(﹣2≤x≤4)的图象所有交点的横坐标之和等于() A.2 B.4 C.6 D.8

2011年全国卷1文科数学 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文科数学(必修+选修I)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4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3.第Ⅰ卷共l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选择题 (1)设集合U={}1,2,3,4,{}1,2,3,M ={}2,3,4,N =则U =(M N ) I e (A ){}12, (B ){}23, (C ){}2,4 (D ){}1,4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集合交并补运算. 【解析】{2,3},(){1,4}U M N M N =∴=eQ I I (2)函数(0)y x x =≥的反函数为 (A )2()4x y x R =∈ (B )2(0)4 x y x =≥ (C )24y x =()x R ∈ (D )24(0)y x x =≥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反函数的求法. 【解析】由原函数反解得2 4 y x =,又原函数的值域为0y ≥,所以函数(0)y x x =≥

的反函数为2(0)4x y x =≥. (3)设向量,a b r r 满足||||1a b ==r r ,12 a b ?=-r r ,则2a b +=r r (A )2 (B )3 (C )5 (D )7 【答案】B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平面向量的数量积与长度的计算方法. 【解析】2221|2|||44||14()432 a b a a b b +=+?+=+?-+=r r r r r u r ,所以23a b +=r r (4)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63-21x y x y x +≤??-≤??≥? ,则=23z x y +的最小值为 (A )17 (B )14 (C )5 (D )3 【答案】C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 【解析】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可行域,从图中不难观察当直线=23z x y +过直线x=1与x-3y=-2的交点(1,1)时取得最小值,所以最小值为5. (5)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 (A )1a b +> (B )1a b -> (C )22a b > (D )33a b > 【答案】A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充要条件及不等式的性质. 【解析】即寻找命题P ,使P a b ?>,且a b >推不出P ,逐项验证知可选A. (6)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1a =,公差2d =,224k k S S +-=,则k = (A )8 (B )7 (C )6 (D )5 【答案】D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等差数列的基本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法一 2(2)(1)(1)[(2)12][12]442422 k k k k k k S S k k k +++--=+?+?-?+?=+=,解得5k =. 解法二: 221[1(1)2](12)4424k k k k S S a a k k k +++-=+=++?++?=+=,解得5k =. (7)设函数()cos (0)f x x ωω=>,将()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 3 π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像与原图像重合,则ω的最小值等于

2010年北京高考文科数学试题含答案(Word版)

绝密 使用完毕前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数学(文)(北京卷)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1至2页、第Ⅱ卷3至5页,共15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 第Ⅰ卷(选择题 共140分) 一、 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 题目要求的一项。 ⑴ 集合2{03},{9}P x Z x M x Z x =∈≤<=∈≤,则P M I = (A) {1,2} (B) {0,1,2} (C){1,2,3} (D){0,1,2,3} ⑵在复平面内,复数6+5i, -2+3i 对应的点分别为A,B.若C 为线段AB 的中点,则点C 对应的复数是 (A )4+8i (B)8+2i (C )2+4i (D)4+i ⑶从{1,2,3,4,5}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a ,从{1,2,3}中随机选取一个数为b ,则b>a 的概率是 (A )45 (B)35 (C )25 (D)15 ⑷若a,b 是非零向量,且a b ⊥,a b ≠,则函数()()()f x xa b xb a =+?-是 (A )一次函数且是奇函数 (B )一次函数但不是奇函数 (C )二次函数且是偶函数 (D )二次函数但不是偶函数 (5)一个长方体去掉一个小长方体,所得几何体的 正视图与侧(左)视图分别如右图所示,则该集合体 的俯视图为: (6)给定函数①12y x =,②12l o g (1)y x =+,③|1|y x =-,④12 x y +=,期中在区间(0, 1)上单调递减的函数序号是

2011年上海高考数学(文科)试卷与答案

一、填空题(本大题满分56分)本大题共14题,考生应在答题纸相应编号的空格内直接填写答案,每个空格填对得4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 若全集U R =,集合{1}A x x =≥,则U C A = 2. 计算3lim(1)3 n n n →∞ - += 3. 若函数()21f x x =+的反函数为1()f x -,则1(2)f --= 4. 函数2sin cos y x x =-的最大值为 5. 若直线l 过点(3,4),且(1,2)是它的一个法向量,则直线l 得方程为 6. 不等式 1 1x <的解为 7. 若一个圆锥的主视图(如图所示)是边长为3,3,2的三角形,则该圆锥的侧面积为 8. 在相距2千米的,A B 两点处测量目标C ,若0075,60CAB CBA ∠=∠=,则,A C 两点之间的距离是 千米. 9. 若变量,x y 满足条件30 350x y x y -≤?? -+≥? ,则z x y =+得最大值为 10. 课题组进行城市空气质量调查,按地域把24个城市分成甲、乙、丙三组,对应的城市 数分别为4,12, 8,若用分层抽样抽取6个城市,则丙组中应抽取的城市数为 11. 行列式 (,,,{1,1,2}a b a b c d c d ∈-所有可能的值中,最大的是 12. 在正三角形ABC 中,D 是边BC 上的点,若3,1AB BD ==,则AB AD ?= 13. 随机抽取的9位同学中,至少有2位同学在同一月份出生的概率为 (默认每个 月的天数相同,结果精确到0.001) 14. 设()g x 是定义在R 上,以1为周期的函数,若函数()()f x x g x =+在区间[0,1]上的 值域为[2,5]-,则()f x 在区间[0,3]上的值域为 二、选择题(本大题满分20分)本大题共有4题,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考生应再答题纸的相应编号上,将代表答案的小方格涂黑,选对得5分,否则一律得零分. 15.下列函数中,既是偶函数,又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的函数是( ) (A )2y x -= (B )1y x -= (C )2 y x = (D )13 y x = 16.若,a b R ∈,且0ab >,则下列不等式中,恒成立的是( ) (A )2 2 2a b ab +> (B )a b +≥ (C ) 11 a b +> (D )2b a a b +≥

2011年高考理科数学全国卷(及答案)

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卷) 数学试题卷 本试卷共4页,三大题2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满足题目要求的。 1.复数1z i =+,z 为z 的共轭复数,则1zz z --= (A) -2i (B) -i (C) i (D) 2i 2. 函数()20y x x =≥的反函数为 (A)()24x y x R =∈ (B) ()2 04 x y x =≥ (C)()24y x x R =∈ (D) ()240y x x =≥ 3.下面四个条件中,使a b >成立的充分而不必要的条件是 (A) 1a b >+ (B) 1a b >- (C)22a b > (D) 33 a b > 4.设n S 为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若11a =,公差22,24k k d S S +=-=,则k= (A) 8 (B) 7 (C) 6 (D) 5 5.设函数()()cos 0f x x ωω=>,将()y f x =的图像向右平移3π 个单位长度后,所得的图 像与原图像重合,则ω的最小值等于 (A) 1 3 (B) 3 (C) 6 (D) 9 6.已知直二面角l αβ--,点,,A AC l C α∈⊥为垂足,,,B BD l D β∈⊥为垂足,若 2,1AB AC BD ===,则D 到平面ABC 的距离等于 (A) 22 (B) 33 (C) 63 (D) 1 7.某同学有同样的画册2本,同样的集邮册3本,从中取出4本赠送给4为朋友,每位朋友1本,则不同的赠送方法共有 (A) 4种 (B) 10种 (C) 18种 (D) 20种 8.曲线21x y e =+在点()0,2处的切线与直线0y =和y x =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A) 13 (B) 12 (C) 2 3 (D) 1

2011年高考文科数学考纲

从网上下载的高考理科数学考试大纲,在此分享 2011年高考理科数学考纲——新课标版 根据教育部考试中心《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试验版)》(以下简称《大纲》),结合基础教育的实际情况,制定了《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理科·课程标准实验版)》(以下简称《说明》)的数学科部分。 制定《说明》既要有利于数学新课程的改革,又要发挥数学作为基础学科的作用;既要重视考查考生对中学数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注意考查考生进入高等学校继续学习的潜能;既要符合《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的要求,符合教育部考试中心《大纲》的要求,符合本省(自治区、直辖市)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试验的实际情况,又要利用高考命题的导向功能,推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 Ⅰ.命题指导思想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由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和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2.命题注重考查考生的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考查考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水平,体现课程标准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目标要求. 3.命题注重试题的创新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既要考查考生的共同基础,又要满足不同考生的选择需求.合理分配必考和选考内容的比例,对选考内容的命题应做到各选考专题的试题分值相等,力求难度均衡. 4.试卷应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 Ⅱ.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全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全卷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12个选择题,全部为必考内容.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分为必考和选考两部分.必考部分题由4个填空题和5个解答题组成;选考部分由选修系列4的“几何证明选讲”、“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不等式选讲”各命制1个解答题,考生从3题中任选1题作答,若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给分. 1.试题类型 试题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种题型.选择题是四选一型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只要求直接填写结果,不必写出计算或推证过程;解答题包括计算题、证明题,解答题要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推证过程.三种题型分数的百分比约为:选择题40%左右,填空题10%左右,解答题50%左右. 2.难度控制 试题按其难度分为容易题、中等难度题和难题.难度在0.7以上的试题为容易题,难度为0.4—0.7的试题是中等难度题,难度在0.4以下的试题界定为难题.三种难度的试题 应控制合适的分值比例,试卷总体难度适中. Ⅲ.考核目标与要求 一、知识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