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市场营销概述

国际市场营销概述
国际市场营销概述

第一章国际市场营销概述

第一节国际市场与国际市场营销

一、市场与国际市场

市场营销学中的“市场”和经济学中的“市场”是不一样的。企业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活动首先应了解国际市场的基本概念。

从企业的微观经济分析,人们对市场的理解有以下几种:(1)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2)市场是商品交换和流通的领域;(3)市场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4)市场是指对某种产品有需要和购买能力的人们。现代市场营销学认为市场是指对某种产品有需要和和购买能力的人们。而国际市场就是跨国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在境外的消费者或用户。国际市场比国内市场更加复杂,国外消费者的需求比国内消费者更加多样化,因此国际市场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也就更优质化、高档化和自动化。

二、国际市场营销的含义和特点

1.国际市场营销

市场营销一词译自英文Marketing。1985年美国市场营销协会将市场营销定义为:“市场营销是为创造达到个人和机构目标的交换,而规划和实施理念、产品和服务构思、定价、促销和配销的过程。”市场营销是企业经营者的重要职能。市场营销学是企业将人的需求转化为公司盈利机会的学科。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都是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展开的,人类的各种需要和欲望是市场营销的出发点,市场交换是市场营销职能的核心。商品交换一般应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存在独立的买卖双方;第二,有可供交换的商品;第三,具备买卖双方都能接受的交易条件。

对国际市场营销这一概念的理解应把握好以下三个要点:一是国际市场营销是跨国营销活动,只有将产品和劳务销往国外或境外市场才是国际市场营销;二是国际市场营销是企业的跨国销售活动管理过程,跨国公司、出口企业等是国际市场营销的主体;三是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是为了满足国外消费者和用户的需求,必须注意产品和劳务的市场适销性。国际市场营销学是关于跨国企业如何从顾客的需求和欲望出发,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将产品、技术、资本和劳务迅速

转移到消费者或用户手中,达到顾客的最大满足,以实现企业的利润目标的科学。

国际市场营销的基本思想是企业的全部活动必须以国外消费者为中心,以满足国外消费者的需求和欲望为出发点。通过满足国外消费者的需求,吸引更多的顾客和拥有更大的市场占有率,以达到企业的营销目标,并同时兼顾社会公众利益,保护环境,提高社会福利,促进人类的共同发展。

2.国际市场营销的特点

国际市场营销专家认为:研究国际市场营销经营的实质,不在于采用什么营销技巧,关键在分析和掌握国际市场多种多样的市场营销环境,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针对性的各种经营战略。国际市场营销学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国际市场营销环境适应学。

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营销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联系体现在两者的基本理论、营销观念、营销过程和营销原则等方面具有相通性。区别体现在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是在本国以外的其他国家进行的。

国际市场营销和国内营销相比有以下特点:

(1)国际营销环境的差异性。由于世界各国的地理位置、资源状况、政治经济制度、法律法规、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所以影响国际市场营销的环境与国内市场营销相比也就有了较大的差异,甚至有时大相径庭。这种差异至少带来了双重困难:一方面,由于母国与目标市场国家的环境不同,在国内市场营销中的一些可控因素到了国际市场营销中就可能成为不可控因素。另一方面,由于不同目标国家的环境有差异,所以,适应某国环境的市场营销不一定能适应其他国家的环境。

(2)国际市场营销系统的复杂性。营销系统是指融入有组织交换活动的各种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参加者、市场、流程或力量的总和。与国内营销系统相比,国际营销系统更加复杂。

(3)国际市场营销过程的风险性。

由于国际市场营销比国内市场营销更复杂、更多变,因此,国际市场营销的风险要比国内市场营销大得多,这些风险主要包括政治风险、交易风险、运输风险、价格风险、汇率风险等。

(4)国际市场容量大,竞争激烈。

在国际营销中,企业面对更多的国外消费者和来自全球的竞争者,由于各国的地理距离和文化差异等因素,企业又难以及时了解和掌握竞争对手的情况,因此企业面对的竞争更为激烈。

总之,国际市场营销的上述特点,要求国际市场营销人员甚至是国内市场营销人员要了解世界经济发展变化规律和发展方向,了解各国的文化,具有全球意识。

三、国际营销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市场营销,是指企业将自己的产品或服务,送往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消费者的市场经营活动过程。国际贸易是指各国之间的产品和劳务交换,主要着眼于国家的权益,而国际市场营销则是以企业为主体从事的国际市场的商品和劳务的交换活动,主要是以企业利益为基础的生产经营活动,因而在市场主体、理论基础、生产经营特征、商品交换范围、利益机制等方面,都有不同特点。美国经济学家费恩·特普斯特拉(Vem Terpstra)对此进行了详细比较(见表1—1)。

表1—1 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特点比较

由表1—1可以看出,国际营销与国际贸易虽然都是跨越国界的经营活动,但两者行为主体不同,信息来源不同。国际营销比国际贸易包含的作业流程更宽,

它包含引导产品从生产者到消费者手中的全过程,而国际贸易一般只包括其中的国际交换过程;国际营销不仅重视国际交换,而且也重视国际生产与国际消费;国际营销涉及跨越国境的所有方式,而国际贸易只涉及进出口方式;国际营销活动比国际贸易更富有主动性及创造性,是集生产、交换和消费于一身的综合性企业活动,而不仅仅是单纯的贸易活动。

四、国际营销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国际营销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主要有政治素质、品行与心理素质、业务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

1.政治素质

从事国际营销的人员应爱祖国,有强烈的民族责任感,自觉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对外经济贸易方针、政策,关心国内外政治、经济形式;作风正派,艰苦朴素,有良好的个人修养,讲文明、有礼貌;对工作认真负责,忠于职守,有较强的进取心;努力学习,勇于实践。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国际营销人员在复杂的国际经济交往中,自觉维护国家和企业利益,使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品行与心理素质

(1)诚实正直。诚实正直的人,言谈举止自然,显得心胸坦荡,令人愿意与之交往。营销实战中,诚实正直能让营销人员赢得更多客户信任,获得较好销售业绩。客户对营销人员一般总有一种戒备心理,营销员在宣传自己的产品和服务时,一定要客观,要重合同、守信用。要分清营销技巧与歪曲事实的界限。要在客户面前树立诚实正直的个人形象,从而真正赢得顾客的信任。

(2)较强的自信心、远大的抱负和持之以恒的精神。坚强的信心是成功的源泉,远大的抱负是获胜的基础。许多事业成功者的经历告诉我们,他们成功的原因不是他们会做什么或能做什么,而是他们想做什么,想做成什么。他们往往并不是那些体力、智力最优秀的人,而是那些有较强的自信心,胸怀大志,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顽强者。特别是国际市场营销人员比国内市场营销人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障碍要多。因此国际营销人员要十分重视培养自己的自信心。只有这样国际营销人员才能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持之以恒,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3.业务素质

国际市场营销人员应熟悉我国对外经贸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有关的国别、地区政策;掌握国际贸易理论、进出口贸易的程序、进出口合同的履行、汇率变化分析,防范商业信用风险、价格风险和外汇风险的方法和措施;掌握进出口价格的计算技巧,掌握市场营销学及国际贸易法规(含知识产权法)和惯例等专业知识;了解与反倾销有关的概念,熟悉反倾销诉讼的一般程序,出现经济纠纷时,懂得运用国际法律、国际仲裁这些重要手段和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熟悉商检、海关、运输、保险等方面的有关业务程序;懂得商品学基本理论,熟悉主管商品的性能、品质、规格、标准、包装、用途、生产工艺和所用原材料等知识;了解主管商品目标市场国家或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及风土人情、消费水平以及有关出口方面的条例和规定;了解自己主管的商品在世界上的产销情况、贸易量、主要生产和进出口国家或地区的贸易差异及价格变动情况;能利用网络和其他信息技术独立开展国际营销活动。

4.能力素质

(1)敏锐的洞察能力和较强的市场调研能力。营销人员的洞察能力,主要是指其根据顾客的穿着、言语和行动等去了解分析、判断顾客购买心理的能力,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因此,好的营销员应具备较好的洞察力和心理分析能力。国际营销人员应具备运用市场调研、市场预测技术,利用一切途径捕捉市场信息,及时掌握市场变化和需求动态,搜集、整理、分析国际市场行情和客户情况,写出市场调研报告,提出经营建议等能力。

(2)机动灵活的应变能力。国际营销人员面临的市场环境是复杂多变的,经常会出现一些突发事件。这就要求营销人员应具有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在不失原则的前提下,做到机智的灵活、应变有方,根据当时的场景和氛围迅速地作出反应,甚至是不动声色地达到目的。机智灵活的应变能力取决于敏锐的洞察力和准确分析、判断的能力。营销人员应思维敏捷,能够及时察觉顾客需求的变化对营销效果的影响,并针对变化的情况,及时采取必要的应对措施。

(3)锐意改革的创新能力。现代营销工作是一项需要具有高度智慧的脑力劳动,是一种综合性工作,也是一种创造性很强的工作。营销人员只有创造性地运用各种营销技术和手段、机会,进行营销策划、市场调研、市场开发、客户管

理等,才会有出色的工作业绩。

(4)令人信服的影响能力。营销人员要学会激发他人的需要,要具有说服别人和影响别人的技巧。而要说服别人、影响别人,就必须做到换位思考,必须站到顾客的立场,学会理解顾客。

(5)机敏灵活的社交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营销人员是企业的外交家,需要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就要求营销人员懂得公共关系学知识,善于同与业务有关的国内外厂商和业务部门建立、保持和发展良好关系,灵活运用各种正当的交际手段,广交朋友。

(6)娴熟的语言文字能力。掌握一门以上的外语,能独立进行对外洽谈及有关业务活动;能准确起草有关合同、协议和处理日常业务函电;能较熟练地使用电子计算机,有较好的中文水平,能用正确的语言和文字表达思想、交流信息和独立处理业务文件。

5.身体素质

国际营销人员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营销人员的营销工作既是对营销员的智力考验,也是一项艰苦的“抗疲劳测试”,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必须有强健的体魄作为保证。在实际的营销工作中,营销员需要经常与各种各样的顾客打交道,经常外出旅行行销,日夜兼程,劳动时间长;有时还得携带样品,甚至进行安装操作、维修等劳动。劳动强度大,生活饮食动很难有规律,因此,更需要有充沛的体力和精力,才能履行纷繁复杂的营销职责。

第二节国际营销观念及其变革

国际企业营销观念是指指导企业开展国际营销活动的指导思想、观念、态度、思维方式和商业哲学。企业营销观念随着跨国营销的演进而变化,经历了从“以生产为中心”到“以顾客为中心”,从“以产定销”到“以销定产”,从“国内营销”到“全球营销”的过程。在西方国家工商企业的营销活动中,先后出现了五种营销观念,即生产观念、产品观念、销售观念、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一、生产观念

生产观念(Production Concept)又称生产导向,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形成的一种最古老的经营思想。这种观念是在卖方市场条件下产生的。因而企业

的经营哲学不是从消费者需求出发,而是从企业生产出发。其主要表现是企业生产什么,就卖什么。生产观念认为,消费者喜欢那些可以买得到和买得起的产品,企业经营管理的主要任务是改善生产技术,改进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增加销售量。

二、产品观念

产品观念(Product Concept)又称产品导向,它是从生产观念派生出来的一种古老的经营思想。产品观念认为,只要是产品的质量上乘,具有其他产品所无法比拟的优点和特征,就会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消费者喜欢购买高质量、优等的产品。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企业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提高并不断改进产品质量上,而根本不去考虑市场上消费者是否真正接受这种产品。这种观点最终会使企业感染上市场营销近视症,甚至导致经营的失败。所谓“市场营销近视症”就是不适当地把主要注意力放在产品上,而不是放在市场的需要上,其结果,必然导致企业丧失市场,失去竞争力。

三、推销观念

推销观念(Selling Concept)又称推销导向,是指通过销售的努力来促使消费者或用户大量购买的一种知道思想,是生产观念、产品观念的发展和延伸。这一经营哲学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末至50年代初。当时,社会生产力有了巨大发展,市场趋势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尤其是1929~1933年的特大经济危机期间,大量产品销售不出去,因而迫使企业重视采用广告术与推销术去推销产品。推销观念表现为企业卖什么,顾客就买什么。这种观念虽然比前两种观念前进了一步,开始重视广告术及推销术,但其实质仍然是以生产为中心。

四、市场营销观念

市场营销观念(Marketing Concept)又称市场营销导向或顾客导向。这种观念认为,要达到企业目标,关键在于确定目标市场的需求与欲求,并比竞争者更有效能和效率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可见,市场营销观念是以满足需求为出发点的,即“顾客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这种观念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以后,当时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市场趋势表现为供过于求的买方市场,同时广大居民个人收入迅速提高,有可能对产品进行选择,企业之间为实现产品价值的竞争加剧,许多企业开始认识到,只有转变经营哲学,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

市场营销观念的出现使企业经营哲学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也使市场营销学发生了一次革命。市场营销观念同推销观念相比具有很大的区别。市场营销观念是以市场为出发点的,而推销观念则以工厂为出发点;市场营销观念以顾客为中心,推销观念则以产品为中心;市场营销观念以“4P”(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组合为手段,推销观念则以推销术和促销数为手段;市场营销观念是通过满足消费者需求来获得利润,推销观念则通过扩大消费者的需求来获得利润。可见,市场营销观念的4个支柱是市场中心、顾客导向、“4P”组合和利润;推销观念的4个支柱是工厂、产品导向、推销和盈利。市场营销观念的形成被称为是一次营销革命。它与推销观念的区别如表1—2所示。

表1—2 推销观念和市场营销观念的比较

在现代市场营销观念指导下,企业致力于顾客满意,提高顾客价值。所谓顾客满意度是指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能够给顾客的期望和欲望带来的满足。所谓顾客价值是指顾客从给定产品和服务中得到的全部利益。顾客价值的最大化是顾客满意的前提,顾客满意是企业创造顾客忠诚的基础。

顾客购买产品时,总是希望花费最少的成本获得最多的实际利益,即获得最大的“顾客让渡价值”。“顾客让渡价值”是指顾客总价值与顾客总成本之间的差额。顾客总价值是指顾客购买某一产品与服务所期望获得的一组利益,包括产品价值、服务价值、人员价值和形象价值等。顾客总成本是指顾客为购买某一产品所消耗的时间、精神、体力及所支付的货币资金等,即顾客总成本包括货币成本、时间成本、精神成本和体力成本等。因此,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取胜,就必须向顾客提供比竞争对手具有更多顾客让渡价值的产品。

五、社会市场营销观念

社会市场营销观念(Social Marketing Concept)又称社会市场营销导向,

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出现能源短缺、通货膨胀、失业增加、环境污染严重、消费者保护运动盛行的新形势。这种观念认为,企业的任务是确定目标市场需求、欲求和利益,并且在保持和增进消费者及社会福利的情况下,比竞争者更有效率地使目标顾客满意。这不仅要求企业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与欲望,而且要考虑消费者及社会的长远利益,即将企业利益、消费者利益与社会利益有机地结合起来。

必须指出的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当今国际市场上的企业并不是都树立了市场营销观念和社会市场营销观念,事实上,还有许多企业仍然以产品观念及推销观念为导向。

除了上述五种观念外,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国际营销工作中又出现了大市场营销观念、绿色营销观念、全球市场营销观念等国际市场营销新观念。

第三节国际市场营销的产生和发展

一、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的动因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及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各国经济、技术及文化日益交融在一起。当今,各国大部分企业经营活动已纳入全球经济范围,每个企业必须准备在全球市场中参加竞争,无论企业是否走出国门,都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

同时,近年来,各国通讯事业的发展,交通运输设施的发达,进口关税的降低,导致了世界贸易与投资的迅猛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本国市场不再是本国企业的专有市场,而是充斥着大量国外企业的资金、技术和产品的市场。由于企业不同的自身条件和具体目标决定了跨国营销的原因也会有所不同。

1.国际营销的市场动因

企业开展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首要动机是获得更大的市场,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顺利进入国外市场。各国政府为了保护本国市场、扶持本国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往往采取一系列贸易保护措施,因此,企业需要通过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等方式,将产品生产转移至市场国或不受贸易壁垒限制的第三国,以避开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使产品顺利进入该国市场。

(2)市场拓展化。由于一个国家的市场容量总是有限的,为了扩大市场,获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企业需要通过国际市场营销活动来开拓市场。

(3)市场多元化。如果通过国际营销,将国内市场已经饱和的产品销往尚未饱和的国外市场,就可以维持经营稳定,减少销售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当企业在各地设有分支机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经营活动的灵活性就会加大,对整个市场的适应性也会增大。通过市场多元化,可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4)市场内部化。通过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特别是国际企业分散在世界各国市场的子公司之间的交易活动,可以将原来外部化的市场交易尽可能地内部化,纳入到企业的管理体系中,实现对市场的支配和控制。所以,将国际市场内部化并发挥其优势,是国际市场营销的深层次动因。

2.国际营销的竞争动因

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出于市场竞争的需要,这里又有四个层次动因,其竞争目的不断深化,反映了企业的竞争动机更为理性和成熟。

(1)避开竞争锋芒。目前,许多产品的国内市场需求日趋饱和,竞争十分激烈,为了避开竞争锋芒,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寻找更大的市场空间。

(2)追逐竞争对手。由于企业的竞争对手已经进军国际市场,因而企业若不追随竞争对手进入国际市场,就会产生一种市场失落感或竞争失败感。这实际上是一种“寡占反应”,它是指在寡占市场结构中,只有少数大厂商,它们互相警惕地关注着对方的行为,如果有一家率先投资海外,其他竞争对手就会相继仿效,追逐带头的企业去海外投资,这里固然有海外投资利润诱人的原因,但更重要的是为了保持竞争关系的平衡。

(3)锻炼竞争能力。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许多企业跨出国门,开拓国际市场也是为了锻炼国际市场营销人员,提高其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因为国际市场的竞争水平一般超过国内市场,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就有机会参与较高水平的市场竞争,从而可以借助竞争的动力和压力来推动企业技术创新和提高管理效率。

(4)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发挥竞争优势。由于各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进步水平不同,同一产品在不同国家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在一个国家市场上已不具备优势的产品,可能在另一个国家的市场上仍具有显著的竞争优势。某些在国内市场上供大于求、市场竞争力逐渐衰退的产品,可能在另一个国家的市场上正处于成长期,产品供不应求。因此,企业可将国内市场上已不具备优势的

产品转移到国外市场,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发挥其竞争优势。

3.国际营销的资源动因

各国都有各自的资源优势,国际企业可以通过国际营销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取得全球利益最大化。

(1)开发自然资源。由于各国的自然资源条件不同,企业通过国际直接投资,开发国外的自然资源,可以弥补本国资源的不足,因此,对于资源贫乏的国家来说,利用国外资源成为重要的投资目的。此外,开发国外资源,可能比开发国内资源成本更低、收效更大。

(2)利用劳动力资源。不少发达国家的企业纷纷来华投资,直接从事生产经营活动,除了看中中国巨大的市场外,更看中了中国所拥有的较低廉的劳动力资源。

(3)获取技术资源。国际营销活动还可以使企业获得通过其他途径无法获得的先进技术。这对于发展中国家企业尽快缩小与发达国家企业的技术差距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

(4)赢取信息资源。一方面,企业直接面对国际市场,有利于更及时地了解国际市场的有关信息,为企业把握机会、科学决策提供条件;另一方面,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也可以更直接地向海外市场传递信息,加强与国外消费者和用户的沟通。

4.国际营销的利润动因

企业开展国际营销活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全球利益最大化。国际企业可以通过开拓市场、利用国外的资源优势等取得更大的收益。

(1)通过规模效应,获得更大利润。当企业的产品销量增加时,可以使单个产品分摊的成本降低,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通过国际营销活动,企业可以将产品销往国外市场,从而实现大销量、取得规模经济效益的目的。目前,我国大部分产品的国内市场已基本饱和,要扩大市场就应该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2)利用资源优势,获得更大利润。国际企业通过利用东道国的资源优势,包括上述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及信息资源等可以降低成本,从而取得更大的收益。

(3)利用优惠政策,获得更大利润。各国政府为了鼓励本国企业走向海外,

实施鼓励与支持企业出口的政策是驱动企业走向国际市场的巨大推动力。一般说来,政府主要通过税收政策如减税、退税,金融货币政策如低息贷款、担保贷款、出口价格补贴,为企业提供诸多服务,如提供外贸咨询、国际市场信息等,所有这些支持均有利于加强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实力。

同时,一些国家为了吸引外商投资,在税收等方面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国际企业也可以通过东道国政府的优惠政策获得更大的收益。

二、国际营销的产生和发展

1.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形成

国际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形成于20世纪初。一般认为,第一本以“Marketing”命名的教科书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赫杰特齐(J.E.Hageng)教授于1912年著述出版的。该书的出版被认为是市场营销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出现的标志。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是市场营销学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的市场营销学本身没有明确的理论和原则,其内容仅限于研究推销方法;理论研究也仅限于在大学课堂里进行,没有参与企业争夺市场的活动,因此并没有引起社会足够的重视。

从20世纪30年代到二战结束,市场营销学进入应用时期。这一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产品销售成了大难题,应用市场营销学中的销售理论进行产品销售成为当务之急。但是这一时期的市场营销学研究对象仍然局限于商品销售术和广告术,以及推销商品的组织机构和推销策略等,没有超越商品流通的范围。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随着战争创伤的恢复,世界经济得以迅速发展,国际分工更加精细,国际贸易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分工逐步发展为以现代工艺和技术为基础的分工。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生产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发展中国家则以生产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国际贸易总额大幅度上升,国际市场更加多样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复杂,科学技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国际专业化分工得到进一步深化,生产国际化和资本国际化在深度和广度上继续扩大,新型国际化经济组织如东南亚联盟、欧洲联盟、欧洲经济共同体、石油输出国组织等地区性国际经济集团相继形成,并在国际经济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国际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和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工商企业纷纷把在国内市场上行之有效的现代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直接引申到国际经济贸易活动中,经过市场营销学专家的整理、总结和发展,便形成了国际市场营销学。

2.国际市场营销学的发展

世界经济正以势不可挡朝着全球市场一体化、企业生存数字化、商业竞争国际化的方向发展。现代国际市场营销学正是在这样一个高度竞争、瞬息万变的环境之中应用和发展的。

企业国际营销的发展同世界经济一体化及本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是紧密相连的,其发展演变经历了一个过程,即国内营销—出口营销—多国营销—全球营销。从目前现实看,众多国家仍处于国际营销阶段,少数经济发达国家的跨国公司已进入全球营销阶段。

(1)国内营销(Domestic Marketing)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即使是产品具有出口潜力的企业,也会在其成长过程中经历一段“纯国内营销”时期。国内营销是指国内市场为企业唯一的经营范围,企业经营的目光、焦点、导向及经营活动集中于国内消费者、国内供应商、国内竞争者。其公司在国内从事营销活动可能是有意识的、自觉的战略选择,活着是无意识的、不自觉的想躲避国外竞争者的挑战,有时甚至由于对外界环境的无知而造成“出口恐惧症”,对出口销售持消极态度。

(2)出口营销(Exporting Marketing)

出口营销时期一般指20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60年代。但是,此阶段仍以出口产品为主组织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对国际市场调研、产品开发的自觉性还不够。这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阶段。其目标市场是国外市场,企业在国内生产产品到国外销售,满足国外市场需求。在这一阶段产品与经验成为发展出口营销的关键。同时,国际营销者还要研究国际目标市场,使产品适应每个国家的特殊要求。

(3)国际市场营销(International Marketing)

这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二阶段,国际市场营销把国内营销策略和计划扩大到世界范围。在国际营销阶段,企业往往将重点集中于国内市场,实行种族中心主义或本国导向,即公司不自觉的把本国的方法、途径、人员、实践和价值

采用于国际市场;此时,国内营销始终是第一位的,产品出口只是国内剩余产品向国外的延伸,大多数的营销计划制定权集中于国内总公司。国外经营所采取的政策与国内相同。随着企业从事国际营销的经验日益丰富,国际营销者日益重视研究国际市场,实行产品从国内发展到国外的战略。

(4)多国营销(Multinationa Marketing)

这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三阶段。在这一阶段,企业的导向是多中心主义。多中心主义是假设世界市场是如此的不同和独特,企业要获得营销的成功,必须对差异化和独特化市场实行适应的战略。这一阶段产品的战略是适应各国市场的战略。

(5)全球营销(Global Marketing)

全球营销一般指20世纪80年代以后。这一时期,科技革命使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这是企业跨国经营的最高阶段。它以全球为目标市场,将公司的资产、经验及产品集中于全球市场。全球营销是以全球文化的共同性及差异性为前提的,主要侧重于文化的共同性,实行统一的营销战略,同时也主义各国需求的差异性而实行地方化营销策略。全球营销实行以地理为中心导向,其产品战略是扩展、适应及创新的混合体。

必须注意,全球营销并不意味着进入世界上的每个国家,进入世界上多少国家主要取决于公司资源、面临的机会及外部威胁的性质。

三、跨国公司与国际营销

1.跨国公司的概念

跨国公司(Transnational Corporations,TNCs)又称多国公司(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s,MNCs)、全球公司(Global Corporation)、国际公司(International Corporation)、国际企业(International Business)等,是一种特殊的企业组织形式,它是人类社会生产力和世界商品经济发展到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较深入地了解和认识跨国公司的经营,对于全面掌握国际营销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本章采用联合国的定义,认为跨国公司就是在两个和两个以上的国家投入和拥有可实际控制的经营资产,长期从事跨国界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组织。

2.跨国公司的经营特征

(1)以对外直接投资为基础的经营手段。发展对国外的直接投资,并以此为基础展开生产经营活动是跨国公司与传统国内公司相区别的最根本特征。

(2)经营组织地域配置的分散性。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来实现其经营组织系统的跨国界扩展,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造成公司经营组织单位在地域分布上不断发展为分散性。

(3)经营环境的跨体制性。由于跨国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在本国以外设置经营组织,并通过这些跨国组织展开经营活动,就使得跨国公司经营将直接面对不同国家的政治、经济、法律体制,受到不同经营环境的强有力制约。

(4)内部贸易与外部贸易的并存。进行广泛的国际贸易是跨国公司主要的经营活动之一。但与一般企业进行国际贸易不同的是,跨国公司的国际贸易活动包含了公司内部贸易与外部贸易连个性质不尽相同的部分。

3.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营销现状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1993年以来,世界著名跨国公司纷纷投资中国,在中国展开了大规模、系统化的投资。

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的主要原因是:①中国经济快速增长对任何以谋求利润增长为目标的跨国公司都产生了难以抵御的诱惑;②中国有广阔的市场;③中国有良好的投资环境;④中国有大量的低成本的劳动力;⑤早期成功的麦当劳与肯德基,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感光市场上的柯达与富士等,为跨国公司描绘了前景;⑥对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的良好预期。

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跨国公司在我国的投资呈现以下发展趋势:①投资形式从合资走向独资;②投资领域从劳动密集型走向技术密集型行业发展;③投资的地区分布从集中于中心城市向其他地区发展;④在华投资的公司,从主要是港澳地区的公司向国际跨国大公司转变;⑤在中国采取的战略从全球化向本土化发展。当然,由于参与跨国经营具有提高企业国内市场的竞争水平,有利于企业扩展市场空间,利于企业发现和捕捉新的经营机会等特点,我国不少企业也走上了跨国经营的道路。

【讨论与思考】

1、什么是国际市场营销?如何理解国际市场营销的内涵?

2、如何理解营销观念演进的内在原因?

3、国际市场营销与国内市场营销的区别和联系有哪些?

4、为什么说跨国公司的市场营销是最典型、最彻底的国际营销?

5、国际营销人员应具备的素质有哪些?

6、国际贸易与国际市场营销的关系如何?

国际市场营销-知识点整理

1 企业为何要开拓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与威胁交换; 国外市场可能比国内有更多的利润机会; 获取更广泛的顾客基础以实现规模经济; 追随客户进入国际市场; 减少对国内市场的依赖以降低风险; 2 国际市场营销是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 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 3 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的差异 市场环境复杂 市场竞争激烈 交易障碍增多 营销风险增大 4 国际营销的主要文化障碍 国际营销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最重要的文化障碍主要有二: 自我参照标准,即无意识地参照个人的文化价值观、经验和知识,并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 民族中心主义即认为自己的文化和公司最清楚应该如何做事。 自我参照标准和民族中心主义可能使国际企业意识不到文化差异的存在或其重要性,影响公司对在国内设计的国外市场营销组合方案的合理性评估。 5 建立跨文化分析框架 第一步:按照本国文化特征、习惯或规范定义经营问题或目标; 第二步:通过向目标市场国人士咨询,按照该国文化特征、习惯或规范定义经营问题或目标,但不进行价值判断; 第三步:分离自我参照标准的影响,仔细分析自我参照标准是如何使问题复杂化的; 第四步:在没有自我参照标准影响的情况下,重新定义问题,并解决问题,谋求最佳经营目标。 6 国际市场营销演进的五个阶段 间接性对外营销阶段 偶然性对外营销阶段 有规律的对外营销阶段 国际市场营销阶段 全球市场营销阶段 7 国际市场的含义及发展趋势 国际市场是指本国市场以外的各个国家市场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的复杂的市场整体。 既有全球化的特点,又有集团化的趋势; 既有激烈的竞争,又有很强的垄断; 既有较大的动荡性,又有稳步增长的趋势; 国际市场商品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 国际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发展。 8 霍夫斯泰德的国别文化差异评价理论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指数 权力距离指数 不确定性回避指数 男性/女性化指数

完整word版精选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参考案例: (一)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成立于1988年初的高科技民营企业。从事通信网络技术与产品的研究、开发、生产与销售,专门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光网络、固定网、移动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已成功进入全球电信市场。华为在全球设立了包括印度、美国、瑞典、俄罗斯等多个研究所,已连续数年成为中国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 2008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达到183.3亿美元,同比增长42.7%。2007年的实际销售收入为125.6亿美元,同比增长48%。华为的收入中75%来自国际市场,终端业务的销售收入也达到4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80%。终端业务80%以上的收入也来自国际市场。在华为海外市场中,包括欧洲以及中东、非洲在内的新兴市场,仍然是华为的主要海外收入来源。 华为自1996年起开始拓展国际市场,四年颗粒无收。为了争取客户,一方面,华为大力邀请客户来考察中国、考察华为。华为推出一条“新丝绸之路”,是从北京入境,再之后到上海、深圳,然后从香港出境。此外,华为还印了很多画册,取名《华为在中国》,把中国的一些好风景、好建筑拍成照片,同时附上华为产品的应用的情况,这也可以帮助客户了解。另一方面,各种展览会和论坛也是华为扩大影响的重要举措之一。无论是北京的中国国际通信展,还是香港3G大会、俄罗斯电信展、美国电信展等,华为都不放弃机会来宣传自己。利用每个展会,华为都邀请世界各地的客户来了解自己、加深沟通,大大增强了华为的品牌和在客户中的印象。2000年,华为获得乌拉尔电信交换机和莫斯科MTS移动网络两大项目,拉开了俄罗斯市场规模销售的步伐。2002年底,华为又取得了3797公里的超长距离的从莫斯科到新西伯利亚国家光传输干线的订单。经过十一年的不懈努力和持续投入,华为已成为俄罗斯电信市场的领导者之一,与俄罗斯所有顶级运营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并积极参与俄罗斯电子政务网络建设。 KDDI是日本第二大、全球排名12的电信运营商。2008年7月,KDDI对华为生产现场进行了第一次审核。当时华为公司认为审核应该很容易过,因为他们认为证书拿了一大把,不会有问题。第一次审核完毕,KDDI审核的主审员福田非常生气地丢下93个不合格项回了日本。并且传回来话说:“华为质量水平不行,而且华为工程师太骄傲,不够谦逊”。接下来的4个月时间,华为抛开分歧和异议,以KDDI的要求为标准,以客户的眼光来改进现场,投入很大资源对设备、现场进行了优化改造,准备迎接第二次审核。2009年10月,KDDI给了华为第一份合同,但它对华为并未完全信任。在2009年11月,KDDI第三次来到华为,派出8名专家在华为现场蹲点,在生产线上全过程看华为是怎么做产品的,产品从原材料分料到成品最后装箱,都要亲眼看到、检查过才放心。 2011年,华为、GENBAND、阿朗、Acme Packet等供应商在VoIP和IMS市场取得了显著增长。华为领跑了2011年运营商VoIP和IMS市场,其次是GENBAND。华为终端2011年在非洲、俄罗斯、印度等国家先后推出自主品牌的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全球销售收入突破67亿美元,同比增长50%,发货量突破1.5亿台,同比增长30%。数据卡方面,华为也继续保持全球领先的地位。

国际市场营销重点总结只是分享

学习-----好资料名词解释是企业根据国外顾客的需求,将生产的产品或提供的服务提供给国外的顾客,并最终获 得1国际市场营销利润的贸易活动。是企业在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之后,通过对细分市场的市场潜力、竞争状况、本 企业资源2.国际目标市场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评估分析,最终决定进入的那部分市场,即企业所选择的准备以相应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其需要的那部分购买者群体也就是对二手资料进行搜集、3.案头调研:对已经存在并已为某种目的而收 集起来的信息进行的调研活动,筛选,并据以判断他们的问题是否已局部或全部地解决。是指在新产品上市初期,将 新产品价格定得较高,以便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丰厚利润,尽快撇脂定价:4. 收回投资,减少投资风险。指在新产品 投入市场时,利用消费者求廉的消费心理,有意将价格定得较低,以吸引顾5.渗透定价策略:客,迅速扩大销量,提 高市场占有率。是企业国际指产品由一个国家的生产者流向国外最终消费者和用户所经历的路径,6.国际市场营销渠道:市场营销整体策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产品实体及其所有权从一国的生产者转移到国外消费者或最终用户手中所经过的各种通国际营销渠道:7. 道和中间机构的总和。是指企业从事市场营销活动及管理过程的指导思想或根本看法和根 本态度,也就是企业在开展营销观念8. 市场营销活动的过程中,在处理企业、顾客和社会三方利益方面所持的态度和 指导思想。 是一门研究以国外顾客需求为中心,从事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国际企业经营销售管理的国际市场营销学9. 科学。每10.市场细分:指企业根据某种标准将大而分散的市场划分为若干独立的并且具有相似特征的消费者群,一个消费者群具 有自己独特的需求与行为特征。 是指企业运用科学的方法,有目的的、系统的收集、记录,一切与特定国际市场营销国际市场营销调研11.有关的信息,对所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分析从而把握目标市场规律,为国际市场营销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12.国际市场细分,是指企业按照一定的细分标准,把整个国际市场细分为若干个需要不同的产品和营销组合的子市场,其中任何一个子市场中的消费者都具有相同或相似的需求特征,企业可以在这些子市场中选择一个或多个作为其目标市场。 简答 1.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联系(1)国际贸易是国际市场营销的先导。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出现初期是同出口贸易紧 密联系的。国际贸易活动在先,国际市场营销活动在后。(2)企业的国际市场营销是一国国际贸易的组成部分。区别1)经营主体不同。国际市场营销的经营主体是企业,企业与企业之间开展产品和劳务的跨越国界的交换,买主可能是政府、企业和个人,也可能是本企业所属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国际贸易的经营主体是国家,国家是国际贸易的组织者,由国家与国家之间完成商品和劳务的交换,具体完成交换工作是由国家对外贸易部门或对外贸易公司代表国家去执行和完成的。2)商品流通的形态不同。国际市场营销商品的流通形态具有多样化的特征,产品可以跨越国界,也可以不跨越国界。而国际贸易商品流通形态是跨越国界型的,参加交换的产品和劳务必须从一国转移到另一国。3)经营动力或行为 动机不同。从事国际市场营销的主体企业,它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国际贸易的主体是政府,国与国之间的这种比较利益的存在,是国际贸易得以进行的动力所在。4)评价经营效益的信息来源不同。评价国际市场营销活动的效益的信息 来源主要是公司的账户以及有关经营记录;评价国际贸易效益的信息来源主要是一个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表。5)国际市 场营销作业流程比国际贸易更复杂。 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2.赫-俄理论的要点:生产要素的禀赋差异是国际贸易发生的根本原因。各国应该出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丰裕资源的商品,进口那些密集使用本国稀缺资源的商品。自由贸易不仅会使本国商品价格趋于均等,而且要素价格也趋于均等。 3.里昂惕夫之谜里昂惕夫的研究发现,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与事实不符,因而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所以里昂惕夫之谜 也叫里昂惕夫反(悖)论。1953年里昂惕夫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1947年美国200个行业的对外贸易商品结构进行了分析。按照赫-俄的要素禀赋理论,美国应该是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但是里昂惕夫的研究结果表明,美国进口替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反而高于出口品的资本密集程度。1956年他又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检验,得出了相同的结论。

国际市场营销学考试及答案

全球市场营销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 1、自我参照标准P13民族中心主义P13 自我参照标准指无意识地参照个人的文化价值观、经验和知识,作为决策的依据。 民族中心主义是一种认为自己文化优于他人文化的信条。广义上说就是轻视其他群体的成员。 2、国际市场营销P8 国际市场营销: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 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企业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3、文化P62 文化: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的区别于其他群体行为的特征 的集合。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而获得的其他方面的能力和习惯。4、无计划变革与有计划变革P83 无计划变革是引进一种产品,然后听天由命;有计划变革,有目的地改变那些会对实现预定营销目标产生阻力的文化因素。5、文化的强制性、选择性与排他性P88 有些商业惯例有着强制性,人们必须承认它、遵守它;有些商业惯例,适应是有益的,但不是必须的,是有选择性的;还有些习俗,“外人”不得介入,具有排他性。 6、单一时间利用方式与多种时间利用方式P98 单一时间利用方式强调“专时专用”和“速度”,单一时间 利用方式就是线性的使用时间,专时专用,仿佛时间是

有形的一样。多种时间利用方式强调“一时多用”,注重人际交往。7、收买与打点P105 收买是用财物或其他好处笼络人,以便利用一个政府官员;打点指送人钱财疏通关系,托人关照,希望对方加快工作速度和提高效率。8、主权国家116 主权国家指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9、本土化121 本土化指东道国政府通过制定一系列的政府法令来增加对外国公司的控制和限制,逐渐将外国投资置于控制之下的过程。10、政治贿赂133 政治贿赂是企图通过收买掌权者,让其代表跨国公司出面干预,从而减少公司的政治风险。 11、调解141 调解是指争端双方在第三方主持下,自愿进行协商,促成双方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办法。12、仲裁142 仲裁是指买卖双方达成协议,自愿将有关争议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这个裁决是最终的,对双方都有约束力,双方必须遵守。 仲裁是指争端双方达成协议,自愿将有关争议提交非司法机构的第三方审理,由第三方作出对争议双方均有约束力的裁决的一种解决纠纷的制度和方式。 13、市场营销研究165 市场营销研究:系统地收集、记录和分析资料,为营销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14、定量研究171

国际市场营销华为案例分析

华为案例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华为案例分析 一、华为国际营销战略分析 (一)华为公司简介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广东深圳市的生产销售电信设备的员工持股的民营科技公司,于1988 年成立于中国深圳。是电信网络解决方案供应商。华为的主要营业范围是交换,传输,无线和数据通信类电信产品,在 电信领域为世界各地的客户提供网络设备、服务和解决方案。 目前,华为的产品和解决方案已应用于全球140 多个国家,服务全球运营商50 强中的 45 家及全球1/3 的人口。 (二)华为公司国际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从华为的产品性质来看,在国际市场上影响最大的应该是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 1、政治环境分析 作为一种跨国界的经济与贸易行为,国际营销脱离不了各国的政治法律环境的制约。世界各国由于不同的政治制度, 不同的政治局势,具有不同法律效力的条约,公约及协定等,使得企业在不同的国家开展营销时,面临不同的情况,也使得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是缩影考虑的因素差异较大。鉴于此,华为在从事国际营销时,在全面了解各国的政治 和法律环境后,采取了以下措施: (1)寻求当地的合作者,利用当地合作者在东道国的关系和影响,增进企业对东道国社会各方面的了解, 从而减少政治风险。 (2)政府搭台—跟着外交路线走 (3)借助融资伙伴的力量 2、文化环境分析文化在国际市场营销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文化已渗透于营销活动的各个方面,文化环境正 逐渐成为影响国际市场营销的核心因素。华为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跨文化管理: (1)实施本土化策略 (2)文化规避策略 (3)借助第三方文化策略 (三)华为国际化战略的路径选择 华为国际化采取的是务实的“先易后难”的战略。华为的任正非是“学毛标兵”,他的国际化战略是农村 包围城市的“海外”翻版。华为的国内市场也是通过先做县城再做城市的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创建起来的。 华为“先易后难”的发展道路具有两层含义:在国内,华为通过先做县城再做城市的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 道路创建了企业的国内市场;在国外,华为避免与欧美跨国公司争夺欧美市场,迂回侧翼地把非洲和亚洲 的一些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企业国际化的起点。 1996 年华为启动了拓展国际市场的漫长之旅,起点就是非洲、中东、亚太、独联体以及拉美等第三世界国 家。在经过长达 10 年的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磨砺和考验后,华为的产品、技术、团队、服务等已日趋成熟, 完全具备了与世界上最发达国家竞争的强大实力。华为才陆续登陆欧洲、日本、美国市场。农村包围城市的 “先易后难”的战略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四)华为国际市场营销策略 1、市场细分 华为在进入国际市场时,根据地理状况和经济发展状况,将目标市场分为俄罗斯市场、拉美市场、非洲市 场、欧美市场。 2、选择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 根据华为对市场的细分,在综合考虑了企业的资源条件、产品市场的性质,选择首先将俄罗斯和拉美作为目标市 场,制定一套营销方案,集中力量争取在这些目标市场上占有较高份额。同时,华为的市场定位是“业界最佳设备供 应

国际市场营销总结

市场营销: 是(个人和组织)对理念(或主意、计策)、货物和劳务的构想、定价、促销和分销的计划与执行过程,以创造达到个人和组织的目标的交换。 国际市场营销: 是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简言之,国际市场营销就是跨国的市场营销活动。 IM与NM的区别: 营销环境更加复杂 营销战略更强调整体性和协调性 营销组合策略更具针对性和灵活性 营销管理难度更大 IM与IT的区别: 活动的性质不同——微观VS宏观 活动的流向不同——单向VS双向 活动的流程不同——长VS短 活动的范围不同———跨越国界与否 IM的类型: 内容:产品、服务、要素IM 产销地之间离合关系:内外组合 IM的发展阶段 ---以企业参与IM的程度变化划分 国内、出口、国际、多国、全球市场营销 国际市场营销学: 是市场营销学学科体系中的一分子,是基础市场营销学的延伸和扩展。 国际市场营销学的研究对象: 以满足全球范围内目标顾客需求为中心的跨越国界的营销活动及其规律性 企业IM动因: 利润、市场、竞争、资源 获取更多的利润、增加规模效应、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减少生产的波动、分散风险、竞争的需要、追随服务对象、提高知名度和信誉、发展新产品新技术、发挥内部化优势 企业IM决策内容: IM环境分析;是否进入、进入何种、如何进入市场;营销策略与组织。 跨国营销: 跨国营销者所持的是一种“市场延伸观念”,他们认为本国市场机会远比外国市场机会重要得多,本国市场是根本,外国市场只是本国市场的延伸和补充。 在本国市场内,他们奉行的是现代市场营销观念;而到了外国市场,奉行的却是生产观念或推销观念,他们并没有专门地细分当地市场,更没有针对顾客需求,发展竞争性定位和开发营销组合,而是把在国内获得成功的那一套经验原封不动地照搬到外国市场中,通过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的分销来利用母公司的知识和长处。多国营销: 多国营销者在看待本国与外国市场机会时持一种“等距视角”,在他们眼中,外国市场机会与本国市场机会同等重要。 他们奉行东道国取向,多采用分权模式,公司总部将相当大的权力下放给各国子公司,使它们能对各国差别做出灵活的反应。 多国营销者非常看重各国消费者需求之间的差异性,各子公司都认真研究东道国顾客的需求特点,并专门开发一套营销组合以追求尽可能充分地满足当地市场。他们通常会在当地建厂,利用当地的原料,招募当地的员工进行生产,利用当地的智力资源进行研究开发等。 全球营销: 全球营销有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之分。在初级阶段,全球营销往往只在个别职能,如采购或生产等方面实现了全球化;而处在高级阶段的全球营销者则几乎在所有可能产生竞争优势的环节都实现了全球化,建立全球网络,在全世界范围内进行采购、生产、研发、人力资源等重要职能的分工,各自相对专业化,但彼此之间又相互高度依赖。 全球营销是以全球文化的共同性和差异性为前提的,它主要侧重于文化的共同性,实行统一的营销策略,同时也会针对各国需求的差异性而将全球的标准化营销组合做一些适应性调整,但他们却不会为了适应而适应,只有在能够切实增加顾客利益的地方才进行修改。 在看待本国市场机会与外国市场机会时,全球营销者也持“等距视角”。但与多国营销不同 国际市场营销主要知识点总结

国际市场营销

国际市场营销 第一章国际市场营销学导论 学习内容:一、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动因 二、国际市场营销的概念 三、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四、国际营销的发展阶段 五、国际营销的挑战 教学要求:知识目标:掌握国际营销概念; 了解国际营销发展阶段,掌握企业开展国际营销的动因; 了解国际营销观念的演变,掌握国际营销发展阶段的特点; 了解跨国公司与国际营销的关系。 能力目标:能够运用国际营销观念分析国际营销活动,指导国际营销实践; 能够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企业所处的国际营销阶段及其策略。 引导案例吉利收购沃尔沃成为中国汽车首家跨国企业----略 一、企业进军国际市场的动因 ?(一)动因:1.经济全球化的必然结果,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 2.国内市场需求趋于饱和,市场竞争日益加剧; 3.国际市场的吸引力; 4.政府的鼓励与支持; 5.其它原因:*获得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 *充分利用国外的资源,有利于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其它 ?(二)方式: 1.出口Exporting; 2.许可证贸易Licensing; 3.在国外设立销售办事处或营销子公司; 4.国外直接生产与营销; 5.其它方式。 例1 从“海尔中国造”到“海尔世界造” 二、国际市场营销的概念 (一)国际市场营销的概念:国际市场营销是企业在一国以上从事经营与销售活动。 ?特点:复杂性、多样性、风险性 ?任务:从国际市场顾客需求出发,依据国内外不可控的各类环境因素,运用企业可控制的因素,制定、执行及控制企业的国际营销计划,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 (二)国际市场营销体系 (三)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的关系 ?国际市场营销与国际贸易的联系: 1.基本的经营方式相同; 2.所面临的经营环境是相同的; 3.部分理论基础相同: “比较利益学说”,“国际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等。 判断正误:“国际贸易中的产品一定要跨越国界,而国际营销中的产品却不一定需要跨越国界。”?国际营销与国际贸易的比较 三、国际营销理念的演进 EPRG模型 美国宾州大学教授波尔穆特提出国际营销企业有四种导向:母国中心导向(Ethnocentric)、多元中心导向(Polycentric) 及全球中心导向(Geocentric) 、区域中心导向(Regioncentric) 国际营销企业的四个基本导向(EPRG模型)

国际市场营销知识点

1.市场营销:(P1)是指企业为满足市场需求并获得利润而进行的一切与市场有关的经营和销售活动。 2.文化适应:(P41)是指企业的决策要适应社会的文化特点。对国际营销来说,文化适应就要求企业在制定国际营销决策时,充分考虑目标市场上的文化特点,使决策在实施过程中不但不会触犯当地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宗教禁忌等,而且能比竞争对手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取得竞争优势。 3.自我参照准则:(P41)企业经营人员无意识地参照自己的文化价值观。 4.市场细分:(P153) 是指企业按照某种标准将市场上的顾客划分成若干个顾客群,每一个顾客群构成一个子市场,不同的子市场之间,需求存在着明显的差异。5.目标营销:(P171) 是指企业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或若干个子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并相应地制定营销策略的过程。 6.整体产品:(P235)是指购买者需要得到的各种有形的利益和无形的满足感。三部分构成: 1)核心部分---顾客需求的中心内容(顾客得到的根本利益) 2)有形部分---产品的实体外观、包装、牌号、款式、规格、质量等(商标、品牌、设计、样式) 3)附加部分---顾客希望得到的附加利益,如送货、安装、保证等服务(备用零件、培训、维修保养、其他服务) 7.促销:(P330) 是促进销售的简称,是指企业将本企业及产品的心细通过各种方式传递给消费者和用户,促进其了解、信赖并购买本企业的产品,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8.人员推销:(P364) 是指企业派出推销人员或委托,雇佣当地或它国的推销人员向顾客和潜在顾客面对面地介绍和宣传产品,以期促进产品的销售。 1.国际营销与国际贸易的关系:(P2) 国际营销并不一定意味着产品的跨国界转移(进出口),只要营销决策具有“跨国”性质,其营销活动也就属于国际营销的范畴。 2.国际营销与全球营销的关系:(P4) 国际营销概念比全球营销更广,它不只是全球营销之前的一个初级阶段;而全球营销却是国际营销的最高阶段。 3.国际营销观念的类型:(P5) 市场延伸观念(本国市场策略在国际市场的延伸)、多国市场观念(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同等重要)、全球市场观念(国际市场与国内市场的是没有区别的)5.企业进行国际营销的方式:(P14)出口、许可贸易、国外销售办事处或营销子公司、国外生产和营销 6.文化环境的构成:语言与教育、宗教与社会组织、美学观念与价值观念 7.文化变迁对企业国际营销的影响:(P44)文化变迁迫使企业改变营销,使决策适应新的文化特点; 文化变迁可以为企业带来新的营销机会,因为文化的变迁标志着人们的需求发生了变化。 8.国际营销经济环境的构成:(51) 1)世界经济:或称国际经济,主要指国际贸易体系和国际金融体系。 2)国别经济:在研究某一国的经济环境时,主要研究其市场规模和经济特性两大类因素。 9.市场规模的影响因素:(52)人口、消费模式、收入 明确营销中存在的问题、制定营销调研计划、执行调研计划、分析解释调研结果并撰写调研报告。 14.国际营销决策的类型:(P111) 进入国际市场的决策、市场选择决策、进入方式决策、营销组合决策、资源配置决策 16.国际市场细分的整体概念:(P153)宏观细分:世界上有众多的国家,企业究竟进入哪个(或哪些)市场最有利?这就需要根据某种标准(如经济、文化、地理等)把整个市场分成若干子市场,每一个子市场具有基本相同的营销环境。企业可以选择某一组或某几个国家作为目标市场。这种含义的国际市场细分称为宏观细分。 微观细分:企业进入某一国外市场后,将发现该国的顾客需求也是千差万别,企业不可能满足该国所有顾客的需求,而只能将其细分为若干子市场,满足一个或几个子市场的需求,这种含义上的国际细分叫做微观细分,也叫一国之内的细分。 17.市场细分的作用:(P156) 有利于发掘新的市场机会;有利于针对目标市场制定适当的营销方案;有利于企业扬长避短,获得竞争优势。 18.企业进入目标国家时可采用的战略:(P164)(要懂得区分) 逐个进入策略与同时进入策略、集中策略与多元化策略、先发制人战略、正面进攻战略、迂回战略 19.子市场有效的条件:(P170)可衡量性、可接近性、足量性、可实施性 20.目标营销的三种策略:无差异营销策略、差异化营销策略、集中化营销策略 21.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

国际市场营销实践调查报告

国际市场营销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三星手机的调查●实践调查目的 ●实践调查方法 ●实践调查团队 ●实践调查内容 1 一、实践调查目的 ?简单了解三星电子集团 ?分析三星手机目标市场的选择和定位 ?归纳三星手机的营销组合策略(4P :产品、价格、分销、促销)?探讨企业当前手机市场经营状况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实践调查方法 ?到黄冈市手机通讯广场对三星手机进行实地咨询 ?上网搜集相关资料 ?小组成员讨论 三、实践调查团队 ?团队名称:星空团队 ?团队成员:占雷侯婷吕焱林(国贸1004班) 2 四、调查内容 ?三星电子集团简介

三星电子(Samsung Electronics)作为电子产品生产企业,是规模最大的企业,同时也是三星集团子公司中规模最大且在国际市场处于领先地位的企业。该公司在全世界共65个国家拥有生产和销售法人网络,员工数多达157,000人,2009年超越(HP)跃升为世界最大的IT企业,其中LCD TV、LED TV和等产品的销售额均在世界上高居榜首。 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三星电子生产的LED TV及各种电视产品、Galaxys(i9000)手机等受到消费者的青睐。不仅如此,三星电子的存储器半导体广泛应用于世界各地的各种电子产品。 ?三星手机目标市场的分析 1)如何细分市场 a)市场细分(market segmentation)是企业根据的不同,把整个市 场划分成不同的消费者群的过程。其客观基础是消费者需求的异质 性。进行市场细分的主要依据是异质市场中需求一致的群,实质就 是在异质市场中求同质。市场细分的目标是为了聚合,即在需求不 同的市场中把需求相同的消费者聚合到一起。 3 b)三星手机的市场细分策略非常明确: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三星手机产品定位于22岁-35岁的高收入时尚人群。大学生乃至上班白领一族的人们这部分人既有消费能力,又勇于尝试新事物,是手机主要消费群。他们的消费观念不同于中老年人,因此便成了三星最大的顾客群。 2)如何选择目标市场

国际市场营销知识重点知识讲解

国际市场营销知识重 点

国际市场营销 一、国际市场营销:是指对企业的商品和劳务进入一个以上的国家的消费 者或者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规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 二、国际市场营销的任务:是通过市场营销组合策略以适应环境不可控因 素,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三、国际市场营销阶段:1、非直接对外营销阶段2、非经常性对外营销阶 段3、经常性对外营销阶段4、国际营销阶段5、全球营销阶段 四、国际市场营销理论:EPRG框架,霍德华玛尔马特认为,国际企业管 理决策者用于知道其工作的定位有种族中心(ethnocentric)、多重中心 (polycentric)、区域中心(regiccentric)和全球中心(geocentric)。 五、经济全球化:是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合理 配置的趋势不断扩大和加深,在这一趋势中各国逐渐建立起统一的市场经济运行体制,各国经济的依赖性、渗透性的程度日益增强。 六、经济全球化的特征:1、国际贸易规模扩大,自由化程度加深。2、生 产国际化,跨国公司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3、金融全球化进程迅速发展,自由化程度将继续;4、区域性经济组织间的协作日益完善;5、国际产业结构继续进行调整;6、信息产业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极大的促进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 七、企业的母国环境包括微观环境和宏观环境。微观环境包括:1、企业本 身;2、上下游企业;3、市场;4、竞争者;5、各种公众7、企业内部公众。宏观环境包括:1、人口环境;2、经济环境3、自然环境;4、技术环境;5、政治法律环境;6、社会文化环境。

八、企业的东道国环境的特殊性:1、东道国经济环境增添影响因素;2、 东道国文化环境的陌生化;3、东道国环境的不可控性;4、东道国环境中的“客人身份”;5、企业员工观念上的差异。 九、东道国环境的分析框架:1、文化;2、历史地理;3、经济;4、政治 法律;5、科技;6、商业习俗;7、竞争。 十、东道国环境的评价方法:1、障碍评价法;2、冷热国对比分析法;3、 抽样评估法;4、动态分析法;5、等级评分法 十一、地理环境是指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广义的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十二、文化的定义:文化是一个由社会(集体)所需要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其他能力和习惯等构成的复杂整体。 十三、文化的特征:1、文化是习得的;2、文化是共享的;3、文化是规范性的。 十四、文化的要素:人类学家认为,文化包括生活的各个部分,文化可以通过诸多要素加以说明:一是物质文化,包括技术、经济;二是社会制度,包括社会组织、教育、政治机构、媒体;三是人和宇宙,包括宗教、迷信及相关的权力机构;四是美学,包括书法及造型艺术、民间故事、音乐戏剧和舞蹈;五是语言,国际市场营销可以应用这一框架评价营销计划或研究国际市场的潜力。 十五、文化借鉴的定义:人们在解决社会问题过程中,会借入一些被认为是有用的其他文化,并会对它进行调整,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可以称之为文化借鉴。

国际市场营销章后习题参考答案

附录1 章后习题参考答案与提示 第1章 □知识题 1.1 阅读理解 1)国际市场营销(International Marketing,简称国际营销,也有的称国际行销)指的是企业在跨越国境的基础上计划和实施交易,以实现满足个人和组织需要的交换的过程。这里其主要特点是跨越国境的交易。与国内营销的主要区别是:①国际营销比国内营销面临更多不可控因素;②国际营销比国内营销面临着更复杂的需求;③国际营销比国内营销更需要统一的协调和控制;④国际营销的目标市场在国外,它的产品(或服务)应该满足国外客户的需要。 2)开展国际市场营销,主要是为了让企业的决策者在综合考虑分析国内外市场营销环境的基础上,捕捉营销机会,避免风险,制定进入国际市场的营销战略、策略,以实现企业的基本目标。因此,企业开展国际营销的目的是:①拓展企业的市场基础,扩大企业的经营业务;②获得国际市场的经验和资源,参与全球竞争;③获得全球基础上的竞争优势,加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④分散化经营,规避经营风险。 3)这些环境因素包括三个方面。①营销可控因素。产品、渠道、价格和促销就是营销的可控因素,企业要达到自己的经营目标,必须以目标市场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制定一个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营销方案。企业对外部环境认识得愈深刻,适应得愈好,效益就愈佳。 ②国内不可控因素,包括政治力量、经济形势和竞争环境等。这些因素往往对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营销活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有时政府一项政治决定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营销机会;而另一项决定也可能使原来谈妥的生意告吹。国内经济形势的好坏,也会影响企业海外投资办厂的能力,以及在国际市场购买的多寡。竞争环境往往构成企业实现营销目标的直接威胁。③国外不可控因素,包括政治力量、经济形势、社会文化环境、科技条件、竞争因素、地理环境、分销结构等,这些都是无法控制而且更为复杂的环境,但它们又是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制订营销规划的基础和依据。 4)国际市场营销的主要任务包括:适应环境差距,包括文化差距、行政差距、地理差距和经济差距;进行跨国的组织协调;确定和管理组织的全球化决策,包括战略的全球化决策、企业组织的全球化决策、产品全球化决策及全球品牌决策等。 5)国际市场营销的观念包括民族中心主义、多元中心主义、区域中心主义及地球中心主义等。国际市场营销观念和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阶段以及组织形式是紧密相联的。企业处于什么样的发展阶段,就需要什么样的营销观念作为指导,同时也需要相应的组织形式来实践这些观念。例如,企业实施出口营销通常是因为贯彻了“国内市场延伸观念”的国际市场营销观念;实施国际市场营销的企业多采用国别市场营销观念,即公司意识到国外市场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国别市场的差异性;实施全球营销的企业奉行全球营销观念,即认为世界市场是一个具有同质化特征的整体市场,因此,企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以近乎相同的营销组合来满足市场需求和欲望。

国际市场营销论文

课程名称:国际市场营销 题目:王老吉的市场营销策略 系别:管理学系 专业:市场营销 班级: 14级市本三班 姓名:卢颖坤 学号: 2014101100334 任课老师:谢睿萍

日期: 2017.06.09

《国际市场营销理论与实务》课程论文成绩评定表班级:14级市场营销三班任课教师:谢睿萍

王老吉的市场营销策略 摘要:在当今这个日益增长的社会,人们越来越会享受生活。但同时人们也越来越来注意生活的品质。现实表明生活的健康离不开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饮食,健康的饮食离不开王老吉。凉茶是广东、广西地区的一种由中草药熬制,具有清热去湿等功效的“药茶”。在众多老字号凉茶中,又以王老吉最为著名。王老吉凉茶发明于清道光年间,至今已有175年,被公认为凉茶始祖,有“药茶王”之称。到了近代,王老吉凉茶更随着华人的足迹遍及世界各地。 关键字:王老吉、健康、功效 一、王老吉市场营销模式分析:

2002年以前,从表面看,红色罐装王老吉是一个活得很不错的品牌,在广东、浙南地区销量稳定,盈利状况良好,有比较固定的消费群,红罐王老吉饮料的销售业绩连续几年维持在1亿多元。发展到这个规模后,加多宝的管理层发现,要把企业做大,要走向全国,就必须克服一连串的问题,甚至原本的一些优势也成为困扰企业继续成长的障碍。而在这种情况下,王老吉就必须有一个完善的营销策略。 1、市场细分 王老吉把广东的老传统通过文化和包装进行提升,针对现代人的消费喜好进王老吉具备了可口可乐、康师傅等所不具备的特性,了解不同人群的偏好,行传播,特别受中青年消费者青睐,因为这部分人是消费力的主体。着眼于“防上火”这一理念,确定确切的消费群体,从而成功定义了红色王老吉的市场细分。市场细分的正确定义也使得王老吉获得成功。 2、市场定位 王老吉的市场定位:走出广东、浙南;形成独特区隔;将产品劣势转化为优王老吉以往市场定位分析与评价都不清析,在重新定位后,把“凉茶”这个势;利于加多宝企业于国内王老吉药业合作。概念普及了,而不再局限于两广地区;“防上火”这个理念把“凉茶”和“饮料”这两广概念有机地结合了起来,使得王老吉与其他竞争者区分开,形成独特的区隔;曾经淡淡的中药味这一劣势,成功转变为“预防上火”的有力支撑。重新定位后的王老吉体现了其独特的价值。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国际市场营销案例分析 清扬洗发水的市场细分与定位 一、“清扬”品牌介绍 2007年4月27日,国际快速消费品业巨头联合利华公司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高调宣布——该公司进入中国市场十年以来推出的第一款新产品、全国首款“男女区分”去屑洗发水“清扬”正式上市。期间,联合利华高层更指出,从 2007年开始将凭借“清扬”在全球去屑洗发水领域的专业优势抢占去屑洗发水市场。“如果有人一次又一次对你撒谎,你要做的就是立刻甩了他”——这是清扬广告片中的广告语,置身当前竞争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清扬离奇、自信的画外之音显得意味深长。一时间,台湾知名艺人小S (徐熙娣)所代言的清扬洗发水广告频频出现在各种高端杂志上,占据了全国各大城市户外广告的核心位置,打开电视机——无论央视、卫视及地方电视台,点击进入国内各大门户网站,清扬广告无处不在。 长期以来,在宝洁与联合利华的洗发水大战中,宝洁无论是在品牌影响力、市场规模还是在市场占有率方面,都处于绝对优势。特别是在去屑洗发水市场领域,联合利华一直都没有一个优势品牌足以同宝洁的海飞丝相抗衡。作为联合利华十年来首次推出的新品牌,清扬旨在弥补、提升其在去屑洗发水市场竞争中的不足和短板。 二、“清扬”洗发水的:功能定位:去屑 1.“清扬”洗发水面市的市场背景 在联合利华等外国日化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以前,消费者对洗发水的要求无非是干净、清爽,并无去屑、柔/顷、营养等多重要求。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中国消费者对洗发水的品牌意识已经被各大公司培养出来,同时消费者对头发的关注日益增加,为新的洗发水概念进入市场提供了广泛的顾客基础。各洗发水晶牌纷纷打出富有新意的定位以获取自己的一席之地,极大地刺激了中国洗发水晶牌的繁荣。赛迪顾问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2006年中国洗护发产品市场销售额达220亿元左右,市场上的洗发水晶牌超过3 000个,其中宝洁(中国)有限公司的洗发水市场就占到60%多。中国洗发水市场已经高度集中和垄断。宝洁、联合利华、丝宝集团、拉芳集团占去了80%左右的市场份额;好迪、采乐、蒂花之秀、飘影等二线品牌又抢占了13%;剩下7%左右的市场,则被上千个三线、四线品牌瓜分。更为严峻的是,自2006年开始中国洗发水市场增长减慢,2007年各洗发水晶牌的竞争更是激烈异常。市场的压力和巨大的利润蛋糕使各品牌在定位上各创新招,期望找到刺激消费者购买的新亮点。 2.去屑洗发水市场现状 就洗发水的功能定位而言,去屑洗发水是洗发水目前最大的细分市场,大约占洗发水市场一半的比例。作为一个有着100多亿元的市场,巨大的蛋糕吸引几乎所有的洗发护发品牌里都建立了去屑的品种。经过十余年的市场培育和发展演变,海飞丝的“头屑去无踪,秀发更出众”早已深入人心。人们只要一想到去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海飞丝。另外,随着风影的“去屑不伤发”的承诺,使之在这个细分市场也拥有了一席之地。专业市场调查资料显示,去屑市场80%的市场份额一直以来都被宝洁系列的海飞丝品牌所占据,而众多本土品牌则蚕食着剩余的20%的市场存量,相比之下,呈现的两极分化现象十分严重。 去屑概念一直是洗发水市场一个重要诉求点,市场竞争激烈。但消费者调查表明,人们对现有产品的去屑效果并不满意。2007年4月2日,中华医学会科学普及部公布最近对 5 351人进行的网络调查显示,对于“去头屑”这个日常问题,60%的人对去屑效果不满意。由此可见,消费者对去屑品牌认同的程度并不太理想,市场潜力仍然巨大。 尽管进入中国市场早于宝洁并拥有力士、夏士莲等知名品牌,相对于宝洁巨大的洗发水晶牌家族所取得的成绩而言,联合利华的表现差强人意。特别是在去屑市场上,联合利华没有一个像“海飞丝”那样专门的去屑品牌,使其洗发水晶牌族在市场覆盖面上产生很大的缺

国际市场营销-知识点整理知识讲解

1企业为何要开拓国际市场? 国内市场的国际竞争与威胁交换; 国外市场可能比国内有更多的利润机会; 获取更广泛的顾客基础以实现规模经济; 追随客户进入国际市场; 减少对国内市场的依赖以降低风险; 2国际市场营销是指对商品和劳务流入一个以上国家的消费者或用户手中的过程进行计划、定价、促销和引导以便获取利润的活动。 3国际营销与国内营销的差异 市场环境复杂 市场竞争激烈 交易障碍增多 营销风险增大 4国际营销的主要文化障碍 国际营销所面临的最具挑战性、最重要的文化障碍主要有二: 自我参照标准,即无意识地参照个人的文化价值观、经验和知识,并以此作为决策的依据。民族中心主义即认为自己的文化和公司最清楚应该如何做事。 自我参照标准和民族中心主义可能使国际企业意识不到文化差异的存在或其重要性,影响公司对在国内设计的国外市场营销组合方案的合理性评估。 5 建立跨文化分析框架 第一步:按照本国文化特征、习惯或规范定义经营问题或目标; 第二步:通过向目标市场国人士咨询,按照该国文化特征、习惯或规范定义经营问题或目标,但不进行价值判断; 第三步:分离自我参照标准的影响,仔细分析自我参照标准是如何使问题复杂化的; 第四步:在没有自我参照标准影响的情况下,重新定义问题,并解决问题,谋求最佳经营目标。 6国际市场营销演进的五个阶段 间接性对外营销阶段 偶然性对外营销阶段 有规律的对外营销阶段 国际市场营销阶段 全球市场营销阶段 7国际市场的含义及发展趋势 国际市场是指本国市场以外的各个国家市场交织在一起形成的的复杂的市场整体。 既有全球化的特点,又有集团化的趋势; 既有激烈的竞争,又有很强的垄断; 既有较大的动荡性,又有稳步增长的趋势; 国际市场商品结构不断升级和优化; 国际市场的深度和广度都在不断发展。 8霍夫斯泰德的国别文化差异评价理论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指数 权力距离指数 不确定性回避指数 男性/女性化指数

(完整版)国际市场营销学简答题、论述题、计算题及答案

国际市场营销学 一、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市场的概念?P4 (1对市场的认识应随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而变化。 (2市场的实质是商品供求关系的总和。 (3从现代市场经济出发理解市场,市场是指对某种产品有需要和购买能力的人们。 (4产销市场的出现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1.简述在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过程中市场营销职能克服的障碍。P6 (1)空间障碍。(2)时间障碍。(3)信息障碍。(4)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差异障碍。(5)商品所有权(使用权)让渡的障碍。 2.简述国际市场营销学与国际贸易学的不同点。P8 (1)主体。国际市场营销学研究的主体是企业,国际贸易学研究的主体主要是国家(或地区)。 (2)理论基础。国际市场营销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企业宗旨和经营目标;国际贸易学研究的理论基础是国际贸易的价值理论、比较利益理论。 (3)生产经营。国际市场营销着重于在本国或东道国生产经营;国际贸易主要是组织进口、出口业务。 (4)商品交换。国际市场营销的交换活动主要是在国内生产国际市场营销或在国际生产国内市场营销;国际贸易的交换活动主要是国家(地区)之间的交换活动。 (5)利益。国际市场营销主要着眼于企业利益为主;国际贸易主要着眼于国家利益为主。 3.简述国际市场营销的特殊性。P8 (1)国际市场容量大,竞争激烈;(2)经营复杂;(3)手段多变;(4)风险大;(5)难度大。 4.简述国际市场营销发展的几个阶段或简述国际市场营销的发展过程。P10 (1)出口营销阶段:一般至20世纪60年代前。企业经营市场导向以国内为主,在国际市场主要销售在国内市场上同类产品。 (2)跨国国际营销阶段。一般指20世纪70年代。出口导向的国际市场营销转向国际市场导向阶段。把世界市场作为活动的场所,侧重于发现国际市场机会,更重视在第三国市场当地生产、销售,并将产品返销国内。 (3)全球营销阶段:一般指20世纪80年代后期。市场营销活动在全球范围内,通过对技术、资源、资金、人才的比较,按照资源配置最优化的原则,采取投资、生产合作的方式,生产出满足世界市场各国消费者需要的产品。5.生产与经营的国际化集中反映在哪几个方面?P23 (1)商品国际化;(2)技术国家化;(3)服务国际化;(4)资本国际化。 6.简述商品国际化的含义及具体表现。P23 商品国际化有两面的含义:一是商品生产与市场国际化;二是商品国际化在经济国际化中的地位。 商品国际化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表现:(1)出口商品与同类商品和产业生产中的比重;(2)出口贸易依存度;(3)世界出口贸易量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的情况; 7、简述技术国际化的含义、形成原因和基本表现。P24 (1)含义。指技术从一个国家或地区到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有偿转移。 (2)形成原因:是当代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①当代科技涉及广泛领域,积极参与科技领域的广泛分工,发展技术贸易,及时吸收国外先进技术,已成为各国共识。②当代科技研制费用剧增,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成为客观需要。③国际丰富的科技与专利资源为国际技术贸易打下物质基础。 (3)基本表现:①从技术成果最终环节的国际化转移到研究与开发初始环节的国际化。②技术引进与技术输出迅速增长。 8、简述资本国际化的含义及形成原因。P26 资本国际化指国际直接投资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的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