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说编年史

金庸小说编年史
金庸小说编年史

公元前483年西施送入吴国;范蠡遇到阿青,阿青传越国剑士剑法。

公元前476年越国灭掉吴国;范蠡与西施隐居,阿青离去。

527年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立中国禅宗。

536年达摩逝世

554年西魏宇文泰攻破江陵城(今荆州),梁元帝萧绎留下宝藏在天宁寺,连城诀宝藏来源于此

隋朝末年,李靖将《易筋经》中的武学奥秘,尽数领悟。

640年侯君集攻破高昌国

694年明教传至中土。

唐朝末叶,嘉兴剑术名家改良越女剑法。

877年丐帮建立。

907年唐朝灭亡

907年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

937年段思平建立大理

936年—946年少林寺法慧禅师练成了一指禅。

960年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

1030年慕容博出生。

1038年西夏建立

1047年慕容博伤黄眉僧。

1051年扫地僧到少林寺。

1060年萧峰出生。

1061年雁门关外乱石谷大战。

1062年萧远山到少林偷研武功。

1063年丁春秋暗算师门。

1064年慕容复出生。

1065年波斯“山中老人”霍山,制圣火令,将平生武功精要,镌刻于圣火令之上。

1069年虚竹出生。

1071年段誉出生。

1072年慕容博伤崔百泉。

1074年阿朱出生。

1077年慕容博诈死。

1083年萧峰接任丐帮帮主。

1090年鸠摩智单挑天龙寺六僧。

1091年萧峰离开丐帮。

1092年聚贤庄大战。

1093年萧峰助耶律洪基平定皇太叔之乱(历史上为1063年);无崖子去世;虚竹接任逍遥派掌门,同年被西夏招为驸马;少林寺门外混战;扫地僧讲经说法。

1094年大理段正明禅位侄子段誉;萧峰自尽。

1103年岳飞出生。

1112年王重阳出生。

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国,黄裳雕版印行万寿道藏。

1120年黄裳向明教的高手挑战。

1125年金国灭辽

1127年金国灭北宋

1127年—1130年少林寺灵兴禅师花了三十九年练成了一指禅。

1140年独孤求败创独孤九剑第九式破气式。

1141年岳飞于狱中撰写《武穆遗书》。

1158年段智兴出生。

1162年柯镇恶(江南七怪之首)出生。

1163年周伯通出生。

1164年黄裳完成九阴真经。洪七公出生。

1168年欧阳锋出生。

1170年独孤求败郁寂而终。

1171年黄药师出生。

1173年曲灵风出生。

1178年裘千仞出生。

1183年金轮法王出生。

1184年朱子柳出生。

1186年陈玄风欧阳克出生。

1190年火工头陀于少林寺中大开杀戒。

1196年王重阳再入古墓,于棺上刻下部分九阴真经,并留“玉女心经,欲胜全真;重阳一生,不弱于人”的文字,后某日无名僧与王重阳斗酒参阅九阴创九阳;南宋宦官在宫中创葵花宝典。

1200年第一次华山论剑。

1203年重阳真人拜访段皇爷,废了欧阳峰20年蛤蟆功;王重阳仙逝。

1205年郭靖出生

1206年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

1206年裘千仞伤瑛姑幼子。

1208年黄蓉出生。

1222年小龙女出生。

1225年穆念慈比武招亲。

1226年杨过出生。

1227年第二次华山论剑;蒙古灭西夏;成吉思汗去世。

1234年金国灭于蒙古与南宋联合进攻

1235年明教高手参考五代十国时期武林高手慕容龙城的“斗转星移”,创出威力更大的“乾坤大挪移”神功,遂为镇教之宝。

1243年洪七公、欧阳峰去世。

1243年杨过小龙女双剑合壁初试锋芒挫败金轮法王;杨过学弹指神通。

1243年郭襄出生;杨过断臂,初入独孤求败剑冢。

1247年张三丰出生。

1253年蒙古灭大理国

1257年明教石教主圣火令为丐帮所夺。

1259年杨过飞石击毙蒙哥大汗;第三次华山论剑。

1262年郭襄游少林。

1271年忽必烈改蒙古国号为“大元”

1273年一代大侠郭靖和黄蓉战死襄阳。

1276年蒙古攻进南宋都城临安

1296年金毛狮王谢逊出生。

1317年谢逊离开师父成昆,加入明教。

1318年武当六弟子殷梨亭出生。

1323年成昆杀谢逊一家。

1336年谢逊及张翠山夫妇至冰火岛。

1337年张三丰九十大寿;张无忌出生。

1338年元兵剿灭袁州明教义军,常遇春、彭莹玉侥幸逃脱。

1339年周芷若出生。

1340年汝阳王女儿敏敏特穆尔出生,元帝封其“绍敏郡主”。

1341年小昭出生。

1346年张三丰百岁大寿;张翠山殷素素夫妇自尽。

1351年张无忌得九阳神功。

1357年六大派围攻光明顶;张无忌任明教教主;张三丰首创太极神功。

1358年小昭远走波斯。

1359年少林屠狮英雄会;白眉鹰王殷天正去世。

1360年张无忌隐退,光明左使杨逍继任为明教第三十五代教主。

1365年明教光明右使范遥参考北宋年间的两大神功“北冥神功”及“化功大法”,创出威力极大更为歹毒的“吸星大法”。

1368年明朝灭元朝

1372年杨逍去世,明教内部争权夺力,陷入内乱,加上外部朱元璋打压,明教日渐式微。教中高手改组明教,遂为“日月神教”。

1400年莆田少林寺得葵花宝典。

1401年岳肃蔡子峰偷录葵花宝典;渡元禅师习辟邪剑法。

1402年华山派分气宗剑宗。

1406年日月神教十长老破五岳剑派剑法。

1420年日月教袭武当山,张三丰手抄一部《太极拳经》和青年时佩带的真武剑被抢。

1458年武当派开山祖师张三丰仙逝,享年212岁。(据《古今太极拳谱及源流阐秘》李师融先生的考证)

1469年令狐冲出生。

1479年华山派气宗剑宗之争。

1486年任盈盈出生。

1493年东方不败篡日月神教教主之位;任我行被囚地牢。

1503年余沧海灭福威镖局。

1504年令狐冲学得独孤九剑。

1505年任我行重夺日月神教教主。

1506年任我行去世。

1509年令狐冲任盈盈喜结良缘。

1610年金蛇郎君夏雪宜惨遭灭门之祸。

1612年金蛇郎君夏雪宜得到云南五仙教的镇教“三宝”。

1623年袁承志出生。

1643年袁承志被推举为七省江湖首领,同年率众人挫毁西洋红夷大炮。

1644年袁承志助阿九挫败成王与曹化淳篡位阴谋;李自成攻入北京,明亡;吴三桂降清;李岩夫妇自杀身亡。同年,袁承志、夏青青率亲友、部属避居海外,即今南洋新加坡之地。

1645年仲夏,在清兵追击下,李自成率主力部队,败退至湖北通城县。一日,李自成带少数亲兵,在县南查勘地形,在九宫山玄帝庙中,因打盹疏忽,被姜姓农民误杀,终年三十九岁。

1655年韦小宝出生在扬州妓院。

1669年康熙韦小宝擒鳌拜。

1670年韦小宝出任天地会青木堂香主。

1698年武当派掌门陆菲青出生。

1711年雍正帝与海宁陈家掉包刚出生的儿女,爱新觉罗弘历原来是海宁陈家之子1733年陈家洛出生

1735年爱新觉罗·弘历登基,年号乾隆

1753年腊月,苗人凤和胡一刀决战;胡斐出生。

1758年红花会在六和塔囚禁乾隆,回部霍青桐力排众议,大败清军主力

1759年香香公主在北京自杀

1780年三月十五日,苗人凤和胡斐决战。

1924年二月六日,金庸出生

编辑本段小说中的武功内功001 易筋经达摩禅师的绝学

002 神照经世外高人的绝学

003 九阴真经黄裳的绝学

004 九阳真经张无忌的绝学

005 北冥神功逍遥子的绝学

006 小无相功逍遥子的绝学

007 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逍遥派绝学

008 葵花宝典前朝宦官的绝学

009

太玄经世外高人的绝学剑法

001.独孤九剑剑魔独孤求败的绝学,风清扬传令狐冲

002.六脉神剑大理段氏的秘传绝艺,段誉曾学会

003.太极剑张三丰所创绝学,圆转如意,生生不息,后入太极门

004.辟邪剑法葵花宝典内的武功,自宫者可练,迅急难挡

005.追魂夺命剑红花会二当家无尘道长的绝学

006.达摩剑法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西域少林方天劳所使

007.韦陀伏魔剑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西域少林潘天耕所使

008.段家剑法大理段氏之武学,段正淳使之拒段延庆

009.玉女素心剑法古墓派玉女心经之绝学,全真、玉女两剑法之合壁

010.玉女剑法古墓派武学,清丽飘逸

011.全真剑法全真教武学,古朴拙重

012.玄铁剑法独孤求败中年时自创的剑法,后为杨过在山洪中所悟,乃是一套以无招胜有招的剑法

013.神门十三剑武当派武学,专攻手腕神门穴,殷梨亭对抗五凤刀时使

014.迅雷剑何足道的绝学,迅捷无比

015.绕指柔剑武当派绝学,阴柔奇幻,莫声谷与殷天正交手时曾使

016.落英剑法桃花岛武学,点点落英,变幻无方,由落英神剑掌化出

017.两仪剑法武当派武学,武当二高手与令狐冲过招时所使

018.金蛇剑法金蛇郎君夏雪宜之绝学,诡奇狠辣,难躲难防

019.两仪剑法仙都派武学,黄木道人所创,两人同使,剑分阴阳

020.华山剑法袁承志所学,正大光明,博大精深

021.松风剑法青城派绝学,如松之劲,如风之迅

022.泰山十八盘泰山派绝学,由泰山石阶化出,威严厚重

023.玉萧剑法桃花岛绝学,有飘逸出尘之姿

024.狂风快剑华山剑宗封不平所创,一百零八式如狂风暴雨

025.伏魔剑五台山清凉寺武学

026.正两仪剑法昆仑派绝学,与华山派反两仪刀法合壁威力更增

027.回风落雁剑法衡山派武学,一剑落九雁,威力无穷

028.柔云剑术武当派武学,陆菲青之绝学,绵绵不息

029.百变千幻云雾十三式衡山派绝学,千变万化,眩人耳目

030.玉女剑十九式华山派武学,唯女子能使,变化多端

031.点苍剑法武林四大剑派点苍派之绝学

032.芙蓉剑法衡山派武学,五大剑法之一

033.紫盖剑法衡山派武学,五大剑法之一

034.石廪剑法衡山派武学,五大剑法之一

035.天柱剑法衡山派武学,五大剑法之一

036.祝融剑法衡山派武学,五大剑法之一

037.衡山五神剑衡山派绝学,一剑包一路,威力无穷

038.岱宗如何泰山派绝招,难学无比,威力无穷

039.五大夫剑泰山派武学,由五大夫松化出

040~056.嵩山剑法快慢十七路剑法,妙招纷着,层出不穷

057.上清剑仙都派武学

058.冲灵剑法令狐冲和岳灵珊合创,不值一提

059.太岳三青峰岳不群所创,一剑强似一剑

060.周公剑一字慧剑门之绝艺,卓不凡劈桌时所使

061.无量剑法云南无量剑派之武学

062.苗家剑法打遍天下无敌手金面佛苗人凤之绝学,招式严谨

063.连城剑法藏于连城诀之剑法,号称天下无敌

064.雪山剑法雪山派绝学,七十二招,变化多端

065.唐诗剑法一招一诗句,万震山、言达平、戚长发所使

066.八仙剑法广西梧州八仙派之绝学,袁紫衣曾使

067.祁家剑大内侍卫聂钺之武学

068.越女剑法阿青所创,江南七怪韩小莹之武学,轻灵精妙

069.同归剑法全真教武学,为抵御欧阳锋所创

070.阴阳倒乱刃法公孙止之绝学,剑似刀,刀似剑,惑人耳目

071.三分剑术天山双鹰之绝学,迅快无比

072.罗汉剑法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73.无双无对,宁氏一剑宁中则所创,凌厉无比

074.沐家剑云南沐王府之武学,流传甚广

075.恒山剑法恒山派绝学,防守严密,破绽甚少

076.上清剑法上清观之武学

077.哀牢山三十六剑朱子柳和郭靖交手时所使,剑法凌厉号称天下第一078.雷震剑法石梁派武学,青青与西洋剑士交手时所使

079.四言诗剑杨过与公孙止交手时临时创制

080.天龙门的剑法

081.三才剑汤沛所使之武学

082.泼墨披麻剑法丹青生之武学,曾与令狐冲对敌

083.万花剑法恒山派武学,定静师太对付日月神教所使

084.淑女剑法华山派武学,宁中则曾使

085.慕容氏家传剑法慕容复在少室山上为挡段誉之六脉神剑而使

086.柳絮剑法慕容复在姑苏曼陀山庄对付段誉时使之

087.养吾剑

088.希夷剑

089.一字电剑梅庄丁坚的剑法

090.七弦无形剑梅庄黄钟公的剑法

091.吴钩霜雪明侠客行之剑法

092.十步杀一人侠客行之剑法

093.脱剑膝前横侠客行之剑法

094.救赵挥金锤侠客行之剑法

095.灭剑

096.绝剑

097.梅家剑法

098.雨打飞花剑法昆仑弟子向殷素素炫耀之武功

099.夺命连环三仙剑岳不群在少林中使剑宗绝招

100.天地同寿殷梨亭为报杨逍夺妻之仇,自付无法战胜对手而所创的剑法,目的在于暗算杨逍而同归于尽。本剑法在万安寺中赵敏观看手下与殷梨亭徒弟过招中习得。刀法

01.燃木刀法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实为手刀,玄苦即善此技

02.玄虚刀法武当派武学,俞岱岩使之杀剧盗

03.胡家刀法胡家之绝艺,招数严谨,

少有破绽

04.快刀胡家之武学,迅快非常

05.八十一路五虎刀范家之武学

06.反两仪刀法华山派之绝学,与正两仪剑法合壁,威力更增

07.血刀刀法西藏血刀门之绝学,招式狠辣

08.金乌刀法史小翠创以克制雪山剑法

09.五虎断门刀云州秦家寨之武学,失传五招

10.八卦刀八卦门之绝学,严谨厚重

11.回风拂柳刀江南史家之武学,慕容复使之对付段誉

12.羽衣刀太乙派之武学,慕容复使之对付段誉

13.雁行刀法鹰爪雁行门之武学

14.火焰刀鸠摩智之绝艺,以真气使刀,摧枯拉朽,无坚不摧

15.阴阳倒乱刃法公孙止之绝艺,左手金刀之刀法

16.独臂刀法金蛇郎君之武学,袁承志曾传罗立如

17.奇门三才刀吴长风之武学,曾使之砍伤云中鹤

18.柴刀十八路广西黎山洞黎老汉之武学,慕容复使之对付段誉

19.金刚伏虎刀法陈家洛曾使之对付张召重

20.阴风刀以真气作刀,波斯三使曾使之对付张无忌

21.六合刀韦陀门之武学

22.慈悲刀宁波天童寺心观和尚之武学,不伤人命

23.鸳鸯刀骆冰之绝学,左长右短,配合紧密

24.后山三绝招杨老令公之武学,冲锋陷阵,所向披靡

25.江南陆家刀法嘉兴陆家庄之武学

26.夫妻刀法林氏夫妇传授给袁冠南和杨中慧

27.狂风刀法田伯光的速度极快之刀法

28.玄玄刀法石双英的武功

29.地堂刀法鹿鼎记中林兴珠曾用来大破红毛鬼

30.罗汉刀法陆冠英的武功

31.降魔刀法少林派

32.铁门闩刀法雪山飞狐中郑三娘的武功

33.四门刀法阎基和商老太过招时的刀法杖法01.伏魔杖法少林武学

02.泼水杖法樊一翁

03.无上大力杵法

04.普门杖法

05.大力金刚杖法简长老

06.蛇杖杖法欧阳锋

07.降魔禅杖

08.伏魔杖法柯镇恶武学

09.封魔杖法

10.五台山二十四路伏魔杖

11.无上大力金刚杵达尔巴

12.少林韦陀杵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棒法01.打狗棒法丐帮镇帮绝学之一,会者为历届丐帮帮主(汪剑通、萧峰、洪七公、黄蓉、鲁有脚、耶律齐),丐帮帮主外还有3人(虚竹,萧峰将丐帮武功悉数传于虚竹,由他代传。杨过,在洪七公处学会招式,偷听黄蓉学会口诀。黄衫女子,杨过后人,倚天屠龙记时,丐帮已经失传打狗棒法,由黄衫女子代传)步法01 凌波微步逍遥派绝学,后被段誉所得

02 月影舞步逍遥派绝学

03 神行百变独臂神尼绝学,后传于韦小宝指法01 大力金刚指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2 六脉神剑大理段氏的绝学

03 参合指姑苏慕容氏的家传绝学

04 拈花指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5 多罗叶指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6 无相劫指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7 摩柯指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8 幻阴指成昆所用掌法01 降龙十八掌历代丐帮帮主

02 黯然销魂掌杨过所创

03 天山六阳掌逍遥派武功

04 玄冥神掌百损道人所创,传于玄冥二老

05 落英神剑掌黄药师成名绝技

06 铁砂掌铁掌帮帮主

07 金刚般若掌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08 一拍两散少林七十二绝技之一

金庸小说在大陆的研究过程

金庸小说在大陆的研究过程,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金庸小说已在内地民间悄然流传,但仍属“下里巴人”,未能进入学术的大雅之堂。1979年,厦门大学郑朝宗首倡“金学”(注:丁进:《金学的四个相关学科》,《通俗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应者寥寥。1985年,大陆出现第一篇金庸研究论文(注:丁进:《中国大陆金学论著目录》(1985-1996),《通俗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亦未引起学术界的注意。1986年,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在《中国》杂志上发表《读金庸》一文,指出金庸小说具有广博的社会历史内涵和不同凡响的艺术成就,认为把研究金庸小说称为“金学”是有道理的(注:丁进:《中国大陆金学论著目录》(1985-1996),《通俗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他的强化“金学”给人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稍后,《鸭绿江》杂志发表了《金庸启示录》。文章认为金庸小说很能体现中国文化的特征,金庸正是把以情为特征的小说还给了大众与市场。在“金庸热”已取代了“武侠热”的情况下,大陆应该克服由于体制不同导致的对同种民旅文化产生的某种层次差异和地域性差异,当务之急是积极研究新武侠小说,并以此作为与香港沟通的渠道之一(注:唐解放、李承磊:《金庸启示录》,《鸭绿江》,1988年第4期。)。1988年11月,在姚雪垠的《李自成》获得首届茅盾文学奖之际,复旦大学的章培恒著文将《李自成》与金庸武侠小说作了比较。文章指出,“纯文学和通俗文学的这种分类法并不能用来判断《李自成》和金著武侠小说的高下”,若以现实主义的真实性标准来衡量,则金庸武侠小说的假中见真更具艺术感染力;若都以消遣性作品而论,“金庸武侠小说比起《李自成》来更具想象奇特,结构紧凑,富于幽默感等优点;而且还能于消遣之中给人某种有益的启录,因而不失为上乘之作。”(注:章培恒:《金庸武侠小说与姚雪垠的〈李自成〉》,《书林》1988年第Ⅱ期。)作者重点虽在评价《李自成》的第一、三卷,比较的结论却使国内震动。次年12月,黄振源也撰文指出,金庸的文学地位在于总结了中国武侠小说的方向(注:丁进:《中国大陆金学论著目录》(1985-1996),《通俗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同年,陈墨发表《金庸赏评》一文,比较全面、系统地阐述了“金庸之谜”,希望以此打破评论界对金庸的沉默,为大陆的金庸研究揭开新的一页。(注:丁进:《中国大陆金学论著目录》(1985-1996),《通俗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其后,金庸研究蔚为热潮,“金学”也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通俗文学评论》于1993年2月开始特辟“金学经纬”专栏,发表金庸研究成果。对金庸情有独钟的陈墨,不但极力鼓吹“金学”,致力于“金学”的学科建设,而且接连发表了9部金庸研究专著,充分地显示了“金学”的实绩。另一些学者虽不专攻“金学”,但对金庸小说的价值也十分肯定。如红学家胡文彬就曾说:“如果按划分世界名著的标准来看的话,金庸的作品的确是具有庞大的读者群和持久的艺术魅力这两大基本条件的,所以把它作为一门学问并不是溢美之词,‘金学’终有一天会使大家正确认识”(注:钱文亮:《红学?金学?文学》,《通俗文学评论》1993年第2期。),极力推崇金庸研究自成一学。1994年,对金庸来说是极为辉煌的一年。这一年,先是三联书店推出了15种36本的 《金庸作品集》,接着又有人对“二十世纪中国小说大师”的“座次”进行“重排”,把金庸的位置排到了第四位,一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重排者王一川博士认为,金庸对于文学史的意义,在于他的作品以通俗手法表现了极深的意义,写出了中国古代文化的魅力,体现了人的理想性格和对人性的考察,其“作品体现了中国文学发展方向,雅俗共赏”(注:王一川:《重排大师座次》,《读书》,1994年第Ⅱ期。)。对此,许多学者给予了积极的回应。如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专家严家炎教授在授予金庸北京大学名誉教授仪式的贺词中,就盛赞金庸小说是“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金庸是以精英文化改造通俗文化的“全能冠军”(注:严家炎:《一场静悄悄的文学革命——在查良镛获北大名誉教授仪式上的贺词》,《通俗文学评论》1997年第1期。)。但反对一方的声音也很激烈。如林焕平就认为,应高度重视国内外的“金

金庸小说十大武功排行榜

金庸小说十大武功排行榜 一、葵花宝典 上榜理由:前朝无名太监所创,据分析为三宝太监郑和,汇编《永乐大典》阅遍天下奇书而创此奇功,因而成就了一代宗师,推算此功最初基本心法应来源为西域,或许与明教有关,不应该是道教或佛教玄门正宗。 此功造就绝顶高手东方不败,林远图,岳不群,林平之只练一部分便成为一流高手,特别是东方不败,能将绣花针练到如此境界,其他兵器不必表述,任我行,令狐冲,向问天,任盈盈四人联手皆不能敌,此功是和尚看了还俗,还造成华山派内讧分成剑气二宗,此功排名第一最主要一点就是,欲练神功,挥刀自宫,男人要敢对自己命根子下刀。这个代价可够大的,不知网友们愿意吗? 功夫等级:★★★★★★ 二、易筋,洗髓二经 上榜理由:达摩老祖在少林面壁十三年所创,成就一代宗师,开创少林一派,成为中国武术渊源,也是现今中国武术的代表。瞬间早就游坦之成为一流高手。此功排名第二是因为。此功不但能御敌还能祛病,游坦之去毒,令狐冲化功。预计少林扫地僧肯定练成二经,否则不会一举击退天龙中萧峰,萧远山,慕容博,慕容复,鸠摩智五大高手,而其他武侠作品也频频出现易筋洗髓二经。 功夫等级:★★★★★☆☆ 三、六脉神剑 上榜理由:南诏大理国皇家武学,以无形之剑气御敌,真正练成者没有,只有段誉算是勉强练成,还不会运用,时灵时不灵。被后世推崇为天下第一剑法,

后来此功被简化成一阳指,即使如此,也在射雕中受到王重阳极力赞赏,并已自己先天功与南帝互换,来克制欧阳锋的蛤蟆功,此功排名第三理由,最主要的是可以祛病救人。造就了段延庆,段正淳,段证明,天龙众高僧,南帝等众多高手。 功夫等级:★★★★★☆ 四、九阳真经 上榜理由:此功为托达摩所创,成就一代大侠张无忌,张无忌凭此功快速连败六大门派,成为新一代明教教主,此功造就了觉远和尚,无色和尚(后成少林主持),张三丰和郭襄皆因此功分别开创了武当,峨眉两派,为中国武术发扬光大,此功也是可化毒疗伤。上榜原因,此功本身功力相对不大,主要是影响力大,武当,峨眉两大门派皆因此功起家。 功夫等级:★★★★★ 五、九阴真经 上榜理由:道教玄门奇功,一代宗师黄裳阅遍五千四百八十一卷《万寿道藏》所创。黄裳凭此功击败明教所有高手。稍微练成者周伯通,郭靖黄蓉只有小成,陈玄风梅超风只练最低级,九阴白骨爪和摧心掌,而且是瞎练,便成为一流高手,欧阳锋逆练成绝顶高手,其他练一点的如杨过,洪七公,皆跻身绝顶之流。此真经也可疗伤救人,传承了射雕三部曲,且此功影响力极大,几乎成了武功秘籍的代言。 功夫等级:★★★★★

金庸小说电视剧观看顺序介绍

飞─(1960年) 雪─(1959年) 连─(1963年) 天─(1963年) 射─(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1969年)(封笔之作) 笑─(1967年) 书─(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1965年) 倚─(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1956年) 鸳─(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1970年)--金庸本意为“卅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第一选择:天龙八部——神雕侠侣———碧血剑—鹿鼎记 第二选择:—飞狐外传—雪山飞狐 第三选择:侠客行—连城诀—鸳鸯刀—白马啸西风—越女剑 首先

天龙八部、、神雕侠侣、(首先看天龙是最好的选择,然后不管是从年代上还是从故事情节上讲,接下来适合看三部曲,因为射雕里面提及到了) 然后 、碧血剑、鹿鼎记(碧血剑里的人物,比如说在鹿鼎记里面出现了,我当初看完碧血剑后,为追寻阿九的结局,又马不停蹄地看了鹿鼎记)(其实笑傲江湖的顺序可以随便,它是独立的,笑傲是金书中的精品,所以先推荐了) 再看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书剑恩仇录里面的人物,比如说后来在雪山飞狐中也出现了,所放在前面。另外,外传该放在雪山飞狐的前面看,因为它主要讲的胡斐父亲的故事,发生在前) 最后 侠客行、连城诀、白马啸西风、越女剑、鸳鸯刀(这几部小说没有多少联系,顺序可以随便,白马写的很好,结局很唯美,是金庸短篇里面的精品,强烈推荐。最后鸳鸯刀,个人感觉可读可不读)? 以上排序基本按小说发生的年代来排的,越女剑发生的年代最早,又是短篇,与其他小说关联不大,可以最先读,也可以放后面读,这个凭自己选择。 改编成电视电影作品 金庸小说作品除了以小说流传,更有改编成、、、、、及相关主题曲,深入全球华人社会的民心。

金庸武侠小说论文

浅析金庸武侠里的小妖女黄蓉 摘要:金庸小说多妖女,殷素素是“妖女”。任盈盈是“魔教妖女”,何铁手、蓝凤凰之流自然更是妖女,连蒙古郡主赵敏,也被人叫做“小妖女”。当然,黄蓉一露面便让郭靖的师父骂称“小妖女”。对于黄蓉,我对其的评价是:“心思机敏,机智无双,娇俏可爱,古灵精怪,聪明绝顶,静若处子、动如脱兔。”她是一个古灵精怪的小女生,是我在金庸的小说中最喜欢的女主角,至于为什么叫她“小妖女”,我想也是有原因的。金庸小说多妖女,无非是因为金庸小说多美女。美得惊人而又“来路不正”的女子,活色生香,不肯像淑女那样守本分,太令正人君子抵抗不了,卫道之士就不能不骂以“妖女”了。从这个角度看,黄蓉当然是“小妖女”。 关键词:黄蓉,妖女,郭靖,精灵古怪 许多人不喜欢黄蓉,特别是《神雕侠侣》中的中年黄蓉,嫌她聪明得过分厉害,有点近乎阴沉。我却十分欣赏黄蓉,认为是金庸写得最好的女角。特别欣赏他处理黄蓉从《射雕英雄传》的青春少女到《神雕侠侣》的中年妇人的个性发展。其他女角大多是形象化的人物,但黄蓉却是活生生的、有优点、有缺点。会长大。会变。会衰老的真人,音容体态历历在目,思想个性贯彻分明,熟读这两套小说,觉得了解黄蓉的一生,这是在金庸成功的角色中也不可多得的。 写黄蓉的笔触之准确,不像创造一个角色,倒像描述一个作者很熟悉很喜爱的人。其实,黄蓉没有什么“厉害”;除了特别聪明美丽之外,她只不过是一个寻常女子。少女时爱玩,遇到了喜欢的少年郎,

但愿与他日夜相从、一生厮守,一心要嫁给他做妻子。结婚之后,又一心助他事业成功,为他养儿育女。她可没有什么胸怀大志,不过事事以丈夫为重。为儿女操心。 即使论聪明才智,黄蓉的聪明才智也只限于心思敏捷。记性特别好而已。诗词歌赋。对联谜语她过目不忘,武功算术一点即通,但她没有超凡的智慧,一灯大师的禅机她便茫然不知所对。她不够耐性。缺乏恒心,也不见得特别有同情心,南琴的凄凉、穆念慈为情所困,她只觉好奇好玩。(金庸说,聪明的人未免缺少同情心。)直至与郭靖无奈分离,才开始了解愁滋味,是失意苦难强迫黄蓉长大的。 但黄蓉就是娱乐性强。特别喜欢她在岳王庙拆穿欧阳锋和杨康在桃花岛杀江南六怪那段情节,由她在柯镇恶手掌心写:“告我父何人杀我”开始,到逼欧阳锋让终于明白了内情的柯镇恶走,分析推理,步步洞悉先机,紧张刺激,像看最曲折奇情的侦探小说。但这段己开始见黄蓉以机智面对凶险。不复只轻松斗智,渐渐踏入后来《神雕侠侣》的“智者虑”的苦涩境地。 精灵娇美的黄蓉,为什么乐意嫁与既笨拙而又不见得长得多俊的郭靖?一个解释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这个解释,等于说情之为物没有什么可解释的。有一个新派解释是,黄蓉就是看中了郭靖笨,容易控制,不怕他闹花样,这又未免太理性了。 黄蓉初识郭靖,不过盈盈十五,刁蛮任性,父亲又大有来头,她才不怕被什么人欺负。而且她不但任性,更是痴情,真的是一往情深。发现郭靖原来已是“金刀附马”时,她对父亲说,他另娶别人,我也

100部经典武侠小说排行榜

100部经典武侠小说排行榜 1、金庸《天龙八部》人生万象,尽归于尘。 2、金庸《射雕英雄传》气势恢宠的英雄史诗。男女主人公都创了武侠世界的一种类型。 3、金庸《鹿鼎记》可爱的市井人物,对历史的嘲讽,缺点是后半部略显拖沓。 4、金庸《倚天屠龙记》平凡的更接近真实的英雄。叵恻的江湖。 5、金庸《笑傲江湖》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6、黄易《大唐双龙传》令人窒息的波澜壮阔的隋末风云画卷,不足之处是缺乏古韵。 7、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又叫《风云第一刀》情节虽然粗拙,但却创造了小李神话。 8、金庸《连城诀》平凡人的悲剧,苦境的诞生。 9、金庸《神雕侠侣》风陵夜话以后郭襄出场很有吸引力,但似乎有意地褒杨贬郭,感觉不太自然。所以我倒更喜欢武功不高时的杨过。 10、古龙《欢乐英雄》古龙有一类小说讲英雄的境界,这是不错的一部,原来武侠世界也可以这么和谐。 11、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想像力惊人。 12、古龙《楚留香》盗帅传奇。 13、古龙《陆小凤》与楚留香可称一时瑜亮。 14、黄易《覆雨翻云》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15、古龙《绝代双骄》古龙转型的杰作。 16、梁羽生《七剑下天山》标志着梁氏天山派小说的诞生。我印象最深的是易兰珠在牢中回忆生平的几个男人。

17、梁羽生《萍踪侠影录》无法忘记白衣如雪的刘松仁。 18、金庸《雪山飞狐》构思精巧。 19、温瑞安《温柔一刀》温瑞安“说英雄·谁是英雄”故事中的第一部,也是该系列中的经典力作,对人性有更加深入的刻画。 20、金庸《书剑恩仇录》金庸第一本小说。 21、古龙《萧十一郎》在古龙的小说中,很少有这种苦情的英雄。风四娘是最杰出的女人。 22、梁羽生《云海玉弓缘》如果纯粹从场面讲,是梁小说最出色的一部,但他刻画正邪未免过于简单。 23、王度庐鹤铁五部曲小时候看《今古传奇》上的连载,一期不拉地买下来。对玉娇龙非常喜欢。 24、金庸《飞狐外传》金庸小说中有七上八下之说,这是夹在中间的一本。 25、古龙《武林外史》气象不凡,但稍嫌芜杂。古龙的小说一旦写开就常常收不拢。温瑞安也是如此。但古龙有自知之明,温则盲目自信。 26、温瑞安《四大名捕会京师》一个崭新的江湖。 27、温瑞安杀楚寂寞、凄落而幽美的歌 28、古龙《铁血大旗传》铁中棠的坚毅令人佩服,但其情节太过荒唐。 29、梁羽生《白发魔女传》红颜白发,更觉璀璨。 30、司马翎《剑海鹰扬》女权的江湖,将悬疑、推理运用于武侠作品中。 31、梁羽生《冰川天女传》雪域传奇。在武侠世界中我是第一次看到纯粹冰天雪地的故事。再上冰雕玉琢的美人,委实令人心醉。 32、古龙《名剑风流》古龙小说中侦探手法用得最好的一部。 33、古龙《流星蝴蝶剑》可以等待多年,而且一剑不发……。 34、金庸《碧血剑》历史感过于厚重。

金庸小说人物大全

金庸小说人物大全 《飞狐外传》人物(共有112人)马行空马春花徐铮商宝震何思豪阎基田归农苗人凤南仁通补锅匠脚夫车夫蒋调侯店伴钟兆文钟兆英钟兆能南兰苗若兰商老太平四胡斐张总管王剑英王剑杰陈禹古若般殷仲翔福康安赵半山孙刚峰吕小妹钟四嫂易吉钟小二钟阿四胖商人瘦商人凤南天凤七俞朝奉蛇皮张邝宝官凤一鸣大汉孙伏虎尉迟连杨宾中年武师程灵素同桌后生袁紫衣刘鹤真崔百胜曹猛蓝秦王仲萍张飞雄慕容景岳姜铁山薛鹊王铁匠姜小铁田青文张管家聂钺上官褚轰汪铁鹗周铁鹤曾铁鸥秦耐之姬晓峰张九任通武相国夫人蔡威汤沛无青子海兰弼大智禅师欧阳公政西灵道人文醉翁周隆郭玉堂齐伯涛陈高波安提督宗雄桑飞虹倪不大倪不小常赫志常伯志上官铁生哈赤大师心砚石双英刘之余童怀道李廷豹石万嗔木文察陈家洛无尘道长德布李沅芷余鱼同司徒雷谢不当黄希节 《雪山飞狐》人物(共有25人) 于管家田青文左书僮右书僮平阿四阮士忠刘元鹤杜希孟周云阳郑三娘宝树苗若兰苗人凤范帮主殷吉胡一刀胡夫人

胡斐陶子安陶百岁曹云奇琴儿熊元献静智大师赛总管 《连诚诀》人物(共有37人) 卜垣丁典万震山马大鸣万圭水福水岱水笙孙均冯坦平工头刘乘风血刀老祖言达平汪啸风张姓老者陆天抒吴坎沈城花铁干狄云宝象和尚周圻空心菜鱼贩头子桃红耿天霜高管家教书先生铁匠凌退思凌霜华菊友梅念笙戚芳戚长发鲁坤 《天龙八部》人物(共有169人) 刀白凤丁春秋马夫人马五德小翠于光豪巴天石不平道人邓百川风波恶甘宝宝公冶乾木婉清少林老僧太皇太后天狼子天山童姥王语嫣乌老大无崖子云岛主云中鹤止清白世镜包不同本参本观本相本因出尘子冯阿三兰剑古笃诚过彦之平婆婆石清露石嫂司空玄司马林玄慈玄寂玄苦玄难玄生玄痛叶二娘竹剑左子穆华赫艮乔峰李春来李傀儡李秋水刘竹庄朴者和尚祁六三全冠清阮星竹西夏宫女许卓诚朱丹臣努儿海阿碧阿洪阿胜阿朱阿紫波罗星陈孤雁鸠摩智来福儿孟师叔宋长老苏星河苏辙完颜阿古打耶律洪基耶律莫哥耶律涅鲁古耶律重元吴长风吴光胜吴领军辛双清严妈妈余婆婆岳老三张全祥单伯山单季山单叔山单小山单正段延庆段誉段正淳段正明范禹范百龄范骅苟读和里布何望海易大彪郁

小说鉴赏论文

摘要:金庸小说是当代最为畅销的汉语文学作品。其作品均借助古代社会作为背景展开,所以充满了历 史意识。本文对金庸的历史意识和社会演进观念进行了理性的分析:从“讲史演义”开始,将金庸小说分 为三类,继而渐次论及其历史演进观念中的革除暴政、反侵略思想和宗教、民族融合思想。 关键词:金庸小说历史意识现代意识 前言 读金庸的许多作品,我们都有一种相同的经验:拿起来就放不下,总想一口气看完,有时简直到了废寝忘食、通宵达旦、欲罢不能的地步。他的小说没有看了头就知道尾的毛病。情节曲折,波澜迭起,层层递进,变幻莫测,犹如精神的磁石,艺术的迷宫,具有吸引读者的强大魅力。金庸既不重复别人,也不重复自己,他创作的15部小说,就情节设计而言,没有多少雷同的地方。这同样非常难能可贵。 一、武侠演史 今之论说金庸者,多谈其继承侠义小说传统的一面,而很少有人谈到他同时也继承了中国讲史演义的深厚传统。这是一个研究视野上的阙失。作为民间话语的侠义小说,一向重视演“义”,即使以包公案为核心的《三侠五义》也如是。但因武侠“快意恩仇”的思维方式和“自我了断”的社会行为,已与现代社会的法治观念格格不入,难以表现现实社会的种种恩怨是非,必然会借助古代社会作为背景展开,这也决定了金庸小说里充满了历史意识。 曾有好事者罗列过金庸长篇小说题材的历史年代,其中最早的是《天龙八部》,取材于北宋,“射雕三部曲”为南宋,《倚天屠龙记》为元末,《碧血剑》为明末清初,《鹿鼎记》为康熙朝,《书剑恩仇录》、《雪山飞狐》、《飞狐外传》为乾隆朝,《连城诀》为清末。所述虽多“查无实据”,但毕竟“事出有因”。亦可见他确有表现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的意图。从讲史演义的角度大体而言,金庸的小说作品可以分为这样三类: 第一类是依史敷衍,即按照历史走向和人物关系作为大框架,虚构主要人物故事穿插其间,如早期《书剑恩仇录》、《碧血剑》和晚期《鹿鼎记》描述明清时代的作品。 第二类是以史点染,即以虚构人物故事为主,而以历史的大框架作为背景,如中期《神雕侠侣》、《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这一类描述宋辽金元时代的作品,其中郭靖等人守襄阳,是贯穿于《神雕侠侣》和《射雕英雄传》的重大事件。 第三类则是着意虚化历史背景的,如我个人喜欢的《笑傲江湖》,以及《侠客行》等作品。即使这类作品,一样有作家的强烈的历史关怀在焉。 作为当代最畅销的汉语文学作品,金庸小说虽然不以“历史小说”的面目出现,但是它的历史意识和社会演进观念,仍然会对读者或大或小地产生影响。因此金庸封笔以来专注于修订当初连载发表的作品,已经补苴罅漏,作了大量更改,尤其着重对史实和史观采取了更为慎重而非放纵的方式。 二、革除暴政与反抗侵略 “侠义小说”源于反抗暴政。这是金庸小说第一期创作的基本色调。将明清易代的历史演为传奇,本是清末民初武侠小说取材的一大特色,也是金庸小说历史叙事的逻辑开始。 明清易代的外侮内乱,曾是横亘在每个中国人心中挥斥不去的历史情结。海宁查家更是身历国难,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载记和口头传说,特别在经历过抗日战争,民族危亡感最为强烈的一代人中,故金庸更容易切入这个主题。《书剑恩仇录》(1955)、《碧血剑》(1956)、

《金庸小说母题及中外比较研究》

《金庸小说母题及中外比较研究》刘卫英王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引言 母题较多地呈现出客观性、中性,主体熔铸并显露了作家的主观性、倾向性。本书除了从外来佛经文学母题、本土文学特别是明清小说相关叙事套路中寻求金庸小说故事母题来源,更主要地从先前人们关注较少的平江不肖生、还珠楼主以及顾明道、朱贞木、宫白羽等民族武侠小说家的作品中,寻究金庸小说的母题渊源。 第一章金庸小说海洋描写的文化内涵 一、海战描写中人与自然力的对立对抗 二、汹涌波涛下个体情爱对礼法的突破 在诸如海啸这样自然力凌压的生死存亡之际,个体往往会演奏出生命的最强音,冲破社会既有框架的某些约束,摆脱旧有的伦理枷锁,达到一种回归本真的真正的人际关系。 三、海岛描写中透露的个体生命意识 四、大海景观对人物性格的塑造及其来源 金庸:“我个人写武侠小说的理想是塑造人物。……构思的时候,亦是以主角为中西,想象几个重要人物的个性,这个人有怎样的性格,才会发生则那个的事情。”心理学家荣格认为:“人类文化开端时的神话原型经反复地强调与重复,已成为一种”集体无意识”而积淀于人的文化心理的深层结构中,并且内在地制约着人们不断地通过各种形式而复现于文化之中。 五、大海景观的特色呈现与武侠小说的传奇性延展 第二章金庸小说草原大漠描写的跨文化眼光 一、草原大漠与男性人物的尚武、家国观念表现来源 金庸小说通过地点的变化,写出了这种家国挂念的选择问题。郭靖萧峰 金庸擅长把人物“推向伦理和道德的边缘,制造人性本能与社会规范的高度冲突。这样的冲突,引发出小说人物的痛苦抉择,对作者与读者而言,无疑也都是一种严酷的考验。” 陈益源《金庸小说的不伦之恋》 郭靖是一个来往于两族的旁观者;萧峰是一个置身于两族中的亲身经历者。二、区域文化与女性人物的性别、婚恋观念表现来源 游牧民族的女子大都主动追求自己的爱情 也许由于陈家洛是汉人,或清廷就有意识地按汉人习惯与他相处。但这种方式却适得其反,恰恰葬送了自己的爱情。 三、地域文化意象与金庸小说的地域文化视野 第三章金庸小说春恨主题的审美继承 一、春恨主题的文本渊源及叙事表现 二、春恨叙事中春与男女情欲伴生的人类学内蕴 三、春恨文学意象的审美表现及其来源 第四章金庸小说与古代叙事文学中的比武招亲母题 一.金庸小说中的比武招亲描写 二.比武招亲:一个带有世界性意义的人类学母题 成婚考验 三、比武招亲仪式的程式、规则及旁观者反应 在中国这个家族制度无所不在的社会里,比武招亲,表面上是标举求婚女方武艺

最经典十大武侠小说排名(我心目中的)

最经典十大武侠小说排名(我心目中的) 1、金庸《天龙八部》人生万象,尽归于尘。(精彩指数:八星) 2、古龙《多情剑客无情剑》小李飞刀,例不虚发!(精彩指数:七星) 3、李四《冠绝山水》21世纪最伟大的武侠小说,打破金庸古龙模式,打引入全球高手,都市小说和武侠小说的完美结合,精品中的精品!(精彩指数:六星) 4、孙晓《英雄志》具有“清明上河图”风貌的武侠作品。(精彩指数:五星) 5、凤歌《昆仑》武侠文学界一件标志性的大事。一幅气势磅礴的江湖画卷!(精彩指数:五星) 6、金庸《鹿鼎记》对历史的嘲讽。 7、金庸《笑傲江湖》旷世剑客纵横四海,笑傲江湖。 8、温瑞安《神州奇侠系列》神州英雄集结,武功盖世,义薄云天! 9、金庸《射雕英雄传》气势恢宠的英雄史诗。 10、天魔圣《少林八绝》新世纪武侠精品,长期占据武侠小说排行榜首位。(21世纪四大武侠经典)点评: 《英雄志》精彩无限,人气超高。 《昆仑》,伟大作品,可比金庸。 《少林八绝》,经典武侠,可比古龙。 《冠绝山水》武侠圣典,新时代武侠宗师。 ………… 武侠小说中~~~ 武功最顶尖的十大人物(排名) 第一名:端木巅

精通绝世武功为:太空漫步轻身术,扭转乾坤无上神功,刀枪不入的“罗汉完壁无破神功”,超光速电光拳,无坚不摧的“太古玄指”…… 号称全球武功第一,打遍全球无敌手。与天下最顶尖的十六位高手在桑浦山进行巅峰对决!而这十六名高手中还包括剑仙李清华,刀圣林北大,人称“清华北大”! 第二名:独孤求败 出处:《神雕侠侣》,《笑傲江湖》 一人一剑行走天下,欲求一败而不得! 独孤求败具有最精妙的招式,最强大的力量,最迅捷的速度,无招胜有招,无剑胜有剑,纵横天下不得一败! 第三名:周伯通 自创七十二路“空明拳”及“双手互搏”,精通《九阴真经》。根据小说,只要使出“双手互搏”,一个周伯通可以变成两个老顽童! 第四名:石破天 出处:《侠客行》 精通炎炎功,罗汉伏魔神功,丁家十八路擒拿手……参透“侠客岛”上惊天动地的武功秘诀《太玄经》图谱。一身功力高得不可思议!龙岛主和木岛主联手都挡不了几招,两人跟石破天打完后不久就力竭而亡! 第五名:段誉 出处:《天龙八部》 精通六脉神剑,凌波微步,北冥神功。 吸进无数人的内力,(比如南海鳄神、叶二娘、云中鹤等人的一半功力——

金庸小说人物评价

郭襄:绕树三匝无枝可依 她是金庸小说中最寂寞的人。 也许只有找不到对手的独孤求败、隐居华山侧的风清扬,这两人的孤寂内心、凄凉情怀才差可仿佛。 郭襄出生之时,正值元兵围攻襄阳之际,初履人世,便受尽磨难,被杨过抢走,落入赤练仙子李莫愁之手,饮豹乳,困死人墓,又险些在绝情谷遭毒手,后来一度又被金轮法王绑架。作为峨眉派开山祖师的郭襄,武功如何不知道,从其传人灭绝师太身上看,可能也是一代高手,况且她还和张三丰、无色和尚一起听过《九阳真经》。但在小说《神雕侠侣》中,她的武功不值一提,智谋也不过尔尔,她的智勇还不到她的父母的智勇加起来除以二,行走江湖是靠了父母的威名。但她行为言谈之中,神定气闲,从容不迫,自有一种只可远观的清芬淡雅。她的结局是出家当尼姑,开创了峨眉一派。 郭襄是一个落寞的人,她的结局只能是出家,因为她的眼界实在太高了。她的外公是目无余子的东邪黄药师,父亲是号称一代大侠的郭靖,母亲是机变无双的黄蓉,心仪之人又是神雕侠北狂杨过,就连她的敌人也是一代宗师金轮法王。她心地善良,人缘不错,有时甚至憨态可掬,但在她的内心深处,别人只怕也无以入她眼中,即使是琴棋剑三绝的昆仑三圣何足道如此人物,在她也不过是过眼烟云,你能要她嫁给谁去?母亲黄蓉的身世与她相似,但黄蓉更清醒,更入世,所以她嫁给了傻小子郭靖,恐怕普天之下古往今来只有李太白能与郭襄匹配(苏东坡只会说说健身气功,不会剑法,呵呵)。 郭襄用情之深之苦,在金庸小说中是无出其右的。她不会像李莫愁用杀人的方式渲泄,也不会如公孙绿萼一死了之,又没有仪琳从小就青灯黄卷的心如死灰,更没有令狐冲和段誉的运气,一个有任盈盈补缺,一个最终如愿以偿。她的情若浓若淡,其实是浓极而淡,丝丝缕缕,无以化解。相比之下,生死相许的爱情也许更容易些。因此,金庸小说中最令人动容的一句对话,就是她在少林寺和无色互相打听杨过消息时说的:“郭襄望着远处山峰,自言自语:…几时方能见着他啊。?” 郭靖黄蓉在桃花岛诀绝,黄蓉对自己说:“蓉儿,蓉儿,你可千万别寻死啊!”读到这里,令人涕泪沾襟,不可自抑。可面对郭襄,如在夜深人静之际,洞箫响起,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不绝如缕,你只能悄悄合上书本,惘然自失,惆怅无比。 郭襄客串在《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中,着墨并不多,但她却是最使我难以释怀、最使我挂念的人物。她是镜花水月,其人其情,美艳不可方物,只能把酒向青天,永远无处着落。 令狐冲:浪子风姿英雄本色 西晋皇族欲向阮籍提亲,阮籍大醉三个月,媒人不得与言,废然而返。令狐冲拒绝当日月教副教主,情形与阮籍相似。只是令狐冲是正面跟任我行发生冲突,情势更加惊人。是以《笑傲江湖·拒盟》中任我行与令狐冲的言辞交锋,是金庸小说中最惊心动魄、最令人回肠荡气的一段对话。 令狐冲得上官云赠“寿比南山,福泽无穷”四字,忍不住嗤一声冷笑,“委决不下”之心,“突然一片明亮,再无犹豫”,说出两件事:一是决不能将恒山一派带入日月教,二是求教主将其女儿盈盈许配给他。而任我行也是非常之人,竟然全部答应,眼看可以两全其美,令狐冲却还是拒绝加入日月教,并决心与任我行“誓死周旋”,说得斩钉截铁,绝无半分转圜余地。“一时朝阳峰上,群豪尽皆失色”。 当时任我行扫平五岳剑派,“炙手可热势绝伦”,要恒山派全军覆灭只是举手之劳,但他

著名金庸小说的历史顺序

金庸小说中的历史排序 公元前483年西施送入吴国;范蠡遇到阿青,阿青传越国剑士剑法。 公元前476年越国灭掉吴国;范蠡与西施隐居,阿青离去。 526年南北朝时期,印度高僧菩提达摩来到中国,在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创立中国禅宗。 隋朝末年,李靖将《易筋经》中的武学奥秘,尽数领悟。 694年明教传至中土。 唐朝末叶,嘉兴剑术名家改良越女剑法。 877年丐帮建立。 936年—946年少林寺法慧禅师练成了一指禅。 1030年慕容博出生。 1047年慕容博伤黄眉僧。 1051年扫地僧到少林寺。 1060年萧峰出生。 1061年雁门关外乱石谷大战。 1062年萧远山到少林偷研武功。 1063年丁春秋暗算师门。 1064年慕容复出生。 1065年波斯“山中老人”霍山总结出圣火令功夫。 1069年虚竹出生。 1071年段誉出生。 1072年慕容博伤崔百泉。 1074年阿朱出生。 1077年慕容博诈死。 1083年萧峰接任丐帮帮主。 1090年鸠摩智单挑天龙寺六僧。 1091年萧峰离开丐帮。 1092年聚贤庄大战。 1093年无崖子去世;虚竹接任逍遥派掌门,同年被西夏招为驸马;少林寺门外混战;扫地僧讲经说法。 1094年大理段正明禅位侄子段誉;萧峰自尽。 1103年岳飞出生。 1112年王重阳出生。 1115年黄裳雕版印行万寿道藏。 1120年黄裳向明教的高手挑战。 1127年—1130年少林寺灵兴禅师花了三十九年练成了一指禅。 1140年独孤求败创独孤九剑第九式破气式。 1141年岳飞于狱中撰写《武穆遗书》。 1158年段智兴出生。 1162年柯镇恶(江南七怪之首)出生。 1163年周伯通出生。

金庸小说论文

浅谈金庸小说的“武” 不可否认金庸小说是我国武侠小说创作中几近不可逾越的里程碑,而今,有关金庸小说的种种现象确实是值得人们注意玩味的。 作为武侠小说,它必须写出侠士们在实现自己行侠仗义、救民济世的抱负时,如何施展和依靠他们那些超常的奇异的技能,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武功”。小说中把“武功”描写的神奇独到,无疑对读者来说是一种巨大的吸引力,而这正是武侠小说区别于其他小说的独特之处,也是作者大有作为的艺术天地。 在描写“武功”方面,金庸无疑是一位大师。他花了很大力气来描写武功打斗,而且写得精彩纷呈,变化万千。最主要的是笔下无数比武较量,却没有一次给人以重复、雷同之感。武功描写的成功,也是金庸小说之所以迷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金庸写武的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一点也不会武功,而是以文人的想象力所创造出来的。正是因为他不懂武术,就敢于参照前人经验和典籍,施展神奇的艺术想象来自行创造。他笔下的武功通常很令人咂舌。例如威猛无比的“降龙十八掌”,使萧峰一个人可以震撼大军;黑风双煞练得“九阴白骨爪”,居然能让手臂突然伸长,手指插进对方的头颅;段誉甚至可以把别人练得内气吸取到自己身上,至于暗器、轻功,更是应有尽有,神乎其神。 金庸笔下的打斗所以这样神异丰富、引人入胜,是因为作者把描写当做是一种艺术创造,充分施展自己的艺术想象的才能。文学艺术本质上是一种艺术,武侠小说尤其如此。金庸小说正可以说是成功的

驰骋想象,运用各式各样的丰富的生活可能性去描写武功和创造人物,使小说中的武功达到了新的境界。 在看小说时我们不难发现金庸小说,脱离了单纯的打打杀杀,而具有浓厚的文化色彩。例如作者在为“降龙十八掌”取名字“亢龙有悔”“潜龙勿用”“飞龙在天”“见龙在田”“龙战于野”等等,都是从《易经》中借用过来的;“般若掌”的名字源于佛经。有的可以根据那名字,把大致的动作想象出来,例如“庖丁解牛掌”。可以说金庸把过去武侠小说里的粗俗的武打描写高雅化、文人化了。在金庸这里,琴、棋、书、画、诗、文、歌、舞、乃至渔、樵、耕、读,都被融进了武功技击,于是武功描写的途径变得无限广阔,手法变得无限丰富,笔墨变得耐人寻味,成为读者的一种审美享受。例如在舞蹈方面:黄蓉的武功,就与舞蹈密切相关。“兰花拂穴手”的名称就是一种舞姿;“落英掌”也使人联想到落花般飘舞的轻柔身段。连兵器如李莫愁的拂尘、樊一翁的长胡,也都像是舞蹈中的道具。在书法方面:《倚天屠龙记》中张翠山就用“倚天屠龙记”中的几笔,大的龙门镖局的俩个镖头坠下马背,现实了极大地威力。 另外,金庸笔下的习武打斗还和人物的刻画做到了紧密结合,因而使得武打更具有性格化。金庸小说的重心始终是人物性格的刻画。他所写的武功,常常是因人而致。例如《天龙八部》中外貌凶恶的南海鄂神,金庸为他配备了两件武器:右手一把奇形长剪,剪口满是锯齿,俨然鳄鱼嘴巴,便于铰人兵器;右手一条锯齿软鞭,则是鳄鱼嘴巴之形,用来疾卷狠打。《神雕侠侣》中的朱子柳,旧为大理国丞相,

最权威的金庸小说武功十大排名,内附分析,不服来辩!

最权威的金庸小说武功十大排名,内附分析,不服来辩! 金庸小说中武功高强的人物众多,各类高深武功层出不穷,要武功做个排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这里我们将采用对比法和对所有人物武功进行排名。本排名榜站在纯粹武学的角度定位,理性的判断该武学的级别,因为一天武学奇才连普通长拳也会比一个傻瓜练习九阴真经来的厉害。第十名武功:六脉神剑使用者:大理寺众僧,段誉、鸠摩智很多朋友一定不服,为什么在天龙八部中说过,慕容博最仰慕的武功只有两种:一是少林寺的易筋经;二是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并且评定为天下武学第一。原因如下,你要练六脉神剑必须先练一阳指!六脉神剑的基础为一阳指而一阳指总共分九品,最高乃一品境界,需要第四品境界的一阳指便能习得“六脉神剑”的基础。光这样还不行,你必须要深厚的内力,才能催动剑气。如果六脉神剑是一颗无敌子弹,那你先要造出一个AK47来。所以,如果是六脉神剑+一阳指+北冥神功(吸收内力)豪华组合,排第一才算合理。给予第十名,也是冲着其突出的评定和组合的效果。 第九名武功:降龙十八掌(略胜蛤蟆神功)使用者:萧峰、洪七公、郭靖天下第一掌法即正宗降龙十八掌,乃丐帮历代镇帮神技。在北宋年间本为二十八掌,由萧峰去繁就简,将二十八掌减了十掌,成为降龙十八掌,由义弟灵鹫宫虚竹子

代传,由此世代传承。到南宋末年,虽继位帮主耶律齐的岳父郭靖传授而学全,但此后丐帮历任帮主,因根柢较浅,最多也只学到十四掌为止。《神雕侠侣》中黄蓉教女儿郭芙打 狗棍法时候,说过这套棍法精妙,如果练好可以骗过高手那就获胜了,但是终究比不过你父亲的降龙十八掌,那个才是硬碰硬的功夫。 大名鼎鼎的降龙十八掌在书中也是略胜蛤蟆功一筹,排第九名,是因为下面的功夫更变态。第八名武功:葵花宝典使 用者:东方不败《江湖行》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皇图霸业谈笑间,不胜人生一场醉。提剑跨骐挥尾雨,白骨如 山鸟惊飞,尘世如潮人如水,只叹江湖几人回。英国前海军军 官加文·孟席斯(Gavin Menzies)在《1421:中国发现世界》中认为,郑和是失传的古代武术经典之一《葵花宝典》的作者,他和他的同僚凭借惊人的武术造诣征服了美洲的土著人。这位伟大的太监创出《葵花宝典》,而后人东方不败仅仅练 了12年的《葵花宝典》的部分残本,武功就已达到如此境界,完全无视任我行,向问天和令狐冲等人合击,可见该武学之高!而林平之练习的辟邪剑法也仅仅是《葵花宝典》的一个支线副产品,都能称霸武林。要不是开篇总纲的'欲 练神功,必先自宫'这8个字的话,可能还不止排第八名。第七名武功:黯然销魂掌(略胜龙象般若功)使用者:杨过掌法取名自江淹《别赋》中一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金庸武侠小说论文

教你如何说谎-- 从语言看韦小宝说谎的艺术 摘要:《鹿鼎记》里的韦小宝,不是英雄,但他有英雄情结,他的性格,绝不能简单地用好和坏来评判。他的人生哲学就是“实用主义”,一切的行为和语言都是围绕“生存”、“利益”而展开,“适者生存”的理念在他身上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他左右逢源,财运、官运乃至桃花运,运运亨通,一个男人的理想在他一个人身上全部实现。他的成功是由他的性格决定的。性格即命运。 正文:武侠大师金庸先生17年间先后完成“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四部中长篇和一部短篇武侠小说。在他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韦小宝汲取市井文化之养分,溜须拍马,谎话连篇,虚情假意,这些最能适应社会的性格特征,他全具备,因而,才有了这样一个“集大成者韦小宝”。“韦小宝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典型、至情至性的典型、绝不虚伪的典型,他撕破了许多假面具,破坏了许多假道学,扬弃了许多假仁义。” 1韦小宝性格复杂多变,在他身上我们或多或少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笔者试从语言的角度来分析韦小宝这个人物形象,进而管窥中国俗文化,领略“适者生存”的道理,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韦小宝的说谎艺术。 2无赖说谎无人能敌看过《鹿鼎记》的人对韦小宝最深的印象就是他特别会撒谎,他说谎不用打草稿。他溜进上书房的目的是找《四十二章经》,却出其不意地帮皇上吓退鳌拜。后来皇上问他怎么进了上书房,他张口就来“温有道昨天发烧,起不了身,他兄弟叫我到上书房去帮着打扫收拾。我没做惯,手脚慢了些,不想遇到了你。”①金庸在他的话后加了一句“他说得煞有介事不但面不改色,几乎连自己也相信确是如此。”看,他撒谎的功夫如何了得。韦小宝撒谎的高超之处在于,他说的并非全是假的,而是七分真,三分假,他在无关紧要的情节上用真话取得对方的信任,在重要的细节上却说假话,对方不易发觉也就必信无疑了。韦小宝在神龙岛上时,教主及其夫人各传了他三招功夫,他用了一招便将假太后制住。为防止假太后再次杀他,他故意说:“教主传我三十招杀手,洪夫人传了我三十招擒拿手,比较起来,自然教主的手法厉害得多。不过他老人家的招数,一出手就取人性命,我不想杀你,因此只用了夫人的一招‘飞燕回翔’。”他是和教主及夫人学了招数,招数的名字也是叫“飞燕回翔”,可到他嘴里三招立马就变成三十招,而且功夫相当厉害,他手下留情才没有杀假太后。如果假太后不信,一出手就会将她置于死地。但他半真半假的话加上用的一招,居然奏效,把假太后吓住了:“幸亏他只以洪夫人的招数对付我,倘若使出教主所传,此刻我早已性命不在了。此刻哪里还有加害之意,反而还恭恭敬敬”地说“多谢尊使不杀之恩。”再如,皇上派韦小宝攻打神龙岛,不料被洪教主抓到岛上。韦小宝马上骗洪教主说是去打罗刹国的龙脉。他说:“那汤若望说道,须得赶造十门红毛大炮,从海道运往辽东,对准了这些什么山、什么河连轰两百炮,打坏了罗刹国的龙脉,今后二百年大清国就太平无事,叫做一炮保一年平安。小皇帝说道:那么连轰一千炮,岂不是保得千年平安?汤若望道:轰得太多,反而不灵,又说什么天机不可泄漏,黄道黑道,叽哩咕噜说了半天,属下半句也不懂,听得好生气闷。”韦小宝说谎有个诀窍,一切细节不厌其详,而且全部是真实无误。只有在重要关头却胡说一番,这是他从妓院里学来的法门。正好洪安通知道汤若望这个人,也知道这个人写的《大清时宪历》的内容,韦小宝的这番谎话,竟是和这部书的内容合缝合榫。洪教主自然就相信了他这篇谎话,没有杀他。韦小宝又一次保住了自己的小命。韦小宝的撒谎功夫不仅多次让自己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而且他的三寸不烂之舌还使他平步青云,好运连连。如,康熙得知父皇的情况伤心得大哭起来,韦小宝也跟着号陶大哭。康熙奇怪,问为什么。韦小宝道:“我见你哭得伤心,又想起老皇爷温和慈爱,对我连声称赞,说我不顾性命的保驾,很喜欢我,心中更加难过了。”一面说,一面呜咽不止,又道:“若不是我知道你挂念,赶着回来向你禀报,真想留在五台山上服侍老皇爷,也免得担心他给坏人欺侮。”康熙听他这样说,当然十分高兴,马上说:“小桂子,你很好,我一定重重有赏。”看,撒谎撒得多有水平,既能保命,还能升官发财,更重要的是,在别人眼中,他还是个有情有义、忠诚善良之人。 韦小宝的另一个拿手本领就是阿谀奉承,见风使舵,这使他能够深得人心,左右逢源。 4该收就收,处处留后路 5重人情、讲义气,梦想做江湖好汉 韦小宝虽然是个小流氓,是个无赖,他也受到社会的影响,接受中国社会传统道德。他需要交朋友,更需要在这个社会上“混”下去,没有“义气”,不讲“人情”是行不通的。当然,我们说韦小宝的性格复杂,不仅仅只有以上五个方面,还有诸如他为达目的,无所不为,适者生存,利己为上等,他的身上浓缩了中国人一些典型特征,既具有中国人的共性,也有他的独特个性,既是我们似曾相识的韦小宝,也是特立独行的韦小宝,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的文学艺术殿堂中又多了一个生动鲜活的人物形象。 参考文献:[1]倪匡.我看金庸小说[M].台北:台北远景出版社,1984. 注释:①金庸.金庸小说全集[M].花城出版社,2002.

金庸小说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金庸小说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由金庸小说研究而引起的争论,无疑是当今学术界的一个热点问题。剔除那些商业炒作的痕迹和意气用事的语言,仔细分析这些争论文章,就会发现,虽然评的是金庸小说,根本差别还是在于学术观念和学术风格上。本文将这些问题归纳如下,并提出自己的一些看法。 通俗小说就是低档次、低品位的小说吗? 平心而论,批评金庸小说的人并不否定金庸小说的可读性,并且认为"金庸小说的出现,既是旧武侠小说的脱胎换骨,但也开辟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时代。" 但是,"武侠小说的低档次、低品位毕竟是金庸先生的致命伤。" "说到底,金庸小说仍然是一种'高级通俗小说',仍然是一种'高级文化快餐',仍然深深打上了商业文化的印记。" 意思很清楚,金庸小说再好也是通俗小说,也是武侠小说,通俗小说及其武侠小说本身就是低档次和低品位的小说,所以金庸小说也就是低档次、低品位的小说。我暂且不论这样的逻辑推论是否合理,我要问的是通俗小说(武侠小说是通俗小说的重要文类)就是低档次、低品位吗? 通俗小说的概念并没有严格的标准,但学术界基本认同以下的说法:它是表现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具有说故事、讲情节等传统小说的表现技巧的小说文类。根据这样的概念,我们可以论定通俗小说实际上就是中国传统小说。中国传统小说确实有很多陈旧、落后的东西,当年众多的新文学家对此已经有了很多切中肯綮的批判。问题在于通俗小说有没有高档次、高品位的作品呢?我认为是有的。理由有二: 一是通俗小说自有它不可取代的道德传统和美学优势。通俗小说主要表现的是中国传统的道德文化。除暴安良、因果报应、慈悲为怀、尊老爱幼、赤胆心肠……中国这些传统的道德文化确实有不少封建糟粕,但更多的作为优良的道德标准融化于中国人的是非判断和行为规范之中了,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道德文化内涵也在不断地进行着调整和改良。试想一下,将这些道德文化都否定掉,中国社会又将是怎样一个社会呢?"以法治国"和"以德治

金庸小说大排名

金庸小说大排名 一、按对联排名: 金庸是宁少勿滥的作家,他每部人物、情节、主题描写不重复,他曾将其作品的第一字作一对联,十四个字正好是十四部武侠小说: 飞——《飞狐外传》 雪——《雪山飞狐》 连——《连城诀》 天——《天龙八部》 射——《射雕英雄传》 白——《白马啸西风》 鹿——《鹿鼎记》 笑——《笑傲江湖》 书——《书剑恩仇录》 神——《神雕侠侣》 侠——《侠客行》 倚——《倚天屠龙记》 碧——《碧血剑》 鸳——《鸳鸯刀》 二、按发表日期排名 1.《书剑恩仇录》(1955 年) 2.《碧血剑》(1956 年) 3.《雪山飞狐》(1957 年) 4.《射雕英雄传》(1958 年) 5.《神雕侠侣》(1959 年) 6.《飞狐外传》(1959 年)

7.《白马啸西风》(1960 年) 8.《鸳鸯刀》(1961 年) 9.《连城诀》(又名《素心剑》)(1963 年)10.《倚天屠龙记》(1964 年) 11.《天龙八部》(1965 年) 12.《侠客行》(1965 年) 13.《笑傲江湖》(1967 年) 14.《鹿鼎记》(1969-1972 年) 三、按作品字数排名 1.天龙八部120万 2.鹿鼎记 120万 3.笑傲江湖97万 4.倚天屠龙记95万 5.神雕侠侣94万 6.射雕英雄传87万 7.书剑江山51万 8.飞狐外传44万 9.碧血剑 41万 10.侠客行36万 11.连城诀22万 12.雪山飞狐13万 13.白马啸西风6万 14.鸳鸯刀3万 15.越女剑 1.6万

四、按武功高低排名 1、天龙八部 2、神雕侠侣 3、射雕英雄传 4、倚天屠龙记 5、笑傲江湖 6、侠客行 7、碧血剑 8、鹿鼎记 9、连城诀 10、雪山系列 11书剑恩仇录 12、白马啸西风 13、鸳鸯刀。 评判依据: 绝顶高手以上人员数量(包括绝顶高手) 1、天龙:10名 2、神雕:8名 3、射雕:5名 4、倚天:2名 5、笑傲:2名 6、侠客行:1名 7、鹿鼎记:0名 8、碧血剑:0名 9、连城诀:0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