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涵初步设计细则参考

桥涵初步设计细则参考
桥涵初步设计细则参考

桥涵初步设计细则(参考)

————————————————————————————————作者: ————————————————————————————————日期:

桥涵初步设计细则

一、主要技术指标

1、采用设计速度为80Km/h的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整体式路基宽度

为24.5m,桥梁标准断面详见下图:

2、主线桥涵设计荷载等级:公路-I级;

被交路(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公路-I级,二级公路以及三、四级公路:公

路-II级;四级以下:公路-II级乘以0.6~0.8系数采用)。

3、地震作用: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

4、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大、中、小桥及涵洞1/100。

5、考虑远景可能实施维修罩面和部分特种超高车辆的通行安全,同时考虑

施工净空的要求,上跨县道(含县道)以上等级路的桥梁净空高度尽可能提高到

5.5m,标注为5.5m;水泥路及乡道标注为5.0m,其它标注为4.5m。

二、设计深度

1、主线桥梁上部构造通用图(含数量表、标准横断面、一般构造图、钢束

布置图)

20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整体式路基0°、15°、30°)

25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整体式路基0°、15°、30°)

30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整体式路基0°、15°、30°)

40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整体式路基0°)

具体图纸参见各跨径的上部构造通用图

2、主线桥梁下部构造通用图(与主线桥梁上部构造通用图对应)

预应力混凝土分体小箱梁(含20、25、30m、40m跨径桥台一般构造图、桥墩一般构造图)

具体图纸参见下部构造通用图

3、涵洞通用图

ф1.5m钢筋混凝土圆管涵(0°~45°、5°一级)

2.0、4.0、6.0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0°~45°、5°一级)

2.0、4.0、6.0m钢筋混凝土箱涵(0°~45°、5°一级)

具体图纸参见涵洞通用图(总体组未出,待定)

4、普通大桥、匝道桥设计内容包括(按图纸出版顺序排列):

A)全桥工程数量表

B)桥位平面图

C)桥位工程地质纵断面图(地勘单位统一设计,地质情况特殊或复杂的特大桥还需提供工程地质平面图)

D)桥梁方案比较表(一般桥梁无,有比较方案的桥梁需增加,具体样式如下图)

E)桥型布置图(中桥及中桥以上桥梁均绘制平纵数据表)

F)上部构造横断面图(主要针对装配式结构变宽主线桥和互通匝道桥的断面,标准宽度桥梁中不再出版)

G)施工工序图(针对大跨变截面箱梁等特殊结构)

H)特殊结构一般构造图

I)特殊结构钢束布置图

J)桥台一般构造图(主要是互通匝道桥台、主线变宽桥台或U台;U台要求有各部分构造的混凝土数量及填挖数量)

K)桥墩一般构造图(主要是过渡墩、互通匝道桥墩、特殊结构的桥墩;

预制结构的非特殊桥墩由下构通用图统一出版,具体桥中不再出版)

5、比较方案(特殊结构大桥及特大桥均应绘制比较方案),应同时包括上述

除《桥梁方案比较表》外所有图纸;

6、涵洞、通道只出数量表;小桥、天桥只出典型样式图和数量表。

7、分离式立交桥要在普通桥梁所需图纸的基础上增加设计被交道平面图、

纵断面图和横断面图。

三、一般规定

1、本项目在不受地形、地物限制时按如下原则进行桥跨布设:

(1)、平均墩高H<20m,选择20m预应力砼小箱梁

(2)、20m≤平均墩高H<25m,选择25m预应力砼小箱梁

(3)、25m≤平均墩高H<35m,选择30m预应力砼小箱梁

(4)、平均墩高H≥35m,选择40m预应力砼小箱梁

以上跨径小箱梁结构通用图中均有0°、15°、30°三种角度。在实际应用中有结构角度大于30°时,可通过加大标准跨径来适应斜度的差异。

2、本项目桥头路基填土高度宜按容许工后沉降量控制,不宜高于10m,一

般情况下可控制在8m左右,当桥台填土高度大于10m时,原则上应增建桥梁,但在能保证桥台稳定的前提下,可适当提高桥台的填土高度、缩短桥长。特殊情况应与项目部协商决定。

3、环境条件:Ⅰ类;

4、本项目混凝土强度等级建议如下表:

桥涵各部位的材料类型表

序号部位材料备注

1 桥梁

上部

构造跨径>60m的变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箱梁C55混凝土

2 等截面预应力混凝土现浇箱梁C50混凝土

3 等截面钢筋混凝土现浇箱梁C40混凝土

4 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组合箱梁/T梁C50混凝土5整体化桥面现浇层C40混凝土

6

造预应力混凝土盖梁C40混凝土

7钢筋混凝土盖梁C30混凝土

8 柱式墩、矩形墩C30混凝土

9 空心薄壁墩C40混凝土10桥墩桩顶系梁、承台均采用C30混凝土

11 桥台耳背墙、台帽、肋板C30混凝土

12 桩基础C30混凝土13扩大基础C30混凝土

14

道圆管涵的涵洞管节C30混凝土

15八字墙墙身及基础、涵洞基础、帽石C20混凝土

16 洞口铺砌、隔水墙等C20混凝土

17 箱涵的涵身、沉降缝挡土块、一字翼墙C35混凝土

18 八字翼墙墙身及基础、帽石等C20混凝土

19 盖板涵的盖板C35混凝土

20盖板涵的涵身、支撑梁、涵洞基础C30混凝土

21 涵洞洞口的八字墙、一字墙、端墙、帽石等C20混凝土

22 涵底铺砌和截水墙等MU30片石、

5、每座桥均要计算桩基长度,并给出桩长计算书,装配式结构各跨径墩顶反

力如下:

装配式桥梁墩顶反力一览表

20m分体小

箱梁0°

双柱墩3875

25m分体

小箱梁

0°

双柱墩4665桥台2880桥台3360 15°

双柱墩

388

5°

双柱墩4676 桥台2910桥台339030°

双柱墩3942 3

0°

双柱墩4740 桥台3000 桥台3490

30m分体小箱梁

双柱墩5481

40m分体

小箱梁

双柱墩7536 肋板台3900 肋板台5170

桩柱台2900桩柱台3670 15°

双柱墩5493

40mT梁0°

双柱墩7320肋板台3930 肋板台5170

桩柱台2930 桩柱台3670 30°

双柱墩5564

16m空心板-

双柱墩4035 肋板台4040

桩柱台2980

注:以上桥墩反力值为单个桥墩墩顶反力;桥台反力值肋板台为单个肋板顶,桩柱式台为单个桩顶。(空心墩桩顶反力由设计人员自行计算确定)

6、桥型图中必须包含如下内容:交叉道路桩号、交角、高程、加宽前后的

净空尺寸、道路名称、走向;标注河流名称、流向、测时水位、最高通航水位、通航净空要求和设计洪水位;标注管线及光缆位置;标注地质钻孔及其编号和桩号,对应土层的承载力值和摩擦值;对于不同上、下部结构应给出其剖面图;应绘制结构分联示意图;墩高、桩长参数表;桥墩承台和桩底或扩大基础标高。

桥梁起点、终点统一标注为:武汉和岳阳。桥位处横向地形较为平缓时可只示意设计线处地面线。

桥型布置图中附注格式要求如下:

“注:

1.本图尺寸以厘米计,桩号、高程以米计。

2. 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级(或公路—II级)。

3.本桥平面位于半径R—0000m的左/右偏圆曲线上(缓和曲线上),纵面位于R—00000m的凹/凸形竖曲线上(±0.00%的单/双向坡上)。

4.本桥上部构造采用00m预应力混凝土分体小箱梁(T梁),简支/先简支后结构连续结构,分联情况为:0×00+0×00+…;下部构造采用双柱墩、钻孔灌注桩基础、桩柱(肋板)式桥台、扩大基础。

5.本桥内侧护栏采用加强型SBm级F型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外侧采用SB级加强型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两岸桥台均设[ ]m长搭板。

6.本桥采用GYZ/GPZ支座,具体型号参见结构分联示意图。

7.本桥采用D80(D160)模数式伸缩缝共××道,分别设在0#台、3#墩和5#台。

8.本桥跨越××河和[S113]省道,具体交角和交叉桩号详见平面图示意,××河[为×级航道,净空要求a×bm]无通航要求。

9.(另附其它特殊说明)。”

四、下部结构

1、桥台:采用肋板式台、座板台或桩柱式桥台、桩基础。桥台填土高H ≤

4.5m宜采用柱式台;H >4.5m可采用肋式台或座板台。肋板式台、座板式桥台或

桩柱式桥台台前锥坡顺路线方向坡率宜采用1:1.5。

2、桩柱式、承台分离式、肋板式桥台耳墙设在桥宽内侧,厚度50cm;耳墙

长度:当跨径为20m时取2.5m,尾墙高75cm;当跨径为25m时取3m,尾墙

高75cm;当跨径为30m小箱梁时取3.2m,尾墙高75cm;当跨径为30mT梁

时取3.5m,尾墙高75cm;当跨径为40m时取4m,尾墙高75cm。

3、桥墩:在墩高<35m采用桩基双柱墩、扩大基础双柱墩;在35m≤墩高

<50m可采用桩基矩形截面双柱墩。从方便施工及桥梁美观考虑尽量减少不同形式的墩柱种类。

4、圆截面及矩形截面双柱墩、空心薄壁墩、桩柱式桥台、肋板式台具体尺

寸请参见装配式桥梁下部构造通用图。

五、附属结构

1、桥面铺装:

常规桥梁

(1)、自上而下,第一层为“12cm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

(2)、第二层为“防水层”,该层不计厚度,但需计算防水层数量,以m2计。

(3)、第三层为C40混凝土现浇层。预制T梁和小箱梁现浇层厚度均为10cm,大跨现浇箱梁现浇层取6cm。

2、防撞设施:

(1)、主线整体式路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外侧均采用SB级加强型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外包式,宽度50cm),内侧均采用SBm级F型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宽度45cm,留5cm搁置宽度)。分离式路基特大桥、大桥、中桥、小桥两侧均采用SS级加强型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

(2)、互通匝道桥、分离式立交桥和天桥两侧均采用SB级加强型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互通匝道桥在分两幅桥设计时中央分隔带采用SBm级F型钢筋混凝土墙式护栏。

(3)、对上跨主线、交通量较大道路、铁路及通航河流的桥梁(含匝道上跨),外侧均应设置桥梁防落物网。

3、桥面连续与伸缩缝设置

主线桥和线外桥均采用不同规格的模数式伸缩缝,使用原则如下:

(1)、对于采用结构连续的桥梁,在桥台处设置伸缩缝,中间根据孔数适当增加伸缩缝。

(2)、桥位地形较平缓时,应尽可能控制一联长度在120m以内,采用D80型模数式伸缩缝;地形起伏较大时,可根据实际墩高分布状况,合理确定过渡墩位置,适当增减每联桥的长度。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体系的桥梁,最大一联的长度不宜超过240m。

(3)、原则上主线多孔桥梁,单孔跨径小于等于30m采用先简支后桥面连续型式;30m以上跨径桥梁则一般采用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或连续刚构方式。

4、桥梁支座

(1)、对于预制结构支座按下表《装配式桥梁支座型号》中要求统一采用。对于现浇连续梁或大跨度桥梁宜采用盆式橡胶支座。装配式桥梁和小跨径现浇桥梁支座体系的总高度(自梁底至帽梁顶,包括混凝土楔形块、支座、支座垫石高度)统一制定;20m、25m、30m分体小箱梁支座总高度为30cm;30m、40m分体小箱梁支座总高度为30cm。

(2)、30m以上跨径桥梁根据墩高和联长可适当固结一联内的部分桥墩,其他没固结的中墩可采用盆式橡胶支座。当桥面纵坡大于3%时,结构连续的装配式桥梁,一联桥跨中宜设固结墩或固定支座墩,防止伸缩缝单向跑移。在纵坡大于2.5%,不适宜固结时可采用盆式橡胶支座,防止梁下滑。

5、桥头搭板

(1)、原则上,桥梁两端桥台处均须设置桥头搭板;

(2)、桥台搭板设计长度

特大桥、大桥、中桥桥台搭板设计长度为;

桥头路堤填土高度≥5m时,桥台搭板长度采用8m;

桥头路堤填土高度<5m时,桥台搭板长度采用6m;

小桥、明涵、通道均采用6m长搭板。

(3)、斜交桥梁搭板设计为阶梯型,搭板与桥台相接端平行于背墙,连接路基端垂直于主线中线。

(4)、被交路上跨分离式立交桥和天桥,一、二级公路的搭板长度采用6m;三级公路以下不设搭板,桥头路堤夯填碎石。

装配式桥梁支座型号

注意:

1、分体小箱梁(先简支后桥面连续)在一片箱梁一端设置一个支座。

跨径 (m ) 项目

20m分体小箱梁(结构连续) 25m 分体小箱梁(结构连续) 30m 分体小箱梁(结构连续) 0度

15度、30度 0度 15度、30度 0度 15度、30度 支座(mm x mm ) GJZ350×400×99

GYZ450×99

GJ Z350×45

0×99

GY Z450×99

GJZ350×550×9

GYZ 500×110

跨径 (m ) 项目

40m 小箱梁(结构连续)(0度) 40m 小箱梁(结构连续)(15度、30度)

设伸缩缝墩、台 连续墩 设伸缩缝墩、台 连续墩 支座(mm x mm) GJZF4 300×400×87

GJZ

650×750×148

GJZ F4 400×86

GJZ 800×148 A钢板(kg/块)

159.0/1

159.0/1

跨径 (m) 项目

13m 后张空心板

16m后张空心板

20m 后张空心板

设伸缩缝墩、台 0、15、30度 连续墩 0、15、30度 设伸缩缝墩、台 0、15、30度 连续墩 0、15、30度 设伸缩缝墩、台 0、15、30度 连续墩 0、15、30度

支座(mm x m

m)

GYZF 4

200*37 G YZ

200*35

GYZF 4

200*42 G YZ

200*44

G YZF 4 250*

54

GYZ 250*52

六、涵洞、通道设计

本项目主要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通道)、圆管涵;

1、对于山区路段,原则主线上尽量不采用钢筋混凝土圆管涵,地势平坦区

域有条件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圆管涵,且为便于清淤,涵洞最小孔径不应小于

1.5m。

2、一般路段当涵顶填土高度不超过12m时,采用钢筋混凝土盖板涵;填土

高度在12m以上时,宜按设涵或设桥方案进行经济技术、施工条件比较,选取合理的设计方案,如推荐设涵,则根据地基地质条件可采用加强钢筋混凝土盖板涵或混凝土拱涵,由各设计单位特殊设计。

3、为改善路面行车条件,在填方高度和排水均满足要求的条件下,应尽量采

用暗型涵洞/通道。

4、通道长度大于等于50m时,必须设置采光井。

七、制图要求

1、按照交通部文件图例要求,本项目所有图纸一律采用“注”,不采用“附

注”。

2、标注箭头统一采用单箭头;

3、设计文件采用A3图幅,加长A3图分割成标准A3图幅打印,以方便文

件出版。

4、字体:图框采用仿宋_GB2312,图纸采用FSDB、FSDB_E。字高:标

题、剖面符号字高5 ,附注、方向字高4,表格中文字高3,标注、说明字高2.5,钻孔说明字高2.0;实际字高为规定字高×全局比例。宽度比例:0.75。

5、图框中图名分上下两层。

上层注明桥名,整体式路基一般桥为:Kxxx+xxxXXX大桥(方案一),整体式路基错孔桥为:左K11+655.5/右K11+635.5XXX大桥(方案一).

下层注明图名:桥型布置图,图框右上角标为该图纸“第几页/共几页”。

6、其他未详尽事宜请及时提出商讨,以完善本规定,力求设计文件的统一。

数据库设计规范范本

数据库设计规范

1概述 1.1目的 软件研发数据库设计规范作为数据库设计的操作规范,详细描述了数据库设计过程及结果,用于指导系统设计人员正确理解和开展数据库设计。 1.2适用范围 1.3术语定义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常见的商业DBMS有Oracle, SQL Server, DB2等。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在给定的应用场景下,构造适用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概念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以实体-关系(Entity-RelationShip,简称E-R)理论为基础,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扩充。它从用户的观点出发对信息进行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概念级别的设计,独立于机器和各DBMS产品。能够用Sybase PowerDesigner工具来建立概念数据模型(CDM)。 逻辑数据模型:将概念数据模型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能够用Sybase PowerDesigner工具直接建立逻辑数据模型(LDM),或

者经过CDM转换得到。 物理数据模型:在逻辑数据模型基础上,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能够用Sybase PowerDesigner工具直接建立物理数据模型(PDM),或者经过CDM / LDM转换得到。 2数据库设计原则 按阶段实施并形成该阶段的成果物 一般符合3NF范式要求;兼顾规范与效率 使用公司规定的数据库设计软件工具 命名符合公司标准和项目标准 3数据库设计目标 规范性:一般符合3NF范式要求,减少冗余数据。 高效率:兼顾规范与效率,适当进行反范式化,满足应用系统的性能要求。 紧凑性:例如能用char(10)的就不要用char(20),提高存储的利用率和系统性能,但同时也要兼顾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易用性:数据库设计清晰易用,用户和开发人员均能容易地理解。

初步设计审查专家组意见

初步设计审查专家组意见

附件1 绍兴孙端至曹娥公路绍兴县段公路工程 初步设计审查专家组意见 根据省交通运输厅《关于组织绍兴孙端至曹娥公路绍兴县段初步设计审查的通知》(浙交会〔2011〕49号),2011年4月2日,省公路管理局在杭州主持召开了绍兴孙端至曹娥公路绍兴县段初步设计审查会议。参加会议的有省、绍兴市、上虞市、绍兴县等有关单位的领导、专家和代表,并成立了专家组(名单附后)。与会代表听取了设计单位华汇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对初步设计的介绍及宁波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的咨询意见后,进行了认真的讨论。现将专家组意见综述如下: 一、路线走向和工程规模 赞同本项目起点设在钱陶公路孙端收费站以东南800米,小库村附近钱陶公路桩号K33+856处,路线自西向东,经村头村和樊浦村,终点位于绍兴县与上虞市界河东向上虞侧河岸,路线全长2.950km,其中大桥125.8延米/1座,中桥126.4延米/3座。 初步设计所确定的路线走向和工程规模基本符合“工可”批复意见。 二、工程技术标准 赞同本项目按部颁《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中的一级公路双向六车道技术标准设计,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31m,路幅布置为:行车道宽2×3×3.75米+中央分隔带宽2.0米+路缘带宽2×0.5米+硬路肩2×2.75米;桥涵净空应满足公路建筑界限要求,桥涵设计荷载为公路-I级,路面设计标准轴载:BZZ-100。桥涵设计洪水频率1/100。 其余技术指标须符合相应技术标准要求。 三、路线 (一)赞同初步设计提出的路线起终点位置和主要控制点。 (二)建议优化纵断面设计,以利减少填方数量,降低工程造价。 四、路基、路面 (一)原则赞同设计提出的路基横断面布置型式和组成尺寸。 (二)赞同采用沥青砼路面,面层结构采用5厘米厚AC-13C型沥青砼+7厘米厚AC-20C型沥青砼。基层、底基层采用水泥稳定碎石。 (三)赞同桥头软基路段采用预应力管桩处理方案,建议根据软基厚度等调整优化管桩桩长和过渡段设计。 (四)建议新老路基搭接段取消钢塑格栅。 (五)加筋挡墙与其他挡墙形式作比选。 五、桥梁、涵洞 (一)赞同1号桥及2号桥上部结构采用25米预应力

铁路电力设计规范

UDC 中国铁路总公司标准Q B P Q/CR XXX-201X 铁路电力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railway electric power (征求意见稿) 201X- 发布 201X- 实施 中国铁路总公司发布

前言

目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4) 4 供配电系统 (5) 4.1 负荷分级及供电要求 (5) 4.2 电源及电压选择 (7) 4.3 系统配置 (11) 4.4 电能质量和无功补偿 (15) 5 变、配电所 (17) 5.1 一般规定 (17) 5.2 所址选择及所区布置 (17) 5.3 电气主接线、设备选择及布置 (19) 5.4 变电台和箱式变电站 (23) 5.5 测量表计、继电保护配置 (24) 6 光伏发电系统 (29) 6.1 一般规定 (29) 6.2 系统配置与电气设计 (31) 6.3 设备布置和安装 (38) 6.4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40) 7 应急柴油发电站 (43) 7.1 一般规定 (43) 7.2 系统配置与电气设计 (43) 7.3 站址选择与设备布置 (46) 7.4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49) 8 电力远动系统 (52) 8.1 一般规定 (52) 8.2 系统设计 (52) 8.3 系统功能及信息量 (54) 8.4 远动通道及远动通信规约 (55) 8.5 对相关专业的要求 (56) 8.6 工作条件及环境要求 (56) 8.7 电源 (56) 9 机电设备监控系统 (57) 9.1 一般规定 (57) 9.2 系统设计 (58) 9.3 系统功能 (61) 9.4 硬件、软件配置 (63) 9.5 布线 (64) 10 架空电力线路 (65) 10.1 一般规定 (65) 10.2 路径选择 (65) 10.3 气象条件 (66) 10.4 导线选择及线路架设 (67) 10.5 绝缘子和金具 (70) 10.6 杆塔、拉线和基础 (72) 10.7 开关设备 (74) 10.8 安全距离及交叉、接近 (75) 11 电缆线路 (85)

软件工程-数据库设计规范与命名规则

数据库设计规范、技巧与命名规范 一、数据库设计过程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手段。 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 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数据库设计的各阶段: A、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现实世界的需求)。 B、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和各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信息世界模型),用E-R图来描述。 C、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 然后根据用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VIEW)形成数据的外模式。 D、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1. 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收集和分析,结果得到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 需求分析的重点:调查、收集与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需求分析的方法:调查组织机构情况、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协助用户明确对新系统的各种要求、确定新系统的边界。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跟班作业、开调查会、请专人介绍、询问、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查阅记录。 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类方法。自顶向下的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 简称SA方法)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机构入手,采用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并把每一层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 数据流图表达了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系统中的数据则借助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简称DD)来描述。 2.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DBMS的概念模型,可以用E-R图表示。 概念模型用于信息世界的建模。概念模型不依赖于某一个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概念模型可以转换为计算机上某一 DBMS 支持的特定数据模型。 概念模型特点: (1) 具有较强的语义表达能力,能够方便、直接地表达应用中的各种语义知识。 (2) 应该简单、清晰、易于用户理解,是用户与数据库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的语言。 概念模型设计的一种常用方法为IDEF1X方法,它就是把实体-联系方法应用到语义数据模型中的一种语义模型化技术, 用于建立系统信息模型。 使用IDEF1X方法创建E-R模型的步骤如下所示:

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解读

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解读 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解读一、数据中心是一切信息化的基础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报告中指出:新兴产业和新兴业态是竞争高地。要实施高端装备、信息网络、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重大项目,把一批新兴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云计算、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信息化的基础是数据中心,可以说,没有数据中心就没有信息化的发展。 二、规范编制目的 1、电子信息技术平均2.5年发展一代,每一代IT技术的发展都意味着其支持技术的发展,即数据中心环境要求、建筑与结构、空气调节、电气、电磁屏蔽、网络系统与布线、智能化、给水排水、消防等技术的发展,这些技术的发展需要相关技术规范的支持。 2、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于2008年发布实施,到2015年《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已运

行了7年,意味着电子信息技术已发展了3代,需要规范做相应修改。 3、将《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更名为《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的主要目的是适应目前国内数据中心的建设需要以及更好地进行国际交流。 三、规范编写原则 1、可实施性原则 本规范在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规范的基础上,注重设计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为设计人员提供实用的设计方法。 2、先进性原则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在满足中国数据中心行业发展的前提下,吸取国外有关数据中心设计的优点,结合中国数据中心行业的具体情况,增加补充具有数据中心行业特点的相关条文规定。主要围绕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可用性、安全、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进行编写,具有一定的技术先进性和前瞻性。3、科学性原则 本规范提出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归纳总结了国内外数据中心行业的经验,是众多行业专家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来的,是以现行有效的相关法规、标准、规范为基础,并充分考虑数据中心行业的特点和特殊性。 4、协调性原则

数据库设计和编码规范

数据库设计和编码规范 Version

目录

简介 读者对象 此文档说明书供开发部全体成员阅读。 目的 一个合理的数据库结构设计是保证系统性能的基础。一个好的规范让新手容易进入状态且少犯错,保持团队支持顺畅,系统长久使用后不至于紊乱,让管理者易于在众多对象中,获取所需或理清问题。 同时,定义标准程序也需要团队合作,讨论出大家愿意遵循的规范。随着时间演进,还需要逐步校订与修改规范,让团队运行更为顺畅。 数据库命名规范 团队开发与管理信息系统讲究默契,而制定服务器、数据库对象、变量等命名规则是建立默契的基本。 命名规则是让所有的数据库用户,如数据库管理员、程序设计人员和程序开发人员,可以直观地辨识对象用途。而命名规则大都约定俗成,可以依照公司文化、团队习惯修改并落实。 规范总体要求 1.避免使用系统产品本身的惯例,让用户混淆自定义对象和系统对象或关键词。 例如,存储过程不要以sp_或xp_开头,因为SQL SERVER的系统存储过程以 sp_开头,扩展存储过程以xp_开头。 2.不要使用空白符号、运算符号、中文字、关键词来命名对象。 3.名称不宜过于简略,要让对象的用途直观易懂,但也不宜过长,造成使用不方 便。 4.不用为数据表内字段名称加上数据类型的缩写。 5.名称中最好不要包括中划线。

6.禁止使用[拼音]+[英语]的方式来命名数据库对象或变量。 数据库对象命名规范 我们约定,数据库对象包括表、视图(查询)、存储过程(参数查询)、函数、约束。对象名字由前缀和实际名字组成,长度不超过30。避免中文和保留关键字,做到简洁又有意义。前缀就是要求每种对象有固定的开头字符串,而开头字符串宜短且字数统一。可以讨论一下对各种对象的命名规范,通过后严格按照要求实施。例如:

初步设计报告评审意见

五指山市南圣河防洪整治工程(红星小学至福安段) 初步设计报告评审意见 2017年2月9日,海南省水务厅组建专家组(名单附后)在海口市对《五指山市南圣河防洪整治(红星小学至福安段)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以下简称《初设报告》)进行评审。海南省水务厅、五指山市水务局、海南宏生勘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单位)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专家组及单位代表察看了工程现场(2月8日)、听取了设计汇报、审阅了相关资料,并认真进行评议,认为本《设计报告》工作深度基本满足《中小河流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指导意见》(水规计〔2011〕277号文)等技术标准相关要求,基本同意本设计报告。主要评审意见如下: 一、工程建设必要性 根根南圣河治理规划,为保障河道两岸防洪安全,与上下游、左右岸已建防洪体系相衔接,提高河道堤防整体防洪标准与河道行洪能力,稳定河势,防止岸坡坍塌,保护部队基地,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建设本工程,是必要的。 二、水文 1、水文分析计算内容基本齐全,基本满足项目要求。 2、气象、径流、泥沙及洪水计算资料基本齐全可靠。 3、采用《海南省五指山市南圣河防洪整治工程(市区至南圣段初步设计报告)(2010年)的设计洪水成果基本合适。 4、水文设计分析计算方法基本正确,成果基本合理。 5、排涝设计分析计算方法基本可行。 三、工程地质

1、本次工程地质勘察范围、勘察实物量基本符合规范要求,对拟建堤段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基本合理。 2、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相应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 3、本阶段基本查明了堤基的岩土分层、地质结构以及主要的工程地质问题,对堤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的评价基本合理。 4、已基本查明堤岸岩土的类型、性质及地质结构条件。 5、工程场地岩土和填筑土料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基本合理。 6、基本查明天然建筑材料的分布情况,储量和质量基本满足要求。 7、下一阶段应进一步查明L1+766桩号(排水涵位置)的工程地质情况。 四、工程任务和规模 1、本工程的任务是保护两岸城区不受洪水侵害,且与已建的堤防工程连接,形成封闭的防洪体系,发挥整体防洪效益,也有利于改善河道水生态环境。 2、同意本工程防洪标准为20年一遇,相应洪峰流量2083m3/s 合理。水面线起算断面及相应水位选定基本可行,计算成果合理。基本同意施工洪水标准为5年一遇。 3、基本同意10年一遇24小时暴雨1天排干的排涝标准及排涝流量计算成果。 4、河道整治工程治导线、工程总体布局基本合理。 5、本工程新建堤防长度1920m,排涝涵2座,河道清淤疏浚4258m。 五、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1、同意防洪堤工程级别为4级,主要建筑物级别为4级。

主编解读Vol.3|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A级数据中心的性能要求

主编解读V ol.3|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A级 数据中心的性能要求 GB50174-2017《数据中心设计规范》的前身是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基于当时“机房”的建设情况,《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规定的A 级机房的性能要求只有一个,即“A级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的场地设施应按容错系统配置,在电子信息系统运行期间,场地设施不应因操作失误、设备故障、外电源中断、维护和检修而导致电子信息系统运行中断。”这一性能要求对规范A 级数据中心的设计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随着互联网、云计算技术的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成本和对单个数据中心可靠性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为此新版《数据中心设计规范》在要求A级数据中心满足“容错”要求的前提下,扩展了A级数据中心的性能要求。基本性能要求:A级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宜按容错系统配置,在电子信息系统运行期间,基础设施应在一次意外事故后或单系统设备维护或检修时仍能保证电子信息系统正常运行。意外事故包括操作失误、设备故障、正常电源中断等,一般按照发生一次意外事故做设计,不考虑多个意外事故同时发生。设备维护或检修也只考虑同时维修一个系统的设备,不考虑多系统的设备同时维修。在一次意外事故发生后或单系统设备维护或检修时,基础设施能够

满足电子信息设备基本运行需求。 是否是A级数据中心,最简单的判定方法:当数据中心经历了一次突发设备故障或人为操作失误后仍然可以满足IT设备正常运行的基本需要,这个数据中心就是A级数据中心。扩展性能要求之一:A级数据中心同时满足下列要求时,电子信息设备的供电可采用不间断电源系统和市电电源系统 相结合的供电方式:1、设备或线路维护时,应保证电子信息设备正常运行;2、市电直接供电的电源质量应满足电子信息设备正常运行的要求;3、市电接入处的功率因数应符合当地供电部门的要求;4、柴油发电机系统应能够承受容性负载的影响;5、向公用电网注入的谐波电流分量(方均根值)允许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T14549的有关规定。 这个扩展性能要求主要针对互联网和云计算数据中心希望 降低建设成本的夙愿,在市电符合要求,且数据中心向电网输送的谐波“垃圾”量低于国家标准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采用一路市电+一路UPS电源(直流或交流)的供电方案,其主要目的是在保证可用性的前提下,降低数据中心总体拥有成本(TCO)。 扩展性能要求之二:当两个或两个以上地处不同区域的数据中心同时建设,互为备份,且数据实时传输、业务满足连续性要求时,数据中心的基础设施可按容错系统配置,也可按

数据库设计规范

数据库设计规范 V 1.0 2007-8-28

目录 1) 目的 (3) 2) 范围 (3) 3) 术语 (3) 4) 设计概要 (3) 5) 命名规范(逻辑对象) (4) 6) 数据库对象命名 (6) 7) 脚本注释 (8) 8) 数据库操作原则 (9) 9) 常用字段命名(参考) (9)

1) 目的 为了统一公司软件开发的设计过程中关于数据库设计时的命名规范和具体工作时的编程规范,便于交流和维护,特制定此规范。 2)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开发组全体人员,作用于软件项目开发的数据库设计、维护阶段。 3) 术语 数据库对象:在数据库软件开发中,数据库服务器端涉及的对象包括物理结构和逻辑结构的对象。 物理结构对象:是指设备管理元素,包括数据文件和事务日志文件的名称、大小、目录规划、所在的服务器计算极名称、镜像等,应该有具体的配置规划。一般对数据库服务器物理设备的管理规程,在整个项目/产品的概要设计阶段予以规划。 逻辑结构对象:是指数据库对象的管理元素,包括数据库名称、表空间、表、字段/域、视图、索引、触发器、存储过程、函数、数据类型、数据库安全性相关的设计、数据库配置有关的设计以及数据库中其他特性处理相关的设计等。 4) 设计概要 ?设计环境 数据库:ORACLE 9i 、MS SQL SERVER 2000 等 操作系统:LINUX 7.1以上版本,显示图形操作界面; RedHat 9 以上版本 WINDOWS 2000 SERVER 以上 ?设计使用工具 使用PowerDesigner 做为数据库的设计工具,要求为主要字段做详尽说 明。对于SQL Server 尽量使用企业管理器对数据库进行设计,并且要求 对表,字段编写详细的说明(这些将作为扩展属性存入SQL Server中) 通过PowerDesigner 定制word格式报表,并导出word文档,作为数据 字典保存。(PowerDesigner v10 才具有定制导出word格式报表的功能)。

关于东平新城学校初步设计评审意见

关于东平新城学校初步设计评审意见 根据佛山市东平新城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关于对东平新城学校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进行审查的申请及送审的该工程初步设计文件以收悉。市建设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了评审,原则同意该工程的初步设计。现将具体审查意见批复如下。请你公司根据评审意见的要求,对该项目的初步设计修改完善后,再开展下一阶段的施工图设计工作。 一、总平面部分 1、小学应该封闭管理。现在接送学生的小车很多,造成交通堵塞。应考虑接送车停放问题。 2、是48个班还是60应明确,并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小学教学楼不应超过四层。 3、文件有绿地指标,但范围不清晰。须明确计算为绿地的范围,提供有效证明材料。 4、建筑各向退缩道路红线及用地边线的尺寸应明确标明。并符合规划条件要求。宿舍楼退让西面红线距离不应小于6.5米;明确标注各建筑之间的间距。 5、应标注周边道路名称、道路宽度及城市道路转弯半径。 6、总平面中的实验楼、宿舍楼、教学楼平面与建筑平面不符。 7、应考虑竖向设计。 8、体育馆北侧地下停车库出入口如何通达?应有整个校区交通

流线组织图。 9、宿舍楼之间间距及退缩用地边线不符合设计条件要求。 10、球场看台退缩用地边线须符合建构筑物退缩要求。 11、电房等配套设施须标注使用功能。 12、围墙退缩道路红线须满足管线敷设和设计要求。 13、北栋宿舍楼应允许消防车靠近以便于有火警时及时实施扑救。鸟瞰图中的树木应予删除。 14、鸟瞰图中,体育馆与教学楼之间车道上方的装饰物会妨碍消防车的登高作业,应予删除。 15、宿舍、食堂东面的大平台和大楼梯影响了消防车的靠近,需要修改。 16、总平面图中,宿舍食堂南边的道路狭窄,也会影响消防车的靠近。由于该处南边的用地不属学校范围,如没有道路时,对消防扑救有一定的影响。 17、绿化品种中要注意有无毒树种和有花粉的树种或花木的存在。尽量不要采用落叶的树种。 18、体育馆周边太拥挤,大型活动时,缓冲空间不够。 二、单体建筑部分 1、图书馆、试验室单面对外开窗,通风采光不好,望改进。 2、空调机采用分体式空调机,建筑立面需要作相应处理。 3、除体育馆外,须进行天面绿化设计。 4、建筑的色彩应适当丰富。可以有少量的变化,但切忌使用纯

初步设计审查程序

初步设计审查程序 一、提交以下资料: 1、项目立项批文或经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等)文件; 2、规划部门规划意见; 3、特殊项目相关管理部门意见; 4、初步设计文件(含项目概算); 二、安排审查日期,发放会议通知; 三、审查合格项目,批复初设审查批文;

基本建设项目报批程序 政府投资项目审批程序 一.报批程序:项目建议书审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工程初步设计审批--------工程开工报告审批。 二.申报材料: (一)报批项目建议书应提交的材料 1.项目业主单位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申请审批项目建议书的文件; 2.项目建议书文本,大中型项目和有特殊规定的项目须附预可行性研究报告;3.市行业主管部门的行业审查意见; 4.初步的资金筹措方案。 (二)报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应提交的材料 1. 项目业主单位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的申请审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文 件; 2. 具备相应的工程咨询资质机构编制的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文本; 3. 大中型项目应有相应资质工程咨询机构的评估报告或论证会专家评审意 见; 4. 市行业主管部门的行业审查意见; 5. 资信证明,包括财政资金承诺函、单位自有资金证明、银行贷款资金意向 书等有关资金证明; 6. 工程招标方案; 7. 经营性项目,要提出项目法人组建方案; 8. 法律法规规定的城市规划选址、用地预审、环保评价、地震安全性评价,涉 及人防、消防、文物保护、劳动安全预评价、卫生防疫(产生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岸线规划、海域使用、征用林地、取水许可、水土保持、水工程防洪规划同意书、流域综合规划同意书和涉河工程防洪审查同意书等前置批准文件,总平面规划批文,旧城改造项目须有省批准的拆迁计划文件,房地产开发项目须有相应的开发资质,危房改造项目须有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危房鉴定书;

数据库设计规范

1概述 1.1目的 软件研发数据库设计规范作为数据库设计的操作规范,详细描述了数据库设计过程及结果,用于指导系统设计人员正确理解和开展数据库设计。 1.2适用范围 1.3术语定义 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常用的商业DBMS有Oracle, SQL Server, DB2等。 数据库设计:数据库设计是在给定的应用场景下,构造适用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概念数据模型:概念数据模型以实体-关系 (Entity-RelationShip,简称E-R)理论为基础,并对这一理论进行了扩充。它从用户的观点出发对信息进行建模,主要用于数据库概念级别的设计,独立于机器和各DBMS产品。可以用Sybase PowerDesigner工具来建立概念数据模型(CDM)。 逻辑数据模型:将概念数据模型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可

以用Sybase PowerDesigner工具直接建立逻辑数据模型(LDM),或者通过CDM转换得到。 物理数据模型:在逻辑数据模型基础上,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可以用Sybase PowerDesigner工具直接建立物理数据模型(PDM),或者通过CDM / LDM转换得到。 2数据库设计原则 按阶段实施并形成该阶段的成果物 一般符合3NF范式要求;兼顾规范与效率 使用公司规定的数据库设计软件工具 命名符合公司标准和项目标准 3数据库设计目标 规范性:一般符合3NF范式要求,减少冗余数据。 高效率:兼顾规范与效率,适当进行反范式化,满足应用系统的性能要求。 紧凑性:例如能用char(10)的就不要用char(20),提高存储的利用率和系统性能,但同时也要兼顾扩展性和可移植性。 易用性:数据库设计清晰易用,用户和开发人员均能容

Greenplum数据库设计开发规范

G r e e n p l u m数据库设 计开发规范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目录

第一章前言 1.1文档目的 随着Greenplum数据库的正式上线使用。为了保证Greenplum 数据仓库系统平台的平稳运行,保证系统的可靠性、稳定性、可维护性和高性能。特制定本开发规范,以规范基于Greenplum数据库平台的相关应用开发,提高开发质量。 1.2预期读者 Greenplum数据仓库平台应用的设计与开发人员; Greenplum 数据仓库平台的系统管理人员和数据库管理员; Greenplum 数据仓库平台的运行维护人员; 1.3参考资料 参考Greenplum4.3.x版本官方指引: 《GPDB43AdminGuide.pdf》 《GPDB43RefGuide.pdf》 《GPDB43UtilityGuide.pdf》

第二章设计规范 2.1数据库对象数量 数据库对象类型包括数据表、视图、函数、序列、索引等等,在Greenplum数据库中,系统元数据同时保存在Master 服务器和Segment 服务器上,过多的数据库对象会造成系统元数据的膨胀,而过多的系统元数据造成系统运行逐步变慢;同时,类似数据库的备份、恢复、扩容等较大型的操作都导致效率变慢。因此,依据GreenplumDB产品的最佳时间,单个数据库的对象数量,应控制在10万以内。 GP数据库的对象包括:表、视图、索引、分区子表、外部表等。 如果数据表的数量太多,建议按应用域进行分库,尽量将单个数据库的表数量控制在10万以内,可以在一个集群中创建多个数据库。 【备注】:在Greenplum数据库中,一张分区表,在数据库中存储为一张父表、每张分区子表都是一张独立的库表;例如:一张按月进行分区的存储一年数据的表,如果含默认分区,共14张表。 2.2表创建规范 为了避免数据库表数量太多,避免单个数据表的数据量过大,给系统的运行和使用带来困难,在Greenplum数据库中需遵循如下的表创建规范: 1、GP系统表中保存的表名称都是以小写保存。通常SQL语句中表名对大小写不敏感。但不允许在建表语句中使用双引号(“”)包括表

数据库设计规范

- 茶马古道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数据库设计规范 V 1.0 版权所有

文档信息 作者: 创建日期(yyyy-mm-dd): 审核者: 审核日期(yyyy-mm-dd): 最后修订者: 最后修订日期(yyyy-mm-dd): 文档类型: 文档修订历史 版本号修订日期修订者修订内容1.0.0 2011.9.20 金洋初始化

数据库约定 对应于XXXX MYSQL数据库环境的数据库类型定义如下表:1 Development Database 开发环境使用 开发环境数据库 2 Quality Assurance Database 质保环境使用 质保环境数据库 3 Production Database 生产环境使用 生产环境数据库 4 Training Database 培训环境使用 培训环境数据库 5 SIT Database 集成测试环境使用集成测试环境数据库 数据库字符集选择UTF8字符集 (建库时确定) 1. 数据库元素命名规范 长度约定:字段名,表名,视图名称等长度不能超过25个字符1.1. 表命名规范 数据类型数据类型(英文)前缀 主数据Master Data Table TM 业务事务处理数据Transaction Data Table TT 关系表Relationship Table TR 代码列表Code List Table TC 接口表Interface Table TI 系统管理表System administration Table TS 日志表Log Table TL 历史表History Table TH 中间临时表Temparory table TE 汇总表Aggregation Table TA 归档表Archivie Table TZ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书

项目登记号:()号 成都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 专家审查意见书 建设单位:成都亚宝置业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成都亚宝高新劲松项目 工程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南部新开发区 设计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四川省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勘察单位: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审查专家:李国文、陈芳培、祝鸿钧 刘迪先、侯素铭、张佳宁、朱锦云 完成日期:2011年4月

专业:建筑审查意见(共1 页)第1 页 工程概况: 亚宝高新劲松项目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南部高新开发区。项目总净用地亩。分为两个地块,1地块净用地亩。本初设为一地块的一期工程,规划净用地㎡,规划总建筑面积㎡。一期包括二层地下室(附建人防)六栋底层带商铺或物管用的25~34层的一类高层住宅和一栋2层独立的商业楼。 基本评价: 1.总平面布置合理,有利于建筑群的空气流动、满足日照的要求,区内环境较好。 2.室外交通组织合理、流畅,满足消防作业和使用的要求。 3.地下室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符合规范要求。 4.住宅平面布局紧凑,采光好。 5.人防设计建筑面积3703㎡,符合国家规定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的要求。意见和建议: 1.土建设计依据中也应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公安部关于“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的通知。 2.节能设计很具体。但是外墙保温材料为“无机保温砂浆,”这种统称有些模糊,应当明确具体材料的名称,如复合水泥基玻化中空微珠。目前省内只有它可以达到耐火等级A级。关于屋面“通知”也要求A级,不好办,四川省有关部门还未强求一定要A级。 3.商业楼的首层室内与两座楼梯都不相通,这与规范无关。但是如果首层将来作局部夹层,最好利用原楼梯(从室内就可到夹层)。 4.所有住宅电梯都标为消防电梯,建议在平面图上明确一台无障碍电梯。 5.住宅C4型入门外有一个走道,建议入户门不要用FDMz,可以采用普通防盗门。 设计人员 (勘察人员) 专家工作单位四川西南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审查专家职务职称教授级高级建 筑师 联系电话028-

IDC机房建设要求

IDC机房建设要求 一.物理要求: 1.根据功能的不同,IDC 可以划分为主机房区、支持区和辅助区。 主机房区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支持区包括:高低压变配电房、发电机房、UPS 电池电力室、空调机房、设备监控机房、接入室和消防控制中心等。辅助区包括:客户接待区、客户操作区、监控室、大客户休息区、会议室等,可根据实际功能需要进行选择性设置。 2.IDC 机楼天面应做一级防水,地下室防水等级应为一级。 3.机房净高一般在2.5m~3.2m;计算机机房楼板荷载:A级>500kg/m2 B级>300kg/m2空调机房、供电设备用房>1000kg/m2 4.架空地板的高度应通过计算确定,确保地板下断面风速控制在 1.5~ 2.5m/s,单机架功率不小于 3.2kW 时,活动地板高度不宜小 于500mm;单机架功率不小于4kW 时,活动地板高度不宜小于600mm; 单机架功率不小于4.8kW 时,活动地板高度不宜小于700mm。 5.为合理规划机房内气流组织,建议机房内机架统一按面对面、背 靠背方式排列,即相邻二列机柜的正面板相对或者背面板相对排列。其中冷通道应不少于1000mm,热通道应不少于700mm。 6.IDC 机房的建筑平面和空间布局应具有灵活性。主体结构宜采用 大空间及大跨度柱网,大型IDC 柱网宜大于7.2 米,中小型柱网

不应小于6.0 米。有地下车库的应考虑与小车停车位经济模数结合。 二.关于电源和UPS 1.按照电信相关规定,供电电源应符合下列规定:A、B 级IDC 应由 两个电源供电,两个电源不应同时受到损坏;C 级IDC 应由两回线路供电。 2.除由市电电源供电外,应配置可靠的备用发电机作为应急电源, 发电机组应具有快速自动启动、自动切换、自动停机和遥测、遥信功能。市电电源与发电机后备电源的切换应采用具有旁路隔离功能的自动转换装置;自动转换装置检修时,不应影响电源的切换。 3.企业的数据中心需要采用发电机阵列,其可以提供数据中心正常 运行所必要的电力。例如谷歌就已经在其位于爱荷华州的数据中心安装了30多台发电机。 4.柴油发电机房的确定:考虑到柴油发电机组的进风、排风、排烟 等情况,如果有条件时机房最好设在首层。但是,高层建筑功能较复杂,对面积的利用率要高,因此,一般把发电机房设在地下室的地下一层,不宜设在地下二层及以下。这时,解决好通风、防潮、机组的排烟、消音和减振就显得非常重要,在设计中要注意处理好。机房选址时应注意以下几点:不应设在四周无外墙的房间,为热风管道和排烟管道伸出室外创造有利条件;尽量避

数据库设计规范

数据库设计规范 一、数据库设计过程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资源管理最有效的手段。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有效存储数据,满足用户信息要求和处理要求。 数据库设计中需求分析阶段综合各个用户的应用需求(现实世界的需求),在概念设计阶段形成独立于机器特点、独立于各个dbms产品的概念模式(信息世界模型),用e-r图来描述。在逻辑设计阶段将e-r图转换成具体的数据库产品支持的数据模型如关系模型,形成数据库逻辑模式。然后根据用户处理的要求,安全性的考虑,在基本表的基础上再建立必要的视图(view)形成数据的外模式。在物理设计阶段根据dbms特点和处理的需要,进行物理存储安排,设计索引,形成数据库内模式。 1. 需求分析阶段 需求收集和分析,结果得到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和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需求)。 需求分析的重点是调查、收集与分析用户在数据管理中的信息要求、处理要求、安全性与完整性要求。 需求分析的方法:调查组织机构情况、调查各部门的业务活动情况、协助用户明确对新系统的各种要求、确定新系统的边界。 常用的调查方法有:跟班作业、开调查会、请专人介绍、询问、设计调查表请用户填写、查阅记录。 分析和表达用户需求的方法主要包括自顶向下和自底向上两类方法。自顶向下的结构化分析方法(structured analysis,简称sa方法)从最上层的系统组织机构入手,采用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并把每一层用数据流图和数据字典描述。 数据流图表达了数据和处理过程的关系。系统中的数据则借助数据字典(data dictionary,简称dd)来描述。 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它是关于数据库中数据的描述,即元数据,而不是数据本身。数据字典通常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五个部分(至少应该包含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和在每个表内的主外键)。 数据项描述={数据项名,数据项含义说明,别名,数据类型,长度, 取值范围,取值含义,与其他数据项的逻辑关系} 数据结构描述={数据结构名,含义说明,组成:{数据项或数据结构}} 数据流描述={数据流名,说明,数据流来源,数据流去向, 组成:{数据结构},平均流量,高峰期流量} 数据存储描述={数据存储名,说明,编号,流入的数据流,流出的数据流, 组成:{数据结构},数据量,存取方式} 处理过程描述={处理过程名,说明,输入:{数据流},输出:{数据流}, 处理:{简要说明}}

建筑工程初步设计专家审查意见书.docx

百度文库 项目登记号:()号 成都市建筑工程初步设计 专家审查意见书 建设单位:成都亚宝置业有限公司 工程名称:成都亚宝高新劲松项目 工程地址:成都市高新区南部新开发区 设计单位:四川省建筑设计院 四川省城市建筑设计研究院 勘察单位:四川省川建勘察设计院 审查专家:李国文、陈芳培、祝鸿钧 刘迪先、侯素铭、张佳宁、朱锦云 完成日期:2011年 4 月

专业:建筑审查意见(共1页)第1页 工程概况: 亚宝高新劲松项目位于成都市高新区南部高新开发区。项目总净用地亩。分为两个地块,1地块净用地亩。本初设为一地块的一期工程,规划净用地㎡,规划总建筑面积㎡。一期包 括二层地下室(附建人防)六栋底层带商铺或物管用的25~34 层的一类高层住宅和一栋2层独立的商业楼。 基本评价: 1.总平面布置合理,有利于建筑群的空气流动、满足日照的要求,区内环境较好。 2.室外交通组织合理、流畅,满足消防作业和使用的要求。 3.地下室防火分区和安全疏散符合规范要求。 4.住宅平面布局紧凑,采光好。 5.人防设计建筑面积3703 ㎡,符合国家规定和“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的要求。 意见和建议: 1.土建设计依据中也应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公安部关于“民用建筑外保温系统及外墙装饰防火暂行规定”的通知。 2.节能设计很具体。但是外墙保温材料为“无机保温砂浆,”这种统称有些模糊,应当 明确具体材料的名称,如复合水泥基玻化中空微珠。目前省内只有它可以达到耐火等级 A 级。关于屋面“通知”也要求 A 级,不好办,四川省有关部门还未强求一定要 A 级。 3.商业楼的首层室内与两座楼梯都不相通,这与规范无关。但是如果首层将来作局部夹层,最好利用原楼梯(从室内就可到夹层)。 4.所有住宅电梯都标为消防电梯,建议在平面图上明确一台无障碍电梯。 5.住宅 C4 型入门外有一个走道,建议入户门不要用FDMz,可以采用普通防盗门。 设计人员 专家工作单位四川西南建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勘察人员 ) 审查专家职务职称教授级高级建 联系电话028-筑师

IDC表设计规范说明

数据库表设计规范 目的 为了规范数据库设计,减少设计失误,提高数据安全及性能,特制订本规范。 适用范围 适用本系统MySQL数据库。原则上,数据库设计应遵循本规范说明,特殊情况可例外,但需说明原因。 规范 命名 1.库名、表名、字段名必须使用小写字母,命名有需要的话采用下划线分割 2.库名、表名、字段名禁止超过32个字符 3.库名、表名、字段名支持最多64个字符,但为了统一规范、易于辨识以及减少传输量,禁止超过32个字符。 4.库名、表名、字段名禁止使用MySQL保留字 表 1.减少或避免使用临时表; 2.每一个表都需要设置主键 3.表没有主键,INNODB会默认设置隐藏的主键列;没有主键的表在定位数据行的时候非常困难,也会降低基于行复制的效率。 范式 1.表不要求一定满足第三范式,根据实际情况可适当添加冗余字段。 2.我们的原则是一个SQL最好只操作一个表,最多不能超过3个表的关联。如果实现一个常用的功能需要一个关联多表的查询,则需要重新考虑设计。 3.由程序保证冗余数据的维护。

约束 1.对于字典类型的表,因数据量小,修改少,影响面大,应依赖数据库约束来确保数据质量。 2.对于日志或流水型表,为了提升效率,可以释放放宽限制。 之所以分开,是从性能以及影响面考虑的。 对于字典类型的数据,因为修改少,约束给其性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忽略。但是一个数据字段的数据错误,影响面非常广,因此,需要非常严谨。前段程序或者手工添加此类数据时,容易出现错误,因此需要通过约束来保证其数据的质量。 日志或者流水型表刚好相反,它一般只影响个别用户,但数据量较大,修改较为频繁,性能优先。 字段 1.对于字段设计,概况下来一个原则是:越简单越好,越小越好。 2. 选择最合适的数据类型,能用数字类型不用varchar类型;能用date/datetime类型不用varchar 类型;避免使用char类型;不使用浮点数,可以通过乘以一个系数来转换为整型数据。 3. 字段长度定义遵循最小化原则,够用就行,不能贪图方便定义很大的长度。 过大的长度容错性高,容易出现低质量数据。 4.一个表的字段个数控制在30-50个字段以内;如果字段超过50个,可考虑将字段按冷热程度分表。这样做虽然会给应用带来更多的代码开发量,但对于热表来说,这样做可以提升buffer利用率,减少IO,提升查询的效率。 每一个重要的业务表都加上 create_time 和 isDel 两个字段,数据类型为datetime和integer; 索引/主键设计 1.主键由一个字段构成,最多不要超过3个,禁止超过3个字段的组合主键。如果业务要求,则创建一个自增字段作为主键,再添加一个唯一索引。 如果查询都是基于主键字段,且只有1个及以下辅助索引,则限制可以放宽。

《数据库设计规范》(参考Word)

神州泰岳 数据库设计规范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1月11日

文档属性 文档变更 文档送呈

目录 1 前言 (6) 2 数据库的设计方法及流程 (7) 2.1 设计方法 (7) 2.2 设计流程 (8) 2.2.1 需求分析阶段 (8) 2.2.2 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9) 2.2.3 逻辑设计阶段 (9) 2.2.4 物理设计阶段 (9) 2.2.5 数据库实施阶段 (10) 2.2.6 数据库运行维护阶段 (10) 2.2.7 建模工具 (10) 3 数据库设计规范 (11) 3.1 数据库规范化的五个要求 (11) 3.1.1 要求一:表中应该避免可为空的列 (11) 3.1.2 要求二:表不应该有重复的值或者列 (11) 3.1.3 要求三:表中记录应该有一个唯一的标识符 (12) 3.1.4 要求四:数据库对象要有统一的前缀名 (12) 3.1.5 要求五:尽量只存储单一实体类型的数据 (12) 3.2 对象命名规范 (13) 3.2.1 规则 (13) 3.2.2 表命名规范 (14) 3.2.3 字段命名规范 (14) 3.2.4 索引命名规范 (15) 3.2.5 分区命名规范 (16) 3.2.6 视图/物化视图命名规范 (16) 3.2.7 触发器/函数/存储过程命名规范 (17) 3.3 数据库编程规范 (17) 3.3.1 书写规范 (17)

3.3.2 注释规范 (20) 3.3.3 语法规范 (23) 3.3.4 SQL性能规范 (26) 3.3.5 JOB使用规范 (34) 3.4 索引使用规范 (34) 3.4.1 创建索引原则 (34) 3.4.2 索引使用建议 (35) 3.4.3 总结 (40) 3.5 分区表使用规范 (40) 3.6 物理设计规范 (41) 3.6.1 环境配置 (41) 3.6.2 数据库配置 (41) 3.6.3 其他参数配置 (42) 3.6.4 控制文件 (42) 3.6.5 日志文件 (43) 3.6.6 表空间及数据文件设计原则 (43) 4 数据库安全规范 (45) 4.1 用户密码规范 (45) 4.2 用户权限规范 (48) 4.2.1 不同应用分配不同帐号 (48) 4.2.2 删除或锁定无关帐号 (48) 4.2.3 限制SYSDBA远程登录 (48) 4.2.4 限制业务用户权限 (48) 4.2.5 对用户的属性进行控制, (48) 4.2.6 启用数据字典保护 (48) 4.3 数据库监听规范 (49) 4.3.1 需要时为监听设置密码 (49) 4.3.2 需要时设置信任IP集 (49) 5 数据库评审 (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