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勾股定理全章学案

第18章勾股定理全章学案
第18章勾股定理全章学案

勾股定理(第一课时)

执笔:陈家菊

一.温故知新

1.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直角三角形两锐角 ;(2)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 ;(3)直角三角形中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 。

2.分别求出下式中的x 的值:①x 2=5 ②(x -2)2=5 ③2(2x -1)2=9 二.学习新知

1.完成P 65的探究,猜想得出的结论: 。

2.分别用下面的图形证明上述结论(方法:面积法)

b

a

b

c a

a c

b

c

b

a a

b c b

c a b

c c b

a D

C

B

A

4.在上面第4个图中画出剪裁线,拼成能证明勾股定理的图形,你能拼出几种? 5.完成P 68--2,并对答案,由小组长给予评价。 三.释疑提高

求正方形B 的边长

625

400

求正方形A 的面积

14425

A

B

3.在Rt △ABC 中,有两边长为5,12,求第三边长及斜边上的高线的长度。

4、在Rt △ABC 中,∠C =90°(1)已知a :b =1:2,c =5,求a .(2)已知b =6, ∠A =30°, 求a ,c .

四.小结归纳:

五.巩固检测:

1.课本P 70,4、5、8

2.作业精编 P 32 、33

3.课堂作业P 27、28

勾股定理(第二课时)

执笔:陈家菊

一.温故知新

1.勾股定理的内容: 2、几组常用的勾股数为:

3、实数包括 和 ,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 的关系。 二.学习新知

1.完成P 66的探究1,门框的对角线AC 是斜着能通过的最大长度,只要AC (大于或小于)木板的长或宽中较短的一边,木板 (能或不能)从门框内通过。

2.完成P 67的探究2,在Rt △ABO 中,已知 ,可求 ,在Rt △ODC 中,已知 ,可求 。

3.完成P 68的练习1,组长检查并做出评价。

4. 完成P 68的探究3,在数轴上找无理数的位置,先要确定这个无理数是直角边分别为哪两个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 ,再用尺规在数轴上找到它的位置。

5. 完成P 69的练习1。 三.释疑提高

1.有一根70cm 长的木棒,要放在长、宽、高分别是50cm ,40cm ,30cm 的木箱中,能否放进去?

2.将一个长24cm 的筷子,置于底面直径为5cm ,高为12cm 的圆柱形水杯中,设筷子露在杯子外面的长度是hcm ,求h 的范围。

3.小明拿着一根长竹竿进一个宽为3米的城门,他先横着拿不进去,又竖着来拿,结果竹竿比城门高1米,当他把竹竿斜着时,竹竿的两端刚好顶着城门的对角,问竹竿长多少米?

4.一圆柱底面周长为6cm ,高4cm ,一只蚂蚁沿外壁爬行,要从A 点爬到B 点,求爬行的最短距离。

B

5. 一圆柱底面半径为2/∏cm ,高3cm ,一只蚂蚁沿外壁爬行,要从A 点爬到B 点,求爬行的最短距离。

四.小结归纳:

五.巩固检测:1.课本P 719、10、11、12 2.作业精编P 34 3.课堂作业:18.1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执笔:陈家菊

一.温故知新

1.勾股定理的内容:(直角三角形的边的性质)

2.在Rt△ABC中,∠C=90°,已知a=8,c=10,则b=

3.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分别是3和4,则斜边上的高是

二.学习新知

1.自学课本P73-74,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的内容:

2.勾股定理逆定理的用途:已知三角形的,可判定三角形的。(直角三角形的判定)

3.自学P74的例1,判断由三边组成的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先计算,看是否等于。

4. 自学P75的例2,建立数学模型后,自己再据条件独立做一遍后与书上相对照。

5. 完成P74的练习1、2

三.释疑提高

1.一个零件的性质如图所示,工人师傅量得这个零件的各边尺寸如下,AB=3,AD=4,BC=12,CD=13且∠DAB=90°,求这个零件的面积。

2.如图所示,三个村庄A、B、C之间的距离分别是AB=5km,BC=12km,AC=13km,要从B修一条公路BD 直达AC,已知公路的造价2600万元/km,求修这条公路的最低造价是多少?

A B

D C

A

B

C

D

D

C

B A

3、如图所示,是一个零件的形状,按规定这个零件中的AD与CD必须互相垂直,工人师傅通过测量得到A到C的距离是10cm,AD=8cm,CD=6cm,问这个零件是否合格?

4

、已知2

12(5)0

x y

--=,则以x、y、z为三边的三角形是什么形状的三角形?

5.已知a、b、c为的三条边,且满足a2+b2+c2+578=30a+34b+16c,判断△ABC的形状。

6、如图,等腰△ABC的底边长为8cm,腰长为5cm,一动点P在底边上从B向C以0.25cm/s的速度移动,请你探究:当P运动几秒时,P点与顶点A的连线P A与腰垂直。

P C

B

A

四.小结归纳:

五.巩固检测:1.课本P 761、3、4、5 2.作业精编P35、36 3.课堂作业18.2

勾股定理的应用(练习)

执笔:陈家菊1、场地上有两棵树相距12m,一棵树高13m,另一棵树高8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顶端飞到另一棵树的顶端,小鸟至少要飞多少米?

2、如图1,在一棵树的10米高处有两只猴子,其中一只猴子爬下树走到离树20米的池塘A处,另一只猴子爬到树顶后直接跃向池塘A处,如果两只猴子所经过的距离相等,试问这棵树的高度是多少?

B

30

乙楼

甲楼

D

C

B

A

图3

A

B

C

E

D

3、如图2,甲楼在乙楼的南面,它们的设计是若干层,每层楼的高度均为3米,冬天太阳光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1)若要求甲楼与乙楼的设计高度均为6层,且冬天甲楼的影子不能落到乙楼上,那么建筑时两楼之间的距离BD至少为多少?(保留根号)(2)由于受空间限制,甲楼到乙楼的距离BD=21米,若仍要求冬天甲楼的影子不能落到乙楼上,那么设计甲楼的时候,最高应建几层?

4、如图3,有一片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现将直角边AC沿直线AD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上且与AE重合,试求CD。

5、如图4,公路MN和公路PQ在点P交汇,且∠QPN=30°,点A处有一所学校,AP=160米,假设拖拉机行驶时,周围100米以内会受到噪音的影响,那么拖拉机在公路MN上沿PN方向行驶时,学校是否会受到影响?请说明理由。如果受影响,已知拖拉机的速度是18km/h,那么学校受影响的时间是多少?

图5

A

B

C D

6、如图5,A、B两个小镇在河岸CD的同侧,到河的距离分别是AC=10km,BD=30km,且CD=30km,现在要在河边建一水厂,向A、B两个镇供水,铺设水管的费用为每千米3万元,请同学在河岸CD 上选择水厂的位置M,使铺设的费用最低,并求出最低费用。

《18.勾股定理》复习学习路线图

一、温故知新

勾股定理:

c

b

a

C B

A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二、示例

类型一 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例1.在直角三角形中,若两边长分别为1cm ,2cm ,则第三边长为_____________. 类型二 构造Rt △,求线段的长

例2.如图,将一个边长分别为4、8的长方形纸片ABCD 折叠,使C 点与A 点重合,求EB 的长.

C

P

A

B

C

D

E

A

B

C

D

E

F

B

A

例3.如图,P 为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 对角线AC 上一动点,E 为AD 边中点,求EP +DP 最小值。 例4、如图是一个三级台阶,它的每一级的长、宽和高分别为20dm 、3dm 、2dm ,A 和B 是这个台阶两个相对的端点,A 点有一只蚂蚁,想到B 点去吃可口的食物,则蚂蚁沿着台阶面爬到B 点最短路程是_____________ dm .

类型三 判别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例5、如图,正方形ABCD 中,F 为DC 的中点,E 为BC 上一点,且CE =14

BC .你能说明∠AFE 是直角吗? F

E D C B A

类型四 实际运用

例6、由于过度采伐森林和破坏植被,我国部分地区频频遭受沙尘暴的侵袭。近日,A 城气象局测得沙尘暴中心在A 城的正西方向240km 的B 处,以每时12km 的速度向北偏东 60度方向移动(如图),距沙尘暴中心150km 的范围为受影响区域。 ①A 城是否受到这次沙尘暴的影响?为什么?②若A 城受到这次沙尘暴的影响,那么遭受影响的时间有多长?

西

B

类型五、拼图

例6、在直线l 上依次摆放着七个正方形(如图所示).已知斜放置的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分别是1、2、3,正放置的四个正方形的面积依次是S 1、S 2、S 3、S 4,则S 1+S 2+S 3+S 4=_______.

练习:

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为3、2,则另一条边长是________________.

2、如图4为某楼梯,测得楼梯的长为5米,高3米,计划在楼梯表面铺地毯,地毯的长度至少需要多少米?

5米

3米

3、一种盛饮料的圆柱形杯,测得内部底面半径为2.5㎝,高为12㎝,吸管放进杯里,杯口外面至少要露出4.6㎝,问吸管要做多长?

4、如图一个圆柱,底圆周长6cm ,高4cm ,一只蚂蚁沿外壁爬行,要从A 点爬到B 点,则最少要爬行 cm

5、在直角△ABC 中,斜边长为2,周长为2+6,求△ABC 的面积.

6、小明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他采用如下的方法:先降旗杆上的绳子接长一些,让它垂到地面还多1米,然后将绳子下端拉直,使它刚好接触地面,测得绳下端离旗杆底部5米,你能帮它计算一下旗杆的高度.

7、点A 是一个为半径300m 的圆形森林公园的中心,在森林公园附近有B 、C 两个村庄,在BC 两个村庄之间修一条长1000m 的笔直公路将两村连通,经测量得∠ABC =45°,∠ACB =30°,问次公路是否会穿过该森林公园?请通过计算进行说明。

A

B C D

C B A

8、如图,在△ABC 中,AD 是BC 边上的中线,其中,BC =6,AD =4,AB =5,.求证:AB =AC 。

9、如图①,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直径向外作三个半圆,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则不难证明S 1=S 2+S 3 . (1) 如图②,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那么S 1、S 2、S 3之间有什么关系?(不必证明) (2) 如图③,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三角形,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请你确定S 1、S 2、S 3之间的关系并加以证明; (3) 若分别以直角三角形ABC 三边为边向外作三个正多边形,其面积分别用S 1、S 2、S 3表示,请你猜想S 1、S 2、S 3之间的关系?.

第18章《勾股定理》测试题

执笔人:万伟平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小明想做一个直角三角形的木架,以下四组木棒中,哪一组的三条能够刚好做成( )

A

B

l

3

2

1

S 4

S 3

S 2

S 1

A.7厘米,12厘米,15厘米;

B.7厘米,12厘米,13厘米;

C.8 厘米,15厘米,17厘米;

D.3 厘米,4厘米,7厘米。

2.小明想知道学校旗杆的高度,他发现旗杆上的绳子垂到地面还多1米,当他把绳子的下端拉开5米后,发现下端刚好接触地面,则旗杆的高是( )

A.8米

B.10米

C.12米

D.14米

3.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长分别为3cm、4cm,则斜边上的高为( )

A.5

2

cm B.

5

12

cm C. 5 cm D.

12

5

cm

4.直角三角形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乘积的2倍,则这个三角形的锐角是()

A.15°

B.30°

C.45°

D.75°

5.已知一直角三角形的木板,三边的平方和为1800cm2,则斜边长为()

A.80cm

B.30cm

C.90cm

D.120cm

6.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度数之比为1∶2∶3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三个边长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三个边长之比为8∶16∶17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三个角度之比为1∶1∶2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7.如果把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同时扩大到原来的2倍,那么斜边扩大到原来的( )

A.1倍

B. 2倍

C. 3倍

D. 4倍

8.直角三角形一直角边长为12,另两条边长均为自然数,则其周长为( ).

A. 30

B. 28

C. 56

D. 不能确定

9.如图,已知正方形的面积为25,且AC比AB小1,BC的长为( ).

A.3

B.4

C.5

D.6

10.如图,一圆柱高8cm,底面半径2cm,一只蚂蚁从点A爬到点B处吃食,要爬行的最短路程(π取3)是( ).

A. 20cm

B. 10cm

C. 14cm

D. 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24分)

11.能成为直角三角形三边长的三个正整数叫勾股数(如3,4,5),请再写出三组不同的勾股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三角形的三边满足a2=b2+c2,这个三角形是______三角形,它的最大边是_____.

13.如图,字母B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14.若某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长的比为2∶1,斜边长为10cm,则这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为cm2;

15.如图,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4cm、3cm、12cm,则BD1=cm。

16.已知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4,周长为16,则这个三角形面积

为。

17.测得一块三角形麦田三边长分别为9m、12m、15m,则这块麦田的面积为

_______m2。

18. 在△ABC中,AB=AC,AD为BC边上的中线,如果AB=17,BC=16,那

么AD=______.

三.解答题(共66分)

19.小东拿着一根长竹竿进一个宽为3米的城门,他先横拿着进不去,又竖着来拿,结果竹竿比城门高1米,当他把竹竿斜着时,两端刚好顶着城门的对角,问竹竿长多少米?(6)

20.已知某开发区有一块四边形的空地ABCD,现计划在该空地上种植草皮,经测量,90

A

∠=?,3,12,13,4

AB m BC m DC m DA m

====,若每平方米草皮需200元,则买草皮共需多少钱?(6分)D

C

B

A

21.已知等边△ABC的边长为a,求其面积.(8分)

B

15题图

A1B

1

C1

D1

A B

C D

169

25

第13题图

B

C

B

A

22.折叠矩形ABCD,使顶点D与BC边上的点F重合,如果AB=6,AD=10,求BF、DE之长.(8分)

F E D C

B A

23.已知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

,斜边长为2,求它的面积。(8分)

24.如图,△ABC中,AB=5,AC=3,BC边上的中线AD=2,求BC的长。(10分)

C

B

A

25.△ABC中,∠C=90°,∠1=∠2,CD=1.5,BD=2.5,求AC的长.(10分)

A B

C

D

26.过度采伐森林和破坏植被,我国部分地区频频遭受沙尘暴的侵袭。近日,A城气象局测得沙尘暴中心在A城的正西方向240km的B处,以每时12km的速度向北偏东60度方向移动(如图),距沙尘暴中心150km的范围为受影响区域。①A城是否受到这次沙尘暴的影响?为什么?②若A城受到这次沙尘暴的影响,那么遭受影响的时间有多长?(10分)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17章勾股定理考点和答案

勾股定理考点及答案 1701 勾股定理 一.选择题(共4 小题) 〖案例分析〗如图,在Rt△ABC 中,∠BAC=90°.ED 是BC 的垂直平分线,BD 平分∠ABC,AD=〖课后巩固〗则CD 的长为() A.6 B.5 C.4 D.3 〖课堂练习〗如图,在△ABC 中,∠ACB=90°,CD⊥AB 于D,若AC=2,BC=,则CD 为() A.B.2 C.D.3 〖课后巩固〗如图,在Rt△ABC 中,∠ACB=90°,AE 为△ABC 的角平分线,且ED⊥AB,若AC=6,BC=8,则BD 的长() A.2 B.3 C.4 D.5 〖考前再练〗在Rt△ABC 中,∠B=90°,AB=5,BC=4,则AC 的长是()A.3 B.4 C.3 或D.

一.解答题(共 4 小题) 1702 勾股定理的证明 〖案例分析〗如图,将直角三角形分割成一个正方形和两对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ABC 中,∠ACB =90°,BC =a ,AC =b ,AB =c ,正方形 IECF 中,IE =EC =CF =FI = x (1) 小明发明了求正方形边长的方法: 由题意可得 BD =BE =a ﹣x ,AD =AF =b ﹣x 因为 AB =BD +AD ,所以 a ﹣x +b ﹣x =c ,解得 x = (2) 小亮也发现了另一种求正方形边长的方法: 利用 S △ABC =S △AIB +S △AIC +S △BIC 可以得到 x 与 a 、b 、c 的关系,请根据小亮的思路完成他的求解过程: (3) 请结合小明和小亮得到的结论验证勾股定理. 〖课堂练习〗阅读理解: 【问题情境】 教材中小明用 4 张全等的直角三角形纸片拼成图 1,利用此图,可以验证勾股定理吗? 【探索新知】 从面积的角度思考,不难发现: 大正方形的面积=小正方形的面积+4 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 从而得数学等式: ;(用含字母 a 、b 、c 的式子表示) 化简证得勾股定理:a 2+b 2=c 2 【初步运用】 (1) 如图 1,若 b =2a ,则小正方形面积:大正方形面积= ;

勾股定理全章复习学案

勾股定理全章复习 主备人: 审核人:初二数学组 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复习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能利用它们求三角形的边长或证明三角形是直角 三角形. 学习重点: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的应用。 学习难点:利用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学习过程 一、知识要点1: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边求第三边 1.勾股定理:若直角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 ,b ,c ,ο 90=∠C ,则 。 公式变形①:若知道a ,b ,则=c ; 公式变形②:若知道a ,c ,则=b ; 公式变形③:若知道b ,c ,则=a ; 例1:求图中的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度: =b ,=c . (1)在Rt ABC ?中,若ο 90=∠C ,4=a ,=b 3,则=c . (2)在Rt ABC ?中,若o B 90=∠,9=a ,41=b ,则=c . (3)在Rt AB C ?中,若ο 90=∠A ,7=a ,5=b ,则=c . 二、知识要点2:利用勾股定理在数轴找无理数。 例2:在数轴上画出表示5的点. 在数轴上作出表示10的点. 三、知识要点3:判别一个三角形是否是直角三角形。 例3:分别以下列四组数为一个三角形的边长:(1)3、4、5(2)5、12、13(3)8、15、17(4)4、5、6,试找出哪些能够成直角三角形。 1、在下列长度的各组线段中,能组成直角三角形的是( ) A .12,15,17 B .9,16,25 C .5a ,12a ,13a (a>0) D .2,3,4 2、判断由下列各组线段a ,b ,c 的长,能组成的三角形是不是直角三角形,说明理由. (1)5.6=a ,5.7=b ,4=c ; (2)11=a ,60=b ,61=c ; 9 15 b 24 c

新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学案:3.1勾股定理(1)

新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学案:3.1勾股定理(1) 【学习目标】 1.经历探索勾股定理的过程,发展合情推理的能力,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 2.能应用勾股定理求直角三角形中未知边的长. 【自主先学】 阅读课本P78-P79,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一:观察图,如果每一小方格表示1平方厘米,把观察到的结果填 空: (1)正方形P的面积=_______平方厘米; 正方形Q的面积=_______平方厘米; 正方形R的面积=_______平方厘米; (思考:你如何计算正方形R的面积的? 有哪些方法?) 问题二:在方格纸上任意画一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的直角三角形,并分别以 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一边向三角形外部作正方形,仿照上面的方法计算以斜边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你又发现了什么?多试几次,看看你的发现总是正确的吗? 思考:如果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表示为a和b, 斜边为c,则 a、b、c之间有什么关系? 请将你的发现写下来:, 尝试用文字语言总结你的发现:. 问题三:如图,△ABC和△DEF都不是直角三角形,分别以△ABC

和△DEF 的各边 为一边向三角形外部作正方形,其中两个小正方形面积的和等于大正方形的面积吗? 我们发现,只有在 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这个结论才成立,运用这个结论时,一定要分清直角边和斜边(直角所对的边是斜边). 【合作交流】 活动一:交流“自主先学”中的问题. 活动二:思考、交流: 判断题 (1)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则222 a b c +=. ( )(2)直角三角形中,两边 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 )(3)直角三角形中,∠A=90°,则222a b c += ( )(4)在△ABC 中,若a =3,b =4,则c =5. ( )(5)在Rt △ABC 中,若a =3,b =4,则c =5. ( ) 活动三:在以上活动中,你还有什么问题? 【演练展示】 活动四: 例1. 如图,将长为10米的梯子AC 斜靠在墙上,BC 长为6米。 (1)求梯子上端A 到墙的底端B 的距离AB 。 (2)若梯子下部C 向后移动2米到C 1点, 那么梯子上部A 向下移动了多少米? [变式] 如图,在⊿ABC 中,∠ACB=900 ,AB=5cm,BC=3cm,CD ⊥AB 与D, C 1C B A A 1 10 6 2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复习教案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教学目标: 1.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3.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综合问题和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回顾并思考勾股定理及逆定理 教学难点:勾股定理及逆定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过程: 一、出示目标 1.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会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 3.会用勾股定理解决综合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知识结构图 三、知识点回顾 1.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有:(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4)勾股定理的直接作用是知道直角三角形任意两边的长度,求第三边的长.这里一定要注意找准斜边、直角边;二要熟悉公式的变形: 22222222,,b a c a c b b c a +=-=-=,2222,a c b b c a -=-=.

勾股定理的探索与验证,一般采用“构造法”.通过构造几何图形,并计算图形面积得出一个等式,从而得出或验证勾股定理. 2.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 先确定最大边(如c ) (2) 验证2c 与22b a +是否具有相等关系 (3) 若2c =22b a +,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若 2c ≠22b a +, 则△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3、三角形的三边分别为a 、b 、c ,其中c 为最大边,若2 22c b a =+,则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若222c b a >+,则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若2 <+c b a 22,则三 角形是钝角三角形.所以使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时首先要确定三角形的最大边 4、勾股数 满足22b a +=2c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如(1)3,4,5; (2)5,12,13; (3)6,8,10;(4)8,15,17 (5)7,24,25 (6)9, 40, 41 四、典型例题分析 例1:如果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6cm 和8cm ,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和面积分别是多少? 分析: 这里知道了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度,应用勾股定理可求出第三条边的长度,再求周长.但题中未指明已知的两条边是_________还是_______,因此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例2: 如图19—11是一只圆柱形的封闭易拉罐,它的底面半径为4cm ,高为15cm ,问易拉罐内可放的搅拌棒(直线型)最长可以是多长?

勾股定理导学案学案

课题名称:勾股定理 (1 ) 学习目标: 1 ?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 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了解我国古代在勾股定 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学习目标:经历观察与发现直角三角形三边关系的过程,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意识。学习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学习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自助探究 1. 1、2002年北京召开了被誉为数学界“奥运会”的国际数学家大会,这就是当 时采用的会徽.你知道这个图案的名字吗?你知道它的背景吗?你知道为什么会 用它作为会徽吗? 量关系.请同学们也观察一 下, 2、相传2500年前,古希腊的数学家毕达哥/ 么? 拉斯在朋友家做客时,发现朋友家用地砖铺' 成的地面中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的某种数 (1) 引导学生观察三个正方形之间的面积的关系; (2) 引导学生把面积的关系转化为边的关系. 结论: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的特殊关系: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 3、等腰直角三角形有上述性质, 其它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性质吗?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命题1 自助提升 1、定理证明 (1) 赵爽利用弦图证明。 显然4个_________ 的面积+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二该图案的面积. 1 22 即4 X X _______ +〔〕= c ,化简后得到___________ . ________ 2 (2) 其他证明方法:教材72页思考讨论完成 2、在Rt△ ABC中,/ C=90°,AB=17,BC=8,求AC 的长 3、Rt△ ABC和以AB为边的正方形ABEF,/ ACB=90° AC=12,BC=5,则正方形的面积是________ . 4、(1)已知Rt△ ABC 中,/ C=90 ° BC=6,AC=8,求AB. (2) 已知Rt△ ABC 中,/ A=90 ° AB=5,BC=6,求AC. (3) 已知Rt△ ABC 中,/ B=90 ° a,b,c 分别是/ A,/ B, / C的对 A F i片i C B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本章主要内容是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得出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的结论并加以证明,从而得到勾股定理,然后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引入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并结合此项内容介绍逆命题、逆定理的概念。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18.1 勾股定理 4 课时 18.2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3课时 数学活动 小结 1课时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 本章知识结构框图: 直角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它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如两个锐角互余,30°的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本章所研究的勾股定理,也是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而且是一条非常重要的性质。

勾股定理是几何中几个最重要的定理之一,它揭示了一个直角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数量关系,它可以解决许多直角三角形中的计算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主要依据之一,在生产生活实际中用途很大。它不仅在数学中,而且在其他自然科学中也被广泛地应用。 目前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正在试图寻找其他星球的“人”,为此向宇宙发出了许多信号,如地球上人类的语言、音乐、各种图形等。据说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曾建议,发射一种反映勾股定理的图形,如果宇宙人是“文明人”,那么他们一定会识别这种“语言”的。这个事实可以说明勾股定理的重大意义,发现勾股定理,尤其在2000多年前,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在第一节中,教科书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一些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的关系,发现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的和,等于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的面积,从而发现勾股定理。 勾股定理的证明方法很多,教科书正文中介绍的是一种面积证法。其中的依据是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只要没有重叠,没有空隙,面积不会改变。在教科书中,图-3(1)中的图形经过割补拼接后得到图-3(3)中的图形。由此就证明了勾股定理。通过推理证实命题1的正确性后,教科书顺势指出什么是定理。 由勾股定理可知,已知两条直角边的长a,b,就可以求出斜边c的长。由勾股定理可得或,由此可知,已知斜边与一条直角边的长,就可以求出另一条直角边的长。也就是说,在直角三角形中,已知两条边的长,就可以求出第三条边的长。教科书相应安排了三个探究栏目,让学生运用勾股定理解决问题。 在第二节中,教科书让学生画出一些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的三角形,可以发现画出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从而猜想如果三角形的三边满足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这个猜想可以利用全等三角形证明,得到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给出了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教科书安排了两个例题,让学生学会运用这种方法。这种方法与前面学过的一些判定方法不同,它通过代数运算“算”出来。实际上利用计算证明几何问题学生已经见过,计算在几何里也是很重要的。从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七章勾股定理导学案(最新整理)

《17.1勾股定理》导学案(1) 【学习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学习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学习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学习过程 一、自学导航(课前预习)1、直角△ABC 的主要性质是:∠C=90°(用几何语言表示) (1)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 2)若 D 为斜边中点,则斜边中线 (3)若∠B=30°,则∠B 的对边和斜边: 2、勾股定理证明:方法一; 如图,让学生剪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图形,利用面积证明。 S 正方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已知:在△ABC 中,∠C=90°,∠ A 、∠ B 、∠ C 的对边为a 、b 、c 。求证:a 2+b 2=c 2。分析:左右两边的正方形边长相等,则两个正方形的面积相等。左边S=______________ 右边S=_______________左边和右边面积相等, 即: 化简可得 。 二、合作交流(小组互助)思考: A b

(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 (2)你能发现图1-1中三个正方形A ,B ,C 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图1-2中的呢?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可猜想: 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展示提升(质疑点拨) 1.在Rt △ABC 中, ,90C ∠=?(1)如果a=3,b=4,则c=________;(2)如果a=6,b=8,则c=________; (3)如果a=5,b=12,则c=________; (4) 如果a=15,b=20,则c=________.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是△ABC 的三边,则a b c 222 a b c +=B.若、、是Rt △ABC 的三边,则a b c 222 a b c +=C.若、、是Rt △ABC 的三边,, 则a b c 90A ∠=?2 a +D.若、、是Rt △ABC 的三边, ,则a b c 90C ∠=?2a +3、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长分别为3和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斜边长为25 B .三角形周长为25 C .斜边长为5 D .三角形面积为204、如图,三个正方形中的两个的面积S1=25,S2=144,则另一个的面积S3为________. 5、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5cm 和12cm,则第三边的长为 。 三、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用了哪些方法? 四、达标检测 1.在Rt △ABC 中,∠C=90°, ①若a=5,b=12,则c=___________;②若a=15,c=25,则b=___________;③若c=61,b=60,则a=__________;④若a ∶b=3∶4,c=10则

人教版第17章《勾股定理》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单元测试 (题数: 20 道 测试时间: 45 分钟 总分: 100 分) 班级: _______ 姓名: ________ 得分: ________ 、单选题(每小题 3分,共 24 分) 1.在△ ABC 中, AB= 2 ,BC= 5,AC= 3,则( ) A. ∠ A=90 B. ∠ B=90 C. ∠ C=90 D. ∠ A=∠B 5.如图,所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边长为 13cm ,则图中所有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为( ) A. 169 cm 2 B. 196 cm 2 C. 338cm 2 D. 507 cm 2 6.如图,一只蚂蚁从棱长为 1 的正方体纸箱的 A 点沿纸箱表面爬到 B 点,那么它所爬行的 最短路线的长是( ) A. 2 B. 3 C. 5 D. 2 7 .在直角三角形中,有两边分别为 3 和 4 ,则第三边是( ) A. 1 B. 5 C. 7 D. 5 或 7 8.如图,正方形 ABCD 的边长为 2,其面积标记为 S 1,以 CD 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以 该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一条直角边为边向外作正方形,其面积标记为 S 2, ? ,按照此规律继续 下去,则 S 9 的值为( ) 2.如图,在 Rt △ABC 中,∠ B = 90°, BC =15, AC =17,以 AB 为直径作半圆,则此半圆的 A. 1 B. 2 C. 3 D. 4 4.已知 VABC 中, A 1 B 1 C ,则它的三条边之比为( 23 A. 1:1: 2 C. 1: 2: 3 D. 1:4:1

新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学案:3.1勾股定理(2)

新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学案:3.1勾股定理(2) 课题 3.1勾股定理(2)自主空间 学习目标经历不同的拼图方法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一些简单问题,发展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和有条理地思考与表达的能力,感受勾股定理的文化价值。 学习 重难 点 用面积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勾股定理的应用. 教学流程 预习导航 动脑想一想,看谁反应快!! 1.在Rt△ABC中,AB=c,BC=a,AC=b, ∠C=90°, (1)已知a=3,b=4,则c=_______; (2)已知a=6,c=10,则b=_____; (3)已知a=24,b=7,则c=_______;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3,-4)与原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 3.已知一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10,腰长为13,则此等腰三角形的面 积为() A.12 B.60 C.65 D.无法确定 4、一个长方形的长为12cm,对角线长为13cm,则该长方形的周长为 。 5、如图,在⊿ABC中,∠ACB=900,AB=10cm,BC=6cm,CD⊥AB与D, 求: CD的长。 B C A D

合作探究一、定理探索 活动1:你能把右边图①、②、③、④、 ⑤剪下,用它们可以拼一个与正方 形ABDE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吗?你能用 它验证勾股定理吗?与同学交流。 活动2:早在公元3世纪,我国数学家 赵爽就用右边的“弦图”验证了勾股定理。 你能利用右边图形通过计算验证勾股 定理吗?与同学交流。 二、例题分析 例1:如图,这是美国第20届总统加菲尔德的构图, 其中Rt△ADE和RtΔBEC是完全相同的,请你试用此图形验证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分析:要验证a、b、c之间的关系, 应从直角梯形的面积入手。) E D C B A c c b b a a b a b a b a b a c c c c

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教案

八年级下册数学第十七章勾股定理集体备课(教案) 17.1 勾股定理(一)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促其勤奋学习。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2.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三、课堂引入 目前世界上许多科学家正在试图寻找其他星球的“人”,为此向宇宙发出了许多信号,如地球上人类的语言、音乐、各种图形等。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曾建议,发射一种反映勾股定理的图形,如果宇宙人是“文明人”,那么他们一定会识别这种语言的。这个事实可以说明勾股定理的重大意义。尤其是在两千年前,是非常了不起的成就。 让学生画一个直角边为3cm 和4cm 的直角△ABC ,用刻度尺量出AB 的长。 以上这个事实是我国古代3000多年前有一个叫商高的人发现的,他说:“把一根直尺折成直角,两段连结得一直角三角形,勾广三,股修四,弦隅五。”这句话意思是说一个直角三角形较短直角边(勾)的长是3,长的直角边(股)的长是4,那么斜边(弦)的长是5。 再画一个两直角边为5和12的直角△ABC ,用刻度尺量AB 的长。 你是否发现32+42与52的关系,52+122和132的关系,即32+42=52,52+122=132,那么就有勾2+股2=弦2。 对于任意的直角三角形也有这个性质吗 命题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 那么 。 四、合作探究: 方法1:已知:在△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为a 、b 、c 。 求证:a 2+b 2=c 2。 分析:⑴让学生准备多个三角形模型,最好是有颜色的吹塑纸,让学生拼摆不同的形状,利用面积相等进行证明。 ⑵拼成如图所示,其等量关系为:4S △+S 小正=S 大正 A B

八年级数学下_勾股定理导学案(全)

18.1 勾股定理(1) 学习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勤奋学习。 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知 1、正方形边长和面积有什么数量关系? 2、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和以斜边为边长的大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归纳: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特殊关系。 (1)那么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2)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直角边分别为3和4的直角三角形,并以其三边为边长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并分别计算其面积。 (3)通过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你能说明直角三角形是否具有上述结论吗? (4)对于更一般的情形将如何验证呢? 二、课堂展示 方法一; 如图,让学生剪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图形,利用面积证明。 S正方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已知:在△ABC中,∠C=90°,∠A、∠B、∠C的对边为a、b、c。求证:a2+b2=c2。 c b a D C A B

a b a b c c A B C D E 以a 、b 为直角边,以c 为斜边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2 1 ab. 把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A 、E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 Rt ΔEAD ≌ Rt ΔCBE, ∴ ∠ADE = ∠BEC. ∵ ∠AED + ∠ADE = 90o, ∴ ∠AED + ∠BEC = 90o. ∴ ∠DEC = 180o―90o= 90o. ∴ ΔDEC 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它的面积等于 2 1c 2. 又∵ ∠DAE = 90o, ∠EBC = 90o, ∴ AD ∥BC. ∴ ABCD 是一个直角梯形,它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勾股定理的具体内容是 。 三、随堂练习 1、如图,直角△ABC 的主要性质是:∠C=90°,(用几何语言表示) ⑴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 (2)若∠B=30°,则∠B 的对边和斜边: ; (3)三边之间的关系: 四、课堂检测 1、在Rt △ABC 中,∠C=90° ①若a=5,b=12,则c=___________; ②若a=15,c=25,则b=___________; ③若c=61,b=60,则a=__________; ④若a ∶b=3∶4,c=10则S Rt△ABC =________。 2、已知在Rt △ABC 中,∠B=90°,a 、b 、c 是△ABC 的三边,则 ⑴c= 。(已知a 、b ,求c ) ⑵a= 。(已知b 、c ,求a ) ⑶b= 。(已知a 、c ,求b )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长分别为5和12,则它斜边上的高为__________。 4、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5、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为8,周长为32,则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C B D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七章勾股定理17.1勾股定理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勾股定理(1) 知识与技能:掌握勾股定理和他的简单的应用,理解定理的一般探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方格纸上通过计算面积的方法探索勾股定理的活动,让同学们经历观察、归纳、猜想和验证的数学发现过程,发展数与形结合的数学思 想。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数学活动中发现探索意识和合作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经历探索和验证勾股定理的过程,会利用两边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一边的长。 教学难点:拼图法验证勾股定理,会利用两边求直角形另一边的长。 教具准备:方格纸、4个全等的三角形,小黑板等。 教与学互动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第64页的地面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提问:①图中有些什么形状? ②三个正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 ③通过②的结论你能有什么猜想?说说看。 二、实验操作探求新知 1.数格子 (1)要求学生在准备好的方格纸中作一个任意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分别以三角形的边为边向三角形的外部作正方形。观察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2)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中作一个任意的直角三角形,分别以三角形的边为边向三角形的外部作正方形。观察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3)要求学生在方格纸中作一个任意的非直角三角形,分别以三角形的边为边向三角形的外部作正方形。观察三个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讨论、得出结论: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2.证明猜想。 要求用四个全等到的直角三角形拼成一个以斜边为边长的正方形,推理得出 a2+b2=c2

10c 20cm 3.得出结论 定理:经过证明被确认的命题叫做定理。 勾股定理: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三、应用迁移 例1.求下图中的字母A ,B 所代表的正方形的面积。 例2.一个文具盒的尺如 图,一根长30cm 的细 木棒能否放进这个文具 盒,为什么? 练习:填空 (1)在Rt ?ABC 中,∠C=90°,a=5,b=12,则c = (2) 在Rt ?ABC 中,∠B=90°,a=3,b=4, 则c = (3) 在等腰Rt ?ABC 中,AC=BC ,∠C=90°,AC :BC :AB= (4)在Rt ?ABC 中,∠C=90°,∠A=30°,BC :AC :AB= 探究2.

新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1勾股定理(1)

17 8 B y 36 15 64 289 A ① ② ③ 新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3.1勾股定理(1) 学习目标:认识勾股定理,并会进行简单应用. 学习过程: 一、自学新知:做一做 1.分别以图中的直角三角形三边 为边向外作正方形,求这三个正 方形的面积? 2.这三个面积之间是否存在一定关系,如果存在,那么它们的关系是什么? 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等于 . (如右图)∵在△ABC中,∠C=90°. ∴222 a b c += 二、例题学习: 例1.求图中未知数 S A=_____ y=_______ S B=_____ 例2.填空 在Rt△ABC中,∠C=90°. ①若6,10 a c ==,则b= .②:3:4 a b=,10 c=,则a=,b= . ③若6,8 a b ==,则斜边c上的高h= . 例3.如图,在Rt△ABC中,∠C=90°,AC=12,BC=5,求以AB为直径的半圆的面积.(结果保留π) 例4. 波平如静的湖面上,有一朵美丽的红莲,它高出水面1米,一阵大风吹过,红莲被吹至一边,花朵齐及水面,如果知道红莲移动的水平距离为2米,问这里水深多少? 三、自主小结: 四、当堂检测: 1.判断 A B C a b c

①已知a 、b 、c 是三角形的三边,则222a b c +=. ( ) ②在直角三角形中,两边的平方和等于第三边的平方.( ) ③在Rt △ABC 中,∠B =90°,∴222a b c +=.( ) 2.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长分别为5、12,则斜边上的高为 . 3.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5,则第三条边长的平方 为 . 4.右图是一株美丽的勾股树,其中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若正方形A 、 B 、 C 、 D 的边长分别是3、5、2、3,则最大正方形 E 的面积是 ( ) A .13 B .26 C .47 D .94 5.一棵大树被大风刮倒后,折断处离地面3米,树的顶端离树根4米,这棵树原高是多少? 6.如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 ,BC=8cm ,现将直角边AC 沿直线AD 折叠,使它落在斜边AB 上,且与AE 重合,你能求出CD 的长吗? 五、适度作业: (一)核心价值题: 1.在Rt △ABC 中,∠C=90°,a,b,c 分别是∠A 、∠B 、∠C 所对的边. ⑴已知8,6==b a ,则=c ;⑵已知,41,40==c a 则=b ; ⑶已知,9,15==b c 则=a ;⑷已知∠A=45°,,4=c 则=2a . 2.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20cm 、15cm ,其斜边上的高为( ) A.10cm B.6cm C.12 cm D.18 cm 3.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条边长的平方( ) A.25 B.14 C.7 D.7或25 4.若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边长为10cm,第三边长为16 cm,那么第三边上的高为 ( ) A . 12 cm B . 10 cm C . 8 cm D .6 cm 5.一等腰三角形底边长为10cm ,腰长为13cm ,则腰上的高为( )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第17章勾股定理教案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教案 课题:17.1勾股定理(1) 课型:新授课 【学习目标】: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 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学习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1、直角△ABC 的主要性质是:∠C=90°(用几何语言表示) (1)两锐角之间的关系: (2 )若D 为斜边中点,则斜边中线 (3)若∠B=30°,则∠B 的对边和斜边: 2、(1)、同学们画一个直角边为3cm 和4cm 的直角△ABC ,用 刻度尺量出AB 的长。 (2)、再画一个两直角边为5和12的直角△ABC ,用刻度尺量AB 的长 问题:你是否发现2 3+2 4与25,2 5+2 12和213的关系,即2 3+2 4 25,2 5+2 12 2 13, 二、自主学习 思考: (图中每个小方格代表一个单位面积) (2)你能发现图1-1中三个正方形A ,B ,C 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吗?图1-2中的呢? (3)你能发现图1-1中三个正方形A ,B ,C 围成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吗? (4)你能发现课本图1-3中三个正方形A ,B ,C 围成的直角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吗? (5)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1.6个单位长度和2.4个长度单位,上面所猜想的数量关系还成立吗?说明你的理由。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可猜想: 命题1:如果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分别为a 、b ,斜边为c ,那么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B

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三章 勾股定理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勾股定理学案苏科版 1、体验勾股定理的探索过程,会运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会运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知识梳理例题精讲例1 如图,在Rt△ABC中,∠BAC=90,AB=8,AC=6,DE 是AB边的垂直平分线,垂足为D,交BC于点E,连接AE,求 △ACE的周长例2 如图,在△ABC中,∠ABC=45,CD⊥AB, BE⊥AC,垂足分别为 D、E,F为BC的中点,BE与DF、DC分别交于点G、H,∠ABE =∠CB E、求证: (1)BH=C A、 (2)BG2-GE2=EA 2、例3 某园艺公司对一块直角三角形的花圃进行改造,测得两直角边长分别为6m、8 m、现要将其扩建成等腰三角形,且扩充部分是以8m为直角边长的直角三角形、求扩建后的等腰三角形花圃的面积、提示:本题没有给出图形,要根据题意画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发现符合题意的图形有三种,即本题实际上应分三种情况讨论、热身练习 1、下列各组数为勾股数的是 ( ) A、6,12,13

B、3,4,7 C、4, 7、5, 8、5 D、8,15,1 62、平地上有一架靠墙的梯子,梯子底端离墙5m,梯子顶端离地面12 m,则梯子的长度为 ( ) A、12m B、13m C、14m D、15 m 3、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长分别为6 cm和8 cm,则连接这两条直角边中点的线段长为( ) A、10 cm B、3 cm C、4 cm D、5 cm 4、若将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同时扩大2倍,则斜边扩大为原来的 ( ) A、2倍 B、3倍 C、4倍

D、5倍 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1:3:4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B、三个角的度数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C、三边长度之比为3:4:5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D、三边长度之比为9:40:41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6、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关系(a+b)2=c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 A、钝角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锐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7、某直角三角形的周长为30,且一条直角边长为5,则另一条直角边长为 ( ) A、3 B、4 C、12 D、1 38、若三角形的三边长满足a2=b2+c2,则这个三角形是 _______三角形,它的最长边是_______、9、在Rt△ABC中,∠C =90,BC=24,CA=7,AB=_______、 10、在△ABC中,若三条边的长度分别为9,

第十七章 勾股定理 小结 教案

勾股定理复习小结 一、 二. 1、 勾股定理的应用 勾股定理反映了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是直角三角形的重要性质之一,其主要应用有:(1)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两边求第三边 (2)已知直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两边的关系。求直角三角形的另两边 (3)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证明线段平方关系的问题 2、 如何判定一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1) 先确定最大边(如c ) (2) 验证2c 与22b a +是否具有相等关系 (3) 若2c =22b a +,则△ABC 是以∠C 为直角的直角三角形;若2c ≠22b a + 则△ABC 不是直角三角形。 3、 勾股数 满足22b a +=2c 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如(1)3,4,5; (2)5,12,13; (3)6,8,10;(4)8,15,17 (5)7,24,25 (6)9, 40, 41 二、 练习题 1.一个直角三角形,有两边长分别为6和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三边一定为10 B.三角形的周长为24 C.三角形的面积为24 D.第三边有可能为10 2.已知一个Rt △的两边长分别为3和4,则第三边长的平方是( ) A 、25 B 、14 C 、7 D 、7或25 3.下列各组数中,以a ,b ,c 为边的三角形不是Rt △的是( ) A 、a=1.5,b=2, c=3 B 、a=7,b=24,c=25 C 、a=6, b=8, c=10 D 、a=3,b=4,c=5 3.三角形的三边长为(a+b )2=c 2+2ab,则这个三角形是( ) A. 等边三角形; B. 钝角三角形; C. 直角三角形; D. 锐角三角形. 4、一个三角形的三边的长分别是3,4,5,则这个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是( ) A .4 B .310 C.25 D .5 12 5.已知Rt △ABC 中,∠C=90°,若a+b=14cm ,c=10cm ,则Rt △ABC 的面积是( ) A 、24cm 2 B 、36cm 2 C 、48cm 2 D 、60cm 2

17.1.1勾股定理导学案

17.1 勾股定理(1) 学习目标: 1.了解勾股定理的发现过程,掌握勾股定理的内容,会用面积法证明勾股定理。 2.培养在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的意识和能力。 3.介绍我国古代在勾股定理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激发爱国热情,勤奋学习。 重点:勾股定理的内容及证明。 难点:勾股定理的证明。 学习过程: 一.预习新知(阅读教材第64至66页,并完成预习内容。) 1正方形A、B 、C的面积有什么数量关系? 2以等腰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为边长的小正方形的面积和以斜边为边长的大正方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 归纳:等腰直角三角形三边之间的特殊关系。 A B C (1)那么一般的直角三角形是否也有这样的特点呢? (2)组织学生小组学习,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直角边分别为3和4的直角三角形,并以其三边为边长向外作三个正方形,并分别计算其面积。 (3)通过三个正方形的面积关系,你能说明直角三角形是否具有上述结论吗? (4)对于更一般的情形将如何验证呢?

二.课堂展示 方法一; 如图,让学生剪4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图形,利用面积证明。 S 正方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方法二; 已知:在△ABC 中,∠C=90°,∠A 、∠B 、∠C 的对边为a 、b 、c 。 求证:a 2+b 2=c 2。 分析:左右两边的正方形边长相等,则两个正方形 的面积相等。 左边S=______________ 右边S=_______________ 左边和右边面积相等, 即 化简可得。 方法三: 以a 、b 为直角边,以c 为斜边作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则每个直角三角形的面积等于ab. 把这两个直角三角形拼成如图所示形状,使A 、E 、B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 Rt ΔEAD ≌ Rt ΔCBE, ∴ ∠ADE = ∠BEC. ∵ ∠AED + ∠ADE = 90o, ∴ ∠AED + ∠BEC = 90o. ∴ ∠DEC = 180o―90o= 90o. ∴ ΔDEC 是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它的面积等于 c 2. 又∵ ∠DAE = 90o, ∠EBC = 90o, ∴ AD ∥BC. ∴ ABCD 是一个直角梯形,它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_______ 归纳:勾股定理的具体内容是 。 2 12 1 b b b

新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学案:勾股定理(第2课时)

新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学案:勾股定理(第2课时) 一.学习目标 1、通过拼图,用面积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性. 2、通过实例应用勾股定理,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 二.重点难点 1. 用面积的方法说明勾股定理的正确. 2. 勾股定理的应用. 三.自主交流 1、阅读课本第80页到第81页,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称为勾,较长的称股,斜边称为弦。图(1)称为“弦图”,最早是由三国时期的数学家赵爽在为《周髀算经》作法时给出的。图(2)是在北京召开的2002年国际数学家大会(TCM -2002)的会标,其图案正是“弦图”,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的数学成就. 你能用不同方法表示大正方形的面积吗? (2)、同桌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并写出说理过程。 1、如图3,所有的四边形都是正方形,所有的三角形都是直角三角形,其中最大的正方形的边长是7cm,则正方形A 、B 、C 、D 的面积之和是______。 2、如图4,小方格的面积为1,找出图中以格点为端点且长度为5的线段。 四.展示点评 五.当堂检测: 1、在 Rt △ ABC 中,∠C=90°(1)若a=5,b=12,则c=________; 图4 A D C B

(2)b=8,c=17,则S △ABC =________。 2、下列各图中所示的线段的长度或正方形的面积为多少。(注:下列各图中的三角形均为直角三角形) 答:A=________,y=________,B=________。 3、如图,在⊿ABC 中,∠ACB=900 ,AB=5cm,BC=3cm,CD ⊥AB 与D, 求:(1),AC 的长; (2)⊿ABC 的面积; (3)CD 的长。 4、在一张纸上画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并把它们拼成如图形状,请用两种方法表示这个梯形的面积。利用你的表示方法,你能得到勾股定理吗? b c c b a 六、教学反馈 17 8 B y 36 15 64 289 A C D

第十七章勾股定理第一节《勾股定理(3)》教学设计

17.1 勾股定理(3)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利用勾股定理,能在数轴上找到表示无理数的点. 2.进一步学习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直角三角形的数学模型,?并能用勾股定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在数轴上寻找表示地理数的总的过程,?发展学生灵活勾股定理解决问题的能力. 2.在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发展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3.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过程和结果,形成反思的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用勾股定理寻找数轴上表示无理数点的过程中,?体验勾股定理的重要作用,并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这样的表示无理数的 点. 难点利用勾股定理寻找直角三角形中长度为无理数的线段.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方法 分组讨论,讲练结合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入新课 复习勾股定理的内容。本节课探究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

思考:在八年级上册中我们曾经通过画图得到结论:斜边和一条直角边 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学习了勾股定理后,你能证明这一结论吗? 先画出图形,再写出已知、求证. 探究:我们知道数轴上的点有的表示有理数,有的表示无理数,你能在 的点呢? 设计意图: 上一节,我们利用勾股定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不少问题.在初一时我们 ……这样的无理数 ……可以当直角三角形 师生行为: 学生小组交流讨论 ,……这样的包含在直角三角形中的线 段. 此活动,教师应重点关注: 这样的线段所在的直角三角形; ②学生是否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③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交流合作. ,所以只需画出长 的线段即可. 1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的线段能否是直角边为正整数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呢? 生:设 ,两直角边为a , b ,根据勾股定理a 2+b 2= c 2即a 2+b 2=13.若 a , b 为正整数,?则13必须分解为两个平方数的和,即13=4+9,a 2=4,b 2=9,则a=2,b=3.?的线段是直角边为2,3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