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浅谈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

【摘要】:在我国现在的多高层建筑中,钢筋混凝土结构应用最普遍,其中钢筋混凝土框

架结构是最常用的结构形式。地震极具偶然性,但同时也极具破坏性。国内外历次地震震

害情况表明, 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地震中遭受的破坏比较轻。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

较好的整体性和较大的延伸性,是抗震性能良好的一种结构型式。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现浇式框架、强柱弱梁、抗震措施

1.前言

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我国钢材量的不断提高,钢一混凝土组合结构在建筑行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建筑造型和建筑功能要求日趋多样化。

框架结构是采用梁、柱等杆件刚接组成空间体系作为建筑承重骨架的结构。屋盖、楼板上的荷载通过板传递给梁,由梁传递到柱,由柱传递到基础。框架结构的墙体全部为自承重墙,只起分隔和围护作用。随着社会的发展,钢筋混凝土框架结结构的建筑物越来越普遍. 在我们周围有很多这样的建筑物,例如一些办公大楼、小型住宅等。

不管是08年的四川汶川地震,还是今年4月的青海玉树地震,灾后重建工作首先也必先解决灾区人民的住房问题。曾有专家在汶川地震后对其房屋构造进行调查。在汶川及其周围受灾地区,大部分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房屋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后建造的,凡是严格按抗震设计规范设计,施工质量较好的均未出现严重破坏,仅少数框架梁、柱或梁柱节点附近出现轻微的裂缝。房屋受损表现主要是填充墙体的震害、变形缝处的震害等。

2、框架结构的特点及类型

框架结构具有建筑平面布置灵活,能获得较大空间,因而很适合于多层工业厂房以及民用建筑中的多高层办公楼、旅馆、医院、学校、商店和住宅建筑。最近,我们的专业作业在幼儿园之后是商场设计。一个商场需要的平面能够灵活布置,空间要大,我觉得很适合用钢筋混泥土框架结构。框架结构的构件简单,施工方便,较经济;承受竖向荷载作用合理、结构自重较轻,而且对支座不均匀沉降比较敏感。

同样,框架结构也有缺点。它的抗侧刚度小,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移较大,抗震性能较差,谷亦称框架结构为“柔性结构”。因此,这种体系在房屋高度和地震区使用受到限制。在高度不大的多高层建筑中,框架结构是一种较好的结构体系。

按施工方法的不同,框架可分为现浇式、装配式和装配整体式三种。

现浇式框架也可以细分为全现浇式框架和半现浇式框架。优点是整体性好,建筑布置灵活,有利于抗震。也存在缺点,就是现场施工相对复杂,模板耗费多,工期较长。从受力合理和控制造价的角度,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高度一般不超过45m。但今年来,随着施工新工艺的不断出现及技术水平的发展和提高,这些缺点正在逐步克服。所以,全现浇式框架是框架结构中使用最广泛的,大量应用于多高层建筑及抗震地区。

例如四川南充市嘉陵区的“嘉南国际”,就是南充第一个“全现浇框架结构”多层建筑楼盘。嘉南国际的楼盘全部使用全现浇楼板,

钢筋混凝土浇筑在一起,各部位间相互咬合,再加上框架剪力墙结构(柱子、墙都是钢筋混凝土的结构),抗震能力极强。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全现浇框架结构”也显现出其巨大的抗震性能,嘉南国际的在建、已建工程未受到丝毫“震伤”。房屋建筑结构类型主要分为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砖木房屋和土坯房屋共四类。建筑结构类型不同,其设防标准不同,抗震性能存在差异,经过一系列的实践研究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安全性为最高。

装配式框架的构件全部为预制,在施工现场进行吊装和连接。其优点是节约模板,缩短工期,有利于施工机械化。但预埋件多,用钢量大,节点处理要求高,整体性差,在地震区不宜采用。

装配整体式框架是将预制梁、柱和板现场安装就位后,在构件连接处浇捣混凝土,使之形成整体。其优点是,省去了预埋件,减少了用钢量,整体性比装配式提高,但节点施工复杂。

3、框架结构的布置

房屋结构布置是否合理,对结构的安全性、实用性及造价影响很大。经过长期的实践和研究,结构布置有一些基本规律,总的来说,框架结构按照承重方式的不同分为以下三类:

横向框架承重方案,以框架横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主要由横向框架承担。由于横向框架数往往较少,主梁沿横向布置有利于增强房屋的横向刚度。同时,主梁沿横向布置还有利于建筑物的通风和采光。但由于主梁截面尺寸较大,当房屋需要大空间时,净空较小,且不利于布置纵向管道。

纵向框架承重方案以框架纵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由框架纵梁承担。由于横梁截面尺寸较小,有利于设备管线的穿行,可获得较高的室内净空.但房屋横向刚度较差,同时进深尺度受到预制板长度的限制。

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纵横向框架混合承重方案是沿纵横两个方向上均布置有框架梁作为楼盖的主梁,楼面荷载由纵,横向框架梁共同承担.它具有较好的整体工作性能。

4、钢筋混泥土框架结构的震害及特点

有比较才有进步。与砌体结构的房屋相比,钢筋混泥土框架结构房屋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我国的历次大地震震害调查发现,钢筋混泥土框架结构房屋的震害要比多层砌体结构房屋的震害小得多。但是,未经过抗震设防的钢筋混泥土框架结构房屋有明显的薄弱环节,震害也比较严重,甚至出现极少数的倒塌现象。

地震引起框架结构的破坏包括:结构构件的破坏、非结构构件的破坏以及场地和基地的破坏。我们常说的结构构件破坏主要是指框架柱、框架梁和梁柱节点的破坏,而非结构构件破坏主要指的是填充墙的破坏。在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传递支座反力、承受弯矩和水平剪力,受力状态复杂。总的来说,钢筋混凝土框架的震害主要发生在梁端、柱端和梁柱节点处。一般来说,柱的震害重于梁,柱顶的震害重于柱底,角柱的震害重于内柱,短柱的震害重于一般柱。

框架柱由于柱两端弯矩大,破坏一般发生在柱的两端,多发生于

柱顶,且角柱震害比中柱和边柱严重。有时也会出现斜裂纹或X形裂纹,也是难以修复的。

框架梁由于梁端处的弯矩、剪力均为较大,并且是反复受力,故破坏常发生在梁端。梁端可能会由于纵筋配筋不足、钢筋端部锚固不好、箍筋配置不足等原因而引起破坏。梁的破坏没有柱的严重,且梁的破坏属于局部破坏,一般不会引起结构的整体倒塌。

梁柱节点多由于节点内未设箍筋或箍筋不足以及核芯区的钢筋过密而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引起破坏。

地震时,框架和填充墙共同工作,抵抗地震作用。但填充墙的刚度大、变形性能差、承载力低,所以填充墙破坏发生早、破坏严重。框架中的砌体填充墙由于受剪承载力低,与框架缺乏有效的连接,易发生墙面斜裂缝,并沿柱周边开裂。框架填充墙震害的一般规律:上轻下重、空心砌体重于实心砌体、砌块墙重于砖墙。

场地和地基震害有两方面含义。一是地基失效,例如1964年日本地震发生的沙土液化破坏。二是共振,框架结构发生共振时,地震震害最严重。

此外,还有就是防震缝的破坏。我在我校南京工程学院设计北楼时发现墙体之间有大概70mm的缝隙,原先很好奇,不懂那是防震缝。通过学习,我知道,当防震缝不足时,地震作用引起防震缝两侧的结构构件发生碰撞,从而造成结构的破坏。

5、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一些抗震措施

只有清楚了解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地震后出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才能更好的研究并提出一些抗震措施。

为了体现在不同烈度下不同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房屋有不同的抗震要求,《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 1—2001.)根据房屋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将框架结构划分为四个抗震等级,其中一级为最高等级,抗震要求最高;四级为最低要求,抗震要求最低。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抗震等级

注: 1、建筑地为1类时,除6度以外可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2、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允许结合房屋规则程度及基地条件确定抗震等级;

3、部分框支抗震墙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以上抗震墙的抗震等级可均按抗震墙结构

考虑。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具有良好的塑性内力重分布能力,如果整结构同时具有合理的破坏机制,能够充分的吸收和耗散输入结构的地震能量,就可以保证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震作用下过早地发生严重破坏甚至倒塌。

为了增强结构的抗震能力,设计时遵循以下原则:“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

为了保证框架结构的抗震安全,结构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延性及耗能等性能。平面布置宜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

框架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梁柱刚接体系,但也允许部分的框架梁搭在另一框架梁上。应加强垂直地震作用的设计,从震害分析,规范给出的垂直地震作用明显不足。雨蓬不得从填充墙内出挑。大跨度雨蓬、阳台等处梁应考虑抗扭。考虑抗扭时,扭矩为梁中心线处板的负弯距乘以跨度的一半。框架梁、柱的混凝土等级宜相差一级。

出屋面的楼电梯间不得采用砖混结构。框架结构中的电梯井壁宜采用粘土砖砌筑,但不能采用砖墙承重。应采用每层的梁承托每层的墙体重量。梯井四角加构造柱,层高较高时宜在门洞上方位置加圈梁。因楼电梯间位置较偏,梯井采用混凝土墙时刚度很大,其它地方不加剪力墙,对梯井和整体结构都十分不利。建筑长度宜满足伸缩缝要求,否则应采取措施。如:增大配筋率,通长配筋,改善保温,铺设架空层,加后浇带等。构件不得向电梯井内伸出,否则应验算是否影响电梯安装,电梯井处柱可外移或做成L型柱。

框架结构是一个系统整体,它有内在的关联性,而不是构件或杆件的叠加和组合,不能人为为有割裂和肢解结构,应重视对抗震有极大影响的结构概念设计和钢筋构造。

6、结论

通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学习和了解,我明白在抗震地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既安全又经济合理,对一些多层与高层的房屋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当然层数越多,就越不优越。近年来的一些特大地震,让人们对房屋的抗震有了新的要求。

在今后的设计作业当中,我应当学习如何做好抗震设计,达到“小震不坏、大震不倒”的抗震设防要求。因为做好结构的合理布置和采取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这是做好抗震设计的非常必要的前提条件。结构的合理布置及采取必要的抗震构造措施是我们减轻震害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措施。

【参考文献】:

[1] GB 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2] 何益斌:《建筑结构》,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版

[3] 叶献国:《建筑结构选型概论》,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浅析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的作用

浅析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保护层的作用 摘要:钢筋保护层除对钢筋防护作用外,其力学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钢筋保护层过厚或过薄都对结构的表面裂缝宽度、承载力的大小以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都有直接影响,日常施工中,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钢筋的保护层设置不重视,很容易导致钢筋保护层过厚或过薄,从而造成结构隐患,降低钢筋保护层的功能。 关键词:保护层;厚度;粘结力;作用 1、概述 在日常施工中,我们经常碰到部分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对钢筋的保护层设置极不重视的做法,如在浇筑楼板混凝土时,采用随打随提钢筋网片或用石子垫置保护层厚度的方法,此类操作很容易导致钢筋保护层过厚或过薄,从而造成结构隐患,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施工人员对保护层的作用理解不深,没有重视钢筋保护层厚度所其的功能。 2、钢筋保护层的作用 从字面上理解,钢筋保护层的作用主要是对钢筋起防护作用,避免钢筋因暴露在自然条件下而产生锈蚀,降低其承载能力和耐久性。钢筋保护层除以上作用外,其力学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钢筋保护层过厚或过薄都对结构的表面裂缝

宽度、承载力的大小以及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强度都有直接影响,下面针对保护层厚度过厚和过薄两种情况进行力学作用分析。 3、钢筋保护层力学作用分析 3.1钢筋保护层过厚 当保护层过厚时,将明显减少构件截面的有效高度h0,根据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可知,截面的有效高度与截面的承载力的关系为平方关系(如下式): 从上式可以看出,h0的减少会大大降低截面的承截力MP,下面举例进行定量分析: 例如:单向受力板,板厚h=100mm,C20混凝土(混凝土弯曲抗压设计强度值fcm=11N/mm2),板设计配筋为φ10底板筋。 ?算:当保护层厚度为15mm时 其截面有效高度110=h-c-d÷2 =100-15-10÷2=80mm 1米宽板带的最大承载力MPmax为: MPmax==0.4bh02fcm =0.4×1000×802×11 =28.16×106(N?mm) 当保护层厚度为25mm时: 其截面有效高度:ho=h-c-d÷2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艺

钢筋混凝土施工工艺 (一)施工程序 其施工程序如下: 施工准备→材料采运→加工→模板、钢筋制安→砼拌和→运输→浇筑振实→养护→拆模→养护→检查验收。 (二)模板工程 (1)本工程砼施工主要采用定型钢模,其余混凝土施工根据设计图纸中砼构件的尺寸确定合适模板的材料、尺寸及形状,拼制模板时,板边要平直,接缝严密,不得漏浆。 (2)模板材质应符合相应的国家和行业规定,木材的质量应达到III等以上的材质标准,腐朽、严重扭曲或脆性的木材严禁使用。钢模厚度不应小于3mm,钢板面应尽可能光滑,不允许有凹坑,褶皱和其他表面缺陷。模板的金属支撑件材料也应符合有关行业规定。 (3)根据混凝土构件的施工详图进行施工测量放样,重要的结构多设控制点,以便检查校正。模板安装过程中,必须经常保持足够的临时固定措施,以防倾覆。安装的模板之间的接缝必须平整严密。模板安装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4)模板支撑由侧板、立档、横档、斜撑和水平撑组成,支撑必须保证牢固,在混凝土振捣过程中不会产生位移变形。 (5)安装支撑、调整完毕后的模板,在模板与砼接触面涂上防锈保护涂料和脱模涂料。模板安装合格后方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三)钢筋 本工程主要是指钢筋的采购、运输、验收、保管、加工、制作、安装等内容。 1、钢筋的材质 (1)所有钢筋均应按施工详图及有关文件、指示进行订购,进场钢筋的外观符合技术规范的要求,并具有出厂证明和试验报告单,钢筋表面或每捆(盘)均有标志并交给工程师审查。在使用之前按批号及直径依据钢筋试验规程取样试验,如拉伸试验、弯曲试验,凡检验、试验不合格的,一律清退出场,以保证钢筋质量。 (2)钢筋砼结构用的钢筋,其种类、钢号、直径及其它性能指标等均应符合施工详图及有关设计文件的规定。 (3)钢筋必须按不同等级、牌号、规格及生产厂家分批验收,分别堆存,不得混杂,且应立牌以资识别。在贮存、运输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钢筋宜堆置在仓库(棚)内,露天堆置时,应垫高并加遮盖。 2、钢筋的试验 钢筋在加工使用前,应分批进行机械性能试验: (1)钢筋分批试验,以同一炉(批)号、同一截面尺寸的钢筋为一批,取样的重量不大于60kg。 (2)根据厂商提供的钢筋质量证明书,检查每批钢筋的外表质量,并测量每批钢筋的代表直径。 (3)在每批钢筋中,选取经表面检查尺寸测量合格的两根钢筋中各取一个拉力试件和一个冷弯试件,如一组试验项目的一个试件不符合监理人规定数值时,则另取两倍数量的试件进行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 陶菲菲 建筑工程学院10级土木工程一班201001010166 中文摘要: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和使用中,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是一种非常普遍的现象,这不仅对构筑物外观产生较大影响,同时对构筑物的使用功能和耐久性产生影响,严重时对构筑物的安全性构成威胁,甚至完全丧失其实用功能。本文介绍钢筋工凝土裂缝类型及产生原因,从材料因素、设计因素和外界因素三个方面论述预防裂缝的具体方法。提出比较常用裂缝处理措施。 英文摘要:In the reinforced concrete structure design and use, the concrete structure crack is a very common phenomenon, which not only on the structures in appearance produces bigger effect, at the same time on the structures and the use function and durability influence, seriously to threaten the safety of structures, and even complete loss of its function.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reinforcing steel bar concrete crack types and causes, from material factors, design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 in three aspects: prevention of cracks in concrete method. Put forward to compare common cracks and its treatment measures. 关键字: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控制措施 前言:众所周知,混凝土结构是一个受压体系,依靠其承压能力与钢筋的受拉能力共同完成结构的承载作用,但其最主要缺点是抗拉能力差,导致结构混凝土因设计考虑不周全或施工养护采取措施不当而出现裂缝现象。虽然大量的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表明,大部分混凝土结构均带缝工作,并且规范规定在保证结构安全和耐久性的前提下,通过限制裂缝宽度的方法可以保证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但有些裂缝在承受荷载或外界物理、化学因素作用下会扩展,引起混凝土碳化、保护层脱落、钢筋锈蚀等现象,从而减小混凝土结构的强度、刚度及耐久性。因此我们应该尽量通过合理的设计、正确的施工方法减少或者避免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 一钢筋混凝土结构裂缝产生原因 1、材料因素引起的裂缝 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砂、石用水拌和硬化后形成的人工石材,是多相复合材料。浇筑混凝土时的泌水作用会引起沉缩,硬化过程中由于水泥浆水化造成化学收缩和干缩受到骨料的限制,会在不同层次的界面引起结合破坏,形成随机分布的裂缝。材料的选择及用量都是影响混凝土收缩进而产生结构裂缝的重要因素。 2、温度裂缝 混凝土构件内外的温度存在很大的差值就会造成温度裂缝的发生。混凝土在硬化期间水泥释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浅论钢筋混凝土工程[论文]

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教务处制

毕业论文项目表

摘要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是建筑工程中很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在系统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现场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从抗与放的设计以及综合技术措施两方面,探讨裂缝控制。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耐火性、可模性以及整体性等优点,广泛地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 由于设计、施工、材料、养护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导致钢筋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笔者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及时排除隐患切实可行、效果好。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工种之一。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采用,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无论在人力、资金或对工期的影响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钢筋混凝土工程按施工方法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工程。现就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谈谈其质量的控制。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

目录 摘要....................................................................................................... I 第1章绪论 (1) 第2章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概述 (2) 2.1 模板工程 (2) 2.2 钢筋工程 (2) 2.3 混凝土工程 (3) 第3章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 (4) 3.1 裂缝产生的原因 (4) 3.1.1 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 (4) 3.1.2 混凝土施工中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 (4) 3.1.3 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和养护不当 (4) 3.1.4 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 (5) 3.1.5 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 (5) 3.1.6 施工措施 (5) 3.2 裂缝的处理方法 (6) 第4章钢筋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8) 4.1 针对温度裂缝 (8) 4.2 针对荷载裂缝 (8) 4.3 针对干缩裂缝 (8) 4.4 具体防治措施 (8) 4.4.1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充分认识裂缝危害 (8) 4.4.2 加强设计质量监控做好施工方案设计 (9) 4.4.3 加强对进场材料的控制 (9) 4.4.4 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9) 4.5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10)

浅谈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

作者简介:孙秀红 女 土木工程系 1 孙秀红 刘红霞 [文章摘要]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厚度直接影响着构件的耐久性和承载能力,所以在钢筋混凝土构件设计和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控制措施,保证保护层厚度的准确性。 [关 键 词] 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承载力,耐久性,控制措施 0 引言 混凝土保护层被完全碳化通常是钢筋锈蚀的重要前提,而碳化所需时间同其厚度成正比,构件的耐久年限主要取决于混凝土保护层完全被碳化所需要的时间。从这个角度来讲,增加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可以保证结构的使用寿命。但试验证明[1] ,过厚的保护层会降低受弯构件开裂弯矩,当试验荷载处于破坏荷载的15%~20%时,构件就开始出现裂缝。同时,过厚的保护层容易在构件表面出现较大的收缩及温度裂缝,在受外力碰撞后容易破碎缺损,对结构耐久性有不利影响。所以,可以针对使用年限、大气环境、水灰比等参数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进行耐久性优化设计[2] ,并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施工控制措施,确保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位置的正确。 1 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的确定 1.1 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工作原理 钢筋混凝土构件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就原材料的力学性能而言,钢筋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但混凝土只有较强的抗压强度,而抗拉强度却很低。但两者弹性模量接近,有较好的化学胶结力、摩擦力和机械咬合力,所以二者结合,既能发挥各自的材料强度,大大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又能很好地协调工作,改善混凝土的脆性。结构计算时,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为简化计算,一般混凝土只考虑承受压应力,而拉应力则全部由钢筋来承担。为防止钢筋锈蚀和保证钢筋与混凝土的紧密粘 结,梁、板、墙、柱都应具有足够的保护层(受力钢筋外边缘到混凝土外边缘的最小距离称为保护层厚度)。 1.2 保护层对混凝土结构承载力的影响 钢筋混凝土构件截面承载力设计时,从受弯构件的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式:M ≤ Mu = α1*fcbh 02*αs [3]可以看出,混凝土开裂后拉力完全由钢筋承担,弯矩M 与截面的有效高度h 02成正比。即h 0(受拉钢筋合力作用点到混凝土受压区边缘的距离)越大,其受拉钢筋离受压区越远,其单位面积的钢筋所能承受的外部弯矩也越大,这样钢筋发挥的力学效能也就越高。 保护层过厚时,会使截面的有效高度h 0减小,削弱构件的承载能力,特别是对那些截面高度较小的构件,这种情况更明显、更危险;然而保护层如过小,即受拉钢筋靠近钢筋混凝土构件的边缘时,则会产生以下后果:钢筋周围由于粘结滑移所引起的裂缝很容易发展到构件表面,形成沿纵向钢筋的裂缝,使保护层混凝土发生劈裂破坏,而且难以抵御外界氯离子及其他介质侵入结构内部,导致钢筋、混凝土腐蚀破坏及形成应力腐蚀,直接影响结构的耐久性,甚至还会导致整个构件的破坏。 1.3 保护层对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影响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保护层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理保护:混凝土紧紧包裹在钢筋表面,保护钢筋免受外力和环境中有害物质的直接侵害;二是化学保护,水泥水化时析出大量的Ca (OH) 2 ,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常用计算公式(一)基础 1.带形基础 (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2)墙基础体积=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 其中T形接头搭接部分如图示。 V=V1+V2=(L搭×b×H)+ L搭〔bh1/2+2(B-b/2×h1/2×1/3)〕=L搭〔b×H+h1(2b+B/6)〕 式中:V——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 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 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 V2 ; 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 2.独立基础(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 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 V=V1+V2=H1/6+[A×B+(A+a)(B+b)+a×b]+A×B×h2 截头方锥形基础图示 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 m3 )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 m3 ) 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 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 (4)杯形基础 基础杯颈部分体积( m3 ) V3=abh3 式中:h3——杯颈高度 V3_——杯口槽体积( m3 ) V4= h4/6+[A×B+(A+a)(B+b)+a×b] 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杯形基础体积如图7—6所示: V=V1+V2+V3-V4 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 满堂基础(筏形基础) 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 梁长) 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 4. 箱形基础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浅谈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 发表时间:2019-07-24T11:11:18.49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作者:陈镭 [导读]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应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因此,在建筑施工领域里钢筋混凝土工程无论在人力,物质消耗和对工程的影响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身份证号码:51040219861223XXXX 摘要: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我国应用的一种结构形式,因此,在建筑施工领域里钢筋混凝土工程无论在人力,物质消耗和对工程的影响方面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由模板工程,钢筋工程和混凝土工程部分组成,在施工中三者应密切配合,进行流水施工。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 我国早期的建筑物大多使用木材、泥土和石等天然材料建成的,随着社会生产力发展,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在钢筋混凝土材料被发明之后,建筑的高度和结构体系都有了划时代的变化。而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不仅能节约材料和改善结构功能,还可以解决其他结构材料不能解决的技术问题。 1 钢筋混凝土结构概念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指用配有钢筋增强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承重的主要构件是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壳结构、大模板现浇结构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其用钢筋和混凝土制成。钢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压力,具有坚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钢结构节省钢材和成本低等优点。用在工厂或施工现场预先制成的钢筋混凝土构件,在现场拼装而成。 根据具体情况来看,首先是设计标准,一般民用建筑是50年,大型或者比较重要的建筑为80年或以上,当然其使用寿命肯定大于设计年限的,如果说自然寿命,与混凝土材料特性,结构设计,还有自然条件的影响都密切相关,其寿命相对而言不是很长,主要是由于建筑使用时间长了会出现缺陷,比如混凝土开裂对钢筋的保护降低,导致破坏加速,从而寿命大大降低。还有自然的侵蚀风化作用,但其使用寿命肯定大于设计年限,如果有后期维护的话,那些缺陷可以得到弥补,其使用寿命大大提高,建筑一般都会有人定期检查,发现隐患肯定要进行一定的技术处理,早发现早处理,这样建筑物的寿命会大大提高的。住宅的使用年限是指住宅在有形磨损下能维持正常使用的年限,是由住宅的结构、质量决定的自然寿命。住宅的折旧年限是指住宅价值转移的年限,是由使用过程中社会经济条件决定的社会必要平均使用寿命,也叫经济寿命,住宅的使用年限一般大于折旧年限。不同建筑结构的折旧年限国家的规定是:钢筋混凝土结构60年,砖混结构50年。 2 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种类 模板工程是使用混凝土结构和构件按所要求的几何尺寸成型的模型板。模板系统包括模板和支撑系统两大部分,此外,尚需一定的紧固连接件。我国目前使用的模板以木、胶合板及钢模板为主,塑料模板、玻璃钢模板等在工程上也有所使用。在现浇混凝土结构和预制构件的施工中,对模板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工程结构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性;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构造简单,装拆方便,能多次周转使用;在混凝土结构施工中,模板工程量大,材料和劳动力消耗多。正确选择模板形式、材料及合理组织施工对加速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和降低工程造价具有重要意义。模板虽然是辅助性结构,但在混凝土施工中至关重要。在水利工程中,模板工程的造价,占钢筋混凝土结构物造价的15%~30%,占少筋混凝土造价的5%~15%,制作与安装模板的劳动力用量约占混凝土工程总用量的28%~45%。对结构复杂的工程,立模与绑扎钢筋所占的时间,比混凝土浇筑的时间长得多,因此,模板的设计与组装工艺是混凝土施工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 钢筋工程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文章主要论述的工程施工中钢筋工程的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用和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用钢材,其横截面为圆形,有时为带有圆角的方形,包括光圆钢筋、带肋钢筋、扭转钢筋。钢筋种类很多,通常按化学成分、生产工艺、轧制外形、供应形式、直径大小,以及在结构中的用途进行分类。钢筋混凝土用钢筋是指钢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条或盘条状钢材,其外形分为光圆钢筋和变形钢筋两种。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钢筋的直径范围为8~50 mm,推荐采用的直径为8、12、16、20、25、32、40mm。钢种为20 MnSi、20 MnV、25 MnSi、BS20 MnSi。钢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应力。变形钢筋由于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较大的粘结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钢筋焊接分为压焊和熔焊两种形式。压焊包括闪光对焊、电阻点焊和气压焊;熔焊包括电弧焊和电渣压力焊。此外,钢筋与预埋件T形接头的焊接应采用埋弧压力焊,也可用电弧焊或穿孑L塞焊,但焊接电流不宜大,以防烧伤钢筋。闪光对焊广泛用于钢筋连接及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的焊接。热轧钢筋的焊接宜优先用闪光对焊。钢筋闪光对焊是利用对焊机使两段钢筋接触,通过低电压的强电流,待钢筋被加热到一定温度变软后,进行轴向加压顶锻,形成对焊接头。钢筋闪光对焊工艺,常用的有连续闪光焊、预热闪光焊和闪光一预热一闪光焊,电弧焊是利用弧焊机使焊条与焊件之间产生高温,电弧使焊条和电弧燃烧范围内的焊件熔化,待其凝固便形成焊缝或接头,电弧焊广泛用于钢筋接头、钢筋骨架焊接、装配式结构接头的焊接、钢筋与钢板的焊接及各种钢结构焊接。钢筋电弧焊的接头形式有:搭接焊接头、帮条焊接头、剖口焊接头和熔槽帮条焊接头。钢筋广泛用于各种建筑结构、特别是大型、重型、轻型薄壁和高层建筑结构。 3 混凝土工程施工注意事项 混凝土工程包括配料、拌制、运输、浇注、养护、拆模等施工过程。其工艺流程均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在施工中任一过程处理不当都会影响到混凝土工程的最终质量。近年来由于生产和科研的发展,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有了很大进步,混凝土在拌制均做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大型搅拌站已实现了自动化,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和振动大部分机械化。混凝土制备时对强度及用水量的调整现场用混凝土配合比应根据各工地实际的沙,石含水进行调整,重要工程部位应事先做试块预强度指标。两种搅拌机的搅拌原理、特点和使用方法了解自落式和强制式搅拌机的搅拌原理对正确选择使用搅拌机很重要。别外,控制好搅拌时间是搅拌好混凝土的关键,搅拌新工艺对提高混凝土质量和节约水泥很有意义。混凝土运输泵送混凝土方法已日益推广,它对混凝土配料有特殊要求。故应掌握正确使用混凝土泵的方法及影响其输送能力的各种因素,但用吊斗加起重机、手推车加井架的常规运输方案目前仍是主要的运输方式,因此不能忽视。混凝土浇筑当浇筑有次梁、主梁的楼层时,一般应沿次梁方向浇筑(即施工缝留在次梁上)。只有在不得己时,施工缝才留在主梁上,这个规则不能忽视。混凝土振动捣实原理及振动器正确使用方法,混凝土自然养护方法,混凝土质量检验标准等均属重点内容。混凝土冬期施工应尽量采用蓄

浅谈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措施(一)

浅谈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的成因和防治措施(一) 论文关键词:混凝土楼板;裂缝;防治论文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目前普遍采用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产生裂缝的特点和常见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具体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供大家参考。1前言 目前建筑物的楼板大多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因为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在结构安全性,整体性和使用功能等方面都比预制板优越得多。但是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的裂缝,是目前较难克服的质量通病之一,楼板裂缝轻者影响美观,重者破坏房屋结构的安全性,降低房屋的抗震能力和房屋的正常使用,特别是一些住宅楼板的裂缝发生后,往往会引起投诉纠纷等。根据对一些住宅小区的调查来看,现浇楼板裂缝大都发生在楼板表面,有的是表皮裂缝,有的是混凝土自身裂缝。除常见的板四角斜向裂缝外,还有许多横向、纵向杂乱的裂缝。从现场取证及施工中出现的楼板裂缝有如下特点:(1)部分裂缝出现在楼梯与楼板梁相连接处,特别是先砌砖,后浇混凝土者出现较多。(2)裂缝多分布在建筑物外墙转角处房间的楼板上,一般呈45。斜向,有时一只角位同时出现2条~3条裂缝,基本为上下贯通。(3)部分裂缝产生在板内管线埋设位置,沿着管线等应力集中部位展开。 以上裂缝不仅影响外观,还可引起渗漏、钢筋腐蚀和混凝土碳化等,影响建筑物的耐久性,给用户带来严重的不安全感。在裂缝出现后,如不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在1年~3年内裂缝会继续发展,给人的安全造成威胁。文中主要从设计、施工等方面来剖析裂缝的成因,并探讨具体的防治方法和弥补措施。 2楼板裂缝原因分析 2.1温度应力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裂缝主要是由混凝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引起的。当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变化时,混凝土相应的会产生温度变形和收缩变形,由于现浇板的体积与表面积的比值(体表比)较小,混凝土的收缩变形较大,使板内出现拉应力。石河子地区具有荒漠大陆性气候特点属于典型的炎热和干燥气候,夏季白天升温快,气候炎热,夜间降温快,日差较大。混凝土是一种抗拉能力很低的脆性材料,当板内的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并且楼板变形大于配筋后混凝土的极限拉伸的时候,楼板内就会产生裂缝。 2.2水泥的品种与强度等级、水泥用量、水灰比 水泥的水化热是水泥固有的性质,水化热引起混凝土内部温度的升高,内外产生温差,温差引起的应力可使混凝土产生裂缝。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矿物成分的含量不相同,矿物成分中铝酸三钙水化产生的热量最大,速度也快,另外水泥细度越细,水化反应比较容易进行,水化放热量越大,放热速度也越快。因此根据水泥的不同矿物成分含量选择低水化热的水泥品种和与混凝土强度等级相适宜的水泥强度等级是预防裂缝的前提。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越大,总发热量越大。混凝土的温度会随水泥用量的增加而提高,造成混凝土的收缩大,水化热高,产生非受荷裂缝。相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水灰比增大,水泥用量增多,凝土的收缩量增大。混凝土硬化过程是化学结合水与水泥化合的结果,水灰比大,用水量多,混凝土的收缩增大。这是由混凝土收缩引起的非荷裂缝。 2.3粗细骨料 夏季露天堆放的砂石料受高温和太阳辐射的影响表层温度达6o℃以上,用这种砂石料配制混凝土会增大用水量,环境温度过高使水泥出现假凝和粘罐现象。由于水灰比的增大和搅拌质量的降低,将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干缩增加。 2.4浇筑方案 整体现浇楼板浇筑之前,应从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入手编制一个科学的浇筑方案,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大多数工地的垂直运输机械使用的是龙门架,设备比较陈旧,工作效率不高,在天气炎热、操作人员比较困乏的情况下会出现部分混凝土从搅拌机中卸出到浇筑完毕

浅谈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2021新版)

浅谈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2021新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942

浅谈钢筋混凝土灌注桩施工(2021新版) 我国自七十年代就利用灌注桩处理高层建筑基础和地质条件差的基础工程了。特别是近几年来,城市高层建筑增多,排水困难而起的基础下沉现象相当多,所以灌注桩基础越来越受到许许多多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青睐。经过我们在神华集团公司神府东胜煤田318个灌注桩和64口降水井的施工实践,没有出现任何技术和质量问题,总结了一套较完整的施工方法。 钢筋混凝土灌注是靠桩头和桩身共同承担荷载的一种基础,施工时应认真掌握其施工的每个环节,现以反循环钻机成孔泥浆护壁,水下灌注砼桩为例,介绍这种桩的施工方法。 反循环钻机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是: 钻孔→吊装钢筋笼→浇灌砼→抽出护筒成桩→处理桩头 一、钻孔

(一)挖泥浆池和制作泥浆 泥浆的作用是防止孔壁坍塌和对孔壁起保护作用,它既能使孔内的泥浆不致流入孔外,又能使孔外的水不致渗入孔内,它的具体要求为: 比重:1.3~1.5/Tm3 (用婆梅式比重计侧) 含沙率:≤4-8% 胶体含量:≥90% 塑性指数:IP>17 1、挖泥浆池 泥浆池应设至距桩位6-8米以外的空地为宜,坑口尺寸大约4×5M(也可根据钻机多少确定),深1.5M为宜,四周用红砖铺砌,坡度大约600左右,上抹20厚1:2.5的水泥砂浆。 泥浆池必须保证一次施工30~40个桩的排放和需求,否则钻孔时,既浪费泥浆,又太麻烦。 泥浆池施工完毕,应从桩位至泥浆池施工两条排浆循环沟,以

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保护层

混凝土的保护层 摘要:在钢筋混凝土构件中,为防止钢筋锈蚀,并保证钢筋和混凝土牢固黏结在一起,钢筋外面必须有足够厚度的混凝土保护层。对于此混凝土保护层也有所规定,它不应小于钢筋直径,也不应小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1。25倍,所以要确定好适当的厚度。对所选的混凝土也要根据环境条件的影响(露天,雨天或者室内),其质量的影响,还有设计使用年限,确定其耐久性等等,进行设计及施工。其实此保护层在不同构件中的厚度都是有所差别的,比如是基础中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或者是辅助钢筋,还是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保护层厚度。因此,这种必要的保护层主要与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环境因素、混凝土的选择等因素都有很大的关系,明确这些方面至关重要。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的作用碳化厚度耐久性要求影响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并不外露而被包裹在混凝土里面。由钢筋外边缘到混凝土表面的最小距离称为保护层厚度。混凝土保护层的作用如下: 1.维持受力钢筋及混凝土之间的握裹力 混凝土结构中钢筋能够受力是因为其与周围混凝土之间的黏结锚固作用。受力钢筋(尤其是变形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咬合作用是构成握裹力的主要的成分。钢筋周围混凝土的握裹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握裹层的厚度,是成正比的。为了保护受力钢筋的抗力能够正常发挥,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其直径。 2.保护钢筋免遭锈蚀 混凝土结构与钢结构相比,其突出优点是耐久性好。这是由于混凝土的碱性环境使包裹在其中的钢筋表面形成钝化膜而不宜锈蚀。但是,由于浇筑混凝土过程中离析、泌水、沉陷而形成的毛细孔道和裂隙;混凝土收缩、温度变化或受力后引起的裂缝使大气中的水和二氧化碳或其他酸性介质得以渗入混凝土内部,中和了混凝土的碱性而使其变成中性的碳酸钙,这个过程称为碳化。碳化随时间由混凝土表面向内部发展,其速度与混凝土的质量及环境有关。 当碳化到达钢筋表面以后,钢筋由于失去钝化膜的保护,可能因电化学作用而锈蚀,从而引起锈胀裂缝,甚至削弱钢筋截面,最终降低锚固作用和承载能力。碳化的时间与保护层厚度有关,因此一定的保护层厚度是保证结构耐久性所必须的条件。 调查表明,我国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普遍较差。由于传统的混凝土强度偏低,抗碳化能力不强,加之保护层厚度偏小,一般使用单位又缺乏合理的维护检修,甚至对结构粗暴使用。因此,我国不少混凝土结构不能保证在50年的设计使用年限内应有的使用功能和承载能力。大多数工业建筑使用25~30年后即需大修;对于有害介质环境中的建筑,使用寿命仅15~20年。民用建筑及公共建筑的室外构件,如阳台等也往往出现钢筋锈蚀现象,甚至酿成事故。因此,从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我国混凝土保护层的厚度应适当增加。 3.对构件受力有效高度的影响 从锚固和耐久性的角度,钢筋在混凝土保护层中的厚度应该越大越好;然而从受力的角度而言,则正好相反。保护层厚度越大,构件截面有效高度就越小,构件的受力将受到影响。 因此,确定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综合考虑锚固、耐久性及有效高度三个因素,在能保证锚固和耐久性的条件下可尽量取较小的保护层厚度。而规范给出的保护层最小厚度正是保护层厚度的最低限度取值。 确定保护层厚度的原则: 1.粘结锚固作用及握裹层厚度 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粘结锚固主要是依靠钢筋横肋与混凝土咬合齿之间的挤压作用。国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公式汇总(大全)

建筑行业所有计算公式大全(附图表)(2012-10-16 23:39) 标签:计算公式总结 钢筋工程量计算规则 钢筋混凝土工程量的计算 全套计算规则 一、平整场地:建筑物场地厚度在±30cm以内的挖、填、运、找平。 1、平整场地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首层面积计算。 (2)定额规则: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建筑物外墙外边线每边各加2米以平方米面积计算。 2、平整场地计算公式 S=(A+4)×(B+4)=S底+2L外+16 式中:S———平整场地工程量;A———建筑物长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B———建筑物宽度方向外墙外边线长度;S底———建筑物底层建筑面积;L 外———建筑物外墙外边线周长。 该公式适用于任何由矩形组成的建筑物或构筑物的场地平整工程量计算。 二、基础土方开挖计算 1、开挖土方计算规则 (1)、清单规则:挖基础土方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层底面积乘挖土深度计算。 (2)、定额规则:人工或机械挖土方的体积应按槽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槽底面积应以槽底的长乘以槽底的宽,槽底长和宽是指基础底宽外加工作面,当需要放坡时,应将放坡的土方量合并于总土方量中。 2、开挖土方计算公式: (1)、清单计算挖土方的体积:土方体积=挖土方的底面积×挖土深度。(2)、定额规则:基槽开挖:V=(A+2C+K×H)H×L。式中:V———基槽土方量;A———槽底宽度;C———工作面宽度;H———基槽深度;L———基槽长度。. 其中外墙基槽长度以外墙中心线计算,内墙基槽长度以内墙净长计算,交接重合出不予扣除。 基坑开挖:V=1/6H[A×B+a×b+(A+a)×(B+b)+a×b]。式中:V———基坑体积;A—基坑上口长度;B———基坑上口宽度;a———基坑底面长度;b———基坑底面宽度。 三、回填土工程量计算规则及公式 1、基槽、基坑回填土体积=基槽(坑)挖土体积-设计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 式中室外地坪以下建(构)筑物被埋置部分的体积一般包括垫层、墙基础、柱基础、以及地下建筑物、构筑物等所占体积 2、室内回填土体积=主墙间净面积×回填土厚度-各种沟道所占体积 主墙间净面积=S底-(L中×墙厚+L内×墙厚)

浅谈天面混凝土裂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fe3127785.html, 浅谈天面混凝土裂缝渗漏原因及防治措施 作者:陈晶 来源:《科学与财富》2011年第10期 [摘要] 本文从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以采取相应措施加于防范,避免以后的钢筋混凝 土天面不再出现裂缝渗漏现象进行着手,对混凝土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阐述。 [关键词] 天面渗漏原因防治 近年来,住宅建筑的楼面板和屋面板,已由现浇砼板代替了预制砼空心板,房屋的结构整体性和抗震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由于混凝土收缩应力、温度影响、砖混结构施工的特殊性等因素,部分新建住宅楼房的现浇砼楼板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并呈现出逐年增多的趋势。居民反映强烈,这也是近几年住宅质量问题投诉增多的主要原因。住宅建筑现浇砼楼板裂缝问题,已逐渐成为住宅建设的质量通病,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予以有效防治,避免在今后新建住宅中继续产生。防治现浇砼楼板裂缝,是当前提高住宅建设工程质量,消除住宅质量隐患的重要工作。 一、行成原因有如下几个方面: 天面板的负筋没有放在正确的位置上。在进行混凝土施工中,被运料斗车及施工人员踩弯变形的负力筋铁,没有认真调直及提到正确位置上,使用权板的负力筋没有起到作用,在模板拆除后加上做隔热层的材料堆放不均匀,使板在自重及施工荷载的作用下弯曲变形,梁顶板及墙顶板的混凝土受拉,而板的负力筋铁在中性轴以下,起不到抗拉作用,而使板面拉裂,出现裂缝而渗漏;有的经过使用一段时间后出现裂缝的。天面混凝土的质量差,密实度、粘结性差而出现裂缝渗漏。 1.模板在用到天面进,已经破旧不堪,变形损坏严重,又不新购进模板,制模和模不认真,和好的模板变形大,缝隙大,进行混凝土施工前又不认真塞缝,当混凝土倒在模板上时,水泥浆流失严重,造成混凝土出现严重蜂窝孔洞,粘结性差密实度不好,使混凝土的强度大幅度降低。 2.天面层和好模板后,由于自来水的水压不够,浇水的人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将模板湿透,混凝土倒在模板上,它的水份马上被模板吸走,使混凝土中的水泥不能充分进行水化作用。在硬化过程中缺乏水分,使混凝土的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由于上水困难,在混凝土养护期间又不能有充足的水进行养护;这样天面混凝土的质量就无法保证。 3、钢筋混凝土天面直接受到太阳照晒。特别是夏天,日照长、温度高,使混凝土膨胀伸长大。由于板的负力筋的分布筋用的圆钢未弯钩,重迭的长度又不够,混凝土的粘着力又较

浅谈钢筋混凝土工程(论文设计)

应用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 教务处制

毕业论文项目表

摘要 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控制是建筑工程中很重要的问题之一。本文在系统分析了裂缝产生的原因及大量的工程实践和现场实验研究的基础上,从抗与放的设计以及综合技术措施两方面,探讨裂缝控制。 钢筋混凝土结构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耐火性、可模性以及整体性等优点,广泛地用于房屋建筑工程中. 由于设计、施工、材料、养护诸多因素的影响,常导致钢筋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笔者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科学的分析,找出问题的症结,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和处理方法,及时排除隐患切实可行、效果好。钢筋混凝土工程是建筑工程施工的主要工种之一。由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建筑工程中被广泛采用,因此,在建筑施工中钢筋混凝土工程无论在人力、资金或对工期的影响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钢筋混凝土工程按施工方法分为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和装配式钢筋混凝土工程。现就现浇钢筋混凝土工程谈谈其质量的控制。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

目录 摘要 ................................................................. I 第1章绪论 . (1) 第2章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概述 (2) 2.1 模板工程 (2) 2.2 钢筋工程 (2) 2.3 混凝土工程 (2) 第3章钢筋混凝土裂缝的原因分析 (4) 3.1 裂缝产生的原因 (4) 3.1.1 混凝土水灰比塌落度过大或使用过量粉砂 (4) 3.1.2 混凝土施工中过分振捣模板垫层过于干燥 (4) 3.1.3 混凝土浇捣后过分抹干压光和养护不当 (4) 3.1.4 楼板的弹性变形及支座处的负弯矩 (5) 3.1.5 后浇带施工不慎而造成的板面裂缝 (5) 3.1.6 施工措施 (5) 3.2 裂缝的处理方法 (6) 第4章钢筋混凝土裂缝的防治措施 (7) 4.1 针对温度裂缝 (7) 4.2 针对荷载裂缝 (7) 4.3 针对干缩裂缝 (7) 4.4 具体防治措施 (7) 4.4.1 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充分认识裂缝危害 (7) 4.4.2 加强设计质量监控做好施工方案设计 (8) 4.4.3 加强对进场材料的控制 (8) 4.4.4 加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 (8) 4.5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9) 第5章裂缝的处理方法 (10) 5.1 表面处理法 (10) 5.2 填充法 (10) 5.3 灌浆法 (10)

浅谈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

浅谈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控制 苏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翁哲 【简介】钢筋混凝土保护层是关系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力学性能和建筑物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的体会,提出几点见解供大家探讨。 【关键字】钢筋保护层控制 钢筋混凝土结构是房屋建筑、市政工程中被广泛采用的结构形式。在我们的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的日常工作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实体质量的检查监督无疑是一个重点。由于钢筋混凝土工程量大面广,在检查中我们经常发现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不严,造成钢筋位置不准。再加上模板尺寸偏差较大等因素造成钢筋保护层超标,并且在混凝土浇筑后,又不能直观的看到其内部结构,因而给工程质量带来隐患。 除了原材料质量因素以外,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偏差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因此,参与建设、施工的各方均应足够重视并关注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保护层问题。下面就笔者参与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以来所积累的经验和体会,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的控制提出几点见解供大家探讨。 一、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保护层厚度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1、从力学角度分析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是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从原材料的力学性能而言,钢筋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混凝土则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而其抗拉强度却很低。这种组合发挥了它们各自的优势性能,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因此,一般我们在考虑钢筋混凝土的受力条件时,着重考虑的是混凝土的受压应力和钢筋的受拉应力。而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钢筋的实际受拉应力是否能与设计计算应力相吻合,主要取决于钢筋在结构中的位置是否正确。这也正是我们要求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的主要原因。 一般来讲,无论是梁还是板,受拉钢筋总是应尽量靠近受拉一侧混凝土构件的边缘。如挑梁的受力筋应设在构件上部受拉区,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大,轻则由于钢筋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抗拉作用,而使混凝土受拉应力超标产生裂缝,重则由于悬挑结构上部钢筋所受拉力的力矩高度(h0)变小,而使钢筋受拉应力超标发生结构断裂。此类事故在建设史上并不少见。再比如,大面积的现浇楼板,下排钢筋如果垫得过高,保护层过大,在外加荷载作用下,混凝土下部受拉应力超标,也会产生板底裂缝。 2、从钢筋与混凝土的粘结力分析 钢筋与混凝土之所以能共同工作,是因混凝土硬化并达到一定强度后,两者之间建立了足够的粘结强度,这种相互作用力称为握裹力。钢筋在混凝土中的保护层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才能保证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握裹力。如果钢筋保护层厚度过小,钢筋过分靠近结构构件的边缘,容易造成钢筋露筋或钢筋受力时表面混凝土剥落,直接导致握裹力的减小。另外,钢筋保护层过小,表层混凝土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碳化,边缘钢筋失去保护作用而导致钢筋锈蚀,钢筋与混凝土之间也会失去粘结力,从而使构件的承载力降低,严重时还会导致整个结构体系的破坏。 3、从构件的耐久性分析 保护层的作用除上所述之外,顾名思义还起着保护钢筋不被锈蚀的作用,以确保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很多,除了特殊的外界因素以外,在一般使用条件下,主要考虑大气的侵蚀而使钢筋氧化生锈。而混凝土不密实、裂缝、钢筋保护层偏小,再加上混凝土碳化以及钢筋的电化学反应等因素就会因此加速这种侵蚀过程。钢筋氧化锈蚀又会导致体积膨胀,致使混凝土保护层开裂造成恶性循环,更加加快钢筋锈蚀进程,从而大大缩短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因此,保证保护层厚度在设计及规范规定范围之内,就能最大程度的保护钢筋免受锈蚀,延缓混凝土碳化深度到达钢筋表面的时间,确保结构的使用年限。 对一些特殊环境下的建筑物,如处于腐蚀气体环境下的建筑结构,设计上对混凝土结构的钢筋保护层还要作一些专门的规定,以确保建筑结构的耐久性。 4、从混凝土的防火要求分析

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

常用计算公式(一)基础 1、带形基础 (1)外墙基础体积=外墙基础中心线长度×基础断面面积 (2)内墙基础体积=内墙基础底净长度×基础断面面积+T形接头搭接体积 其中T形接头搭接部分如图示。 V=V1+V2=(L搭×b×H)+ L搭〔bh1/2+2(B-b/2×h1/2×1/3)〕=L搭〔b×H+h1(2b+B/6)〕 式中:V——内外墙T形接头搭接部分的体积; V1——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上部所示,无梁式时V1=0; V2——由两个三棱锥加半个长方形体积,如T形接头搭接示意图下部所示,无梁式时V= V2 ; H——长方体厚度,无梁式时H=0; 2、独立基础( 砼独立基础与柱在基础上表面分界) (1)矩形基础: V=长×宽×高 (2)阶梯形基础: V=∑各阶(长×宽×高) (3)截头方锥形基础: V=V1+V2=H1/6+[A×B+(A+a)(B+b)+a×b]+A×B×h2 截头方锥形基础图示 式中:V1——基础上部棱台部分的体积( m3 ) V2——基础下部矩形部分的体积( m3 ) A,B——棱台下底两边或V2矩形部分的两边边长(m) a,b——棱台上底两边边长(m) h1——棱台部分的高(m) h2——基座底部矩形部分的高(m) (4)杯形基础 基础杯颈部分体积( m3 ) V3=abh3 式中:h3——杯颈高度 V3_——杯口槽体积( m3 ) V4= h4/6+[A×B+(A+a)(B+b)+a×b] 式中:h4—杯口槽深度(m)。 杯形基础体积如图7—6所示: V=V1+V2+V3-V4 式中:V1,V2,V3,V4为以上计算公式所得。 3、满堂基础(筏形基础) 有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基础板面积×板厚)+(梁截面面积× 梁长) 无梁式满堂基础体积=底板长×底板宽×板厚 4、箱形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