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中安多藏语借词运用论文

汉语中安多藏语借词运用论文
汉语中安多藏语借词运用论文

汉语中安多藏语借词的运用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工具。在交流过程中,任何一种语言都无法单独完成这一任务。就词汇而言,不论是外来词的引进还是本族词的输出,都是一种超越时代、超越民族的文化传播活动。

许多语言学家认为,世界上没有不借用外来词的“纯洁”语言。人们之间广泛、深入的交流活动,使得人类社会各族群的语言间产生了碰撞与“大融合”。

随着世界经济政治文化的一体化,大量的外来词汇在汉语中“登堂入室”,使汉语觉得词汇更加丰富多彩。

现代汉语中有大量直接或间接吸收的外来词。如:拷贝(英语)、沙龙(法语)、纳粹(德语)等。当然,随着藏民族、藏文化等与外界广泛的交流和传播,藏语外来词也在现代汉语中占有了“一席之地”。

一、安多藏语及借词的界定

1、安多藏语的界定

藏族主要聚居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海北、海南、黄南、果洛、玉树等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海东地区。甘肃的甘南藏族自治州和天祝藏族自治县、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甘孜藏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以及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和新疆

维吾尔自治区。

藏族是汉语的称谓。西藏在藏语中称为“蕃”(音bo),生活在这里的藏族自称“蕃巴”,“蕃巴”又按不同地域分为“堆巴”(阿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浅谈现代汉语中的外来词 改革开放以后,与外界的接触增多,海外的新文化、新思想、新科技如潮水般涌入中国,指称这些新事物、新概念的新词语作为外来词大量地进入现代汉语。外来词的产生并非现在所独有,其实在汉代就已经出现了,例如“葡萄、石榴、狮子、玻璃”等,就是汉代从西域借入的,后来各个朝代陆续有所借用。 现代汉语的外来词主要包括直接引用的原文字母形式、音译词、音译兼意译、半音译半原文的词汇等。 一、拿来主义——直接用外文字母 近年来,很多人把像OK这样的口头用语挂在嘴边,成为“好”的常用替代词。各种报刊杂志和社会用语中直接借用原文的现象趋势频繁,尤其是英语的缩略语,译成汉语冗长难懂,直接采取“拿来主义”,既简单又省心,补充到汉语词库里别具特色。 当今现代汉语中增加了不少属于英语缩略语的借用词汇,这些外来词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逐渐增高。例如:CEO(首席执行官)、CPU (英语“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缩写)、SOS (国际通用船、飞机呼救信号)、NBA (美国职业篮球赛缩写)、AC米兰队(意大利一支著名的足球队)、DNA (英语“脱氧核糖核酸”的缩写)、IQ (英语“智力商数”的缩写)、UFO (英语“不明飞行物”的缩略语)、MTV (音乐电视的缩写)等等。诸如 GDP (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 (消费者物价指数) 之类的词已经被国人普遍接受了。

二、拟声处理——音译词 通常,英语词汇进入中文不是原装,大多数词汇要“去英语”化,符合中国的习惯模式才能被承认接纳,最后接受下来,在日常生活中加以运用。 音译是最简便的处理方式,按照英语词的发音转换成汉字,比如:英美人名,奥巴马(Obama)、布莱尔(Blair)。还有地名,如:纽约,伦敦,加拿大等等,一旦确定,重要的政要译名不可随便改。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在其他英语词汇的翻译,有的还很巧妙。比如:粉丝、派对、咖啡、沙发、巧克力、模特、雷达等。“逻辑” 这个外来语是当过民国教育总长章士钊老先生翻译拟定,他早年在《国风报》发表《论翻译名义》一文,第一次提出将西方“Logic”直接音译为“逻辑”,从此替代“名学”、“辩学”等译名。 改革开放以前,汉语对外语的借用比较慎重,直接使用原文的较少;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这场最伟大、最深刻的社会变革,给中国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展的进程加快了,因此,外来词的涌入也有了新的特点,直接使用外语原文的多了。例如:布丁,西餐中的一种甜点心。尼康,日本的名牌相机名称。可卡因,一种毒品等。 音译词利用汉语的语音仿拟来源语词的语音,并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当的汉字记录该语音。有些音译词在汉语中存活下来,如“佛”、“的士”等;有些则被淘汰,如“德莫克拉西”、“赛因斯”分别由“民主”和“科学”所取代。

常用基本藏语

常用基本藏语生活用语: 吉祥如意(扎西德勒) 早晨好(休巴德勒) 下午好(求珠得勒) 晚上好(宫珠得勒) 谢谢(突及其) 再见(卡里沛) 你好吗(如索得波饮拜) 叫什么名字(名卡热) 对不起(广达) 买(尼) 卖(冲) 贵了(孔泽青波) 钱(贝夏卡则热) 我买了(尼格因) 钱(夏) 要钱(奴古吧) 不要钱(米古吧 ) 电话 (喀吧儿) 同意( 没吞油)

不同意( 没吞美 )吃( 酒挚日) 要归(吧) 不要(米归吧) 问询( 家珍休) 不好(雅布梅吧) 好( 雅布) 投诉(仁杜) 创伤(索巴) 泻肚(垂巴些 ) 胃痛( 扑瓦拿瓦 ) 牙痛(索拿瓦) 咳嗽( 鲁加吧) 头痛(国拿瓦) 发冷(长休儿加) 发烧(擦瓦加 ) 行宴(陪吉洒玛) 接风(宴陪苏洒玛) 称谓: 你( 切让 ) 我们(额让措) 他/她(阔 )

你们(切让措 ) 亲戚( 班切) 父亲 (爸啦 ) 母亲(阿妈啦 ) 酒吧 (仓糠) 女儿(布姆) 儿子(布 ) 医生 (闷八) 姐(坚姆) 我(额啊 ) 哥哥( 坚普 ) 村、乡、县长( 同音) 解放军(金珠玛米) 住宿餐饮: 小吃店(塞琼糠) 清真餐(咔旗塞) 自助餐厅( 瓤(rang)倔洒玛) 藏餐( 博塞) 餐馆(洒糠) 洒吧(仓糠) 早餐( 晓塞 ) 午餐(银贡洒玛) 晚餐(贡浊洒玛 ) 中餐(荚塞) 西餐(戚接塞 ) 素菜(欧参日) 牦牛肉(搜虾 ) 咖喱牛肉(搜虾咔擦) 红烧牛肉( 卢虾洒玛) 羊肉(卢虾) 手抓羊肉(卢虾导醉) 烤羊肉(卢虾丝玛) 猪肉(趴虾) 红烧肉(红烧趴虾) 回锅肉(回锅趴虾) 粉蒸肉(趴虾啷醉)

炒肉片(虾咧温玛) 炒肉丁(虾书温玛) 糖醋排骨(自炸昂玛) 香肠(趴巴久玛) 地点: 医院(门康) 汽车站(莫札帕左) 寺庙(贡吧) 乡政府(乡思雄) 商店(村康)县政府 {县(总)思雄} 旅馆(准康) 旅游局(玉锅局) 邮局(益桑局) 现在几点?( 唐搭崔翠卡醋热?) 甚么时候? (卡都?) 再见卡里沛 对不起广达 没有敏度 有度 多少钱贝夏卡则热 贵了孔则青波 一几 二昵 三松 四西

藏语藏文(佛学)知识(康巴方言)

江西省南昌市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江西师大附中使用)高三理科数学分析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二、亮点试题分析 1.【试卷原题】11.已知,,A B C 是单位圆上互不相同的三点,且满足AB AC → → =,则A BA C →→ ?的最小值为( ) A .1 4- B .12- C .34- D .1-

最新藏文翻译

藏文翻译 (点击下图可直接进行访问) 1藏文概念 藏文指的是藏族使用的藏语文。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除了中国境内的藏族外,在尼泊尔、不丹、印度境内也有一部分人使用藏语。藏语主要分卫藏、康、安多三大方言区。尽管方言各异,读音不同,但藏文仍然是统一的,书面语通用于整个藏族地区。[1] 藏文(8)“藏文”一词写作“bod-yig”,意为“藏族的文字”。藏文作为藏族人民的书面交际工具,历史之悠久在国内仅次于汉文。它是一种拼音文字,属辅音字母文字型,分辅音字母、元音符号2个部分。其中有30个辅音字母,4个元音符号,以及5个反写字母(用以拼外来语)。[1] 由于藏语语音经过千多年演变,而书面语的正字法不变,令藏文拼写变的非常复杂,以标准藏语拉萨话为例,拼写的时候是以不同的辅音字母的“加字”来表示不同的音调,藏文拼写虽然复杂,但拼写都很规则,只要经过两个月的强化训练就可以掌握藏文的拼写,见到藏文虽然不一定知道它的意思,但至少知道读音。藏文不像世界上拼写和读音最不规则的文字英文、法文那样拼写无规可循,重音不固定,所以学藏文拼写还是比学英文拼写简单。 辅音字母每4个字母为一组,共7组半。每个字母的实际读音古今有别、方言有异,但均附带有一个元音a。元音字母,意为”悦耳的字”,是相对于辅音字母而言的。因元音发音时无阻碍,悦耳动听而得此名。标点符号,意为“分界线”或“分界符号”。藏文标点符号形体简单、种类极少,而且,其使用规则也与其他文字的标点符号有别。藏文标点符号共有6种形式,其中音节之间的隔音符号使用频率最高。此外,还有云头符,用于书题或篇首;蛇形垂符,用于文章开头处;单垂符,用于短语或句终;双垂符,用于章节末尾;四垂符,用于卷次末尾。随着社会的发展,为便于更加准确地表达语义,藏文中已开始借鉴并使用西方文字的标点符号[1]。 2创造藏文 在松赞干布的治理下,吐蕃经济一天比一天发达,实力一天比一天雄厚。不过有一个大问题让他非常恼火,就是吐蕃人当时有文字,但没有统一的文字,没有办法发布政令,没有办法书写法律,没有办法翻译佛经,也没有办法和周边邻近的邦国进行书信联系。不少国家派来使节,送来丰厚的礼品,还有用各种文字写的书信。吐蕃王臣们也给他们准备了回礼,不过没有办法写回信,只好通过翻译口头回答几句,就把使节们打发走了。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大全

英语中的汉语外来词大全 众所周知,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中国与外界的接触、特别是近30年来的改革开放,汉语吸收了大量的外来词(主要是英语),最常见的词汇包括迪斯科(disco),沙发(sofa),芭蕾 (ballet),基因(gene),克隆(clone),高尔夫球 (golf),巴士(bus),博客(blog)等,不胜枚举。俗话说,来而不往非君子,那么英语是否也吸收了来自于汉语的词汇呢?答案是肯定的。不过,在数量上并不那么突出。现根据网上搜索结果整理如下,如有遗漏之处,请读者自行添加。 以英语字母为序 1.banzai 来自“万岁”的日语发音 2.Beijing 北京 3.Bok choy来自“白菜”,比pe-tsai常用,后者已淘汰 4.Bonsai来自于“盆栽”的日语发音) 5.Canton 广东 6.chai 来自于“茶” 7.Changshan“长衫”,男子用 8.Cheongsam “旗袍”,来自于“长衫” 9.chi 或 qi 气(功) 10.chin chin (toast) ,你好、再见、举杯祝酒,干杯 11.China 或china“中国”或“瓷器” 12.china ware 瓷器 13.Ching,Qing 清(朝) 14.chop chop 来自于“快”广东话发音(kap) 15.chopsticks 筷子 16.Chop-suey 来自“杂碎” 17.Chow mein 来自“炒面” 18.chow 或 chow chow“狗”广东话发音 19.chow (food) 炒饭,食品

20.Chung-Kuo 中国,已不常用 21.Confucius来自“孔子” 22.coolie(koolie))来自“苦力” 23.Cumshaw赏钱,来自“感谢” 24.dazibao 或 big character newspaper 大字报 25.Dim sum 来自“点心”,现广泛用作“小吃”,“早点” 26.Dingho来自“顶好”,虽然此词被收入部分辞书,但一般美国人似乎不懂 这个词的意思 27.dojo 道场 (武术训练场),日语发音 28.egg foo young 蛋芙蓉 29.Feng shui 来自“风水” 30.futon 沙发床,来自于日语汉字“布团”的发音 31.gaijin 外国人,来自于日语汉字“外人”的发音 32.geisha 艺伎日语汉字“艺伎”的发音 33.ginkgo银杏,可能来自于“银杏”日语发音ginkyo ,但在写作时出现错误 而将错就错了 34.Ginseng来自“人参” 35.Gung ho或gung-ho(热情高涨)。这个词在英语里用的很多,并有电影电 视节目,乐队取此名的。举例:At first everyone is gung-ho about this idea. But now no-body even talks about it.(刚开始大家对这个想法都抱有极大的兴趣和热情。而现在谁也不提它了)。对于这个词的来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从“干活”这个词派生而来,也有人认为是从公共合作社的缩写“公合”而来,还有人认为是从“更好”这个词转化来的。笔者倾向于此词派生于“干活”的说法。 36.gwailo 鬼佬,广东话 37.Han 汉族 38.Hanoi 河内(越南城市) 39.hanzi 汉字

藏语常用语及简单对话

藏语常用语及简单对话1、生活用语: 吉祥如意(扎西德勒) 早晨好(休巴德勒) 下午好(求珠得勒) 晚上好(宫珠得勒) (突及其) 再见(卡里沛) 你好吗(如索得波饮拜) 叫什么名字(名卡热) 对不起(广达) 买(尼) 卖(冲) 贵了(孔泽青波) 钱(贝夏卡则热) 我买了(尼格因) 钱(夏) 要钱(奴古吧) 不要钱(米古吧 ) (喀吧儿) 同意( 没吞油) 不同意( 没吞美 )

吃( 酒挚日) 要归(吧) 不要(米归吧 ) 问询( 家珍休) 不好(雅布梅吧 ) 好( 雅布) 投诉(仁杜) 创伤(索巴 ) 泻肚(垂巴些 ) 胃痛( 扑瓦拿瓦 ) 牙痛(索拿瓦 ) 咳嗽( 鲁加吧) 头痛(国拿瓦) 发冷(长休儿加) 发烧(擦瓦加 ) 行宴(陪吉洒玛) 接风(宴陪洒玛) 你( 切让 ) 我们(额让措) 他/她(阔 ) 你们(切让措 ) 亲戚( 班切)

父亲 (爸啦 ) 母亲(阿妈啦 ) 酒吧 (仓糠) 女儿(布姆) 儿子(布 ) 医生 (闷八) 姐(坚姆) 我(额啊 ) 哥哥( 坚普 ) 村、乡、县长( 同音) 解放军(金珠玛米) 住宿餐饮: 小吃店(塞琼糠) 清真餐(咔旗塞) 自助餐厅( 瓤(rang)倔洒玛) 藏餐( 博塞) 餐馆(洒糠) 洒吧(仓糠) 早餐( 晓塞 ) 午餐(银贡洒玛) 晚餐(贡浊洒玛 ) 中餐(荚塞)

西餐(戚接塞 ) 素菜(欧参日) 牦牛肉(搜虾 ) 咖喱牛肉(搜虾咔擦) 红烧牛肉( 卢虾洒玛) 羊肉(卢虾) 手抓羊肉(卢虾导醉) 烤羊肉(卢虾丝玛) 猪肉(趴虾) 红烧肉(红烧趴虾) 回锅肉(回锅趴虾) 粉蒸肉(趴虾啷醉) 炒肉片(虾咧温玛) 炒肉丁(虾书温玛) 糖醋排骨(自炸昂玛) 香肠(趴巴久玛) 地点: 医院(门康) 汽车站(莫札帕左) 寺庙(贡吧) 乡政府(乡思雄)

初识藏文

出于便于同修们更好地闻修藏传佛法,尤其是观修种子字,本站利用《安多藏语会话选编》《藏文拼音教材》《拉萨口语读本》学习藏文的书籍整理出一些学识藏文字母的简单的入门资料,提供给大家作学习参考之用。 字母概述 藏文字母通常称,共三十个,每四个字母一组,分七组半;每组开头一个字,可作本组名称的称呼字。如等,单念时,都带有a音。 三十个字母都可作字根(也教基字),藏语叫。字根是构成字的基本的或中心的字母。藏文字以字根为中心,分别可带元音.加字等,加在基字前方的叫前置字(前加),加在基字后方的叫后置字(后加),又在后置字的后面再加字叫又后置字(再后加),加在基字上方的叫头置字(上加),加在基字下方的叫系足字(下加)。 如: 藏文字与字之间有分字点,句末有分句号。藏文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由七个成分组成。如:

七个成分中,7是元音符号,其余的都是辅音字母。1是这个音节的基字,2.3.4.5.6是加在基字的上.下.前.后,以及最后的附加字母。七个成分中基字是不可缺少的成分,其它成分少一个或几个仍可以成音节。 辨认基字: 凡带有上.下加字或元音符号的是基字。如: 两个字母组成的音节,第一个字母是基字。如: 四个字母组成的音节,第二个字母是基字。如: 三个字母组成的音节,如果第三个字母是,而第二个字母是 之一时,第一个字母是基字。如: 。此外,第二个字母是基字。如: 。

辅音字母 藏文始创于公元七世纪左右,是一种拼音文字,自左向右横写,共计三十个字母,四个元音符号。读音在不同的方言地区有一定差别。我们这里标注的国际音标注音基本是根据青海省环海地区藏语音标注,但不一定完全符合标准,所以只能作为参考。 色达地区字母发音,由甲修寺日嘎上师示诵。 (慢读)MP3下载: (快读)MP3下载: 注释:

汉语外来词热词

汉语外来词热词目录来源方法实例引言当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时,他们所固有的语言也皆不可避免地相互影响。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曾经这样说过,“语言,象文化一样,很少是自给自足的,交际的需要使说一种语言的人和说临近语言的或文化占优势的语言的人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式的接触,都必然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接触是一种很常见的社会现象,而语言接触的一个必然结果就是外来词的产生。 外来词(1oanword),也叫借词(borrowing),是指从别的语言吸收来的词语。为了满足社会生活和发展词汇的需要,任何民族都必须向其他民族借用一定的词语来丰富自己的语言。“一个民族语言借用,吸收另一个民族的词语是语言的普遍现象,自古有之,各个民族皆有之。”英语之所以号称世界上词汇最丰富的语言,是因为英语吸收外来语的能力特别强,据统计,英语中有70%以上的词汇来自其他语言,本民族的词汇还不到30%。日语的借词在总词汇量中也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仅从汉语借的词就占总量的40%。自魏晋六朝以后,汉字被用作日语的书写工具,汉语的词也就大量地涌进日语。这些词在日语中还保留着汉语词古代的读音。现代日语更是从西方语言,尤其是英语中大量吸收外来词。据日本国语研究所统计,日语字典里每lO个词中至少有1个是外来词,一个普通日本人的语汇中至少有30%是外来词。 汉语自古就和其他民族有来往,当然也从其他民族语言中吸收了不少外来词。小知识:汉语的借词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但大规模的借词主要有三次。 第一次借词高峰是在汉唐时期(公元前2o6一公元907)。特别是汉唐盛世即社会生产力最发达的两个时期,科学文化兴盛,国内政局稳定。其间有两个重要事件,导致了大量外来词的产生。一件是张骞出使西域,另一件是佛教的广泛传播。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丝绸之路,大量的外来词被吸收到汉语的词汇中,其中有很多词语已经纳入了全民族的公用词汇中,看不出外来语的痕迹了。例如:琉璃,琵琶,唢呐,苜蓿,石榴,苹果,橄榄,胡椒,茉莉,葡萄,菠菜等等。佛教广泛传播而引入的外来词数量众多,有很多只能在佛经中才看见,有些已经成为汉语的基本词汇,例如:佛,菩萨,罗汉,观音,阎罗,地狱,和尚,因缘,境界,觉悟,心心相印,打成一片,不可思议等。这些与汉语固有词早已打成一片,真是不可思议! 汉语历史上的第二次借词高峰是在经历了封建社会的长期停滞以后,从晚清到五四运动的近百年时间。这一次大规模的借词主要有两个方面的社会原因。一是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二是一批接受西方启蒙思想教育的有识之士开始把目光投向海外。在同西方文化的广泛接触中,西方国家的新思想、新事物被引入中国,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外来词。这批外来词范围较广,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科学以及日常生活等方面。 在政治经济方面的词如:德谟克里西(民主,英语democracy),苏维埃(工农兵代表大会,俄语CoBer),沙文主义(狭隘的民主主义,法语chauvinisme),苦迭打(政变,法语coup d’etat),柏里玺天德(总统,英语president),布尔乔亚(资产阶级,法语bourgeois),普罗列塔利亚(无产阶级,法语proletariat),等等。 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词如:赛因斯(科学,英语science),声纳(水下声波定位装置,英语sonar),卡路里(热量单位,英语calory),马达(发动机,英语motor),德律风(电话,英语telephone),康拜因(联合收割机,俄语KOM6a,C~H),水门汀,士敏土(水泥,英语cement)等等。文体艺术方面如:幽默(诙谐,英语humor),吉他(六弦琴,英语gmtar),探戈(一种舞蹈,英语tango),马拉松(42.195公里长跑赛,英语m啪thon),扑克胜(拳击,英语boxing)等等。日常生活方面的词如:咖啡(一种饮料,英语coffee),三明治(一种夹心面包,英语sandwich),白兰地(一种酒,英语brandy),等等。这一时期的外来词中音译词较多,特别是政治方面的词,很多都被后来的意译词所替代。如:柏里玺天德一总统,德谟克里西一民主,布尔乔亚一资产阶级,普罗列塔利亚一无产阶级等。但在科学技术和日常生活中的很多词都被保

日常藏语学习

日常藏语学习 热水Qiu guo 秋过喝水Qiu dong 秋东饭Ka la 卡拉 好吃Xi mu du 吃饭Ka la sa 卡拉撒糌粑Zan ba 茶Qia 恰酥油茶Qia pe jia 喝茶Chi a dong 迟阿东肉Ca xia 擦夏 青稞酒Qiang 强奶酪Da xiu 达修碗Po ba 颇巴杯子Ge la si 筷子Kuai zi 零Lai guo 来过一Ji 吉二Ni 尼三Song 松四Xi 西五A阿六Chu 出七Dun 顿八Gei 给九Gu 顾十Jiu 就二十Ni jiu 尼就元Guo mu 过木角Mao zi 茂子分Pin 品一元Guo mu ji (其它类似)钱Bei xia 贝夏多少Ka zi rei 卡则热没有Min du 敏度有Du 度 自行车 Deng ge 邓戈汽车 Me zha么扎汽车站 Mo zha pa zuo 莫扎帕左旅馆 Jun kang 均康商店 Cun kang 村康加油站 Nong lu sa 弄鲁萨银行 Wei kang 威康邮局 Yi song kang 伊松康寺庙 Gong bai 贡拜市场 Cun na 村纳医院 Men kang 门康 刀 Zhi 知电话 Ka ba 卡巴钥匙 Di mi迪米票 Ba si 巴斯 电 Luo 罗笔 Niu gu 牛古纸 Xiu gu 修古狗 Qi 奇辛苦了 Ga di 嘎地好走 Pai a 派阿去哪里 Ka wa zhu 卡瓦主从哪里来 Ka nai fei ba 卡耐费巴附近 Ni ge 尼格不清楚Sin ge man 头痛 Jiu dong 是 Rei (第一人称为yin) 不是 Ma rei (mai) 这个 Di 地那个 Pi gei 批给 走 Zhu 主去不去 Zhu gei 主给不去 Zhu mai 主 迈怎么走 Gu si zhu 古斯主吉祥如意 Zha xi de le 扎西德勒不知道 Ha gu mu ma song 哈谷牧马松求求你 Gu ji gu ji 估计估计价格 Guang ze 广泽便宜 Guang ze kai bo 广泽开 波贵了 Guang ze qing bo 广泽清波多少钱 Bei xia ka zi rei 贝夏卡则热我买了E a ni ge yi 额阿尼格因我不买 E a ni ge mei 额阿尼格没 什么名字 Ming ka yue 名卡曰 我的名字是E a ji ming 额阿吉明请坐 Xiu dian jia 秀垫 佳请进 Ya fei 牙费上面 Gang la 岗拉下面Wo la 窝拉左边 Rong qiao 容巧右边 Ye qiao 也巧前面 Tun la 屯拉后面 Qiu la 求拉里面 Nang ruo 囊若外面 Qi ruo 其若 没有零钱 Mao zi min du 毛兹敏度辛苦啦 Ga di 嘎地

汉语外来词浅析

汉语外来词浅析 摘要:汉语对外来词的吸收大致可划分为古代外来词和现代外来词两个阶段。外来词的进入,丰富了汉语的词汇,促进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但是这些词进入汉语之后,受到了汉语多种因素的制约而呈现出多方面的特点。 关键词:汉语外来词;特点;分类;历史 语言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而民族之间的大融合以及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政治、经济的交流,也在一定程度上极大地促进了语言的发展。因此一种语言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必将反映出民族融合与交流的痕迹, 而在语言的要素当中词汇是最能反映这一现象的。相对于汉语来讲,外来词又是反映这一语言现象的载体。本文试图通过对汉语外来词的研究,揭示出外来词的特点和其中蕴含的文化信息。 一.汉语外来词的历史 汉语吸收外来词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的华夏族与周边民族甚至更远的国家已有交往,并带来了语言的相互渗透。例如:《楚辞·大招》中“小腰秀劲,若鲜卑只”中的“鲜卑”就是外来词,是指一种金属带钩。纵观整个汉语发展史,汉语对外来词的吸收大致可划分为古代外来词和现代外来词两个阶段。古代外来词指鸦片战争以前,由于中国基本处于封闭状态,外来词主要来源于佛教传入地——西域或国内其他少数民族,其吸收高潮在汉唐时期。当时国内经济繁荣,我国与周边兄弟民族和亚欧诸国来往频繁,汉语与西域诸语言的接触广泛,这就使汉语有很多机会吸收外来词。如:葡萄、狮子、枇杷、楼兰等。再有隋唐时代,大量佛经从印度的梵文翻译过来,于是佛教词语大量涌入到汉语词汇中,如Buddha译为“佛”,Nama译为“南无”。 现代外来词指鸦片战争以后,主要吸收以英语为主的现代印欧词汇。这一百多年来,汉语对外来词的吸收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高潮:一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社会,随着欧美列强的入侵,欧美各国的科学文化被陆续介绍到中国,同时把大量的外国词汇特别是英语词汇借用到汉语中来。如:赛恩斯(science)、奥

黑水藏语

第二章语言 黑水县是一个多语言地区,语种较多,除汉语外,藏族居民分别使用着藏语、嘉绒语和接近羌语的黑水方言三种语言,从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 第一节藏语 境内分布的藏语是属于安多方言的一种土语。安多方言,俗称“草地话”,黑水方言称“石巴智”(sp z),分布在芦花镇的三打古村、沙石多乡的马河坝村、银真村、干市坝村、奶子沟村、晴朗乡的上达盖村、下达盖村、卡龙镇的才盖村等地,操安多方言的约有1300余人。 境内分布的藏语安多方言,其中芦花镇三打古村的语言与麦扎才盖村的语音略有差异。芦花镇三打古村的语音与沙石多乡、晴朗乡等地的语音则基本一致。以打古话为例,没有声调,在复辅音声母中有前置鼻音,有送气的清擦音声母,没有长元音,有央元音X,Y 很少,没有复元音,辅间韵尾很多。在词汇方面与康藏方言、卫藏方言所体现的异同情况和在语音上所体现的情况是一致的。在三打古话里形容词的三个级都用副词表示,和康巴方言一样。表示疑问主要是在动词前加疑问副词。在三打古话里,一部分动词自动使动的变化则用辅音和元音的曲折变化来表示。 第二节黑水藏语方言 方言分类 由于与羌族聚居的茂县相毗邻,其语言与茂县羌语北部方言相通,其特点在于没有声调,有较为丰富的复辅音声母和辅音韵尾。操黑水方言的居民,自称“尔码”(rma),称自己所说的话为“尔玛兹”(rmaz)。分布在芦花镇的泽盖村、热拉村、谷汝村、二古鲁村、四美村、沙板沟村、查日阿村、罗坝街村、卓格都村、铁别村,沙石多乡羊茸村、昌德村及麻窝乡,红岩乡,双溜索乡,维古乡,木苏乡,洛多乡,龙坝乡,石碉楼乡,瓦钵梁子乡,色尔古乡,知木林乡,扎窝乡,慈坝乡,晴朗乡的库车村、八字村、二牛奶村、竹子村、纳窝村、仁恩塘村、知尔村、日格老村、俄多村,卡龙镇色湾村、达安村、俄寨村,人口有45000余人。黑水方言按其结构又可分为四个土语。 芦花土语分布在沙石多乡的羊茸、昌德,芦花镇的谷汝、泽盖、二古鲁、热拉、查拉、四美、沙板沟、罗坝街、卓格都等地。 麻窝土语分布在麻窝乡、红岩乡、双溜索乡、扎窝乡等地。 知木林土语分布在知木林乡、慈坝乡、晴朗乡和卡龙镇等地。 维古土语分布在维古乡、木苏乡、洛多乡、龙坝乡、石碉楼乡、瓦钵梁子乡和色尔古乡等地。 语言范例 黑水话,是以麻窝语音为主,参照小黑水、维古、芦花等地方语言组织而成。注音采用汉文,为的是认读方便。有的音需两字或几字切读,即字下以“—”横线为标记。 生产用语 农业 日儿钵(土地): 日儿夕(荒地)日儿夕得勒格比(熟荒地)日儿(耕地)日儿卡必(坡地)

藏语常用语及简单对话

藏语常用语及简单对话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藏语常用语及简单对话1、生活用语: 吉祥如意(扎西德勒) 早晨好(休巴德勒) 下午好(求珠得勒) 晚上好(宫珠得勒) 谢谢(突及其) 再见(卡里沛) 你好吗(如索得波饮拜) 叫什么名字(名卡热) 对不起(广达) 买(尼) 卖(冲) 贵了(孔泽青波) 钱(贝夏卡则热) 我买了(尼格因) 钱(夏) 要钱(奴古吧) 不要钱(米古吧 ) 电话 (喀吧儿) 同意( 没吞油) 不同意( 没吞美 )

吃( 酒挚日) 要归(吧) 不要(米归吧 ) 问询( 家珍休) 不好(雅布梅吧 ) 好( 雅布) 投诉(仁杜) 创伤(索巴 ) 泻肚(垂巴些 ) 胃痛( 扑瓦拿瓦 ) 牙痛(索拿瓦 ) 咳嗽( 鲁加吧) 头痛(国拿瓦) 发冷(长休儿加) 发烧(擦瓦加 ) 行宴(陪吉洒玛) 接风(宴陪苏洒玛) 你( 切让 ) 我们(额让措) 他/她(阔 ) 你们(切让措 ) 亲戚( 班切)

父亲 (爸啦 ) 母亲(阿妈啦 ) 酒吧 (仓糠) 女儿(布姆) 儿子(布 ) 医生 (闷八) 姐(坚姆) 我(额啊 ) 哥哥( 坚普 ) 村、乡、县长( 同音) 解放军(金珠玛米) 住宿餐饮: 小吃店(塞琼糠) 清真餐(咔旗塞) 自助餐厅( 瓤(rang)倔洒玛) 藏餐( 博塞) 餐馆(洒糠) 洒吧(仓糠) 早餐( 晓塞 ) 午餐(银贡洒玛) 晚餐(贡浊洒玛 ) 中餐(荚塞)

西餐(戚接塞 ) 素菜(欧参日) 牦牛肉(搜虾 ) 咖喱牛肉(搜虾咔擦) 红烧牛肉( 卢虾洒玛) 羊肉(卢虾) 手抓羊肉(卢虾导醉) 烤羊肉(卢虾丝玛) 猪肉(趴虾) 红烧肉(红烧趴虾) 回锅肉(回锅趴虾) 粉蒸肉(趴虾啷醉) 炒肉片(虾咧温玛) 炒肉丁(虾书温玛) 糖醋排骨(自炸昂玛) 香肠(趴巴久玛) 地点: 医院(门康) 汽车站(莫札帕左) 寺庙(贡吧) 乡政府(乡思雄)

浅谈从英语中汉语借词发展趋势

浅谈从英语中汉语借词看中国英语的发展趋势 作者:陈中平日期:2010-09-30 字体大小: 小中大 论文关键词:汉语借词中国英语中国文化汉化思维发展趋势 论文摘要: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汉语借词。随着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汉语借词最终可能会发展成为中国英语词汇部分。中国英语是成长于中国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用来交流的,以规范英语为核心的英语变体,它受中国文化和汉语思维的影响。中国英语在诸多层面有着自身特点,本文在各位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思考与总结,从中国英语的存在依据、概念界定、语言特征和发展前景四个角度作了分析。 语言是反映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而作为语言最敏感、最活跃因素的词汇,则是观察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个窗口。语言之间相互借用是语言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英语作为当今世界广泛使用的语言更是如此。英语发展成一种世界性的语言从世界各个语种中吸收了不少词语,汉语也毫不例外。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几乎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日常生活等所有领域。根据我国学者的最新统计,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有1488个(汪榕培,常骏跃.2001)。实际上,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新闻报刊上出现的,未被收录进词典的汉语借词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英语中大量涌现汉语借词的现象始于一百多年前。近年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及对外文化交流和商贸往来的不断扩大与深入,英语中更是大量借用反映中国文化各方面特有的事物与现象的词。如Tai Chi(太极拳)、Kung—fu(拳术,武术,功夫)、silk(丝)、mahiong(麻将)、Yangkof秧歌)、Shi Ching(诗经)、Taoism(道教)、fengshui(风水)、Confucius(孔子)、Mencius(孟子)、Maoism(毛泽东思想)、papetiger(纸老虎)等等。显而易见,这些词一般都表示中国的特有事物或汉语里的特别说法。 另外,新闻媒介也在深深地影响着英语中的汉语借词。中国在海外发行量最大的《中国日报》(China Daily)以及其他的诸如《北京周报》、《中国建设》、《时代周刊》和一些英文电视节目,特别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以及互联网等,在传播中国文化的同时,也影响着汉语借词的输入。每年《中国日报》所发布的“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大部分是以意译的形式而出现的。比如“菜篮子工程(vegetabl e basket project)”、“乡镇企业(township enterprises)”等。可以预见,在这些“有中国特色的词汇”中,一部分词汇将成为永久的英语词汇,并且随着社会、文化和中国在国际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汉语借词最终会发展成为中国英语中一个必要的组成部分。 事实上,早在1980年,葛传规先生就提出了“中国英语”的概念。他说:“在旧中国和新中国,讲或写英语时都有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要表达,如科举(imperial examinations)、翰林院(Han Lin Yuan)、五四运动(May Fourth Movement)、白话文(baihua wen或baihua)、人民公社(people S commune)、四个现代化(four modernizations)等,这些不属于讲英语民族的人所惯用的词语,应当称作China English。”虽然这种提法引起了很多争议,但从此以后“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被学者们广泛使用和讨论。 纵观诸多学者对中国英语近二十几年的研究现状可以看出,大家由刚开始对是否存在中国英语提出质疑继而转向对它的肯定与拥护,纷纷为之著书立说,试图从不同的角度去认识、把握。有从下定义着手对其进行界定的,像汪榕培、李文中、谢子君、姜亚军等;也有学者呼吁大家对中国英语进行系统的描述性研究,像杜瑞清和姜亚军等。在一片拥护声中,

汉语的借词现象和特点

汉语的借词现象和特点 借词也叫外来词,通常认为它指的是音或者义借自外语的词。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词的借用。只要民族之间有接触,就会有词语的借用,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汉语也不例外。 一、汉语借词现象 在汉语史上的借词现象的高峰时期概括起来主要有七段。 1.汉代从西域借词 我国是一个传统内陆国家,贸易往来、战争征伐、文化交流最早都是向内陆发展。汉朝是强盛的中原帝国,它对外交往的首选是向西发展,此时历史上著名的张骞出使西域和丝绸之路都加强了中原与西域诸国的联系,因此,汉语中出现很多西域借词,比如苜蓿、葡萄是大宛语的音译,琥珀是古波斯语的音译,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时期来自西域的借词在现代汉语中保留并不多。 2.汉末到盛唐从梵语借词 梵语是古印度语的一种,现在仍是印度23种官方语言之一,古梵语文献数量仅次于古汉语文献数量,居世界第二,远远超过古希腊语和古拉丁语的文献数量,古梵语文献主要是佛经。早在西汉末年,佛教的《浮屠经》传入我国,之后不断有佛经传入,翻译佛经的过程中,引入了很多新

的概念。那么,汉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借用了很多古梵语词。比如:“佛”最初音译为佛陀,或浮屠,简称佛。本意是“觉醒、顿悟”,佛教徒把教主释迦牟尼尊称为佛;“塔”最早的梵语音译是?堵坡,意思是佛教高僧埋葬尸骨的坟冢。晋朝以后,人们专门造了“塔”字,塔也就成为一个意译的借词,一直沿用至今;“袈裟”是梵语的音译词,意思是僧尼的法衣;“伽蓝”音译借词,意思是僧众居住的庭院,现在在洛阳、吉林、无锡、苏州等地都有伽蓝寺。梵语借词数量庞大,日本学者编纂的《汉语佛教大词典》收录的佛教词语多达3万5千余条,其中绝大部分是梵语借词。 3.元代从蒙语借词 宋代,蒙古族就已经与汉族发生过接触,乃至元朝建立,汉语与蒙语有了更为广泛而密切的接触,汉语此时出现向蒙语借词的高峰。 “歹”是个象形字,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有裂缝的残骨。而现代汉语“歹”字的意思是“不好”,这个义项最早出现在元代文献里,比如出自元杂剧《窦娥冤》的一句话“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这个义项就是源自蒙语的近音字[tai],此时,现代汉语“歹”字本义已经消失,而是完全借用了蒙语的意思。同样“蘑菇”、“站”、“把式”等也是来自蒙语的音译借词。 4.清代从满语借词 清兵入关以后,建立了清王朝,汉语中满语借词逐渐多了起来,比如:阿哥、格格、贝勒、贝子等等,这些都是满语的音译借词,随着清朝的灭亡,很多满语借词在口语中消失,一少部分留了下来,比如内蒙古有的地名叫贝子庙。现代汉语中典型的一个满语借词是萨其马(满族的萨其马是

小度写范文则古文翻译 古文翻译器在线翻译-藏文翻译器在线翻译模板

则古文翻译古文翻译器在线翻译|藏文翻译器在线翻译 古文翻译!蔡泽,燕国人。 游学四方,向所在诸侯求取官位,(都没有获得机会。 )到赵国,被驱逐。 又前往韩、魏,在路上,所带行厨炊具又都给别人抢去了,于是蔡泽只好向西到秦国。 蔡泽准备去见秦昭王,就(用计)先派人扬言,用以激怒秦国宰相范雎,说:“燕人蔡泽,是天下见识高超、口辩厉害的智慧之人,他一拜见秦王,秦王一定会使你窘迫而(蔡泽)定会夺取你的相位。 ”范雎听说后,派人召蔡泽来见。 蔡泽进见,却只长揖之礼而不下拜,本来早就(惹得)范雎不高兴。 等到接见后,蔡泽的态度又很倨傲放肆,范雎于是责备他说:你曾经扬言要取代我做秦国宰相,难道有件事吗?请允许我听听你的说法!”蔡泽说:“假使像商君、吴起、大夫种那样的结局,也可以作为祈向的愿望吗?”范雎料到蔡泽故意引用这三人之事,是要用这些说辞来堵住自己的嘴。 于是就诡辩地回答说:“为什么不可以!像这三个人,本来就是仁义的极致,忠诚的标准。 因此君子为保持节义可以以身殉难,视死如归。 活着而受辱没,还不如为节义死去而荣耀。 士人本来就有杀身成名的,只要仁义所在,即便死也无所怨恨,为什么不可以!”蔡泽说:“商君、吴起、大夫种作为人臣,做得对;但那些君主,却错了。 所以,世人称这三人尽了忠孝之功而不得好报,难道羡慕他们那样不得好报而白死么!十人建功立业,难道不期望成全吗!性命和功名都得成全的,这是最好的愿望。 功名可以使后世景仰而性命却失去的,这就次一等了;性命虽得苟全,但声名却蒙受污辱,这就是最下的一等了。 ”听到这里,范雎称许蔡泽的话。 于是请他入座,待为上宾。 过后几天,范雎上朝,把蔡泽的情况向秦昭王作了禀报。 秦昭王召见蔡泽,同他谈话,大为喜悦,授予他客卿之位。 范雎于是托言有病情昭王允话他归还相印。 秦召王新宠蔡泽,于是授予蔡泽宰相之位,并在他的辅佐下灭了东周。 蔡泽做秦相几个月后,有人说他的坏话,中伤他,蔡泽害怕被杀,于是就托言有病归还相印。 在秦国十多年,奉事昭王、孝文王、庄襄王,最后奉事秦始皇。 蔡泽作为秦国使者出使燕国,在燕国三年,就让太子丹被送入秦国当了人质。 文言文翻译现场直译:钱金玉担任松江千总,性格刚烈果敢,崇尚廉洁。 道光壬寅年,鸦片战争爆发,钱正休假探亲,听到消息马上打点行装返回。 他的亲戚朋友劝阻他说:“现在军情如此紧急,是福是祸都不知道,上司又没有下公文让你回去,你为什么这样急着去呢?”钱金玉没有听从。 (钱金玉)赶到吴淞,镇守西炮台,与部下同吃同睡,以身作则勉励部下。 后来东炮台被攻陷,炮弹都集中打向西炮台。 钱金玉奋勇战斗,浴血奋战好几个小时,左臂中了三弹,也丝毫不后退。 保卫他的士兵哭着对他说您家有老母需要供养,不能死啊。 钱金玉笑着谢绝说:“哪有拿着国家的俸禄而不赴国难的道理?不要为我的母亲考虑!”不一会,一颗炮弹飞来,打中钱金玉左胸,马上倒地。 临死前,钱金玉还在不停高喊“奸臣误国!”。

2020年藏语常用语及简单对话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藏语常用语及简单对话1、生活用语: 吉祥如意(扎西德勒) 早晨好(休巴德勒) 下午好(求珠得勒) 晚上好(宫珠得勒) 谢谢(突及其) 再见(卡里沛) 你好吗(如索得波饮拜) 叫什么名字(名卡热) 对不起(广达) 买(尼) 卖(冲) 贵了(孔泽青波) 钱(贝夏卡则热) 我买了(尼格因) 钱(夏) 要钱(奴古吧) 不要钱(米古吧 )

电话 (喀吧儿) 同意( 没吞油) 不同意( 没吞美 ) 吃( 酒挚日) 要归(吧) 不要(米归吧 ) 问询( 家珍休) 不好(雅布梅吧 ) 好( 雅布) 投诉(仁杜) 创伤(索巴 ) 泻肚(垂巴些 ) 胃痛( 扑瓦拿瓦 ) 牙痛(索拿瓦 ) 咳嗽( 鲁加吧) 头痛(国拿瓦) 发冷(长休儿加) 发烧(擦瓦加 ) 行宴(陪吉洒玛) 接风(宴陪苏洒玛)

你( 切让 ) 我们(额让措) 他/她(阔 ) 你们(切让措 ) 亲戚( 班切) 父亲 (爸啦 ) 母亲(阿妈啦 ) 酒吧 (仓糠) 女儿(布姆) 儿子(布 ) 医生 (闷八) 姐(坚姆) 我(额啊 ) 哥哥( 坚普 ) 村、乡、县长( 同音) 解放军(金珠玛米) 住宿餐饮: 小吃店(塞琼糠) 清真餐(咔旗塞) 自助餐厅( 瓤(rang)倔洒玛)

藏餐( 博塞) 餐馆(洒糠) 洒吧(仓糠) 早餐( 晓塞 ) 午餐(银贡洒玛) 晚餐(贡浊洒玛 ) 中餐(荚塞) 西餐(戚接塞 ) 素菜(欧参日) 牦牛肉(搜虾 ) 咖喱牛肉(搜虾咔擦) 红烧牛肉( 卢虾洒玛) 羊肉(卢虾) 手抓羊肉(卢虾导醉) 烤羊肉(卢虾丝玛) 猪肉(趴虾) 红烧肉(红烧趴虾) 回锅肉(回锅趴虾) 粉蒸肉(趴虾啷醉) 炒肉片(虾咧温玛)

[借词,汉语,英语]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及其社会文化功能 一、相关概念 (1)中国英语(China English) “中国英语”的概念,由葛传槼先生1980 年在《翻译通讯》首次提出,以区别于不规范的中式英语(Chinglish)”。他认为,中国人讲或写英语时总有一些我国所特有的东西需要表达。之后,“中国英语”成为语言学界研究的一个热点,也有多个学者对中国英语的概念作出描述,影响较大的定义有二。汪榕培(1991)是第一个给出“中国英语”定义的中国学者,“中国英语是中国人在中国本土上使用的以标准英语为核心,具有中国特点的英语称为中国英语。中国英语是英语国家使用的英语跟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一种客观存在。”汪先生经过不懈努力证明了“中国英语”客观存在的事实,结束了之前“中国英语到底存在与否”的学术纷争,在英语全球化及本土化进程中,为“中国英语”赢得“社会地域变体”的合法身份。第二个有较大影响力的定义由李文中(1993)提出,“中国英语是指以规范英语为核心,表达中国社会文化诸领域特有事物,不受母语干扰和影响,通过音译、译借及语义再生诸手段进人英语交际,具有中国特点的词汇、句式和语篇。”李先生对“中国英语”的内涵和外延作出界定,将国内“中国英语”的定性定位研究引向高潮,为之后“中国英语”研究视角的深化及扩展奠定了基础。之后学者的研究领域主要覆盖社会语言学、语用学、文体学、翻译学、跨文化交际等维度,研究“中国英语”的变体性质、中国英语与中国式英语的区别、中国英语的成因研究、中国英语的评价标准、中国英语的特征与功能、中国英语与翻译、中国英语与英语教学、中国英语语料库建设、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等。 (2)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es) “世界英语”(World Englishes)的概念是世界英语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Kachru (1985,1988,1991)在上世纪80年代提出来的,指不同文化背景中所使用英语的模式或变体,是英语在全球化过程中形成的多种地域变体的总称。Kachru 提出World Englishes有两个目的,一是给非本族语人士在语言交流中形成的变体一个合法的地位,批驳把非本族语人士在使用过程中形成的英语形式视为中介语的观点; 二是对抗标准英语的霸权,也就是反对英语全球化应该以英美变体为标准的观点。 依据Kachru的“World Englishes”理论判断,中国英语是世界英语扩展圈当中的一种英语变体,它满足为表达中国特有的事物而产生并能为英语本族语者所接受的地域英语变体的标准。中国英语的存在是一个客观事实,其出现及发展是一种历史必然,是英语与汉语接触并且相互影响的结果,是英语全球化及本土化的具体体现。 (3)借词(Loanword)及英语中的汉语借词(Chinese loanword) 中国英语在语音、词汇、句法、语篇及语用层面均与“内圈英语”有差异,其中词汇(即汉语借词)层面的“中国特征”最为明显。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2012)对“借词”的定义较为笼统,“借词是从另一种语言中吸收过来的词语”。如此推断,英语中的“汉语借词”是指从汉语中吸收过来的英语词汇,是一种为英语表达提供便利的语言变化现象。学术界对“汉语借词”的界定历经数年,总体上呈现出从笼统到具体、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变化趋势。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