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题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试

质量管理题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试
质量管理题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试

第八章质量管理

一、填空题

1.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标准、标准和标准。

答案:污染物排放(或控制) 环境监测方法(或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环境标准样品

2.我国化学试剂分为四级,优级纯试剂用表示,标签颜色为色,分析纯试剂用表示,标签颜色为色,化学纯试剂用表示,标签颜色为色。

答案:绿红蓝

3.生物样品采集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和样品的。

答案:沾污代表性

4.气体标准的传递是指将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的传递到上的过程。标准传递的逆过程称为标准的溯源,当进行系统误差分析时,可逆向逐级检查各步骤对误差的贡献,追踪原因,从而保证监测数据质量。

答案:准确时值例行工作所用的标准气体

5.在空气和废气监测中,如果现场污染物浓度不清楚,采气量或采样时间应根据和来确定。

答案:标准规定的浓度分析方法的测定下限

6.在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实验室分析中,对有些斜率较为稳定的校准曲线,在实验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使用以前的校准曲线时,必须测定个标准点,测定结果与原曲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均应小于%,否则应重新制各曲线。

答案:两 5

7.在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中,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1次质控样试验,采用国家认可的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试验,质控样品浓度一种应接近浓度,另一种应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每种样品至少测定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标准值的±%。

答案:废水实际 2 10

二、判断题

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

答案:正确

2.进行水样分析时,应按向批测试的样品数,至少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进行平行双样测定。( )

答案:正确

3.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必须连续修约到所确定的位数。(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应该一次修约获得结果,而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4.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

答案:正确

5.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试剂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使用及保管情况,但是少量酸碱试剂不用分开存放。(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酸碱试剂必须分开存放。

6.水样的pH、溶解氧、电导率和透明度应尽可能在现场测定。( )

答案:正确

7.灵敏度是指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灵敏度是指某方法对单位浓度或单位量待测物质变化所致的响应量变化程度。8.标准曲线包括校准曲线和工作曲线。(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校准曲线包括工作曲线和标准曲线。

9.实验室间质量控制的目的是为了检查各实验室是否存在系统误差,找出误差来源,提高实验室的监测分析水平。( )

答案:正确

10.根据产生原因,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环境误差和过失误差。(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根据产生原因,误差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过失误差。

11.使用天平称量物质前,应开启侧门平衡天平内和室内的温度和湿度。( )

答案:正确

12.对于第一类水污染物,不分行业和污水排放方式,也不分受纳水体的功能类别,一律在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排放口采样。( )

答案:正确

13.空白试验反映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分析人员的经验与技术水平。( )

答案:正确

14.常规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包括平行样分析、明码样分析、密码样分析、标准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分析、室内互检、室间外检、方法比对分析和质量控制图等。( )

答案:正确

15.系统误差又称恒定误差或可测误差、偏倚。( )

答案:正确

16.实验室间质量控制是在各参加实验室处于受控的条件下,由有经验的实验室主持进行。( )

答案:正确

17.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实行国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不实行分级管理。(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分为国家和省级两级管理。18.开展环境监测时,选择监测分析方法的原则是首选国家标准分析方法。( )

答案:正确

19.剧毒试剂应由两个人负责管理,加双锁存放,共同称量,登记用量。( )

答案:正确

20.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的主要职责中不包括:组织开展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组织开展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检查是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的主要职责。

21.样品在采集、运输、保存、交接、制备和分析测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样品质量。( )

答案:正确

22.内部质量控制的方式不包括空白样分析。(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采取密码样、明码样、空白样、加标回收和平行样测试等方式都是内部质量控制的有效措施。

23.对环境监测人员实施持证上岗考核时,对没有标准样品的环境监测项目,可采取实际样品测定、现场加标、留样复测、现场操作演示和提问等方式进行考核。( )

答案:正确

24.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取得上岗合格证后,有编造数据、弄虚作假者即取消持证资格,收回或注销合格证。( )

答案:正确

25.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向、湿度、温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

答案:正确

26.湿沉降采样器的设置应保证采集到无偏向性的试样,应设置在离树林、土丘及其他障碍物足够远的地方。( )

答案:正确

27.实验室内对玻璃量器进行容量校准,通常使用称量法。( )

答案:正确

28.实验室间比对是按照预先规定的条件,由2个或多个实验室对相同的样品进行检测的组织、实施和评价。( )

答案:正确

29.能力验证是确定的2个实验室间、对同一个标准样品进行测试。(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能力验证是利用实验室间比对确定实验室的检测能力,不限于几个实验室。30.量值溯源的目的是使所有测量结果或标准的量值都能最终溯源到国家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 )

答案:正确

31.采集到的水样应有唯一标识。( )

答案:正确

32.平行双样测定的精密度用相对误差表示。(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平行双样测定的精密度用相对偏差表示。

33.相对偏差是恒定的正值。(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相对偏差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34.最佳测定范围是校准曲线的直线范围。(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最佳测定范围是指在限定误差能满足预定要求的前提下,特定方法的测定下限至测定上限之间的浓度范围。

35.线性范围是方法检出限到曲线最高点之间的浓度范围。(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线性范围是方法校准曲线的直线部分所对应的浓度范围。

36.标准曲线是描述待测物质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 )

答案:正确

37为提高工作效率,玻璃器皿和量器可以在110~120℃的烘箱中烘干。(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玻璃量器不能烘干。

38.化学试剂的提纯方法有蒸馏法、萃取法、重结晶法和醇析法等。( )

答案:正确

39.直接称量法包括:常规称量、固定量称量和减量称量。( )

40.环境监测质量控制是通过配套实施各种质量控制技术和管理规程,而达到保证各个监测环节工作质量的目的。( )

答案:正确

41.Grubbs检验法可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异常值,一次检验可以检出一个或多个异常值。(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Grubbs检验法可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异常值,一次只能检出一个异常值。

42.20℃时,100mlA级滴定管的总容量允差为±。( )

答案:正确

43.Dixon检验法用于~组测定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定值中的异常值,可用于检出一个异常值。(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Dixon检验法用于一组测定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定值中的异常值,可用于要检出一个或多个异常值。

44.置信区间的大小与所取置信水平及显着性水平有关,置信水平取得大,置信区间也大,因此置信水平取得越大越好。(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置信区间过大,估计的精度就差,所以不是置信水平越大越好。

45.环境监测中用于质量控制的标准物质必须是有证标准物质。( )

答案:正确

46.我国的标准物质一般分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和二级标准物质。( )

答案:正确

47.实验室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每年不少于2次。(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实验室质量体系管理评审每年至少组织一次。

48.如果质量体系运行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当年不进行内部审核也可以。(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实验室质量体系内部审核一般每年不少于一次。

49.对于政府下达的指令性监测任务,也应编制工作计划和质量保证计划。( )

答案:正确

50.水样可以通过加入抑制剂、氧化剂、还原剂和控制pH进行保存。( )

答案:正确

51.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对于空气自动监测中的气态污染物监测仪器,对于不具有自动校零/校跨的系统,一般每5~7 d进行1次零/跨漂检查。( )

答案:正确

52.用基准试剂配制元素、离子、化合物和原子团的己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

答案:正确

53.实验室分析过程中产生的“三废”应妥善处理,确保符合环保、健康和安全的要求。( )

答案:正确

54.用于校准采样仪器的流量校准装置,其精度应高于采样仪器流量计的精度。( )

答案:正确

55.采集气态污染物的溶液吸收法属于直接采样法。(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属于有动力采样法即富集采样法。

56.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包括直接采样法、有动力采样法和被动式采样法。( )

57.由污染源排放出的污染物进入空气中,在物理、化学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了另一种污染物质,叫二次污染物。( )

答案:正确

58.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深5~10 m,采样垂线设上、中、下三层共三点。(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河流水深5~10 m时,采样垂线设上、下层共两点。

59.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面宽小于50 m,采样垂线设两条垂线。(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河流水面宽小于50 m时,采样垂线设一条中泓线。

60.瞬时水样是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采集的单一样品。( )

答案:正确

61.等比例混合水样是指在某时段内,在同一采样点位所采水样量随时间或流量成比例的混合水样。( )

答案:正确

62.地表水和污水监测中,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

答案:正确

63.平均风速大于4.5 m/s时,很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不适宜进行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 )

答案:正确

64.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0)进行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时,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致,一般相对高度在~1.5 m之间。 ( )

答案:正确

65.《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0)规定,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应在装修完成3 d后进行。(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应在装修完成7 d后进行。

66.《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0)规定,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 h后进行。(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室内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12h后进行。

67.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时,采样仪器临界限流孔流量每月校准1次,流量误差应小于8%。(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流量误差应小于5%。

68.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一般在排放源上风向设1个参照点,在下风向最多设4个监控点。( )

答案:正确

69.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采样时,为防止气体中水分在采样管内冷凝,造成待测污染物溶于水而产生测定误差,采样管需加热。( )

答案:正确

70.一般情况下,固定污染源排气温度可在烟道内任一点测定。(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固定污染源排气温度应在烟道中心点测定。

71.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PM10采样头至少每6个月清洗1次。(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PM10采样头至少每2个月清洗1次。

72.废气采样装置的流量计和监测气态污染物的传感器应定期进行校准。( )

答案:正确

73.采集土壤样品时均应填写2个标签,一个放在袋(或瓶)内,一个放在袋(或瓶)外或贴在袋(或瓶)外表面上。( )

答案:正确

74.进行易挥发固体废物采样时,应在容器项部留一定空间,常温方式保存。(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进行易挥发固体废物采样时,应采取容器顶部无顶空存样,冷冻方式保存。75.进行污染事故土壤监测时,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撒型,打扫后采集表层0~5 cm土壤,样品数不少于3个。( )

答案:正确

76.采集水中底质样品时,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底质不影响继续采样。(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若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了底质,应另选采样点位。

77.采集用于监测细菌学指标水样的玻璃瓶,在洗涤干燥后,要在160~170℃干热灭菌2 h或高压蒸汽121℃灭菌20min。( )

答案:正确

78.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在正常情况下,气态污染物至少有18 h的采样时间,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 h的采样时间,才能代表环境空气质量日均值。( )

答案:正确

79.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 dB(A)的视为稳态噪声,否则为非稳态噪声。( )答案:正确

80.在进行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加不加风罩均可。(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在进行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应加风罩。

81.大气酸沉降监测中,应每24h采样一次,一天有几次降水可合并为一个样,若遇连续几天下

雨,上午9:00至次日上午9:00的降水视为一个样品。( )

答案:正确

三、选择题

1.平行样分析反映分析结果的。( )

A.精密度 B.准确度 C.灵敏度

答案:A

2.加标回收率分析反映分析结果的。( )

A.精密度 B.准确度 C.灵敏度

答案:B

3.正态分布的总体偏差D越大,数据,正态分布曲线越平宽。( )

A.越分散 B.越集中 C.不变

答案:A

4.随机误差又称或不可测误差。( )

A.偶然误差 B.粗差 C.可测误差 D恒定误差

答案:A

5.在水质监测采样中,用船只采样时,采样人员应在船采样,采样船应位于方向,

采样,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造成水样污染。( )

A.后部,下游,逆流 B.前部,上游,逆流

C.前部,下游,顺流 D.前部,下游,逆流

答案:D

6.进行加标回收率测定时,下列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

A.加标物的形态应该和待测物的形态相同

B.在任何情况下加标量均不得小于待测物含量的3倍

C.加标量应尽量与样品中待测物含量相等或相近

D.加标后的测定值不应超出方法的测定上限的90%

答案:B

7.近似数运算中,+ 6+等于。( )

A. B.20.63 C. D. 6

答案:A

8.灵敏度与检出限密切相关,灵敏度越高,检出限。( )

A.越高 B.越低 C.不变

答案:B

9.准确度常用绝对误差或表示。( )

A.相对误差 B.平均偏差 C.标准偏差 D.相对标准偏差

答案:A

10.为减少随机误差,除必须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正确执行操作规程外,还可用增加。( ) A.样品用量 B.样品数量 C.测定次数 D.标准溶液浓度

答案:C

11.一个分析方法或分析系统的是反映该方法或该测量系统存在的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的综合指标,它决定着这个分析结果的可靠性。( )

A.精密度 B.准确度 C.灵敏度 D.检出限

答案;B

12.表示极差。( )

A.绝对偏差的绝对值之和的平均值

B.平均偏差与测量均值的比值

C.一组测量值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

D.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答案:C

13.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合格证有效期为。( )

A.长期 B.十年 C.五年 D.三年

答案:C

14.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是。( )

A.质量评审 B.管理评审 C.质量审核 D.合同评审

答案:B

15.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名称是。( )

A.毫克 B.克 C.千克 D.斤

答案:C

16.列入强检目录的环境监测仪器,应按计量法的规定定期进行检定,贴上三色标签,其中标签代表准用。( )

A.绿色 B.黄色 C.蓝色 D.红色

答案:B

17.一般情况下,分析有机污染物的水样应冷藏或冷冻,并在 d内萃取完毕。( )

A.7 B.10 C.15 D.3

答案:A

18.滴定管活塞密合性检查操作为:在活塞不涂凡士林的清洁滴定管中加蒸馏水至零标线处,放置min,液面下降不超过1个最小分度者为合格。( )

A.15 B.30 C.1 D.5

答案:A

19.水质环境监测分析中,制作校准曲线时,包括零浓度点在内至少应有个浓度点,各浓度点应较均匀地分布在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内。( )

A.3 B.4 C.5 D.6

答案:D

20.采集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样品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应。( )

A.向上 B.向下 C.不分上下

答案:A

21.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时,吸收瓶吸收效率测定大于%为符合要求。( )

A.80 B.85 C.90 D.95

答案:D

22.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时,一般企业和水泥厂生产工况应分别达到设计规模

的%和%。( )

A.90,85 B.85,80 C.70,75 D.75,80

答案:D

23.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土壤组成和受污染程度相对比较均匀的地块,在采集土壤混合样时应采用:。( )

A.对角线法 B.梅花点法 C.棋盘式法 D.蛇形法

答案:B

24.用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一般测定值可分为级。( )

A.1~6 B.1~5 C.0~6 D.0~5

答案:D

25.《固定污染源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HJ/T373-2007)中规定,样品分析当天或仪器每运行12 h,应用标准溶液对标准曲线进行核查,通常情况下若标准溶液的分析结果与标准值标准偏差不超过%,原曲线可继续使用。( )

A.5 B.10 C.15 D.20

答案:D

26.水质自动监测常规五参数是:。( )

A.DH、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

B.高锰酸盐指数、浊度、TOC、水温、化学需氧量

C.DH、电导率、浊度、水温、溶解氧

D.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水温

答案:C

27.废水监测时,需要单独定量采样的是。( )

A.悬浮物 B.挥发酚 C.氨氮 D.生化需氧量

答案:A

2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点位应选在法定厂界外1 m,高度 m以上,距任一反射面距离不小于lm的位置。( )

A. B.1.2 C. D.

答案:B

2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监测时,如是稳态噪声,则采取 mim的等效声级。( )

A.1 B.2 C.3 D.5

答案:A

30.噪声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风速超过 m/s时停止测量。( )

A. B.5.0 C. D.

答案:B

31.地下水质监测中,可以不在现场监测的项目是。( )

A.水量 B.pH C.电导率 D.氟化物 E.浊度

答案:D

四、问答题

1.实验室内质量控制手段主要有哪些(至少回答出5种)?

答案:主要手段包括:实验室的基础工作(方法选择、试剂和实验用水的纯化、容器和量器的校准、仪器设备和检定等),空白值试验,检出限的测量,校准曲线的绘制和检验,平行双样、加标回收率,绘制质量控制图等。

2.监测数据“五性”是什么?简述其含义。

答案:监测数据“五性”包括: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1)代表性:指在具有代表性的时间、地点,并按规定的采样要求采集有效样品。使监测数据能真实代表污染物存在的状态和污染现状。(2)准确性:指测定值与真实值的符合程度,一般以监测数据的准确度来表征。(3)精密性:指测定值有无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一般以监测数据的精密度表征。(4)可比性: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测量同一样品时,所得出结果的一致程度。(5)完整性:强调工作总体规划的切实完成,即保证按预期计划取得有系统性和连续性的有效样品,而且无缺漏地获得监测结果及有关信息。

3.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考核内容包括几个部分?简述各部分包含的知识点。答案:共包括三部分。(1)基本理论考核:包括环境保护基本知识、环境监测基础理论知识、环境保护标准和监测规范、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知识、常用数据统计知识、采样方法、样品预处理方法、分析测试方法、数据处理和评价模式。(2)基本技能考核:布点、采样、试剂配制、常用分析仪器的规范化操作、仪器校准、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数据记录和处理、校准曲线制作、样品测试以及数据审核程序。(3)样品分析:按照规定的操作程序对发放的考核样品进行分析测试,给出分析结果。

4.我国颁布实施的主要环境保护法律有哪些?(至少回答4个)

答案:(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3)中华人民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法。(6)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污染防治法。(7)中华人民共和国放射性污染防治法。(8)中华人民共和国影响评价法。(9)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五、计算题

1.对同一样品作10次平行测定,获得的数据分别为、、、、、、、、和,试检验最大值是否为异常值。取检验水平α=5%。[(10)=]

答案:用Grubbs检验法,为单侧检验:

当n=10时,查表得(10)=,因G10<(10),所以为正常值。

2.氟化物标样的保证值为 mg/L,6次测定结果为、、、、和L,试检验测定结果与保证值有无显着差异。[(5)=]

答案:双侧检验:

()/)05.1

μ( 17/6)=

=n

S

t

X

-

/

=

.1(

057

)

/(-

o

因为t=<(5)=,所以测定值与保证值无显着差异。

3.为了确定某方法的检出限,每天测定两个空白,连续测定5d,测定值分别为:,,

(0018 ,,,该方法的检出限是多少?(α= t f=

答案:单侧检验:

即方法检出限为。

4.用两种不同的方法测定水样中的氨氮,依据方法l 的测定结果为、、、和,依据方法2的测定结果为、、、和,检验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有无显着差异。[(4,4)=,(8)=]

答案:(1)①H o :σ12=σ22 双侧检验

②x 1= x 2= S 12= S 22=

③S max 2=S 22,S min 2=S 12;f 1=n 1-1=4,f 2=n 2-1=4

④F=S max 2/S min 2= 17/ 13=

⑤给定α=,查=

⑥F=<(4,4),所以两种方法有相同的精密度

(2)①H o :μ1-μ2=0 两侧检验

②R=S 12+S 22=+=0.0003 f=n 1+n 2-2=5+5-2=8 ③n R x x n n n n n n s

n s n d

x x t 2121212122221121)2()1()1(-=+--+---= 07.250003.0028

.2044.2=-= (当n 1=n 2时)

④给定α=,查(8)= t=<(8),所以两种方法测定结果无显着差异。

5.对A 样品测定结果为、、、、、、和,推算在置信水平下,总体值的置信区间。t==。 答案:438.8=X 1428.0)(1121

=--=∑=n

i i X X n S f=n-1=7 双侧检测 δ=t α(f)S/120.081428.0365.2=?=n 在置信水平下,总体均值的区间为]558.8,318.8[],[=+-δδX X

浅谈如何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

浅谈如何加强环境监测的质量管理 摘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把握数据灵魂的关键环节,是环境监测工作生命线,是实现环境监测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提出在日常工作中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加强对策,使整个管理体系中有序的、规范的、可控的运转,以达到有效的质量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重要性;环环落实;系统管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目录 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义与重要性 (1) 第三章 3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 (2) 第四章 4严格规范,环环落实,系统管理 (3) 4.1物的管理 (3) 4.1.1对仪器设备的更新换代 (3) 4.1.2对仪器设备用具试剂自身质量及运行的管理 (3) 4.2人的管理 (3) 4.3制度的管理 (4) 第五章结束语 (5)

1.绪论 一个良好的监测系统,可以将污染的源头扼杀在摇篮中,让人民的生活环境得到改善。一个良好的城市形象,也直接影响到整个城市的发展前景。及时、准确的反映当地的环境状况,有利于政府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有利于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和谐稳定。环境监测工作的核心就是为政府、为企业、为民众提供准确的、权威性的、有代表性的、可比性的环境质量数据,而准确性是监测数据的灵魂,而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是把握数据灵魂的关键环节,是环境监测工作生命线,通过对环境检测过程进行监督和质量监控,以保证监测数据的准确无误。在现实工作中,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贯穿了整个监测过程。因此,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成为了环境监测的重中之重。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质量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峻,环境监测工作技术越来越先进、任务越来越繁重,这给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难题和挑战。下面就如何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意义与重要性 环境监测工作的重点就在监测并且获取环境要素的质量状况,提供环境质量的各种数据,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科学性和有效性。同时环境监测的数据又有赖于获取环境要素方法程序的规范性、手段的正确性和分析的客观性。如果在环境监测过程中有任何的不规范和不正确,都可能导致所取得数据出现偏差,从而使数据失去有效性、客观性和权威性,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所有的工作都是白做。如果数据是政府用来作决策的,将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决策错误。所以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显而易见,它在环境监测过程中起到先防范、控过程、审结果、即纠错也不可或缺的质量管理作用。我们只有把错误纠正在萌芽中,所以,管理者要提高认识,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把质量管理意识灌输给每一位监测人员,使质量管控工作深入人心从而养成有效的良好的工作行为规范,确保质量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实现“人人重视,环环落实”的严格质量管理的工作氛围。 环境监测的主要工作内容是实施监管和预测,对现在已经存在的环境污染

质量管理工具考试题带答案

质量管理工具考试题库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 1、PDCA循环中P表示计划 D表示执行 C 表示检查 A 表示处理。 2、“重要的少数、次要的多数”的见解,此现象被称为“柏拉图原理”。 3、因果图是品管权威石川馨先生所创始的QC手法,因其图形很像鱼骨,所以又称为鱼骨图。 4、关联图法适合于整理原因非常复杂的问题 5、原因的查找要从人、机、料、法、环、测方面考虑, 6、直方图能够直观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 7、过程能力是指过程的加工水平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 8、散布图又叫(相关图) 9、矩阵图的最基本形式是(L型) 10、直方图定量表示的主要特征值中的平均值(X)表示(数据的分布中心位置)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B)是将造成某项结果的诸多原因,以系统的方式来表达结果与原因之间的关系。 A、直方图 B、因果图 C、控制图 D、柏拉图 2、柏拉图是分析和寻找影响质量主要因素的一种工具,其形式用( A ),左边纵坐标表示频数,右边纵坐标表

示频率。 A、双直角坐标图 B、系统图 C、箭头图 D、矩阵图 3、利用数学上矩阵的形式表示因素间的相互关系,从中探索问题所在并得出解决问题策略的管理工具是(C) A、控制图法 B、柏拉图法 C、矩阵图法 D、系统图法 4、下列不属于矩阵图的类型有(C) A、X型矩形图 B、Y型矩形图 C、G型矩形图 D、L 型矩形图 5、此控制图因符合(C)被判点子排列异常。 A、准则2:连续9点落在中心线同一侧 B、准则4:连续14点中相邻点子总是上下交替 C、准则7:连续15点落在中心线同两侧C区之内 三、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PDCA循环的特点:(ABCD) A、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推动大循环。

品质管理笔试题

品质管理笔试题 姓名________ 应聘职位:_____ 总分 第一题、单项选择题:(共15题,每小题2分) 1.125×437×32×25的值为 ( ) A .43700000 B .87400000 C .87455000 D .43755000 2.738.76+25.87-3.21+5.39-521.9的值为 ( ) A .124.83 B .159.21 C .125.71 D .244.91 3.一条鱼有头、身、尾三部分,头长6厘米,尾长等于头长加半个身长,身长为头长加尾长,鱼全长共多少厘米? ( ) A .48 B .42 C .36 D .30 4.一学校的750名学生或上历史课,或上算术课,或两门课都上。如果有489名学生上历史课,606名学生上算术课,问有多少学生两门课都上? ( ) A .117 B .144 C .261 D .345 5.一个扇形的面积是314cm2,它所在的圆的面积是1256cm2,则此扇形的圆心角是。 ( ) A .180° B .60° C .240° D .90° 6. 1.1, 2.2, 4.3, 7.4, 11.5, ( ) A .16.6 B .15.5 C .15.6 D .15.8 7.客轮从甲地逆流而上到乙地,费时6小时,返回时,费时5小时零30分。已知水流是每小时2.4千米,求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为多少千米? ( ) A .316.8 B .332.8 B .307.5 D .346.8 8. 1, 5, 7, 10, 13, 15, ( ) A .19,20 B .19,25 C .17,20 D .17,25 9.2 +3 +7 +9 的个位数字应为 。 ( ) A .1 B .4 C .5 D .9 10.在足球比赛中胜一场得3分,平一场得1分,输一场不得分,如果一个足球队在赛季中得61分,在所有的24场比赛中只输了3场,那么这个球队一共胜了 场。 ( ) A .19 B .20 C .21 D .18 11.两个相同的瓶子装满盐水溶液,一个瓶子中盐和水的比例是3∶1,另一个瓶子中盐和水的比例是4∶1,若把两瓶盐水溶液混合,则混合液中盐和水的比例是。 ( ) A .31∶9 B .4∶55 C .31∶40 D .5∶4 12.柏拉图的功用以下描述正确的一项是。 ( ) A .收集数据 B .改善目标 C .分析现状 D .查核结果 13.整顿原则三要素包括场所、方法和。 ( ) A .标示 B .指导 C .方针 D .指示 14.某商场有7箱饼干,每箱装的包数相同,如果从每箱里拿出25包饼干,那么,7个箱里剩下的饼干包数相当于原来的2箱饼干,原来每箱饼干有多少包? ( ) A .25 B .30 C .50 D .35 15.检验数量为300只,合格数量为295只,不合格率是多少。 ( ) A.2% B.5% C.1.67% D.2.67% E.2.3% 试题类型 理论 测评时间 40分钟 试题总分 100分 测评起始时间

质量管理题(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考试)

第八章质量管理 一、填空题 1.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标准、标准和标准。 答案:污染物排放(或控制) 环境监测方法(或环境监测分析方法) 环境标准样品 2.我国化学试剂分为四级,优级纯试剂用G.R表示,标签颜色为色,分析纯试剂用A.R表示,标签颜色为色,化学纯试剂用C.P表示,标签颜色为色。 答案:绿红蓝 3.生物样品采集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和样品的。 答案:沾污代表性 4.气体标准的传递是指将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的传递到上的过程。标准传递的逆过程称为标准的溯源,当进行系统误差分析时,可逆向逐级检查各步骤对误差的贡献,追踪原因,从而保证监测数据质量。 答案:准确时值例行工作所用的标准气体 5.在空气和废气监测中,如果现场污染物浓度不清楚,采气量或采样时间应根据和来确定。 答案:标准规定的浓度分析方法的测定下限 6.在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实验室分析中,对有些斜率较为稳定的校准曲线,在实验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使用以前的校准曲线时,必须测定个标准点,测定结果与原曲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均应小于%,否则应重新制各曲线。 答案:两 5 7.在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中,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1次质控样试验,采用国家认可的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试验,质控样品浓度一种应接近浓度,另一种应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每种样品至少测定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标准值的±%。 答案:废水实际 2 10 二、判断题 1.环境监测质量保证是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 答案:正确 2.进行水样分析时,应按向批测试的样品数,至少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进行平行双样测定。( ) 答案:正确 3.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必须连续修约到所确定的位数。( ) 答案:错误 正确答案为: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应该一次修约获得结果,而不得多次连续修约。 4.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 答案:正确 5.实验室内使用的化学试剂应有专人保管,定期检查使用及保管情况,但是少量酸碱试剂

质量管理历年考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1.根据质量特性的分类,服装的式样、食品的味道等属于( ) A.技术方面的特性B.社会方面的特性C.心理方面的特性D.安全方面的特性 2.“辨识、理解和实施满足顾客需要的策略”属于供应商关系管理中( ) A.计划阶段的活动B.组织阶段的活动C.控制阶段的活动D.改进阶段的活动 3.下列不属于 ...卓越绩效模式的质量奖是( ) A.日本的戴明奖 B.美国的马尔科姆·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 C.欧洲质量奖D.中国质量管理奖 4.体现顾客忠诚的表现有( ) A.顾客所做的 B.顾客所说的 C.顾客期望有更多满意的供应商可选择 D.主要测量现有顾客的满意度 5.反映一个组织之所以存在的理由或价值,这是指( ) A.组织的使命B.组织的核心价值观C.组织的愿景D.组织的社会责任 6.在绩效考核的客观考核方法中,属于个人工作指标的是( ) A.销售额B.废次品率C.事故率D.能耗率 7.下列质量观念中,属于“大质量”观的是( ) A.制造有形产品B.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C.直接与产品的制造相关的过程D.质量管理培训集中在质量部门8.构成现代质量管理的各种模式的精神实质是( ) A.全面质量管理B.卓越绩效模式C.ISO9000族标准D.质量管理的八项原则 9.根据日本质量管理专家狩野纪昭对质量特性的分类,代表最低限度期望的特性是( ) A.赋予特性B.必须特性C.线性特性D.魅力特性 10.按照组织业务过程的分类,给核心过程提供基础保证的活动过程属于( ) A.设计过程B.生产提供过程C.支持过程D.供应和合作过程 11.通过“排除故障”或采取“纠正行动”使过程恢复到原有的水平,这样的行为是( ) A.质量策划B.质量保证C.质量控制D.质量改进 12.下列的维修活动中属于纠正性维修的是( ) A.为设备加润滑油B.为故障设备更换零件C.对设备进行定期检查D.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 13.从一批数量为1000件的产品中随机抽取20件产品,并对它的直径进行检测,则这20件产品组成一个( ) A.总体B.个体C.样本D.样品 14.信息管理好的组织,其数据和信息都很容易访问或获得,这表明数据和信息具有( ) A.及时性B.可用性C.完整性D.准确性 15.标高分析活动的最高境界是面向( ) A.本企业内部的不同部门B.直接的竞争对象C.同行企业D.全球领先者 16.戴明指出,在出现的产品或服务问题中,由管理体系本身所致的比例约为( ) A.15% B.30%C.70%D.85% 17.古典的符合性质量的经济模型认为( ) A.质量越高质量成本越高B.质量越高质量成本越低C.最优符合性质量是100%D.质量与质量成本之间没有联系18.“3C”标志认证指的是( ) A.合格标志认证B.安全标志认证C.中国强制认证D.自愿性认证 19.统一是一种古老的标准化形式,其基本要求是( ) A.合理、适度B.适时、适度C.尺寸的互换性D.功能的一致性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卷试题集完整卷子.doc

第一部分填空题(41分) 1.背景值检测井和区域性控制的孔隙承压水井每年______ 采样一次;污染控制检测井逢单月采样一次, 全年 6 次;作为生活饮用水集中供水的地下水监测井,_______ 采样一次。 2. 沉积物采样点位通常为水质采样垂线的,沉积物采样点应避开、沉积物沉积不稳定及 水草茂盛、之处。 3. 比例采样器是一种专用的自动水质采样器,采集的水样量随与成一定比例,使其在任一时 段所采集的混合水样的污染物浓度反映该时段的平均浓度。 4 废水样品采集时,在某一时间段,同一采样点按等时间间隔采等体积谁养的混合水样,称为_______ 。此废水流量变化应______ % 。 5 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检测的检测的采样点设置必须能够满足__________ 的要求,当污水排放量大于 1000t\d 时,还应满足_________ 的要求。 6. 采集湖泊和水库样品所用的闭管式采样器应装有_______ 装置,以采集到不与管内寄存空气混合的 水样,在靠近底部采样时,注意不要搅动__________ 的界面。 7.水样的生物作用会对样品中的一些待测项目如______ ,______ , ________ 的含量及浓度产生影响。 8. 湖泊和水库采样时,反映水质特性采样点的标志要明显,采样标志可采用法、法、岸标法或无线电导航定位等来确定。 9 根据不同的水质采样目的,采样网络可以是_____ 也可以扩展到 ________ 。 10 水体沉积物可用 _________ , _________ 或钻探装置采集。 11. 重铬酸钾法测定水中化学需氧量,若水样中氯离子含量较多而干扰测定时刻加入_____ 去除。 12 为化学分析而收集降水样品时,采样点应位于__ 的地方。 13 滴定管在装入滴定液之前,应该用滴定液洗涤滴定管 3 次,其目的是为了,以确保滴定液。 14. 一般来说,水中溶解氧的浓度随着大气压的增加而__ ,随着气温的升高而__ 。15分光光度法测定样品时,比色皿表面不清洁是造成测量误差的常见原因之一,每当测定有色溶液后, 一定要充分洗涤。可用__刷洗,或用__浸泡。 16.根据《水质氨氮测定钠氏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水中氨氮时钠氏试剂是由__. ,__ 和 KOH试剂配制而成。 17标准溶液从滴定管滴入被测溶液中,二者达到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时的点,叫 做,在滴定过程中,指示剂正好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叫做。 18. 烟气测试中,采样时间视待测污染物浓度而定,每个样品采样时间一般不少于_____ min 。 19. 噪声污染源主要有:工业噪声污染源,交通噪声污染源,噪声污染源和噪声污染源。 20. 电导率仪法测定水中的电导率时,通常规定_____ ℃为测定电导率的标准浓度。 21 在缺氧环境中,水中存在的亚硝酸盐受微生物作用,被还原为;在富氧环境中,水中的氨 转变为甚至转变为。

质量管理试题试卷

质量管理考试试题 姓名: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国家环境标准包括国家环境质量标准、环境基础标准、(或控制)标准、环境监测方法(或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和环境标准样品标准。 2、我国化学试剂分为四级,优级纯试剂用表示,标签颜色为绿色,分析纯试剂用A.R表示,标签颜色为,化学纯试剂用C.P表示,标签颜色为蓝色,化学试剂。 3、生物样品集中,应特别注意防止和样品的。 4、气体标准的传递是指将国家一级标准气体的传递到例行工作所用的标准气体上的过程。标准传递的逆过程称为标准的溯源,当进行系统误差分析时,可逆向逐级检查各步骤对误差的贡献,追踪原因,从而保证监测数据质量。 5、在空气和废气监测中,如果现场污染物浓度不清楚,采气量或采样时间应根据标准规定的和的测定下限来确定。 6、在水污染物排放总量的实验室分析中,对有些斜率较为稳定的样准曲线,在实验条件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使用以前的样准曲线时,必须测定标准点,测定结果与原曲线相应点的相对偏差均应小于,否则应重新制备曲线。 7、在水污染源在线监测中,运行维护人员每月应对每个站点所有自动分析仪至少进行质控样试验,采用国家认可的两种浓度的质控样进行试验,质控样品浓度一种应接近废水实际浓度,另一种应超过相应排放标准浓度,每种样品至少测定 2 次,质控样测定的相对误差应不大于标准值的。 二、判断题(每题1.5分,共21分) 1、环境质量保证是整个环境监测过程的全面质量管理。() 2、进行水样分析时,应按同批测试的样品数,至少随机抽取10%~20%的样品进行平行双样测定。() 3、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4、水样的PH、溶解氧、电导率和透明度应尽可能在现场测定。() 5、灵敏度是指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置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6、空白试验反映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和分析人员的经验与技术水平。() 7、常规监测质量控制技术包括平行样分析、明码样分析、密码样分析、标准样品分析、加标回收率分析、室内互检、室间外检、方法比对分析和质量控制图等。()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提升环境监测水平 发表时间:2019-01-15T14:06:31.21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6期作者:邓伟强 [导读] 摘要:中国的工业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经济水平和发展质量。 清远市佛冈县环境监测站 摘要:中国的工业发展随着我国综合国力不断提高经济水平和发展质量。由此产生的工业废气、废水污染,对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巨大的污染和破坏。严峻的生态形势让更多的公民越来越多的关注,关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所有人类活动的信息从依赖环境是分不开的。在这种情况下,各级政府的环境监测部门必须真实环境监测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促进环境监测质量水平,促进全面,更多的措施,加强对环境监测的管理质量,政府决策和环境监测的最大限度,如提供更为准确和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环境监测质量水平 引言:环境监测的一个重要任务是整个环境质量管理过程,也是环境监测数据报告的重要保证,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也在上升,由于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资源开发利用的需求也在上升,工作比较复杂,所以当前环境监测是急需的,尽快将打破限制因素,综合分析的原因,但这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只有做真正的稳定环境监测工作,密切监控项目指标,比如,全面提高环境监测水平。 1、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的重要意义 事实上,环境监测是环境和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对此,需要充分重视环境监测,提高监测的质量,进一步加强立体的管理程度,建立一个良好的环境监测管理系统的整个过程。并在相关的环境监测工作过程中进行精加工,以确保主流程顺利进行,还需要坚持的原则高度统一的监督。除了完成监测工作,期间还需要科学的调查分析监测数据收集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系统地分析收集到的数据。工人需要充分了解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综合管理的作用和价值充分反映,提高环境监测系统。 2、目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 我国环境监测的水平还比较低 中国目前的环境监测研究水平较低,环境监测的监测仪器和设备用于缺乏技术含量,特别是三级、四级监测站,监测仪器和设备残旧不堪,也不能达到日常监控要求配置。当一些突发性环境污染应急事故发生,由于缺乏相应的监测仪器和处理计划的不完善,导致无法有效地实施应急监测,无法快速确定污染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范围。由于缺乏监测技术人员、环境监测的方法和措施不能得到及时更新,做一些大城市和小城市环境监测水平出现较大的差异。 2.2 缺乏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 近年来,我国大部分的环境监测机构通过测量的识别认证,实验室资格审查,初步建立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但在实际的工作,监督机构和人员没有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它的综合应用在具体工作中,也不会导致缺乏监督和管理工作。 2.3 采集的样品缺乏代表性 在环境质量监测,监测结果决定抽样数据的准确性,但在这个阶段在环境监测,抽样工作长期处于被边缘化的地位,尤其是在设备和人员显示明显的缺点,采样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污染源监测和质量控制。由于很多样品,取样时间很短,只有十分钟,甚至几分钟,在这一点上,结果的样本并不代表一定阶段的环境污染,或只能代表一个特定的环境污染情况,因此,很难确保所有收集代表性样本。 2.4 环境监测技术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当地政府的环境监测工作不够关注,投资相对较小的环境监测,缺乏专业技术人员在环境监测中,资金短缺的情况下,监控工作很难。在实践中,监控人员过多关注内部环境质量控制实验室,而忽略了现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由于取样设备配置不完整,对于一些样本收集并不代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环境监测的质量。 3、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优化措施分析 3.1 优化质量控制模型 在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相关项目人员需要重点控制的实际问题,系统建设管理模式和控制尺寸,以便提高整个管理系统的影响。首先,环境监测,确定水平和环境是相对困难的。对于需要有效管理不同的项目采样频率和周期的技术人员,应进行全面审查和批准,结合实际需求同时,控制模型和管理理念得到顺利和有效运行,确保采样控制机制和实际需求。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抽样方案,以确保其可行性,标准化操作时间表和项目过程是合适的。抽样过程进行程式化,将满足参考标准,进行系统分析。重要的是要注意,在实际的采样,需要根据相关标准,确保操作的标准化,使样本更有针对性,也确保样本本身的完整性,管理模式的代表特征。第二,技术人员要从实际出发,将质量检验机制在实践中,并严格控制系统执行情况,不仅使数据准确,还需要合适的环境,确保数据是科学和稳定。 3.2 优化监测人员素质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整个过程,提高效率,你需要做一份好工作的人才培训。有效地实施人才培养机制,不仅可以加强监督,也可以提高控制效果。在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机制,需要结合实际需求,不仅提高技术人员的服务质量,还需要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让技术人员的工作以质量为基本原则,使管理体系和制度内化水平提高,反过来,加强监测人员的责任意识,注重工作质量,更相关的技术模型和实际需求。监控人员的专业素质培训,专业能力培训机制需要实施,同时结合培训计划,重点检查工作,使整个流程相关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优化管理效果的同时,综合能力的优化,还提供支持开展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整个过程。 3.3 优化质量管理制度 水平的提高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整个过程,你可能需要建立和完善质量监督机制。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管理控制尺寸,使质量管理更有效。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只有提高质量的监控,可以提高整体工作质量和综合水平。质量管理体系的优化来自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制定明确的质量监督机制,在监督机制,需要关注每个部门的权利和义务,使各部门及相关人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工作范围和责任,为自己的行为有效监管的基础上。第二个需要建立监督和评价机制,以确保其可行性。通过实施抽查质量监控体系,提高管理质量的影响,所以,目标管理人员及其工作条件,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管理控制模型。最后需要结合实际的

全面质量管理考试题库

全面质量管理考试题库 一、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 1.顾客对质量的认知具有时效性,因此组织应适时调整对质量的要求。 2.提高质量能为社会带来效益,但是企业的成本也会增加,因为质量越高,成本越高。3.质量检验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方法,不能保证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的质量。4.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要求,终于满足顾客要求”,顾客就是指组织的外部顾客。 5.组织的愿景是指导组织及其成员如何行事的原则和行为准则。 6.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方法叫做系统方法。 7.质量教育培训能够改善员工对质量的认知水平和行为态度。 8.以解决现场技术关键问题为目的的QC小组活动课题属于现场型课题。 9.5S活动不只局限于摆放物品、打扫卫生,而是实施现场管理和改进的基础。 10.六西格玛管理就是使用科学方法,关注过程的一种质量管理技术。 11.广义的全面生产维护要求企业的所有部门参与实现企业零损失。 12.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原假设是错误的,但根据样本数据却得出接受原假设结论的情况。 13.为过程分析进行质量特性的测量与产品检验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 14.饼图适用于表现质量特性的变化趋势。 15.直方图的分布呈锯齿型表示数据波动大,过程不稳定。 16.收集数据的调查表一旦设计完成,为保持连续性,不能对其修改。 17.排列图的主要目的是把注意力放在解决最难解决的质量问题上。 18.在散布图中,各个点子随x值的减小,其y值相应减小,且点子分布比较密集,点子云呈线性,这种关系称为特性下滑的趋势。 19.在重要度—绩效分析图中,质量水平最低的特性不一定是最应解决的问题。 20.因果矩阵是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问题,把引发问题的原因进行优先排序的技术。 二、填空题 1.朱兰质量管理三步曲包括、和。 2.统计推断最常用的方法是参数估计和。 3.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规定的完成规定的能力。 4.产品的经济性是指产品从、制造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和费用方面的特征。 5.产品寿命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的工作。 6.世界著名三大质量奖是指日本的、美国的和欧洲的。 7.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有、、、和等。 8.看板管理是一种的管理方法。 9.一个完整的六西格玛DMAIC 流程包括“定义”、“”、“分析”、“改进”和“”5个阶段。 10.5S活动中“整顿”遵循的三定原则是、和。 11.PDCA循环的含义是策划、、检查、。 12.TPM管理中自主保全的三个阶段是:、和。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试题集(下册)

第一章环境空气和废气 第一节环境空气采样 分类号:G1 一、填空题 1.总悬浮颗粒物(TSP)是指能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PM⒑)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μm的颗粒物。② 答案:100 10 2.氮氧化物是指空气中主要以和形式存在的氮的氧化物的总称.② 答案:一氧化氮二氧化氮 3.从环境空气监测仪器采样口或监测光束到附近最高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出采样口或监测光束距离的倍以上。③ 答案:两 4.气态污染物的直接采样法包括采样、采样和采样③答案:注射器采气袋固定容器法 5.气态污染物的有动力采样法包括:法和法. ③答案:溶液吸收填充柱采样低温冷凝浓缩 6.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湿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③答案:风速风向温度 7.环境空气中颗粒物的采样方法主要有:法和法。③ 答案:滤料自然沉降 8.在环境空气采样期间,应记录采样、、气样温度和压力等参数。①

答案:流量时间 9.在环境空气颗粒物采样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和,滤膜的毛面向上;采样后应检查确定滤膜无,滤膜上尘的边缘轮廓清晰,否则该样品膜作废,需要重新采样。① 答案:针孔破损破裂 10.使用吸附采样管采集环境空气样品时,采样前应做试验,以保证吸收效率或避免样品损失。① 答案:气样中污染物穿透 11.环境空气24h连续采样时,采样总管气样入口处到采样支管气样入口处之间的长度不得超过m,采样支管的长度应尽可能短,一般不超过m。① 答案:3 0.5 12.在地球表面上约km的空间为均匀混合的空气层,称为大气层。与人类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地球表面上空km范围,叫对流层,特别是地球表面上空2km的大气层受人类活动及地形影响很大。③ 答案:80 12 13.一般用于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采样的多孔玻板吸收瓶(管)的阻力应为±kPa。要求玻板2/3面积上发泡微细而且均匀,边缘。 ③ 答案:6.0 0.6 无气泡逸出 14.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样品时,U形玻板吸收管内装10ml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24 h连续采样时,多孔玻板吸收管内装50 ml 吸收液,以L/min的流量采样,连续采样24 h。③ 答案:0.5 0.2~0.3 15.短时间采集环境空气中氮氧化物样品时,取两支内装10.0ml吸收液的多孔玻板吸收瓶和一支内装ml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氧化瓶(液柱不低于 80 mm),以L/min的流量采气L。③ 答案:5~10 0.4 4~24 16.用大流量采样器采集空气中的颗粒物,每次称空白滤膜或尘滤膜的同时,称

环境监测人员上岗证考试模拟试题(质量管理类)

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模拟题 (质控类) 一、判断题(50题) 1. 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取得上岗合格证后,有编造数据、弄虚作假者即取消持证资格,收回或注销合格。() 2. 对环境监测人员实施持证上岗考核时,对没有标准样品的环境监测项目,可采取实际样品测定、现场加标、留样复测、现场操作演示和提问等方式进考核。() 3. 实验室质量体系的管理评审每年不少于2次。() 4. Dixon检验法用于一组测定值的一致性检验和剔除一组测定值中的异常值,可用于检出一个异常值。() 5. 最佳测定范围是校准曲线的直线范围。() 6. 线性范围是方法检出限到曲线最高点之间的浓度范围。() 7. 内部质量控制的方式不包括空白样分析。() 8. 影响空气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和存在形态的气象参数主要有风速、风向、湿度、温度、压力、降水以及太阳辐射等。() 9. 为提高工作效率,玻璃器皿和量器可以在110~120℃的烘箱中烘干。() 10. 地表水和污水监测中,测定溶解氧、生化需氧量和有机污染物等项目时,水样必须注满容器,上部不留空间,并有水封口。() 11. 采集气态污染物的溶液吸收法属于直接采样法。() 12. 20℃时,100mlA级滴定管的总容量允差为±0.10ml。() 13.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对于空气自动监测中的气态污染物监测仪器,对于不具有自动校零/校跨的系统,一般每5~7天进行1次零/跨漂检查。() 14.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 193-2005),PM10采样头至少每6个月清洗1次。() 15. 环境空气手工监测时,采样仪器临界限流孔流量每月校准1次,流量误差应小于8%。() 16. 采集水中底质样品时,船体或采泥器冲击搅动底质不影响继续采样。() 17. 灵敏度是指某特定分析方法、在给定的臵信度内、可从样品中检出待测物质的最小浓度或最小量。() 18. 仪器校准、空白试验、标准物质对比分析和回收率测定,都是减少系统误差的方法。( ) 19. 湿沉降采样器的设臵应保证采集到无偏向性的试样,应设臵在离树林、土丘及其他障碍物足够远的地方。() 20. 能力验证是确定的2个实验室间、对同一个标准样品进行测试。() 21. 用于校准采样仪器的流量校准装臵,其精度应高子采样仪器流量计的精度。() 22. 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面宽小于50m,采样垂线设两条垂线。() 2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0)规定,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应在装修完成3d后进行。() 24. 大气酸沉降监测中,应每24h采样一次,一天有几次降水可合并为一个样,若遇连续几天下雨,上午9:00至次日上午9:00的降水视为一个样品。() 25. 一般情况下,固定污染源排气温度可在烟道内任一点测定。() 26. 按照《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0)进行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检测时,采样点的高度原则上与人的呼吸带高度一致,一般相对高度在 0.5-1.5 m之间。() 27.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0)规定,室内环境空气监测应在对外门窗关闭24h后进行。() 28. 水样可以通过加入抑制剂、氧化剂、还原剂和控制pH进行保存。() 29. Grubbs检验法可用于一组测量值的一致性和剔除一组测量值中的异常值,一次检验司以检出一个或多个异常值。() 30. 根据《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质量管理机构(或人员)的主要职责中不包括:组织开展对下级环境监测机构监测质量、质量管理的监督与检查。() 31. 根据《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05),在正常情况下,气态污染物至少有18h的采样时间,可吸入颗粒物有不少于12h的采样时间,才能代表环境空气质量日均值。() 32. 标准曲线包括校准曲线和工作曲线。() 33. 水样pH、溶解氧、电导率和透明度应尽可能在现场测定。() 34. 对拟修约的数字,在确定修约位数后必须连续修约到所确定的位数。() 35. 进行易挥发固体废物采样时,应在容器顶部留一定空间,常温方式保存。() 36. 采集土壤样品时均应填写2个标签,一个放在袋(或瓶)内,一个放在袋(或瓶)外或贴在袋(或瓶)外表面上。() 37. 在测量时间内,被测声源的声级起伏不大于3 dB(A)的视为稳态噪声,否则为非稳态噪声。() 38. 由污染源排放出的污染物进入空气中,在物理、化学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化学反应,形成了另一种污染物质,叫二次污染物。() 39. 河流水质监测时,若水深5~10m,采样垂线设上、中、下三层共三点。() 40. 用基准试剂配制元素、离子、化合物和原子团的已知准确浓度的溶液称为标准溶液。() 41. 气态污染物的采样方法包括直接采样法、有动力采样法和被动式采样法。() 42. 如果质量体系运行没有出现大的问题,当年不进行内部审核也可以。() 43. 瞬时水样是指从水中不连续地随机采集的单一样品。() 44. 固定污染源废气中气态污染物监测采样时,为防止气体中水分在采样管内冷凝,造成待测污染物溶于水而产生测定误差,采样管需加热。() 45. 臵信区间的大小与所取臵信水平及显著性水平有关,臵信水平取得大,臵信区间也大,因此臵信水平取得越大越好。() 46. 在进行噪声测量时,传声器加不加风罩均可。() 47. 进行污染事故土壤监测时,如果是固体污染物抛撒型,打扫后采集表层0~5cm土壤,样品数不少于3个。() 48. 样品在采集、运输、保存、交接、制备和分析测试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样品质量。() 49. 剧毒试剂应由两个人负责管理,加双锁存放,共同称量,登记用量。() 50. 标准曲线是描述待测物质浓度(或量)与相应的测量仪器响应量(或其他指示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曲线。() 二、单项选择题(50题) 1. 根据《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制度》,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合格证有效为()。 A 长期 B 十年 C 五年 D 三年 2. 由最高管理者组织就质量方针和目标,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进行的正式评价是()。 A 质量评审 B 管理评审 C 质量审核 D 合同评审 3. 水质自动监测常规五参数是()。 A pH、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 B 高锰酸盐指数、浊度、TOC、水温、化学需氧量 C pH、电导率、浊度、水温、溶解氧 D 氨氮、电导率、高锰酸盐指数、浊度、水温 4. 灵敏度与检出限密切相关,灵敏度越高,检出限()。 A 越高 B 越低 C 不变 5. 地下水质监测中,可以不在现场监测的项目是()。 A 水量 B pH C 电导率 D 氟化物 E 浊度 6. 一般情况下,分析有机污染物的水样应冷藏或冷冻,并在( )d内萃取完毕。 A 7 B 10 C 15 D 3 7. 水质环境监测分析中,制作校准曲线时,包括零浓度点在内至少应有()个浓度点,各浓度点应较均匀地分布在该方法的线性范围内。 A 3 B 4 C 5 D 6 8. 采集环境空气中颗粒物样品时,采样前应确认采样滤膜无针孔和破损,滤膜的毛面应()。 A 向上 B 向下 C 不分上下 9. 用测烟望远镜法测定烟气黑度时,一般测定值可分为()级。 A 1~6 B 1~5 C 0~6 D 0~5 10. 滴定管活塞密合性检查操作为:在活塞不涂凡上林的清洁滴定管中加蒸馏水至零标线处,放臵()min,液面下降不超过1个最小分度者为合格。 A 15 B 30 C 1 D 5 11. 噪声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的天气条件下进行,风速超过()m/s时停止测量。 A 4.5 B 5.0 C 5.5 D 6.0 12. 质量的国际单位制名称是()。 A 毫克 B 克 C 千克 D 斤 13. 列入强检目录的环境监测仪器,应按计量法的规定定期进行检定,贴上三色标签,其中()标签代表准用。 A 绿色 B 黄色 C 蓝色 D 红色 14. 在水质监测采样中,用船只采样时,采样人员应在船()采样,采样既应位于()方向,()采样,避免搅动底部沉积物造成水样污染。 A 后部,下游,逆流 B 前部,上游,逆流 C 前部,下游,顺流 D 前部,下游,逆流 15. 准确度常用绝对误差或()表示。 A 相对误差 B 平均偏差 C 标准偏差 D 相对标准偏差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定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确保监测数据资料的准确可靠,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全国环境监测管理条例》的有关条款,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质量保证是各级环境监测站的重要技术基础和管理工作,应与其它监测工作同时计划、同时实施、同时检查,所需经费应有保证。 第三条环境监测人员实行合格证制度,经考核认证,持证上岗,无合格证者不得单独报出数据。 第四条环境监测站开展创建和评选优质实验室活动,以此加强实验室建设,强化实验室管理,推动实验室的质量保证工作。 第二章机构和职责 第五条质量保证工作实行分级管理。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分别负责组织国家和省质量保证管理小组,各地、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根据情况组织质量保证管理小组。 第六条各级质量保证管理小组的主要职责是: 一负责所辖地区环境监测人员合格证考核认证工作; 二负责所辖地区环境监测优质实验室评比工作; 三审定有关质量保证的规章制度和工作计划; 四指导有关环境监测分析方法、规范、手册等的编写工作; 五组织仲裁环境监测数据质量方面的争议。 第七条国家级、省级及规模较大的地、市级监测站应设置质量保证专门机构,并配备专用实验室,其他监测站根据情况设置专门机构或专职人员。质量保证机构或人员由业务站长直接领导。 第八条各级监测站质量保证机构和人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全面负责本站的质量保证工作,制定质量保证技术方案并组织实施,审查上报的质控数据; 二制定质量保证工作计划和规章制度并组织落实,定期向本站领导和上级站汇报工作; 三指导下级站开展质量保证工作,组织有关的技术培训和质量参核;

全面质量管理考试题库.doc

全面质量管理考试题库一、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1.顾客对质量的认知具有时效性,因此组织应适时调整对质量的要求。2.提高质量能为社会带来效益,但是企业的成本也会增加,因为质量越高,成本越高。3.质量检验是一种事后把关型的质量管理方法,不能保证产品设计和生产过程的质量。4.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始于识别顾客要求,终于满足顾客要求”,顾客就是指组织的外部顾客。5.组织的愿景是指导组织及其成员如何行事的原则和行为准则。6.系统地识别和管理组织所应用的过程,特别是这些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这种方法叫做系统方法。7.质量教育培训能够改善员工对质量的认知水平和行为态度。8.以解决现场技术关键问题为目的的QC小组活动课题属于现场型课题。9.5S活动不只局限于摆放物品、打扫卫生,而是实施现场管理和改进的基础。10.六西格玛管理就是使用科学方法,关注过程的一种质量管理技术。11.广义的全面生产维护要求企业的所有部门参与实现企业零损失。12.假设检验中第一类错误是指原假设是错误的,但根据样本数据却得出接受原假设结论的情况。13.为过程分析进行质量特性的测量与产品检验的目的是一致的,都是为了验证产品是否满足规范的要求。14.饼图适用于表现质量特性的变化趋势。15.直方图的分布呈锯齿型表示数据波动大,过程不稳定。16.收集数据的调查表一旦设计完成,为保持连续性,不能对其修改。17.排列图的主要目的是把注

意力放在解决最难解决的质量问题上。18.在散布图中,各个点子随x值的减小,其y值相应减小,且点子分布比较密集,点子云呈线性,这种关系称为特性下滑的趋势。19.在重要度—绩效分析图中,质量水平最低的特性不一定是最应解决的问题。20.因果矩阵是综合考虑各种可能的问题,把引发问题的原因进行优先排序的技术。二、填空题 1.朱兰质量管理三步曲包括、和。 2.统计推断最常用的方法是参数估计和。 3.产品的可靠性是指产品在规定的、规定的完成规定的能力。4.产品的经济性是指产品从、制造到整个产品使用寿命周期的和费用方面的特征。 5.产品寿命是指产品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完成的工作。 6.世界著名三大质量奖是指日本的、美国的和欧洲的。7.对不合格品的处理方法有、、、和等。 8.看板管理是一种的管理方法。 9.一个完整的六西格玛 DMAIC 流程包括“定义”、“ ”、“分析”、“改进”和“ ”5个阶段。 10.5S活动中“整顿”遵循的三定原则是、和。 11.PDCA循环的含义是策划、、检查、。 12.TPM管理中自主保全的三个阶段是:、和。 13.目视管理是以为基本手段,以为基本原则,向员工传递管理者的要求和意图,以推动自主管理,实现自我控制。14.一般情况下,应用同样的抽样方法,样本量越大,用样本

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2019年中央企业全面质量管理知识竞赛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 1.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有关术语的国家标准是() A.GB/19001 T19000 19004 T19580 2.下述不属于准时化生产(JIT)范畴的是() A.快速转型SMED B.看板拉动 C.单元生产 D.安灯(安东) 3.防错法是由日本管理专家新乡重夫最早提出,该方法又愚巧法和() A.泳道法

B.防呆法 C.层别法 D.检测法 小组“通常以提高工作质量、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提高管理水平“为选题范围,其课题是指() 攻关型课题A. B.创新型课题 C.现场型课题 D.管理型课题 5.根据ISO9000标准的定义,“质量”是指“客体的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这里的“要求”通常不包括来自()的要求。 A.竞争对手 B.顾客 C.员工 D.股东 6.产品质量有一个产生、形成和实现的过程,每个环节或多或少影响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因此需要控制影响产品质量的所有环节和活动,这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的质量管理思想。

A.全组织 B.全员 C.全过程 D.全方位 7.企业应该对上至高层领导下至普通员工所有人员开展质量教育培训,质量教育培训的首要内容是()。 A.质量知识培训 B.专业技能培训 质量意识教育C. D.统计技术培训 8.均值-标准差控制图由均值控制图和极差控制图组成。其中,均值控制图的上、下控制界可以用来判断()。 A.过程是否稳定 B.过程中心与规格中心是否发生偏移 C.与规格要求对比,判断过程能力是否充分 D.是否有不合格品产生。 9.质量管理体系中的“成文信息”是指质量管理体系中需要()的信息,包括规定了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行过程的各层次文件,以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