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条文解读(乡村农村)

《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条文解读(乡村农村)
《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条文解读(乡村农村)

《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条文解读(一)

第一章总则

总则是本条例的核心章节,共有四条,对立法宗旨、调整范围、登记原则和登记管辖做出了原则性规定。

第一条为了确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资格,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行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制定本条例。

[解读]本条原则性地对条例的立法宗旨、立法依据作出规定。

一、条例的立法依据和宗旨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以下简称《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2006年10月31日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4次会议通过。该法对于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登记管理做了原则性的规定,为了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依法确认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资格,规范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行为,有必要制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的行政法规。因此,《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第十三条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办法由国务院规定。”《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登记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立法的主要依据是《农民专业合作社法》。

关于条例的调整范围。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2006年10月30日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草案)》修改意见的报告中强调指出:“目前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正在探索发展,它们的名称、组织形式、管理制度、登记机构很不一样,也不可能统一。农民专业合作社作为比较规范的一种市场主体,只是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中的一类。”所以,本条例规范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行为,确认的是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法人资格,而不调整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外的其他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条例的立法宗旨是,通过规范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农民专业合作社双方在登记管理中的行为,来确认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主体的法人资格。条例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主要体现在设立、变更和注销登记等行为上,通过规范这些行为,达到确认农民专业合作社市场主体法人资格的目的。

二、条例的立法指导思想

一是立足于促进发展。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广大农民在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自愿组织起来,兴办了多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据有关部门统计,到2005年底,全国约有15万多户各种类型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主要集中在浙江、江苏、山东等经济较发达地区。从登记情况看,工商部门登记的2.3万户(占15.8%),农业部门登记的2.5万户(占16.

9%),民政部门登记的1.9万户(占12.6%),还有8万多户(占55%)未登记。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尚未出台以前,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中存在法律地位不明确,组织形式不确定的问题。针对农民专业合作社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的现实情况,条例遵循了全国人大提出的“适度规范,在规范中促进发展,在发展中逐步规范”的指导思想,确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各项登记管理制度,以引导、鼓励和扶持广大农民自愿组织起来,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

二是体现新的市场主体的特色。全国人大农委在《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草案的说明中强调: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后出现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从其组织特征看,既不同于以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法人,也不同于社会团体法人,也不是个人独资企业或者合伙企业,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组织形态。”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种新的市场主体,新的法人形式,需要创设一整套有别于其他市场主体的登记制度。其登记管理既要借鉴国际经验、合作社理论以及国内企业法人登记管理的经验,又要从实际出发,有所创新,有自己的特色。

三是简便易行、方便农民。条例充分考虑农民、农业和农村的现实情况,有的规范宜粗不宜细,有的条件宜宽不宜严,如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出资及出资总额的规定、法律责任中未规定罚款等等,体现简便易行、方便农民和扶持发展的原则。同时充分考虑农民专业合作

社的基本法律特征,规定必要的登记条件、程序及管理措施,以适度规范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有序发展。

三、条例制定的简况

国务院法制办于2006年11月15日来函,委托国家工商总局起草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办法草案。2006年11月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盛华仁副委员长主持召开了农业部、国家工商总局参加的专题座谈会,研究、部署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准备工作,要求国家工商总局协助国务院抓紧起草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的行政法规。

按照国家工商总局领导的有关批示精神,总局个体私营经济监管司会同法规司根据《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行政许可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草拟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登记管理条例(草案)》,经过调研论证先后七易其稿,形成了条例(送审稿)。总局条例送审稿于今年2月15日上报国务院,国务院公布的条例采纳了总局送审稿的主要内容,局部进行了调整、简化和修改。条例分为六章三十三条。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登记事项;第三章设立登记;第四章变更登记和注销登记;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六章附则。

条例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施行对于贯彻落实《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经营、拓宽农民就业增收渠道和增加农民收

黄山市乡村旅游可行性研究

黄山市乡村旅游可行性研究 一、国内外乡村旅游发展态势 20世纪60年代,随着国际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以回归田园、亲近自然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成为国际旅游的新潮流,城市消费的新时尚。在一些旅游业发达地区,乡村旅游在整个旅游业中所占的比重已近40%。今天,乡村旅游已发展成观光、体验、休闲、度假、养生等内容丰富、项目繁多、适合不同消费群体的产品体系。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国际乡村旅游的带动和国家脱贫致富政策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导入乡村旅游模式,乡村旅游在中国大地迅速兴起并成为国内旅游业的新亮点,市场规模与日俱增。1998年国家旅游局以“华夏城乡游”作为主题旅游年,使“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做农家活、看农家景”的口号开始深入人心并成为都市人的时尚追求。1999年,国家旅游局又推出与乡村旅游密切相关的“生态环境游”主题年活动,而今年更是定位为“乡村旅游年”,乡村旅游已成为中国旅游业的热点,国内旅游竞争的制高点。 二、黄山市乡村旅游基本概况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最南端,东南与浙江省接壤,西南与江西省毗邻,全市总面积9807平方公里,人口147万。市内共辖有1131个行政村,其中具有乡村旅游开发价值的近20%,现已开发或列入开发计划、规划的村落有101个,分布如下: 屯溪区8个,分别是浯村、南溪南、篁墩、朱村、占川、汉山桥、隆阜老村、新江。 徽州区10个,分别是潜口、呈坎、唐模、蜀源、灵山、西溪南、富溪、洽舍、丰乐湖、罗田。 黄山区16个,分别是山岔、寨西、陈村、江家新村、岭下、金桥、长源、梅家、华溪、黄荆、叶家、平龙、朱家涝、河西、高山、塔岭。 歙县22个,分别是棠樾、槐塘、稠墅、雄村、烟村、卖花渔村、小溪、许村、蕃村、昌溪、北岸、瞻淇、南源口、坑口、新杨村、漳潭、绵潭、新溪口、街口、渔梁古镇、竹铺、苏村。 休宁15个,分别是盐铺、隆光、溪西、阳干、双龙、月潭、溪洲、黄村、桃林、右龙、岩前、流口、金沟、车田、资村。 黟县17个,分别是西递、宏村、南屏、关麓、屏山、卢村、塔川、木坑、五里、深冲、秀里、金家岭、排林、鸳鸯谷、丘上、美溪、黄姑。 祁门13个,分别是六都、都下、渚口、滩下、历溪、环砂、湘东新村、坑口、桃源、倪村、上曾、平里、红旗。

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 一、编制背景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国家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农业部等相关部委纷纷出台一些措施和政策来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号),开展了以美丽乡村建设等十项主要改革重点的示范试点。2013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农改[2013]3号),决定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农业部办公厅也于2013年初发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全国各地已全面拉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涌现出了浙江安吉、福建长泰、贵州余庆等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差别大等突出问题。农村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单元,与城镇相比,整体存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农民素质低等劣势,在如何实现“美”的过程中,在建设主体内容、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上依然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

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doc

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报告 报告说明: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乡村旅游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从技术、经济、工程等角度对乡村旅游项目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乡村旅游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环境影响进行科学预测,为乡村旅游项目决策提供公正、可靠、科学的投资咨询意见。具体而言,本报告体现如下几方面价值: ——作为向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所在地政府和规划部门备案的依据; ——作为筹集资金向银行申请贷款的依据; ——作为建设乡村旅游项目投资决策的依据; ——作为乡村旅游项目进行工程设计、设备订货、施工准备等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依据; ——作为乡村旅游项目拟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的研制和进行地形、地质及工业性试验的依据;

——作为环保部门审查乡村旅游项目对环境影响的依据。 泓域企划机构(简称“泓域企划”)成立于2011年,是一家专注于产业规划咨询、项目管理咨询、、商业品牌推广,并提供全方位解决方案的项目战略咨询及营销策划机构,在全行业中首创了“互联网+咨询策划”的服务模式,通过信息资源整合,可为客户定制提供“行业+项目+产品+品牌”的全案策划方案。 泓域企划是领先的信息咨询服务机构,主要针对企业单位、政府组织和金融机构,在产业研究、投资分析、市场调研等方面提供专业、权威的研究报告、数据产品和解决方案。作为一家专业的投资信息咨询机构,泓域咨询及其合作机构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其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在国内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上千个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申请报告、资金申请报告的编写,可为企业快速推动投资项目提供专业服务。 泓域企划机构有国家工程咨询甲级资质,其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服务的专家团队均来自政府部门、设计研究院、科研高校、行业协会等权威机构,团队成员具有广泛社会资源及丰富的实际乡村旅游项目运作经验,能够有效地为客户提供乡村旅游项目可研专项咨询服务,研究员长期的乡村旅游项目咨询经验可以保障报告产品的质量。 核心提示:项目投资环境分析,项目背景和发展概况,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行业竞争格局分析,行业财务指标分析参考,行业市场分析与建设规模,项目建设条件与选址方案,项目不确定性及风险分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国家标准起草组 2014年12月

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编制说明 一、背景 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召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的任务和目标。美丽中国的建设重点和难点在于农村。2013年中央1号文件提出要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需要;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的需要;是强化农业基础、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需要;是优化公共资源配置、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需要。国家财政部、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农业部等相关部委纷纷出台一些措施和政策来推动美丽乡村的建设。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于2012年发布了《关于开展农村综合改革示范试点工作的通知》(国农改〔2012〕12号),开展了以美丽乡村建设等十项主要改革重点的示范试点。2013年7月,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发挥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作用,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的通知》(财农改[2013]3号),决定将美丽乡村建设作为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的主攻方向,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农业部办公厅也于2013年初发布了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全国各地已全面拉开美丽乡村的建设。 近年来,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涌现出了浙江安吉、福建长泰、贵州余庆等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典型,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高、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农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依然存在农村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效率低、管理水平不高、城乡区域差别大等突出问题。农村作为社会最基层的单元,与城镇相比,整体存在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基础薄弱、农民素质低等劣势,在如何实现“美”的过程中,在建设主体内容、建设技术、运行维护、服务及评价等各个环节上依然缺乏统一的技术指导;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现象,使得美丽乡村的建设成果无法得以有效的巩固和持续发展。 标准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抓手和创新驱动力。2010年国标委首次将安吉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列为第七批农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创新地将标准化的应用从农业、工业逐渐转向为美丽乡村、社会治理等更为广阔的领域,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乡村旅游可行性报告

打造精准扶贫示范点——慕家沟民俗文化旅游村 可行性报告 申报单位:西吉海宇农业发展集团 项目主持人:郭彦飞 项目建设负责人:杨少青 第一章总论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慕家沟民俗文化旅游村 (2)项目地点:西吉马建土窝村慕家沟 (3)项目性质:新建 (4)建设目标: 本着开发慕家沟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发展以乡村文化交流为中心,乡村休闲旅游度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近几年围绕乡村旅游提出很多原创新概念和新理论,如:游居、野行、居游、诗意栖居、第二居所、轻建设、场景时代等,新概念和新理论的提出使乡村旅游内容丰富化、形式多元化,即促进了慕家沟乃至周边的经济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及生态环境美化效益。 二、项目背景

根据《2016年中国乡村旅游现状调研及市场前景走势分析报告》指出:乡村旅游是以旅游度假为宗旨,以村庄野外为空间,以人文无干扰、生态无破坏、以游居和野行为特色的村野旅游形式。并以文化为底蕴到乡村去了解一些乡村民情、礼仪风俗,也可以观赏种植的一些乡村土产(玉米、高粱、小麦等)、果树、小溪、小桥及了解它们故事。旅游者可在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并以土窝村慕家沟作为文化;写作;旅游探索附近地区的基地。 本项目符合国家精准扶贫及植树造林绿化环境政策,加快乡村旅游发展要求。本项目通过绿化林地,文化大院,游客休闲娱乐中心,大棚采摘等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慕家沟生态环境及旅游环境,提升吸引力和竞争力,以合理保护生态环境和开发马建乡土窝村慕家沟及周边旅游,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三、工程建设项目及内容 (1)建设项目:

生态旅游特色小镇可行性研究报告

生态旅游特色小镇可行性研究报告随着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过渡,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传统旅游形式与现代休闲娱乐相结合,使城镇旅游焕发新的活力,这类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XX市中心20公里,北至G205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XX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XX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XX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 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美丽乡村规划建设指南方案方针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015年6月1日实施。 1.范围 标准规定了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和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建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以村为单位的美丽乡村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事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6 标准电压 GB/T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T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T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T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T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5768.1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 GB/T 5768.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T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6453(所有部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T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9379 农场户厕卫生规范 GB/T 27774 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通则

GB/T 29315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GB/T 30600 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 GB/T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 GB/T 50201 防洪标准 GB/T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T 50445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DL 493 农村安全用电规程 DL/T 511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HJ 25.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GJ 588 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建标109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美丽乡村beautiful village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包括建制村和自然村)。 4.总则 4.1 坚持政府引导、村民主体、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4.2 规划先行,统筹兼顾,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发展。 4.3 村务管理民主规范,村民参与积极性高。 4.4 集体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改善,村民生活品质提升。 5.村庄规划

乡村旅游业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一、项目概要 项目名称:乡村旅游业建设 项目实施单位:松桃县乌罗镇人民政府 项目实施单位法人代表:联系电话: 项目主管单位:松桃苗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办公室 项目主管单位法人代表: 技术依托单位:松桃县旅游局 技术依托单位技术负责人: 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项目类别:乡村旅游 项目建设地点:松桃县乌罗镇黔龙村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修建蓄水池400立方米,铺设供水管道1000米,修建通组公路30公里,硬化人行道路10千米,农电改造310户,平整停车场2000平方米,硬化停车场1000平方米,修建卫生公厕600平方米,农家乐示范户建设10户,“三改”工程200户,培训从业人员100人。项目总投资150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财政扶贫资金500万元;整合部门资金1000万元,其中县水务局120万元,县交通局运输管理局216万元,县供电局155万元,县发改局300万元,县旅游局209万元。 项目建设期限:壹年

二、项目申请理由和条件 (一)项目县和项目区基本情况: 松桃苗族自治县位于贵州省东北边缘,地处黔湘渝两省一市交界处,东邻湖南,北接重庆。全县土地总面积3400平方公里,辖28个乡镇,503个村,总人口69.9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4.05万人,有习惯耕地40.87万亩,人均耕地不足0.7亩。 项目区位地我县乌罗镇黔龙村,距乌罗镇政府驻地5公里,距松桃县城65公里。全村土地总面积15000亩,其中耕地面积1126亩,393户1830人,人均耕地0.62亩.该村是新阶段扶贫开发二类重点村,2010年末有贫困人口476人,农民人均纯收入2050元。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发展乡村旅游是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潜龙洞景区自2010年试营业以来,已接待游客10000人次,创旅游收入300万元,2011年国庆长假每天接待游客上千人,仅国庆长假就接待游客7000余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万元。当地农民可从餐饮服务业和销售旅游小商品获得增收。 2、发展乡村旅游是适应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休闲娱乐需求。潜龙洞是梵净山东线旅游的著名景点,既有风光秀丽的奇山秀水,又有奇特无比,堪称绝境的古老溶洞群,洞内千姿百态应有尽有,是现代都市人们休闲娱乐的最佳旅游胜地。 3、发展乡村旅游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通过旅游开发可改变当地基础设施落后状况,实现城市乡村协调发展。

广东肇庆中学2018届高三政治专题复习:乡村振兴战略主观题汇编

“乡村振兴战略”时政专题 【问答题汇集】 (湖南十四校)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经济知识,分析产业扶贫为什么能增加农村发展农民增收新动能。(8分)请从种植户和政府两个角度为静宁苹果产业健康发展提供有效对策。 (6分) (“石家庄一模”)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知识,概括过去五年我国“三农”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并说明如何“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14分) (“云南省一测”)结合材料一,运用所学经济知识分析党和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部署对乡村振兴的积极作用。(14分) (“承德二模”)结合材料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并就如何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建议。 (“株洲二模”)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滕头人是如何把“有女不嫁滕头村”的穷窝建设成生态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庶的和谐家园的。 (“兰州一诊”)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释“共享农房”发展模式产生的积极影响。 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经营者如何才能让“共享农房”行稳致远、走好“规范路”。 (“皖北协作4月”)运用经济知识概述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谈谈如何通过加快乡村旅游的发展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福州3月”)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A市吸引人才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12分) (“衡水一诊”)结合材料和经济生活知识,请你预测该农村土地承包法修正案草案内容的落实会对农村的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14分) (“吉林市三调”)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4分)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我省积极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的重大意义。(10分) (“湖北七市”)上述材料反映出我国农业发展存在什么突出问题?该市是如何解决这些突出问题的? (“太原一模”)材料反映出我国当前“三农”发展中存在什么问题?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三农”发展的政策建议。 思考: 1.概括涉及“乡村振兴战略”问答题常考的设问角度,其常见问法有哪些?(命题的一般逻辑) 2.“乡村振兴战略”热点和哪些知识点有关联?请从参考答案中归纳知识落点。(归纳相关学科语言) 3.你积累了哪些关于“乡村振兴战略”时政语言?

2018年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说明:此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

第一章可行性研究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xx县大利等民族文化旅游村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民族村寨) 2、项目建设地址 xx省xx县,距省会贵阳365余公里,距州府凯里173公里。大利距县城25公里,宰荡距县城26公里,卡寨距县城97公里,晚寨距县城50公里。 3、规划范围 民族村寨用地规模为60公顷。 4、项目运营期 项目运营期25年,包括建设期5年。 5、项目业主单位 本项目业主单位:xx县旅游局 法人代表:石松敏 单位地址:xx县古州镇 6、项目总投资 该项目估算总投资8057万元。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目的、依据及内容 1、编制目的 ⑴遵循项目建设程序,为项目决策、资金筹措提出可靠依据;

⑵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⑶对建设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⑷为项目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2、编制的依据 ⑴《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范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1月 ⑵《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GB/T18971-2003) 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 ⑷《旅游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实务全书》 ⑸《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⑹《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⑺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2009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编报工作的通知》 ⑻《xx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⑼《xx省乡村旅游规划规范》 ⑽《xx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 ⑾《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⑿《黔东南州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1999-2015) ⒀《卡寨村消防建设规划》(2008) ⒁《大利村消防建设规划》(2008) ⒂《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⒃其他资料 2、主要内容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考点汇总(干货版)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考点汇总(干货版)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考点汇总(干货版)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全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是遴选公务员考试的必学考点。〕 2、解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二十字”总要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区别在哪里?具体内涵又是什么?〕 3、解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如何实现“治理有效”的总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弘利遴选为你梳理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的“治理有效”考点。〕 4、乡村振兴考点:农村人居环境怎么整治?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5、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六大要点” 〔要点一:重要意义是什么?管全面,管长远;要点二:乡村振兴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奠定乡村振兴的“六有”基础;要点三: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哪里?五大短板;要点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什么?人地钱的制度供给;要点五:乡村振兴的保障有哪些?四梁八柱“五个保障”;要点六:全面部署如何落实?“五级书记”责任制〕 6、解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的七条路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情况介绍说明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GBT32000-2015)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和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建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以村为单位的美丽乡村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T 156 标准电压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68.1 道理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 GB 5768.2道理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6453(所有部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379 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GB/T 27774 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通则 GB/T 29315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GB/T 30600 高保准农田建设通则 GB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 GB 50201 防洪标准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45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DL 493 农村安全用电规程 DL/T 511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HJ 25.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 588 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建标 109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美丽乡村 beautiful village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乡村(包括建制村和自然村)。

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报告

乡村旅游项目 可 行 性 报 告 泓域咨询丨WORD格式可编辑

第一章项目绪论 一、项目名称及投资主体 (一)项目名称 乡村旅游项目 (二)项目投资主体 某某有限公司 二、项目拟建地址及用地指标 (一)项目拟建地址 该项目选址在湖南省xxxx工业园区。 (二)项目用地性质及用地规模 1、该项目计划在湖南省xxxx工业园区建设,用地性质为工业用地。 2、项目拟定建设区域属于工业项目建设占地规划区,建设区总用地面积93333.8 平方米(折合约140.0 亩),代征地面积840.0 平方米,净用地面积92493.8 平方米(折合约138.7 亩),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项目建设遵循“合理和集约用地”的原则,按照乡村旅游行业生产规范和要求进行科学设计、合理布局,符合乡村旅游制造和经营的规划建设需要。

(三)项目用地控制指标 1、该项目实际用地面积92493.8 平方米,建筑物基底占地面积63450.8 平方米,计容建筑面积104425.5 平方米,其中:规划建设生产车间84909.1 平方米,仓储设施面积11654.3 平方米(其中:原辅材料库房7029.6 平方米,成品仓库4624.7 平方米),办公用房4069.8 平方米,职工宿舍2312.3 平方米,其他建筑面积(含部分公用工程和辅助工程)1480.0 平方米;绿化面积6104.6 平方米,场区道路及场地占地面积22938.5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面积92493.9 平方米;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 2、该工程规划建筑系数68.6%,建筑容积率1.1 ,绿化覆盖率6.6%,办公及生活用地所占比重5.2%,固定资产投资强度3025.5 万元/公顷,场区土地综合利用率100.0%;根据测算,该项目建设完全符合《工业项目建设用地控制指标》(国土资发【2008】24号)文件规定的具体要求。 三、项目建设的理由 继续做好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推进行业生产设备的智能化改造,促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新技术在企业研发、制造、管理、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GBT32000-2015)完整版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美丽乡村的村庄规划和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建设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指导以村为单位的美丽乡村的建设。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事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先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56 标准电压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3096 声环境质量标准 GB 3097 海水水质标准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安全使用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5768.1 道理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 GB 5768.2道理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6453(所有部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 19379 农村户厕卫生规范 GB/T 27774 病媒生物应急监测与控制通则 GB/T 29315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技术防范系统要求 GB/T 30600 高保准农田建设通则 GB 50039 农村防火规范 GB 50201 防洪标准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 GB 50445 村庄整治技术规范 DL 493 农村安全用电规程 DL/T 511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 HJ 25.4 污染场地土壤修复技术导则 HJ 588 农业固体废物污染控制技术导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建标 109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美丽乡村 beautiful village 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茶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报告案例

茶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7) 2.1项目提出背景 (17)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19)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19) 2.3.1促进我国茶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0)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0)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1)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1)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1)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2)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2)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3) 2.4.1政策可行性 (23) 2.4.2市场可行性 (23) 2.4.3技术可行性 (23) 2.4.4管理可行性 (24) 2.4.5财务可行性 (24) 2.5茶文化生态旅游项目发展概况 (24)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5)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5)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5)

解读乡村振兴战略考点汇总(干货版)

解读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考点汇总(干货版)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全文)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 工作的总抓手。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是遴选公务员考试的必学考点。〕 2、解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的内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二十字”总要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区别在哪里?具体内涵又是什么?〕 3、解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如何实现“治理有效”的总要求? 〔十九大报告提出,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对乡村治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弘利遴选为你梳理乡村振兴战略“二十字”总要求的“治理有效”考点。〕

4、乡村振兴考点:农村人居环境怎么整治?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提出,要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为主攻方向,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 5、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六大要点” 〔要点一:重要意义是什么?管全面,管长远;要点二:乡村振兴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奠定乡村振兴的“六有”基础;要点三: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体现在哪里?五大短板;要点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是什么?人地钱的制度供给;要点五:乡村振兴的保障有哪些?四梁八柱“五个保障”;要点六:全面部署如何落实?“五级书记”责任制〕 6、解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的七条路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必须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共同富裕之路、质量兴农之路、乡村绿色发展之路、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乡村善治之路、中国特色减贫之路。〕 7、解读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乡村振兴的三大支撑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谋划了一系列重大战略、重大行动、重大工程,成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支撑。〕

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乡村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说明:此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使用)

第一章可行性研究总论 一、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 xx县大利等民族文化旅游村寨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民族村寨) 2、项目建设地址 xx省xx县,距省会贵阳365余公里,距州府凯里173公里。大利距县城25公里,宰荡距县城26公里,卡寨距县城97公里,晚寨距县城50公里。 3、规划范围 民族村寨用地规模为60公顷。 4、项目运营期 项目运营期25年,包括建设期5年。 5、项目业主单位 本项目业主单位:xx县旅游局 法人代表:石松敏 单位地址:xx县古州镇 6、项目总投资 该项目估算总投资8057万元。 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的目的、依据及内容 1、编制目的 ⑴遵循项目建设程序,为项目决策、资金筹措提出可靠依据;

⑵选择合理的技术方案,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⑶对建设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论证; ⑷为项目评估、环境影响评价提供依据。 2、编制的依据 ⑴《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范例》,中国电力出版社,2003年1月 ⑵《旅游规划通则》(国家旅游局,GB/T18971-2003) ⑶《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2006) ⑷《旅游项目开发可行性研究与经济评价实务全书》 ⑸《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 ⑹《xx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⑺xx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做好2009年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编报工作的通知》 ⑻《xx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 ⑼《xx省乡村旅游规划规范》 ⑽《xx省风景名胜区管理办法》 ⑾《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GB50298-1999) ⑿《黔东南州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1999-2015) ⒀《卡寨村消防建设规划》(2008) ⒁《大利村消防建设规划》(2008) ⒂《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⒃其他资料 2、主要内容

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展现乡村振兴的新作为

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展现乡村振兴的新作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为我省未来农业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实现“产业兴旺”,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为主攻方向,积极培育新业态,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产业兴旺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首要任务,发展产业,把产业布局在农村,才能把人留在乡村,才能避免乡村空心化,才能实现乡村振兴。要围绕实现“产业兴旺”,以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以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培育新业态,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优化现代农业产业布局,立足“1+3”功能区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发展要求,以农产品主产区为重点,优化不同功能区农业功能定位,推动农业差异化协同发展。推进优势特色产业集聚集群,推动主导产业提升、特色产业扩面,把亮点做成主业,指导每个县(市、区)找准本地最有优势的特色产业,推动农产品规模化、绿色化、特色化、产业化,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高效农业结构。推进新产业新业态培育,以科技支撑为引领,大力发展互联网+现代农业、创意休闲农业、外向型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广农产品电商“一村一品一店”模式,实施“12311”创意休闲农业省级特色品牌培育计划,探索全产业链“走出去”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施大型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工程,探索创新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着力规划建设好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创业园”,使其真正成为促进三产深度融合

的重要载体。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实现“生态宜居”,以绿色生态可持续为发展导向,积极发展新模式,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农业是绿色产业。要围绕实现“生态宜居”,以绿色可持续为发展导向,加快建设生态循环农业,加强农业环境突出问题治理,积极发展新模式,进一步凸显农业生态功能,促进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夯实美丽乡村建设基础。优化农业绿色发展环境,调优农业产业生态空间布局,提高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匹配度。综合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积极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使其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试点先行区。打造“苏”字号绿色品牌,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为城乡居民提供种类丰富、质量可靠的绿色食品,努力使绿色发展成为我省农业的鲜明特色。构建新型农业生态循环体系,积极探索多种形式的种养结合、生态养殖模式,实施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减少农业投入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让环境减负,给生态增值。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围绕实现“乡风文明”,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营造新氛围,弘扬乡风美德。乡风文明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围绕实现“乡风文明”,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积极营造浓厚氛围,让广大农民生活得更加和谐、更加温馨、更加幸福。大力开展涵育文明乡风工作。利用村镇服务中心、活动广场等场地,运用新媒体、农家书屋、村文化活动室等各类教育阵地,倡导农村和谐乡风、友爱作风、传统家风美德,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切实提升农民综合素质。提升农民在农耕文化挖掘上的主观能动性以及能力与水平,在农业特色小镇等示范村、示范乡镇的培育中,将移风易俗、遵规守法、建设小康、保护生态等纳入创建内容,让农民在参与中受教育、提素质、

生态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推荐】

生态旅游特色小镇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随着旅游业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的过渡,生态观光、文化体验等传统旅游形式与现代休闲娱乐相结合,使城镇旅游焕发新的活力,这类旅游产品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和开发潜力。 第一章项目总论 一、项目基本背景 (一)项目范围 项目区域南与湿地保护区隔水相望,东距XX市中心20公里,北至 G205高速公路出口15公里,可建设用地:约19.1平方公里。 (二)研究内容 按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的要求,本项可行性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项目背景分析;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的依据;项目建设条件分析;旅游市场现状及预测分析;项目建设的内容和规模;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项目建设进度安排;项目组织运作;项目的国民经济效益分析;项目的社会效益分析;项目的生态效益分析及评价。 二、项目建设必要性与意义 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的建设是生态环境资源综合开发和利用的需要,是旅游景区发展到的必然趋势。小镇的建设直接带动当地人文氛围的活

跃,带动房地产经济的发展,带动其他旅游外部经济的发展,对于地方旅游与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一是能进一步提升XX生态旅游区的核心吸引力,为壮大XX市域旅游提供强有力的支撑,XX旅游特色小镇项目以人居、养生文化为主题,湿地生态环境为特色的,将后现代主义与自然主义从风格上融合,是以商务、度假、居住及景点四大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地产项目,在旅游由长线旅游向中短线以及郊外旅游的趋势下,本项目能为XX市城郊的重要休闲度假基地。 二是加快小城镇建设,促进新型城镇更快转向特色与专业城镇和现代化城镇意义重大,该项目的开发要摆脱单纯景点建设的套路,将区域所有资源纳入旅游资源体系,构建特色旅游区域,形成对不同消费群体的吸引,通过人流、物流、信息流的通道开拓,形成旅游深层次开发,突出以旅游带动主导产业的优势产业,强化房产、休闲、渔业、旅游等各行业在产业链中的连带关系,从而强力带动村镇的城市化进程。 三是能迅速集聚人气,实现城镇的中心化和整体土地价值的升值,将景区开发深化为区域发展的策划思路对于处在城乡结合部的旅游区也具 有一定的启发作用。城乡结合部的开发区既有乡村的自然环境,又有城市的生活便利,如果借区域旅游开发进行新镇完善功能的建设,利用城市扩张的大环境,迅速打通产业链,打造有特色的旅游新镇。 三、研究工作依据

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深入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才能科学制定战略规划,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乡村振兴战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升华版。从总要求来看,它用“产业兴旺”替代“生产发展”,要求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培育新产业、新业态和完善产业体系,使农村经济更加繁荣;用“生态宜居”替代“村容整洁”,要求在治理村庄脏乱差的基础上发展绿色经济、治理环境污染并进行少量搬迁,使农村人居环境更加舒适;用“治理有效”替代“管理民主”,要求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治理,使农村社会治理更加科学高效,更能满足农村居民需要;用“生活富裕”替代“生活宽裕”,要求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分两步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目标,使农民生活更加富裕、更加美满;“乡风文明”四个字虽然没有变化,但在新时代,其内容进一步拓展、要求进一步提升。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比,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更加充实,逻辑递进关系更加清晰,为在新时代实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指明了方向和重点。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石。发展现代农业是产业兴旺最重要的内容,其重点是通过产品、技术、制度、组织和管理创新,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制度化和组织化水平,推动农业、林业、牧业、渔业和农产品加工业转型升级。一方面,大力发展以新型职业农民、适度经营规模、作业外包服务和绿色农业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农业;另一方面,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农业产业链延伸,为农民创造更多就业和增收机会。 生态宜居是提高乡村发展质量的保证。其内容涵盖村容整洁,村内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完善,以保护自然、顺应自然、敬畏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纠正单纯以人工生态系统替代自然生态系统的错误做法,等等。它提倡保留乡土气息、保存乡村风貌、保护乡村生态系统、治理乡村环境污染,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让乡村人居环境绿起来、美起来。 乡风文明是乡村建设的灵魂。乡风文明建设既包括促进农村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事业发展,改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又包括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良好习俗,努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融合;还包括充分借鉴国内外乡村文明的优秀成果,实现乡风文明与时俱进。 治理有效是乡村善治的核心。治理越有效,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效果就越好。为此,应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加强农村基层基础工作,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深化村民自治实践,建设平安乡村。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有效协调农户利益与集体利益、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