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案

《混合运算》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并能正确计算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题。

(2)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问题解决与数学思考

经历自主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运算的过程。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认真计算、检验的良好学习习惯。

(2)在运用已有知识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会灵活运用计算方法进行简单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知

识迁移能力。

难点:会灵活运用运算律简算,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检验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

1.口算。(课件)

3451137

5宁94+ -

314

1 1 11 1 2

3—2 3 39宁43込

2?说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69—72 X 2 35- [2. 34 X( 7. 2- 5)]

教师提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什么?

(1)一个算式里,如果只含有同一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

(2)一个算式里,如果含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再算第一级运算。

(3)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教师谈话引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分数的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混合运算。

二、讲授新课

1 3 6

+ — * — 10

4 5

师:这个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生:含有两级运算,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师:请同学们自己算一算关注个别学生并给予指导。

师:谁愿意把你做的和大家交流一下。

学生汇报,师板书。

1315

+ —+—

10416

1

4

13亠16

—10+ —

4

?

15

15

14

= --- + —

105

9

=10

师:同学们完成得很好!下面这道题又该怎样解答呢?

1 5 10

*~ _ x —

3 6 9

师:请同学们分组说一说这道题的运算顺序。

指生汇报。

师:下面请同学们按照刚才所说的运算顺序计算这道题。学生独立计算。师:谁能来说一说你的算法?

学生汇报。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5 2 2

3.( 18 9 3

师:同学们观察这道题与上面两道题有什么不同之处?

生:有小括号。

1.

师:那该怎么办呢?

生:先算小括号里的。

师: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

师:谁能到前面板演?

指生板演,集体订正。

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我们可能觉得不难,但却很容易

算错,所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要弄清运算符号,确定好运算顺序,不丢数、不抄错数,认真计算每一步。

三、巩固练习

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1171652

(1) — + 3 十—(2) XI—+ —)

32)(81593

131

(3) 5 —(—+ —) -7- ------

484

四、课堂小结

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进行分数混合运算时应注意什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分数混合运算,请熟记下列口诀:

看到四则混合题,找找括号有没有。

先小后中脱掉它,步步认真要仔细。

要是没有括号的,先算乘除再加减。

逐步验算要及时,巧妙灵活一定对。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1)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13 -(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 ÷53 32÷[(43-21)×54] 52+154 -52 76×85+83÷67 (117-83)×88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13 -(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 ÷53 32÷[(43-21)×54] 52+154 -52 76×85+83÷67 (117-83)×88 54 ÷3+32×54 52+21×53+107 13—48×(121+161) 1213×73 +7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1 97÷115 +92×511 (61+43-32)×12 2-136 ÷269-32 21÷85+41 ×53 43×52+41÷25 (85-41)÷83 54 ÷3+32×54 52+21×53+107 13—48×(121+161) 1213×73 +7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1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50道

1、计算。(12分) 43÷87÷1415 (94+152)÷152 203÷ 0.2×3 2 .计算(能简算的要简算) 537327723÷÷ 431263715?÷ 61161274?÷ 32 1121131?÷? ( 56 + 38 )× 48 1214 ÷ 25 5978 ÷ 177 817 ÷23+123 ×917 165 × 3 ÷ 45 259 ÷ 54 ÷ 45 (59 -12 ×13 )÷ 56 149×14×92 22÷1211÷4 3 83×65÷1615 5÷(21+61)?152 (21-31+41)×48 256÷9+256×98 (21—7 3)?257+52 30×(52+61) (85+171)×8+17 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13-(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 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 4] 52+154÷52 76×85+83÷6 7 (117-83)×88 54÷3+32×54 52+21×53+10 7 13—48×(121+161) 1213×73+74×1213+1213 45×4443 99×100 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 1 97÷115 +92×511 (61+43-3 2)×12 2-136÷269-32 21÷85+41×53 43×52+41÷2 5 (85-41)÷83

教师资格证考试--思想政治学科--考点总结

第一章经济生活 1.价值规律的作用? 第一,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个生产部门的分配。 第二,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生产技术、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 第三,引起和促进商品生产者的优胜劣汰。 第二章政治生活 1.我国应如何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2)党要坚持民主执政,以发展党内民主带动人民民主建设。 (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政治制度,以保障我国民主的真实性和广泛性。 2.简述中国共产党、全国人大、国务院、人民政协之间的地位、作用及其相互关系。 (1)四者的地位和作用: A.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它不是国家机关,不能直接行使国家职能。 B.全国人大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居于最高地位。它行使最高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和监督权。 C.国务院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行政机关。它负责贯彻执行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法律和行政工作决定,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向其报告工作。 D.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它行使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和参政议政的职能,它不是国家机关,不能行使国家职能。 (2)四者关系: 中国共产党冀中人民的意志,形成自己的主张和政策,然后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法定程序使之成为国家的法律和决定,实现对国家爱的领导。全国人大通过的法律和作出的决定,由国务院和其他国家机关贯彻执行。一般情况下,是国务院根据中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建议和作出的决定,起草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请全国人大审议,并征求全国政协委员会的意见,最后由全国人大批准。 第五章法学基础理论 1.我国刑事诉讼法对于运用证据规定的指导原则有哪些? (1)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搜集证据。 (2)重证据、重调查研究而不轻信口供。只有被告人供述而无其他证据的,不能认定被告人有罪和处以刑罚;没有被告人供述,但只要其他证据确凿,同样可以判决其有罪并处以刑罚。 2.人民法院对于那些民事案件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裁定先予执行? 先予执行: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00题

计算下列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65+35×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4】 52+154-52 76×85+83÷67 (117-83 )×88 13—48×(121+161) (87-165)×(95+32) 138÷7+71×136 54÷3+32×54 52+21×53+107 1312×73+74×1312+1312 【1-(41+83)】÷41 97÷511+92×115 21÷85+41×53

(61+43-32)×12 2-136÷269 -32 99×10099 43×52+41÷25 2110×207 ÷65-41 45×4443 (83-41)÷83 83÷(83-41) 65×4-(87+32 ) 5-87 -0.125 48×( 712 +2)÷ 23 23- 89 × 34 ÷1 27 59 ×7+ 59 ×11 5÷[( 23 + 15 )× 113 ] 425 ×23+ 4 25 ×67 (21-61)×53÷51 51÷(1-31×21) 109×【87÷(54+4 1)】 ( 41-41×21)÷41 65+89×95×98 9×65+65÷9 1

(83+271)×8+2719 84×(43-31) 83+(73+141)×3 2 1211 ÷81+1213×8 (43-43×65)÷34 4-(51+31)×4 3 52÷(52+52×43) 14÷(1-52) 14÷52 14×(21+5 2 ) 14÷(21-52) 187×97×6 5 97÷187×65 97 ÷187÷65 187×97÷65 43×32÷43×3 2 97×(1÷87+78÷1) 21×3+5×21 3×(152+121)-5 2 43×75×34-21 1615+(167-41)÷21 32+(74+2 1)×257

六年级上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简便计算

六年级分数的四则运算+简便计算 专题复习 一、分数四则运算的运算法则和运算顺序 运算法则是:1、加减: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 2、乘法:先约分,分子乘分子作为积的分子,分母乘分母作为积的分母 3、除法:除以一个数就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运算顺序是:1、如果是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 2、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 3、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 4、如果符合运算定律,可以利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练习: 1、34 -(15 + 13 )× 98 2、 107 13151321÷?????????? ??+- 3、??? ??-+614121÷121 4、 9798411÷??? ???- 5、?? ???????? ??-÷109329712 6、 52593145-?- 7、8949581÷+? 8、(52-81)÷40 1 二、分数四则运算的简便运算 引言:分数乘法简便运算所涉及的公式定律和整数乘法的简便运算是一样的,基本上有以下三个: ① 乘法交换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乘法结合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乘法分配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做题时,我们要善于观察,仔细审题,发现数字与数字之间的关系,根据题意来选择适当的公式或方法,进行简便运算。 分数简便运算常见题型 第一种:连乘——乘法交换律的应用 例题:1)1474135?? 2)56153?? 3)26 6 831413? ? 涉及定律:乘法交换律 b c a c b a ??=?? 基本方法:将分数相乘的因数互相交换,先行运算。 第二种:乘法分配律的应用 例题:1)27)27498(?+ 2)4)41101(?+ 3)16)2 1 43(?+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 bc ac c b a ±=?±)( 基本方法:将括号中相加减的两项分别与括号外的分数相乘,符号保持不变。 第三种: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例题:1)213115121?+? 2)61959565?+? 3)75 1754?+? 涉及定律:乘法分配律逆向定律 )(c b a c a b a ±=?±? 基本方法:提取两个乘式中共有的因数,将剩余的因数用加减相连,同时添加括号,先行运算。7 第四种:添加因数“1”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

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实验)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订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 三、课程设计思路

回顾整理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 青岛版六年级上册“回顾整理——总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回顾整理,巩固分数四则运算顺序,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交流整理与复习的不同思路,学会整理知识的方法,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习惯。 教学重点: 巩固分数四则运算顺序,进一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具: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谈话交流,引出课题 谈话:今天,我们上一节复习课,老师希望通过我们的整理和复习,同学们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下面我们就对第五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回顾整理,梳理知识 (一)回顾知识,自主梳理 师:说一说在《中国的世界遗产》这一单元里学会了哪些知识? 学生自主交流。 师: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部分知识中,你认为最重要的是什么? 学生交流。 师小结:顺序和运算律。 师:你认为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 师生交流,总结:找准单位"1“,弄清单位“1”的量、分率及分率对应量。 (二)合作整理,展示交流 复习分数四则运算(课件出示) (1)利群便利店运来150千克苹果,运来的梨比苹果的3/5多10千克,运来多少千克梨?(2)我校上学期共有120人参加拔河比赛,学生、教师、家长分别占总人数的5/121/3、1/4 。参加比赛的学生和老师一共有多少人?参加比赛的家长比 老师少多少人?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在小组内交流算法,讨论分数四则运算的顺序及简便算 法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全班交流。 复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课件出示) (1)我班有男生30人,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3/15,女生有多少人? (2)我班有女生26人,是男生人数的13/15,男生有多少人? (3)我班有男生30人,女生人数比男生人数少2/15,女生有多少人? (4)我班有女生26人,比男生人数少2/15,男生有多少人? 出示以上4个小题, 小组合作完成,比较异同点, 找出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 题的关键,全班交流。 (三)提炼方法,认知内化 1.谈话: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小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有什么联系? 学生交流汇报后,教师强调指出: 不仅整数、小数和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整数的运算律或性质对于分数四则混合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1)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 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 13-(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 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 4] 52+154-52 76×85+83÷6 7 (117-83)×88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54÷3+32×54 52+2 1×53+107 13—48×(121+161) 1213×73+7 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 1 97÷115 +92×511 (61+43-32)×1 2 2-136÷269-3 2 21÷85+41×5 3 43×52+41÷25 (85-4 1)÷83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2)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83÷(83-41) 5-87- 1413÷2815×85+4 1 65×4-(87+3 2) 48×( 712 +2)÷ 23 23- 89 × 34 ÷127 2、修一条42千米长的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7 3 ,再修多少千米,就

可以修到这条路的中点 3、一个果园占地85公顷,其中苹果园占52,桃园占 103,其余的是葡萄园。 (1)苹果园和桃园的面积一共是多少公顷 (2)桃园的面积比苹果园少多少公顷 (3)葡萄园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1、解方程。 3χ+χ=94 χ-41χ=87 5341517 —x 2、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512 ÷8+18 ×712 310 ×53 +310 ÷3 34 ×8÷34 ×8 59 ×7+ 59 ×11 5÷【( 23 + 15 )× 113 】 425 ×23+ 425 ×67 3、在2个同样的大盒和10个同样的小盒里装满球,正好是200个。每个 小盒 比大盒少装10个,每个小盒和大盒各装多少个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练习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一) 一、准确计算: 5 4 3565?+ ??? ??÷?329841-85 5 15361-21÷???? ?? ! ??? ?????? ??+?÷324317961 ?????????? ? ?5421-4332 5310341-1211÷+ % 6 7 838576÷+? 8883-117???? ?? ?? ? ??+?16112148-13 · 5432354?+÷ 103532152+?+ 13 12131274731312+?+? (

! 一个数的 109 是4 3,这个数是多少 43 减去43与54的积,所得的差除9,商是几 二、解决问题: 》 1、计算下列物体的表面积。 米52 米 25米 54米 52米 52 米 2、从A 地去B 地,货车需要90分钟,客车需要80分钟。货车每分钟行 3 5 千米,客车每分钟行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二、解决问题: ` 1、一个三角形的面积83平方米,底边长5 2 米。高多少米(用方程解) 2、一桶油重15千克,倒出5 2 ,平均装到8个瓶子里,每个瓶子装多少千克 3、] 4、 一根绳子,剪去 4 1 后,短了5米。这根绳子长多少米 4、一筐香蕉连筐重42千克,卖出3 1 后,剩下的连筐重29千克。筐重多少千克 !

5、甲 3 2 小时生产60个零件,乙每小时生产60个零件。两人合做多少小时生产100个零件 6、甲车每小时行8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70千米,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行40分钟相遇。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二) 一、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 ? ??+???? ??3295165-87 136717138?+÷ 41 8341-1÷????????? ? ?+ < 11 5 9251197?+÷ 1232-4361??? ? ??+ 32-269136-2÷ 1009999? ) , 53418521?+÷ 25415243÷+? 41-652072110÷? 44 4345? !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分析

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分析本单元在分数四则计算和简单应用的基础上,主要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五年级教学的分数知识的综合、提高和总结,对掌握和应用分数知识有很大的影响。在内容的编排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教学计算,例题的内容容量很大。例1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包括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在这道例题中,既要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迁移过来,还要理解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中同样适用。把按运算顺序计算和应用运算律简便计算有机结合起来,把口算和笔算结合起来,组建四则混合运算的认知结构,有益于理解和掌握计算知识,形成实实在在的计算能力。 第二,教学解决实际问题,例题的编排细致。本单元解答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一般列综合式计算。提出这个要求有两点原因:首先是前面刚教学了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具备列综合算式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六年级(下册)列方程解答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要以现在的综合算式的数量关系为依托。 教材里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都是两

步计算的问题,这些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为此,编排了两道例题。例2及“练一练”都是先求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总数的另一部分是多少。例3及“练一练”都是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求比这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两道例题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把第三单元里学到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这个数量关系与实际生活中的其他数量关系联系起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三,不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除法问题。传统教材教学分数乘法应用题之后还教学分数除法应用题,而且把除法应用题与乘法应用题对称编排。本单元只编排分数乘法问题,不教学除法问题,要突出“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数量关系。因为分数乘法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能迁移到稍复杂的百分数问题中去。 一、一题两解——既含运算顺序,又含运算律的内容。 例1求做两种中国结一共用的彩绳数量,由于这个实际问题具有特殊性(两种中国结的个数相同,两种中国结每个用彩绳的米数不同),所以它有不同的解法。教材充分利用这一特殊性,让学生按不同的思路列综合算式解答,能有两个收获:第一个收获是体会分数四则混合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教学大纲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社会主义相关政治知识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选修的一门政治课。本课程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相关基本观点教育和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化与社会建设常识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制度,了解所处的文化和社会环境,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积极投身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 引导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相关基本观点和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有关知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辨析社会现象、主动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及具体教学目标和要求 (一)透视政治现象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透过常见的社会现象,掌握有关的政治知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增强创新、诚信、效率、公平等意识,树立依法纳税的观念,提高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教学要求 认知:了解有关空想社会主义知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第一国际及俄国十月革命的相关知识、毛泽东思想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情感观念:正确看待社会主义,历史兴衰、共产主义理想。 运用:正确辨析常见的社会现象,政治现象。 教学内容: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1)透视乌托邦,了解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了解科学社会主义诞生的历史背景。

2.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的转变 (1)列宁为俄国无产阶级革命的奋斗历程。 (2)俄国经历“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社会主义在俄国的诞生。 (3)俄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 3.社会主义是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 (1)资本主义在中国走不通。 (2)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3)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和实践。 (4)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确立。 (5)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4.成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中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3)社会主义的本质 5.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前进。 (3)为实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而奋斗。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经常用到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阅读法:朗读和背诵 2、讲授法:讲演法和讲练法 3、对话法:讨论法和辩论法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教学目标 1.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地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 2.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及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做题的正确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板演练习: (1)88÷2×10+1(2)88÷[2×(10+1)] 2.口算: 3.填空: 4.订正板演题。 提问:这两道题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式题,那么运算顺序是什么?(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演算;有两级运算的四则混合运算,应该先算乘除法即二级运算,再算加减法即一级运算;在含有括号的算式中,应该先

脱掉小括号,再脱掉中括号。) (二)学习新课 1.引出课题。 提问:这两道题与板演题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点:都是四则混合运算;不同之处:板演题是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两道题是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讲授新课。 (1)小组讨论:想一想,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2)汇报讨论结果: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3)讨论例题。 ①对例1提出问题:这个算式里含有几级运算?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这个算式含有两级运算,应该先算除法,再算加法。) 试做例1。 用投影仪进行订正,并请有错误的同学找出错误的原因,防止再出现类似的错误。

②对例2提问:这个算式里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应该怎样计算?(应该先脱掉小括号,再脱掉中括号。) 试做例2。 用投影仪进行订正,找出错误原因,并加以改正。 (4)提醒教师注意,学生计算时,要加强巡视,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给予辅导和纠正。 (三)巩固反馈 1.全体齐练基本练习。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同组的两位同学互相说说这两道题的运算顺序,在练习本上完成,比赛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小学科目构成及知识点

小学科目构成及知识点(苏教) 年级科目学期知识点 小一数学上学期认识个位数、认识位置、认识物体、基本的加减法、进一步深入 学习加法、统计 下学期进一步深入学习减法、加法和减法、认识十位数,统计语文上学期拼音、笔划、偏旁部首、前鼻音、后鼻音 下学期近义词、反义词、简单成语、比喻句、能用音序和部首检字法查 字典 小二数学上学期认识乘法、乘法口诀、认识图形、认识除法、厘米和米的认识、 位置和方向、时分秒 下学期有余数的除法、加法减法和乘法、分米毫米、认识百位数、认识 角、统计和可能性、认识方向 语文上学期词语、短小篇幅的课文、开始写日记、拟人 下学期累计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识字、阅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小三数学上学期除法、加法和减法、乘法、认识千位数、千克和克、加法和减法、 长方形和正方形、统计和可能性、认识分数 下学期除法、乘法、认识年月日、平移和旋转、千米和吨、轴对称图形、 认识分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认识小数 语文上学期比较长的课文、开始写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写人、叙事、写景、 状物) 下学期比较长的课文、开始写作文、以记叙文为主(写人、叙事、写景、 状物)、反问句复问句以及句型的变换 英语上学期日常用语 下学期动物、时间、食物、活动、节日 小四数学上学期除法、角、混合运算、平行和相交、找规律、运算律、认数、统 计和可能性、用计算器计算 下学期乘法、升和毫升、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混合运算、运算 律、对称平移旋转、倍数和因数、统计、用字母表示数语文上学期以记叙文为主,开始写书信、日记、表扬稿、通知(关键是格式)下学期以记叙文为主,开始写书信、日记、表扬稿、通知(关键是格式)、 阅读理解 英语上学期数字、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情态动词 下学期将来时、比较级、国家、交通工具 小五数学上学期认识负数、多边形面积的计算、认识小数、小数的加减法、找规 律、小数乘法和除法、公顷和平方千米、统计 下学期方程、确定位置、公倍数和公因数、认识分数、找规律、分数的 基本性质、统计、分数加法和减法、圆 语文上学期大量的词汇、熟练组词、作文接触议论文 下学期大量的词汇、熟练组词、作文有少量的议论文 英语上学期一般过去时、代词的用法 下学期一般过去时、方位词 小六数学上学期方程、长方体和正方体、表面积的变化、分数乘法、分数除法、 认识比、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认识百分数

高中政治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3篇

高中政治新课改培训心得体会3篇 高中时期是人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政治新课对老师而言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进行相对应的培训 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是高中政治新课改培训的心得体会,欢迎阅读。 高中新课程培训学习即将结束了,培训过程中认真观看了视频, 对新课程有了新的认识,接触了许多新的理念,也感受到很大得收获。 旧教材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方法、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课程内容繁、难、偏、旧,不能为学生终身学 习打好基础。新课改要改变这一现状,以学生为主体,帮助学生改 变被动接受、死背硬记、机械训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进行接受 学习的同时,增强学习的自主性,倡导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形成 一种对学习主动探求,能互相交流讨论、重视实际问题解决的积极 学习方式。这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而这必须贯彻新理念,新思想。在课堂中贯彻新理念、新思想,不能空喊口号。 我们的课堂教学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展开,如果老师从学生实际出发来制定三维目标,则三维目标的定位会非常准确,具有较强的可 操作性,那相信围绕其设计的课堂教学在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培养 学生能力方面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知识与技能目标——这一目标的制定需我们教师认真分析学情,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从学生已具备的基础以及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制定合理有效的知识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这一目标的 达成,从而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如何促成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需要我们教师创设合理的 情境,情境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教师创设的情境

高中政治课程理论知识

课程理论知识 第一章:思想政治课程理论基本知识 第一节:思想政治学科理论概述 一、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 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理论的首要的基本问题,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基本依据。是一门以社会主义德育为目标的综合性的人文社会科学常识课。具体体现在: 第一,思想政治课既有德育的性质,又有智育的性质; 第二,思想政治课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第三,思想政治课是心理品质、思维能力、文化知识和政治觉悟各方面能力与素质综合提高的有机统一。 二、思想政治课程的特点 是集理论教育、社会认识和公民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 是学校德育工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本课程在学校德育活动中起着奠基和导航作用。 三、思想政治课程的功能: 1.导向功能:对学生人生目标、自我价值和发展动力的导向; 2.规范性功能:对学生思想观念、道德行为和政治方向的导向; 3.个性化功能: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定向功能、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合理建构功能和对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个体享用功能。 第二节:课程基本理念和目标 一、高中政治课程的基本理念 1.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2.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3.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4.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与开放性; 5.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二、高中政治课程的课程目标 1.总目标 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共的指导思想。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常识。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解决问题。具备在现代社会中独立自主的能力。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情感。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题训练500题(脱式计算)

分数的四则混合运算 计算(能用简便的要简算): 65+35×54 85-41×(98÷32) (21-61)×53÷51 61÷【179 ×(43+32)】 1211-41+103÷53 2 1÷【(43-21)×54】 52+154-52 76×85+83÷67 (117-83 )×88 13—48×(121+161) 54÷3+32×54 52+21×53+107 1312×73+74×1312+1312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1 97÷511+92×115 (61+43-32)×12 2-136÷269-32 99×10099 21÷85+41×53 43×52+41÷25 2110 ×207÷65-41 45×4443 (83-41)÷83 83÷(83-41 )

65×4-(87+32) 5-87 -0,125 直接写得数 34 ×16= 12÷ 35 = 0.3× 56 = 35 ÷ 910 = 1÷ 78 = 57 × 23 ÷ 57 = 12 × 13 ÷ 12 × 13 = 0× 712 + 18 = 能简算的要简算 48×( 712 +2)÷ 23 23- 89 × 34 ÷127 59 ×7+ 5 9 ×11 5÷[( 23 + 15 )× 113 ] 425 ×23+ 425 ×67 (21-6 1 ) × 53÷5 1 直接写得数。 3÷ 76= 65÷10= 83÷109= 21-41= 18×6 1 = 107÷15 14=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

高中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稿) 第一部分前言 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新月异的科技进步,使我国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这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为此,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当代社会发展和高中学生成长的需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感、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依据中央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有关文件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及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制定本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高中思想政治课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建设常识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社会实践的过程,领悟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初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 高中思想政治课与初中思想品德课和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与高中相关科目的教学和其他德育工作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 本课程要讲述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与时俱进地充实和调整教学内容,体现当今世界和我国发展的时代特征,显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强大力量。 (二)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本课程要重视高中学生在心理、智力、体能等方面的发展潜力,针对其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可塑性等特点,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和各种生活关切的同时,恰当地采取释疑解惑、循循善诱的方式,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三)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 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在开设必修课程的同时,提供具有拓展性和应用性的选修课程,以满足学生发展的不同需要。 (四)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本课程要引领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经济、政治、文化各个领域应用知识的价值和理性思考的意义;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 (五)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 本课程要改变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验的评价方式,立足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既要考评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更要考查他们的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采用多种方式,全面反映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发展状况。 三、课程设计思路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 练习题 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1)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30×(52+61) (85+ 171)×8+179 (31-41)÷21+65 (21+31+41)×24 94×61+95÷6 12 13-(121+51) 65+53×54 85-41×(98÷32) (21-6 1)×53÷51 61÷[179×(43+32)] 1211-41+103÷53 32÷[(43-21)×5 4] 52+154-52 76×85+83÷6 7 (117-83)×88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54÷3+32×54 52+2 1×53+107 13—48×(121+161) 1213×73+7 4×1213+1213 45×4443 99×10099 (87-165)×(95+32) 138÷7+71×136 【1-(41+83)】÷4 1 97÷115 +92×511 (61+43-32)×1 2 2-136÷269-3 2 21÷85+41×5 3 43×52+41÷25 (85-4 1)÷83 福安市逸夫小学六(2)班数学家庭作业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2) 班级 姓名 等第 家长签字 1、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83÷(83-41) 5-87- 1413÷2815×85+4 1 65×4-(87+3 2) 48×( 712 +2)÷ 23 23- 89 × 34 ÷127 2、修一条42千米长的路,第一周修了全长的7 3,再修多少千米,就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整理与练习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整理与练习(1) 福建省福安市坂中中心小学吴永全 教学内容: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87页“回顾与整理”,完成“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设计理念: 本课设计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自己去总结、整理本单元的知识,使学生在心里安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简便计算的练习上,逐步提高学生基本的计算能力和综合运用简算知识以及技能的能力。在解决稍复杂的分数实际问题中,让学生尝试运用不同解法,使他们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教学目标: 1、帮助学生进一步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进行四则混合运算。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能根据算式的数据特点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3、能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进一步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律同样适用于分数运算的道理。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的分数运算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1、将本课的对联、顺口溜、结语、拓展作业等制成课件。 2、用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出示“练习与应用”的第1—4题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课件出示一幅对联: 花甲重开,外加三七岁月。 古稀双庆,内多一个春秋。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这幅对联所蕴含的数学问题,明确运算顺序。 (这幅对联是由清代乾隆皇帝出的上联,暗指一位老人的年龄,要纪晓岚对出下联,联中也隐藏这个数,即上述下联。上联:2×60+3×7=141 下联:2×70+1=141)设计意图:数学的学习要激起学生的兴趣,寓教于乐。在古典文学中学习数学,增强数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博大精深,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这样学生就会自觉地记住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二、知识回眸,讨论交流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教材导读

《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教材导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朱明光 确切地说,所谓“导读”,是教科书的导读,而不是教师教学用书的导读。我们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安排这篇导读,将试图回答一些在我们看来比较重要,同时又是教师比较关切的问题。比如:在课程体系中科学社会主义常识是一门什么样的课程?应该如何理解这本教科书特有的编写思路?使用这本教科书需要注意什么特定的规范方法吗?从整体上把握教科书的内容有哪些突出问题需要关注?等等。下面,我们分四部分予以说明。 一、意义与价值:为什么要开设这门课程 把握开设《科学社会主义常识》这门选修课的意义和价值,我们可以从三个视角去认识。 (一)从德育目标的设置来看,需要体现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 本课程讲述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旨在帮助学生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信念。在谈到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时,邓小平同志指出:“其中我们最强调的是有理想”。在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总体要求时,胡锦涛同志强调:必须“以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本课程以讲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常识为主要内容,说到底,就是要相对集中地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如果说思想政治教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那么理想信念教育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价值。帮助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树立共产主义理想,这是设置本课程的根本意义之所在。 (二)从学科知识的整合来看,需要基于选修课程的特定要求 相对于中学历史课、初中思想品德和高中思想政治必修课,本课程作为其理论部分内容的拓展性课程,至少有两个特点。 其一,本课程所讲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常识,实际上是在阐述党的指导思想,这意味着对学生进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更适合积极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高中学生选修,具有相对的先进性。 其二,本课程所讲述的科学社会主义常识,之所以不同于历史课程和思想政治必修课程的教学,就在于它是依托、凭借上述课程教学的基础,较为集中地讲授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知识,具有相对的系统性。 (三)从内容标准的实施来看,需要切合高中阶段的教学层次 相对于高校的理论课程,本课程采用专题式框架结构,采用“史论结合、事论结合”的叙述方式,这是其呈现内容目标的主要特征。所谓“专题”式,不是理论专题,而是课程主题;即不是基于学科体系的学术专题讲座,而是基于教学目标的课程意义上的主题单元。所谓“史论结合”,就是注重把理论观点的阐述与历史进程的展现结合起来,突出形成理论观点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所谓“事论结合”,就是把理论观点的阐述与具体实例的描述结合起来,以强化生动的事实对理论观点的支撑,淡化从概念到概念的枯燥的叙述过程。 二、框架与主线:怎样理解整体结构设计的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