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结核的护理查房

肺结核的护理查房
肺结核的护理查房

肺结核的护理查房

边界模糊不清,密度不均,局部与胸膜粘连、增厚。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注意询问接触史和疫苗接种史,无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家中无类似的病人,小时侯接种过卡介苗,无外出打工史。

2、了解既往健康状况,无糖尿病,艾滋病、营养不良和其他慢性疾病或使用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引起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病史。(二)身体情况

1、全身表现:患者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

2、呼吸系统表现:胸廓对称呼吸不均匀,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的干性湿罗音。

(三)心理社会资料

由于病人对结核病常缺乏正确认识,担心患病后影响生活和工作,常出现自卑、多虑,结核病是慢性传染性疾病,由于住院隔离治疗病人不能与家人和朋友密切接触,加上疾病带来的痛苦,常感到孤苦,病程长,长期服药进展不大时,易产生悲观情绪,当出现咯血甚至大咯血时,病人又因此而感紧张,恐惧。家人和朋友因对结核病的认识不足,也出现焦虑不安,甚至恐惧心理。

入院诊断:双上肺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入院处理:抗痨、抗炎,护胃等营养支持治疗。按感染科护理常规、Ⅱ级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嘱其卧床休息,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2

主要护理措施及诊断

一、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活量减少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呼吸平稳

护理措施

1)给予舒适体位,抬高床头,给予半坐卧位,以利于呼吸。2)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2L/分,并保持输氧通畅,必要时给予面罩吸氧。

3)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发绀状态和血压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体温变化。

4) 指导患者有效吸氧(缩拢做呼吸:用鼻吸气,然后通过半闭的口唇,慢慢呼出,数到第七后做一个“扑”声,呼吸比例为1:尽量将气呼出,改善通气)。

5) 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深呼吸第二次的时候屏住气用力从肺的深部呼出)。

护理评价:患者呼吸平稳,频率、节律、深浅度恢复正常。

二、潜在并发症咯血。

护理目标:病人未发生咯血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评估病人咯血的量、颜色、性质及出血的速度:评估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状态等方面的变化。

(2)休息与卧位小量咯血者应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取平卧位,同

3

时有利于健侧肺的通气功能。尽量避免搬动病人,以减少肺活动度。保持病室安静。

(3)咯血的护理

1)守护并安慰病人,使之有安全感。

2)告诉病人咯血时不能屏气。

3)保持呼吸道通畅,嘱病人轻轻将气管内存留的积血咯出。密切观察有无窒息的发生,有无窒息征象,应立即取头低脚高位,轻拍背部,迅速排出在气道和口咽部的血块,必要时用吸痰管进行机械吸引,并做好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准备与配合工作。

4)高浓度吸氧。

5)对极度紧张、咳嗽剧烈者,必要时遵医嘱给予小剂量镇静剂、止咳剂。但对年老体弱、肺功能不全者要慎用强镇咳药。

(4)饮食与排便的护理小量咯血者宜进少量凉或温的流质饮食,多饮水,多食含纤维素食物,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排便时腹压增加而引起再度咯血。

护理评价:患者未发生咯血。

三、活动无耐力:与结核的毒性症状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虚弱、疲乏等症状消失

护理措施

1)患者充分卧位休息

4

2)病人的需要把常用生活用品及常用物品(如床头铃)放在病人容易拿到的位置。

3)据病情或病人的需要提供便盆,减少能量的消耗。

4)护士多与病人接触,了解其生活习惯和自理能力,给予适当的帮助。

5)病人休息时间避免不必要的操作和探视。

护理评价:病人能完成日常的生活料理,如饮食、洗漱,排便等。四、有营养失调的危险:与低于机体需要量、机体消耗增加和食欲减退有关

护理目标:结核病情得到有效控制、食欲增进,能合理地摄取营养,体重增加。

护理措施

(1)向病人及家属宣传饮食营养的重要性,使其了解在坚持用药治疗的同时,辅以营养支持的意义。

(2)静脉补充液体、维持水、解质平衡。

(3)制定全面的饮食营养摄入计划,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如牛奶、豆浆;鸡蛋、鱼肉、豆腐、水果、蔬菜,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及机体的修复能力,食物搭配要合理,保证色、香、味,以增强食欲和促进消化,就餐时要营造一个整洁、安静、舒适的进餐环境,让病人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进餐。

护理评价:患者食欲明显改善、出院前体重增加。

5

五、焦虑:与对科室环境陌生和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对疾病有所了解、积极配合治疗

护理措施

(1)评估和记录患者的焦虑症状,识别问题来源。

(2)为病人提供安静舒适的环境。

(3)与病人沟通,耐心细致的做好思想工作。向家属解释病情,介绍治疗方法、药物的剂量、用法和副作用,使之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有一定了解,配合治疗。

(4)加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宣教。

护理评价:病人焦虑症状较前减轻,精神状态佳,能积极配合检查和治疗。

六、知识缺乏:与缺乏有关肺结核的传播及化疗方面的知识

护理目标: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有所了解

护理措施

(1)及其家属介绍疾病相关知识肺结核病人症状明显,有咯血、高热等严重结核病毒性症状,或结核性胸膜炎伴大量胸腔积液者,应卧床休息。

(2)协助医生做好用药指导

1)有计划、有目的向病人及家属逐步介绍有关药物治疗的知识。2)强调早期、联合、适量、规律、全程化学治疗的重要性,使病人

6

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督促病人按医嘱服药、建立按时服药的习惯。

3)解释药物不良反应时,强调药物的治疗效果,让病人认识到发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较小。如出现巩膜黄染、肝区疼痛、胃肠不适、眩晕、耳鸣等不良反应时要及时与医生联系,不要自行停药,大部分不良反应经相应处理可以完全消失。

护理评价:患者能简单口述该疾病的相关知识,配合治疗。

健康指导:

1、合理安排休息,避免劳累;

2、宜多食鱼、瘦肉、蛋、牛奶、豆制品等高蛋白食品,应减少辛辣、过咸、刺激性食物,减少呼吸道刺激,防止诱发咳嗽;

3、室外活动要注意天气变化,冬季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4、居室常开窗通风,勤换洗内衣。病人的被褥等物品应在阳光下暴晒。

5、不要到拥挤、人多、有灰尘、废气的公共场所活动,防刺激呼吸道,加重症状或引起呼吸道并发症。

6、严禁吸烟。因烟雾进入肺内,能直接引起肺损伤,抑制肺脏防御机能,并能导致呼吸道感染

7、禁忌饮酒。酒能加重药物对肝脏损伤,扩张血管,有诱发咯血的可能。

7

8、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或手捂住口鼻,不要和婴幼儿并头睡在一起。

9、餐具要注意卫生,经常用煮沸消毒,最好实行分餐制,专人专用。

10、用药指导;强调坚持规律、全程、合理用药的重要性,取得病人与家属的主动配合,使DOTS能得到顺利完成。

11、定期复查:遵医嘱定期复查胸片及肝、肾功能,了解治疗效果和病情变化,一月复查胸片,一周复查肝功能,以后1~3个月复查。

8

肺结核护理查房

护理查房 —肺结核病人的护理 护士长:最近我科室收治了几例肺结核的患者,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支杆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结核分支杆菌可侵及全身几乎所有的器官,但以肺结核最为常见。临床上多呈慢性过程,少数可急起发病。常有低热、乏力等全身症状和咳嗽、咯血等呼吸系统表现。历史上有很多名人也死于结核病,好请张慧汇报病情: 张慧:患者徐正中男性,69岁,胸痛、气促20天,伴痰中带血7天。患者曾于2012.11.13-2012.11.26,2013.6.28-2013.7.3,2014.3.31-2014.4.12三次在我院我科住院,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冠心病(缺血性心肌病型)心功能Ⅲ级”“右肺结节性质待查”“右肾结石”“慢性血吸虫病”“肝囊肿”,予以抗感染、改善呼吸、护心、护肝等支持对症处理后,病情好转。有“冠心病”病史5年,常在家服用“麝香保心丸予以”等护心药物治疗。于2001年在本院因右肾结石行手术治疗,否认“肝炎”“结核”等传染病史,无外伤、无药物过敏史。体查:T36.5℃ P98次/分 R20次/分 BP115/70mmHg ,桶状胸,双肺呼吸音低,双肺可闻及干湿性啰音。腹平软,全腹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阴性,肝区及双肾区无叩击痛,肠鸣音可。 入院初步诊断: 1.冠心病(心绞痛型)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IV级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3.右肾结石4.慢性血吸虫病5.肺部肿瘤待删 护士长:刚才我们已经了解了病人的病史资料,为了更好的做好病人的护理,我们一起来复习一下其相关知识。下面请;李丽来叙述一下肺结核的病原和传播途径。 李丽:结核菌:属放线菌目,分枝杆菌科的分枝杆菌属,包括人型、牛型、非洲型和鼠型,其中引起人类结核病的主要为人型结核菌,其生物特性:(1)抗酸性:(2)生长缓慢;(3)抵抗力强;(4)菌体结构复杂。传播途径: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皮肤,呼吸道感染是肺结核的主要感染途径,飞沫感染为最常见的方式。 护士长:那么下面请袁颖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与辅助检查? 李丽:各型肺结核的临床表现不尽相同,但有共同之处。 1、全身症状,发热最为常见,多为长期午后低热,部分病人有乏力、食欲减退、盗汗或体重减轻等全身毒性症状。若肺部病灶进展播散时,可有不规则高热、畏寒等,育龄女性可有月经失调或闭经。今天查房病人表现为乏力、食欲下降、夜间低热、盗汗、体重减轻、全身不适等结核毒性症状 2、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咳痰:是肺结核常见病例,多为干咳或有少量白色粘液痰。空洞形成时,痰量增多、合并细菌感染时,痰呈脓性且量增多,合并厌氧菌感染时有大量的浓臭痰,合并支气管结核表现为刺激性干咳。 2)咯血:约1/3-1/2病人有不同程度咯血,咯血量不等,多为小量咯血,少数严重者可大量咯血,少数严重者可大量咯血,甚至发生失血性休克。 3)胸痛:病变累及壁层胸膜时有胸壁刺痛,并随着呼吸和咳嗽而加重。 4)呼吸困难:多见于干酪样肺炎和大量胸腔积液病人,也可见于纤维空洞性结核的病人。 肺结核的辅助检查: (一)痰结核菌检查:是确诊肺结核最特异性的方法。 (二)影像学检查: 肺部X线检查不但可早期发现肺结核,而且可对病兆的部位、范围、性质、发展情况和效果作出诊断。

妊娠合并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查房

妊娠合并肺结核病人的护理查房 时间:2012年11月18日 地点:内儿楼八楼 参加人员:全院护理人员 主持人:黎燕青 主讲人:曾艳(产科助产士) 汇报病史:柳龙儿,女,40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月、咯血1+天。孕39w,孕2产1,经产妇胎心音140次/分,规律,无宫缩,查宫口未开,先露-2.5cm。于2012-11-11以“咯血待诊,肺结核?孕39wG2P1LOA待产。”收入我科. 【肺结核对妊娠的影响】肺结核病人除非同时伴有生殖器结核,一般不影响受孕。肺结核孕妇由于发热、缺氧及营养不良,使流产及早产发生率增加,亦可引起胎儿官内发育迟缓。若孕妇发急性粟粒性肺结核,结核菌可经血行播散,形成胎盘结核。但病变多存在于蜕膜层,结核菌破坏绒毛,进入胎体,传染胎儿,引起先天性结核病者极为少见。一般认为,新生儿结核病,多数是由于与母亲接触传染而来。 【妊娠对肺结核的影响】关于妊娠对肺结核有无影响,仍有不同看法。有些作者认为妊娠对肺结核有害,甚至静止性肺结核在妊娠影响下,可能复发或病情加重。其理由是:妊娠早期出现的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反应,影响孕妇的进食与营养;妊娠期全身脏器的负担加重,能量消耗增加;产时的体力消耗,产后腹压骤然减低和膈肌下降等,可使静止期肺结核变为活动型;哺育婴儿不仅损失营养,而且消耗体力。这些均可对肺结核孕妇产生不利的影响。 但另有一部分学者却认为,妊娠对肺结核有利。认为妊娠期新陈代谢增加,营养物质的吸收加快,随着宫体的增大,膈肌上升,有利于结核病灶的稳定和修复。我们认为以上两种意见,实际上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在当今的医疗条件下,只要注意克服不利因素,诊断及时,抗痨治疗适当,产科处理正确,一般来说,妊娠对肺结核无明显影响。但对于病灶广泛,病情严重,全身情况差的肺结核患者,妊娠和分娩,可使病情恶化,产生不良后果。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注意询问接触史和疫苗接种史,无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家中无类似的病人,幼时接种过卡介苗,有外出打工史。 2、了解既往健康状况,无糖尿病,艾滋病、营养不良和其他慢性疾病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引起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病史。 (二)身体情况 1、全身表现: 2、呼吸系统表现: (三)心理社会资料 由于病人对结核病常缺乏正确认识,担心患病后影响生活和工作,常出现自卑、多虑,结核病是慢性传染性疾病,由于住院隔离治疗病人不能与家人和朋友密切接触,加上疾

肺结核的护理查房

肺结核的护理查房

边界模糊不清,密度不均,局部与胸膜粘连、增厚。 [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1、注意询问接触史和疫苗接种史,无与肺结核病人密切接触史,家中无类似的病人,小时侯接种过卡介苗,无外出打工史。 2、了解既往健康状况,无糖尿病,艾滋病、营养不良和其他慢性疾病或使用用免疫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引起机体免疫力低下的病史。(二)身体情况 1、全身表现:患者倦怠乏力,盗汗、食欲减退和体重减轻。 2、呼吸系统表现:胸廓对称呼吸不均匀,呼吸音粗。可闻及明显的干性湿罗音。 (三)心理社会资料 由于病人对结核病常缺乏正确认识,担心患病后影响生活和工作,常出现自卑、多虑,结核病是慢性传染性疾病,由于住院隔离治疗病人不能与家人和朋友密切接触,加上疾病带来的痛苦,常感到孤苦,病程长,长期服药进展不大时,易产生悲观情绪,当出现咯血甚至大咯血时,病人又因此而感紧张,恐惧。家人和朋友因对结核病的认识不足,也出现焦虑不安,甚至恐惧心理。 入院诊断:双上肺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 入院处理:抗痨、抗炎,护胃等营养支持治疗。按感染科护理常规、Ⅱ级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嘱其卧床休息,高蛋白、高热量易消化饮食。 2

主要护理措施及诊断 一、气体交换受损:与肺活量减少有关 护理目标:病人呼吸平稳 护理措施 1)给予舒适体位,抬高床头,给予半坐卧位,以利于呼吸。2)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2L/分,并保持输氧通畅,必要时给予面罩吸氧。 3)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频率、节律、深度、发绀状态和血压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注意体温变化。 4) 指导患者有效吸氧(缩拢做呼吸:用鼻吸气,然后通过半闭的口唇,慢慢呼出,数到第七后做一个“扑”声,呼吸比例为1:尽量将气呼出,改善通气)。 5) 指导患者有效咳嗽(深呼吸,深呼吸第二次的时候屏住气用力从肺的深部呼出)。 护理评价:患者呼吸平稳,频率、节律、深浅度恢复正常。 二、潜在并发症咯血。 护理目标:病人未发生咯血 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评估病人咯血的量、颜色、性质及出血的速度:评估血压、脉搏、呼吸、瞳孔、意识状态等方面的变化。 (2)休息与卧位小量咯血者应卧床休息,协助病人取平卧位,同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