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选读《当仁-不让于师》教(学)案

先秦诸子选读《当仁-不让于师》教(学)案
先秦诸子选读《当仁-不让于师》教(学)案

新蔡二高教学设计

16级语文组主备课人:王丽时间:2018.3.8

教学容及过程

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万世师表最早是用来形容谁的?为什么孔子的弟子对

他的评价如此之高,在弟子们的眼中到底孔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孔子对待自己的学生又是如何态度的?今天我们就揭开谜底,来认

识一下孔子。

二、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容作一简单分类。

明确:

一)、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课文第1、2、3则。

二)、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课文第9、10、11、12、13则。

三)、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课文第4、5、6、7、8则。

三、学习第一部分“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一)阅读第1、2则,结合注释,自己疏通。

1,叔武叔毁仲尼。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

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

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论语·子19第24》)

2,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

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

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

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论语·子19第25》)

教师明确:

1,重要实词问题:毁、逾、伤。知、阶、邦家。

2,虚词及若干句式的翻译:

无以为也(无以:犹言“无用”,不要。“以”不易作确解,就不

必解释了。)

仲尼岂贤于子乎(于:比)

如之何其可及也(如之:像这样,或不译。其:副词,加强语气,

无实义。)

3,语意略说:

第1则是子贡捍卫孔子之言,有两个方面:一是把一般贤者和

孔子作比较,用比喻的方式,说明孔子的高明、伟大,是常人不可及的;一是批评叔武叔是不自量的、无知的。

子贡的“日月”之比,把孔子推向了最高处,把孔子的影响力说到了极致。似可说启发了朱熹“天不生仲尼,万古常如夜”的评价思路。

第2则是当别人比较子贡和老师时,子贡的回答。子贡先说一个人的言语是体现着一个人的认识水平和道德素养的,说话要慎重;然后把孔子比作高不可及的上天;接下来再说孔子为什么高不可及:如果孔子有邦或家之封,则孔子就可以大展宏图,他活着是人类的荣耀,他逝世则人类永远哀恸。所谓“能一日与此人共存今日之世,则是吾人一日之光荣”,所谓“生得伟大,死得光荣”,所谓“永垂不朽”是也。

二),阅读第三则,自己疏通文意。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教师明确:

1,几个熟语理解好并积累应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循循善诱。

2,“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主要是翻译时,注意动补句式。

3,这则容有三:高度评价老师,也是用比喻的手法;老师是

怎样教导自己的;叹息自己与老师的差距。

五、小结

六:作业:熟读课文,生字正音并释义

板书:一)、学生对老师的评价和推崇类:课文第1、2、3则。二)、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课文第9、10、11、12、13则。三)、孔子对学生的教导及孔子在生活中体现出的个性魅力。

课文第4、5、6、7、8则。

《当仁,不让于师》第二课时

能得到上天的庇护,竟有此疾,所谓“好人无好报”。

③第12则,表现的是颜回之死对孔子的沉重打击。这种悲痛要远远深于伯牛之死所带来的痛感。伯牛之死,孔子主要是痛惜;而颜回之死,孔子是绝望,是痛彻心肺。原因在于孔子在颜回身上,寄托着很大很多的理想。对颜回,孔子视之为自己道德、思想和学问的传人,颜回早逝,无人承传薪火,所以是“天丧予”——上天亡我,亡我文化。

④第13则,孔子主“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所以当孔子过于伤痛时,有人提醒他:子恸矣!言下之意,夫子你这样做不合平素主,而孔子说不为这样的人哀恸为什么人哀恸呢?后世王戎丧子,悲不自胜,山简谓:“孩抱中物,何至于此?”王戎答:“圣人忘情,最下不及情。情之所锺,正在吾辈。”有类于此。这说明孔子并不是一个教条主义者,甚至是一个性情中人。

4、课外拓展:

孔子对颜回的好感,还因为颜回的好学。

比如: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11第7》)

孔子在这里不顾及其他学生的感受,而言现在没有好学之人,可见颜回在孔子心中的堪为典的印象。

但孔子毕竟是注重“礼”的,即便是对颜回,他也不愿失去“礼”的制约。如:

①颜渊死,颜路请子之车以为之椁。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鲤也死,有棺而无椁。吾不徒行以为之椁。以吾从大夫之后,不可徒行也。”(《论语·先进11第8》)

②颜渊死,门人欲厚葬之,子曰:“不可。”门人厚葬之。子曰:“回也视予犹父也,予不得视犹子也。非我也,夫二三子也。”(《论语·先进11第11》)

这两则说明孔子的清醒和理智——不愿意为着世俗的热闹虚荣而违背“礼”。

三、小结

四:作业:习题二

《当仁,不让于师》第三课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论语》的相关常识,了解孔子生平(略)和教育思想(详)

2.掌握文中出现的重要的字、词、句,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了解文中孔子的弟子们的志向,树立自己正确的志向。

二、教学重难点

1.理解和掌握如、夫、则、尔、以、而等词语的用法以及文言句式。

2.了解重点字、词、句意思,能够通译全文

3以“志”为文章的核心,了解四位学生的性格和志向,以及孔子对他们各自的评价,讨论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准备。

读音频,多媒体课件。

四、课时安排。

2课时。

五、教学程序。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旅游么?如果有同学去过那么一定去过孔庙。孔庙是为了纪念谁啊?(孔子。)对,就是孔子。孔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今天啊,

我们就要走进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走进孔子的课堂。

(二)阅读课文:

1.学生齐读。

2.音频读,对照刚才的齐读,标注出读错的字音。

3.学生自由朗读。

(三)合作学习:

2.逐字逐句疏通文意,过程中注意特殊句式的学习和掌握。

例:(1)

不吾知也——宾语前置:即“不知吾也”

不了解我们。(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

(2)则何以哉——宾语前置:即“则以何哉”,你们打算做点什么呢?(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

3)浴乎沂——介词结构后置:即“于沂浴”,在沂水中洗澡。

(4)为国以礼——介词结构后置:即“以礼为国”,用礼来治国。

3.课文分层:

(1)第一层(1 ):孔子问“志”

(2)第二层(2 —12):学生谈“志”

(3)第三层(13—17)

:孔子评“志”

4.以“志”为核心,展开讨论。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分别志向是什么?从中可以看出他们各自的什么性格

特点?

(2)简析孔子对学生述“志”的态度。

A.子路——哂之:针对子路“率尔”答出“可使有勇”,孔子“哂之”理由就是“为国以礼,其言不让”

B.冉有——叹之:针对冉有“如其礼乐,以俟君子”的回答,孔子当时不语,在回答

曾皙的询问时,反问“唯求则非邦也与?安见方六七十,如五六十而非邦也者?”既然是治理国家,礼乐教化之事,怎能非要等到君子去做呢?没有正面加以评论,但可以看出是满意的。

C.公西华——惜之:针对公西华的观点,孔子的惋惜之情溢于言表——“宗庙会同,非诸侯而何?”既然也是治国大事,却只是“愿为小相”,“赤也为之小,孰能为之大?”因为孔子认为他通晓礼乐,可以大用。

D.曾皙——与之:曾点展示的是一幅老师带领学生在春旱时行祈雨礼,以求得丰

年的场景,进一步可知他想要通过师生共同努力,实现孔子以“礼”治国的理想。

(3)结合课文中孔子的言、行、神态描写,具体分析孔子的形象。

A.课文中的孔子是一个既热情而又严格的老师。开始便用“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

也“的劝导打消弟子们的思想顾虑,态度谦和、亲切,接着引用学生平时发牢骚的话,既激发他们发言,又作了一点含蓄的批评(因为孔子主“人不知而己不愠”)

可见他了解学生,注意引导;再如,他虽对子路的“不让”有所不满,但为使弟子能畅所欲言,只是微笑了一

下,没有加以评论;曾皙因与其他弟子志向不同,没有立刻说出自己的志向,孔子也没有加以责备,仍耐心地诱导、热情地鼓励。述志后,对曾皙的问题,孔子不厌其烦地答问析疑。B.课文中的孔子既是一个有抱负,也是一个苦闷的活生生的形象。孔子本来是问他的

弟子在政治上怎样施展自己的抱负,

曾皙却答非所问,讲了一通投身自然怀抱、恬然自适的乐趣,离开了政治。孔子“喟然”而叹,对曾皙所说的深表赞许。这表现了孔子思想上的矛

盾。孔子一生,其思想的主导方面是积极用世的,他周游列国,希望按其“仁”的观点对当时的政治作一些改良,但却四处碰壁,在其“道不行”的时候,他的心有过苦闷,他的“喟然”之叹,便形象地表现出这种苦闷。所以,课文中的孔子,较之那个挂着“大成至圣文宣王”招牌的孔圣人,更为可信动人。

5.展开交流,互述志向。

附:板书设计

子路: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夫子哂之

冉有:比及三年,可使足民。

——唯求则非邦也与

孔子问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

学生谈

孔子评

公西华:宗庙之事,如会同,

——非诸侯而何

端章甫,愿为小相焉。

曾皙: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吾与点也

先秦诸子选读中论语》翻译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第一课: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仪这个地方镇守边界的官员请求把自己引见(给孔子),说:“到这个地方的君子,我不曾有不得见面的。”随行的弟子把他引见给了孔子。这位官员出来,说:“诸位何必为孔子丧失(官位)担忧呢天下没有德政已经很久了,上天将借夫子来宣扬大道。” 2.长沮、桀溺(两个在水洼地里劳动的高大魁梧的人)并力一起耕种,孔子从那儿经过,叫子路去打听渡口。 长沮说:“那个手拉缰绳驾御车马的人是谁啊” 子路道:“是孔丘。” (长沮)说:“是鲁国的孔丘吗” (子路)道:“是的。” (长沮)说:“这人吗,早就知道渡口在哪儿啦!” (子路又)问桀溺。桀溺说:“你是谁啊” (子路)道:“是仲由。” (桀溺)说:“你是鲁国孔丘的弟子吗” (子路)回答说:“是。” (桀溺)说:“天下到处都是像洪水(一样混乱的情形),你与谁改变它况且你与其追随(孔子这样的)避人之士,怎么比得上追随(我们这些)避世之士呢”(桀溺)用耰松土,没停下(手中的活儿)。 子路走去把(事情)告诉(老师)。夫子怅然若失地说:“人不可以跟鸟兽同群,我不跟世间众生(在一起),又跟谁(在一起)呢(如果)天下政治清明,(我)孔丘(就)不会参与到变革中了。” 3.楚国狂人接舆唱着歌走过孔子(的车子),说:“凤啊凤啊!你的德行怎么这么衰微呀过去的不能挽回,将来的还可以赶得上。(劝你)算了吧,算了吧!现在参与政治事务的人危险啊!” 孔子下(车),想要跟他说点什么。(接舆)快步走着躲避孔子,(孔子)没法同他说活。 4.子路跟随(孔子)而落在后面,遇到一位老年男子,用拐杖背着除草的农具。子路问道:“您见到我老师了吗” 老人说:“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把他的拐杖插在田头,开始锄草。 子路两手在胸前相合(恭敬地)站着。 (老人)留子路住下来,杀了鸡做了黍米饭来给他吃,把他的两个儿子引见给子路。 第二天,子路赶上了,把(这事儿)告诉(孔子)。孔子说:“(这是)隐士啊。”让子路返回去见这位老人。(子路)到(那里),(老人)却(已经)走了。 子路说:“不出来做官,就违背了臣对君应当秉持的原则。长幼的礼节不能废弃,君臣的义又怎么能废弃呢(老人家)想使自己保持清白,却破坏了君臣间的根本行为准则。君子做官,(目的是)推行道术。至于道术不能推行,我们已经知道了。” 5.子路在石门外住了一宵(第二天清早进城)。早晨看守城门的人说:“从哪儿(来啊)”子路说:“从孔家来。”守门人说:“就是那位知道做不到却还要去做的人吗” 第二课:当仁,不让于师 1.鲁国大夫叔孙武叔毁谤仲尼。 子贡说:“这样做没有用啊!仲尼是不可毁谤的。他人的才德是丘陵,还可以超越;仲尼(的才德),是太阳月亮,没法超越。人即使要断绝自己(与太阳月亮的关系),那对太阳月亮有什么损害呢只显示出他不自量罢了!” 2.陈亢(字子禽)对子贡说:“你是谦恭呵,孔子难道比你有才德吗”

先秦诸子选读要背的带翻译

《先秦诸子选读》要背的(带翻译)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译文】过去的不可挽回,未来的还可以赶上。 2.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译文】孔子说:“颜回真贤德!一篮饭,一瓢水,在陋巷,人人都愁闷,他却乐在其中。颜回真贤德!” 3.曰:“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译文】曾点说:“暮春三月,穿上春天的衣服,约上五六人,带上六七个童子,在沂水边沐浴,在高坡上吹风,一路唱着歌而回。” 4.子曰:“由,诲汝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译文】孔子说:“子路啊,我告诉你,知道吗?知道的就是知道的,不知道的就是不知道的,这就关于知道的真谛。”

5.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文】孔子说:“有错不改,这才是真错。” 6.子贡曰:“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蚀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译文】子贡说:“君子的缺点,象日蚀月蚀。一有缺点,人人都能看见;一旦改正,人人都会敬仰。” 7子夏曰:“小人之过也必文。” 【译文】子夏说:“小人犯了错一定要掩饰。” 8.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文】孔子说:“人能弘扬道义,不是道义能壮大人的门面。” 9.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孔子说:“多责备自己,少责备别人,就可以避免怨恨。”10.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文】子夏做莒父的市长,问政。孔子说:“不要只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只求速度,往往达不到目的;贪图小利,就做不成大事。” 11.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文】孔子说:“人无信誉,不知能干什么?就象大车没有车轴,小车没有车轴,怎么能启动?” 12.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内容

第一单元:孔子—论语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通:“智”,聪明)也。” 孔子说:“仲由,我教你的你懂了吗?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就是聪明。” 2子曰:“过(过:名→动,犯错误)而(转折)不改,是谓过矣!” 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这就是错误!”(谓:表判断) 3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孔子说:“人能够光大道,而不是道能够使人显扬。” 4子曰:“躬自厚(厚:形容词→动,严格要求)而薄责于人,则远(形容词→动,远离) 孔子说:“严于责求自己而少责求别人,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人们就不会怨恨你了)。” 怨矣!” 5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通毋,不要)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形容词→动, 子夏做了鲁国莒父这座城邑的长官,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说:“做事情不要贪快,不 快速完成)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要计较(贪求)小的利益。做事情贪快就达不到目的,贪求小利就成就不了大事。” 6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宾语前置)?” 孔子说:“做人却没有信用,我不知道他怎么可以(是根本不可以的)。就像大车没有车辕和横木衔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前端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 7子曰:“岁寒,然后(这样以后)知松柏之后彫diao (通凋)也。” 孔子说:“天冷了以后,才知道松柏是最后零落的。” 8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动词,停止)昼夜!” 孔子在河边上说:“逝去的时间像这流水,昼夜不停地流淌!” 9子曰:“饭(名→动,吃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 孔子说:“吃粗粝的饭食喝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其中也有乐趣啊。干不正当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 我如浮云。” 来说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 10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 孔子说:“富和贵,这是人想得到的东西;可是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富贵,君子不会接受;贫和贱,这是 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状语后置)?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 人厌恶的东西;可如果不能用正当的方法摆脱贫贱,君子就不摆脱它。君子如果离开仁,哪里能够成就君 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子之名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工夫内背离仁,急迫仓促中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受磨难挫折时一定这样(按照仁的要求)做。” 11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di)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无可无不可(即无一定之规),一切按照义去做。” 12子曰:“不愤(郁结)不启(开导),不悱(不知该怎么说)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 孔子说:“不是弟子努力想弄明白某个问题却还没弄明白,就不去开导他;不是弟子想表达某种意思却表 则不复(不再次教)也。” 达不出来,就不去启发他。就是说不能由一件事情类推而弄明白其他许多事情),就不再次去教他。” 13子曰:“学而不思则罔(通惘,欺骗),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孔子说:“只是学而不动脑子思考就会上当受骗,只是空想而不学就会陷入危险。”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内容

《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背诵内容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

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六、有教无类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

不学则殆。”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五、人和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第四单元《老子》选读——《有无相生》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各课原文

《先秦诸子选读》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从者见之。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2长沮、桀溺耦而耕。孔子过之,使子路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 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 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桀溺曰:“子为谁?” 曰:“为仲由。”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 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3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4子路从而后,遇丈人,以杖荷蓧。子路问曰:“子见夫子乎?” 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 明曰,子路行以告。子曰:“隐者也。”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 子路曰:“不仕无义。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5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论语·宪问》) 二、当仁,不让于师 1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论语·子张》)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 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 (《论语·子张》)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 (《论语·子罕》)4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论语·述而》)5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论语·卫灵公》)6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论语·述而》)7子之武城,闻弦歌之声。夫子莞尔而笑,曰:“割鸡焉用牛刀!” 子游对曰:“昔者偃也闻诸夫子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 (《论语·阳货》) 8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论语·雍也》)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雍也》)10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子曰:“以吾一曰长乎尔,毋吾以也。居则曰:‘不吾知也!’如或知尔,则何以哉?”

先秦诸子选读概述

概述 一、设先秦诸子选修课的宗旨 设先秦诸子选修课的宗旨“认同中国古代优秀文学传统,体会其基本精神和丰富内涵,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用历史的观点理解古代文学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用现代眼光审视作品的思想倾向,评价其积极意义与局限。”——《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 进入21世纪以来,传统文化的教育受到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重视。先秦时期是我国思想文化取得辉煌成就的时期,出现了许多学派,他们的论著代表着中华文化精神,对后世发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开设《先秦诸子论著选读》课程,对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进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吕思勉先生说: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先秦诸子创造了那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并且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先秦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以道德为立身行事自处处人的根本,是道德人格思考和培养方面的大师。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 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因应社会人生问题,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这些睿智的思考现在看来仍然富有引导和启示意义。 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子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所以,有益于培养和加强学生把握社会、人生问题的能力。 先秦诸子散文原创性之强、哲思之深、风格流派之多、影响之远,它们都是空前的绝后的。 学习先秦诸子的文章,可以得到独特的享受,──一种将感性与理性深刻融合在一起的享受。 丰富学生的思想智慧,开启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其经典论说可资援引,其奇妙优美的表达可资借鉴。 所以,开设这门课程,又有益于提高他的写作能力。 二、“百家争鸣”和诸子百家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阶级关系发生变化,宗法制动摇,兼并战争频仍、政治风云多变。正是在这种情势之下,士阶层空前活跃.有的聚徒讲学、有的游说各国。诸侯卿相争相养士,以招揽人才,壮大目己的势力,而贤能之士也借机献计献策,陈述己见。如战国中期,齐国都城临淄的稷下学宫中各派学者荟萃,竟达上千人,他们论学议政,著书立说,盛况空前。 先秦诸子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的简称,它相对于经学、史学子学,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呈现出群星灿烂、盛况空前的局面,是我国古代史上光辉的一页。研究这一段丰富多彩的历史,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在各诸侯国都把主要精力用于政治、经济、军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内容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内容 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先秦诸子选读----必背内容的相关范文,本文关键词为先秦,诸子,选读,必背,内容,,您可以从右上方搜索框检索更多相关文章,如果您觉得有用,请继续关注我们并推荐给您的好友,您可以在综合文库中查看更多范文。 《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背诵内容 1.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i.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iii.iv.v.vi. 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vii.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viii.ix.x.xi. 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 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i. 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ii.iii. 六、有教无类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 以三隅反,则不复也。”iv.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3.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i.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ii.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iii.iv.v. 五、人和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vi. 2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 恒敬之。 vii. 4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viii.ix. 六、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4.第四单元《老子》选读——《有无相生》 i.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

先秦诸子选读教学建议

先秦xx选读教学建议 拓展课程加深课程 不是一般的知识型课程,其目标: 1.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 2.增强学生阅读和分析古文的能力三个层次的教学目标—— 文言: 理解和积累古代汉语知识以读懂文章 文章: 分析和鉴赏章法技巧 文化: 评析和传承文化传统 教学建议: 1、紧扣文本 非哲学课、思想史课 注重引导学生阅读、分析文本 语言简洁而意旨深远 2、落脚到对文化传统的体认上 落脚到对人的成长与发展、人的立身处世 先秦诸子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最有性、最深邃、最有影响力的一部分,对个人的成长与发展、对个人的立身处世有很强的引导意义,对社会人生中的很多重要问题有非凡的洞见,具有不可磨灭的现代价值。

3、和必修课的学习结合起来 4、挖掘先秦xx的艺术魅力 5、对教材进行整合(重组、取舍、补充、拓展)《论语》: “学与思”、“言与信”、“己与人”、“义与 利”、“孔子论仁”、“孔子论友”、“孔子论诗”、“孔子论教育”、“孔子的审美观”、“孔子的师生观”等。 处理教材—— 考虑三对矛盾: 多与少、深与浅、难与xx 基本原则: 突出重点,淡化转化难点 重点内容: 论语、xx 三类课型——诵读、精讲、探究交流 1、感受典雅,自主诵 2、读课。 朗读、品读、悟读、赏读 2、教师精讲,点拨求思课。 学生自己不能驾驭的文言知识 选择、精讲某个文化专题(xx“仁”)

精讲各则选文之间内在联系(“仁”与“礼”) 先秦xx选读教学建议 选择多种解释、解读的选文精讲 “学而时习之” 3、探究交流,拓展延伸课 先秦xx选读教学建议 一、开设这门课程的宗旨 xx先生说: 我国学术,只有先秦时候的诸子百家之学纯为我华夏民族的自创。先秦诸子创造了那时候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可喜局面,并且深刻影响了身后两三千年的中国历史,奠定了炎黄子孙基本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乃至情感方式,对世界其他国家比如日本、韩国等也发挥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作用。可以说,先秦诸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的根。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提高学生对我国文化传统的认识,加深学生对优良传统的热爱,增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先秦诸子尤其是其中的孔子、孟子、荀子等儒家学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追求,以道德为立身行事自处处人的根本,是道德人格思考和培养方面的大师。所以,开设这门课程,有益于启发和引导学生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使人格健全地发展。 先秦诸子对社会人生各方面的问题,有异常敏锐深刻的洞察。他们或者教人以种种智慧的、积极的方式因应社会人生问题,或者启发人们对种种社会人生问题进行反思。比如,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孟子说: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老子说:

最新先秦诸子选读——必背篇目

《先秦诸子选读》(选修) 背诵内容及理解性默写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子曰:“由,诲女【女,通“汝”,你】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知,通“智”,智慧】也。” 译:孔子说:“由,我教导你的(东西),知道了吗?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智慧啊!” 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译:孔子说:“有了过错却不改正,这是(真正的)过错啊! 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译:孔子说:“人能够使道发扬光大,不是道使人(的才能)扩大。” 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孔子说:“自身多要求自己而少要求别人,就可以远离怨恨了。” 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无,通“毋”】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译:子夏在鲁国做了城邑长官,(向孔子)请教施政方面的问题,孔子对他说:“做事不要图快,不要只看见眼前小利,如果只图快,就会达不到目的,只图小利,就会办不成大事。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车为简体】,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译:孔子说:“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处世,这就像大车没有輗,小车没有軏一样,车怎么能走呢? 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彫,通“凋”】也。” 译:孔子说:“天气寒冷,之后知道松树与柏树,依然保持青翠不凋谢。”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译:孔子在河岸上(看着奔涌向前的河水)说:“逝去的时间就像这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都在不停地流逝。”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译:孔子说:吃着粗食喝着冷水,弯着胳膊枕着它睡觉,快乐就在这之中呀。 用不正当的手段而让自己大富大贵,这些对于我就像浮云般轻。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恶,疑问代词,哪,何】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译: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享受它;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如果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君子就不摆脱它。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哪里能够成就君子的名声呢? 君子没有一刻背离仁德,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 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先秦诸子选读》读后感

《先秦诸子选读》读后感 《先秦诸子选读》读后感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以下是xx精心整理的《先秦诸子选读》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春秋战国时期是文章极盛时期,出现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繁盛局面,“先秦诸子”的诞生,在今日启发引导我们陶冶身心,提高我国文化传统和思想传统的认识,通过阅读这本著作,让我获益匪浅。 “先秦诸子”是春秋战国时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这给我国留下了一批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西汉史学家司马迁的父亲司马的谈非常看重先秦诸子中的六家,即阴阳、儒、墨、名、法、以及道家。其中,孔子的思想核心是礼,可以肯定,他宣扬的礼是对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对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秩序的一整套规范;墨子思想的核心是“兼爱”或“兼相爱”,他的主张都有一个核心的.考虑,就是兼相爱;《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他与给现实人生确立一种根本法则…… 阅读学习《先秦诸子选读》,我感受到了先秦诸子各有千秋的地方,他们为我们留下了一大笔无比宝贵的遗产,儒家有《论子》、《孟子》、《荀子》,道家有《老子》、《庄子》,墨家有《墨子》,法家有《韩非子》等。这些都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每一类都那样独具特色,充满着卓越的智慧和魅力。 从先秦诸子们独特的主张思想中我豁然的领悟到他们独特的风采。孔子围绕着礼和仁建立的学说,回应的是现实社会的紊乱以及仁爱忠恕之心的缺失;墨子围绕兼相爱,交相利建立的学说,回应的是人与人,国与国之间“亏人自利”的世风;孟子建立的仁义,仁政学说,回应的是功利主义的甚嚣尘上以及率兽食人,好战嗜杀的暴政;庄子安时处顺的思想,蕴含着灵魂在现实压迫下的挣扎,他以无用为大用的思想,则回应着把生命当做工具的价值观对生命尊严的贱害。我国古代的几千年历史中,人们思考天和人,社会和人生,几乎都没有跳出这些

人教《先秦诸子选读》名言名句整理(含解释)

人教《先秦诸子选读》名言名句整理(含解释)《论语》名句 1、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2、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3、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为以师矣。” 4、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6、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7、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8、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9、子曰:“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10、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教导学生,不到他想弄明白而不得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几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1、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忧愁)。” 13、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仁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14、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君子讲求和谐而不同流合污,小人只求完全一致,而不讲求协调。) 15、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16、子曰:“当仁,不让于师。”“道不同,不相为谋。”“小不忍,则乱大谋。”“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17、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18、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君子成全人家的好事,不帮

《先秦诸子选读》情景式默写必会(学生版)说课材料

《先秦诸子选读》情景式默写必会(学生版)

[“三疑三探”学案] 学案()《先秦诸子选读》情景式默写一 年级二学科:语文主备人:时间: 2018 年 3月 19日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 ,。 2.《论语》中强调学习要有谦虚求实的态度的句子是: ,,。 3.《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4.朋友从外地来看望你,你可以引用孔子的哪一句话来表达你的心 情?,? 5.《论语》中,论述好学精神和教学态度的两句是:,。 6.《寡人之于国也》中表现孟子主张教民的措施的句子是: ,,。 7.《劝学》开篇就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即“。”。在后面又阐明了学习要持之以恒,并在后来形成一句常用成语的句子是:“,,。” 8.荀子在《劝学》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个句子 是: ,。 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荀子在《劝学》中说:“,”。 10.《论语》中的“”一句,人们常用来说明时间很快就过去了,要好好珍惜它。 11.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12.《荀子·劝学篇》指出:“,,”这与韩愈《师说》中“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的观点是相同的。13.庄子在《逍遥游》一文中,借助“大鹏直上”表达了自己的志向,其中“”一句后来演变成了一个成语“扶摇直上”。 14.庄子在《逍遥游》中哪几句表明才算是真正的逍遥游?就 是:,,。 15.《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分析亡国的条件的句子 是:,。 1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说明人才必须经过艰苦磨炼的作用的句子是:,,,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17.《逍遥游》中作者在彻底否定了“有所待”的万物和现实中的高人之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无所待”才是真正的逍遥,而达到这种境界的三类人的句子是:,,。 18.《论语》中孔子认为向别人学习,发扬长处避免短处,那就 要:,。 19.《论语》告诉我们面对别人的误会,我们应 该:,? 21.《论语》中孔子认为要实事求是,不要不懂装懂的句子 是:,,。 22.《道德经》里提及的“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与《论语》中的“,”有异曲同工之妙。 23. 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自勉。 24. 现实社会中,不尊师不虚心求教者常有之,对这样常妄自尊大、师心白用的人,我们可以引用《论语>中“,”两句来进行驳斥和劝诫。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先秦诸子选读练习题

《先秦诸子选读·选修》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怃.然(wǔ)舞雩.(yún)取譬.(pì)贫而无谄.(chǎn) B.不悱.不发(fěi)畏葸.(xǐ)饿莩.(piǎo)孳.孳为善(zī) C.谆.谆然(zūn)粢.盛(zī)濯.濯(zhuó)为丛驱爵.(qùe) D.羽旄.(máo)横.逆(h?ng)孝悌.(tì)放辟.邪侈(bì)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畎.亩(quǎn)胶鬲.(g?)荑.稗(tí)怵.惕恻隐(chù) B.楛.耕伤稼(kǔ)籴.贵民饥(dí)卜筮.(shì)羞恶.之心(a) C.埏.埴(shān)惮.赫千里(dàn)织屦.(jù)强.恕而行(qiǎng) D.夭阏.(a)泠.然(líng)数.数然(shùo)决.起而飞(ju?) 3.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汒.然(máng)隐.机(yìn)礨.空(lěi)棺椁.(guǒ) B.掊.击(pǒu)实熟则剥(pū)句.赘(gōu)腥臊恶嗅(xiù) C 期.年(jī)攘.取(rǎng)犬豕.(shǐ)钻燧取火(suì) D.嘬.其毋(zuō)短褐.(ha)罝.罔(jū)曩.将罪之(rǎng) 4.对以下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欲洁.其身②闻弦歌.之声③欲速.则不达④举直.错诸枉⑤不仁者远.矣⑥饭.疏食饮水⑦乐.然后笑⑧勇而无礼.则乱⑨请轻.之⑩树.之以桑 A、①/②⑧⑩/③⑤⑨/④⑥⑦ B、①③/②⑥⑩/⑤⑧⑨/④⑦ C、①/②⑥⑧⑩/③⑤⑨/④⑦ D、①③/②⑥⑧/⑤⑨/④⑦⑩ 5.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敏于事而慎于言②贤哉,回也③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④富哉,言乎 ⑤君子义以为上⑥文之以礼乐⑦以告者过也⑧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 ⑨起予者商也⑩其斯之谓与 A、①⑥/②④⑧/③⑨/⑤⑩/⑦ B、①⑤/②④⑧/③⑨/⑥⑩/⑦ C、①⑦/②⑧⑩/③⑤⑨/④⑥ D、①⑥/②④/③⑨/⑤⑩/⑦⑧ 6.对以下各句加点词语词类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苟为后义而先.利②出舍.于郊③遵海而南.④仰足以事.父母⑤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⑥人恒过.,然后能改⑦是以日.进也⑧文王康.之⑨因物而多.之⑩味.无味A、①⑤⑩/②④⑥/③⑦/⑧⑨ B、①⑤⑩/②③④⑥/⑦/⑧⑨ C、①⑤/②④⑥⑩/③⑦/⑧⑨ D、①⑩/②③④⑨/⑤⑦/⑥⑧ 7.对下列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今有日攘其邻之鸡者②先生将何之③祭祀以时④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 ⑤善哉,问也⑥凶年免于死亡⑦行有不慊于心⑧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 ⑨物之已至者⑩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A、①⑨/②⑩/③⑦/④⑥/⑤⑧ B、①⑩/②⑨/⑥⑦⑧/③④/⑤ C、①⑨/②⑩/③⑦⑧/④⑥/⑤ D、①⑩/②⑨/③⑦⑧/④⑥/⑤

《先秦诸子选读》必背默写

《论语》名句默写 1.知之为知之,,是知也。 2.,则远怨矣. 3.人能弘道,。 4.无欲速,。欲速则不达,。 5.人而无信,。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6.子曰:“岁寒,。” 7.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8.,思而不学则殆。 9.不愤不启、,,则不复也。 10.子曰:“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 《孟子》名句默写 1、谨庠序之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民亦乐其乐。,民亦忧其忧。 ,,,未之有也。 3、天时不如地利,。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寡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__;多助之至,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国恒亡,。 6、_____________________,以礼存心。仁者爱人,_____________________。爱人者,_______________。敬人者,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天下可运于掌。 8、,_______________,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__________________;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 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饿其体肤,空 乏其身,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_______________。 《老子》名句默写 1.有无相生,,,,音声相和, ,,恒也. 2.合抱之木,。,。, 。 3.。,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 《得道多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 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 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先秦诸子选读 必背内容学习资料

先秦诸子选读必 背内容

《先秦诸子选读》(选修)背诵内 容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 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1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3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6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2

7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8子夏为莒父宰,问政。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9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11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彫也。” 12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3

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3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4

7子曰:“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適也,无莫也,义之与比。” 六、有教无类 5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7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第二单元《孟子》选读 四、乐民之乐,忧民之忧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5

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五、人和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仅供学习与交流,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谢谢6

先秦诸子选读《民为贵》翻译-译文

先秦诸子选读《民为贵》翻译-译文 1. 孟子说:“百姓是最重要的,土谷之神次于百姓,君主的地位更要轻些。所以得到许多百姓的拥护就能做天子,得到天子信任就能做诸侯,得到诸侯信任就能做大夫。诸侯危害了土谷之神,那就改立诸侯。祭祀用的牲畜是肥壮的,谷物是清洁的,又是按时祭祀的,然而还是干旱水涝,那就改立土谷之神。” 2.齐宣王问:“商汤流放夏桀,周武讨伐君主纣,有这样的事吗?”孟子回答说:“传言中有这样的事。”齐宣王问:“难道臣子可以妄杀君主吗?”孟子说:“杀害仁德之士的人被称作贼子,杀害义士的人被称作残,残贼一类的人,被称之为匹夫。只听过诛杀匹夫纣,没听说过这是弑君一类的事情。” 3.孟子说:“桀和纣失天下,是由于失去了人民;失去人民,是由于失去了民心。得天下有办法:得到人民,就能得到天下了;得人民有办法:赢得民心,就能得到人民了;得民心有办法:他们想要的,就给他们积聚起来;他们厌恶的,不加给他们,如此罢了。人民归向于仁,如同水往下方流、野兽奔向旷野一样。所以,替深水赶来鱼的是水獭;替树丛赶来鸟雀的是鹞鹰;替汤王、武王赶来百姓的,是夏桀和商纣。如果现在天下的国君有爱好仁德的,那么诸侯们就会替他把人民赶来。哪怕他不想称王天下,也不可能了。现在想称王天下的人,好比害了七年的病要找存放多年的艾来治。如果平时不积存,那就终身得不到。如果不立志在仁上,必将终身忧愁受辱,以至子死亡。《诗经》上说:‘那怎能把事办好,只有一块儿淹死了。’说的就是这种情况。” 4.万章问道:“尧把天下送给舜,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没有。天子不能把天下送给人。” 万章问:“那么,舜拥有的天下是谁给的呢?” 孟子说:“天给他的。” 万章问:“所说天给他的,是天反复告诉他的吗?” 孟子说:“不,天不说话,凭舜的行动和办事表明是天给了他天下罢了。” 万章问:“凭舜的行动和办事表明天给了他天下,这怎么说?” 孟子说:“天子能把人推荐给天,不能让天把天下给这个人;诸侯能把人推荐给天子,不能让天子把诸侯的职位给这个人;大夫能把人推荐给诸侯,不能让诸侯把大夫的职位给这个人。从前,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把舜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所以说,天不说话,凭舜的行动和办事表明天把天下给了他罢了。” 万章问:“请问,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把舜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为什么这么说?”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论语》选读 一、作者简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春秋时期的思想家、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我国古代最早的文艺理论批评家。孔丘的思想言行见于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记录、整理的《论语》一书。(《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著作。传世的《论语》共有《学而》《为政》《八佾》《里仁》《公冶长》《雍也》《述而》等20篇。《论语》与《大学》《孟子》《中庸》合称“四书”。)孔子曾任鲁国大司寇,后私人办学,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晚年致力于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著名的有七十二人。 孔子晚年整理《》《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整理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自汉代以后,孔子的学说成为我国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 二、背景介绍 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的最终被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 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孔子就生活在那样的一个时代,他确立了自己“仁”“礼”的学术思

想,并把这种思想在开办教育的过程中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后来他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这些记录下来,就形成了流传至今的经典名著《论语》。 三、知识点总结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是《论语微子》中的一句话,意思是说,如果天下有正道,我孔丘就不会同你们一道从事变革了。孔子热心救世,遭到不少隐士泼来的凉水,像选文中的长沮、桀溺、楚狂接舆、荷丈人等。这句话反映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可以说是“不识时务”,但也可以说是坚韧不拔。这种精神是极难得的,也是值得敬佩的。 本课五则选文均体现了孔子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通过孔子的言行及别人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极力主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为己任,具有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更具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著与坚韧的品质。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语出《论语为政》,意思是说,懂了就是懂了,不懂就是不懂。这句话充分体现了孔子的生存智慧,他告诉我们要正视自己的无知,要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从孔子身上,我们感受到一种生存的大智慧。 庄子也是先秦时期的一位文化巨人。他曾经感慨:“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对所有的人来说,这都是一个事实。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每一个人都注定要用有限的生命,来面对广阔无垠的知识海洋;相对于自己的无知而言,每一个人的知识都不过是沧海一粟。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无知呢?孔子告诫我们,一个人的聪明不在于他比别人知道得多,而在于他坦然地承认自己的无知。从孔子的告诫中,我们应该学会如何对待自己的无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